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态势_一个文献综述_刘宗义

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态势_一个文献综述_刘宗义

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态势_一个文献综述_刘宗义
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态势_一个文献综述_刘宗义

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态势:

一个文献综述*

Research Trend of Chinese Journalism History:A Literature Review

刘宗义

内容提要近年来新闻史学界不断反思对于新闻史的研究,提出新闻史的研究必须突破“革命史”、“政治史”的束缚,继而转向政治传播史、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等多视野、多维度发展的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更加倾向于深挖史料,注重对媒介史的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诸如文化学分析的方法、叙事学方法以及量化分析的方法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从研究的范围和角度而言,其研究范围之广、角度之新颖堪称空前。此外,对于专门史、个案和专题、新闻学教育以及新闻人物的研究也比之前更加兴盛。

关键词新闻史新闻传播新闻研究

作者单位山东政法学院新闻传播系山东济南250014

Liu Zongyi

Abstract:Study on journalism history has been reflected continuously in recent years.The research of journalism history must break through the“revolutionary history”,“the history of politics”manacle,and turn to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history,ideological history,cultural history,social history that are multi-view and multi-dimension of the development.From the prospect of research point,scholars tend to digging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focusing on the study of media history.From the prospect of research method,such as the cultural method,narrative method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many scholars.From the prospect of research scope and perspective,the extension of research scope and the novelty of the research angle are unprecedented.In addition,for the study of special history,case studies and special topics,journalism education and journalism figures are also more prosperous than before.

Key words:journalism history,journalism communication,journalism research

新闻学术界对于中国新闻史的研究呈现百花齐放之势,其研究的

范围之广、视角之新颖、史料之丰富堪称空前。但是,纵观这些年新闻史

研究的成果不难发现,中国新闻史的研究总是与中国革命史的研究融

合在一起,因此,许多学者认为所谓的中国新闻史就是中国革命史,新

闻史的研究缺乏本位的概念。2007年以来,众多新闻史研究学者都逐渐

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开始从本体论的角度反思新闻史研究的方法。

一、从总体而言,史学界对新闻史研究的反思程度不断加深

2007年,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和《新闻大学》编辑部组织

*该标题为《重庆社会科学》编辑部改定标题,作者原标题为《中国新闻传播史发

展现状及趋势》。

了新闻史有关专家的笔谈,相关学者对中国新闻史研究的体例、视野和方法等各个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在新闻史学界掀起了新闻史研究与反思的热潮。

第一,新闻史学科建设中的首要问题是新闻史研究的本体意识的缺乏。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对于新闻史的研究通常都是照搬革命史的分期法,这样就混淆了革命史和新闻史的界限,造成了新闻史研究中本体意识的缺乏。针对此问题,黄瑚(2007)提出了重新划分新闻史历史分期的新方法。他指出,新闻史应该按照新闻事业发展的自身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诉求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为近代报刊的诞生与发展阶段(1815~1895年),第二阶段为以民办报刊为主体的民族报业的日趋兴旺与新闻事业的全面发展阶段(1895~1927年),第三阶段为两极新闻事业的出现与发展阶段(1927~1949年),第四阶段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与发展阶段(1949年至今)。丁淦林(2007)认为,应将民国初期、“五四”时期我们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等6个时期改为两个特殊时期:1912~1927年为建立全国新闻制度的选择时期,1928~1949年为两种新闻制度的形成与角逐时期。后者20多年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战争中渡过的,所以也可以称为战争中新闻传播业的艰难发展与巨大变革时期。

第二,突破传统的研究范式,转变视角,重新调整新闻史的研究框架成为当前新闻史研究的重中之重。丁淦林根据库恩的科学研究范式,明确提出了中国新闻史研究的“两范式”的观点。吴廷俊进一步将其细化,认为这两种范式就是体制与媒介经营范式、政治与媒介功能范式。在梳理两范式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指出应该从媒介生态学的视角研究新闻史,这包括将媒介作为有机生命的有机体来看待,而不是为实现使用者目的而可任意支配和使用的工具,媒介这个主体的生存历程就是新闻传播发展、演变的历程,所谓新闻史就是研究媒介生存的科学,即媒介之间的竞合及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不断调整、不断平衡、协调发展的科学。

李斌(2007)认为,新闻史研究应当借鉴“新史学”的路径,探求一种“新闻史”的写法,以社会史的范式将新闻传播作为社会运动的一个有机环节,既关注新闻本体的内在关系,更探究新闻与社会的外在关联,将新闻与社会、理论与历史、新闻学与传播学融合,采用叙事学方法,增加新闻史中的叙事成分,突出新闻史中鲜活的任务、鲜活的故事、鲜活的作品。

二、从研究走向来看,由“革命史”、“政治史”的研究范式向政治传播史、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等多视野、多维度发展,由单一学科视角向跨学科方向发展,其研究方法更加多元化,研究视角更加开拓

2007年以来,不少学者提出了全新的新闻史学的研究方法。有研究者提出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还有学者建议把口述史作为新闻史研究的一种新路径。也有人认为,中国近代新闻史研究既要注重史料的考察,又要侧重学理的阐述。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可为新闻学研究的深度、广度的拓展提供学术机缘。还有论者提出:伴随中国传媒业和新闻传播学的变革及史学研究中的范式转型,中国新闻史要回归新闻本体,在传播学的视野中以“5W”框架展开研究,还原事实真相。[1]

不少研究者从新的视角开拓了研究领域。有学者探讨了报纸作为大众媒介在推广戏剧消费方面所起的作用。有人对晚清群体政治心态与政论报刊的关系作了分析:群体政治心态为晚清政论报刊市场的产生、发展和分化整合提供了一条分析思路。研究者还从政治文化视角讨论了清末政论报人的组织离合:门户意识、省界意识等传统的政治文化以及自主、权利、民主等现代政治价值都影响着清末政论报人的组织离合。[2]

三、从研究内容来看,新闻史的研究更加突出对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媒介发展史的研究

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经提出“媒介即信息”

的观点。基于此,很多学者在新闻史的研究中更加倾向于对不同媒介发展历史的研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实证研究和新材料的发掘,或纠正以往的错误意识,或着力媒介的考察工作。方汉奇对邸报为什么会有许多异称,邸报中是否有报刊发报人自采的社会新闻,清朝民间报房出现的时间等作了详尽的考察。有学者纠正了教科书中关于“苏报案”的陈述,指出在租界的法庭上,革命派并没有如教科书上所说的“把法庭当作宣传革命的讲坛”。更值得深思的是,在这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背景下发生的言论案中,却没有提到关于“言论自由”的观点。对于历史教科书的叙述,需要辨正。同时,也应客观地看到,革命派报刊在重视革命宣传、重视宣传效果的同时,对于资产阶级报业理论的漠视,以及近代报业强烈的政治工具性取向。“苏报案”开了近代革命派报刊的一种为唤起舆论而无所顾忌、放言激烈的办报风气,却没有留下那种可以让后世新闻事业生生不息的建立制度的传统。[3]在现有的电视史研究中,都是以1958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成立为中国电视史的起点,在此之前国人对电视的认知如何还是个盲点。有学者试图跨过这道时间之界,考察民国时期国人关于电视的认知状况,以期把对电视的认识和研究推进一步,使广播电视学科建设更加完整。从总体上观照民国时期国人对电视的认知从三个方面展开:即科学技术方面、电影方面和新闻传播方面。有关电视认知还体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处在初级阶段,传播范围有限;二是有关文献多为转述,以一般性介绍及译文为主。[4]

第二,关于中国新闻媒介的研究。有学者指出,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报刊,是抗日烽火的产物,是我们党的领导的结晶、革命传统的继承,是中国人民抗日宣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创造性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正确主张,讴歌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丰功伟绩,为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它们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坚持党性原则,坚持艰苦创业和贴近生活的鲜明特色和经验,为我们党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这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5]武志勇(2006)认真考察了《晋察冀日报》的发行工作以期展示抗战时期根据地报纸发行工作者的坚韧顽强和机智勇敢,探查他们所开辟的独具特色的报刊发行之路。王晓梅(2006)深度挖掘“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的相关资料,结合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主导社会发展的逻辑由“革命”变为“建设”的历史情境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历史需要,描述并分析了酝酿改版的进程;体现了以邓拓为代表的党报工作者顺应时代变化、人民的要求和新闻规律的呼唤,将对改革规律的把握贯穿于整个改版的酝酿和实践中,尝试着探索一条党报变革的新途径。改革者从“版面内容”出发,力图回归新闻本位,在实践和理论上为《人民日报》改版作了较充分的准备,并通过呈送中共中央的改版报告得以完整体现。

第三,关于小报的研究。有人考察了《晶报》在报界中的地位和自我定位、话语策略的选择及其原因,认为:嬉笑怒骂、制造流言等其实也是小报的一种话语策略,包含着小报希望改变自身地位的认真努力,从而揭示了小报容易被人忽略、更生动复杂的面相。更多文学研究者对小报与文学、小说的关系表现浓厚的兴趣:中国近现代小报是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的主阵地和通俗文学的文化实体,登载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有着重要的文学价值,可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很少有人注意到小报,这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的一大缺憾。

第四,关于近代民营报刊的研究。民营报纸长期是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重点。有人从传播研究的角度分析了《时务报》的内讧事件。[6]有人将目光投向中国近代史上享有盛誉的《生活》周刊和《晨报》附刊:《生活》周刊是20世纪初在城市青年中享有盛誉的综合性进步刊物。作为一份面向都市青年的杂志,它好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当时都市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的众生百态及其种种苦痛艰辛;同时也推动着当时

都市青年社会化的进程。《晨报》副刊则介绍西方科学知识,形成对民众传统生活格调的冲击,使人们日常生活心态有了新的趋向——

—对西式生活习俗的渐渐接受与仿效;注重西方科学方法及其价值观念的宣传与普及,直接促进了“五四”时期民众的“伦理觉悟”。[7]

第五,关于近代媒介的经营管理研究。《申报》、《新闻报》、《大公报》等商业报纸成为关注重点。《新闻报》的经营策略是:在商言商,准确定位;竞近不竞远;保持利润最大化。《申报》的办报宗旨、人事聘用原则、内容设置、报纸定价、广告定价、分销渠道等方面体现出经营者朴素的市场营销思想萌芽。新记《大公报》成功也是因为其独特的经营模式:新记《大公报》自续刊起不断完备企业制度,采取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走出了一条现代报业企业管理的路子。它们强调报纸的客观性和丰富性,不断提高报纸印刷质量,打造出了富有特色的报纸产品,深受读者欢迎,报纸由此还历史性地获得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荣誉奖章。同时,通过发展分销处、采用不同定价和做好服务工作等手段,狠抓报纸的发行,鼎盛时期日销达20万份,凭借发行与广告,报馆获取了丰厚的利润。加上积极组织、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大公报》形象深入人心,报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8]

四、从研究路径来看,中国近代新闻史研究由“面”、“截面”到“点”,由“通史”向断代史、区域史、专题史、个案史研究纵深发展,专题和个案的研究异彩纷呈

在新闻史的研究过程中,众多学者更加突出对于新闻史专题和个案的研究,他们在详细考察不同时期的专题和个案的发展历程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于史料的细节的挖掘以及对其内在的形成要素提出不同的见解。这些研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报刊在晚清的社会变革中所发挥的舆论先导作用的研究。革命派、改良派都关注报刊在舆论中扮演的角色,而政党报刊对政治制度的选择与政治偶像的塑造,体现两者在政治利益上的共谋或冲突。清末民初的政治转型也有外在的因素,西方政治偶像及其制度建构的样板作用,使得各个政治派系及至政党间发生对峙、冲突。媒介话语中政治论战及西方政治偶像本土化过程中路径的抉择是其表征。[9]第二,有关女性报刊的研究比较注重新鲜的个案和新颖的视角。湛晓白(2008)以《北京女报》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该报妇女论述的内涵及其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的表现,揭示其在特定历史时空中的真实身影。《北京女报》在舆论上抓住兴女学、男女平权等流行话题,迎合时代风潮,却又固守传统性别伦理,呈现出一种温和开通的风貌。同时,该报社频频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将文化启蒙的理念落实为具体行动。无论是文字宣传,还是社会活动中的表现,《北京女报》都既开风气,又小心翼翼,这一开通和守旧兼具的姿态,正是其得到北京社会不同阶层广泛认可的根本原因。赵云泽、甘光(2008)认为时尚杂志在传播时尚的同时在表达着女性的话语权,其发展历史镌刻了中国女性身心解放的轨迹。

第三,关于近代报刊广告的研究不断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广告不仅是商品推销的手段,同时也是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经营意识的展示。蒋建国(2008)认为,20世纪初期,广州报刊广告业展现出商业文化的兴盛之势。各类商品广告以多样化的表现方式,为受众提供了购物诱惑和消费想象,并推动着都市消费文化的社会化进程。张德俊(2008)认为,从《申报》创刊到民国初年的几十年间,《申报》的广告无论在版面还是内容上都在不断地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报人和民族资本家的广告意识在不断发展和提高。中国报纸广告的成长和发展,标志着中国广告事业逐渐向成熟化运作迈进。

第四,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新闻学期刊作为研究专题也成为学界关注的对象。有学者以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三种新闻学过刊为例,回顾并分析了中国新闻学研究中逻辑学思维缺失的历史状况,并从宏观文化背景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反思。[10]还有学者采用随机抽样的研究方法

对1995~2007年来我国四种主要学术期刊刊载的文章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考察,并与美国同时期的研究方法作了横向对比,对其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11]

第五,地方和区域新闻史研究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学者认为,在中国近代新闻传播史上,租界,尤其是上海租界的新闻传播,有着突出的地位。租界的存在与近代新闻事业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租界的商业社会环境为新闻传播的产生提供了契合的生长点;人口增长与移民社会的形成,促进了大众读者层的产生与传播者群体的形成;近现代交通邮政事业进一步推动了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各种新传播技术都首先在租界应用推广,使新的媒介形态不断产生与发展;中国官方、租界当局、外侨及中国人等都在界内创办媒介,争夺传播权力;租界的特殊政治与法治环境,使新闻传播有相对更多的自由,但同时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控制。[12]有学者考察了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新闻传播事业得到飞速发展的现象,指出出现这一特殊现象,是跟当时桂林独特的政治环境和新闻生态密切相关的。[13]

第六,个案研究更加注重角度的多元化以及特色化的研究,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更加倾向于深入挖掘史料信息,突出个案研究的现实性意义。在个案研究中,有关《新青年》、《良友》、《申报》、《独立评论》以及《解放日报》的研究最为受人瞩目。在关于《新青年》的研究中,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该刊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有的学者结合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了《新青年》得以兴盛的原因,还有的学者围绕着该刊的随感录专栏以及促销策略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就《良友》画报的研究而言,有的学者考察了该报的文化历史地位,指出了其在现代性家庭生活、男女性别、文化等空间中的作用。也有学者具体分析了该刊的内容及其传播路径,指出了其产生影响力的根源。对于《申报》的研究更多的在于对其营销策略的分析,并指出其对现代报刊发展的现实意义。此外,有的学者还结合大量的史料从不同的角度深度研究了《独立评论》和《解放日报》的发展历程并指出了其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时期的独特作用。

五、关于新闻人物的研究更注意新材料的挖掘和新思路的拓展

有关新闻界人物的研究是新闻史研究的核心之处。有人用日记、报刊等史料,对王韬的生卒年月重新进行补正,以更为直接、明确的材料证实他出生于1828年11月10日。有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史量才,例如有学者研究了他的报格、营销策略以及被杀的原因,等等。有的学者以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分别从事实观、言论观、舆论观、媒介观、经营观等对胡政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还有的学者研究了著名报人成舍我,认为其“报纸大众化”的理念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此外,相当一部分学者通过深入挖掘史料对于著名报人章士钊、黄远生、斯诺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六、关于新闻思想史与学术史的研究注重挖掘史料并更正以往的错误认知

赵建国(2007)基于详尽的史料,对中国报界俱进会的起源、产生与发展作了深入的探讨。在其存在的三年多时间内,中国报界俱进会从联络同仁、维护报界公益,到督促报界进步、守望时政环境,在近代新闻事业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并展示了近代中国新兴群体的社会生长历程,为探求社会转型时期新兴职业社团与国家政权的互动提供了具体的例证。

有学者通过研究革命派和改良派报刊的论证,剖析了清末政论报刊宣传中的伦理规范问题所发表的见解,指出他们以修身为核心的媒介伦理观念所具有的缺陷。[14]

“史家办报”与“书生办报”思想在新闻思想史中都有很重要的地位。吴廷俊、阳海洪(2006)探讨了书生办报的内涵,指出邓拓的书生办报的内涵是强烈的责任感、求真精神、为民立言意识和理想情怀,肯定了其历史意义。董天策、谢影月(2006)结合史家传统和史量才的办报活动认为史家办报的内涵在于对历史负责、独立办

报、办报的目的在致用三个方面,从而深化了对史家办报的理解。

在学术史方面,两本《新闻学》引起了注意。有人根据相关史料,对《新闻学》一书的汉译、流传及影响问题,作了简单的梳理和辨析。还有的学者对徐宝璜的《新闻学》成书过程及版本的若干问题进行考证,澄清了以往的错误认知。

七、关于新闻业务史的研究更加注重对报业的采访写作、经营管理方面的研究并突出其对现代新闻从业人员所造成的影响

有研究者分析了“五四”作家主办报刊取得的成功经验,阐明了他们在编辑实践中所追求的品牌化、个性化,以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等理念对当下的启示。在报刊经营管理方面,《大公报》是关注的重点,研究者们多关注胡政之的经营管理如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发行策略和渠道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采访方面有关研究者通过史料的梳理和分析对新闻采访史上晚清到民国这段历史时期访员——

—新闻记者的基本类型以及特征等问题作了探讨。

八、关于新闻史教学的研究更加注重新闻史教学中的本位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新闻史教学的现实作用

众多学者提出把重回新闻史本体研究作为当前学术困境的突破口。有学者认为,新闻史研究本位缺位是当前学术界极为焦虑的问题。媒介的生存实践构成新闻史的研究本体。在生存实践中,媒介与生存环境发生关系,然后才有新闻专业技术、专业道德、专业精神建筑于其上。媒介生存离不开生存环境,新闻史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探讨媒介的和谐生存环境,为媒介构建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家园。[15]

虽然厘定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本体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新闻传播作为客观存在是遵循一定发展规律的。张昆(2008)认为,新闻传播史规律是新闻传播发生、发展及其演进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它深藏于新闻传播现象背后,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特点。一部新闻传播史的发展过程,体现在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媒介及其与环境的互动等方面,不仅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纵向演进和横向发展的辨证统一,而且在时间的推动下,新闻传播史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水平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其在社会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从而实现新闻传播螺旋式的进化发展。

与新闻传播发展的速度相映照,如何改善当前中国新闻史教学及研究中存在的内容和观念相对滞后的现象是当前学界极为焦虑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历史理论对中国史学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历史哲学、编纂学、方法论等史学理论的各个层面,都因此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但作为新闻学主要内容之一的新闻史,在理论与方法上并没有多大的突破。这种理论上的滞后,也影响了新闻史的教学,使新闻史的教学依然停留在革命史范式的解释之中,而忽略了新闻事业自身产生、发展的规律。大多数学者认为,对新闻史的研究必须突破现有框架的束缚,在与其他学科相互结合的基础之上构架自己的框架体系,建立专业史的学术地位。

九、史料考证和史实勘定

新闻史研究的创新、观念和方法的变革固然重要,但不能脱离史料的支撑。有学者对我国新闻史料的性质、种类和现状进行了剖析,认为原始新闻文本有记录历史和新闻活动的双重史料价值,间接新闻史料依附于原始新闻文本,它浩瀚、庞杂、零碎,依据其依附程度可分为三个层面。不同层面的史料框定了不同路径的编撰范式,影响着新闻史学的研究范式和编纂风格。[16]有研究者根据史籍报刊材料,考证“记者”一词在中国的演变历史,认为:“记者”一词源于中国古汉语,至迟见于战国秦汉时期经典史籍《管子》;后在日本历经明治维新的洗礼,被创造性地用来指代报馆中的新闻从业者;再由中国驻日的外交参赞黄遵宪、流亡日本的维新派和留日学生直译返传入中国新闻界,并在民国初年被中国新闻界赋予该词新含义——

—外勤记者。[17]

有的研究者以确凿的史料批驳了戈公振的“邸通奏报”说,指出邸在汉代只是通朝报的住所,还不是一种正式负责“通奏报”的信息传播机构。然后通过有关史料从反面证明在汉代并没有出现邸报,并指出当时京师和地方之间确实存在新闻信息的传播和沟通,但其传播媒介并非后世所说的“邸报”,而是一种非公开性传播的比较原始的新闻信。[18]

有的学者认为《中外新报》(1854~1861年)是中国宁波最早的一家中文报刊,创刊于1854年,比香港最早的中文报刊《遐迩贯珍》(1853~ 1856年)仅晚九个月,比起上海最早的中文报刊《六合丛谈》(1857~1858年)还早了两年七个月。论其出版期间,则远比这两家著名月刊为长。尽管如此,报史学者对于《中外新报》知之不多。作者尝试根据现存《中外新报》之原件、江户时期日本官方删定的《官板中外新报》及当时日本知识界流传的手抄本等,对《中外新报》创刊、闭刊日期进行一番考究和梳理(卓南生,2008)。

综上所述,中国新闻史的研究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2007年以来,中国新闻史的研究一直处于转型期,众多的研究者都试图突破传统的研究桎梏,重新确立新闻史学研究的学科体系,确立专门史的研究地位。无论是从研究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等方面来看,近几年来新闻史的研究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从研究内容来看,新闻史学的研究内容更加精细化,新闻史研究的本体意识正在确立;从研究方法来看,文化分析、叙事学以及量化分析的方法得到普遍应用,新闻史的研究方法更加多元化;从研究角度来看,新闻史的研究呈现出多角度、多学科相互融合发展的态势。总之,新闻史学的发展需要在确立本位意识的条件下,寻求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以求作出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田秋生:《重写中国新闻史:必要性及其路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80~83页

[2]唐海江:《群体政治心态与晚清政论报刊市场》,《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3期,第75~80页[3]蒋含平:《“苏报案”的辨正与思考》,《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3期,第20~28页

[4]谢鼎新:《民国时期国人对电视的认知》,《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2期,第61~65页[5]许厚今:《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报刊述论》,《安徽史学》2006年第6期,第91~95页

[6]朱至刚:《〈时务报〉内讧的传播分析——

—以汪康年和梁启超的相互想象为中心》,《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10期,第73~76页

[7]张芹:《〈晨报〉附刊与五四时期科学启蒙运动》,《新闻界》2006年第5期,第87~88页[8]罗国干:《新记〈大公报〉的经营管理——

—媒介经营管理研究之三》,《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63~68页

[9]王天根:《政治偶像建构与清末民初报刊表述的政治》,《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1期,第23~30页

[10]王亦高:《试论上世纪80年代我国新闻学研究中逻辑思维的缺失》,《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3期,第37~41页

[11]李彪:《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的构造——

—对1995~2007年我国四种主要学术期刊的考察》,《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期,第26~29页[12]陈冠兰:《近代中国的租界与新闻传播》,《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1期,第2~8页[13]靖鸣等:《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新闻生态初探》,《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1期,第9~14页[14]唐海江:《政治与伦理之间——

—清末政论报人媒介伦理观念的政治文化反思》,《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3期,第73~76页

[15]阳海洪:《媒介生存:关于新闻史研究本体的思考》,《当代传播》2008年第2期,第77~79页[16]刘继忠:《谈我国新闻史料的性质、种类与现状》,《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4期,第23~27页[17]邓绍根:《“记者”一词在中国的源流演变历史》,《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1期,第37~46页[18]黄春平:《汉代邸报考》,《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2期,第25~34页

(责任编辑:罗重谱)

中介语理论研究

中介语理论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 [摘要]中介语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中的一个认知理论。分析和研究中介语产生的根源和特点有助于了解第二语言习得机制,揭示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过程和规律。对提高教学效果有重大意义。[关键词]中介语;特点;教学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在近40年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第二语言习得的心理过程。中介语理论把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看作是一个内在的语言行为。因此,中介语的研究对外语教学方法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介语的概念 中介语(interlanguage),也有人译为"过渡语"或"语际语",指的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系统。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中介语理论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掌握和使用的目的语是一种特定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动态的语言系统。由于这是一种介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系统,所以称之为“中介语”。 与lnterlanguage (中介语)相近的概念最早由Corder在论文《学习者错误的意义》中提出,他把学习者尚未达到的目的语语

言能力的外语能力称为过渡能力( transitional competence)。美国语言学Selinker于1969年在论文《语言迁移》中首先提出中介语假说(interlanguage)的概念。1971年,W. Nemsers在《外语学习者的相似系统》中提出了“approximative system”的概念。1972年Selinker在其著名论文《中介语》中提出的中介语假说, 对“中介语”这一概念进行较详细的阐述,是试图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假说,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史上有重大意义。从而确立了它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地位。Selinker指出:“中介语是一个独立的语言系统,它产生于学习者试图掌握第二语言所做的努力。”根据塞格林的定义,中介语既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某一特定阶段中认知目标语的方式和结果的特征系统,即一种特定、具体的中介语言,也可以指反映所有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整个过程中认知发生和发展的特征性系统,即一种普遍、抽象的中介语语言体系interlanguage continuum塞格林还指出中介语本身是一个阶段到过程的双重系统和庞大体系,即母语→中介语→目标语系统中的一个必然成分和过程。在这个系统中二语学习者从母语出发经过中介语到达目标语。并指出要到目标语必须经过中介语,中介语是第二语言认知中的必经之路。 二、中介语的产生 应用语言学领域中产生了对比分析方法(20世纪中期)。它通过对人们的母语以及所要学习的第二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法、

基于服务质量的顾客满意度文献综述_陈晓翠

主要参考文献 [1]肖俊.国有企业核心员工管理的激励机制探讨[J ].现代商业,2014(35):142-143. [2]王艳红.国有企业核心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研究———以A 公司为例 [J ].经营管理者,2015(26):145-146. [3]徐建琳,伊静静.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柔性激励模式探讨[J ].经 营管理者,2012(8):72,68. [4]王卫红,张牧云.引入柔性管理,增加金融企业的吸引力[J ].发展研 究,2012(7):92-95. 基于服务质量的顾客满意度文献综述 陈晓翠,王璐,徐思蒙,陈向华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00) [摘 要]在综合若干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内涵以及开展服务质量的顾客满意度测评工作的重 要意义。介绍了欧美国家以及我国在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方面的研究现状、模型和测评方法,并针对旅游、酒店和超市行业的现状,指出直接影响顾客满意度的服务质量要素,为相关行业制定服务提高策略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测评方法;层次性相关关系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11.059[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1-0102-04!!!!!!!!!!!!!!!!!!!!!!!!!!!!!!!!!!!!!!!!!!! [收稿日期]2016-04-19 [基金项目]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大学生创新实验(60202004)。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在传统的服务行业甚至是在各种销售、家电等行业,越来越注重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顾客满意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顾客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学者对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以及两者关系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模型和方法对两者的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决策者如何在多样化的研究成果下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观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竞争策略,成为策略制定的焦点与难点。 1服务质量 服务领域中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由Gronroos 在1982年提 出,这是服务质量在理论研究界备受关注的开始。随着研究的深入,服务质量成为企业战略的一个关键概念。通过对国内外文献中服务质量研究的归纳整理,本文将从服务质量内涵界定、服务质量模型研究、服务质量测评方法研究三个方面对服务质量进行阐述。 1.1服务质量内涵界定 服务质量是指服务工作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在营销行业,一般用感知服务质量进行描述,指顾客感知的服务与预期的服务相比较之后对服务形成的一种主观评价。 Garvin 把服务质量定义为顾客对事物的主观反应,即对服 务质量的主观感知。Gronroos 提出将感知服务质量从技术和功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我国学者朱沆、汪纯孝等通过研究指出,服务质量由环境、技术、感情、关系和沟通五个方面的质量组成,其中技术质 量最为重要。温燕碧、汪纯孝的研究指出,两个质量和三个公平性共同作用于服务质量,两个质量指硬质量和软质量,三个公平性指交往、结果和程序三个方面的公平性。 1.2服务质量模型研究 1985年Parasuraman 等学者提出从可信度、安全、接近、沟 通、了解顾客、有形要素、可靠性、反应性、能力和礼仪十个维度评价服务质量。随着研究的深入,总结出感知服务质量模型、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和SERVQUAL 模型。 1.2.1感知服务质量模型 1982年,Gronroos 提出“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模型”。经验质 量由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组成,技术质量是顾客对得到服务的客观评价,强调对服务结果的感知;功能质量是顾客得到服务的过程和途径,强调对过程的感知。期望质量与口碑、营销沟通等密切相关。该模型将经验质量与期望质量进行比较,经验质量高于期望质量时,顾客对服务质量的评价较高。 1.2.2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Parasuraman 等学者建立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该模型认为 顾客感知与期望差距包括认知差距、标准差距、交付差距和宣传差距四个方面。要从四个缺口入手减少顾客感知与预期之间的差距,但差距并不能完全消除,要在工作中做好服务补救措施。 1.2.3SERVQUAL 模型 SERVQUAL 模型建立在Berry 、Zeithaml &Parasuraman (PZB )等学者提出的服务质量可靠性、回应性、安全性、移情性和有形性五个维度基础上。该模型认为顾客从这五个维度对服务进行评价并通过感知与预期比较得到认知服务质量。 中国管理信息化 C 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2016年6月第19卷第11期 Jun.,2016Vol .19,No .11

组织文化量表研究报告

组织文化量表研究 一、组织文化研究方法 20世纪70年代末,因日本企业迅速崛起,西方学者开始关注组织文化。20世纪80年代,关于组织文化方法的研究出现两大学派:以Schein 为代表的定性化研究学派和以Quinn 为代表的定量化研究学派。20世纪90年代后,组织文化研究呈现四个走向: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组织文化与企业效益和企业发展的应用研究、组织文化测量研究、组织文化诊断和评估研究(赵琼,2002)。 Sackmann (1991)曾经对研究文化的方法做过权威综述,认为研究方法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以局外人的立场进行调查,然后加以演绎的模式;另一类是以局内人的立场进行调查,然后加以归纳的模式(Evered & Louis ,1981;Fetterman ,1989)。从外部调查,以实证主义为基础,收集、整理、分析数据,期望建立普遍的法则,文化往往被当作一个可控的组织变量。从内部研究,致力于对文化的完整认识,强调所获知识的情景特殊性,但不能总结情景以外的知识(Sackmann ,1990)。无论从什么角度研究组织文化,认识组织文化是必要且重要的工作,测量组织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Rousseau (1990)归纳前人研究,认为研究者们强调的因素不同,并非因为定义不同,而是收集数据的类型有区别。他的观点与Shivra (2001)、Lau (1996)和Alexander (2000)等人不同,认为主要是收集数据的方法影响了研究结果,事实上也是指“测量”组织文化的方法。Delisi (1990)认为有两类收集和分组织文化量表研究报告 【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用地控制与配置研究文献综述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用地控制与配置研究文献综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了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交通问题已经 成为制约大城市发展的瓶颈因素,突出表现为交通拥挤,交通运输效率低下等。轨道交通由于具有大运量、速度快、安全、准时等特点,可有效减少小汽车出行,以有限的道路资源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同时我国地少人多,土地资源稀缺的基本国情也决定了我国大城市必须向大规模、高密度、低能耗、占地少的方向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公共交通体系是我国大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城市轨道 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密切。在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同时,应做好与之相配套的土地规划。其中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规划是重点。同时,世界各国轨道交通建设的经验表明,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辐射与集聚效应来体现,而站点地区的土地使用状况会直接影响到轨道交通客源状况。因此,轨道交通车站附近土地--般会随着轨道交通站点的建成进行高密度的开发,各种住宅和商业设施高密度集中,改变了原有的城市布局。所以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用地控制与功能配置就显得极其关键,是处理好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的重中之重。 1.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 国外关于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土地利用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轨道交通站点对临近土 地价值、用地开发、人口密度的影响等方面。C. Baker (1983)利用1979-1982 年的数据 分析表明,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布表现出向地铁站点集聚的趋势; R. Cevero (1993) 认为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开发更多的住宅和工作场所,会带来改善环境质量、振兴城市中心区、提供廉价住房、优化整合城市空间结构等诸多利好: A. E. Lepage公司和多伦多不动产委员会研究表明地铁沿线能吸引土地的高密度高强度开发: JHK&Associates公司(1987) 与R.Cervero(1993)均发现,由站点中心向四周密度逐步降低的梯度分布形式将最大程 度地提高轨道交通的效率; Peter Calthorpe著作《下一代美国大都市地区: 生态、社区 和美国之梦》中建构了大都市地区的新发展模式一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发展理论(T0D),认为区域的增长结构应以公共交通的发展为导向,采用更为紧凑的城市结构; R. Cervero&Kockelman (1997) 提出了“TOD" 的“3D”原则,即密度(Density) 、多样 性(Diversity) 、合理的设计(Design) 。国内关于轨道交通站点临近地区用地控制、 开发强度和功能配置的系统研究还较少,主要以定性研究和案例分析为主,而以基于中观层面对轨道交通沿线土地使用和房地产变化趋势的研究居多。 2.站点地区分类及不同地区的功能配置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在实践当中,通常有四种划分的标准: 步行半径、功能一文脉因素、地形标志、开发边界。在国内众多研究中,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一般选择以步行半径为依据进行划分。通常引入步行合理区的概念。步行合理区是指乘客到轨道交通站点的合理步行时间内所行走的距离范围,一般为步行十分钟以内,即500米左右的圆形范围。而该范围又被称为轨道交通站点的直接影响区。该区域内站点对周边用地开发强度的影响最为直接,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也最为突出,是规划研究的重点。 在站点地区的分类体系方面,国内主要包括节点导向和功能导向。节点导向的分类依 据主要是车站的交通功能,例如分为大型换乘枢纽站、换乘站、一般车站等。功能导向又称之为场所导向,主要是按照站点周边用地功能及在城市中的作用进行划分,其优点在于对站点地区的土地使用规划与土地开发有较为明显的指导作用。在研究轨道交通与土地利

关于企业创新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创新绩效研究综述 摘要:企业创新,虽然最通常是指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但实际上,企业创新涵盖企业的方方面面。在一个行业中,创新决定了一个企业是引领者还是模仿跟随者。企业创新也是企业家对整个创新过程所涉及的创新目标和创新活动方案进行设计、选择并组织实施的行为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创新的最佳效益,即取得较大的创新绩效。创新绩效的大小受多个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企业创新、创新绩效、企业 自从1912年熊彼特在其著名的《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提出“创新”的概念之后,创新逐渐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创新绩效反映企业创新行为取得的成果,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将影响创新绩效的因素划分为四个,本文拟综合分析多个学者提出的观点以及其看法的缺陷,从而提出这四个因素的关系和各因素下使企业绩效最大化的几点建议。 一、影响因素的分类 鉴于目前对知识的研究和对创新的研究这两个领域有很多相通之处,这两个研究领域的界限日渐模糊【1】。国外学者将知识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而这3种资本通过以下途径积累和分配知识:个人;组织结构、过程和系统;联系和网络【1】。另外,也有学者认为创新受到个人、企业及网络3个层面因素的驱动。本文借鉴国外文献对知识资本的划分,并结合国内外文献的相关内容,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例如马宁、官建成指出“产业政策影响专利数量”【2】;买忆媛,聂鸣指出国家的经济制度影响创新绩效”。企业与外部组织间联系与互动的因素,如Jaffe、Levin和Reiss研究了知识溢出的问题;国内也有研究者对此做出探讨。管理层面的影响因素,例如Gupta指出了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协作对创新的影响;杨建君等人就沟通因素对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跨文化交际的工具是它的重要功能之一。加强词汇教学的策略研究是当前小学英语课改的要求之一。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说“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Wilkins 1976 。”有研究表明,词汇水平对英语写作有直接影响,高水平的英语写作者都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词汇。掌握词汇量的多少与阅读速度成正比,词汇量越大,阅读中遇到的生词越少,理解程度就越高,返之亦然。(杨梅珍,1997)。词汇的习得,无论是母语还是第二语言,是一个终身的认知过程,没有人能掌握英语或汉语的全部词汇。(戴曼纯,2002)但习得足够多的词汇是语言问题的核心。因此,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扩大语言词汇量是永无止境的。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投提出的一种完整的独特的智力理论。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引起了世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在于个体智能是高是低,而在于每个人的智能组合不同,他们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学习方式。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帮助每个学生找到最合适他们的天性和意愿发展、成长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使其利用自己的智能强项来带动和发展其他领域的智能,尤其是他们智能弱项的发展。 五、研究目标 本课题组把本阶段的研究目标确定为: 1.通过教学理论学习与英语教学实际相结合,通过分析研究词汇的特点,优化词汇教学方法。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师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有效的教授学生英语单词记忆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单词教学水平。 2.研究学生的记忆特点,教授学生英语单词的记忆的方法,学生根据自身记忆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的英语单词记忆方法。通过多元化的词汇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单词的学习兴趣。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提高教师开发和拓展英语语教学资源的能力,锻炼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意识,有探索、创新精神,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灵活的英语教师队伍,活跃我校活动教学的研究并形成特色。 六、研究内容 1.改变创新词汇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数学效率; 2.探究多种词汇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词汇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 3.加强学法指导,注重学生调汇学习策略的培养; 4.课外巩固记忆的系统化指导方法。 七、研究重难点 研究重点:调查整理五、六年级英语教材中的词汇教学内容,研究这些词汇教学与学生识记词汇的方法和习惯为切入点,研究高年级英语语汇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研究难点:研究五、六年级英语教学的模式和方法,研究一套适合高年级词汇识记和运用效果的课堂评价机制。 八、研究的创新点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学生个体、教师个体、学生群体间的多向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合作情况,更加关注的是“互动场”这个“整体生活空间”的营造,追求词汇教学多向互动所形成的整体性、和谐性、有效性。 九、研究方法

关+于文化因素对中介语可变性的影响

关于文化因素对中介语可变性的影响 (作者 :___________单位 : ___________ 邮编 : ___________ ) 论文摘要:中介语的可变性是第二语言习得中一个重要 而又颇具争议的话题。中介语具有可变性,这种可变性常表现为系统 可变性和非系统可变性两种,其主要区别在于语言的变化是否有规律可循。由文化因素而引起的中介语变异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解释和预测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和思维模式不同,容易导致习得规 则和顺序的不同。研究中介语的系统可变性对语言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论文关键词:中介语;系统可变性;文化思维模式;学习 风格;跨文化意识 1中介语的系统可变性 中介语的可变性 (variability)是第二语言习得中—个重 要而又颇具争议的研究课题。中介语的可变性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 横向可变性和纵向可变性;系统可变性和非系统可变性。横向可变性 是指学习者每一特定阶段的中介语体系并非是稳定不变的,学习者的 语言运用 (performance) 与语言能力 (competence) 并非完全对等,学 习者在其语言知识不变的前提下,在实际交际中会产生不同的表达。 例如,对第三人称单数动词末尾加“S”这一语法规则,中国学生一

般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就已经掌握,且在书面语或演讲中能够正确使用 和表达,但在平时用英语交谈时,却有可能忘记加“S”;纵向可变性是指尽管学习者能够遵循基本一致的语言习得过程,但每一位学习者的具体习得过程仍存在差异,例如:成人和儿童的习得顺序不同;不 同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的人其习得过程会有差异。系统可 变性与非系统可变性的区别主要在于中介语的变化是否有规律可循。限于篇幅,本文只探讨前者一系统可变性。 Euis 对中介语的可变性进行 了如下分类//图 1: 在这里, Ellis将系统可变性分为语境可变性和个体差异 可变性两种。其中,语境可变性是指学习者由于不同的任务、环境而产生不同形式的中介语变异,这种语境包括语言语境 (1inguisticontext)和情景语境 (situationalcontext)。例如,上图中当主语是名词时,说话者往往会忽略“be”动词,而当主语是代词时,这种情况就少得多了。再如: (1)Mr.SmithlivesinGloucester. (2)Mr .SmithwholiveinGloucestermarriedmysister. 这两个句子说明,学习者往往在简单句中比较注意在第三 人称单数后面加“ S”这一规则,但在复合句中却容易被忽略。至于 情景可变性,则主要取决于说话者的社会背景、所处的场合以及对话者。社会语言学家Labor 在其著名的美国英语中“R”音过度使用的

文献综述--客户服务质量提升研究

题目:客户服务质量提升研究 一、前言部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客户服务己经成为企业在市场上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任何一家企业,无论其所提供的产品是量化的物,还是无形的服务,最终都将受到市场和普通消费者的检验。无论你的销售人员是多么的巧舌如簧,你的企划人员是多么的标新立异,你的产品研发人员是多么的高深和专业,这些产品和服务终归还是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消费者即最终客户的需要和要求。在一个完整的品牌构成中,客户服务往往是较贴近消费者的一项企业行为,客户服务的好坏完全能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的认知。如今,我们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服务营销的理论和实践也必然突破国界的限制,成为具有跨国性、普遍性、通用性的一门艺术。它既是经意全球化中的行为,也成为了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叶万春《服务营销学》P3) 客户服务不是利润中心,并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从某种程度上,它甚至可以看成是一个企业的成本中心。客户服务是一个持续过程较长的工作,并且回报极低,甚至是没有,维持良好的客户服务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更需要企业持续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但是,之所以称其为“客户服务”,是因为它是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客户是公司的资源,是根基,是命脉。就有如一个士兵,他有强壮的体魄,有高超的战斗技巧,但如果没有精良的装备,在战场中他的生存机率是很低的。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可以赢得客户的信赖和支持,确保留住每一个现有的客户,并不断开拓潜在的客户,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效益,这也正是客户服务的魅力所在。 韦福祥在《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与客户满意忠诚之互动关系》这一文章中写道:在长期来看,顾客对企业形象的看法最终决定的要素是顾客的消费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口碑”,通过传播,是顾客会形成、加强或者改变对企业的看法,从而提高顾客所期望的服务质量。顾客实际接受的服务质量不仅与服务结果有关,而且与服务过程有关。(来自《现代财经 2007.7月版》P43)

关于组织文化的研究综述

关于组织文化的研究综述 摘要:组织文化一直是组织领域研究的主流问题,其内涵逐渐丰富、完善起来且呈现多元化趋势。本文将从国外学者的定义、我国学者的定义阐述其概念的界定,引出国外研究状况,如组织文化理论研究的深入探讨、组织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研究问题等,还有我国研究状况,如在实践领域的塑造缺乏整体性、忽视了组织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等问题。针对我国组织文化研究问题提出了综合把握组织文化概念、从方法论方面加强研究、注重创新实行人本管理等建议。 关键词:组织组织文化企业文化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西方社会在反思了日本经济如何在短期内飞速发展的原因之后,认为一个组织不仅以结构、部门、关系存在,它们还像人一样具有个性,具有区别于其它组织的独特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这便构成了组织文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组织文化管理问题渐渐成为西方组织理论学家们关注较多的、同时也是引起激烈竞争论的问题。一大批学者围绕组织中的文化问题进行了孜孜不倦地探索,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大批学者认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组织中,人们总得与组织打交道。因此要了解组织生活,了解组织发展的原动力,就必须建立组织文化的概念,对组织中的文化问题有深入的了解。 1 组织文化概念的界定 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学者发现企业的文化特征是促使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管理学家开始对组织文化或企业文化给予了相当热情的研究。因此当组织文化在实践领域、企业管理领域及学术界变成时髦且流行的名词时,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其概念并对其定义。 1.1国外学者的定义 1.1.1普遍的观点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活动中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及体现组织群体意识与行为规范的规章制度和物质特色。 国外的学者大多把组织文化看成是组织内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特定的文

二语习得文献综述

二语习得的母语迁移研究 引言: 二语习得的母语迁移现象既属于语言学范畴,亦属于心理学范畴。第二语言习得,简称为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母语迁移”指的是,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学习第二语言,这里主要指的是英语,已经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在学习第二语言中,人们或多或少的受到母语的影响,导致不理想的结果。“中式英语”现象的出现正是由于母语迁移的负效应的影响,英语学习者由于受到本身母语知识体系的影响,在潜意识中把母语的知识体系移植到英语应用上。对于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的研究,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国内英语教学的发展,启发教师帮助学生克服母语迁移的干扰,促进迁移,从而提高外语教学的成效。 1.二语习得母语迁移研究的方面 在相关文献中,大部分专家学者都是从语言迁移的理论,母语迁移的表现形式,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表现以及二语习得母语迁移现象对教与学的启示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二语习得的母语迁移,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1母语迁移的研究历理论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行为主义控制语言学习以及语言教学;二十世纪六十年代Lado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对比分析假说。20 世纪 60 年末到70 年代初,乔姆斯基普遍语法观点,过渡语( inter—language,也称中介语) 理论、错误分析( error analysis,也称偏误分析) 兴起。在对比分析研究中展开了大量实证研究,其中相当一部分研究结果确实证实了 Lado 等人的理论但是,也有一些实证研究指出了“距离 = 难度”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现象,发现学习者往往是在母语与目的语表面上相似的地方更容易犯错误等,同时对比分析对于学习者错误的预测能力也受到了质疑。1970 年代末、1980 年代初,标记理论被引入母语迁移现象研究领域。1990 年代以来,基于语言共性,一系列新的母语迁移理论涌现出来,如最小树假说,弱迁移假说,全迁移假说,整体损伤说等,但

组织文化与绩效的文献综述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专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组织文化与绩效的文献综述 班级人力资源管理11(2)班 姓名朱进炎 学号2011326690225 指导老师倪旭东 2013年11月10 日

组织文化与绩效的文献综述 引言 组织文化被认为是影响员工组织行为的一个深层次的变量,对组织的价值观、行为规范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大量的研究中发现,组织文化这种无形因素可能会对员工个人绩效以及企业绩效产生有形的影响。 现今人们对绩效的理解已经从经济价值发展到社会价值;从注重“短时绩效”发展到注重“未来绩效”。除此之外,随着市场的充分发展所带来人们消费层次的提高,组织文化建设在以经济方面的绩效为中心的同时,也明白了长期的绩效的重要性,即对社会价值的引导,并以此为企业获得长远的利益和持续的发展。本文通过阅读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组织文化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第一部分论述了组织文化的内涵;第二部分论述组织文化与企业工作绩效,分别从组织文化匹配性与组织文化认同度对员工的态度与行为进行分析;第三部分论述组织文化与企业社会绩效;而第四部分则是对于此次文献综述的个人总结。 一.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伴随着管理理论和相关学科,它是组织战略性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文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领导人将其在企业创业阶段关于经营理念、基本假设等达成的共识用于对组织管理过程中包括文化价值和心理因素等在内的非结构因素的一种整合,并使之成为一个组织或企业独具个性化的管理模式,以文化的力量推动着组织和企业的长期发展,这种文化的力量能够影响成员的行动和组织的功能,且不用直接的和强加的控制。作为一种利用文化手段建立的全新管理模式,它以文化价值观为核心影响着企业绩效的方方面面,适合的组织文化有助于提高员工组织承诺、改善决策、更高效地管理组织等,在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竞争力等方面更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1.国内外学者对组织文化的理解 国外的学者大多把组织文化看成是组织内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特定的文化观念、价值体系、道德规范、传统、风俗、习惯和与此相联系的生产观念。组织正式依赖于这些文化来组织内部的各种力量,将其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 国内学者认为组织文化是组织在其内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制度规范和外部形象的总和。

基于设计的研究文献综述

基于设计的研究文献综述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基于设计的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基于设计的研究是教育技术学新兴的一种研究范式。本文系统的介绍了基于设计的研究的来源,内涵及其特征,阐述了基于设计研究的基本过程。简单分析了国外基于设计的研究的发展状况,并于我国发展状况进行简单对比。对我国基于设计的研究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基于设计的研究;教学干预;研究范式 引言 “基于设计的研究”(Design-Based Research)是近几年国内外教育技术界比较流行的一个术语。有人将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还有人将它作为一种研究范式。本文作者认为它是一种综合使用多种研究方法的研究范式。20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学习科学领域兴起的一种新型研究范式。近些年来,这一新兴的研究范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学术共同体密切的关注,在世界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本文对基于设计的研究这一研究范式从它的来源、内涵、特征、实施步骤等各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国人能够深入的了解基于设计的研究,并将其应用于我们的研究当中,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基于设计的研究的来源 早期的实验研究,人们认识到,实验研究的控制条件非常多,剔除了很多的影响因素,它的研究成果很难迁移应用到现实的学习情境中。而课堂中进行的研究,大多是简化的实验研究,比较随意,没有比较系统的理论支撑。并且现实情境中所得的策略比较有针对性,可推广性比较差,其科学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被批评为没有获得“有用的知识”以及存在“可信度鸿沟”[1]。现实中实验与实践严重脱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教学学习的研究逐渐从实验室转向自然情境当中,科学家们开始将自然情境和社会交

国内外酒店服务量研究综述

国内外酒店服务量研究综述

————————————————————————————————作者:————————————————————————————————日期:

国内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综述-旅游管理 国内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综述 罗毅罗志思慧索朗卓玛 基金项目:2014年西藏大学自治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训练计划项目《基于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拉萨酒店行业服务质量感知与差异的研究》(项目编号2014QCX07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罗毅(1993-),男,汉族,西藏林芝人,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罗志思慧(1992-),女,汉族,四川自贡人,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索朗卓玛(1992-),女,藏族,西藏林芝人,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我国酒店行业硬件与软件质量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地更新换代,改革开放加上WTO的加入,使得国际知名酒店集团相继进驻中国市场,致使市场竞争的加剧,并且形成了“国内酒店国际化,国际酒店中国化”的双向竞争趋势。服务质量式服务营销的核心,服务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提高酒店服务质量,吸引和留住更多的新老顾客,成为了酒店行业发展的根基。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欧美国家开展了最早的服务质量研究。发展至今,已有诸多成果。国外关于酒店服务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服务质量内涵的研究、服务质量理论模型和测量指标的研究、针对酒店行业产品和

服务质量测量的研究。 (一)服务质量内涵的研究 服务质量,是消费者对服务质量感知的简称。1982年,芬兰著名学者Gronroos第一次较为完整地提出了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他认为服务质量是一个主观概念,取决于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期望同实际感知的服务水平进行对比。1983年,Gronroos提出了界定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二维度,即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1984年,Gronroos基于差距论的角度对服务质量进行了定义,定义为顾客期望的服务与实际感知到的服务效果之间差异的比较。1982年,Lehtinen 提出产出质量和过程质量的概念,并把服务质量划分为实体质量、相互作用质量和公司质量三个维度。1983年,LewisBooms等从消费者期望的角度把服务质量定义为提供的服务满足顾客期望的程度,服务质量意味着与顾客期望持续一贯的一致。1985年,Parasuraman,ZeithinBerry等三位美国营销专家,组成服务质量管理研究组合PZB,他们在差距论的基础上将服务定义为,顾客对服务的期望与接收服务后的实际感知之间的差距。 (二)服务质量理论模型和测量指标的研究 虽然众多学者对于服务质量的内涵达成了共识,但是由于服务的抽象性使其与产品质量相比更加不容易测量。因此先后出现了可感知服务质量模型、4Q模型、服务质量差距分析模型和SERVQUAL量表、SERVPERF服务绩效模型等著名理论。这些理论成果确立了服务质量管理研究的基础。 1、可感知服务质量模型和4Q模型 (1)可感知服务质量模型 北欧学派Gronroos的可感知服务质量模型在管理层的基础上对服务进行了

领导力研究综述

企业组织中领导力研究综述 面对当今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和多变的外部环境,全球范围内对领导力的需求日益高涨。领导力是领导者如何激励他人自愿地在组织中做出卓越成就的能力。它是一种实践,是一种人际关系,是每个人的事。有效领导力能够在社会和组织中创造共同的信念、价值及期望,并能够修正追随者对目标的理解和看法。据统计,在对组织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后发现,领导过程大约占到整个组织工作的 45%,领导力对组织目标实现的程度有着重要影响,同时,领导力的研究使组织系统评估和领导力特质培养成为可能,展现了其对组织的积极影响。 大量的学术专著和杂志对领导力相关课题进行了讨论,在过去的几年中,各种出版社出版并销售的关于领导学和领导力的书,种类达几百种,各种组织都在期盼有效的领导力,期望能够引导组织走出困境。企业组织领导力作为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在 20 世纪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到目前为止,对领导力理论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和认识。本文从领导力的范畴和概念、领导力理论的应用研究、信息化时代领导力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提出了信息化时代领导力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1. 领导力的范畴和概念 领导力(leadership)是20 世纪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对领导力的研究最早开始于对领导特质(leader’s traits/virtues)的研究(Ali, 2001)。国外关于领导力(leadership)研究的文献很多,截至2002 年发表的论文总数已经超过10000 篇(Yukl, 2002),并以每年不低于2000 的数量增加(Alex,2005);国内对这个问题的广泛兴趣起始于2000 年,并成为MBA 和培训机构的热门课程。然而迄今为止,对领导力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相对固定的实践模式,甚至对领导力这一概念的界定也莫衷一是。 对于领导力的范畴和概念,各领域的学者们纷纷提出独特的看法,以至于目前为止领导力的概念尚未达成一个统一的共识。Bennis 和Nanus(1985)从20 世纪人们的研究成果中找到了关于领导力的350 多个概念。下面对一些代表性的定义进行一下列举。 表1-1 对领导力(leadership)的不同定义

二语习得 文献综述 作业样本

英师11101班 201100495 姓名: 关于年龄因素与二语习得研究的文献综述 姓名: 摘要:年龄问题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一个热点话题,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语言学习有无一个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或临界期(critical period,有人译做关键期)的问题上。通过对近20年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论文的分析,大概可将这些研究分为两类,一是翻译和评介外国理论,二是探讨年龄差异与外语教学。 关键词:年龄因素,二语习得,文献,综述。 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是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一个领域。但是,在过去的四、五十年间该领域的各项研究已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年龄问题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一个热点话题,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语言学习有无一个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或临界期(critical period,有人译做关键期)的问题上。(王初明,2001)我国学者除了翻译介绍国外理论以外,还主要探讨了所谓临界期或关键期对于外语教学的启示等问题,这方面已有大量文章问世。下面,笔者将对近20年来关于二语习得年龄问题的论文作一综述,疏漏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一、翻译、评介国外理论的论著 国外有关二语习得年龄研究的理论成果大多围绕着所谓的关键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或译临界期假说)展开的。这一理论最初的构想来自Lennenberg(1967),后来围绕此理论形成支持派和反对派。我国学者对国外理论的引进主要集中在对支持派和反对派观点的介绍和评述上。戴曼纯介绍了 C .Snow和M. Hoefnagel-hohle(1978)有关关键期假说的相关试验及研究,以及一些学者有关“敏感期”假设的实验研究(戴曼纯,1994)。王初明就国外语言习得临界期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大致介绍(王初明,2001)。王立非和李瑛就美国二语习得专家David Birdsong在1999年出版的《第二语言习得与关键

组织文化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doczj.com/doc/9f5294119.html, 组织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一、组织文化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组织文化测量研究述评. 《外国经济与管理》.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4年8期.张勉.张德. [2].组织文化创新动力模型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22期.尹波.许茂增.敖治平.林锋. [3].组织文化研究综述. 《学术交流》.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6年6期.李成彦. [4].组织文化、知识分享与组织创新的关系研究. 《科学学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12期.曹科岩.龙君伟. [6].组织承诺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管理科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3年4期.刘小平. [7].组织文化认同的扩展性定义、形成机理与演化路径基于组织文化三构面体系. 《商业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7期.马晓苗. [8].组织文化对ERP系统消化吸收阶段知识共享作用机理的实证研究. 《系统管理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2期.邵真.葛虹.冯玉强.刘鲁宁. [9].组织文化、知识转移与新服务开发绩效:城市商业银行案例. 《管理工程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4期.李靖华.庞学卿.

快递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范文格式概要

快递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范文格式 快递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如今,快递业服务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解决人们日常函件和物品递送事务重要的方式之一。虽然快递服务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欢迎,但是在整个服务过程中发生的许多问题,尤其是快递服务质量问题一直阻碍着我国众多快递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内外关于快递业服务质量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见。如何有效的改善我国快递业服务质量就成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利用服务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结合快递业服务的特点,建立快递服务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定量研究,挖掘出各个要素对于服务质量影响的大小,对其中影响较大的要素设计出合理的改善方法。 关键词:快递;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一、引言 快递业是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一个新的行业,它是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传统的运输业基础之上,随着国际贸易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型服务业。 快递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在上世纪50-60年代的北美、欧洲的经济复苏诱发了现代快递业的出现并逐渐形成规模;7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开始迅速崛起,几家在其他业务领域经营状况较差的公司转型成为经营快递的公司,并引入符合日本社会经济特点的服务项目,从而使日本的快递服务业快速发展起来;进入80年代,随着“亚洲经济四小龙”的崛起,世界各大快递公司纷纷进入亚洲市场,韩国、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的快递业从无到有,到20世纪末期,亚洲这几个地区已经成为大型快递公司的主要货源集散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快递业在中国大地遍地开花。

快递服务主要服务提供商都以民营快递企业为主,他们虽收费较低,但是资金实力和硬件相对较弱,部分企业服务较差,快件丢失和损坏情况时有发生,部分企业甚至出现快递人员调包的现象。 本文将以快递服务市场为研究对象,以丰富的实证。 (本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更多快递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范文格式请浏览 https://www.doczj.com/doc/9f5294119.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