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德育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

中小学德育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

中小学德育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
中小学德育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c5049454.html,

中小学德育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

作者:李开柱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8年第02期

摘要:在改革的大势之下,中小学中越来越关注德育教学工作。在全新的挑战当中,在

中小学德育教学引导当中,必须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去研究实践中的问题,并在之后大胆探索分析,建立一个符合时代发展的模式,以全校学生为基础,立德树人,建立一个良好的德育模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的接班人。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模式;实践研究

德育,经常被称作是思想品德教育,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都需要提升的素质,在中小学教学当中也不例外。在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之下,社会的发展也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战。因此,在中小学教学中,我们不仅需要关注文化知识的传递,还需要重视学生德育思想的提升,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但是,纵观现阶段中小学德育,存在着很多地方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导致部分中小学中的德育工作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面对这样的情况,在教学阶段,我们需要针对性引导,创建科学的模式,通过贴近生活教学,将德育和学校具体活动结合,确保德育能够被付诸实践。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开展中小学德育教学,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推动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建立健全全校师德考核机制

德育工作的开展,教师是基础。为了创建一个合适的德育模式,在开展学习中必须先要提升教师的德育素养。在中小学学习中,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引导教师做到:

(1)端正对学生的态度,平等地看待每一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

(2)多采用赏识教育的模式引导学生,尊重每一名学生,多启发、表扬学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全面引导学生调整不良的学习状态。

(3)中小学中需要完善学生品德反馈信息机制,注重家访、电话访谈、微信约谈等方式的运用,及时了解学生的信息,优化教学的内容。

(4)优化教职工队伍,定期开展教职工培训,鼓励教师致力于政治、思想、素养等方面的培养机制,将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

德育课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德育课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北京市商业学校 长期以来,北京市商业学校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德育观指导下,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坚持?成人、成才、成功?的育入主线,坚持?三贴近?的德育原则,面向人人,尊重、关爱、服务于每一名学生的健康发展,构建了以打造?德能兼备?现代职业人为目标的全员化、全方位、全程化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在德育课教学改革方面,学校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和德育新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职教规律和德育规律,明确提出?育人教书?的教育理念,努力探索德育教学的新途径、新模式。学校将德育课教学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把?德能兼备?作为学校教育的共同目标,不断探索学校各门课程的教育教学一体化,形成课内课外的一体化,学生活动和课堂教学的一体化,日常管理与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体化。学校形成了教育教学的合力,营造了浓厚的德育氛围,通过生动的实践德育和丰富鲜活的教育内容,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看到希望,收获信心,提高了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造就了一支优秀的德育课教师队伍,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建设人才。 一、建队伍,树楷模,言传身教,实现德育教师专业化 为了有效推进德育课程建设,学校创建了德体美教学部,把学校德育课程、美育课程和体育课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建设,并为教学部配备了9名专职德育课教师。 教师的高素质是实现德育课改的关键,是最有效的德育资源。教师对

学生的爱心、责任心,教师执著的追求和敬业精神,教师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本身就是最好的德育实践。学校引导教师有意识地学习新的职教理念,明确德育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主动深挖课程中蕴含的显性的或隐形的德育因素,将德育融入整个教学活动中;组织教师分别参加国家级、市级的德育大纲及教材的培训;学校要求每一位德育教师必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要求教师必须在第一时间学习新大纲,研究新教材,掌握新政策,做到入脑、入心。 学校不仅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而且在学校形成了人人参与的良好育人环境,促进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近几年,学校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德育教师,形成一支有特点、有创新精神、乐于付出、肯于钻研的优秀教师团队。在他们的努力下,学校创建了一批高质量的有特色的精品课程。学校有两名教师参与了新一轮德育课新大纲的编制研讨工作,有九名教师分别参与了四门德育课新教材和配套教辅的编写、担任了两本主教材的副主编、两本新教材教学辅助用书的主编,有三名教师到全国各地为德育教师做新课改大纲、教材、教法的培训。近年来,学校德育教研室先后三次获得全市德育课教师教学设计说课一等奖,多次代表德育课教师在全市交流大会上发言。 二、定目标,明方向,通力合作,实现德育改革与专业建设一体化 德育课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局限,必须打破德育课单打独斗的局面,必须想办法在学校创设、营造出整体教育的氛围,在学校形成教育教学的合力,形成统一的课程教学德育目标,实现德育目标一体化,并使之落实到学校的每一节课的教学之中,做到节节有德育、处

如何开展课堂教学及教学模式探究

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教师 如何开展课堂教学及教学模式探究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教育工作者要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超越效率的局限,回归人的本质。叶圣陶曾经讲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农业有它自身的特点,有属于它自身的内在力量——对于这种内在力量,外部环境不能彻底改变它,只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满足它。尽管效率是美好的,但它并不能决定一切,一味地追求教学的显性效果并不可取。课堂教学需要一场新的转型,以超越效率的局限,还原学习境脉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站在长远、终身且面向未来的立场去培养学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赢在“起点”却输在“终点”的悲剧发生。 一、明确身份与做法 在当前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是深化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和课程评价改革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课程学习中养成,教师则是核心素养实施的主体。 首先,教师应具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意识,有真正做好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意愿,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提高,使核心素养的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形成、完善。 其次,教师应适时调整课程结构,根据不同素养对校本课程进行合并、归类,积极开发素养型课程,提供学生多样选择的可能,进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需要,促进知识、能力

转化为素养,并促进素养的进阶、提升,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再次,推进学科融合。以学生的素养不断提升为目标,打破学科界限、融通各学科知识,贯通价值观、思维力和创造力,形成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终身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跨学科、跨领域人才成长的核心素养。 最后,教师要把先进的课程理念落实为自己的教学行为,需要教师转变过去单一的教学行为,应主动探索多级课程管理体系。 教师是课堂改革实践者。素养教学之一是教学即研究。教师与学生合作研究学科及生活;教师研究学生的思想,让教学引导学生研究;教师帮助学生做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心社会,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课程与社会结合,由此才能真正发挥教育作用——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自己。 教师在明确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改进教学,变更课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行为应表现为:首先,重塑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创造的启发者。教师的教可能只是一个点拨、引导、提升、点评,是不教之教的过程。 其次,教师优化学习过程,通过课堂“设疑---质疑---解疑”,使学生“想学---会学---学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最后,整合学科课程。教师应该打破学科知识过死、过

德育论文参考题目

德育论文参考题目 一新课程与德育关系研究 1生活化德育的研究与实践 2学校德育校本资源综合应用的研究与实践 3影响教师进行学科德育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 4”校本德育”的内涵研究与实践探索 5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关系研究与渗透实践 6新课程背景下的全员德育研究与实践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建设研究 1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的研究与探索 2学校德育与家长学校发展研究 3家庭教育成功模式创建与推广研究 4”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 5学校,家庭,社会青春期一体化模式的实践研究 三学校德育方法,途径,评价研究 1道德教育方法,途径年级层次探索 2构建学校与德育基地合作互动工作机制的研究 3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综合德育功能的研究与探索 4新时期社区教育有效模式探索 5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6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的研究 7以社会实践为德育载体的可操作研究 四学生教育工作研究 1特殊生教育的有效尝试(单亲家庭学生,学习困难型学生,行为习惯偏差型学生,心理状态失衡型学生,留守子女学生,外来工学生,弱势群体子女学生) 2学生养成教育,感恩教育,挫折教育,生命教育,青春教育期性健康教育等研究与探索 五班主任工作及德育队伍建设研究 1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及培训工作的路径研究与尝试

2班主任工作管理与考核实践研究 3新时期主题班会,家访,家长会形式探索 4建立激励机制,优化班级管理的创新实践 5提升德育师资队伍人文素养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6全员德育中的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教育职能研究 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研究 1学校心理教育与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2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对策研究 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4学校心理团训的尝试与反思 5心理健康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模式的研究 七网络德育研究 1大众传媒,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及对策研究 2校园网络阵地建设与管理研究 3德育与学校网络生活切入点的研究与实践 4增强学生网上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的研究与实践5网络德育活动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中学德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3篇

中学德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3篇 第一篇 一、德育存在真空地带 让学生着装得体是养成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着装得体既体现对他人的尊重,也体现了一所学校的良好风貌,是一项德育工作。然而,由于难以实施硬约束等因素的影响,“穿校服不系扣子”等现象成为了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一个真空地带。不独是着装失当,其他方面亦有管控真空或管控失灵的现象,比如在校园内吃零食、喧哗打闹、浪费饭菜等,尽管“禁止……”写入了守则,但实际上并不能真正禁止。要想改进这些方面的德育效果,必须发挥学校文化的功效。 二、学校文化与德育的关系 穿校服不系扣子的现象,既是一个德育问题,又是一个学校文化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德育与学校文化互为因果关系:既可以说是因为德育工作缺位,故而导致了学校文化的缺陷;也可以说是因为学校文化构建的乏力,从而导致了德育工作无法顺利推进。因而,我们需要先在理论上梳理清楚学校文化与中学德育的互动关系。 1.德育工作对学校文化的创建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中学校园作为一座相对独立的“象牙塔”,虽然与外界存在一定的隔膜,但是从总体上说,还是具有相当的开放性。中学生是非常活跃的文化消费者,容易在大众文化的自由、个性、时尚等极度煽情的口号中放逐感性欲望,在眼花瞭乱的文化碎片前迷失自我。社会上的新名词、新潮流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带进校园;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也都带来了不同的习惯和观念。这些充满社会性、时代性的新生事物的不断涌入,以及不同价值观的碰撞,都是影响学校文化的重要因素。社会文化的多元化震荡,给价值观培育和文化建设带来压力。这就需要加强德育工作,向学生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认清自己肩上承担的历史重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文化的正确方向。以穿校服不系扣子为例。这种穿法是中学生受休闲时尚文化、嘻哈文化、街舞文化等潮流的影响,而对校服的穿法进行的所谓个性化设计。而这种个性化设计又由于学生的从众心理而迅速扩散开来,形成了一种校园穿着文化。然而,这种“文化”,并不是我们应该

三位一体德育模式探索

三位一体徳冇模式探索 [摘要]"立徳树人,徳育为先“;。徳育工作在学校教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做好徳冇工作是教冇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问题。随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的出台,如何将公约落实落细落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自觉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 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成功是中职徳冇而临的新课题。本文主要从管理冇人、环境育人、活动冇人三个方而阐述揭阳市卫生学校在践行公约过程中三位一体徳冇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践行公约;三位一体;徳冇模式 2016年9月1日,教冇部办公厅发岀了关于开展学习签署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活动的通知。《公约》的出台是引导中职生人生出彩的创新性行为准则,是中职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性文件。如何引导学生自觉践行《公约》,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各地各校都十分重视。揭阳市卫生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在践行公约的过程中,以课题为引领,积极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徳冇新模式。学校坚持以生为本,着眼学生全而发展,通过课题引领,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以《公约》为准则,以活动为载体,以环境促熏陶,以才艺助外展,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培养为核心,以实践体验为途径的三位一体徳育模式。 1三位一体徳冇模式的含义 "三位“;指的是管理冇人、环境冇人和活动育人三个方位「一体t指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三位一体冇人模式指通过管理、环境、活动三方位引导作为主体的学生自觉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 2三位一体徳育模式的实践 2.1管理冇人 2.1.1抓好学生常规管理,夯实徳育工作基础 学生常规管理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保障,而徳育工作则是教学教育的航标和导向。学生常规管理与徳冇工作两者不可分割,互相促进,只有在管理有序的情况下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徳育工作,才能取得预圧的良好冇人效果。学校主要从学生、班级、学校三个层次,分别由学生干部、班主任、学生科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管理,通过每天一小评、每周一总评、每月一大评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会及班委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育人效果。同时,结合每学期的优生爼师、先进班级的评选和各种竞赛活动,营适人人参与、争先创优的良好氛闱。同时,将《公约》编进学生手册,让《公约》成为学生行为准则,

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 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三次媒体的飞跃, 第一次是从语言到文字,这时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师傅带徒弟"式的教学模式;第二次飞跃是从手写到印刷。这时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课堂教学"模式。如今,媒体正处于第三次飞跃的转折点,即从印刷媒体向电子媒体的飞跃。由于电子媒体的形式不同,使用的工具和方法不同,必将带来教学模式的变化。为此,许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提出许多理论和设想,什么"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论"等等纷纷出台,尽管那些设想各自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但能真正走出实验室应用于教学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尤其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学生中心论"与我国的国情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面对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几千年的传统教育模式不能一蹴而就地改变,必然有一个过渡阶段。在这里,笔者提出"节目主持人"的课堂教学方法将是一个可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我国的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生的课堂教学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 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特定的教学内容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其特点是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及时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媒体是教的工具,教材是教的内容,教学大纲是教的大纲,教学计划是教的计划,学生的成绩是教师教的水平的反映,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则是提供给教师表演的舞台。一句话,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围着教师转的。很显然,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性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应试教育条件下表现为学习成绩的高低。这种课堂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理论根据就是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其优点是明显的,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调控,对教学环境的要求比较低,教学效率比较高,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对学生成长所起的作用,则远远超出了课堂教学本身。当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限 2 页,不能加页) (一)理论价值 ( 1)自译活动是一个特殊而显著的翻译现象。由于学术体制与政策的原因,中外翻译史的研 究通常只关注单语作家和译他译者,而且自译本身的相关概念很难做出科学界定,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自译没有引起翻译理论界应有的重视。通过对自译理论基础、本质特性、运作机制、标准 策略等分析研究,有利于人们认识和关注自译活动,确立自译研究的学术地位,从而推进自译理论 与实践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翻译理论。 (2)研究文学自译现状,探究文学自译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廓清自译的概念和内涵。借助 对自译作家及其作品的分析研究,并通过梳理自译理论,旨在分析出自译这种翻译方式存在的特殊性, 以及发现其对翻译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启示,并希望能指导翻译实践,揭示文学自译在翻译研究 中的实际价值和理论意义。 (3)译者的创作与翻译思想决定着翻译的过程。自译作家的创作与翻译思想在其自译作品中 有着明显体现。自译作家的创作在语汇、句式、节奏等语言形式上对翻译有促进。其创作为翻译提 供了丰富的语汇,特别是在翻译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以前的创作可以为其带来灵感。 (4)自译者的翻译与创作相互影响,相互调和。主要表现为译中有作、亦译亦作和作中有译 等三种情况。由于翻译与创作存有互动,所以译作与创作之间存在巨大相似性。 (二)实际应用价值 (1)研究自译者的自译行为及其自译作品,目的在于分析出自译这种翻译方式存在的特殊性 并揭示其本质属性,不仅能丰富翻译研究内涵,还能揭示自译在翻译理论中的价值和意义。 (2)本项目以文学自译研究为主题,并选取我国著名自译作家林语堂、白先勇、张爱玲、萧 乾等四位自译作家为例,通过考察其个人创作观与翻译观,对比分析其自译作品是如何在各自创作观 与翻译观的引导下得以实现的,试图解释翻译过程即译者是如何进行自译的?自译和译他究竟有何不同? 进而试图揭示同为“环境性转换语者”的自译家们的自译活动有何“共性”与“个性”。 这对推动文学自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对翻译理论建设有一定的意义。 (3)在国内翻译领域中,对自译研究较少。通过本项目研究,可以启发更多学者从理论上对 自译这一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述评 在国外,自译活动历史悠久,国外学者主要在三方面进行了研究: (1)关于自译定义。对自译下过定义的主要有 Grutman( 2004)、Popovic( 1976)、Whyte( 2002)等学者。其中 Grutman 的定义不仅“准确” ,还超出关于自译是否是真正翻译的讨论,深入到自译 更为广泛的层面。他不仅认为自译是“翻译自己作品的行为或者是这样一种行为的结果” ,指出了自译可指翻译过程也可是翻译结果,并暗示自译常常用于文学翻译,还将自译分为即时自译和延时自译两种状态,并强调自译文本的内部互文关系。更具参考价值。 ( 2)双语写作视域的自译理论。西方自译研究一个显著特点是立足双语写作视角,如Fitch (1988)、 Beaujour ( 1995)、 Beatson ( 1999)、 Scheiner ( 2000 )、 Liberman ( 2005)、 Trzeciak ( 2005)、 Hokenson & Munson ( 2007)等。最值一提,Hokenson & Munson ( 2007)将自译文本和 自译者同时并置于西方中世纪以来的社会和学术发展史中,从自译实践活动描述和自译理论分析两 个角度,详述了西方翻译史上自译现象:①首次清晰梳理了西方自译史并科学划分为中世纪与文艺 复兴时期( 1100-1600 )、近代时期(1600-1800 )和现当代时期(1800-2000 )等三个发展阶段。 ②对自译与双语写作进行平行研究,认为自译文本的关系可以视作在一个转化性语者的共同带中,以 文化间代表的方式展现了两个文本间的策略性关系。如果把自然双语者称为自然性双语习得者,那么 自译者则可称作策略性双语习得者。这一视角为双语和自译研究提供了新思路。③从“作者中

新形势下农村德育工作实践与探索

新形势下农村德育工作实践与探索在传统教育中,大部分学校和教师都过分关注智育,德育工作滞后,但随着国家、省、市各级依次发布《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素质教育要全面推进的浪潮中,德育工作逐渐被重视起来。在新形势下,要以“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曾记得台湾一位德高望众的教育家高震东说过:“智育没有德育为基础,是犯罪的帮凶;体育没有德育为基础,是暴力的前卫;美育没有德育为基础,是腐化的催化剂。”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并且,很难想象一个对国家、人民无任何责任感、意志薄弱、畏惧困难、不愿劳动、贪图享受的人,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发挥他的智慧才能。有鉴于此,本文只就学校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谈谈个人看法,请专家们指教。 一、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学校德育工作面临困境 1.应试教育观念存在,应试教育体制对德育工作影响短期内无法彻底改变 农村学校发展的滞后性,决定了对农村学校的考核要求和标准普遍不高,检验尺度更多的以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来衡量,为此,农村学校和教师的重心势必会放在学生的分数上,分数是最能反映学生成绩的一个指标,在整个社会普遍追求考试成绩、升学率的大背景下,难免会有学校简单地以升学率、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校内学习时间是固定的,德育工作的时间多了,文化课学习的时间相对就少了,基于应试教育的环境,而本应得到重视的“素质教育”、“德育为首”,却大多被弱化。 2、农村学校德育工作存在孤立现象 德育工作本应贯穿于所有学科,融入于所有教学生活环节的,但是,农村教

在专业课程中进行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和途径_詹秀娟

Journal of Jilin Radio and TV Univer sity No .8,2010(Serial N o .104)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8期(总第104期) 教育理论研究 收稿日期:2010-06-15 作者简介:詹秀娟(1968-)女,江苏泰州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在专业课程中进行渗透 德育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詹秀娟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摘 要:新时期、新背景要求高校革新德育教育方式,改变单纯的灌输模式为间接渗透教育,从多层面、多维度实施德育 渗透教育。专业课程是德育渗透教育的最佳载体,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教育是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新问题。 关键词:专业课程;德育;渗透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08(2010)08-0043-02 德育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对社会个体、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都起着巨大作用。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进行渗透教育,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从而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高尚思想品德,符合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建设人才,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一、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大学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实现个人与社会融合统一,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重要阶段,高校应该按照社会价值标准把大学生培养、教化成符合要求的社会成员。 德育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个人在道德上社会化,即按照符合所在社会的规范和理想的方式去行动。哲学视角认为,德育以“人的存在和全面发展”为理论基础、理论目的和逻辑前提,同样以“人的存在和全面发展”为观察和评估自身的框架设计依据及方法依据。德育宗旨的终极要求就是:“尊重人的存在,实现人的建设和人的发展,塑造完美的人格。”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强调人的自我意识获得自由体现,人的个性及各种需要、各种才能和潜在能力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也强调人的社会关系获得高度丰富。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分为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所做的贡献,是人对社会的责任,是个人作为客体不可推卸的使命;自我价值则在于人的自我发展,表现为人的自我选择,自我超越,自我完善。因此大学生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完美结合是高校德育教育的终极目标。 要使大学生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完美结合,德育教育的内容必须涵盖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生活环境建设、专业课学习、社会实践等等,而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的新课题。 二、德育教育的新途径―专业课渗透教育 21世纪的高校大学生,所处的环境相比以前有很大的改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除了生活条件更优越以外,思想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个性强,有主见,单纯用灌输的方法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是不可能让他们真正接受你的观点并因此而改变的。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丰富,不仅仅是局限于报纸杂志,更多的来自互联网络和手机,互联网不仅信息量大,而且内容更丰富,报道更及时。手机使得不同地域的学生间的信息沟通更通畅更及时,跨越时空与地域的限制,与过去的学生相比,他们的眼界更宽,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更注重自己的感受,对别人的观点和看法不会简单地全盘接受,而是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只有自己认同的才会接受,不认同的相反会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对学生德育教育单纯地硬性灌输,不仅接受效果不好,有可能还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教育方法,变单向说教为双向沟通,变直接灌输为间接渗透。 世界各国虽然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但是在进行德育教育时,都非常重视隐性教育。隐性教育也称隐蔽课程,是指采用不那么明显的隐蔽方式来传递社会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符合本阶级的德育教育。这个概念是美国学者N ·V ·奥渥勒1970年提出的,其特点就是在渗透中达到教育的目的。德育渗透是隐性教育的直接体现,指教育者的意图通过载体对被教育者的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它通过借助载体,建构氛围去感染、陶冶教育对象。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是渗透。 高校专业课程是德育渗透教育的最佳载体。专业课程是高校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内容,在专业课中加强德 · 43·

魅力德育模式初探

魅力德育模式初探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多将学生置于被教育者的地位,而忽视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学 校德育把一些具体的、相对固定的道德原则和传统灌输给学生,这种模式因其系统性、强制 性的特点决定其有长久的生命力,但很明显这种德育模式魅力不够,实效性不强,亲和力较差。因此如何构建一种对学生具有亲和力的魅力德育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魅力德育模式,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广泛开展多种德育活动,进行学科渗透,以 及教师人格的感召和对其行为的评价,使学生主动取得进步。构建这种德育模式应从以下几 个方面努力: 一、优化环境渗透德育魅力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形象地说明了环境的重要作用。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即人为地有意 识地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教育情境。它可以概括为“硬环境”与“软环境”两大方面。硬环境,是指物质环境。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是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优化育人环境、增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学校应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以达到“每一堵墙壁都说话”,“每一寸土地都育人”的目的;软环境,是指师生的群体心理环境,或称精神环境。学校应注 意育人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与教育。由 于学校环境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可控性和导向性,因此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形成和 发展,有着某种决定性的教育意义。 二、在学科教学中彰显德育魅力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德育的主阵地。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充实教育内容,改进教法和学法,优化学生道德认知结构,紧贴时代,彰 显德育魅力。在其它学科教学中教师应把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结合起来,把传授 知识与情感体验、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强化渗透意识,依据学科教材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 和道德品质实际,挖掘教材中德育的内容,进行渗透,做到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如地理课 可以通过对本国资源的了解、考察,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历史课可以通过学习、参观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在活动中体验德育魅力 任何一个道德认识的确立、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都必须让德育主体反复实践,不断体验, 才能形成内化。全面而真实的实践活动,亲身而真切的内心体验,是提高德育魅力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融于学校每一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因此学校的每一项活 动必须有意识的考虑其德育魅力的发挥。因此,我们的德育活动就要符合学生实际,从学生 年龄特点、性格特征出发;从学生的身边小事、生活环境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进行。如针 对学生中存在的热点、模糊问题,可以在学生中展开讨论,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从而 极大地提高学生辨别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并结合重大节日,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爱亲人、 爱同学、爱校、爱国、爱党等方面的系列征文、教育活动,如“感恩父母”、“我心目中的老师”征文等,并主张说身边的事、写身边的人,从而缩小与榜样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德育的魅力。 四、以教师的高尚人格升华德育魅力 学生正处于立德行、塑人格的重要时期,其情感、意志、行为都具有不稳定性,教师的榜样 形象会成为他们最直观的模仿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观 察着、思考着、效仿着。教师的言行、思维方式等等都会长久地萦绕在学生的心中,影响着 学生的观念、行为,甚至是人生道路的选择。“野蛮带来野蛮,仁爱产生仁爱。”因此,对于 中小学学生而言,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其他任何魅力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是任何教科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当前的数学高效教学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知识、轻水平,重结构、轻过程,重理论、轻应用,注入式多、启发式少,学生参与不够深入、教学过程比较封闭。面对这种教学现状,必须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使学生学会学习。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说过“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抓课程改革,就是抓素质教育,抓素质教育必须抓课程改革”。从课堂改革到课程建构,再回归课堂。他们先将国家教材校本化,把教材整合成“授课模板”,组建的教学单元,随即又按照“各取所长,优势互补”的原则实行了教师模块授课调配,教材知识资源的重构、教师教学资源的重组,扮靓了课堂的精彩,课改的精品——高效课堂。根据当前教育教学的形式,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对高效课堂模式正在实行探索,下面就是我的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的心得体会。 一、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改理念指明“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把课堂交还给真正的主人——学生。先从改变学习状态入手——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从提升学习效益开始——让效果好起来。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动,既要求身动,更要求心动和神动。课堂上让学生大声说、相互讲,走到黑板前写。课堂45分钟,先预习,再交流,最后把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使预习——展示——交流,贯彻课堂。

二、高效课堂要改变教师观点,注重教与学的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对高效课堂注重的重点也要变,新课标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学生的情绪状态要注重,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要表达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变“学会”为“会学”从而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这样一种勤于思考的学习好习惯。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成为“四者”:促动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1.教师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变,教师应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2.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还应该成为终身的学者,与学生一起“同学”。只有持续的学习才能改变自身知识结构的单一和知识面的狭窄,才能促动自己的专业持续发展,才能适合社会进步及教育改革的要求,这也是未来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3.一节高效课堂,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这其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教师决定着一节课能否成为优质课、高效课,也就是说“优秀的教师才能上出高效课,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只能上出低效课来”,所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

五步尝试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有效尝试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临河区第二小学 二〇一三年三月

有效尝试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有效尝试是一种教育思想,有效尝试是一种教学原则,有效尝试是一种教学理论,有效尝试是一种教学模式,有效尝试是一种教学方法,有效尝试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的共同精髓:让学生去试一试,在尝试中学习。相信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 一、有效尝试教学理论基础 尝试教学的理论是从古今中外的一些有影响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中吸取的积极因素,又密切结合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和教育革新的实际需求升华而成的一种教学理论。孔子提倡启发式,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先愤后启,先悱后发”,这就是“先试后导”。孟子主张“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学记》提倡:“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这就是“先练后讲”,概括之:“先学后教”。 尝试教学理论提出一个基本观点:“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而且能成功”。两个基本方法:“先试后导,先练后讲”。有效尝试的三个基本特点:阶段+阶梯,有效+方向,体验+探究。有效尝试提出四大基本准则: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练为主线,会为主旨。基本模式的五大环节是:一步尝试,情境导入,以旧引新;二步尝试,尝试导学,探究新知;三步尝试,模拟导练,生成智能;四步尝试,课堂训练,矫正评价;五步尝试,拓展延伸,提升技能。 遵循尝试教学的六大原则是:准备铺垫原则、尝试指导原则、问题探究原则、合作互补原则、即时矫正地原则、民主和谐原则。并提的尝试成功的七大因素: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课本的示范作用、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师生之间的情谊作用。 尝试教学体现三大优势:一是尝试教学克服“满堂灌”,取缔“注入式”,引入体验、探究和合作学习,强调要让学生“尝试”,在尝试中学习,有指导地尝试,力求取得成功。这就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找到一种切实可靠的途径和方法。二是尝试教学对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质量成绩显著。要让学生尝试,教师必须先尝试,要让学生尝试成功,教师必须充分准备,这就大大促进教师去研究学生实际,钻研教材内容,设计辅助手段,充分发挥尝试成功的各种因素,这就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学方式,端正教育思想。三是尝试教学能促进学生的探索精神、尝试精神和创造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参与度,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有效尝试教学的基本模式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实 践 与 探 索 INTELLIGENCE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中学 尹 丽 摘 要: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与一般的知识传授不同,与专业技能的训 练也不同。新世纪以来我国步入了全面蓬勃发展的时期,新的大环境下,学校德育将如何 迎接种种挑战,如何推进德育工作的进步和发展,是当今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本文 尝试从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和探索加以浅析。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 有效探索 中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是初中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之本,德育的最根本就是对人才的培养。德育对保证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教育的根本落脚点就是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德育工作涉及到学生的知识、情感、行为等因素的相互作用,由于社会的加速转型、社会的全面开放、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普及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带来了挑战。班主任在中学的德育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要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及关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营造班级文化,加强师生间的情感的交流,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和德育教育的渗透,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 一、德育教育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德育教育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树立德育工作的新理念。德育的教育过程同样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和活动的过程,核心目标是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教师要建立平等、民主、互动的关系,能够为提高德育工作效果带来积极的因素。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都是平等的,同样具有独立人格。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享有平等的地位,都有表达愿望的权利,双方要互相尊重。在德育工作过程中,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经验和人生阅都比学生丰富,所以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深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传统的教育工作中,师生间的交流是单向的,主要靠教师对学生做思想得说教工作,而且内容比较枯燥、老生常谈,造成学生的厌烦情绪。师生的互动关系可以使师生相互传递情感、观点和思想,师生在相互作用、影响和理解的活动中不断建构道德认知和德育体验。 二、要强调建设班级文化 德育教育需要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做基础。班级文化就是根据班教室环境的布置及要求,构造学习德育的外部 环境,它从一个方面体现着一个班级的 精神风貌。物质文化建设能够帮助班主 任的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环 境优美的教室环境能展现一个班级的文 化气息,能给学生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道德情感。 塑造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对学生 的德育的培养和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 用。加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要培育集体 主义精神文化。班主任可以采取多种形 式来加强学生集体主义和集体荣誉观的 教育。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利益 观,帮助学生从思想上自觉抵御个人主 义和小团体主义等利益观。将传统文化 纳入班级文化建设中,使学生汲取传统 优秀文化的精神力量,获得道德熏陶, 形成健康的道德取向。最后,教师要建 立正确的精神文化导向。班主任必须重 视班级正确价值导向的建立,在学生中 树立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典型 和榜样,对学生产生现实感召力,形成 精神引导,提高学生的道德感。 三、注重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和沟通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可以以 高尚的品格影响学生的道德。身教重于 言教,班主任自身的形象、言谈举止都 影响着学生的品德。班主任要以身作则, 加强师德修养,以良好的举止、高尚的 情操、正确的方式帮助学生的成长。只 有这样,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起 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其次,班主任要以诚挚的情感解读 学生的心灵,满足学生情感与精神的需 要,维护学生的平等人格。在班主任德 育工作中,情感渗透是一种内在的需求, 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化学生的 心灵。在德育工作中,必须用自己真挚 的情感去沟通,给学生亲近和信任的感 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 如此,学生才会敞开内心世界。 四、班主任要积极贪多新方法和新 路径,重视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1、沟通交流法是班主任德育工作 开展的最直接的方式,在和学生沟通交 流之前,班主任应当确谈话目的和内容, 选择好方式,时机和场合。班主任要以 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朋友,真诚对待学 生,使学生摆脱拘束,畅所欲言。在和 学生进行沟通时,班主任要根据学生不 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方法。 2、自主管理法是班主任对学生在 日常生活中进行德育工作的最有效的形 式。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要建立开放的、 民主的的班级管理体制,给学生平等的 选举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让每个学生 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学生在班级管 理的实践要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不断 纠正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这就潜在 地起到了自我教育的作用,使德育工作 在日常班级生活中能够开展。作为班主 任,要让每个学生都有班级主人翁的思 想,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我管 理、自我教育。 3、社会教育法。德育工作是一项 社会性的系统工程,要靠学校、家庭、 社会来共同完成。建立多系统、多渠道、 多层次、多载体的德育网络,班主任要 主动与学校、家庭相联系。一方面,要 与家长沟通,定期与家长联系,帮助家 长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根据学校教学 目标确定家庭教育任务。另一方面,社 会实践环节是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 道德素质的重要方式。班主任要有组织 地使学生从学校课堂走向社会,经受社 会大熔炉的锤炼,提高道德素养。 五、总结 中学德育工作对塑造学生的人格,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有着重要的影响作 用。切实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指导学 生如何做人,帮助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学生为主体,文化 为载体,情感为纽带,加强引导帮助, 达到提高学生整体道德水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仁元:《先声夺人 渐入佳 境——教学导语设计艺术探讨》,《信 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 02期。 [2] 吴义昌:《行动研究法的历 史演变及其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研究的启 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 》,2000年02期。 [3] 王玲:《教学方法的基本问题 与创造性的教学法》,《西南民族大学 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年01期。 295

学校生态德育模式研究

学校生态德育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选题背景: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在知识经济时代被进一步理解为学校 教育不仅要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以适应学习化社会终生发展的要求。而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终身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素质教育,德育是其灵魂,因此,将发展性教育的理念渗透于学校德育,这既是理论发展的必然,也是教育实践的需要。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方面,学校德育有着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实践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上都积累了丰富而有益的经验,但也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1)在道德教育目标上,只注重方向性,缺乏时代性、层次性和生命性,目标过高而未能切近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实际,很少针对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将这些德育目标,化作具体的、富有针对性的情感品质和思想道德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假、大、空?的弊端。(2)在道德教育内容上,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道德标准远离了他们的实际生活、抽象的内容影响了他们的理解、单一的标准影响他们多样化的发展,道德教育与儿童青少年人格和心理塑造处于分离状态。(3)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上,脱离了学生的主体,包括教育的方向、内容、目标主要不是从儿童青少年出在发,而是把他们作为被塑造的客体,造成了与学生主体核心价值的背离,不能适应社会的变迁。(4)在道德教育的形式上,脱离社会及学生的现实。目前学校主要是以灌输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忽视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之间极其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社会层面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学生低参与、甚至不参与的现象。(5)在道德教育方式上,往往过于重视我说你听,我授你受的说教方式,而不重视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真切体验和实践磨练。(6)在德育主体上,往往过分重视学校和教师的育人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体会本学期,我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程,在上课过程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指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此,浅谈一下对这门课的学习心得体会。 不同于以前政治课灌输形式的授课方式,本学期政治课老师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每次课都有不同的老师给我们上课,使我们领略不同老师的上课风采,又使得上课内容更加新颖,使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变得趣味而生动。本学期政治课老师将本节课的内容分成七个主题,分别是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当代中国与实践。每一个专题由最擅长的老师进行讲解,使我们收获颇丰。 学习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使我更加坚定了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切听党指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这不仅因为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而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始终坚持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包括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来自国内的和来自国外的,经济生活中的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困难和风险,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历史和现实证明,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这样的坚强领导核心,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领导能力。 纵观历史的发展,中国能够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步,这与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科学主义密不可分。20世纪后期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苏东剧变之所以发生,从历史原因来说,苏东国家在思想理论、体制制度上长期处于僵化状态,改革的成效不大,经济上的困难诱发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使社会主义逐渐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从现实原因来说,苏东国家主动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