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经过60多年的防洪建设,长江中下游已初步形成以堤防为基础、三峡水库为骨干,其他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工程及防洪非工程措施相配套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

一、防洪工程

(一)堤防工程

长江中下游堤防,包括长江干堤、主要支流堤防,以及洞庭湖区、鄱阳湖区等堤防,总长约30000公里,是长江防洪的基础。目前,长江中下游3900余公里干堤已全部完成达标建设。

长江中下游干流堤防设计洪水位分别为沙市45.00米、城陵矶34.40米、汉口29.73米、黄石27.50米、湖口22.50米、大通17.10米、芜湖13.40米(有台风为13.50米)和南京10.60米(有台风为11.10米)。

荆江大堤、无为大堤、南线大堤、汉江遥堤以及沿江重点防洪城市堤防为1级堤防。松滋江堤、荆南长江干堤、洪湖监利江堤、岳阳长江干堤、四邑公堤、汉南长江干堤、粑铺大堤、黄广大堤、同马大堤、广济圩江堤、枞阳江堤、和县江堤、江苏长江干堤等为2级堤防。洞庭湖区、鄱阳湖区重点垸堤防为2级,蓄洪垸堤防为3级。汉江下游干流堤防为2级。长江中下游干流1级堤防堤顶超高一般为2.0米,2级及3级堤防堤顶超高一般为1.5米,其他堤防超高一般为1.0米。城陵矶附近长江干堤(北岸龙口以上监利洪湖江堤、南岸岳阳长江干堤)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0.5米的超高;洞庭湖及鄱阳湖临湖堤风浪大、吹程远,重点垸堤防临湖堤超高2.0米,临河堤超高1.5米,蓄滞洪区堤防临湖堤超高1.5米,临河堤超高1.0米。

(二)河道

长江中下游干流以控制河势和防洪保安为主要目标,开展了较大规模的河道治理,中下游干流河道河势得到初步控制。

(三)蓄滞洪区

长江中下游目前安排了40处蓄滞洪区(其中洪湖蓄滞洪区规划分为东、中、西3块),总面积约为1.2万平方公里,耕地711.8万亩、人口约632.5万人,有

效蓄洪容积约589.7亿立方米。

重点蓄滞洪区1处,为荆江分洪区;重要蓄滞洪区12处,分别为洪湖东分块、钱粮湖、共双茶、大通湖东、围堤湖、民主、城西、澧南、西官、建设、杜家台蓄滞洪区、康山蓄滞洪区;一般蓄滞洪区13处,分别为洪湖中分块、屈原、九垸、江南陆城、建新、西凉湖、武湖、张渡湖、白潭湖、珠湖、黄湖、方州斜塘和华阳河蓄滞洪区;保留蓄滞洪区16处,分别为涴市扩大分洪区、人民大垸分洪区、虎西备蓄区、君山、集成安合、南汉、和康、安化、安澧、安昌、北湖、义合、南顶、六角山、洪湖西分块、东西湖。

(四)重点大型水库

长江流域在干支流上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4.57万座,总库容1745亿立方米,但大部分水库主要任务是发电或灌溉,兼顾防洪,对所在支流的中下游有一定的防洪作用,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区的防洪作用不大。以防洪为首要任务的水库,目前已建成的有三峡、丹江口、江垭、皂市等,已建和基本建成的具有较大防洪作用的水库还有二滩、紫坪铺、瀑布沟、构皮滩、隔河岩、水布垭、漳河、五强溪、柘溪、万安、柘林等。

(五)平垸行洪、退田还湖

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对长江中下游干堤之间严重阻碍行洪的洲滩民垸、洞庭湖及鄱阳湖区部分在常遇洪水时即遭受洪灾的湖滩及民垸进行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建设。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圩垸分两类,一类是退人又退耕的“双退”圩垸,一类是退人不退耕的“单退”圩垸。目前,长江中下游干流已实施单退圩垸331个、面积1975平方公里、蓄水量77.1亿立方米。其中城陵矶以上河段洲滩民垸的蓄水量为26.4亿立方米,城陵矶至汉口河段的蓄水量为8.4亿立方米,汉口至湖口河段的蓄水量为6.5亿立方米,湖口以下河段的蓄水量为35.8亿立方米。

二、防洪非工程

目前流域内有报汛站7000余个,已初步建立了一套基本适应当前防汛需要的水雨情信息系统;经过不断的改进完善,制定了洪水作业预报方案;通信预警系统正在兴建,各种管理法律法规也正逐步完善。

三、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防洪能力

长江干支流主要河段现有防洪能力大致达到:荆江地区依靠堤防可防御10年一遇洪水,通过三峡水库调蓄,遇100年一遇及以下洪水可使沙市水位不超过44.50米,不需启用荆江地区蓄滞洪区,遇1000年一遇或类似1870年特大洪水,通过三峡水库的调节,可控制枝城泄量不超过80000立方米每秒,配合荆江地区蓄滞洪区的运用,可控制沙市水位不超过45.0米,保证荆江河段行洪安全。城陵矶河段依靠堤防可防御10~20年一遇洪水,考虑本地区蓄滞洪区的运用,可防御1954年洪水;遇1931年、1935年、1954年大洪水,通过三峡水库的调节,可减少分蓄洪量和土地淹没,一般年份基本上可不分洪(各支流尾闾除外)。武汉河段依靠堤防可防御20~30年一遇洪水,考虑河段上游及本地区蓄滞洪区的运用,可防御1954年洪水(其最大30天洪量约200年一遇);由于上游洪水有三峡工程的控制,可以避免荆江大堤溃决后洪水取捷径对武汉的威胁;因三峡水库的调蓄、城陵矶附近地区洪水调控能力的增强,提高了长江干流洪水调度的灵活性,配合丹江口水库和武汉市附近地区的蓄滞洪区运用,可避免武汉水位失控。湖口河段依靠堤防可防御20年一遇洪水,考虑河段上游及本地区蓄滞洪区比较理想地运用,可满足防御1954年洪水的需要。汉江中下游依靠综合措施可防御1935年同大洪水,约相当于100年一遇。赣江可防御20~50年一遇,其它支流大部分可防御10~20年一遇洪水,长江上游四川腹地各主要支流依靠堤防和水库一般可防御10年一遇左右洪水。

四、重点防洪工程

1、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坝址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河段,控制流域面积达100万平方公里,占长江流域总面积的56%;年平均径流量4510亿立方米。坝址河谷开阔,基岩为坚硬完整的花岗岩体,具有修建混凝土高坝的优越地形、地质和施工条件。

三峡工程是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综合效益的多目标开发工程。工程由拦河大坝及泄水建筑物、水电站厂房、通航建筑物等组成,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实施方案。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泄洪坝段居中,两侧为电站厂房坝段和非溢流坝段。坝轴线全长2309.47米,坝顶高

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水库正常蓄水位高程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为中国最大的水库。

三峡工程于1994年正式开工,2003年开始投入初期运行,2009年全面建成。工程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长江中下游防洪条件,特别是将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可使江汉平原1500万人口和150万公顷耕地免受洪水威胁,在遭遇特大洪水时可避免发生大量人口伤亡的毁灭性灾害。在今年汛期,三峡工程将洪峰流量由70000立方米每秒削减至40000立方米每秒,发挥了巨大的防洪减灾效益。

2、荆江大堤

荆江大堤位于荆江北岸荆州市,上起荆州区枣林岗,下至监利县城南,全长182.35公里,保护着我国著名的商品粮、棉、油基地江汉平原。保护区内面积8800平方公里,农田1100万亩,人口1000余万人,还有荆州、仙桃、潜江等重要城镇和江汉油田等重要企业。一旦大堤决口,不仅荆北平原顿成泽国,而且威胁武汉市和附近交通干线的安全。

荆江大堤的雏形为金堤,始建于东晋永和年间(公元345年),后经历代零星堤垸和若干分散堤段的连接而成现有规模。荆江大堤堤身填土复杂,堤基为砂卵石强透水层,其相对不透水层薄,堤段迎流顶冲多,历史上曾多次溃口。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改善荆江防洪的严峻局面,国家多次对荆江大堤进行了加高培厚、填塘固基、抛石护岸等建设。1975年至1983年,实施了荆江大堤加固一期工程,完成投资1.18亿元。1984年至2007年,实施了荆江大堤加固二期工程,完成投资8.51亿元,土方4887万立方米,加高培厚了荆江大堤全部堤身,修筑了约10公里钢筋混凝土防浪墙,加固了45公里堤基,堤顶也全部浇筑了混凝土路面。

经过加固的荆江大堤面貌已焕然一新,宛如一道水上长城耸立在荆江北岸,抗洪能力显著提高,成功地抗御了1998年、1999年、2002年、2010年长江大洪水,其投入防汛的人力、物力、财力与大规模建设前同等水位相比大为减少,没有出现一起大的险情。

3、荆江分洪区

荆江分洪区位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太平口至藕池口河段的湖北省公安县境

内,建于1952年,是建国后兴建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

荆江分洪区由分洪区围堤(208公里)、分洪闸(北闸)、节制闸(南闸)等主体工程及避洪、排灌等配套设施所组成。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当长江出现特大洪水,为缓解长江上游洪水来量与荆江河段安全泄量不适应的矛盾,开启北闸分蓄洪水确保荆江大堤、江汉平原和武汉市的安全,同时利用南闸节制闸控制由虎渡河入洞庭湖流量不超过3800立方米每秒,以减轻洪水对洞庭湖的压力。1954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荆江分洪区先后三次开闸分洪,最大降低沙市水位0.96米,分洪总量122.6亿立方米,对确保江汉平原和武汉市的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荆江分洪区面积921.34平方公里,南北长7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蓄洪水位42.00米,有效蓄洪容积54亿立方米。荆江分洪区内现有8个乡镇,4个国营农、林、渔场,209个村,58.18万人,耕地面积49.31万亩。区内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总产值45.21亿元,固定资产90.0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6.92亿元。

分洪区建成以来,安全设施建设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从1963年起国家开始资助区内安全建设,目前建有安全台95处、总面积1.78平方公里;安全区21个、总面积19.5平方公里;避水楼避水面积13.8万平方米;转移道路241.5公里。

4、湖南岳阳长江干堤

湖南岳阳长江干堤长163公里,其中一线防洪干堤全长142公里,以城陵矶(三江口)又为界分成上下两段,其中上段由华容县五马口至君山区穆湖铺,长76.8公里,下段自莲花塘至临湘市黄盖湖铁山咀,长65.2公里,直接保护着岳阳市主城区和华容、君山、建新、楼区、云溪、临湘6个县(市、区)所属沿江8个万亩以上堤垸,保护总面积2096平方公里,耕地136万亩,人口160万人,工农业总产值166亿元,固定资产377亿元。

长江干堤加修前面宽只有5~6米,有1/3的堤段堤顶高程低于98年最高水位,大堤堤身单薄,基础渗漏严重,穿堤涵闸老化,冲刷崩塌岸线长,每年汛期,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防洪抢险。98年特大洪水后,长江干堤加固工程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按Ⅱ级堤防标准设计(其中从莲花塘至道仁矶长12.08公里堤段属城市防洪大堤,按Ⅰ级堤防标准设计)。Ⅰ级堤防面宽10米,Ⅱ级堤

防面宽8米,加固工程总投资20.77亿元。工程于19998年汛后动工,经过五年奋战,长江干堤全线达标,共完成土方5600万方、石方360万方、砼60万方。

加固后的长江干堤,在抗御1999年、2002年大洪水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98年长江干堤发生各类险情2700处,其中重大险情42处,大堤加修子堤120公里,挡水最深的达1.74米。1999年、2002年、2010年长江大洪水,全线没有一处出现险情。

5、汉口江滩综合整治工程

汉口江滩综合整治工程位于武汉河段下段左岸汉口边滩,上起武汉客运港,下至丹水池后湖船厂。综合整治前,汉口边滩码头、房屋、仓储、市政设施等各类建(构)筑物密布,其中客运港至江岸车辆厂总建筑面积达10万余平方米,码头10余座,中小企业70家。边潍杂乱无章的建(构)筑物不仅严重影响河道行洪,而且与滨江环境不协调。

汉口江滩综合整治工程分三期进行建设。其中第一期工程从武汉客运港至粤汉码头长1.04公里,绿地面积14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形成了三区三带的总体格局,即观江游览区,中心广场区,休闲活动区和滨江特色带游憩林荫带,堤防景观带,江滩护坡工程分三级亲水平台,分别是高程20米,25米,28.8米,高程20米平台为一条长1公里,宽10米的水泥亲水步道。20米~28.8米坡面上则安装了以长江水生物化石为主题的浮雕,共设置了9处15~20米宽的台阶,人们可以与江水亲密接触。28.8米平台是汉口江滩的主体,以绿色为基调。第二期工程(武汉长江二桥至三阳路段)于2003年9月28日对市民开放,形成3.4公里长的“绿化滨江长廊”。江滩公园保持了亲水、生态、休闲的特色。

目前,汉口江滩已成为一个长达6.2公里、总面积达150万平方米的休闲广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江滩广场之一,广场上面绿树环绕,霓虹闪烁,各种休闲健身的设备非常齐全。清晨,伫立江边,“不尽长江滚滚来”;晚上,闪烁的灯光,习习的江风,让人们留连忘返。

6、龙王庙险段综合整治工程

龙王庙险段位于汉江与长江交汇的汉口江岸区,自集家嘴码头至鄂四码头(堤防桩号38+900~39+980),长1080米。该段堤外无滩,河势不顺,深泓逼岸,近岸河床最低点高程达-19.50米;堤内是汉口闹市区,全国著名的汉正街小

商品市场坐落于此,为汉口防洪保护圈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龙王庙险段由于河床发生剧烈冲刷,历年险情不断,多次危及汉口市区的防洪安全。1998年汛期,集家嘴至鄂四码头出现大面积渗水等险情。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 1998年11月开始了龙王庙险段综合整治工程建设, 2000年11月竣工验收。工程投资2.34亿元,工程主要项目为汉口河岸1080米堤防除险加固、防渗处理和汉阳河岸1225米堤防挖削退岸等。工程实施后,改善了河势,加固了堤基,取得了显著的防洪效益。1999年长江发生了有水文记录以来的第三位洪水,武汉关水位达28.89米,整治后的龙王庙未发生一处险情。

龙王庙险段位于武汉三镇的中心和交汇点,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建设城市休闲观光的有利条件。在驳岸上,依地势建造了景观长廊和“98抗洪图”巨幅浮雕;全线修建了汉白玉拦杆,临江竖起了200多盏典雅的华灯;修建了驳岸、护坡、景观花坛和各式彩灯。经过精心建设装饰,险段已成为江城“两江交汇、三镇鼎立、两桥相映、龟蛇锁江”壮美景观的点睛之笔。龙王庙由险点变为景点的建设,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新的治水理念。

7、杜家台分洪区

杜家台分蓄洪区地处长江、汉江之间的一片低洼地带,上连汉水、下通长江,紧邻武汉市西郊。它是汉江下游和长江中游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兼有分蓄汉江超额洪水和长江超额洪水的双重任务。杜家台分蓄洪区由于它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充分发挥了“分、滞、蓄”的作用,为确保武汉市的防洪安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杜家台分洪工程,主要由杜家台分洪闸、分洪道、分蓄洪区围堤、黄陵矶闸(退洪闸)四部分组成。1956年建成以来,共分蓄洪运用19次,分流1次,分洪总量191.25亿立方米,累计分洪时间2091小时,在历次分洪运用中分别降低仙桃水位0.7~3.0米,减轻了对武汉市的防洪压力,工程效益显著。

杜家台分洪闸为开敞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钢质弧型闸门,采用手动、电动两用启闭,闸室全长411.93米,共30孔,单孔净宽12.1米,净高4米,设计分洪流量4000立方米每秒,相应闸前水位35.12米;校核流量5300立方米每秒,相应闸前水位35.49米,1964年10月超标准运用最大分洪流量5600立方米每秒。

分洪道上接杜家台闸下游海漫,下至周帮,长20.5公里,是将汉江下游超额洪水引入分蓄洪区调蓄的分洪通道,系在原地面修筑的两道平行堤坝约束而成,平均堤距822米,进口宽800米,出口逐步扩大为1600米,在周帮附近呈喇叭形与泛区相连。分洪道堤防全长41公里,堤身垂高5~8米,面宽4~8米,堤顶高程39.00~30.35米,堤外坡比1:2.5~1:4.5。

杜家台分蓄洪区北围堤从仙桃市周帮起经江集闸、军山闸、拦堤角至饶丰闸、穿金堆岭至银莲湖止;西围堤从公明山起经南港闸、五子窑、出污闸、纯良岭、沙湖泵站至石山港止;南围堤从石山港闸沿东荆河堤,经保丰泵站、大垸子闸、三合垸,再从汉南新沟沿长江干堤至大军山泵站止。分蓄洪区围堤全长177.4公里,总面积为613.98平方公里,蓄洪水位30.00米以下有效容积22.9亿立方米。分蓄洪区内人口17.86万,耕地及养殖面积27万亩,工农业总产值11.4亿元。

黄陵矶闸位于通顺河出口,上距杜家台分洪闸74公里,下距长江主流河道约3公里,是杜家台分蓄洪泄洪长江和长江进洪于分蓄洪区的唯一通道,设有排水闸及船闸两部分,该闸于1966年设计,1970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具有防洪、滞洪、分洪、排涝、灌溉、航运等功能,其中排水闸系胸墙孔开敞式结构,共9孔,每孔净宽7米,净高10米,闸底高程15.00米,闸顶高程31.00米,设计泄洪流量1535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2008立方米每秒,1998年后对该闸进行了整修加固,设计防洪内外水位差由原来的3.8米增加到7.21米。

杜家台分蓄洪区安全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目前,已建安全台29.32万平方米,避水楼34栋,建筑面积2.03万平方米,避水面积1.04万平方米;转移公路39条,总长182.17公里,公路桥梁3座,总长372米。

8、九江长江干堤

长江河道于瑞昌市码头镇进入江西境内,又于彭泽县牛矶山流入安徽。江西省长江河道全长151.9公里。该河段南岸有防洪堤197.22公里,其中长江干堤123.56公里(西起瑞昌码头镇、东止彭泽县帽子山),江心洲堤(江新洲和棉船洲)73.66公里。九江长江干堤位于长江南岸,从瑞昌码头镇,至九江县赛城湖闸称为上段,长32.7公里;赛城湖闸至鄱阳湖出口称为中段,长34.51公里;鄱阳湖口以下为下段,长56.35公里。九江市城区堤防(赛城湖闸至回峰矶)属1级堤防,长20.28公里;梁公、赤心、永安、八赛隔堤、济益公堤属2级堤防,总

长40.5公里;建设、马湖、芙蓉堤等属3~4级堤防。

九江长江干堤保护区内有九江市、九江县、瑞昌市、湖口县、彭泽县共二市三县,总面积739.31平方公里,耕地80.74万亩,人口83.84万人,年工业总产值101亿元。

由于防洪堤堤身单薄,堤基地质条件差,汛期长江持续高水位及退水时,极易造成江岸崩塌和江堤溃决,造成灾害。1998年九江市城区堤防4号闸至5号闸之间决口长达60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九江长江干堤加固工程于1998年10月18日开工,2003年汛前完工。累计下达该工程投资计划19.02亿元,完成堤防加固总长121.24公里、土方填筑933万立方米;填塘固基土方646.16万立方米;抛石固脚、护岸石方882.04万立方米;穿堤建筑物169座;堤身护坡112公里;堤顶公路120.05公里;完成高喷灌浆进尺22.58万米,防渗墙46.85万平方米,粘土灌浆49.02万米,钢筋制安1.25 万吨。

防洪工程设计要点分析

防洪工程设计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9-01-15T13:25:34.13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作者:许战青 [导读] 并辅以工程实例论述,对防洪堤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防洪工程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对防洪工程的研究,有助于找出防洪工程设计与建设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高防洪工程的设计水平。在有效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发展。本文结合治理防洪工程设计,对防洪堤设计中遇到的堤顶高程、筑堤材料、加固断面型式、设计质量等方面进行剖析,并辅以工程实例论述,对防洪堤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防洪工程;设计标准;堤顶超高;筑堤材料 引言:防洪工程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以及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防洪工程不仅是抵御洪涝灾害、保障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屏障,还成为提升城市亲水环境、构建城镇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现阶段防洪工程出现的新的特点,也对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做好前期设计工作,并对其中涉及的一些关键问题深入剖析并总结,对做好防洪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堤顶高程的确定问题 堤顶高程的确定是防洪工程的重中之重,它是由堤防工程的重要性、工程级别以及防洪标准等综合确定,具体通过设计洪水位和堤顶超高来表现。 1.1工程概况 防洪工程位于某市主城区及副城区,河道从城区穿过。选取的典型断面计算安全超高值主城区为1.71m,副城区为1.45m。因该市地处河流中上游,洪水历时较短,现有地面基本与设计洪水平齐或不低于设计洪水50cm,若按保守计算选取堤顶超高,将阻挡居民亲水视线,不利城市亲水景观建设,结合该市已建达标工程防洪标准,主副城区堤顶超高均取1m。 1.2设计洪水位 合理确定设计标准是确定设计洪水位的首要前提。根据各单项工程各堤段保护对象的大小和重要性,依据相关规程规范,以及流域规划、各城市总体规划、已批复的各城市防洪规划,确定各堤段的洪水标准。防洪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个动态观念,由于洪水变化的幅度很大,尤其是上游山区性河流,洪峰大,但历时较短,洪水陡涨陡落。过高的标准,必然造成工程投资增加,在经济性上显然是行不通的。防洪标准实质上的是根据区域当前社会经济情况,确定一定的防洪安保体系,同时也承担超过设定标准,失事后带来的风险,取两者的一个相对均衡点。修水地方位于修河上游,修河由西至东将地方劈成两半。根据已批复防洪规划,城西发展片区为城市规划新区,现状主要由荒地与农田组成,规划新建黄田里土堤与堤后高地连接,自成一完整的防洪体系。根据现有规程规范,采用10年一遇防洪标准即可满足要求,考虑日后修水各地方协调发展及当地居民对防洪安保认知等社会稳定因素,设计时采用与其他片区一样的防洪标准,即20年一遇洪水标准。 1.3堤顶超高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堤顶超高(Y)由设计波浪爬高(R)、设计风雍水面高度(e)和安全加高(A)相加,即Y=R+e+A。其中R经采用经验公式可得,江河堤防风雍水高度e通常在10-4m级别上,可忽略不计。结合堤顶防汛公路路面硬化,在保证堤防安全的条件下,若按允许越浪的堤防设计,A可取小值。计算波浪爬高时,风向、风区长度与风速对其影响很大,为简化计算通常保守的做法都是按最不利因素叠加计算,尤其是汛期高水位时的风向并不都是与堤线垂直,这样就片面的增大了堤顶超高。本文认为,在山区河流洪水历时较短的地方,可人为降低波浪爬高,甚至不计波浪影响,仅按堤防等级选取安全加高。在乡镇防洪与河段整治工程中,有一些防洪工程地面高程基本与水位平齐或不低于设计水位30cm,若新建堤防,不但压占土地,还将改变原有排水体系,带来新的内涝问题。结合审查单位意见,设计对此类工程一律取消新建堤防,仅对原有岸坡进行防护,并在坡顶修建防汛道路,汛期允许其高水位时越浪。此外,同等级别沿河两岸及上下游堤防工程堤顶超高应统一、协调确定,保证沿河居民防洪安保安全感,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2筑堤材料问题 目前我国筑堤料主要还是采用土料,在《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中对筑堤料有明确要求,设计时按要求选取即可,但在有些地区尤其是山区,本身土料就比较匮乏,满足筑堤要求的土料场距工程区较远。因此,若在筑堤中能合适就近取用当地的材料,通过采取相应的工艺控制措施,保证筑堤质量,这将大大减少工程投资。位于饶河干流的某市,其航空工业园区的吕蒙堤,土料场距工程区较远,工程区附近的宋家山风化料场其储量及质量均满足筑堤要求,从工程投资经济性考虑,并结合当地堤防建设经验,采取粘土斜墙防渗、背填风化料的堤身断面,通过计算,堤身抗滑、渗流稳定均满足规范要求。随着土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筑堤材料得到应用,既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又要考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5]。赣江下游尾闾地区,河道开阔,河床下切严重,河中多分布沙洲,当地粘土料匮乏,河道两岸防洪堤基多为透水性较强的砂性土。结合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该区域防洪堤多采用抛石和吹填砂筑堤,深层搅拌水泥土薄壁防渗墙防渗[1]。采用该种筑堤方法具有施工简单、节约工程投资等重要意义。 3堤防加固断面型式问题 本次设计范围内的万亩农田圩堤33座,其中5万亩以上的圩堤就有5座,可以说他们是所有地区的重要产粮基地。这些圩堤大都建设年代相对较远,存在着土层碾压不够充分等问题。历年来,仅对出现过较大险情的堤段进行过处理[2]。对这些圩堤的加固,既要对险情有针对性的处理,又要保证堤防断面达标。地处修河支流潦河的宋埠堤,现状堤顶已远远高于设计洪水位,但由于筑堤料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采用砂土筑堤的部分段落在外河高水位时,堤后常有泡泉出现,根据渗流计算结果,采用在堤后盖重砂土,盖重厚度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在未出险堤段,部分堤段虽然堤顶宽度不足4.0m,但是在计算堤顶高程处,堤身宽度已然大于4.0m,堤坡约为1:2,故不对此类堤段堤身加高培厚,仅在堤顶铺设3.5m宽防汛道路以及对堤容堤貌进行修整。位于赣江支流袁河上的袁河南联圩,处于凹岸的部分段落受河水

防洪工程体系

大S城市防洪工程体系情况报告 城市防洪是关乎城市汛期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市建设局始终将城市防洪体系建设作为城市建设重中之重,不断加大防洪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完善防洪机制,增强物资和人员储备,逐步建立起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城市防洪体系。 一是完善工程体系建设。结合城区特点,我们逐步建立起了以A河、B河、C河为依托,以城市道路排水管(沟)为骨架的城市防洪工程体系。截止目前,我们已建成雨水排水干管106.8km,改造河道和疏通河道14.5km,较好的满足了城市防洪要求,保障了城市安全度汛。 近几年,根据城市建设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进行城市防洪设施建设和改造,开展了5项工程建设,城区防洪能力进一步加强:1、2005年,修建了264省道南侧A路至B河段5.6km排水沟;2、2006年对城区1.2kmB河桨砌改造;3、2009年,对环城北路0.6km排水沟桨砌改造,新建A村东0.2km排水沟和胜利路0.4km排水管;4、2010年对C路南侧1.85km排水沟和N路北大街西头入水口进行了改造;5、2011年,对B河龙门花园段0.6km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并对A街西段1000米雨水沟清淤改造。 二是完善非工程体系建设。首先是坚持依法防洪。严格贯彻执行《防洪法》《A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等法

律法规,防洪工作已纳入法制化轨道。其次是完善防洪预案。近年来,对城市防洪预案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在每年汛前通过东城区防汛指挥部,下发防汛通知,就响应机制、各单位责任分工、物资储备、人员安排进行详尽部署和安排。 三是存在问题。首先,东城区排水设施相对薄弱,排涝能力相对较低。东城区排水设施多修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受设计标准限制,排涝能力相对较低。其次,非工程防洪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防汛信息采集、传输、处理手段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三,B河新区段未进行整治河道、修筑堤防。 四是下步打算。首先,根据城市发展需要,逐步对东城区防汛设施实施改造,建设高质量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其次,按照蓄泄兼筹、以泄为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加强A 河、B河河道整治,扩大河道泄洪能力,在提高防洪标准同时达到与城市交通、景观环境建设相融合,缔造现代都市风景线。第三,进一步完善城区指挥信息系统,为防灾、救灾指挥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2

著名防洪工程——荆江大堤

著名防洪工程——荆江大堤 长江流经湖北省荆州地区,上起枝城下至城陵矶约340km的河段称为荆江。荆江左岸江堤,上起江陵县枣林岗,下抵监利县城南,长182.35km,称为荆江大堤。大堤直接保护荆北平原500万人口和800万亩耕地,以及许多城镇和其他重要资源的防洪安全。如大洪水时荆江大堤溃决还将威胁汉南、汉北两区460万人、860万亩耕地和武汉市以及几条铁路、公路交通干线。因此,荆江大堤被列为长江防洪重点确保堤。 沿革。荆江大堤始建于东晋永和元年至兴宁二年间(345~364)。相传荆州刺史桓温令陈遵沿江陵城筑金堤,为大堤最早记载。大堤原起自万城附近较高地带。随着云梦泽淤积演变,沙市以上堤段约成于唐代中期,北宋中期后堤围逐渐向下游发展。首先是几个堤围,堤围之间有穴向荆北区分泄荆江部分流量。大堤大致在元代初期已形成。1542年北岸最后一个分流口──郝穴堵塞,大堤联成一线,全长124km,名万城大堤,又名万安大堤。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长江大水,万城大堤溃决,淹江陵城。此后遂加强堤防管理制度。至1918年改名荆江大堤。1951年将堆金台以上8.35km堤划入荆江大堤。1954年洪水后将下游50km原有干堤划为荆江

大堤的范围。至此,荆江大堤全长182.35km。 险情与建设。据有关史志记载自1560~1949年大堤溃决36次,灾情都很严重。目前堤身高度一般为10~12m,最高达16m。堤基为沙砾基础,堤背还有历次溃堤所形成的渊塘,堤基覆盖被破坏。临水面无滩或少滩堤段还有20km 以上,由于人类的活动,生物(白蚁、蛇、獾、鼠等)的破坏,每临较高水位,大堤险情很多,有时还很严重。1954年大小险情达5000处。自1949年起针对堤身隐患、堤基渗漏和堤身崩塌三大险情,进行整治和加固,处理各类险患11万多处,计完成土方近1亿m3,护岸石方600万m3以上,荆江大堤已得到初步巩固,三大险情有所减轻。1954年后历年防汛表明相同高水位的险情逐年减少,但仍未根除。1987年洪水时,在观音寺堤背发生基础翻沙鼓水重大险情。 问题与展望。荆江大堤堤身高,基础差,要大幅度地加培又受土源制约,许多堤段的加培造价昂贵。高度在10m以上的堤身,是1600多年长期积累而成,堤身内部隐患很多,种类也繁杂,极难根除,而河道安全泄量仍远比特大洪水为小,采用分洪措施也只能解决40年一遇洪水(见荆江分洪工程)。如出现历史上的特大洪水,后果将极为严重,长江四口(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和已堵的调弦口)向洞庭湖分流逐年减少,对荆江大堤的威胁,也就不断增加。今后应继续加固堤身,消灭隐患;改善堤基和控制河势,稳定河岸;同

水利工程规划中的防洪治涝设计

水利工程规划中的防洪治涝设计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存在着分布不均的问题,因而需要强化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不但能解决水资源有效分配的问题,更能有效治理洪涝灾害。洪涝灾害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发展,更威胁着国民的生命安全,因而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防洪治涝设计,使得整个水利工程规划发挥实际效用。本文论述了水利工程规划中防洪治涝设计的原则,提出了水利工程规划中的防洪治涝设计的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规划;防洪治涝;设计 雨水天气,低洼地区会产生渍水,甚至被淹没,从而出现洪涝。洪涝灾害严重影响了农业等领域的发展。洪涝灾害也会影响水利工程建设,造成工程结构的破坏,影响其正常使用。因而在水利工程规划中,工作人员应重视洪涝灾害的控制问题,加强防洪治涝设计,明确规划目标,进行合理规划,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确保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水利工程规划中防洪治涝设计的原则 (1)从整体性出发。水利工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项目,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基于整体角度考虑,将综合利益置于首位。在防洪治涝设计中,工作人员应注重上下游和两岸的灾害抵御,在整体上考虑防洪治涝问题。规划人员要优先明确防洪治涝的整体任务,即对洪水的抵御和疏导[1]。以此为出发点,明确工程设计的重点。同时,工程建设要注重轻重缓急,特别关注重点要素,包括名胜古迹、交通枢纽、农田等,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注重对这些要素的保护,进行优先考虑。(2)结合相应的防洪措施。防洪治涝的工程项目规模较大,需要占据较大面积的土地,耗费较高的成本。工程建设中,存在一些非工程处理措施,能够以较少的人力与物力投资降低洪涝损失。这种措施是水利工程防洪治涝设计的要点之一[2]。例如,国家规范水利工程人员技术操作的相关法律法规、现代化防汛指挥系统等,都是此类措施之一。规划人员要将这些非工程处理措施应用到防洪治涝设计中,全面提高规划效率。(3)有效利用水资源。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较大,但是洪涝过程中的水资源也可以被有效利用,对损失进行弥补。我国国土面积大,地形地势复杂且差异性较大,导致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洪涝地区的水资源可以被引至水资源缺乏地区,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3]。因而,防洪治涝设计要与水资源分配结合起来,在易出现洪涝的地区强化洪水疏导工程建设,在水资源匮乏地区兴建水库,实现储水。在防洪治涝设计中融入水资源配置思路,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治理办法,降低成本,提高防洪治涝设计的有效性。 2水利工程规划中防洪治涝设计的对策 (1)细化调研。对于洪涝的高发地点,规划人员要进行细致的调研工作。首先要通过网络、书籍、走访等形式了解现场的基本信息,包括地形、地势、水文、气象等特点,根据资料分析可能引发洪涝灾害的原因[4]。其次,要根据历史信息掌握该地点出现洪涝灾害的情况,并分析原因,了解当时的解决方法,结合环境及现实条件的变化,研究制定新的防洪治涝方案。另外,除了施工地实际情况的调研,还应走访当地居民,了解居民实际需求,使得水利工程迎合民众需要,降低人为因素干扰。(2)制定标准。调研后,工作人员要对防洪治涝设计方案进行意见征集,制定标准。明确设计标准有利于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使之更符合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针对该区域的地理和经济条件,工作人员要进行保护区的划分,

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部分编制说明 第一章《技术标》编制说明 本《XXX市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XXX名苑住宅小区住宅楼工程技术标》 是指导XXX市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XX名苑住宅小区住宅楼工程施工的纲领 性文件。编制时对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 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安全 生产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降低成本措施、推广新技术、工程 技术资料管理、成本控制、材料采购以及工程回访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适用性及针对性,是确保优质、低耗、安全、文明、高速完成全 部施工任务的重要经济技术文件。是根据贵单位提供的《施工招标文件》、《建 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结合我公司的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及 这些年来本企业的实际工作和成熟做法而编制的。 本技术标内容充实完善,对重要分部、分项的施工组织与设计做了充分考虑和按排,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明确了工程施工过程中计划和操作工艺以及控制范围,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技术以及技术资料管理做了明确规定,尤其是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做法的应用做了详尽的设计及说明。总之,从为业主、用户着想的前题下,认真组织、工序把关、严密施工,消除隐患,向业主、用户交一个满意的产品。 因水平有限,标书中的缺点及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评委指正,以促进我们的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 XXXX年XX月XX日

第二章编制依据 本技术标是根据XX市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XX名苑住宅小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施工图以及相关的现行国家有关规范、标 准和规程。结合ISO9000质量体系、GB/T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 -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现行本市有关建设标准、规程、安全管理体系、质量要求和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文件。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分析。本公司现有的劳动力、技术、机械设备能力和施工管理经验,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并参照以下规范和标准而编制的。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5-1995 6、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7、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 8、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 9、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01 11、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1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1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43-97 1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 15、建筑桩基技术规程; JGJ94-94 1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91 17、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02-96 18、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104-97 19、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29-98

防洪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目录第一章综合说明 1.项目概况 2.施工条件 3.合同计划工期 4.施工目标 第二章施工现场管理机构 1.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2.组织机构中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1.施工总布置的条件及原则 2.施工总平面布置 第四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1.施工总进度编制原则 2.施工进度计划 3.工期的保证措施 第五章施工导流及临时设施工程 1.施工围堰 2.施工排水 3.防汛度汛施工方案 4.临时用房建筑工程 5.施工现场临时供电线路铺设 6.碎石路面工程(施工便道) 第六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主体工程施工概述 2.施工测量

3.土石方挖填 4.河道清淤疏浚工程 5.砼砌筑卵石工程 6.混凝土框格护坡 7?草坪种植护坡 8.混凝土涵管铺设 9.PVC排水管铺设 10.混凝土马道、梯步及路沿石工程 11.沥青木板伸缩缝施工 12.透水砖路面铺装 13.雅石栏杆安装 14.文化石贴面 第七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1.质量方针和目标 2.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及机构主要职责 3.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 4.质量管理保证措施 5.关键工序及重要部位的质量控制措施 6.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第八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1.安全管理目标和体系 2.施工安全保护管理组织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3.安全管理制度及实施办法 4.施工安全教育管理及制度 5.安全组织技术措施 6.施工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7.施工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第九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1.施工中可能引起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的问题

2.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3.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4?水土保持管理措施 5.文明施工的目标、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第十章资源配备计划 1.资源配备计划拟定原则 2.劳动力计划安排 3.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备及进退场计划 4.材料组织、采购和设备组织安排计划 5.保证计划(人、材、机)执行的措施 6.后勤保障 7.资金保障 第十一章季节性施工措施 1.冬季施工措施 2.高温季节施工措施 3.雨季施工措施 第十二章施工配合和协调措施 1.原则 2.施工配合和协调 第十三章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措施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概要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概要 2008-09-19 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8e821780.html,/ztpd/tszt/lyfhgh/cjly/20080919114310845554.aspx(水利部)注:相关内容摘录(具体内容见第4页) 根据长江防洪总体布局,考虑三峡工程兴建、上游后续建设其他水库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的变化,按照蓄滞洪区的启用几率和重要性,将长江中下游蓄滞洪区分为重要、一般和规划保留三类。 重要蓄滞洪区为现状条件下使用几率较大(一般在20年一遇以下)的蓄滞洪区,共13处,包括荆江分洪区、洪湖东分块、钱粮湖、共双茶、大通湖东、围堤湖、民主、城西、澧南、西官、建设、杜家台、康山蓄滞洪区。 一般蓄滞洪区为三峡工程建成后为防御1954年洪水,除重要蓄滞洪区外,还需启用的蓄滞洪区,共14处,包括洪湖中分块、九垸、建新、江南陆城,屈原、西凉湖、武湖、张渡湖、白潭湖、东西湖、珠湖、黄湖、方州斜塘和华阳河蓄滞洪区。 规划保留蓄滞洪区是指三峡工程建成后为防御超标准洪水或特大洪水需要使用的蓄滞洪区,共有15处,包括涴市扩大分洪区、人民大垸、虎西备蓄区、洪湖西分块、集成安合、南汉、和康、安化、安澧、安昌、北湖、义合、南顶、六角山、君山。 一、流域基本情况 长江干流全长6300多公里,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上海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支流布及甘肃、陕西、贵州、河南、浙江、广东、广西、福建等8个省(自治区)。长江自江源至湖北宜昌称上游,长约4500公里,集水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宜昌至江西鄱阳湖出口(湖口)称中游,长约955公里,集水面积约68万平方公里;湖口至入海口为下游,长约938公里,集水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长江的支流众多,流域面积超过8万平方公里的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赣江等8条。 至2005年底,长江流域人口约4246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2.5%。全流域地区生产总值约60332亿元,占全国的32.8%。耕地面积约2237万公顷,占全国耕地的27.8%。长江流域防洪区面积为15.38万平方公里,其中长江上游(主要包括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及重庆市)面积为1.34万平方公里,长江中下游防洪区面积为14.04万平方公里。长江中下游防洪保护区总面积11.81万平方公里,占防洪区的84.1%;人口约9188万人,占防洪区人口的89.9%;耕地面积472.2万公顷,约占防洪区的86.2%;地区生产总值为22136亿元,占防洪区的97.0%。 二、洪水特征 长江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除青藏高原外,流域内各地均可能发生暴雨。暴雨发生季节一般中下游早于上游,江南早于江北。由于暴雨发生季节的差异,一般年份干支流各河洪峰互相错开,中下游干流可顺序承泄中下游支流和上游干支流洪水,不致造成大的洪灾。但如气象异常,干支流洪水遭遇,会形成大洪水或特大洪水。长江流域暴雨量大、历时长,致中下游干流洪水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 长江的洪水,按暴雨地区分布和覆盖范围大小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全流域型洪水,如1931年、1954年、1998年洪水;另一类是区域性洪水,如1981年、1935年洪水。前一

防洪坝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七、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工程概述 第三章施工组织及总体部署 第四章机械、材料、劳动力组织投入计划 第五章关键部位施工方法 第六章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第七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第八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第九章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第十章提高质量、保证工期、降低造价的措施 第十一章环保、降燥、消防施工措施 第十二章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第十三章施工总平面图布置说明 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第一章总则 1.1编制说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依据本项目招标文件、施工设计图,按照国家颁布的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施工规程和有关工艺标准进行编制。编制原则是:为本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提供较为完整的指导性技术纲领,结合了工程实际地理环境等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强化细分,用以指导工程施工,确保优质、高效、低耗、安全、文明、保质、保量的完成该工程的建设任务。 1.2编制依据 1.2.1本工程施工设计图、招标文件。 1.2.2我公司的技术、机械设备装备情况及质量管理制度。 1.2.3国家和行业有关部门颁布的现行设计规、施工技术规程、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验收办法。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SL223-2008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定规程》(试行)SL176-199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J5026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15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3-2011 1.3对施工目标的承诺 若我单位荣幸中标,有充分的信心和能力在本工程施工中完全按业主要求,优质、高效、按期完成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全部工程任务。在施工过程中与建设方配合、接受监理单位监督,协调主管部门及周边单位的关系,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 1.3.1对工期的承诺 我单位以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科学的管理方法,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实事的工作作风,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在合同工期(100日历天)优质、高效完成本工程项目。若因我单位原因造成工期延误,不能按期完工,每逾期一天,我单位向建设单位支付违约金贰仟元。

河北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防洪工程数据库及应用支撑平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6-6-28doc (1)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河北省工程项目 防洪工程数据库及应用支撑平台 实施方案 (初版) 北京慧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编制) 2016年06月

目录 1.文档介绍 (1) 1.1编写目的 (1) 1.2文档范围 (1) 1.3读者对象 (2) 2.项目概述 (2) 2.1.项目背景 (2) 2.2.建设目标 (4) 2.3.建设任务 (5) 2.3.1.防洪工程数据库建设 (5) 2.3.2.基础商品软件购置 (8) 2.3.3.应用支撑平台的定制开发及集成部署 (13) 3.总体设计 (13) 3.1.建设原则 (13) 3.2.技术框架 (16) 3.2.1.防汛抗旱综合数据库总体框架 (16) 3.2.2.应用支撑平台总体框架 (17) 3.3.体系架构 (19) 3.4.技术路线 (22) 3.5.部署架构 (24) 4.项目实施建设方案 (25) 4.1.防洪工程数据库 (25) 4.1.1.建设范围 (25) 4.1.2.建设基础 (28) 4.1.3.建设分工 (29) 4.1.4.组织管理步骤 (30) 4.1.5.主要技术方法 (35) 4.1.6.各级实施 (37) 4.2.应用支撑平台功能开发需求 (52) 4.2.1.系统资源服务 (52) 4.2.2.公共基础服务 (56) 4.2.3.应用服务 (63) 4.2.4.服务管理 (64) 4.2.5.平台监控 (69) 4.3.应用支撑平台部署和集成调试 (70) 4.3.1.建设内容 (71)

4.3.2.提交成果 (71) 4.4.应用支撑平台技术标准编辑 (72) 4.4.1.建设任务 (72) 4.4.2.建设内容 (72) 4.4.3.提交成果 (73) 5.实施组织方案 (74) 5.1.组织实施 (74) 5.1.1.项目组织结构图 (74) 5.1.2.项目组织职责与人员构成 (74) 5.1.3.人力资源安排 (76) 5.1.4.项目沟通管理 (78) 5.2.进度计划安排 (79) 5.2.1.进度计划 (79) 5.2.2.进度保证措施 (81) 5.3.质量保障方案 (83) 5.3.1.质量目标 (83) 5.3.2.质量保证计划 (83) 5.3.3. ISO质量管理体系 (84) 5.4.地市级用户培训 (85) 5.4.1.培训目的 (85) 5.4.2.培训计划 (86) 5.4.3.培训内容及课程 (86)

防洪防汛施工方案

防洪、防汛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贵州大学花溪校园扩建工程第八标段--图书馆工程位于贵阳市花溪区,属于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建筑高度53.9m,标准层层高4.8m。总建筑面积59539平方米,地下室面积6252平方米。设计±0.000米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1135.50米,东侧室外地坪绝对标高为1135.4米,西侧室外地坪绝对标高为1140.9米。 贵阳市降雨量的多年平均值为1095.7毫米,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5~10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在4~10月期间常有大到暴雨天气,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洪涝灾害。因此雨季施工时,应与当地气象部门密切联系,注意收听当地天气预报,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2、雨季施工原则 本工程的主要施工阶段都在雨季。施工任务繁重,为确保工程质量,搞好安全生产,保证各项计划指标任务的完成,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物资上尽早做好充分准备,做到思想落实、组织落实、措施落实、物资落实、汛期施工做到有备无患,雨季施工总的原则是“做好排水、挡水、防水工作”,总的要求是,“室内工程雨季不影响施工,室外工程小雨不间断施工,大雨期间暂停施工,大雨过后即刻施工,暴雨过后不影响施工”。 3、施工准备 、组织准备 为了保证在雨季施工期间,在发生大雨、暴雨天气等险情时,能够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险救灾,成立防洪、防汛施工领导小组。 组长:杨昆(电话:) 副组长:郑宗跃(电话:),徐兴昌(电话:) 组员:张以韬(电话:),任良杰(电话:) 陈勇(电话:),王州成(电话:) 赵西松(电话:),刘健康(电话:) 李伟(电话:),杨兰(电话:) 李志强(电话:), 李金祥(电话:)

防洪工程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防洪工程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8-11-08T13:44:53.5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作者:赵才洋[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防洪区经济建设和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高,以及防洪工程投资力度的加大,迫切需要科学、合理、统一的防洪工程经济效益计算方法,以此来论证和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和投资效益。 青海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随着我国防洪区经济建设和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高,以及防洪工程投资力度的加大,迫切需要科学、合理、统一的防洪工程经济效益计算方法,以此来论证和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和投资效益。鉴于此,文章重点就防洪工程经济效益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防洪工程;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研究进展引言 修建水利防洪工程是抵御洪涝灾害的重要工程措施,是发展国民经济、保障社会安定的重要基础设施。而正确分析计算防洪工程的经济效益,是全面评价防洪工程建设利害得失的关键。 1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的特点洪水灾害的最大特点是在时间出现上具有随机分布,年际间不同频率洪水的差别很大,相应的灾害变化也很大,一般较小的洪水引起的损失很小或没有,如遇特大洪水,则对经济和生活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洪灾损失主要分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或有形损失和无形损失,一般能用实物和货币表达的损失为直接损失或有形损失,而不易用实物或货币表达的如人民生命安全、环境影响、对生产发展的影响等损失为间接损失或无形损失。防洪工程是以免除洪水灾害或减轻洪水灾害造成损失的方式发挥效益,所以防洪工程的效益与灌溉或发电工程的效益不同,它不是直接创造财富,而是把因修建防洪工程而减少的洪灾损失作为效益。根据洪灾损失的特点,防洪工程效益一般可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个方面,本文中主要讨论防洪工程的经济效益。防洪工程的经济效益与其它水利工程效益相比,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即防洪工程是以减少的洪灾损失作为效益;其效益因受洪水的不确定性因素,年际间变化很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增长,适用动态经济分析方法;防洪工程一般为社会公益性工程,社会经济效益大,一般没有财务效益。 2洪灾损失内容及其调查方法第一,农产品损失。它指因洪水泛滥成灾而造成的农产品的减产损失。其损失的程度与洪灾发生的季节、洪水淹没深度、历时和农作物种类等因素有关。减产值应扣除因受灾而少开支的生产费,如灾后能补种者,其减产值和生产费用应按补种或改种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如洪灾系洪涝遭遇所致,洪灾减产值应从总产值中扣除涝灾损失值;第二,林业损失。对成材树,一般不影响其价值。在水深、长历时淹没情况下,树林会有死亡,所以林业损失主要是淹死幼林的价值或影响经济林的价值;第三,已建工程设施的损失。农村主要指农田水利、桥涵公路、农村电网、通讯线路等;城市则包括各类市政设施,其损失值一般可用国家拨付的工程修复专款来估算;第四,城乡居民家庭财产的损失,它包括房屋、生产工具、交通工具、家俱、衣物、粮草、柴、畜禽等。房屋的损失程度与受灾区的房屋结构、耐水能力有关,耐水房屋的倒坍率很低;第五,企事业财产损失,它包括厂房、住宅、办公楼、福利设施等不动产以及家俱、商店百货、交通工具、可移动设备等动产损失。根据洪水位、水深、淹没历时以及设备的更新程度、原有质量、转移条件、洪水后复建性质等因素,确定其损失的数量及其相应的损失率;第六,企业受淹停产损失,它包括停工期间的职工工资、奖金、管理费、维修费、利润、税金等;不包括原材料、动力、燃料消耗等,这项损失不能简单地按减产产值或营业额计算;第七,交通运输中断的损失,主要包括铁路、公路、航运、电讯等设施受水毁中断,客货运输被迫停止所造成的损失;第八,其它损失,它包括防汛、救护、转移安置受灾者的费用,以及水灾后生产救灾、堤防决口修复等费用。间接损失一般可按直接损失的一个百分数来估算,这个百分数对农、工、商、公共福利和住宅区等都不相同,可有10%~50%的差别,需要作地区调查,积累统计并经各方协商,或由主管经济部门确定。 3防洪工程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水利经济研究重要内容的防洪经济效益计算在我国逐步展开。1985年,原水利电力部颁发试行了《水利经济计算规范》(SD139-85),1994年水利部又颁布了修订版《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该规范对防洪经济效益的计算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通过借鉴国外有关经验,以及结合我国自身特色,可以归纳出我国防洪经济效益计算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即频率法、实际典型年系列法、最优等效替代措施法、保险费法、稳定生产增长法,以下就其中几种进行详细分析: 3.1频率法 频率法分经验频率法和理论频率法两种,具体如下:先根据洪水统计资料拟定几种洪水频率(一般不少于5种),然后分别算出各种频率洪水有无防洪工程情况下的洪灾损失值,再点绘“有”、“无”防洪工程的洪灾损失频率曲线。两条曲线分别与两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即为“无”和“有”防洪工程的多年平均洪灾损失。横线I无和I有分别代表“无”和“有”防洪工程的多年平均损失。 3.2实际典型年系列法 该法是根据水文资料,选取一段洪水资料比较完整、代表性较好,并具有一定长度的实际典型年系列,分别求出各年“有”、“无”防洪工程情况下的洪灾损失值,其平均损失差值即为防洪工程的多年平均防洪经济效益。 3.3最优等效替代措施法 该方法以最优等效替代方案的费用作为所评价项目的防洪效益,其主要计算步骤如下:首先,依据防洪工程的条件和标准,选择一组现实可行的替代方案,所选方案应保证在数量、质量、时间和可靠性方面均能同等程度地满足同一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对防洪的要求;其次在设计深度与基本资料精度基本一致的基础上计算各替代方案的折算费用;最后比较各替代方案折算费用的大小,其中折算费用最小的方案即为最优的替代方案,其所需费用即为所求防洪项目的防洪效益。 3.4保险费法 不修建防洪工程时,为了补偿洪灾损失,在每年的国家预算中,需提取一定数额的洪水保险费,以扩大保险基金,作为补偿洪灾损失的预备费。采用防洪措施后,由于洪灾减轻,每年所需要的保险费相应减少。保险费法是以防洪工程所减少的保险费作为防洪效益,多年平均减少的保险费即为防洪工程的多年平均防洪经济效益。 3.5稳定生产增长法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 (简本) 前言 长江流域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流域广大地区暴雨洪水很大,特别是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繁而严重。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重视长江防洪减灾工作,领导、组织广大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防洪建设,提高了防洪能力。1990年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1990年修订)》(以下简称《长流规》)和1999年批转的《水利部关于长江近期防洪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流域的防洪减灾作了全面安排,在流域防洪建设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快,尤其是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流域水情、灾情、工情等发生了变化,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利部布置了开展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编制的工作。

根据1998年10月水利部《防洪规划任务书》的安排及要求,结合长江流域的具体情况,长江委编制完成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工作大纲》,并组织流域内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开展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编制工作。太湖水系是长江下游重要水系之一,其流域防洪规划水利部已安排太湖流域管理局另行编制,本规划只纳入太湖流域的经济社会状况资料。 2005年1月19日~21日,水利部组织召开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审查会,国务院有关部委和流域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及特邀专家审查通过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 本次规划是在《长流规》和其后开展的有关专题研究工作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特点:(1)通过调查、收集及测量,获取了流域最新的经济社会、水文、地形资料;(2)积极采用新技术,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及专题研究工作;(3)根据防洪出现的新情况,调整了规划思路;(4)利用新资料,开发新技术,贯彻新思路,提出防洪规划新成果。 2008年7月,国务院以国函[2008]62号文正式批复本规划。 1 流域防洪形势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修订工作大纲 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修订组 二○○三年五月

批准:谢熙曦审定:郑永良计划处:孙继栋技术处:牟广丞水工处:武永新规划处:孙建峰编制:许学伟

一、修订的目的及必要性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由建设部、水利部于1993年2月8日以建标[1993]72号文发布,自1993年7月1日起执行。 该规范执行以来,对指导城市防洪工程的规划、设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1998年长江大水以来,各地修建了大量城市防洪工程,从治水政策到工程实践,对城市防洪工程的认识在逐渐深化,同时在执行规范过程中,也发现原规范有些内容需要增补或修订。本次拟补充或修订的内容如下: 1.对原规范“总体设计”一章的内容进行补充。主要补充以下内容: (1) 补充城市防洪总体安排。城市防洪工程是流域防洪体系的组成部分,城市要达到预定的设计防洪标准,需通过合理、有效运用该城市(或流域的)防洪工程体系来实现。因此,合理确定各项治理工程措施的防洪作用,并从调度上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确保城市防洪目标的实现。总体设计一章,需从宏观上阐明城市防洪工程的总体安排。 (2) 城市防洪需考虑上游水库和蓄滞洪区的作用,增加城市上游水库和蓄滞洪区规划安排及汛期控制运用的内容。 (3) 总体设计一章中,增加环境保护、工程管理等内容。 结合环境保护,增加城市防洪工程综合利用、改善环境、绿化、美化等内容; 加强工程管理,增加工程实施后,工程运行管理的有关内容; 2.增加城市排涝工程设计的内容 3.增加城市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的内容。 4.对其它章节的内容进行补充或修订。 5.鉴于防潮工程的特殊性,将“海堤工程”一章单独列出。 通过对规范的补充或修订,使规范在内容上进一步完善,为城市防洪工程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二、修订依据与原则 (一) 修订依据 1.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水总局科[2002]15号文“关于下达2002年度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及主编单位的通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防洪防汛专项施工方案

杭黄铁路工程 TA1-3 施工方案报审表 施工合同段:新建杭黄铁路先期段HHXQZQ-1 编号:

注:本表一式3份,承包单位2份,项目监理单位1份。 新建杭州至黄山铁路先期段 HHXQZQ-Ⅰ标段 一分部防洪防汛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杭黄铁路站前Ⅰ标项目经理部一分部

二〇一七年三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自然条件和工程环境 (1) 四、防洪防汛主要内容 (2) 五、防洪防汛组织机构................................................. 六、防洪防汛物资及设备............................................... 七、汛期施工措施..................................................... 八、安全保障制度..................................................... 九、防洪防汛重点地段汛期施工措施..................................... 十、建立雨季值班制度................................................. 十一、雨季施工应急预案...............................................

十二、文明施工.......................................................

解析新编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新成果

收稿日期:2006-06-10 作者简介:陈肃利,男,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规划处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文章编号:1001-4179(2006)09-0016-03 解析新编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新成果 陈肃利 胡维忠 (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湖北武汉430010) 摘要: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是构建长江和谐防洪体系的指导性文件。阐述了1998年大水后编制长江流域防洪规 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新编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是对《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中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的继承和发展,从规划思路、防洪区的划分和防洪标准的确定、各类防洪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规划等方面,解析了新编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的新成果。关 键 词:防洪规划;必要性;新成果;长江流域中图分类号:T V212.4 文献标识码:A 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共有人 口4.2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4%;G DP 3.18万亿元,占全国的36%。由于流域广大,地区暴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导致洪涝灾害频繁、严重,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长江流域的重要经济地位和艰巨防洪治理任务,决定了长江防洪治理事关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1 修订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的必要性 1998年以前最近一次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工作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编制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时开展的,其成果反映在1990年9月由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以下简称《长流规》)中。《长流规》编制以来,特别是1998年长 江大洪水后,国家加大了以堤防加固为重点的长江防洪建设的投入,1998~2004年期间,共安排投资约769亿元(其中中央投资533亿元)加高加固了长江中下游干支流堤防5341km ,使长江中下游干流堤防达到了规划标准;对长江中下游1400余处圩垸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恢复水面面积2900km 2,恢复调蓄容积约130亿m 3;对部分干支流河道、洞庭湖区、鄱阳湖区进行了整治及清淤疏浚;开工建设了紫坪铺、皂市、江垭、港口湾、廖坊、大房郢等一批具有防洪作用的水库,对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加强了重点分蓄洪区安全建设和重点城市的防洪工程建设;进行了长江上游“五江一河”和其他重要支流的堤防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1994年开工建设的三峡工程是长江治理开发的一项关键工程,具有巨大的防洪减灾效益。三峡工程建成后可使荆江河段防洪能力由目前约10a 一遇提高到100a 一遇,避免特大洪水造成毁灭性灾害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1998年以来,长江流域防洪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一大批防洪工程已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长江防洪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防洪形势发生了变化。 三峡工程建成后在对长江中下游发挥巨大防洪作用的同时,由于水库的调节作用,相当长时期内三峡水库下泄水流的含沙量明显减少,坝下游河道将发生冲淤调整,引起河道的泄流能 力、槽蓄量及荆江三口分流等的变化,对长江中下游防洪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三峡水库的蓄泄调度也将引起长江中下游水情变化。 1998年大水带给人们很多的启示,各方面对如何协调人与洪水的关系有了新的深层次的思考,认识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如果过度地利用洪泛区或侵占江湖滩地,不加限制地与洪水争地,不给洪水留有必要的出路,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此外,随着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大中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社会财富日益增长,洪水造成的损失将不断增加。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对防洪保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1998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规定应编制流域防洪规划,同时明确了防洪规划是江河、湖泊治理和防洪工程设施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防洪法》和中央领导指示精神,总结多年来的防洪经验,特别是根据1998年长江的防汛实践,结合新的水情、工情、新出现的问题,对防洪新的认识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考虑到三峡工程的作用及影响,对长江流域防洪规划进行补充及完善,是将防洪进一步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的需要,是全面贯彻执行《防洪法》的具体要求,是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需要,是指导今后长江防洪建设的要求。因此,1998年大水后在《长流规》基础上修订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是十分必要与紧迫的。 2 新编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新成果 1998年10月,水利部布置开展防洪规划工作,并提出《防洪 规划任务书》。按照水利部的统一部署,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流域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在总结以往规划、研究成果和历年长江治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深入调查,收集了大量最新的经济社会、水文、地形地质资料,进行必要的补充勘测,遵照科学发展观和中央水利工作方针,结合新的形势,编制提出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新编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对今后20a 长江流域的防洪建设和管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是21世 第37卷第9期人 民 长 江 V ol.37,N o.9 2006年9月 Y angtze River Sep., 200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