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教师职业认同困境及其出路

农村教师职业认同困境及其出路

农村教师职业认同困境及其出路
农村教师职业认同困境及其出路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 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呈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农村小学学校规模的不断缩小已成为农村小学发展的瓶颈。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教育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现状,加强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尽快使农村教育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对策 本人在农村小学任教七年来,亲身经历了农村小学的发展、壮大与辉煌,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舍转瓦化,围墙化,花园化,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完备,学生的学习环境优良,中心校配备了微机室,学校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套,学校师资队伍不段壮大。但是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及离婚率的上升,更多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出现,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呈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 一、现所处地区中小学的教育现状及原因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及体制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经费紧缺、地区发展不平衡、应试教育思想严重、过分追求升学率,忽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问题逐渐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为此,本人就所在

的漳县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 (一)、教师专业素质 农村小学教师大多数属民师转正或直转。表现为:知识水平低、知识老化、陈旧,专业技能薄弱、职业素养欠缺等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由于农村环境及生活条件较差,不能吸引优秀人才,难以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代课教师以解燃眉之急。另外,必要的教师辅导用书的缺少及新课程的教学经验的不足,使一部分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再次,由于农村学校信息闭塞,农村教育经费短缺,使得许多教师不能完整系统地吸收、理解新课程实施中的思想、目标及方法,仅凭为数不多的几次课程培训和观摩学习,所得十分有限,无法很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师不能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很难受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落伍已成不争的事实。个别教师学习动力不足,总是自以为是,教师间缺乏探讨和交流,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对新的教育理念不闻不问。大部分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认识不到位,对国家依法施教的政策视而不见,教学质量上不去,不从自身找原因,而采取违规施教,例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经常发生。纵观我县农村教师四十岁以上教师居多,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这些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 (二)、学生及家长

中小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出路

中小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出路 打开文本图片集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中小工业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培育了大量中小企业活跃于工业领域创业创新,有力促进了浙江工业经济发展,提升工业经济活力。但是,由于浙江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也积累了一些结构性矛盾仍然未能得到很好解决,例如,产业低端、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层次低、以及价格低等“四低”现象仍然比较普遍,成为浙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宁波市在解决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问题,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为此,我们课题组通过企业家座谈会、考察企业等方式对奉化、宁海、象山三地的50多家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为广大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一、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工业倍增计划取得初步成效 2021年宁波全部工业产值突破*****亿大关,达到*****亿元,增长16.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亿元,增长17.9%。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跨上3000亿元新台阶,达到3005亿元,增长1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381亿元,增长12.2%。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年累计实现总产值3077亿元,增长20.2%。 (二)工业经济从量的扩张逐步向质的提升转变 通过积极实施专利战略、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传统优势产业提升。同时大力培育发展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术、高性能、高附加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逐年提高,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0.1%,比2021年提高3.7个百分点。2021年,全市工业技术改造完成投资465亿元,增长12.4%,占全部工业投资的69.6%,比上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2021年新认定市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0家,通过组织“中小企业信

职业认同感---以教师职业认同感为例

职业认同感---以教师职业认同感为例 1、职业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Professional self-identity)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 2、职业认同感的解析 职业认同感会影响员工的忠诚度、向上力、成就感和事业心。职业认同感一般是在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过程中,对该职业活动的性质、内容,职业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甚至对职业用语、工作方法、职业习惯与职业环境等都极为熟悉和认可的情况下形成的。 职业认同感是人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达成组织目标的心理基础。随着职业的发展及对职业研究的深入,职业认同感的概念也愈来愈朝着社会化、多元化、人性化的持续状态发展,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心理角度。 3、职业认同感的强化 怎样才能有效克服职业倦怠而强化职业认同呢?怎样才能避免职业认同中的职业倦怠的发生呢?管理者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的转换和调整是至关重要的。从管理观念上讲,管理者需要从长期形成

的单一绩效管理观念向绩效和职业认同相结合的人本管理观念转变。要把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由个人行为变为组织行为。关怀每一个员工的职业成长和职业发展。在员工的职业认同和职业发展中实现组织目标。从管理方式上讲,管理者要勇于创新管理模式,由长期形成的点式岗位管理模式向职业丰富化、动态化管理模式转变。为职业人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这种转变是当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对职业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有效解决职业倦怠问题的新途径。这种转换是当代社会职业发展的呼声,也代表了职业发展的未来。需要理论界和业界不懈探求。 职业认同感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教师职业认同感探析[2] 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指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职业认同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过程强调的是教师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教师角色的过程。状态则反映了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认同程度。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不仅关乎教师自身的发展,更关乎学生的长远与未来。发挥教师职业的价值、弘扬教师职业的意义需以建构坚实的职业认同为前提。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近年来,我国教师队伍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和职业认同感低下的现象,这些现象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将会产生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浅谈农村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与出路

浅谈农村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与出路 大龙辅导学校潘友县吴招果 【摘要】教师的专业发展日益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近年就业形势的压力,大量的年轻教师分配到了农村,因此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是课题的课题。目前在农村,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面临着许多困难。本文深入探寻农村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的制约因素,并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努力探索促进农村教师的业成长的途径。 关键词:农村年轻教师专业成长困境出路 教师的专业发展日益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但目前不少农村年轻教师在工作中找不到“幸福”的支点。身为这其中的一员,努力深入探寻制约因素: 一、农村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 1、教育信念“嫩” 由学生转变为教师,是一个很大的跨越,必然要经历一个不适应到逐步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暴露出他们的一些弱点,由于年轻、教龄短、实践少、经验少、缺少教育教学基本功、对教学常规不熟、对市场的把握不够、对学生情况不熟,所以熟练地驾驭一门课程有一定的难度。有的青年教师面对工作中暂时出现的困难会出现对自己的前途迷茫,甚至丧失信心;有的对自己缺少高标准,容易自我满足,停滞不前。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相对较低,有的青年教师容易产生烦躁心理,不安心于岗位本职工作,有的则走向另一面,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消磨了理想和信念。 2、身心负担“重” 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的肩上都担负着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沉重负担。首先,课业负担重,不少学校领导不下课堂或少下课堂,而年轻人有激情有精力,大多每周的课时都在18节以上,工作强度很大。其次是跨学科,学生少教师也少,因此角色混杂,既要当班主任,又要兼语文、科学、英语等多门功课的教学任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于一些教学年轻手,备课、上课、该作业、管理班级、应付日常检查工作,已经是“重”任在肩。琐事缠身,使得教师们身心疲惫, 无力从事教学科研。再次是心理负担重,在学校“人微言轻”。找对象时,提起农村教师,地理、人和都成对方的排除对象。凡此种种极大地挫伤了农村教师的专业成就感。工作繁重和地位卑微的落差,渐渐消磨了教师教学研究的意志。 3、教研条件“差” 农村年轻教师专业发展的落后源于各种条件的制约,日常教研水平低弱。 (1)、教研内容老化 农村存在众多“麻雀”学校,形成有限的教师办无限的教育,疲于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教研的内容多是开学布置教研任务、期中检查、期末总结。它关注的是教师教了没有,有没有按时教,教完了没有。对教师如何教研,教研的过程有没有遇到问题,对于问题如何解决,教研的效果怎么样等等重指导, 重服务, 重协作的以研促教的发展性教研却寥寥无几, 苍白无力。这样的教研实质上是上级指令性的,充其量是自上而下的检查,是一种重“教”轻“研”,乃至只“教”不“研”的低效化教研,从根本上停滞于教研实践的低水平重复上。 (2)教研风气缺乏 农村学校普遍缺乏教研的风气,基本上所有教师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其他时间就被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情所占用。学校管理者注重的是学生成绩,教师缺乏从事教研的外在动力,因为身边没有搞教研的氛围,也缺乏前人与遥引领,无从学习、借鉴、模仿与交流,教师很难形成教研的习惯和信心,大部分教师根本不知道教研如何开展。 (3)教研资源旁落 农村老教师习惯于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黑板,而年轻教师虽然拥有使用现代教育资源

农村教师现状分析与对策

农村教师现状分析与解决对策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80%以上,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必须从农村基层教育抓起。 在倍受关注的农村弱势群体中,教师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在多数人看来,教师是一个令人感到幸福、满足的职业:“工作稳定,环境单纯,假期多”。然而,在社会变革和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农村小学教师已成为一个饱含清苦酸楚、面临生存窘况的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直接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村孩子的受教育状况。关注、改善其生存、生活状态,无疑是农村教育发展最大的期待和寄托。 一、农村教师现状 整体素质不高。在农村教师中普遍存在结构不优,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骨干教师缺乏。 工作负担重。只要有炊烟升起的地方,就有教师的身影”,是山区教师工作环境艰苦的写照。目前在农村教师课时数普遍为16-20节/周,村小及教学点教师大都在20节以上,大多数教师跨科目、跨年级任课,边远教学点实行包班上课,有的要负责两个班。此外,还要承担个别辅导、家访等工作。新课改的培训、教研日活动有时占用双休日。大部分教师反映自己每日累计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师资配备严重不足,多余的教学工作量自然分摊到其他教师身上。 专业化发展不足。在提倡终身学习、“教师是一股源源不断的泉水”的时代,农村小学教师不管有没有“一桶水”,一用数十年。历史

原因造成了中、老年教师的文化专业素质普遍偏低,继续教育的不足又导致了其思想观念和业务技能的落后,有些中老年教师实际上只是识字的农民,知识更新程度慢,信息技术素养差,教学、科研等业务素质低,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手段落后,效率不高。究其因:一是培训目标被歪曲。尽管教师有自我提高发展的愿望,职称评定中的论文、外语、计算机等“硬性规定”,成了人事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为不影响晋职加薪,教师参训率达到了100%。但买一本书,参加一次考试,一年花费百元到数百元不等(完全由教师承担),教师的反应是“费时费力还费银子”,“权力部门的变相创收”,挫伤农村教师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职能部门难作为。进修学校和教研室,承担教师日常培训任务,但职能严重弱化,力量不足,深居简出,下基层开展培训活动要由学校或教师承担活动经费,农村教师认为这种培训机会少,有也是坐而论道的多,敢于“下水”示范的少,指导性不强。三是学习渠道单一。专业培训、网络学习、报告讲座以及学术会议,一般教师难于企及,平时学习渠道以自学、同行交流为主。节省费用、工学矛盾相对缓解的学历提高于是成为一枝独秀。在调查中,30岁以下教师参加自考或函授的占100%,有的还同时兼顾等级考试,但普遍存在学非所教,都为职称、文凭而学。 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受内部流动体制(如城乡)不畅以及外地、其他行业优越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吸引,大多数农村中青年骨干教师都有“跳槽”的想法,流失教师基本上是中青年骨干教师,这对农村骨干教师的成长和学校可持续发展造成相当大的影

浅谈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困境与出路

学年论文 浅谈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困境与出路 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082 姓名: 杨盈盈 学号: 2008221037 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五日

学年论文教师评阅表

浅谈大学生创业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 近几年,大学生创业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家政府也出台政策来予以支持。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学生创业不仅能够解决创业者自己的就业问题,同时能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同时也能带来社会经济效益。但是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大学生本身的能力问题,社会经验欠缺,对行业的把握,创业环境不理想,政策实施不积极,高校创业教育的缺乏等因素使得大学生的创业现状不太乐观。本文从上述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且对如何解决做出了简单的思考。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大学生创业是一个热门话题。高校扩招以后,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大学生自主创业对于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很多大学生人为“创业”本身就是一种职业,在就业的高峰,一岗难求的时期,给自己寻找另一个发展空间,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价

值,并且得到社会认可,同时也为自己带来更好的经济收益。我国政府也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也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支持,希望能够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较好的环境。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势、发展及其现状 (一)大学生创业的优势 大学生能够成为创业大军中的特殊群体,其原因在于大学生有着突出的的优势。 其一,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大学期间,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有着较系统的掌握,这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其二,大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有对传统观念及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其三,大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对生活充满激情,并且精力充沛。他们渴望成功并且愿意为之努力。不惧失败,敢于尝试。 (二)大学生创业的发展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受到全球性学生创业热潮的波及,大量的高校学生投身其中。在我国,1998年清华大学“创业计划竞赛”的举办聚集了清华、北大等高校学生的创业计划,引得各大媒体关注,激起了无数大学生的创业理想,掀起了全国大学生的创业风潮。而1999年第二届创业设计大赛中,多个小组在清华科技园注册公司是真正意义上创业活动的开始。到2000年初,国家教育部宣布大学生、研究生可以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更是对大学生的创业热潮起了推动作用。在这一时期,学生创业处于一种狂热的状态。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过于简单,对其前景的期望也过高。当时,多数学生仅凭借一股激情便希望取得成功,显得过于理想化而不切实际。 在最初的狂热之后,大学生对创业的态度逐渐变化。激情依旧的同时理性增加。在创业实践过程中,经历了挫折与失败,也冷静地思考。认识到了创业的艰难,意识到创业不仅要拥有热情,同时也需要诸多如资金、适当环境等的因素。此时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一改过去盯住高科技行业不放,企图一鸣惊人的想法,表现的更加务实。不论是对行业的选择,还是对创业时机的把握以及对创业风险的认识,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创业心理在逐步成熟,大学生的创业状态也朝着平稳健康的状态发展。

职业认同开题报告

关于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 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背景 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体,肩负着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历史重任。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的高低与其是否适合和喜欢从事教师职业有直接的关系[1]。也就是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而师范生作为我国未来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其职业认同感的高低则关系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成败兴衰。从知网数据库搜索1979-2011关于师范生的研究大约有3896篇,涉及到师范生各个方面,对于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研究有24篇,可见已经有人认识到研究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重要性,并做了很多的研究。但是对于职业技术师范师范生的研究仅6篇,也仅是教学能力,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涉及面非常狭隘。而对于职业认同的研究,则空空如也。 面对这一空白研究,作为职业教育专业的学生使我感到进行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职教教师将决定职业教育的现在和未来。但是,新时期的职教师资建设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强调教师职业人对该职业思想和行为上的认同。而高等职业技术师范生作为职业教育建设队伍的后备力量,他们对职业院校教师职业是否认同直接关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兴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就业虽然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但同时也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职业院校的教师职业是否得到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现阶段职教师资建设的效果。因此针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职业认同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力图以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生职业认同现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切入点,探寻高等职业技术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特点,反思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 [1]程巍,王在勇,王瑶.高等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08,20(5):45—48.

浅析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以怀仁县5所中学为例摘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提高乡村教育的教学质量,调动乡村学子学习的积极性,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是,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优秀教师流失严重,队伍稳定性低;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薪酬水平偏低;社会地位不高,职业认同感低;培训针对性弱,培训效果不佳等问题。对此,国家及有关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注重乡村教师继续教育,不断满足乡村教师诉求,增强其职业认同,从而建立一支稳定高素质的乡村教师队伍,以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本文以怀仁县5所中学为例,试图通过分析怀仁县中学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对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乡村教育的振兴;乡村教育的振兴,关键在人,核心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①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性文件,旨在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国家专门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重要指示,并颁布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指出“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②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农村,往往既吸引不来又留不下优秀的教师,致使广大乡村学校教师队伍现状令人担忧。 一、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透视 (一)优秀教师流失严重,队伍稳定性低 虽然乡村教师的薪酬待遇在逐年增长,但是其所得到实际收入在高消费、高物价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难以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更不说实现富裕的生活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少数乡村教师选择坚守自己的岗位,大部分乡村教师渴望逃离这种环境,造成大量乡村教师尤其是其中的骨干教师向城镇过渡,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随之进一步扩大。当然乡村教师不单单是为了更高的工资待遇而选择这一步,还会考虑自身的职业发展、家庭影响以及为提高生活水准等进行工作流动。主要表现在从乡村院校流动到城镇院校、普通学校向重点学校流动,以及向教育系统外部的流动或是说教师的流失。③ (二)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教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最具能动性的力量,而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然会在性别、年龄、职称、学科、学历结构等等方面达到优化。然而,乡村教师队伍在性别、年龄、学科、职称、学历结构等方面的不合理,成为制约农村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④ 1.性别比例不合理 从我们调查中发现,怀仁县的专任教师中女教师的比例远远超过了男教师。很多女教师都是当地的农民考上中师后留在当地任教,在当地结婚生子,农村的家里还有几亩地可种,夫家也不指望她养家糊口,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农忙时候还能帮的上忙,每年还能有几个月的寒暑假,带孩子同时还能够教育孩子,这些原因导致留在乡村任教的女教师比例大大超过 ①薛二勇.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助力乡村振兴[N]. 人民政协报,2017-11-08(009).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EB/OL].https://www.doczj.com/doc/8f13064045.html,/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506/t20150612_190354.html.2015-06- 01. ③赵传珍.基于利益逻辑的城乡教师单向流动分析与对策[J].教育科学论坛,2015. ④丁霞.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透视与对策[J].文学教育(下),2017(08):106-107.

农村小学教师现状分析与对策

农村小学教师现状分析与建议 下港镇教育办公室李永平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初始阶段,是教育的奠基工程,只有基础牢固了,楼房才会建得高大、雄伟。那么,我们的农村小学教师现状到底是怎样的?他们能不能承担起打下坚实基础的重任?带着这些问题,对我镇农村小学教师师资队伍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在倍受关注的农村弱势群体中,小学教师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在多数人看来,教师是一个令人感到幸福、满足的职业:“工作稳定,环境单纯,假期多”。然而,在社会变革和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农村小学教师已成为一个饱含清苦酸楚、面临生存窘况的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直接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村孩子的受教育状况。关注、改善其生存、生活状态,无疑是农村教育发展最大的期待和寄托。 一、农村小学教师现状 整体素质不高。在农村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结构不优,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下港镇骨干教师缺乏:市级骨干教师仅占教师总数4.6%;年龄结构老化:46岁以上教师占48.3%,31-45岁教师占23.3%,30岁以下教师占28.4%;学历层次不高:大专以上教师(多数为自考、函授等成人教育学历)占30.9%,中专学历占66.7%,其中近半数为民师毕业,高中及以下学历占2.4%;学科、专业单一:语文、数学专任教师占

绝大多数,其他学科专任教师几乎没有。全

镇教师中仅有3人是体育专业毕业。音、体、美、英语、信息技术、科学等专业教师十分紧缺。 工作负担重。目前在定点小学教师课时数普遍为16-20节/周,村小及教学点教师大都在20节以上,大多数教师跨科目、跨年级任课,较远教学点实行包班上课,有的要负责两个班。此外,还要承担个别辅导、家访等工作。新课改的培训、教研日活动有时占用双休日。大部分教师反映自己每日累计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 专业化发展不足。在提倡终身学习、“教师是一股源源不断的泉水”的时代,农村小学教师不管有没有“一桶水”,一用数十年。历史原因造成了中、老年教师的文化专业素质普遍偏低,继续教育的不足又导致了其思想观念和业务技能的落后,有些老年教师实际上只是识字的农民,知识更新程度慢,信息技术素养差,教学、科研等业务素质低,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手段落后,效率不高。究其因:一是培训目标被歪曲。尽管教师有自我提高发展的愿望,职称评定中的论文、外语、计算机等“硬性规定”,成了人事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为不影响晋职加薪,教师参训率达到了100%。但买一本书,参加一次考试,一年花费百元到数百元不等(完全由教师承担),教师的反应是“费时费力还费银子”,“权力部门的变相创收”,挫伤农村教师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学习渠道单一。专业培训、网络学习、报告讲座以及学术会议,一般

农业科技创新投资困境分析【论文】

农业科技创新投资困境分析 摘要: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农业科技创新及其绩效的提升离不开政府的资金投入。面对农业科技创新投资的“政府失灵”困境,应从矫治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投资中的非农偏好、理顺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减少不完全信息和有限理性、完善创新与激励政策等方面入手予以破解。 关键词:科技创新投资;政府失灵;管理;激励 科技创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加速器。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资金投入,农业科技创新投资具有显著的绩效。国内外学者就政府投资对农业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如RobertEEvenson以375项农业科研项目投入为材料,对农业科研投资回报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世界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回报率高达49%;David、Hall和Toole对1957年后发表的30余篇有影响力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多数学者公认政府的公共农业科研投入和私人科研投入呈现出互补的关系;Zvi?Gr11iehes、YujiroHayami等基于农业产品的公共性,对农业科技投资不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为政府制定

对农业科研支持的政府提供参考;国内方面,如林毅夫对农业科研投资受益进行了分析,认为农业科研投资收益率达到100%甚至更高;黄季焜研究认为,农业科研投资收益率一般为73%~108%;钱克明研究表明,政府对农业科研每增加1元投入,可使农牧业产值增加高达11.87元的回报。同时,国内大多数学者已探讨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对象和范围,并明确主张根据农业技术的类型来区分政府与私人部门等投资主体。如黄季焜、胡瑞法、高启杰和陆彩兰等学者认为政府投入的对象则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知识产权不易得到保护、技术难以物化、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农业侦测与发展战略研究上,具有“公益性”特征[1-5]。国内外大量研究涉及农业科技创新投资“政府失灵”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影响问题,指出破解政府失灵困境的必然性。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充分证明,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政府投资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对维护我国农业生产安全具有长远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力逐渐加大。2014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了50%,为农业的稳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阶段,稳定粮食产量、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都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基础。破解政府失灵困境,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资,无疑具有强烈的现

农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政策启示_叶菊艳

第26卷第6期2014年11月教师教育研究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Vol.26,No.6Nov.,2014 [收稿日期]2014-10-3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4JJD880001)、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CIA1417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建设项目(2012CXQT0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叶菊艳(1984-),福建武夷山人,北京师范大学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教育政策、教育与社会等。 农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政策启示 叶菊艳 (教育部普通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875) [摘要]本文试图从身份认同的视角解释目前人们不愿当农村教师这一现象。文章借助已有文献概括出当前农村教师身份认同的现状,并在已有文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炼出影响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并探讨这些因素是如何交互作用于农村教师身份认同的构建。最后,本文据此就如何提升农村教师身份认同,留住农村教师提出相应启示。 [关键词]教师身份认同;农村教师;影响因素;教师政策[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05(2014)06-0086-07 How Rural Teachers Construct Their Ident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YE Ju-yan (Key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MOE ,Center for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 Beijing ,100875,China ) Abstract :The paper tries to answer why people don ’t want to be rural teacher from the lens of identity.Firstly the paper conclud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rural teachers ’identification with their role by reviewing the current related research pa-pers.Based on the literature and empirical data ,the paper also theorizes the factors that have impact on rural teacher identi-ty construction and explores how the rural teachers negotiate and construct their teacher identities among the factors.Basing on the above analysis ,this paper gives suggestions on how to guide the rural teachers to construct their identity in order to recruit and retain the rural teachers. Key Words :teacher identity ;rural teacher ;influential factors ;teacher policies 随着近年来国家及社会各界对教育公平和高质 量教育的重视,农村地区如何留住优秀教师或如何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以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既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难题,也是学术讨论的热点话题。那么为什么个体教师普遍不愿在农村任教?就此问题目前多是从农村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农村教师工资待遇不高等方面来解释。但外因往往还需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本文试图从身份认同的视角 对此问题进行解释,并提出相应启示。 一、身份认同视角引入理解“农村吸引 或留任优秀教师难” 近年来在国内外教育研究界,关于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越来越多。这类研究背后所持的基本出发点,即如上文所言,各种外在的旨在帮助教师或提升教师能力的行为若没有被教师内在地赋予意义, — 68—DOI:10.13445/https://www.doczj.com/doc/8f13064045.html,ki.t.e.r.2014.06.015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但目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仍面临教师结构不合理、县城学校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难、乡村教师整体素质与城镇教师有差距等问题,亟待关注。 (一)教师结构不合理。当前,乡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普遍不合理,教师年龄老化现象比较突出,受工作环境、成长机遇等因素影响,优秀师范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学校任教,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青黄不接。 (二)县城学校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难。《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0号)也规定,“推动城乡教师交流,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教师每学年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当前,推进县城学校教师向乡村学校交流轮岗还存在不少困难,主要形式是支教,但上级分配的名额较少,其他形式比如县直学校与乡村学校结对帮扶,由于没有相关补贴政策,县城学校教师教师参与交流轮岗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三)乡村教师整体素质与城镇教师有差距。当前,虽然各级各类培训普及到乡村教师,但从参加比例来看,乡村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和市级培训的比例明显低于县城学校教师,乡村教师参加较多的培训是县级培训和校本

培训,与县城学校教师相比,乡村教师所拥有的的专业发展机会、接受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不能有效满足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乡村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较城镇教师普遍有所差距。同时,部分乡村教师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易于安于现状,缺乏专业发展的动力,消极对待教学变革,自身专业水平不能有效提升。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一是制定实施优惠倾斜政策,加强乡村地区优质教师资源配置,有效解决乡村教师短缺问题,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二是拓宽乡村教师来源,鼓励有志青年投身乡村教育事业,畅通高校毕业生、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的通道,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以及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使用机制。三是制定相关补贴政策,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对口支援等多种途径和方式,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

浅谈农村教师队伍现状及建议

浅谈农村教师队伍现状及建议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教师队伍 的素质成为制约课程改革的瓶颈。为了推进淮北市教育城乡一体化 的进程,对我市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 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建议 我国农村中小学占全部中小学的绝对多数,如果说今天的教育决 定国家明天的面貌的话,那么中国的明天怎样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 取决于今天农村的中小学教育。正在承担我国农村数亿中小学教育 工作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民 族的未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农村学校的 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实施基础教育新课改以后,农 村中小学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宽敞明亮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新老三室焕然一新,美化绿化日新月异。但是师资队伍很不尽 人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实施新课改以来,很多教师更是力不从心。那么农村学校教师的现状怎样呢?怎 样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业务素质呢?对此,本文尝试进行探讨:一.农村学校教师的现状 1.教师的学历达标,但实际素质偏低。 农村教师的构成是高校分配的大中专师范和非师范的毕业生及民 办转正的教师,由于近年来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进修学习,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都达标。尽管他们取得了国家承认的专科和本 科学历,但实际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同步提高,不进行调整 培训难以适应当前课改的要求,将制约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骨干教师缺乏 由于存在着学校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别,教师流动频繁。有“能耐”的教师工作两三年调入城市,刚刚培养成熟进入骨干行列的教师就 被条件优越的学校挖走,导致学校市区级骨干非常稀少。无骨干教 师的辐射效应,青年教师成长缓慢、中老年教师知识陈旧,由此造 成一种恶性循环,教育教学质量上不来,家长不满意,社会不认同,生源大量流失。 3.教师的学科结构不合理。 由于教师的流动,加上所学非所教的人数多,有些教师只能是拔 高使用,造成了教师基础知识薄弱。音美教师更稀少,在农村找到 一个合格的音美教师是非常困难的,为了开全学科,只能用非音美 专业教师代课,大部分根本没有音美素质,音美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培养学生的特长、落实素质教育工作是空话。学生整天单调无味的 学习,造成学生学习无兴趣、厌恶学校、厌恶学习的现象,辍学现 象时有发生。英语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不过硬,特别是从小学三年级 开设英语,小学基本没有英语专任教师,用非英语专业教师代课, 这些教师没有进行英语教学的专门训练,对英语教学规律、教法知 之甚少,对如何有效进行英语教学缺乏应有的了解,特别是口语基 本功更差,众所周知,英语语言基本功不过硬就会造成严重的不良

职业认同感---以教师职业认同感为例

职业认同感---以教师职业认同感为例 https://www.doczj.com/doc/8f13064045.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职业认同感---以教师职业认同感为例 1、职业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Professional self-identity)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 2、职业认同感的解析 职业认同感会影响员工的忠诚度、向上力、成就感和事业心。职业认同感一般是在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过程中,对该职业活动的性质、内容,职业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甚至对职业用语、工作方法、职业习惯与职业环境等都极为熟悉和认可的情况下形成的。 职业认同感是人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达成组织目标的心理基础。随着职业的发展及对职业研究的深入,职业认同感的概念也愈来愈朝着社会化、多元化、人性化的持续状态发展,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心理角度。 3、职业认同感的强化 怎样才能有效克服职业倦怠而强化职业认同呢怎样才能避免职业认同中的职业倦怠的发生呢管理者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的转换和调整是至关重要的。从管理观念上讲,管理者需要从长期形成的

单一绩效管理观念向绩效和职业认同相结合的人本管理观念转变。要把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由个人行为变为组织行为。关怀每一个员工的职业成长和职业发展。在员工的职业认同和职业发展中实现组织目标。从管理方式上讲,管理者要勇于创新管理模式,由长期形成的点式岗位管理模式向职业丰富化、动态化管理模式转变。为职业人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这种转变是当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对职业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有效解决职业倦怠问题的新途径。这种转换是当代社会职业发展的呼声,也代表了职业发展的未来。需要理论界和业界不懈探求。 职业认同感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教师职业认同感探析[2] 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指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职业认同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过程强调的是教师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教师角色的过程。状态则反映了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认同程度。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不仅关乎教师自身的发展,更关乎学生的长远与未来。发挥教师职业的价值、弘扬教师职业的意义需以建构坚实的职业认同为前提。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近年来,我国教师队伍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和职业认同感低下的现象,这些现象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将会产生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农村学校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农村学校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我国有绝对比例的农村人口,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与提高直接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对农村学校生存发展现状进行更深层次的把握和思考。 1.教育经费短缺。由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加之各种政策倾斜,使得教育经费供给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区域内校际之间都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 2.师资力量薄弱。一个学校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该校教育质量的高低。随着城乡差别的加大,造成了教师分布的严重不均衡,城市学校教师学科配套齐全,教师学历水平高、教学能力强,且参加学习进修机会多,见多识广,而边远农村的学校则正好相反。更为严重的是,很多乡村学校严重缺编,安排课都非常困难。乡村教师调入城市,新分配教师和原有教师流向了交通便利的公路沿线学校,偏远农村学校教育均衡发展不平衡,硬件设施和教育教学条件简陋,不能留住老师,直接影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办学条件滞后。长期以来,为了树立本地区的形象,把有限的财力集中到本地区的“窗口学校”、“示范学校”,使学校之间的教学设施存在着严重不均衡现象。应加大农村学校的硬件建设,列项一所,附属设施等完善配套一所。 4.生源层次低下。由于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衡、师资分布的不均衡以及办学条件的不均衡,造成教育资源的天壤之别,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渴求、学生对优质教育的向往等导致了生源状况的不均衡。乡村优质学生和部分学生全部转入城市就读,致使农村学校人数急剧下降。 5.学校要深化教学改革,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这是真理,每个校长和教师都要明确这一点。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用新课程理念武装头脑,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牢固树立质量是生命的思想,不为条件而论,学校负责人要加强

当前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现状分析与对策

———以鄱阳县为例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正处于新地历史发展时期,由“普九”攻坚向巩固提高转变,由增规模、添设施地数量扩张向重管理、抓质量地内涵发展转变.而农村中小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具有举足轻重地作用,它地现状如何,直接关系到义务教育发展地速度和水平.为深入了解农村中小学地教学现状,我们对鄱阳县部分农村中小学进行了调查研究.鄱阳地处湖南南部,是典型地农业县.近年来鄱阳教育地整体水平在全省相对靠后.我们对该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高低不同地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进行抽样调查,在被调查学校中有所初中,其中城区学校有所.同时采取召开学校行政成员座谈会、教师代表座谈会和学生代表座谈会、问卷调查、随堂听课、检查备课听课笔记、查阅学生作业本、师生个别走访等多种形式,深入细致地了解学校地教育教学管理现状,总结正反两方面地经验教训,分析存在地主要问题.被调研学校地办学水平及存在地问题具有一定地代表性,基本反映了目前农村中小学地教学现状,由此引发地思考供大家参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现状 (一)教学质量差距大 .城乡学校教学质量差距大 通过对所中小学地教学质量调查评估发现,城区学校与乡镇学校地教学质量在合格率、优秀率、巩固率等具体指标差异过大,这已成为制约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地主要瓶颈.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地提质增效是改变义务教育落后面貌地关键所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地整体提升重点应放在广大农村学校..同类学校教学质量相差悬殊被调研地所学校尽管在办学条件、班子配备、师资现状等方面存在一些实际差距,但从整体上分析,学校间各种资源和外部环境实际差距不会太大,造成同类学校质量差距悬殊地原因,只能从学校内部查找.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同一学校、不同年级、不同科目差别大.同一学校不同年级地教学质量差别大 以被调研地一所农村完全小学年上期和年上期各年级地语文期末考试综合分地比较为例,低年级语文地低年级学生地学业成绩明显逊色于高年级学生地学业成绩,尤其是一、二年级地综合分都很低,三年级以上情况有明显好转,尤其是五、六年级学生地成绩突飞猛进.排除学生地智力成长因素,反映出各校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三个方面地问题:一是重高年级地突击提质,轻低年级地固本强基;二是重完小本部地教学管理,轻村片小学地质量监控(五、六年级都在完小本部);三是重毕业班升学测试地终极评价,轻肄业班教学质量地长远发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同一年级不同科目教学质量差别大 通过对被调研地几所完全小学去年毕业水平测试中地四科成绩对比可知,不同科目地成绩差异很大,有着明显地重语文、数学,轻英语、自然地现象.英语学科受多种因素制约,教学质量明显处于低位徘徊阶段,加强英语教师培训,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应成为农村各类小学关注地问题.从被调研地几所学校各科合格率统计数据分析可知:制约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地根本因素在于合格率低迷不前,以被调研地两所农村完小去年小学毕业水平测试成绩为例,其中语文学科两校地不合格率近%,数学学科不合格率将近%,自然学科不合格率超过%,英语学科不合格率几近%.由此可见,如何在教学中贯彻全面发展地办学方针,加强薄弱学校地教学改革,是农村中小学必须考虑地重大课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原因分析 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水平不高地原因是多方面地,既有主观方面地,也有客观方面地;既有学校内部地原因,也有社会环境地影响.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地影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学校管理存在严重缺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