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拱桥满堂支架计算书

拱桥满堂支架计算书

拱桥满堂支架计算书
拱桥满堂支架计算书

满堂支架计算书

、工程概况

1、主拱肋截面采用宽9.6m,高 1.3m 的单箱三室普通钢筋混凝土箱型断面,顶、底板厚

度均为22cm,腹板厚度均为35cm,拱脚根部段为2m 长的实体段。拱肋混凝土标号为C40,

混凝土数量共计426.7m3,钢筋数量共计182994.5kg。

2、支架采用满堂式碗扣脚手架,平面尺寸为58m*9.6m。其立杆在桥墩处横距为60cm、纵距60cm;其余横距为60cm、纵距为90cm、横杆步距为120cm 组合形式布置纵横向均设置斜向剪力撑,以增加整个支架的稳定性。

3、拱盔采用φ48(d=3.5mm)钢管,钢管壁厚不得小于 3.5 mm( +0.025mm)弯制。

4、底模采用15mm 竹胶板,竹胶板后背10*8 木方,木方横桥向布置,布置间距30cm 控制。

二、满堂支架计算书

1、支架荷载分析计算依据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F50-2011)

《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6-2008)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其他现行规范。

2、荷载技术参数

a. 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荷载25KN/ ㎡

b.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 2.0KN/ ㎡( JTG_T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P182)

c. 施工人员、材料、机具荷载 2.5KN/ ㎡(JTG_T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P182)

d. 模板、支架自重荷载2.5KN/ ㎡

e. 风荷载标准值采用0.6KN/ ㎡

f. 验算倾覆稳定系数2( JTG_T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P182)

3、荷载值的确定进行支架设计时,所采用的荷载设计值,取荷载标准值分别乘以下述相应的荷载分项系数,然后组合而得;

本工程满堂支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搭设,其立杆在桥墩处横距为60cm、纵距60cm;其余横距为60cm、纵距为90cm、横杆步距为120cm 组合形式布置,其上设可调顶托,上铺钢管和方木形成模板平台,支架承载最不利情况为拱板混凝土浇注完毕尚未初凝前底板范围内的杆件承载。

4、荷载组合以拱顶处支架和模板为验算对象,根据建筑施工碗扣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模板支架主要检算立杆稳定性。设计荷载主要考虑拱圈荷载、模板荷载、支架自重荷载和施工荷载,计算如下:

a、钢筋自重:183t=183t*10=1830 KN

b、C40 混凝土工程量:426.7m3

混凝土自重:426.7**2.44*10=10411.48KN

平面面积:58*9.6=556.8m2

拱圈钢筋混凝土自重荷载q1=(1830+10411.48)/556.8=21.99KN/m2 模板、支架自重荷载q2=2.5KN/ ㎡,并按均布荷载计算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及机具重量,按均布荷载:

q3=2.5KN 混凝土灌注振捣:q4=3.0 KN

风荷载标准值采用:q5=0.6KN 浇筑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取:q6=1.5KN

5、支架验算

(1)荷载计算公式:N=1.2*P1+1.4* (P2+∑P)

P1=钢筋混凝土产生的竖向力=0.9*0.6*q1=0.9*0.6*21.99=11.88KN

P2=模板、支架施工中产生的轴向力=0.9*0.6*q2=0.9*0.6*2.5=1.35KN

∑P=0.9*0.6*(q3+q4+q5+q6)=0.9*0.6*(2.5+2.0+0.6+1.5)=3.564KN

N=1.2*P1+1.4*(P2+∑P)=1.2*11.88+1.4*(1.35+3.564)=21.14KN 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手册》表

13-5 碗扣式构件设计荷载值,横杆步距为120cm,每根立杆设计荷载为[N] =33KN, N<[N] 能

满足要求。

(2)立杆稳定性计算

N<φAf

钢管承受的垂直荷载N=20KN

脚手架钢管截面特性:立杆外直径48mm,壁厚 3.5mm,截面积A=506mm2

r0=2.4cm,δ=0.35cm ,L=120cm,查JGJ166-2008表 5.1.7

截面面积A=489m2m

惯性矩I=12.19*10 4mm

惯性半径i=2.4/1.58=1.52cm

长细比λ=μL/i =120/1.52=79.5 ,取λ=80,查表知:稳定系数φ=07.22;Q235钢的抗压强度( JGJ166-2008表5.1.6)[ σ]=205 N/mm2,E=2.06*10 5

N=20KN< φAf=(0.722*489*205)/10 3=72.38KN,稳定性满足要求。

(3)地基承载力计算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现状砂石料碾压密实后地基承载力一般可以到250KPa以上,再填筑30cm厚碎石及浇筑25cm厚的C30 混凝土层。立杆纵、横距为90cm*60cm,基础结构厚度0.55m,取地基承载力系数0.4( JGJ166-2008P20)。

底托底地基承载力计算:σ=N/A=21.14/(0.9*0.6)=39.15KN/ ㎡

砂石料地基:f=250*0.4=100Kpa;

C30 混凝土抗压强度fc=14.24Mpa

即原地基、碎石垫层及混凝土层三者结合使用,地基承载力能满足要求。

(4)扣件抗滑移计算

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碗扣式支架抗滑移能力远大于扣件式支架,故以扣件式为不利情况计算扣件抗滑移。

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16KN ;扣件抗滑移承载力系数:0.8;

本工程实际双扣件承载力:16*0.8=12.8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 5.2.5):抗滑移承载力计算公式:R≤RC,RC=12.8KN ;

R: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力设计值:由于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将所有力传递给立杆,其立杆轴心设计值为N,计算公式如下:

不组合风荷载时:N=1.2∑NGK+1.4 ∑NQK

组合风荷载时:N=1.2∑NGK+0.9*1.4 ∑NQK

所以N= R ≤Rc

∑NGK——永久荷载对立杆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综合(KN )∑NQK——可变荷载对立杆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综合(KN )计算如下:

1)、永久荷载对立杆产生的轴向力荷载值:

①脚手架自重(KN)查表 A.0.2(JGJ130—2011):NG1=0.1666*11.7=1.95KN

②模板自重(KN ),模板自重为0.30KN/M2:NG2=0.30*0.90*0.60=0.162KN

③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为21.99KN/ ㎡:NG3=21.99*0.12*0.90*0.60=1.425KN

经计算NG=1.95+0.162+1.425=3.537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施工活荷载标准值为 2.5KN/ ㎡:NQ=2.5*0.9*0.6=1.35KN ;

N=1.2*3.537+0.9*1.4*1.35 =4.24+1.7=5.94KN =R

(5)模板计算

底模采用15mm竹胶板,竹胶板后背10*8 木方,木方横桥向布置,布置间距30cm控制。当模板相互连接成一个拱形整体时,类似于钢拱架,拱圈总荷载沿拱轴线水平和垂直方向向下传递至基础,又因其下搭设满堂支架的支撑,其强度和刚度远远满足安全使用的要求,就不再进行计算。

(6)支架抗风验算风荷载作用下立杆的弯矩按以下式子进行计算:

2

1.4 k l a l0

其中:la立杆纵距,l0为立杆计算长度,k为横向风荷载标准值。

μZμS ωW0

k =0.7

式中: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取1.46 μS---脚手架风荷载体形系数,取1.3 ω---脚手架挡风系数,取0.087

W0---基本风压,计算中取0.862MPa。

10

k =0.7 ×1.46 ×1.3 ×0.087 ×0.862=0.1 KN/m2。

1.4 k l a l02 1.4 0.1 0.6

2.12

M w k a 0 0.037KN m

w 10 10

考虑风荷载效应时,立杆稳定性按下式进行验算:1.2N 1.4N 1.4N

1.2N1

0.9(1.4N2 1.4N w

) f

A A w

代入数据,得

1.2*12601/0.381*4.89*10 -4+0.9(1.4*2558/0.381*4.89*10 -4+1.4*37/5.08*10 -6 )

=132.02Mpa < f =205Mpa;

因此支架抗风稳定性满足要求。

(7)预压试验计算

选用能装砂800~1000Kg 的预压试验专用砂袋,计算按800Kg/袋考虑,拱圈施工时总荷载为:12241.48*1.2=14689.78KN=1468978Kg。拱圈砂袋用量:1468978/800=1836个,计划1900 个砂袋。

碗扣式支架计算书

现浇板模板(碗扣式支撑)计算书 本标段内K58+288(2-6m小桥)、K60+739(1-8m)小桥、K61+800(1-8m)小桥及6座涵洞的桥面板和涵洞盖板均采用现场浇筑施工,模板支撑采用Ф48mm碗扣式支架搭设,搭设结构为:立杆步距h(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取1.2及1.5m,立杆纵距l y取0.9m,横距l x取0.9m。为确保施工安全,现选择支架高度最高,荷载最大的K60+739(1-8m)小桥作为代表性结构物进行支架稳定性计算,以验证该类结构物碗扣式支架搭设方案是否安全可靠,计算依据《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一、综合说明 K60+739(1-8m)小桥现浇板模板支架高度在4.96m范围内,按高度5m进行支架稳定性验算。设计范围:K60+739小桥现浇板,长×宽=13.91m×6.38m,厚0.5m。 二、搭设方案 (一)基本搭设参数 模板支架高H为5m,立杆步距h(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取1.2m,立杆纵距l y 取0.9m,横距l x取0.9m。整个支架的简图如下所示。

碗扣支架布置图 模板采用1.5cm厚竹胶板拼接,模板底部的采用双层10*10cm方木支撑,其中底模方木布设间距为0.3m;横向托梁方木布设间距0.9m。 (二)材料及荷载取值说明 本支撑架使用Φ48 ×3.5钢管,钢管壁厚不小于3.5-0.025mm,钢管上严禁打孔;采用的扣件,不得发生破坏。 上碗扣、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螺母应采用铸钢制造,其材料性能应符合GB11352中ZG270-500的规定。 模板支架承受的荷载包括:模板及模板支撑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以及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等。 三、板模板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验算 荷载首先作用在板底模板上,按照"底模→底模方木/钢管→横向水平方木→可调顶托→立杆→可调底托→基础"的传力顺序,分别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 (一)板底模板的强度和刚度验算 模板按三跨连续梁考虑,取模板长1m计算,如图所示:

系杆拱桥计算书

目录 一、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技术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构简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材料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荷载..................................... 错误!未定义书签。 荷载组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施工阶段划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有限元模型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主要施工过程计算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张拉横梁第一批预应力张拉工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张拉系梁第一批预应力工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拆除现浇支架工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架设行车道板工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张拉第二批横梁预应力束工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期恒载加载工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成桥状态计算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组合一计算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组合二计算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组合三计算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组合四计算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组合五计算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变形结算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全桥稳定性计算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运营状态一根吊杆断裂状态计算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各荷载组合作用下计算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全桥稳定性计算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下承式拱桥设计计算书

下承式拱桥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1设计标准 设计荷载:汽车-20级,挂车-100,人群荷载3.0kN/M2。桥面净宽:净-9m+和附2?1.0m人行道拱肋为等截面悬链线矩形拱,矩形截面高为2.2m,宽为1.0m 。净跨径:l=110m 净矢高:f=22m 净矢跨比: f l= 1/5 2主要构件材料及其数据 桥面铺装:10cm厚C50混凝土,γ1 =25kN/m3; 2cm沥青砼桥面铺装,材料容重 γ =23kN/m3; 2 桥面板:0.5m厚空心简支板,C30级钢筋砼γ3 =25kN/m3; γ =25 kN/m3; 主拱圈、拱座:C40级钢筋砼矩形截面, 4 γ=18kN/m3拉杆:HDPE护套高强度钢丝束,上端为冷铸锚头,下端为穿销铰。 5 3 计算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拱桥》上、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1978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JTJ024-85 二、主拱圈截面几何要素的计算 (一)主拱圈横截面尺寸如图1所示

图1 拱圈横断面构造(尺寸单位:cm ) (二)主拱圈截面几何性质 截面积: 1.8 2.0 3.6A =?= 绕肋底边缘的静面矩: 2.0 1.8 1.0 3.6S =??= 主拱圈截面重心轴 y 下=S A =1.0m y 上= y 下=1.0m 主拱圈截面绕重心轴的惯性矩 3 211 1.8 1.201212 2.0x bh I =?=??= 主拱圈截面绕重心轴的回转半径 w 0.577r = = = (三)计算跨径和计算矢高 计算跨径: j ?=45.039、j d =2.2m 、d d =1.8m L =0L sin 90 2.2sin 45.039J j d ?+=+= 计算矢高: 0 cos 2 2 j j j f d d f ?= +-= 三、 主拱圈的计算 (一)拱轴系数的确定 吊杆及拱圈构造如图2

桥梁支架计算书

**高速公路(贵州境)***合同段 **分离式桥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 编制: 复核: 审核: *********有限公司 年月日

**分离式立交桥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2、《材料力学》; 3、《结构力学》; 4、《**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变更设计》 二、工程概况: **分离式立交桥为连接原有道路的主线跨线桥,上部结构跨径组合为:2×30m,桥宽5.5m;采用单箱单室截面,梁高150cm,箱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 梁体范围内地面为煤系地层,施工满堂支架时需将地面压实,上铺石粉或浇筑混凝土进行找平,支架底托下垫10cm×15cm方木,顶托上纵向铺工字钢,横向铺设10cm×10cm方木。 一、底板纵向分配梁的计算 现浇箱梁跨径组合为2×30m,由于箱梁整体为对称结构,因此计算时纵向只需考虑2个截面即可,及跨中和梁端(见图)。横向分为中间部分、腹板部分和翼板部分,翼板部分荷载较小,不予考虑。采用容许应力计算不考虑荷载分项系数,为了支架安全,总体考虑1.3倍的安全系数进行计算。

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查得,钢材的力学指标取下值: []σ145Μpa =,[]85pa τ=M ,52.110pa E =?M 。 纵梁选用10号工字钢,设计受力参数为: W=49.0cm 3,I=245.0cm 4,S=28.2cm 3,d=0.45cm 一、验算截面分析 我们根据箱梁截面,初步选定支架的纵向间距为90cm ,横向间距为60cm 。根据梁体截面分析,梁端截面为支架受力的最不利截面,因此只需要计算梁端截面处支架的受力情况即可。具体截面如下: 二、计算 支架纵向间距为90cm 处的分配梁计算 梁端截面

塔楼模板支架施工方案计算书

青田县瓯江四桥(步行桥)工程 塔楼施工方案 检算书 计算: 复核: 审核: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青田县瓯江四桥(步行桥)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九月十日 青田项目部塔楼施工模板支架计算书 1编制依据 (1)《青田县瓯江四桥(步行桥)工程相关设计图纸》; (2)《建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 (4)《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1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方案简介 青田县瓯江四桥(步行桥)工程设计瓯南桥头塔楼一座、瓯南滨水塔楼一座、瓯北滨水塔楼一座、瓯北桥头塔楼一座,总建筑面积为2817.76m2。 其中瓯南桥头塔楼位于P1墩处,地上三层,建筑高度16.940m,为混凝土框架结构;瓯南滨水塔楼地上四层,建筑高度29.928m,结构形式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瓯南、瓯北桥头塔楼及滨水塔楼外排脚手架及承重支架全部采用盘扣式钢管脚手架。 瓯北滨水塔楼地上七层,建筑高度36.368m,结构形式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瓯北桥头塔楼地上四层,建筑高度17.720m,为混凝土框架结构。瓯南、瓯北桥头塔楼为钻孔桩加承台基础,待承台及基础梁施工完成后搭设内外脚手架,然后再进行柱梁板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待下层施工完成后继续安装上层脚手架并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瓯南滨水塔楼采用P3和P4墩承台作为基础,瓯北滨水塔楼采用P8和P9墩承台作为基础,在承台施工时预留塔楼墙柱插筋,待墩身施工完成后,搭设塔楼内外脚手架进行塔楼墙柱梁板的施工,瓯南、瓯北桥头塔楼建筑施工完成后再进行相应的箱梁施工。瓯南、瓯北桥头塔楼计划于2017年1月16日进行装饰施工;瓯南、瓯北滨水塔楼装饰施工计划于2016年6月10日开始。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以及经济合理性,瓯南、瓯北塔楼施工起重吊装选择汽车吊进行物资的上下倒运作业。 按照主体结构施工顺序,在墙柱钢筋及模板施工完成后,开始进行梁的施工。首先进行满堂支撑架的架设,再进行顶板模板的施工,之后进行梁位置的定位放线,再施工梁模板和梁钢筋,最后进行梁的加固。 (1)梁模支设:模板采用15mm竹胶板,加固肋条采用100×100木方及φ48×3.0钢管做背肋,对于高度小于600mm的梁不采用对拉螺杆,当梁高600~800mm时设一道对拉拉杆,高度大于800mm的梁设两道对拉螺杆,螺杆水平向间距@600mm。 (2)搭设梁底模支架,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及水平标高线,钉柱头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顶托标高,然后放梁底模,并拉线找平,当梁底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梁底模起拱按设计要 求做,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为1‰-3‰跨长。 (3)梁模支架设单排立杆加顶托、二道水平拉杆并设剪刀撑。根据所弹墨线安装梁侧模板,顶撑杆及斜撑等。立杆纵向间距控制在500-600㎜,梁底增设一根立杆,即横距500㎜,其他同楼板支撑系统,梁下钢管扣件必须设置双扣件,防止滑扣。

系杆拱支架方案验算

丹阳至昆山特大桥阳澄湖桥段 跨新华街1-96米系杆拱支架、模板方案及验算 一、工程概况: 跨新华街系杆拱中心桩号为DK1240+320.07,总长100m,起讫墩号为310#~311#。基础为钻孔灌注桩,矩形桥墩。上部为1孔1-96m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特殊结构。其立面图如下: 拱桥设计采用单箱三室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截面,桥面箱宽17.1米,梁高2.5米,底板厚度为30cm,顶板厚度为30cm,边腹板厚度为35cm,中腹板厚度为30cm,底板在2.8米范围内上抬0.5m,以减少风阻力。吊点处设横梁,横梁厚度为0.4~0.6m。系梁纵向设68根12-7φ5预应力筋,横向在底板上设3-7φ5的横向预应力筋,横隔板上设3束9-7φ5预应力筋。 系梁计算跨长为96m,矢跨比为f/l=1/5,拱肋平面矢高19.2米,拱肋采用悬链线线型,拱肋横截面采用哑铃形钢管混凝土截面,截面高度h=3.0米,沿程等高布置,钢管直径为1000mm,由厚16mm的钢板卷制而成,每根拱肋的两根钢管之间用δ=16mm的腹板连接.每隔一段距离,在两腹板中焊接拉筋。肋管内压注C55无收缩混凝土填充,系梁采用C50混凝土。

吊杆布置采用尼尔森体系,在吊杆平面内,吊杆水平夹角在50.978~65.384度之间;横桥向水平夹角为90度。吊杆间距为8米,两交叉吊杆之间的横向中心距为340mm。吊杆均采用127根φ7高强低松弛镀锌平行钢丝束,冷铸镦头锚,索体采用PES(FD)低应力防腐防护。吊杆的疲劳应力幅为118Mpa在主+附作用下的最大应力幅值为126Mpa。 根据施工设计图纸要求,采用先梁后拱的施工方法,系梁采用满布支架施工。系梁满布支架需根据现场条件对地面作硬化处理,其地基承载力不小于220kpa;跨越公路部分支架可在中央分隔带上设临时支墩,其临时

盖梁支架法计算书

附件5 支架法计算书 二道窝铺大桥最大的盖梁为C30钢筋砼,总方量为36.03m3,砼容重取25KN/m3。采用Φ48×3.5mm钢管,碗扣式满堂支架进行盖梁现浇,立杆、纵杆间距60cm,横杆步距为100cm,布置结构如图所示: 1、荷载大小 ⑴施工人员、机具、材料荷载取值: P1=2.5KN/㎡ ⑵混凝土冲击及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取值: P2=2.5KN/㎡ ⑶盖梁钢筋混凝土自重荷载: ①变截面处: P31=30.625KN/㎡ ②均截面处:

P 32=40KN/㎡ ⑷模板支架自重荷载取值: P 4=1.5KN/㎡ 2、均截面处满堂支架受力检算 底板均截面处碗扣式脚手架布置按顺平行盖梁方向间距60cm ,垂直盖梁方向间距60cm ,顺桥向排距60cm ,顺桥向步距100cm ,均截面处脚手架每根立杆受力如下: ①施工人员、机具、材料荷载: N Q1= P 1A=2.5×0.6×0.6=0.9KN ②混凝土冲击及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N Q2= P 2A=2.5×0.6×0.6=0.9KN ③钢筋混凝土自重荷载: N G1= P 32A=40×0.6×0.6=14.4KN ④模板、支架自重荷载: N G2= P 4A=1.5×0.6×0.6=0.54KN 按规范进行荷载组合为: N=(N G1+ N G2)×1.2+(N Q1+ N Q2)×1.4=(14.4+0.54)×1.2+(0.9+0.9)×1.4=20.448KN 则底板均截面处满堂支架单根立杆承受压力大小为:20.448KN 支架为Φ48×3.5mm 钢管,A=489mm 2 钢管回转半径为:I=4/)22(d D =15.8mm ⑤强度验算: σ=N/A=20448/489=41.82MPa <f (钢管强度值f=205 MPa ),符合要求。

贝雷梁支架计算书91744

西山漾大桥贝雷梁支架计算书 1.设计依据 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 《贝雷梁设计参数》 《钢结构设计规范》 《公路桥涵设计规范》 《装配式公路钢桥多用途使用手册》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支架布置图 在承台外侧设置钢管桩φ609×14mm,每侧承台2根,布置形式如下: 钢管桩与承台上方设置400*200*21*13的双拼H型钢连成整体。下横梁上方设置贝雷梁,贝雷梁采用33排单层321标准型贝雷片,贝雷片横向布置间距为450mm。贝雷梁上设置上横梁,采用20#槽钢@600mm。于上横梁上设置满堂支架。 支架采用钢管式支架,箱梁两端实心部分采用100×100方木支撑,立杆为450×450mm;并在立杆底部设二个倒拔塞便于拆模。箱梁腹板下立杆采用600(横向)×300mm (纵向)布置。横杆步距为1.2m,(其它空心部位立杆采用600(横向)×600mm(纵向)

布置)。内模板支架立杆为750(横向)×750mm (纵向)布置。横杆步距为≤1.5m 。箱梁的模板采用方木与夹板组合; 两端实心及腹板部位下设100*100mm 方木间距为250mm 。翼板及其它空心部位设50*100mm 方木间距为250mm 。内模板采用50*100mm 方木间距为250mm 。夹板均采用1220*2440*15mm 的竹夹板。 具体布置见下图: 3. 材料设计参数 3.1. 竹胶板:规格1220×2440×15mm 根据《竹编胶合板国家标准》(GB/T13123-2003),现场采用15mm 厚光面竹胶板为Ⅱ类一等品,静弯曲强度≥50MPa ,弹性模量E ≥5×103MPa ;密度取3/10m KN =ρ。 3.2. 木 材 100×100mm 的方木为针叶材,A-2类,方木的力学性能指标按"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中的A-2类木材并按湿材乘0.9的折减系数取值,则: [σw]=13*0.9=11.7 MPa

系杆拱桥支架计算书

目录 1 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 支架方案 (1) 3.1支架结构 (1) 3.2满堂碗扣支架部分计算 (2) 3.2.1计算参数 (2) 3.2.2模板面板计算 (4) 3.2.3支撑木方的计算 (5) 3.2.4 托梁的计算 (5) 3.2.5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7) 3.2.6 基础承载力计算 (8) 3.3 门式支架计算 (11) 3.3.1 跨度5米钢梁计算 (11) 3.3.2 跨度3.5米钢梁计算 (14) 3.3.3 立柱的稳定性计算 (15) 3.3.4 基础承载力计算 (16) 3.4拱肋支架布置 (16)

系杆拱桥支架计算书 1 编制依据 1、《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3、《无砟轨道1-44.5m简支拱》 4、现场调查情况。 2工程概况 (1-44.5米)简支拱桥横跨××市南外环线,紧邻既有××线。地层自上到下主要为素填土、粉土、细砂、黏土、粉质黏土。下部构造采用24根直径1.5m钻孔桩基础,桩长分别为49m,50m,承台为15.5×10.6×3m两个,上设台身。上部构造为拱梁组合体系,系梁采用双主梁的纵横梁体系,主纵梁梁高1.8m,高跨比1/24.72m,梁宽1.4m,在端部加厚至2.4m,桥面板厚0.3m,端横梁梁高1.8m,宽2.25m。中间横梁高1.8m,宽0.35m,端次横梁高1.8m,宽0.45m,设二道小纵梁,位于线路中心处,小纵梁高1.8m,宽0.3m。系梁梁体有纵、横向预应力体系,系杆拱跨径为44.5m。 拱肋采用圆端形钢管混凝土结构,不设横撑,中间拱肋为高0.9m ,宽1.5m的等截面;连接拱脚部分的拱肋截面从高0.9m,宽1.5m逐渐变化为高1.4m,宽2.0m。拱肋壁厚16mm,内填充C50补偿收缩混凝土,两拱脚之间净宽10.2m;拱轴线为二次抛物线。矢高f= 7.417m,失跨比1/6,设置吊杆,吊杆间距5m,共7×2根吊杆,桥面板搁置在横梁上。 3 支架方案 本桥梁部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先梁后拱。在行车道采用门式支架;支架采用18根Φ630-12mm的钢管墩,中间支墩上横向设3根40c的工字钢作为横梁,横向跨度3.5米,纵向在横向工字钢上设40c工字钢间距0.7m, 支墩纵桥向跨度为5米,剩余两侧部分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 3.1支架结构 3.1.1系杆拱中间系梁支架(主车道)采用2-5m门式支架,基础直接在既有沥青混凝土路面上浇注钢筋混凝土,龙门立柱采用薄壁钢管,立柱上用工字钢作为横梁,横梁与立柱、立柱与基础预埋件均以焊接形式连接,横梁上0.7m等距设置纵梁,纵梁上安放纵横两层方木。钢筋混凝土基础采用厚1.0m,宽1.0m条形钢筋混凝土基础,每根立柱底面混凝土面积按3.5m2计算。

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midas计算稳定性)

温州龙港大桥改建工程 满堂支架法现浇箱梁设计计算书 计算: 复核: 审核: 中铁上海工程局 温州龙港大桥改建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5年12月30日

目录 1 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1 - 1.1 编制依据·················- 1 - 1. 2 编制原则·················- 1 - 1.3 编制范围·················- 2 - 2 设计构造···················- 2 - 2.1 现浇连续箱梁设计构造···········- 2 - 2.2 支架体系主要构造·············- 2 - 3 满堂支架体系设计参数取值···········- 8 - 3.1 荷载组合·················- 8 - 3.2 强度、刚度标准··············- 9 - 3.3 材料力学参数···············- 10 - 4 计算·····················- 10 - 4.1 模板计算·················- 11 - 4.2 模板下上层方木计算············- 11 - 4.3 顶托上纵向方木计算············- 13 - 4.4 碗扣支架计算···············- 14 - 4. 5 地基承载力计算··············- 18 -

温州龙港大桥改建工程 现浇连续梁模板支架计算书 1 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1.1 编制依据 1.1.1 设计文件 (1)《温州龙港大桥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013年8月)。 (2)其它相关招投标文件、图纸及相关温州龙港大桥改建工程设计文件。 1.1.2 行业标准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2)《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6-2008。 (3)《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6)《竹胶合板模板》(JG/T156-2004)。 (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9)《路桥施工计算手册》(2001年10月第1版)。 1.1.3 实际情况 (1)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踏勘、施工调查所获取的资料。 (2)本单位现有技术能力、机械设备、施工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参加公路桥梁工程建设所积累的施工经验。 1.2 编制原则 (1)依据招标技术文件要求,施工方案涵盖技术文件所规定的内容。

贝雷梁支架方案简易计算

衢州系杆拱桥贝雷梁支架方案简易计算 一、编制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4.《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周水兴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参考资料) 5.《装配式公路钢桥多用途使用手册》黄绍金刘陌生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参考资料) 6. 勘察工地现场,调查工地周边环境条件所了解的情况和收集的信息 7. 参照原编制方案的桥梁资料。 二、桥梁参数及支架搭设方案 2.1桥梁参数 风撑:宽1.0m×高1.5m,截面积1.3㎡; 拱肋:中拱肋宽1.8m×高1.8m,截面积:2.925㎡,边拱肋宽1.4m×高1.8m,截面积:2.205㎡; 系杆:中系杆宽1.8m×高1.8m,截面积:3.24㎡,边拱肋宽1.4m×高1.8m,截面积:2.52㎡; 横梁:宽0.9m×高1.06~1.3m,最大截面积1.17㎡。 2.2系杆拱桥支架搭设方案 现状河道为整体性基岩,地基承载力高,河床采用沙砾回填至承台顶高程并强夯,根据地质剖面图显示,本桥位河床底标高为39.46m,河床表层卵石层,卵石:层厚5.8m,标高:39.46m~33.66m,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300KPa。 根据原有贝雷梁方案进行调整,拱肋、风撑采用碗扣支架体系,下部系杆及横梁采用贝雷梁支架体系。 拱肋、风撑碗扣支架纵向@60cm,横向@30布置,注重剪刀撑设置,在每根横梁设置普通φ48mm钢管横向拉结三条拱肋支架,使得其横向形成整体性。具体要求请参照碗扣支架方案,拱肋及风撑的力学验算已经在碗扣支架方案中验算通过,本次不进行单独计算。

高速公路桥梁现浇支架受力验算计算书

现浇支架受力验算计算书 1、支架受力检算 太平互通中桥箱梁断面较大,本方案计算以中桥左幅(互通匝道加宽)为例进行计算,右幅桥可参照执行。太平互通中桥整幅为3×25m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连续梁,左幅箱梁为渐变宽20.709m~23.357m(斜角),右幅箱梁宽为12m;左幅箱梁为单箱四室截面,悬臂长2.31m,梁高1.5m等高,右幅箱梁为单箱双室截面,悬臂长2m,梁高1.5m等高;箱梁跨中底板厚25cm,靠支点段加厚到50cm,跨中顶板厚25cm,靠腹板段加厚到50cm,跨中腹板厚(左幅57.8cm,右幅50cm),靠支点段加厚到(左幅80.8cm,右幅70cm)。箱梁顶宽从2607.5cm 渐变至2057.8cm。左幅箱梁顶宽从2070.9cm渐变至2335.7cm。对荷载进行计算及对其支架体系进行检算。 箱梁构造图见第2页“左幅梁体一般构造图” 1.1荷载计算 1.1.1荷载分析 根据本桥现浇箱梁的结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将涉及到以下荷载形式: ⑴q1——箱梁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密度取2600kg/m3。 ⑵q2——箱梁内模、底模、内模支撑及外模支撑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 经计算取q2=1.0kPa(偏于安全)。 ⑶q3——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机具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当计算模板 及其下肋条时取2.5kPa;当计算肋条下的梁时取1.5kPa;当计 算支架立柱及替他承载构件时取1.0kPa。 ⑷q4——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对底板取2.0kPa,对侧板取4.0kPa。 ⑸q5——新浇混凝土对侧模的压力。 ⑹q6——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取2.0kPa。 ⑺q7——支架自重,经计算支架在不同布置形式时其自重如下表所示:

支架计算书

2m高标准联箱梁: 方案一:箱梁横梁下60cm(纵向)×9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腹板及翼缘转角下120cm(纵向)×9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过渡段空箱下(距桥墩中线6m范围)按120cm(纵向)×90cm(横向) 排距进行搭设,其余空箱下按120cm (纵向)×18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步距采用150cm。 方案二:箱梁横梁下60cm(纵向)×12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过渡段腹板空箱下(距桥墩中线6m范围)按90cm(纵向)×120cm(横向) 排距进行搭设,其余腹板下按120cm(纵向)×6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空箱下按120cm(纵向)×12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步距采用150cm。 ⑴主线桥2m高3跨标准联支架搭设示意图 宽2m高箱梁支架横断面搭设示意图(方案一)(单位mm) 宽2m高箱梁支架纵断面搭设示意图(方案一)(单位mm)

宽2m高箱梁支架搭设平面示意图(方案一)(单位mm) 宽2m高箱梁支架横断面搭设示意图(方案二)(单位mm) 宽2m高箱梁支架纵断面搭设示意图(方案二)(单位mm)

宽2m高箱梁支架搭设平面示意图(方案二)(单位mm) 支架体系计算书 1.编制依据 ⑴郑州市陇海路快速通道工程桥梁设计图纸 ⑵《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⑶《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⑷《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⑸《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⑹《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⑺《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本) ⑻《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DBJ) ⑼《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6-2008) ⑽《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 ⑾《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 2.工程参数 根据箱梁设计、以及箱梁支架布置特点,我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箱梁,拟截取箱梁以下部位为计算复核单元,对其模板支架体系进行验算,底模厚度15mm、次龙骨100×100mm方木间距以计算为依据,主龙骨为U型钢,其下立杆间距: ⑴(主线3跨标准联,跨径3*30m),宽高,箱梁断面底板厚22cm、顶板厚 25cm,跨中腹板厚,翼板厚度为20cm。 根据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支架间距。 方案一:箱梁横梁下60cm(纵向)×9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腹板及翼缘转角下120cm(纵向)×9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过渡段空箱下(距桥墩中线6m范围)按120cm(纵向)×90cm(横向) 排距进行搭设,其余空箱下按120cm (纵向)×18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步距采用150cm。 方案二:箱梁横梁下60cm(纵向)×12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过渡段腹

系杆拱桥计算书

目录 一、说明 (1) 1.1 主要技术规范 (1) 1.2结构简述 (1) 1.3 材料参数 (2) 1.4 设计荷载 (3) 1.5 荷载组合 (3) 1.6 计算施工阶段划分 (4) 1.7 有限元模型说明 (5) 二、主要施工过程计算结果 (5) 2.1 张拉横梁第一批预应力张拉工况 (5) 2.2 张拉系梁第一批预应力工况 (6) 2.3拆除现浇支架工况 (7) 2.4 架设行车道板工况 (9) 2.5 张拉第二批横梁预应力束工况 (11) 2.6 二期恒载加载工况 (13) 三、成桥状态计算结果 (16) 3.1 组合一计算结果 (16) 3.2 组合二计算结果 (17) 3.3 组合三计算结果 (17) 3.4 组合四计算结果 (18) 3.5 组合五计算结果 (19) 四、变形结算结果 (21) 五、全桥稳定性计算结果 (23) 六、运营状态一根吊杆断裂状态计算结果 (24) 6.1 各荷载组合作用下计算结果 (24) 6.2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27) 6.3全桥稳定性计算结果 (27)

七、运营状态两根吊杆断裂状态计算结果 (28) 7.1 各荷载组合作用下计算结果 (28) 7.2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31) 7.3全桥稳定性计算结果 (32) 八、上构计算结论汇总 (33) 8.1施工过程主要构件应力计算结果 (33) 8.2成桥状态计算结果汇总 (33) 8.3断一根吊杆状态计算结果汇总 (34) 8.4断两根吊杆状态计算结果汇总 (35) 8.5各状态稳定性结果汇总 (36) 九、主墩墩身及承台强度验算 (36) 9.1 墩身强度验算 (37) 9.2 承台强度验算 (39)

拱桥现浇拱圈满堂支架计算书

拱桥现浇拱圈满堂脚手架计算书 一、荷载分析 本工程现浇拱圈满堂支架的设计与验算参考公路施工手册《桥涵》及《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16)》等规范选取以下参数: 1.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0.60;纵距(m):0.90;步距(m):1.2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65;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8.50; 采用的钢管(mm):Φ48×3.5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托座; 2.荷载参数 模板自重(kN/m2):0.5;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6; 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机具走运或堆放等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4; 武穴地区10年一遇最大风压0.25kN/m2,小于0.35kN/m2,可不予考虑。 3.材料参数 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2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面板弹性模量E(N/mm2):6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300.000; 木方弹性模量E(N/mm2):9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100.00; 托梁材料为:钢管(单钢管) :Ф48×3.5; 4.拱圈参数 拱圈的计算厚度(mm):500.00;

二、模板面板计算 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90×1.22/6 = 21600 mm3; I = 90×1.23/12 = 129600mm4;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箱梁支架计算书(初稿)

箱梁支架计算书 本计算书分别以箱梁标准断面的横隔梁处及跨中截面、40m+60m+40m 跨箱梁最不利位置为例,对荷载进行计算及对其支架体系进行检算。 5.1荷载计算 5.1.1荷载分析 根据本工程现浇箱梁的结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将涉及到以下荷载形式: ⑴ q 1—— 箱梁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密度取2600kg/m 3。 ⑵ q 2—— 箱梁内模、底模、内模支撑及外模支撑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 经计算取q 2=1.0kPa 。 ⑶ q 3—— 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机具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当计算模板 及其下肋条时取2.5kPa ;当计算肋条下的梁时取1.5kPa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替他承载构件时取1.0kPa 。 ⑷ q 4——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对底板取2.0kPa ,对侧板取4.0kPa 。 ⑸ q 5—— 新浇混凝土对侧模的压力。 因现浇箱梁采取水平分层以每层30cm 高度浇筑,查简明手册V 取2.5m/h 浇筑速度控制,砼入模温度T=25℃控制,因此新浇混凝土对侧模的最大压力 2 1 21022.05q V t c ββγ= =0.22×2.4×9.8×200/(25+15)×1.2×1.0×2.51/2 =49.1KN/m2=49.1KPa 式中: q5──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c γ──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取2400kg/ m3;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 ); 0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可按试验确定。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15/(2000+=T t (T 为混凝土的温度oC ); 1β──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

外脚手架计算书演示教学

双排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25.3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0.90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30米,立杆的步距1.80米。钢管类型为φ48.3×3.6,连墙件采用3步3跨,竖向间距5.40米,水平间距4.50米。 施工活荷载为3.0kN/m2,同时考虑2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竹串片,荷载为0.35kN/m2,按照铺设4层计算。 栏杆采用竹串片,荷载为0.17kN/m,安全网荷载取0.0100kN/m2。 脚手板下小横杆在大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小横杆。 基本风压0.30kN/m2,高度变化系数1.0000,体型系数0.6000。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70kN/m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250m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0.40。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按照小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40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1.500/2=0.262kN/m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500/2=2.250kN/m 荷载的计算值 q=1.2×0.040+1.2×0.262+1.4×2.250=3.513kN/m

大桥支架计算书(完整经典版)

大桥支架计算书 目录 1.编制依据............................................... - 1 - 2.工程概况............................................... - 2 - 3.现浇箱梁满堂支架布置及搭设要求......................... - 2 - 4.现浇箱梁支架验算....................................... - 3 - 4.1荷载计算.......................................... - 3 - 4.1.1荷载分析..................................... - 3 - 4.1.2荷载组合..................................... - 4 - 4.1.3荷载计算..................................... - 4 - 4.2结构检算.......................................... - 6 - 4.2.1腕扣式钢管支架立杆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 - 6 - 4.2.2满堂支架整体抗倾覆验算...................... - 14 - 4.2.3立杆底座和地基承载力计算.................... - 15 - 4.2.4箱梁底模强度计算............................ - 17 - 4.2.5模板底横向方木验算:........................ - 20 - 4.2.6横向方木底纵向方木计算:.................... - 21 -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方案计算

中交三航局大西客专指挥部一项目部 祁县跨G208特大桥上跨G208现浇箱梁模板及满堂支架方案计算书 二○一○年十二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 - 2 - 2工程概况 ........................................................................................................................................... - 2 - 3现浇箱梁满堂支架布置及搭设要求 ............................................................................................... - 2 - 4现浇箱梁支架验算 ........................................................................................................................... - 3 - 4.1荷载计算 ................................................................................................................................ - 3 - 4.1.1荷载分析 ..................................................................................................................... - 3 - 4.1.2荷载组合 ..................................................................................................................... - 3 - 4.1.3荷载计算 ..................................................................................................................... - 3 - 4.2结构检算 ................................................................................................................................ - 5 - 4.2.1扣件式钢管支架立杆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 5 - 4.2.2满堂支架整体抗倾覆验算 ......................................................................................... - 7 - 4.2.3箱梁底模下横桥向方木验算 ..................................................................................... - 8 - 4.2.4扣件式钢管支架立杆顶托上顺桥向方木验算.......................................................... - 9 - 4.2.5底模板计算 ................................................................................................................- 11 - 4.2.6侧模验算 ................................................................................................................... - 12 - 4.2.7跨中工字钢平台支架体系验算................................................................................ - 13 - 4.2.8立杆底座和地基承载力计算 ................................................................................... - 15 - 4.2.9支架变形 ................................................................................................................... - 17 - 5支架搭设施工要求及技术措施 ..................................................................................................... - 19 - 5.1模板支架立杆、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 19 - 5.2满堂模板支架的支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20 - 5.3支架拆除要求 .............................................................................................................. - 20 - 5.4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 .................................................................................................. - 20 - 6安全防护措施及安全交底 ............................................................................................................. - 22 - 6.1安全防护措施 .............................................................................................................. - 22 - 6.2安全交底 ...................................................................................................................... - 23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