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沙市家庭农场金融支持研究

长沙市家庭农场金融支持研究

长沙市家庭农场金融支持研究

家庭农场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经营主体,发展家庭农场,促进土地等生产要素向生产经营能手集中,开展集约化经营,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创新;家庭农场的稳定性和适度规模性有利于激发农户的科技需求和应用,有利于实现农业集约化、专业化和组织化,促进我国特色农业的发展。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种形式,有利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步伐。农村金融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核心,对于家庭农场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资金的趋利性决定了其大部分流向非农部口,导致在家庭农场发展的过程中存在金融支持缺位、金融支农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这也使得金融支持在家庭农场发展中愈发重要。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家庭农场金融支持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现代农业发展理论、农村金融理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基础,分析了长沙市家庭农场金融支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政府引导金融支持家庭农场的必要性。

本文通过对从长沙市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家庭农场金融支持现状、家庭农场金融支持问题透视,分析了长沙市家庭农场金融支持现状。在借助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长沙家庭农场金融需求和供给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家庭农场类型、农场经营主体受教育程度、家庭农场种植面积或规模、家庭农场经营综合总产值、信用结构对金融需求产生有利影响;家庭农场类型、家庭农场经营主体的年龄、家庭农场管理维护方式、融资渠道、信用结构与金融供给正相关,是否当过干部、是否购买农业保险与金融供给负相关,家庭农场良好的发展前景是吸引金融资源注入的关键所在,家庭农场的发展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最后,本文根据长沙市家庭农场金融支持的现状分析,结合家庭农场金融支持的实证分析,从提升家庭农场自身的金融支持资质,加大家庭农场发展的融资力度,强化家庭农场发展担保服务,健全家庭农场发展的保险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家庭农场金融支持的建议。

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篇一」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组织单位,以市场为导向,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促进家庭农场这一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健康发展,提升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商品化水平,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据区委农工委《关于做好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调研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农业中心工作人员调查统计的实际情况,现将联络镇家庭农场的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家庭农场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随着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联络镇就有了家庭农场的雏形,出现了一批粮食生产,生猪、水产养殖等适度规模经营大户,本世纪初,随着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以及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行,出现了一批从事蔬菜、瓜果、畜禽养殖等多种经营的规模大户。同时,由于绿化经济林的经济效益日益凸显,农户的经营意识不断增强,一些农户自发或在政府引导下,加大绿化经济林种植的投入,逐渐形成新的经济作物种植经营大户。截至目前为止,全镇从事种植、畜牧水产养殖的家庭农户共有13家,其中种植类5家,养殖类7家,种养结合类1家。并有以下特点: (一)农场数量增长较快,发展势头良好。13个家庭农场中,有2户种植类家庭农场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通过土地承包和转让等方式不断扩大规模经营,有5户水产养殖类家庭农场从21世纪初开始,通过“稻田养鱼”“围塘养鱼”等多种方法,形成了较为大型的水产养殖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特别是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以及政府招商引资和打造联络特色产业带政策的出台,种植大户越来越多,土地流转进一步加快,海涛、八一等村出现外地企业和本地村民联合承包经营家庭农场的现象。 (二)农场经营耕地面积较大,农场收入逐步提高。有7家家庭农场经营面积在50亩以上,其中50—100亩4家,占57.1%,100—500亩3家,占42.9%;在加大经营规模生产投入的基础上,年销售额在10—50万的10家,占76.9%,其中20万以上的8家,35万以上的1家。 (三)家庭劳动力发展较为稳定,长期和短期雇工有所增加。由于经营规模较大,家庭农场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具体体现在对长工劳动力上的高素质要求和短工数量上的不断增加。联络镇现有46名家庭农场劳动人员,其中有43名家庭成员,占常年劳动力的93.5%,达到了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的标准,另有3家家庭农场每家雇有1名长期雇工,占常年劳动力

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家庭农场进展状况调研报告(精选4篇) 家庭农场进展状况调研报告篇1 中心一号文件提出,鼓舞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夫合作社流转;连续增加农业补贴资金规模,新增补贴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夫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家庭农场”概念首次在中心一号文件中消失。为精确摸清我县农村家庭规模经营进展现状,着力以现行家庭规模经营为基础、探究进展家庭农场的有效途径和方式,笔者在深化调研32个乡镇规模种养殖业和20个家庭农场式规模种养殖生产大户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农业进展的要求,客观分析了我县家庭规模经营进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乐观稳妥进展家庭农场的措施建议,现报告于后。 一、我县农村种养殖户规模化进展现状 依据全市统一确定的规模种、养殖户标准,我县32个乡镇规模种养殖业监测调查结果显示,到末,全县共有规模种植户87个,种植面积9422亩,户均108.3亩。其中规模种粮13户、面积904.5亩,户均69.5亩;规模种蔬菜18户、面积1707亩,户均94.8亩;规模种烤烟23户、面积1323亩,户均57.5亩;规模种药材14户、面积2891亩,户均206.5亩;规模种花卉9户、面积916亩,户均101.8亩;其他规模种植10户、2200.5亩,户均220亩。,全县规模养殖户

达到131个。其中规模养殖生猪64户、饲养12324头,户均192头,规模养殖家禽40户、饲养153749只,户均3843只;规模养殖肉羊24户、养殖4761只,户均198只;规模养殖肉牛4户、饲养215头,户均54头;规模养殖肉兔19户、饲养37931只,户均1996只。规模种植户、规模养殖户占农户总数的0.17%,规模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0.7%;生猪规模户存栏生猪占存栏总量的4.5%,家禽规模户存栏家禽占存栏总量的12.7%。 二、我县家庭规模经营进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我县20个从事规模种养殖业家庭经营户的调查状况看,现行家庭规模经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筹资融资困难。绝大多数规模经营户主要依靠自身积累或可借贷方式投资,除国家在政策调控时适当扶持外,基本没有其他融资渠道。在种养殖关联产品市场价格正常或渐渐上涨的状况下,各个生产环节正常循环,规模经营能获得正常利润,生产规模逐步扩大趋势明显。一旦市场价格低迷,产品销售受阻,生产过程则不能正常循环。不少规模户由于没有外来资金参加周转,只能压缩生产规模、降低亏损程度,亏损时间稍长,少数支撑不住的户只能退诞生产,规模生产的连续不稳定。 (二)销售渠道不畅。全部规模经营户均没有建立较为正常规范的销售渠道,完全靠自己盲目查找销路,导致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通,反过来又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受信息资源、联系力量、交通工具及销售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销售零星分散,耗费人力物力和生产时

浅析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

浅析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 (一)金融支持供给端:聚集金融资源加强支持1.积极争取配套政策对接支持。一是争取专向政策。2014年,提请长沙首次针对一个地区出台了系统的金融支持文件———《关于金融助推湘西州加快发展指导意见》(长银办[2014]156号),从加大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注重工作实效和加强风险监控四个方面提出13条支持措施。2014年10月,举办湖南省金融支持湘西州政银企对接会,签订了294个银政框架协议和152个银企项目协议,签约金额分别为597亿元和174亿元。推动州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长银办发〔2014〕156号文件有关事项的通知》,制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信贷政策效果评估暂行办法》等,强化政策对接。积极整合财政资金、扶贫资金,设立贷款担保基金、风险补偿基金,撬动信贷资金。2.不断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一是丰富涉农金融组织体系。积极支持农信社在全省率先完成改制;长行村镇银行作为全国第一家“总分行制”村镇银行,实现县域网点全覆盖。目前,湘西州已初步形成了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农村信用合作社(农商行)为核心,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等为补充的“三农”金融体系。二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便利性。在湘西州设立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3740个,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基本实现农村居民“足不出

村”就能办理小额取现、查询、限额转账、公用事业缴费等业务。3.大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一是创新特色产业支持模式。对接农业特色产业金融服务需求,探索形成了“农户参股+扶贫资金扶持+关联企业担保+银行信贷支持”的十八洞村模式等特色金融支持模式,推动建成19个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家庭农场发展到3300多个,农民收入连续五年实现10%以上的快速增长。二是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围绕州内实际,因地制宜推出林权抵押贷款、旅游门票收益质押贷款等多种金融产品。4.稳步优化金融发展环境。一是深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请州政府将金融生态环境纳入对县市政府目标管理考核。推动政府将信用报告使用拓展到政府公务活动和行政管理事项中。2016年湖南省金融生态评估中湘西州跃居前三甲。二是逐村评定农户信用。开展农户信用建档、信用农户评定等工作,2014年以来,全州共评定信用乡镇50个,信用村(社区)380个,信用农户万户,占全州农户总数的%。(二)金融需求端:呈现多元化、规模化特点我们基于农户融资调查问卷数据建立Logit模型来分析农户贷款意愿、贷款需求、贷款渠道、贷款用途等是否与农户的地理分布、人均年收入、收入来源、年龄、学历及与村干部关系存在相关性。同时,对农村企业、农户融资调查结果进行简要分析。1.研究方法Logit回归模型通过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其回归参数进行估计。设X1,X2,X3,

课题研究论文: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问题研究

108756 金融研究论文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问题研究 一、引言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就是将农业生产中的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优化,以市场为导向,旨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打造生产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多方、多环节参与的生产经营体系。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农业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已成为主要模式。农业产业链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机构应该依据农业产业链的运作特征,提供适应农业产业链发展的金融服务。现有农业产业链融资是延续生产、贸易领域的融资创新方式,与传统融资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扩展了金融机构的授信条件,打破了以往抵押贷款可授信资产范畴。产业链融资方式关注点是产业链整体绩效表现,将对产业链的整体评估作为可授信依据。对产业链上企业的评估则更关注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影响地位。二是资金流动仅限于产业链内部相关交易,依据产业链上核心

企业的资信,发挥放款资金的辅助监督职能。三是产业链融资以其实现的相关收益作为还款来源。我国农业产业链融资虽已广泛开展,但还是不够深入。因此,金融机构应该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和农业产业链特色,提供定制化、差异化的金融创新服务。 二、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的比较分析 1、园区主导型产业链融资 以园区为主导的产业链融资是以园区内农业产业链上的企业为对象,利用产业链上各参与主体的业务合作关系,实现农业产业链上资金循环流动的金融服务。由于园区产业链上的参与经营主体在业务、资源、信息、技术及销售渠道等方面存在依存性,这一特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放贷风险,增强了农业产业链上参与主体的信贷能力,实现了金融机构和产业链参与主体的利益。 以杨凌农业示范园区为例。杨凌示范区是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目前已形成科学农业园区、农业中试园区、农业综合园区、农业观光及休闲带、生活服务区等七个功能区,园区规划面积83000亩,耕地面积61656亩。就杨凌示范区产业特色,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鼓励示范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经济运行规

家庭农场调研报告

家庭农场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有助于发展。下面是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家庭农场调研报告,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家庭农场调研报告【1】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地在发展进展家庭农场过程中,有成绩、有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和逐步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认识有待提高。家庭农场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兴起的新生事物,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的迫切需要。还没有引起农民群众的足够认识。二是运作不平衡。已经组建起来的家庭农场,绝大部分能够按“章程”进行运作,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带动和牵动作用。而有的还没有运作起来,只是一个空架子。部分家庭农场在机制上也不够健全,影响了发展速度。三是支持力度不够。要使家庭农场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在金融、财政、税收、工商等方面予以支持,各级政府都应制定扶持家庭农场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但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在这些方面支持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农场的发展和运作质量。四是行业保险尚未形成机制,经营风险的限制作用还一定程度存在。农业生产经营不仅受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还涉及到市场价格波动等多方面因素。现实中很少有家庭农场自愿参加保险,商业性的保险公司还尚未加入,难以形成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的保障作用,家庭农场经济发展也存在保险未跟上的制约。 二、对策和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家庭农场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各级政府采取有效的推进措施,加大服务力度,出台相关发展扶持政策等方法,广泛宣传发达省份家庭农场的发展效益,让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认识到家庭农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特点和优势,增强农民群众发展家庭农场的参与意识,激发农民建设和发展家庭农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为家庭农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同时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和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信息和价格定期发布等制度,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为家庭农场的建设打好基础。 2、突出培育重点,不断优化家庭农场经济发展结构。地方政府要通过农业项目、涉农信贷、农机配套、农技支持等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重点加快扶持培育一批与现代农业发展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家庭农场,通过扶持家庭农场典型的发展,辐射带动当地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在土地流转上,鼓励成片土地向新型职业农民流转;在生产扶持上,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将新增农业补贴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在金融信贷上,建立担保基金,解决新型职业农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融资困难;在农业保险上,扩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给予政策优惠等。 3、完善培育机制,不断增强家庭农场经济发展活力。针对家庭农场在发展中存在的经营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自然风险偏多等制约和困难,我县不断加大涉农项目、农业技术、农业装备、金融服务等方面向家庭农场建设发展的倾斜,持续完善各类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增强家庭农场经济发展活力,努力开创现代农业发展和改革的新局面。 4、创新金融服务,为家庭农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运用金融租赁、票据融资、集合贷款等方式创新金融产品。一方面,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增设简易服务网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快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金融服务品种在农村推广等多种途径,构建多元化服务格局。另一方面,创新农村信贷担保抵押方式。在继续鼓励农户自愿互助担保的同时,鼓励引导商业担保机构

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中首次被提出后,受到了各级的高度重视。近日根据领导安排,对它们逐个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挥的作用 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后生产成本有所下降,生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既坚持了以农户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特性,又扩大了经营规模,解决了家庭经营低、小、散问题,通过适度规模经营,以集约化、商品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更是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形式,可以进一步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激发农民的积极性、释放农业的潜力;家庭农场相比分户经营更容易组织标准化技术生产,示范推广农业新科技,符合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农村实际发展情况的,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规模普遍较小。2家已经营的家庭农场种植面积普遍仅在40-60亩左右,很难形成农业产业规模,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弱,

对于种植粮食作物来说,规模小更是影响机械化生产作业的推进,束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二是土地问题制约规模发展。调研中了解到,这3家农场均 有意扩大种植规模,从目前现状来看,农户土地零碎插花流转、 短期流转并不难,但若想集中连片并中长期流转土地却很难,农 民对土地依赖程度仍然很高,对规模集约化经营认知程度不够, 思想难以统一,土地流转问题是目前制约农场扩大经营规模的头 号难题。 三是资金短缺影响发展壮大。家庭农场在经营初期一次性投 入比较集中,资金需求较大,多数农场实力不强,加上固定资产 不多,无法通过农场资产抵押获取银行贷款,大部分投入制约其 扩大生产规模和发展设施农业。如在筹建初期,由于须一次性交 纳土地承包费、租用机械平整场地、架电通水、引进苗木等开支,资金短缺近百万元,最后只能万元的贷款,其余款项的筹措更是 费尽了周折。由于前两年桃树未挂果基本无收益,目前农场资金

家庭农场的农村金融与资金支持

家庭农场的农村金融与资金支持家庭农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要实现家庭 农场的可持续发展,农村金融和资金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本文将 探讨家庭农场所需的农村金融支持和资金渠道,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农村金融支持的重要性 农村金融支持是家庭农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家庭农场通常面 临着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资金需求。而传统的金融机构 往往偏向于支持大型农业企业,导致家庭农场难以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因此,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二、农村金融支持的渠道 1. 农村信用合作社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村金融支持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发行贷款、 存款和开展各类金融服务,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家庭农场提供了便捷的 金融支持。同时,农村信用合作社还可以通过开展农村金融创新,推 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 农村金融担保机构 农村金融担保机构发挥着对家庭农场资金支持的重要作用。这些机 构以农村居民、合作社等为担保主体,为家庭农场提供担保服务,降 低了金融机构对家庭农场的风险评估难度,提高了贷款融资的成功率。 3.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这些机构通过发放贷款、提供储蓄服务等方式,为家庭农场提供了一揽子的金融服务。此外,通过改革和创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支持家庭农场发展。 三、资金支持的途径 1. 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农村金融支持家庭农场的重要手段。通过发展农村金融创新产品,如农业保险、农村信用支付等,可以满足家庭农场的不同需求,提高其融资能力和发展潜力。此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拓展金融服务的渠道,实现更多元化的资金支持方式。 2. 政府支持 政府在农村金融和资金支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农村金融服务;设立农村发展基金,为家庭农场提供贷款、投资等支持;加强金融监管,保障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等措施,都能够帮助家庭农场解决资金问题。 3. 合作社发展 合作社的发展也是实现家庭农场资金支持的重要途径之一。家庭农场可以通过组建合作社,共同筹集资金,并通过集体经济活动获得更多的收益。同时,合作社还可以与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获得更便宜、更灵活的贷款等金融服务。 四、建议及总结

家庭农场融资需求、困境及对策探究

家庭农场融资需求、困境及对策探究【摘要】 家庭农场作为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融资困难、技术水平不足、市场不确定性等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家庭农场的融资需求,指出其在资金、技术、市场方面存在的需求。其次探讨了家庭农场面临的困境,包括融资难、市场营销难、产业链协同难等问题。然后提出了融资对策,包括发展农业保险、开展信用担保、建立农业信贷机构等措施。同时介绍了政府支持措施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以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最后总结了家庭农场融资需求、困境及对策探究的重要性和挑战,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加强政策支持、推动农业合作社发展等建议,为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家庭农场、融资需求、困境、对策、政府支持、社会资本合作、发展方向、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家庭农场作为我国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粮食生产、农产品供应以及农村稳定等重要职能。在我国,家庭农场数量众多,占据了广大农村地区的主要生产力。由于资金短缺、融资渠道有限等原因,家庭农场往往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融资困难的问题。

家庭农场的规模通常较小,生产经营面临种种困难与挑战。在缺 乏足够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家庭农场往往难以引进新技术、提高产出 效率、提升产品品质。传统的融资方式往往并不适用于家庭农场的特 殊需求,这就使得家庭农场在融资方面存在短板。 针对家庭农场融资困境,有必要探讨融资对策,寻找更适用于家 庭农场的融资渠道和方式。 通过政府支持措施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整合,或许能够为家庭 农场带来新的融资机遇,并促进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家庭农场在融资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家庭农场 面临的困境,提出有效的融资对策,探讨政府支持措施和社会资本合 作模式对家庭农场融资的促进作用。通过深入研究家庭农场融资需求,希望为家庭农场提供更好的融资支持,推动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提 升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希 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相关部门和农户提供参考,为家庭农场的融 资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为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 正文 2.1 家庭农场融资需求分析 家庭农场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单位,面对市场竞争和生产经营的 需要,通常需要进行融资来支持其发展。家庭农场需要资金用于购买

普惠金融支持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普惠金融支持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 径研究 摘要:普惠金融是基于金融服务的机会均等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向需要金 融服务的各个部门及群体,以低廉且可承受的价格,向他们提供适宜且有效的金 融服务。在农村地区开展普惠金融是国家整体推进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 解决农村农业融资难题,推动农村产业创新升级,实现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 切需要。当前,普惠金融主要面向小微企业、农户和贫困人群等特定人群。 关键词:普惠金融;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1普惠金融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1普惠金融发展为农村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第一,拓宽了中小微企业和农民的资金来源;传统的金融服务方式主要针对 发展相对成熟的大型、中型企业,但乡村区域因为行业和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导 致了很多小型、小型的、难以达到商业银行的信贷门槛,普惠金融的发展无疑为 这一类型的用款主体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首先,通过开展数字化普惠金融,可 以更好地解决我国乡村地区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对小额贷款的需要,通过开展 数字化普惠金融,突破了传统金融机构在地域上的局限,实现了线上申请和线上 审批,大大提升了融资的效率。数字化普惠金融的推广应用,也将使普惠金融的 产品形态更加多样,用户可供选择的范围更广,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第二是减少资金占用。在乡村区域,各个经济主体的经济发展规模都比较小,所 以他们的营业收入还不是很稳定,所以他们的贷款风险也比较高。因此,为了分 散风险,银行通常会将这一类型的用款主体的贷款利率比较高,这就造成了在乡 村中存在着很多的小微企业及个体农户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普惠金融在乡村有着 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乡村区域内银行网点数量的增多,乡村区域内银行网点数 量的增多,其对乡村区域内各行业的经营和对其金融服务的选择也会随之增多;

家庭农场贷款扶持政策

家庭农场贷款扶持政策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家庭农场已经 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渠道。为了进一步支 持家庭农场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家庭农场贷款 扶持政策。 首先,政策上允许家庭农场使用抵押品获得贷款支持。在这项政策下,家庭农场的所有权或在采取债务融资措施时发生的财产和财务利益负责抵押。此举有助于扩大家庭农场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增强其发展的可 持续性。 其次,政策还提出了家庭农场信用保证金制度。家庭农场可以向信用 保证机构缴纳一定金额的信用保证金,以此作为担保资金,实现农村金融 风险防控。该政策为家庭农场创造了良好的借贷环境,同时也符合金融机 构的风险控制要求。 另外,政策上还提出了家庭农场实行从信贷到融资的金融服务体系。 这意味着,金融机构为家庭农场提供的不再是简单的贷款服务,而是更加 多元化、专业化的一系列融资服务,例如资产证券化、信托融资,以及为 家庭农场定制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通过这些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可以 更好地支持家庭农场的发展,帮助家庭农场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 最后,政策上提出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在家庭农场融资中 的作用。在这项政策下,政府将鼓励社会资本和企业投资家庭农场,帮助 家庭农场解决资金瓶颈问题。此外,政府还将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提高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盈利水平,以达到农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目标。

总之,家庭农场贷款扶持政策是国家为支持农村经济和扶贫进行的一 项具体行动,旨在鼓励金融机构以及社会资本的参与和投入,为家庭农场 提供贷款支持,推动农业现代化,加速农村振兴进程,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家庭农场调查报告

家庭农场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扶持和政策支持。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和互动,获取了参与农民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家庭农场的经营状况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农场的经营状况良好。大部分农民表示,农场的作物种植和养殖业务都相对稳定,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收益。这些成功的农场主在技术方面具备较强的能力,能够科学合理地组织和管理农作物和养殖业务。 2.家庭农场存在的问题 尽管家庭农场的经营状况良好,但调查结果也显示出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一些农民表示,农业设备和技术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农业生产需求。其次,一些农场主反映,市场销售渠道有限,导致产品销售不畅。另外,家庭农场的规模相对较小,难以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3.农民需求和期望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得知农民对于更好的农业设备和技术支持的需求比较强烈。他们希望政府能够提供更多的农业技术培训,提供更先进的农业设备,以便提供更好的生产条件。此外,农民也希望政府能够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并提供市场营销方面的支持和指导。最后,农民们呼吁政府给予更大规模家庭农场以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以鼓励他们的发展和壮大。 四、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家庭农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家庭农场多样化的农业经营方式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且稳定了农民的收入。然而,家庭农场也面临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农业设备和技术、市场销售渠道和规模扩张等方面。因此,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支持力度,在技术培训、设备支持、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农民更多的支持。另外,政府应该进一步优化政策,鼓励家庭农场的规模扩大,提供更多的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等政策,为家庭农场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五、建议 1.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支持,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益; 2.拓宽家庭农场的销售渠道,提供市场开拓的支持和指导; 3.制定更有利于家庭农场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4.加大家庭农场的规模扩大力度,提供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等相关政策; 5.建立农民培训系统,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管理指导。

银行有关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银行有关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调查报告 银行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规模大、投入高,对金融机构融资依存度远高于传统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初期需要投入较大资金,用于预付土地租金、购买农资和大型农机具等,而自有资金严重不足,急需金融机构资金支持;随着新型经营主体生产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对仓储设施、信息化设备、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要求增多,产生大量固定资产融资需求;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一定规模后,在资金结算渠道、季节性 流动资金、原料储备资金、生产流动资金需求等方面,更需要金 融机构的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主要用途在开展农产品 加工、扩大种养规模、购置大型农业机械设备等方面, 需要长期 贷款期限予以匹配。金融服务需求由单一的存贷款向多元化的金融产品转变。当前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更为广泛 由过去单一的存款、贷款转变为对结算、汇兑、保险、理财等广泛 而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1、合作社发展情况。根据农业局对农民合作社备案情况看,截止到20__ 年10 月31 日,全县有各类农民合作社567 家,比较规范的82 家。其中:列入农业部、发改委等12 家部委示范社名录的合作社1 家(天中山药合作社),省级示范合作社6 家(5 月新批准5 家)(天中山药合作社、定陶县中远蔬菜专业合作社、菏泽惠优蔬菜专业合作社、定陶县泰兴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定陶县冉固镇昌发养猪专业合作社、定陶县万福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市级明星合作社5 家(天中山药合作社、中远蔬菜合作 社、冉堌昌发养猪合作社、泰兴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天蓝果蔬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对策研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对策研究 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中国农村不断涌现。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 体包括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 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还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然而,由于他们的资金短缺和金融经验不足等问题,使得金融机构不愿直接投向这些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这就给其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为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对新型 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 一、加强政策导向,制定特殊金融政策 为了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政府应制定特殊的金融政策。针对不同类型 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制定不同的金融政策。例如,对于家庭农场,可以加强对其信贷支持;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鼓励成立专门的基金和保险制度,提供风险管理和资金保障。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提高他们的金融意识和素质,增强他 们与金融机构的合作。 二、加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 金融机构作为融资主体,有责任对融资对象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为更好地支持新 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机构应根据其特点和运营模式,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标准和控制措施。金融机构还应通过简化流程和提高效率,减少融资难度和成本,提高融资速度和质量。此外,金融机构还应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际情况,推出一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满 足其不同的资金需求。 三、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除了依靠传统金融机构的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可以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获得资 金支持。例如,可以通过办理政府补贴、银行贷款、信用担保等方式获得资金支持;也可 以通过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众筹等方式获得资金支持。此外,可以通过跨境融资、境外 融资等方式开拓新的资金来源。 综上所述,要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之间的协同作用。政府应出台特殊的金融政策,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 和支持;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提 高金融意识和素质,积极融入金融体系,提高融资能力和效益。只有各方面的合力,才能 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实现中国农村现代化的目标。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探究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探 究 摘要:本文主要从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以及农村中小企业主体视角阐述了农村 普惠金融的需求现状,从农村金融机构数和从业人数、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农 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农村普惠金融的供给现状,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了 农村普惠金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普惠金融;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服务 一、农村普惠金融需求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有农户2.5亿左右,数量庞大。农户是农村生产 生活的主体单位之一,从乡村振兴及城镇化进程来看,其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经济的重要基础主体。随着新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户、新型 农业经营主体对普惠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现状 1.家庭农场融资资金用途 家庭农场融资资金用途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固定资产类投资和流动资产投入。其中,固定资产类投资包括: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购买机器设备及土地流 转费用等;流动资产投入主要包括:种子、化肥、种苗购买、工人工资等,而且 无论是正规金融还是民间借贷,各类型家庭农场的借贷资金的主要用途基本一致,关于农业类生产的基础设施,是固定资产的主要项目。在流动资产中,购买种子 化肥等生产资料则是主要项目。可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与购买种子、化肥等 生产资料是家庭农场融资的主要用途。 2.家庭农场融资规模

家庭农场融资规模主要集中在10-50万元之间,其余主要分布在融资规模低 于10万元,以及融资规模50-100万元。融资规模大于100万则较为少见。在 融资规模结构上,以正规金融为主,民间金融为补充。对比各项融资渠道获得的 融资规模发现,无论是正规金融还是民间借贷,都难以满足家庭农场较大规模 的资金需求。但相较而言,正规金融更具资金实力,更有可能满足家庭农场投资 性的长期大额资金需求。因此,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的资金规模一般大于民间 借贷。民间金融资金实力有限,对单个家庭农场提供的资金规模较少,主要满足 家庭农场短期、小额及应急性资金需求。民间借贷成为正规金融供给不足的重要 外源补充。 3.家庭农场融资期限 家庭农场融资期限主要以短期为主。大多数家庭农场的融资期限都是在三年 以内,其中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占比最高。正规金融提供的贷款利率低,但是 额度小、交易达成繁琐、交易成本高,更偏向于发放6-12个月短期信贷;相比 较而言,民间金融利率高、交易手续便捷,可提供较短期的0-6个月借款。从资 金需求者的角度看,由于两种融资渠道的借款利率迥异,借款者更愿意从银行借 入长期资金。同时,实际融资期限短与长期资金需求两者在期限上不匹配。比如 家庭农场融资用途主要是固定资产类投资,资金使用量大、周期长,但实际则是 以提供短期资金为主,造成融资期限的供需不匹配。 (二)农村中小型企业普惠金融需求现状 农村企业多以正规金融市场中的银行贷款和非正规金融市场的民间贷款为主 要融资渠道。其余少部分还通过私募股权与风险投资,典当投资和政府产业扶持 融资以及其他渠道融资。总体来说,当前农村融资渠道还是多以银行借贷跟民间 金融借贷为主,其原因在于:银行借贷虽然过程较民间金融借贷来说过程复杂, 难以及时满足农村企业借贷,但是其优势更加完善的借贷程序减少产生金融风险,而民间金融相对于就比较轻松,能够满足各階段的农村企业借贷需求,更加了解 借企业的资产水平,偿还能力等。 二、农村普惠金融供给现状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的策略研究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的策略研究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的策略研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我国抓好“三农”工作的基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坚持发展好乡村经济,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搭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服务能力和金融服务产品,促进乡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金融向来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发挥金融“活水”作用,围绕乡村振兴总目标,积极创新服务乡村振兴金融产品体系,切实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在支持乡村振兴发展中推动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一)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是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我国要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必须要实现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虽然随着现代化生产技术的推广运用,传统农业种养殖等技术有了较大进步,但生产投入与回报比例仍不理想,整体经济水平相较于其他产业相对滞后,经济发展与农业产业发展相辅相成。 (二)金融支持是乡村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一方面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优美的人居环境是乡村地区长远发展的保证,科学的种养殖方式保证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乡村精

神文明建设不容忽视,文化是立身之本,和谐淳朴的乡风乡貌有利于实现共同发展,传统文化及历史遗产保护刻不容缓。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金融支持渗透在方方面面,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三)金融支持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力保障。经济收入提高是居民安居乐业的前提条件,农业生产资料的买卖离不开金融,居民日常生活消费也离不开金融,人民富裕才能更好的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目前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仍然明显,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实现乡村振兴,切实提高农村经济水平。 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途径 (一)农村金融可以有力推动农业产业兴旺发展。农村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培育新型农业主体,这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先进的社会资本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创新农村产业布局,金融机构通过信贷手段调节农业资源布局,确保农业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二)农村金融能有效扶持绿色农业。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发展从传统的低效生产转变为追求高产的绿色发展,这对金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金融机构要在日常服务中加入绿色导向,用绿色信贷促进农业绿色低碳生产,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金融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未来金融发展的重点,要想充分实现这一目标,农村金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发

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效率与路径研究

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效率与路径研究 作者:李宝友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第7期 李宝友巴林右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摘要:乡村振兴的稳步实施必须发挥金融服务的积极作用,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还有待完善,需要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丰富涉农融资产品,优化农村金融风险防控 机制。应当基于现代区域农业发展需要,强化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广泛 开放,提高农村金融政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构建良好的金融服务机制,从而满足乡村振兴的 需要。 关键词:农村金融;乡村振兴;服务措施;优化方法 党的十九大对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建设涉农金融服务体系,丰富农村金 融市场主体,拓展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对于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在“十四五”规划开局阶段,还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切实满足乡村金融需求,依托各类金融机构丰富农村金融产品供给, 解决传统农村金融服务中的障碍,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依托金融服务促进乡村振兴。 一、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原则 (一)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政府应当为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导向,政府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 主导力量。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应当采用政策先行的方式。完善政策性金融体系,发挥政府金融 监管部门的作用,将农村金融服务纳入国家农业发展规划,积极通过信贷业务支持落实农村和 农业发展政策。还要在政府主导下完善合作金融体系,积极引导商业银行、私营金融机构有序 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明确不同金融服务主体的主要金融服务对象,实现金融服务的科学化。切实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监管,监控农村金融的整体情况,有效防控农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 (二)发挥普惠金融作用 新时代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应当具有普惠金融的基本特征,强调从中小微农业企业和农 户的基本需求出发,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深化改革。首先,发挥普惠金融的作用还要创新 金融产品,围绕着“两权”抵押推出涉农金融服务产品,积极开展特色金融服务试点活动。其次,高度重视降低融资成本,扩大贫困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力度,增加小额贷的项目, 减少小额贷的门槛限制,进一步让广大农民享有农业信贷的机会。第三,还要积极运用财政资 金支持农资金融化运转,强化担保与信贷业务联动,进一步优化农业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 (三)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发挥农村金融促进乡村振兴的持续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作用,还要不断优化农村金融 服务的生态环境。一方面,应当加强农村金融的宣传教育工作,对农村金融服务对象进行农村 金融政策的宣传,普及金融服务知识,宣传政策法规,有效地对金融文化进行普及,防止非法 集资和融资活动。另一方面,持续加大行政监管的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活动,提高风险问 题的控制力度,切实保障农村金融有序发展。而且,还要强化农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通过媒

金融支持新农村发展调研

金融支持新农村发展调研 为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精神,建立了主办银行制度和金融机构领养制度,引导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工作,加大对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投入,扎实开展涉农信贷政策导向评估工作,切实破解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成效明显。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落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银行制度,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加强对辖内涉农金融机构的指导,及时确定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涉农金融机构名单,落实主办银行,指导涉农金融机构建立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制度、金融服务台账和工作方案,立足自身业务优势,明确支持重点,开展“点对点”服务。 西乡县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登记注册数量剧增。据统计,西乡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累计注册数量达407家,其中2016年新增68家,增幅达20%,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幅超过50%,截至目前,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1.9亿元,同比增长12%,带动全县105个行政村(社区)25602户、67495名群众走向脱贫致富道路。

(二)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养制度,开展建档立卡专业管理。指导金融机构建立“一对一”领养制度,确定了金融机构各自领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象,及时与经营主体负责人对接,了解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和目前已有的金融服务情况。开展“四个一批”扶持计划和“百家示范点”创建工作,对每一家入库企业建档立卡,专业管理,入库主体涵盖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信息沟通和服务项目对接机制,确保扶持工作顺利实施。 目前,有3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入“四个一批”数据库,授信额从原来的1650万增加到3350万,整体授信额提高103%;有20家企业进入“百家示范点”数据库,20户企业在金融机构的贷款达4158万元,较年初新增2523万元,带动就业人数达774人。 (三)施行优惠贷款利率,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积极落实利率市场化改革政策,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化利率,切实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率水平,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去真正的实惠。 2016年,西乡农商行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由原月息 9.9%下调至8.28%,将种养大户创立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利率由8.244%下调至7.74%,将农户小额扶贫贷款利率由7.92%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