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资源学知识点

文化资源学知识点

文化资源学知识点
文化资源学知识点

1.文化资源+创意+技术=文化产品+产业化操作=文化产业

2.文化产业的分类:物态形式,文化服务行业,文化附加值

3.文化资源的概述:是一种特殊资源,他值得可作为文化产业生产经营的各种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以及文化产业生产经营所必须的各种环境要素。

4.文化资源的特征:文化资源一定能够创造出货币财富的特定文化形态文化资源是动态变化的

5.文化资源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出于基础的地位

6.资源特性:生产性非消耗性再生性稳定性消费性

7.文化特性:精神性区域性共享性变异性稀缺性多样性

8.判断题文化资源与市场经济有强相关性文化资源范畴是变动的

9.文化资源的分类: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宗教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其他文化资源(文化智能资源)

10.文化智能资源:是从事创造谨慎劳动的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性才能,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重要资源,或者可以同其他文化资源以新的方式结合起来,形成巨大的文化财富。

11.文化智能资源的分类

外显文化智能资源(知识)---表现为版权产业

内显文化智能资源(智力)---创意产业

12.文化资源的保护方式

博物馆式保护(生态博物馆)命名式保护立法性保护开发式保护研究性保护个人收藏和传习13.生态博物馆:1、是一种以村寨社区为单位,社区居民参与

2、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

3、他强调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生态型

4、其生态的内涵即包括自然生态也包括人文生态

14.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文化景观以及非物质遗产

15.开发式保护:在有效的保护基础之上,进行合理的开发

16.文化折扣:文化贴现是指因为文化背景差异,国际市场中的文化产品不被其他地区的受众认同或理解而导致其价值的降低

17.如何降低文化贴现:1、淡化意识形态鸿沟2、用国际化语言讲民族故事3、挑选文化贴现低的类型和题材4、消减语言文化障碍

18.文化知识产权保护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我国采取了一定的法律保护措施

19.文化资源产权保护提出的原因:1.全球化还带的发展的必然趋势

全球化和新媒体时代到来,方便了对他国文化资源的认知和利用水平

文化产业的发展,拓展了文化资源开发的创新和传播能力

2.西方话语体系强调对具体知识成果的保护

片面强调对具体指知识成果的保护,忽视回避对文化资源的保护

对文化弱势地位国家的二次侵略

20.文化资源的产业化的内涵: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必然导致文化产生规模化,以及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群的兴起

21.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意义:1.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盛昌黎

2.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有利于提高人的精神文化素养

4.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5.有利于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

22.我国文化资源产业化存在的问题:1、盲目性2同质化3低端化

存在问题:1思想观念较为落后2文化传承链的断裂3.管理体质较为落后

23.资源整合的类型:1、区域文化资源整合2、部门文化资源整合(文化、宣传、金融部门等文化产业相关部门资源整合)3、多种文化资源间的整合4、文化资源与非文化资源的整合24.文化资源整合手段:1.文化与资本的融合: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2.文化和科技的融合:

3.三网融合

4.文化与旅游的融合

25.o2o和B2C不同点:1.O注重服务性,B注重购物2.O到现场。B不用

3.O库存的是服务,B库存是商品

4.O是本地化,B是全网络

相同点1.消费者与服务者第一交互面在网上(特别包括手机)

2.主流程是闭合的,且都是网上,如网上支付,客服等等

3.需求预测管理在后台,供需链管理是O2O和B2C成功的核心

26.世界文化系统:印度佛教文化系统希腊罗马文化系统基督教文化系统伊斯兰教文化系统儒家文化系统

27.大陆文化特点:盆地文化墙文化小农文化

28.文化的分类:海洋文化代表西欧文明大陆文化代表中国岛国文化日本英国

东方人:耻感文化西方人:罪感文化

29.中国文化的基本特性:人文性包容性伦理性和谐性务实精神

30.中国文化形成背景:1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偏居一方

2农耕经济3社会结构血缘为纽带稳定的聚族而居宗法制的确立

31.体验经济的特点:(1)非生产性;(2)短周期性;(3)不可替代性;(4)互动性;(5)深刻的烙印性;(6)经济价值的高增进性;

32.创意旅游(1)主题公园;(2)乡村旅游;(3)实景演出;

33.鲁菜派别:1沿海的胶东菜(以海鲜为主)2内陆的济南菜;3自成体系的孔府菜

34.川菜的派系:上河帮下河帮小河帮

35中国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秦—熬茶;制茶叶源于古巴蜀地区;西汉—煮做羹饮;茶树开始人工栽培,茶叶生产进入专业化;魏晋时期——饮茶之风渐盛;南朝时期——饮茶与佛、道联系起来;唐代—中国茶文化形成期,中国茶文化史上划时代的时期;宋朝—发展到鼎盛时期;明朝—中国茶文化的转折点;清朝——中国茶的家族基本建立;

36中国茶道:茶艺,茶德,茶礼,茶情,茶理,茶说,茶引导(即茶气功)---核心思想:和37中国茶道以儒、释、道三家文化为主体构成,总体基调是高雅而深沉、博大而精深

茶文化精神:(1)共同特征:和谐与宁静淡泊与旷达礼仪与养生、清思

38茶叶分类:绿茶(不发酵)红茶(全发酵)乌龙茶(半发酵)黄茶黑茶白茶

39中国古代礼俗的基本内容: 1.尊老敬师的优良传统;2.讲究礼让的优良传统;3.以诚待人的优良传统;4.相互理解的优良传统;5.礼貌待客的优良传统;6.维护民族尊严的优良传统;

40.节日民俗文化的特征:一、节日民俗是文化的历史积淀(1.时间跨度大 2.数量多3.内容丰富)二、体现主体文化精神(1.重亲情和重人伦2.注重人际交往3.群体意识较强)三、起到调节社会生活的作用(1.改善和调剂人们的物质生活;2.改善和调节人们的精神活动)

41变迁:血缘婚(族内婚,群婚制的低级阶段)伙婚(族外婚,群婚制的高级阶段)对偶婚一夫一妻婚姻

42传统婚礼的礼仪程序---“六仪”1纳彩;2问名;3纳吉;4纳征;5请期;6亲迎;

43总结灵山大佛成功的经验:(1)景观建设上,中国之最;(2)文化内涵上,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支撑;(3)宣传上,运用各种宣传方式扩大影响;(4)营销方面,积极开展各种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和承办重要会议;(5)公益活动方面,积极参与公益和慈善活动,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6)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文化资源学(1)

文化资源学 一、名词解释(5*5分=25分) 1、文化 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 2、农村文化、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意义 农村文化: 即乡村文化,是一种生发于传统农业社会,以农民为载体的,通过农村群众个体和集体努力创造并世代传承而逐步形成的,具有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各种功能的大众文化。 开发意义: (1)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是适应时代,加强区域竞争力的需要 (2)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是经济发展的突破 (3)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4)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有利于提高农民科学素养 (5)有利于保护传统文化 3、文化资源的价值体现在什么方面 第一,它是人类思想资料的重要来源 第二,文化资源是人类价值观念形成的依据 第三、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文化资本,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四,文化资源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来源 第五,文化资源是文化生产力的重要基础 4、文化资源概念及特点 概念: 文化资源指凝结了人类无差别劳动成果的精华和丰富思维活动的物质和精神的产品或活动。包括历史人物、文物古迹、民俗、建筑、工艺、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戏曲等。 特点: 意识性、不可再生性与无限使用性、易变性、时空差异性、社会性、消费的精神性、传承性、教化性。 5、企业文化 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员工的长期实践而形成的具有企业特色并被大多数员工所接受的处事风格、环境、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精神境界。内隐于员工精神心理面貌,外显于企业的物质文化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动力源。 6、企业文化资源 企业文化资源分类: (1)企业文化外部资源: 民族文化资源;社会文化资源;地域文化资源;行业文化资源;国际文化资源 政治文化资源;经济文化资源 (2)企业文化核心资源: 企业家文化资源;管理者文化资源;普通员工文化资源 (3)企业文化内部资源: 企业历史文化资源;企业体制文化资源 企业环境文化资源;企业管理文化资源 企业经营文化资源

(完整word版)6复习文化资源学(20210203012921)

复习文化资源学 一.名词解释 1. 什么是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它是指可作为文化产 业生产经营原材料的各种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以及文化生产经营所必须的各种环境要素,其中,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称其为资源;文化资源是动态变化的。 2. 文化资源的潜在性指文化资源在物质形态和价值表现上,被人们发现、开发和利用,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 3. 游艺文化指民间传统的娱乐文化,其表现形式有口头语言表演、动作表演、综合艺术表演。 4. 市场价值法(生产力损益法)是将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文化资源和环境的变动将导致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变化,进而影响效益,依此来推算文化环境质量的改善或破坏所带来的经济上的影响。 5. 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解放、自由及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长期斗争实践形成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 6. 意愿评估法 是指在缺乏市场相关数据的情况下,通过消费者调查或专家访问,推断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或他们对商品或劳务数量的选择愿望,以获得对文化资源价值或保护措施的评估。

7. 文化贴现(文化折扣) 指因文化背景差异,国际市场中的文化产品不被其他地区受众认同或理解而导致其价值的减低。8.单向文化资源开发指对单向文化资源的利用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后,找出更有利于其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使之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9. 文化资源的产业化 指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经济发展要素,与其他经济发展要素充分结合,今儿催生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网络游戏等文化经济现象和产业形态的经济活动。 10. 文化资源的整合在文化产业开发时将区域内的文化资源作为一个整体和系统,对系统内各种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文化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是这些文化资源通过某种方式互相衔接和有机融合,最终形成资源 共享和协同发展,从而实现文化资源的效益的最 大化和利用率的最优化。 11. 文化资源的跨类型整合 文化资源的跨行业整合以文化主题为核心,以文化资源为内容,以各种行业内容为方式进行多方向的线性延伸。加强各种行业之间的联系互动,达到良好的传播和营销效果,有助于文化品牌的形成与成长。 12. 文化资源的空间整合

复旦MPA政治学考点整理

政治学考点试整理 考点一:古典民主向现代民主的发展进程与差异 一、民主的本意是指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决策,并轮流做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为了确保直接民主,就必须: 1、让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和平等的决策权——人人都直接统治; 2、统治者定期轮换,时间越短越好——群体与个人、立法与执法的轮 换; 3、以随机方式产生统治者——抽签而非投票; 4、定期驱除可能威胁到民主的人——陶片放逐法。 然而,古典民主要求规模小,只能在城邦中实施;统治者对于作为专门技艺的政治有很高要求,而民众或冷漠(不关心政治),或愚昧(缺乏政治能力),甚至有可能出现民众暴政(苏格拉底之死),同时古典民主将妇女、外邦人等均被排除在外,也只是少数人的统治。 二、现代民主是代议民主,即人人都享有平等挑选统治者的权利,选出统治者代表人民统治而不是人民直接统治。因此,代议民主是一种民有和民享的政府,但并不是民治的政府。人民的统治变成了人民同意的统治,进而变为人民同意的被统治。 考点二: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对于自由的不同理解

新自由主义承袭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的个人主义传统,主张“个人拥有权利。”“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侵犯个人基于正义的权利。其代表作是罗尔斯的《正义论》。新自由主义主张个人至上的价值观,个体可能先于自我拥有社会价值。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是后天的、外加的。 社群主义的出现,源自对《正义论》一书的背后自由主义理论的批判。社群主义全然反对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认为自由主义忽略社群意识对个人认同、政治和共同文化传统的重要性,理论建构前后有其限制。社群主义认为,完全独立于社会价值和社会目标的个人自主是不存在的,任何个体人格都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着不同社群的历史和传统。 社群主义以社会本原取代自由主义的个人本原,其所言的自我观是一种社群导向的自我观,主张个人认同及价值观的形成,并非在进入社群前即由个人意志所决定,必须透过个人与其所著根的社群间的对话关系发现之。由于自我构成和自我理解的关系互为交互作用不可分,因此要理解一个人,也必须从其身处社群的生活背景来理解。 (真的很难理解…恳请达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下。) 考点三:从消极自由主义到积极自由主义的脉络(学术要点) 柏林的观点:消极自由即免受他人强制的自由;积极自由即积极完善自我的自由。 消极自由主义即所谓法权自由认为,自由只能是一种法治状态下的自由,政府的作用仅限于通过对暴力的垄断而强制法律实施(守夜人),不应该主动干预社会经济。 可是,消极自由主义有其缺陷:在现实中很难区分冒犯与强制的边界;在理

政治学基础期末考试重点

一、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分析 (一)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道德政治观 1.孔子:“政者,正也。”-仁义礼智信。柏拉图: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亚里士多德:国家等同“最高的善”,是人们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2.道德政治观的根本弱点: (1)从哲学思辨出发,具有浓厚的“神秘和思辨的色彩”; (2)掩盖了社会阶级对立和利益冲突。 (二)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神权政治观 1.“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托马斯.阿奎那:黑格尔:绝对精神 2.有客观唯心主义性质 (三)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1.法家-韩非:政治就是用权 马基雅佛利(意大利):政治是夺取权力、掌握权力的必要方法的总和。马克斯.韦伯(德国):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利或力求影响力的分配。哈罗德.拉斯韦尔(美):权力的形成和分配。 2.权力政治观: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恩格斯)。 (四)政治是一种管理活动。 1.孙中山:“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吴恩裕:政治乃是用用公共的强制力对于众人之事的治理。G.庞顿和P.吉尔(美):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地集体活动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 2.众人管理政治观的特点:政治的公共性;政治的管理性 (五)其他观点: 政治是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过程; 政治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 1.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关系是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实际上是指社会中的公共权力问题。 4.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5.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三、政治的定义 确定政治的内涵应满足三个必要条件:一是政治这一范畴的周延性:二是政治这一范畴的确定性;三是政治这一范畴的本质性。 政治的含义: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四、政治权力作用的方式(主要由利益关系的状态和政治权力关系的状态、性质双方力量强弱等因素决定的) 1.指令方式-指政治权力主体借助于某种宣传媒介,以指示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志,要求政治权力客体照此行事。 2.压力方式-指政治权力主体运用政治权力对政治权力客体形成一定的强制形势,以此使权力客体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意志作出行为选择。

文化资源的概念与分类教案资料

文化资源的概念与分 类

第二讲文化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提要: 1. 文化资源的概念 2. 文化资源的分类 3. 文化资源的特点与开发类型 1 文化资源的概念 文化资源是一个涵盖很广泛的概念,有人说,除了自然资源,都是文化资源。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它的前提——文化,正如爱德华·泰勒所说,本身就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当然,文化资源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文化,加了“资源”一词就意味着它已经拥有过去时态(时间性)、可资利用(效用性)等含义。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文化资源可用于指称人类文化中能够传承下来,可资利用的那部分内容和形式。 因此,文化资源是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成果及其转化的一部分。在本课程中,我们围绕所关注的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活动来理解各类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的中心任务是将有限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有用的文化产品,包括文化实物产品、文化服务产品及其衍生形态。 1.1 什么是资源? 一般来说,资源是指不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生产性资产。资源常常讲利用和开发,与生产的关系十分紧密。我们认为与文化生产或者与文化产业相关的“素材”才是文化资源的核心指向,而这些素材也来自于人类的活动与创造。 人类早期的资源以自然资源和生活资源为主,如土地、森林、猎物等。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化,人类自身创造的资源越来越重要,其的构成也越来越复杂、多样。符号化知识、经验型技能、创新型能力、通讯手段、社会组织系统等等,都成为了生产的要素即生产的资源。不仅

有经济生产方面的资源,而且有社会生活方面的资源,如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等。因此,人类积累的一切创造发明成果,都成了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活动进一步发展的资源。 总之,资源是指“资财的来源”,即包括自然资源如土地、森林、矿藏、水域等,也包括各类社会资源。其中,文化就是一种社会资源,它也同时体现为有形的物质载体和无形的精神资产。 1.2 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 资源科学——综合资源学,区域资源学,部门资源学 综合资源学——资源地理学,资源生态学,资源经济学,资源评价学,资源工程与工艺学 ,资源管理学,资源法学 ↓ 区域资源学 ↑ 部门资源学——气候资源学,生物资源学,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矿产资源学,海洋资源学,能源学,旅游资源学。 1.3 我国的文化资源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文化积累十分丰富。从形而上的角度看,有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两大源流,每条源流的支脉又蕴藏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至今影响我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审美意识。 从形而下的角度看,几千年来我们的衣食住行发展出复杂多样的方式,其间凸现的生活艺术融进了中国人高雅的情趣和独具匠心的巧思。此外,中国地域辽阔,民风民俗、民间文化异彩纷呈。剪纸、年画、皮影、木偶、砖雕、器具、面具、玩具、民居、刺绣、服饰、饮食、建筑、园林、风筝、印染等民间文化堪称世界一流。这也是我们的又一大财富。 2 文化资源的分类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政治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_______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性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公共权力 _______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马基雅维利 _______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础。利益 _______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理想主义 _______是我国最高工会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 _______理论被视为民主研究的现代学派。现代“精英民主” _______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宪政 “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_________社会时期。奴隶 1949年至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________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民众主义 A 阿尔蒙德和维巴于1963年出版了《公民文化》,该书为研究_______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政治文化 C 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的社会。政治化 传统自由主义者认为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是国家和政府____________的唯一来源。合法性 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_________的政治行为。普通公民 D 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__________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社会价值 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__________和法国革命。美国革命 G 根据马克思的理解,意识形态指的是_________的思想观念。统治阶级 根据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政治生活被分解为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____________ 三个方面。公共政策 公共权力具有____________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权威性 公民行使政治表达的手段主要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愿、_______。政治言论 古代社会的治理的核心理念是_________。统治 国家的产生以____________的形成为组织标志。政府 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复合制。单一制 J 具有现代化和________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民主意识 K 卡尔?波普和汉娜?阿兰特等人基于对____________的分析,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封闭的思想体系”,要求垄断真理,拒绝宽容反对意见。法西斯主义 L 理想主义途径是民主的_______研究的基本思路。政治哲学 M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的产物。私有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对于________的参与。政治事务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____________。社会关系

第二章 文化资源的形态

第二章文化资源的价值及其形态 第一节文化的分类 第二节文化资源价值的特征 第三节文化资源的分类 第一节文化的分类 1、文化 1.1 文化的层次 关于文化的内涵,说法很多。通常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意识文化。又称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意识文化包括心理、心态、信念、观念等纯意识领域,也包括哲学、伦理、道德、宗教、美学、音乐、诗歌、文学、绘画等理论化和对象化的意识领域。 第二层次,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处理人间关系的产物。制度文化包括反映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的制度,如原始共产主义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等;包括各种具体制度,如政治制度、婚姻家族制度等。制度文化还包形形色色的规章制度,如生产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定势、民俗民风也可列入制度文化中。 第三层次,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物质产品中融入意识文化的要素,物质成了意识文化的载体。建筑、园林、服饰、器物、饮食、交通工具等物质形态都有精神要素,都有文化的内涵。 1.2 西学东渐 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基本上也可以划归为这几类。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人船坚炮利之下,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一步步走向深渊,在这国家民族存亡之时,中国的有识之士,先进的中国人,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逐渐向西方学习, 1.2.1 意识层面 大量介绍翻译,或撰写西方的史地,哲学,科技,政治,法律等书籍,最先的是林则徐,魏源,然后是梁启超,严复,维新运动,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李大钊,陈望道等五四运动,等等如此,都是为了把西方先进的文化,比如哲学,政治学,社会学,诗歌等介绍到中国来,希望从思想上改变中国人,这是意识文化方面。 1.2.1 制度层面 洋务运动,学习并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管理与技术,希望能强化中国的军事,戊戌变法,直接把中国专制政体改为西方的立宪政体,辛亥革命,希望把中国专制政体改为民主共和。 1.2.3 器物层面 西餐,西装,沙龙,夜总会,上海百乐门,舞厅,西式婚礼,黄包车,一说从日本引进的,一说是从法国引进的,小汽车等等。 建筑方面特地要说的,就是:大多数人较为熟悉的武汉大学樱花大道上面的学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一、填空题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文化现象) 2、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文化) 3.“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说苑?指武》) 4.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文化现象) 5、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6、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7、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8、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9、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 10、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11、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文化传统) 12.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文化内涵) 二、名词解释 1、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文化思潮。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团(民族或阶级)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系。 3、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4、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5、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6、.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计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7、广义文化: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8、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成为文化事象。 9、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文化观念。 10、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12.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三、简答题 1、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②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第一章

政治学考试重点归纳

政治学考试重点归纳 政治的含义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道德政治观——政治是对于一种社会价值的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代表人物和观点: 孔子,仁义礼智信,儒家学说; 柏拉图认为,政治的本质问题在于“正义”,因此,他的理想国就是“正义”国,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这四种美德; 亚里士多德把政治等同于“最高而最广的善”,认为它是人们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2)权力政治观——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代表人物和观点: 法家韩非,主张政治之道的主要内容是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16世纪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弗利,在西方思想史上率先把道德与政治权力分立开来; 德国马克斯.韦伯认为,“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力或力求影响权力的分配; (3)管理政治观——政治是公众事务的管理活动 代表人物和观点: 孙中山先生以公众管理来界定政治,他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美国G.庞顿和P.吉尔认为:“政治是与社会事务的治理以及个人和群体对这种政治理所具有的控制力的相关的制度安排。” 让.布隆认为:“政治是在共同体中并为共同体的利益而做出决策和将其付诸实施的活动。”(4)决策政治观——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代表人物和观点: 这一观点由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提出,并且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美国哈德罗.D.拉斯韦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申,把政治定义为“什么人,在什么时候,怎样获得了”尊重、收入、安全等社会价值,从而对于政治分配社会价值的阐述和确定更加明确。 (5)神权政治观——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 代表人物和观点: 董仲舒创造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鼓吹“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神权政治观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依据。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尘世的一切都是神安排的,而“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 黑格尔认为政治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国家是精神为自己所创造的世界”。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政治的定义: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实现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文化资源学习题

1.名词:资源文化资源 (1)资源,是指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着,能够为人类开发利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经由人类劳动而创造出财富或资产的各种要素。 (2)文化资源就是人们从事文化生产和文化活动所利用或可资利用的各种资源。 2.简要谈谈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区别。 (1)自然资源,一般是指能够进入人类劳动生产过程并被加工成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那部分自然要素,如土地、矿藏、水、大气、森林、草地、野生生物等。 (2)文化资源是资源的一种形式,相对于其他资源来说,它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它指的是具有文化属性的各种资料,包括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等。文化资源蕴藏于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之中,与自然资源不同的是,文化资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具有变异性的特点,它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出现变化。文化资源是以文化形态表现出来的,这是它不同于自然资源的突出特征。文化资源既可以一种可感的物质化和符号化形式存在,又可以一种思想化、观念化和经验化的方式表现出来。 3.如何认识文化资源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1)文化资源是人类思想资料的重要来源(2)文化资源是人类价值观念形成的依据(3)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文化资本,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4)文化资源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来源(5)文化资源是文化生产力的重要基础 4.文化资源有哪些主要特点?(1)意识性文化资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资源,而非天然形成的,所以,无论是物质文化资源还是非物质文化资源,都与人类意识有关,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创造出来的,这是与自然资源不同的地方.(2)再生性与不可再生性(3)社会性文化资源是人类所创造的一种社会化的资源,它是为满足社会需要而创造的,因此,文化资源带有鲜明的社会性特点。(4)传承性是指文化的延续和继承,它是一种文化传递活动,它使得文化具有了稳定性和连续性。(5)教化性它具有十分突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因为文化体现出的是人类的某种意志和价值观,它是按照人类社会的愿望和要求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意识形态内容。(6)共享性(7)动态性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均承载着一定的内容,而此内容既有其相对稳定的特征,也有其发展变化的一面。由此决定了文化资源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 5.文化资源的传承方式主要有哪些?主要有物质的方式、精神的方式和行为的方式。(1)物质的方式是通过物质的有形载体来传承文化的,例如,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各种不同文化风格和样式的建筑、工艺、雕刻、器物、服饰、饮食等。这些物质载体不仅成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而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而且在现代社会中还因为表达了某种特定的文化观念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2)精神的传承方式属于非物质的,它是通过精神的无形方式来传承文化的,例如,风俗习惯、口传文化(神话、传说、歌谣、民间故事等)、宗教信仰、语言艺术、道德观念、思想意识等。(3)行为方式的传承主要表现在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层面,事实上它们与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有密切关系。 6.结合现实简要谈谈知识资源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知识经济的兴起,就包含着极为深刻的当代文化内涵,它不仅决定着知识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关系到知识对当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作用。知识这一精神文化资源在当代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资源,知识与经济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影响,是促使现代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重要原因。知识经济是通过知识创新与知识成果的转化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经济活动。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把知识看作是内在的生产力要素,通过知识形态的转化与生成,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生产资源,以获取经济效益。

文化资源学试题题库

文化资源学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民俗文化资源特征的是(C) A 民族性 B时间性 C经济性 D社会性 2.根据文化资源形态划分,不属于文化资源类型的是(D) A符号意义的文化资源 B经验型的技能文化资源 C垄断性旅游文化资源 D学术性的专业文化资源 3.不属于历史文化资源表现形式的是(D) A历史遗迹B历史建筑C无形文化遗产D古代园林 4.下列不属于文化资源价值表现的是(D) A经济价值B历史价值C精神价值D人类价值 5.下列不属于文化资源评估基本原则的是(D) A科学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可量化原则D宗教性原则 6.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文化价值成因的构成部分(D) A.原真性 B.存在性 C.非使用性 D.历史性 7.以下哪个选项是按照文化资源的基本形态划分的(A)A.符号化意义的文化资源 B. 历史性文化资源 C.物质文化资源 D.地域文化资源 8.(A)和(A)是文化智能资源的两个核心要素,智力成果和脑力资产共同构成文化智 能资源。 A.知识、智力 B.知识、科技 C.科技、智力 D.创新、科技 9.以下选项,哪个不是文化资源价值考量基础(B) A.资源价值论 B.需求层次论 C.环境价值论 D.劳动价值论 10.(A)是文化资源产权保护体系的核心部分。 A.文化利益分配机制 B.文化资源保护机制 C.文化资源的产权认定机制 D.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11.根据文化的不同形态可以将文化划分为三种不同形态,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不符合的 (D)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社会文化 12.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化资源的价值成因(C) A、原真性 B、存在性 C、价值性 D、非存在性 13.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化资源评估的基本原则(D) A、科学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无宗教原则 D、不可量化原则 14.下列哪一项不是历史文化资源的特征(A) A、历史性 B、独特性 C、多样性 D、不可再生性 15.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化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D) A、保护意识薄弱 B、保护力度不够 C、保护缺乏科学性 D、保护积极性差 16.哪个选项不属于文化资源的资源特性( C ) A、生产性 B、非消耗性 C、不可再生性 D、稳定性 17.以下不属于文化资源四大类中的是( A )A、历史资源 B、技术资源 C、专 利资源 D、智能资源 18.以下不属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的是( B )

政治学概论自考重点整理笔记

政治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 ■剥削阶级关于政治的解释(单选):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对政治的科学解释)(多选,简答) ①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②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③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 ④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多选): (1)狭义: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政治学要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 (2)广义: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3)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治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因此,政治学应当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多选)(6个): ①政治学基础理论(含政治思想史) ②中国政治(这是我国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③比较政治 ④公共政策 ⑤行政管理 ⑥国际政治 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代的政治学(多选)

■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脉络(多选): ■(单选)行为主义方法是20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单选)西方政治学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①19世纪末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西方政治学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宪法成为政治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罗斯福新政”是其典型代表。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向,为政策的制定过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主要内容:(简答) ①它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 ②它明确指出了有文字记载以来,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 ③它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④它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是用共和制来代替君主制,不是简单地要求国家形式的改变,而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⑤它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 第三节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多选)政治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1)历史研究法; (2)制度研究法; (3)比较研究法; (4)结构-功能研究法; (5)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方法。 第二章国家与阶级

文化资源学作业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201505900014 姓名马红燕 课程代码020063 课程名称文化资源学 评阅教师 第 2 次任务 共 5 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任务内容: 一、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精神内容与物质载体结合有哪些方式? 任何文化资源都可以看做是特定精神内容和其物质载体的结合。例如,文学着作可以是文学内容和纸质载体的结合;名人故居是文化名人的轶事、名声等精神内容资源和特定建筑物质载体的有机结合;而公共文化资源,如美术馆、博物馆等,

是建筑载体和陈列的文化艺术作品的结合。所以,不同的精神内容存的性质及其存在状态,以及其与特定的物质载体结合的形式,决定了这种文化资源存在属性。 2、科技进步对文化资源有什么影响? 答:现代科学技术批量复制和无障碍传播手段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支撑。高科技在文化产品生产领域从内容到形式、从生产方式到传播方式都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品生产的发展和创新。发达国家通过科技运用有力的推动了文化产业化。 3、文化资源的价值评价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原则 2、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原则 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 4、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评价原则 4、如何对文化资源进行成本法评价? 答:在生产或形成一项文化资源的成本可以确定的情况下,可以用成本核算方法计算文化资源的价值。把一定时期内对文化资源利用和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其性质和发生地点,分类归集、汇总、核算,计算出该时期内费用发生总额,以此作为确定资源使用价格的依据。其基本任务是正确、及时地核算产品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提供正确的成本数据。

高二政治学考知识点归纳

2014年高二政治学考知识点归纳 必修一《经济生活》 1、供求影响价格:①当供大于求,货多不值钱,价格下降(称买方市场)。②当供小于求,物以稀为贵,价格上升(称卖方市场)。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宗教信仰、习俗等是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时,会增加对它的购买。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③在互为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下降,导致另一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④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会引起另一互补品的需求量增加。⑤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物价上涨,会引起人们的购买力下降,降低消费水平。 3、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4、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两个:①居民的收入水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如果人们对未来收入有非常乐观的预期,就会加大当前的消费、反之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人们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总体消费水平提高。②物价总体水平: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物价水平上涨,会引起人们的购买力下降,人们消费水平降低;反之,则人们消费水平提高。 5、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我国现阶段除公有制经济之外,还存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我们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6、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学管理、科技进步等手段,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信誉。 7、劳动和就业:(1)重要意义:①从国家角度看:就业是民生之本,有效的就业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②从社会角度看: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社会生产顺利地运转。③从个人角度看: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就业形势: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3)解决措施: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劳动者:①劳动者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极谋求自主创业,靠自己的双手开拓自己的生活。②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即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③劳动者要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8、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1)为什么:①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②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权利。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保证。(2)怎么办:党和政府:制定和完善《劳动法》和劳动合同制度,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完善社会保

文化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讲文化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提要: 1. 文化资源的概念 2. 文化资源的分类 3. 文化资源的特点与开发类型 1 文化资源的概念 文化资源是一个涵盖很广泛的概念,有人说,除了自然资源,都是文化资源。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它的前提——文化,正如爱德华·泰勒所说,本身就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当然,文化资源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文化,加了“资源”一词就意味着它已经拥有过去时态(时间性)、可资利用(效用性)等含义。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文化资源可用于指称人类文化中能够传承下来,可资利用的那部分内容和形式。 因此,文化资源是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成果及其转化的一部分。在本课程中,我们围绕所关注的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活动来理解各类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的中心任务是将有限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有用的文化产品,包括文化实物产品、文化服务产品及其衍生形态。 1.1 什么是资源? 一般来说,资源是指不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生产性资产。资源常常讲利用和开发,与生产的关系十分紧密。我们认为与文化生产或者与文化产业相关的“素材”才是文化资源的核心指向,而这些素材也来自于人类的活动与创造。 人类早期的资源以自然资源和生活资源为主,如土地、森林、猎物等。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化,人类自身创造的资源越来越重要,其的构成也越来越复杂、多样。符号化知识、经验型技能、创新型能力、通讯手段、社会组织系统等等,都成为了生产的要素即生产的资源。不仅有经济生产方面的资源,而且有社会生活方面的资源,如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等。因此,人类积累的一切创造发明成果,都成了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活动进一步发展的资源。 总之,资源是指“资财的来源”,即包括自然资源如土地、森林、矿藏、水域等,也包括各类社会资源。其中,文化就是一种社会资源,它也同时体现为有形的物质载体和无形的精神资产。 1.2 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 资源科学——综合资源学,区域资源学,部门资源学 综合资源学——资源地理学,资源生态学,资源经济学,资源评价学,资源工程与工艺学 ,资源管理学,资源法学 ↓ 区域资源学 ↑ 部门资源学——气候资源学,生物资源学,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矿产资源学,海洋资源学,能源学,旅游资源学。 1.3 我国的文化资源

政治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政治学概论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1.政治的含义: (1)政治是一种对道德的追求和实践 (2)政治是一种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3)政治是一种管理众人和管理社会的活动 (4)政治是一种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过程 (5)政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 2.政治学研究对象 (1)政治学是研究国家问题的科学 (2)政治学是研究公共事务管理的科学 (3)政治学是研究公共权力的获得和维持的科学 (4)政治学是研究社会价值和社会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科学 (5)政治学是研究特定的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6)政治学是研究公共政策的形成和实施的科学 3.政治学研究方法: 古今中外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在当代中国,研究政治学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两大类:1,,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科学的根本方法,也是研究政治学的根本方法。它要求我们辩证地,客观地认识和分析政治现象,揭示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具体地说,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必须坚持以下的方法:(1)历史分析方法 (2)经济分析方法 (3)阶级分析方法 (4)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2,,采用和借鉴西方政治学的方法: (1)政治行为研究方法 (2)政治系统分析方法 (3)交叉融合的研究方法 4.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1)哎呦,,,,好多好多 第二章阶级与国家 1.阶级是什么? 阶级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些稳定的社会团体,这些集团由于它们在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的共同利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意识形态,彼此发生着特定的关系。 2.国家起源: 国家的起源问题就是国家的产生问题。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和阶级的产生和发展紧密相连的,是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这一特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文化资源学 第一章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什么就是资源 所谓资源,就是指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着,能够为人类开发利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经由人类劳动而创造出财富或资产的各种要素。 当前理论界把资源按其属性分为两大类: (1)自然资源,一般就是指能够进入人类劳动生产过程并被加工成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那部分自然要素,如土地、矿藏、水、大气、森林、草地、野生生物等。(2)社会资源,主要就是指人类通过自身劳动,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的物资与精神财富。它不仅包括人类劳动所提供的以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劳动力资源与经济资源,而且也包括科技、教育、文化、信息、管理等非物质形态的资源。人文资源总体上说属于社会资源。 2,文化资源的概念 文化资源就就是人们从事文化生产、经营所必须的各种物质要素与精神要素,以及文化产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各种环境要素。包括物质文化资源、精神文化资源与文化人才资源三类 3,文化资源的特点(简答或论述) 一、形式多样性文化资源就是一个外延非常丰富的系统。从资源的构成来瞧,没有任何一类资源比文化资源的构成更加复杂与多样。所以,文化资源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存在形式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文化资源就是同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资源。 二、以精神形态为主要存在形式文化资源既有物质的存在形式,又有精神形态的存在形式,但物质的形态最终还就是服务于精神形态的。对于文化资源深层次的开发与利用,不就是仅仅瞧其外在物质形态,而主要就是瞧它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程度。 三、可再生性与自然资源相比,文化资源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可再生与重复利用。文化资源由于其载体、介质及其形式的多样性,成就了其可再生与重复利用的特性。而且往往就是越使用价值越高,使用的次数越多就越珍贵。一种文化资源使用的人越多、频率越高,不但不会导致它的量的减少,而且还可能促使这种文化资源量的增长,甚至产生新的文化特质。 四、传承性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就是一种历史的积累,其中体现着该民族的特性,而这种特性就是通过长期的文化创造反映出来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大都经过从初创、到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质,最终基本形成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态。这其中存在着一个继承、发展、创新的问题。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这个民族共同智慧的结晶,就是一代一代人传承下来的。 五、稳定性文化作为客观存在,就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就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就是包括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发展历程的观念形态,深深地刻印在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一旦形成,具有相当的稳定性。特别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部分,就是超稳定性的。文化资源的稳定性还表现为,文化资源本身常常体现为一种文化传统,人们可以丰富它、发展它,甚至对传统进行创新。但文化的前因后果,历史联系就是不可能割断的,呈现出来的就是历史与现实统一的文化。 六、共享性文化资源也存在产权归属,但与自然资源有显著区别的就是,文化资源的产权拥有者并不一定对这一资源完全独占独享。一种新知识、一项新技术、新发明,产权拥有者可以使用,产权以外的其她人、其她国家与组织通过合法的程序也可以使用它。任何文化资源一经产生,既就是民族的,更就是世界的、全人类的共同资源、共同财富。特别就是在信息时代,知识、信息的传播速度十分惊人,世界上每个角落发生的事情都可以迅速传遍全球,这就使文化资源的共享水平进一步提高。 七、地域差异性文化资源具有很大的地域差异性。不同的国家、民族、地区之间,由于不同的科技水平、经济状况以及人们的生产方式、价值观念、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的不同,因此人们的文化观念不同,对文化资源的认识就存在着很大差异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