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经选读名词解释字母顺序版

内经选读名词解释字母顺序版

内经选读名词解释字母顺序版
内经选读名词解释字母顺序版

26、上焦如雾:形容上焦心肺宣发布散水谷精气的功能,如同雾露弥漫灌溉全身。

27、中焦如沤:形容中焦腐熟水谷,吸收精微的功能,如同沤渍食物,使之变化。

28、下焦如渎:形容下焦肾和膀胱如同沟渠排泄水液的功能。

41、上焦出气:指上焦宣发卫气。

42、中焦出气:指中焦化生营气。

31、行痹:是以肢节疼痛游走无定处为特点的痹证,亦称风痹。

32、痛痹:是以疼痛剧烈为特点的痹证,亦称寒痹。

33、著痹:是以痛处重滞固定,或顽麻不仁为特点的痹证,亦称湿痹。

39、胞痹:即膀胱痹。胞,通脬,指膀胱7、挛痹:筋脉拘挛,骨节麻痹疼痛类疾病。

66、寒厥:以手足厥冷为特点的病证。因阳虚阴盛所致

67、热厥:多次醉酒或饱食后行房事,导致阴虚阳盛的一种病证,以手足热为临床特点。

95、阳厥:病名。因阳气厥逆而致的怒狂。

10、风厥:病名。指太阳受风,少阴气逆而导致的发热汗出,烦闷不除的病症。96、大厥:病证名。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29、厥气:即寒逆之气。

28、微者逆之:病势轻浅,病情单纯,疾病表象与病机一致,逆其病象而治。29、甚者从之:病势急,病情深重、复杂,疾病表象与病机不完全一致,用药当顺从与病机不一致的表象而治。

30、劳者温之:虚劳一类病证,用温补法治疗。

31、损者温之:虚损一类病证,用温补法治疗。

32、逸者行之:由过度安逸导致气血壅滞,运行迟缓一类病证,治宜行气活血法。33、惊者平之:惊悸不安、精神亢奋一类病证,以镇静安神法平抑之。

34、摩之浴之:按摩、汤液浸渍洗浴治病的方法。

35、薄之劫之:用具有侵蚀作用的方药治病谓“薄之”;以作用峻猛的方药劫夺邪气的治病方法谓“劫之”。

37、热因热用:即以热药治疗真寒假热证。如用通脉四逆汤治脉微欲绝,其人面色赤之假热证。

38、寒因寒用:用寒药治疗真热假寒证。用白虎汤治脉滑而厥之里热证。

39、塞因塞用:前一“塞”字,指阻塞不通之证;后一“塞”字,指补法。即正虚所致的痞满,宜用补益法治疗。如脾虚大便不通者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之类。

40、通因通用:前一“通”字,指邪实于内的泻利证;后一“通”字,即下法。谓用攻下法治疗下利的病证。如用承气汤治疗“热结旁流”之类。

A

18、按尺寸:切寸口脉之浮沉,按尺肤部皮肤之滑涩。尺,尺肤部。寸,寸口脉。B

1、宝命全形:保养生命之意,又称摄生、养生。宝命,珍惜生命的意思;全形,保全形体。

5、不妄作劳:劳作合宜,不违背常规和法度。妄,乱也。作劳,即劳作,包括劳力、劳心、房劳。

9、不时御神:不善于使用精神,不善于把握和调养自己的精神活动。时,善也;御,用也。

25、被发缓形: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舒缓形体。被,同披。

28、闭藏:形容冬季阳气内伏,万物潜藏的自然景象。

16、罢极之本:肝主筋,筋主运动,筋脉运动强健有力,赖于肝血和肝气的濡养,所以称肝为罢极之本。

3、僻邪:即致病的邪气。

21、薄厥:病名。指因大怒而气血上冲,脏腑经络之气阻绝不通所导致的昏厥的病证。

44、病机: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

48、暴注下迫:指急剧的腹泻,伴有里急后重。暴注,急剧的腹泻。下迫,欲便不能便,肛中窘迫疼痛,即里急后重。49、必先五胜:意为必须首先掌握自然界五运之气和人体五脏之气的偏盛偏衰。五胜,五运五行之气。

28、背俞之脉:即足太阳膀胱经脉。因行于背部的足太阳膀胱经脉分布有五脏六腑的腧穴。

44、慓疾滑利:形容卫气运行急疾而滑利,不受脉道的约束。慓疾,急疾也。

57、白淫:指男子滑精、女子带下。69、暴不知人:即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97、暴死:此指突然昏倒的假死状态。

11、背曲肩随:即背屈曲不能直,肩下垂不能举。是脏气精微不能营于肩背,心肺失强的败坏之象。随,下垂之意。

23、必察其下:必须察问二便情况。41、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治病必须抓住疾病的本质,因而要先探求疾病的原因。伏,制伏;主,指疾病的本质;因,病因。

18、病有标本:指疾病的发生有先后、缓急、主次之分。

21、标本相移:治病时对本病和标病治疗

的先后或逆从,要根据病情决定。标本不

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互相转移的。

27、重身:妇女怀孕者,以其身中有身,

故曰“重身”。

C

18、齿更:人到七八岁,乳牙脱落,被恒

齿代替,谓之齿更。更,更换。

12、喘麤为之俛仰:呼吸急促而困难,前

俯后仰之状。麤,粗的异体字。俛,俯的

异体字。

6、膻中:其义有二,一指胸中气海,一

指心包络。这里指心包络。

18、唇四白:指口唇四周的白肉。

22、传化之府:传导变化饮食物的器官。

包括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脏。

30、肠澼:指下利脓血的泄泻。

4、长生久视:即长生不老,健康长寿之

意。

8、贲响:意为腹中有气攻冲而鸣响。即

肠鸣。贲,同奔。

12、传精神:即精神专一。传,同抟,聚

之意。

24、痤疿:痤,即小疖。疿,即汗疹,俗

名痱子。

27、大偻:腰背和下肢弯曲而不能直立的

病证。

47、澄澈清冷:形容水液清稀透明而寒凉。

23、喘动应手:即血脉搏动按之急促应手。

26、绌急:屈曲拘急。绌,屈曲。急,拘

急。

54、胞络绝:心包络之脉阻绝不通。

76、肠覃:病名。生于肠外,形如菌状的

肿物。

仓廪不藏:指泄泻、大便失禁等。仓廪,

指肠胃。

29、出黄如糜:指大便泻下物糜烂腐败,

恶臭难闻。

19、刺有逆从:针刺治病有逆治、从治之

别。逆治:病在本而治标,病在标而治本。

从治:病在本而治本,病在标而治标。

D

15、德全不危:懂得修身养性之道,并身

体力行之,即可免受内外邪气的危害。

20、地道不通:月经停止来潮,即绝经。

7、端络经脉:推求经脉的分布。端络,

理出头绪。

6、动中:动摇内脏使其不宁。

7、破脱肉:形容肌肉极度消瘦。,

隆起的大肌肉块。

6、大经乃代:指邪气由络脉深入经脉,

经脉接替络脉受邪。大经,指经脉,与较

小的络脉相对而言。

19、大筋緛短,小筋弛长:此为互文,意

为筋脉或者收缩拘急,或者松弛不用。緛,

收缩。弛,松弛,弛缓。

31、大风苛毒:泛指致病作用剧烈的外来

邪气。苛,厉害。

41、洞泄:指水谷不化,下利无度的重度

泄泻。

63、带脉不引:即带脉不能约束收引。

4、毒药:泛指治病的药物。张介宾注:

“毒药者,总括药饵而言,凡能除病者,

皆可称为毒药。”

9、导引按蹻:古人用运动肢体、调节呼

吸以及按摩等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方

法。

F

3、法于阴阳:遵循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

律。法,效法、遵循。

24、发陈:形容春季阳气生发,万物复苏,

植物萌生的大自然景象。

26、蕃秀:形容夏季植物繁茂秀美的大自

然景象。

11、法阴阳:效法阴阳的法则或规律。法,

取法、效法之意。

15、封藏之本:指肾主藏精,宜闭藏而不

妄泄的功能。

24、肺朝百脉:经气由肺通向全身经脉,

而百脉又都流注于肺,故曰“肺朝百脉”。

朝,会合之意。百脉,指全身经脉皆会合

于肺。

26、府精神明:言经脉中精气的运行正常

不乱。

37、分肉解利:意指肌肉滑润,通利无滞。

7、伏冲之脉:即冲脉,此指冲脉之循行

靠近脊柱里面者。

13、服天气:即顺应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变

化。服,顺也。

20、发蒙解惑:启发蒙昧,解除疑惑。

47、肺热叶焦:形容肺叶受热、灼伤津液

的病理状态。

53、肺鸣:呼吸喘息有声。

75、腹筋起:谓腹壁有脉络显露、突起。

G

14、高下不相慕:无论社会地位尊卑贵贱

都能不互相倾慕,安于本位。

40、高骨:腰间脊骨。

64、各以其时受月:依据各脏所主的季节

进行针刺治疗。

74、鼓胀:病名。因腹胀如鼓而名。以身

肿、腹胀、皮色青黄,腹壁脉络突起为特

征。

89、孤精于内,气耗于外:水液独盛于体

内,阳气耗散于外。精,属阴,此指属阴

的水液。

H

4、和于术数:适当运用调摄精神,锻炼

身体的一些养生方法,如导引、吐纳、按

跷、七损八益等。和,调和,适当运用之

意。术数,指修身养性之法。

10、痎疟:疟疾的总称。

7、化物:指小肠将饮食物分清别浊,消

化吸收的功能。

16、合阴:夜半子时阴气最盛,营卫二气

俱行于阴而大会,故曰合阴。

22、迴肠:小肠后段,上接空肠,下连大

肠。

32、汗出溱溱:形容汗出很多。溱溱,众

盛貌。

22、汗出偏沮:意为应汗而半身无汗。沮,

阻止。

14、喉中介介如梗状:形容咽部如有物梗

塞之状。

15、喉痹:指咽喉肿痛,吞咽阻塞不利。

43、悍气:卫气具有勇悍、急疾的特性,

故名悍气。

17、呼吸定息:一呼一吸及两次呼吸中之

间息。

2、褐荐:穿粗布衣,铺草席。褐,粗布

衣。荐,草席。

J

5、灸焫:用艾火烧灼,或火针、火罐治

病的方法。

12、精神内守:精神守持于内而不使外耗。

21、精气溢写:肾中精气盈满而能外泄。

写,通泻,此为泄之义。

32、肌肉解利:肌肉分理间隙润滑,气道

通畅。

9、伎巧:指人的智力发达,精巧多能。

10、决渎:疏通水道的意思。决,通也;

渎,水道也。

11、经溲不利:指二便不利。

25、济泌别汁:指小肠分清泌浊的功能,

清者渗于前(膀胱),浊者注于后(大肠)。济

泌,过滤的意思。别汁,分别清浊。

38、精神专直:精神集中而无杂念。

20、煎厥:病名。是指烦劳伤阴,阴虚阳

亢,逢夏季阳盛,以致煎熬阴精而昏厥的

病证。

38、筋脉横解:即言筋脉纵弛不收。横,

放纵之意。解,通懈,松弛之意。

42、精却:指肾精不能上承而衰退。却,

退之意。

8、精无俾:此言精气得不到补益充养。

俾通裨,补益之意。

22、稽迟:言经脉气血阻滞不利。稽,留

止也。迟,徐行也。

36、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尻以代踵,谓

足不能站立和行走,以尻代之;脊以代头,

谓头俯不能仰,背驼甚,脊高于头。尻,

尾骶部。踵,足后跟。

41、肌绝:肌肉消瘦。

48、急薄:皮肤干枯不润,肌肉消瘦。

51、胫纵:足胫弛纵。胫,指小腿部。

65、精气溢下:此言肾气亏虚,精关不固,

肾藏之精因而滑泄。

72、颈脉动:结喉旁之足阳明胃经人迎脉

搏动明显,系由水湿内停,内泛血脉,脉

中水气涌动所致。

81、津液充郭,其魄独居:水液充满胸腹、

肌肤,阳气郁遏,水液独盛体内。郭,同

廓,此指形体胸腹。津液,此指水液。魄,

属阴,此指属阴的水液。

15、季胁:又名季肋、软肋,相当于侧胸

第十一、十二肋软骨部分。

44、救其萌牙:早期治疗。牙,通芽。

8、九针:古代用以治病的针具。即《灵

枢·九针十二原》所载之鑱针、员针、鍉

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

大针。

24、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病证轻浅者,

标本兼治。病证急重者,标本单独施治,

或治本,或治标,以求治之精专,增强疗

效。间,病轻。

K

34、空外以张:鼻孔向外张大。

26、开阖不得:意为卫气开阖功能失常。

80、可导而下:指用破血逐瘀的方法治疗。

导,通导、疏导的意思。

87、开鬼门,洁净府:即发汗、利小便的

治疗方法。鬼门,即汗孔。净府,指膀胱。

L

36、乱而相引:真气衰败,功能紊乱,非

但不能驱邪外出,反招邪气入内。

2、两精相搏:男女两性生殖之精相结合

29、两神相搏:即男女媾合。搏,交、合

的意思。

21、漏泄:外伤于风,内有热饮食入胃,

而致腠理开泄汗出如漏的病证。

23、有两死:两,指夺血、夺汗。有两死,

指既夺血,又夺汗,预后不良,故是死证。

24、无两生:谓夺血而不夺汗,或夺汗而

不夺血,夺血、夺汗只见其一,尚有回生

之机。

3、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谓虚邪贼风遇

到人体正气虚弱之时,则会留滞于人体而

发病。两虚,指虚邪之风与正气虚弱的机

体。相得,即相逢、相遇。

4、两实相逢,众人肉坚:意为正气充实

的人在正常气候下,就会健康无病。两实,

指正常的气候变化与人体正气充实;众人

肉坚,指肤腠固密。

28、瘘:即疮疡溃破日久不愈,漏下脓水

的瘘管。

2、两感:表里两经同时受邪发病。如太

阳与少阴两感,阳明与太阴两感,少阳与

厥阴两感。

11、劳风:病名。指因劳而虚,因虚而感

受风邪所产生的以恶风振寒,项强冥视,

咳吐青黄痰为主证的病证。

16、两胠:左右腋下胁肋部。

92、兰:兰草,如佩兰等具有芳香化湿、

醒脾辟秽作用的药物。

12、偻附:指身体弯曲不能直立,需依附

于他物而行。

M

27、明堂:面部诊法以鼻为明堂,此处泛

指面部色诊。

25、毛脉合精:肺主气,心主血脉,毛脉

合精,即气血相合。

8、毛悴色夭:毛发枯槁,面色晦暗无泽。

19、毛蒸理泄:皮毛被风热之邪所蒸而腠

理开泄汗出。

10、募原:又称膜原。指肠胃外之膏膜。

35、脉流薄疾:指脉中气血的流动急迫快

速。

6、脉躁疾:脉象躁动不安而疾数。

45、肓膜:指肌肉腠理之间及胸腹腔内的

膜。

71、目窠:窠,《太素》作“果”,当据改。

果,即裹。目裹,即眼睑。

86、缪刺:病在左刺其右、病在右刺其左

的刺络法。

门户不要:指泄利不禁,是由于脾藏失守

所致。门户,指幽门、阑门、魄门等仓廪

之门户。要,通约。

22、闷瞀:胸中郁闷,眼目昏花。

N

30、内格:人体内在生理性能与自然界四

时阴阳变化不相协调。

20、女子胞:即子宫、又名胞宫。位于少

腹之中,主月事孕育胎儿,为奇恒之腑之

一。

4、囊缩:阴囊收缩。

36、逆者正治,从者反治:逆其病象用药,

如以寒治热,以热治寒,谓之正治。顺其

病象用药如以寒治寒,以热治热,谓之反

治。

25、能毒:耐受气猛味厚作用峻猛的药物。

P

23、魄门:指肛门。魄与粕古通用。

29、脾不主时:此言脾不单独主一时令。

脾土居中央,以灌四旁,各脏无论何时,

均需要脾转输的精气,四季末各有十八日

为脾所主,故脾不独主一时而旺四季。

23、偏枯:即半身不遂,偏瘫。

30、魄汗:魄汗即白汗,乃是不因暑而汗,

即自汗。魄,古通白。

77、癖而内著:意谓寒邪聚积、停留在体

内。

84、平治于权衡:意谓治疗水肿要调节阴

阳的偏盛偏衰而使之平衡协调。

90、脾瘅:病名。以口中甜腻为其主要症

状的病证。

1、平旦:太阳刚升出地平线之时,即清

晨、早晨。

16、平人:健康无病之人。

Q

23、却老而全形:防止衰老而保全形体。

33、气以度行:气血运行速度与呼吸次数

保持一定的比例。

35、其肉不石:肌肉松弛而不坚实。

8、气穴:经气所输注的孔穴,也称经穴。

9、谿谷:泛指人身的肌肉间隙。43、谿

谷:肌肉之间会合之处。肌肉之大会为谷,

小会为谿。60、谿谷:指肌体肌肉之间相

接的缝隙或凹陷处。《素问?气穴论》曰:

“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谿。”

14、七损八益:指古代房中养生术中七种

有害于人体精气的做法和八种有益于人

体精气的做法。

16、权衡规矩:泛指四时常脉,即春弦

(规),夏洪(矩),秋毛(衡),冬石(权)。

权为秤锤,衡为秤杆,规为作圆之器,矩

为作方之器。

12、气化:此指肾气(阳)对膀胱所藏津液

的蒸化和升清降浊功能,包括津液的升

腾、输布和尿液的形成、排泄。

21、奇恒之府:奇者,异也;恒者,常也。

言异于通常所说的腑,包括脑、髓、骨、

脉、胆、女子胞。因为功能上似脏,在形

态上似腑,似脏非脏,似腑非腑,名曰奇

恒之府。

20、其气未定:饮食进入胃中,尚未化生

精微之气。

14、起居如惊:。即生活作息没有正常的

规律。起居,泛指生活作息。惊,卒暴之

33、气门:即汗孔。

34、起亟:指阴精不断地起而与阳气相应。

亟,频数。

37、气立如故:指脏腑经络之气运行正常。

12、强上冥视:强上,指头项强急不舒;

冥视,指视物不清。

61、气街:穴名,又名气冲,位于脐下五

寸旁开二寸处,属足阳明胃经。

68、秋冬夺于所用:自恃体壮,故于秋冬

阳消阴长之节令不知节欲保养,房事过

度,使精气耗伤,损及肾阳。

85、去菀陈莝:除去体内郁积陈久的水邪。

菀,通郁。去、莝同义,即除去。

2、气血未乱:指体内气血未受到疾病以外因素的干扰,其盛衰状态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来。

26、气内为宝:即诊治疾病,以精气内守最为重要。内,通纳。动词。摄纳、内守之意。气内,体内精气内守。宝,重要、关键。

42、求其属:探求疾病本质的属性。20、前后相应:治病时注意对先发生的病证和后发生的病证相互照应。

R

27、容平:形容秋季万物成熟,形态平定不再生长的自然形象。

6、濡泄:又称湿泄。脾被湿困,不能运化水谷,而致肠鸣腹泻,大便稀溏的病证。

40、若沃以汤:形容热盛,如以热水灌之。

18、闰以太息:指人在正常呼吸时,每伴有一次较长的呼吸。闰,余也。

S

1、伤寒:病名,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伤寒泛指感受四时邪气引起的外感病;狭义伤寒指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病。此处伤寒为广义伤寒,是外感病的总称。13、神不使:神机衰败,针灸、药物已不能发挥治疗作用。

6、食胕:以经过发酵制成的鱼肉、豉酱之类物品为主食。胕,同腐。

1、神明之府:阴阳是产生自然界万物运动变化内在动力的场所。

2、飧泄:大便泻下不消化的食物,又叫完谷不化。

5、少火:指药食气味温和者,后世引申为生理之火,即平和的阳气。

17、身常清:身体常有清冷的感觉。

3、神明:指心主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13、使道:指十二藏相互联系的通道。

28、四支不用:即四肢不能随意运动。

39、三隧:指水谷入胃后,其精微糟粕输布的三条途径。糟粕之道出于下焦,津液之道出于中焦,宗气之道出于上焦。

1、三部之气:即指伤于上部的风雨、伤于下部的清湿、伤于五脏的喜怒等邪气。

15、神气乃浮:指阳气开合失序而浮散损伤。即阳气耗散。

17、首如裹:形容头部沉重不爽,如有物蒙裹之感。是湿困清阳的表现。

18、湿热不攘:即湿热不消除。

25、受如持虚:形容得病之易,就像拿着空虚的器皿受纳东西一样容易。

32、上下不并:指阴阳之气发生壅塞阻隔而不能互相交通。

9、三死:指汗出复热而不能食、脉躁疾、狂言三症。

25、宿昔:稽留日久之义。宿,止也。昔,久远也。

35、上为引如怀:形容腹部胀大,如怀孕之状。

37、上为大塞:上焦痞塞。上,指上焦。大,郭霭春校“大”应作“不”,形误。不与否古通,而否又通“痞”,故“大塞”即“痞塞”之义。

42、洒陈:散布之义。

50、枢折挈:形容关节弛缓,不能提举活动,犹如枢轴折断一般不能活动。枢,枢纽,此处指关节。折,断也。挈,提举。

52、失亡:心情不畅,若所爱之物亡失。

70、石水:病名。据《素问?阴阳别论》曰:“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当为阴盛阳虚,水液内聚所致的以少腹水肿为特征的水肿病。

78、石瘕:病名。因寒邪内侵,瘀血内留于子宫,坚硬如石,状如怀子的病证。83、四极急而动中:四肢极度浮种,影响内脏而喘悸。急,肿急,形容极度浮肿。中,内脏,主要指心肺。

4、视精明:即观察眼睛的色泽、动态及视觉。精明,指眼睛和眼神。

水泉不止:指遗尿、小便失禁等。水泉,指小便。

T

2、天真:先天之真气。

7、天年:天赋之年寿,即自然寿命。11、恬惔虚无:思想安闲清静,没有杂念。恬惔,安闲清静。虚无,心无杂念。19、天癸至:肾精中具有促进生殖机能作用的物质充盛而发挥作用。天癸,是以肾精为物质基础,在肾气的作用下成熟的具有生殖机能的物质。至,充盛、发挥作用。

13、太阴主内:太阴,指手太阴肺经。内,指营气。营行脉中,始于手太阴而复合于手太阴,故曰:太阴主内。

14、太阳主外:太阳,指足太阳膀胱经。外,指卫气。卫行脉外,始于足太阳而复合于足太阳,故曰:太阳主外。

9、溏出麋:泛指热性泻痢。溏,大便稀溏。麋,同糜,指大便糜烂腐败,恶臭难闻。

16、体若燔炭:形容身体发热象燃烧着的炭火一样,说明热之甚。燔,焚烧之意。

10、头倾视深:即头低垂不能举,目深陷而无光。是髓海不足,神气衰微的表现。W

46、痿:即痿证。是指肢体痿软无力,不能随意运动的一类疾病。

49、痿躄:指四肢痿废不用,包括下文的脉痿、筋痿、肉痿、骨痿等各种痿证。躄,两腿行动不便。

16、无子:丧失生育能力。29、痿厥:四肢软弱无力而逆冷的病证。

包括痿证和厥证。

37、五疫:木火土金水五种感受天时不正

之气发生的急性传染病。

9、悗乱:心胸郁闷烦乱之意。悗,同闷。

13、俛仰:指呼吸困难,张口抬肩,前后

俯仰。俛,同俯。

18、卫气内伐:卫气内扰而营卫运行紊乱

(卫气内扰,克伐营气)。

24、无两生:谓夺血而不夺汗,或夺汗而

不夺血,夺血、夺汗只见其一,尚有回生

之机。

36、五藏气争:指五脏功能失调,气机失

和。

45、无失气宜:指审察病机要从六气主时

出发,不要违背六气主时的规律。气宜,

六气各有主时之宜,即六气主时的规律。

43、无道之人:不明事理、不通人情的乖

僻愚昧之人。

14、五谷:王冰注:“谓粳米、小豆、麦、

大豆、黄黍也。”

15、五果:王冰注:“谓桃、李、杏、栗、

枣也。”

16、五畜:王冰注:“谓牛、羊、豕、犬、

鸡也。”

17、五菜:王冰注:“谓葵、藿、薤、葱、

韭也。”

X

6、形与神俱:形神健全和谐,是健康的

标志。形,指形体。神,指精神。俱,全

也,引申为健全、和谐。

10、虚邪贼风:四时不正之气。泛指一切

不正常的气候变化和有害于人体的外界

致病因素。

2、相使:互相使用的意思。指脏腑之间

相互联系、相互为用的关系。

12、胸盈仰息:胸部满胀,仰面呼吸。

30、宣五谷味:宣发布散水谷之精微。

31、熏肤:温煦肌肤。熏,同薰。

43、玄府:指汗孔。

27、侠脊之脉:指脊柱两旁深部之经脉。

此指邪客脊柱两旁深部之伏冲、伏膂脉。

34、心下鼓:心下鼓动,即心悸。

55、心下崩:即心阳妄动,逼血下行的尿

血。

79、衃:凝结的死血。

82、形不可与衣相保:肿胀的形体与原有

的衣服不相称,形容水肿之甚。

91、消渴:病名。以食多、饮多、尿多、

消瘦为其主要症状的病证。

14、虚静为保:即言诊脉以清虚宁静最为

重要。保,通宝。

19、虚里: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为

足阳明胃经又一络脉,其脉从胃贯穿膈膜

联络于肺。

28、消瘅:即消渴,表现为多饮、多食、

多尿、消瘦等。瘅,热也。

26、行复如法:对邪气不除,病不愈者,

可用上述方法继续用药。

Y

22、阴阳和:指男女交合。一说男子阴阳

气血调和。

7、阴阳交:指阳热之邪入于阴分与阴精

正气交结不解,是外感热病过程中邪盛正

衰的危重证候。交,交争。

15、阴萎:即阳事不举,又叫阳痿。痿,

与萎同,萎弱不用也。

19、涌泄:泛指呕吐泄泻。

27、遊溢精气:指精气满溢。遊溢,浮游

淫溢之意。精气,即饮之精气。

1、淫泆离藏:淫泆,指七情过度,任情

放恣。离藏,指五脏精气散失不藏。

2、淫泆:即邪气在体内浸淫传布。淫,

浸淫;泆,同溢,有扩散的意思。

10、意不存人:精神失常,旁若无人状。

15、阴阳相贯:营气循行主要沿十二经脉

之序,阴阳表里迭行相贯。

23、有两死:两,指夺血、夺汗。有两死,

指既夺血,又夺汗,预后不良,故是死证。

35、壅遏:限制、约束。

36、营复阴阳:指血脉运行,往复于周身。

营,营运。复,往复。阴阳,内外。

40、以应刻数:指营气运行节律。古代用

铜壶滴漏法计时,一昼夜水下百刻,营气

一昼夜运行人身五十周次,即营气运行人

身一周,水下二刻,故曰以应刻数。

11、因时之序:意为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

规律。因,顺应。时,春夏秋冬四时。

29、俞气化薄:意为邪气从腧穴传入而内

迫五脏。俞,通腧,腧穴。化,传化,有

传入之意。薄,通迫,逼迫。

18、遗失:《针灸甲乙经》《太素》均作“遗

矢”。遗矢,即大便失禁。矢通屎。

19、要数极:把握重要道理之本源。要数,

即要理,重要的道理。

24、阴股:即大腿内侧近前阴处。

58、阳气内伐:即阳热之气内侵,伤及阴

液。

62、阳明为之长:阳明经能主持诸经,即

诸经在主润众筋的功用中,阳明经起主导

作用。长,主持之义,引申为起主导作用。

73、阴股间寒:阴器与大腿内侧之间寒冷

不温。

3、有过之脉:指有病变的脉象。过,过

失、异常。

Z

13、志闲而少欲:控制嗜欲,从而思想安

闲清静而少欲。闲,木栏之类的遮拦物,

引申为限制、控制的意思。

31、治未病:含三方面意义。一是未病先

防;二是已病防变;三是早诊早治。

4、壮火:指药食气味纯阳者,后世引申

为病理之火,即过亢的阳气。

1、藏象:藏,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

指脏腑机能反映于外的征象及脏腑的实

质形象。

4、治节:治理调节。比喻肺佐心以调气

血、行营卫、治理诸脏的功能。

5、中正之官:胆正直刚毅,不偏不倚,

故为中正之官。

8、作强:指精力充沛,强于所用,偏指

体力强健。

11、州都:指水液汇聚的地方。膀胱为津

液所聚之处,故称州都之官。

14、主蛰:此以冬眠伏藏之虫,比喻肾主

藏精的功能。

19、至阴:从阳位到达阴位。脾居中焦,

位于上焦阳位与下焦阴位之间,故曰至

阴。

17、昼精:白天精力充沛,精神饱满。精,

精明。

33、淖泽:指水谷精微中质稠浊如膏泽的

部分。淖,泥沼。

34、泄泽:即渗出汁液而滋润。

46、转反戾:指筋脉拘挛所致的筋脉扭转、

肢体扭曲、角弓反张等多种症状。转,扭

转。反,背反张。戾,身体曲而不直。

38、中气喘争:指腹中有气攻冲,肠中雷

鸣。由于肠痹,大小肠受盛、传导化物的

功能失常

56、宗筋(弛纵):此指男子的前阴。59、

宗筋(纵):此处指众筋,泛指全身之筋

膜。

5、中盛藏满:即体内邪气壅盛,脏腑气

机壅滞。多由脾胃湿郁所致。中,体内、

内脏。盛,邪气壅盛。藏满,气机壅滞。

中气之湿:即脾胃中焦之气壅滞,水湿不

运,湿邪内蕴。中气,指脾胃。

13、振掉:震颤摇摆。

21、真藏脉:是脉无胃气而真藏之气独见

的脉象,如但弦无胃等之类。

24、至德:医学道理至真至善,是为至德。

25、至巧:言针石治病最为巧妙。

10、杂合以治:根据五方病人及其所患疾

病不同,综合五方各种治疗手段或方法予

以治疗。

材料力学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 第一章: 1弹性比功: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2.滞弹性: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 3.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循环韧性。 4.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5.解理刻面:这种大致以晶粒大小为单位的解理面称为解理刻面。 6.塑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塑性)变形的能力。 韧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7.解理台阶:当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遇时,便形成一个高度为b的台阶。 8.河流花样:解理台阶沿裂纹前端滑动而相互汇合,同号台阶相互汇合长大,当汇合台阶高度足够大时,便成为河流花样。是解理台阶的一种标志。 9.解理面:是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当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因与大理石断裂类似,故称此种晶体学平面为解理面。 10.穿晶断裂:穿晶断裂的裂纹穿过晶内,可以是韧性断裂,也可以是脆性断裂。 沿晶断裂:裂纹沿晶界扩展,多数是脆性断裂。 11.韧脆转变:具有一定韧性的金属材料当低于某一温度点时,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方式由原来的韧性断裂变为脆性断裂,这种现象称为韧脆转变 12.弹性不完整性:理想的弹性体是不存在的,多数工程材料弹性变形时,可能出现加载线与卸载线不重合、应变滞后于应力变化等现象,称之为弹性不完整性。弹性不完整性现象包括包申格效应、弹性后效、弹性滞后和循环韧性等 13.弹性极限:式样加载后再卸载,以不出现残留的永久变形为标准,材料能够完全弹性恢复的最高应力。 14.静力韧度:金属材料在静拉伸时单位体积材料断裂前所吸收的功。 15.正断型断裂:断裂面取向垂直于最大正应力的断裂。 16.切断型断裂:断裂面取向与最大切应力方向一致而与最大正应力方向约成45度的断裂 17.解理断裂:沿解理面断裂的断裂方式。 第二章: 1.应力状态软性系数:材料或工件所承受的最大切应力τmax和最大正应力σmax比值 2.缺口效应:由于缺口的存在,在载荷作用下缺口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将发生变化,产生所谓的缺口效应。(1:应力集中2.使塑性材料强度增高塑性降低) 3.缺口敏感度: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σbn的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σb的比值,称为缺口敏感度 4.缺口强化现象:在存在缺口的条件下出现了三向应力状态,并产生应力集中,试样的屈服应力比单向拉伸时高 5.布氏硬度:用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作为压头,采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试验力计算而得的硬度 6.洛氏硬度:采用金刚石圆锥体或小淬火钢球作压头,以测量压痕深度所表示的硬度

国际经济法名词解释(全) 按字母排序

1、BOT(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2、不质疑条款:对转让的技术的合法性不得提出异议。 3、不可撤消信用证: 4、保险人:是指收取保险费,并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向被保险人承担赔偿义务的人。 5、被保险人:是指支付保险费,在保险标的由于发生保险事故而遭到损失时,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6、保险单:是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保险标的承保的证明,也是确定双方当事人之间保险权利义务的保险合同。 7、补贴:是指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提供的财政捐助和对收入或价格的支持。 8、版权:也称著作权,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依照法律规定对其作品《世界版权公约》规定,作品包括:文字、音乐的、戏剧的、电影的作品以及绘画、雕刻和雕塑)享有的权利。 9、不质疑条款:是指对转让的技术的合法性不得提出异议。 10.不可抗力:指合同订立以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不能避免得到、人力不可控制的意外事故,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 C 1、承诺:是受要约人对要约表示无条件接受的意思表示。 2、仓至仓条款:承保人的责任起讫是从被保险货物运离保险单所载明的启运地仓库或储存处开始运输时起,至该货物到达保险单所载目的地收货人的最后仓库或储存处,或被保险人用作分配、分派或非正常运输的其他储存处所为止。 3、财产权:是指作者对其作品享有使用和获得报酬的权利,也称经济权利。通常包括:以复制、表演、播放、发行、摄制电影或电视、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以及许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并获得报酬的权利。 4、常设仲裁机构:是依照国际条约或某一国内法组成的有固定名称、地址、仲裁程序规则以及组织机构的永久性仲裁机构。 D 1、定期租船合同是:指出租人在一定期限内把船舶出租给承租人供其按约定的用途使用的书面协议。 2、代位求偿权:当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有权获得保险人所支付的保险金。保险人在支付保险金后,代位取得被保险人基于保险事故对东道国所享有的索赔权及其它权益,向东道国索赔。 3、电子单证:简称EDI,翻译未电子数据交换,指当事人依照法律和协议用电子计算机对约定的信息和数据标准化,格式化,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交换和处理。 4、多式联运单据:证明多式联运合同及多式联运合同及多式联运经营人接管货物并按合同条款提交货物的证据。 5、抵免法:是指居住国允许居民纳税人在本国税法规定的限额内,用已向来源国缴纳的税款抵免就其世界范围内的跨国所得向居住国缴纳税款的一部分。 6、单独海损是指货物因承保风队引起的不属于共同海损的部分损失。 7、单独费用是为了防止货物遭受承保风险造成的损失或灭失而支出的费用。 8、多边谈判是指:全体工作组成员,就申请方遵守与执行WTO规则的问题,与申请方谈判。 78、知识产权:狭义理解的知识产权只包括工业产权与版权(也称著作权)两部分,而不包括专有技术。广义的知识产权概念是指对

(完整版)名词解释(2)

名词解释 唐代 1、初唐四杰:指初唐诗坛上的四位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他们名高而位卑,官小才大,心中充满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在诗歌创作上有着共同的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诗中始见壮大的气势,具有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2、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旧唐书》本传:“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3、沈宋体:初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在永明体的基础上,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的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完成了律诗的定型,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于是后人称律诗为“沈宋体”。 4、盛唐气象:是后人对盛唐诗歌时代特征的一种概括,盛唐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形式完美,技巧精纯,风格明朗,诗歌洋溢着昂扬进取、积极振奋的时代气息,回荡着热烈奔放、乐观浪漫的青春旋律。 5、新乐府运动:唐代贞元,元和年间,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一批诗人,继承了杜甫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重通俗,尚写实”,本着“文章合为文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敢于面对生活,自觉地把生活源泉中觅取诗材,写下大量赋咏新题材,运用新语言,标以新诗题的乐府诗,这就是新乐府运动。 6、韩孟诗派:中唐贞元、元和时期,以韩愈、孟郊为核心的一群诗人,在理论上提出“不平则鸣”之说,强调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特重诗歌的抒情功能;"笔补造化",既要有创造性的诗思,又要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在诗歌创作中积极创新,追求雄奇怪异之美,后人称之为韩孟诗派。 7、元白诗派:中唐时期,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中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诗歌的讽谕作用,后人称之为元白诗派。 8、花间词派:晚唐五代词坛上的一个流派,其名源于后蜀赵崇祚所编词集《花间集》,此派在创作上主要描写女性的姿色和生活情状,表现男女之情,在艺术上文采繁华,轻柔艳丽。代表作家有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 9、花间集:后蜀赵崇祚编成《花间集》十卷,选录18位“诗客曲子词”共500首。代表作者有温庭筠、韦庄。内容主要写男女情爱,文采繁华,轻柔艳丽。《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它集中代表了词在格律方面的规范化,奠定了以后词体发展的基础。 10、大历诗风:指中唐大历至贞元年间诗歌创作风貌,以韦应物、刘长卿及大历十才子等诗人,在诗歌创作中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

(完整版)金属材料学(第二版)课后答案主编戴启勋

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原理 1.名词解释 1)合金元素: 特别添加到钢中为了保证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从而得到一定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的化学元素。(常用M 来表示) 2)微合金元素: 有些合金元素如V,Nb,Ti, Zr 和B 等,当其含量只在0.1%左右(如B 0.001%,V 0.2 % )时,会显著地影响钢的组织与性能,将这种化学元素称为微合金元素。3)奥氏体形成元素:在γ-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γ相;如Mn, Ni, Co, C, N, Cu ; 4)铁素体形成元素: 在α-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α相。如:V,Nb, Ti 等。5)原位析出: 元素向渗碳体富集,当其浓度超过在合金渗碳体中的溶解度时, 合金渗碳体就在原位转变成特殊碳化物如Cr 钢中的Cr:ε-FexC→ Fe3C→ ( Fe, Cr)3C→ ( Cr, Fe)7C3→ (Cr, Fe)23C6 6)离位析出: 在回火过程中直接从α相中析出特殊碳化物,同时伴随着渗碳体的溶解,可使HRC 和强度提高(二次硬化效应)。如V,Nb, Ti 等都属于此类型。 2.合金元素 V、Cr 、W、Mo 、Mn 、 Co、Ni 、Cu 、 Ti 、Al 中哪些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哪些能在 a-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哪些能在 g-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答:铁素体形成元素:V、Cr、W、Mo、Ti、Al ; 奥氏体形成元素:Mn、Co、Ni 、Cu 能在a-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V、Cr;能在g-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Mn 、Co、Ni 3.简述合金元素对扩大或缩小γ相区的影响,并说明利用此原理在生产中有何意义? 答:(1)扩大γ相区:使A3 降低,A4 升高一般为奥氏体形成元素分为两类:a.开启 γ相区:Mn, Ni, Co 与γ-Fe 无限互溶. b.扩大γ相区:有C,N,Cu 等。如Fe-C 相图,形成的扩大的γ相区,构成了钢的热处理的基础。 (2)缩小γ相区:使A3 升高,A4 降低。一般为铁素体形成元素 分为两类:a.封闭γ相区:使相图中γ区缩小到一个很小的面积形成γ圈,其结果使δ相区与α 相区连成一片。如V, Cr, Si, A1, Ti, Mo, W, P, Sn, As, Sb 。 b.缩小γ相区:Zr, Nb, Ta, B, S, Ce 等 (3)生产中的意义:可以利用M 扩大和缩小γ相区作用,获得单相组织,具有特殊性能,在耐蚀钢和耐热钢中应用广泛。 4.简述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如共析碳量、相变温度等)的影响。 答:答:1)改变了奥氏体区的位置 2)改变了共晶温度:(l)扩大γ相区的元素使A1,A3 下降; (2)缩小γ相区的元素使A1,A3 升高。当Mo>8.2%, W>12%,Ti>1.0%,V>4.5%,Si>8.5% ,γ 相区消失。

《经济法学》名词解释

1.经济关系: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上所产生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种关系的总称。 2.经济法:中国经济法是有关确立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体的经济法律地位,以及调整它们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和经营协调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总称)。 3.国家经济管理关系:经济管理关系即纵向经济关系。包括国家(国家机关及其授权组织)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宏观经济管理关系以及企业等社会组织自身的微观经济管理关系。 4.经济联合关系:是指企业等组织进行合并、兼并(归并)改组经济实体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5.经济协作关系:是指各组织之间进行生产协作,业务往来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6.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对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及对经济法制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 7.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体在参加经济管理过程中和经营协调活动中发生的,由经济法律、法规确认和调整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存在和运行的经济权利、经济义务相统一的关系。8.经济法主体:经济法主体即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依法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组织和个人。 9.原生权利:是指经济权利主体依照经济法律、法规、命令等直接取得的,不必依赖特定义务主体的行为即可行使和实现的权利。 10.取得权利:是指经济权利主体必须通过参加经济法律关系,通过特定义务主体为特定行为,才能获得的权利。 11.经济职权: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以及它们的领导人员、法定代表人等在组织管理经济活动中所依法享有的与本身职务相连的一种特殊的经济权利。这种权利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力性质,故亦称经济权力。 12.经济法律关系客体:一般指经济法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和目的。 13.经济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事实。经济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两类,事件是指不依经济法主体意志为转移,与其主观意志、行为无关的那些可以引发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行为是由组织或个人所为的、受其主观意志支配的那些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活动。 14.经济法律行为:是能够引起经济 法律关系产生并依法运行的最主要的 经济行为。 15.经营协调关系:专指经济法所调整 的那部分横向经济关系。 16、组织内部经济关系:指在企业等 组织之间所发生的一些重要的经济关 系 17、涉外经济关系:是指具有涉外因 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经营协调关系。 18、中国经济法:中国经济法是有关确 立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 体的经济法律地位,以及调整它们在 经济管理过程中和经营协调活动中所 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 (总称)。 19、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经济法 所调整的经济关系的各方面和全过 程,以及经济法制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指导思想和基本 准则。 20、经济法的体系:是指经济法律(法 规)体系,有时也指经济法学体系, 是在经济法规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各 种经济法规性质的异同、关系的亲疏, 按一定的标准和序列,分层次、分系 统排列组合而成的统一体。 21、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国家机关、 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体在参加经济 管理和经营协调过程中,由经济法律、 法规确认和调整的,并由国家强制力 保证存在和运行的经济权利、经济义 务相统一的关系。 22、广义上的经济法主体:是指经济 法律关系的主体,即参加经济法律关 系,依法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 务的组织和个人。 23、狭义上的经济法主体:是指根据 经济法律、法规获得的主体资格和主 体制度。 24、权力机关: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机器常务委员会。 25、管理机关:是指经济管理机关, 包括国务院、各部委及各级人民政府 等。 26、社会组织:是指具有独立地位、 实行独立核算或独立预算,从事经营、 管理活动的组织,亦即企业单位、事 业单位、农村经济组织、社会团体等。 27、内部组织:是指企业、公司和其 他经济组织的内部组织。 28、工业产权:指人们依法对应用于 商品生产的流通中的创造发明和显著 标记等智力成果,在一定地区和期限 内享有的专利权。 29、财物:是指经济法主体能够控制、 支配的,经济法允许其进入经济法律 关系运行过程的,具有一定的经济价 值的实物形态的物品,以及可充当一 般等价物的货币和有价证券。 30、经济行为:是指经济主体通过经 济法律关系进行一定的经济活动,以 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或效用目的的行 为。 31、智力成果:是指人们用脑力劳动 创造的非物质财富。 32、企业:企业是由一定的生产要素 有机结合而成,依法从事生产、流通 和服务性活动,进行独立核算的经营 性的经济主体。 33、个人独资企业:是指由一个自然 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 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承担无限责 任的经营实体。 34、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 其他组织依法设立的普通合伙和有限 合伙企业。 35、合作社:是指不以盈利为经营宗 旨,以成员的互助合作为要旨,决议 事项时贯彻“一人一票”的平等和民 主原则,限制资金分红,实行按劳动 或按贡献分配的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企 业。 36、国有企业:是指企业的资金全部 或部分属于国家所有,并为国家直接 或间接控制的企业。 37、社会企业:是指通过经营获得盈 余,并将其用于扶助弱势群体或促进 社区发展等公益性企业。 38、全民所有制企业:指由中央或地 方的一个财政主体或一个国有企事业 单位设立的,利用全民所有的财产从 事经营活动,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全 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及其相关法规 规制的企业。 39、集体所有制企业:指企业的财产 归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集体所有, 由集体投资或社员入股集资设立的企 业。 40、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指财产属 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实行共同劳动, 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 会主义经济组织。 41、乡镇企业:指以农村集体经济组 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 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 各类企业。 42、外商投资企业:是指全部或部分 由境外投资者投资,依中国法律在中 国境内设立的企业。 43、企业国有资产:是由国家对企业 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 44、关联方:指本企业的董事、监事、 高级管理人员及其近亲属,以及这些 人员所有或者实际控制的企业。 45、资产评估:指由经授权的评估机 构按照合法的程序和专业规程,运用 科学的方法对自产某一时点的价值进 行评估和估算。 46、国有资产转让:指依法将国家对 企业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转移给其他

外科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外科学名词解释 1、腹外疝: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空隙,向体表突出所致。 2、直疝三角: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侧边为腹直肌外侧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 3、早期胃癌:胃癌仅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者,无论病灶大小或有无淋巴结转移,均为~。 4、小胃癌:癌灶直径在10mm以下的早期胃癌。 5、微小胃癌:癌灶直径在5mm以下的早期胃癌。 5、一点癌:癌灶直径在1mm以下的早期胃癌。 6、麦氏点:沿盲肠的三条结肠带向顶端追踪可寻到阑尾基底部。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 7、肝蒂:包含有门静脉、肝动脉、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 8、第一肝门:门静脉、肝动脉和肝总管在肝脏面横沟各自分出左、右干进入肝实质内,称为~。 9、Glisson纤维鞘:门静脉、肝动脉和肝胆管的管道分布大体上相一致,且被其共同包裹,称为~。 10、第二肝门:三条主要的肝静脉在肝后上方的静脉窝进入下腔静脉,称~。 11、第三肝门:肝的小部分血液经数支肝短静脉流入肝后方的下腔静脉,称~。 12、胆囊三角(Calot三角):胆囊管、肝总管、肝下缘所构成的三角区。 13、Mirizzi综合征:是特殊类型的胆囊结石,形成的解剖因素是胆囊管与肝总管伴行过长或者胆囊管与胆总管汇合位置过低,持续嵌顿于胆囊颈部的和较大的胆囊管结石压迫肝总管,引起肝总管狭窄;反复的炎症发作更导致胆囊肝总管瘘管,胆囊管消失、结石部分或全部堵塞肝总管。临床特点是反复发作胆囊炎及胆管炎,明显的梗阻性黄疸。胆道影像学检查可见胆囊或增大、肝总管扩张、胆总管正常。 14、夏柯氏三联征Charcot三联征:见于肝外胆管结石,为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15、瑞罗茨五联征Reynolds五联征:见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休克、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 16、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按病理分类可分为水肿性和出血坏死性。 17、解剖复位: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 18、功能复位:经复位后,两骨折段虽未恢复至正常的解剖关系,但在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称~。 19、颅内压ICP: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所产身的压力,正常成人为70-200mmh2o 20、肾自截:肾结核时,由于输尿管完全闭塞,含菌尿液不能排入膀胱,膀胱的结合炎症好转或痊愈,尿液检查菌体阴性。 21、张力性气胸:又称高压性气胸,气胸裂口与胸膜腔形成活瓣,气体只能进入胸腔不能排除,随着气体的增多,患肺健肺均受压,形成严重的呼吸循环衰竭。 22、 Colles骨折:桡骨远端骨折,伴尺骨小头脱位,骨折远端向背侧尺侧移位,近侧向掌侧移位,形成典型的银叉枪刺样畸形。 23、桔皮样改变:乳腺癌晚期,淋巴液潴留,致乳房肿胀,使皮肤毛囊呈现小凹。 24、Dugas征阳性:肩关节脱位,搭上卡不上,卡上搭不上。 25、尿潴留: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排出。 26、颅内压增高:ICP持续超过200mmh2o 27、脑疝:是ICP增高的严重后果,是由于颅内压力增高超过了脑部的自身代偿能力,脑组织从压力高处向压力低处移位,压迫脑干、血管和脑神经,引起脑干损害及脑脊液循环通道受租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变化。 28、颅骨骨折:指颅骨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的改变。 29、脑损伤:是指脑膜、脑组织、脑血管及脑神经的损伤。

经济法名词解释(1)

1、经济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的一种,是指根据经济法律规范的规定和调整而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2、不安抗辩权:是指合同当事人双方的债务履行有先后顺序,依约定应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在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难以为对待给付且未提供担保之前,有权拒绝对方的履行要求。 3、合同的保全:是指法律行为防止因债务人财产的不当减少致使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受到危害,而设置的保全债务人责任财产的法律制度。 4、担保:是指为保证特定债权人利益的实现,依法以第三人的信用或特定财产保证债务人履行债务、债权人实现债权的制度。 5、善意第三人:是指第三人在就有关经济业务事项交往中,没有从事与受托人或者被聘用的人员串通,故意损害投资人的利益的人。 6、独立董事:是指既不是公司股东,又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 7、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指中国合营者与外国合营者依照中国法律的规定,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并按投资比例分享利润、分担风险及亏损的企业。 8、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9、产品质量:是指产品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为满足合理的使用要求所必须具备的物质、技术、心理和社会特征的总和。 10、不正当竞争:也称为不公平竞争、违法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11、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财产折价或者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12、债权人会议:是由全体债权人组成以维护债权人共同利益为目的,在法院监督下讨论决定有关破产事宜,表达债权人意思的破产机构。

金属学金相学名词解释

金属: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特性的物质。 晶体:物质的质点(原子、分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叫晶体。原子排列规律不同,性能也不同。 点阵或晶格:从理想晶体的原子堆垛模型可看出,是有规律的,为清楚空间排列规律性,人们将实际质点(原子、分子或离子)忽略,抽象成纯粹几何点,称为阵点或节点。为便于观察,用许多平行线将阵点连接起来,构成三维空间格架。这种用以描述晶体中原子(分子或离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称为空间点阵,简称点阵或晶格。 晶胞:由于排列的周期性,简便起见,可从晶格中取出一个能够完全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来分析原子排列的规律性。这个用以完全反映晶格特征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多晶型转变或同素异构转变:当外部条件(如温度和压强)改变时,金属内部由一种晶体结构向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转变称为多晶型转变或同素异构转变。 空位:某一温度下某一瞬间,总有一些原子具有足够能量克服周围原子约束,脱离原平能位置迁移到别处,在原位置上出现空节点,形成空位。到晶体表面,称为肖脱基空位;到点阵间隙中,称弗兰克尔空位; 位错:它是晶体中某处有一列或若干列原子发生了有规律的错排现象,使长达几百至几万个原子间距、宽约几个原子间距范围内原子离开平衡位置,发生有规律的错动,所以叫做位错。基本类型有两种:即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 晶界:晶体结构相同但位相不同的晶粒之间的界面称为晶粒间界,简称晶界。小角度晶界位相差小于10°,基本上由位错组成。大角度晶界相邻晶粒位相差大于10°,晶界很薄。 亚晶界和亚结构:分别泛指尺寸比晶粒更小的所有细微组织及分界面。 柯氏气团:刃型位错的应力场会与间隙及置换原子发生弹性交互作用,吸引这些原子向位错区偏聚。小的间隙原子如C、N 等,往往钻入位错管道;而大置换原子,原来处的应力场是受压的,正位错下部受拉,由相互吸引作用,富集在受拉区域;小的置换原子原来受拉,易于聚集在受压区域,即位错的上部。使畸变能降低,同时使位错难以运动,造成金属的强化。这就是利用溶质原子与位错交互作用的柯垂尔气团--柯氏气团。用以解释钢的脆化、强度提高等宏观现象。 元: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简称元 相:合金中结构相同、成分和性能均一并以界面互相分开的组成部分,称之为相。 组织:由于形成条件不同,形成具有不同形状、大小数量及分布的相相互结合而成的综合体。 固溶体:组元以不同比例混合后形成的固相晶体结构与组成合金的某一组元相同,这种相称固溶体 化合物:是构成的组元相互作用,生成不同与任何组元晶体结构的新物质 相图:是表示合金系中合金的状态与温度、压力与成分之间关系的一种图解。又称状态图或平衡图。

经济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法条分析重点总结

经济法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法条分析题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 1、经济法:经济法是调整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实现国家意志所预期的目标的法律规范总称。 p32) 2、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 该协议可以以口头、书面或者以其他协同行为作出。(P89)3、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P 95)4、经营者集中: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经营者相互合并,或者个或多个经营者通过收购以及其他方式对其他经营者进行控制,从而导致相互关系上的持久变迁的行为(p101) 行政垄断:是指政府或者政府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P104) 注意: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行政垄断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限制或者变相限制竞争的行为,所以说我国反垄断法上规定的行政垄断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机关,也包括法律、法规规定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5、不正当竞争:是指市场主体之间为了争夺商品生产、销售的有利地位,采取不符合法律、商业道德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手段,违背自愿、平等、公开、诚实信用的原则,谋取不法利益的市场竞争行为。(p115) 6、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行贿的主体是经营者,受贿的主体是交易对方,贿赂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交易机会,手段是通过回扣、软回扣的形式。(P125) 7、诋毁商誉:或称商业诋毁、商业诽谤,是指在交易过程中,捏造、散步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业声誉,削弱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的行为(P129) 8、产品质量:是指产品性能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满足人们合理需要所必须具备的各种物质、技术、心理和社会特性的总和。主要有适用 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可维修性。(P152)9、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他对产品质量负有义务者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义务应受到的法律制裁,包括产品质量的 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P158)10、产品责任:又称为产品缺陷损害赔偿责任,是指因缺陷产品损害 了他人的人身、财产权,依法应当追究的民事责任。(P159)11、企业国有资产: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出资所形成的权益,出资形式分为两种:

(完整版)免疫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免疫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1.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2.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并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会导致肿瘤发生或持续性病毒感染。 3.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或免疫调节两种主要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4.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1.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组成。 2.淋巴细胞归巢:血液中的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包括淋巴细胞再循环和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3.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第三章:抗原 1.抗原(Ag):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识别并结合,激活T、B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效应应答的物质。 2.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当半抗原与应答效应产物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针对半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3.抗原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簇,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 4.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6.独特型抗原:TCR、CER或Ig的V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顺序和空间构型,可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7.超抗原:指在极低浓度下即可非特异性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且不受MHC限制,故称超抗原。 8.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称佐剂。 10.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 11.胸腺依赖性抗原: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Th细胞辅助的抗原,简称TD 抗原。 12.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需Th细胞辅助的抗原,简称TI 抗原。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1.抗体(Ab):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或记忆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6.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杂交瘤细胞所产生的、只作用于单一抗原表位的高度均一的特异性抗体。 7.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抗体的Fab段结合靶细胞表面的

金属材料学名词解释总

二.名词解释 1)合金元素: 特别添加到钢中为了保证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从而得到一定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的化学元素。(常用M来表示) 2)微合金元素: 有些合金元素如V,Nb,Ti, Zr和B等,当其含量只在0.1%左右(如B 0.001%,V 0.2 %)时,会显著地影响钢的组织与性能,将这种化学元素称为微合金元素。3)奥氏体形成元素: 在γ-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γ相;如Mn, Ni, Co, C, N, Cu;4)铁素体形成元素: 在α-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α相。如:V,Nb, Ti 等。 5)原位析出: 元素向渗碳体富集,当其浓度超过在合金渗碳体中的溶解度时, 合金渗碳体就在原位转变成特殊碳化物如Cr钢中的Cr: ε-FexC→Fe3C→(Fe, Cr)3C→(Cr, Fe)7C3→(Cr, Fe)23C6 6)离位析出: 在回火过程中直接从α相中析出特殊碳化物,同时伴随着渗碳体的溶解,可使HRC和强度提高(二次硬化效应)。如V,Nb, Ti等都属于此类型。 7)液析碳化物:由于碳和合金元素偏析,在局部微小区域内从液态结晶时析出的碳化物。8)网状碳化物:过共析钢在热轧(锻)加工后缓慢冷却过程中由二次碳化物以网状析出于奥氏体晶界所造成的。 9)合金渗碳体:渗碳体内经常固溶有其他元素,在碳钢中,一部分铁为锰所置换;在合金钢中为铬、钨、钼等元素所置换,形成合金渗碳体。 10)二次硬化:淬火钢在较高温度下回火,硬度不降低反而升高的现象称为二次硬化 11)变质处理:就是向金属液体中加入一些细小的形核剂(又称为孕育剂或变质剂),使它在金属液中形成大量分散的人工制造的非自发晶核,从而获得细小的铸造晶粒。 12)回火稳定性:淬火钢对回火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软化倾向(如马氏体的分解,碳化物的析出与铁素体的再结晶)的抵抗能力。 13)固溶处理:指将合金加热到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后快速冷却,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 14)红硬性:指材料在一定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后所能保持其硬度的能力。 15)微合金钢:指化学成分规范上明确列入需加入一种或几种碳氮化物形成元素。 16)蠕变极限:在某温度下,在规定时间达到规定变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17)固溶强化:通过融入某种溶质元素来形成固溶体而使金属强化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18)细晶强化:通过细化晶粒而使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提高的方法称为细晶强化 19)晶间腐蚀:晶界上析出连续网状富铬的Cr23C6引起晶界周围基体产生贫铬区,贫铬区成为微阳极而发生的腐蚀。

经济法名词解释答案

经济法学名词解释 作业2 1.中国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和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一个独立的、重要的法律部门。 2.经济关系: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多种关系的总称。 3.经济法律关系客体:一般是指经济法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和目的,是经济法主体参与经济法律关系所追求的目标。 4.合伙企业: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 5.财政法:指调整财政分配和财政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作业3 1.广义上的经济法主体: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即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依法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组织和个人。 2.外资企业:即外商独资企业,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 3.两合公司:指一部分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另一部分股东对公司债务仅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的公司。

4.税收抵免: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企业来自国内外的所得一律汇总征税,但允许抵扣该居民企业在国内外已缴纳的税额,从而避免国际重复征税。 5.金融法:是调整金融关系及其金融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作业4 1.我国《证券法》所称证券公司:指依照《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定设立的经营证券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2.对外贸易法:指确认对外贸易主管机关和对外贸易经营者的法律地位,调整它们之间形成的对外贸易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系统。 3.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调整在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产品质量责任:指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对产品质量负有直接责任的主体违反产品质量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5.政府定价:指依照价格法的规定,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制定的价格。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全完整版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全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拜伦式的英雄 1813—1816年,拜伦写了《东方叙事诗》,塑造了一系列的“拜伦式的英雄”。《东方叙事诗》是一组典型的浪漫诗,包括《异教徒》、《海岛》等篇。这些诗以抒情格调为主,抒发诗人自己的感受,诗中描写的环境和情节,都是东方或南欧的,充满异国情调,情节富有传奇性,比较紧张。诗中的主人公都是与社会对立的、孤独的反叛者,被称为“拜伦式的英雄”。这些人物有非凡的性格,追求自由、独立,敢于蔑视现存制度,不向社会妥协,顽强坚定,宁愿为自由而死,不屈辱而生。但同时又十分高傲、孤独,脱离群众,个人奋斗,因而往往前途渺茫,悲愤忧郁,注定悲剧的结局。他们既是社会的叛逆者,又是社会的牺牲者。这些形象反映了当时诗人自身的苦闷失望情绪和渴求斗争的意愿,表达了广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思想感情,又巨大的进步意义。但作者写的这些英雄是个人主义英雄,追求的是个人的自由幸福,表现出无政府主义和忧郁悲观的情绪,反映了诗人思想的局限。拜伦式英雄 “拜伦式英雄”是指拜伦在“东方叙事诗”等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孤立傲世、富有叛逆精神的主人公形象,最早萌芽于《恰尔德?哈洛尔德》。他们是海盗、异教徒、造反者、无家可归者等,都具有出众的才华、坚强的意志、反叛的热情,敢于蔑视传统秩序和专制暴政,但是他们的反抗总是和孤独、忧郁结合在一起,乃至傲世独立,离群索居,并以悲剧而告终。最典型的形象是《海盗》中的康拉德。小人物 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艺术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卑微,地位低下,生活贫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显赫的大人物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普希金以其短篇小说《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先河。随后,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都在自己的创作中塑造了“小人物”形象。 多余人 最早由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 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 自然派 是俄国19世纪40-50年代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别称,奠基人是果戈理,名称由别林斯基提出;自然派的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描写下层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果戈理是当时现实主义文学的盟主,自他以后的一系列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赫尔岑、冈察洛夫、涅克拉索夫等都是自然派作家。 “西欧派” 19世纪40至50年代俄罗斯解放运动中的一个思想派别,中有屠格涅夫。其成员多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具有自由主义倾向。他们抨击俄国的君主专制政体,主张废除农奴制,但又反对以革命的方式解决俄国的社会问题,主张俄国走西欧资本主义的道路,实行英、法式君主立宪或议会制。此派成分较杂,在农奴改革后瓦解。 “含泪的笑”

金属学原理重点名词解释

金属键:金属中的自有电子与金属正离子相互作用所构成的键合。 空间点阵:把原子(或原子集团)抽象成纯粹的几何点,而完全忽略它的物理性质,这种抽象的几何点在晶体所在空间作周期性规则排列的阵列称为空间点阵。晶向族:晶体中原子排列结构相同的一族晶向。 晶面族:晶体中,有些晶面的原子排列情况相同,面间距完全相等,其性质完全相同,只是空间位向不同,这样一族晶面称为晶面族。 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与任一原子最近邻并且等距的原子数。 致密度:若把金属晶体中的原子视为直径相等的钢球,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可以用钢球所占空间的体积百分数来表示,称为致密度。即: 致密度=单位晶包中原子所占体积/单位晶包体积 同素异构转变:当外界条件(主要指温度和压力)改变时,元素的晶体结构可以发生转变,这种转变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晶胚:当温度降到熔点以下时,在液态金属中存在结构起伏,即有瞬时存在的有序原子集团,这种近程有序的原子集团就是晶胚。 形核功:形成临界晶核要有的自由能增加。 动态过冷度:能保证凝固速度大于融化速度的过冷度称为动态过冷度。 光滑界面:光滑界面以上为液相,一下为固相,液固两相截然分开,固相的表面为基本完整的原子密排面,所以,从微观上看界面是光滑的,从宏观上看,它往往由不同位向的小平面所组成,故呈折线状。这类界面也称小平面界面。 粗糙界面:液固两相之间的界面从微观上来看是高低不平的,存在几个原子层厚度的过渡层,在过渡层中约有半数的位置为固相原子所占据,由于过渡层很薄,所以,从宏观上来看,界面反而显得平直,不出现曲折小平面,这类界面又称非小平面界面。 伪共晶:在非平衡凝固条件下,某些亚共晶或过共晶成分的合金也能得到全部的共晶组织,这种由非共晶成分的合金所得到的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 离异共晶:在先共晶相数量多,而共晶体数量甚少的情况下,共晶体与先共晶相相同的那一相将依附于已有的粗大先共晶相长大,并把共晶体中的另一相推向最后凝固的边界处,从而使共晶组织特征消失。这种两相分离的共晶称为离异共晶。上坡扩散: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进行的扩散。

经济法名词解释和简答

经济法 第一章:经济法概论 名词解释: ①经济法:是指广泛调整公共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的法律部门。 ②公共经济管理关系:是调整公共经济管理关系或公共经济管理中形成的有关经济关系,在经济法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③维护公平竞争关系:是指国家为了维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及其活动,采取相关措施维护、促进或限制竞争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 简答题: 1简要说明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我国经济法调整的对象包括公共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等三类,之所以成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在于它们直接体现国家意志,可谓意志经济关系,对经济法调整的意志经济关系应当有所限定,将其限定为直接物质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流通、服务、消费等直接体现国家意志的经济关系 3经济法的功能:经济法的功能是指经济法对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关系的机制作用。主要有:(1)通过法律规范,组建企业、公司及其内部机构,全面确立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和组织体系。 (2)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立法制化市场经济。 (3)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系统的宏观调控,保护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保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保证其他经济成分的地位和发展,使国民经济能够管而不死、活而有序地运行。 (4)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4我国经济法有哪些基本原则: 1)平衡协调原则:这是指经济法的立法和执法要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整体利益出发,来调整具体经济关系,协调经济利益关系,以促进、引导或强制实现社会整体目标与个体利益目标的统一。 2)维护公平竞争原则:这是经济法反映社会化市场经济之内在要求和理念的一项核心的基础性的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