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读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中的欲望机制

解读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中的欲望机制

解读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中的欲望机制
解读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中的欲望机制

欲望之镜:解读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中的欲望机制

(王鹤翔0411372 哲学指导老师:夏莹)

【摘要】消费社会理论目前已经成为学界的一个关注问题。本文从索绪尔的语言学入手,经过对拉康化的语言学梳理,详细分析了鲍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理论中的欲望问题。在消费社会中通过模范和系列的相互作用使得消费由对物的功能的使用和拥有变为了一种消费语言,而在系列能指链的形成过程中,随之产生了无限的欲望,从中便分析出消费异化的本质所在。

【关键字】欲望能指系列消费

【正文】

消费社会理论目前在学界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1鲍德里亚也因较早的对这一理论给予了系统的论述而在社会学、哲学界占有了一席之地。在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中,他第一次在理论上对“消费社会”给予了一个界定:“消费社会也是进行消费培训、进行面向消费的社会驯化的社会——也就是与新型生产力的出现以及一种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的垄断性调解相适应的一种新的特定社会化模式。”2

显然,在这一界定中,“消费”成为了“消费社会”之所以为消费社会的关键环节。消费在其中不再仅仅是一种日常化的经济行为,它担当起了“社会驯化”的责任。这种转变是如何实现的?消费为什么能够担当起这样一种责任?

这一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在于“消费”的内涵及其作用在社会中发生的转变,鲍德里亚对于这种转变做出了这样一个明确的界定,消费:

“1.不再是对物品功能的使用、拥有等等;

1对消费社会的探讨在西方世界得到了普遍的关注。除了鲍德里亚的一系列关于消费社会的论著之外,鲍德里亚的导师列斐夫尓在他的《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中提出了“受控消费的官僚社会”(the bureaucratic society of controlled consumption),消费已经作为社会基本运作方式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在此之前的德博尓(Guy Debord)在《景观社会》(Spectacle of Society)中所提出的“景观社会”可以看作是消费社会的前身,而在其同时,后现代主义大家鲍曼在《后现代道德及其缺憾》中也提出了“消费者合作社”的概念,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詹姆逊也将消费社会放入“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文化逻辑”中进行了探讨。与此相关,法国学者巴塔耶(George Bataille)在《花费的观念》(the notion of expenditure)一文中提出的普遍经济学对消费所具有的新的文化内涵已经有了一定的界说。布尔迪厄的《区隔》(Distinction :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中也以消费为视角来探讨人在社会中的区分与地位。除此之外之外,还有丹尼尓·米勒、蒂姆·爱德华兹、柯林·坎贝尓等等。这些理论家在研究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遵从着某种价值取向,从而形成了消费社会理论研究上的不同派别。

2.不再是个体或团体名望声誉的简单功能;

3.而是沟通和交换的系统,是被持续发送、接收并重新创造的符号编码,是一种语言。”3

在此,消费由“物品功能的使用、拥有”转变为了一种“符号编码”,“一种语言”。然而我们不得不要继续追问的是,消费的这种转变为什么能够导致一种“社会驯化”?换句话说,这种消费将如何操控人?对此,鲍德里亚在其诸多著作中为我们提供了相对零散的论述,在此,本文将以消费理论中的语言学倾向为入手点,以消费“欲望”的问题为核心,来发现、梳理这种消费异化的本质所在。

首先,要理解鲍德里亚独具特色的消费理论,就要理解其特有的理论背景。当然,其独特的理论背景中包含有众多方面,但语言学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而在法国,语言学的创始人索绪尔被称为当代思想之父4,可见他的影响是深远的。

索绪尔的语言学对后来的思想者(当然,包括鲍德里亚本人)最具影响力的方面主要有以下两个:

其一,是他对语言和言语进行了区分。索绪尔说我们“一开始就站在语言的阵地上,把它当作言语活动的其他一切表现的准则。”5他认为语言本身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分类的原则,它是言说者交流时必须遵循的整体规则,语言只凭借社会成员间的契约而存在,语言具有同质性,言语则是异质的,言说是言语者对语言系统的应用,它受到语言结构整体制约,“从这种见解中就可以得出这种激进的结论:当个人言语时,不是主体在言语,我们只是按照语言结构的规则或语法进行新的结构组合。”6这也意味着语言有可能成为一种对人的操控力量。

其二,语言是由符号组成的,符号则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两者构成一种意指关系。能指与所指构成的符号就是一个表达过程,索绪尔认为:“我们建议保留用记号这个词表示整体,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7所以,在

3[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 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3页

4约翰·斯特罗克编:《结构主义以来——自列维-斯特劳斯到德里达》,渠东、李猛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导言”第7页

5转引自《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马云龙著,东方出版社,第10页

6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第22页

他看来,语言这种符号不是事物与其名称的连接,而是概念与音响形象的一种结构性关系。索绪尔的所指是语言符码中那个作为对象本质的观念意义的被指认成分,能指则是用来标识一定观念意义的意符成分,就是由音响形象构成的符旨。语言符号就是能指和所指构成的,多斯认为“索绪尔的记号只关心所指(概念)与能指(声音意象)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指涉物一脚踢到门外。”8指涉物就是真实事物本身。从索绪尔的语言学开始,真实的指涉物就已经消失了,而剩下的只有能指和所指。但需要指出的是,在索绪尔的讨论中,并没有划分能指和所指的等级,而认为他们是一种任意性的关系,而这种任意关系就表现在作为一个内含复杂结构的功能系统,语言中的概念符号只是任意的、暂时的,同时也是变化的。

索绪尔的语言学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更确切的说他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特别是经过拉康的进一步的发展和运用,语言学对于当下社会的分析与批判的能力逐渐清晰了起来。

毋庸置疑,拉康深受索绪尔的影响,但他也根本的颠倒和异质于索绪尔的符号结构的基本功能。

对于拉康来说,他所强调的是能指的优越性,所指只是能指的游戏。拉康认为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能指而非符号,关系性的能指之间构成能指之网,它体现了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状态,即“象征域”,所以象征域的集中代表就是能指。这种脱离了所指的飘浮能指的相互关联构成了语言本质的象征性。所以也有人认为“拉康的能指已经不再仅仅是索绪尔那个所指(概念)之下的音响和影像,而已经转喻为词语在具体言语中可能性的衍生意义。”9在拉康看来,语言的本质就是符号化的象征性,就是用别的东西代替真实的存在,所以他说语言杀死了存在,它是一种改装,而在它背后却空无一物。

拉康对能指的这种改造直接引发的后果是真实主体的消失。每一个主体都是被能指所包围的,即在语言的询唤中形成的。拉康通过对孩子的成长过程的观察和分析指出了这一过程,这就是他著名的“镜像理论”。拉康指出,6个月左右,婴儿已可以在镜子中看见自己之外的一个先行的影像,一个自己身体之外的“另一个”与自己身体行动同步的影像。拉康将这个过程称为“双重镜像认同”:“一

8转引自《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张一兵著,商务印书馆,第162页

是孩子对自己肉体统一性的想象性认同;二是从小他者那里获得的自我认同。”10主体在成功误认镜中之像他者为“我”时,已经无意识地杀死了自己,拉康称自己对主体误认和错位的第一阶段为想象域。而由能指所构筑的象征域是想象域的深化。换言之,众人每一次语言上的指认都是对主体的一次询唤,主体在各种关系的询唤中构成意识主体。“如果说在马克思那里,人的本质是每个人在其现实性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在拉康这里,人的本质则成了每个人在象征域中符号(能指)询唤关系的总和。”

这种主体显然是一个伪自我。那真正的自我到哪里去了呢?拉康曾形象地说:“自我,是一种像洋葱一样被做成的对象,拨开它,你就会发现构成它的连续认同。”11自我是一个空,可以说它开端于镜像,镜像是“连续认同”的底层,以后的生活中,自我通过一系列与想象域的对象的认同,逐渐获得一种身份或同一,而象征域中飘浮的能指则将这种镜像的“连续认同”延续了下去。“拉康说:‘每个世纪的能指都是这样,都是一个不表示任何东西的能指。能指越是什么都不表示,它就越是不可破坏。’……正是这种无意义的、不可破坏的能指决定了主体;能指对主体的影响构成了无意识,因此也构成了精神分析的全部领域。”12所以拉康说语言是存在的杀戮者,确切地说是能指杀死了存在。

经过拉康所改造的语言学是拉康用来进行其精神分析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拉康的整个理论中,“欲望”作为人的一种主观意识趋向是他最为关注的诸多主题之一。

拉康提出了需要、要求和欲望的三元逻辑。拉康的需要与弗洛伊德的本能接近,“一旦获得对象,需要则得到满足。所以说,作为无言的物性的具象,需要中的‘我要’的出现和满足都是稍纵即逝的。”13婴儿哭喊表达需要,不仅要具体的如吃喝等的需要,而且需要母爱,即要求一个不在场的在场的无。镜子阶段前,婴儿在无自我意识的条件下哭喊表达需要是一种本能,镜子阶段后,但在获得语言前,尽管是一个想象的自我,婴儿仍以哭喊表达需要。拉康认为从需要到要求的转变正是伴随着个体获得语言而发生的。人注定要获得语言并用语言来表达,也就是以“要求”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正因为语言自身的象征性是

10转引自《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张一兵著,商务印书馆,第134页

11黄作:《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第7页

12马云龙:《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东方出版社,第19页

在‘他者的位置上产生出来的’,所以,大写的他者必然要夺取真实的需要对象。拉康直接指认到:所谓要求,就是用语言这个骗人的东西表达出来的需要。”14象征性语言杀死了存在,个体通过语言来呈现自己的需要时,其具体需要已为异化的要求所代替。拉康说欲望产生于要求之外,“欲望是要求中无法化约为需求的东西,从要求中减去需求,就得到了欲望。”15在作为异化的要求减去本真的需要,剩下的只是不是我要的东西也成为我要的东西,拉康认为这一东西是他者之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欲望是象征性语言的产物,人的欲望就是大写他者的欲望,这是为什么呢?“欲望之所以可以是他者的,是因为主体欠缺的存在其实是他者的操作;他者的存在将填补他自己的有限,重新恢复因为象征秩序而被粉碎的充裕的幻觉。再者,欲望之所以是他者的,鉴于它的有限,是因为主体认为,只有在他者的承认中,他才能获得合乎自己的自我意识;他者的承认刺激并恢复了对原初同一的基本肯定。”16

按照拉康的语言学理论,主体一开始就是一个无,被他者所占据,主体的存在需要获得他者的肯定,这里,主体要得到承认和认可并非是他人的想象和承认,而是他者的承认和认可,这时他者的中心地位就首先确定下来,拉康并不把承认、认可局限于人际关系中,而是放在能指的层面来考察的。“借由欲望,我们在篡位的大写他者,即象征性能指符号那里获得缺失者。倘若不借助能指符号,我们将不能再遭遇真正的欲望对象,而只能追逐大写他者操纵的语言中被表象的对象,由此,能指成了欲望机器的真正内驱力。”17

由此可见,当欲望变成了一个他者的欲望时,那么欲望所欲求的在本质上不过就是一个“无”,并没有什么真实的欲望,人所欲望的不过是能指所构造的一个欲望。而对于能指来说,它的“消极性使得谈论孤立的能指毫无意义,能指总是能指链中的能指。一个能指永远都不可能终结,……从精神分析学上说,这个无限接续的过程反映的就是欲望的永恒本质。”18拉康认为能指的结构是相互牵连的,链上的每一环都是合拢在有环组成的另一个环上的,因此他称其为能指链。由于拉康的能指与所指的结构并非直接面向对象,而符号成为一种象征性的替

14张一兵:《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商务印书馆,第302页

15转引自《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张一兵著,商务印书馆,第305页

16转引自《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马云龙著,东方出版社,第207页

17张一兵:《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商务印书馆,第312页

代,所以不同于索绪尔,在拉康看来,能指所指向的意义形成于能指链中的不断迁移和替换之中,意义总是在他处。能指无法固定在一个位置上,某个能指只能根据其他能指才能确定自己的位置,所以能指总存在于他处。在拉康看来,能指把自己掏空,移向其他能指,而其他能指同样是一个无,在无无相关的能指链中筑起来永无终结的过程。能指链的这种空洞性成为了对于欲望最好的说明。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在拉康这里,从镜像阶段以来,主体的欲望就不是本己想要的了,尤其是进入象征域的主体,在能指链的构造之下,主体只能是欲望他者的欲望。象征首先是表现为“物”的死亡,而这物的死亡又构成了主体中的欲望的永久化。

拉康的欲望理论是精神分析与语言学相结合的结晶。这一理论以及拉康化了的语言学对分析消费社会理论的鲍德里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欲望机制的相关论述完全可以看作拉康理论在社会学分析中的一种运用。

正如我们在上文已经指出的那样,对于鲍德里亚来说,“消费”只有在成为了“一种语言”的时候才能够阐发出消费社会理论所特有的社会批判力。其中,消费将作为一种被马克思所忽略了的“异化”力量在更深的层面上作用于当代人的生存方式。

那么“消费”是如何转变成为了一种语言呢?

鲍德里亚通过模范与系列,这样一对概念的提出来说明了这种转变。模范一词来自法文modéle,它具有(作为大量生产依凭的)“原型”和(作为价值标杆的)“模范”两层意义。相对于模范,系列是由一组连续的项所构成的。鲍德里亚认为现代物品的地位受到了模范与系列这一组对立的管辖。事实总是这样的,社会上只有少数的上层阶级拥有并不断制造着模范,而模范(产品)不断流向系列(产品),并流行于被系列(产品)所淹没的广大人群中,而此时的产品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模范地位,新的模范已被创造出来。鲍德里亚说:“社会上一群享有特权的少数,总是接连而来的各种风格的实验场,然后其中的解决之道、方法和诀窍再由地方上的工匠手里流传出去。”19

鲍德里亚将物的模范与系列从一开始就视为是一种心理动态关系,它们并不是物本身所具有的功能,而往往是人的心理赋予了它们的一种功能。就是这样一对概念就可以与语言学分析相对应了。

如同语言学分析一样,一开始模范与系列就已经忽略了真实的指涉物,在消费的语言中,真实的物品也首先被我们所抛弃,如同鲍德里亚所说:“要成为消费的对象,物品必须成为符号,也就是外在于一个它只作意义指涉的关系——因此它和这个具体关系之间,存有的是一种任意偶然的和不一致的关系,而它的合理一致性,也就是它的意义,来自于它和所有其他的符号/物之间,抽象而系统性的关系。”20所以如果物还停留在功能性层面时,就不会产生模范和系列的关系。只有物超越功用性而进入符号意指关系时,也就产生了“心理动态关系”时,人们对模范及“个性化”物品的追求才产生超越感。换言之,只有当物能够变成符号/物,成为语言学可以分析的对象的时候,模范和系列才会产生。

由此在消费社会理论中,物由此被分割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为物的真实存在,一个层次则是符号/物的存在。而对于消费社会理论来说,正是后者,即符号/物对于前者,即物的消解,才使得消费成为了一种异化的力量。这种异化力量直接显现在这样一个事实之上,即在消费社会中,人们不再有所谓真实的需求,有的只是无限的,不可满足的欲望。人成为了欲望的奴隶。

因为,在今天的社会中,人们已不止购买物品的功用性,即购买物本身,而是更多的考虑它是否会自己带来权力上的超越感,是否与他人不同而体现自己的个性,即能够购买到符号/物。模范和系列在这一心理层度中发挥作用。物品的功用性消解,物品概念的消失,导致消费语言中所指的消失。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深受拉康影响的鲍德里亚已经将消费语言中的指涉物和所指统统地排除了,而拉康理论中具有优越性的能指体现在鲍德里亚消费研究的什么地方呢?在鲍德里亚看来,无论是模范还是系列,它们都不再是真实事物本身,它们相当于语言学中的能指一般。寻求差异使得人们自觉走进消费,而差异反映到整个系列上,使系列参与模范,把模范带向系列,模范和系列本身具有一种意指关系,系列商品之间通过差异而相互区别,所以系列商品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如同能指链中的能指一样,系列通过差异形成系列(链),而这种通过差异形成的系列

又使得模范成为不必要的虚像,“追求差异的过程就不是由一个真的模范向摹拟物下滑的过程,就像过去从原型中描摹出复制品一样,而是从差异向模范上升的过程,但这个模范并不是真实的存在,它只是存在于通过差异的分裂和复合化而达到的构想中。”21

所以系列作为一种能指链,最终消解了模范。鲍德里亚说:“这些‘特殊’的差异本身也为工业生产再次回收,因此也被系列化了。构成流行的,便是这种二次度的系列性。最后所有的东西都称为模范,也就不再有模范。但实际上则是有限度的系列接踵而来,而不连续的转换过渡则永远朝向建立在越来越小和越特定的差异上的、限度越来越高的系列。绝对的模范,决然相对于无价值的系列产品,这样的模范已不再存在。”22鲍德里亚认为,事实上,模范在系列中到处存在,它就是那些使得物品间有所不同的细微的“特定的”差异,系列中的每一项都携带着一个相对差异,使它在短时间内成为一种模范,而这些相对性的差异相互指涉,最后会终结于一个绝对的差异之中,但实际上那只是一个有关差异的理念,而这个理念就是模范。所以模范对于追求系列差异的人们而言只是一个模范的理念,而人们所追求到的模范只是一个模范理念的代表,正是这个理念推动着人们对系列的追求,而在人们对模范的心理投注中,每个人所占有的模范只是具有“个性”的模范品,而心理投注的模范可能是一个虚像。

消费社会中存在一个民主的社会意识形态,人们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一点点地靠近模范甚至达到模范,从而使得社会地位持续的上升,社会各阶层都会接触到模范中独有的最豪华的材质,人们都希望自己成为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由系列上升到模范。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正如拉康所说的,能指永远是能指链中的能指。那么作为能指的模范和系列也只会永远在互相牵连的能指链中,而能指的无限接续的过程也反映了模范和系列永无止境的相互指认的过程,这也是欲望产生的原因所在。

具体说来,模范与系列的相对,就使得上下阶级形成两种不同的追求流行的方式,上层阶级追求的是模范,这就要求模范自身必须时时刻刻被创新,而下层阶级对系列的追求,实质上是对表面上是个性的而实际上无个性的边缘性差异的

21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第119页

追求,这种差异体现在无关紧要的配件上,而它们以朝生暮死的命运方式存在着。“个性”的存在是通过物品的不断死亡来体现的,也就是说,模范与系列是不断向前运动着的,物体系统整个地向前消逝的同时,当一个模范过渡到系列时,它同时也被另一个模范所取代了。“系统以整体向前进,可是模范由一个取代另一个,从未以模范的身份被超越,而连续而来的系列也无法超越自己的系列的身份。模范动得比系列更快,它们有现时性,系列则漂浮于过去和现在间的某处,为了追赶模范气喘吁吁。这种永恒的期望和永恒的失望,作为在生产层次即已计划好的动态,正是物品追逐战这个向度本身的构成者。”23鲍德里亚认为这是命中注定的。理念化的模范推动着人们对系列的追求,而每个人的心理投注都是朝向模范的,整个社会都朝向模范并依次而组构合成,而生产体制要系统性地将模范解体为系列,将系列化为边缘性的差异。消费社会中人们的欲望也在此形成。

心理投注着模范,并不断追赶着模范,但却得不到。追赶途中对系列中的差异的渴望使人们形成满足不了的消费欲望,因为无关紧要的差异使得物品朝生暮死,差异也很快消失,从而人们要不断消费以获得稍纵即逝的差异。而对于拥有模范产品的少数上层阶级,因为物体系的不断向前流逝,模范不断流于系列,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他们也要不断地制造着模范的创新,并不断消费它们。不论是具有朝生暮死的差异的系列品,还是随着物体系向前消逝的模范品,因其流动性,人们必须要不断消费,不断获得新的物品来满足其区分的心理。“这里似乎也是一种恶性循环:即一定的物体已经被置于一种社会区分逻辑之中;而社会区分逻辑又正是通过物体表现出来,这是任何物体在社会中无法逃脱的建构情境。”24在这种恶性循环中,物体已被置于一种结构之中,而这也是个人与团体社会有序结构的一部分。“人们从来不消费物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从广义的角度)用来作为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这种法定的区分过程是一种基本的社会过程,每个人都是通过它注册于社会的。”25鲍德里亚认为消费者将不同寻常的行为作为一种自由、理想和选择来体验,而不把它看作是要服从的规章和对区分的制约。也就是说,人们认为“个性化”是形成差异的一种方式,而不是阻碍差

23[法]鲍德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第176页

24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第153页

异的形成。区分总要建立一种差别次序,当消费者的不同寻常的行为变成一种这个社会的行为时就不可避免地超越了个体。而每个个体正是通过将自己标明为一个定点,并通过这无数个点构成了差别次序本身。因此“它注定了自己只是相对地被记录里面。每个个体都把具有差别的社会利益当做绝对的利益来体验,根本体验不到结构的限制。结构的限制会使立场变化,但差别的次序依然存在。”26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正是这种相对性的制约,正是因为参照这种相对性的制约,差别才永远不会终结。它的无限性的特点也阐明了消费欲望无限性的特点。拉康说:“意义坚持在能指链中,但链环中的任何成分都不存在于它的某个时刻本身所能表示的意义中。”27也就是说意义总在他处。真正具有区分价值的意义总在他处,而并非能指链的某个存在的能指上,人们在拥有一个系列商品时,他往往因为在他处的“意义”而继续去拥有更多的系列商品,而永远在他处的对他有着区分价值以彰显自己个性的“意义”对他来说永远可望而不可及。人们只能在不断消费中才能获得真实的存在感和安宁感,人们正是通过不断消费才得以存在,而这种自觉性的强迫方式的消费正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一种自虐性的心理通过消费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整体结构中。”28

消费社会,人的欲望产生于系列(能指链)与模范的无限发展过程当中,然而在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这种欲望本身不过是一种无所指的能指的欲望。

鲍德里亚认为消费是一种语言,“在当代社会的消费过程中,整个物体的体系都是语言体系。每个物体所占据的地位及其表现形式,在这个作为语言系统的物体的体系中,各自呈现出不同的意义,表达不同的意涵。不只是如此,而且,这些物体的生产过程本身也是语言的生产过程。”29所以被消费的物的真实存在并不在于它的功用性之中,而是在于它与其他物的关系和意指过程之中。“从深层上看,物在物的结构关系中确定自己的位置,这是以符号之间的差异原则为基

26[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 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27转引自《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张一兵著,商务印书馆,第228页

28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第135页

础的。”30消费欲望也在此萌生,萨特曾经说:“欲望是存在的欠缺,它在其存在的最深处被它所欲望的存在所纠缠。”31而人们对有限的消费物的占有表明他们不可能拥有无限的差异性的物,所以对他们来说编码符号(消费物)是无限的,也就始终存在一种存在的欠缺,也就是一种渴望消费的欲望。鲍德里亚的分析消费社会人们的一切被符码这一虚像统治着。“消费和语言一样,或和原始社会的亲缘体系一样,是一种含义秩序。”32所以人们消费的物只是一种符号,而这种符号通过大众传媒尤其是广告的流通造成大量“漂浮的能指”,由此,消费社会当中的消费最终不过是对能指的消费。“把物虚化,抽象为一种形式符号,这是当代大众文化的重要运行方式,但这种方式是大众文化的第一级运作层面,而在深层上,大众文化运作是将符号变成物,使物称为符号的复制品。”33物在消费社会中只是一个符号/物,人的消费过程就是被符号的意指体系所吸收的过程,正如前文所述,鲍德里亚认为消费是一个主动的结构,也就是大众主动地被吸收,所以人的消费欲望主动地表现在大众主动地被吸收的过程,但实际上是符号的意指体系所导致的。他认为,消费社会的深度逻辑就在于消费被符号所操控。

由此,人们一旦进入消费,就进入了以差异为基础的编码体系,所以人们的消费行为是被编码控制着的行为。这一编码体系就如同拉康所谓的能指链,它一方面激发了欲望的产生,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在这条能指链的作用下,消费主体的意识被消解了。消费主体被编入符码体系之中,变成了一种被抽空的抽象的具有需求的躯壳。鲍德里亚说:“就人而言,从未真正地面对自己的需要。……在这种情境中,人从不是作为人在生产出来:他仅仅是作为生存者再生产出来的(一个生存者的生产力)。如果他吃,喝,住在某处,再生产着自身,这是因为体系为了再生产自身而需要他的自我生产:体系需要人。如果他能作为奴隶的功能,就不会存在‘自由’的工人。如果他能作为反性别的机器人,就不存在着性的再生产。如果体系能不需要哺食它的工人,就不会有面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全处于体系的框架中,我们全是生存者。”34人的消费欲望也只是体

30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第161页

31张一兵:《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商务印书馆,第310页

32[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 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33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第25页

系将其作为自己的一个要素被生产出来。人的这种无所指的消费欲望是体系建构的欲望之镜,如同拉康在镜像理论中提到婴儿在镜中确认镜中之它为“我”时他已经将真实的自我给抹杀了,而这种体系所建立的他者欲望之镜(如同鲍德里亚所谓的玻璃橱窗),使得每一个进入体系的人都在镜前暴露无遗,人们寻找镜中的自己,听从着镜中它的旨意,“在当代秩序中不再存在使人可以遭遇自己或好或坏影像的镜子或镜面,存在的只是玻璃橱窗——消费的几何场所,在那里个体不再反思自己,而是沉浸到对不断增多的符号/物的凝视中去,沉浸到社会地位能指秩序中去等等。在那里,他不再反思自己,他沉浸于其中并在其中被取消。”35人们追求着漂浮的能指,对于他们而言,已经没有了所指的概念,因为他们只是渴望着让镜中之它与众不同,然而这种镜中之它最终不过是一个空洞的虚像,所欲望的并不存在,但人们仍然在无休止的欲望着这个“无”。

本文通过对索绪尔和拉康的语言学的梳理,以及对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中欲望形成机制的分析,最终所彰显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即在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中,消费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异化的力量在于消费通过模范与系列的相互作用成为了一种语言,并在系列(能指链)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了无限的欲望,并同时消解了真实的需求,从而使得欲望成为了一个永远在它处的“他者的欲望”。而当欲望成为一个空洞的无所指的欲望之时,人也成为了欲望的奴隶,被其所操控,被其所奴役,同时,因为欲望作为人的一种内在心理倾向,在其表面上却有可能成为人的自由的一种显现。从这样意义上说,在欲望之镜面前的异化将是一种更为隐蔽的异化,需要我们在理论上给予充分的重视与认知。无疑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以语言学分析为方法,为我们揭开了这一异化的深层机制:这就是欲望之镜的形成。能否打破这一镜子,成为了我们能够克服异化的关键问题所在,而对于后一问题的讨论显然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论题范围。

【参考书目】

1.[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 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法]鲍德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

3.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

4.张一兵:《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商务印书馆

5.黄作:《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

6.马云龙:《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东方出版社

7.约翰·斯特罗克编:《结构主义以来——自列维-斯特劳斯到德里达》,渠东、李猛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道格拉斯·凯尔纳:《波德里亚:批判性的读本》,江苏人民出版社

鲍德里亚研究综述

鲍德里亚研究综述 国内 鲍德里亚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各个领域均有涉猎。除了上文提到的哲学、社会学外,甚至在艺术领域他也有所建树。鲍德里亚一生写了很多著作,其中又以《物理系》、《消费社会》等著作为大众所熟知。就目前出版的资料来看,国内对他的研究总体状况是专著少,论文多。研究专著有:仰海峰的《走向后马克思主义:从生产之境到符号之境一早期鲍德里亚思想文本学解读》、伍庆的《消费社会与消费认同》以及夏宝的《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读》等。除专著以外更多的还是一些发表于各学术期刊中的一些研究论文,其研究内容也主要集中在鲍德里亚的象征交换、后现代理论等思想方面。总的来说,国内学者们对于鲍德里亚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有待我们更进一步的研究。 国内哲学界很多学者把对鲍德里亚《物体系》的研究纳入到对其早期思想的研宄中,在研宄鲍德里亚早期思想的过程中阐述对《物体系》的理解。国内学界的一些学者把鲍德里亚的思想分为三个阶段一一早期、中期和晚期,仰海峰在《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中认为: "鲍德里亚的思想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处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影响之下,并结合符号学与精神分析理论展开对消费社会的枇判分析,……;第二阶段是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向后马克思思潮,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展开了较为尖锐的批评,……;第三阶段是同一切现有思潮决裂”气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夏莹认为,"鲍德里亚的早期思想并非终止于1976 年,因为在进入80年代,甚至接近90年代之后的一些著作中,如《诱惑》、《拟像与仿真》都还同样具有批判理论的基本特质,应当说,这些都还应归属于其早期思想” 《物体系》属于鲍德里亚的早期作品,学者对它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探讨鲍德里亚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国内学界对鲍德里亚早期思想是否继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传统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支持者认为鲍德里亚的早期思想是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传统之下,代表学者有: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夏董《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基于早期鲍德里亚的一种批判理论建构》、孔明安《物?象征?仿真:鲍德里亚哲学思想研究》、戴阿宝《终结的力量:鲍德里亚前期思想研究》、高亚春《符号与象征一一波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研究》等等。反对者认为鲍德里亚从早期开始就己经脱离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判视域, 代表学者是张一兵。张一兵对鲍德里亚有很多研究?,但从总体上讲,张一兵是一位反鲍德里亚者。他认为鲍德里亚是以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以及莫#f ?巴塔耶的象征交换理论来建构自己的思想④,所以得出鲍德里亚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从一开始就脱离了马克思主义。从总体上看,国内学界对鲍德里亚《物体系》的研宄主要有三个视角: 第一,从宏观的角度同时结合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对《物体系》进行梳理。仰海峰在《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中梳理了鲍德里亚早期的著作,围绕物、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关系,说明当下资本主义是符号编码下的消费社会,最后得出了鲍德里亚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存在根本性的错误的结论'L。对《物体系》的研宄,仰海峰主要从“物体系的功能变迁”、“物体系时代的动机”以及“物体系的实践意识形态批判”?角度来探讨,目的在于为消费的出场做铺塾;孔明安在《物?象征?仿真:鲍德里亚哲学思想研宄》中梳理了鲍德里亚早期、中期和晚期的思想,围绕“物、消费、生产、象征、仿真、内爆和超真实”展开。同时还探讨了鲍德里亚的传媒、女权等等思想,得出其早期的思想受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而“象征交换”原则贯穿了其社会批判的始终?。 第二,从消费的视角来研宄鲍德里亚。夏莹在《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基于早期鲍德里亚的一种批判理论建构》中以“异化”的方法来批判的解读鲍德里亚的消费思想、文中围绕鲍德里亚的消费展幵论述。在夏莹看来批判的精神是鲍德里亚的核心精神,鲍德里亚把马

关于拉康欲望理论阐释

关于拉康欲望理论阐释 [论文关键词]拉康;欲望理论;隐喻;换喻;客体小a [论文摘要]欲望问题是拉康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欲望理论的独特性不仅体现在现象与本体的二元对立上,也体现在欲望的表达方式上。需要(need)和要求(demand)属于现象层面,欲望(desire)属于本体层面。隐喻和换喻是欲望表达的最常见方式。客体小a是欲望表达的实质性内容。 一 欲望问题是拉康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拉康的欲望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需要(need)、要求(demand)和欲望(desire)三个层面。需要和要求属于现象层面,之所以属于现象层面在于需要体现为可满足性,要求虽然打开了欲望不得满足的缺口,但要求仍然可以部分地得到满足,因而这两个层次属于现象层。而欲望由于具有绝对条件性,所以属于本体的形而上的层面。 可以将欲望的三个层次和三界图的形成对应起来来看。这样看的话,需要就存在于实在界,也就是婴儿出生之后的六个月之内,即前镜子阶段,要求产生于镜像阶段,即6—18个月之间,欲望(desire)发展于象征阶段,即18个月之后。当然,这种划分和镜像阶段的三界图的划分一样,只是权宜之计,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也就是说,需要、要求和欲望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具体讲来,需要是生理需要,具有明确的对象性和有条件性,它表现为可满足性。要求是对于爱的需要,属于中级需要,它打开了欲望不得满足的缺口。拿婴儿来说,需要就是对乳汁的需要,他饿了就要吃奶,渴了就得喝水,这些是就需要而言的具体内容。等到他长大一些时,就有了爱的需求,希望母亲经常抱着他、大人在身边爱护着他,宠着他,这是对要求而言的内容。在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就像想象界的认同一样,主体总认为爱的对象越多越好。要求如果不能得到满足,主体就会产生焦虑。而要求的对象却总是缺席的,比如孩子爱的要求对象—母亲。母亲的缺席,会引起孩子的焦虑。为什么呢?因为给于自己爱的对象不在了。为了减缓这种缺席而造成的焦虑,儿童用玩缠线板游戏的方式来抵御焦虑和恐慌,他(或她)借助把线球一放一收这样的重复性动作,来象征母亲的不在与在,从而为爱的缺失建立起防御机制。儿童玩缠线板这一游戏,其意义引申开来意指要求的实现过程其实是一种话语的言说方式。这种话语的言说方式表明,从需要到要求,主体的欲望发生了一个扭转,从原来的本能需要转为现在的文化需要。需要是个体的,而要求却已经是主体与他者之间相互反馈的交往行动,交往行动为主体提供了要求的诸多可能性和对象的多样化。尽管这些对象也许只是爱的缺失的替代品和弥补焦虑的象征品,但是比起需要来,要求的意义已经层出不穷。 那么欲望是什么呢?“在要求从需要那里分离出来的地方欲望开始成形。”欲望处在要求与需要分离的地方,也就是处在要求与需要的裂缝处。这个分裂意味着一种浑然的整体性的缺失,浑然整体性也正是欲望所企图达到的目标。那么这种目标为什么在需要和要求那儿达不到呢?因为需要满足的是一种个体性的目标,不具有黑格尔意义上的普遍性,而要求虽然相对于需要来说,其满足的目标具有普遍性,但是要求的对象却也是一种幻象,而欲望既是对需要对象个体性的否定,也是对要求对象一幻象的否定。因此,欲望既有前两者的因素,又不是前两者的任何一方,“欲望产生于要求之外,因为当要求将主体的话语联结到它的条件上去时,它精简了需要”。因此欲望实际是要求减去需要之差,它的目标不可能在需要与要求的任何一方那里得到实现。欲望在消灭了需要的个体性和要求的幻象性之后,达到了一个本体性的境界,但是欲望的本体仅仅是一种乌托邦状态。尽管欲望演变的过程也经历了前面所说的两次异化或者否定,但其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欲望的途程最终并没有迎来柳暗花明,而仍然处于否定、缺失的状态之中。

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必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①口欲期;②肛门期;③性蕾欲期;④潜伏期;⑤生殖期。刚生下来的婴儿就懂得吸乳,乳头摩擦口唇粘膜引起快感,叫做口欲期性欲。1岁半以后学会自己大小便,粪块摩擦直肠肛门粘膜产生快感,叫做肛门期性欲。儿童到3岁以后懂得了两性的区别,开始对异性父母眷恋,对同性父母嫉恨,这一阶段叫性蕾欲期,其间充满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儿童会体验到俄底普斯(Oedipus)情结(或称为恋母情节)和厄勒克特拉(Electra)情结(或称为恋父情节),这种感情更具性的意义,不过还只是心理上的性爱而非生理上的性爱。只有经过潜伏期到达青春期性腺成熟才有成年的性欲。成年人成熟的性欲以生殖器性交为最高满足形式,兼具繁衍后代的功能,这就进入了生殖期。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 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 弗洛伊德在后期对提出了死亡本能即桑纳托斯(thanatos),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 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释梦理论 弗洛伊德是一个心理决定论者,他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严格的因果关系,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梦也不例外,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愿望的达成,在睡眠时,超我的检查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形成梦,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通过释梦可以治疗神经症。

文明的挽歌_鲍德里亚_象征交换与死亡_的解析

第48卷 第2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V o.l48 N o.2 2008年3月Jili n U n i versity Journa l Soc i a l Sc iences Ed iti on M ar.,2008 当代西方哲学研究:鲍德里亚专题 文明的挽歌 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的解析 孔明安 [摘要]法国社会学家和哲学家鲍德里亚向来以思想独特和怪异而著称。在!象征交换与死亡? 一书中,鲍德里亚通过对死亡的原始象征意义的回溯考证和注解,从中引申出象征交换概念的特 征,并运用这一特征来分析现代西方近代社会以来的人道主义思潮及其特点,得出了与西方人道主 义为主流的西方文明背道而驰的#死亡观?,从而在20世纪之末奏出了与西方当代文明社会极不 协调的一曲#文明的挽歌?。 [关键词]鲍德里亚;象征交换;死亡;互惠性;人道主义 [收稿日期]2007-12-20 [作者简介]孔明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 100732)。 #象征交换?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和哲学家鲍德里亚(J B audrillard)的一个核心概念;!象征交换与死亡?则是鲍德里亚的一部重要的哲学和社会学著作。鲍德里亚著作甚多,但相比较而言,尤以!象征交换与死亡?的哲学色彩和理论性最强,但也最为难以理解和把握。在该书中,鲍德里亚提出了著名的#象征交换?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对现代文明社会进行了全面性的考察批判。不仅如此,从象征交换这一概念提出之后,鲍德里亚始终将象征交换原则作为一个普遍性的原则,用以诠释和注解现代文明社会,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象。因而,我们可以说,象征交换的礼仪或规则,贯穿了鲍德里亚中后期的思想。如果说在鲍德里亚前期的!物体系?、!消费社会?和!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象征交换的思想还不明显的话,那么,从!生产之境?开始,特别是其!象征交换与死亡?一书的出版,象征交换理论就构成之后鲍德里亚思想的核心。这不仅包括鲍德里亚在!象征交换与死亡?一书中对象征交换理论的反复细致的阐述和论证,而且之后的大众媒体批判理论,诱惑理论,以及后期有关科技哲学的思想中,都隐含着象征交换理论的影子。特别鲍德里亚晚年整理出版的!不可能的交换?一书,也是他对其象征交换理论在新千年的应用性的阐释和论证。当然,过多的论述显然是本文不能企及的,我们在此只是强调象征交换理论在鲍德里亚思想中的重要性地位而已。 但令人遗憾的是,鲍德里亚所提出的象征交换理论及其对现代社会想象的解释,给出的并不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论调。正如英国学者M 甘恩(M G ane)将鲍德里亚的文化观解读为#鲍德里亚的兽性?一样,通过对!象征交换与死亡?的研读,我们看到的是,鲍德里亚的!象征交换与死亡?奏出的是一曲文明社会的哀叹调。下面,我们试图从象征的概念及其特征,象征交换与死亡的关系,以及象征交换与文明社会的关系等角度来对鲍德里亚的思想做一探讨。

拉康: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

拉康: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 作者:张一兵原载:《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3期内容提要:本文主要讨论了拉康哲学中的伪欲望理论。作者首先探讨了拉康的需要-需求-欲望的分层理论,突出解析了以无为对象的不可能的欲望。其次,论文分析了拉康提出的大写他者的欲望逻辑是阉割式的不可能,这却是欲望最真的内驱力。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因此,个人主体之“要”永远是伪“我要”。 我们知道,本能之欲望在弗洛伊德的学理逻辑中,是本我的本质。相对于文化之我和社会之我,欲望之我是居有本真性的。固然这种欲望会受得阻碍和曲解,但它总会千方百计地设法得到满足。可是,拉康不仅消解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还进而提出,那个作为无意识基础的本能原欲在人的存在层面并不具有合法性。在拉康的哲学视域中,人的欲望总是虚假的,你以为是自己的需要,而其实从来都是他者的欲望。人的欲望是一种无意识的“伪我要”。依拉康的观点,个人主体的欲望从镜像异化以后就不再是主体本己的东西,特别是在进入象征域之后,在能指链的座架之下,我的欲望永远是他者的欲望之欲望。我们知道,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他就是要让人们揭开意识(文化)的帘子,以发现背后隐匿着的无意识的本能欲望。可是拉康的回答也干脆:“以为欲望的

问题不过是个揭开恐惧的面纱的问题的人,就将他指导的人们都蒙在这层裹尸布中了”。问题的关键在于,那裹尸布中并没有任何东西。呵呵,说得多阴毒。可是,拉康还关心人的欲望,“你到底要什么?”是他心目中的精神分析学所真正想弄清楚的最终问题。 1、本真的需要与异化的要求 我们已经知道,弗洛伊德区分了现实的对象性需要和心理性的愿望(欲望)。但拉康进一步说,欲望(désir)不是希望或愿望(wunsch/wish),弗洛伊德试图在梦中发现欲望,但“梦不是欲望”。拉康总在与弗洛伊德作对。在拉康看来,愿望是人有意识追寻的东西,而欲望则是无意识发生的。请一定注意,这里的无意识要解读为“他者的话语”。愿望是有可能通过幻想得到满足的,可欲望却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在拉康这里,被指认为欲望的东西不再是现实中的真实需要,甚至不是弗洛伊德所讲的心理性的愿望,而是一种在语言的象征域中,伪主体对本体论意义上的缺失之物永不可能实现的欲求。为什么?我们来看拉康的解释。 拉康否定包括弗洛伊德在内的一切感性的生物主义需要-欲望观,也不赞同皮亚杰一类建构主义的经验需要论。他自己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一个需要-要求-欲望的三元逻辑。拉康承认,人的需要可能源发于生物性的匮乏,它总是以具体的缺失对象为欲求指向,一旦获得对象,需要则得到满足。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评析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评析 [摘要]法国著名哲学家鲍德里亚从物-符号消费-符号价值等概念,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符号价值体系,并探索这一体系和经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体系之间的联系,试想通过对符号拜物教的批判来摒除消费异化。他在揭露资本在消费领域运行的固有本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对经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曲解。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好消费和生产之间互动互促的关系,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摆脱符号化消费和异化消费的困扰,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追求,在全社会建立合理消费、适度消度的新常态,才能促进社会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 [关键词]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物;符号消费;科学消费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研究根植于20世纪西方社会文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中。他继承了西方悠久的人文批判精神,抓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提出的消费社会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当代西方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重新审视这一理论,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把握后现代思潮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可为时下消费文化实践中所存在的复杂的意识形态控制与反控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理解西方和我国的社会领域中出现的诸多新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消费批判理论的内涵 (一)消费批判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物 在受到马克思对商品分析的影响,鲍德里亚选择了物作为他的研究突破口。但这个所谓的物既延续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拜物教批判,又受到了导师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理论的直接影响。鲍德.里亚的逻辑思维首先从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遍、常见的物开始,并将人类制造的繁多物品进行分类和分析,并由繁多的物所组成的这个系统,作论著《物体系》来研究。并将差异的物,即所谓的个性化的物,通过命名和指称的方式加以区别。在消费社会中,由于物的功能性不断扩大,物也就变成了一个纯粹的事物,并且指出:掌握它的人可以根据掌握者的意志任意的确定物的意义。也就是说,每种物都有特定的意义指向,“A物—A意义”。这时,物的自主性很低。但是,人的消费的目的不仅仅是消费物的使用价值本身,更重要的在于物所涉及的关系和隐藏在其背后的重要意义。

以拉康的欲望理论解读《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之“无名林”

○李红梅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 300384) 摘要] 欲望问题是拉康理论体系的一个核心内容。拉康认为,欲望本质上是一种对缺乏或缺场的欲望,主体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本文通过拉康的欲望理论来解读《爱丽丝镜中奇遇记》“无名林”,着重分析“无名林”中爱丽丝和卡罗尔的缺乏的欲望,从中得出反映的主题思想。 [关键词] 缺乏欲望;他者欲望 中图分类号: I 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3)8-0046-02 一、《爱丽丝镜中奇遇记》创作的时代背景 《爱丽丝镜中奇遇记》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作家、数学家、逻辑学家查尔斯·路德维希·道奇森以笔名刘易斯·卡罗尔于1871年出版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与《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姊妹篇。 维多利亚时代童话小说的崛起是在英国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这一社会历史语境中完成的。工业革命一方面给英国社会带来了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激发了新的社会矛盾。布莱恩·奥尔蒂斯(Brian Aldiss)在论及工业革命和进化论对科幻小说的影响时指出:“工业革命和进化论都给人类带来了一种显著的隔绝感:人与人之间的隔绝,还有人与自然的隔绝——它如此频繁地在科幻小说里作为必须被征服的敌人而出现,似乎我们不再是自然世界的一个部分了。”卡罗尔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备受成人和儿童喜欢的《爱丽丝镜中奇遇记》。 卡罗尔在《爱丽丝镜中奇遇记》第三章中将爱丽丝置于“无名林”中。“无名林”是一片树林,在那里,任何东西都没有名字。爱丽丝走进“无名林”后,忘记了自己的名字,一只小鹿漫步跑来,它也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小鹿带着爱丽丝在树林里穿行,她们来到树林外面的另一片开阔地。小鹿挣脱了爱丽丝的搂抱,惊慌逃奔,因为她知道爱丽丝是人类的娃娃。而爱丽丝因为突然失去小鹿黯然神伤。本文试图从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入手,依托雅克·拉康的欲望理论来解读“无名林”,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欲望理论 什么是欲望?拉康认为,欲望本质上是一种对缺乏或缺场的欲望。简言之,欲望的真正对象就是缺乏。缺乏是一种存在的缺乏,它超越了任何能表现它的东西。更进一步说,缺乏绝对不是存在的一种简单的相对物,它可以说是存在的基础,或者说,存在依赖于缺乏而存在。就如拉康所说:“存在是作为缺乏的一种功能而开始存在的。”鉴于拉康把欲望视为对缺乏的欲望,区分欲望与需要(besoin)就变得非常必要。无论是弗洛伊德还是拉康,他们都把需要与满足放在一起来讨论。具体地说,需要代表着一种生物的倾向,或者说,一种生理上的倾向。如在动物身上体现出来的,基本上就是这种需要—满足的关系。而在人类身上,情况明显不同。人除了有生理上的需要以外,还有需求(demand),即通过言词向他人表示自己想要的东西,其根本上表现为对爱的需求。拉康指出,“在需要与需求的裂缝边缘处,欲望形成了……”所以,欲望不但有需要的特征,即它总是朝向对象,寻找对象、以求满足;而且它又有需求的特征,即它总是面向他人的,希冀得到他人的认可。然而,欲望不可能是需要。因为它的对象不是一种具体对象。它的对象根本上是一种缺乏,即它是永远也得不到满足的。同样,欲望也不可能是需求。因为需求必须借助于语言,而欲望只要求他人的认可,它本身是一种绝对物。 (一)爱丽丝的缺失的欲望 爱丽丝在镜中保有的唯一身份痕迹是:她知道自己的名字。没有名字,她就会真的成为一个“小对形”,因为她失去了她在符号中的最后一个身份标识。因此,爱丽丝进入“无名林”后,

符号消费构建消费文化浅论鲍德里亚的符号批判理论

2006年第2期(总第181期) 学术论坛 ACADEMICFORUM NO.2.2006 (CumulativelyNO.181) 符号消费构建消费文化 ——浅论鲍德里亚的符号批判理论 梅琼林 (武汉大学{毛介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作为西方批判学派的主要人物,鲍德里亚对现代消费社会进行了研究,并逐渐开始偏离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消费社会的理论。他从物的消费进入符号消费的领域,建立了以符号消费为主导的符号政治经济学体系,并从人们对“物”的消费行为中,看到物或商品对人的本性的支配与异化,看到了实际蕴涵的更深层的“符号”消费。文章分析鲍德里亚的理论转变,从而探求他的符号消费构建的消费文化的本质。 [关键词]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符号价值;消费文化;品牌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06)02—0181—04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法国学术思想界经历了一个急剧变革的过程。尤其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之后,现代化和高科技的发展,高速公路、高楼大厦、购物中心以及电影、电视和报纸等大众传媒在法国的迅速出现,标志着法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消费社会。消费社会的新特征正在深刻地改变法国人的日常生活,急剧推动着社会变化,催成新型的社会秩序的形成。许多法国理论家把这种新型的社会转型称之为“消费社会”、“技术社会”、“后工业社会”或“后现代社会”等等。在这场急剧变革的思想运动中,鲍德里亚开始关注和研究新的消费社会的特征。他从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商品和物的研究开始,逐渐进入对现代消费社会的研究,并逐渐开始偏离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消费社会的理论。他从物的消费进入符号消费的领域,建立了以符号消费为主导的符号政治经济学体系,并从人们对“物”的消费行为中,看到物或商品对人的本性的支配与异化,看到深层的“符号”消费。 一、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 1968年出版的《物体系》是鲍德里亚的学术生涯的第一部著作,从此他“对消费社会中客体、符号以及符码提出了一系列激动人心的分析”[1J(P1㈣。鲍德里亚深受当时浓厚的后结构主义和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物体系》的目标就是要建构一个日常消费活动中的异化批判,中心是为了导出“物”向符号的转变。这里的“物”主要指的是与商品有关的、在^们的日常生活中和人经常打交道、和人发生生活关系的物品,如汽车、冰箱、洗衣机、电视和家具等等。 虽然,鲍德里亚提到的“物”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常谈到的、对人产生支配并造成了人的异化等意义上的“物”或商品没有太大区别,但不同的是,鲍德里亚对符号理论的运用是从新的角度去认识消费主义的特征。他认为,在消费体制的引导下,人们对物品的符号性追求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对物品本身的功能性需求,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和经 [收稿日期]2006—01—03 [作者简介】梅琼林(196卜),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媒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论组成员,研究方向:传播学。

拉康欲望理论阐释

拉康欲望理论阐释 欲望问题是拉康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拉康的欲望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需要(need) 、要求(demand) 和欲望(desire) 三个层面。需要和要求属于现象层面,之所以属于现象层面在于需要体现为可满足性,要求虽然打开了欲望不得满足的缺口,但要求仍然可以部分地得到满足,因而这两个层次属于现象层。而欲望由于具有绝对条件性,所以属于本体的形而上的层面。 可以将欲望的三个层次和三界图的形成对应起来来看。这样看的话,需要就存在于实在界,也就是婴儿出生之后的六个月之内,即前镜子阶段,要求产生于镜像阶段,即6—18个月之间,欲望(desire)发展于象征阶段,即18个月之后。当然,这种划分和镜像阶段的三界图的划分一样,只是权宜之计,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也就是说,需要、要求和欲望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具体讲来,需要是生理需要,具有明确的对象性和有条件性,它表现为可满足性。要求是对于爱的需要,属于中级需要,它打开了欲望不得满足的缺口。拿婴儿来说,需要就是对乳汁的需要,他饿了就要吃奶,渴了就得喝水,这些是就需要而言的具体内容。等到他长大一些时,就有了爱的需求,希望母亲经常抱着他、大人在身边爱护着他,宠着他,这是对要求而言的内容。在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就像想象界的认同一样,主体总认为爱的对象越多越好。要求如果不能得

到满足,主体就会产生焦虑。而要求的对象却总是缺席的,比如孩子爱的要求对象―母亲。母亲的缺席,会引起孩子的焦虑。为什么呢?因为给于自己爱的对象不在了。为了减缓这种缺席而造成的焦虑,儿童用玩缠线板游戏的方式来抵御焦虑和恐慌,他(或她)借助把线球一放一收这样的重复性动作,来象征母亲的不在与在,从而为爱的缺失建立起防御机制。儿童玩缠线板这一游戏,其意义引申开来意指要求的实现过程其实是一种话语的言说方式。这种话语的言说方式表明,从需要到要求,主体的欲望发生了一个扭转,从原来的本能需要转为现在的文化需要。需要是个体的,而要求却已经是主体与他者之间相互反馈的交往行动,交往行动为主体提供了要求的诸多可能性和对象的多样化。尽管这些对象也许只是爱的缺失的替代品和弥补焦虑的象征品,但是比起需要来,要求的意义已经层出不穷。 那么欲望是什么呢?“在要求从需要那里分离出来的地方欲望开始成形。”欲望处在要求与需要分离的地方,也就是处在要求与需要的裂缝处。这个分裂意味着一种浑然的整体性的缺失,浑然整体性也正是欲望所企图达到的目标。那么这种目标为什么在需要和要求那儿达不到呢?因为需要满足的是一种个体性的目标,不具有黑格尔意义上的普遍性,而要求虽然相对于需要来说,其满足的目标具有普遍性,但是要求的对象却也是一种幻象,而欲望既是对需要对象个体性的否定,也是对要求对象一幻象的否 定。因此,欲望既有前两者的因素,又不是前两者的任何一方,

鲍德里亚有关消费社会的分析

鲍德里亚有关消费社会的分析 /h1 鲍德里亚在对西方消费社会的分析中以独特的符号学视角,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被誉为“后现代主义的牧师”.从时代背景来看,鲍德里亚选择消费作为分析的基点与20 世纪60 年代西方社会的总体发展状况相关。从现实状况来看,鲍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的分析对于今天我们矫正奢侈的消费观念和媚俗文化的袭扰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消费社会”概念的提出 “消费社会”作为一个概念,首先有其深厚的理论渊源。早在鲍德里亚以前,就有一些理论家提出了相关论述。如鲍德里亚的导师列斐伏尔提出了“被消费控制的官僚社会”理论,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的意识形态和创造性行为的意义已经变成了消费意识形态; 与鲍德里亚同时期的理论家里斯曼认为,资本主义正在经历“由生产时代向消费时代过渡”的革命; 布尔加雷斯认为,我们处于一个“丰裕社会”中; 对鲍德里亚影响颇深的德波从更深层面上认为消费创造了一个“景观无线积累的社会”.这些理论家从不同角度对于同一个社会形态的论述均对鲍德里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消费社会”概念的提出与资本主义社会本身的发展变化有很大关系。消费在生产体系中地位的转变经历了一个很长的阶段。工业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低下,“稀缺性”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这时消费作为一种消耗受到传统重商主义的抑制。19 世纪随着生产力的

发展,产品的稀缺状况逐步得到改变,同时科技的进步及成果转化导致了产品的相对过剩。这样生产者的过剩与产品过剩导致的间歇性的经济危机使得消费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对此,西斯蒙第在《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中第一次提出了生产与消费平衡发展的重要性。此时消费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消耗而存在。20 世纪初,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的福特主义的兴起使得商品生产速度得以大幅度提升。这种生产线的大量产出要求快节奏的消费。由此,消费不再是一种消耗,而变成了生产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20 世纪60 年代西方社会开始进入后福特主义时代,也就是丹尼尔·贝尔所谓的后工业社会,此时服务业作为一种小规模、灵活性的产业模式大量兴起。服务业对固定资本的要求显着降低,对人力、智力的要求大大增加,这就使得生产者的过剩得到扭转,生产者的收入也有了一定提高。同时服务业又是一种快速生产和快速消费的产业,甚至,很多时候生产与消费是同时进行的,根据消费的需求来进行生产。所以消费的作用就超过了生产,真正成为“作为生产的消费”.由此,消费在生产体系中的主导型地位确立。 基于上述原因,鲍德里亚提出,当今资本主义“生产的东西,并不是根据其使用价值或可能的使用时间而存在,而是恰恰相反---根据其死亡”29.商品的死亡就意味着商品在消费的过程中被否定,也就是新的消费需求的出现,新的欲望的形成。而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从根本上依赖这种消费需求的不断产生,所以,鲍德里亚指出,在当今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主人公的传奇已到处让位给消费主人公”,“消费本身构成了生产体系的替代性体系,消费在今天已经成为主导性逻辑”.即消费不仅主动地作用于生产,而且成为一个体系并结构性发挥作用。他认为这就意味着消费社会的到来。 与卡恩、鲍曼等相对客观的描述不同,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具体表述受到了法兰克福

浅析拉康镜像理论的来源及建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f1798800.html, 浅析拉康镜像理论的来源及建构 作者:李慧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5年第09期 摘要:拉康镜像理论的构建受惠于很多人,但是对其影响最大的是弗洛伊德、黑格尔和 索绪尔。他的理论是在运用黑格尔、索绪尔的方法论对弗洛伊德的观点继承、改造的基础上形成的。“镜子阶段”是镜像理论的主体,拉康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镜像理论,而“ISR”三界域理论是对镜像理论的拓展,使镜像理论与人类学联系起来,从而拓宽了精神分析的视域。 关键词:镜像理论“ISR”三界域无意识学说能指与所指 雅克·拉康是二战后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一直以来研究者对其理论的研究都充满争议,但是研究热情却一直不减。拉康理论始于20世纪30年代,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和革命性。其理论基础是镜像理论,正如《雅克·拉康》这本书序言中所说,镜像理论“成为了其精神分析理论秘密诞生地”。镜像理论是研究者探究拉康理论的窗口。深入了解拉康一生可以知道,他的精神分析理论的构建受惠于很多人:“唯一的导师”克莱郎博尔,其“精神的自动作用”为拉康对妄想症的研究提供了主题和方法;超现实主义者达利可以看做是拉康的镜像,拉康从达利身上“找到了把他带出精神病学领域狭隘的专业性的诗性之光……”[1];哲学家斯宾诺莎和雅斯贝尔斯给拉康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平行论”和“过程论”的方法论指导;“导师”科耶夫对黑格尔的解读则为拉康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富有原创力和再生力的思想资源”[2]……但是,对拉康理论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还是弗洛伊德、黑格尔和索绪尔:拉康理论即是对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继承、改造、发展,他的几乎所有的概念、问题都与弗洛伊德的理论紧密相关;黑格尔的关系性自我意识——主奴辩证法为拉康理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关系式,“拉康镜像理论的重要出发点,是改造过的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它的核心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欺关系”[3];后来,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为拉康精神分析的语言学转向提供了方向和方法,拉康提出了“无意识即他者的语言”的理论。笔者将立足于镜像理论,追溯拉康理论形成、发展的源脉和过程,并对拉康理论的建构进行解读和阐释。 一、拉康镜像理论的理论来源 拉康的镜像理论于1936年提出,开始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阐释镜像理论的论文《镜像阶段》像一个失窃的文本遗失在历史洪流中,直到1949年,论文《助于“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精神分析经验所揭示的一个阶段》的出现才使“镜像阶段”理论以新的面貌进入大众视野。镜像理论是对诸多前人理论的颠覆与创新,很难辨认出确切的理论源头,但是其素材却直接来自于瓦隆的“镜子测试”的试验,可是其解释已完全不同于瓦隆的心理学概念,而是经过了哲学—人类学的拉康式强力解读。上文提到,拉康的几乎每一个概念、问题都与弗洛伊德有关,“弗氏对自我和本我、意识与无意识的辩证认识为拉康的镜像理论提供了多种丰富的可能性”[4],可是拉康对弗洛伊德学说经历了从接受到修正、改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起了方法论的作用;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中期,“索绪尔语言学中的能指与所

消费社会理论 鲍德里亚

消费社会理论(鲍德里亚) 一、形成条件 社会历史条件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着力进行经济社会的复苏,在社会结构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在所有制形式上,合作制经济开始大量出现,股份制经济和跨国公司也不断涌现。同时,在这一时期无产阶级的科学文化水平得到了提升,中产阶级也逐步增多,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消费水平不断增强,服务行业日益兴盛。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不断的得到提升,商品数量不断增多,种类齐全,出现了物的极大丰富甚至过剩。 思想渊源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思想深受马克思的影响。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他指出:“不仅消费的对象,而且消费的方式,不仅客体方面,而且在主体方面都是生产生产的,所以生产创造消费者”。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消费是隶属于生产的,是存在于整个生产系统的。鲍德里亚认为,在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的生产消费理论是适用的而且是正确的,但是到了物质相对丰富的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就不再是一个被动的隶属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建立人际关系的模式。这种关系体现了人与物、人与集体和世界的关系,人们消费的也不再仅仅是物品,而是人与物之间的一种结构关系。鲍德里亚还受到罗兰·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和亨利·勒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影响。巴尔特突破索绪尔的理论,给符号重新赋予了社会内涵,他认为,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正在对流行体系的社会进行着意识形态的控制,进而销售这些商品。勒斐伏尔是鲍德里亚的导师,他在《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中揭露出,在日常生活的消费中,社会的消费不是以消费品的实际意义进行的,而是在社会关系的交往下逐渐形成的,物的消费演变成了符号的消费。与此同时,他指出消费实则是异化了,消费社会中的主体和客体发生着改变,物的存在变成了人们的需要,人们也为了追逐社会地位和名誉,

鲍德里亚的_消费社会_思想述评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思想述评 贺旭辉 1,2 (1.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上海 200444;2.枣庄学院政法与历史学系,山东枣庄 277160) [摘 要]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核心思想是: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在对物的享受中丧失自我;提出“符号价值”,特别关注 商品的符号性质;个人和集体的财富的增长是与危害的增加同步的;不平等的功能是增长的本身;人们社会“需求”的增长是没有限制的,而财富的增长是有限的;广告“通过他人来激起每个人对物化社会的神话的欲望”,不断为大众制造新的欲望需要、人际关系冷漠化等是消费社会的特征,消费社会也有问题和缺陷。 [关键词]消费社会;鲍德里亚;物品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77(2006)03-0050-04 法国当代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分析西方消费社会,其早期著作《消费社会》是对当代社会学的一大贡献,书中以消费为中心,以其独特的见解揭示了大型技术统治集团如何在所谓“消费社会”中实现对意识形态的操控。《消费社会》可与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相提并论。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是指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物的极大丰富与系统化而兴起的一种社会形态。消费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正在以其不可抗拒的魔力,向社会的每一个细胞渗透,它潜藏着控制力量,它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一定的后果。现在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让?鲍德里亚想要世人从虚幻的消费中醒来,摆脱温柔的富裕的陷阱,在享受物质的同时,不要丧失精神的自由和创造力,这对中国构建节约型的和谐消费社会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消费社会也有问题及缺陷。 消费社会思想的核心内涵 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受到物的包围,并在对物的享受中丧失自我。对于消费社会,鲍德里亚一方面从马克思的生产逻辑出发进行批判;另一方面,又借用了符号学的成果,揭示消费社会中由于符号的编码作用而导致的身份的社会区分过程,这是消费社会确立自身合法性的根据。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论 述是从货架上丰盛的琳琅满目的商品开始的。首先强调的是物的丰盛和商品的系列化与系统化,他认为在消费社会中最根本的变化是“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 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1](P 1 ) ,按照鲍德里亚 的意思,包围消费者的商品是以整体的面目出现的,传统的工业化社会是生产的社会,而当代进入了消费社会。鲍德里亚发现,在消费社会中,商品及其形象成为一个巨大的能指,不断地刺激人的欲望,进而使消费成为非理性的狂欢。消费不仅仅是一种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行为,它所起的也不仅仅是一种享受功能。在鲍德里亚看来,它是一个系统,是一种道德,是一种沟通体系,是一种交换结构,它起到一种社会组织的功能。 鲍德里亚提出“符号价值”,从“物的形式礼拜仪式”、“消费理论”、“大众传媒、性与休闲”三个方面,揭示了消费神话的产生原因与过程,分析了消费社会的深层结构。鲍德里亚的独到之处在于“符号价值”的提出,他特别关注商品的符号性质。所消费的不仅是一个物质的产品,而且也是一个象征的符号。大众传媒在消费社会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贯穿《消费社会》的一个主题非常明确:就是《消费社会》前言所指出的“砸烂这个如果算上是猥亵的,但算得上物品丰盛的、并由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竭力支持着的恶魔般的 [收稿日期]2006-03-20 [作者简介]贺旭辉(1963-),男,山东莱阳人,枣庄学院政法与历史学系副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系2005级博士研究生,主要 从事组织社会学研究。 2006年6月第23卷 第3期 枣庄学院学报 JOURNA L OF Z AOZH UANG UNIVERSITY Jun.2006 V ol.23NO.3

2010―2014:鲍德里亚理论研究综述

2010―2014:鲍德里亚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 让?鲍德里亚,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后现代理论家,被认为是法国旗帜最为鲜明、著作最为晦涩、创造力最为丰富的后现代理论家。鲍德里亚的理论90年代中期传入中国,对他理论的研究,在国内刚刚起步。2010至2014年有许多篇关于鲍德里亚理论的文章被发表,其中有4441篇在知网上能被检索到,就通过从这4441篇文章入手对近三年鲍德里亚的理论研究成果做一简要总结。 关键词:鲍德里亚理论研究;综述 一、鲍德里亚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战的结束后,西方世界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网络电脑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使人们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与此同时,在思想理论界,解构主义等新的思潮深深触动了各国学者,进而引发了思想理论界的地震。1968年法国发生了“五月革命”它促使一大批战后法国学者放弃了对政治、意识形态的直接关注,转而对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影响进行深入的反思。很多思想家撰文论析了工业时代的终结和一个新的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指出知识与信息成为社会的新的组织原则。福特主义的大规模生产与消费模式已被一种新型的全球化的和更为灵活的生产

所替代。 二、关于鲍德里亚其人 让?鲍德里亚,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后现代理论家,鲍德里亚生于1929年,他在巴黎获得了社会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巴黎十大和巴黎九大,从1968年出版《物体系》开始,撰写了一系列分析当代社会文化现象、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著作,并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法国知识分子。 三、鲍德里亚的主要理论 学界普遍认为鲍德里亚的理论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处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影响下,并结合符号学与精神分析理论对消费社会的批判分析。主要作品有《物体系》、《消费社会》和《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阶段也被称为鲍德里亚的现代理论时期;第二阶段由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变到后马克思思潮。这段时间他也被人称为其社会思想成型时期。在这一阶段,他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展开了较为尖锐的批评,成为后现代的理论先驱。代表作有《生产之镜》、《象征交换与死亡》等;第三阶段,他同一切现有的思潮决裂,最后同现实本身决裂,走向了主张物体支配一切的阶段。代表作有《诱惑》、《宿命策略》、《冷酷的记忆》等。 四、鲍德里亚理论研究综述 通看这4441篇文章我发现研究者对鲍德里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研究者关注鲍德里亚对经

鲍德里亚悖论

消费社会悖论与鲍德里亚困境 一、自我悖论 如里斯曼所说:“今天最需求的,既不是机器,也不是财富,更不是作品,而是一种是个性”。因此,处在消费社会的我们,每个人都在披荆斩棘的在“个性化”丛林中绝望地寻找着那些能够反映自身深刻特异性并使自己成为自己的那些差异,都把找到自己的个性并肯定它,当成自己最大的乐趣。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假如我是我自己,我还要‘真正地’成为我吗----或者说,假如我的身上还附着了一个假的‘我自己’,那么‘一小束明亮色调’是否就足以恢复存在之神奇统一?……而如果我是我自己,那么我怎么能‘比以往’更像自己:难道昨天的我不完全是我自己吗?”[1](P70)这便是消费生活中的自我悖论。我究竟能否成为我自己?我究竟在哪里?然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困境呢?难道是我们以前就处于这样的牢笼之中,只不过我们没有意识到,拟或它是现代消费社会的必然产物?首先必须弄清楚的是什么是“个性化”,“个性化”的实质究竟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个性化”? 鲍德里亚指出,“在这种‘个性化’中有一种类似于‘自然化’的效果。”[1](P72)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到处可以看到人类对环境的所进行“自然化”,其实质就是把自然扼杀后再把它重建。整片森林被砍伐,建造一片名为“绿色之城”的建筑群,然后种上几棵小树用以“制造”自然。其实,现实生活中,广告中到处宣扬的所谓“让你焕发出梦寐以求的自然光泽、天然光彩”的高档化妆品,不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因此,鲍德里亚说:个性化“与自然化、功用化、文化化等是同时代的。”[1](P72)那么,人们在这种对差异和个性化的追逐中是否实现了真正的自我,凸显了自我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我们之所以要披荆斩棘寻找“个性化”,其根源在于消费社会取消了人们之间的真实差别,作为矛盾性存在的真正个体已经不存在了。“这种具有坚实特征和特殊质量的绝对价值的‘人’,这种被这个西方传统锻造成主体组织神话的,具有其热情、愿望、性格……或平庸的‘人’,这个人在我们这个功用宇宙中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