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口腔解剖与牙雕刻技术A卷 (1)

2017口腔解剖与牙雕刻技术A卷 (1)

2017口腔解剖与牙雕刻技术A卷 (1)
2017口腔解剖与牙雕刻技术A卷 (1)

十堰市医药卫生学校2017-2018学年第1学期期末

《口腔解剖与牙雕刻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16级口腔班 A卷)

班级:学号:姓名: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中线:

2、舌隆突:

3、髓室:

4、根管侧支: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动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过程的特点是

A、牙根长度增加

B、牙体数目由多变少

C、牙根数目减少

D、牙尖高度降低

E、磨牙逐渐前移

()2、解剖牙冠是指

A.牙体被牙釉质包被的部分

B.牙体被牙骨质包被的部分

C.牙体暴露于口腔的部分

D.牙本质分布的部分

E.牙尖与窝沟分布的部分

()3、按照牙体在口腔存留时间久暂,人类牙体可以分为

A.上颌牙体和下颌牙体

B.乳牙和恒牙

C.前牙和后牙

D.切牙和尖牙

E.正常牙体与多生牙

()4、上颌尖牙的萌出时间是

A.7岁左右

B.8岁左右

C.9岁左右

D.11岁左右

E.13岁左右

()5、三角嵴位于

A.颊面

B.舌面

C.咬合面

D.近中面

E.远中面

()6、依照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记录牙位方法,右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应该记录

A.25

B.35

C.15

D.45

E.75

()7、不与邻牙远中面接触的牙体是

A.侧切牙

B.尖牙

C.中切牙

D.第一前磨牙

E.第三磨牙

()8、关于斜嵴的解释,准确的是

A.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与近中舌尖三角嵴相连而构成

B.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与远中舌尖三角嵴相连而构成

C.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与远中舌尖三角嵴相连而构成

D.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舌尖与远中舌尖三角嵴相连而构成

E.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舌尖与远中颊尖三角嵴相连而构成

()9、近远中切角相似的牙体

A.上颌侧切牙

B.下颌中切牙

C.上颌中切牙

D.下颌侧切牙

E.下颌切牙

()10、颊尖顶偏向牙体长轴远中的是

A.上颌第二前磨牙

B.下颌第一前磨牙

C.上颌第一前磨牙

D.下颌第二前磨牙

E.上颌前磨牙

()11、牙冠颊舌径、近远中径与牙冠高度相似的牙是()

A.上颌第二前磨牙

B.下颌第一前磨牙

C.上颌第一前磨牙

D.下颌第二前磨牙

E.上颌前磨牙

()12、以宽冠窄根为特点的牙是

A.上颌乳侧切牙与乳尖牙

B.上颌乳尖牙与乳磨牙

C.上颌乳中切牙与侧切牙

D.上颌乳磨牙

E.下颌乳磨牙

()13、髓腔的增龄性变化,在磨牙髓腔中继发性牙本质主要沉积于

A.髓室底

B.颊侧髓壁

C.舌侧髓壁

D.髓室顶

E.根尖孔

()14、多发生畸形中央尖的前磨牙

A.上颌第二前磨牙

B.下颌第一前磨牙

C.上颌第一前磨牙

D.下颌第二前磨牙

E.上颌前磨牙

()15、起自于下頦棘的肌肉是

A.頦舌肌

B.咬肌

C.下颌舌骨肌

D.茎突舌骨肌

E.頦舌骨肌

()16、寻找颏孔的标志是

A.下颌中切牙 B .下颌侧切牙 C. 下颌尖牙

D.下颌前磨牙

E.下颌磨牙

()17、喙突上附着的肌肉为

A.咬肌和颞肌

B.颞肌和颊肌

C.颊肌

D.翼内肌

E.翼内肌

()18、止于颞下颌关节囊和关节盘的肌肉有

A.翼内肌深头

B.翼内肌浅头

C.翼外肌上头

D.翼外肌下头

E.颞肌

()19、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注射法时,针头应在

A.下颌孔平面

B.下颌孔上方约0.5cm

C.下颌孔上方约1.0cm

D.下颌孔上方约1.5cm

E.下颌孔上方约2cm

()20、出入切牙孔的血管和神经是

A.腭降动脉及腭神经

B.鼻腭神经、血管

C. 腭前神经、血管

D.腭中神经及血管

E.腭后神经及血管

()21、颞下颌关节区的负重区为

A.髁头的前斜面和关节结节的前斜面

B.髁头的后斜面和关节结节的前斜面

C.髁突的前斜面和关节结节的后斜面

D.髁头的后斜面和关节结节的后斜面

E.髁突的横嵴和关节结节的前斜面

()22、唇的血供主要来自

A.舌动脉

B.面动脉

C.上颌动脉

D.颞浅动脉

E.面横动脉

()23、关于翼静脉丛的交通途径错误的描述是

A.经破裂孔静脉网至海绵窦

B.经破裂孔导血管至海绵窦

C.经上颌静脉至下颌后静脉

D.经面深静脉至面静脉

E.经面横静脉至面静脉()24、颏孔多朝向

A.前、下、内

B.后、上、外

C.后、下、内

D.前、上、外

E.后、上、内

()25、支配上颌第一磨牙及牙龈的神经有

A.腭前神经和下牙槽后神经

B.鼻腭神经和下牙槽后神经

C.腭前神经、上牙槽中神经、上牙槽后神经

D.鼻腭神经、上牙槽中神经、上牙槽后神经

E.腭前神经、上牙槽前神经、上牙槽中神经

()26、导致眼睑不能闭合,可能损伤的是

A.面神经颧支

B.面神经颞支

C.面神经颊支

D.面神经下颌缘支

E.面神经颈支

()27、舌动脉在舌骨舌肌前缘处分为哪两支终支

A.舌下动脉和舌深动脉

B.舌深动脉和舌背动脉

C.頦下动脉和舌背动脉

D.舌背动脉和舌下动脉

E.頦动脉和舌下动脉

()28、面总静脉是由哪两条静脉汇合而成的

A.面静脉和下颌后静脉前支

B.面深静脉和下颌后静脉前支

C.耳后静脉和下颌后静脉前支

D.耳后静脉和下颌后静脉后支

E.耳后静脉和面静脉

()29、下列神经属于下颌神经后干的是

A.颞深神经

B.翼内肌神经

C.翼外肌神经

D.颊神经

E.耳颞神经

()30、当患者出现口角歪斜时,是面神经的哪一支受损

A.颧支

B.颞支

C.颊支

D.下颌缘支

E.颈支

三、填空题(每空1.5分,共15分)

1、根据恒牙的形态及功能可分为()、()、()、()

2、上颌尖牙唇轴嵴自牙尖顶至()

3、近中沟越过近中边缘嵴至近中面的前磨牙是()

4、上颌骨的四个突起()、()、()、()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简述上颌中切牙的外形

2、简述上颌骨三对支柱

3、简述上颌神经走形及分布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考点大全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复习资料 1.上颌骨位置毗邻 位于颜面中部,左右各一,相互对称,是除下颌骨外最大的口腔颌面部骨,形成整个上颌部,与颧骨,额骨,蝶骨、鼻骨、犁骨、泪骨、腭骨等邻接。构成眼眶底部、口腔顶的大部分、鼻腔外侧壁和底部、部分颞下窝和翼腭窝、翼上颌裂及眶下裂。 2.腭大孔骨性标志和粘膜标志上颌牙槽突与腭骨水平部共同构成腭大孔,有腭前神经通过。该孔一般为位于上颌第三磨牙腭侧牙槽嵴顶至腭中缝连接线的中点。在覆盖黏骨膜的硬腭上,腭大孔的表面标志位于上颌第三磨牙腭侧牙龈缘至腭中缝连线的中外1\3 的交点上,距硬腭后缘约0.5cm 处。 3.上颌窦与各牙关系上颌窦的下壁由前向后盖过上颌第二前磨牙到上颌第三磨牙的根尖,与上述牙根尖之间以较薄的骨板相隔,甚至无骨板而紧覆以黏膜其中以上颌第一磨牙根尖距上颌窦下壁最近,上颌第二磨牙次之,第二前磨牙与第三磨牙次之。 4.上颌骨薄弱部位 а.从梨状孔下部平行牙槽突底部经上颌结节至蝶骨翼突,临床上的上颌骨Le Fort I型骨折线。b?通过鼻骨、泪骨、颧骨下方至蝶骨翼突,即上颌骨Le Fort II型骨折线 c.通过鼻骨、泪骨、眶底、颧骨上方至蝶骨翼突,即上颌骨Le Fort III型骨折线。 5. 上颌骨血供 上颌骨血液供应极为丰富,即接受骨内上牙槽动脉的血供,又接受来自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腭降动脉以及蝶腭动脉等分布于颊、唇、腭侧黏骨膜等软组织血供。这一多源性血供的特点,为正颌外科提供了解剖学依据。由于上颌骨血供丰富,故其抗感染能力强,骨折愈合亦迅速,但手术或外伤后出血较多 б.下颌管走形及规律 走形:在下颌支内,该管行向前下,至下颌体内几乎水平向前,在经过下颌诸牙槽窝下方时,发出小管到各牙槽窝,最后向前经颏管与颏孔相连接,通过神经、血管。 规律: a 下颌管距骨内板较外板为近,下颌骨内板常构成下颌管的内壁,而下颌管的上下外壁往往与骨松质邻接。 B下颌管距下颌支前缘较后缘为近 c 下颌管距下颌体下缘较牙槽缘为近。 7.下颌骨的薄弱部位 A 正中联合(是胚胎发育时两侧下颌突的连接处,位置最为突出。) B 颏孔区(此处有颏孔,又有下颌前磨牙的牙槽窝) C 下颌角(骨质较薄且有下颌第三磨牙牙槽窝位于其间,如下颌第三磨牙阻生,则骨质更薄) D 髁突颈部(比较细小,其上下均较为粗大) 8.面神经管走行 起自内耳道底上部的面神经管口,初呈水平位行向前外,再以直角转向后外,而后垂直下行,止于茎乳孔,管内有面神经通过。 9.颞下颌关节由颞骨关节窝和关节结节,下颌骨髁突,居于两者之间的关节盘,及外侧包绕的关节囊和囊内外韧带构成 韧带 A 颞下颌韧带可防止髁突向外侧脱位,并与下颌后退运动关系密切 B 蝶下颌韧带悬吊下颌,防止张口过大的作用 C茎突下颌韧带限制下颌过度前伸 血供颞浅动脉和上动脉(颈动脉分支)

2018口腔解剖与牙雕刻技术B卷

十堰市医药卫生学校2017-2018学年第1学期期末 《口腔解剖与牙雕刻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17级口腔班 B卷) 班级:学号:姓名: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萌出: 2、横嵴: 3、楔状隙: 4、根尖孔: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 1、()临床牙冠是指 A.被牙龈覆盖的部分 B.发挥磨碎功能的部分 C.显露于口腔的部分 D.被牙本质所包裹的牙体部分 E.由牙釉质所包裹的牙体部分 2、()牙的功能不包括 A.捣碎和磨细食物 B.发音与言语功能 C.切割食物的功能 D.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 E.保持口腔清洁 3、()牙萌出的特点错误的是 A.左右对称同期萌出 B.下颌牙比上颌同名牙萌出早 C.女性萌出早于男性 D.最早萌出的是下颌乳中切牙 E.最早萌出的是下颌中切牙 4、()对三角嵴的解释正确的是 A.位于合面,由牙尖的两斜面相遇而成 B.三个面相交而成 C.牙尖的近中和远中两斜面汇合而成 D.从牙尖顶伸向牙颈部的纵行隆起 E.两轴面相交而成 5、()下颌第一双尖牙形态中哪一点是错误的 A.唇面五边形 B.颊尖明显大于舌尖 C.可见近中沟 D.可见横嵴 E.牙冠舌倾 6、()畸形中央尖常发生于 A.上颌第二前磨牙 B.上颌侧切牙 C.下颌第二前磨牙 D.上颌第一前磨牙 E.上颌前磨牙 7、()上颌第一磨牙形态中哪一点是错误的 A.颊沟末端形成点隙 B.可出现卡式尖 C.牙冠斜方形 D.牙根颊舌向分叉大 E.合面五边 8、()下颌第一磨牙的最小牙尖是 A.远中尖 B.近中舌尖 C.近中颊尖 D.远中舌尖 E.远中颊 9、()上颌第二磨牙牙根分叉后名称正确的是 A.远中颊根、近中根、近中舌根 B.远中根、近中根 C.近中颊根、腭根、远中舌根 D.近中颊根、腭根、远中颊根 E.近中舌根、颊根、远中舌根 10、()第三磨牙的形态特点中错误的是A.其标准形态一般与第一磨牙相同 B.合面副沟多 C.牙的形态、大小、位置变异很多 D.根多合并成一锥形根 E.牙尖和边缘嵴明显 11、()下颌第二乳磨牙的特点除外 A.牙冠颈部明显缩小,颈嵴特突,牙冠由颈部向合面缩小 B.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及远中尖的大小约相等 C.牙冠短小,色白 D.第二乳磨牙的根干短,牙根向外张开 E.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大小相等,远中尖最 12、()10岁男童下颌一牙体特点是颊面似为一以近中缘为底的三角形,两颊尖之间有颊沟,颊颈嵴近中部分最突,呈明显的结节状。近中面近似以颈嵴为底的三角形。咬合面近似一以远中缘为底的三角形。该牙是 A.下颌第二磨牙 B.下颌第三磨牙 C.下颌第一磨牙 D.下颌第一乳磨牙 E.下颌第二乳磨牙 13、()髓室是由几个面组成() A.3个面 B.4个面 C.2个面 D.5个面 E.6个面 14、()副根管是指 A.根管的细小分支 B.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处的管道 C.常与根管成垂直角度 D.主根管的分叉,贯穿牙本质和牙骨质通向牙周膜 E.根尖部根管发生分歧 15、()某患者因右侧下颌第三磨牙水平阻生,翻瓣凿骨拔出,术后右侧下唇麻木,下颌尖牙处口内黏膜创伤性溃疡。损伤的神经是 A.下牙槽神经 B.下牙槽神经的下颌舌骨肌支 C.舌神经 D.颏神经 E.颊神经 16、()某颅底骨折患者出现同侧面肌麻痹,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唾液分泌障碍,听觉过敏、情感性和反射性味觉分泌障碍。其造成损伤的神经是 A.面神经在鼓索分出处的远端 B.面神经在分出鼓索与分出镫骨肌神经之间 C.面神经在分出镫骨肌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之间 D.面神经在膝状节与内耳门之间 E.位听神经 17、()上颌骨不参与以下哪个解剖结构的构成 A.口腔顶和鼻腔顶 B.鼻腔侧壁 C.翼上颌裂及眶下裂 D.颞下窝和翼腭窝 E.颞窝 18、()以下哪个解剖结构不位于下颌骨体部外侧 A.颏孔 B.正中联合 C.外斜线 D.頦棘 E.頦结节 19、()以下哪个解剖结构属于上颌骨 A.颞突 B.翼突 C.腭突 D.锥突 E.喙突 20.()以下关于眶下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眶下孔内有眶下神经、血管通过 B、眶下孔朝向前内下方,行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时进针方向应该为前内下 C、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5cm D、眶下孔向后外上通入眶下管 E、眶下孔的下方骨面上有尖牙窝 21、()关于上颌骨支柱及支架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承受咀嚼压力明显的部位,骨质较厚,利于将咀嚼压力传导至颅底 B、尖牙支柱起于上颌尖牙区的牙槽突,上行经眶内缘至额骨 C、均下起上颌骨的牙槽突,上达颅底 D、颧突支柱主要承受前磨牙区的咀嚼压力 E、翼突支柱主要承受磨牙区的咀嚼压力 22、()咬肌的起始部位为 A.翼外板内侧 B.腭骨锥突 C.颞窝 D.蝶骨大翼 E.上颌骨颧突及颧弓下缘的前2/3和颧弓深面 23、()不属于咀嚼肌范畴的肌是 A.颞肌 B.茎突舌肌 C.咬肌 D.翼内肌 E.翼外肌 24、()以下哪个肌肉参与颞下颌关节盘前伸部组成 A.颞肌 B.翼内肌 C.咬肌 D.翼外肌 E.二腹肌 25、()寻找腮腺导管口的标志是

口腔执业医师复习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4

第四单元口腔功能 ●考什么? ●最重点是什么? 下颌运动的形式和范围 咀嚼运动中的生物力 第一节下颌运动 下颌运动是口腔功能的基础,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运动下颌的肌肉与颞下颌关节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 (一)控制下颌运动的因素 控制下颌运动的因素有四个:①右侧颞下颌关节;②左侧颞下颌关节; ③;④神经肌肉。其中双侧颞下颌关节是难以改变的,而

因素可在一定范围内人为地加以调整。通过调改 面或重建咬合,可改变应力在牙周膜上的分布,从而改变本体感受器传人的信号、间接地调节神经肌肉的反应,以达到影响下颌运动的目的。 (二)下颌运动的形式和范围 1.下颌运动的形式下颌运动极为复杂,通常将其归纳为开闭口运动,前后运动及侧方运动三种基本形式: (1)开闭口运动:正常情况下,两侧颞下颌关节运动是对称的。开口型(从正面观察下颌下降时颏点运动的方向)呈“↓”。为叙述方便,可将开颌运动分为小开颌运动、大开颌运动和最大开颌运动三个阶段,而闭颌运动则大致是循开颌运动原轨迹作相反方向的运动。 小开颌运动,下颌下降约2cm。髁突仅作转动运动。运动轴心在髁突。活动发生在关节下腔,关节盘基本不动。 大开颌运动,下颌下降约2cm以上,髁突不仅有转动运动,同时还有滑动运动。髁突带动关节盘协调地沿关节结节后斜面向前下方滑动,关节盘在向前滑动的同时又稍向后方旋转。转动运动的轴心仍在髁突,而滑动运动的轴心则在下颌孔附近。因此,大开颌运动是转动运动和滑动运动相结合的混合运动。活动既发生在关节下腔又发生在关节上腔,并且有两个运动轴心。在正常情况下,大开颌运动时,髁突可滑到关节结节处或稍前方。关节盘的中间带夹在关节结节顶和髁突嵴顶之间。此时关节盘颞后附着的弹性纤维可

颌面部应用解剖与生理

颌面部应用解剖与生理 一、颌骨 颌骨通常指上颌骨与下颌骨。 (一)上颌骨 上颌骨位于颜面中部,是面中部最大的骨骼,左右各一,相互对称,其解剖形态极不规则,由一体(上颌骨体)和四突(额突、颧突、牙槽突和腭突)构成。上颌骨与鼻骨、额骨、筛骨、泪骨、犁骨等邻近骨器官相连构成眼眶、鼻底和口腔顶部。 1.上颌骨体分为四面一腔即前、后、上、内四面和上颌窦腔。 (1)前外面:又称脸面。上界与眶下缘相连,下界为牙槽突底部,内界为鼻切迹,外界为颧牙槽嵴。在眶下缘中点下方0.5-1cm处有椭圆形的眶下孔,眶下神经、血管从此通过。眶下孔的下方,尖牙与双尖牙的上方骨面有一深窝,称为尖牙窝。此处骨质菲薄,常经此凿骨进入上颌窦内施行手术。 图为上颌骨(左图为外侧面观,右图为内侧面观) (2)后面:又称颞下面。一般以颧牙槽嵴作为前壁与后壁的分界线,参与颞下窝及翼、腭窝前壁的构成,在其后方骨质微凸呈结节状,称上颌结节。上颌结节上方有2-3个小骨孔,有上牙槽后神经血管通过。颧牙槽嵴和上颌结节是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 (3)上面:又称眶面,构成眼眶下壁,呈三角形。眶下沟向下延伸成眶下管并开口于眶下孔。上牙槽前,中神经由眶下管内分出,经上颌窦前壁和外侧壁分布到前牙和前磨牙。 (4)内面:又称鼻面,构成鼻腔外侧壁。在中鼻道中上颌窦开口通向鼻腔。施行上颌窦根治术和上颌窦囊肿摘除时,可在鼻道开窗引流。 (5)上颌窦:呈锥形空腔,底向内,尖向外,伸入颧突,底部有上颌窦开口。上颌窦壁即骨体的四壁的骨质皆薄,内面衬以上颌窦黏膜。 上颌窦底与上颌后牙根紧密相连,有时反隔以上颌窦黏膜,故当上颌前磨牙及磨牙根尖感染时,易于穿破上颌窦黏膜,导致牙源性上颌窦炎;在拨除上颌前磨牙和磨牙断根时,应注意勿将根推入上颌窦内。 2.上颌骨突包括额突、颧突、牙槽突和腭突。 (1)额突:为一坚韧骨片,与额骨、鼻骨、泪骨相连。位于上颌骨体的内上方。 (2)颧突:呈锥体形,与颧骨相连,向下至第一磨牙形成颧牙槽嵴。位于上颌骨体的外上方。 (3)牙槽突:位于上颌骨体的下方,与上颌窦前、后壁紧密相连,左右两侧在正中线相连形成弓形,是上颌骨包在牙根周围的突起部分,每侧牙槽突上有7-8个牙槽窝容纳牙根。前牙有前磨牙区牙槽突的唇、颊侧骨板薄而多孔,此结构有利于麻醉药物渗入骨松质内,达到局部浸润麻醉目的。 (4)腭突:牙槽突内侧伸出的水平骨板,后与腭骨的水平板相接,两侧在正中线相连接组成硬腭,将鼻腔与口腔隔开,硬腭前份有切牙孔(腭前孔),后份有腭大孔(腭后孔),有神经、血管通过。 上颌骨存在骨质疏密厚薄不一,连接骨缝多等因素,构成解剖结构上的一些薄弱环节,易发生横断性骨折。主要有下述三条薄弱线:第一薄弱线是从梨状孔下部平行牙槽突底经上颌结节至蝶骨翼状突,即上颌骨Le Fort I 型骨折线;第二薄弱线是通过鼻骨、泪骨,颧骨下方至蝶骨翼状突,即上颌骨Le Fort II 型骨折线;第三薄弱线

口腔执业医师题-口腔解剖生理学_0

口腔执业医师题-口腔解剖生理学 1、混合唾液中固体物质约占 A.0.4% B.0.8% C.0.2% D.0.6% E.1% 2、在咀嚼过程中,磨损的定义是 A.牙面与牙面之间的摩擦而造成牙齿缓慢地渐进性消耗 B.牙面与外物机械摩擦而产生的外物机械损耗 C.牙面与食物之间的摩擦而造成牙齿缓慢地渐进性消耗 D.牙面与外物机械摩擦而造成牙体损耗 E.以上都对 3、唾液中主要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G B.SIgA C.IgA D.IgM E.IgE

4、以下关于牙齿磨损的描述,正确 A.咀嚼磨损会导致牙体硬组织的严重丧失 B.只有非咀嚼磨损,会引起牙齿病理性改变 C.生理性磨损是机械摩擦作用而造成的牙体硬组织慢性损耗 D.均匀适宜的磨损对牙周组织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E.磨损均可引起牙本质过敏 5、使口腔保持中性,避免损伤口腔组织是唾液的 A.稀释作用 B.中和作用 C.溶媒作用 D.冲洗作用 E.缓冲作用 6、临床窝沟封闭术操作失败的最常见原因是 A.酸蚀时间不适宜 B.光固化时间较长 C.清洁牙面不彻底 D.酸蚀后唾液污染 E.封闭窝沟无气泡

7、目前预防龋病效果最好的糖的代用品是 A.山梨醇 B.甘露醇 C.糖精 D.木糖醇 E.蛋白糖 8、由口腔医生进行菌斑染色时常用的方法为 A.显示液涂布法 B.刚果红正染法 C.显示液含漱法 D.显示液喷雾法 E.刚果红负染法 9、唾液维持口腔pH值是由于唾液的 A.清洁作用 B.保护作用 C.消化作用 D.缓冲作用 E.稀释作用 10、目前公认比较成熟的化学控制茵斑的制剂为

A.0.1%高锰酸钾溶液 B.0.12%氯己定溶液 C.3%过氧化氢溶液 D.2%氟化钠糊剂 E.0.1%雷夫奴尔溶液 11、三角嵴位于 A.颊面 B.近中面 C.咬合面 D.舌面 E.远中面 12、动物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过程中的特点是 A.牙根长度增加 B.牙尖高度降低 C.牙根数目减少 D.牙体数目由多变少 E.磨牙逐渐前移 13、上颌尖牙的萌出时间是 A.8岁左右

医考类口腔执业医师分类模拟题口腔解剖生理学(三)含答案

口腔执业医师分类模拟题口腔解剖生理学(三) A2型题 1. 患者男,17岁,近来饮冷水时有左上后牙一过性疼痛。检查发现:左上第一磨牙近中邻面有深龋洞,在治疗这个龋过程中,最易出现意外穿髓的部位是 A.近中颊侧髓角和远中颊侧髓角 B.近中舌侧髓角和远中舌侧髓角 C.近中颊侧髓角和近中舌侧髓角 D.远中颊侧髓角和远中舌侧髓角 E.近中颊侧髓角和远中舌侧髓角 答案:C 2. 患儿男,1岁半,口内检查发现上下颌乳中切牙和乳侧切牙均已萌出,按照一般乳牙萌出顺序在其口内萌出的下一颗牙为 A.上颌乳尖牙 B.下颌乳尖牙 C.上颌第一乳磨牙 D.下颌第一乳磨牙 E.下颌第二乳磨牙 答案:D 3. 患者男,50岁,左上中切牙有深楔状缺损,可探及露髓孔,探无感觉。X线检查发现根尖有大面积阴影。在进行根管治疗时,有关开髓部位的选择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由于楔状缺损部位已经通髓腔,可从楔状缺损处制备进入髓腔的洞形 B.由于切牙的舌面窝髓壁薄,可以从舌面窝向牙颈部方向钻入 C.由于切牙的髓腔形态与切牙的外形基本一致,可以从切端开始向牙根方向钻入 D.只要能进入髓腔的任何一部位都可以

答案:B 4. 患儿女,11岁,口内检查发现上颌右侧区有恒中切牙、恒侧切牙、乳尖牙、第一恒前磨牙、第二乳磨牙及第一恒磨牙,这些牙齿可用临床牙位记录法(部位记录法)记录为 A. B. C. D. E. 答案:D 5. 患者女,25岁,因重度四环素牙欲行切牙贴面修复。临床检查发现:除牙齿颜色呈深褐色外,无明显牙体缺损,在制作树脂贴面形成中切牙唇面外形时,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近中边缘嵴和远中边缘嵴一样,比较直 B.切缘与近远中边缘嵴都成直角 C.颈缘成直线型 D.切缘与远中边缘嵴所成的角度比近中边缘嵴成的角度要圆钝 E.颈切径小于近远中径 答案:D 6. 患者男,30岁,因外伤导致右侧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冠折断,经完善根管治疗及桩核修复后,开始进行烤瓷冠修复。临床检查发现上颌牙弓排列整齐,外形正常,前牙呈浅覆

牙体雕刻技术

牙体雕刻技术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牙体雕刻技术》课程标准 建议课时数:144学时 适用专业:口腔修复工艺 一、课程性质 《牙体雕刻技术》是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之一。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发展潜能的义齿企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先修课程:《口腔解剖学》、《口腔医学美学》。 后修课程:《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 二、课程设计思路 1.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相结合,课程设计全面性。本课程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既能够正确使用常用器械和设备,并能进行一倍及三倍牙雕刻,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2.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相转换,课程设计职业性。深入义齿企业调研,对学生实际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将工作任务转换为学习任务,充分体现课程设计的职业性。 3.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按牙体雕刻的制作流程来设计,每个项目的完成都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做中学,做中教”,充分体现课程的实践性。 4.线上与线下资源共享,课程设计开放性。应有开放性教学资源,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资源平台进行学习,有效的延伸学生课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三、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加深对牙冠外形特点的认识,完全掌握各牙牙冠外形的细节特征。 2.深刻认识不同牙冠外形的功能意义,以及不同功能接触特点对牙冠外形的不同需求 3.掌握牙体的相关理论知识及雕刻流程。 能力目标: 1.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完成具有代表意义的牙体雕刻,掌握牙齿的基本解剖特点。 2.熟练掌握恒牙雕刻方法,能够独自进行目标牙的外形雕刻,并掌握口腔科常用雕牙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学会应用解剖生理知识,理解牙体解剖形态的生理意义。 素质目标:

口腔颌面颈部解剖

第三章口腔颌面颈部解剖[题目答案分离版] 字体: 一、A1 1、关于腭大孔的叙述。那项是不正确的 A.距硬腭后缘约0.5cm处 B.有腭前神经和血管通过 C.位于腭侧牙槽嵴顶至腭正中缝弓形连线的中点 D.由上颌骨牙槽突与腭骨水平部共同构成 E.是翼腭管的下口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腭大孔:位于硬腭后缘前方约0.5cm处,上颌第三磨牙腭侧,相当于腭中缝至龈缘的外、中1/3交界处。 【该题针对“第三单元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2、以下关于眶下孔的叙述中那项是错误的 A.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5cm处 B.眶下孔内有眶下神经、血管通过 C.眶下孔朝向前内下方,行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时进针方向应为前内下 D.眶下孔向后外上方通入眶下管 E.眶下孔的下方骨面上有尖牙窝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行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时,进针的方向是向上、后、外。 眶下孔向后外上方通入眶下管。 【该题针对“第三章单元测试(2讲)”知识点进行考核】 3、上颌骨的四突不包括 A.额突 B.颧突 C.颞突

D.腭突 E.牙槽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上颌骨的四突分别称为额突、颧突、腭突和牙槽突。 颞突是颧骨的突起之一。 颞突:从体的上部向上延伸,分为深浅两部。颞深脂肪突呈窄舌状,位于蝶骨大翼和颞肌间(颞前间隙内),脂肪突的深面是眶外侧壁的后方和颧骨的体部,后侧贴附于蝶骨大翼上。上端最高点平眼外眦水平或稍下方。 【该题针对“第三单元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4、以下哪个解剖结构不位于下颌骨体部外侧面 A.外斜线 B.颏孔 C.正中联合 D.颏棘 E.颏结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下颌体:外侧面中线处有正中联合;正中联合两旁有左右各一的颏结节;从颏结节向后上延至下颌支前缘的骨嵴,称为外斜线,有降下唇肌及降口角肌附着;在外斜线上方,下颌第二前磨牙的下方或第一、第二前磨牙之间的下方,下颌体上、下缘之间略偏上处有颏孔。其内侧面近中线处有两对突起,上颏棘和下颏棘。 因此本题答案选D颏棘。 5、上颌骨不参与以下哪个解剖结构的构成 A.翼上颌裂及眶下裂 B.口腔顶和鼻腔底 C.鼻腔侧壁

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专科 实验大纲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大纲 「供口腔医学专科使用」 前言 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按照54学时的教学计划编写,其中:面授学时18学时,实验学时6学时,自学学时30学时。教材使用皮昕主编的《口腔解剖生理学》。本课程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牙体牙列的正常形态,口腔颌面颈部解剖特点,以便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有的放矢。 一、学时分配表: 二、教学内容: 实验一:牙体测量与雕刻 目的要求∶ 1、了解口腔牙齿的形态与尺寸,掌握牙体测量方法,了解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 2、掌握各牙位牙齿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特点,熟悉该牙雕刻的方法与步骤以及操作技术和工具的 正确使用。 实验内容∶ 1、测量离体牙或石膏模型,将测得的数值写入实验报告。 2、雕刻刀的正确使用,至少选择雕3牙位牙齿进行雕刻。 实习二: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目的要求∶

1、掌握上、下颌骨的位置,形态结构及与临床有关的标志。掌握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即关节窝和关节结节的形态和结构特点,颞下颌关节的运动。掌握腮腺的境界、解剖层次、内容、导管等特点及临床意义;面神经的走行及分布,与腮腺的关系;联系临床暴露面神经主干或周缘支的方法。 2、熟悉鼻骨,颧骨,腭骨,蝶骨,颞骨,舌骨的位置及形态结构。关节韧带的位置、起止、作用。 3、了解了解颞下颌关节盘的组织结构。 实验内容∶ 1、观看本章节多媒体课件、VCD及图库。 2、实验带教老师讲解本次实验要点。 3、在实验带教老师指导下,学生自己观察教学标本。 实习三:口腔、颌面颈部局部解剖 目的要求∶ 1、掌握腮腺的境界、解剖层次、内容、导管等特点及临床意义;面神经的走行及分布,与腮腺的关系;联系临床暴露面神经主干或周缘支的方法。 2、熟悉颌面部表面解标志。 3、了解面部比例关系、美容角。 实验内容∶ 1、观看本章节多媒体课件、VCD及图库。 2、实验带教老师讲解本次实验要点。 3、在实验带教老师指导下,学生自己观察教学标本。

口腔执业医师复习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3

第三单元口腔颌面颈部解剖 考什么? 最重点是什么? 三叉神经的分支及分布 最难点是什么? 颌面部局部解剖 第一节骨 (一)上颌骨的解剖特点及其生理意义 上颌骨位于颜面中部,左右各一,相互对称。与邻骨连接,参与眶底、口腔顶部、鼻腔底部和侧壁、颞下窝和翼腭窝、翼上颌裂及眶下裂的构成。 1.外形上颌骨形态不规则,可分为一体四突。 (1)上颌体:前外面有眶下孔、尖牙窝,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5cm处,眶下孔向后、上、外方通入眶下管;后面(颞下面)有颧牙槽嵴、牙槽孔和上颌结节;上面(眶面)有眶下管;内面(鼻面)参与鼻腔外侧壁的构成,有上颌窦裂孔、向前下方的沟与蝶骨翼突和腭骨垂直部相接构成翼腭管。

(2)额突:与额骨、鼻骨和泪骨相接,并参与泪沟的构成。 (3)颧突:与颧骨相接。. (4)腭突:与对侧腭突在中线相接,构成硬腭。 (5)牙槽突(牙槽骨)两侧上颌牙槽突在中线相接,形成牙槽骨弓。 2.牙槽骨解剖名词 (1)牙槽骨:系上下颌骨包绕牙根周围的突起部分。 (2)牙槽窝:为牙槽骨容纳牙根的部分。牙槽窝的形态、大小与所容纳的牙根相适应。 (3)牙槽嵴:牙槽窝的游离缘。 (4)牙槽间隔:两牙之间的牙槽骨。 (5)牙根间隔:多根牙各牙根之间的牙槽骨。 3.上颌窦与牙根尖的关系上颌窦位于上颌骨内,上颌窦的底壁由前向后盖过上颌第二前磨牙到上颌第三磨牙的根尖,与上述牙根尖之间隔以较薄的骨质,甚至无骨质而仅覆以黏膜。其中以上颌第一磨牙根尖距上颌窦底壁最近,上颌第二磨牙次之,第二前磨牙与第三磨牙再次之。 4.上颌骨的支柱结构上颌骨与咀嚼功能关系密切,在承受咀嚼压力明显的部位,骨质比较厚,形成了对支柱,均下起上颌骨牙槽突,上达颅底。 (1)尖牙支柱(鼻额支柱):主要承受尖牙区的咀嚼压力,起于上颌尖牙区的牙槽突,上行经眶内缘至额骨。 (2)颧突支柱:主要承受第一磨牙区的咀嚼压力,起于上颌第一磨牙区的牙槽突,沿颧牙槽嵴上行达颧骨后分为两支:一支经眶外缘至额骨,另一支经颧弓至颅底。 (3)翼突支柱:主要承受磨牙区的咀嚼压力,由蝶骨翼突构成,翼突与上颌骨牙槽突的后端连接,将咀嚼压力传导至颅底。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牙体观察

牙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 实验一牙体观察与外形测量(3学时) 【目的和要求】牙体观察与测量是研究牙体解剖形态的方法之一,通过观察离体牙,熟练掌握各类离体牙的解剖特点,能正确认识和区分各类离体牙。通过测量,掌握牙体的测量方法,了解游标尺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 1.认识与观察离体牙 2.测量牙体牙 【实验用品】全口离体牙模型,游标尺,直尺,铅笔,模型牙。 [方法和步骤] 1.对照离体牙,复习牙的解剖形态特点,熟记各类牙的主要解剖标志。 2.熟悉游标尺的使用,练习测量数值的读取(以mm为单位)。 3.测量离体牙,具体测量的项目和方法如下:(前、后牙测量方法相同,分别见图2-1和图2-2)。 (1)牙体全长:从切端或牙尖顶至牙根尖的距离。 (2)牙冠长:从切端或最高的牙尖顶至颈缘根方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图2.IA,图2-2A)。 (3)牙根长:从颈缘的根方最低点至根尖的距离(图2-18,图2-2B)。 (4)牙冠宽:牙冠近中、远中面最突点(接触点)之间的距离(图2-IC,图2-2C)。 (5)牙颈宽:唇面颈缘处与近远中缘相交点之间的距离(图2.1D,[]2-2D)。 (6)牙冠厚:牙冠唇面与舌面最突点之间的距离(图2-1E,图2-2E)。 ABC E D

FG 图2-1前牙测量方法 A.牙冠长8.牙根长c.牙冠宽D.牙冠厚E,牙颈宽 F.牙颈厚G.近远中面颈曲度 EFG 图2-2后牙测量方法 A.牙冠长8.牙根长C.牙冠宽D.牙颈宽E.牙冠厚F.牙颈厚G.近远中面颈曲度 (7)牙颈厚:牙颈唇面与舌面颈缘上最低点的距离(图2.1F,图2-2F)。 (8)近远中面颈曲度:从近中面或远中面颈缘在唇侧和舌侧缘交点的连线与颈缘最凸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图2.1G,图2-2G)。 将测量结果填入实验结果表中。 4.根据测量数值,对照离体牙,分别绘出上颌中切牙、下颌第一磨牙各面的外形。[思考题] 1.上颌中切牙和尖牙的鉴别要点是什么?如何区分上下颌的前牙? 2.如何区分上下颌和左右侧的前磨牙? 3.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的鉴别要点是什么? 4.上下颌第一磨牙为三根时,其牙根的分布、形态有何区别? 【实验报告与评定】评定离体牙的测量结果和绘制的外形图。 实验二上颌中切牙的雕刻(3学时) 【目的和要求】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与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实验内容】 1.雕刻刀的正确使用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简介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基本职业技能和基本职业素养,具有继续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面向口腔医院义齿制作中心、综合医院口腔科技工室、口腔义齿制作公司、口腔材料、设备经营企业等行业一线岗位,从事义齿修复工艺技术、修复体质检、义齿生产档案管理,口腔材料、设备等企业营销及有关技术支持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口腔医学技术人才。 学制及学历:全日制三年,专科学历。 专业概要: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学校特色建设专业之一。该专业教师专业能力突出,教学功底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手段新颖,而且专业知识面广,基础知识扎实,熟悉行业发展趋势,在专业培养方面注重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专业发展方向明确。学校建有完善的口腔实训中心,教学仪器设备条件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拥有大量先进的仪器设备,完全适应国内外口腔医学技术发展要求。本专业多年来有多家稳固的、具有一定带教经验的实训实习教学基地,形成了一整套良好的后期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制度。现设有包括浙江省口腔医院、杭州市口腔医院等一批教学实习基地,以及包括各大口腔义齿制作中心等在内的1 1个校外实训基地,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专业实习条件。与企业开展了广泛的教学合作和交流,同时引进日本先进的教学理念及相关的专业教材、教学模具,聘请行业企业知名专家进行示范性教学,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好评,使教学质量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历年来,在全国“日进”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技能比赛中,我校学生多次荣获团体总分第一,个人单项一、二、三等奖等多项荣誉。 通过三年的系统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具备熟练制作常用修复体的能力;掌握使用口腔修复常用材料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口腔保健和□腔疾病预防知识。 课程设置:人体解剖及生理学基础、口腔解剖生理及组织病理学、美学基础、口腔修复工艺概论、牙体雕刻技术、口腔材料学、口腔疾病概要、口腔预防保健学、固定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全口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口腔正畸工艺技术、口腔医学美学、临床模型修复体制作、齿科技工管理等。 就业面向:毕业后能在口腔医院义齿制作中心、综合医院口腔科技工室、口腔义齿制作公司从事义齿制作和质检工作;口腔材料、设备经营企业从事口腔医疗器械营销工作。近几年本专业的最终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 本专业毕业前或毕业后可参加国家卫生部和劳动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高级口腔修复工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 腹有诗书气自华

第三章口腔颌面应用解剖实验教程

口腔颌面颈部应用解剖实验教程 实验一上、下颌骨及相关的颅骨 实验二颌面部浅层肌、血管及神经层次结构;腮腺及面神经 实验三颌面部深层肌、血管及神经层次结构,面侧深区及颌面诸间隙实验四口腔内结构、下颌下三角区及颞下颌关节 实验五颈部诸结构 实验六气管颈段、头皮、顶骨、肋骨及髂骨 附:口腔颌面颈部应用解剖实验报告样本

口腔颌面颈部应用解剖实验教程 口腔颌面颈部应用解剖是研究口腔、颌、面、颈诸部位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口腔专业基础学科。实验课是按口腔、颌面、颈等区域分别进行学习,应以实际解剖操作为主,结合标本、图片及教科书,建立感性的解剖认识,从而为学习口腔颌面外科学打下一定的基础。 解剖实验课是一门很形象化的教学课程。必须让学生在学习之后有一个具体鲜明的解剖形象的感性认识,而不仅仅是文字叙述。要在有目的、有指导下进行操作实践,真正看到解剖的实际,又能通过实际所见,总结成系统的知识。因此,建议解剖实验课按下列步骤和要求进行: 1、每次解剖实验前必须做好预习,了解每次解剖内容、目的和要求。仔细阅读教科书中与本次实验相关的内容部分,作为实验的理论指南。 2、每次实验课开始先由具体教师讲解本次内容重点及难点,具体安排和注意事项。 3、在教师的辅导下同学依据实验指导、教材、图谱、标本,分组进行操作和观察。操作时要按外科基本技术操作的方法,正确地进行层次解剖。另一人当助手。第三人宣读实习指导或教材或拿图片及标本来对照。第四人负责按所见的画图。当完成一个区域解剖后,轮换各自的角色任务。 4、做完后同学各组之间进行重要内容的相互示教,由操作者讲解该区的重要解剖结构及临床意义,大家可以讨论复习,最后教师小结。 5、同学要画出本次实验中重要内容的解剖草图,训练其画图表达能力,交教师批阅。 6、注意事项: (1)解剖对象虽然是尸体,但仍应按临床病人那样,以严肃的态度,严格遵照操作规程,聚精会神地进行解剖,避免破坏需要保留观察的重要结构。不要随意做不必要的切口。 (2)要组织好。每4~6人一小组,小组长负责领取解剖用器械、图片和尸体标本,结束时清点及送还。 (3)遵守实习室规章制度。 (4)因各院校的实际条件都各有不同,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本教程的内容、安排、方法等进行修订。 7、没有尸体条件的院校,可利用标本,进行相关内容的观察,要求目的与操作相同。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口腔解剖生理学复习考点

口腔解剖生理学 第一章牙体解剖生理 1、窝是指牙冠舌面及牙合面不规则的凹陷;外展隙指的是正常牙齿接触区的周围形成的间隙,也叫楔状隙;在牙龈方向的外展隙成为邻间隙。 2、双尖牙这一代名词已经不正确,应该是前磨牙。上颌第一磨牙特征形态是斜嵴,而横嵴是下颌第一前磨牙的特征形态。 3、下颌第一乳磨牙牙冠形态不似任何恒牙,界面虽为四边形,但近中缘长且直,远中缘特短而突;近中颊尖大于远中颊尖,近中颈嵴最突。牙合为不规则的四边形,其近中边缘嵴特短。牙根细长,分叉较开。 4、乳牙与恒牙比较,无乳前磨牙,除下颌第一乳磨牙的形态较特殊外,其余乳牙的形态与恒牙相似。 5、根管口指的是髓室与根管交界的部位,也就是根管在髓腔的开口,根管的末端开口成为根尖孔。 6、4~6岁期间乳牙牙合的特点是:牙齿排列不紧密;牙的切缘及牙合面产生明显的磨耗;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不在同一个平面,下颌第二乳磨牙移至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暂时性深覆牙合可有所减小。 7、下颌切牙根管多为窄而扁的单根管,分为唇舌双根管约占10%,下颌尖牙双根管率约为4%。 8上颌第二前磨牙单根多为扁形单根,根尖钝而弯约60%,不分叉。 9、切牙唇面的外形高点在颈1/3;尖牙颊侧外形高点在中1/3和颈1/3交界处的唇轴嵴上,舌侧在切1/3较突; 磨牙舌侧外形高点在中1/3。 10、上颌中切牙切角近似直角,远中切角略为圆钝;舌面中央凹陷成为舌窝;近中面似三角形;从侧面观察,切嵴位于牙体长轴的唇侧;上颌中切牙牙冠是由4个生长叶发育而成。

11、点角指的是三个面相交形成的角,满足条件必须在名称上有三个面。 12、上颌第一磨牙牙合面包括3条发育沟:颊沟、近中沟、远中舌沟。 13、上颌窦与上颌第二前磨牙到第三磨牙的根尖部有毗邻关系,其中上颌第一磨牙与上颌窦最接近。 14、上颌第一、第二磨牙的近舌尖都大,但是第二磨牙因为远舌尖更小甚至缺如所以占舌面部分最大。 15、下颌磨牙髓室底距离根分叉大概2mm,只是下颌磨牙髓腔治疗要非常注意的,不能损伤根分叉。 16、只有上颌第一磨牙的腭根是粗大的圆根。 17、下颌前磨牙的冠略偏牙体长轴的舌侧,上颌前磨牙的牙冠略偏长轴的颊侧。 18、下颌第一磨牙颊面约呈梯形,可见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和远中尖的半个牙尖;舌面外形高点在中1/3;邻面外形高点在接触区靠近牙合面;、牙合面呈长方形,有五个牙尖、三个点隙和五条发育沟。牙根多为双根,近远中向分根。 19、乳牙的髓腔形态与恒牙相似,髓腔的形态特点和大小与相应的乳牙外形一致。按牙体的大小比例而言,相对来讲乳牙的髓腔较恒牙大,表现在髓腔室大、髓室各个壁均薄、髓角高、根管粗、根尖孔亦大。 20、乳牙与恒牙的鉴别如下 体积:恒牙体积较大,磨牙体积以第一恒磨牙最大,第二恒磨牙次之。乳牙体积比同名恒牙要小,乳磨牙体积以第一乳磨牙较小,而第二乳磨牙较大; 颜色:恒牙牙冠呈乳白色偏黄,乳牙牙冠呈白垩色; 冠根分界:恒牙牙冠颈部缩窄,形态上与牙根的分界不太明显。乳牙牙冠颈嵴突出,冠根分明;

《口腔解剖与牙雕刻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91074872)

《口腔解剖与牙雕刻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您的姓名: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 1、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仅有()高等学校开设口腔医学专业。 [单选题] * A.1所 B.2所 C.3所 D.4所(正确答案) E.5所 2、无牙根,借纤维膜附着于颌骨的边缘,此类牙称为()。 [单选题] * A.槽生牙 B.侧生牙 C.端生牙(正确答案) D.多牙列

E.双牙列 3、通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称为()。 [单选题] * A.中线 B.牙体长轴(正确答案) C.轴嵴 D.外形高点 E.线角 4、横嵴为()牙合面的重要解剖标志。 [单选题] * A.下颌第一前磨牙(正确答案) B.上颌第一前磨牙 C.下颌第二前磨牙 D.上颌第一磨牙 E.下颌第一磨牙 5、全口牙中体积最小的牙是()。 [单选题] * A.下颌中切牙(正确答案) B.下颌侧切牙 C.上颌侧切牙 D.上颌中切牙 E.下颌尖牙

6、牙合面发育沟呈H、Y、U的牙是()。 [单选题] * A.上颌第一前磨牙 B.上颌第二前磨牙 C.下颌第一前磨牙 D.下颌第二前磨牙(正确答案) E.下颌第二磨牙 7、近中颊尖、远中颊尖与远中尖约相等为()的主要解剖特征。 [单选题] * A.下颌第一乳磨牙 B.下颌第二乳磨牙(正确答案) C.上颌第一乳磨牙 D.上颌第二乳磨牙 E.下颌第一磨牙 8、近中舌尖的舌侧有第五牙尖出现的牙是()。 [单选题] * A.下颌第一前磨牙 B.上颌第一前磨牙 C.下颌第二前磨牙 D.上颌第一磨牙(正确答案) E.下颌第一磨牙 9、正常接触区的位置和形态非常重要,其意义错误的是()。 [单选题] *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解剖生理学精品试题卷:jpslx_lx0301

旗开得胜 第三单元口腔解剖生理学 一、A1 1、唾液对食物的分解是通过什么起作用 A、氧化酶 B、溶菌酶 C、淀粉酶 D、硫酸盐 E、唾液腺素 2、有关唾液的描述哪一点不正确 A、黏稠液体 B、比重较水大 C、睡眠时分泌增加 D、餐后可呈碱性 E、渗透压随分泌率变化 3、咀嚼过程中的接触特点不包括 A、正中(牙合)时牙接触时间的多少与粉碎食物所需的力有关 1

旗开得胜 B、正中(牙合)时牙接触时间的多少与食物的颗粒的大小有关 C、上下颌牙齿接触时间多于吞咽时牙接触时间 D、当咀嚼硬韧性食物时,上下后牙侧方滑动距离较大 E、食物颗粒变小时,接触频率增加 4、下述哪些因素与牙齿磨耗的程度无关 A、唾液的黏稠度 B、食物的性质 C、牙体组织的结构 D、咀嚼习惯 E、(牙合)力的强弱 5、咀嚼效率是指 A、嚼碎一定量食物所需的时间 B、在一定时间内嚼碎食物的数量 C、在一定时间内将食物嚼碎的能力 D、将一定量食物嚼碎的能力 E、在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量食物嚼碎的能力 2

旗开得胜 6、一般常见的咀嚼运动的类型有下列几种,除了 A、双侧交替咀嚼 B、双侧同时咀嚼 C、前牙咀嚼 D、左侧咀嚼 E、右侧咀嚼 7、下列重复性最好的运动是 A、咀嚼运动 B、吞咽运动 C、习惯性开闭口运动 D、边缘运动 E、叩齿运动 8、唾液的功能不包括() A、消化作用 B、吸收作用 C、溶媒作用 3

旗开得胜 D、冲洗作用 E、排泄作用 9、磨耗的生理意义不包括() A、消除早接触点 B、减少牙周组织所受的侧向力 C、降低临床牙冠长度 D、避免前牙因后牙推动而拥挤 E、减小深覆盖程度 10、唾液维持口腔pH值是由于唾液的 A、消化作用 B、清洁作用 C、缓冲作用 D、保护作用 E、稀释作用 11、混合唾液中固体物质约占 A、0.2% 4

维护《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

《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口腔解剖生理学》 2.课程性质:必修课 3.课程类型:B 4.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5.计划学时: 86学时 6.学分:6学分 7.适用层次及专业:三年制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 8.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9.所属系部:口腔医学系 10.编制教研室:口腔基础教研室 11.编制者: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三年制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牙体解剖、颌面部系统解剖、局部解剖、牙列、牙合与颌位及口腔功能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三、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掌握牙体、牙列、颌面部解剖的形态与功能的关系,熟悉下颌的运动及牙合的关系,理解口腔功能的生理机制。 2、具体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牙体解剖形态、口腔颌面部及局部解剖形态及位置毗邻关系。 2.掌握牙列的基本形状及牙排列的规律。 3.掌握牙合与颌位。 4.熟悉牙合与咬合的关系,了解牙合的发育过程。 5.熟悉下颌运动的基本形式和咀嚼功能。 6、了解口腔其他功能 能力目标 1.能通过冠长、冠宽、冠厚、根长、牙列长度与宽度的测定,能够掌握体的解剖形态及牙列的形状。 2.能通过对牙合平面的测定,能够掌握解剖学牙合平面和修复学牙合平面的概念和临床应用。 3.能通过牙倾斜度的观察,掌握各牙的唇颊舌向倾斜斜度和近远中向的倾斜度。 4.能通过修复学牙合平面与上颌牙的接触关系,掌握上下颌牙上下位置关系。 5.能通过中性牙合、近中牙合及远中牙合的观察,掌握它们与面型的关系。 6.能掌握咀嚼效率的定义。 7.能熟悉咀嚼效率测定方法和临床意义。 素质目标

第七章 口腔颌面部的应用解剖

《五官科护理》教案首页 授课时间:年月日教案完成时间:年月日

第七章口腔颌面部的应用解剖 概述口腔颌面部的界限、组成和主要功能,导入本次课 第一节口腔的应用解剖 一、口腔前庭 (一)界限 口腔前庭是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骨之间的马蹄形潜在腔隙。 (二)组成 1.唇 (1)解剖标志:口裂、口角、唇红、唇红缘、唇弓、唇峰、人中、唇系带等。 (2)生理特点:皮肤厚,腺体丰富,好发疖、痈,“危险三角区”。 2.颊 (1)解剖标志:颊部表情肌、颊粘膜、颊脂垫、腮腺乳头、颊系带等。 (2)生理特点:皮下组织疏松而富有弹性。 3.牙弓 详件第二节。 二、固有口腔 (一)界限 上由硬腭和软腭构成顶壁,与鼻腔相隔,下为舌和口底,前界与两侧为上下牙弓,后经咽峡与口咽相通。 (二)组成 1.腭 (1)解剖标志:硬腭(牙乳头、腭中缝、腭皱襞、腭大孔等);软腭、腭垂、腭舌弓、腭咽弓、腭扁桃体等。 (2)生理特点:软腭粘膜下层结构疏松,炎症时易发生水肿。软腭与咽部肌肉彼此协调运动,完成腭咽闭合,具有语言和吞咽功能。 2.舌 (1)解剖标志:舌体、舌根、舌背、舌侧缘、舌乳头、舌腹、舌系带、舌肌、舌扁桃体等。 (2)生理特点:舌体活动度较大,舌根活动度小;舌乳头上的味蕾产生味觉;

舌肌可使舌完成各种运动。 3.口底 (1)解剖标志:舌系带、舌下阜、舌下腺等。 (2)生理特点:口底组织疏松,有多个潜在间隙存在,发生外伤或感染时,易形成较大的血肿、脓肿或水肿。 4.咽峡 第二节牙及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 一、牙 (一)数目和萌出顺序 (二)表示方法 (三)组成 1.牙冠由牙釉质覆盖的部分,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可分为解剖冠和临床冠。 2.牙根由牙骨质覆盖的部分,是牙体的支持部分。包括根尖,根尖孔、根分叉等。 3.牙颈牙冠与牙根之间的交界处呈一弧形曲线。 每个牙齿均由五个面组成。 (四)组织结构 1.牙釉质是一种位于牙冠表面的乳白色、半透明、有光泽的硬组织,无血管和神经,不能再生。是牙体组织中矿化程度最高的部分,也是人体中最硬的一种组织。前牙切缘和后牙牙尖处最厚,牙颈部最薄。 2.牙本质是牙齿的主体,硬度较釉质低,由许多细微的小管组成,内有神经末梢,受到外界刺激时反应敏感,具有再生能力。 3.牙骨质是覆盖于牙根表面的硬组织,色黄,近牙颈部较薄,根尖和根分叉处较厚。硬度最差,没有血管和神经,其营养来源于牙周组织中的血运供应。 4.牙髓髓腔中的疏松结缔组织。内含丰富的细胞、血管、淋巴和神经,具有敏锐的感觉功能,对牙体硬组织的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分类及功能 二、牙周组织 (一)组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