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势与政策课程诊改方案

形势与政策课程诊改方案

形势与政策课程诊改方案
形势与政策课程诊改方案

形势与政策课程诊

改方案

《形势与政策》诊改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和湖南省《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现制定《形势与政策》课程诊改工作方案。

一、诊改内容

(一)课程建设

1.课程建设方案

(1)现状与主要问题

8月“形势与政策”课单列课表,每学期4学时,设课程教研室。课程建设刚起步,一系列教学要求需要规范。

(2)改进措施

①明确课程定位;

②增加课时;

③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3)改进成效

按相关文件撰写课程建设方案,并落到实处。

2.课程团队

(1)现状与主要问题

①职称结构欠合理:团队4人,副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

人;年龄结构欠合理,三人为60年代,1人为80年代。

②根据教育部要求,学校领导,院系书记应参与教学,但当前没实行;

③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少。

(2)改进措施

①提供必要条件,帮助教师提升职称;

②建设专业教师与院系书记共同的教学团队;

③增加大教师学习培训机会。

(3)改进成效

①形成高、中、初级都有的职称结构和梯级的年龄结构;

②提升团队的学历水平及实际教学水平;

③组建起专业教师与院系书记共同的教学团队。

3.课程教学标准

(1)现状与主要问题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工委的精神,编写了课程教学标准,但需要及时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更新。

(2)改进措施

及时根据国内外形势及热点问题更新教学标准。

(3)改进成效

课程教学目标更明确,更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其分析判断能力,从而理解、践行党的方针政策。

4.课程教学资源

(1)现状与主要问题

①课程资源几乎没有,当前仅有电子教案、PPT、案例、视

频、等需整理;

②制作课程资源缺乏必要的技术和经费支持

(2)改进措施

①根据课程教学发展需要,着手课程资源建设;

②提高资源建设的水平;

③争取必要的技术经费支持。

(3)改进成效

形成电子教案、PPT、项目、案例、微课、视频、动画演示、教学资源等较完整的课程资源。

5.实践教学条件

(1)现状与主要问题

课时的限制只能进行少量的课内实践,教师人数有限,几乎没有指导课外实践;同时缺少校内课外和校外的实践教学场所,特别是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原有的韶山、彭德怀故居、刘少奇纪念馆等基地,现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2)改进措施

①与院团委、学生工作部加强联系,合理开展校内实践

②建设一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3)改进成效

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得到有效开展。

(二)课程教学

1.授课计划

(1)现状与主要问题

只有4个学时,当前没有制定授课计划,只做授课内容安排。

(2)改进措施

教学团队共同讨论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

(3)改进成效

保证各年级各班授课计划的一致性。

2.教学内容

(1)现状与主要问题

①当前没有统一的教材,只有大学生版时事报告。

②形势变化快,因而时事报告撰写相对滞后;

③教学内容广更新快,教师不易把握。

(2)改进措施

①教师参加省高校形势与政策培训外,需要及时补充新形

势、新热点内容;

②经过外请专家讲座准确把握新形势,新内容。

(3)改进成效

学生了解国内外新形势,新热点并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等内容。

3.教学模式

(1)现状与主要问题

基本上实行了“双主体”教学模式,但由于教学内容时效性强,学生难以把握,仍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2)改进措施

①尝试教学模式改革;

②开展实践教学;

③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小组展开讨论并形成讨论成果。

(3)改进成效

①学生能主动地关注时事,并有自己的分析与判断;

②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4.课堂管理

(1)现状与主要问题

①教师对课堂能实行较严格管理;

②少部分学生仍会出现不遵守课堂纪律的情况:如迟到、缺课、玩手机、不带学习用品等;

③士官班的学生仍会出现上课睡觉的情况。

(2)改进措施

①严格考勤,坚持每堂课考勤;

课程诊改报告模板

《XXX》课程诊改报告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开课院(部): 授课教师: 工作组审签: 完成时间:

课程诊改报告模板 文档排版要求 一、标题 标题:黑体三号居中单倍行距 标题段前空两行,段后空一行。 二、正文 一级标题:“一” 黑体四号 二级标题:“(一)” 楷体四号 三级标题:“1.” 仿宋GB2312 四号加粗 四级标题:“(1)” 仿宋GB2312 四号 五级标题:“①”;所有标题独立成行,不加标点。 正文:宋体四号行距28或30英镑;正文中有表格的,根据情况采用宋体五号 页码在下居中。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文中数字、字母:统一格式 Times New Roman 一、课程基本情况(简单介绍1min) (一)课程定位 (二)课程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前续、后续课程的关系。 (三)师资队伍 (四)课程资源 (五)实施保障等方面的情况。 二、课程建设目标与标准 (一)课程目标链 (二)课程标准链

三、诊改实施(详细说明) 四、课堂教学(8字螺旋小环的实例说明)(详细说明) 实施(课前课中课后) 监测 预警 改进 五、诊断意见 对标质控点提出诊断 六、改进措施((根据诊断出的问题,进行激励、学习和创新。通过激励产生学习动力和创新活力,引发知识创新,从而形成比较全面和深刻的改进方案。) 激励(课程诊改的主体是老师,所以激励对象是老师,激励方式包括且不限于:学校对实训室建设、课程资源建设等的资金支持、教师绩效考核等方面) 学习 创新 改进 七、改进成效 从师资队伍、课程资源、实施保障(师资队伍、实训条件、信息

化平台建设等)、教学效果等方面阐述诊改效果(分别罗列诊改的效果)。 封底:下一步努力方向

课程诊改报告模板

附件1: 课程诊改报告模板 请各课程负责人针对课程建设的目标和标准,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建设工作进行全面诊断,并在充分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修正课程建设发展方向。请各课程按照以下模板,完成课程诊改报告。 (一)课程定位是否准确 诊改要点:课程设置是否合适,是否服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结构的整体要求,同一课程在不同专业开设时要按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有所区别。课程培养目标是否与产业需求对接,是否满足产业职业岗位需求。 (二)教学模式是否科学 诊改要点:课程是否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内容是否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专业理论、实践技能比重是否适当;教学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注重实践教学,教育活动是否系统地设计;教学质量是否可检测。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先进 诊改要点:是否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是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是否推行教学手段现代化,引入微课、MOOC、SPOC、翻转课堂、思维导图等最新教学手段。 (四)教学团队是否合理

诊改要点:教学团队的规模是否适度,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是否协调,专业的生师比例是否恰当;教学团队结构(包括年龄、职称、学历等)是否合理;教师双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是否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团队教师是否具备较强的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能力,是否有较好的成效;是否制订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发展规划,建设方法和措施是否有力; 课程负责人职称、能力是否满足,能否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教学改革方向,指导课程建设和改革。 (五)实践教学条件是否满足 诊改要点:校内专业实训室的布局是否合理,实训室数量、设备配置等是否满足课程教学、实践的需求;校内实训室的管理是否规范,是否有较高的使用效率;学校、行业、企业是否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量是否够用,管理是否规范;是否建设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开展的活动是否有效;是否制订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规划。 (六)教学资源是否丰富 诊改要点: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是否满足课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能鉴定、社会培训、就业创业的需求;课程标准是否科学规范,系统完善;是否建设一批优质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资源使用效率高,并形成了可持续开发、应用机制;是否建立教材开发和选用制度,是否注重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专业实践教材是否开发完成;是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的、仿真的实训教学项目。 (七)教学活动是否有效

“形势和政策”课程诊改方案报告

《形势与政策》诊改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2017年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和湖南省《2017年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现制定《形势与政策》课程诊改工作方案。 一、诊改内容 (一)课程建设 1.课程建设方案 (1)现状与主要问题 2017年8月“形势与政策”课单列课表,每学期4学时,设课程教研室。课程建设刚起步,一系列教学要求需要规范。 (2)改进措施 ①明确课程定位; ②增加课时; ③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3)改进成效 按相关文件撰写课程建设方案,并落到实处。 2.课程团队 (1)现状与主要问题 ①职称结构欠合理:团队4人,副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

年龄结构欠合理,三人为60年代,1人为80年代。 ②根据教育部要求,学校领导,院系书记应参与教学,但目前没实行; ③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少。 (2)改进措施 ①提供必要条件,帮助教师提升职称; ②建设专业教师与院系书记共同的教学团队; ③增加大教师学习培训机会。 (3)改进成效 ①形成高、中、初级都有的职称结构和梯级的年龄结构; ②提升团队的学历水平及实际教学水平; ③组建起专业教师与院系书记共同的教学团队。 3.课程教学标准 (1)现状与主要问题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工委的精神,编写了课程教学标准,但需要及时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更新。 (2)改进措施 及时根据国内外形势及热点问题更新教学标准。 (3)改进成效 课程教学目标更明确,更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其分析判断能力,从而理解、践行党的方针政策。 4.课程教学资源

教学诊改文件

第一,做好办学思路与组织的诊断工作。学校的办学思路集中体现在办学指导思想上。了解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要做好四方面的诊断工作。一是诊断学校办学理念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及学校实际的吻合程度。二是诊断学校依据区域需要、学校优势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大势定位状况。三是诊断学校发展目标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四是诊断学生职业精神、职业技能和人文修养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吻合状况。 学校组织情况集中反映在学校治理结构上。治理结构是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把握学校治理状况,要做好两方面的诊断工作。一是诊断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完善状况及学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限。二是诊断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办学理念、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整合资源的能力状况。 第二,做好资源条件的诊断工作。资源条件是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教学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决定性因素。职业教育的资源条件突出表现在办学经费、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条件和信息化条件与资源等四方面。办学经费是教学工作的经济基础。把握办学经费情况,要做好三方面的诊断工作。一是诊断经费收入情况:经费渠道是否稳定,来源是否可靠,特别是实验实训及设备经费、教师培训经费等是否有保证。二是诊断经费支出情况: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依据预算支出,日常教学经费占比是否合理。三是诊断生均经费情况:“教育法”规定的生均经费是否到位,能否保证学校正常运行。师资队伍是教学工作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教学工作得以运行的前提。准确把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要做好三方面的诊断工作。一是诊断师资数量与结构:专任教师的配备及学历达标状况,专业带头人、企业兼职教师、“双师型”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状况。二是诊断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和研究能力,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能力及信息化教学能力。三是诊断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措施与成效: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状况,学校专业标准执行、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以及教师培训状况等。实践教学条件是职业教育特质的显现,也是决定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评价实践教学条件,要做好两方面的诊断工作。一是诊断校内实训条件:实训基地专业覆盖状况,设备设施的完好情况,利用率状况,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应用状况等。二是诊断校外实训基地情况:基地能否适应专业教学要求,能否满足学生实习和实训需要。信息化条件与资源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保证。把握学校信息化建设状况,要做好三方面的诊断工作。一是诊断校园网状况:校园网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网页内容更新、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状况等,以及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举措。二是诊断教学用计算机现状,了解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条件。三是诊断图书及数字化教学资料状况:数字化教学资料和图书资料的建设状况等。第三,做好专业与课程的诊断工作。专业与课程集中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方向。专业与课程建设状况可通过专业规划与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等诊断得以把握。专业规划与建设集中反映了学校专业建设的规范化程度,把握其建设情况,要做好三方面的诊断工作。一是诊断专业规划的制定、执行与调整状况。二是诊断专业建设举措与成效的情况。三是诊断校企合作的实践状况。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与课程建设的依据,也是建设的目标。评价人才培养方案,要做好两方面诊断工作。一是通过方案的制定、执行与调整情况的诊断,了解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合理,方案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及时调整,能否搭上“立交桥”。二是通过课程体系的建立、执行与调整情况的诊断,了解课程体系建构的科学依据,反映人才培养时代要求的程度,专业技能课程比重是否合理。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评价课程建设状况,要做好三方面诊断工作。一是通过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诊断,了解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教学过程是否对接生产过程,以及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状况、考核评价状况。二是通过对课程建设计划、措施和成效的诊断,了解课程内容是否对接职业标准,能否及时更新,以及精品课程、主干课程建设状况。三是通过对课程资源的诊断,了解教材选用和网络教学资源使用状况。 第四,做好过程管理的诊断工作。过程管理是学校常规性重点工作,是教学质量提升的

“形势与政策”课程诊改实施方案

“形势与政策”课程诊改方案

————————————————————————————————作者:————————————————————————————————日期:

《形势与政策》诊改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2017年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和湖南省《2017年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现制定《形势与政策》课程诊改工作方案。 一、诊改内容 (一)课程建设 1.课程建设方案 (1)现状与主要问题 2017年8月“形势与政策”课单列课表,每学期4学时,设课程教研室。课程建设刚起步,一系列教学要求需要规范。 (2)改进措施 ①明确课程定位; ②增加课时; ③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3)改进成效

按相关文件撰写课程建设方案,并落到实处。 2.课程团队 (1)现状与主要问题 ①职称结构欠合理:团队4人,副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 年龄结构欠合理,三人为60年代,1人为80年代。 ②根据教育部要求,学校领导,院系书记应参与教学,但目前没实行; ③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少。 (2)改进措施 ①提供必要条件,帮助教师提升职称; ②建设专业教师与院系书记共同的教学团队; ③增加大教师学习培训机会。 (3)改进成效 ①形成高、中、初级都有的职称结构和梯级的年龄结构; ②提升团队的学历水平及实际教学水平; ③组建起专业教师与院系书记共同的教学团队。 3.课程教学标准

(1)现状与主要问题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工委的精神,编写了课程教学标准,但需要及时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更新。 (2)改进措施 及时根据国内外形势及热点问题更新教学标准。 (3)改进成效 课程教学目标更明确,更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其分析判断能力,从而理解、践行党的方针政策。 4.课程教学资源 (1)现状与主要问题 ①课程资源几乎没有,目前仅有电子教案、PPT、案例、视频、 等需整理; ②制作课程资源缺乏必要的技术和经费支持 (2)改进措施 ①根据课程教学发展需要,着手课程资源建设; ②提高资源建设的水平; ③争取必要的技术经费支持。

课程诊改报告模板,DOC

欢迎阅读附件1: 课程诊改报告模板 请各课程负责人针对课程建设的目标和标准,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建设工作进行全面诊断,并在充分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修正课程建设发展方向。请各课程按照以下模板,完成课程诊改报告。 (四)教学团队是否合理 诊改要点:教学团队的规模是否适度,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是否协调,专业的生师比例是否恰当;教学团队结构(包括年龄、职称、学历等)是否合理;教师双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是否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团队教师是否具备较强的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能力,是否有较好的成效;是否制订教学团队的建设

与发展规划,建设方法和措施是否有力; 课程负责人职称、能力是否满足,能否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教学改革方向,指导课程建设和改革。 (五)实践教学条件是否满足 诊改要点:校内专业实训室的布局是否合理,实训室数量、设备配置等是否满足课程教学、实践的需求;校内实训室的管理是否规范,是否有较高的使用效率; 规划。 践) 实践类课程如专业实践教学是否根据真实工作过程序化设计,专业认知实习、专业技能实践教学、顶岗实习(见习)是否系统完整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八)课程考核评价是否科学合理 诊改要点:是否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完成学生考核模式改革。引入职业岗位技能鉴定标准作为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依据;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

方式多样化①过程性、终结性考核相结合;②理论、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③校内、校外考核相结合;④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考核相结合。部分A类课程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比例是否合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是否正态分布等。

专业诊改、课程诊改范例

附件1: 专业诊改(说专业)、课程诊改(说课程) 参考范例 一、专业诊改(说专业) 专业诊改以学年度专业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与学校经验数据、标杆学校(国内或省内同类院校同一专业)比对,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寻求突破。说专业主要内容为:(一)说产业 说明专业对应的区域产业背景,与区域经济、产业的契合度,在“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工业4.0”等战略背景下发展的新趋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岗位与新要求等。 (二)说目标 省特色专业、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省优质校建设专业、校级重点专业说本专业三年创新发展目标(2015-2018年)、选择的标杆学校的相同专业的优势或特色;其它专业说十三五规划建设目标。 (三)说现状(结合2016-2017学年度专业实际运行数据) 1.专业社会影响力 专业学生数,2016级学生招生计划完成率、报到率,2016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毕业生就业岗位专业相关度,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情况,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情况。 2.专业人才培养与资源建设

(1)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总课时数,实践课课时比例,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时比例,A类、B类、C类课程课时比例。 (2)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标准数量、数字化教学资源数量、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率。 (3)教材建设:建设省级及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数量、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数量、开发适用性强的校本教材数量。 3.专业教学团队 专任教师总数,专任教师的年龄、专业技术职务、学历、学位结构,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比例,专任教师师资培养情况(挂职锻炼、培训进修等人员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专业团队中校内专任教师、校内兼课人员、校外兼职教师、校外兼课教师比例。 4.专业实践教学条件 (1)校内实践教学条件:专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企业捐赠设备值、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生均校内实践场所使用时间。 (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基地接待学生数量、基地接受半年顶岗实习学生数、年生均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实训时间、顶岗实习参与人数比例、顶岗实习专业对口率。 5.校企合作 (1)协同育人:校企合作的主要企业及合作内容与方式,企业订单学生数及所占比例、企业录用顶岗实习毕业生比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门数、专业平均拥有校企合作

教学诊改总结

贵州工贸职业学院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诊改工作总结汇报 汇报人:杨一梅 2018年贵州工贸职业学院开展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诊改工作,3月是诊改工作的第一个月,诊改看似轰轰烈烈,但实际开展过程中却只是部分人在进行诊改,作为旅游管理和高铁乘务服务专业带头人,我认真负责地去带领团队开展诊改工作,始终还是摸着石头过河,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无论如何,我相信在我们所有人的配合和努力下,学院的诊改工作一定会取得实际的效果,3月以来我团队在诊改工作中认真开展诊改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们做了什么? 本学期,自期初培训开始,我就认真研读诊改工作的要求,在学校诊改思路的指导下,具体开展了如下的工作: 第一、开学第一课诊改——组织安排好教师们上好第一课。要求开学第一课要从职业与就业引导、技能大赛介绍、职业资格证书考取、学历提升以及专业学习规划和考核方案等方面展开,不能第一课就开始一个劲儿的说教材。 第二、教师听评课诊改——执行学校的听课要求,并做出详细的听课安排表,在教学团队内再进行分组,分组的作用在于,通过小组交叉与组内互听来实现听课自由但又保证大循环小循环的要求。

第三、编写课程标准的及教学大纲,用课程标准来指导课程诊改。 第四、从教师本人进行诊改——安排好组内教师依据学校要求 记录学习诊改实务,并写好个人月诊改报告。 第五、从课程上开始进行诊改——组织安排团队成员说课程。通过对教师所上课程的整合,从第三周开始开展教师组内说课程,并要求团队以细分小组的形式提出诊改意见。以下是教师们的诊改意见汇总: 对《旅游文化》课程的诊改意见 (诊改小组成员:杨一梅、刘梅、邓丹艳、聂艳) 1、鉴于旅游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需参加导游服务技能大赛、考取导游 资格证书以及专业本身的需要,又恰遇导游考试改革之初,无统一的考试教材,因此,旅游文化课应该将技能大赛的知识问答题库、全国与本省导游基础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一门新开发的课程《旅游基础文化知识》。 2、由于该门课程涉及内容多,贯穿整个在校期间甚至毕业后的旅游

高职英语教学诊改方案

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诊改方案 为了解课程教学情况,发现并解决课程教学中所遇到的主要困难、问题,加强对课程教学的指导,增强教研室自我发展意识,促进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特制定本方案。 一、诊改目的 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建立课程教学诊改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课程教学质量。通过了解课程教学现状,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促进教研室加强课程建设,强化课程教学管理,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使教师重视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二、诊改原则 1.现实评估与建设性、发展性相结合原则。 2.以自评为主的自评与督评相结合原则。 3.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4.评价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5.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原则。 三、诊改内容 诊改内容分为课程开发、课程管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特色与创新5个部分(4个一级指标,1个特色与创新项目),包含教学大纲、教学改革、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设计管理、质量管理、成果管理、实践教学、主讲教师、教学文件、课堂讲授及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成绩考核、师生反映12个二级指标,23个观测点,详见课程教学诊改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四、诊改程序和方法 1.课程小组自评。课程所在教研室整理课程建设、管理与实施等相关资料,对所评课程的课程开发、管理、实施、评价以及特色与创新等方面进行认真的总结,肯定成绩,分析差距与不足,根据课程教学诊改评价指标内涵及等级标准(试行),进行逐项审查打分,填写课程教学诊改评价自

评表,最后形成课程教学诊改自评汇报。 2.学院诊改组复评。在课程所在教研室自评的基础上,学院诊改组深入课程组,搜集相关信息,对所评课程的建设与管理及教学现状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分析,对照课程教学诊改评价指标进行公正评价,确认评价得分,形成评价意见和建议。 3.课程教学诊改的方法。主要通过听取课程负责人汇报、查阅资料、随堂听课、座谈和个别访谈、实地查看等方式进行。 五、诊改组织机构 组长:杨清宇 成员:袁妮子、郭向辉、杨亚丽。 六、诊改结果使用 1、教研室要把诊改评估结果作为改进工作,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水平,编制新的课程建设计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2、评价结果作为课程建设重点推荐、课程改革成果评优和评选表彰先进教师的重要依据。 3、课程教学诊改结果适时向全院公布。 附件: 1.课程教学诊改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课程教学诊改评价指标内涵及等级标准(试行) 3.课程教学诊改评价自评表 高职英语教研室 二〇一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课程诊改报告

课程诊改报告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附件1: 课程诊改报告模板 请各课程负责人针对课程建设的目标和标准,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建设工作进行全面诊断,并在充分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修正课程建设发展方向。请各课程按照以下模板,完成课程诊改报告。 (一)课程定位是否准确 诊改要点:课程设置是否合适,是否服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结构的整体要求,同一课程在不同专业开设时要按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有所区别。课程培养目标是否与产业需求对接,是否满足产业职业岗位需求。 (二)教学模式是否科学 诊改要点:课程是否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内容是否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专业理论、实践技能比重是否适当;教学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注重实践教学,教育活动是否系统地设计;教学质量是否可检测。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先进 诊改要点:是否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是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是否推行教学手段现代化,引入微课、MOOC、SPOC、翻转课堂、思维导图等最新教学手段。 (四)教学团队是否合理

诊改要点:教学团队的规模是否适度,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是否协调,专业的生师比例是否恰当;教学团队结构(包括年龄、职称、学历等)是否合理;教师双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是否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团队教师是否具备较强的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能力,是否有较好的成效;是否制订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发展规划,建设方法和措施是否有力; 课程负责人职称、能力是否满足,能否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教学改革方向,指导课程建设和改革。 (五)实践教学条件是否满足 诊改要点:校内专业实训室的布局是否合理,实训室数量、设备配置等是否满足课程教学、实践的需求;校内实训室的管理是否规范,是否有较高的使用效率;学校、行业、企业是否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量是否够用,管理是否规范;是否建设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开展的活动是否有效;是否制订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规划。 (六)教学资源是否丰富 诊改要点: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是否满足课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能鉴定、社会培训、就业创业的需求;课程标准是否科学规范,系统完善;是否建设一批优质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资源使用效率高,并形成了可持续开发、应用机制;是否建立教材开发和选用制度,是否注重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专业实践教材是否开发完成;是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的、仿真的实训教学项目。 (七)教学活动是否有效

专业诊改、课程诊改范例

专业诊改(说专业)、课程诊改(说课程) 参考范例 一、专业诊改(说专业) 专业诊改以学年度专业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与学校经验数据、标杆学校(国内或省内同类院校同一专业)比对,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寻求突破。说专业主要内容为: (一)说产业 说明专业对应得区域产业背景,与区域经济、产业得契合度,在“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工业4、0”等战略背景下发展得新趋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岗位与新要求等。 (二)说目标 省特色专业、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省优质校建设专业、校级重点专业说本专业三年创新发展目标(2015-2018年)、选择得标杆学校得相同专业得优势或特色;其它专业说十三五规划建设目标。 (三)说现状(结合2016-2017学年度专业实际运行数据) 1、专业社会影响力 专业学生数,2016级学生招生计划完成率、报到率,2016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与毕业生就业岗位专业相关度,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情况,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情况。 2、专业人才培养与资源建设 (1)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总课时数,实践课课时比例,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时比例,A类、B类、C类课程课

(2)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标准数量、数字化教学资源数量、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率。 (3)教材建设:建设省级及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数量、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数量、开发适用性强得校本教材数量。 3、专业教学团队 专任教师总数,专任教师得年龄、专业技术职务、学历、学位结构,专任教师得双师素质比例,专任教师师资培养情况(挂职锻炼、培训进修等人员占教师总数得比例),专业团队中校内专任教师、校内兼课人员、校外兼职教师、校外兼课教师比例。 4、专业实践教学条件 (1)校内实践教学条件:专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企业捐赠设备值、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生均校内实践场所使用时间。 (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基地接待学生数量、基地接受半年顶岗实习学生数、年生均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实训时间、顶岗实习参与人数比例、顶岗实习专业对口率。 5、校企合作 (1)协同育人:校企合作得主要企业及合作内容与方式,企业订单学生数及所占比例、企业录用顶岗实习毕业生比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门数、专业平均拥有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数。 (2)社会服务:技术服务到款额、科研经费到款额、政府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诊改办法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诊改办法 为及时准确把握课程教学情况,发现并解决课程教学中所遇到的主要困难、问题,加强对课程教学的指导,增强各专业自我发展意识,促进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特制定本办法。 一、课程教学诊改目的 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建立课程教学诊改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课程教学质量。通过了解课程教学现状,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各专业加强课程建设,强化课程教学管理,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使教师重视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二、课程教学诊改原则 1.现实评估与建设性、发展性相结合原则。 2.以自评为主的自评与督评相结合原则。 3.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4.评价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5.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原则。 三、课程教学诊改内容 诊改内容分为课程开发、课程管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特色与创新5个部分(4个一级指标,1个特色与创新项目),包含课程标准、教学改革、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设计管理、质量管理、成果管理、实践教学、主讲教师、教学文件、课堂讲授及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成绩考核、师生反映12个二级指标,23个观测点,详见课程教学诊改评价指标体系。 四、课程教学诊改程序和方法 1.课程小组自评。课程所在教研室整理课程建设、管理与实施等相关资料,对所评课程的课程开发、管理、实施、评价以及特色与创新等方面进行认真的总结,肯定成绩,分析差距与不足,根据课程教学诊改评价指标内涵及等级标准,进行逐项审查打分,填写课程教学诊改评价自评表,最后形成课程教学诊改自评汇报。 2.学院诊改组复评。在课程所在教研室自评的基础上,学院诊改组深入课程组,搜集相关信息,对所评课程的建设与管理及教学现状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分析,对照课程教学诊改评价指标进行公正评价,确认评价得分,形成评价意见和建议。 3.课程教学诊改的方法。主要通过听取课程负责人汇报、查阅资料、随堂听课、座谈和个别访谈、实地查看等方式进行。 五、课程教学诊改组织机构 组长:教学质量监控处处长 成员:相关系(部、二级学院)主任(院长)、教学副主任(副院长),教务处副处长、教学质量监控处人员,各教研室主任。 六、课程教学诊改结果使用

《机械基础》课程诊改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诊改报告 机制专业教研室郑芬 (一)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机械设计基础》是模具和机械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了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设计能力。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后续课程有:《机械制造技术》、《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数控加工》等。 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达到以下知识目标: 1、掌握一般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组成、性能特点,初步掌握选用和设计方法。 2、具有对机构和零件进行分析计算的能力、一定的制图能力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 3、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设计简单机械和简单传动装置及分析、解决一般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 能力目标: 1、认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学习的一般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理论教学、实验课程、课程设计、课外综合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 2、认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学习的基本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工程实际问题。 3、养成踏实、严谨、进取的品质及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素质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民在机械历史上的巨大贡献,并同时认识到我国机械设计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2、感受机械设计成果的美感,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并以此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3、在以实际操作过程为主的项目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

力、制定工作计划的方法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为今后走上实际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建设规划 1、教学资源建设 建设与发展共享优质课程资源。根据行业发展需求,通过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及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的建设,带动专业整体课程的建设; 成立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包括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模拟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要素。通过这一平台建设,规范专业教学要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基础平台。 2、发展教学队伍 逐步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使教学交过逐步提升。寻求与企业合作的机会,使带课老师能够在企业一线学习,了解行业发展的动态,及时的调整教学方法与内容。另外,引进一些在企业任职的兼职教师,加强学生实践课的教学效果。 3、教学模式方面,重视学生在学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做好理实一体化教学 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能够使用一些教学模型或实物进行演示,课程设计过程中注重所学知识的应用。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将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引入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4、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 把学生带到实践工作中去,让学生边学边做,推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 (三)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序化 1、主要教学内容

高职公共课课程教学诊改

课程教学诊改方案 (试行) 为了解课程教学情况,发现并解决课程教学中所遇到的主要困难、问题,加强对课程教学的指导,增强各教研室自我发展意识,促进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特制定本方案。 一、诊改目的 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建立课程教学诊改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课程教学质量。通过了解课程教学现状,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各教研室加强课程建设,强化课程教学管理,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使教师重视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二、诊改原则 1.现实评估与建设性、发展性相结合原则。 2.以自评为主的自评与督评相结合原则。 3.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4.评价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5.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原则。 三、诊改内容 诊改内容分为课程开发、课程管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特色与创新5个部分(4个一级指标,1个特色与创新项目),包含教学大纲、教学改革、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设计管理、质量管理、成果管理、实践教学、主讲教师、教学文件、课堂讲授及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成绩考核、师生反映12个二级指标,23个观测点,详见课程教学诊改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四、诊改程序和方法 1.课程小组自评。课程所在教研室整理课程建设、管理与实施等相关资料,对所评课程的课程开发、管理、实施、评价以及特色与创新等方面进行认真的总结,肯定成绩,分析差距与不足,根据课程教学诊改评价指标内涵及等级标准(试行),进行逐项审查打分,填写课程教学诊改评价自

评表,最后形成课程教学诊改自评汇报。 2.学院诊改组复评。在课程所在教研室自评的基础上,学院诊改组深入课程组,搜集相关信息,对所评课程的建设与管理及教学现状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分析,对照课程教学诊改评价指标进行公正评价,确认评价得分,形成评价意见和建议。 3.课程教学诊改的方法。主要通过听取课程负责人汇报、查阅资料、随堂听课、座谈和个别访谈、实地查看等方式进行。 五、诊改组织机构 组长:教学诊改处处长 成员:相关二级学院(部)院长(主任)、教学副院长,教务处副处长、教学诊改处人员,相关课程所在教研室教师。 六、诊改结果使用 1、各教研室要把诊改评估结果作为改进工作,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水平,编制新的课程建设计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2、评价结果作为课程建设重点推荐、课程改革成果评优和评选表彰先进教师的重要依据。 3、课程教学诊改结果适时向全院公布。 附件: 1.课程教学诊改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课程教学诊改评价指标内涵及等级标准(试行) 3.课程教学诊改评价自评表 教学诊改处 二〇一七年九月八日

课程诊改报告

课程诊改报告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附件1: 课程诊改报告模板 请各课程负责人针对课程建设的目标和标准,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建设工作进行全面诊断,并在充分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修正课程建设发展方向。请各课程按照以下模板,完成课程诊改报告。 (一)课程定位是否准确 诊改要点:课程设置是否合适,是否服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结构的整体要求,同一课程在不同专业开设时要按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有所区别。课程培养目标是否与产业需求对接,是否满足产业职业岗位需求。 (二)教学模式是否科学 诊改要点:课程是否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内容是否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专业理论、实践技能比重是否适当;教学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注重实践教学,教育活动是否系统地设计;教学质量是否可检测。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先进 诊改要点:是否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是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是否推行教学手段现代化,引入微课、MOOC、SPOC、翻转课堂、思维导图等最新教学手段。 (四)教学团队是否合理

诊改要点:教学团队的规模是否适度,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是否协调,专业的生师比例是否恰当;教学团队结构(包括年龄、职称、学历等)是否合理;教师双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是否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团队教师是否具备较强的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能力,是否有较好的成效;是否制订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发展规划,建设方法和措施是否有力; 课程负责人职称、能力是否满足,能否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教学改革方向,指导课程建设和改革。 (五)实践教学条件是否满足 诊改要点:校内专业实训室的布局是否合理,实训室数量、设备配置等是否满足课程教学、实践的需求;校内实训室的管理是否规范,是否有较高的使用效率;学校、行业、企业是否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量是否够用,管理是否规范;是否建设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开展的活动是否有效;是否制订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规划。 (六)教学资源是否丰富 诊改要点: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是否满足课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能鉴定、社会培训、就业创业的需求;课程标准是否科学规范,系统完善;是否建设一批优质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资源使用效率高,并形成了可持续开发、应用机制;是否建立教材开发和选用制度,是否注重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专业实践教材是否开发完成;是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的、仿真的实训教学项目。 (七)教学活动是否有效

形势与政策课程诊改方案

形势与政策课程诊 改方案

《形势与政策》诊改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和湖南省《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现制定《形势与政策》课程诊改工作方案。 一、诊改内容 (一)课程建设 1.课程建设方案 (1)现状与主要问题 8月“形势与政策”课单列课表,每学期4学时,设课程教研室。课程建设刚起步,一系列教学要求需要规范。 (2)改进措施 ①明确课程定位; ②增加课时; ③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3)改进成效

按相关文件撰写课程建设方案,并落到实处。 2.课程团队 (1)现状与主要问题 ①职称结构欠合理:团队4人,副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 人;年龄结构欠合理,三人为60年代,1人为80年代。 ②根据教育部要求,学校领导,院系书记应参与教学,但当前没实行; ③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少。 (2)改进措施 ①提供必要条件,帮助教师提升职称; ②建设专业教师与院系书记共同的教学团队; ③增加大教师学习培训机会。 (3)改进成效 ①形成高、中、初级都有的职称结构和梯级的年龄结构; ②提升团队的学历水平及实际教学水平; ③组建起专业教师与院系书记共同的教学团队。 3.课程教学标准

(1)现状与主要问题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工委的精神,编写了课程教学标准,但需要及时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更新。 (2)改进措施 及时根据国内外形势及热点问题更新教学标准。 (3)改进成效 课程教学目标更明确,更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其分析判断能力,从而理解、践行党的方针政策。 4.课程教学资源 (1)现状与主要问题 ①课程资源几乎没有,当前仅有电子教案、PPT、案例、视 频、等需整理; ②制作课程资源缺乏必要的技术和经费支持 (2)改进措施 ①根据课程教学发展需要,着手课程资源建设; ②提高资源建设的水平; ③争取必要的技术经费支持。 (3)改进成效

鄂州职业大学专业诊改及课程诊改实施方案2018.1.9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课程诊改报告 课程名称: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 课程类别:专业课 开课院(部):建筑工程学院 授课教师:周静 工作组审签: 完成时间: 2018年1月25日

一、课程设置必要性。 本课程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备的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理论知识,能在测绘地理信息、国土、城建、交通、地震、水利、林业、农情、环保等行业或领域的生产一线,从事摄影测量、遥感图像处理、地图制图、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数字测图、工程测量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该专业是未来测绘发展的主要方向,涉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前景广阔,就业面广。学生毕业后可到政府部门、基础测绘与地理信息部门、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从事基础测绘产品生产、航测与遥感制图、地理国情调查与监测等工作。 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应随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同步更新,精心进行课堂(理论及实训)教学设计,有效组织实施,使教学内容更适合课堂教学模式。实训教学体现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等方式,实现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注重合作。为今后走上社会从事高尖端的测绘工作及职场提升提供更强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序化。 选取原则:必须抓住课程开发的关键,能够辨别哪些课程对学生更为有用,同时去除哪些无益或少益的内容。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确定毕业生面临的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分解完成所具备的职业能力,根据职业能力要求设计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保证了课程内容选取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内容选取的原则是: (1)以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工作过程为主线安排课程内容,体现真实的流程。 (2)以摄影测量典型工程项目为载体设计课程内容。内容来源于真实的项目。 (3)以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考核评价体系。融入企业文化、提倡职业精神。 (4)课程内容适度拓展,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着想。 (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入摄影测量地形规范、技术标准和工程案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