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一、选择题

(2018·高考海南卷)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 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回答1~2题。

1.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

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2.2013年后该省()

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解析:第1题,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经济地带,是外出务工人员供应大省,受务工目的地对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该省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出现增减实属正常,B选项合理,排除D选项。出省求学人员主要为大学生,但外省市在安徽省的招生人数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而且在安徽省的招生量也不可能达到数十万(2005年)甚至上百万(2010年),排除A选项。外出旅游人员不属于常住人口范畴,排除C选项。第2题,2013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长率稳定在0.7%以上,但“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需要省外人口的迁入来补足两者的差距,C选项正确,排除A选项。安徽省是否存在劳动力缺口(实际上不大可能)及老龄化问题,是无法从图文信息中得到依据的,排除B、D选项。

答案:1.B 2.C

利用等边三角形构建增长与收缩的分析框架,以三角形的三条轴线分别表示经济、人口和用地三个维度,根据不同维度之间的增长或收缩变化关系,可将城镇划分成以下四个类型(如下图所示)。某年金融危机对东莞的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造成其城镇显著收缩。据此回答3~5题。

3.目前以老龄化、低生育率引发显著收缩的城镇集中在()

A.坦桑尼亚B.日本

C.印度D.巴西

4.劳动力投入程度减弱、劳动生产率显著上升的城镇()

A.经济规模减小,用地规模增加

B.经济规模增加,用地规模减小

C.经济规模和用地规模均减小

D.经济规模和用地规模均增加

5.东莞城镇显著收缩表现为()

A.人口增多B.企业回迁

C.厂房空置D.就业岗位增加

解析:第3题,老龄化、低生育率等人口问题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坦桑尼亚是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印度、巴西两个国家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较高,生育率较高,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较小;日本为发达国家,老龄化、低生育率问题突出。第4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劳动力投入程度减弱、劳动生产率显著上升的城镇,扩大了自动化生产规模或推进了服务业转型,属于转型增长类型城镇,故其经济规模和用地规模均会增加。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东莞城镇显著收缩主要是由金融危机对东莞的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引起的。经济危机的发生会引发人口流失、企业外迁、厂房空置、失业人口增加等城镇收缩现象,故厂房空置为东莞城镇显著收缩的表现。

答案:3.B 4.D 5.C

(2020·株洲模拟)据统计,安徽省多年人口净流出数量居全国第一,下图示意近年来安徽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动情况。据此回答6~8题。

6.2004-2010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总量小B.自然增长率低

C.人口大量流出D.死亡率高

7.与河南省相比,安徽省多年净流出人口多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人口基数

C.地理位置D.文化教育

8.与2010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加有因果关系的是()

A.产业转移B.人口老龄化

C.逆城市化D.土地流转

解析:第6题,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时间段是2004-2010年,在这一时间内影响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安徽省经济较为落后,外出务工人员多,是我国人口的主要迁出区之一,人口的大量流出,使安徽省常住人口减少。选C。第7题,解答本题要利用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河南、安徽两省人口流出的推力是两省处于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来说较为落后;拉力因素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经济发达,吸引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劳动力流入。在人口流动过程中,从人口的流出地到人口的流入地之间的距离及交通是阻力因素。对于河南、安徽两省来说,均为人口净流出地区,但安徽省多年净流出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一,主要原因是安徽省距离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近,促进了其人口的外流。选C。第8题,解答本题要从产业结构调整引起劳动力空间分配变化的角度分析。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大量劳动力导向型工业迁往中西部地区,使中西部地区就业机会增多,因此安徽本省就业机会增多,外出人口回流,常住人口增加。选A。

答案:6.C7.C8.A

(2020·自贡诊断)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回答9~11题。

9.该国是()

A.澳大利亚B.美国

C.英国D.日本

10.近一百年来,该国总人口()

A.变化不大B.先减少,后增加

C.先增加,后减少D.持续增加

11.导致该国后期移民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通讯B.生育

C.经济D.战争

解析:第9题,结合图示信息知,该国移民人口所占比重较高,且该国总人口超亿人,从而可确定其为美国。第10题,结合百年来移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变化,计算可知其人口总量持续增加。第11题,美国社会经济发达,对外来人口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答案:9.B10.D11.C

二、非选择题

12.(2020·山东高三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率先在全国提出实施公共服务人口迁移策略,即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欠发达地区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迁移,以减轻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负担,从而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下表是广东省等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大省及其人口流出地排序表。

(1)指出《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的实施带来的影响。

(2)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哪里?

(3)我国人口大规模跨省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简述我国人口大规模跨省(市、区)流动对人口迁出地区的影响。

解析:(1)由材料可知,《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是人口迁移的策略,是为了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欠发达地区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迁移,以减轻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负担,从而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2)

读图可知,M省的流动人口主要来自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及江苏等省,一部分属于邻近省区,而来自东北的主要为过去闯关东人口回流,所以应为山东省。(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4)大规模跨省流动对人口迁出地区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流出地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的交流等属于有利影响。而大规模人口迁移,会造成劳动力与人才的大量流失,产生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教育与老年人赡养问题等。

答案:(1)促进劳动力向珠江三角洲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合理配置服务设施和缩减城乡、地区之间差距;加剧城市交通拥挤、居住紧张等问题。

(2)山东省。

(3)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4)有利方面: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流出地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的交流等。

不利方面:造成劳动力与人才的大量流失,产生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教育与老年人赡养问题等。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农村空心化是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的“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逐渐向外围扩展导致的一种“外扩内空”的不良演化过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为破解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日益严峻的空心村问题,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工作提供了重要思路。与传统单纯依托需求侧发力的增长方式不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通过对供给体系结构的改革调整增加有效供给。

材料二下图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空心村整治关系图。

(1)分析空心村产生的原因。

(2)推测空心村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

(3)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治空心村问题的主要途径。

(4)分析空心村问题的整治对城市或乡村发展的积极作用。

解析:(1)空心村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人走屋空、建新不拆旧,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从经济、政策和观念等方面进行分析。(2)空心村对社会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资源、经济、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人走屋空”、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逐渐向外围扩展等都

容易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陈旧的建筑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治空心村问题的主要途径可从材料中“去库存、补短板、制度供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4)空心村问题的整治对城市或乡村发展的积极作用,可任选城市或乡村为出发点,从生态、社会、经济方面分析。

答案:(1)城乡经济的发展差距产生人口流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务工人员无法融入城市;传统的攀比心理,回村建新房。

(2)年久失修的房子存在安全问题;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阻碍农村的经济发展。

(3)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制,促进务工人员融入城市;限制农村随意建房,去除农村房屋库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革农村土地制度。

(4)对城市:避免产生社会治安问题;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对乡村: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避免潜在的矛盾纠纷。

高中地理 1.4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

地域文化与人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举例说明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和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 .通过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查找、收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教材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选录”,使学生了解我国有关法律,进行法制教育。 .通过学习中国文化与人口,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中外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教学难点] 文化的横向与纵向的对比;不同文化产生的社会根源。 [教学媒体与教具] 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印制作业。 [课时安排] 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在上一节课里,我们讲到社会文化因素中的文化要素会引起人口迁移,我们思考一下,文化因素除了对人口迁移有影响外,还会对人口的哪些方面有影响呢?(学生讨论)接下来,我们就进入今天的新课《地域文化与人口》,来讨论一下,文化对人口各个方面的影响。 【板书】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一、概念辨析 【学生阅读】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和区别。 【讲解】不同的地区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如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等等,而不同的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中西方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存在着哪些差异性。 【资料分析】投影:发达国家目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中国当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对比;发达国家和中国人口出生率对比。提问: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说明了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发达国家,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也大大的高于发达国家。 【点拨】我们知道造成出生率差异的原因有很多种,现在我们从文化方面入手,来探讨中西方文化对出生率的影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国的出生率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分组活动】我们从中西方婚姻方面进行对比,思考婚姻因素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1.4 地域文化与人口04课时作业 湘教版必修2

课时作业 04 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读中国现代辛辣指数分布区比较图,回答1~2题。 1.“四川人怕不辣,湖南人不怕辣”,其喜辣、食辣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特别适于种植辣椒 B.气候潮湿,辛辣可祛湿 C.昼夜温差大,辛辣可驱寒 D.宗教信仰及传统饮食习惯 【解析】四川和湖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较潮湿,辛辣可祛湿。 【答案】 B 2.图中辛辣指数分布区涉及的省区都( ) A.位于中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上 B.位于中国东部经济地带 C.位于长江流域 D.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 【解析】图中陕、川、渝在西部经济地带,鄂、湘在中部经济地带,B项错误;粤在珠江流域,京、鲁等也不在长江流域,C项错误;陕西省有些地区位于半干旱地区,D项错误。 【答案】 A 联合国明确认定了出生性别比的通常值域在102至107之间,其他值域则被视为异常。2012年中国总人口为13.54亿人(不含港澳台数据),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其中,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据此回答3~4题。 3.造成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调的原因有( ) ①婚姻的地域范围空前广阔②“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③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④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A.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解析】虽然我国“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从而出现人为控制选择性生育的现象,导致性别比严重失衡。 【答案】 A 4.目前,解决性别比严重失调最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 ①提倡计划生育,少生优生②改变传统的农业社会生产方式③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④严禁医疗机构非医学上的胎儿性别鉴定⑤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⑥树立“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的新风尚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①②④⑥ 【解析】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目前”“最切实可行”。此题易错选②,改变性别比失衡现状,通过发展生产力,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可以完成,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很长的过程。而④⑤⑥项近期就可实现。 【答案】 B 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顺利举行,各国运动员齐聚北京。在此期间,通过

2020-2021年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6 湘教版必修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6 湘教版必修2 【设计思想】:本教学设计,在设计上,始终围绕以学生为课堂主题这一理念,设计的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展开,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开展,在实例的讲解和例子的引用上,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知识层次,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为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教学上也大量的运用了对比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在具体教学上,我觉得“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这一全新的素质教育理念也得到了切实的体现。 【教材分析】:(1)本课着重从文化这一角度对人口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前承文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后续城市与环境,而城市的发展又离不开文化的影响,因此从教材的承接来看,这一节起着衔接人口与城市的作用。(2)本课从内容上看,大大提升了学生探究、思考能力的培养,这不同于初中在教学上以记忆为主,并且增加了活动版块,说明在教学上,新教材更加突出了学生参与讨论和参与课堂。 【学情分析】:(1)高一的学生已经对中国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当代中西方文化、人口增长的差异性也有所了解;(2)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3)高一的学生在课堂参与上较高二高三活跃,开放式讨论可行性大。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及区别。2、了解中西方文化对人口的不同影响3、理解古今中国文化对人口的不同影响,并理解这种变化的原因所在。 3、提升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中外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难点:1、文化的横向与纵向的对比 2、不同文化产生的社会根源 【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阅读古文《孔雀东南飞》,并上网查询相关资料; (2)教师在课前收集并了解有关文化对人口影响的因素; (3)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印制作业(4)给学生分组 【新课教学】 【导入新课】: 师: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学习了人口迁移,接下来,请同学们回答,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在哪一些?

必修二教案(三)人口迁移及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必修二教案(三)人口迁移及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一、人口迁移的概况 1.含义:人们变更居住地的空间流动行为,属于人口机械增长。 2.判断人口迁移的条件: ①是否跨越行政区(县级以上) ②是否变更居住地户籍 ③变更居住地的时间是否在一年以上。 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才能属于人口迁移。 3.人口迁移类型: ①国际人口迁移: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 ②国内人口迁移:农村迁移到城市、城市迁到农村、农村迁到农村、城市迁到城市。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由农村迁移到城市(城市化)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等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1.经济因素——是引起人口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 ①迁移原因: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②迁移目的:①寻求更多就业机会和成功机遇;②获得更好的经济待遇;③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 ③迁移方向:由经济落后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 2.社会文化因素 ①文化教育②家庭婚姻③宗教信仰 3.政治因素①政策:上山下乡、三峡移民②战争:③政治变化

B 序号①②表示美国二战后的人口迁移序号③表示“闯关东”序号④为“雁南飞”人口迁移的因素①是气候②为经济因素③是土地④是经济

四、人口迁移的影响 1.对迁入地的影响: 有利:①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②促进商品流通③促进了经济发展④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不利:①住房困难②交通拥挤③环境污染加重④扰乱社会治安 2.对迁出地的影响: 有利:①缓解了人地矛盾②更好地开发土地资源 不利:①导致人才外流②导致劳动力不足③影响迁出地的经济发展。 五.重要知识点补充 1.发展中国家农村向城市人口迁移的原因:城市有较高的收入;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教育、卫生和文化娱乐设施。 2.人口流动是人口在地区之间所作的各种各样短期的、重复的或周期性的运动。(与人口迁移的最大区别是不改变定居地或户籍)根据人口流动的时间,可以把人口流动划分为:①季节性流动。如游牧和季节农工。前者每年夏季去高山牧场放牧,冬季回到山谷低地。后者指在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农村做临时工作,农忙时返回本乡生产;②每日性流动。如城市居民的通勤,指居住在郊区的居民每天到市区里的工作地点上班;又称钟摆式人口流动③不定期流动。如旅游等。随着经济收入和业余时间的增加,人们为购物、娱乐、度假而外出旅行的距离和次数正在日益增加。 中国的“民工流”(又称民工潮)现象:是农民纷纷外出打工或返乡所形成的潮流。每年春节前后,浩浩荡荡的民工大军南下北上,东奔西跑,铁路、公路车流如水,交织成一股逾月不退的“春运潮”。 ①原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之间出现巨大差异;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国家的优惠政策。 ②方向:内地——沿海(经济);内地——东北、新疆(资源开发) ③影响: ★对农村: 有利:①缓解流出地的人口压力;②增加经济收入;③加强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 不利:①导致农村地区土地撂荒②出现留守儿童、留守家庭现象 ★对城市: 有利:①弥补了城市劳动力不足②提高了城市化水平③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最新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教学方案 【教学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由教师提供资料,进行引导,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规律,并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发现和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着重从文化这一角度对人口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前承文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后续城市与环境,而城市的发展又离不开文化的影响,因此从教材的承接来看,这一节起着衔接人口与城市的作用。 本课从内容上看,大大提升了学生探究、思考能力的培养,这不同于初中在教学上以记忆为主,并且增加了活动版块,说明在教学上,新教材更加突出了学生参与讨论和参与课堂。【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对中国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当代中西方文化、人口增长的差异性也有所了解; 2、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 3、高一的学生在课堂参与上较高二高三活跃,开放式讨论可行性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2)举例说明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和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3)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 (2)通过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阅读教材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选录”,使学生了解我国有关法律,进行法制教育。 (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与人口,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文化背景与人口;中国文化与人口 【授课类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45分钟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演示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2人口迁移作业

1.2 人口迁移(巩固案) 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的“推力”(如气候严寒、文化生活落后等)和流入地的“拉力”(如生活条件好等)外,还要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等)的影响。此外,人口的流动还会受到流入地的“反推力”(如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的影响。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人口总规模不断扩大,外来常住人口点常住人口比例的1/4多,据此完成1-2题: 1.大量人口迁入上海的主要拉力是() A、自然条件差 B、人口密度大 C、经济发展水平高 D、地均寿命长 2.造成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人口从城区迁往郊区)的主要推力是() A、乡村环境优美 B、地铁和高速公路向郊区延伸 C、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D、城市就业机会多 右图为某地人口迁移数量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人口的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4.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 有明显相关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丁 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的数据显示,在2009年春节后外出的农民工中,有21.2%调整了目的地,其中因金融危机影响失业而返乡的农民工中,更有28%调整了外出目的地。进入2010年,这种调整仍在继续。准备外出的务工人员中,打算去中西部的占29%,比往年增加了7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出现了

5.农民工调整外出打工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中西部经济发达 B.东部农民工多,就业困难 C.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完成,不再需要廉价劳动力 D.近年来产业转移,促进了中西部经济发展 6.面对此现象,东部地区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C.加快产业升级 D.调整产业结构 读右图和下面材料,回答7~9题。 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迁入现象,称为“闯关东”。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成为改革开放的首批获益省份之一,经济增长迅速,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省,由此导致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7.吸引山东人“闯关东”的基本动因是( ) A.经济差距 B.战争 C.气候 D.水源 8.现在黑龙江人口出现“雁南飞”迁往山东的原因是( ) A.人口密度差异 B.两地城镇化水平差异 C.两地经济收入差别 D.两地资源丰富程度的差异 9.当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时,东北人口金字塔最可能接近图中的( )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2)举例说明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和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3)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 (2)通过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查找、收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阅读教材中内容,使学生了解我国有关法律,进行法制教育。 (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与人口,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1.重点:中外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2.难点:文化的纵横对比及不同文化产生的社会根源。 【教学准备】 自制PPT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上课前首先给同学们介绍陕西的地域特色文化:陕西八大怪。第一怪面条像裤带;第二怪锅盔像锅盖;第三怪辣子是主菜;第四怪碗盆难分开;第五怪手帕头上戴;第六怪房子半边盖;第七怪姑娘不嫁外;第八怪唱戏吼起来。其中姑娘不嫁外说明的是陕西当地婚俗文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那么还有哪一些地域文化对人口产生影响呢?

[板书]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过渡]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2,并完成学案导学的课前预习部分。 [板书]一、文化与地域文化: [提问]请同学们判断一下四幅图片,哪些属于文化现象?说说你的理由 [回答]甲、丙、丁属于文化,乙不属于文化,因为冰山是自然界自然存在的,不是人类创造的。 [总结]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地域文化: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源于自然与环境中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文化。如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生产技术等。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比较密切,而且变化节奏较快,具有发展速度快、变化频率高的特点,是精神文化的基础。 精神文化是指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观念等意识形态文化。如语言、文学、艺术、宗教、法律、风俗、制度等,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相对疏远,且发展变化的节奏较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保守性。 学生举例说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1.4地域文化与人口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必修二导学案编号:NO.7 编制时间:2011年3月6日教案书写人: 1.4《地域文化与人口》教学案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阅读教材,了解教材相关内容;参考资料和地图册,结合多媒体信息,完成导学案。 2、用彩色笔,把重点、难点和问题标记出来,并做好研讨、展示准备,同时要认真思考,善于 提问和总结 【教学目标】 1、了解的基础上区分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2、在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举例说明外国文化和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3、通过学习中国文化与人口,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概念;中国文化与人口。 【预习案】 1、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和的总和。地域文化则是指在的特定文化现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都会形成具有和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能够对人口的发展持续地产生作用。 2、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种族和民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对于人口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婚姻制度对于出生率有较大影响,例如、等。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人口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扩大势力,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一般都人口增殖。 3、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等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发生如下变化:(1)从到;(2)从到;(3)从“”到“”;(4)从安土重迁到“”。 【探究案】 探究一:理解并掌握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概念,并辨析以下哪些属于文化范畴:黄山云海、布达拉宫、京剧、未成年人保护法。探究二:从文化的概念当中可以知道,文化又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你能举例说一说哪些事物或现象表现的是物质文化,哪些事物或现象表现的是精神文化? 探究三: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经载入我国宪法。从生育的角度来谈一谈从过去到现在,人们的初婚年龄、生育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课堂检测】 1、有关地域文化与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 B 地域文化对一个地区的人口发展起决定作用 C 地域文化能够对一个地区和国家人口发展持续地产生作用 D 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地域文化虽然有差异,但对人口的发展作用是往往相同 2、初婚年龄的大小不能影响 A 出生率 B 死亡率 C 人口自然增长率 D 亲子年龄差距 3、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的原因是为了 A 扩大势力 B 发展生产 C 养老送终 D加快城市化过程 4、我国传统农业社会里,工商业者遭到统治者贬斥的原因是 A 四海为家 B 工商业者不是财富(粮食)的创造者 C 工商业者体质较弱 D 工商业者道德品质较差

从洪武时期的人口迁徙窥视中国古代的人口思想

从洪武时期人口迁徙探视中国古代的人口思想 10历史文化遗产班徐浩(31) 摘要: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现状。不同地区多民族聚居形成的过程,已经渐渐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不那么清晰。但是中国古代的人口思想还是或多或少的依托历次的人口迁徙而显现出来。因此对于历朝历代人口迁徙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中国古代人口思想的变迁。本文试图通过明朝洪武时期的人口迁徙,来阐述人口思想对于统治阶级的影响,进而进一步探视人口的迁徙。 关键词:人口迁徙;人口思想;洪武时期 人类从迁徙到定居经历了蛮长的过程。人口迁徙自古有之,但是人口思想却是后来产生的。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丰富的人口思想。儒、墨、道、法各家的代表人物都曾在不同程度上考察了人口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的人口思想包括对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迁移的看法,成为中国古代各种人口思想的主要渊源。 中国古代人口思想大致包括增加人口数量、小国寡民、加强对人民的教化、重男轻女、加强人口的调查和管理、掌握人口数量是治国之本等等。如管仲、孔子、商鞅、孟子等都提出过增加人口数量的言语,老子则觉得小国寡民更好。同时,从秦朝开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后,统治者意志下的大规模移民使得人口思想开始出现在移民戍边上。如王符(约公元85—163年)就提出:“先圣制法,亦务实边,盖以安中国也。”即反对放弃边地,保卫边防的思想。中国古代的人口思想对于人口迁徙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王朝建立初期人口思想对于人口迁徙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以统治者意志为主导的人口迁徙可能受到前朝人口思想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明朝初期人口的迁徙,窥视中国古代的人口思想。 一、明朝以前的人口迁徙

1.4《地域文化与人口》教学设计

地域文化与人口 一、说教材 《地域文化与人口》这一节是本章的最后一节,在本章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是对前而内容的一个延伸,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影响人口的多方而凶素,让学生对地域文化有了正确的认识。 二、说学情 通过前而几节课的学刊,学生对于人口方而的知谚{有了一定的认谚{,但是对于文化方而平时可能涉及的不多,也不了解。尤其是学生对外国文化不够了解,也许只知道一些,所以应该多举一些外国文化对人口影响的实例。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让学生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2、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3、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体会中国文化的不断进步。 四、说教法与学法 l、教法:讲解法,案例分析法 2、学法:资料收集分析法,探究法,讨论法 五、说教学流程 1、导入 (1)通过呈现景观图片,如印度服饰、建筑、我国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知道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2)通过一则资料,上海的丁克家庭调查报告,使学生能初步感受到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2、新课 外国文化与人口 (1)通过教师讲解,举一些外国文化与人口的事例,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通过婚俗、宗教两方面,举例“晚婚的爱尔兰妇女”) (2)让学生说说自己通过查资料及平时了解所得到的关于外国文化与人口的案例。 中国文化与人口

(1)让学生自主分析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通过多方而来展现中国地域文化对人口发展影响变化情况,可以举一些实例,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第一节中唐代妇女的初婚年龄来加强了解。 (2)教师补充一些婚姻法的内容 (3)探究:中国传统人口文化中有哪些陋刊被逐渐革除,哪些优良文化值得发扬光大。 总结:书本上活动题:婚姻地域范围的扩大,为什么能够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学生讨论) 六、说板书设计 (这样设计,能清楚体现知谚{结构,直观形象,利于巩固新知识。) ●合作讨论 材料一: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突破50亿。为了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民众对人口问题的特别关注,1990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时至今天,世界人口己达63.8亿。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03年底,中国总人口己近13亿。 材料二:据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我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8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但分布的格局极不平衡,人口密度最高的上海是每平方千米2118人,而西藏每平方千米只有1.8人。按照胡焕庸线,我国的东南半肇占国土面积的43Y0,居住着全国人口的94. 4%,而西北半砬占57%的国土只居住着5.6%的人口。这种不平衡的态势更加重了中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

【推荐】地理:14《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2)(湘教版必修2)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2.举例说明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和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3.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 2.通过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查找、收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阅读教材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选录”,使学生了解我国有关法律,进行法制教育。 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与人口,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中外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教学难点] 文化的横向与纵向的对比;不同文化产生的社会根源 [教学媒体与教具] 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印制作业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在上一节课里,我们讲到社会文化因素中的文化要素会引起人口迁移,我们思考一下,文化因素除了对人口迁移有影响外,还会对人口的哪些方面有影响呢?(学生讨论)接下来,我们就进入今天的新课《地域文化与人口》,来讨论一下,文化对人口各个方面的影响。 【板书】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一、概念辨析 【学生阅读】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和区别。 【讲解】不同的地区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如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等等,而不同的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中西方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存在着哪些差异性。 【资料分析】投影:发达国家目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中国当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对比;发达国家和中国人口出生率对比。提问: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说明了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发达国家,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也大大的高于发达国家。 【点拨】我们知道造成出生率差异的原因有很多种,现在我们从文化方面入手,来探讨中西方文化对出生率的影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国的出生率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分组活动】我们从中西方婚姻方面进行对比,思考婚姻因素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

湘教版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2.举例说明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和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3.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2.通过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查找、收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阅读教材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选录”,使学生了解我国有关法律,进行法制教育。 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与人口,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外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难点:1、文化的横向与纵向的对比 2、不同文化产生的社会根源【教学过程与方法】 师: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学习了人口迁移,接下来,请同学们回答,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在哪一些?

生: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师:对,我们讲到社会文化因素中的文化要素会引起人口迁移,我们思考一下,文化因素除了对人口迁移有影响外,还会对人口的那些方面有影响呢? (学生讨论) 师:接下来,我们就进入今天的新课《地域文化与人口》,来讨论一下,文化对人口各个方面的影响。 师:书写标题地域文化与人口 【点评】这种导入尽管没有新颖性,但是对于利用新课的导入去考察学生对上一环节的掌握情况,个人觉得还是有必要的,而且这样的导入,感觉没有拖泥带水,比较自然的将内容过渡到所要学习的环节。【讲授新课1】--概念辨析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一下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和区别,然后作以下补充:不同的地区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如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等等,而不同的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差异。 师:现在我们就来比较一下,中西方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存在着哪些差异性。 投影:发达国家目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中国当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对比 发达国家和中国人口出生率对比 师: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一、选择题 (2018·高考海南卷)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 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回答1~2题。 1.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 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2.2013年后该省() 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解析:第1题,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经济地带,是外出务工人员供应大省,受务工目的地对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该省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出现增减实属正常,B选项合理,排除D选项。出省求学人员主要为大学生,但外省市在安徽省的招生人数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而且在安徽省的招生量也不可能达到数十万(2005年)甚至上百万(2010年),排除A选项。外出旅游人员不属于常住人口范畴,排除C选项。第2题,2013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长率稳定在0.7%以上,但“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需要省外人口的迁入来补足两者的差距,C选项正确,排除A选项。安徽省是否存在劳动力缺口(实际上不大可能)及老龄化问题,是无法从图文信息中得到依据的,排除B、D选项。 答案:1.B 2.C 利用等边三角形构建增长与收缩的分析框架,以三角形的三条轴线分别表示经济、人口和用地三个维度,根据不同维度之间的增长或收缩变化关系,可将城镇划分成以下四个类型(如下图所示)。某年金融危机对东莞的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造成其城镇显著收缩。据此回答3~5题。

中国人口大迁徙流动与社会经济文化的承载力

论中国人口流动迁徙与社会经济文化承载能力研究导言 中国正进入人口大迁徙流动时代,中国的经济属于典型的转型经济,中国人口流动迁徙的结构与规模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3亿人,占总人口的17%,即每6名中国人中就有1人是流动人口。未来的人口迁徙流动会形成高校学生流动,进城务工人流,人才交流等形式。中国正在打破地域限制的人口流动形式正在形成,形成对流模式的人口迁徙模式,突破地区原有生存方式,将会形成,地区人口文化经济的同质化,趋同化,逐渐弱化淡化地区特色,同时对地方的社会经济形成挑战和威胁。 关键词:人口迁徙文化特色同质化趋同化、人口对流模式 第一章,中国人口迁徙流动的现状 中国正进入人口大迁徙大流动时代。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3亿人,占总人口的17%,即每6名中国人中就有1人是流动人口。未来中国将会基本上形成了务工流,学生流,高级人才对流模式,商业产业转移人员流动迁徙。中国人口迁徙流动将变成常态式流动模式,会越来越多样,迁徙流动速度会越来越

快,稳定式传统式的中国人口结构模式将彻底被打破,会形成新的人口格局,人口流动迁徙将具有中国特色形式的,这里主要讨论中国国内人口流动迁徙的主要模式,不讨论中国出国人口流动迁徙形式。 目前的中国,人口正在发生人口迁徙变动的剧变期,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人民思想素质的调高,促使人口的迁徙变化,随着新生代流动人口逐步成为主体,举家迁移和在流入地长期居留趋势明显,他们对就业、住房、社保、教育、健康等需求日益增长,维权意识显著增强。 现在人口迁徙流动方向基本形成这几类,西南向沿海,北方向南,南方向北,西部向东部,中部向四周的迁徙的模式。迁徙人群主要有这么几类:务工流,高校学生流,高等人才流,商业产业转移带来的人口迁徙流动等。 迁移人口年龄结构偏轻。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的流动人口中,迁移年龄高度集中在青年人口:其中迁出率最高的是20-24岁之间的人口,迁出率达到了10.21%,其次是25-29岁的人口,迁出率为6.71%,15-19岁的人口迁出率为5.98%,位列第

高中地理必修二练习题第一章 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一、选择题 1.以下关于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自然界的阳光、空气、山峰、河流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②山川林木一旦经过人类开发成为景观,就成了文化的一部分③茹毛饮血的饮食本能也是文化④人们将食物加工成适合人类需要的食品,这一现象及产生的食品结构和饮食习惯构成了饮食文化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思想观念、社会组织形式、工艺技术等。①和③不属于文化。 答案:D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出生100个女婴所对应的男婴数。一般情况下,出生人口性别比在103~107之间是合理的,否则性别比就是失衡的。下图是安徽省黄山市近五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题。 2.下列关于黄山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形成原因的分析,最不恰当的是() A.现代科技的进步,提高了胎儿的性别识别能力 B.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 C.女婴死亡率高 D.存在生女孩隐瞒不报的现象 解析:由于现代科技的进步,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许多家庭在妇女怀孕时做胎

儿性别鉴定,若是女婴就做人工流产,导致男孩出生比重高;有些家庭为了生男孩,生了女孩就隐瞒不报;而这与女孩死亡率高是无关的。 答案:C 3.下图是美国本土、新西兰、新加坡和科威特的轮廓图(比例尺不同),下图四国中,与其他三国相比人口地域文化差异最大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结合题目提供的国家轮廓图判定国家是做好本题的第一步,①~④分别是美国、新西兰、新加坡和科威特;四国发展历史及社会经济特点是完成该题的重要依据。科威特属阿拉伯国家,其地域文化、生育婚姻观念与其他三国具有明显区别。 答案:D “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例。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2011年公布的部分国家的“重男轻女指数”。据此回答4~5题。 国家指数国家指数 巴基斯坦 4.9 肯尼亚 1.1 尼泊尔 4.0 哥伦比亚 1.0 韩国 3.3 菲律宾0.9 泰国 1.4 委内瑞拉0.9 4. A.韩国、泰国、菲律宾 B.菲律宾、泰国、尼泊尔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检测:人口迁移和地域文化和人口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检测:人口迁移和地域文化与人口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市市内跨区(县)人口迁移流动分布示意图(箭头粗细表示迁移量大小)。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该市跨区(县)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 A.中心城区的旧城改造B.郊区经济的持续增长 C.寻求更好的医疗条件D.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 2.该市跨区(县)人口迁移可能促使( ) A.全市总人口减少B.近郊区人口密度减小 C.远郊区人口密度增加D.城边缘区人口分布不均衡 解析:1.C 2.D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内部人口向周边地区迁移,原因可能是郊区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心城区的旧城改造、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市区的医疗条件比周边地区好。第2题,迁移是市区的,全市总人口没有减少;近郊迁入大于迁出,近郊区人口密度增大;远郊区迁出大于迁入,人口密度减小;城市边缘区人口不可能分布均衡。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39%,下图为该省级行政区外来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3~4 题。 3.根据材料判断,下列有关该省级行政区人口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住人口的男女比例不平衡 B.人口流入缓解了本地人口老龄化问题

C.人口流入加重了本地人口老龄化问题 D.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超过本地人口 4.图中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 A.甲、乙B.乙、丙 C.丙、丁D.丁、甲 解析:3.B 4.A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该省的外来人口所占比重较高,应该属于经济发达省份;另外由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可知,20~44岁之间的人口比重大,即迁入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缓解了当地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外来人口的比重约为39%,外来人口并未超过本地人口。第4题,由上题可知,迁入人口主要以青壮年为主,迁移过程中,青少年儿童往往随其父母到迁入地就学,所以这两个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性。 “丁克”家庭,也称自愿不生育家庭,是“Double income,no kids”缩写的音译,其含义是“双份收入,不要孩子”。据此完成5~7题。 5.“丁克”家庭反映的地域文化是( ) A.传统农业文化B.宗教文化 C.欧美文化D.现代大城市文化 6.“丁克”文化对当地人口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人口素质提高B.社会负担减轻 C.人口流动性加强D.性别比例失调 7.要改变“丁克”文化的不良影响,需要( ) A.完善养老保险制度B.培养居民社会责任感 C.加强基础设施建设D.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解析:5.D 6.C 7.B 第5题,传统农业文化与宗教文化一般都是提倡生育;欧美文化宣扬自由民主,但并非不提倡生育;“丁克”家庭是现代大城市中存在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状况、经济收入、个人价值观等息息相关。第6题,“丁克”家庭多是知识分子家庭,遗传素质好,拒绝生育,会造成区域人口整体素质下降;没有孩子的拖累,人口的流动性加强,不会带来性别比例的变化。短期看抚养儿童负担虽然下降,但老龄化现象会加剧,长期来看社会负担不会减轻,还会出现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第7题,“丁克”

高一地理优秀教案地域文化与人口

1.4 地域文化与人口学案(湘教版必修2) 【学习目标】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地影响. 一、文化和地域文化 1.文化:人类在①______________过程中所创造地②____________和精神财富地总和. 2.地域文化:在一定地域③__________形成地④____________现象. 二、文化背景与人口 1.对人口发展影响较大地文化差异主要是⑤______和⑥______. 2.婚俗对出生率地影响 (1)初婚年龄 a.发展中国家:⑦______→妇女生育年龄提前→生育时间⑧______→亲子年龄差距缩短→⑨______人口增长. b.发达国家:晚婚乃至不婚不育→⑩______人口地出生率. (2)婚姻稳定程度:许多西方国家婚姻关系不够稳定,○11__________较高,再婚现象较多,会导致○12______________. 3.宗教对人口发展地影响 扩大势力→一般不反对○13____________→○14____出生率. 三、中国文化与人口 古代现代对人口地影响 婚育年龄早婚早育○15__________ 减少人口○16__________生育观念 “○17____________”、 “不孝有三,无后为 大” “只生一个好”、“男 女都一样” 减少人口○18________职业选择学而优则仕○19________ 从事○20__________地人 口越来越多 流动观念○21________ ○22________ 婚姻地地域范围○23 ______,人口○24______ 素质、○25______素质提 高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1文化与地域文化 1.下列有关文化概念地叙述,正确地是() A.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地所有物质财富 B.地域文化由于其发展地历史原因而具有一定地地域性特点 C.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地意识形态 D.只有精神上地东西才能称之为文化 2.下列关于地域文化地叙述,正确地是() A.人类在长期地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地物质财富 B.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地具有民族特色地文化传统

湘教版必修二1.4《地域文化与人口》word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 1.4 地域文化与人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2.举例说明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和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3.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 2.通过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查找、收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阅读教材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选录”,使学生了解我国有关法律,进行法制教育。 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与人口,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中外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教学难点] 文化的横向与纵向的对比;不同文化产生的社会根源。 [教学媒体与教具] 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印制作业。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在上一节课里,我们讲到社会文化因素中的文化要素会引起人口迁移,我们思考一下,文化因素除了对人口迁移有影响外,还会对人口的哪些方面有影响呢?(学生讨论)接下来,我们就进入今天的新课《地域文化与人口》,来讨论一下,文化对人口各个方面的影响。 【板书】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一、概念辨析 【学生阅读】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和区别 【讲解】不同的地区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如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等等,而不同的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中西方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存在着哪些差异性 【资料分析】投影:发达国家目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中国当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对比;发达国家和中国人口出生率对比。提问: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说明了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发达国家,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也大大的高于发达国家。 【点拨】我们知道造成出生率差异的原因有很多种,现在我们从文化方面入手,来探讨中西方文化对出生率的影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国的出生率高于西方发达国家?

1.4地域文化与人口

必修二1.4地域文化与人口 命题人:孙柱霞审题人:杜建萍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空气、阳光、山川和河流等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B.山水风光经开发成为旅游景点,就构成了文化的一部分 C.茹毛饮血的饮食本能也是文化 D.歌舞、书籍是文化,农田、工厂不是文化 2.有关地域文化与人口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文化 B.地域文化对一个地区的人口发展不起作用 C.地域文化能够对一个地区和国家的人口发展持续地产生作用 D.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地域文化虽然有差异,但对人口发展作用往往相同 3.下列能使人口出生率降低的因素有 ①婚姻关系稳定②宗教信仰盛行③初婚年龄大④离婚率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丁美洲受天主教的影响,成为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B.德国大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所以人口增长率低,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C.晚婚使人口的出生率升高 D.许多发展中国家早婚之风盛行,使人口增长加快 5.我国婚姻法对初婚年龄的规定,意义在于 A.缩短代际更替周期 B.加大亲子年龄差距 C.稳定婚姻关系 D.延长生育时间 6.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的变化对我国人口的影响是①人口流动的数量增加②人口总数减少③人口素质提高④初婚年龄变大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之一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表现。重男轻女的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例。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2006年公布的部分国家“重男轻女指数”,分析回答7、8题。 A.韩国、泰国、菲律宾 B.菲律宾、泰国、尼泊尔 C.哥伦比亚、肯尼亚、菲律宾 D.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男性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 B. 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制约了我国人口的增长C.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没有性别偏好 D.“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 9. 据报道,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凸显,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 A.养老保障制度较为完善 B.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C.人口出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D.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型 10. 有关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影响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B. 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好 C.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D.从“四海为家”到“安土重迁” 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女:男)为100:117,少数省份高达100:130,出生性别比失调将造成新的社会问题。据此回答11、12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