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地质灾害通报(2015)

全国地质灾害通报(2015)

(201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目 录

一、灾情慨况 (1)

二、分布情况 (2)

三、历史对比 (5)

四、重大灾害案例 (7)

五、成功避让情况 (11)

全国地质灾害通报

(2015年)

一、灾情慨况

2015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8224起,其中滑坡5616起、崩塌1801起、泥石流486起、地面塌陷278起、地裂缝27起和地面沉降16起,分别占地质灾害总数的68.3%、21.9%、5.9%、3.4%、0.3%和0.2%(图1),共造成229人死亡、58人失踪、13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4.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地质灾害发生数量、造成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均有所减少,分别减少24.6%、28.3%和54.0%(表1)。

全国8224起地质灾害中,自然因素引发的有7047起,占总数的85.7%;人为因素引发的有1177起,占总数的14.3%。自然因素主要为降雨、冰雪冻融等;人为因素主要为采矿和切坡等。

图1 2015年地质灾害类型构成

表1 2015年与上一年度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对比表

对比项目发生数量

(起)

死亡失踪

(人)

直接经济损失

(亿元)

2015年822428724.9

2014年1090740054.1较2014年增减数量-2683-113-29.2

较2014年增减比例(%)-24.6-28.3-54.0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四条对地质灾害灾情分级的规定,特大型地质灾害有18起,造成72人死亡、56人失踪、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0亿元;大型地质灾害有26起,造成22人死亡、1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0亿元;中型地质灾害有257起,造成43人死亡、1人失踪、2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5亿元;小型地质灾害有7923起,造成92人死亡、1人失踪、9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4亿元。

二、分布情况

2015年发生的地质灾害分布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图2),按发生数量多少,江西、湖南和云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排在前列(图3);按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多少,陕西、浙江和贵州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排在前列(图4);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多少,陕西、湖南和云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排在前列(图5)。

华东地区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和因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最多,共发生地质灾害3653起,占全国总数的44.4%,共造成74

图2 2015年全国地质灾害分布图

图3 2015年各省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分布

图4 2015年各省地质灾害造成死亡失踪人数分布

图5 2015年各省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分布

人死亡失踪,占全国总数的25.8%;西南地区因地质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最重,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9亿元,占全国总数的35.7%。

三、历史对比

与2006年以来多年同期相比,2015年地质灾害发生数量排倒数第一(图6);因灾造成死亡失踪人数排倒数第二,仅高于2011年(图7);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排倒数第三,高于2007年和2009年(图8)。

图6 全国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对比(2006-2015年)

图7 全国地质灾害造成死亡失踪人数对比(2006-2015年)

图8 全国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对比(2006-2015年)

四、重大灾害案例

(一)贵州省贵阳市“5?20”特大型滑坡灾害

2015年5月20日11时29分,贵阳市云岩区宏福景苑小区发生山体滑坡,造成1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该滑坡为自然因素引发的复合式土质滑坡。

滑坡宽约50米,高约40米,滑坡厚度约3~5米,第一次滑塌方量约6000立方米,后续滑动方量约1000立方米,滑坡形成原因如下:

1.斜坡地形高陡,为一高差达44米的高陡顺向坡,坡度大于60°,这一地形特征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该滑坡表层第四纪残坡积层结构松散,下伏强风化基岩厚度大,风化强烈,工程力学性质差,这一特殊的岩土组合,是滑坡形成的重要内在因素。

3.连续的强降水通过松散的岩土结构下渗,土体达到饱和,岩土体自重增大,导致滑坡失稳、破坏。

4.滑坡周边人类工程活动对滑坡的稳定性有一定程度影响。

(二)陕西省山阳县“8?12”特大型滑坡灾害

2015年8月12日0时30分,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中村镇碾沟村烟家沟发生特大山体滑坡灾害,共造成65人死亡失踪。

陕西省山阳县“8?12”特大山体滑坡灾害发生后,习近

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组织搜救被埋人员,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防范次生灾害发生,做好失踪人员亲属和受灾人员的安抚安置工作,并要求国土资源部牵头组成国务院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抢险救援,慰问受灾群众。国土资源部迅速行动,在前期启动应急响应基础上,迅速组成国务院工作组,由姜大明部长任组长、汪民副部长任副组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民政部和国土资源部有关领导同志为成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与陕西省相关人员共同研究现场搜救、次生灾害防范和滑坡原因调查等工作。国土资源部应急技术指导中心专家等组成顾问咨询组,现场指导滑坡灾害应急调查处置和成因分析。

滑坡体长约550米、宽约130米、厚10~40米,滑坡堆积区的平面形态为斜长的喇叭形,体积约168万立方米。滑坡区总体属于基岩中山陡坡区,为单斜地层,地层总体产状为倾向15°、倾角50°,斜坡坡向与地层产状一致,为陡倾顺层边坡。原始斜坡地形陡峻,坡顶高程1300米,剪出口高程1015米,前缘大西沟为“V”形深切沟谷,谷底高程970米。滑坡体成分主要为白云岩块体,单个块体最大体积约161立方米,自滑坡堆积体后缘到前缘块体粒径由大变小,前缘为粉碎性的白云岩、粘土岩、硅质岩和矿渣组成的细粒混合堆积物。

(三)云南省富宁县“8?22”大型滑坡灾害

2015年8月22日18时30分左右,富宁县富宁至花甲公路K32+800米处发生滑坡,造成12人死亡。

滑坡体滑移方向长约125米,公路处滑坡体宽约160米,滑坡体平均厚度约12.5米,滑坡体总方量约25万立方米,滑坡形成原因如下:

1.山坡原始地形坡度25~35°,地形陡峻,构成山坡的地层为二叠系薄层状硅质灰岩与泥岩互层,岩层中分布辉绿岩及石英岩岩脉。滑坡岩体全-强风化,岩体破碎,岩层倾向230~250°,倾角15~50°(总体倾角约20°),斜坡结构为顺向坡。山坡表层覆盖一层厚1.5~3米的残坡积粘性土,结构松散。地质条件有利于滑坡发生。

2.8月中旬以来该地区连续降雨,根据花甲乡雨量监测点资料,从8月10日到20日,降雨量为171.5毫米。连续降雨导致山坡岩土体饱和,岩土体容重增大,抗剪强度降低,最终诱发山体滑坡。

3.2010年至2012年间,由于修建富宁-花甲公路,对山体进行开挖削坡,滑坡段公路为长约160米的明槽,开挖最大深度约18米,边坡未实施工程治理。

4.切层侵入的石英脉或辉绿岩脉为“滑坡抗力体”,“滑坡抗力体”突然被剪断,导致滑坡快速滑移。

(四)浙江省丽水市“11?13”特大型滑坡灾害

2015年11月13日晚10时50分,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

雅溪镇里东村发生山体滑坡,造成38人死亡、1人受伤。

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此多次作出批示。国土资源部高度重视,立即贯彻落实领导批示精神,姜大明部长第一时间与浙江省厅取得联系,作出重要指示,派出部应急办主要负责同志带队、部应急中心专家组成的工作组于当日赶到灾害现场,指导地方政府开展灾害调查及处置工作。

在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组的指导下,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成立由国土资源、交通、水电等系统专家组成的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专家组,按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方案的要求,指导地方全力以赴搜救失踪人员,开展滑坡灾害应急调查,加强周边地区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科学处置地质灾害隐患。应急调查专家组通过现场踏勘,充分整合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无人机航摄和现场全站仪、合成孔径雷达等多种手段的监测成果,查阅了大量地质、气象、水文、工程等相关资料,召开专题讨论会,基本查明滑坡特征以及稳定性、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划定危险区与影响区、开展滑坡实时监测、加强危险区与影响区巡查、保证临时通道安全、实施综合治理工程、落实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以及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等7方面的防治对策。

滑坡体长约220米、宽约100米,厚约15米,体积约33万立方米。滑坡后缘下错20米,前缘越过溪沟,到达G25金丽温高速公路。滑坡体前缘壅堵溪沟,形成长约100米,宽

约20米,深约3米的小堰塞湖。滑坡区的基本特征是:(1)滑坡区地形较陡,一般为25°,局部达到40~50°,相对高差达126~130米,两侧有小冲沟;(2)斜坡体上覆松散残坡积物厚度较大,下伏基岩(火山凝灰岩)松动架空且风化碎裂强烈,地质成分结构复杂;(3)滑坡区域多日累积降雨量较大,持续时间长,且滑坡发生前24小时平均雨量达到36毫米,周边多个站点超过50毫米,持续降雨导致斜坡岩土体及裂隙出现饱水渗流作用,逐步降低了斜坡稳定性,造成斜坡体变形破坏;(4)滑坡中上部的格构护坡工程遭受破坏,主体治理工程(抗滑桩)尚未实施。

五、成功避让情况

2015年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452起,避免人员伤亡20465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5.0亿元。

注:通报所用数据来源于201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灾害月报及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报告,统计省份未包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