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获得性肺炎肺炎预防与控制SOP

医院获得性肺炎肺炎预防与控制SOP

医院获得性肺炎肺炎预防与控制SOP
医院获得性肺炎肺炎预防与控制SOP

XXXX医院

医院获得性肺炎肺炎预防与控制SOP

一、医院内肺炎的一般预防措施

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特殊预防措施

三、其他预防措施

VAP是医院获得性肺炎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类型,是机械通气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是指气管插管48~72h后或气管拔管48小时以内发生的肺炎。

一、医院内肺炎的一般预防措施

1、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病房按时开窗通风;特殊呼吸道感染病人,按标准预防SOP执行。

2、对于器官移植、粒细胞减少症等严重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应进行保护性隔离,包括安置于层流室,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

3、限制应用抑制意识的药物治疗(镇静药,麻醉药)。

4、安置昏迷病人于避免误吸的体位,如平卧时头偏向一侧。

5、绝对卧床病人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

6、慎重给吞咽异常的病人经口喂食,以防误吸。

7、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鼓励病人半卧位,并尽早下床活动。

8、对外科胸腹部手术病人术前做好卫生宣教,训练正确的咳嗽排痰方式。鼓励手术后病人(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

9、指导病人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10、对气管插管或切开病人,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手卫生规范。

11、气管内导管6~8小时消毒1次,尽量采取高压蒸汽灭菌,无条件时,建议用煮沸等物理消毒法。

12、对存在HAP高危因素的患者,须注意口腔卫生,实施正确的口腔护理,建议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2~6小时1次。

13、做吸入治疗的雾化器,不同病人之间或同一病人使用超过24小时,要进行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处理,雾化液必须无菌。

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特殊预防措施

1、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以减少胃液反流和误吸的发生。

2、建议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定期(每小时)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3、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4、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1-2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可使用新制备的灭菌水,每天更换;

5、冷凝器应始终保持在最低位,冷凝水应作为污水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

6、对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尽量减少机械通气和插管天数。

7、不宜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来预防HAP/VAP。

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我国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其中的重要类型,预后较差。 1.对存在HAP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使用含0.2%的氯己定(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2~6 h一次。 2.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约30°。 3.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是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4.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5.提倡积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80~110 mg/d1。 6.不应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来预防HAP(VAP)。 7.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1)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2)如要插管,尽量使用经口的气管插管; (3)有建议保持气管插管气囊压力在20 cmH2O上; (4)吸痰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应做手卫生; (5)呼吸机螺纹管和湿化器应每周更换1~2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湿化器添加水应使用无菌用水,每天更换; (6)每日停用镇静剂,评估是否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8.应对医务人员包括护工,定期进行有关预防措施的教育培训。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一、臵管时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臵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臵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臵管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2)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臵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组织健全,职责明确。 二、医院的布局、设施及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建筑布局、人流、物流符合感染控制原则。 三、认真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四、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消毒。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五、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教育与培训对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院感管理重点部门、各级各类管理人员及医务人员的培训。 六、加强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管理各重点部门的布局与流程合理,制度及措施建全,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规范、标准要求。 七、落实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 八、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制度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按规定报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九、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制定合理使用抗菌素的管理制度及相关措施。

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管理制度健全,对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对其储存、使用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检查。 十一、做好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制定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报告及处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并进行消毒隔离技术、标准预防、手卫生规范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十二、医疗废物及污水管理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制度,职责明确。对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接收等环节严格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0一0年三月修订

医院获得性肺炎预防控制基本措施

一医院获得性肺炎预防控制基本措施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又称医院内肺炎(NP),是我国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尤为严重。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我院的具体实际,为有效预防医院获得性肺炎特定本措施。 1、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必须遵循我院手卫生制度和采取必要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2、正确管理病人体位,如无禁忌症,应将床头抬高30-450。 3、对存在HAP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用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没2-4小时一次。 4、鼓励术后患者(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起下床活动。 5、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6、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症,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7、建议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定期(通常每小时)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8、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1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则应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可使用蒸馏水,每天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清除,不可直接亲到在室内地面,防止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 9、对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10、其他呼吸机及相关配件的消毒:按照《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剂灭菌操作技术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及有关产品使用说明书执行。 11、消毒剂外科、按钮、面板,使用75%酒精擦拭,每天1次,有污染时随时消毒;耐高温的物品如呼吸机螺旋管、雾化器、金属接头、湿化罐等,送供应室清洗消毒,干燥封闭保存。不耐高温的物品如某些材质的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等,应选择高水平消毒方法,如2%戊二醛、氧化电位水、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等浸泡消毒,流动水冲洗、晾干密闭保存。也可现在低温等离子或环氧乙烷灭菌处理。 12、不宜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污染来预防HAP、VAP;不必对呼吸机的内部进行常规消毒。 13、尽量减少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包括H2受体阻滞剂如西咪替丁和/或制酸剂。 14、对于器官移植、粒细胞减少症等严重免疫抑制患者,应进行保护性隔离,包括安置于层流室,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严格无菌操作等。 15、医务人员包括护工应该定期参加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学习培训。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范本

标准预防措施 一、标准预防的定义 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用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二、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 (一)手卫生 1、在以下情况下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2、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3、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它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二)戴手套 1、在以下情况下应戴清洁手套: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时、接触污染物品时。 2、在以下情况下应戴无菌手套:医务人员进行手术时;为病人进行诊疗技术等无菌操作时;接触病人破损皮肤、粘膜时。 3、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如手部皮肤破损,应戴双层手套。 (三)正确使用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1、一般诊疗活动、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外科口罩。 2、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3、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摘口罩时不要接触口罩前面;

医院内肺炎等SOP

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措施 目的 为加强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导并规范医院内肺炎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 适用范围 有相关操作的各临床科室和重点部门 内容 医院内肺炎(HAP)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其中的重要类型,预后较差。 一、对存在HAP高危因素的患者,使用含0.2%的氯已定(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2-6小时一次。 二、如无禁忌症,应将床头抬高30度。 三、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是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患者)早起下床活动。 四、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五、提倡积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80-110mg/dl。 六、不应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来预防HAP(VAP)。 七、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一)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症,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二)如要插管,尽量使用经口的气管插管。 (三)建议保持气管插管气囊压力在20cmH2O以上。 (四)吸痰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应作手卫生。 (五)呼吸机螺纹管和湿化器应每周更换1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湿化器添加水应使用无菌用水,每天更换。(六)每日停用镇静剂,评估是否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八、对医务人员包括护工,定期进行有关预防措施的教育培训。 起草依据 上海科技出版社《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目的 为加强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导并规范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 适用范围 有相关操作的各临床、门诊科室和重点部门 内容 一、插管前 (一)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二)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使用。 (三)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导尿管口径、类型,成年男性宜选16F,女性宜选14F。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 (四)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 (五)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二、插管时 (一)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二)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三)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四)使用黏膜消毒剂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棉球不能重复使用。男性: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 (五)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毫升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脱出。 (六)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 三、插管后 (一)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悬垂集尿袋;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 (二)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三)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四)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应当消毒导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留取大量尿标本时(此法不能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可以从集尿袋中采集,避免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 (五)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六)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留置导尿管期间,应当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 (七)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当把导管浸入水中。 (八)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若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时,以及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 (九)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及时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十)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 (十一)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拔除导尿管时,应当训练膀胱功能。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发布

推荐理由: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在医院外罹患的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在入院后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CAP是全球第六大死因,在全球所有年龄组都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医疗卫生资源的主要负担之一。目前国内多项成人CAP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和肺炎链球菌是我国成人CAP的重要致病原。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部感染学组共同制定了《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以期指导临床工作。 我国尚缺乏CAP确切的发病率、病死率和疾病负担数据,成人CAP流行病学数据多来自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大医院,缺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流行病学资料。本指南的制定借鉴了国外部分CAP流行病学资料、诊治管理方面的成熟和先进理念,同时结合了我国现有研究资料和临床实践经验。临床表现(1)起病情况:CAP大多呈急性病程,可因病原体、宿主免疫状态和并发症、年龄等不同而有差异。(2)胸部症状:咳嗽是最常见症状,可伴有或不伴有咳痰。细菌感染者常伴有咳痰。铁锈色痰常提示肺炎链球菌感染,砖红色痰常提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金黄色脓痰常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黄绿色脓痰常提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3)全身症状和肺外症状:发热是最常见的全身症状,常为稽留热或弛张热,可伴有寒战或畏寒。部分危重患者表现为低体温。其他伴随非特异症状包括头痛、乏力、食欲缺乏、腹泻、呕吐、全身不适、肌肉酸痛等。(4)体征:发热患者常呈急性面容,重症患者合并呼吸衰竭时可有呼吸窘迫、发绀,合并感染性休克时可有低血压、四肢末梢湿冷。胸部体征随病变范围、实变程度、是否合并胸腔积液等情况而异。鉴别诊断(1)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多无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表现较轻。常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有关。胸部影像学检查多正常。(2)肺结核:多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午后低热、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病程多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X线胸片或CT见病变多在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多有卫星灶。痰中可找到结核分枝杆菌。一般抗菌治疗无效。(3)肺癌:多无急性感染中毒症状,有时痰中带血,血白细胞不高。可伴发阻塞性肺炎,经抗生素治疗炎症消退后肿瘤阴影渐趋明显,或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有时出现肺不张。若抗生素治疗后肺部炎症不见消散,或消散后于同一部位再次出现肺部炎症,应密切随访。(4)肺血栓栓塞症:多有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可发生咯血、晕厥,呼吸困难较明显。X线胸片示区域性肺血管纹理减少,有时可见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阴影。动脉血气分析常见低氧血症及低碳酸血症。D-二聚体多有升高。治疗(1)抗感染治疗:基层医疗机构CAP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度、治疗场所、年龄、基础疾病等决定初始抗感染药物的使用。(2)其他治疗:除了针对病原体的抗感染治疗外,对于部分患者,氧疗、雾化、化痰、补液、营养支持以及物理治疗等辅助治疗对CAP患者也是必要的。需定时监测患者体温、呼吸频率、脉搏、血压和精神状态情况。疾病管理(1)对于治疗反应迟缓、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治疗后可复查胸部影像学。对于高龄CAP患者,需注意心肺并发症及其他并存疾病的治疗和管理。对于症状和影像持续改善不明显,需及时转诊上级医院。(2)戒烟、避免酗酒、保证充足营养、保持口腔健康,有助于预防肺炎的发生。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有咳嗽、喷嚏等呼吸道症状时戴口罩或用纸巾、肘部衣物遮挡口鼻有助于减少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播散。(3)预防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可减少特定人群罹患肺炎的风险。目前应用的肺炎链球菌疫苗包括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我国已上市23价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可有效预防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的感染。 ——原文: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2):117-126. DOI:10.3760/cma.j.issn.1671-7368.2019.02.005

医院内肺炎( HAPVAP)预防的SOP

医院内肺炎(HAP/VAP)控制的SOP 一、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预防措施 1.病室通风换气每日至少2次,做好疾病隔离。 2.严格执行手卫生,严重免疫功能抑制者,须进行保护性隔离,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应口帽齐全、洗手及穿无菌隔离衣。 3.限制使用意识抑制药物(镇静药,麻醉药)。 4.昏迷患者应予以平卧、头偏向一侧体位,鼻饲患者灌食时宜采取半坐卧位、间歇性给食,鼻饲后体位维持30-60min,借助重力作用防止食物返流而造成误吸,给吞咽异常患者经口喂食时,须慎重,以防误吸。5.绝对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 6.做好术前宣教,鼓励患者(尤其是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并指导患者正确咳嗽、翻身和拍背的方法,促进痰液排出。7.人工吸痰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8.对存在HAP高危因素的患者,常规进行口腔护理或洗必泰漱口(氯己定)、每日至少2次。 9.同一患者不同时间小剂量给药时,雾化器需消毒、无菌水淋洗或干燥使用,雾化液要用灭菌水。吸入治疗的雾化器,不同患者之间或同一患者使用超过24小时,需更换经消毒灭菌后的雾化器。 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预防措施 1.如无禁忌症,床头抬高300-450。 2.严格掌握气管插管、切开的适应症,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3.定时(每小时)声门下分泌物引流时,建议使用可吸引气管导管,使用一次性吸痰管,连接管及引流瓶应每天更换。气管切开者,引流装臵一用一换。

4、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应每天评估肺部通气及缺氧改善情况,并确定撤机和拔管时间,以减少插管天数。 5、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机管理,对呼吸机管路进行有效清洁消毒。气管内套管每6-8小时更换1次,痰液堵塞时,随时更换;湿化液可采用无菌水或冷开水,使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呼吸机螺纹管则更换2次/周,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6、始终保持雾化器最低位,及时倾倒积水杯中冷凝水,不可逆行流向患者。 7.不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来预防HAP/VAP;鼓励早期肠内营养,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8.尽量减少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药物,包括H2受体阻滞剂如:西米替丁和/或制酸剂。 9.医院常用物品清洗、消毒的SOP。 附: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 1、患者自身因素。如:高龄(≥70岁)、营养不良、导致免疫抑制的严重基础疾病(烧伤、严重创伤)。 2、增加细菌在口咽、胃部的定植,如:应用抗菌素、入住ICU、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西米替丁预防应激性胃出血(无论是否应用制酸剂)。 3、促进气溶胶、定植菌吸入和返流:包括平卧位、中枢系统疾病、意识障碍(闭合式颅脑损伤或昏迷)、气管插管、鼻胃管留臵、头颈部或胸腹部手术、严重创伤导致的活动受限。其中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损伤了患者的第一线防御,是医院获得性肺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4、医务人员的手或有细菌定植、被污染的呼吸设施使用延长、呼吸机回路管道频繁更换(≤24h)、近期做过支气管镜检查等。 医院感染科 2011.01

2017医院获得性肺炎指南解读

1. 对疑似 VAP 的插管患者,应采集远端定量标本来替代近端定量标本吗? 建议在未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远端定量标本,这是为了减少对于疑似 VAP 的稳定患者的抗菌药物暴露,改善结果的准确性。(弱推荐,低质量证据) 建议采集更靠下的呼吸道标本(远端定量或近端定量或定性培养)从而针对性的选择更窄谱的治疗药物。(强推荐,低质量证据) 2. 对疑似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和 VAP),是否存在新发感染和没有典型 MDR 病原风险因素的患者相比迟发感染和/或存在 MDR 风险表现的患者更适宜不同的、窄谱的经验性治疗? 建议对疑似低耐药风险和新发 HAP/VAP 患者使用窄谱药物(厄他培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弱推荐、非常低质量证据) 备注:艰难梭菌的感染风险三代头孢菌素高于青霉素或喹诺酮。指南小组(下文简称小组)发现以下情况——无脓毒症休克、或无 MDR 其他风险因素、未暴露于高耐药背景医院,考虑为低风险是合理的。 然而,我们仍需考虑不同医疗条件下,患者个体是否适宜该建议。不同国家、地区、医院间耐药率非常不同。本地诊疗患者(而不是整个医院)的微生物学资料 > 25%可认为是高耐药背景( ICU 中相关患者的耐药率是一个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而不是整个医院)。 建议使用广谱药物经验性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和产 ESBL 病原,以及以下情况: 不动杆菌属高耐药率地区、疑似新发 HAP/VAP 的脓毒症休克患者、收住医院的当地流行病学资料高耐药率背景、伴有其他(非典型)的 MDR 风险因素的患者(见问题 3)。(强推荐、低质量证据) 小组认为获得微生物和临床应答资料后即依据病原微生物的敏感性情况调整为 窄谱药物是很好的做法。 3. 经验性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 HAP/VAP 时,是否应经常性使用两种药物,是否可以使用一种药物?或者当起始治疗使用的为两种药物,培养可获得后是否需要继续两种药物? 建议对 HAP/VAP 高危患者启动经验性联合治疗以覆盖革兰氏阴性菌,对于存在MRSA 感染风险的患者,还应包括覆盖 MRSA 的抗菌药物。(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备注:小组发现表现为 HAP/VAP,并且脓毒症休克和/或存在以下潜在耐药微生物风险的患者判定为「高风险 HAP/VAP」是合理的:医院 MDR 病原体检出率高、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 施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 1、检验科的检验报告单经消毒后方可发放。 2、口腔科、放射科应使用一次性漱口杯。 3、口腔科牙钻等器械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4、麻醉科可重复使用的螺纹管、呼吸气囊、气管插管、牙垫、舌钳、开口器等,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消毒。一次性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5、内窥镜使用后按规定要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定期做细菌培养,检测消毒、灭菌效果,乙型肝炎等传染病患者使用过的内窥镜要做特殊消毒处理和登记。 6、可重复使用的各种导管、管道,如供氧管道、导管、湿化瓶、螺纹管等用后应清洗、消毒、干燥后备用,湿化瓶消毒后,干燥保存,用前放置无菌用水。 7、连续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及其管道等,应定期更换消毒,湿化瓶内用水应每日更换。 8、病室及门诊各诊室内的空气应定期消毒,有记录。 9、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必须一桌一布,用后应彻底消毒。 10、患者用具(脸盆、尿壶、便盆等)均使用一次性物品,一人一份。 11、病人的衣服、被褥、床单等定期更换,使用被服袋和被服车收取,密闭运送至洗衣房,不得在病房、走廊内清点。传染病病人的被服按传染病消毒隔离规定进行处置。 12、病人出院、转科、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13、病区的拖布分室使用,用后清洗、消毒、悬挂晾干备用。 14、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置于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由专人定时收取,日产日清。 15、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置于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手提袋内,按感染性废物处置。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预防隔离技术 隔离的技术和措施比较复杂,一般是针对病原体的播散而设置,称为屏障护理。在实施时应根据每种病原体的传播途径选择 1、隔离区域划分 为了保证消毒隔离能顺利进行,符合质量管理要求,在隔离区域应划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各区的物品必须严格分开,未经消毒处理者,不得混用。人们在此区域内活动应遵循一定规则。 2、隔离室 设置隔离室的目的是将感染源和易感者从空间上分开,减少病原体经任何途径的传播机会,也提醒医务人员注意执行隔离常规。有单人隔离室和同室隔离两种。 隔离室要有卫生设施,室外要有缓冲区,有必需的隔离用物。 3、探视者的管理 探视者进入隔离的病人房间之前要报告护士站,医务人员要指导其正确使用口罩、手套及隔离衣,并督促执行其他预防隔离措施。 4、口罩、帽子、面罩和护目镜的使用 各种类型的口罩、帽子、面罩和护目镜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以提供屏蔽保护。戴口罩可以防护口、鼻吸入气溶胶。口罩、面罩和护目镜可阻止感染性血液和体液溅到医护人员眼睛、口腔及鼻腔黏膜。口罩应盖住口鼻部,用过的口罩应及时处理,脱口罩后应立即洗手。不可将口罩存放在口袋内或挂在颈上、胸前反复使用。 5、卫生洗手 洗手是重要的预防感染的技术之一。为保护病人、保护自己,必须认真坚持洗手。洗手分为卫生洗手和外科洗手, 洗手目的去除手上污垢和暂居微生物 洗手指征(1)接触病人前后,尤其是在接触有破损的排放、黏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2)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3)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4)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5)在同一病人身上,当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之间。(6)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 洗手程序(1)双手掌心相互搓擦;(2)手指掌面与手掌搓擦;(3)一手手掌覆盖于另一手的手背,双手手指、手指两侧及指蹼交叉摩擦,同时一手手掌搓擦另一手手背,然后交换;(4)双手互握,一手手掌搓擦另一手指背,然后交换;(5)一手的拇指放于握拳状的另一手掌中转动搓擦,然后交换;(6)一手的指尖放于另一手的手掌搓擦,然后交换;(7)一手手指掌面及手掌包绕另一手的腕部转动搓擦,然后交换。 6、手的消毒 目的去除暂居微生物及破坏或抑制部分常居微生物。 指征(1)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2)诊查、护理、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病人之前。(3)接触每例传染病人和多重耐药菌株定植或感染者之后。(4)接触感染的伤口和血液、体液之后。(5)接触致病微生物污染物品之后。(6)双手需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医院内肺炎的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医院内肺炎的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医院内肺炎的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又称医院内肺炎(NP),是我国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尤为严重。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肺炎,特制定预防HAP/VAP措施如下: 一、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 二、对存在HAP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0.2%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2~6小时一次。 三、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四、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五、提倡积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80~110mg/ml。 六、不宜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来预防HAP/VAP。 七、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一) 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二) 如要插管,尽量使用经口的气管插管; (三) 有建议保持气管插管气囊压力在20cmH2O以上; (四) 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应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五) 呼吸机螺纹管和湿化器应每周更换1~2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则应及时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倾倒,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湿化器添加水应使用无菌用水,每天更换: 八、对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九、正确进行呼吸机及相关配件的消毒: (一) 消毒呼吸机外壳、按钮、面板,使用75%酒精擦拭,每天1次。 (二) 不耐高温的物品如某些材质的呼吸机螺纹管、湿化器、雾化器等,应选择高水平消毒方法,用0.1%消毒灵液浸泡消毒,流动水冲洗、晾干密闭保存。 十、应对医务人员包括护工,定期进行有关预防措施的教育培训。知丁

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

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在院期间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包括呼吸机相关肺炎)(ICD-10:J18.8)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 I.住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指气管插管/切开和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 II.临床诊断依据同社区获得性肺炎: (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伴或不伴脓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啰音。 (4)外周血白细胞(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但需要注意: (1)咳嗽、脓痰是医院获得性肺炎主要症状,但可能因咳嗽反射受抑制而不明显;在机械通气患者可仅表现为缺氧加重、呼吸支持条件提高或人机不协调。 (2)在因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基础疾病导致机体反应性减弱的患

者中,发热或白细胞升高等表现可不明显。 (3)肺实变体征和(或)啰音的诊断意义较小。 III. 胸部影像学检查新出现或进展的肺部浸润性病变。 符合以上I+II中任何1项和(或)III,并除外肺不张、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基础疾病肺侵犯、药物性肺损伤、肺栓塞和ARDS等。应当注意的是,粒细胞缺乏、严重脱水患者并发HAP时X线检查可能阴性;正压通气模式对胸部影像学可能产生影响;接受机械通气、脓痰增加但影像学表现阴性,可诊断气管-支气管炎而不一定诊断肺炎。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1999年版) 1.支持、对症治疗。 2.经验性抗菌治疗。 3.根据病原学检查及治疗反应调整抗菌治疗用药。 (四)标准住院日: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诊断符合ICD-10:J18.8 医院获得性肺炎疾病编码。 2.患者因其他疾病诊断入院,但在治疗期间发生了医院获得性肺炎,则进入路径。 (六)进入路径后第1-3天 1.必需检查项目: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摘要: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无论对社会及个人均带来严重危害。大量资料证明,只要护理管理严格、预防措施落实,医院感染发生就少。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每次消毒、灭菌、隔离达到预定的要求,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此同时,有责任向社会进行人人讲究卫生、时间保护环境的宣传。 关键词: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无论对社会及个人均带来严重危害。大量资料证明,只要护理管理严格、预防措施落实,医院感染发生就少。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每次消毒、灭菌、隔离达到预定的要求,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此同时,有责任向社会进行人人讲究卫生、时间保护环境的宣传。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或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并产生临床症状的感染。由于感染有一定的潜伏期,因此医院感染也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根据感染来源不同,医院感染分为: (一)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指免疫机能低下病人由自身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即病人在发生医院感染之前已是病原携带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 引起自身感染。 (二)外源性感染指由环境他人处带来的外袭菌群引起的感染。包括: 1.交叉感染在医院内或他人处(病人、带菌者、工作人员、探视者、陪护者)获得而引起的直接感染。 2.环境感染由污染的环境(空气、水、医疗用具及其它物品)造成的感染。如由于手术室、空气污染造成病人术后切口感染,注射器灭菌不严格引起的乙型肝炎流行等。 三、常见的医院感染 (一)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常发生在一些慢性严重影响病人防御机制的疾病,如癌、白血病、慢性阻塞性肺炎,或行气管切开术、安置气管导管等病人中。判断肺部感染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X线透视或照片,其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占23.3%~42%。肺部感染对危重病人、免疫抑制状态病人及免疫力衰弱等病人的威

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亦称医院内肺炎(Nosocomical Pn eumo nia, N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 h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内发生的肺炎。国际上多数报道HAP 发病率0.5%~1.0%,在西方国家居医院感染的第2~4位;ICU内发病率15%~20%,其中接受机械通气患者高达18%~60%,病死率超过50%。我国HAP 发病率 1.3%~3.4%, 是第一位的医院内感染(占29.5%)。HAP在病原学、流行病学和临床诊治上与CAP 有显著不同。本指南从HAP 的特点出发,并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一些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理论与实践,对临床处理提供指导,以期提高HAP 的诊断水平,促进抗生素合理应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改善预后,减少发病。 1 HAP 的临床诊断依据 同CAP。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所见对HAP的诊断特异性甚 低,尤其应注意排除肺不张、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基础疾病肺侵犯、药物性肺损伤、肺栓塞和ARDS 等。粒细胞缺乏、严重脱水患者并发HAP 时X 线检查可以阴性,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有10%~20%患者X 线检

查完全正常。 2 HAP 的病原学诊断 与CAP 的要求与步骤相同。必须特别强调:准确的病原学诊断对HAP 处理的重要性甚过CAP。HAP 患者除呼吸道标本外常规作血培养 2 次。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尤需重视半定量培养。HAP 特别是机械通气患者的痰标本( 包括下呼吸道标本)病原学检查存在的问题不是假阴性,而是假阳性。培养结果意义的判断需参考细菌浓度。此外,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到的表皮葡萄球菌、除奴卡菌外的其他革兰阳性细菌、除流感嗜血杆菌外的嗜血杆菌属细菌、微球菌、肠球菌、念珠菌属和厌氧菌临床意义不明确。在免疫损害宿主应重视特殊病原体(真菌、卡氏肺孢子虫、分支杆菌、病毒) 的检查。为减少上呼吸道菌群污染,在选择性病例应采用侵袭性下呼吸道防污染采样技术。在ICU 内HAP 患者应进行连续性病原学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治疗。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雷菌、肠杆菌属细菌、军团杆菌、真菌、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结核杆菌可以引起HAP 的暴发性发病,尤应注意监测、追溯感染源、制定有效控制措施。 3 HAP 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 3.1 危险因素: (1) 宿主:老年人、慢性肺部疾病或其它基础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受损、昏迷、吸入、近期呼吸道感染等。 (2) 医源性:长期住院特别是久住ICU、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长期经鼻留置胃管、胸腹部手术、先期抗生素治疗、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等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1 加强医院管 医院环境内大量细菌和易感人群并存的特点决定了医院场所的特殊性[1]。为了减少医院内的各种感染,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1.1 完善接诊、分诊制度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开设不同的门诊,以预防病人在确诊前与一般门诊混和就诊所引起的交叉感染。 1.2 完善病种管理根据不同科室的具体情况开设隔离病房、危急病房、温馨病房等,以满足不同病种患者的收治,减少交叉感染。 1.3 完善区域化管理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的管理,护理人员不仅要严格律已,还要管好患者及其家属。 1.4 严格执行陪床探视制度控制探视人员,减少陪床人员,切断外源性细菌污染的途径,降低感染率。 1.5 妥善处理废用垃圾医用垃圾、生活垃圾、锐器分类妥善处理,由专职人员收集后并进行处理。 2 严格执行消毒 2.1 加强病房空气环境的管理空气中细菌含量与多种感染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从多个环节减少高危区域的空气微生物的含量。定时开窗,病房湿式清扫,每日完成床单更换,集中查房后用0.5%84消毒液超声雾化进行空气消毒。对高危重点科室、高危人群实行保护性隔离,严格探视,且采取探视者入室更衣、洗手,探视后对室内进行通风、消毒擦拭、喷雾消毒等措施。每月一次做细菌培养,如不合格的,重新消毒后再做培养,以保证病房的清洁。 2.2 加强物品消毒灭菌处理消毒灭菌不严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原因,目前灭菌方法很多,但仍认为高温、高压效果较好。有研究报道,污染的氧气湿化

瓶、氧气管、氧气插管、呼吸机、雾化器、导尿管、床旁柜、公用洗涤池等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播因素。所以,除了对必须消毒的器械物品消毒外,对易忽视的消毒器械物品应进行认真的消毒。 2.3 手的消毒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后都要彻底洗手,因为被污染的手是医院感染最主要的媒介。认真洗手与手的消毒是对患者和医务人员双向保护的有效措施[2]。在上班时间不准戴戒指、手链,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垫一巾一带,在治疗室安装感应水龙头,并配备干手机避免或减少再次污染,每月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采样监测,保证手指带菌数不超过15cfu/cm2。 2.4 终末消毒患者出院及病故后,对床单位进行严格的擦拭并消毒,以达到彻底终末消毒的目的。 3 减少侵袭性操作 尽量减少各种侵袭性操作,若病情需要,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切实防止致病微生物扩散。有报道,泌尿道插管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原因[3]。在必须导尿时,应选择毒性小、感染率低的硅胶气囊导尿管,严格无菌操作,每日2次尿道口消毒,每日更换引流袋,无菌尿管每周更换一次,留尿管前后和拔尿管前后都应对患者做尿的细菌培养,如发生菌尿症立即停止导尿,并使用合理的抗生素治疗。 4 减少开放式治疗 开放性的操作是造成感染的又一诱因。在泌尿系统疾病中,持续膀胱冲洗是不可避免的。采用3 000ml大袋生理盐水冲洗,因重力缘故不需要排气管及连通管,换袋工作由护士进行,仔细检查每袋生理盐水,避免有混浊及杂质的液体冲入膀胱。连接5 000ml一次性引流袋,常用密闭式,管颈粗,不易堵塞且可减少院内感染发生,妥善固定后冲洗液不易逆流,更有效地避免院内感染。 5 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院内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医院内肺炎(HAP/VAP)的预防与控制 一、医院内肺炎的一般预防措施 1、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病房按时开窗通风;特殊呼吸道感染病人,按标准预防SOP执行。 2、限制应用抑制意识的药物治疗(镇静药,麻醉药)。 3、安置昏迷病人于避免误吸的体位,如平卧时头偏向一侧。 4、绝对卧床病人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 5、慎重给吞咽异常的病人经口喂食,以防误吸。 6、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鼓励病人半卧位,并尽早下床活动。 7、指导病人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8、对气管插管或切开病人,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手卫生规范。 9、气管内导管6-8小时消毒1次,尽量采取高压蒸汽灭菌,无条件时,建议用煮沸等物理消毒法。 10、对存在HAP高危因素的患者,须注意口腔卫生,实施正确的口腔护理,建议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2~6小时1次。 11、做吸入治疗的雾化器,不同病人之间或同一病人使用超过24小时,要进行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处理,雾化液必须无菌。(出处:美国CDCV AP预防控制指南) 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特殊预防措施 1、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以减少胃液反流和误吸的发生。 2、建议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定期(每小时)作声门下分泌物引

流。 3、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4、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1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可使用新制备的灭菌水,每天更换; 5、冷凝器应始终保持在最低位,冷凝水应作为污水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 6、对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尽量减少机械通气和插管天数。 7、不宜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来预防HAP/V AP。 8、尽量减少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包括H2受体阻滞剂如西米替丁和/或制酸剂。 9、鼓励早期肠内营养,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10、医院常用物品的清洗、消毒SOP正确进行呼吸机及相关配件的消毒。 三、其他预防措施 1、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2、定期公布医院内肺炎的发生率。

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基本措施 一、消毒、灭菌原则 1 重复作用的诊疗器械,使用后应先清洁,在消毒或灭菌 2 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3 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在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4 实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对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要求 ·进入人体组织的、无菌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粘膜的诊断器械以及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应进行消毒 ·审核实用的消毒产品相关证明,以符合国家有关证明 审核证件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 《医疗器械产品经营企业许可证》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消毒剂: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 1、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 ·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采用中、低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治疗车、诊疗工作台、仪器设备台面等物体表面使用清洁布巾或消毒布巾擦拭 2、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 1、口腔护理用具等耐热、耐湿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的物品如体温计采用高水平消毒或中水平消毒 2、通过管道间接与浅表体腔黏膜接触的器具如氧气湿化瓶、胃肠减压器、吸引器、引流瓶等 ·耐高温、耐湿的首选湿热消毒 ·呼吸机和麻醉剂的螺纹管采用清洗消毒剂进行清洗与消毒,无条件的医院,可采用高效消毒剂浸泡消毒 三、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 1、碘伏消毒液原液:局部擦拭2遍 2、碘酊原液:直接涂擦2遍以上,作用时间~3min,待干后用70﹪~80%乙醇 3、有效含量≥2g/L氯己定-乙醇溶液:局部擦拭2~3遍 4、70%~80%乙醇溶液:擦拭消毒2遍,作用3 min 5、复方季铵盐消毒剂原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5 min 6、其他合法、有效的皮肤消毒产品,按照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操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