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中腹痛

运动中腹痛

运动中腹痛
运动中腹痛

运动中腹痛

年级:八年级教师:冉毅富

教学内容:运动中腹痛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运动中腹痛发生的原因,掌握防治措施。

教学重点:分析运动中腹痛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预防运动中腹痛的发生。

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入部分

腹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在运动时会发生,尤其在中长跑、竞走、自行车等项目发生较多。运动时腹痛的原因极为复杂,不单是由于运动引起了机能失调和肝脾淤血等,而且还可能融合各种腹部内科疾病,例如可能是由于慢性病因激烈运动而导致急性发作,或由于运动时发生了急腹症等,因此需要认真对待,及时鉴别诊断,妥善处理,防止意外。

展开部分

一、运动中腹痛是由激烈运动引起的一时性的机能紊乱,不应是疾病,随着运动停止,症状可以逐渐缓解。其产生的原因如下:

1、多因食物不当、暴饮暴食、离运动时间过近或吃得过饱、喝得过多(尤其是冷饮),或因吃的是产气食物和不易消化食物(薯类、牛肉等)而发病。此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多在上腹部,疼痛性质多为钝痛、胀痛、严重者可产生绞痛。运动训练安排不当(如空腹训练、胃酸分泌过多或吸入冷空气等),可能引起胃部痉挛。另外有些因素可能引起宿便,使粪便过于干燥,刺激肠黏膜而引起痉挛疼痛。此类疼痛发生在左下腹,蛔虫或其他寄生虫所致疼痛。

2、运动是可引起肝脾区疼痛,其原因如下:

如果发生在运动早期,其原因多为准备活动不足,开始速度过快,内脏器官活动与运动器官不相适应,在内脏器官功能还没有提高到应有的活动水平时就加大运动强度。如果心肌收缩较差时,会引起搏动无力,大量的上下腔静脉血向心脏回流受阻,血液大量淤积在腹腔、肝和脾,而肝脏的门静无静脉瓣,连接门静脉的两端都是毛细血管,这种解剖结构的特点不但能造成肝部血液回流,更会发生肝、脾有血性肿胀,使门静脉压力增高和肝脾被膜牵扯产生疼痛或胀痛。

3、腹直肌痉挛,多在运动后发生的,诊断容易,发生位置表浅,用

手可触及腹直肌痉挛情况,主要是由于运动时大量排汗,盐分丧失,水盐代谢失调所致。

4、腹部慢性疾病,运动者原有慢性阑尾炎、溃疡病、慢性盆腔炎或肠道寄生虫等,参加激烈活动时,由于受到振动和牵扯即可产生运动中疼痛,这种腹痛部位与原来一致。

5、原因不明的右上腹痛

运动员主诉“肝区痛”已持续甚久,大多数安静时不痛,运动时痛,其疼痛程度与运动量大小及运动强度成正比,减慢速度,减小运动强度或作深呼吸或按压腹部后,疼痛可减轻,除腹痛外,无其他特异性症状;检查肝功能、肝脾超声或胆汁检查未见异常,各种“保肝”药物治疗无效。

二、运动中腹痛的处理和预防

处理:

1、在运动中发生腹部疼痛时,不但是运动性疾病的运动中腹痛,还有可能是内脏器质性病变及其它内科疾病发生,尤其是首先要考虑到急腹症发生的可能性,要迅速准确地做出鉴别,停止训练送医院急救。

2、腹痛在没有明确诊断前,不能服用止痛药,因为会掩盖病情造成误诊。、

3、一般运动过程中腹痛时,可适当减速,调整呼吸,并以手按压。如果把用上述方法疼痛仍不减经并有所加重,即应停止运动,进行检查,找出原因,酌情处理。、、

4、如属胃肠痉挛,可针刺、手刺、手指点揉内关、足三里、大肠俞、阳陵泉、承山等穴,亦可用阿托品0.5毫克即刻注射,或口服“十滴水”。如属腹直肌痉挛,可作局部按摩和背伸动作,拉长腹部肌肉。

预防:

1、因腹内或腹外疾患所致的腹痛,以治疗原发性疾病为主,加强医务监督,定期做各项身体检查。锻炼要讲究科学,运动量的增加应循序渐进,并应合理安排膳食,饭后1——2小时才可参加剧烈运动,不吃冷饮和难以消化食物。准备活动要做得充分、合理,要由一般的慢的身体练习开始,逐渐加大运动量和强度,直至把身体调节到与激烈运动相适应的程度,再进行专项练习或比赛。运动过程中应注意呼吸节奏,失水较多时应注意补充水和盐。

结束部分

运动中腹痛是体育运动中的常见疾病,在长距离运动和足球等项目中,经常会出现运动中腹痛发生的原因,分析确定腹痛的部位,对有效预防和减缓腹痛,将起着积极作用。

思考题:你在运动中出现过腹痛吗?是如何解决的?课后小结

临床病例分析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腹胀、休克、血性腹水

临床病例分析--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腹 胀、休克、血性腹水 1病历摘要 某男,54岁。因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1天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于入院当日凌晨约5时突然发作腹痛,以中上腹部明显,呈持续性剧痛,疼痛向背部发射,伴恶心、呕吐,呕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无咖啡样物、嗳气、反酸、腹泻、脓血便,亦无畏寒、发热、咳嗽、气促、胸痛等症状。整日未解大便,排气正常,病后两次至我院门诊就诊,经抗感染、解痉、止痛等对症支持治疗,疼痛无减轻,反而阵发性加剧。近1月反复发作中上腹部疼痛,曾B超造影检查示“慢性胃炎”给相应治疗均缓解。 入院查体:T37.5℃,P72次/分,R20次/分,BP130/80mmHg,急性痛苦病容,呻吟不止,被动屈曲体位,受检不合作,神清。腹部平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全腹不固定压痛,尤以脐下方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莫菲氏征阴性,肝、胆、脾未触及,未扪及肿块,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1—2次/分。辅助检查:B超示肝、胆、胰、脾、肾正常。 住院经过:患者入院后拟诊“腹痛原因待查”。肌注阿托品注射液0.5mg,盐酸哌替啶注射液100mg,静滴维生素K3注射液8mg,Inj654-210mg,25%硫酸镁注射液20ml,环丙沙星注射液0.4g等解痉、止痛、抗炎治疗,腹痛稍有减轻,但不明显。第二天晨起两次直立性晕厥,自觉腹胀,恶心明显,呕出少量咖啡样胃内容物。血常规:

RBC4.0

×10/L,HB110g/L,WBC22.0×109/L,N0.9,L0.09,M0.01。尿常规正常。复查B超检查:腹腔积液,前列腺Ι度增生,肝、胆、双肾、膀胱正常,脾、胰、胃显示不清。患者回病房后自觉心悸,查体:表情淡漠,血压不升,脉搏细弱不清,四肢肢端发冷等休克体征,给两路静脉开通,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林格氏液500ml,头孢哌酮钠粉剂3.0g,环丙沙星注射液0.4g,地塞米松注射液20mg等抗休克、抗感染治疗,血压回升,脉搏有力,四肢转暖,但腹胀持续加重,恶心明显,排气减少至消失,有便意,解不出,全腹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消失。查:血淀粉酶32U,腹穿抽出淡红色液,腹部X线透视示肠腔内有积液,未见膈下游离气体。考虑“肠系膜血管病变”急转外科剖腹探查。 2临床讨论 外科副主任医师:该患者的临床特点:①老年,男性,起病急,发病约1天,初期症状与体征不相符,迅速出现肠梗阻、休克等症状。 ②近1月反复发作中上腹部疼痛,经一般治疗缓解。③目前有肠梗阻及血性腹膜炎体征。④周围血象高,B超示腹腔积液,腹穿抽出淡红色液体,血淀粉酶不高,X线腹透肠腔内有积液,未见膈下游离气体,尿常规正常。⑤抗感染,解痉止痛等综合治疗病情恶化。根据以上特点,考虑以下疾病:①消化性溃疡并穿孔:患者近1月反复发作中上腹部疼痛,经一般制酸、解痉等治疗缓解,突然出现血性腹膜炎、休克等体征,周围血象高,应考虑本病,但患者无板状腹,X线腹透未见膈下游离气体,不支持本病。②重症胰腺炎:突然起病,腹痛呈持

诊断学复习题腹痛

腹痛 一、简答题 1 腹痛的基本发生机制? 2 内脏性腹痛的特点? 3 什么叫躯体性腹痛,其特点是什么? 二、多选题 A型题 1 、阑尾炎的疼痛特点:() A 上腹痛 B 下腹痛 C 左下腹痛 D 右下腹痛 E 转移性右下腹痛 2、消化性溃疡:() A 上腹痛 B 剑下痛 C 脐周痛 D 上腹部节律性,周期性痛 E 下腹痛 3、腹痛伴里急后重可见于:() A 肠结核 B 急性细菌性痢疾 C 伤寒

D 付伤寒 E 结肠癌 4、右上腹痛并黄疸及肝大可见于:() A 肝硬化 B 肝炎 C 脂肪肝 D 肝癌 E 血吸虫肝 5 、上腹进行性疼痛伴黄疸可见于:() A 消化性溃疡 B 慢性胃炎 C 胆囊炎 D 胰腺炎 E 胰腺癌 C型题 A 脐周痛伴腹泻 B 下腹痛伴腹泻 C 两者均有 D 两者均无 1 、小肠疾病() 2 、结肠疾病()X型题 1 、右下腹痛,肿块伴低热可见于:() A 肠结核 B 结肠癌

C 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D 妇科疾病 E Crohn病 2 腹痛伴大便习惯改变见于:() A 肠结核 B IBS C 结肠息肉 D 急性细菌性痢疾 E 慢性胃炎 3 急性腹痛的病因:() A 腹膜炎症 B 肠梗阻 C 消化性溃疡 D 阑尾炎 E 泌尿系结石 4 慢性腹痛的病因:() A 腹腔器官慢性炎症 B 空腔脏器的张力变化 C 腹腔脏器的扭转或梗阻 D 肿瘤压迫及浸润 E 胃肠神经功能紊乱 5 胆绞痛的特点:() A 位于右上腹 B 放射至右背与右肩胛

C 常伴有黄疸,发热 D 肝可触 E Murphy征阳性 【参考答案与题解】 一、简答题 1 腹痛的基本发生机制有三种,即:内脏性腹痛;躯体性腹痛;牵涉痛。 2 内脏性腹痛是某一器官受到刺激,信号经交感神经通路传至脊髓,特点;1 部位不确切,接近中线;2 感觉模糊; 3 常伴恶心,呕吐,出汗等其他自主神经兴奋症状。3 躯体性腹痛来自腹膜壁层及腹壁的痛觉信号,经体神经传至脊神经根,反映到相应脊髓节段所支配的皮肤。特点:1 定位准确;2 剧烈而持续; 3 可有局部腹肌强直; 4 腹痛随体位,咳嗽变化而加重。 二、多选题 A型题 1 E 2 D 3 B 4 D 5 E C型题 1 A 2 B X型题 1、ABCDE 2、AB 3、ABDE 4、ABCDE 5 、ABCDE

体育保健学 第五章 运动性病症

第五章运动型病症 指由于运动训练或比赛安排不当而出现的疾病或机能异常。如过度训练综合症、过度紧张、运动性高血压、心律失常、运动性贫血、晕厥、运动中腹痛、运动性血尿等。出现运动性病症,应停止运动或调整运动量,并进行检查和治疗。 过度训练:是运动负荷与机体机能不相适应,以至疲劳连续积累而引起的一系列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或疲劳半有健康损害 晕厥:是由于脑血流暂时降低或血中化学物质变化所致的意识短暂紊乱和意识丧失,是过度紧张的一种表现形式 晕厥的主要危害在于晕厥发生刹那间摔倒后的骨折和外伤。 晕厥的原因和发病机制:1.精神和心理状态不佳 2.重力性休克 3.胸内和肺内压增加 4.直立性血压过低 5.血液中化学成分的改变 6.心源性晕厥 7.运动员中暑晕厥 第一节运动性应激综合症 运动性应激综合症:负荷超过正常范围后而引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过程, 简述运动性应激综合症的处理办法: 答:○1将虚脱患者头部放低,双腿抬高; ○2将患者仰卧位伙下肢高抬,松解衣带偏头; ○3采取半卧位,头部抬高,保持呼吸道畅通; ○4当出现应急消化道综合症时应终止运动,送医院(以半流食、流食为主) ○5当免疫系统出现症状时,调整运动强度。 第二节运动性腹痛 运动性腹痛的机制:1.肝淤血 2.呼吸肌痉挛 3.胃肠道痉挛或功能紊乱 运动性腹痛的治疗方法:运动中出现腹痛后,可适当减慢速度,并作深呼吸,调节呼吸与动作的节奏,必要使用手按压疼痛部位,弯腰跑一段距离,一般疼痛即可消失。如仍然疼痛,应暂时停止运动,口服阿托品、颠茄等解除痉挛的药物。针刺或掐足三里、内关、三阴交等穴位,进行腹部热敷等。如无效应请医生处理 运动性腹痛的预防: 1.遵守训练的科学原则,要遵循渐进的增加运动负荷,加强全面身体训练,提高生理机能水平 2.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3.合理安排膳食,在激烈运动前既不要吃得过饱,不大量饮水,特别是冷饮,不吃平时不习惯的食物;又不要在饥饿状态下参加训练和比赛;餐后经过一小时半才能参加运动 第三节运动性中暑 运动性中暑:是指肌肉运动时产生的热超过身体散发的热而造成运动员体内的过热状态。运动性中暑的原因:是由于体温调节系统在运动时超载或衰竭所致。 中暑的一般类型:1.热射病(高热、无汗、昏迷) 2.热痉挛 3.热衰竭

腹痛查因

腹痛查因: 鉴别诊断:1、消化性溃疡: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可有反酸、嗳气、烧心,确诊需X线钡餐和或胃镜检查。 2、急性胰腺炎:急性上腹痛,呕吐,寒热、发热、黄疸,B超,CT有炎症改变,血尿淀粉酶高。 3、肠梗阻:有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体检见腹膨隆,腹部压痛,可闻气过水音,腹立位片可有气液平; 4、胃癌:多见老年男性,表现为腹痛、呕血、解黑便、消瘦等,行电子胃镜检查可确诊。 急腹症: 1、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有反复剑突下不适病史,进食或饱餐后疼痛;起病急骤,发病时有刀割样或钻顶样疼痛,查体腹肌紧张呈“板状腹”,X线检查可发现膈下游离气体。 2、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疼痛位于右上腹,起病后早期疼痛多局限于右上腹或右侧腹部较少波及全腹,可有黄疸,多有右上腹局限性腹肌紧张及右上腹压痛,B超检查可发现胆囊有水肿,可呈“双边征”。 3、急性胰腺炎:可有酗酒、暴饮暴食、过度疲劳等诱因;腹痛多位于左上腹,查体腹肌多不紧张,可有左上腹压痛,查B超可见胰腺肿胀。 4、急性胆管炎:剑突下区剧烈疼痛,可放射至右肩部,伴有寒战、高热,可有黄疸,病情加重时可出现休克和精神症状。B超发现胆管扩张及结石影,可辅助诊断。 5、小肠急性梗阻:首发症状为突然剧烈的腹部绞痛,腹痛时伴肠鸣,疼痛部位位于脐周,间歇期无疼痛,腹痛时常立即发生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可以减轻。腹部立位片显示小肠扩张充气并见明显的液气平面。 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 1.急性盆腔炎:以下腹疼痛为主,可伴腰胀,发热等不适。体查以下腹部压痛为主。 2.右输尿管结石:症状以剧烈右下腹疼痛伴腰背部、会阴部放射,阵发性加剧,可伴有发热、 血尿等表现,查体压痛点不明确,多以输尿管行程有关,行B超多可鉴别。 3.异位妊娠:育龄妇女、有明确停经史,腹痛以下腹为主,破裂大出血时可出现疼痛加剧、 休克等表现,可行B超、HCG检查可明确诊断。 4.上消化道穿孔:多有溃疡病史,发作时腹膜刺激征明显,腹部立位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乳腺肿物性质待定鉴别诊断: 1、乳腺纤维腺瘤:常见于青年妇女,肿瘤大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活动度大,发展缓慢。 2、乳腺癌:主要表现为患侧乳房无痛、单发的小肿块,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不易推动。应行病理活检鉴别。 3、乳腺囊性增生病:多见于中年妇女,特点为乳房胀痛,肿块呈周期性,于月经周期有关。肿块或局部乳腺曾厚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不明显,科观察1至个月经周期,若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则可继续观察,如无明显消退,可考虑手术切除及活检 5.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乳腺组织无菌性炎症,炎症细胞中以浆细胞为主,临床上60%呈急性 炎症表现,肿大时皮肤呈桔皮样改变。40%病人开始即为慢性炎症,表现为乳晕周围肿块,边界不清,可有皮肤粘连核乳头凹陷。

中医辨证胃痛的原因和鉴别

中医辨证胃痛的原因和鉴别 胃痛是由于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导致的以上腹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脾胃肠病证。胃痛,又称胃脘痛。 本病在脾胃肠病证中最为多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中药治疗效果颇佳。 古典医籍中对本病的论述始见于《内经》。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谓: 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痛,食饮不下。”《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也说: “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说明胃痛与木气偏胜,肝胃失和有关。《素问,举痛论篇》还阐发了寒邪入侵,引起气血壅滞不通而作胃痛的机理。《伤寒论: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曰: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中的“心中疼”,即是胃痛,此为后世辨治寒热错杂胃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后世医家因《内经》胃脘当心而痛一语,往往将心痛与胃痛混为一谈,如《千金要方.卷十三.心腹痛》中有九种心痛,九种心痛是虫心痛、注心痛、风心痛、悸心痛、食心痛、饮心痛、冷心痛、热心痛、去来心痛。这里所说的心痛,实际上多指胃痛而言。《济生方.腹痛门》对胃痛的病因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九种心痛“名虽不同,而其所致皆因外感,内沮七情,或饮啖生冷果实之类,使邪气搏于正气,邪正交击,气道闭塞,郁于中焦,遂成心痛。”《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书,采集了大量医方,其治胃痛,多用辛燥理气之晶,如白豆蔻、砂仁、广薷香、木香、檀香、了香、高良姜、干姜等等。金元时期,《兰室秘藏,卷二》立“胃脘痛”一门,论其病机,则多系饮食劳倦而致脾胃之虚,又为寒邪所伤导致。论其治法,大旨不外益气、温中、理气、和胃等。《丹溪心法.心脾痛》谓: “大凡心膈之痛,须分久,若明知身受寒气,口吃冷物而得病者,于初得之时,当与温散或温利之药;若病之稍久则成郁,久郁则蒸热,热久必生火,??…。”胃痛亦有属热之说,至丹溪而畅明。胃痛与心痛的混淆引起了明代医家的注意,如明代《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中写道:

16种常见急性腹痛

16种常见急性腹痛,怎样鉴别呢? 一、急性胃肠炎 发病前常有不洁饮食史,或共餐者也有类似症状病史。腹痛以上腹部和脐周围为主,常呈持续性痛伴阵发性加剧。常伴恶心、呕吐、腹泻,亦可有发热。可有上腹部或脐周围压痛,多无肌紧张,更无反跳痛,肠鸣音稍亢进。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检查可有异常发现。 二、急性阑尾炎 大多数病人起病时先有中上腹持续性隐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加剧。少数病人起病时即感右下腹痛。中上腹隐痛经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腹痛的特点,约占70%至80%。可伴恶心、呕吐或腹泻。重者可有发热、乏力、精神差。右下腹固定压痛点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最重要体征,典型的是麦氏点(Mc Bunery点)压痛或伴有肌紧张、反跳痛;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或闭孔内肌试验阳性不仅有助于诊断,还有助于术前阑尾定位。直肠指检及妇女盆腔检查对鉴别很有必要。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B超检查:可发现阑尾肿胀或阑尾周围液性暗区。稀钡灌肠造影:对反复发作右下腹部疼痛,疑为慢性阑尾炎者有助于诊断。若在右下腹扪及边缘模糊的肿块,则提示已形成阑尾包块,如伴有畏寒、发热,B超提示右下腹有液性暗区,则应考虑阑尾脓肿形成。此外,在老年病人如诊断为阑尾包块经抗生素治疗后长期不消退者,应考虑并存结肠癌可能,应进一步做结肠镜检查。阑尾炎早期在右下腹压痛出现前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而在阑尾炎穿孔后又易误诊为急性腹膜炎。此外,高位阑尾炎应与胆囊炎鉴别,腹膜后阑尾炎应与腹膜后脓肿鉴别,还需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右侧尿路结石、妇科炎症及卵巢囊肿扭转、右侧胸膜炎或右下肺炎等众多疾病鉴别。如术中发现阑尾炎症较轻微,与

腹痛鉴别诊断(超全表格版)

腹痛鉴别诊断(超全表格版) 腹痛分类 根据病程:急性腹痛,慢性腹痛(病程>6个月) 根据机制:内脏性腹痛、躯体性腹痛、感应性防御塔、心理性腹痛。 根据腹痛部位:右上腹、中上腹、左上腹、脐周、右下腹、下腹部、左下腹、弥漫性或部位不固定。 急性腹痛不同部位可能病因 慢性腹痛不同部位可能病因

根据临床特点:急性腹痛分类

一、病史采集 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职业、毒物接触史等。

现病史:腹痛诱因,起病方式,腹痛部位、性质、节律、程度、放射、伴随症状,加重缓解因素,既往史,月经史。查体:重点查生命体征、腹部查体、直肠检查。实验室检查,必要时手术探查。 二、急诊处理 1.总原则:评估全身情况判断是否危重,观察腹部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同时考虑是否有急诊手术指征,若暂无急诊手术指征,应在观察过程中把握中转手术指征。 2.危重情况评估: ①血压↓、休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脉速>130次/分、T>39℃或T <36℃、烦躁、冷汗等脓毒症症状,WBC>20E+9/L,NEU%↑。 ②黄疸伴高热,胆道系统严重感染,可能发生感染性休克。 ③呕吐、腹泻、尿少,脱水征明显,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血Na<130mmol/L、K<3.5mmol/L、CO2结合力<18mmol/L或>32mmol/L、碱剩余>4mmol/L、氧分压<60mmHg,氧合指数低,警惕ARDS。 ④腹部手术后出现急性腹痛,与多次手术有关,如出血、吻合口瘘、肠梗阻,或腹腔爆发感染、术后急性胰腺炎、血管栓塞致器官梗死等,病情重且复杂。

3.保守内科治疗同时动态评估 危重者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必要时转ICU,吸氧、补液,留置尿管,记24h出入量,对有手术指征或输血指征者,做输血前准备(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型、感染八项,填写输血同意书、申请单,同时联系血库)。 一般治疗:禁食水,必要时胃肠减压,予胃肠外营养;半卧位(减轻腹肌紧张,利于腹腔液体引流至盆腔);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因禁食状态,注意见尿补钾);抗生素(抗G-杆菌和抗厌氧菌);对症治疗:止痛、退热、抑制消化液分泌、通便、灌肠等。 三、诊断明确/诊断不明确腹痛治疗原则

16种常见急性腹痛鉴别

16 种常见急性腹痛鉴别 一、急性胃肠炎 发病前常有不洁饮食史,或共餐者也有类似症状病史。腹痛以上腹部和脐周围为主,常呈持续性痛伴阵发性加剧。常伴恶心、呕吐、腹泻,亦可有发热。可有上腹部或脐周围压痛,多无肌紧张,更无反跳痛,肠鸣音稍亢进。实验室检查: 大便常规检查可有异常发现。 二、急性阑尾炎 大多数病人起病时先有中上腹持续性隐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加剧。少数病人起病时即感右下腹痛。中上腹隐痛经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腹痛的特点,约占70%至80%。可伴恶心、呕吐或腹泻。重者可有发热、乏力、精神差。右下腹固定压痛点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最重要体征,典型的是麦氏点(McBunery 点)压痛或伴有肌紧张、反跳痛;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或闭孔内肌试验阳性不仅有助于诊断,还有助于术前阑尾定位。直肠指检及妇女盆腔检查对鉴别很有必要。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B 超检查: 可发现阑尾肿胀或阑尾周围液性暗区。稀钡灌肠造影:对反复发作右下腹部疼痛,疑为慢性阑尾炎者有助于诊断。若在右下腹扪 及边缘模糊的肿块,则提示已形成阑尾包块,如伴有畏寒、发热, B 超提示右下腹有液性暗区,则应考虑阑尾脓肿形成。此外,在老年病人如诊断为阑尾包块经抗生素治疗后长期不消退者,应考虑并存结肠癌可能,应进一步做结肠镜检查。阑尾炎早期在右下腹压痛出现前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而在阑尾炎穿孔后又易误诊为急性腹膜炎。此外,高位阑尾炎应与胆囊炎鉴别,腹膜后阑尾炎应与腹膜后脓肿鉴别,还需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右侧尿路结石、妇科炎症及卵巢囊肿扭转、右侧胸膜炎或右下肺炎等众多疾病鉴别。如术中发现阑尾炎症较轻微,与临床症状不符合时,应常规检查末段回肠,以排除Meckel 憩室炎或Crohn病等炎症性肠病。 三、急性胆囊炎

腹痛的鉴别诊断

腹痛得鉴别诊断 急性腹痛就是常见得临床症状之一其病因复杂多样,但其共同特点就是发病急、变化快与病情重,需迅速准确得作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1)腹腔脏器得急性炎症: ①急性肠胃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多以进食不洁食物或饮用污染水或暴饮暴食后出现持续性与阵发性腹痛健康搜索,伴恶心、呕吐、腹泻便后腹痛可减轻或缓解,可伴有畏寒发热等。上腹部及脐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听诊肠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可增高、②胆囊炎、胆石症:多见于女性,发病年龄以20~40岁最多。感染细菌以大肠埃希杆菌为主、多因进食多脂食物或受凉而诱发,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右上腹剧痛,间歇性加重向右肩及右背部放射,伴有寒战发热、恶心呕吐等,有40%~50%得患者出现皮肤黏膜黄染火罐网。大多数患者有右上腹压痛与局部肌紧张有1/3得患者可在右肋缘下触及肿大得胆囊,Murphy征阳性、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B超及CT检查可发现肿大与充满积液得胆囊及结石征象即可明确诊断 ③急性胰腺炎火罐网:起病急,多有饮酒、暴饮暴食、高脂餐及精神激动等诱因,其主要得临床表现为持续性中上腹或左上腹剧痛并向左后腰部放射;疼痛在弯腰或起坐前倾时减轻,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呕吐于腹痛发作不久出现,较剧烈,但不持久;少数出现黄疸;重症者出现呼吸及循环衰竭、上腹部压痛反跳痛及局限性肌紧张,以左上腹部为明显,有时可有移动性浊音;血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清、尿淀粉酶升高。另外,血糖增高,血钙下降B超CT检查可见胰腺肿大,有时腹腔穿刺可抽出黄色或血性腹水,腹水淀粉酶增高等均可有助于诊断;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肠梗阻、胆囊炎、胆石症等,也可有轻度得血、尿淀粉酶增高而血钙及血糖多无改变。反复多次检测尿淀粉酶后可与上述疾病相鉴别。 ④急性阑尾炎:可见于任何年龄鶒但以20~50岁多见,临床表现为脐周或中上腹部隐痛,逐渐加重,并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加剧或突然导致全腹剧痛,伴有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严重者可出现发热。体检: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及局部腹肌紧张火罐网,结肠充气试验阳性;若为盲肠后阑尾可出现腰大肌试验阳性,血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增高。急性阑尾炎需与急性非特异性盲肠炎鉴别因其临床表现与急性阑尾炎大致相同;女性急性阑尾炎还需与急性右侧输卵管炎、右侧异位妊娠破裂、卵巢囊肿扭转卵巢黄体或滤泡破裂等鉴别 ⑤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以儿童及少年居多,起病急,其病因尚不清楚健康搜索,可能与产生B毒素得C型产气荚膜芽孢杆菌感染有关。临床表现突然发生急性腹痛、疼痛多位于脐周及上腹部,可漫延到全腹,多为持续性呈阵发性加剧,伴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及血便;重症可出现中毒性休克、肠麻痹、肠穿孔等;腹部膨隆、腹肌紧张、脐周及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早期肠鸣音亢进,后期肠鸣音减少;血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达(2~30)×109/L,粪隐血强阳性或血性便;腹部X线可见小肠胀气、大小不等得液平面或小肠壁增厚、黏膜不规则等 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组但以8~12岁得少年儿童多见,有人认为就是病毒感染所致临床表现:腹痛常随上呼吸道感染而出现,多呈持续性右下腹或脐周疼痛,短时间腹痛可减轻或消失健康搜索,伴有发热、恶心呕吐,有部分患者出现腹泻或便秘;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轻度肌紧张,压痛点较广泛,不固定;白细胞总数轻度增多此病需与急性阑尾炎鉴别。 (2)腹腔脏器破裂、穿孔: ①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常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或多年反复发作得胃痛史。疼痛绝大多数突然发生,疼痛性质不一致,通常表现为突发剧烈得上腹痛,继而为持续性或阵发加剧得全腹痛,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心慌、脉弱、血压下降或呈休克状态等。体检全腹压痛、反跳痛及板状腹,以中上腹或右上腹为重腹部可有移动性浊音、血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升高,腹部X线摄片及透视见膈下游离气体。对疑有本病且诊断不清者可行腹腔

首次病程记录及完整病历:腹痛原因-急性胃炎-

首次病程记录及完整病历:腹痛原因-急性胃炎-

*****省人民医院 姓名:***住院号:2012741 2012年05月31日09:50 首次病程记录 ***,女,33岁,因“腹痛7小时”于2012年05月31日09:50 入院,病史自述,可靠。 病例特点:1.中年女性,急性起病。 2.患者7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持续性隐痛,阵发性加剧,能忍受,有嗳气,反酸,恶心,欲吐,无放射痛,黄疸,吞咽困难,腹胀,呕血,黑便,粘液脓血便,胸闷,心前区不适,腹部烧灼样不适,双下肢红肿,就诊于当地医院(具体诊治不详),病情无明显缓解,病来有乏力,食欲减退,无明显餐后痛及饥饿痛,夜间痛醒现象。于今日就诊于我院作腹部B超示肝,胆,脾未见异常,胰腺显示不清,血常规示WBC1 3.02×109/l,RBC5.52×1012/l,HGB120g/l,PLT273×109/l,N86.01﹪. 3.体查:T36.2℃,P60次/分,R20次/分,BP107/67mmHg,一般情况可,急性痛苦病容,神清合作,精神萎靡,扶入病房,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无特殊,腹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扪及,双下肢不肿,神经系统查无特殊. 4.辅查:2012年05月31日我院作腹部B超示肝,胆,脾未见异常,胰腺显示不清,血常规示WBC13.02×109/l,RBC 5.52×1012/l,HGB120g/l,PLT273×109/l,N8 6.01﹪. 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腹痛原因:1.急性胃炎2.急性胰腺炎?患者有腹痛,有嗳气,反酸,恶心,欲吐,体查:上腹部压痛,结合腹部B超示肝,胆,脾未见异常,胰腺显示不清,血常规示WBC13.02×109/l,N86.01﹪.拟作胃镜及上腹部CT,血淀粉酶及脂肪酶明确. 鉴别诊断:1.急性胆囊炎患者有上腹痛,无放射痛及呕吐,拟结合腹部B超可除外. 2.心肌梗死患者有上腹痛,无胸痛及心前区不适,暂不考虑此病,必要时作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明确。 3.消化性溃疡并穿孔患者上腹痛,无明显餐后痛及饥饿痛,夜间痛醒现象,放射痛及呕吐,暂不考虑此病。拟作立位腹平片明确. 诊疗计划:1.暂禁食,禁饮,观察腹痛情况. 2.予奥美拉唑抑酸,补液支持,头孢噻肟钠,乳酸环丙沙星抗感染,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止痛. 3.拟作三大常规,血生化及上腹部CT等检查,密观病情变化,遵执! 上级医师签名: 医师签名:*** 2012年06月01日08:00 ***主治医师查房记录 今随***主治医师查房,***主治医师查看病人后详细询问病史及仔细体查后考虑目前病史特点如下:1.中年女性,急性起病。2.患者因“腹痛7小时”于2012年05月31日09:50 入院。3.体查:T36.2℃,P60次/分,R20次/分,BP107/67mmHg,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无特殊,腹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扪及,双下肢不肿,神经系统查无特殊.4.辅查:2012年05月31日我院作腹部B超示肝,胆,脾未见异常,胰腺显示不清,血常规示WBC13.02×109/l,RBC5.52×1012/l,HGB120g/l,PLT273×109/l,N86.01﹪.

内脏器官对应疼痛图

内脏器官对应疼痛图 “左边肚子痛,是哪儿出问题了?”“我后腰痛,是哪个器官不对?”……身体不同位置发生疼痛时,往往都会发出类似的疑问。昨日,内脏器官对应疼痛图清楚地解析出不同部位疼痛可能代表的问题器官,该图仅适用于平日作为疾病预警的参考,切不可靠它自诊,以免造成误诊加重疾病。身体各部位的疼痛经常是由牵拉、痉挛、缺血和炎症引起,有时定位不准确,要特别小心。头痛面部疾病可引起头部的牵涉痛。常见的如青光眼可引起前额部的牵涉痛、鼻窦炎可引起局部的牵涉痛等;颈部疾病可 引起头部的牵涉痛; 呼吸道感染、肺炎、 败血症等全身疾病也 可引起头痛。上腹部 或脐周围痛阑尾是 长在人体右下腹的回 盲部。但是,阑尾炎 刚发生时感到腹痛的 部位往往不是在右下腹部,而是在上腹部或者肚脐周围。在这个部位持续几个小时或更长时间才觉得右下腹痛。右肩疼痛胆囊位于肝脏的下方紧靠膈肌,胆囊发炎时,因充血肿大,炎症容易刺激到膈肌,支配膈

肌的膈神经有一支分布到右肩,当胆囊所在的部位右上腹发生绞痛时,往往同时在右肩部和背部也会出现疼痛。左臂等处疼痛心绞痛的特点是胸骨后面压榨性疼痛,此时心脏内的代谢产物刺激了自主神经,也可产生内脏与体表相关联的皮肤敏感现象,这时发生的牵涉痛常放射到左侧胸前臂、腋窝、臂内侧和手的小指部位。其他疼痛肾和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绞痛,常引起腹股沟和大腿内侧的放射痛;胃部疾病可引起背部痛;椎间盘脱出可引起下肢痛;肺炎还可以引起腹痛等。 内脏器官在发生疾病时,往往会造成一些部位牵涉性疼痛。这幅“内脏器官疾病时的牵涉性痛区”图,以一张正面人体图形式,用不同的颜色和文字,清楚地指出不同部位疼痛可能代表的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其处理

由于运动,使人体生理活动过程的有序性受到了暂时的破坏,从而常常出现某种生理反应,简称“生理运动反应”,常见的生理运动反应及处理办法如下:一,肌肉酸痛 不少同学有过这样的体会,在一次运动理较大的锻练后,或是隔了较长的时间没有锻练,刚开始锻练之后,往往会出现肌肉酸痛,这种酸痛不是发生在运动结束后即刻,而是发生在运动结束后1~2天内,因此称肌肉延迟性疼痛。(一)原因和症状 近代生理学的研究表明,运动后的肌肉酸痛原因是,运动时肌肉运动量大,引起局部肌纤维及绘结缔组织的细微损伤,以及部分毛细纤维的痉挛所致。不少生理变化的研究表明,证实了酸痛时这种局部细微损伤及痉挛的存在。由于这种肌纤维细微损伤及痉挛是局部的,故而就整块肌肉而言,仍能完成运动功能,但是存在酸痛感。酸痛后,经过肌肉内部细微损伤的修复,肌肉组织变的较以前强壮,以后同等负荷将不易再发生损伤。 (二)处理和预防 1,处理 当已经出现肌肉延迟性酸痛后,采取以下措施有利于酸痛的减弱或缓解:(1)热敷。可对酸痛的肌肉进行热敷,有助于操作组织的修复及痉挛的缓解。(2)伸展练习。可以对肌肉进行局部的静力牵张练习,保持伸展状态2分钟,然后休息1分钟,重复进行,每天做几次这样的练习,有助于缓解痉挛。但注意做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牵拉肌纤维损伤。(3)按摩。按摩有使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助于损伤修复及痉挛缓解。(4)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C有促进结缔组织中胶元合成的作用,有助于受伤组织的修复,从而减轻或缓解酸痛。(5)针灸,电疗等手段对缓解酸痛也有一定的作用。 2,预防 预防肌肉酸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根据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状况科学地安排锻练负荷,负荷不要过大,也不宜增加过猛;(2)锻练时,尽量避免长时间锻练身体的某一部分,以免局部肌肉负荷过重;(3)准备活动中,注意对即将练习时活动负荷重的肌肉活动的更充公一些,对损伤有预防作用;(4)整理活动除进行一般性的放松练习外,还应重视进行肌肉的伸展牵拉练习,这种伸展性练习有助于预防局部肌纤维痉挛,从而避免了酸痛的发生。 二,运动中腹痛 (一)原因和症象期工程 多数在中长跑时产生,主要是因为准备活动不充分,开始时运动过于剧烈,或者跑的过快,内脏器官尚没有达到竞赛状态,致使脏腑功能失调,引起腹痛;也有是的因为运动前吃的过饱,饮水过多,以及腹部受凉,引起胃肠痉挛;少数是因为运动时间过长,或过于剧烈,使下腔静脉压力上升,引起血液回流受阻,或者因肝脾淤血,膈肌运动异常,致使两胁部腹痛。 (二)处置和预防 1,处置 如果没有器质性病变迹象,一般可采用减速慢跑,加深呼吸,按摩疼痛部位或弯腰跑一段等方法处理,疼痛常可减轻或消失,哪疼痛仍不减轻或消失,甚至加重,此进就应该停止运动,并口服十滴水或揉按内关,足三里,大肠俞等空位。如仍不见效,刚应送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2,预防

腹痛的鉴别诊断

腹痛的鉴别诊断 急性腹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其病因复杂多样,但其共同特点是发病急、变化快和病情重,需迅速准确的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1)腹腔脏器的急性炎症: ①急性肠胃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多以进食不洁食物或饮用污染水或暴饮暴食后出现持续性和阵发性腹痛健康搜索,伴恶心、呕吐、腹泻便后腹痛可减轻或缓解,可伴有畏寒发热等。上腹部及脐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听诊肠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②胆囊炎、胆石症:多见于女性,发病年龄以20~40岁最多。感染细菌以大肠埃希杆菌为主。多因进食多脂食物或受凉而诱发,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右上腹剧痛,间歇性加重向右肩及右背部放射,伴有寒战发热、恶心呕吐等,有40%~50%的患者出现皮肤黏膜黄染火罐网。大多数患者有右上腹压痛与局部肌紧张有1/3的患者可在右肋缘下触及肿大的胆囊,Murphy 征阳性。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B超及CT检查可发现肿大和充满积液的胆囊及结石征象即可明确诊断 ③急性胰腺炎火罐网:起病急,多有饮酒、暴饮暴食、高脂餐及精神激动等诱因,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持续性中上腹或左上腹剧痛并向左后腰部放射;疼痛在弯腰或起坐前倾时减轻,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呕吐于腹痛发作不久出现,较剧烈,但不持久;少数出现黄疸;重症者出现呼吸及循环衰竭。上腹部压痛反跳痛及局限性肌紧张,以左上腹部为明显,有时可有移动性浊音;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清、尿淀粉酶升高。另外,血糖增高,血钙下降B超CT检查可见胰腺肿大,有时腹腔穿刺可抽出黄色或血性腹水,腹水淀粉酶增高等均可有助于诊断;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肠梗阻、胆囊炎、胆石症等,也可有轻度的血、尿淀粉酶增高而血钙及血糖多无改变。反复多次检测尿淀粉酶后可与上述疾病相鉴别。 ④急性阑尾炎:可见于任何年龄鶒但以20~50岁多见,临床表现为脐周或中上腹部隐痛,逐渐加重,并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加剧或突然导致全腹剧痛,伴有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严重者可出现发热。体检: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及局部腹肌紧张火罐网,结肠充气试验阳性;若为盲肠后阑尾可出现腰大肌试验阳性,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急性阑尾炎需与急性非特异性盲肠炎鉴别因其临床表现与急性阑尾炎大致相同;女性急性阑尾炎还需与急性右侧输卵管炎、右侧异位妊娠破裂、卵巢囊肿扭转卵巢黄体或滤泡破裂等鉴别 ⑤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以儿童及少年居多,起病急,其病因尚不清楚健康搜索,可能与产生B毒素的C型产气荚膜芽孢杆菌感染有关。临床表现突然发生急性腹痛、疼痛多位于脐周及上腹部,可漫延到全腹,多为持续性呈阵发性加剧,伴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及血便;重症可出现中毒性休克、肠麻痹、肠穿孔等;腹部膨隆、腹肌紧张、脐周及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早期肠鸣音亢进,后期肠鸣音减少;血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达(2~30)×109/L,粪隐血强阳性或血性便;腹部X线可见小肠胀气、大小不等的液平面或小肠壁增厚、黏膜不规则等 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组但以8~12岁的少年儿童多见,有人认为是病毒感染所致临床表现:腹痛常随上呼吸道感染而出现,多呈持续性右下腹或脐周疼痛,短时间腹痛可减轻或消失健康搜索,伴有发热、恶心呕吐,有部分患者出现腹泻或便秘;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轻度肌紧张,压痛点较广泛,不固定;白细胞总数轻度增多此病需与急性阑尾炎鉴别。 (2)腹腔脏器破裂、穿孔: ①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常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或多年反复发作的胃痛史。疼痛绝大多数突然发生,疼痛性质不一致,通常表现为突发剧烈的上腹痛,继而为持续性或阵发加

引起腹痛的原因

引起腹痛的原因

引起腹痛的原因

引起腹痛的原因 腹痛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症状而言。那么,是什么?下面就由我告诉大家吧! 1.急性腹痛的病因 1腹腔内脏器疾病: ①腹腔脏器急性炎症:急性胃肠炎、急性腐蚀性胃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胆管炎等。 ②腹部脏器穿孔或破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伤寒肠穿孔、肝脏破裂、脾脏破裂、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卵巢破裂等。 ③腹腔脏器阻塞或扩张:胃黏膜脱垂症、急性肠梗阻、腹股沟疝嵌顿、肠套叠、胆道蛔虫病、胆石症、肾与输尿管结石等。 ④腹腔脏器扭转:急性胃扭转、卵巢囊肿扭转、大网膜扭转、肠扭转等。

⑤腹腔内血管阻塞:肠系膜动脉急性阻塞,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夹层腹主动脉瘤等。 2腹壁疾病:腹壁挫伤、腹壁脓肿及腹壁带状疮疹等。 3胸腔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心绞痛、肺炎及肺梗死等。 4全身性疾病及其他:风湿热、尿毒症、急性铅中毒、血卟啉病、腹型过敏性紫癜、腹型癫痫等。 2.慢性腹痛的病因 1腹腔内脏器疾病: ①慢性炎症: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结核性腹膜炎、炎症性肠病等。 ②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泌素瘤等。 ③腹腔内脏器的扭转或梗阻:慢性胃肠扭转、肠粘连、大网膜粘连综合征等。 ④脏器包膜张力增加:肝淤血、肝炎、肝脓肿、肝癌、脾肿大等。

⑤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胃轻瘫、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曲及脾曲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等。 ⑥肿瘤压迫及浸润:胃癌、胰腺癌、大肠癌等。 2中毒及代谢障碍:慢性铅中毒、尿毒症等。 3胸、腰椎病变:如脊椎结核、脓肿等。 4器质性神经病变:脊髓结核、脊髓肿瘤等。 腹痛的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要重视全身情况观察患者的神志、精神状况、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姿势、体位、活动情况,有无贫血或黄疸等;此外还应检查心肺脊柱等 2腹部检查健康搜索: ①有无膨隆,有无弥漫性或局限性胀气,有无肠型、胃型及蠕动波。 ②触诊健康搜索: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若可扪及包块应了解其部位、大小、形态边界、质地、活动度及有无压痛等

腹痛的思路

腹痛的思路 内科性腹痛 内分泌疾病 1.甲亢甲亢患者常有腹泻,但无腹痛,一旦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应高度警惕甲亢危象,有时其腹部体征可酷似急腹症,应注意:①感染、精神创伤等诱因,②高热、大汗、心率极快、颤抖等表现,不难作出甲亢危象的诊断.2.甲减由于肠蠕动减弱及少食,常表现有腹胀,若同时有腹痛、呕吐,应与机械性或麻痹性肠梗阻鉴别.同时伴有的冷漠、怕冷,反应迟钝、心率缓慢等对本病可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 3.甲旁亢本病血钙过高时,肌肉神经应激性减弱,可引起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因高血钙刺激胃粘膜而致十二指肠溃疡,也可因钙盐沉积阻塞胰管而伴发急性胰腺炎.本病诊断要点为:①消化道症状、骨骼改变、尿路结石三联征;②血钙增高. 4.甲旁减由于血钙浓度降低,神经肌肉应激性增加,引起平滑肌痉挛产生腹痛,有时伴恶心、呕吐、腹泻.本病特点为:①手足、口后麻木,发作性手足抽搐,②面神经叩击和束臂加压试验阳性;②血钙降低、血磷增高. 5.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据统计23~35%的患者有腹痛,可呈隐痛、绞痛或痉挛性疼痛,有因剧烈腹痛误诊为急腹症而剖腹者.腹痛原因可能与失钠、胃肠浅表溃疡有关.如能注意到患者体重下降.皮肤粘膜色素沉着、血压偏低等,佐以肾上腺皮质功能检查,多可明确诊断。 6.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迟临床表现可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可误诊为急腹症或肠道感染.肾上腺动—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本病可突然出现,患侧脐旁肋下约2寸处剧烈狡痛.严重败血症所致者可有高热、头痛、休克等.7.席汉氏综合征上腹痛、呕吐为本病常见症状,尤其是感染应激时,可引起垂体危象,腹痛呕吐有时为本病最早期表现,应予警惕. 8.嗜铬细胞瘤本病可因血压突然急剧增高引起高血压危象,导致腹痛.儿茶酚胶可使肠蠕动及张力减弱,也可引起腹痛、腹胀.有时还可引起胃肠壁血管增殖性及闭塞性动脉内膜炎,进而使胃肠道缺血,发生剧烈腹痛.诊断时应注意本病其它特点:①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②出汗、苍白、心动过速;②24小时尿VMA含量增高,酚妥拉明降压试验阳性. 代谢性疾病 1.糖尿病(1)糖尿病性神经根病Long streth报告4例糖尿病患者发生腹痈,最后证明为糖尿病源性神经根病引起。故糖尿病病人出现不明原因腹痛,应想到神经根病变的可能,需行肌电图检查.(2)酮症酸中毒急腹症起病急,腰痛、腹壁紧张、压痛、恶心、呕吐等,酷似外科急腹症,误诊病例屡有报告。腹痛特点与原因为:①先呕吐后腹痛,痛为逐渐发生,②腹部虽有压痛,但无反跳痈,②糖尿病史、尿糖和血尿酮体阳性、按酮症酸中毒治疗后在数小时后消失; ④腹痛原因为酮症毒性产物刺激腹膜或腹腔神经丛及电解质紊乱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 2.血仆琳病腹痛为本病突出症状,可能由于植物神经受损,以及仆琳前体的作用引起肠痉挛所致.国内外均有将本病误诊为急腹症而误行手术的报告.腹痛特点为:①呈间歇性突然发作的剧烈腹痛,局限于某一部位或全腹,可向膀胱区、外生殖器及背部扩散,每次持续数小时至数日:②腹痛剧烈而体征轻,多无腹肌紧张或反跳痛:③20~40岁女性多见,常有服用磺胺、巴比妥类药物或饮酒等诱因:④多伴有光感性皮肤损害,及精神神经症状,⑥发作时白细胞总数不高、尿呈棕褐色或暴晒于阳光下变为红色,尿中紫胆原阳性. 血液病 1.过敏性紫斑约半数思者有腹痛,误诊为急腹症而行剖腹探查者层有报告,其发生乃由于肠壁水肿、渗出及出血所致.腹痛特点:①好发于儿童青少年,病前常有上感、服药或食鱼虾、蛋糕史;②腹痛多呈脐周或下腹阵发性绞痛,亦可呈持续性剧痛或钝痛,多数伴有便血;③腹痛症状,体征不相平行,无腹肌紧张或反跳痛;④如伴有皮肤紫斑或关节痛,诊断即可确立. 2.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斑肠道及肠系膜有出血时可引起腹痛、恶心、呕吐,若同时伴有畏寒、高热等,易误诊为外科性急腹症.腹痛特点:①多呈全腹腔痛,有阵发性加剧;②虽有剧烈腹痛,但无腹肌紧张,压痛亦不固定;③体温正常或稍高,白细胞计数正常,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 3.溶血性贫血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其分解产物对机体的毒性反应,可引起腹痛.腹痛特点:①有服药、感染、输错配血型血液、摄入新鲜蚕豆等病史:②突然发作腹痛,部位多不固定,或呈剧痛或绞痛;③常伴寒战、高热、头痛及腰背痛,随后出现苍白、黄疽;④游离血红蛋白增高及血红蛋白尿,⑤血清胆红素增高,尿胆原、粪胆原增高.4.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液呈高凝、高粘状态,当肠系膜血栓形成时可突然发生腹痛.其特

肚子疼的原因是什么

肚子疼的原因是什么 肚子痛:腹痛俗称为肚子痛,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引起腹痛的原因有哪些呢?请 看下文。按照腹部不同的疼痛部位,腹痛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肚子痛 消化性溃疡 典型的消化性溃疡所致的脆痛具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及与饮食关系密切等特点。 疼痛与有压痛一船在中上腹部。消化性溃疡活动期可有持续性剧痛;后壁穿透性溃疡可有 后背部放射痛。 胆囊炎胆石症 右上腹疼痛,可放射至右肩部。在胆囊区有压痛。胆囊炎的疼痛多呈持续性,而胆石 症者多呈绞痛性。 胆道蛔虫症 疼痛部位在剑突下。多见于儿童,成人也可发生,常呈突然发作、阵发性加剧的绞痛,井可有钻顶样感觉,疼痛间歇期可完全不痛。多伴有呕吐,甚者还吐出蛔虫。 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呈剧烈而持续性疼痛,常可放射至背部。在中上腹或偏左部位有压痛,并 可有腹膜刺激片。常伴有发热、忍心、呕吐和血液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高。血清淀粉 酶检测有助于确诊。 腹膜炎 各种原因所致的弥漫性腹膜炎均有全腹持续性锐痛,稍咳嗽或震动均可使疼痛加剧。 此外可有腹胀、腹肌紧张、腹壁压痛和反跳痛,重者可迅速休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中 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肠梗阻 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常呈阵发性加剧样绞痛,多伴有恶心、呕吐及腹胀,可由蛔虫、 肠套叠、肠粘连、肠扭转和肠肿瘤所引起。 腹腔出血 主要原因有宫外孕,肝、脾破裂,腹主动脉瘤破裂等。腹痛常骤然发生,并自出血部 位起向全腔扩展呈持续性胀痛、多伴急性出血症状和腹部进行性膨胀、弥漫性压痛等。

急性阑尾炎 往往先有上腹痛和脐周痛,以后转移到右腹疼痛,常呈持续性而有阵发性加剧。在阑 尾部位有压痛。局部炎症严重或有穿孔时,可有反跳痛和肌紧张。常伴发热和白细胞计数 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急性输卵管炎 表现为下腹疼痛、发热、耻骨上两侧均有压痛及反跳痛,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阴道分泌物增多,常见于流产或产后。妇科检查可帮助确诊。 卵巢囊肿扭转 病人可突然有一例阵发性下腹剧痛,持续较久,并可在患侧下腹部发现压痛及反跳痛 点伴有发热,有时尚可扣及肿块。妇科检查可查及囊肿。 侧腹痛 常见于肾与输尿管的病变。如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时,常呈发作性剧痛,呈绞痛状, 自一侧腰部沿输尿管向膀腕、外生殖器放射。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血尿等症状。肾塞时 其症状表现与此相似,但患者多有风心病瓣膜病变合并心房纤颧或亚急性心内胶炎的病史。患急性肾盂肾炎时也可有侧腹痛,但程度较轻,且往往伴有发热,尿液检查可协助诊断。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人体的生理平衡受到暂时性破坏,并出现某些生理反应。这种反应,称之为"运动生理反应"。常见的运动生理反应及处理方法如下: 一、肌肉酸痛 1、原因:多数是由于平时缺乏锻炼或运动量过大。 2、预防与处置:要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开始时运动量小些,以后逐渐增加, 就是在一个阶段的锻炼中,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每次锻炼后,要及时做好放松活动,如仍然有酸痛现象,可采取局部按摩、热敷或用松节油擦抹等,以促进气血通达,缓解酸痛。 二、运动中腹痛 1、原因: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者在长跑和其他激烈运动时,膈肌运动异常, 血液瘀积在肝脾两区,引起两肋间肌疼痛,或者在运动前饮食过多,或者过于紧张引起胃肠痉挛等,都会引起腹痛。 2、预防与处置:做好准备活动,运动负荷要循序渐进,并注意呼吸自然,切忌闭气。如已产生腹痛,可适当减慢跑速,加深呼吸,揉按疼痛部位或弯着腰跑一段,即可缓解疼痛;腹痛严重者,可停止运动,并口服十滴水或普鲁苯辛1片/次。如仍不见效,应护送医院诊断治疗。 三、肌肉痉挛(抽筋) 1、原因:由于肌肉突然猛力收缩或用力不均匀,或因受到过冷水温(或气温)的刺激,或收缩与放松不协调等都会引起肌肉痉挛。 2、预防与处置:在运动前对容易发生痉挛的部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并适当

按摩,同时点按委中的承山、涌泉等穴位。 四、运动性昏厥 1、原因:在运动过程中,脑部突然血液供给不足,并达到一定程度时,发生一时性知觉丧失现象,称之为"运动性昏厥"。其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手脚发凉、 呼吸缓慢,眼睛发黑,失去知觉而昏倒。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长时间剧烈运动,四肢回流血液受阻,或突然进入激烈运动状态(如疾跑、冲刺),或在极度疲劳下继续勉强地锻炼,或久蹲后骤然站起,或疾跑后急停,或空腹状态下锻炼出现低血糖等,都可引起运动性昏厥。 2、预防与处置:平时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运动时要控制运动 负荷,防止过度疲劳。如一旦出现运动性昏厥,应及时将患者平卧,使脚高于头部,并进行由小腿向大腿、心脏方向推摩,也可点按人中、合谷穴。如发生呼吸障碍,即进行人工呼吸。轻微患者可同伴搀扶慢走,并协助做伸展运动和深呼吸等。 五、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1、原因:由于剧烈运动,内脏器官的功能存在惰性与肌肉活动需要不相称,致使氧债不断积累,乳酸堆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胸闷、呼吸急促、下肢沉重、动作不协调,甚至恶心、呕吐等现象。这就是运动生理学中所称的"极点"。 2、预防与处置: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不断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力,这可 延缓极点出现的时间和减轻症状。当极点出现后,应适当减小运动负荷,加深呼吸,上述异常反应可逐渐缓解或消失。随后,运动又重新变得轻松、协调,运动 能力又有提高。这种现象称之为"第二次呼吸"。 "极点"是运动中常见的生理现象,因此不必疑虑和恐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