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腺癌预后危险因素的分析

乳腺癌预后危险因素的分析

乳腺癌预后危险因素的分析
乳腺癌预后危险因素的分析

乳腺癌预后危险因素的分析

陈熙昀

指导老师:谢芳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情况的高危因素,为乳腺癌制定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对162例乳腺癌病例进行调查分析,采用Cox回归对所获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恰当的激素治疗可能

是乳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而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则具有保护作用。结论:乳腺癌激素治疗的不恰当对乳腺癌的复发及转移有促进作用,在临床治疗方面尤其值得注意。

【关键词】乳腺癌;ER;PR;激素治疗;预后

随着生活习惯及水平的改变,乳腺癌已成为发病率上升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增病例达3%~4%,一直高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尽管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取得较大进步,但肿瘤的复发与转移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了解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各种因素,探讨这些因素在乳腺癌复发、转移以及治疗中的作用,我们对2005年1月-2009年10月间临床病理资料完备的乳腺癌病例进行分析,旨在寻找出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理论依据,提高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2005年1月-2009年10月经病理确诊的426例乳腺癌临床资料中筛选出临床病理资料完备病例162例,均为女性,年龄22~94岁,中位年龄52岁,其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40例(24.7%);ER阳性者95例(58.6%);PR阳性者101例(62.30%);C-erb-B2阳性)者86例(53.10%)。

1.2 研究方法

进入分析的患者资料要求:包括一般情况、妇科疾病史、年龄、肿瘤大小、发生部位、患者家族史、病理诊断及类型、手术方式及治疗方案(如:手术类型、放/化疗方案、生物治疗、激素治疗等)、肿瘤分期、血清学检测和复发转移等预后情况以及ER、PR、C-erBb-2、nm23等肿瘤标记物的检测结果。

将患者上述临床病理资料录入并建立数据库,并分析各变量的产生,对年龄、甘油三酯、碱性磷酸酶等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变量的转变,各变量的赋值见表1。采用SAS(8.1)进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后,进一步做Cox多因素分析,估计各因素参数、似然比以及95%可信区间(CI),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完备病例162例,均为女性,年龄为22~94岁,中位年龄52岁。本次研究共分析治疗方案、手术方法、高血压病史、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碱性磷酸酶水平、ER表达情况、PR表达情况、C-erbB-2表达情况、肿瘤家族史、其他生殖系统疾病等14个变量,筛选出3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见表2)。其中接受激素治疗与乳腺癌的复发呈显著正相关,可能是其危险因素;而ER、PR与乳腺癌的复发与转移呈显著负相关,可能是保护因素。进而将上述有显著性意义的变量逐步引入Cox回归,P>0.05 为界限,经多因素分析,进一步筛选2个有意义的变量。结果表明,不恰当接受激素治疗与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的相关性最大,是影响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而PR阳性则显示对乳腺癌的预后具有保护作用(见表3)。

表1 变量赋值表

变量含义量化值

therapy1 治疗方案传统方案=1;非传统方案=0

therapy2 手术治疗方法根治术=1;保守治疗=0

pressure 高血压高血压=1,无高血压=0

address 本外地本地=1,外地=0

EDU1 教育水平文盲=1,非文盲=0

TG1 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正常=1,异常=0

PHH 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偏高偏高=1,正常=0

PHL 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偏低偏低=1,正常=0

diseases 其他生殖系统疾病有=1,没有=0

family 家族病史有=1,没有=0

Hormone 激素治疗情况接受=1,没有接受=0

Size 肿瘤大小直径<2cm为1,2~5cm为2,>5cm为3 Location 发病部位左边=1,右边=2

age1 发病年龄<50为1,>=50为0

表2 乳腺癌单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

变量参数(β)标准误似然比χ2P值RR(95%CI) therapy1 0.60658 0.73661 0.6781 0.4102 0.433-7.770 therapy2 0.22865 1.02039 0.0502 0.8227 0.170-9.287 pressure -0.10411 0.43771 0.0566 0.812 0.382-2.125 address -0.48951 0.54453 0.8081 0.3687 0.211-1.782

EDU1 0.44923 0.54393 0.6821 0.4089 0.540-4.551

ER -1.21422 0.41754 8.4568 0.0036 0.131-0.678

PR -1.66174 0.41868 15.753 <0.0001 0.084-0.431

C-erb-B2 -0.09699 0.38849 0.0623 0.8029 0.424-1.943

TG1 0.63148 0.49404 1.6338 0.2012 0.714-4.952

PHH 0.62681 0.41766 2.2524 0.1334 0.825-4.244

PHL -13.02895 1056 0.0002 0.9902 0-0

diseases -0.69425 0.64555 1.1566 0.2822 0.141-1.770 family -0.31244 0.48543 0.4143 0.5198 0.283-1.895 hormone 1.12751 0.39599 8.1071 0.0044 1.421-6.710

size 0.38934 0.33052 1.3876 0.2388 0.772-2.821 location 0.17667 0.31386 0.3168 0.5735 0.453-1.550

age1 0.63186 0.38227 2.7321 0.0984 0.889-3.979

表3 乳腺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强迫进入法)

变量参数(β)标准误似然比χ2P值RR(95%CI)

PR -2.01054 0.44403 20.5022 <0.0001 0.056-0.320 hormone 1.4833 0.41103 13.0229 0.0003 1.969-9.864

3讨论-

乳腺是性激素依赖器官,其腺体的生长、发育和增殖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以往的研究表明部分乳腺癌细胞中存在雌激素受体(ex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ogen receptor,PR)可与雌、孕激素相结合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ER是一种分子量为66KD核蛋白;为甾醇激素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具有DNA和配体结合域,能与雌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在某些基因的转录活化中发挥重要作用[2]。PR亦属于甾醇激素受体家族,是一种配体活化的转录因子,有PR-A和PR-B 2种亚型:PR-A 的大小为94 kDa,PR-B 的分子量为114 kDa,为孕酮应答基因活化蛋白起作用。PR-A与PR-B具有相似的DNA和配体结合亲和力,但缺失PR-B的N端的164个氨基酸残基,主要是作为PR-B的一种强阻抑蛋白[3]。有研究表明PR是雌激素与其受体相互作用的最终产物,同时PR的合成必须有雌激素作为启动[4]。由此可见,PR的阳性表达提示肿瘤细胞存在功能性雌激素的存在。

近来对乳腺癌的大量研究表明[5],ER和PR阳性患者内分泌治疗有效,且缓解率高,复发率低,预后好,既使ER和PR中只有一种阳性的病人,其预后也好于两种全阴性的病人,本文结果与乳腺癌的早期研究结论一致,进一步证明了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阳性是预防乳腺癌复发及转移的重要保护因素之一。ER尤其是PR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次调查结果提示ER尤其是PR的阳性是乳腺癌重要预后因素,这为选择合适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临床依据。

乳腺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以及激素治疗[6]。目前,随着对ER、PR的研究的深入,针对激素受体的各种内分泌药物不断研发问世,激素治疗的疗效也进一步提高。激素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干扰、抑制以及阻断激素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细胞细胞的增殖与生长[7]。本次研究发现,不恰当的激素治疗恰恰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Yu[8]针对部分ER+和PR+的病例进行追踪研究发现,这些患者在接受激素治疗一定时间后,出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甚至病情缓解后又再次进展;在对接受激素治疗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检测发现后组织中存在一种DNA结合能力更强以及活性高的转录因子复合物

—AP-1[9]。有研究甚至认为AP-1为三苯氧胺等激素治疗的代谢产物,能使得三苯氧胺呈现雌激素样作用,继续进行激素治疗则可能产生促癌作用[10-11];近来的肿瘤免疫逃逸学说也认为肿瘤治疗可能对肿瘤细胞是一种负性筛选,最终筛选出耐药肿瘤细胞子代,而继续给予不恰当的治疗则可能引起促癌作用[12]。本文的结果也支持上述结论,认为不恰当的激素治疗有可能是肿瘤复发及转移的促进因素。

本次调查发现, ER和PR的表达以及激素的治疗与乳腺癌的预后密切相关。提示我们应对乳腺癌患者尤其是ER和PR阳性者的治疗进一步个性化,并对其激素治疗的过程进行监测和干预,以有效地预防耐药性的发生,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1] B?cker W. WHO classification of breast tumors and tumors of the female genital organs: pathology and genetics. Verh Dtsch Ges Pathol. 2002;86:116-9. German. [2] Shao C, Folkard M, Held KD, et al. Estrogen enhanced cell-cell signalling in breast cancer cells exposed to targeted irradiation. BMC Cancer. 2008;30;8:184. [3] Noguchi S, Motomura K, Inaji H, et al. Up-regulation of estrogen receptor by tamoxifen in human breast cancer. Cancer. 1993;71(4):1266-1272.

[4] Cohen I, Shapira J, Beyth Y, et al.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s of adenomyosis in postmenopausal breast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tamoxifen. Gynecol Obstet Invest. 1998;45(2):126-131.

[5] Kiyoto S, Hara F, Osumi S, et al. A case of recurrent breast cancer with extensive liver metastasis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endocrine therapy. Gan To Kagaku Ryoho. 2009;36(13):2623-2625.

[6] Yu KD, Liu GY, Di GH, et al. Progesterone receptor status provides predictive value for adjuvant endocrine therapy in older estrogen receptor-positiv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Breast. 2007;16(3):307-315.

[7] Liang Y, Hou M, Kallab AM, et al. Induction of anti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in estrogen receptor negative MDA-231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by mifepristone and 4-hydroxytamoxifen combination therapy: a role for TGFbeta1. Int J Oncol.

2003;23(2):369-380.

[8] Yu KD, Di GH, Wu J, et al.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estrogen receptornegative / progesterone receptor-positive tumors: being younger and getting less benefit from adjuvant tamoxifen treatment. J Cancer Res Clin Oncol. 2008;134(12):1347-1354. [9] Zhou Y, Yau C, Gray JW, et al. Enhanced NF kappa B and AP-1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antiestrogen resistant breast cancer. BMC Cancer. 2007;7:59.

[10] Tang Z, Treilleux I, Brown M. A transcriptional enhancer required for the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the human estrogen receptor in breast cancers. Mol Cell Biol. 1997;17(3):1274-1280.

[11] Webb P, Lopez GN, Uht RM,et al. Tamoxifen activation of the estrogen receptor/AP-1 pathway: potential origin for the cell-specific estrogen-like effects of antiestrogens. Mol Endocrinol. 1995;9(4):443-456.

[12] Dunn GP, Bruce AT, Ikeda H, et al. Cancer immunoediting: from immunosurveillance to tumor escape. Nat Immunol. 2002;3(11):991-998.

乳腺癌的预防与治疗

乳腺癌的防治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唐树彬主治医师 一、世界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发病率占全年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世界各地由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食物构成和工业污染等许多因素的不同,乳腺癌的发病率有明显差异。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是女性乳腺癌的高发区,其发生率为亚、非、拉美地区的5-6倍,其中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乳腺癌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东欧、南欧地区是中等发病地区,而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属低发区。 但从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以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各国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全球乳腺癌发病率几乎每年以2%的速度递增,以乳腺癌高发的美国为例,发病率约以年均3%的速度上升。70年代中期,乳腺癌每年的新患者为8万人左右, 1992年乳腺癌每年的新患者上升为18万人。1980年乳腺癌的发病率为84.8/(10万),1987年上升到111.9/(10万)。近年的资料表明,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构成比的32%,每年约有4.3万人死于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的18%,居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在美国,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也是第二大造成癌症死亡的病因。在1998年,有178,700人患上乳腺癌,有43,500位女性死于该病症。 二、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我国在世界上属乳腺癌低发病国家,但存在地区差异,总的特点是:沿海城市高于内陆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度高的城市高于经济落后、人口密度低的城市。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乳腺癌的发病已跃居首位或第二位。据中国抗癌协会统计,每年我国有四万人死于乳腺癌,现在年发病率已经达到40/10万,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我国乳腺癌特点,除发病率逐年增长外,在发病年龄上,与西方国家有明显差别。从30岁以后就开始增加,发病年龄高峰在40-49岁,比西方妇女早10-15年。以中年人居多,这个时期妇女处于最佳工作年龄状态,因此乳腺癌发病率的增加无疑会对社会及家庭产生巨大影响。

如何看懂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

如何看懂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 很多乳腺癌患者和家属都苦于看不懂乳腺癌常见的免疫组化指标而无法对医生的治疗进行判断,今天海南亚洲制药集团的小编就这个问题为您详细阐述。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乳腺癌主要有手术、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现代中药治疗等手段,临床必须根据病期早晚,选择不同方法联合应用,选择合理时,比单一方法疗效好。近年来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h2(最佳含量16.2%)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的能力最强,是人参皂苷中的最主要抗癌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h2通过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癌细胞分化凋亡对多种肿瘤有效,也为应用于乳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武器。 乳腺癌为激素依赖性肿瘤,就是说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依赖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刺激,雌孕激素通过与乳腺癌细胞上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免疫组化表现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PR的形成直接受ER的控制和调节,故PR阳性的乳腺癌,ER大多为阳性。但有些细胞在癌变过程中,其受体系统保留很少或完全丧失,不能再作为激素的靶细胞,其生长不再受激素的控制与调节,表现为ER阴性乳腺癌。 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 临床上可以通过对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检测,得出肿瘤细胞内激素受体含量的水平,从而提示乳腺癌的预后信息和指导内分泌治疗。据报道高分化肿瘤或临床分期较低的肿瘤ER、PR更可能阳性;乳腺癌ER阳性率约为50%~80%,PR阳性率约为50%。ER及PR阳性肿瘤对内分泌治疗反应性高,有效率达55%~60%,受体阴性者有效率5%~8%。ER和(或)PR阳性患者较ER和(或)PR阴性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雌激素调节蛋白PS2 雌激素调节蛋白PS2是由激素依赖细胞分泌的,可以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起作用,是预测乳腺癌预后和内分泌治疗疗效的另一项重要指标。通常ER阳性乳腺癌细胞,PS2也呈现高水平表达。PS2在乳腺癌表达的阳性率在43%~58%之间。PS2与ER表达的正相关性,在绝经前的妇女(50岁以下)表现更为明显。PS2(+)ER(+)病例大约占83%,很少ER(-)和PR(-),而PS2(+)(约4%)。作为乳腺癌抗雌激素治疗预测指标,PS2可能优于ER、PR,若三者结合则可达到满意的预测效果。 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预后指标PS2 PS2作为预后指标,对无淋巴结转移者的意义尤为重要。No(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在采取单纯手术治疗的情况下,约20%~30%的患者会复发。有研究发现,PS2阳性与阴性两组在N0患者复发率相差31%,死亡率相差13%。因此PS2成为确定N0组患者属于危险组或非危险组的参考指标之一。PS2检测对淋巴结阳性(N+)患者也同样可分成危险组和非危险组,两组预后差别非常明显。乳腺癌ER(-)、PR(-)、PS2(-)的患者预后差,治疗失败率为83%,5年存活率仅为41%。 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标记细胞增殖状态的抗原Ki67 Ki67是一种标记细胞增殖状态的抗原,其功能与有丝分裂密切相关,在细胞增殖中是不可少的,阳性说明癌细胞增殖活跃。Ki67的监测多用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及恶性程度,也用于探讨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周期与肿瘤的生长方式、浸润方式、复发、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 细胞周期是由细胞周期素(cyclin)、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CDK)和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抑制蛋白(CKI)来进行调控的。不同时相(G1、S、G2、M)间存在关键的调控点。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 与特定的CDK结合构成复合体,可在G1/S 交界处将信号转导途径与细胞周期调控联系起来,完成各个时期的转换。其过度表达可缩短G1 期,并减少对生长因子的依赖

乳腺癌标志物对评估预后意义

乳腺癌标志物对评估预后的意义 发表日期:2003年5月17日出处:Internet 作者:张涛已经有98位读者读过此文 张涛综述,张保宁审校(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北京100021) 近些年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发病高峰提前,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在乳腺癌的治疗中,筛选出高危患者进行相应的放疗和(或)化疗,会使治疗更加有的放矢。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预后指标如下:淋巴结转移状况、原发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及分级、年龄、绝经状态、类固醇受体等等,但这些指标远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所以人们一直在寻找其它更好的预后标志物,本文将对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1Her-2/neu Her-2/neu位于17q21,编码分子量为185kD的跨膜蛋白,该蛋白与EGFR高度同源,具有细胞内酪氨酸激酶样活性,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和蛋白水解酶的分泌,并增强细胞的运动能力,从而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高表达者表示细胞增殖旺盛,侵袭力强。 在正常乳腺组织中,Her-2/neu呈低表达,当呈高表达时有致癌性,该基因的激活仅是数量上的增加,并无基因的突变,在乳腺癌中的高表达率约为20%~40%[1]。Her-2/neu高表达与瘤组织分级高、淋巴结转移、分期晚呈正相关,与ER、PR呈负相关,且表达越高,预后越差[2];另外Her-2/neu的表达情况还可以预测对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疗效[3],高表达预示着对化疗尤其是CMF方案的抵抗,而对以阿霉素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相对有效,且呈量效关系[4];ER(+)病人服用三苯氧胺,Her-2/neu(-)时有效率为48%,Her-2/neu(+)时为20%,因此对Her-2/neu高表达者,应加大治疗强度。 2PS2 PS2是Masialowski于1982年从激素依赖性乳腺癌MCF-7细胞株中提取出来的雌激素诱导蛋白之一,在乳腺癌中表达阳性率约为43%~58%,其基因位于21 q ,该蛋白由84个氨基酸组成,富含半胱氨酸,其结构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相似,与细胞分化有关。测定PS2可用免疫组化、放免和Western Blot法。PS2主要在小于2cm的肿瘤和分化好的肿瘤(组织学评分为Ⅰ、Ⅱ级)中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淋巴结状态、年龄无关,与ER、PR表达呈正相关;Gillesby等[5]报道ER(+)者中有59%,PR(+)者中有60%PS2呈阳性。检测PS2对判断预后及指导内分泌治疗均有价值[6],阳性者预后好,复发率及死亡率均较低,且内分泌治疗有效。如果PS2配合ER、PR进行判断,则更加准确,当三项均阴性时,内分泌治疗很少有效,预后甚差。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 1■非浸润性癌包括导管内癌(癌细胞未突破导管壁基底膜)、小叶原位癌 (癌细胞未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及乳头湿疹样乳腺癌。此型属早期,预后较好。 2■早期浸润性癌包括早期浸润性导管癌(癌细胞突破管壁基底膜,开始向 间质浸润),早期浸润性小叶癌(癌细胞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开始向间质浸润,但仍局限于小叶内)。此型仍属早期,预后较好。(早期浸润是指癌的浸润成分小于10 %) 3.浸润性特殊癌包括乳头状癌、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管癌 (高分化腺癌)、腺样囊性癌、粘液腺癌、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等。此型分化一般较高,预后尚好。 4■浸润性非特殊癌包括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硬癌、髓样癌(无 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单纯癌、腺癌等。此型一般分化低,预后较上述类型差,且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80%,但判断预后尚需结合疾病分期等因素。 乳腺癌的危险度分级 1. 低度危险的定义患者术后淋巴结阴性,并同时具有以下特征:pT W2cm病理分级1级、未侵犯肿瘤周边血管、HER-2 (-)、年龄》35岁。化疗方案可以选择CMF< 6 或AC/EC X4-6 个周期。 2. 中度危险的定义①腋窝淋巴结阴性,并至少具备以下特征的一项:pT> 2cm、 病理分级为2-3级、有肿瘤周边血管侵犯、HER-2基因过表达或扩增、年龄V 3 5岁。②腋窝淋巴结转移1-3和HER-2 (-)。可选用的方案有FAC/FECX6。 3. 高度危险的定义:①腋窝淋巴结转移1-3和HER-2 (+);②腋窝淋巴结转移> 3。可选用的方案有:AC -T,FEC X 3- T X3, TAC X 6,也可用密集化疗。 如何评估一个乳腺癌病人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度? 乳腺癌病人都担心自己的病是否会复发?是否会转移?那么如何评估一个具体的乳腺癌病人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度?下面作一些介绍。 首先要了解病人的年龄、肿瘤最大直径(T)、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癌细胞组织学分级、有无广泛的肿瘤周围血脉及淋巴管浸润、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ER)、原癌基因HER-2三者表达状况。 专家们根据上述情况,将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度分三级,分别是低危、中危和高危。 1. 低危 腋窝淋巴结阴性,且具备所有下列特征:肿瘤最大直径三2cm,且癌细胞组织学分级I 级(分化良好)、且没有广泛的肿瘤周围脉管浸润,且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ER)阳性,且无原癌基因Her-2过分表达,且年龄>35岁。 2. 中危:分两种情况 (1)腋窝淋巴结阴性,且至少具备一项下列特征:肿瘤最大直径>2cm,或癌细胞组织学分级II级(分化中等)?III级(分化差),或有广泛的肿瘤周围脉管浸润,或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ER)阴性,或HER2过表达,或年龄<35岁

一般公认的预后指标

一般公认的预后指标: 1 癌基因1 Her-2阳性,蒽环类化疗药有效 对Her-2 高表达的乳腺癌可用Hercoptin 2 上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EGFR)低表达对内分泌治疗有效。 2 抑癌基因:1 p5 3 2 nm23 3 BRCA-1.2 乳腺癌的治疗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 一、三明治方案:化疗—手术或放疗—化疗 二、鸡尾酒方案 理论的转变:Halsted理论:1894年第一例乳腺癌,认为乳腺癌的转移是按照解剖学模式,即由原发灶----区域淋巴结-----血行转移-----全身,他主张要广泛切除。 Fisher理论:1986年以来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乳腺癌从发病开始即是一个全身性疾病。即使肿瘤很小,也可能全身有微小转移灶,因而力主缩小手术范围,转而加强全身系统治疗。 手术方式:1 经典乳腺癌根治术 2 扩大乳腺癌根治术 3 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胸大小肌Auchincloss术,保留胸大肌Patey} 4 保乳手术 保乳手术1 欧美85%乳腺癌保乳 我国大型三甲医院15%保乳 观念肿瘤功能美容 2Ⅰ、Ⅱ期乳腺癌保乳和根治术后20年生存率分别58.3% 58.8% 湘雅医院123例15年生存率91.3% 适应症: 1 肿瘤直径≤3cm 2 距乳头>2cm 3 淋巴结N0--N1 4 30-60岁 5 患者自愿要求 6 具有放疗、其它综合治疗及随访的条件 方法:1 切口:切口直接置于肿块之上,弧形切口,腋窝淋巴结清扫另做切口进行。 2 区段切除:切缘≥1cm正常组织,术中快速冰冻,切缘无肿瘤浸润(内外左右上下);淋巴结清扫至水平Ⅰ水平Ⅱ;清除15枚以上淋巴结。 前哨淋巴结(SLN) 定义:是首先接受原发肿瘤淋巴引流的一个或一组数枚淋巴结。 意义:如果SLN无转移,理论上腋淋巴结不会发生转移。通过对SLN活检,避免不必要的腋窝淋巴结清扫,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上肢水肿、功能障碍。适应于T1T2N0M0病例。 方法:肿瘤周围注射蓝色染料,循蓝染淋巴管找到蓝染淋巴结活检。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适应症:1 乳腺癌根治术后,原发肿瘤5cm以上或术前皮肤有溃烂,腋窝淋巴结阳性3个以上。 2 保乳手术后应行根治性放疗。 3 晚期乳腺癌并转移的姑息治疗。 4 局部区域复发补救治疗。 普放适型调强(IMRI)调强调能电子束放疗。

各种癌症的危险因素

各种癌症的发病机理及危害 每种癌症都有一定的危险因素,具有这种危险因素的人为该病的高危人群,即患这种癌症的危险性很大,要特别注意癌症的早期发现。 无论任何癌症,高危人群都包括以下3种情况,请特别注意一下: 长期吸烟 长期喝酒 有本种癌症家族史 所以,只要所有人都禁烟禁酒,癌症发病率会大大降低,请大家一定做到! 请大家一定仔细阅读本资料。若本人身边存在诸多危险因素应最大限度消除,防患于未然。 肺癌危险因素: 1大气污染。城市工业废气是引起肺癌的重要原因之一。居住在城市工业区特别是化工区的居民。 2长期大量吸烟和大量饮酒。 3各种粉尘、化学物质的职业接触。如从事石棉、沥青、铬、煤、砷、镍、煤焦油以及镭等放射性元素接触的职业。 4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 5有肺癌家族史者。 食管癌危险因素 1饮食因素: ①喜吃热食,进食太快,食物粗糙 ②吃过霉变食物,如花生玉米等。吃酸菜也容易罹患食管癌。 ③长期吃盐过多 ④长期摄入水果、蔬菜较少 2长期大量吸烟、饮酒 3有食管癌家族史 胃癌危险因素 1长期食用食盐腌制食物、熏制食物 2水果中新鲜水果、蔬菜少 3长期吸烟和大量饮酒 4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切除等胃病病史。 5有胃癌家族史 大肠癌危险因素 1高脂肪、低纤维饮食;饮食以肉、蛋、高脂肪为主;米面过于精细;蔬菜水果纤维素类食物吃的很少。 2习惯性便秘 3大肠腺瘤和大肠息肉 4溃疡性结肠炎、肠血吸虫病、慢性特异性溃疡性肠炎等,也容易发生癌变。 5长期大量抽烟喝酒 6有大肠癌家族史

肝癌危险因素 1五年以上乙肝、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40岁以上男性有肝炎病史;临床已经确诊肝硬化。2吃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吃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大米、花生、小麦、大豆等粮食与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花生、玉米油。 3肝血吸虫病史 4长期过量酗酒,长期抽烟 5肝癌家族史。 乳腺癌危险因素 1长期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2肥胖 3生育哺乳史:少生育、高龄生育和没有生育者;12岁以前月经初期的妇女以及55岁尚未绝经的妇女。产后人工喂养或哺乳时间超过2年者 4乳腺癌家族史 5相关药物治疗:常年使用甲状腺素治疗、长期口服避孕药、长期口服雌激素 6长期大量饮酒、长期抽烟 7乳腺相关疾病:囊性乳腺病、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妇女一侧曾罹患乳腺癌的妇女 8电磁辐射:各种电器产生的电磁辐射以及CT、拍片检查的放射线损伤。 子宫颈癌危险因素 1性生活因素:早婚、早育、多育、多次结婚或多个性伴侣等性生活混乱。 2感染:性卫生差或男性包皮垢的刺激,或性交频繁均可造成宫颈感染。 3雌激素服用过多与代谢异常;雌激素能引起宫颈上皮增生,诱发癌变。 4癌前病变:慢性宫颈炎及宫颈糜烂长期不愈可引起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其中有一部分可演变为癌症。 5长期吸烟、长期喝酒的 6有子宫颈癌家族史的。 卵巢癌危险因素 1婚育史:不孕妇女是高危人群 2社会地位:多发于社会高阶层与职业女性 3家族史:明显家族史 4长期吸烟、长期喝酒 5曾接受X线照射:妇女接受盆腔X线治疗者发生卵巢癌概率增加。 6营养与饮食习惯:饮食中摄取多量饱和脂肪酸的妇女患病风险加大,摄取大量纤维素与维生素A者发病率较低。 胰腺癌危险因素 1高脂肪饮食:高脂肪饮食与胰腺癌关系最为密切。脂肪摄入量越大,患病率越高。 2饮用咖啡:饮用咖啡与胰腺癌发病关系密切。 3长期吸烟 4长期饮酒 5有胰腺癌家族史 膀胱癌危险因素 1职业因素:长期从事染料、橡胶、煤气、塑料、冶金、印刷、污水处理等工作。 2长期吸烟、长期饮酒 3长期使用麻醉药品:比如非那西丁等 4长期嗜饮浓茶、浓咖啡的人

Ki67高表达与乳腺癌恶性程度成正相关

Ki67高表达与乳腺癌恶性程度成正相关 乳腺癌起源于各级导管及腺上皮,发展过程由腺上皮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润性癌→浸润性癌,腺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是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乳腺导管和腺泡由二层细胞构成,即内层的腺上皮细胞和外层的肌上皮细胞(myoepithelialeell,MEC),肌上皮细胞构成正常乳腺上皮结构的基底细胞层。乳腺MEC缺失是诊断导管、小叶增生还是原位癌变,是乳头状瘤还是乳头状癌,是原位癌还是浸润癌,是良性假浸润性病变还是癌性浸润等的重要参考指标。一般说来,儿乎所有的乳腺良性增生病变(除微腺性腺病外)和部分原位癌在乳腺EC和原位癌的外围都有一层连续的MEC围绕,而绝大多数乳腺浸润癌(腺样囊性癌等少数癌除外)通常查不到MEC。免疫组织化学(如肌上皮染色)常能对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Ki67是Hodgkin’s淋巴瘤所产生的L428细胞系粗核部的鼠单克隆抗体,Ki67蛋白存在于增殖细胞核,是一种非组蛋白性核蛋白,由345kd、395kd的两条多肤链组成,分别由二个衔接的9768bP和395bp的mRNA所编码。Ki67抗原在Gl中期到晚期出现,S期和G:期逐渐增加,M期达到最高值,M期后迅速降解或丢失抗原决定簇,其半衰期短,在细胞脱离增殖周期后迅速降解。Pki67在有丝分裂期要经历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然后才易被蛋白酶水解,它的结构暗示它的表达受蛋白酶旁路调控。Ki67在细胞核内的定位形式复杂又有特异性,并随细胞周期改变。Ki67作为一种与细胞周期相关的增殖细胞核蛋白,只与增生细胞核反应,无组织特异性,是一个界定细胞

凋亡和增殖的有价值的标记物。Ki67能准确地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并与多种肿瘤的发展、转移及预后有关,除细胞周期的G0期外,在每个有丝分裂期都可检测到Ki67,尤以M期为最高,可直接、敏感地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并能较全面地反映增殖细胞的数量。Ki67和其他的肿瘤分子标记物相结合,能较好的反映肿瘤增殖活性、对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预后和指导肿瘤的术后辅助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乳腺癌原发病灶较大、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和UICC分期较晚者中,Ki67的阳性表达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高阳性表达可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强,恶性程度高。在浸润性乳腺癌中发现Ki67与肿瘤细胞增殖及侵袭转移密切相关。部分学者认为Ki67表达与乳腺癌肿瘤临床分期有关,即分期越晚,Ki67阳性率越高。Ki67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正比与肿瘤的生长、侵袭及转移能力密切相关,是乳腺癌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一项重要指标。Ki67表达阳性的乳腺癌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大,细胞增殖活跃。因此肿瘤生长速度快侵袭性大,转移的机会高,预后差。Ki67高表达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指标。 Ki67还可作为乳腺癌化疗敏感性指标.肿瘤细胞增殖率降低.比肿瘤的肿块缩小更能反映肿瘤对化疗敏感程度。有研究证明,NACT前后不同疗效组乳腺癌组织中ki67表达情况的比较:NACT后临床完全缓解组乳腺癌组织中Ki67阳性细胞阳性区面积百分比与NACT前相比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组织器官细胞在诸多因子的调控下,增殖、凋亡间处于动态平衡,而恶性肿瘤的发生

乳腺癌

乳腺癌护理查房 一、病因: 现在在医学上对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许多研究资料表明,乳腺癌的发生除去出生地的因素外,还与下列因素有关: 1.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 岁前亦少见,但20 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 ~ 50 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 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 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2.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 ~ 3 倍。 3.其他乳房疾病。 4.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 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 岁者的2.2 倍。5.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 岁者比小于45 岁的危险性增加。 6.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 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 7.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8.口服避孕药。 9.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10.酒。 11.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12.病毒感染。 13.放射线作用:易提高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14.精神因素:焦虑、紧张可抑制抗癌瘤的免疫。 二发病机制 (1) 遗传因素:Li(1988) 报道,美国患有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年青人,而他们的孩子有的即患乳腺癌,这是乳腺癌综合征。研究证明了女性乳腺中有部分病人是由遗传基因的传递所致,即发病年龄越小,遗传倾向越大。随着遗传性乳腺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阐述。遗传性乳腺癌的特点有:①发病年龄轻; ②易双侧发病; ③在绝经前患乳腺癌病人,其亲属亦易在绝经 前发病。 (2) 基因突变:癌基因可有两种协同的阶段但又有区别,即:启动阶段和促发阶段。 ①放射线照射可引起基因损伤,使染色体突变,导致乳腺癌发生。 ②内分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有刺激增生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雌激素主要作用于癌形成的促发阶段,而正常女性内分泌激素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故乳腺癌的发生与内分泌紊乱有直接关系。雌激素、黄体酮、催乳素、雄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等,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均有关系。乳腺中的雌激素水平比血液中雌激素水平高若干倍。乳腺中的胆固醇及其氧化产物,即胆固醇环氧化物可诱发乳腺上皮细胞增生,且胆固醇环氧化物本身便是一种致突变、致癌、有细胞毒性的化合物。

乳腺癌分型、预后和治疗

乳腺癌分型、预后与治疗 声明:本文为作者个人学习体会,仅供读者参考。谬误之处欢迎指正,但诊疗应以正规大医院医疗文书为准,以免延误病情。 一、病理分型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乳腺癌的国际组织学分类。1983年我国乳腺癌病理工作者根据国内情况,制定了国内乳腺癌分类方法。 国内分 类WHO 分类 1、非浸润性癌1、非浸润性癌 (1)导管内癌(1)导管内癌 (2)小叶原位癌(2)小叶原位癌 2、早期浸润癌2、浸润性癌 (1)导管癌早期浸润(1)浸润性导管癌 (2)小叶癌早期浸润(2)以导管内癌为生的浸润性导管癌 3、浸润性特殊型癌(3)浸润性小叶癌 (1)乳头状癌(4)粘液腺癌 (2)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5)髓样癌 (3)小管癌(高分化腺癌)(6)乳头奖癌 (4)腺样襄性癌(7)腺管癌(5)沾液腺癌(8)腺样襄性癌 (6)大汗腺样癌(9)分泌型[幼年型]癌 (7)鳞状细胞癌(10)大汗腺癌 (8)乳头派杰氏病(11)化生性癌4、浸润性非特殊型癌①鳞状细胞型 (1)浸润性小叶癌②梭形细胞型

(2)浸润性导管癌③软骨和骨型 (3)硬 癌④混合型 解读:一般来说,浸润性乳头状癌、髓样癌、粘液腺癌、腺样囊腺癌、大汗腺癌、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相对较高,预后较差。 二、基因分型 2000年,Peron和Sorlie等利用基因微阵列分析技术将乳腺癌分成5型。 1、Luminal A 型(乳腺腔内A型) 2、Luminal B 型(乳腺腔内B型) 3、HER-2 HER-2 过表达型 4、Basal-like 基底样型 5、Normal-like 正常细胞样型 解读:Luminal型。LuminalA型(ER+PR+Her-2-)和LuminalB型(ER+PR+ Her-2+)占乳腺癌的三分之二,50岁以上常见。A型中ER+、PS2、BCL-2也多呈阳性,预后较好,对内分泌治疗敏感。B型中ER+、PR+、Her-2(+)都是阳性者,用TAM(他莫昔芬)效果不好,但Als(芳香化酶抑制剂,现指第三代,常见的是来曲唑)更好。HER-2(+)型:是指ER-/PR-/HER2+者,组织学分级差,Ki67 增殖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阳性,预后差,内分泌治疗基本无效,化疗效果好,靶向治疗好。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短。HER-2异常指:HER-2基因突变,HER-2磷酸化状态,信号传导通路异常。Basal-like型ER--PR--Her2--,是最主要的三阴性乳腺癌的一种类型。基底上皮分子标志物高表达CK5/6,或CK17、HER -1组织学分化较差,且多伴P53突变,预后极差,但对化疗敏感,约占总的15%,好发于40岁以下女性,5年生存率<15%。Normal-like型高表达脂肪组织和非上皮细胞的基因高表达基底上皮基因、低表达腔上皮基因如PIK3R1,AKRICI。 三、临床分型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是临床分型 1、激素受体(ER、PR)阳性 2、HER2/neu受体阳性 3、ER、PR、HER2/neu受体均为阴性(三阴性乳腺癌)

中国乳腺癌现状

本篇文章综述了目前中国乳腺癌的现状,于2014 年 6 月15 日由Fan Lei 等发表在Lancet Oncol 上。 在中国,癌症的健康负担逐年增长,每年超过160 万人诊断为癌症,120 万因癌症而死亡。与其他大多数国家一样,乳腺癌也成为了中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每年中国乳腺癌新发数量和死亡数量分别占全世界的% 和%。中国对全球的“贡献率”逐步增加,主要归因于中国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和特殊的生育模式。这篇综述,我们将概述中国目前控制乳腺癌的措施,着重从流行病学和社会经济学方面强调差异,并发现不同人群治疗机会的差距。我们将描述中国与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学差异,以及人口学在国内各个地理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中的差异。中国与高收入国家的差异包括:乳腺癌发病年龄更早;独特的独生子女政策;乳腺癌筛查普及率和接受程度较低;由于延误诊断,致使晚期乳腺癌患者增多;资源不足;民众缺乏乳腺癌的知识。最后,我们将推荐一些有利于提高中国乳腺癌患者健康结局的关键措施。 1. 前言 中国人口数位居世界第一,占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中国还是全世界最大的中低收入国家(来自世界银行数据)。由于近些年城镇化每年以% 的速率快速推进,中国已有47% 人口住在城市,随之而来的疾病负担重心已从传染性疾病转为非传染性疾病(包括癌症,特别是乳腺癌)。除了众所周知的社会经济差异,中国还存在大量的区域差异,这些差异造成欠发达地区财政吃紧,基础设施薄弱,医疗服务人员短缺。 图 1. 每1000 人占有的医疗技术人员(数据来自2011 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虽然目前中国乳腺癌发病率低,但是从90 年代以来,中国的乳腺癌发病率增长速度是全球的两倍多,城市地区尤为显著。目前,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癌症死亡原因位居第六。截至2008 年,中国总计169452 例新发侵润性乳腺癌,44908 例死于乳腺癌,分别占到全世界的% 和%。中国乳腺癌全年检出人数是欧洲(2008 年共 计332000 例,总人口四亿九千八百万)的一半,与美国(2008 年共计182000例,总人口三亿零四百万)基本相当。如果这一趋势保持不变,到2021 年,中国乳腺癌患者将高达250 万,发病率将从不到60 例/10 万女性(年龄在55 岁到69 岁之间)增加到超过100 例/10 万女性。 在中国,平均每例新发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总费用为1216 美元,在172 个国家中排名第103 位。 图 2. 平均每位乳腺癌患者的花费(数据来自2009 年经济学人智库) 中国的医疗服务费用(包括手术和护理)相对其他国家较低。例如,在上海,乳房切除术的费用为2200 元(360 美元),中国医生长期以来收入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另一个花费较低的原因是新型抗癌专利药获得途径少。在富裕的沿海城市,乳腺癌患者的平均花费

Her2过表达与乳腺癌治疗的相关性研究进展_刘尧

H e r 2过表达与乳腺癌治疗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刘 尧 1,2 ,刘文超1,陶玉荣 1 T h e 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 o v e r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H e r 2a n d t h e t h e r a p y o f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L I UY a o 1,2,L I UW e n -c h a o 1,T A OY u -r o n g 1 1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l i n i c a l O n c o l o g y ,S t a t eK e y D i s c i p l i n eo f C e l l B i o l o g y ,X i j i n gH o s p i t a l ,T h e F o u r t hM i l i t a r y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X i 'a n 710032,C h i n a ;2 M e d i c a l O n c o l o g y o f B a o j i C e n t r a l H o s p i t a l ,B a o j i 721008,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H e r 2o n c o g e n e c a n e n h a n c e t h e i n v a s i v e p o t e n t i a l o f c a n c e r c e l l s b y i n h i b i t i n g a p o p t o s i s a n d u p -r e g u l a - t i n g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V E G F .I t i s o v e r e x p r e s s e d i n 20%-30%o f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a n d t h e o v e r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H e r 2i s a n e g a t i v e m a r k e r f o r t h e p r o g n o s i s o f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A s a ni m p o r t a n t b i o m a r k e r o f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H e r 2i s a l s o a nc r u -c i a l t h e r a p e u t i c t a r g e t i no v e r e x p r e s s e db r e a s t c a n c e r .T h i s a r t i c l e r e v i e w e dt h el a t e s t s t u d i e s a b o u t t h e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 o v e r e x p r e s s i o no f H e r 2g e n e a n dt h e t h e r a p yo f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K e y w o r d s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H e r 2;o v e r e x p r e s s i o n ;t h e r a p y M o d e r n O n c o l o g y 2010,18(01):0182-0184 【指示性摘要】乳腺癌H e r 2基因通过抑制凋亡、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E G F )而增加肿瘤细胞的侵袭力,原癌基因H e r 2过表达见于20%-30%乳腺癌,H e r 2过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H e r 2分子作为乳腺癌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标记物之一,是乳腺癌基因治疗的重要靶位点,对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文就目前乳腺癌H e r 2基因过表达与乳腺癌治疗方面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关键词】乳腺癌;H e r 2;过表达;治疗【中图分类号】R 7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992-(2010)01-0182-03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最新统计数据,全世 界每年约有120万乳腺癌患者,其中54万为新发病例,每年约有50万死于该病。美国癌症协会最新数据表明,在美国乳腺癌发病率约为111/10万,全世界2007年有大约46.5万女性死于乳腺癌。我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杨玲等人的研究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24.8/10万,居各类癌症之首,并导致48164人死亡;2000年至2005年,我国乳腺癌发病人数增加了38.5%。2008年3月8日,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最新的癌情监测数据显示,乳腺癌成为上海女性现患病例最多的恶性肿瘤,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年发病率超过50/10万。2009年3月4日武汉市卫生局首次发布《女性健康报告》,调查显示武汉市乳腺癌的发病率为82.51/10万。专家预测,20年后乳腺癌将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H e r 2(h u m a ne p i t h e l i a l g r o w t hf a t o r r e c e p t o r -2,人表皮生 【收稿日期】 2009-05-07 【作者单位】 1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肿瘤中心,细胞生物学国家重 点学科,陕西 西安 710032 2 宝鸡市中心医院肿瘤中心,陕西 宝鸡 721008 【作者简介】 刘尧(1974-),男,湖北荆州人,主治医师,在读硕士 研究生,主要从事肿瘤化疗及生物治疗研究工作。E -m a i l :b a o j i l i u y a o @163.c o m 【通讯简介】 刘文超(1962-),女,天津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 导师,主要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擅长肿瘤的综合治疗。E-m a i l :l i u c h @f m m u .e d u .c o m 长因子受体-2)在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种上皮源性肿瘤中 过表达[1] ,与肿瘤发生、转移、放化疗敏感性下降关系密切,是极具发展前途的基因治疗靶位。H e r 2已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靶点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H e r 2单抗H e r c e p -t i n (赫赛汀,一种人源化的p 185胞外区的重组单克隆抗体)用于H e r 2/n e u 过表达乳腺癌取得良好的疗效,使1/4顽固性乳腺癌患者得到挽救和生存期延长[2]。本文就目前乳腺癌H e r 2基因过表达与乳腺癌治疗方面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全面、系统的综述,进而探讨乳腺癌治疗新策略。1 H e r 2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检测 1.1 H e r 2分子的结构 H e r 2位于染色体17q 21,编码分子量为185K D 的跨膜糖蛋白,由胞内酪氨酸激酶结构域、跨膜区和胞外结构域(e x -t r a c e l l u l a r d o m a i n ,E C D )三部分组成,是具有蛋白酪氨酸激酶(p r o t e i nt y r o s i n e k i n a c e ,P T K )活性的跨膜蛋白,属于表皮生 长因子受体家族的成员[3] 。 1.2 H e r 2分子的功能 生长因子受体属于原癌基因家族,由H e r 1、H e r 2、H e r 3和H e r 4组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4]。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能与H e r 2直接结合的配体,与其他受体结合成异二聚体后能发挥信号转导功能,与不含H e r 2的二聚体相比其信号更强[5];另一方面,H e r 2的异二聚体使E G -F R (E p i t h e l i a l g r o w t hf a t o r r e c e p t o r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细胞膜过表达,加速了细胞的增殖,导致肿瘤形成和生长加快[6]。 ·182·M O D E R NO N C O L O G Y ,J a n .2010,V O I .18,N O .01

为什么乳腺癌的发病率持续升高

乳腺癌,对于很多女性来说,是令众多女性“谈其色变”的疾病,不仅在于其病情发展快,预后差的特点,更在于近年来居高不下的发病率。据相关部门数据统计,近年来,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乳腺癌已和宫颈癌、卵巢癌共同被称为“女性杀手三剑客”。很多人不解为什么乳腺癌的发病率持续升高,下面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乳腺癌属于世界性难题,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美国8名妇女一生中就会有1人患乳腺癌。近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却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数据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由此了解乳腺癌病发原因,及时做好预防形势迫切严峻。 原因一:激素水平的改变。出现有乳腺癌疾病的女性朋友,临床上大多呈现出年轻化的节奏。现在女性普遍月经初潮提前,暴露于雌激素的时间延长,加之环境的污染、饮食的污染、高脂性食品、含激素类保健品、化妆品的使用,使年轻女性较为频繁的接触外源性雌激素,而乳腺癌为激素依赖性肿瘤,这使得其发病年龄低龄化。 原因二:精神因素。社会发展的很迅猛,不比以前,然而我们肩上的压力也是很重。生活紧张、精神压力大、感情上遭遇重大打击、受到不良情绪刺激,自我调节能力差,引起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也容易发生乳腺癌。 原因三:晚婚晚育少哺乳。现在的女孩子不比以前爹妈的时代,女孩子早早的就嫁人为人妻了;大都和男子一样为房和车工作,晚婚

晚育。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晚婚、晚育、不哺乳或哺乳时间短的女性更易患乳癌,而适龄结婚、自然生育、哺乳均有利于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众所周知,著名女歌手姚某某,去年因乳腺癌被夺去年轻的生命,绚丽之花就此宇落,令人叹息万分。国际抗癌联盟认为,乳腺癌的发病率虽然不断增加,但并不是不能预防,世界上1/3的癌症是可以通过预防来避免的,1/3的癌症是就通过治疗能够实现康复的。那么对于乳腺癌来说,如果不幸罹患能够实现康复吗? 对此肿瘤专家指出,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乳腺癌的康复率逐渐提高。对于乳腺癌来说,针对不同的病理分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辩证施治。早期病人可以选择手术与中医辅助综合治疗;对于晚期病人则建议中医单独使用。 中医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具有药性温和、无刺激、毒副作用小、注重标本兼治,“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病人服用天然中草药,能够有效消灭癌细胞,控制病情恶化,实现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之效。 面对诸多参差不齐的中医疗法,小编建议病人选择,汲取中医药精髓,由出身于中医世家,第八代中医传人的袁希福教授创立的“三联平衡疗法”。该疗法在治疗过程中,从病人整体入手,针对同一病种,不同病机病因的病人,采用辨证施治,采用天然中草药,通过对机体内环境的阴阳平衡的调理,起到“扶正祛邪”“培元固本”“排毒减毒”等作用,最终实现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疗效。

三阴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评估

三阴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评估 目的:探讨针对三阴乳腺癌患者来说,其主要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相应的预后评估方法,旨在提高三阴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三阴乳腺癌患者40例,这40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另外选择同一时间段内接受体检的非三阴乳腺癌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且明确患者相应的预后评估影响因素。结果:经过临床观察和对比可知,在患者实际年龄上,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在患者肿块发生率上,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明确三阴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评估因素十分必要。 标签:三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评估;影响因素 为了探讨三阴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评估影响因素,本文主要选取我院收治的三阴乳腺癌患者40例和非三阴乳腺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参与人员进行相关研究和相关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相关资料和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三阴乳腺癌患者40例和同一时间段内接受体检的非三阴乳腺癌患者40例,分别对应的是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0例,主要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小叶癌患者、原位癌患者、囊腺癌患者、鳞癌患者,对应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0例、10例、2例、5例和3例;对照组患者例数也为40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5~80岁,平均年龄达到了(52.0±6.0)岁。两组患者都为女性患者,且都进行了临床专业疾病诊断并确诊。 1.2 方法 针对本研究当中的两种患者来说,在实施临床手术之后,加强对患者的后期病情变化情况随访,随访时间为一年,在实际的病情随访过程中,要全面检测和观察患者的病理特征变化情况,还要全面掌握患者的预后评估情况和影响因素,在全面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相应有效的深入研究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相关研究和相关分析,计量资料主要选择t 进行相关检验,计数资料选择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乳腺癌治疗策略与HER2过表达的关系

乳腺癌治疗策略与HER-2过表达的关系 李洪州,陆佩知,薛寒,任洪军 宿迁市分金亭医院集团肿瘤医院(223900) 第一作者简介:李洪州出生:1980年05月学历:硕士研究生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中的HER- 2的表达及意义,研究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T NM 分期、组织学类型、PR和ER间的关系以及HER-2 过度表达的药物治疗策略。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84例,医院对这84例患者进行了检查,并将其病情分类,通过应用免疫组化法(SP法)对其进行检测,将其检测的结果与正常乳腺组织的样本进行对照。结果:乳腺癌患者乳腺组织内的HER-2因子受体要高于正常的乳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乳腺癌组织中HER-2受体的表达与其TNM 分期、组织学类型无关(P值分别为:0.256、0.157)。结论:HER-2在标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对该因子的监控可以更好的为乳腺癌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并且该检测指标可以为靶向治疗、内分泌、化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乳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药物治疗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HER-2 breast cancer factors, the study of patients with 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 T NM staging, histological typ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 and ER and HER-2 overexpression medicationstrategy. Methods: diagnosed 84 cas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the hospital of these 84 patients were examin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08 to May 2012 and its condition classification by applying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SP method ) detects it and its detection result is compared with a sample of normal breast tissue. Results: HER-2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ithin the breast tissue factor receptor is higher than normal breast tissue,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tissue factor receptor HER-2 expression and its TNM staging , histological type (P values were: 0.256,0.157). Conclusion: HER-2 identify the incidence of breast cancer development played a key role in monitoring this factor can be better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and the detection of indicators for targeted therapy, endocrine, chemotherapy provide the basis. Keywords: breast cance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medication 乳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女性疾病。乳腺癌是女性癌症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HER- 2能够在肿瘤细胞中有明显的表达[1],这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恶化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因而,探讨该因子的表达与乳腺癌发展的关系能够在临床中更好的对此类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2]。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84例,医院对这84例患者进行了检查,并将其病情分类,通过应用免疫组化法对其进行检测,将其检测的结果与正常胃组织的样本进行对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84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82例。年龄在26~83岁,平均年龄44.5±6.7岁。所有病例在此之前均为进行过化疗和放疗。其组织学分型主要包括:低、未分化腺癌30例,高、中分化腺癌56例。再选择正常胃组织的样本,将其与乳腺癌组织样本进行对照。病患在临床症状上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乳腺癌样本由穿刺活检和手术切除获得,全部为常规的石蜡切片,病理确诊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ER-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