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攀枝花钒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攀枝花钒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攀枝花钒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攀枝花钒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攀枝花钒产业现状分析及

对策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攀枝花钒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攀枝花钒产业现状和问题的分析,认为攀枝花钒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链相对较短,钒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一些核心技术尚待突破,税收等优惠扶植政策不健全,缺少必要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措施,产业结构缺乏合理的规划和政策引导,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必须实现攀枝花钒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产业的合理布局,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才有利于攀枝花的钒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攀枝花产业集中度产业关联度产业链产业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制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status of Panzhihua vanadium

industry

Abstract:The analysis of Panzhihua vanadium industry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question, think Panzhihua vanadium industry concentration is not high, between enterprises of the industry related degree low, industrial chain is relatively short, vanadium products of low added value, some of the core technology still needs a breakthrough, tax policy is not perfect, the lack of the necessar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industrial structure, lack of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policy guidance, these problems needs to be solved urgently in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vanadium industry in Panzhihua, the reasonabl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reasonable layout of the industry, and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which will benefit the development of vanadium industry in Panzhihua..

Key words:Panzhihua industry concentration Industrial relevancy industrial chain Industrial structure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Industrial regulation

0 前言

钒作为重要的稀有资源,它应用于工业、航天工业、化学工业等行业,大部分作为合金元素和添加剂使用,难以再生。增强钒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促进钒产业可持续发展,可以极大促进我国工业发展和国防建设。目前中国钢铁产业存在的产品结构不合理、低端产能过剩、核心资源控制力弱、全行业亏损等一系列问题,限制了我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基于产业集中度视角的中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_陈艳)。近年来,随着钒消费量的快速增长,钒产业发展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滥开发滥用、产品档次不高、产业集中度低、产业关联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布局缺乏规范管理等。由于长期缺乏政策的引导和合理规划,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污染,制约了钒产业以及钢铁、化工等相关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亟待予以规范引导。而作为全省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的攀枝花,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拥有世界第一的钒资源储量,最近五年,钒产业产量年均增长30%以上,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钒原料基地、世界第二大的钒产品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含钒钛钢生产基地,成为国家级产业示范园区。钒钛产业已成为攀枝花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近几年发展迅速,众多企业参与其中,产量产值逐年快速增长,已呈集群式发展态势。但在集群发展的成长阶段还有很多问题制约着攀枝花钒钛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问题表现在:钒产业规模较大不强,产值增速快;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产品品种较少且附加值低;骨干企业地位不突出缺乏领头作用,许多中小企业处在产业链上游,缺少专业性分工合作,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度低,缺乏协同效应;基础配套设施、交通、支撑体系不太健全,园区、政策、研发、融资、培训、中介等的作用不明显。

1 钒的性质与用途

钒的性质

钒(Vanadium),化学符号V,银白色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属VB族,23,原子量,体心立方,常见化合价为+5、+4、+3、+2。钒的很高,常与铌、钽、钨、钼并称为。有,质坚硬,无。具有耐盐酸和的本领,并且在耐气--水腐蚀的性能要比大多数好。于中不被,可溶于、和王水;含有氧、氮、氢时则变脆、硬。钒在较高的温度下与

原子量较小的非金属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在低温下有良好的耐腐蚀性。钒进入合金后可增强合金的强度,降低热膨胀系数。钒在地壳中的丰度约为%,比铜、锌、、铬都高。按地壳中元素丰度排列第13位。可以说,在地壳中含有非常丰富的钒金属。但钒金属有一个特点,很难形成独立的矿床,伴生性非常明显,因此在自然界非常分散,通常和其他金属伴生,如:。因此,不太容易单独对钒金属进行开采和提炼,钒产品多作为冶金业的副产品生产。工业上钒的使用形态主要为和。钒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被誉为钢铁工业的“味精”,常作为合金元素和添加剂使用。研究表明,在钢中加入%的钒,可提高钢的强度10%至20%,减轻钢结构重量15%至25%,抗磨损和抗爆裂性极好,既耐高温又抗奇寒,在汽车、航空、铁路、电子技术、国防工业等领域,到处可见到钒的踪迹。此外,钒的氧化物已成为化学工业中最佳催化剂之一,有“化学面包”之称。

钒的用途

钒在中的应用在我国90%左右的钒用于钢铁工业,钒在钢中应用主要是通过添加钒来提高强度和韧性。在结构钢中加入0·1%的钒,可提高强度10%~20%,减轻结构重量15%~25%,降低成本8%~10%。高强度的含钒钢可减轻金属结构重量的40%-50%,成本则比普通结构钢低15%-30%。以钢筋为例,我国目前还在大量使用Ⅱ级钢筋,Ⅲ级高强度钢筋所占的比例仅为10%左右。而国际通用的钢筋是 460Mpa的Ⅲ级钢筋,欧洲已经在使用 500Mpa的钢筋。由于钒钢具有强度大,韧性、耐磨性及耐蚀性好的特点而广泛应用于输油(气)管道、建筑、桥梁、钢轨和压力容器等工程建设中。

钒在合金中的应用钒和钛组成重要的金属合金Ti-6A1-4V、用于飞机发动机、宇航船舱骨架、导弹、军舰的水翼和引进器、蒸汽涡轮机叶片、火箭发动机壳等。此外,钒合金还应用于磁性材料、硬质合金、超导材料(如V3Ga)及核反应堆材料等领域。

钒在化工中的应用在化学工业中应用的钒制品主要有深加工产品V2O5(98%-%),NH4VO3()、NaVO3及KVO3等它们分别应用丁催化剂、陶瓷着色剂、显影剂、干燥剂及生产高纯氧化钒或钒铁的原料。美国开发出一种新型钒催化剂,用于制硫酸、提炼石油和化工生产中。

钒在电池中是以钒的氧化物形式作正极,如把V2O5和V6O13用作锂电池的正极。钒电池的优点是可在常温下安全使用,电解液和电池使用寿命均长,制造成本低。

日本电池用V2O5的消费量约为5000t/a,约占世界V2O5总消费量的10%。此外,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我国的攀钢、承钢也在研究钒在蓄电池中的应用,如果未来钒电池能够推广,将是钒金属的另一个需求增长极。

钒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除了以上的应用领域外,钒还在玻璃、陶瓷、医学等方面有比较广泛的用途。

2 钒的产业

钒的产品分类

三氧化二钒、五氧化二钒、高钒铁、中钒铁、钒氮合金、钒合金、偏钒酸钾、、、、硫酸氧钒、草酸氧钒、钒电池、新型钒催化剂

钒的产业链

目前,在攀枝花钒产业领域,形成了从钒渣、钒含氧酸盐、钒卤化物、钒氧化物到钒铁、钒铝钒氮合金的全系列冶金用钒制品产业链,其中钒氧化物、钒铁、钒氮合金等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现阶段的发展重点为,精细化工领域:偏钒酸铵/钾/钠、硫酸氧钒、草酸氧钒等;有色行业:钒铝合金、金属钒、高纯三氧化二钒等;电池行业:硫酸氧钒电解液及辅助设施等。

钒的产业结构

攀枝花作为处于开发初期的资源型城市,正在进行以“资源高效利用、产业延伸发展”为特征的产业转型,努力实现从“钢铁经济”向“钒钛钢铁经济”转变,从“四大支柱”(钢铁、钒钛、能源、化工)向“6+2特色产业”(传统的矿业、钢铁、钒钛、能源、化工、机械制造产业加上新兴的太阳能、生物产业)的扩展。“十一五”期间,攀枝花市这种支柱产业多元化发展格局加快形成,机械制造、生物加工、废弃物回收利用等产业快速发展,太阳能产业开始起步,尤其是钒钛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钒钛钢铁”核心产业的集群效应初步显现。2008年7月攀枝花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钒钛之都”;2008年11月攀枝花钒钛产业集群入选“中国产业集群50强”;2010年2月攀枝花被国家工信部命名为“攀枝花钢铁(钒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钒的产业布局

1、攀钢集团钒业公司。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钒产品生产企业。通过

24年的发展壮大,已形成年产钒渣26万吨、氧化钒(折合V

2O

5

)万吨、钒铁万吨、钒

氮合金万吨的生产能力。公司钒产品工艺技术、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国际领先,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7%,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20%。公司拥有一批领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专利和专有技术,提取钒渣技术,V

2O

3

生产技术、钒氮合金生产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

平,电铝热法冶炼FeV80技术、V

2O

5

生产技术国内领先,其中V

2

O

3

、钒氮合金、FeV80生

产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还拥有氮化钒铁、NaVO

3、KVO

3

、粉状V

2

O

5

、高纯V

2

O

5

、钒

铝合金等尚未产业化的系列钒产品技术。

2、钢城集团。钢城集团依托攀钢二次资源优势整合了柱宇钒钛、卓越钒业,形成了年产五氧化二钒7400吨的生产能力,成为我市第二大钒企业。其主要原料来自于攀钢含钒尾渣,其中卓越钒业有少量原料来自于市外购入的精钒渣。

3、锦利工贸。以攀钢低品位含钒尾渣为原料形成了年产2500吨五氧化二钒的生产能力。

4、红杉钒制品。以攀钢低品位含钒尾渣为原料形成了年产1200吨五氧化二钒的生产能力。公司位于马家田,属于沿江打造范畴,面临搬迁。

5、兴辰钒钛。公司具备年产五氧化二钒4000吨、中钒铁3500吨的能力。公司具备进口钒渣资质,生产原料55%来自于攀钢(含西昌)的含钒废渣,45%来自于进口俄罗斯钒渣。

6、仁通钒业。公司主要以攀钢含钒弃渣为原料,采用自有的冶炼技术生产钒合金,具备年产高钒铁200吨、中钒铁2000吨、硅钒合金(含金属钒30%左右)5000吨的能力。

7、金勇工贸。与绵阳九院合作建设了年产500立方的钒电池电解液生产线,所需钒氧化物原料自市外采购。公司结合自身的太阳能应用项目进行钒电池蓄能装置的示范。

3攀枝花钒产业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攀枝花钒产业现状

攀枝花的钒产业在国内规模最大、经济技术实力超强。成为生产规模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钒制品生产基地,钒制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20%;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钒氮合金系列产品及其产业化技术成果整体技术

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虽然攀枝花钒钛产业已呈集群式发展的态势,但是还处于集群发展的成长阶段。(徐丽君;肖亮;刘知路;;[J];改革与战略;2011年08期)

攀枝花钒产业存在的问题

1、生产企业多、规模小、鱼龙混杂、产业集中度不高。统计的35户企业中产值上亿元的仅15户,产值在1000万元以下的有5户。骨干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比实力不强,还谈不上真正的龙头企业,集群的群体竞争优势和产业集聚的规模效益还未得到充分体现,除攀钢以外,规模普遍较小,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

2、钒产业链短,且上游发达、下游薄弱,关键核心技术有待突破。矿石原料生产企业占大多数且技术水平及装备参差不齐,关键技术有待于突破,低端同类型企业多,规模小,没有形成完整的钒工业体系。并且存在片面追求规模扩张的问题,造成了技术含量低的低级产品的产能严重过剩,缺少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3、企业间联系松散,产业关联度低,专业化分工不强。其中最关键的问题仍然是集群的技术能力较弱,不能完全分享研发环节所带来的价值增值,这也是集群演进的困难所在,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又与集群发展的路径依赖性息息相关。

4、基础配套设施、支撑体系尚待完善,园区、政策、研发、融资、培训、中介等发挥作用有限。

5、交通承载力严重不足和环境约束趋紧。进出攀交通不畅、运力不足,是长期制约攀枝花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涉及钒钛产业的采矿、冶炼和深加工等各个方面对生态、能源的消耗都很大,环保成本高,是试验区建设的短板之一。

6、产业、市场、资源、技术、环境相互结合不紧密,不能充分发挥协同作用,存在资源系统集成开发方向不明、单兵作战等现象,缺少系统思考,缺乏高层面的战略思想和顶层设计等。(李兴华;[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攀枝花钒产业问题的对策

1、加大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及所需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特别是钒产业链下游工艺所需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或者同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培养这类人才。依靠科技创新研发解决核心技术难题,支撑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深度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新产品研发创新延长产业链。同时,大力支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结合自身优势和条件,有选择的向研究开发和工业生产实力雄厚,经验丰

富的国家或企业,借鉴和学习其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促进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

2、逐步健全支撑钒产业的基础设施,交通物流运输,政策帮扶,融资支持等方面的机制。简政放权,减负减税,贷款优惠,用地减费,政府专家学者指导建议等给企业松绑,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刺激鼓励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企业。为鼓励企业研发创新,必须健全实施相应的产权保护制度。对于抄袭别人成果或凭借科技优势垄断扰断市场的企业,给予严峻的惩罚。同时,需要建立钒产业相关企业的沟通交流机制,由政府出面促进上中下游企业的隔阂得到解决。效益好效率高的奇特给予重点扶植政策,鼓励强强联合,企业合并兼并,使得资源向着资源利用率高效益好竞争能力强的企业转移,增大产业集中度,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关联度的提升,减少不必要的磨擦、信息不对称,提高产业的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3、对于严重污染环境,破坏人居环境的企业,根据适当的区位理论相应实施罚款、搬迁、关停等整治措施。比如,对于严重污染尾气、污水超标的企业给予适当罚款,由政府设立环境保护基金,对环境做出贡献的企业给与奖励,或者用这些基金帮助企业改造排污系统,或者用于植被花草的建设等。

4、对于钒产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和顶层设计,合理优化协调资源、环境、技术、人口、经济等之间的关系,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合理,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注重和相关产业产品的关联性,促进全行业共同进步协同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的规划与协调能力。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钢铁现货网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1.中国钢铁工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中国钢铁企业格局3.中国钢铁工业大事件---铁矿石谈判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中国钢铁工业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长,而且在品种质量、装备水平、技术经济、节能环保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钢铁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国防工业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中国是钢铁生产的大国。从1996年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开始,一直稳居世界钢产量排名第一的位置。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了5亿吨,超过位居第二位到第八位的国家的粗钢产量的总和。然而,成绩的背后却难掩中国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的经营困难中国钢铁工业不仅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中国钢铁行业现状献,也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快速发展同时也给钢铁工业留下了很多潜在的问题,如技术水平较低、组织结构不合理等。因此,从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需要对钢铁工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及判断。中国钢铁业世界第一近几年,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产量第一、出口量第一、消费量第一,并一跃成为全球钢铁生产大国。但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并没有成为钢铁生

产强国,在全球钢铁产业格局中没有话语权。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总产量30以上,在推动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多年来,正是得益于钢铁工业提供的各类钢铁产品,才确保了国内机械、交通运输、建筑、国防等基础行业的大发展。但是,在获得诸多“世界第一”的背后,中国也为钢铁工业的无限扩产付出了惨重代价。这代价不仅是物质上的、环境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不仅是短期的,还包括长期的,甚至影响到我国钢铁工业在做大后难以做强。194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1.6亿吨0.1。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在困境中顽强地前进。到1978年,我国钢产量达到3178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占当年世界钢铁产量的4.42。存在的问题一、资源弱势,受制于人造成我国钢铁工业大而不强原因,几乎贯穿了整个钢铁产业链,其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基础资源储备不足。上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对地质勘探的支持力度弱化,勘探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特别是对铁矿石资源的勘探力度和深度尤为欠缺。资源储备不足,造成了一边是国内钢铁工业迅速发展,一边是铁矿石资源出现严重稀缺。需求大增,丧失定价权。由于国内铁矿石产量满足不了企业生产需求,我国每年不得不进口上亿吨铁矿石和铁精粉,而这些资源仅由几个国际矿业巨头所控制必和必拓公司、力拓公司、淡水河谷以及印度的铁矿石公司等。中国钢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连年增加,这些矿业巨头就在每年的铁矿石谈判中联

攀枝花农业现状

全市农业概况 发表时间 2009年06月04日点击数921 攀枝花市地处金沙江与雅砻江交汇处,云贵川西南资源“金三角”核心区,是国家布局在长江上游的一个重要的钢铁和能源基地。辖三区两县,幅员面积7440平方公里,总人口120万,是一个典型的新兴移民城市。我市农业资源丰富,独具资源特色和区域优势,是发展热带亚热带特色农业的理想之地。 光热资源独特。我市属于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岛状” 半干燥立体气候,河谷盆地干热少雨,全年日照达2300—2700小时,高山坡地冬暖夏凉,垂直变化明显,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具有四季不明显、雨旱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季干旱、日照充足,小气候复杂多样等特点。近年来,原农业部何康部长、卢良恕院士和中科院、中国热科院、华南热农大等的专家教授多次来攀考察、调研和指导,均一致认为攀枝花是我国不可多得的适宜热带、亚热带作物生存和发展的一块宝地。 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我市复杂的地形条件和立体气候特征,为多种动植物的生长繁衍创造了较为有利的环境,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物群落,其特点是森林面积大、覆盖率高,草地资源丰富、牧草种类多,农作物质量好、农产品竞争力强。据调查,全市有各类植物近900属、190余科、2300余种,野生动物279种,分别是四川省动植物种类的四分之一和五分之一;此外尚有大量昆虫、微生物资源。 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大。我市拥有可垦荒地面积23.9万公顷,占幅员面积的32%,其中宜农5.3万公顷,宜林13.13万公顷,宜牧5.5万公顷。我市土壤有11个土类、17个亚类、32个土属、96个土种,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相对集中成片,发展南亚热带特色作物前景广阔。 淡水资源充足。全市河流、溪涧众多,大小河流共100余条,其中最主要有"两江三河",即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三源河、大河。我市淡水养殖业充分利用了自身水资源优势,建立了以二滩库区网箱养鱼为核心的淡水养殖基地。库区面积102平方公里,年产水产品5000吨左右,约占全市水产养殖业总产量的50%以上。 攀枝花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截至2008年底,全市已建成40多个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其中,标准化、无公害化农产品生产基地14个(种植业12个,畜牧业2个),种植业标准化、无公害化基地面积达到27.97万亩,发展了芒果、枇杷、早春蔬菜、石榴、柑桔、酿酒葡萄等9大类共12个无公害农产品。优质水果、蔬菜、烤烟、畜牧水产、生物产业等五大特色农业基地初步建成。

攀枝花钒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攀枝花钒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攀枝花钒产业现状和问题的分析,认为攀枝花钒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链相对较短,钒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一些核心技术尚待突破,税收等优惠扶植政策不健全,缺少必要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措施,产业结构缺乏合理的规划和政策引导,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必须实现攀枝花钒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产业的合理布局,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才有利于攀枝花的钒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攀枝花产业集中度产业关联度产业链产业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制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status of Panzhihua vanadium industry Abstract:The analysis of Panzhihua vanadium industry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question, think Panzhihua vanadium industry concentration is not high, between enterprises of the industry related degree low, industrial chain is relatively short, vanadium products of low added value, some of the core technology still needs a breakthrough, tax policy is not perfect, the lack of the necessar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industrial structure, lack of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policy guidance, these problems needs to be solved urgently in the. It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vanadium industry in Panzhihua, the reasonabl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reasonable layout of the industry, and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which will benefit the development of vanadium industry in Panzhihua.. Key words:Panzhihua industry concentration Industrial relevancy industrial chain Industrial structure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Industrial regulation

攀枝花矿产资源概况

攀枝花市矿产资源概况 (2011年度) 一、概述 攀枝花市位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及其与滇藏“歹”字型构造中段复合部中部,攀西古裂谷中南段,地质历史悠久,经受了多次强烈的地质构造活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发育,伴有多期的岩浆活动,形成了以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为主的资源产地和雄伟壮观、复杂多变的地貌景观,是著名的攀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市通过基础地质工作,截止目前共发现矿产种类76种;有一定储量的39种;矿产地490余处(含矿点、矿化点),其中大型、特大型矿床45个,中型矿床31个;已得到开发利用的矿产40种。至2011年底,我市主要矿种的保有储量情况为:煤32839.5 万吨,钒钛磁铁矿655658万吨,伴生钒矿994.91万吨,伴生钛矿41522.27万吨,熔剂石灰岩26873万吨,冶金用白云岩7313万吨,耐火粘土1209.8万吨,晶

质石墨1549万吨,硅藻土1355.6万吨,苴却砚原石2077.5万吨,饰面用花岗岩8140万立方米。在占全国国土面积千分之一的区域内,蕴藏着丰富的铁、钒、钛以及非常丰富的与发展钢铁钒钛工业相配套的冶金辅助矿产煤、熔剂灰岩、熔剂白云岩、耐火粘土和其它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区内矿产资源具有储量大、品种全、分布集中,埋藏浅,开采条件优越,选矿性能好,综合利用价值高,组合配套优势突出的特点,是我国少有的矿产资源“聚宝盆”。 二、主要的矿产资源概况 (一)、金属矿产 攀枝花市金属矿产储量极为丰富,以储量巨大的钒钛磁铁矿及其共伴生矿产(钒、钛、钴、铬、镍、钪、镓等)为代表,还有相当储量的黑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稀有稀土及分散元素矿产、贵金属矿产等共23种,潜在经济价值巨大,在全国全省占有相当优势和重要的地位。 1、钒钛磁铁矿

攀枝花市场分析

攀枝花市场分析 12月20日周六 攀枝花市,四川省省辖市,是全国唯一以花名命名的地级市,位于中国西南川、滇交界部,北距成都749km,南至昆明351km,西连丽江,东接昭通。是四川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最近点,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 攀枝花面积 7440平方公里,人口123万,2012年,攀枝花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740.03亿元,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次于成都居全省第二。攀枝花市辖三区两县。也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移民城市,攀枝花是四川省除成都外唯一的劳动力输入城市,流动人口高达30万。城市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0.1%,是成渝地区城市化率仅次于成都的城市。 攀枝花市是四川一座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宝库,有着丰富的矿产、水力和农业资源,综合竞争力高于绵阳、德阳等城市,半山地区有发展畜牧业的优良草场;高山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林木可采伐量达一千七百万立方米。同时也是川西南,滇西北的区域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 攀枝花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钒钛之都”、“中国块菌之乡”、“中国苴却砚之乡”、“国家创业城市”、“国家首批新型工业产业化基地”等称号。世界卫生组织将长春、成都、攀枝花列为中国第二批健康城市试点项目 2013年,攀枝花人均GDP65066.21元,位居四川第一。 别名:渡口、钢城、中国钒钛之都政府驻地:东区电话区号:0812 下辖地区: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 ,有16个街道办事处、44个乡镇、130个社区居委会、352个村民委员会。号称是有米(易)有盐(边)有东(区)西(区),天时地利占人(仁)和,因此被人称为最和谐的城市。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523.99亿元,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21.49亿元,第二产业386.63亿元,第三产业115.87亿元。各区县GDP分别为:东区237亿元;西区64.98亿元;仁和区100.05亿元;米易县59.59亿元;盐边县69.01亿元。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210.3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0.1%。 工业布局总体规划 东区:以服务业为主,重点发展钢铁制品业、二次资源利用、机械加工业和部分都市型工业。

唐山钢铁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上课讲义

唐山钢铁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唐山发展钢铁产业必须走规模经济的道路,这既可以通过集团生产设备大型化及其集团成员企业规模的扩大来增加钢铁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也可以通过系列化和专业化。为此,应鼓励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互相持股等方式进行战略重组,减少钢铁生产企业数量,实现钢铁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和优化。通过组成钢铁工业协会,实现以“品种、质量、整合”为重点的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力图把唐山建成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 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钢铁板材市场评估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唐山钢铁产业发展现状 唐山是一座有百年历史的重工业城市,近几年来唐山市的经济发展已稳居河北省前列,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钢铁产业的发展。唐山可以说是一座“因钢而兴”的城市。目前唐山市的粗钢产量将近6000万吨,占河北省总产能的一半左右,占全国的近1/10。随着唐山钢铁工业的继续发展,2011 年唐山钢铁、建材、能源、化工、炼焦、电力六大高能耗行业完成增加值1378.32 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钢铁工业完成增加值951.67 亿元,增长4.1%,比重比2010 年回落6.5 个百分点。其中生铁6567 万吨,增长4.2%;粗钢6832 万吨,增长3.7%;钢材7396 万吨,增长5.4%,动车组增长1.2 倍,运输机械增长2.8 倍。规模以上企业户均产值达到4.36 亿元,比2010 年提高9126 万元。产值突破亿元的企业656 家,增加112 家;突破10 亿元的企业101 家,增加31 家;突破50 亿元的企业24 家。此外,2010 年唐山还实施了首钢迁钢等280 个结构调整重点项目,精品钢比重达到63%。通过深度联合重组,预计2015 年,唐山全市钢铁冶炼企业将整合至5 家企业集团,打造两至三家千万吨级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精品钢比例将达到80%,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强市。以曹妃甸工业区、南堡开发区、乐亭新区为依托,加快化工产业发展,唐山将完成从传统产钢铁业大市向钢铁强市的精彩嬗变,打造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化工临港钢铁产业基地,同时,唐山作为河北省经济中心的位置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唐山钢铁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对竞争优势进行最为系统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对当代国际贸易竞争方式和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竞争优势菱形模型,也称为“钻石模型”。 这一模型的中心思想是一个国家有特色的产业能持续创新与升级,从而获得国家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该国在以下四方面的条件:生产要素条件、需求状况、相关支持产业和企业战略结构和激烈的同业竞争。波特强调,产业的竞争优势是国内各关键因素彼此长时间强化而衍生出来的,任何一个关键因素弱化都会影响产业升级的潜力。钻石模型以四大关键因素为支撑点,彼此环环相扣,组成动态的竞争模式,描绘了建立、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实际可行

攀枝花市场研究分析

攀枝花市场分析

————————————————————————————————作者:————————————————————————————————日期: 2

攀枝花市场分析 12月20日周六 攀枝花市,四川省省辖市,是全国唯一以花名命名的地级市,位于中国西南川、滇交界部,北距成都749km,南至昆明351km,西连丽江,东接昭通。是四川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最近点,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 攀枝花面积 7440平方公里,人口123万,2012年,攀枝花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740.03亿元,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次于成都居全省第二。攀枝花市辖三区两县。也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移民城市,攀枝花是四川省除成都外唯一的劳动力输入城市,流动人口高达30万。城市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0.1%,是成渝地区城市化率仅次于成都的城市。 攀枝花市是四川一座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宝库,有着丰富的矿产、水力和农业资源,综合竞争力高于绵阳、德阳等城市,半山地区有发展畜牧业的优良草场;高山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林木可采伐量达一千七百万立方米。同时也是川西南,滇西北的区域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 攀枝花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钒钛之都”、“中国块菌之乡”、“中国苴却砚之乡”、“国家创业城市”、“国家首批新型工业产业化基地”等称号。世界卫生组织将长春、成都、攀枝花列为中国第二批健康城市试点项目 2013年,攀枝花人均GDP65066.21元,位居四川第一。 别名:渡口、钢城、中国钒钛之都政府驻地:东区电话区号:0812 下辖地区: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 ,有16个街道办事处、44个乡镇、130个社区居委会、352个村民委员会。号称是有米(易)有盐(边)有东(区)西(区),天时地利占人(仁)和,因此被人称为最和谐的城市。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523.99亿元,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21.49亿元,第二产业386.63亿元,第三产业115.87亿元。各区县GDP分别为:东区237亿元;西区64.98亿元;仁和区100.05亿元;米易县59.59亿元;盐边县69.01亿元。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210.3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0.1%。 工业布局总体规划 东区:以服务业为主,重点发展钢铁制品业、二次资源利用、机械加工业和部分都市型工业。

攀钢发展史

攀钢发展史 11、攀钢自投产以后连续8年亏损,1980年攀钢在钢铁行业率先实行(???)的改革。 A、扩大经营自主权??? B、企业管理体制???? C、承包经营责任制??? D、利改税 12、1987年攀钢向(??)贷款2.1亿美元用于二期工程建设,成为我国第一个直接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工业企业,被新闻界誉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A、香港国际银团??? B、亚洲开发银行??? C、世界银行???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3、经国家批准,(???)成立以攀钢为核心的攀钢集团,共有54家企事单位。 A、1986年??? B、1988年??? C、1990年??? D、1992年 14、攀钢二期工程,新建设一座容积为1350立方米的(???),将一号高炉由1000立方米扩容改造成1200立方米。 A、三号高炉??? B、四号高炉??? C、五号高炉??? D、六号高炉 15、1996年11月5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实现了攀钢局部产权结构的多元化。 A、攀钢板材??? B、攀渝钛业??? C、攀长城特钢??? D、攀锦钛业 16、2000年1月,攀钢(??)兼并累计亏损达4.5亿元、濒临破产的成都无缝钢管公司实现优势互补,拓展品种结构。 A、购并式??? B、联合式??? C、承债式??? D、置换式 17、2002年10月,攀钢通过竞标成功收购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3900万股渝钛白股权,成为渝钛白(???)。 A、第一大股东 B、第二大股东?? C、第三大股东?? D、第四大股东

18、通过原始创新,攀钢加快资源利用步伐,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第二、实力最强的()企业,正向世界第一迈进。 A、重轨生产??? B、特种钢生产??? C、无缝钢管生产??? D、钒产品生产 二、双项选择题 1、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攀钢)是完全依靠我国自己的力量建设起来的()。 A、中国品种结构最齐全的钢铁生产基地 B、中国最大的钒制品和铁路用钢生产基地? C、中国西部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 D、世界最大的钛原料和钛白粉生产基地 2、攀钢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形成了()钒氮合金产业化技术、铁路用高强度钢轨热处理技术等一批国际国内领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技术。 A、普通高炉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技术 B、转炉提钒工艺技术? C、独特的钛白粉生产制造工艺技术 D、无缝钢管和特种钢生产工艺技术 3、攀钢依托资源和工艺技术优势,现已开发形成了下列()系列标志性产品。 A、以汽车大梁板为代表的大型材系列 B、以重轨为代表的高技术、高副加值产品系列 C、以三氧化二钒和钛白粉等为代表的钒钛系列 D、以优质无缝钢管为代表的管材系列 4、在攀钢下属的子公司中,以()的资产、业务、人员最

攀钢发展史

11、攀钢自投产以后连续8年亏损,1980年攀钢在钢铁行业率先实行(???)的改革。 A、扩大经营自主权??? B、企业管理体制???? C、承包经营责任制??? D、利改税 12、1987年攀钢向(??)贷款2.1亿美元用于二期工程建设,成为我国第一个直接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工业企业,被新闻界誉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A、香港国际银团??? B、亚洲开发银行??? C、世界银行???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3、经国家批准,(???)成立以攀钢为核心的攀钢集团,共有54家企事单位。 A、1986年??? B、1988年??? C、1990年??? D、1992年 14、攀钢二期工程,新建设一座容积为1350立方米的(???),将一号高炉由1000立方米扩容改造成1200立方米。 A、三号高炉??? B、四号高炉??? C、五号高炉??? D、六号高炉 15、1996年11月5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实现了攀钢局部产权结构的多元化。 A、攀钢板材??? B、攀渝钛业??? C、攀长城特钢??? D、攀锦钛业 16、2000年1月,攀钢(??)兼并累计亏损达4.5亿元、濒临破产的成都无缝钢管公司实现优势互补,拓展品种结构。 A、购并式??? B、联合式??? C、承债式??? D、置换式 17、2002年10月,攀钢通过竞标成功收购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3900万股渝钛白股权,成为渝钛白(???)。 A、第一大股东 B、第二大股东?? C、第三大股东?? D、第四大股东 18、通过原始创新,攀钢加快资源利用步伐,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第二、实力最强的()企业,正向世界第一迈进。 A、重轨生产??? B、特种钢生产??? C、无缝钢管生产??? D、钒产品生产 二、双项选择题 1、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攀钢)是完全依靠我国自己的力量建设起来的()。 A、中国品种结构最齐全的钢铁生产基地 B、中国最大的钒制品和铁路用钢生产基地? C、中国西部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 D、世界最大的钛原料和钛白粉生产基地 2、攀钢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形成了()钒氮合金产业化技术、铁路用高强度钢轨热处理技术等一批国际国内领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技术。 A、普通高炉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技术 B、转炉提钒工艺技术? C、独特的钛白粉生产制造工艺技术 D、无缝钢管和特种钢生产工艺技术 3、攀钢依托资源和工艺技术优势,现已开发形成了下列()系列标志性产品。 A、以汽车大梁板为代表的大型材系列 B、以重轨为代表的高技术、高副加值产品系列 C、以三氧化二钒和钛白粉等为代表的钒钛系列 D、以优质无缝钢管为代表的管材系列

攀枝花钢铁(钒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攀枝花钢铁(钒钛)国家新型工业化 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2010~2012年) (征求意见稿)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 二O一O年三月 攀枝花钢铁(钒钛)国家新型工业化 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2010~2012年) 2010年2月2日,我市被国家工信部命名为首批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这标志着我市围绕钒钛磁铁矿开发利用,以自主创新、综合利用和国家战略金属开发为主线的钢铁钒钛产业的发展正式纳入国家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这是对我市钢铁钒钛产业发展思路和战略的高度重视,是落实省委“7+3”产业发展、打造攀西资源发展战略高地的重要关键措施。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市钢铁钒钛产业向低消耗、高效益、循环型、生态型目标发展,把我市真正建成钢铁(钒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国内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典范,特制定本方案。 一、创建示范基地的工作目标 (一)钢铁(钒钛)产业发展规模更加壮大 到2012年,全市形成综合实力国内领先的钒钛磁铁矿采选产业集群、钛白粉精细化工深加工产业集群和钛材生产及深加工产业集群、钒制品深加工产业集群以及以钒钛低(微)合金钢、耐磨耐蚀钢为主的特色钢铁产业集群。 钒钛磁铁矿原矿开采量达到4500万吨;铁精矿产能达到1500万吨;钛精矿产能达到150万吨,富钛料产能达到120万吨(含直接还原工艺所产生的富钛料)。传统钢铁冶炼流程铁产能保持600万吨、含钒钛低(微)合金钢产能保持600万吨规模,加快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改造传统钢铁冶炼工艺,实现节能减排,不断调整优化产品结构,生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系列,从而创造600万吨钢的规模、800万吨钢的效益;尽最大努力,加快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新工艺产业化步伐,突破运用直接还原全面处理钒钛磁铁矿,为铁、钒、钛回收和资源全面回收利用创造良好条件,形成直接还原铁200万吨规模,并利用直接还原铁生产锻铸件50万吨以上。 钛白粉产能达到45万吨,海绵钛3.5万吨,钛锭1.5万吨,各类钛合金材料1万吨. 钒渣产能达到45万吨,钒制品产能(折合V2O5)达到4万吨。 2012年全市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开发及深加工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

攀枝花概况

攀枝花概况 在中国西部,有一座闻名世界的新兴工业城市,它就是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崛起的攀枝花市。 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与云南省接壤处,北距成都749公里,南到昆明351公里。全市幅员面积7434平方公里,辖两县三区。2000 年底,全市总人口10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55万。 攀枝花以资源开发的累累硕果举世瞩目,是中国重要的钢铁、能源、钒钛基地,被誉为中国西部工业明珠。 攀枝花地处“攀西大裂谷”中南段,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富甲天下的聚宝盆”。一代伟人邓小平称:这里得天独厚。 矿产资源储量巨大。在这片占全国面积不足千分之一的土地上,蕴藏着80多亿吨的钒钛磁铁矿,铁、钒、钛储量分别占全国的20%、67%、90%,钒钛磁铁矿中还伴生有钴、镍、铜、铬、锰等20多种稀贵金属。非金属矿藏也极为丰富,主要包括6亿吨优质炼焦和动力煤,1500多万吨晶质石墨,1亿多m3花岗石,以及大量的石灰石、粘土矿等冶金辅助原料。 水能资源高度富集。长江上游两大支流金沙江、雅砻江在市内汇合,年过境径流量达1100多亿立方米,形成了巨大的水能资源,可开发量达70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330万千瓦的二滩水电站已于1998年全面建成投产,是我国目前已建成投产的最大水电站。 气候资源独具特色。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岛状”立体气候,造就了全市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优势,年均气温20.3℃,年积温6638℃~7359℃,无霜期288~330天以上,日照时数2780小时,年降雨量740~1352.9 mm,雨季集中在6~10月。由于冬春逆温效应显著,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使得许多农作物具有早熟、丰产、品质优的特点。“南方的热量,北方的光照”造就了攀枝花独特的“大地温室”,拓宽了多种经济动、植物共栖共生的生态环境。 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境内生息繁衍着264种动物,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19种;植物190余科、900属、2300余种,其中2.7亿年前遗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攀枝花苏铁”,成片生长,年年开花,雌雄竞放,举世称奇,与恐龙、熊猫齐名,并称“巴蜀三宝”。 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有以二滩国家级森林公园、大黑山省级森林公园和岩口溶洞群组成的自然景观;有被誉为“象牙微雕”式的钢厂、“高峡平湖”的二滩水电站240 m高坝、呈片区组团式布局并以路“经”桥“纬”相连的城市景观;有诸葛亮“五月渡泸”遗址,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民风民俗和具有异国情调的“欧方营地”的人文景观。目前已经推出了红格温泉阳光度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工业文明和万里长江第一漂等重点旅游项目。 中央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策,为攀枝花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攀枝花作为国家在西部地区先期开发的、以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城市,已经成为西部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家和四川省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布局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把攀枝花市列为实施跨越式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攀枝花在西部大开发中承担着重大责任,肩负着重要使命。

攀枝花钒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攀枝花钒产业现状分析及 对策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攀枝花钒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攀枝花钒产业现状和问题的分析,认为攀枝花钒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链相对较短,钒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一些核心技术尚待突破,税收等优惠扶植政策不健全,缺少必要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措施,产业结构缺乏合理的规划和政策引导,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必须实现攀枝花钒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产业的合理布局,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才有利于攀枝花的钒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攀枝花产业集中度产业关联度产业链产业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制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status of Panzhihua vanadium industry Abstract:The analysis of Panzhihua vanadium industry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question, think Panzhihua vanadium industry concentration is not high, between enterprises of the industry related degree low, industrial chain is relatively short, vanadium products of low added value, some of the core technology still needs a breakthrough, tax policy is not perfect, the lack of the necessar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industrial structure, lack of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policy guidance, these problems needs to be solved urgently in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vanadium industry in Panzhihua, the reasonabl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reasonable layout of the industry, and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which will benefit the development of vanadium industry in Panzhihua.. Key words:Panzhihua industry concentration Industrial relevancy industrial chain Industrial structure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Industrial regulation

攀枝花钢铁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攀枝花钢铁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李雅薇 摘要通过对循环经济的概述,依据钢铁产业的特征分析了钢铁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指出攀枝花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大有可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攀枝花钢铁铁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循环经济钢铁产业发展模式 1 什么是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原则是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再利用”原则是指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后继续使用,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防止产品过早地成为垃圾;“资源化”原则是指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可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又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在微观层面上,循环经济要求企业节约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减量化;对生产 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并延伸到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根据资源条件和产 业布局,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在宏观层面上,循环经济要求对产 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建立和完 善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它要求按照 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目的旨在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 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减量(Reduce)、再用(Reuse)、循环(Recycle)”(简称“3R”原则)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 操作原则。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没有废物的概念,每一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物都可变成下一 生产过程的原料,所有物质都能得到循环往复的利用。整个工业生产组成了一个“资源—产

攀枝花调查报告

攀 枝 花 调 查 报 告 2011年 12月 6日

总所周知,攀枝花,一座现代化的钢城,中国的钒钛之都。她拥有巴蜀三宝之一的攀枝花苏铁、中国名砚--苴却砚、亚洲第一高坝--二滩、也有百灵山的世界第一的野生杜鹃花林...... 经过这几年攀枝花人的不懈努力,她也已经由中国十大污染城市成长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 2010攀枝花举办了第一届欢乐阳光节,取得圆满成功。但是宣传的覆盖面还不是很广泛,有一部分人还不是了解攀枝花和“欢乐阳光节”。 在此基础上为了全面的了解、认识、介绍和宣传攀枝花和“欢乐阳光节”,进一步将攀枝花和“阳光欢乐节”推向大众面前,以提升“中国钒钛之都”的形象,打造“阳光花城”的城市品牌,我们在现实生活和网上通过问卷形式对不同的人进行了调查。整理、分析得出调查情况如下: 一、调查情况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知道攀枝花的人占99%,这是个可观的数据。知道攀枝花市钢城,钒钛之都的人为59%,被誉为“阳关花城”的了解度有23%,而愿意选择攀枝花作为旅游地的人仅有29%,这说明很多人对于攀枝花的了解基本上限制在工业、钢铁业上,这方面攀枝花的公关已经做到很好了。另外,抽样统计约有48%的人选择自由行,并提前预定酒店和机票,47%选择了自助游,26%的人选择自驾游,24%的人选择跟团,这说明人们选择去攀枝花旅游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人们选择去攀枝花旅游的交通方式也是各不相同,有27%的人选择乘坐飞机,34%的人选择乘坐火车,20%的人选择乘坐旅游大巴,30%的人选择自驾游,6%的人选择其他方式。人们确定来攀枝花旅游,超过50%的人是通过网上查询和亲朋好友的推荐。此外,据统计,超过90%的人选择的旅游景点是人们所知道或了解的自然景观,他们来攀枝花有超过50%的人希望得到机票和酒店的打折优惠。但是人们对她没有更深的认识,她欠缺的是在旅游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宣传统计发现有超过50%的人希望攀枝花能够在未来着重发展第三产业。 攀枝花拥有的资源非常丰富,包括物质的、非物质的。统计发现超过60%的人不知道攀枝花有“阳光花城”的称号,其中又有超过80%的人不知道“欢乐阳光节”的举办时间。由此可见,人们目前所了解的大多是一些物质方面的资源,而她从曾因为工业被评为“十大污染城市”成长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又有多少人了解、关注到了呢?下面就来看一看针对以上问题大家又有怎样的意见和期望呢。 二、意见和期望 根据问卷,征求得到方的大家的意见和期望,总结得出如下:(一)期待”欢乐阳光节”继续弘扬“畅享缤纷冬日,相约阳光花城”的主题在提升“钒钛之都”形象的同时打造“阳光花城”的城市品牌。 (二)有针对性的吸引游客群体。先从攀枝花的市民着手,使其受到实在的优惠,树立良好的口碑,为对外宣传做好准备。

对攀钢的区位分析

摘要 攀钢基地位于康淇地轴中段两侧边缘一个古裂谷带中。裂谷带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形成储量丰富、种类齐全的矿产资源,其中钒、钦地质储量名列全国第一,钦矿资源居世界之首,钒矿占世界第三位,铁矿仅次于鞍本地区,名列全国第二位。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变我国钢铁工业布局、开发攀西资源、建设大三线做出建设攀钢的重大战略决策。攀钢是依托攀西地区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现代化大型钢铁钒钛企业集团。 本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章是对攀钢发展历程、攀钢状况和产品结构的介绍。发展历程概述了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经过三期工程建设的过程,以及对第三期工程的钢铁项目、钒钛项目、环保节能项目进行了简述。三期工程建成后,攀钢的核心竞争力将大大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国内或世界领先。 第二章是对攀钢的区位分析,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了攀钢的矿产资源优势和区域市场优势。攀钢是我国战略后方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攀钢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储量达10亿吨,除含钒、钛、铁外,还伴生有钴、镓、镍、铬等10多种矿产资源,钒、钛储量居世界首位。矿区煤炭的储量、品种、质量等方面,足以保证攀钢基地近期与远期钢铁工业所需的洗精煤、动力用煤和无烟煤。攀钢在西南区域市场内与竞争对手相比,尤其在中高端钢铁产品领域,无论是企业规模,矿产资源,还是装备和技术,乃至于营销和管理都具有显著优势,从而在区域市场形成相当市场竞争力。 第二部分分析了攀钢的地理位置偏僻、人力资源、交通运输困难、资源紧张等区劣势。攀钢所处地理位置与经济发达地区的钢铁集团相比相对闭塞,交通运输条件差,信息不灵捷,销售成本高;资源紧张,矿石储量大但品位低,生产成本高;社会发展水平低这些都成为影响攀钢发展和企业竞争力提高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关键字:攀钢、区位因素、钒钦磁铁矿、区域市场、交通运输、人力资源

攀枝花市城市交通现状分析

3 道路规划、交通预测及净现值分析3.1 交通调查 3.1.1 调查意义 ?分析全市交通现状,研究城市交通特征,明确现状交通问题; ?在调查城市交通基础信息的基础上,分析交通流变化特征,为制定交通 流理论模型、交通预测模型提供基础资料; ?通过各种交通特征参数调查,为标定分配函数各个参数提供依据。 3.1.2 调查内容 ?社会经济、交通基础信息调查(资料收集,本次调查) ?现状道路网基本参数调查(本次现场调查测算) ?机动车出行OD调查(参考2004年攀枝花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数据,进 行调查修正) ?道路断面流量调查(参考历年交通流量调查数据,进行补充调查) ?交叉口流量调查(参考历年交通流量调查数据,进行补充调查) ?现状交通流组织调查(补充调查) ?路段车速-流量调查(补充调查) 3.1.3调查方法(针对补充调查) 本次交通调查所需数据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采用2004年攀枝花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调查数据并进行适当修正,二是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查,下面就重点对修正的断面流量调查和补充的路段车速-流量调查进行说明。 1)道路断面交通流量调查 ?调查时间 第一时间段:早高峰:7:00~9:00 第二时间段:平峰:14:00~16:00 第三时间段:晚高峰:17:15~19:15 ?使用工具

计时器、记录板(夹)、记录纸和笔。 ?调查方法 路段的每个方向上安排2名调查员在易观测的地点进行观测,记录各类机动车通过该观测断面的交通流量,以10min为记录时段长度。 2)路段车速-流量调查 ?调查时间 分别在高峰、平峰(得到不同流量下的速度)和低峰调查(得到零流速度) ?使用工具 测试小汽车、计时器、记录板(夹)、记录纸和笔。 ?调查方法 在不同时段对选取的不同路幅形式的道路进行调查。 通常将两个主要交叉口间的路段定为一个测试单元(图中A、B两点间),A 为上游交叉口的停车线处,B为下游交叉口的停车线处,C为下游交叉口引道排队的最前端。在调查开始前,应首先将选取的道路分成n个单元。 共需1+n人,一个人坐在小汽车中(跟车员),负责调查车速,其余n个人分布在n个调查单元上(观测员),负责观测路段上的交通流量。 从小汽车通过A处的停车线开始计时,跟车员记下当时的里程表读书和时间读书。同时通知紧挨着下游路口的观测员开始观测通过停车线的机动车流量,直到测试小汽车通过观测停车线为止。在测试小汽车通过引道前端的C点和观测B点时也应记下相应的里程表读书和时间读书,当通过B点时,该单元调查结束,下一个单元的调查随即开始,直到n个单元全部调查完毕。然后测试小汽车掉转车头,进行另一个方向的测试,各观测员只需转到路的另一侧即可。调查方法同上。 观测地点 图3.1 交通流量特性调查点部示意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