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数学上册 圆 几何综合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 圆 几何综合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 圆 几何综合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 圆 几何综合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几何综合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初三数学圆易错题压轴题(难)

1.如图,抛物线的对称轴为轴,且经过(0,0),

()两点,点P在抛物线上运动,以P为圆心的⊙P经过定点A(0,2),

(1)求的值;

(2)求证:点P在运动过程中,⊙P始终与轴相交;

(3)设⊙P与轴相交于M,N(<)两点,当△AMN为等腰三角形时,求圆心P的纵坐标.

【答案】(1)a=,b=c=0;(2)证明见解析;(3)P的纵坐标为0或4+2或4﹣

2.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得出二次函数一般形式进而将已知点代入求出a,b,c的值即可;

(2)设P(x,y),表示出⊙P的半径r,进而与x2比较得出答案即可;

(3)分别表示出AM,AN的长,进而分别利用当AM=AN时,当AM=MN时,当AN=MN 时,求出a的值,进而得出圆心P的纵坐标即可.

试题解析:(1)∵抛物线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对称轴为y轴,且经过

(0,0)和(,)两点,

∴抛物线的一般式为:y=ax2,

∴=a()2,

解得:a=±,

∵图象开口向上,∴a=,

∴抛物线解析式为:y=x2,

故a=,b=c=0;

(2)设P(x,y),⊙P的半径r=,

又∵y=x2,则r=,

化简得:r=>x2,

∴点P在运动过程中,⊙P始终与x轴相交;

(3)设P(a,a2),∵PA=,

作PH⊥MN于H,则PM=PN=,

又∵PH=a2,

则MH=NH==2,

故MN=4,

∴M(a﹣2,0),N(a+2,0),

又∵A(0,2),∴AM=,AN=,当AM=AN时,=,

解得:a=0,

当AM=MN时,=4,

解得:a=2±2(负数舍去),则a2=4+2;

当AN=MN时,=4,

解得:a=﹣2±2(负数舍去),则a2=4﹣2;

综上所述,P的纵坐标为0或4+2或4﹣2.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2.已知圆O 的半径长为2,点A 、B 、C 为圆O 上三点,弦BC=AO ,点D 为BC 的中点,

(1)如图,连接AC 、OD ,设∠OAC=α,请用α表示∠AOD ; (2)如图,当点B 为AC 的中点时,求点A 、D 之间的距离:

(3)如果AD 的延长线与圆O 交于点E ,以O 为圆心,AD 为半径的圆与以BC 为直径的圆相切,求弦AE 的长.

【答案】(1)1502AOD α∠=?-;(2)7AD =3)

331331

22

or

【解析】 【分析】

(1)连接OB 、OC ,可证△OBC 是等边三角形,根据垂径定理可得∠DOC 等于30°,OA=OC 可得∠ACO=∠CAO=α,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表示出∠AOD 的值. (2)连接OB 、OC ,可证△OBC 是等边三角形,根据垂径定理可得∠DOB 等于30°,因为点D 为BC 的中点,则∠AOB=∠BOC=60°,所以∠AOD 等于90°,根据OA=OB=2,在直角三角形中用三角函数及勾股定理即可求得OD 、AD 的长.

(3)分两种情况讨论:两圆外切,两圆内切.先根据两圆相切时圆心距与两圆半径的关系,求出AD 的长,再过O 点作AE 的垂线,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1)如图1:连接OB 、OC. ∵BC=AO ∴OB=OC=BC

∴△OBC 是等边三角形

∴∠BOC=60°

∵点D是BC的中点

∴∠BOD=1

30 2

BOC

∠=?

∵OA=OC

∴OAC OCA

∠=∠=α

∴∠AOD=180°-α-α-30?=150°-2α

(2)如图2:连接OB、OC、OD.

由(1)可得:△OBC是等边三角形,∠BOD=1

30 2

BOC

∠=?

∵OB=2,

∴OD=OB?cos30?=3

∵B为AC的中点,

∴∠AOB=∠BOC=60°

∴∠AOD=90°

根据勾股定理得:227

AO OD

+=

(3)①如图3.圆O 与圆D 相内切时: 连接OB 、OC ,过O 点作OF ⊥AE ∵BC 是直径,D 是BC 的中点 ∴以BC 为直径的圆的圆心为D 点 由(2)可得:OD=3,圆D 的半径为1 ∴AD=31+ 设AF=x

在Rt △AFO 和Rt △DOF 中,

2222OA AF OD DF -=-

即(

)

2

222331x x -=-+-

解得:331

x 4+=

∴AE=331

2AF +=

②如图4.圆O 与圆D 相外切时: 连接OB 、OC ,过O 点作OF ⊥AE

∵BC 是直径,D 是BC 的中点 ∴以BC 为直径的圆的圆心为D 点 由(2)可得:OD=3,圆D 的半径为1 ∴AD=31- 在Rt △AFO 和Rt △DOF 中,

2222OA AF OD DF -=-

即()

2

222331x x -=--+ 解得:331

x -=

∴AE=331

2AF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圆的相关知识:垂径定理,圆与圆相切的条件,关键是能灵活运用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相结合思考问题,另外需注意圆相切要分内切与外切两种情况.

3.如图①,已知Rt △ABC 中,∠ACB =90°,AC =8,AB =10,点D 是AC 边上一点(不与C 重合),以AD 为直径作⊙O ,过C 作CE 切⊙O 于E ,交AB 于F . (1)若⊙O 半径为2,求线段CE 的长; (2)若AF =BF ,求⊙O 的半径;

(3)如图②,若CE =CB ,点B 关于AC 的对称点为点G ,试求G 、E 两点之间的距离.

【答案】(1)CE =42;(2)⊙O 的半径为3;(3)G 、E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9.6 【解析】 【分析】

(1)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出∠OEC=90°,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 (2)由勾股定理求得BC ,然后通过证得△OEC ∽△BCA ,得到OE OC BC BA =,即8610

r r

-= 解得即可;

(3)证得D 和M 重合,E 和F 重合后,通过证得△GBE ∽△ABC ,

GB GE

AB AC

=,即12108GE =,解得即可. 【详解】

解:(1)如图①,连接OE ,

∵CE 切⊙O 于E , ∴∠OEC =90°,

∵AC =8,⊙O 的半径为2, ∴OC =6,OE =2,

∴CE =2242OC OE -= ; (2)设⊙O 的半径为r ,

在Rt △ABC 中,∠ACB =90°,AB =10,AC =8, ∴BC 22AB A C -=6, ∵AF =BF ,

∴AF=CF=BF,

∴∠ACF=∠CAF,∵CE切⊙O于E,∴∠OEC=90°,

∴∠OEC=∠ACB,∴△OEC∽△BCA,

∴OE OC

BC BA

=,即

8

610

r r

-

=

解得r=3,

∴⊙O的半径为3;

(3)如图②,连接BG,OE,设EG交AC于点M,

由对称性可知,CB=CG,

∵CE=CG,

∴∠EGC=∠GEC,

∵CE切⊙O于E,

∴∠GEC+∠OEG=90°,

∵∠EGC+∠GMC=90°,

∴∠OEG=∠GMC,

∵∠GMC=∠OME,

∴∠OEG=∠OME,

∴OM=OE,

∴点M和点D重合,

∴G、D、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连接AE、BE,

∵AD是直径,

∴∠AED=90°,即∠AEG=90°,

又CE=CB=CG,

∴∠BEG=90°,

∴∠AEB=∠AEG+∠BEG=180°,

∴A、E、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E、F两点重合,

∵∠GEB=∠ACB=90°,∠B=∠B,∴△GBE∽△ABC,

∴GB GE

AB AC

=,即

12

108

GE

=

∴GE=9.6,

故G、E两点之间的距离为9.6.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轴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证得G、D、E三点共线以及A、E、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是解题的关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 A(-2,0),B(2,0),AC⊥AB于点A,AC=2,BD⊥AB于点B,BD=6,以AB为直径的半圆O上有一动点P(不与A、B两点重合),连接PD、PC,我们把由五条线段AB、BD、DP、PC、CA所组成的封闭图形ABDPC叫做点P的关联图形,如图1所示.

(1)如图2,当P运动到半圆O与y轴的交点位置时,求点P的关联图形的面积.

(2)如图3,连接CD、OC、OD,判断△OCD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3)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点P的关联图形的面积最大,简要说明理由,并求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1)12;(2)判断△OCD是直角三角形,证明见解析;(3)连接OC,交半圆O于点P,这时点P的关联图形的面积最大,理由风解析,82

+

【解析】

试题分析:(1)判断出四边形AOPC是正方形,得到正方形的面积是4,根据BD⊥AB,

BD=6,求出梯形OPDB的面积=()(26)2

8

22

OP DB OB

+?+?

==,二者相加即为点P的

关联图形的面积是12.

(2)根据CF=DF=4,∠DCF=45°,求出∠OCD=90°,判断出△OCD是直角三角形.

(3)要使点P的关联图形的面积最大,就要使△PCD的面积最小,确定关联图形的最大面积是梯形ACDB的面积﹣△PCD的面积,根据此思路,进行解答.

试题解析:(1)∵A(﹣2,0),∴OA=2,

∵P 是半圆O 上的点,P 在y 轴上,∴OP=2,∠AOP=90°,∴AC=2,∴四边形AOPC 是正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是4,

又∵BD ⊥AB ,BD=6,∴梯形OPDB 的面积=()(26)2

822

OP DB OB +?+?==,

∴点P 的关联图形的面积是12. (2)判断△OCD 是直角三角形.

证明:延长CP 交BD 于点F ,则四边形ACFB 为矩形,∴CF=DF=4,∠DCF=45°,∴∠OCD=90°,

∴OC ⊥CD ,∴△OCD 是直角三角形.

(3)连接OC 交半圆O 于点P ,则点P 即为所确定的点的位置.

理由如下:连接CD ,梯形ACDB 的面积=()(26)4

1622

AC DB AB +?+?==为定值,

要使点P 的关联图形的面积最大,就要使△PCD 的面积最小, ∵CD 为定长,∴P 到CD 的距离就要最小, 连接OC ,设交半圆O 于点P ,

∵AC ⊥OA ,AC=OA ,∴∠AOC=45°,过C 作CF ⊥BD 于F ,则ACFB 为矩形,

∴CF=DF=4,∠DCF=45°,∴OC ⊥CD ,OC=2

∴PC 在半圆外,设在半圆O 上的任意一点P′到CD 的距离为P′H ,则P′H+P′O >OH >OC , ∵OC=PC+OP ,∴P′H >PC ,∴当点P 运动到半圆O 与OC 的交点位置时,点P 的关联图形的面积最大.

∵CD=42CP=222, ∴△PCD 的面积=

()(26)4

1622

AC DB AB +?+?==,

∴点P 的关联图形的最大面积是梯形ACDB 的面积﹣△PCD 的面积=16(842)842--=+

考点:圆的综合题.

5.选做题:从甲乙两题中选作一题,如果两题都做,只以甲题计分

题甲:已知矩形两邻边的长、是方程的两根.

(1)求的取值范围;

(2)当矩形的对角线长为时,求的值;

(3)当为何值时,矩形变为正方形?

题乙:如图,是直径,于点,交于

点,且.

(1)判断直线和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

(2)当,时,求的面积.

【答案】题甲(1)(2)(3)

题乙:(1)BD是切线;证明所以OB⊥BD,BD是切线(2)S=【解析】

试题分析:题甲:(1)、是方程的两根,则其;由得

(2)矩形两邻边的长、,矩形的对角线的平方=;矩形两邻边的长、是方

程的两根,则;因为

,所以;解得

由得

(3)矩形变为正方形,则a=b;、是方程的两根,所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即,由得

题乙:(1)BD是切线;如图所示,是弧AC所对的圆周角,

;因为,所以;于点,,所以,,在三角形OBD中

,所以OB⊥BD;BD是切线

(2),AB是圆的直径,所以OB=5;于点,交于

点,F是BC的中点;,BF=4;在直角三角形OBF中由勾股定理得

OF=;根据题意,,则

,所以,从而,解得DF=,的面积

=

考点:直线与圆相切,相似三角形

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相切,相似三角形;解本题的关键是会判断直线与圆是否相切,能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6.如图1,四边形ABCD中,、为它的对角线,E为AB边上一动点(点E不与点A、B重合),EF∥AC交BC于点F,FG∥BD交DC于点G,GH∥AC交AD于点H,连接HE.记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如果在点的运动过程中,的值不变,则我们称四边形ABCD为“四边形”,此时的值称为它的“值”.经过探究,可得矩形是“四边形”.如图2,矩形ABCD中,若AB=4,BC=3,则它的“值”为.

(1)等腰梯形(填“是”或“不是”)“四边形”;

(2)如图3,是⊙O的直径,A是⊙O上一点,,点为上的一动点,将△沿的中垂线翻折,得到△.当点运动到某一位置时,以、、、、、中的任意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最多,最多有个.

【答案】“值”为10;(1)是;(2)最多有5个.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分析题中“四边形”的定义结合矩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1)根据题中“四边形”的定义结合等腰梯形的性质即可作出判断;

(2)根据题中“四边形”的定义结合中垂线的性质、圆的基本性质即可作出判断. 矩形ABCD 中,若AB=4,BC=3,则它的“值”为10; (1)等腰梯形是“四边形”;

(2)由题意得当点运动到某一位置时,以、、、、、中的任意四个点为顶点的“

四边形”最多,最多有5个. 考点:动点问题的综合题

点评:此类问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在中考中比较常见,一般作为压轴题,题目比较典型.

7.如图,在ABC ?中,90ACB ∠=?,45ABC ∠=?,12BC cm =,半圆O 的直径

12DE cm =.点E 与点C 重合,半圆O 以2/cm s 的速度从左向右移动,在运动过程中,

点D 、E 始终在BC 所在的直线上.设运动时间为()x s ,半圆O 与ABC ?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2

S cm

(1)当0x =时,设点M 是半圆O 上一点,点N 是线段AB 上一点,则MN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MN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2)在平移过程中,当点O 与BC 的中点重合时,求半圆O 与ABC ?重叠部分的面积

S ;

(3)当x 为何值时,半圆O 与ABC ?的边所在的直线相切?

【答案】(1)24cm ,()

926cm ;(2)2

(189)cm π+;(3)0x =或6x =或

932x =-【解析】 【分析】

(1)当N 与点B 重合,点M 与点D 重合时,MN 最大,此时121224()MN DB DE BC cm ==+=+=如图①,过点O 作ON

AB ⊥于N ,与半圆交于点

M ,此时MN 最小,MN ON OM =-,

2

61218()92()OB OC CB cm ON BN cm =+=+====,所以926()MN ON OM cm =-=;

(2)当点O 与BC 的中点重合时,如图②,点O 移动了12cm ,设半圆与AB 交于点H ,连接OH 、CH ,6OH OC OB ===,

2901

6669183602

BOH HOC S S S ππ?=+=

?+??=+阴影扇形; (3)当半圆O 与直线AC 相切时,运动的距离为0或12,所以0x =(秒)或6(秒);当半圆O 与直线AB 相切时,如图③,连接OH ,则OH AB ⊥,6OH =,262OB OH ==,1262OC BC OB =-=-,移动的距离为

612621862()cm +-=-,运动时间为1862

9322

x -=

=-(秒). 【详解】

解:解(1)当N 与点B 重合,点M 与点D 重合时,MN 最大,此时121224()MN DB DE BC cm ==+=+=

如图①,过点O 作ON AB ⊥于N ,与半圆交于点M ,此时MN 最小,

MN ON OM =-,

45ABC ∠=?, 45NOB ∴∠=?,

在Rt ONB ?中,61218()OB OC CB cm =+=+= 2

92()ON BN OB cm ∴==

=, 926()MN ON OM cm ∴=-=-,

故答案为24cm ,(926)cm -;

(2)当点O 与BC 的中点重合时,如图②,点O 移动了12cm ,

设半圆与AB 交于点H ,连接OH 、CH .

BC 为直径,

90CHB ∴∠=?,

45ABC ∠=?

45HCB ∴∠=?,

HC HB ∴=,

OH BC ∴⊥,6OH OC OB ===,

2901

6669183602

BOH HOC S S S ππ?=+=

?+??=+阴影扇形; (3)当半圆O 与直线AC 相切时,运动的距离为0或12, 0x ∴=(秒)或6(秒);

当半圆O 与直线AB 相切时,如图③,

连接OH ,则OH AB ⊥,6OH = 45B ∠=?,90OHB ∠=?, 262OB OH ∴==, 1262OC BC OB =-=-,

移动的距离为612621862()cm +-=-, 运动时间为1862

9322

x -=

=-(秒), 综上所述,当x 为0或6或932-时,半圆O 与ABC ?的边所在的直线相切.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综合知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以及圆切线定理是解题的关键.要注意分类讨论.

8.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BC ,AB=CD=AD=5,cos 4

5

B =,点O 是边B

C 上的动点,以OB 为半径的

O 与射线BA 和边BC 分别交于点E 和点M ,联结AM ,作

∠CMN=∠BAM ,射线MN 与边AD 、射线CD 分别交于点F 、N .

(1)当点E 为边AB 的中点时,求DF 的长;

(2)分别联结AN 、MD ,当AN//MD 时,求MN 的长; (3)将

O 绕着点M 旋转180°得到'O ,如果以点N 为圆心的N 与'O 都内切,求

O 的半径长.

【答案】(1)DF 的长为

15

8;(2)MN 的长为5;(3)O 的半径长为258

【解析】 【分析】 (1)作EH

BM ⊥于H ,根据中位线定理得出四边形BMFA 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利用

cos 4

5

B =

解直角三角形即可求算半径,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FD 即可;

(2)先证AMB CNM ∠=∠,再证MAD CNM ∠=∠,从而证明AFM NFD ?~?,得到

AF MF

AF DF NF MF NF DF

=?=,再通过平行证明AFN DFM ?~?,从而得到AF NF

AF MF NF DF DF MF

=?=,通过两式相乘得出AF NF =再根据平行得出NF DF =, 从而得出答案.

(3)通过图形得出MN 垂直平分'OO ,从而得出90BAM CMN ∠=∠=?,再利用

cos 4

5

B =

解三角函数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1)如图,作EH

BM ⊥于H :

∵E 为AB 中点,45,cos 5

AB AD DC B ====

∴52AE BE ==

∴cos 4

5

BH B BE =

= ∴2BH =

∴2

253222EH ??=-= ???

设半径为r ,在Rt OEH ?中:

()2

2

2

322r r ??

=-+ ???

解得:2516

r =

∵,E O 分别为,BA BM 中点

∴BAM BEO OBE ∠=∠=∠ 又∵CMN BAM ∠=∠ ∴CMN OBE ∠=∠ ∴//MF AB

∴四边形BMFA 是平行四边形

∴2528

AF BM r ===

∴2515588

FD AD AF =-=-= (2)如图:连接MD AN ,

∵,B C BAM CMN ∠=∠∠=∠ ∴AMB CNM ∠=∠ 又∵AMB MAD ∠=∠ ∴MAD CNM ∠=∠ 又∵AFM NFD ∠=∠ ∴AFM NFD ?~?

AF MF

AF DF NF MF NF DF =?=① 又∵//MD AN ∴AFN DFM ?~?

AF NF

AF MF NF DF DF MF =?=② 由①?②得;

22AF NF AF NF =?= ∴NF DF = ∴5MN AD == 故MN 的长为5; (3)作如图:

∵圆O 与圆'O 外切且均与圆N 内切 设圆N 半径为R ,圆O 半径为r ∴'=NO R r NO -= ∴N 在'OO 的中垂线上 ∴MN 垂直平分'OO ∴90NMC ∠=? ∵90BAM CMN ∠=∠=? ∴A 点在圆上 ∴54

cos 5

AB B BM BM =

== 解得:254BM =

O 的半径长为25

8

【点睛】

本题是一道圆的综合题目,难度较大,掌握相似之间的关系转化以及相关线段角度的关系转化是解题关键.

9.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5,BC=8,cosB=

4

5

,点E 是BC 边上的动点,以C 为圆心,CE 长为半径作圆C ,交AC 于F ,连接AE ,EF .

(1)求AC 的长;

(2)当AE 与圆C 相切时,求弦EF 的长;

(3)圆C 与线段AD 没有公共点时,确定半径CE 的取值范围. 【答案】(1)AC=5;(2)410

EF =

;(3)03CE ≤<或58CE <≤.

【解析】【分析】

(1)过A作AG⊥BC于点G,由cos

4

5

B=,得到BG=4,AG=3,然后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出

AC的长度;

(2)当点E与点G重合时,AE与圆C相切,过点F作FH⊥CE,则CE=CF=4,则CH=3.2,FH=2.4,得到EH=0.8,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到EF的长度;

(3)根据题意,可分情况进行讨论:①当圆C与AD相离时;②当CE>CA时;分别求出CE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1)过A作AG⊥BC于点G,如图:

在Rt△ABG中,AB=5,

4 cos

5

BG

B

AB

==,

∴BG=4,

∴AG=3,

∴844

CG=-=,

∴点G是BC的中点,

在Rt△ACG中,22

345

AC=+=;

(2)当点E与点G重合时,AE与圆C相切,过点F作FH⊥CE,如图:

∴CE=CF=4,

∵AB=AC=5,

∴∠B=∠ACB,

4 cos cos

5

CH

B ACB

CF

=∠==,

∴CH=3.2,

在Rt△CFH中,由勾股定理,得FH=2.4,

∴EH=0.8,

在Rt △EFH 中,由勾股定理,得

22410

0.8 2.45

EF =+=

; (3)根据题意,圆C 与线段AD 没有公共点时,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①当圆C 与AD 相离时,则CE

∴半径CE 的取值范围是:03CE ≤<; ②当CE>CA 时,点E 在线段BC 上,

∴半径CE 的取值范围是:58CE <≤;

综合上述,半径CE 的取值范围是:03CE ≤<或58CE <≤.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线段的动点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正确作出辅助线,正确确定动点的位置,从而进行解题.

10.如图,二次函数y =﹣

56

x 2

+bx +c 与x 轴的一个交点A 的坐标为(﹣3,0),以点A 为圆心作圆A ,与该二次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B ,C ,点B ,C 的横坐标分别为﹣2,﹣5,连接AB ,AC ,并且满足AB ⊥AC .

中考数学几何综合圆的综合大题压轴题

圆的综合大题 1.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FH是⊙O的切线,切点为F,FH∥BC,连接AF交BC于E,∠ABC的平分线BD交AF于D,连接BF. (1)证明:AF平分∠BAC; (2)证明:BF=FD; (3)若EF=4,DE=3,求AD的长. 2.如图,AB是⊙O的直径,过点B作⊙O的切线BM,点P在右半圆上移动(点P与点A,B不重合),过点P作PC⊥AB,垂足为C;点Q在射线BM上移动(点M在点B的右边),且在移动过程中保持OQ∥AP. (1)若PC,QO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判断是否存在点P,使得点E恰好在⊙O上?若存在,求出∠APC的大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连接AQ交PC于点F,设,试问:k的值是否随点P的移动而变化?证明你的结论.

3.已知:如图1,把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得顶点A与边DC上的动点P重合(P不与点D,C重合),MN为折痕,点M,N分别在边BC,AD上,连接AP,MP,AM,AP与MN相交于点F.⊙O过点M,C,P. (1)请你在图1中作出⊙O(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与是否相等?请你说明理由; (3)随着点P的运动,若⊙O与AM相切于点M时,⊙O又与AD相切于点H.设AB为4,请你通过计算,画出这时的图形.(图2,3供参考) 4.在⊙O中,弦AB与弦CD相交于点G,OA⊥CD于点E,过点B作⊙O的切线BF交CD的延长线于点F. (I)如图①,若∠F=50°,求∠BGF的大小; (II)如图②,连接BD,AC,若∠F=36°,AC∥BF,求∠BDG的大小.

5.如图,在⊙O中,半径OD⊥直径AB,CD与⊙O相切于点D,连接AC交⊙O 于点E,交OD于点G,连接CB并延长交⊙于点F,连接AD,EF. (1)求证:∠ACD=∠F; (2)若tan∠F= ①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②连接DE,当⊙O的半径为3时,求DE的长. 6.如图,⊙O的直径AB为10cm,弦BC为6cm,D、E分别是∠ACB的平分线与⊙O,AB的交点,P为AB延长线上一点,且PC=PE. (1)求AC、AD的长; (2)试判断直线P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中考数学专题突破几何综合

2016年北京中考专题突破几何综合 在北京中考试卷中,几何综合题通常出现在后两题,分值为8分或7分.几何综合题主要包含三角形(全等、相似)、四边形、锐角三角函数、圆等知识,主要研究图形中的数量关系、位置关系、几何计算以及图形的运动、变换等规律. 求解几何综合题时,关键是抓住“基本图形”,能在复杂的几何图形中辨认、分解出基本图形,或通过添加辅助线补全、构造基本图形,或运用图形变换的思想将分散的条件集中起来,从而产生基本图形,再根据基本图形的性质,合理运用方程、三角函数的运算等进行推理与计算. 1.[2015·北京] 在正方形ABCD中,BD是一条对角线,点P在射线CD上(与点C,D 不重合),连接AP,平移△ADP,使点D移动到点C,得到△BCQ,过点Q作QH⊥BD于点H,连接AH,PH. (1)若点P在线段CD上,如图Z9-1(a). ①依题意补全图(a); ②判断AH与PH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2)若点P在线段CD的延长线上,且∠AHQ=152°,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请写出求DP长的思路.(可以不写出计算结果 .........) 图Z9-1 2.[2014·北京] 在正方形ABCD外侧作直线AP,点B关于直线AP的对称点为E,连接BE,DE,其中DE交直线AP于点F. (1)依题意补全图Z9-2①; (2)若∠PAB=20°,求∠ADF的度数; (3)如图②,若45°<∠PAB<90°,用等式表示线段AB,FE,F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图Z9-2 3.[2013·北京] 在△ABC中,AB=AC,∠BAC=α(0°<α<60°),将线段BC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 D. (1)如图Z9-3①,直接写出∠ABD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 (2)如图②,∠BCE=150°,∠ABE=60°,判断△ABE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3)在(2)的条件下,连接DE,若∠DEC=45°,求α的值. 图Z9-3 4.[2012·北京] 在△ABC中,BA=BC,∠BAC=α,M是AC的中点,P是线段BM上的动点,将线段PA绕点P顺时针旋转2α得到线段PQ. (1)若α=60°且点P与点M重合(如图Z9-4①),线段CQ的延长线交射线BM于点D,请补全图形,并写出∠CDB的度数; (2)在图②中,点P不与点B,M重合,线段CQ的延长线与射线BM交于点D,猜想∠CDB 的大小(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并加以证明; (3)对于适当大小的α,当点P在线段BM上运动到某一位置(不与点B,M重合)时,能使得线段CQ的延长线与射线BM交于点D,且PQ=DQ,请直接写出α的范围. 图Z9-4

2015中考数学分类汇编圆综合题学生版

2015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圆综合题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2015?大连)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在⊙O上,且AD平分∠CAB,过点D作AC的垂线,与A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1)求证:EF与⊙O相切; (2)若AB=6,AD=4,求EF的长. 2.(2015?潍坊)如图,在△ABC中,AB=AC,以AC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交AB于点E,过点D作DF⊥AB,垂足为F,连接DE. (1)求证:直线DF与⊙O相切; (2)若AE=7,BC=6,求AC的长. 3.(2015?枣庄)如图,在△ABC中,∠ABC=90°,以AB的中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交AC于点D,E是BC的中点,连接DE,OE. (1)判断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证:BC2=CD?2OE; (3)若cos∠BAD=,BE=6,求OE的长. 4.(2015?西宁)如图,已知BC为⊙O的直径,BA平分∠FBC交⊙O于点A,D是射线BF上的一点,且满足=,过点O作OM⊥AC于点E,交⊙O于点M,连接BM, AM. (1)求证:AD是⊙O的切线;

(2)若sin∠ABM=,AM=6,求⊙O的半径. 5.(2015?广元)如图,AB是⊙O的弦,D为半径OA的中点,过D作CD⊥OA交弦于点E,交⊙O于点F,且CE=CB. (1)求证:BC是⊙O的切线; (2)连接AF、BF,求∠ABF的度数; (3)如果CD=15,BE=10,sinA=,求⊙O的半径. 6.(2015?北海)如图,AB、CD为⊙O的直径,弦AE∥CD,连接BE交CD于点F,过点E作直线EP与CD的延长线交于点P,使∠PED=∠C. (1)求证:PE是⊙O的切线; (2)求证:ED平分∠BEP; (3)若⊙O的半径为5,CF=2EF,求PD的长. 7.(2015?莆田)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对角线AC,BD交于点E,点O 在线段AE上,⊙O过B,D两点,若OC=5,OB=3,且cos∠BOE=.求证:CB是⊙O的切线.

中考数学圆综合题汇编

25题汇编 1. 如图,AB 是⊙O 的直径,BC 是⊙O 的切线,切点为B ,AD 为弦,OC ∥AD 。 (1)求证:DC 是⊙O 的切线; (2)若OA=2,求OC AD 的值。 2. 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B=60°,CD 是⊙O 的直径,P 是CD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AP=AC (1)求证:直线AP 是⊙O 的切线; (2)若AC=3,求PD 的长。 3. 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AM 和BN 是⊙O 的两条切线,点E 是⊙ O 上一点,点D 是AM 上一点,连接DE 并延长交BN 于点C ,连接OD 、BE ,且OD ∥BE 。 (1)求证:DE 是⊙O 的切线; (2)若AD=1,BC=4,求直径AB 的长。 D C B A O C B M N E D B A O

4. 如图,△ABC 内接于⊙O ,弦AD ⊥AB 交BC 于点E ,过点B 作⊙O 的切线交DA 的延长线于点F ,且∠ABF=∠ABC 。 (1)求证:AB=AC ; (2)若EF=4,2 3 tan = F ,求DE 的长。 5. 在△ABC 中,AB=AC ,以AB 为直径作⊙O ,交BC 于点D ,过点D 作DE ⊥AC ,垂足为E 。 (1)求证:DE 是⊙O 的切线; (2)若AE=1,52=BD ,求AB 的长。 6. 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是⊙O 上一点,AD 垂直于过点C 的直线,垂足为D ,且AC 平分 ∠BAD 。 (1)求证:CD 是⊙O 的切线; (2)若62=AC ,AD=4,求AB 的长。 A

7. 如图,AB 为⊙O 的直径,C 为⊙O 上一点,AD 和过C 点的切线互相垂直,垂足为点D ,AD 交⊙O 于点E 。 求证:(1)AC 平分∠DAB ; (2)若∠B=60°,32 CD ,求AE 的长。 8. 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AC 是⊙O 的直径,弦BD=BA ,AB=12,BC=5,BE ⊥DC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E 。 (1)求证:BE 是⊙O 的切线; (2)求DE 的长。 9. 如图,在Rt △ABC 中,∠C=90°,CB=CA=6,半径为2的⊙F 与射线BA 相切于点G ,且AG=4,将Rt △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135°后得到Rt △ADE ,点B 、C 的对应点分别是点D 、E 。 (1)求证:DE 为⊙F 的切线; (2)求出Rt △ADE 的斜边AD 被⊙ F 截得的弦PQ 的长度。 A E A D

中考数学几何综合题汇总.doc

如图 8,在Rt ABC中,CAB 90,AC 3 , AB 4 ,点 P 是边 AB 上任意一点,过点 P 作PQ AB 交BC于点E,截取 PQ AP ,联结 AQ ,线段 AQ 交BC于点D,设 AP x ,DQ y .【2013徐汇】 (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及定义域;( 4 分) (2)如图 9,联结CQ,当CDQ和ADB相似时,求x的值;( 5 分) (3)当以点C为圆心,CQ为半径的⊙C和以点B为圆心,BQ为半径的⊙B相交的另一个交点在边 AB 上时,求 AP 的长.( 5 分) C Q D E A P B (图 8) C Q D E A (图 9) P B C A B (备用图) 【2013 奉贤】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AB=8,点C在半径OA上(点C与点O、A不重合),过点 C作 AB的垂线交⊙ O于点 D,联结 OD,过点 B 作 OD的平行线交⊙ O于点 E、交射 线CD于点 F. (1)若 ⌒ ED BE⌒ ,求∠ F 的度数; (2)设CO x, EF y,写出y 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3)设点 C 关于直线 OD 的对称点为 P ,若△ PBE 为等腰三角形,求 OC 的长. 第 25 题 【 2013 长宁】△ ABC 和△ DEF 的顶点 A 与 D 重合,已知∠ B = 90 . ,∠ BAC = 30 . , BC=6,∠ FDE = 90 , DF=DE=4. (1)如图①, EF 与边 、 分别交于点 ,且 . 设 DF a ,在射线 上取 AC AB G 、H FG=EH DF 一点 P ,记: DP xa ,联结 CP. 设△ DPC 的面积为 y ,求 y 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 出定义域; (2)在( 1)的条件下,求当 x 为何值时 PC // AB ; ( 3)如图②,先将△ DEF 绕点 D 逆时针旋转,使点 E 恰好落在 AC 边上,在保持 DE 边与 AC 边完 全重合的条件下, 使△ DEF 沿着 AC 方向移动 . 当△ DEF 移动到什么位置时, 以线段 AD 、FC 、BC 的长度为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图① 图② 【 2013 嘉定】已知 AP 是半圆 O 的直径,点 C 是半圆 O 上的一个动点 (不与点 A 、P 重合),联结 AC ,以直线 AC 为对称轴翻折 AO ,将点 O 的对称点记为 O 1 ,射线 AO 1 交半圆 O 于 点 B ,联结 OC . (1)如图 8,求证: AB ∥ OC ; (2)如图 9,当点 B 与点 O 1 重合时,求证: AB CB ;

中考数学圆的综合-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圆的综合-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一、圆的综合 1.如图,点A、B、C分别是⊙O上的点, CD是⊙O的直径,P是CD延长线上的一点,AP=AC. (1)若∠B=60°,求证:AP是⊙O的切线; (2)若点B是弧CD的中点,AB交CD于点E,CD=4,求BE·AB的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8. 【解析】 (1)求出∠ADC的度数,求出∠P、∠ACO、∠OAC度数,求出∠OAP=90°,根据切线判定推出即可; (2)求出BD长,求出△DBE和△ABD相似,得出比例式,代入即可求出答案. 试题解析:连接AD,OA, ∵∠ADC=∠B,∠B=60°, ∴∠ADC=60°, ∵CD是直径, ∴∠DAC=90°, ∴∠ACO=180°-90°-60°=30°, ∵AP=AC,OA=OC, ∴∠OAC=∠ACD=30°,∠P=∠ACD=30°, ∴∠OAP=180°-30°-30°-30°=90°, 即OA⊥AP, ∵OA为半径, ∴AP是⊙O切线. (2)连接AD,BD,

∵CD是直径, ∴∠DBC=90°, ∵CD=4,B为弧CD中点, ∴BD=BC=, ∴∠BDC=∠BCD=45°, ∴∠DAB=∠DCB=45°, 即∠BDE=∠DAB, ∵∠DBE=∠DBA, ∴△DBE∽△ABD, ∴, ∴BE?AB=BD?BD=. 考点:1.切线的判定;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如图,已知△ABC内接于⊙O,BC交直径AD于点E,过点C作AD的垂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G,垂足为F.连接OC. (1)若∠G=48°,求∠ACB的度数; (2)若AB=AE,求证:∠BAD=∠COF; (3)在(2)的条件下,连接OB,设△AOB的面积为S1,△ACF的面积为S2.若 tan∠CAF= 1 2,求1 2 S S的值. 【答案】(1)48°(2)证明见解析(3)3 4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圆的综合的综合题

一、圆的综合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点P在⊙O的直径AB的延长线上,PC为⊙O的切线,点C为切点,连接AC,过点A作PC的垂线,点D为垂足,AD交⊙O于点E. (1)如图1,求证:∠DAC=∠PAC; (2)如图2,点F(与点C位于直径AB两侧)在⊙O上,BF FA =,连接EF,过点F作AD 的平行线交PC于点G,求证:FG=DE+DG; (3)在(2)的条件下,如图3,若AE=2 3 DG,PO=5,求EF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EF=32. 【解析】 【分析】 (1)连接OC,求出OC∥AD,求出OC⊥PC,根据切线的判定推出即可; (2)连接BE交GF于H,连接OH,求出四边形HGDE是矩形,求出DE=HG,FH=EH,即可得出答案; (3)设OC交HE于M,连接OE、OF,求出∠FHO=∠EHO=45°,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 EH∥DG,求出OM=1 2 AE,设OM=a,则HM=a,AE=2a,AE= 2 3 DG,DG=3a, 求出ME=CD=2a,BM=2a,解直角三角形得出tan∠MBO= 1 2 MO BM =,tanP= 1 2 CO PO =,设 OC=k,则PC=2k,根据OP=5k=5求出k=5,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即可求出答案.【详解】 (1)证明:连接OC, ∵PC为⊙O的切线,

∴OC⊥PC, ∵AD⊥PC, ∴OC∥AD, ∴∠OCA=∠DAC, ∵OC=OA, ∴∠PAC=∠OCA, ∴∠DAC=∠PAC; (2)证明:连接BE交GF于H,连接OH, ∵FG∥AD, ∴∠FGD+∠D=180°, ∵∠D=90°, ∴∠FGD=90°, ∵AB为⊙O的直径, ∴∠BEA=90°, ∴∠BED=90°, ∴∠D=∠HGD=∠BED=90°, ∴四边形HGDE是矩形, ∴DE=GH,DG=HE,∠GHE=90°, ∵BF AF =, ∴∠HEF=∠FEA=1 2 ∠BEA=190 2 o ?=45°, ∴∠HFE=90°﹣∠HEF=45°, ∴∠HEF=∠HFE, ∴FH=EH, ∴FG=FH+GH=DE+DG; (3)解:设OC交HE于M,连接OE、OF, ∵EH=HF,OE=OF,HO=HO, ∴△FHO≌△EHO, ∴∠FHO=∠EHO=45°,

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几何综合题)

中考数学压轴题(几何综合题) 1、如图1,△ABC中,∠ACB=90°,AC=4厘米,BC=6厘米,D是BC的中点.点E从A 出发,以a厘米/秒(a>0)的速度沿AC匀速向点C运动,点F同时以1厘米/秒的速度从C出发,沿CB匀速向点B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过点E作AC的垂线,交AD于点G,连接EF,FG.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秒(t>0).(1)当t=2时,△ECF∽△BCA,求a的值; (2)当a=1 2 时,以点E、F、D、G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t的值; (3)当a=2时,是否存在某个时间,使△DFG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t=2,∴CF=2厘米,AE=2a厘米, ∴EC=(4-2a ) 厘米. ∵△ECF∽△BCA.∴EC CF CB AC = ∴422 64 a - =.∴ 1 2 a=. (2)由题意,AE=1 2 t厘米,CD=3厘米,CF=t厘米. ∵EG∥CD,∴△AEG∽△ACD.∴EG AE CD AC =, 1 2 34 t EG =.∴EG= 3 8 t. ∵以点E、F、D、G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EG=DF. 当0≤t<3时,3 3 8 t t =-, 24 11 t=. 当3<t≤6时,3 3 8 t t=-, 24 5 t=. 综上 24 11 t=或 24 5 (3)由题意,AE=2t厘米,CF=t厘米,可得:△AEG∽△ACD AG=5 2 t厘米,EG= 3 2 t,DF=3-t厘米,DG=5- 5 2 t(厘米). G D B A C F E (第27题) D B A C 备用图 图1

中考数学几何综合题汇总

如图8,在ABC Rt ?中,?=∠90CAB ,3=AC ,4=AB ,点P 是边AB 上任意一点,过点P 作AB PQ ⊥交BC 于点E ,截取AP PQ =,联结AQ ,线段AQ 交BC 于点D ,设x AP =,y DQ =.【2013徐汇】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及定义域; (4分) (2)如图9,联结CQ ,当CDQ ?和ADB ?相似时,求x 的值; (5分) (3)当以点C 为圆心,CQ 为半径的⊙C 和以点B 为圆心,BQ 为半径的⊙B 相交的另一 个交点在边AB 上时,求AP 的长. (5分) 【2013奉贤】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AB =8, 点C 在半径OA 上(点C 与点O 、A 不重合),过点C 作AB 的垂线交⊙O 于点D ,联结OD ,过点B 作OD 的平行线交⊙O 于点E 、交射线CD 于点F . (1)若 ,求∠F 的度数; (2)设,,y EF x CO ==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图8) C A B D E P Q C A B D E P Q (图9) (备用图) C A B BE ED =⌒ ⌒

第25题 (3)设点C 关于直线OD 的对称点为P ,若△PBE 为等腰三角形,求OC 的长. 【2013长宁】△ABC 和△DEF 的顶点A 与D 重合,已知∠B =?90. ,∠BAC =?30. ,BC=6,∠ FDE =?90,DF=DE=4. (1)如图①,EF 与边AC 、AB 分别交于点G 、H ,且FG=EH . 设a DF =,在射线DF 上取一点P ,记:a x DP =,联结CP. 设△DPC 的面积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2)在(1)的条件下,求当x 为何值时 AB PC //; (3)如图②,先将△DEF 绕点D 逆时针旋转,使点E 恰好落在AC 边上,在保持DE 边与AC 边完全重合的条件下,使△DEF 沿着AC 方向移动. 当△DEF 移动到什么位置时,以线段 AD 、FC 、BC 的长度为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013嘉定】已知AP 是半圆O 的直径,点C 是半圆O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 、P 重合),联结AC ,以直线AC 为对称轴翻折AO ,将点O 的对称点记为1O ,射线1AO 交半圆O 于点B ,联结OC . (1)如图8,求证:AB ∥OC ; (2)如图9,当点B 与点1O 重合时,求证:CB AB =; 图① 图②

2019年中考数学几何综合型试题分类汇编及答案

2019年中考数学几何综合型试题分类汇编及答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重庆,11,4分)据报道,重庆主城区私家车拥有量近380000辆.将数38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 【解析】科学记数法的正确写法是:a×。 【答案】×105 【点评】通常易犯的错误是a的整数位数不对。 2.过度包装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据测算,如果全国每年减少10%的过度包装纸用量,那么可减排二氧化碳3120000吨.把数312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05 ×106 ×105 ×107

【解析】3120000是一个7位整数,所以312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1000000=×106,故选B. 【答案】B 【点评】科学记数法是将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学生在学习科学记数法时最不容易掌握的就是n的确定,查准是10的几次方。还有的学生容易把“×10n”忘记而丢失,要明确记清. 其方法是确定a,a是只有一位整数的数;确定n;当原数的绝对值≥10时,n 为正整数,n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为负整数,n 的绝对值等于原数中左起第一个非零数前零的个数. 16. 2011年安徽省棉花产量约378000吨,将378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应是______________. 【解析】科学记数法形式:a×10n 中n的值是易错点,由于378 000有6

位,所以可以确定n=6﹣1=5,所以378 000=×105 【答案】×105 【点评】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的值. 17.从权威部门获悉,中国海洋面积是万平方公里,约为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万平方公里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平方公里 A. B. C. D. 【解析】∵万平方公里=×106平方公里,且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06平方公里≈ 【答案】C. 【点评】此题考查对科学计数法和有效数字的理解,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

中考数学综合题专题【圆】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数学综合题专题【圆】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北京市西城区)如图,BC 是⊙O 的直径,P 是CB 延长线上一点,PA 切⊙O 于点A ,如果PA =3,PB =1,那么∠APC 等于 ( ) (A ) 15 (B ) 30 (C ) 45 (D ) 60 2.(北京市西城区)如果圆柱的高为20厘米,底面半径是高的 41,那么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 ) (A )100π平方厘米 (B )200π平方厘米 (C )500π平方厘米 (D )200平方厘米 3.(北京市西城区)“圆材埋壁”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菱《九章算术》中的一个问题,“今在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用 现在的数学语言表述是:“如图,CD 为⊙O 的直径,弦AB ⊥CD ,垂足为E ,CE =1寸,AB =寸,求直径CD 的长”.依题意,CD 长为 ( ) (A )2 25寸 (B )13寸 (C )25寸 (D )26寸 4.(北京市朝阳区)已知:如图,⊙O 半径为5,PC 切⊙O 于点C ,PO 交⊙O 于点A ,PA =4,那么PC 的长等于 ( ) (A )6 (B )25 (C )210 (D )214 5.(北京市朝阳区)如果圆锥的侧面积为20π平方厘米,它的母线长为5厘 米,那么此圆锥的底面半径的长等于 ( ) (A )2厘米 (B )22厘米 (C )4厘米 (D )8厘米 6.(天津市)相交两圆的公共弦长为16厘米,若两圆的半径长分别为10厘 米和17厘米,则这两圆的圆心距为 ( ) (A )7厘米 (B )16厘米 (C )21厘米 (D )27厘米 7.(重庆市)如图,⊙O 为△ABC 的内切圆,∠C = 90,AO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D ,AC =4,DC =1,,则⊙O 的半径等于 ( )

人教中考数学圆的综合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

一、圆的综合 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AB 是半圆的直径,过圆心O 作AB 的垂线,与弦AC 的延长线交于点D ,点E 在OD 上DCE B ∠=∠. (1)求证:CE 是半圆的切线; (2)若CD=10,2 tan 3 B = ,求半圆的半径. 【答案】(1)见解析;(2)413 【解析】 分析: (1)连接CO ,由DCE B ∠=∠且OC=OB,得DCE OCB ∠=∠,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判断出∠BCO+∠BCE=90°,即可得出结论; (2)设AC=2x ,由根据题目条件用x 分别表示出OA 、AD 、AB ,通过证明△AOD ∽△ACB ,列出等式即可. 详解:(1)证明:如图,连接CO . ∵AB 是半圆的直径, ∴∠ACB =90°. ∴∠DCB =180°-∠ACB =90°. ∴∠DCE+∠BCE=90°. ∵OC =OB , ∴∠OCB =∠B. ∵=DCE B ∠∠, ∴∠OCB =∠DCE . ∴∠OCE =∠DCB =90°. ∴OC ⊥CE . ∵OC 是半径, ∴CE 是半圆的切线. (2)解:设AC =2x ,

∵在Rt △ACB 中,2 tan 3 AC B BC ==, ∴BC =3 x . ∴()() 22 2313AB x x x = +=. ∵OD ⊥AB , ∴∠AOD =∠A CB=90°. ∵∠A =∠A , ∴△AOD ∽△ACB . ∴ AC AO AB AD =. ∵1132OA AB x = =,AD =2x +10, ∴ 1 132210 13x x x = +. 解得 x =8. ∴13 8413OA = ?=. 则半圆的半径为413. 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E (8,0),F(0 , 6). (1)当G(4,8)时,则∠FGE= ° (2)在图中的网格区域内找一点P ,使∠FPE=90°且四边形OEPF 被过P 点的一条直线分割成两部分后,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要求:写出点P 点坐标,画出过P 点的分割线并指出分割线(不必说明理由,不写画法). 【答案】(1)90;(2)作图见解析,P (7,7),PH 是分割线.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求出△FEG 的三边长,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判定△FEG 是直角三角形,且∠FGE="90" °. (2)一方面,由于∠FPE=90°,从而根据直径所对圆周角直角的性质,点P 在以EF 为直径

初中数学中考几何综合题[1]

页眉内容 中考数学复习--几何综合题 Ⅰ、综合问题精讲: 几何综合题是中考试卷中常见的题型,大致可分为几何计算型综合题与几何论证型综合题,它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几何知识的能力,这类题往往图形较复杂,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题设和结论之间的关系较隐蔽,常常需要添加辅助线来解答.解几何综合题,一要注意图形的直观提示;二要注意分析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发展条件,为解题创造条件打好基础;同时,也要由未知想需要,选择已知条件,转化结论来探求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几何综合题,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 注意观察、分析图形,把复杂的图形分解成几个基本图形,通过添加辅助线补全或构造基 本图形. ⑵ 掌握常规的证题方法和思路. ⑶ 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几何证明问题,运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几何计算问题.还要灵活运用数 学思想方法伯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 Ⅱ、典型例题剖析 【例1】(南充,10分)⊿ABC 中,AB =AC ,以AC 为直径的⊙O 与AB 相交于点E ,点F 是BE 的中点. (1)求证:DF 是⊙O 的切线.(2)若AE =14,BC =12,求BF 的长. 解:(1)证明:连接OD ,AD . AC 是直径, ∴ AD⊥BC. ⊿ABC 中,AB =AC , ∴ ∠B=∠C,∠BAD=∠DAC. 又∠BED 是圆内接四边形ACDE 的外角, ∴∠C =∠BED . 故∠B =∠BED ,即DE =DB . 点F 是BE 的中点,DF ⊥AB 且OA 和OD 是半径, 即∠DAC =∠BAD =∠ODA . 故OD ⊥DF ,DF 是⊙O 的切线. (2)设BF =x ,BE =2BF =2x . 又 BD =CD =21 BC =6, 根据BE AB BD BC ?=?,2(214)612x x ?+=?. 化简,得 27180x x +-=,解得 122,9x x ==-(不合题意,舍去).

中考数学几何图形综合复习

第四章图形的认识 本章思维导图 第一节图形初步 考点精要解析 考点一、平面展开图和三视图 1.平面展开图:将立体图形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2.正方体的常见展开图 (1)“1-4-1”型,如图4-1-1所示. (2)“2-3-1”型,如图4-1-2所示.

(3)“3-3”型,如图4-1-3所示(4)“2-2-2”型,如图4-1-4所示 3.三视图 (1)主视图:从物体的前面向后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主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前面形状.(2)俯视图:从物体的上面向下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俯视图——能反映物体的上面形状.(3)左视图:从物体的左面向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左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左面形状.注:画三视图时应注意一视图的位置要准确,看得见的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实线,看不见的轮廓线通常画成虚线,主俯长对正、主左高平齐、俯左宽相等.即主视图和俯视图的长要相等;主视图和左视图的高相等;左视图和俯视图的宽要相等. 考点二:线与角 1.直线、射线与线段 (1)两个重要公理: ①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也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②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简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两点之间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 (3)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叫作这条线段的中点. 2.角 (1)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2)角的分类 ①锐角——小于直角的角(0o<α<90o) ②直角——等于90o的角(α=90o). ③钝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90o<α<180o).

(3)角的换算:1度=60分(1o=60'),1分=60秒(1'60" ). (4)角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叫作这个角的平分线. (5)余角和补角 ①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 ②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 ③补角、余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补)角相等. 考点三:相交线与平行线 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1)相交;(2)平行. 2.相交线 (1)对顶角与邻补角 ①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作对顶角.对顶角相等. ②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作邻补角.邻补角互补. (2)垂线 ①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②垂线的性质 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 ③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作点到直线的距离. 3.平行线 (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即“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4.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1)平行公理的推论. (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中考数学圆的综合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

中考数学圆的综合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 一、圆的综合 1.如图,四边形OABC 是平行四边形,以O 为圆心,OA 为半径的圆交AB 于D ,延长AO 交O 于E ,连接CD ,CE ,若CE 是⊙O 的切线,解答下列问题: (1)求证:CD 是⊙O 的切线; (2)若BC=4,CD=6,求平行四边形OABC 的面积. 【答案】(1)证明见解析(2)24 【解析】 试题分析:(1)连接OD ,求出∠EOC=∠DOC ,根据SAS 推出△EOC ≌△DOC ,推出∠ODC=∠OEC=90°,根据切线的判定推出即可; (2)根据切线长定理求出CE=CD=4,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求出OA=OD=4,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2△COD 的面积即可求解. 试题解析:(1)证明:连接OD , ∵OD=OA , ∴∠ODA=∠A , ∵四边形OABC 是平行四边形, ∴OC ∥AB , ∴∠EOC=∠A ,∠COD=∠ODA , ∴∠EOC=∠DOC , 在△EOC 和△DOC 中, OE OD EOC DOC OC OC =?? ∠=∠??=? ∴△EOC ≌△DOC (SAS ), ∴∠ODC=∠OEC=90°, 即OD ⊥DC , ∴CD 是⊙O 的切线; (2)由(1)知CD 是圆O 的切线, ∴△CDO 为直角三角形, ∵S △CDO = 1 2 CD?OD , 又∵OA=BC=OD=4,

∴S△CDO=1 2 ×6×4=12, ∴平行四边形OABC的面积S=2S△CDO=24. 2.如图,⊙M交x轴于B、C两点,交y轴于A,点M的纵坐标为2.B(﹣33,O),C(3,O). (1)求⊙M的半径; (2)若CE⊥AB于H,交y轴于F,求证:EH=FH. (3)在(2)的条件下求AF的长. 【答案】(1)4;(2)见解析;(3)4. 【解析】 【分析】 (1)过M作MT⊥BC于T连BM,由垂径定理可求出BT的长,再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M的长; (2)连接AE,由圆周角定理可得出∠AEC=∠ABC,再由AAS定理得出△AEH≌△AFH,进而可得出结论; (3)先由(1)中△BMT的边长确定出∠BMT的度数,再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CG 的长,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判断出四边形AFCG为平行四边形,进而可求出答案.【详解】 (1)如图(一),过M作MT⊥BC于T连BM, ∵BC是⊙O的一条弦,MT是垂直于BC的直径, ∴BT=TC=1 2 3 ∴124 ; (2)如图(二),连接AE,则∠AEC=∠ABC,∵CE⊥AB, ∴∠HBC+∠BCH=90°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几何综合题(含答案)

几何综合题 1.已知△ABC中,AD是的平分线,且AD=AB,过点C作AD的垂线,交AD的延长线于点H. (1)如图1,若 ①直接写出B ∠和ACB ∠的度数; ②若AB=2,求AC和AH的长; (2)如图2,用等式表示线段AH与AB+A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答案: (1)①75 B ∠=?,45 ACB ∠=?; ②作DE⊥AC交AC于点E. Rt△ADE中,由30 DAC ∠=?,AD=2可得DE=1,AE3 =. Rt△CDE中,由45 ACD ∠=?,DE=1,可得EC=1. ∴AC31 =+. Rt△ACH中,由30 DAC ∠=?,可得AH33 + =; (2)线段AH与AB+AC之间的数量关系:2AH=AB+AC 证明:延长AB和CH交于点F,取BF中点G,连接GH. BAC ∠ 60 BAC ∠=?

易证△ACH ≌△AFH . ∴AC AF =,HC HF =. ∴GH BC ∥. ∵AB AD =, ∴ ABD ADB ∠=∠. ∴ AGH AHG ∠=∠ . ∴ AG AH =. ∴()2222AB AC AB AF AB BF AB BG AG AH +=+=+=+==. 2.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将射线AB 绕点A 顺时针旋转α,所得射线与线段BD 交于点M ,作CE AM ⊥于点E ,点N 与点M 关于直线CE 对称,连接CN . (1)如图1,当045α?<

中考数学几何综合题

几何综合题复习 几何综合题是中考试卷中常见的题型,大致可分为几何计算型与几何论证型综合题,它主要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几何知识的能力。 一、几何论证型综合题 例1、()如图,已知:⊙O1与⊙O2是等圆,它们相交于A、B两点,⊙O2在⊙O1上,AC 是⊙O2的直径,直线CB交⊙O1于D,E为AB延长线上一点,连接DE。 (1)请你连结AD,证明:AD是⊙O1的直径; (2)若∠E=60°,求证:DE是⊙O1的切线。 分析:解几何综合题,一要注意图形的直观提示,二要注意分析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不断地由已知想可知,发展条件,为解题创条件打好基础。 证明: (1)连接AD,∵AC是⊙O2的直径,AB⊥DC Array∴∠ABD=90°, ∴AD是⊙O1的直径 (2)证法一:∵AD是⊙O1的直径, ∴O1为AD中点 连接O1O2, ∵点O2在⊙O1上,⊙O1与⊙O2的半径相等, ∴O1O2=AO1=AO2 ∴△AO1O2是等边三角形, ∴∠AO1O2=60° 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O1O2∥DC, ∴∠ADB=∠AO1O2=60° ∵AB⊥DC,∠E=60, ∴∠BDE=30,∠ADE=∠ADB+∠BDE=60°+30°=90° 又AD是直径, ∴DE是⊙O1的切线 证法二:连接O1O2, ∵点O2在⊙O1上,O1与O2的半径相等, ∴点O1在⊙O2 ∴O1O2=AO1=AO2, ∴∠O1AO2=60° ∵AB是公共弦, ∴AB⊥O1O2, ∴∠O1AB=30° ∵∠E=60° ∴∠ADE=180°-(60°+30°)=90° 由(1)知:AD是的⊙O1直径, ∴DE是⊙O1的切线. 说明: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圆有关概念以及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等。

中考数学圆的综合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中考数学圆的综合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一、圆的综合 1.如图,点P在⊙O的直径AB的延长线上,PC为⊙O的切线,点C为切点,连接AC,过点A作PC的垂线,点D为垂足,AD交⊙O于点E. (1)如图1,求证:∠DAC=∠PAC; (2)如图2,点F(与点C位于直径AB两侧)在⊙O上,?? BF FA =,连接EF,过点F作AD 的平行线交PC于点G,求证:FG=DE+DG; (3)在(2)的条件下,如图3,若AE=2 3 DG,PO=5,求EF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EF=32. 【解析】 【分析】 (1)连接OC,求出OC∥AD,求出OC⊥PC,根据切线的判定推出即可; (2)连接BE交GF于H,连接OH,求出四边形HGDE是矩形,求出DE=HG,FH=EH,即可得出答案; (3)设OC交HE于M,连接OE、OF,求出∠FHO=∠EHO=45°,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 EH∥DG,求出OM=1 2 AE,设OM=a,则HM=a,AE=2a,AE= 2 3 DG,DG=3a, 求出ME=CD=2a,BM=2a,解直角三角形得出tan∠MBO= 1 2 MO BM =,tanP= 1 2 CO PO =,设 OC=k,则PC=2k,根据OP=5k=5求出k=5,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即可求出答案.【详解】 (1)证明:连接OC, ∵PC为⊙O的切线,

∴OC⊥PC, ∵AD⊥PC, ∴OC∥AD, ∴∠OCA=∠DAC, ∵OC=OA, ∴∠PAC=∠OCA, ∴∠DAC=∠PAC; (2)证明:连接BE交GF于H,连接OH, ∵FG∥AD, ∴∠FGD+∠D=180°, ∵∠D=90°, ∴∠FGD=90°, ∵AB为⊙O的直径, ∴∠BEA=90°, ∴∠BED=90°, ∴∠D=∠HGD=∠BED=90°, ∴四边形HGDE是矩形, ∴DE=GH,DG=HE,∠GHE=90°, ∵?? BF AF =, ∴∠HEF=∠FEA=1 2 ∠BEA=190 2 o ?=45°, ∴∠HFE=90°﹣∠HEF=45°, ∴∠HEF=∠HFE, ∴FH=EH, ∴FG=FH+GH=DE+DG; (3)解:设OC交HE于M,连接OE、OF, ∵EH=HF,OE=OF,HO=HO, ∴△FHO≌△EHO, ∴∠FHO=∠EHO=45°,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专题 几何综合复习

京华中学初三辅导班资料9 初中几何综合复习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典型例题 例1(2005重庆)如图,在△ABC 中,点E 在BC 上,点D 在AE 上,已知∠ABD =∠ACD ,∠BDE =∠CDE .求证:BD =CD . 例2(2005南充)如图2-4-1,⊿ABC 中,AB =AC ,以AC 为直径的⊙O 与AB 相交 于点E ,点F 是BE 的中点.(1)求证:DF 是⊙O 的切线.(2)若AE =14,BC =12, 求BF 的长. 例3.用剪刀将形状如图1所示的矩形纸片ABCD 沿着直线CM 剪成两部分,其中M 为AD 的中点.用这两部分纸片可以拼成一些新图形,例如图2中的Rt △BCE 就是拼成的一个图 形. (1)用这两部分纸片除了可以拼成图2中的Rt △BCE 外,还可以拼成一些四边形.请你 试一试,把拼好的四边形分别画在图3、图4的虚框内. (2)若利用这两部分纸片拼成的Rt △BC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原矩形纸片中的边AB 和BC 的长分别为a 厘米、b 厘米,且a 、b 恰好是关于x 的方程 01)1(2=++--m x m x 的两个实数根,试求出原矩形纸片的面积. A B C D E E B A C B A M C D M 图3 图4 图1 图2

二、强化训练 练习一:填空题 1.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9和2,第三边长为奇数,则第三边长为________. 2.已知∠a =60°,∠AOB =3∠a ,OC 是∠AOB 的平分线,则∠AOC = ______. 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cm 和12cm ,则斜边上的中线长为__________ 4.等腰Rt △ABC , 斜边AB 与斜边上的高的和是12厘米, 则斜边AB =_____厘米. 5.已知:如图△ABC 中AB =AC , 且EB =BD =DC =CF , ∠A =40°, 则∠EDF 的度数 为________. 6.点O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对角线的交点,若平行四边行ABCD 的面 积为8cm ,则△AOB 的面积为________. 7.如果圆的半径R 增加10% , 则圆的面积增加__________ . 8.梯形上底长为2,中位线长为5,则梯形的下底长为__________ . 9. △ABC 三边长分别为3、4、5,与其相似的△A ′B ′C ′的最大边长是10,则△A ′B ′C ′的面积 是__________. 10.在Rt △ABC 中,AD 是斜边BC 上的高,如果BC =a ,∠B =30°,那么AD 等于______ . 练习二:选择题 1.一个角的余角和它的补角互为补角,则这个角等于 [ ] A .30° B .45° C .60° D .75° 2.将一张矩形纸对折再对折(如图),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得到①、②两部分,将① 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 ] A .矩形 B .三角形 C .梯形 D .菱形 3.下列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 . B . C . D . 4.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的图形是 [ ] A .等腰三角形 B .等腰梯形 C .平行四边形 D .线段 5.依次连结等腰梯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 ] A .矩形 B .正方形 C .菱形 D .梯形 6.如果两个圆的半径分别为4cm 和5cm ,圆心距为1cm ,那么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 A .相交 B .内切 C .外切 D .外离 7.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半径为3cm ,那么扇形的面积为 [ ] 8.A .B . 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