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淀志-概况

海淀志-概况

海淀志-概况
海淀志-概况

明孝宗弘治十八年( 1505)

二月,昌平白羊口巡检司改为唐家岭巡检司,移驻唐家岭。巡检司是当时负责维持地方治安的军事机构。

第一编建置

海淀区是北京市的市辖区之一。

海淀区位置在北京城区和近郊区的西部和西北部。地跨北纬39 53′ 40 09′,东经116 03′ 116 23′。面积为426 平方公里,约占北京市总面积的2 .53 %。辖区分别与朝阳区、西城区、宣武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和昌平县接壤。具体界线是:东以清河河道( 清河大桥以东)、昌平路( 清河大桥以南) 与朝阳区相邻;东和东南方向自马甸桥起向西,沿北三环路、新街口外大街、西北护城河,绕过北京北站( 属西城区) ,沿南长河、北京动物园西墙、向南沿三里河路经木樨地大桥、永定河引水渠,顺公安大学西墙与西城区交界;南沿莲花池东路南侧、莲花池西路东南侧,至吴家场向南形成一个尖角,再沿吴家场居民区西侧折向北,沿莲花河向西至玉泉路,与宣武区、丰台区接境;西南以玉泉路、七二一医院南侧、田村山南路南侧、廖公庄西侧、南辛庄西侧,向西北方向沿白塔山、香炉峰南坡、白石岗到克勤峪,与石景山区相邻;西从克勤峪起,向西北方向沿打鹰洼、五台山、蘑菇帚、东山、锯齿山、马鞍山、萝芭地、阳台山,与门头沟区交界;西北、北和东北方沿大风口、小风口、老爷山西北侧,再向东经梁家园、后沙涧、辛力屯和双塔村等地北侧,沿北沙河河道,向南经昌平县老牛湾西侧、南沙河河道,再经袁家坟、小牛房、唐家岭和西二旗等村东侧,向东沿新都路、新都居民区、“建材城”、华都啤酒厂北侧,折向西南经西小口、黑泉、河北村东侧,与昌平县毗邻。辖区呈不规则平行四边形,东、西两边长于南、北两边。东极点河北村与西极点阳台山相距约29 公里,北极点双塔村与南极点吴家场相距约30 公里。区政府驻海淀大街17 号,东南距天安门广场11 .4 公里。

海淀区地处华北平原北部边缘与太行山余脉西山山脉交汇地带。区内西山山系多南北走向,惟自香山北部打鹰洼起沿三柱香、黄道岭、寿安山、天光寺山、三昭山、黑山头至百望山形成大致为东西走向的西山支脉,延亘于区境中部,成为海淀区南、北两部分的天然分界。南半部习称“山前”,北半部习称“山后”。

历史上( 1949 年7 月以前) 海淀区现辖地区( 简称“海淀地区”) 没有设置单独的行政建制,而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区境南半部自秦汉以来主要隶属于历代北京城的附廓县( 蓟县—幽都—宛平) ,金、元两代还曾有少部分地区分别是金中都、元大都的城区;清代,绝大部分划入京师直辖区域;至1928 年北京地区设市后,又成为最初的市辖行政区域。区境北半部历来都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大行政区( 幽州—析津府—大兴府—大都路—顺天府—京兆地方)属县( 州)( 军都、昌平、万年、玉河等) 的辖区。

北京和平解放以后不久,1949 年7 月,在海淀地区正式设置单一行政区域,称“北平市第十六区”。后两次更名,于1952 年9 月1 日命名为“海淀区”。海淀区因区政府驻地海淀镇而得名。古代,海淀镇一带是一片浅湖区,当地人称之为“海淀”。在湖边逐渐形成居民聚落,

亦以“海淀”命名。“海淀”在历史文献中亦称为“海甸”、“海店”,在现存史料中最早见于元初王恽所撰《中堂事记》( 见明·叶盛《水东日记》) 。

50 年代,辖区周边的清河、北安河、田村等地陆续划入区境。同时,辖区中靠近旧城区( 以城墙为界) 的东南和南部地区逐渐扩展为城区,1958 年以前陆续划出。北部大半曾隶属于昌平县,是远郊区,1958 年并入海淀区,成为近郊区。50 年代曾先后设行政村、改乡、并乡。1954 年起在现辖域南部陆续设若干街道办事处。1958 年实现人民公社化。1961 年缩小了公社规模。1963 年实行城乡“分治”,重设街道办事处。在“文化大革命”中,1968 年撤销区人民委员会,在各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设革命委员会。1981 年取消区革命委员会,设区人大常委会和区人民政府。1984 年结束农村人民公社体制,改设乡。

至60 年代前期(1963) ,海淀区行政区域基本稳定下来,区属行政区划此后则仍有局部调整。至1995 年底,海淀区辖17 个街道、11 个乡。即万寿路街道、羊坊店街道、甘家口街道、八里庄街道、紫竹院街道、北下关街道、北太平庄街道、学院路街道、中关村街道、海淀街道、青龙桥街道、清河街道、永定路街道、清华园街道、燕园街道、双榆树街道、香山街道、四季青乡、玉渊潭乡、海淀乡、东升乡、永丰乡、苏家坨乡、北安河乡、温泉乡、东北旺乡、上庄乡、聂各庄乡。各街道设在区境南半部四季青、玉渊潭、海淀、东升等 4 个乡辖域和东北旺乡辖域南部范围内,绝大部分街道辖区与所在乡辖域相互重叠。在同一区域内,街道和乡实行城乡分别管理。70 年代末起,在海淀区辖域内还陆续设置了若干具有特殊形式的街道办事处即“大院”街道办事处。“大院”街道办事处是设在一些大型单位( 机关、学校、企业) 驻地内的行政管理机构,其辖区就是该单位驻地范围。“大院”街道工作机构既是所在单位的职能部门,党组织关系、行政编制、经费等属本单位;同时又受地方政府领导,行使政府派出机构的职能。海淀区现有3 个“大院”街道,即永定路街道、清华园街道、燕园街道。另外,东北旺、上庄、聂各庄等3 个乡政权机关长期与当地国营农场管理机构合署办公,习惯上称之为“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50 年代初,海淀地区基本上是农村,只有个别集镇和靠近旧城区的少数城市化地区。由于首都城市建设的发展,现辖域中城市地区逐渐扩大,特别是80 年代以来,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根据1993 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规定,区境南半部全部划为规划市区, 面积214 .17平方公里,是全区面积的50 .3 % ,其中已建成面积约160 平方公里。至今,南半部地区绝大部分已成为首都的新兴城区。南半部的农村地区则日趋缩小,在京密引水渠以东、永定河引水渠以南,农村地区已多是互不相连的小片“飞地”。区境北半部仍是近郊区,农村地区主要在北半部。海淀区辖域已由以农村为主的城市近郊区,转变为以城市为主、城区和近郊区并存。

1988 年5 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海淀区东部和南部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试验区在海淀区范围内规划区域约100 平方公里,以海淀路、中关村路相交地带为中心,包含区境东、南和西南部,与朝阳、西城、宣武、丰台、石景山区相邻,其西、北界自玉泉路北口起,沿大台铁路、蓝靛厂南路,过长春桥向东,沿万泉河路、颐和园路、清华西路、圆明园东路,再沿清河向西,经圆明园西路、东北旺路、安宁庄路、新都路,至育新花园向南经后屯路到清河。试验区地跨海淀区16 个街道( 除香山街道) 和四季青、玉渊潭、海淀、东升、东北旺等5 个乡的全部或部分区域。同时,在永丰乡中部设试验区永丰工业基地,规划面积约200 公顷。1991 年10 月,在东北旺乡上地村,即试验区北界开始建设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占地1 .81 平方公里。1992 年7 月,在清河地区西三旗以东划地5 .26 平方公里,建设北京市西三旗高新建筑材料工业开发区。上述开发区是经济管理区域,不是行政区域。

第一章单独建置前隶属沿革

关于“海淀地区”的行政区域隶属演变,确有史实可考的时间始于商、周之际,迄至1949年7 月。以今海淀区中部海淀镇一带的行政隶属为标志,海淀地区隶属沿革大体可分为4个时期:( 一) 先秦时期,今北京地区是燕、蓟两诸侯国属地,后燕国兼并蓟国。( 二) 秦汉至隋唐时期,今北京地区是中原地区的北方重镇,今海淀镇地区一直是北京城附廓县辖地。( 三)辽至清末,今北京地区为首都,海淀镇一带则是京都附廓县辖地,清代划入“城属”地区。( 四) 中华民国时期( 1912 年1 月—1949 年7 月) ,前期北京是首都,海淀镇一带是北京“城属”地区;后期北京失去首都地位,称北平。海淀镇地区属北平的市辖区域。

元末成书的《析津志》和《永乐大典》本《顺天府志》是现存的历史上有关北京郊区县级行政区域具体方位、分界的最早记载。近代以来发现的石刻文字史料,对唐代以后海淀地区某些地点的名称、方位也有所记载。

第一节先秦时期隶属沿革

至迟在商代后期,在今北京地区已形成蓟、燕等方国,都是商的属国。

公元前11 世纪中叶,周武王灭商,随即分封诸侯。封帝尧之后( 一说黄帝之后) 于蓟,都城在蓟( 今北京城区西南部) ;封召公 于燕,都城在今房山区董家林一带。后蓟国衰落,约在西周末年( 一说早在西周初年) 被燕国兼并,燕即迁都于蓟。故今北京地区先分属于蓟、燕两国,以后则统为燕国辖地。

战国时期,燕为秦、齐、楚、魏、赵、燕、韩“七雄”之一。约在燕昭王后期( 公元前290 年以后) ,燕沿北部边境修建长城;并沿边境设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郡下设县。今北京地区西部、西北部属上谷郡,可能包括今海淀区辖域西北部的部分地区。这是北京地区施行郡县制的开始。

第二节秦汉至隋唐时期隶属沿革

秦汉时期(前221 —220) 前226 年,秦兵攻占燕都蓟城。前222 年,燕王喜被俘,燕亡。翌年,秦始皇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统一国家。秦废止分封制,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在原燕国北部仍设上谷、渔阳等五郡,又在蓟城地区设广阳郡( 一说,未设广阳郡,将蓟城并入上谷郡) 。郡辖各县名称始见记载,其中,辖域可能涉及海淀地区的有广阳郡( 或上谷郡) 蓟县、上谷郡军都县。

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 前209 年起) ,今北京地区先后有韩广、臧荼割据一方。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统一中国。西汉实行郡、国并立制度,在蓟城地区先后置燕国( 前202—127 ,前118—80) 、燕郡( 前127—118) 、广阳郡( 前80—73) 、广阳国( 前73—9) 。公元9 年王莽废广阳国。改设广阳郡( 曾改名为广有) 。东汉初复置广阳国( 26—37) ,后并入上谷郡。

96 年复置广阳郡。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 ,西汉始设十三州部,为监察区。今北京地区( 包括当时燕国及渔阳,上谷等郡) 属幽州刺史统监。东汉形成州—郡( 国) —县三级政区。汉献帝建安十八年( 213) 后,幽州并入冀州( 治所在邺郡) 。

自西汉起,蓟城一直是燕国、燕郡、广阳郡、广阳国的国都或治所;入东汉后,又是幽州的治所。东汉初年,属上谷郡的昌平县从今河北阳原一带迁入军都县境,治所在今昌平县东南。

96 年复置广阳郡时,除原属广阳郡的蓟、广阳等县复归外,原属上谷郡的军都、昌平等县也同

时划入。至西汉末年,海淀地区可能分属于广阳国蓟县、上谷郡军都县;而到东汉末年,则分属蓟、军都和昌平县( 都是广阳郡辖县) 。

三国、西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220—581) 220 年,曹魏建立,领有中国北方( 包括今北京地区) 。265 年西晋代魏。西晋末年,北方地区大乱,317 年后进入十六国纷争时期。其间鲜卑段氏( 314—321) 、后赵( 321—350) 、前燕( 350—370) 、前秦(370—385) 、后燕( 385—400) 先后占据今北京地区。400 年后,北魏控制其地,以后又先后由东魏( 534—550) 、北齐( 550—577) 、北周(577—581) 统治。

曹魏迄至北周,北方的地方行政区划基本上是州、郡、县三级制度。曹魏立国之初( 220) ,复置幽州,今北京地区仍为幽州辖地。223 年前后改广阳郡为燕郡。232 年以燕郡地置燕国,265 年后西晋继置。约300 年前后,在“八王之乱”中又废为燕郡( 亦时称燕国)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 前后,在今河北涿鹿一带设燕州,下辖新设的昌平( 一说称平昌) 等郡。东魏天平元年( 534) ,燕州率属下流民徙治于幽州燕郡的军都县境,改称东燕州。其所辖昌平郡、彳扁城郡( 东魏武定初、约545 年置,约555 年废) 及辖县亦随迁成为侨置郡县。577 年,北周废东燕州,所辖昌平( 平昌) 郡随废,旋又置,属幽州( 一说属燕州,由北燕州改) 。

本时期绝大部分时间蓟城为幽州治所,亦始终为燕郡( 燕国) 治所。前燕曾短时在此建都( 352—357) 。后燕、北齐设置的行台,北周的幽州总管府都驻于蓟城。494 年,北魏设燕州时,在西汉昌平县故地( 居庸关外) 新设昌平( 平昌) 郡和昌平县。此前,东汉时迁至今昌平县辖域一带的昌平县已并入军都县。534 年,燕州东迁,昌平( 平昌) 郡及下辖的昌平、万年两县迁入军都县境。东燕州、昌平郡治所均设于昌平县( 即今昌平县城一带) 。这是历史上昌平县第二次迁入现辖地区。彳扁城郡及所辖广武、沃野两县亦寄置于军都县境( 约在今昌平县西南境及海淀区北部) 。北齐天保中( 约555 年前后) 省燕郡军都县,辖地划归昌平郡昌平县;又废彳扁城郡及所辖广武、沃野两县,辖地当并入昌平、万年两县。此时昌平郡昌平、万年( 治所约在今双塔村附近) 两县由侨置县变为实辖县。

在这一历史时期,今海淀区辖域南部当始终是燕郡蓟县辖地。其北部在三国至北魏前期期当分属于燕郡军都、昌平两县;至北魏末年则属军都县;东魏至北齐天保年间可能分属于军都县,及昌平、万年、广武、沃野等4 个侨置县;北周时则分属于昌平、万年两县。

隋、唐、五代时期( 581 —936) 581 年,北周为隋朝取代。隋开皇三年(583) 十一月,“罢天下诸郡”,实行州、县二级制度。燕郡、昌平郡等均废,属县直接由幽州统辖。大业三年( 607) 又改州为郡,废幽州,置涿郡。今北京地区大部分( 含海淀地区) 属涿郡。唐朝建国后( 618)“罢郡置州”,遂废涿郡,复置幽州。唐贞观元年(627) 分全国为十道,为监察区域。幽州属河北道。开元二十一年( 733) 增划为十五道,河北道不变,并设常任长官( 采访使,后称观察使) ,开始形成道、州、县三级政区。

唐中宗时( 705 年后) 开始在边疆要地设“节度使”。玄宗开元年间( 713 年后) 节度使设置成为制度,节度使辖区也称为“道”( 军事区域) 。以后边地各道( 行政区域) 的采访使等地方行政官职渐由节度使兼任,节度使遂成为集军事、政务、财经、监察大权于一身的方镇。天宝元年( 742) 废州改郡,幽州改称范阳郡。范阳节度使是当时边地最大的方镇。天宝十四年( 755) 冬至宝应二年(763) 初的“安史之乱”就是以范阳为根据地发动的。至德元年( 756) 以后,全国陆续划为四十多个道,行政区域和军事区域基本合一,形成藩镇割据局面。758 年复改范阳郡为幽州。今北京地区为幽州节度使( 兼卢龙节度使) 辖地。

唐朝初年,唐王朝在边地设若干都督府( 都护府) 和羁縻州县安置北方少数民族。唐神龙元年( 705) 后,羁縻州县大多寄治于幽州境内,至天宝中( 750 年前后) 共十九州,如燕州、带州等寄治于当时昌平县境。“安史之乱”后羁縻州县不复存在。

唐末,刘仁恭、刘守光父子占据今北京地区。913 年被李存勖攻灭。923 年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936 年后唐大将石敬瑭为夺帝位,将燕云十六州( 包括今北京地区) 割给契丹。

蓟城在唐代又称幽州城,是隋唐时幽州( 涿郡、范阳郡) 的治所,又先后是幽州总管府( 大总管府、大都督府等) 、幽州( 范阳) 节度使驻地。“安史之乱”中,史思明还以幽州城为“燕京”( 759) ,这是历史上今北京首次称“燕京”。911 年刘守光也在此称帝。583 年,万年县并入昌平县。705 年后,羁縻州带州及其属县孤竹县寄治于昌平县境西南清水店,即今海淀区太舟坞村。这是海淀地区范围内历史上最早见于史料的县级治所。天宝元年( 742) 析蓟县置广平、广宁( 一称武宁) 两县。744 年撤,复并蓟县。756 年后又置广平县,在蓟县之西。建中二年( 781) 设幽都县,将幽州城及郊区划分为二,幽都县辖城区西部及西郊。自此,历史上的北京城形成两附廓县。唐末( 约公元900 年以前) 广平县废。稍后,在幽州城西设玉河县。924年( 后唐同光二年,一说932 年即长兴三年) ,昌平县改名燕平县。

隋唐时期,今海淀区辖域在唐天宝元年(742) 前后可能分属幽州( 范阳郡) 的蓟、广平、广宁、昌平县和带州孤竹县( 寄置) ;至五代后唐时,可能分属于幽都、玉河、燕平、蓟等县。据已发现的唐代石刻记载,唐代晚期,今万寿路、翠微路、甘家口、八里庄、紫竹院一带属幽都县。

第三节辽、金、元、明、清时期隶属沿革

自契丹天显十一年( 936) 起,今北京地区先后由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达400 多年。辽在此置南京,金正式建都。元朝统一中国后,历史上的北京城成为统一国家的首都。

辽、金时期(936—1215) 936 年年末,契丹进占幽、蓟、云等燕云十六州。契丹会同元年( 938) 十一月,升幽州城为南京,又称燕京,建为陪都;设南京道。同时改国号为“辽”( 一说947 年改。983 年复称“契丹”,1066 年又改称“辽”) 。辽在汉族地区的地方行政制度为道、府( 节度州) 、州、县四级。南京道下辖幽都府( 亦为938 年置) ,南京城及其周边地区( 包括昌平、玉河县) 为幽都府辖地。契丹开泰元年( 1012) 改称析津府。1122 年底,金国攻占辽南京,次年( 宋宣和五年) 三月由北宋接管。北宋以原析津府为基础,设燕山府路,燕京改称燕山府。至1125 年底,又为金国夺占,恢复燕京和析津府名称,并置燕京路( 一说1129 年即金天会七年析津府属河北东路) 。金代地方行政制度为路、府( 州) 、县三级。天德三年(1151)四月,金海陵王下诏迁都燕京。贞元元年( 1153) 三月改燕京为中都( 先改为“圣都”,旋又改) ,析津府改为永安府( 次年又改为大兴府) ,燕京路改称中都路。

幽州归辽后,燕平县复名昌平县,会同元年( 938) 蓟县改称蓟北县。开泰元年(1012) ,蓟北县改称析津县,幽都县改称宛平县。金天眷元年(1138)“省燕、中、西三京,平州东、西等路州县”,玉河县遂废,辖地并入宛平县①。金贞元二年(1154) ,析津县改称大兴县,大兴、宛平两县成为“赤县”,分治中都城。中都城较辽南京在东、南、西三面向外扩展,在西北方向将今海淀区羊坊店路以东、黄亭子至会城门一线以南地区括入。中都城中设警巡院,主管治安、司法,故城内各坊主要由警巡院管理。终辽之世,“海淀地区”分属于辽南京道析津府的析津、宛平、玉河、昌平等县;至金代末年,分属于中都路大兴府的大兴、宛平、昌平等县。据已发现的辽代石刻记载,今魏公村、西二里沟、公主坟一带属宛平县,今北安河、大觉寺一带属玉河县。又据文献记载,金代玉泉山地区在宛平县北境。

元代( 1215—1368) 成吉思汗十年( 金贞 三年,即1215 年) 五月,蒙古军攻占金中都。将中都改称燕京,中都路改称燕京路,“总管大兴府”。至元元年( 1264) 八月改燕京为中都( 为陪都) ,燕京路改称中都路,其大兴府仍旧。至元八年( 1271) 蒙古改国号为“大元”。次年二月改中都为“大都”,正式在此建都。中都路改称大都路,今北京地区绝大部分( 包括海淀地区) 属大都路。1276 年元灭南宋,大都成为统一国家的首都。元代在历史上首设“行省”,下辖路、

府、州、县。大都及邻近的今山东、河北、山西等地称“腹里”,由元中央政府中书省直辖。

蒙古占据燕京初期,大兴、宛平、昌平等大兴府属县大体仍如旧置。至元二年( 1265) 省并州县,诏“附廓县止令州府兼领”,大兴、宛平两县名存实撤。至元四年(1267) 起,在旧金中都城东北方建新都城,今海淀区东部偏南一部分地区划入新都城垣内( 即今元代土城以内地区) 。至元十一年(1274) 大都新城基本建成,重置大兴、宛平两县衙署。两县在城内沿丽正门南北一线东、西分治,重新划定辖域。至元十二年( 1275) ,设大都左、右警巡院和南警巡院,“分领京师坊市民事”( 设置时间又有至元四年、至元六年之说) 。专理南城( 旧中都城) 的南警巡院于至元二十四年( 1287) 撤,大德九年(1305) 又置。元代,海淀地区南半部大体属宛平县,北半部大体属昌平县。根据《析津志辑佚》和《顺天府志》( 永乐大典本) 记载,宛平县以香山、五华山( 今卧佛寺以北) 、玉泉山以北之金山口( 即香山向东之西山支脉) ,经青龙社( 今青龙桥一带) 以南,向东至清河店( 今清河镇) 以南十里之方头店( 约当今学四路口一带) 与昌平县为界。此外大口店( 今清河镇以北一带) 、黄堠店( 今永丰乡皇后店一带) 为大兴县辖地( 当为飞地) 。

明代(1368—1644) 明洪武元年(1368) 定都南京。八月,明军攻占大都城。随即将大都路( 兼领大兴府事) 改为北平府。十月,北平府隶山东行省。次年三月,设北平行省,北平府改隶北平行省,行省治所设于北平城。永乐元年(1403) 正月,改北平为“北京”,称“行在”。二月,改北平府为“顺天府”,辖今北京市大部分地区;撤销北平行省,设北京“行部”直辖原北平行省辖区。永乐十九年( 1421) 正月,称北京为“京师”,正式定都于此( 1425 年—1441 年间曾复称“行在”) 。原由北京“行部”管辖的京师地区顺天府等八府、二直隶州直辖于中央政府,称为“北直隶”。

明代,大兴、宛平为京县,属顺天府。昌平县于正德元年(1506) 升为州,三年复降为县,九年( 1514) 又升为州,亦属顺天府。海淀地区仍分属宛平、昌平两县( 州) 。明初,据《顺天府志》( 永乐大典本) 载,海淀地区内宛平、昌平两县分界,与元代大体相同,惟东端向北移至清河店( 今清河镇) 以南双泉店。据《宛署杂记》等文献记载,明末万历二十年(1592) 前后,在海淀地区内,宛平县北自幞头村( 属昌平,即今西埠头) 南侧起,沿高丽村( 今高里掌) 、小石窝( 今温泉村) 、白家滩、黑龙潭等地北侧向东经金山口、青龙桥( 属昌平) 沿清河河道至清河村一线( 河道以北属昌平) 与昌平州分界。

清代(1644—1911) 清顺治元年(1644) 五月,清军进占明京师( 北京) 。十月初一日正式定都北京。清代设直隶省、顺天府。顺天府同时受中央政府和直隶省管辖。顺治初,顺天府辖区内,大兴、宛平为京县,直辖于府。昌平等州县则由顺天巡抚( 驻遵化,曾迁密云) 统辖,顺治十八年(1661) 顺天巡抚撤裁后,又归保定巡抚统辖。康熙十五年,“又定以昌平、良乡等十九州县隶顺天府”。康熙二十六年( 1687 年,一说二十七年) ,在顺天府辖区内设东、西、南、北四路厅,大兴、宛平等县属西路厅,昌平州等地属北路厅。各路厅在本属域内行使某些行政职能。顺天府各州、县并受直隶省的分巡道霸昌道、通永道管辖。霸昌道、通永道在顺天府辖域内行使某些行政职能,宛平、大兴、昌平都属霸昌道。

清代沿袭自辽、金、元、明以来在京城专设治安机构兼管民政的传统。依明朝制度,在北京设中、东、西、南、北五城,并将五城管辖范围扩大到近郊。康熙十三年(1674) 设“提督九门步军统领”,逐渐形成由五城御史和步军统领衙门管理的“城属”地区。“城属”地区名义上仍分属大兴、宛平两县,但两县对该地区已“无行政司法大权”。雍正五年( 1727) 令在“城属”地区与各州县接壤之处“合同勘定,建立界牌,以垂永久”。今海淀区南半部绝大部分和北半部温泉、冷泉一带属“城属”地区。光绪三十一年(1905) 七月,清政府在北京城区( 城墙以内) 设置警察机构,取消五城御史,而近郊仍由步军统领衙门管理。

清代,今海淀区南半部和温泉、冷泉、北安河一带隶属于宛平县,在当时宛平县东北部( 多在该县“城属”范围内) ;北半部大部隶属于昌平州,在当时昌平州南部和西南部;延庆州有属

地在境内( 一说大兴县也有属地在境内) 。据康熙《宛平县志》( 1683) 和康熙《昌平州志》( 1672) 载,当时宛、昌两县( 州) 的分界线与明末基本相同。当在康熙三十一年( 1692) 以后,随着玉泉山静明园和此后圆明园的兴建,宛、昌分界发生较大变动。其中,青龙桥一带划归宛平,白家疃至百望山一带分界线北移至百望山至温泉大道一线,变动不晚于乾隆三十八年( 1773) ;①玉河县废止时间,史家向有争议,尚有数种不同说法,本文据《宛署杂记》所载一件金代文书、《金史》熙宗纪。

百望山以东,由清河河道一线北移至西北旺、唐家岭、回龙观一线,变动在乾隆三十八年以后。至光绪年间,据光绪《顺天府志》(1885) 和光绪《昌平州志》(1886) 载,宛平县与昌平州分界线为:西北自西埠头南侧起沿草厂、高立庄( 今高里掌) 、辛庄、温泉( 石窝村) 、白家疃、冷泉、吴家庄( 今武家庄) 、后厂、唐家岭、回龙观、黄土村等地北侧一线,至潘家庄( 今潘庄) 东侧。回龙观以南、潘家庄以西的西三旗、清河小营、清河镇仍属昌平州。永泰庄、河北村已属宛平。后沙涧一带为延庆州飞地。后沙涧原为延庆卫的军屯。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 设隆镇万户府,后改称隆镇卫、隆庆卫。明穆宗改元“隆庆”,将该卫改为“延庆卫”。乾隆二十六年( 1761) 延庆卫并入延庆州,后沙涧即成为延庆州的属地( 飞地) 。

“城属”地区自1727 年下令正式划界起,与宛、大两县直辖地区的分界线也多次有所变动。乾隆三十八年( 1773) 划定的界线在“海淀地区”内,北部沿清河一线,西至红石口( 今红山口) ,再向北沿山脚至百望山北侧沿通温泉的大道至寨口村,向南至杨坨、三家店( 今属门头沟) ,南部至田村一带。“海淀地区”范围内的“城属”地区分别由西城、北城御史和巡捕中营、北营、右营管理。迄至清末( 见光绪《顺天府志》) ,该区域在圆明园以北扩至树村、马连洼、黑山扈以北一线。

第四节中华民国时期隶属沿革

本时期可分为5 个阶段:( 一)1912 年1 月—1928 年6 月。( 二)1928 年6 月—1937 年7月。( 三)1937 年7 月—1945 年8 月。( 四) 1945 年9 月—1949 年1 月。( 五) 北平和平解放以后( 1949 年1 月—1949 年7 月)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的行政区域,其存续时间为1938 年3 月至1949 年1 月。1912 年1 月—1928 年6 月

1912 年1 月1 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此时北京仍为清政府首都。2 月12 日,清帝溥仪宣告“逊位”。3 月10 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 月2 日临时参议院议决以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北京的首都地位遂仍维持不变。1914 年5 月23 日,公布“省官制”,顺天府从直隶省划出,成为单独行政区域。10 月5日,公布“京兆尹官制”,顺天府改称“京兆地方”,正式成为中央直辖区域。

这一时期,海淀地区的隶属情况与清末相同。宛平县辖区中的“城属”地区由步军统领衙门管理。1913 年 1 月9 日,民国政府划一地方行政官厅组织,将“州”一律改称“县”,故昌平州更名为昌平县。1915 年前后,清河镇和西埠头村由昌平划归宛平①,西三旗、清河小营、前、后屯仍属昌平。其余宛、昌两县分界及“城属”地区界线未变。

1924 年11 月撤销步军统领衙门,北京近郊地区由京师警察厅管理。次年1 月在近郊设东、西、南、北郊4 个警区。属今海淀区辖域的地区分别归西郊、北郊警署管理。

1928 年6 月—1937 年7 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1927 年4 月18 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当时北洋政府仍设于北京,统治北方地区。

①清河镇地区和西埠头村划归宛平县的时间据《北京市志稿》载,不晚于1915 年宣布京兆地方实行“地方自治”前后。另据一些历史文献记载,清河镇地区在1909 年前后已划归宛

1928 年6 月8 日,国民党的“北伐军”进占北京。6 月28 日,南京国民政府决定:直隶省改名为河北省,将原京兆地区各县并入河北省;北京失去首都地位,改名为北平,设北平特别市。10 月30 日,行政院决定“暂以前北京市政公所及警察总监所管辖之界限,为北平特别市区域”。自此,宛平、大兴两县辖域内的原“城属”地区正式从两县划出,成为北平特别市区域。宛平、昌平等县划归河北省。1930 年11 月21 日,国民政府第一百次国务会议决定北平市改划为行政院辖市。

这一时期,海淀地区分属北平市和河北省的宛平县、昌平县、延庆县。属北平市的即原宛平县的“城属”地区大部分( 另有部分在现辖域以外) ;宛平县辖域属今海淀区范围的有北安河地区、田村地区、铁家坟以南地区,清河以北地区;属昌平县辖域的地区同民国初年;后沙涧仍为延庆县飞地。1928 年12 月19 日北平市政府下令推行“地方自治”,设立市辖区(“自治区”) 。将全市分为15 个区,海淀地区属北平市辖域的地区分属北郊、西郊两区。

1930 年10 月,根据“市组织法”规定,以数字序号命名市辖区,西郊区即定名为十三区,北郊区定名为十五区。1931 年8 月,十三区( 西郊区) 正式成立。1932 年2 月,十五区( 北郊区) 正式成立。十五区西部在今海淀区辖域内;十三区大部分在今海淀区辖域内,而其东南部、南部和西部都超出今海淀区界。在今海淀区范围内,十三区与十五区之间分界线由内城西北城墙拐角起,沿元代西土城向北至小西门( 约今学院南路与西土城路交叉路口) 向西北经大钟寺、保福寺、中关村( 均属北郊区) ,沿燕京大学、挂甲屯南侧至颐和园东宫门,再沿颐和园北墙外至青龙桥南侧,绕过玉泉山西侧,向东北至百望山。该线以北、以东属十五区,以南、以西属十三区。十五区( 北郊区) 北与宛平县交界线,西自百望山向东南经马连洼、厢黄旗、树村以北,再沿清河河道向东。十三区( 西郊区) 北与昌平县分界线,自百望山向西沿通往温泉之大道至温泉村( 即宛平、昌平两县此段原分界线) 。十三区与宛平县分界线:北段东自温泉村,西经南安河北侧、寨口东南侧向南;南段沿巨山村、玉极庵、田村、亮甲店、定慧寺南侧折向西南,至沙窝村西侧;北段线以南、以东,南段线以北、以东属十三区。宛、昌两县分界线,西段西北自西埠头以北起,东南至温泉村;东段西起百望山,东至回龙观、黄土北店北侧和潘庄东侧折向西绕过西三旗、清河小营,再向东至永泰庄和河北村( 飞地) ;都与民国初年相同。西郊区西南与宛平相接之田村、巨山、模式口、五里坨、高井等地多有一村分属两地的现象,一直纷争不断,未能解决。

1937 年7 月—1945 年8 月1937 年7 月29 日,北平被日军占领。日军扶植伪政权,改北平为“特别市”。1937 年12 月14 日,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北平成立。于次年4 月17 日改北平为“北京”,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均不承认。1940 年3 月30 日,汪伪“国民政府”成立,北京的“临时政府”改组为“华北政务委员会”。同年9 月,伪“市公署”将原以数字序号命名的各市辖区改为内外城各排顺序,郊区4 个区改称东郊、西郊、南郊、北郊。1938年7 月,伪“河北省公署”将全省划为4 个“道”(1940 年6 月改为8 个“道”) ,宛平、昌平两县初分属津海道、冀东道,1940 年6 月以后都隶属于“燕京道”。1942 年1 月,伪“河北省公署”将百望山以东的宛平县全部辖域即清河、回龙观等地区划归昌平县,北郊区以北即成为昌平县辖区。1939 年1 月伪“察南政府”( 辖延庆县) ,1940 年10 月伪“燕京道尹公署”都曾下令“整理飞地”,延庆县在后沙涧的飞地当在此时划归昌平。1939 年6 月,日伪开始在西郊建设“新市区”。该区域东至公主坟南北( 即今西三环路) ,北到阜成门至西黄村道路( 即今阜成路、田村路) 以南,西抵宛平县铁家坟以西(即今玉泉路) ,南至蒋家坟村一带( 今属丰台区) ,面积约14 .7 平方公里。“新市区”地跨西郊区和宛平县,几乎全部在今海淀区辖域内。

1945 年9 月—1949 年1 月1945 年8 月15 日,日本投降。各级伪政权垮台,恢复“北平”名称。9 月,国民党军队抢占北平,北平仍为“院辖市”。12 月 6 日,北平市政府下令,市

辖区恢复以数字序号命名,共16 个区。西郊区定名为十五区,北郊区定名为十六区。1947年

3 月郊区十三至十六4个区调整为8 个区,即十三至二十区。此前,1946 年5 月,北平市警察局将

4 个郊区分局调整为8 个,称郊一至郊八分局;因此,当时又将郊区各区按警察分局的顺序习称为郊一至郊八区。宛平、昌平仍属河北省。1948 年12 月12 日—17 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北平西郊地区绝大部分,海淀地区成为解放区。

海淀地区在北平市范围内原分属十五区( 西郊区) 、十六区( 北郊区) 。1947 年3 月,郊区调整后,则分属十六、十七、十八、十九4个区。原西郊区南部的“新市区”及其以东地区划归新的十六区;原西郊区西部和北郊区玉泉山、青龙桥地区划为新的十七区,区公所驻香山;原西郊区东部和北郊区平绥铁路( 即今京包铁路,其中清华大学附近一段线路于1958 年底改线,清华园火车站迁址。当时线路在新线以西)以西地区划为十八区,区公所驻海淀镇;原北郊区平绥铁路以东地区划入十九区。自此,在今海淀区辖域内,开始设置市辖区治所。至1949 年1 月底,在海淀地区范围内,十六区、十八区交界线为阜成门外大街及甘家口以西至亮甲店“中央大路”( 即今五棵松路) 的大道南侧定慧寺、黄带子坟一线。十七、十八区交界线①为:北起西北旺沿通颐和园之大道经颐和园东墙外,沿长河至长春桥,再向正南经石佛寺、板井村和彰化村以东,折向西沿云会寺、高庄、杜家坟、玉极庵的南侧一线。十八、十九区分界线即平绥铁路。北平市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区与昌平、宛平分界线未变。黄家坟、铁家坟、甄家坟、枣林、六道口等村( 今玉泉路以东一带) ,面积约4 .7 平方公里,本属宛平县;日伪时期该地区划入“新市区”规划建设范围,抗战胜利后北平市政府接收“新市区”时被一并接收,后划入十六区。但该地归属并未正式确定。

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行政建制(1938 年3 月—1949 年1 月)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在平西开辟了抗日根据地。到解放战争时期,平西成为解放区。在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了人民政权。今海淀区北半部地区和清河镇地区当时统称“平郊地区”,其中北安河地区是平西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边缘地带,其他大部地区则属游击区和敌占区。当地人民政权的行政区域与日伪和国民党政权的设置多不一致,且相互重叠。由于战争环境,根据地和解放区在海淀地区划分的行政区域实际是地方政权开展工作的范围。

1938 年3 月成立宛平县抗日民主政府。后该政府工作范围扩大到昌平县西部( 包括今海淀区北半部地区) 。1939 年3 月改宛平县为昌宛联合县。1941 年7 月,成立昌宛县佐公署( 县级机构) 直接领导昌宛县永定河以北地区。1942 年2 月( 一说1942 年12 月) ,昌宛县改建为昌宛房联合县,县佐公署也相应改名,工作地区未变。1943 年3 月,昌宛房县永定河

①当时十七、十八区分界线,据考证有4 种划法:1. 1948 年《三十八年度北平市郊区分区地价图》及东北野战军制《北平市城郊地图》。2.《北京历史地图集》(1988 年5 月出版) 。

3. 1947 年—1948 年北平市警察局郊五、郊六分局户口普查记载。

4. 1949 年1 月当地解放时实际区划。4 种划法各有出入,也有可能其间两区辖区曾有调整,现以1949 年1 月解放时状况为准

以北地区划入新建的昌宛怀( 怀来) 联合县,县佐公署撤销。海淀区现辖域中清河以北、平绥路以西属昌宛怀县工作范围。1945 年8 月,昌宛怀县撤销,分设昌宛县和怀来县( 此前,1944 年10 月,撤销昌宛房县,设房山、宛平两县) ,今海淀区北半部地区属昌宛县工作范围。

1945 年9 月昌宛县政府迁至七王坟( 今属海淀区) 一带。年底,又迁往狼儿峪(在今昌平县西部) 。1947 年12 月12 日,成立昌顺县,由昌平县平绥铁路以东和顺义县平古铁路以西地区组成。清河镇及周围地区划入昌顺县工作范围。1948 年12 月14 日,北平西郊及宛平县地区解放,即撤销昌宛联合县,原属宛平县的地区划回宛平县,原属昌平县的地区划归昌顺县。今海淀区辖域内的北安河地区归宛平县,苏家坨、永丰屯、白水洼地区和西北旺、东北旺一带划归昌顺县。

自1938 年起,平西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 包括宛平、昌平地区) 隶属于晋察冀边区;至

1948 年8 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又属华北解放区,先后由冀热察区、北岳区领导。1949 年1月15 日,北岳区并入解放后恢复建制的察哈尔省,宛平县、昌顺县划归察哈尔省管辖。

北平和平解放以后(1949 年1 月—1949 年7 月) 1949 年1 月31 日,北平和平解放。北平市成为华北解放区直辖市。此前,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北平市人民政府已于1949年1 月1 日成立,驻西郊青龙桥镇。2 月初,市政府和市军管会迁入城内。2 月20 日,华北人民政府迁入北平。北平市的军事管制区域为“东至通州,西至门头沟,南至黄村,西南至长辛店,北至沙河”,扩大了北平市原辖区域。市政府决定,原辖区内的20 个区建制不变,在新划入的区域内拟新设12 个区( 即二十一至三十二区) ,市辖区达到32 个。但在实施过程中,只新成立了二十三( 南苑) 、二十四( 黄村) 、二十五( 丰台) 、二十六( 长辛店) 、二十七( 石景山) 、二十八( 门头沟) 等6 个区。这些地区原来分别属大兴、宛平两县管辖。此前已由十六区管辖的铁家坟一带,随之正式并入北平市。

在今海淀区辖域内,属宛平县的田村地区、北安河地区和属当时昌顺县的今海淀区北部、清河地区都划入军管区域。1 月底前,田村地区划归新设的二十七区( 石景山区) ,清河地区( 包括西三旗、清河小营等地) 划归十九区( 4 月4 日方正式下令) 。地处今海淀区北半部的宛平县北安河地区和昌顺县辖地则始终未纳入北平市行政管理范围( 拟成立的第二十九区并没有成立) ,仍分别由宛平县和昌顺县管辖。

1949 年1 月12 日,十七区人民政府成立,初驻香山大旅社,3 月中旬迁往青龙桥实验小学即现万寿山后身25 号。14 日,十八区人民政府成立,驻海淀镇乐家花园即现八一中学内。在此前后,十六、十九、二十七区人民政府也相继成立。1 月31 日后,各区人民政府接管了当地民国政府行政机构。2 月初,十七区的模式口、五里坨地区( 当时是两个保) 划归新成立的二十七区( 石景山区) 。3 月底,十七区、十八区和二十七区之间又小幅调整彼此辖域,将巨山村、福田寺村全部归十七区管辖,将田村( 自然村) 全部归二十七区管辖。4 月6日,昌顺县原属顺义县的地区划出,恢复昌平县原辖区域,仍用昌顺县名称( 亦间用“昌平县”名称,10 月正式改名) 。至1949 年6 月底,今海淀区辖域分属北平市十六区、十七区、十八区、十九区、二十七区和察哈尔省宛平县、昌顺( 昌平) 县管辖。由于十七区与二十七区辖域的变动,十七区在香山以西克勤峪经白石岗至八大处以北白塔山一段与二十七区的分界即今海淀区界的一段。由于铁家坟地区正式划归十六区,十六区与新成立的二十七区之间以玉泉路为分界线,以后亦成为海淀区的区界。因清河地区划入十九区,十八区与昌顺县分界线从平绥路与清河交叉处西移至朱房村以西,十九区与昌顺县分界线西起朱房村以西向北至西二旗以北,向东经西三旗、西小口北侧,向南经后屯、永泰庄以东至清河( 河道) 。

第五节现辖域历代基层行政( 社会) 组织

秦代实行郡县制以后,县以下形成了以土地、人口为划分标准,由政府领导的基层社会或行政组织。

一、据《北京考古四十年》和其他出土文物的报道载,唐代,在现海淀区辖域已知的有礼贤乡( 今紫竹院及迤东一带) 、房仙乡( 在今公主坟、万寿路及迤西) 、保大乡( 在境内甘家口至八里庄,北及三虎桥一带) 及樊村、丰乐乡( 在今钓鱼台一带) 、归义乡( 今东、西二里沟一带) 、幽都乡( 今太平路一带) 。

辽代,在现辖域已知有仁寿乡( 今魏公村及迤东南) 陈王里、房仙乡( 地同唐代) 池水里、西北乡( 今二里沟及迤西) 。

二、金代中都城内各坊中,据考证,南开远坊、广源坊一带在城西北隅,当在今海淀区辖域内。金代在今海淀地区的农村乡、里名称未见于史籍,也未见披露出土石刻记载。

三、元代大都城内各坊名称见于史籍。城市西北隅今海淀区辖域内有怀远坊、乾宁坊、清远坊、永福坊等。农村地区设乡( 都) ,下辖“社”。元末,“海淀地区”范围内可能有宛平县属玉河乡、京西乡、香山乡,昌平县属的南乡( 仁和乡) 和西乡( 信德乡) 。昌平县两乡下辖18社,名称大多难判定方位。经考证,可能有清和( 河) 社、太平社、常乐社、扌为谦社等在今区境内。至明初洪武年间,又有青龙社名称。

四、明代,“乡”只是划分区域,不设机构,实际基层社会组织为里甲( 城市为坊甲) 。里甲的编组与赋役黄册的编制结合,里又称“图”。据《宛署杂记》和康熙《昌平州志》记载,明末隆庆、万历年间,“海淀地区”可能有宛平县的香山乡六图、七图、十一图、十二图,玉河乡十八图、二十图,京西乡二图;可能有昌平县清河社的清河里、太平里,青龙桥社的永泰里、庆丰里、安素里,常乐社的常乐里、遂良里、文宁里、衍庆里、扌为谦里等。

史载,明初宛平县编有75 个里,昌平县编有53 个里。由于土地大量兼并,至明万历二十年( 1592) 宛平县减至50 个里,而至明隆庆年间( 1567) 昌平县已减至40 个里。

五、清初,仍沿袭明代的里甲制,但因圈地、“投充”,汉族农民人口、土地大量减少。据康熙《昌平州志》载,康熙二十年前后,昌平县只有14 个里。其中,可能在“海淀地区”的剩扌为谦里、太平里。宛平县在“海淀地区”范围内大部分属“城属”地区,康熙《宛平县志》载的里社只在县直辖地区内,名称与今辖域内地名相同或相近的只有寨口。宛平县“城属”地区在今海淀区辖域内属西城兵马司、北城兵马司,下设“坊”和“铺”,有西城关外坊属外城第二铺( 西直门外西北方向至海淀、蓝靛厂) 、第三铺( 西便门外西北至半壁店) 、第四铺( 田村以北至寨口) 、第五铺( 玉泉山、香山) ,北城灵中坊属外城第二铺( 德胜门外土城一带) 、第三铺( 土城至清河) 、第四铺( 青龙桥以北西至寨口) 、第五铺( 海淀以北) 。步军统领衙门所辖中营、北营、右营下设“汛”,现辖区内有中营乐善园汛、圆明园汛、畅春园汛、树村汛、香山汛,北营德胜汛,右营阜成汛、西便汛。雍正年间,开始推行保甲制。乾隆二十二年下令,在京师编组保甲,但宛平、昌平及“城属”地区保甲组织状况未见史载,不详。宣统元年十二月( 1910 年初)清政府下令实行“地方自治”,但实际上没有变化,民国二年被废止。

六、民国政府成立后,1915 年7 月下令在京兆地区各县推行“地方自治”,县下分区,区下分村,村分甲。至1916 年初,宛平县分为8 个自治区,其中第一区一部分、第五区在今海淀区境内。昌平县为10 个“自治区”,具体划分不详。“城属”地区一直未实行“地方自治”。

1928 年12 月,北平市政府决定在北平市辖区域内推行“地方自治”,市辖区下分“自治街”( 城区) 、“自治村”( 郊区) 。1931 年3 月又将街、村更名为“坊”。据1932 年《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村里名称录》载,在今海淀区范围内,有十三区辖第四至二十二共19 个坊,十五区辖第六、七、二十至三十二共15 个坊。1934 年12 月取消“坊”及下属闾邻组织。1935年4 月,在4 个郊区实行保甲制度,保下分甲,坊、保都按数字顺序命名。日伪时期,在北平郊区和周边各县继续实行“保甲制”,并实施“保甲连坐”。日本投降后,保甲制在全市推行。至1949 年1 月,在今海淀区辖域内,十六区有6 个保( 共24 保) 、十七区有11 个保( 共15保) 、十八区有22 个保( 共25 保) 、十九区不详( 共17 个保,不含清河地区) 。

同一时期,宛平、昌平仍划“区”,亦施行“保甲”制,但“保”习惯仍称“村”,规模小,并设“乡”,即“联保”。据1939 年4 月日伪《宛平县事情调查》载,在今海淀区范围内,第一区有田村等7 个村,第五区有北安河、清河等22 个村( 也基本反映30 年代国民党统治时情况) 。昌平县当时情况不详。1942 年宛平县所属清河地区(1 镇16 村,包括清河镇、西北旺、东北旺、唐家岭、朱房、上地及回龙观、黄土南、北店等) 划归昌平县“第八所”( 即第八区) 。

抗战胜利后,今区境北半部的宛平、昌平县辖地系解放区的边缘区和游击区,国民党政权曾设皂甲屯、永丰屯、半壁店( 辖小牛房) 、东北旺、苏家坨( 均属昌平) 和北安河( 属宛平) 等“大乡”( 即“联保”) ,南部田村地区属宛平县西黄村“大乡”。

七、1938 年至1948 年底,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县以下一般设区,区下为行政村。1945年8 月前后,昌宛县在今区境北部设六区、七区和八区( 在昌平阳坊一带) 。1948 年初又将三个区合并,称为“平郊区”( 编为第七区,其中大部分地区为游击区) 。1948 年初,昌顺县在县城西南设第七区,包括清河一带( 尚为敌占区) 和南马坊、河北村。1948 年12 月底,昌宛县撤销。原昌宛县七区的10 个村划归宛平县第八区,划归昌顺县的今海淀区辖区内45 个村编入十一区。新解放区都废除了保甲制度,建立村政权。

八、1949 年1 月,有辖地在今海淀区范围内的北平市各区人民政府陆续成立。2 月,开始进行摧毁保甲、建立新的基层行政( 社会) 组织的工作。4 月7 日,北平市人民政府正式下令废除保甲制度。各区分别设立街、村、镇、乡人民政府( 城市为街、镇,农村为村、乡) ,下辖组织称为“闾”。到5 月中旬,工作基本完成。

十六区建立了24 个街、村( 原有24 个保) ,十七区建了14 个村( 原有15 个保,划出2个) ,十八区建立了25 个街、乡(10 个街15 个乡,原有25 个保) 和1 个新设的镇,十九区建了18 个街、乡、镇、村( 6 个街、9 个乡、1 个镇、2 个村,包括原有17 个保及划入的清河镇地区) ,二十七区建了32 个镇、街、村( 新设区,原有3 个大乡、1 个镇、37 个保,包括十七区划入的2 个保。保的数目疑有误) 。5 月29 日,十八区设海淀镇建制,成立海淀镇政府领导海淀镇一至五街、成府街共6 个街的工作。同月,十九区设清河镇建制。

属宛平县的北安河地区10 个村4 月下旬经区划调整归宛平县第六区。4 月6 日,昌顺县将原属顺义县的地区划出后,重新调整为9 个区、3 个镇。今区境北部地区46 个村( 新设车耳营村) 划入第六区( 共52 个村) ,清河附近的2 个村划入第五区( 共57 个村) 。

第二章设区后建置沿革

经华北人民政府批准、北平市人民政府决定:自1949 年7 月3 日起重新调整北平市市界和郊区行政区划。其中,决定将“原十七、十八两区,原十六区新市区以北与由昌顺县划入之西北旺等5 村合并为十六区”。根据市政府府民字第三十六号令,原十六区新市区以北地区,划归新的十六区,包括阜外大街、三里河、罗道庄、青龙桥、羊坊店、马道庙、沙窝村、北蜂窝等村;昌顺( 昌平) 县的西北旺、东北旺、后厂、傅家窑、后营等5 村划归新的十六区。据查证,从原十六区共划入9 个村( 街) ,除上述8 个外,还有铁家坟村。文件所列从昌顺县划入的5 个村中,傅家窑不是独立的行政村,属西北旺村管辖,随西北旺村划入,实际划入的5 个行政村还包括上地村。

1949 年7 月3 日,北平市第十六区人民政府成立,启用印章。全区面积约255 平方公里,人口约13 .7 万人。区人民政府驻海淀镇乐家花园。

十六区成立时,所辖基层行政单位如下( 共54 个) ,原十七区:蓝靛厂村、东冉村、南辛庄村、四平台村、孟悟村、温泉村、白家疃村、冷泉村、董四墓村、青龙桥村、北坞村、门头村、香山村、四王府村(14 个村) 。原十八区:海淀镇第一至第五街、西苑街、六郎庄乡、巴沟乡、双槐树乡、马神庙乡、万寿寺乡、百万庄乡、北下关街、北礼士路街、博物院路街、上园乡、大钟寺乡、保福寺乡、成府街、一亩园乡、大有庄乡、肖家河乡、水磨乡、树村乡、马连洼乡和海淀镇( 辖一至五街、成府街) (10 个街、15 个乡、1 个镇) 。原十六区:阜外街、三里河村、罗道庄村、青龙桥村、羊坊店村、马道庙村、沙窝村、北蜂窝村、铁家坟村(8 个村、1 个街) 。原昌顺县:西北旺村、东北旺村、后厂村、后营村、上地村( 5 个村) 。十六区的建立标志着以今海淀区辖域为主体的单一行政区域正式设立。十六区此后两次更名,1952 年9 月起定名为海淀区。

十六区成立后,按各个时期特点,可将海淀区建置区划沿革分为:(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 1949 年7 月—9 月) 。( 二) 发展和调整时期( 1949 年10 月—1957 年) 。( 三) 现

辖域形成和区划频繁变动时期( 1958 年—1964 年) 。( 四) 基本稳定时期(1965 年以后) 。

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建置沿革

1949 年7 月3 日,北平市将郊区原有的14 个区( 十三至二十区、二十三至二十八区) 调整为8 个区( 十三至二十区,另有通州市为代管旋即划归河北省) ,新的北平市第十六区成立。其他涉及海淀区现辖域的变动有原十九、二十区合并为新的十七区,原二十七区( 石景山区) 改为十九区,当时,北平市仍是华北行政区直辖市。8 月1 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宛平、昌平等县划归河北省管辖,属通县地区。

9 月7 日,十六区调整区辖行政区划,“乡”一律改为村,行政区域一律改以地名命名,海淀镇领导的5 个街取消。调整后,十六区辖

1 镇、6 街、41 行政村。1 镇:海淀镇( 原一至五街取消) 。6 街:西苑街、北下关街、北礼士路、博物院路、成府街、阜外大街。41 村:蓝靛厂、东冉村、黑塔( 原南辛庄) 、四平台、东杨坨( 原孟悟) 、温泉、白家疃、冷泉、董四墓、青龙桥、北坞、门头村、香山、四王府、南安河( 新设) 、六郎庄、巴沟、双槐树、马神庙、万寿寺、百万庄、上园、大钟寺、保福寺、一亩园、大有庄、肖家河、水磨、树村( 后营、上地并入) 、马连洼、三里河、罗道庄、真武庙( 原青龙桥,因重名改) 、羊坊店、马道庙、沙窝、北蜂窝、铁家坟、南营房( 新设) 、西北旺( 后厂并入) 、东北旺。共48 个行政区域。

八九月间十七区、十九区也调整区辖行政区划。十九区将32 个村镇调整为17 个,其中涉及今海淀区辖域的是田村、西黄村( 辖廖公庄、龚村) 。十七区调整区划后有58 个行政单位,涉及今海淀区辖域有18 个村镇,即清河镇、西二旗、安宁庄、朱房、西柳村、六道口、后八家、柏彦庄、九间房、马甸、五道庙、北极寺、北太平庄、索家坟、明光寺、后屯、永泰庄、西三旗。其中解放初从昌平县划入的清河地区有7 个村镇,即清河镇、西二旗、安宁庄、朱房、后屯、永泰庄、西三旗。

今海淀区辖域北安河地区属宛平县六区,划为10 个行政村,即徐各庄、西埠头、周家巷、辛庄、北安河、高里掌、七王坟、大工、寨口、草厂。昌顺县将西北旺等5 村划入十六区后,其辖区内在今海淀区境的是五区的南马坊、河北村和芦村、单家村以西地区( 村政权驻地不在今海淀区辖域内) 。六区( 区公所驻皂甲屯) 的皂甲屯、大玉河、小玉河、常乐村、大马坊、小马坊、上庄、永泰庄、白水洼、八家村、前章村、后章村、东小营、新立( 辛力) 屯、梅所屯、西闸村、双塔村、六里屯、土井、唐家岭、小牛坊、皇后店、小辛店、大牛坊、东埠头、永丰屯、亮甲店、杨各庄、屯佃、太舟坞、后沙涧、前沙涧、梁家园、台头、车耳营、聂各庄、后柳林、前柳林、西小营、苏家坨、三星庄。共43 个行政村( 全县共9 个区、

3 个镇,下辖389 个村) 。

十六区南与十五区( 丰台区) 和十一区( 今属宣武区) 相邻,分界线西起玉泉路沿莲花河向东延至西便门,除小马厂以东一段外,即今海淀区与丰台区、宣武区分界线。十六区东南以城墙为界与当时第二、第四区相邻,东仍以平绥线与十七区分界,十六区与昌顺( 平) 县分界线东段移至西北旺西侧向东北绕过后厂村北侧,东至东北旺村、上地村北侧一线。其他与昌顺县、宛平县、十九区( 石景山区) 的分界依原十七、十八区界未变。

第二节发展和调整时期建置沿革

1949 年(10 月—12 月) 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9 月27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北平改名北京,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10 月1 日正

式更名。十六区即成为首都北京的市辖区。11 月1 日,华北人民政府撤销,北京市成为中央直辖市。10 月17 日,“昌平县人民政府”印章启用,废止“昌顺县”名称。当月,大玉河分为北大玉河、南大玉河( 后称北玉河、南玉河) ,小玉河分为东小玉河、西小玉河( 后称东玉河、西玉河) ,六里屯分为东六里屯、西六里屯。至此,昌平县所辖在今海淀区境内的为46 个村。

1950 年6 月9 日,十六区人民政府从乐家花园迁至海淀镇太平庄二号新址( 即今海淀区老干部局) 。由于6 月1 日城区由原来12 个区调整为9 个,同时十八区( 长辛店) 与十五区( 丰台) 合并,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自8 月1 日起变更郊区各区番号。第十六区改名为第十三区。其他涉及今区境的,第十七区改名为第十四区,第十九区改名为第十五区。10 月,昌平县所辖黑龙潭风景区划归北京市,划入十三区辖域。

8 月30 日,十三区政府决定,成府街仍由海淀镇政府领导( 代管性质) 。

宛平县在2 月、6 月两次调整区的建制,北安河地区10 个村先划入五区、后划入三区。昌平县也在2 月、6 月两次调整区镇建制。2 月份,将今海淀区境内的六区各村中前沙涧、后沙涧、聂各庄、台头、梁家园、车耳营划入新的六区,其余划入新的二区( 全县共划为9 个区) 。6 月份又将全县划为6 个区,并调整行政村建制。今海淀区辖域内有49 个村( 苏家坨村分为苏家坨一、二、三、四村) ,其属区未变。

1951 年北京市人民政府4 月3 日下令,将十三区所辖的阜成门关厢和西直门关厢分别划归第二区、第四区。4 月27 日,十三区向二区移交了阜成门关厢地区,包括阜外大街全部和北礼士路街马尾沟以南一带。4 月28 日又向四区移交了西直门关厢地区,包括博物院路街全部( 包括西郊公园和西直门火车站) 、北礼士路街马尾沟以北地区、百万庄村铁路以东一小部分(25 户) 。上述地区的农业生产仍由十三区领导。北京市郊区工作委员会4 月7日指示,将十三区所辖之东杨坨村地区划归十五区领导。4 月28 日,十三区向十五区移交了东杨坨村原辖地区。至此,十三区所辖行政村( 街、镇) 减为44 个。

8 月,市郊委下发“调整郊区行政村计划”,十三区在当年10 月底以前陆续将原有的44个村( 街、镇) 调整为58 个。即2 个镇:海淀镇、青龙桥镇( 由青龙桥村改设) ,3 个街:成府街、西苑街、北下关街,53 个村:蓝靛厂、火器营( 蓝靛厂分出) 、东冉村、西冉村( 东冉村分出) 、老营房( 东冉村分出) 、黑塔、四平台、东下庄( 四平台分出) 、温泉、白家疃、冷泉、韩家川( 冷泉分出) 、董四墓、北坞、中坞( 北坞分出) 、门头村、牛碌坟( 门头村分出) 、香山、四王府、南安河、六郎庄、巴沟、双槐树、马神庙、八里庄( 马神庙分出) 、万寿寺、广源闸( 万寿寺分出) 、百万庄、二里沟( 百万庄分出) 、上园、大钟寺、保福寺、一亩园、大有庄、肖家河、正黄旗( 肖家河分出) 、水磨、树村、上地( 树村分出) 、马连洼、三里河、罗道庄、钓鱼台( 罗道庄分出) 、真武庙、羊坊店、马道庙、苑家村( 马道庙分出) 、沙窝、北蜂窝、铁家坟、南营房、西北旺、东北旺。同时十五区( 石景山) 西黄村分出龚村、廖公庄。至此,涉及今海淀区范围的有田村、龚村、廖公庄。下半年郊区各区召开村人民代表会议,进行村级选举,陆续废止了闾的组织。

迄至1951 年底,十三区面积约为225 .5 平方公里。十三区与二、四区间部分分界线由西城墙移至城墙西北角起沿长河、西郊公园西墙,再沿博物院路( 今西外大街) 向东,再大体沿环城铁路( 今展览路一线) 向南绕过西露泽园西侧,再沿阜外大街南侧向东,经西夹道西侧至月坛南侧。十三区划出东杨坨后与十五区在这一带分界线,自克勤峪起沿山脊,经打鹰洼、五台山、蘑菇帚、东山至寨口村南,是现在海淀区与门头沟区分界线。

1952 年1952 年7 月23 日,河北省宛平县全县及房山、良乡两县部分地区划归北京市。

8 月27 日,市政府通知:( 一) 取消按数字番号命名市辖区的办法,将郊区划为东郊区( 原第十区) 、海淀区( 原第十三区) 、石景山区( 原第十五区) 等区。( 二) 撤销第十四区,该区原辖域以德胜门至清河镇的马路为界,其东划归东郊区( 原第十区) ,其西( 包括清河镇) 划归海淀区( 原第十三区) 。德胜门关厢划归西四区( 原第四区) 。( 三)划区,除绝大部分并入新设

的“京西矿区”外,北安河等村划归海淀区。上述决定9 月1 日起施行。自此,海淀区的名称确定,并沿用至今。

原十四区划归海淀区的有15 个村( 镇) :清河镇、西二旗、安宁庄、朱房、西柳村、六道口、后八家、柏彦庄、九间房、马甸、五道庙、北极寺、北太平庄、明光寺、索家坟;当时划归东郊区、以后又划入海淀区境的有西三旗、后屯、永泰庄;德胜门关厢地区农业生产由海淀区负责。原宛平县划归海淀区的地区,据市政府通知所说有9 个行政村:北安河、周家巷、高里掌、寨口、七王坟、西埠头、草厂、辛庄、徐各庄。实际上共10 个行政村,还有大工村。

4 月28 日十三区将双槐树、黑塔两行政村分别划为亮甲店、双槐树2 个村和黑塔、北辛庄、南平庄( 后定名为西平庄) 3 个村。12 月3 日海淀区将上园行政村所辖的

5 个自然村划归北下关街领导,并将上园村改名为皂君庙村。

迄至1952 年底,海淀区辖有86 个行政单位( 其中自原14 区划入15 个,原宛平县划入10 个,本年调整增设3 个) ,总面积约310 平方公里。东以德胜门至清河马路与东郊区为界,形成现海淀区与朝阳区的分界线。西北沿锯齿山、马鞍山、萝芭地、阳台山与京西矿区( 即以后的门头沟区) 接界,成为现海淀区西北界的一段。在北安河一带以七王坟、西埠头、高里掌北侧为界与昌平县接境。

1953 年为统一全国基层行政建制,5 月至7 月间,海淀区将原有的行政村进行调整合并,并一律改称为乡。调整后,海淀区辖63 个基层行政单位,计有3 镇:海淀镇、青龙桥镇( 董四墓大部并入) 、清河镇,3 街:成府街( 水磨一部并入) 、北下关街( 皂君庙一部并入) 、西苑街,57 个乡:六郎庄、一亩园、巴沟、蓝靛厂、火器营、东冉村、西冉村、老营房、黑塔( 西平庄并入) 、北辛庄、八大处( 东下庄、四平台合并) 、温泉( 辛庄、高里掌并入) 、白家疃、冷泉、韩家川、北坞、中坞、门头村( 牛碌坟并入) 、香山、四王府、双槐树、亮甲店、马神庙、八里庄、万寿寺( 广源闸并入) 、百万庄( 二里沟并入) 、大钟寺( 皂君庙一部并入) 、保福寺、大有庄、肖家河( 正黄旗并入) 、树村( 水磨一部、上地一部并入) 、马连洼( 西北旺一部、董四墓一部并入) 、三里河、罗道庄、蔡公庄( 钓鱼台、苑家村合并) 、真武庙、羊坊店、马道庙、沙窝、北蜂窝、铁家坟、南营房、西北旺、东北旺、西二旗( 安宁庄并入) 、朱房( 上地一部并入) 、前八家( 西柳、后八家合并) 、四道口( 六道口、九间房合并) 、五道口( 柏彦庄、明光寺合并) 、马甸、塔院( 五道庙、北极寺合并) 、北太平庄、索家坟、北安河、周家巷( 南安河并入) 、徐各庄( 大工、寨口并入) 、草厂( 七王坟、西埠头并入) 。

同时,石景山区、东郊区和河北省昌平县也都进行了划乡工作。石景山区涉及今海淀区境的是:将龚村、廖公庄合并为龚村乡,田村改为乡。东郊区涉及今海淀区辖域的是,将西三旗、永泰庄、后屯3 个行政村合并为后屯乡。昌平县在2 月间曾调整小区区划,后又进行了划乡,将390 个行政村调整合并为110 个乡。其中涉及今海淀区辖域的49 个村并为14 个乡:二区前柳林乡( 前柳林、后柳林、西小营合并) 、常乐乡( 常乐、大马坊、小马坊合并) 、白水洼乡( 白水洼、梅所屯、西闸、双塔合并) 、后章村乡( 前章村、后章村、西辛力屯、八家合并) 、苏家坨乡( 苏家坨一、二、三、四村、三星庄合并) 、皂甲屯乡( 南玉河、北玉河、皂甲屯、永太庄、东小营、上庄合并) 、东埠头乡( 杨家庄、太舟坞、东埠头合并) 、唐家岭乡( 唐家岭、 二拨子、 回龙 观、土井合并) 、永丰屯乡( 屯佃、永丰屯、大牛坊合并) 、六里屯乡( 东六里屯、西六里屯、亮甲店合并) 、皇后店乡( 皇后店、小牛坊、小辛店、东玉河、西玉河合并) ,五区河北村乡( 陈家营、南马坊、河北村合并) ,六区聂各庄乡( 台头、聂各庄、梁家园、车耳营合并) 、后沙涧乡( 前沙涧、后沙涧合并) 。另外,东小口乡 斗芦村、 斗单家村以西部分土地为新都砖瓦厂用地,现属海淀区( 注:划线者不在现海淀区内) 。

1954 年—1955 年1954 年2 月,将黑塔乡所辖的3 个自然村划归双槐树乡。5 月,又

将属马连洼乡的黑山扈村一部( 12 户) 划归青龙桥镇。5 月10 日,鉴于海淀区人民政府所在地海淀镇已完成人民代表选举工作,即遵照市政府1953 年10 月26 日函示,取消海淀镇政府,设立区人民政府海淀镇办事处。这是海淀区最早设立的街道办事处,当时办事处有单独辖区。

10 月23 日,双槐树乡大部和黑塔乡合并为一个乡,定名为西山乡,双槐树原辖的另2个自然村分别划给亮甲店乡和东冉村乡。至此,海淀区辖62 个基层行政单位。

同日,石景山区田村、龚村两乡合并,定名为田村乡。

10 月份,海淀区在海淀镇办事处所辖地区组建居民委员会,此后全区城市地区的居民委员会陆续建立。此前,自1950 年起,在区内一些大机关单位工作人员集中居住区,由各单位建立家属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家属委员会成为城市地区基层社会组织。

1955 年7 月,中共海淀区委、海淀区人民委员会( 当年4 月由区人民政府改) 机关迁到海淀镇泄水湖1 号( 即现区机关大院) 。

1956 年2 月28 日,北京市人民委员会下发《关于调整本市郊区乡镇建制和行政区划的通知》。根据通知,海淀区辖域有如下变动:( 一) 将科学大路( 即今三里河路) 以东、新修东西马路( 即今百万庄路) 以北地区( 百万庄乡一部) 和文四路( 今新街口外大街) 以东、规划马路( 即今北三环路) 以南地区( 北太平庄乡一部) 划归西四区;( 二) 将科学大路( 今三里河路) 、公安学院( 今公安大学) 西墙以东、新修东西马路( 今百万庄路) 以南地区划归西单区,包括真武庙乡、南营房乡全部,百万庄乡一部、三里河乡大部、羊坊店乡和北蜂窝乡各一小部分;( 三) 将八大处乡辖区和半壁店村地区划归石景山区;( 四) 将东郊区后屯乡辖区划归海淀区。3 月24 日,市民政局函复同意海淀区人委意见,决定半壁店村仍归海淀区管辖。3 月8 日,海淀区与东郊区将划归海淀区的后屯乡交接完毕。3 月13 日,海淀区分别与西单区、西四区、石景山区将划出地区交接完毕。

根据市人委2 月28 日通知,海淀区调整行政区域以后,所辖基层行政建制应调整为14个乡、2 个镇、3 个街道办事处。此次调整,取消了“街”的建制。3 月6 日,市民政局又通知,海淀区不设西三旗乡。自3 月15 日至3 月23 日,海淀区根据市人委通知精神,对本区基层行政建制和区划进行了调整,实际共划分为13 个乡、2 个镇、3 个街道办事处。

表1-11956 年3 月海淀区扩大乡镇建制和建立办事处一览表新设行政单位原有行政单位名称办公地址乡北安河草厂、北安河、周家巷、徐各庄乡北安河温泉温泉、白家疃、冷泉乡白家疃东北旺韩家川、东北旺、西北旺、马连洼、西二旗乡和上地村( 原属朱房乡) 东北旺肖家河一亩园、树村、肖家河乡肖家河五道口前八家、四道口、五道口、塔院乡五道口居民区索家坟马甸、索家坟、北太平庄乡大部索家坟大钟寺北下关街、大钟寺、保福寺乡躺碑庙马神庙万寿寺、马神庙、蔡公庄大部、百万庄一部、三里河一部、羊坊店一部白堆子罗道庄八里庄、罗道庄、亮甲店、铁家坟大部、沙窝一部八宝庄东冉村东冉村、西冉村、老营房、蓝靛厂、火器营乡东冉村西山门头村、西山、北辛庄乡黑塔香山香山、四王府乡香山六郎庄六郎庄、巴沟、北坞、中坞乡六郎庄镇青龙桥镇青龙桥镇、大有庄乡、西苑街青龙桥清河镇清河镇、朱房大部、东郊区后屯乡清河镇街道办事处海淀镇海淀镇办事处、成府街海淀镇沙窝沙窝大部、马道庙一部、铁家坟一部沙窝羊坊店羊坊店大部、北蜂窝大部、马道庙大部和蔡公庄一部羊坊店

注:1 .此前,海淀区辖56 个乡、3 个街、2 个镇、1 个街道办事处,共62 个基层行政单位。

2 .此次区划调整,海淀区划出真武庙、南营房、八大处乡全部,百万庄、三里河乡大部,羊坊店、北蜂窝、北太平庄乡一部。

3 .原有文件称:马道庙大部划归沙窝街道、一部划归羊坊店街道,实际大部划归羊坊店街道。

与此同时,石景山区田村乡建制和辖区未变。丰台区南蜂窝乡一部划归宣武区。2 月24

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河北省昌平县划归北京市领导,并更名为昌平区。在此前后,昌平区亦合并、扩大乡的建制,将109 个乡( 另有1 个划归顺义县) 调整为30 个乡、2 个镇,其中涉及今海淀区辖域的有6 个乡。即回龙观乡( 原唐家岭乡并入) 、永丰屯乡( 原皇后店乡、永丰屯乡、六里屯乡、东埠头乡合并) 、苏家坨乡( 原柳林乡、苏家坨乡、常乐乡合并) 、白水洼乡( 原后章村乡、白水洼乡、皂甲屯乡等合并) 、东小口乡( 原河北村乡并入) 、阳坊乡( 原聂各庄乡、沙涧乡并入)

地方志与地方文化

弘扬方志文化:关于建设陕西文化大省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文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新一届省委、省政府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重大决策,这是我省文化建设史上的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实际部署和重大举措。文化和经济历来是联系在一起的,一切经济领域无不包含着文化,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又都产生着广泛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其深层原因,就在于陕西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就在于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传统与当今时代旅游业发展的有机结合。编修地方志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在文化大省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一、方志文化的特征 地方志作为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其历史之悠久、涵盖之广阔、品类之繁多、卷帙之浩繁、内容之精深,在世界文化史上堪称一绝。历代保存下来的旧志书,仅宋元以来就有9000余种,10万多卷,约占我国现存古籍的十分之一。这种连续、广泛的方志资料,是其他任何一种著作都无可比拟的。方志文化的这一本质属性,使得地方志长期以来被人们誉为“博物之书”、“一方之总览”、“一方之百科全书”。 第一,方志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历史是文化创新的基础,特色是文化的魅力所在。地方志记载的是某一地方发生的人和事,是本土文化最直接、最明显的体现之一。陕西方志与秦腔、秦人一样有着天然的本地化特色,凸显陕西文化形成的历史底蕴。陕西建设文化大省核心就是发展三秦文化,与陕西地方志工作有着相同的目标指向。 第二,方志文化具有广泛性特征,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载体之一。内容上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取材上有文字材料、实物资料、口碑资料、声像资料。而且地方志本身就记述了不同的文化类别,如陕西的陕南文化、关中文化、陕北文化、周秦汉唐文化等等,这进一步推动了陕西文化的多样性。 第三,方志文化具有连续性特征。中国地方志工作指导小组通过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第二条指出:“编纂地方志是一项长期的具有连续性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对全面了解和反映我国地情国情,对推动我国两个文明建设,对积累和保存地方文献有重要意义。” “我国编修地方志的历史有两千多年,广东修志的历史,从东汉杨孚的《交州异物志》算起,也有1900多年,至今保留的旧志有400多种。这些连绵不断的志书,对当代人了解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进程,进而正确认识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有很大的帮助。从历史学的角度,也为寻找广东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建设广东文化大省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方志在文化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经历了数千年一代又一代人的承袭、改良和完善,构成了这个地区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质。它由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三大内容有机构成,地方志则记录了中华文明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历史,代代相济,永不断章,成为弘扬民族精神和地域文化的主旋律。汤因比的一段话上古时期的世界六大文明,除了中华文明一直延续发展下来以外,其他五大文明都先后中断或衰亡,很多国家的历史由于没有文献记载而失传,与世界各国相比,方志文化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为保存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地方志的丰富程度,从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底蕴。 党的三代领导人非常重视地方志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江泽民同志指出:“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

任丘地方志概述

任丘地方志概述 在华北明珠白洋淀东南岸,有一片1034平方公里的土地呈棉叶型铺展在冀中平原上—这便是河北省任丘市。 任丘,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2000多年前,一代神医扁鹊就诞生在这里,他悬壶济世,救死扶伤,誉满天下。 任丘,是一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20世纪70年代中期,“石油工人一声吼”,惊醒沉睡之古潜山,汩汩流出的石油,源源不断地为祖国经济建设提供着能源。 任丘处(北)京、(天)津、保(定)三角地带,介于北纬38°33′-38°57′,东经115°56′-116°26′之间,为县级市,隶属沧州市管辖。2008年,全市总人口81.9万余(含华北油田14万)。辖3个街道办事处、8个镇、7个乡、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413个行政村。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等11个单位驻在市区。市区北距首都北京153公里,西南距省会石家庄159公里,东北距天津市140公里,东南距沧州市114公里,西距古城保定66公里,境域东临廊坊市大城县、文安县,南接河间市,西连保定市高阳县、安新县、北界雄县。任丘位于环渤海经济开发带和京津冀都市圈之内,是国务院确定的对外开放县市和河北省22个“扩权强县”市之一。 任丘自古就有“燕南隘首,赵北津头,居九河之险,通

八省之衢”、“河朔雄邦,京师要地”之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境内铁路、公路的纵横贯通,使任丘城为北连京津、南通粤港的交通枢纽。原有106国道(北)京、大(名)段和(天)津、保(定)公路南线在市区交叉通过,后又有京九铁路和大(庆)广(州)高速公路在市区东西两厢纵贯南北,任丘一举跨入了首都“1小时经济圈”。 任丘地质构造以冀中大坳陷饶阳凹陷北部的潜山为主,主要有任丘背斜带和北汉、鄚州两个向斜带,经过千百万年的变迁、覆盖,形成了太行山东麓平原和渤海西岸平原交接过渡的低平原地貌。境内洼地星罗棋布,呈岗、坡、洼地相间的地形,由岗到洼有由沙(土)到粘(土)的分布规律。境域整体地形成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之势,海拔由11米降至4.5米。在地下古潜山构造带中富含石油矿藏。山前平原与滨海低平原交接洼地,形成了号称“华北明珠”的白洋淀,有1/5面积属任丘辖境,且位处下游、又有千里堤作屏障,常年积水,烟波浩淼,水村掩映,风光旖旎,不仅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胜地,而且有丰富的鱼类、虾蟹、芦苇及其他水产资源。 任丘属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暑冬寒,温差较大。1988-2008年21年间,年平均气温12.7℃;1月最冷,平均气温-3.9℃;7月最热,平均气温26.8℃。全年无霜期188天。年日照时数累计平均2658.6

地方志的基本知识

地方志的基本知识 2007-04-18 14:47:58 大中小 地方志的基本知识 一、地方志的性质 1、什么是地方志。地方志,古代又称地志、地记等。方者,方域, 地方;志者,记也,述也。地方志是以一定地域(主要是行政区划)为范围,按一定体例综合记载一定时期自然、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和历史的资料性著述。新方志是全面、系统、科学地反映一个地方自然、社会各方面的现状与历史,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综合性地方科学文献(或者说综合性地情资料书)。 2、方志的基本特征。 (1)地方性(地域性):历代各类方志,均以一定地域为记述范围,又因地域不同,所记风物人文亦不同。表现出特有的地方色彩。 (2)资料性:方志任务不是探索历史规律,而是为认识地情、科学研究积累资料,为决策提供依据。其价值与功能即体现于资料性。 (3)纪实性(实录性):历来要求修志要实事求是,据实而书,“夫志,为一邑实录”。不实则无用,甚至起反作用。志书所录,又多为经过分析考证的一二手资料。

(4)综合性:内容是综合的,兼具史、地、自然、社会各方面,容纳古今百科记述方法和体裁是综合的,有概括提炼而非单纯资料汇编;又综合运用各种体裁。 (5)实用性:方志“非示观美,将求其实用”(章学诚),也正因其资料丰富,史实可靠,实用性强,而历代不衰。 3、史志关系。志与史,可谓同源异流,殊途同归,既有共性,更各有特点。史、志有密切联系。上古史、志不分,即所谓“古者记事之史谓之志”(郑樵《通志序》)。梁启超也认为“最古之史,实为方志,如孟子所称“晋《乘》、楚《寿杌》、鲁《春秋》,庄子所称‘百二十国宝书’比附今著,则一府州县志而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方志发展过程中在内容、体例方面吸收了史书的不少特点,有着基本相同的治学要求和编写原则,均有资政、鉴戒的作用。从内容和体例看,可谓史中有志,志中有史。志又为史提供资料,“有良方志,然后有良史”(梁启超《龙游县志序》)。 但史、志有别,不能以史代志。其区别在于:(1)对象和任务不同:历史记述研究的主要是社会现象,目的是为提示历史发展规律;方志则自然、社会并重,主要反映本地自然、社会的基本情况,提供有关系统资料。(2)内容不同:史重宏观,举大弃小,志的内容更广泛详备,宏微俱备;史重分析论述,志重资料说明;史重过去,志重现状,所谓“隔代修史,当代修志”。(3)体例不同:史纵志横,即史以时间为经,纵向论述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志则横分门类记述各方面情况。史、志均有纵横,但史以纵为主,志以横为

地方志与地方志的写法

地方志与地方志的写作方法 (晋中市史志院副院长李新文) 一、什么是地方志?(地方志的概念) “方”者地方也,“志”者记述也。“方志”者地方之记述也。 地方志是记载一个地方自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的科学的资料性著述。 二、地方志的性质、功能、特点。 1、性质:资料性著述。 2、内容:包括自然与社会两个方面,既反映历史发展,又呈现现实状况。举凡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灾异等包罗万象,应有尽有,被称为“一方之百科全书”。 3、取材范围:一个特定的行政区域,如《祁县志》即记祁县现行区划范围的事情。驻在祁县的国家、省、市管单位,行政上虽不属祁县管理,但处在祁县地域,应在记述范围。 4、功能(作用):古称“存史、资治、教化”,今引伸为“存史、资政、育人”。 “存史”就是记载当地历史并传之后世;“资治”就是帮助当政者了解当地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并以次作为主政的历史借鉴和制定决策的参考依据。因为自从隋朝实行地方官吏回避制度后,一直到明清都是不让当地人在当地做官。地方官到一地任职,必定要翻阅地方志了解当地情况;“教化”即教育,就是通过阅读地方志,自觉不自觉地会受到爱国、爱乡的教育。今天,又有学者提出了“交流”的功能。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世界要实行经济全球化,国家要实行对外开放,从地方上来说,要加强开放力度,引进外资,扩大交流,要走出去。地区之间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志书可以让外地人全方位地认识本地、了解本地,提高知名度。所以,志书的功能今天越来越多样化。有关志书在各地政府招商引资中所起的作用的例子已经很多。 5、记事时限:即志书的时间界限。如这次《祁县志》就是从1978年1月1日记起,到2010年12月31日结束,不能超越时限。 6、目的:地方志被称为“一方之全史”,即通过记载自然、社会各个方面的历史变化,反映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当今状况,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现实服务。 历史变迁:写清某一事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兴衰起伏,反映事物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历史轨迹。 当今状况:各项事物在志书下限,如祁县2010年底呈现的状况。 例如:记祁县1978年起的行政区划变化,必须反映1978年时实行的是社队制,有多少个公社多少个大队,各自的隶属关系,之后有什么变化,即调整、增减情况;到1984年改乡镇村制,有多少乡镇多少个行政村多少个自然村,各自的隶属关系;之后有什么变化,即调整、增减情况,特别是2001—2002年的撤乡并镇之后乡镇的重大变化情况,移民并村后,行政村、自然村的变化情况以及隶属关系等;最后交代清楚到2010年底的乡镇村变化情况。 7、六个特性:具有时代的鲜明性(思想性)、编纂的科学性、使用的资料性、明确的区域性、内容的广泛性、编纂的连续性。 ①时代的鲜明性(即思想性):它是时代的产物、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任何时代的志书,都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封建社会的志书充斥着大量的封建糟粕,比如宣扬封建迷信、倡导封建礼教,大量记载节妇烈女,就是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维持封

编修地方志的意义与作用

编修地方志的意义与作 用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编修地方志的意义与作用 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宝,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方志的编修,其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地方志是重要的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的史书,享有“地方百科全书”的美誉。正因如此,地方志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千百年来,古人对地方志的功用进行过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和探讨,综合起来可用“治资、教化、存史”六个字来概括。 历史上人们对方志作用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对其功用的认识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演进而有所变化。 最初的地方志是顺应当时封建统治的需要,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作用主要在于“辅治(资治)”。西汉以后的地方志主要形式是地记,常璩《华阳国志序》里认为,地方志有“达道义、章法戒、通古今、表功勋、旌贤能”的作用。隋唐时期官修的志书,其内容对政治和军事决策参考的作用日见重要,所以当时志家对方志的功能有“佐明王扼天下之吭,制群生之命”的说法。到宋代,方志内容更广泛,作用更大,郑兴裔在《广陵志序》中提出了方志有三方面的作用:第一,有重要的存史镜鉴作用;第二,有政治参考作用;第三,有教育作用。开了方志“存史、资治、教化”三大功能之说的先河。明清以后,地方志及其理论发展逐渐成熟,方志界对方志功能认识趋于统一,普遍将地方志的功能释为“资治、存史、教化”。民国时期,黎锦熙先生又提出了“创‘四用’,以广方志之功能”的观点,即科学资源,地方年鉴,教学材料,旅行指导的“四用”功能。 现在,人们对编修地方志的意义与作用有着更为清醒的认识。 一、从编修地方志的意义来讲:

中国历代地方志概述

中国历代地方志概述(作者黄燕生) 方志的起源 中国的地方志有着悠久的历史。方志起于何时,渊薮所在,历代学者曾经作过多方面的考辨,并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宋代学者王存、程大昌、王象之等人推《禹贡》、《山海经》等古代地理书为方志之祖,同代人司马光、马光祖则认为导源于《周礼》记述的古方国史;还有学者以多源的观点阐释方志的产生,如《隋书·经籍志》的作者以晋挚虞所作《畿服经》为例,称该书合《禹贡》、《周官》例而成。宋代地理学家欧阳忞纂《舆地广记》,序称:"凡自昔史官之作,与夫山经、地志,旁见杂出,莫不入于其中。"元人黄溍则将方志归结为古地志与古地图的合流。明清以来,溯方志之源于史书的说法较为盛行,章学诚力证《周官》外史所掌"四方之志"即是当时的地方志,洪亮吉认为,汉晋霸史《越绝书》、《华阳国志》是方志之始。建国以来,对于方志起源问题的讨论,虽未完全统一认识,但方志多源,已为多数学者所接受。地方志内容包罗万象,宋代以前出现的各类名目纷繁的地方史籍、地理杂著、人物传记、诗文选集均与定型方志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渊源关系,其中,以《山海经》、《禹贡》、《周官》和古地图对方志的定型与成熟影响最大。 《山海经》,18卷,分为《山经》、《海经》和《大荒经》三部分。作者不详。全书仅3.1万多字,却包括了地理、历史、神话、民族、动物、植物、矿产、医药、宗教等多方面内容。由于奇谈甚多,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称:"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形法家之首,明人胡应麟称其为"古今语怪之祖",清《四库全书总目》也谓其为"小说之最古者",并置于小说类;但该书的多数内容涉及山川地理,唐刘知几《史通》以及《隋书·经籍志》等历代史目又置其于地理之属。宋代一些全国区域志的编纂者述及修纂缘起,每每提及《山海经》。北宋元丰间,王存纂《九域志》,朝廷诏秘书省"录《山海经》等送职方检阅";政和间,欧阳忞纂《舆地广记》,《山海经》也成为参照之书。此外,《隋书·经籍志》记载南齐陆澄聚《山海经》以来160家以为《地理书》。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只1193字。《禹贡》假托夏禹治水之后,将全国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并以此为纲,分叙各地山岭、河流,物产、贡赋、交通等项。这是我国现存最古的一部全国区域志。历代言地理者,大都推《禹贡》为祖。元代志家张铉即将此书列为方志源头之一。《禹贡》比之《山海经》,不仅有明确的行政区划作为纲领,其记述内容和形式也更趋近于后世方志。如每州分叙山川、湖泊、土壤、物产,尤详于田赋等级、贡品名目的记述。加之此书较少怪异之谈,记实色彩较浓,因而受到历代 方志学家重视。 《周官》即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是一部记述周代官制的著作。是书多处提到"方志"一词。《地官》载:"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郑玄注:"说四方所识久远之事,以告王

上海县地方志

上海县地方志 目录: 一.概述 P1 二.总述 P2 (一)概况 (二)历史 (三)经济及近代史 (四)新中国的上海县 三.近代以前上海县(上海地区)大事记 P6 四.参考文献 P13 一.概述 上海县已经走过了700年的路程。上海县的700年,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对上海的发展来说,更具有决定性意义。上海县从渔村、盐场、市镇走了出来,到近代,则孕育了我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解放后,又发展成为工农业发达,贸易兴旺,经济实力居全国2000多个县前列,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上海县。 当我们把视线从历史转向现实的时候,可以看到今天的上海县更加充满生机,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变化既是80年代以来变革的延续,又是更高层次上的发展,甚至可以说在经历一场“蜕变”,迅速城市化的蜕变。这是时代的使然,势不可当。可以预料,到本世纪末,或在稍长的时间里,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上海县这片土地,不再是田园牧歌式的场景,将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这里有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成片的住宅,宏伟的工厂,先进的市政设施,舒适的文化场馆,美丽的校园,人们安居乐业,享受着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样说是有充分根据的。 首先,是地理位置的优越。上海县位于上海市的腹部,几乎把市区的西部和南部包了起来。解放后,就成为上海市区的延伸地,建造了大批的工厂、住宅、市政和文化设施,近年又开辟了虹桥、漕河泾和闵行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部分地区划入浦东开发区。今天,随着上海城市的扩大和走向国际化,面积几乎相当于上海市区一半的上海县370多平方公里土地,无疑是城市发展的宝地。 其次,拥有完备的交通设施和先进的通信手段,投资环境十分优越。上海最大的河流黄浦江和吴淞江流经县境;上海唯一的航空港虹桥飞机场坐落境内;沪杭铁路及外环线纵横贯通全县;公路四通八达,两条国道是连接上海市和外地省市的交通要道。电话装机容量2 万余门,又有微波通信设施,国内首座卫星地面接收站也设在县内。 第三,工农业生产先进,经济发达,人员素质较高。1991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22.5亿元,社会总产值68.7亿元,财政收入3.8亿元。以副食品和瓜果、花卉生产为主的农业生产,生产手段较为先进,商品率很高,在全市居有重要地位。今正进一步以城市和外贸出口市场的需要调整生产结构,这一领域将大有作为。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固定资产原值达17多亿元,工业总产值在千万元、利润百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有61家,县、乡镇正在规划和建设工业小区,企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生产技术将日趋先进,企业等级和产品档次将迅

1949年以来地方志影印丛书要目

一、博收型丛书 1.《中国方志丛书》(台湾成文出版社1966年至1985年版,全5359册,是目前收录旧志最全的丛书) 2.《中国地方志集成》(上海书店出版社、巴蜀书社、江苏古籍出版社、凤凰出版社1991至2006年版,是大陆出版收方志最全的丛书) 3.《孤本旧方志选编》(线装书局2004年版,全26册,收方志33种) 4.《中国稀见地方史料集成》(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全65册,收志书116种) 二、以断代为主题的丛书 1.《宋元方志丛刊》(中华书局1990年版,全8册,收志书43种) 2.刘纬毅主编:《汉唐方志辑佚》,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 3.刘纬毅主编:《宋辽金元方志辑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4.《明代孤本方志选》(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0年版,全59册,收方志23种) 5.《清代孤本方志选》(线装书局2001年版,全60册,收方志76种) 三、以特定馆藏为主题的丛书 1.《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全3册,收方志65种) 2.《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续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全20册,收方志16种) 3.《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至1982年版,107种) 4.《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版,全72册,收方志109种) 5.《天一阁藏明代方志补刊》(宁波出版社2009年版,收方志88种) 6.《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中国书店1992年版,全50册,收方志167种) 7.《故宫珍本丛刊》(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全731册,其中第63册至第274册为方志卷) 8.《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全20册,收方志20种) 9.《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陕西省图书馆藏稀见地方志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全16册,收方志55种) 10.《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全22册,收方志29种) 11.《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全40册,收方志28种) 12.《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复旦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版,全56册,收方志41种) 13.《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版,全46册,收方志32种) 14.《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续编》(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全26册,收方志32种) 15.《四川大学图书馆馆藏珍稀四川地方志丛刊》(巴蜀书社2009年版,全7册,收地方志39种) 16.《南京图书馆孤本善本丛刊第一辑·明代孤本方志专辑》(线装书局2003年版,11函72册132卷,收方志8种) 17.《天春园藏善本方志选编》(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全100册,收方志100种) 四、以特定地区为主题的丛书

编修地方志的意义与作用

编修地方志的意义与作用 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宝,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方志的编修,其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地方志是重要的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的史书,享有“地方百科全书”的美誉。正因如此,地方志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千百年来,古人对地方志的功用进行过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和探讨,综合起来可用“治资、教化、存史”六个字来概括。 历史上人们对方志作用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对其功用的认识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演进而有所变化。 最初的地方志是顺应当时封建统治的需要,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作用主要在于“辅治(资治)”。西汉以后的地方志主要形式是地记,常璩《华阳国志序》里认为,地方志有“达道义、章法戒、通古今、表功勋、旌贤能”的作用。隋唐时期官修的志书,其内容对政治和军事决策参考的作用日见重要,所以当时志家对方志的功能有“佐明王扼天下之吭,制群生之命”的说法。到宋代,方志内容更广泛,作用更大,郑兴裔在《广陵志序》中提出了方志有三方面的作用:第一,有重要的存史镜鉴作用;第二,有政治参考作用;第三,有教育作用。开了方志“存史、资治、教化”三大功能之说的先河。明清以后,地方志及其理论发展逐渐成熟,方志界对方志功能认识趋于统一,普遍将地方志的功能释为“资治、存史、教化”。民国时期,黎锦熙先生又提出了“创‘四用’,以广方志之功能”的观点,即科学

资源,地方年鉴,教学材料,旅行指导的“四用”功能。 现在,人们对编修地方志的意义与作用有着更为清醒的认识。 一、从编修地方志的意义来讲: 首先,编修地方志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一地政府领导,不能光凭习惯和经验去指导工作,作出决策,而要有政治远见和专业知识,要对本地区、本部门的历史和现状有比较系统的深刻了解和认识,要有历史的比较,要善于运用智力机构和智力工具来谋划地方发展蓝图。地方志就是可以借助的一种智力工具。如果编写出一部能反映本地区、本行业历史和现状的新志书,那么领导者,特别新任领导者就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迅速掌握全面的情况。用最经济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多的“信息量”用于作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决策。 天隆文化多年志书编纂经验证明,各级政府只有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整理本地区的地情资料,弄清家底,决策时才能做到胸中有数,符合实际。多年来,很多地方和单位,利用方志资料,在地震预气象预报、矿源探查、发展工农业生产、建设水利工程、防旱防涝、抗洪抗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绩。充分说明编修好地方志,对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其次,编修地方志书是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盛世修志,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它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是以它特有的资料性、知识性和地方

地方志在历代书目中的归属

地方志在历代书目中的归属 张纪亮 地方志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著作体载,在长时期的历史发展中,地方志的内容和形式都不断得到完善,各朝代对于方志的纂修,也是经久不衰,一朝胜于一朝,终于形成了中国古籍中极有价值的很大一部分。所以,历代目录书,无论是官目还是私目,都著录有相当数量的地方志书。本文拟就地方志在历代书目中的归属问题做一些探讨。 自先秦至隋唐,这是中国地方志的萌芽、发展和趋于完善时期。战国时期出现的《山海经》、《禹贡》,汉代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应劭的《地理风俗传》以及但望的《巴郡图经》、晋常璩《华阳国志》及挚虞《畿服经》、南朝的两部方志集:齐陆澄的《地理书》和梁代任昉《地记》,隋代郎蔚之《诸州图经集》,虞茂《区域图志》以及许善心的《方物志》,唐代李泰《括地志》,贾耽《海内华夷图》以及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这些志书,勾画出了地方志发展的一个大致轮廓。在这个较长的时期中,地方志的内容范围尚不固定,宽狭不一,体例上也还不完善,不统一,在名称上更是芜杂,传、记、志、图经、图记、图志、志乘等等并用。这都反映出地方志发展的不成熟,因而导致了在目录中的归属极不一致。当然,方志归属的混乱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这一时期,尤其是在这个时期的前一段,目录书自身也是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分类体系既不固定,也不统一。这两方面原因的结合,使地志图书[1]的归属更加杂乱。

汉代刘歆的《七略》是我国最早的综合性分类目录,它的分类体系极大地影响了后世。《七略》虽已不传,但《汉书·艺文志》除把《七略》中的辑略分散到各略及各子目之后外,基本是照搬了《七略》。 我们借《汉书·艺文志》来考查一下《七略》的分类体系。 因书少不能单立一类,而把它们隶于其他相近似的类目,这是《七略》的一条立类原则。诸如《国语》、《战国策》、《楚汉春秋》、《太史公》(即《史记》)之类,并非属于春秋家学,也不都是编年体的史书,但在当时,这种性质的书不多,而它们又类似于《春秋》,于是就都附列到六艺略春秋家之后了。地志图书也属于类似的情况。《国朝》七卷,大致是关于西京郡国形势的记载[2],因《七略》未立地理类,无类可属,就把它附于数术略形法类《山海经》之后了。形法类收录的书,只有六种:《山海经》十三篇,《国朝》七卷,《宫宅地形》二十卷,《相人》二十四卷,《相宝剑刀》二十卷,《相六畜》三十八卷。其小序言:“形法者,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数,器物之形容,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可见,“形法”就是据事物的形状、气色,以侧度其吉凶祸福,颇类似于今天的“相面术”之类。 后世把地志图书归入史部,这在《七略》中已见端倪。虽然《七略》把《山海经》、《国朝》、《宫宅地形》等归入数术略,而未将其与《太史公》等书一起隶附于六艺略春秋家之后,但数术略本身实与“史”有联系,后世史部的形成也受到了数术略的一定影响。《七略》数术略序云:“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史官之废久矣,其书既不能具,虽有其书而无其人。易日:‘苟非其人,道不虚行’……盖有因而成易,无因而成难,故因旧书以序数术为六种。”数术略的六个属类: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是按职业性质分类的,

永州 地方志

永州地方志 第五节姓氏 一、姓氏概况 唐宋时期,区内人口不多,姓氏鲜少。元末明初,朱元璋“扯湖南填四川,扯江西填湖南”,区内人口大部分他徙,外省外地人口举族全家迁入(主要是江西),姓氏增减变化大。延及民国,全区姓氏有300姓之多。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干部职工的调整,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女性人口婚人等因素,区内姓氏大增。蓝山县在民国22年,只有163姓,到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增至273姓,增加1lO姓。全区人口比较稀少的姓氏,90%以上为新增姓氏。 1991年,全区共有625姓,单音节姓(单姓)620个,双音节姓(复姓)5个,即上官、司马、欧阳、诸葛、皇甫。其中复姓上官、司马、诸葛集中于永州、冷水滩二市,皇甫集中于蓝山,欧阳分布于全区各县。 全区各县均有的姓氏86个,占全区姓氏总数14.63%;1县独有的姓氏247个,占全区总姓氏42.01%;2县共有的姓氏90个,占15.31%;3县共有的姓氏43个,占7.31%;4县 共有的姓氏29个,占4.93%;5县共有的姓氏29个,占4.93%;6县共有的姓氏23个,占3.91%;7县共有的姓氏41个,占6.97%。 以行政区划为界,零陵县(永州市和冷水滩市)191姓,祁阳县374姓,东安县391姓,道县168姓,宁远县225姓,江华县165姓,新田县167姓,蓝山县273姓,江永县256姓,双牌县191姓。 1995年统计,区内姓氏人口数量居第一位的为唐姓,第二为李姓,第三为陈姓,第四为张姓。4姓人口之和达53万余人,占全区人口10%。其他人口较多的姓氏依次为王、蒋、刘、周、黄、何、杨、胡、欧阳、赵10姓。人口稀少的姓氏为乙、夕、亿、书、今、六、戈、仆、公、五、下、四、太、立、印、阴、辽、午、水、井、长、未、见、业、司、冉、边、百、红、由、对、克、吁、化、言、卯、杰、求、屯、巨、圣、幺、回、初、胜、有、片、为、私、让、臣、贞、赤、罕、良、言、灶、纶、佟、甫、灵、针、帐、闰、泗、青、治、枕、奇、阿、亥、坚、庚、音、原、沓、那、达、伟、牧、委、茹、犹、府、谈、昔、姬、闻、说、栗、哀、序、泥、胥、顿、寥、英、依、往、卒、查、旺、浏、冒、南、玲、药、钦、益、班、珠、读、展、笪、岩、黑、荤、慈、勒、辜、滩、铺、粮、将、泽、昌、奏、庙、咎、帅、雁、超、断、奚、匡、钮、菊、扈、庵、碗、磨、儒、巢、藏、阙、首、尉、贤、沃、岭、丛、贯、邃、敦、静、慕、穆、慧等158姓。 二、部分姓氏来历及分布 (一)唐姓祁阳唐姓有三支:一支始祖唐全克偕弟全俊、全明、全德于明洪武年间(1368~1378)自江右(江西)迁入祁阳,全克居祁阳观音滩夏乐甸;全俊、全明居祁阳麻托湾;全德居祁阳李本塘。其子孙分居祁阳唐家岭、山川、八佾塘、大村甸等处。另一支始祖唐大用,元末明初自洪都(南昌)迁金陵(南京),再迁祁阳土桥(今属祁东),后移居祁阳梅溪。再一支始祖唐发胜,于明洪武年间(1368~1378)迁入祁阳三官塘,后嗣散居于同德塘、文明铺、宝塔边、享塘、腊树园冲、枫树山、狭江、三官塘。东安唐姓分十甲唐,有一甲唐……以至十甲唐之别。莒国公唐俭的后嗣唐世曼由山西太原徙零陵,因世曼办团练抗黄巢“有功,唐昭

方志的基本知识

方志的基本知识 一、地方志的概念 (一)什么是地方志 关于“地方志”的定义,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宋朝的大史学家司马光称地方志为“博物之书”;清朝的方志大师章学诚认为地方志是“一方之全史”;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原中国地方史志协会学术顾问傅振伦称方志是“以行政地区为主的历史”,“以地区为主的历史书,名曰方志”;南开大学来新夏教授主编的《方志学概论》中称“方志,或称地方志,是记载一定地区(或行政区划)的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著述”;《辞海》和《辞源》中称“志”为“记事的书或文章”;还有许多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称地方志为“一方古今览”、“地方之百科全书”等等。因此,直至社会主义新方志第一轮志书编纂初期,地方志仍无一个统一的、确切的、为各方各界都接受的概念和定义。 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了第467号主席令所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才正式对地方志进行统一的科学的定义。其中第3条规定: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 (二)志书的命名 地方志书选取志名,都受地域名称,部门名称、专业名称和编纂时间的制约。也就是说,志书编纂完毕后所选取的志书名称,必须标

出所记述地域的地名、部门的名称或所记述专业的名称,以免造成混乱;同时要注明所编志书的编纂年代(编纂时间),以免后人读志或续编续修此志时,年代混淆不清,也会造成混乱。 (三)地方志的特点和作用 地方志的特点,主要有三点。 1、区域性。地方志的记述范围仅限一省、一市或一县,乡镇志的记述范围一般来说限一乡(镇)。凡是不涉及本地的事物都不作记述。由于各个地方的地理环境不尽相同,社会发展也各有特性,地方志应把这些特点在各自志书上体现出来。不过,在本地设置的外地的企事业单位,也要适当加以记述(如金融部门、税务部门等)。另外,属于本地而设置在外地的企事业单位也应提及(如驻外地办事处等)。 2、资料性。方志的性质不是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而是为历史及其他学科研究积累资料,为当政者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因此以辑录丰富详实的资料见长。记述的事具体、细致、真实的客观存在事实。如教育部门是着重记述教育形式(初等教育、中学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教育质量,教学改革,教育经费,师资队伍等情况,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数字、师生人数、毕业人数等具体情况。 3、时代性。地方志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有其意识形态方面的时代特点。我们所编修的乡镇志,时代特点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地方志的作用是存史、资政、教化、补国史。我们此次乡镇志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