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经济学练习2014年复习(答案)

发展经济学练习2014年复习(答案)

发展经济学练习2014年复习(答案)
发展经济学练习2014年复习(答案)

发展经济学练习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联合国于1990年开始定期公布人类发展指数,以衡量各国的发展程度。人类发展指数由如下三个指标构成

( B )

A、收入分配状况、实际人均收入和成人识字率

B、实际人均收入、成人识字率和出生时预期寿命

C、名义人均收入、成人识字率和出生时预期寿命

D、国民生产总值、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

2、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 C )

A、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是人均产量的增加

B、只要经济增长了,也就意味着经济发展了

C、经济增长是由经济发展促成的

D、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3.经济发展是反映不发达国家( B )

A.经济逐步增长的过程

B.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C.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的过程机

D.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

5.发展经济学目前常用的名词中,对发展中国家的另一个正式称呼是( A )

A.欠发达国家B.穷国C.低收入国家D.落后国家

6.发展中国家最主要的经济特征是( B )

A.失业B.贫困C.缺乏物质资本D.辍学率高

7.第一阶段的发展经济学活跃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其基本主张是( A )

A.唯工业化、唯计划化和唯资本化B.唯工业化、唯市场化和唯资本化

C.强调市场化、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D.强调自力更生、计划化和人力资本

8.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的特征中没有

..( D )

A.唯资本化B.唯计划化C.唯工业化D.唯市场化

9.以下关于发展经济学不正确

...的说法是( A )

A.它是一个曾经兴旺,但已失去活力的学科B.它的研究对象是发展中国家

C.它是一个需要结合发展中国家情况的学科D.它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

10.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 D )

A.亚洲B.非洲C.拉丁美洲D.亚、非、拉三大洲

11.当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 D )

A.完全可以用解释发达国家经济问题的经济学理论方法研究

B.根本不能用解释发达国家经济问题的经济学理论方法研究

C.与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基本相同

D.具有不同于发达国家经济问题的独特性

12.人类发展指数(HDI)所注重的是( D )

A.发展的目的 B.发展的手段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D.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

二、多项选择题

1.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平衡现象,劳动生产率低下,除此以外,发展中国家还存在下述问题(ABE )

A、人口出生率高,人均寿命低

B、劳动力利用不充分

C、需求不充足,产品过剩

D、国家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E、生活水平低,收入差距大

2.劳动生产率低是发展中国家区别于发达国家的主要标志之一。导致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低的主要原因包括( ABCDE )

A.资本缺乏B.技术知识缺乏 C.管理经验缺乏

D.由于知识不完全所导致的市场运作上的困难 E.过多的劳动投入使生产要素配置脱离最佳状态

3.发展经济学在其发展早期(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特别强调( AC )

A.资本稀缺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B.运用市场机制推动经济发展

C.实现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 D.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E.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章经济发展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经济发展线性阶段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D )

A.西奥多·舒尔茨B.阿瑟·刘易斯 C.罗森斯坦—罗丹D.W.W.罗斯托2.在国际依附理论中,中心与外围的关系是( A )

A.发达国家处于中心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依附地位

B.发展中国家处于中心地位,发达国家处于边缘地位

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处于同等地位 D.发达国家依附发展中国家

3.新增长理论将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最终源泉归结为( C )

A.持续的实物资本投资 B.人口的持续增长 C.人力资本和知识的积累D.经济制度的变革4.根据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一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C )

A.与储蓄率成反比,与资本—产出比成正比 B.与储蓄率成反比,与投资率成正比

C.与储蓄率成正比,与资本—产出比成反比 D.与投资率成反比,与资本—产出比成正比5.钱纳里的发展模式把资本积累看成( B )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非充分亦非必要条件6.新增长理论强调( D )

A.物质资本积累 B.技术进步是一个外生变量C.规模收益递减 D.技术进步是一个内生变量7.新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动力,是因为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 C )A.扩大消费,刺激总需求 B.改善人们的消费结构

C.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8.鼓吹自由市场经济力量的作用,倡导国家实现私有化、非计划化和减少政府干预的理论属于发展经济学的( C )

A.第一阶段的理论B.第二阶段的理论C.第三阶段的理论 D.第四阶段的理论

9.罗斯托的线性阶段经济发展理论认为:经济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是( B )

A.为社会起飞创造条件阶段B.起飞阶段C.向成熟推进阶段D.大规模消费阶段

10、增长理论中,_____特别强调技术进步的内生性质,即认为技术进步由经济体系内部因素决定,并且是与经

济增长相互促进的( B )

A、哈岁德-多马模型

B、新增长理论

C、索洛新古典模型

D、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

11.根据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经济“起飞”所需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C )

A.农业和工业中采取了现代的组织技术与方法

B.储蓄率不低于国民收入的10%

C.人口增长率不高于3%

D.经济中出现了新的重要的工业部门,而且能带动辅助部门发展

12.如果资本产出比是3,经济增长率为9%,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计算,储蓄率应为( D )

A.3%

B.6%

C.12%

D.27%

13.刘易斯模型描述了( C )

A.传统农业部门经济的发展过程

B.现代工业部门经济的发展过程

C.从传统农业部门为主向现代工业部门为主的经济过渡过程

D.因经济结构转换使国民生产总值直线上升的过程

14.“只有最小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这是( B )

A.新增长理论的观点

B.新古典主义回潮理论的观点

C.传统的增长理论的观点

D.线性阶段理论的观点

15.在发展经济学中存在着一个新古典主义回潮理论,下列哪个观点不是

..它的主张?( D ) A.重视价格信号的作用 B.应该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经济发展

C.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参加对外贸易D.国家应该在经济发展中起积极作用

16.下列哪个观点不是

..新经济增长理论所着力强调的?( D )

A.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B.技术进步是内生的,是经济体系决定的

C.人力资本积累和知识创新具有外部性D.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会逐渐缩小17.刘易斯两部门模型属于( C )

A.线性阶段理论B.结构变动理论C.国际依附理论 D.新古典主义回潮理论

18.主张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的经济发展理论是( B )

A.线性阶段理论B.结构变动模型C.国际依附理论 D.新古典主义回潮理论

第三章经济增长、贫困与收入分配

一、单项选择题

1.功能分配也叫要素分配,它最注重的是在总体国民收入中( C )

A.各个个人从各要素中获得收入是多少

B.各个个人从某个要素中获得收入是多少

C.每种要素获得的收入所占的百分比

D.各个个人从某个要素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

2.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以基尼系数衡量分配不平等的程度,即随人均收入的增加,基尼系数的数值呈

现( A )。

A.倒U字型

B.正U字型

C.S型

D.直线型

3.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事实证明,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的扩大( A )

A.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直接有关B.起因于不同收入群体有不同的储蓄倾向

C.可为经济发展提供储蓄与投资D.与经济增长的提高根本无关

6.关于收入分配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吉尼系数是吉尼斯公司为衡量收入差距而设计的一个指标 B.吉尼系数的数值在一l和+1之间

C.吉尼系数越高,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 D.洛伦兹曲线越接近对角线,收入分配越平均7.下列关于贫困说法正确的是( C )

A.所有人都认为,迅速的经济增长减少绝对贫困 B.贫困仅仅是经济上的客观现象,与个人心理无关

C.贫困形成和解决与一国的收入分配政策紧密相关D.贫困表明存在不平等,但不表明存在不公平

8..基尼系数等于1,意味着收入分配( A )

A.绝对不平均 B.绝对平均 C.相对不平等D.相对平等

9.在下列吉尼系数中,表示收入分配状况不平等程度最高的是( D )

A.0.2

B.0.3

C.0.35

D.0.4

二、多项选择题

1.吉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一个广泛应用的指标,但其缺陷是( AC )

A.两个国家的吉尼系数即便是相同,但其代表的涵义可能不同

B.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总体比较有时误差较大

C.对低收入组状况的巨大改善反映不够敏感

D.不能准确反映高收入组状况的变化

E.还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2.发展中国家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就必须采取如下政策措施( ABCD )

A.制定一套理顺生产要素价格的政策

B.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C.制定一套能使发展中国家的财产占有、教育机会、就业机会和收入分配发生良性转变的机

制和政策

D.制定一套合理的收入再分配政策

E.增加政府的扶贫资金,积极争取国际援助

4.贫困是指一种状态,具体而言(ABE )

A.吃不饱,穿不暖B.居无定所 C.没有工资D.没有存款 E.无力求学,没有知识

5.发展中国家要想解决贫困问题,就必须制订一揽子相辅相成、连续、配套的政策,这些政策包括(ABCE )A.理顺长期以来扭曲的生产要素价格B.为国民创造均等的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

C.加强收入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D.控制货币发行量E.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的购买支出

第四章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生育的微观经济学表明,发展中国家生育率高于发达国家,其原因之一是( C )

A、发展中国家认为劳动力的增加可以增加产量,从而鼓励生育

B、发展中国家的孩童存活率低于发达国家

C、养育小孩的机会成本在发展中国家比在发达国家低

D、发达国家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比较成功

2.根据人口过渡理论,“高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描述的是人口发展过程的( B )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3.如果发展中国家政府采纳现代微观经济学家庭理论分析所得出的政策建议,就可能( C )

A.提高生育的质量

B.实现人口优化

C.降低生育率

D.减少死亡率

4.人口过渡理论认为,人口增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发达国家正处于第三阶段,其特点是( C )

A.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B.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

C.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

D.低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5.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忽视了一个关键因素,它就是( C )

A.土地的收益递减

B.劳动的收益递减

C.科学技术进步

D.人口增长放缓

6.现代家庭生育理论采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把孩子当作一种特殊的消费品来处理,研究家庭的生育选择

行为。该理论认为生育孩子数量的变化是生育成本相对于其他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对孩子需求的理性经济反应,一般来说( D )

A.家庭收入越高,家庭对孩子的需求越小

B.孩子的净价格越高,家庭对孩子的需求越大

C.所有其他商品相对于孩子的价格越高,需要的孩子数量越小

D.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喜好越强烈,需要孩子的数量越少

7.下面哪一种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政策?( B )

A.进行全国性的爱国卫生运动

B.提高妇女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降低人口增长速度

C.改革各级教育体制

D.制定长远的区域发展规划

8.人口过渡理论对解决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 )

A.降低人口死亡率

B.改善妇女的经济地位

C.降低人口出生率

D.改变人口的构成

9.人口学分析和事实表明( A )

A.较高教育程度和较低生育率相关联

B.较高教育程度和较高生育率相关联

C.较低教育程度和较低生育率相关联

D.受教育程度和生育率无关

10.人口增长过快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中,下列哪一个是不存在

...的?( C ) A.人口增长会加大就业压力

B.人口增长过快增加了政府提供一些基本社会服务的压力

C.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移民压力,影响国际关系

D.人口增长过快加大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

11.抚养负担一般是指一国人口中的( D )

A.残疾人比例

B.0-15岁人口比例

C.65岁以上人口比例

D.0-15岁和65岁以上人口比例

12.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 C )

A.性别比例失调B.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C.人口出生率特别高 D.很多家庭重男轻女13.马尔萨斯提出了低水平人口均衡陷阱理论,认为人均收入总是停滞在维持生存的水平上,其缺陷是( A ) A.忽略了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B.否认了国家采取计划生育的可能性

C.没有考虑国际贸易会提高劳动生产率D.不承认土地面积会逐渐增加

14.马尔萨斯关于人口与粮食问题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 A )

A.粮食的增长速度总是慢于人口增长速度,人们的生活水平将不断降低,最终会退到最低生存的水平,随着

生活水平的下降,人口也将趋于减少,最终回到维持最低生活的水平上

B.不要忽视技术进步,要通过技术进步增加粮食产量,以供养不断增长的人口

C.随着人口压力的增长和收益递减的作用,食物会变得相对稀少,人们为了满足食物的需要,将会相应地提

高土地利用集约程度

D.要重视收入分配,通过均衡收入分配来保证每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15.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B )

A.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B.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

C.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高D.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16.人口过渡理论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会出现三个阶段的变化。根据研究,中国、古巴、智利和斯里兰卡等国,已知进入它们人口迁移的( C )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D.第二、三阶段之间

17.根据现代微观经济学的生育理论,要降低发展中国家的生育率,( B )

A.应该实行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B.给妇女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

C.降低抚养孩子的成本 D.减少对那些多生孩子家庭的社会保障

18.发展中国家人口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D )

A.实现计划生育,降低死亡率 B.实现计划生育,提高出生率

C.鼓励家庭生育,降低死亡率D.实现计划生育,少生优育

二、多项选择题

1.为了发展经济,发展中国家在人口问题上应采取的政策是( ACDE )

A.开展计划生育运动

B.降低人口数量

C.提高人口质量

D.改善社会经济条件

E.提高妇女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2.现代微观家庭生育理论认为,父母对孩子的需求受下列因素影响( BCDE )

A.科学技术水平

B.养育孩子的成本

C.母亲接受教育的程度

D.家庭的收入水平

E.社会人口结构

3.下面哪些结论是符合现代微观经济学家庭生育理论?(ABCD )

A.家庭收入越高,对孩子的需求越大

B.孩子的净价格越高,对孩子需求的数量越低

C.所有其它商品相对于孩子的价格越高,需求的孩子的数量就越大

D.相对于孩子对其它商品的喜爱越厉害,要的孩子就越少

E.年龄越大,对孩子的需求越高

4.企业家精神指的是这样一种精神( ABCDE )。

A.锐意进取

B.首创精神

C.敢于承担风险

D.远见卓识

E.预见性

5.对一个主权国家来说,其经济权力主要表现在( ADE )。

A.征税权

B.签约权

C.处罚权

D.货币发行权

E.经济立法权

6.关于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发展经济学家在哪些方面逐渐达成共识?( BC ) A.人口快速增长可以加快经济增长 B.人口增长并非是生活水平低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基本原因

C.迅速的人口增长确实强化了欠发达问题 D.人口增长带来诸多社会问题

E.人口增长产生了环境压力,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7.关于人口增长,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有(AB )

A.人口增长率在发展中国家更大B.经济发展后,家庭规模趋于下降

C.马尔萨斯人口陷阱不可能逃脱D.提高妇女地位有利于人口增长

E.人口增长将使创新的数量大大提高

8.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特点表现为( ABD )

A.人口的出生率高 B.人口年龄结构年轻

C.人口老年化 D.人口惯性增长E.人口增长率迅速下降

9.过快的人口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 ABCD )

A.加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

B.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压力

C.影响人们的经济福利和生活质量

D.造成社会服务压力

E.增加社会治安压力

第五章教育与经济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学生为了就学由个人或家庭直接承担的各种费用及机会成本称为( B )

A.教育的社会成本

B.教育的个人成本

C.教育的直接成本

D.教育的间接成本

2.强调发展中国家经济中特有的市场不完全性、刚性、短缺、过剩、低供给弹性等固有经济特点,这正是发展中国

家经济现实与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 C )

A.内在联系的表现

B.基本相同之处

C.重要区别

D.毫不相干的论述

3.通过不同国家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 B )

A.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较低

B.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高于发达国家

C.在发展中国家,教育层次越高,投资收益率也越高

D.在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率低于社会收益率

4.一般来说,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之一是人们的态度和价值观;其二是一个国家公民所掌握的技能;其三是

受到劳动人口的( A )的影响。

A.教育和迁移

B.健康和营养

C.成本和效益

D.就业和增长

5.教育的年龄—收益曲线表明( B )。

A.文盲收入较高

B.受教育越多的人,年龄—收入曲线越高

C.年龄—收入曲线都是先下降而后上升,到50岁左右,收入最大

D.以上都错

6.在学生就学时,由个人或家庭直接支付的各种费用和发生的机会成本称为教育的( B )

A.社会成本

B.个人成本

C.直接成本

D.间接成本

7.教育在收入分配方面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 C )

A.扩大社会收入分配差距 B.促进平均分配

C.缩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D.提高受教育者和未受教育者的收入水平

8.在人力资本形成途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 D )

A.用于移民入境方面的支出B.健康方面的投资C.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费用D.教育支出

9.在教育成本中,属于个人间接成本的是( B )

A.学杂费 B.学生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后因继续就学放弃的劳动收入

C.教育上的政府财政支出D.免税成本

10.劳动者素质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 B )

A.创造力B.劳动经验C.知识水平D.健康状况

11.人力资本是指( D )

A.企业雇佣劳动力所支付的工资 B.企业雇佣劳动力所支付的工资及培训等相关支出

C.劳动者接受教育时自己的支出 D.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

12.通过对不同国家的教育投资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和比较,发展经济学认为( C ) A.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投资收益率低于发达国家的教育投资收益率

B.在发展中国家,大学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中、小学教育投资收益率

C.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物质资本投资收益率

D.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社会教育投资收益率都高于私人教育投资收益率13.关于教育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经济学家一般认为,教育能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B )

A.从而扩大人们的收入差距 B.从而缩小人们收入分配差距

C.但不影响收入分配 D.但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14.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是指学生为了求学而( D )

A.支付的学杂费和书本费B.往返学校的交通费

C.支付额外的吃、穿、住费用D.放弃的劳动收入

15.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B )

A.公共教育费用增长太慢 B.教育结构不合理,基础教育被忽视

C.教育结构不合理,高等教育被忽视 D.教育内容陈旧,跟不上现代科技发展的步伐

16.发展中国家的妇女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不仅增加了她们的就业机会,提高她们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率,而且( A )

A.增加了她们的劳动报酬B.降低了抚养孩子的机会成本

C.提高了家庭的社会地位D.降低了男人在家庭中的地位

17.平均来说,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 B )

A.一生的总收入越低B.一生的总收入越高C.工资水平越低D.就业的可能性越低

18.下列有关发展中国家教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公共教育费用增长缓慢

B.基础教育水平很高

C.存在教育“过度”现象

D.入学人数增长缓慢

二、多项选择题

1、如下哪些方面是发展中国教育存在着的显著问题(ABCD )

A、人均教育经费低

B、偏好于高等教育

C、辍学率高

D、教育内容与实际脱节

E、普遍存在着高分低能

2.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是( ABCDE )

A.人均公共教育费用很低

B.入学人数增长迅猛

C.教育结构不合理,基础教育被忽视

D.教育内容不合理,教育与实际严重脱节

E.教育体制扩大了不平等

3.用于进行教育成本——收益分析和决策的主要指标是( BC )

A.期望收益

B.净现值

C.内部收益率

D.预计成本

E.净现金流

4.以提高教育投资效率为中心的教育发展战略和政策包括( ABCDE )

A.改革各级教育体制

B.调整教育投资方向

C.刺激和增加教育投资的个人收入

D.重视发展非正规教育

E.实施适当的教育机会限额分配制度

5.发展经济学通过对不同国家的教育投资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和比较,认为( BCD )

A.发达国家投资收益率最高 B.发展中国家投资收益率最高

C.发展中国家小学教育的投资收益率最高

D.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战略应该把重点放在普及初等教育上

E.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私人教育收益率都大于社会教育收益率

6.以下属于人力资本形成的有(BCD )

A.大学生毕业时为找工作而购置高档服装以提高自我形象B.农民工外出找工时购买车票支出200元

C.中学生购买奶粉饮用 D.国家财政拨款改造校舍

E.一大学女生为改善睡眠而学练瑜珈向教练支付学费

7.教育的社会收益包括(ABCD )

A.提高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B.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C.加强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D.促进生产资料规模的扩大和效能的提高E.增强全体国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能力

8.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有( BCE )

A.生儿育女B.教育培训C.医疗保健D.人际交往E.国内外迁移

第六章发展中国家的就业与经济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每天,每星期)工作的时间少于愿意工作的时间叫做( A )

A、不充分就业

B、隐蔽性失业

C、公开失业

D、自愿失业

2.发展中国家就业增长严重落后于工业增长的原因是( A )

A.现代产业部门容纳就业的数量有限

B.工业增长速度太慢

C.发展中国家对就业问题不够重视

D.发展中国家就业人口增长过快

3.根据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我们知道:在城乡收入差距一定的条件下,城市创造的就业机会越多,则( C )

A.城市的失业率越低

B.农村的失业率越高

C.城市的失业率越高

D.城市和农村的失业率同步下降

4.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中的预期的收入差距主要取决于( C )。

A.农村的收入水平和失业率

B.城市的收入水平和失业率

C.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和获得城市就业机会的可能性

D.中心城市和卫星点的实际路程

5.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在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现代经济和传统经济的并存。故( A )也

可表现为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及不发达区域的经济开发。

A.结构转换

B.总量增长

C.区域拓展

D.制度创新

6.下列不属于

...发展中国家迅速城市化过程中所带来的后果的是( C )

A.城市出现大量失业人口 B.涌入城市的农村流动人口越来越多

C.城市就业率提高 D.城市就业压力增大

7.从理论上预测发展中国家城市失业问题将趋于严重的模型是( C )

A.哈罗德—多马模型 B.新古典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模型C.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D.隐蔽失业模型

8.从事第二选择的非就业活动,比如个人选择上学或从事家务等,属于( C )

A.公开失业

B.提前退休

C.隐蔽性失业

D.自然失业

9.许多发展经济学家把历史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就业增长远远落后于工业增长的现象称为( A

A.产出—就业滞后现象

B.就业增长

C.工业增长

D.产出—就业增长现象

10.许多人好像在农场里或政府里全天工作,但是它们实际上用不着全天工作就能提供相应的劳务,这种现象被称为( B ) A.隐蔽性失业B.伪装的不充分就业C.自愿失业D.公开失业11.产出(Y)的增长率减去劳动生产率(Y/L)的增长率大致等于( A )

A.就业的增长率B.人均收入的增长率C.技术进步率D.资本——产出比率

12.中国城乡综合就业发展战略是( C )

A.大力发展城市工业B.大力发展农村经济C.加强城乡协调发展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速度一般( A )

A.快于工业化的速度B.慢于工业化的速度C.等于工业化的速度D.等于经济增长速度

14.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要解释的问题是( A )

A.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原因

B.人口从城市迁移到农村的原因

C.人口在农村内部移动的原因

D.人口在城市内部移动的原因

二、多项选择题

1、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就业问题主要有( ABE )

A、受过教育的人的失业似乎更严重

B、青年失业率高

C、存在很多的隐蔽性失业

D、失业者从此再也找不到工作

E、有些国家存在童工问题

2.托达罗人口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有( ABC )

A.发展中国家必须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就业机会的不平等

B.发展中国家应当更加重视农业的开发

C.发展中国家必须理顺扭曲的要素价格

D.发展中国家应该限制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E.要从根本上消灭城乡差距

3.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认为:人口迁移不只是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反应,而且主要是对预期收入差距的反应。预

期收入差距的主要决定因素有( ABE )

A.农村实际收入水平

B.城市就业机会

C.农村失业率

D.城市工业发展水平

E.城市实际收入水平

4.属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不充分

...利用的情况有( ABCDE )

A.公开失业B.不充分就业C.隐蔽性失业D.被损害的劳动者E.不生产的劳动者

5.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认为,乡—城人口迁移的规模取决于( AE )

A.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差异B.城市和农村的失业率

C.城市和农村的空间距离D.城市和农村的人口相对密度E.城市和农村的预期收入差距

6.下列关于发展中国家就业(失业)的说法正确的有( ABCE )

A.青年失业率高

B.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容易就业

C.存在使用童工现象

D.失业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影响比较小

E.就业增长落后工业增长

第七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1.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发现,促使美国农业生产的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D )

A.资本存量的增加

B.土地的增加

C.劳动力数量增加

D.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

2.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发展障碍之一是( D )。

A.资金过剩

B.资源匮乏

C.制度不完善

D.资金短缺

3.弗里德曼认为人们往往把他们的消费和储蓄与下列哪一项联系在一起?( C )

A.实际收入B.可支配收入C.永久性收入D.财富水平

4.关于储蓄—投资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不正确

...的是( B )

A.高增长促进高储蓄,高储蓄反过来又促进高增长 B.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C.储蓄—投资率高不一定保证经济高增长 D.没有一定的储蓄—投资水平就不可能取得高增长5.物质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 C )

A.互不相关 B.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条件 C.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D.前者是后者的充要条件

6.在私人储蓄理论中,阶级收入假说的提出者是( C )

A.凯恩斯B.弗里德曼C.卡尔多D.多马

7.国内私人储蓄的两个来源是( A )

A.公司储蓄和私人(家庭)储蓄

B.外国援助和私人外国储蓄

C.外国直接投资和债务性融资

D.公司储蓄和国外借款

8.卡尔多认为( B )

A.工人比资本家的储蓄倾向高

B.工人比资本家的储蓄倾向低

C.工人和资本家的储蓄倾向一样

D.工人和资本家两者的储蓄倾向无关

9.国内储蓄包括( D )

A.国家强制性储蓄和私人储蓄

B.国家税收和私人储蓄

C.国家税收、企业储蓄和家庭储蓄

D.国家强制性储蓄、国家税收、企业储蓄和家庭储蓄

10.按照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 A )

A.家庭消费是其“永久”收入的一个固定部分,而储蓄则来自“暂时”收入

B.家庭消费是其“暂时”收入的一个固定部分,而储蓄则来自“永久”收入

C.家庭消费和储蓄都是“永久”收入的固定部分

D.家庭消费和储蓄都是“暂时”收入的固定部分

11.国内储蓄主要有两个来源,即( C )

A.公司储蓄和个人储蓄B.公司储蓄和公共储蓄

C.公共储蓄和私人储蓄D.私人储蓄和政府对外援助

12.企业以保留利润的形式沉淀下来的资金通常被称为( D )

A.私人投资B.公共储蓄C.公司投资D.公司储蓄

1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速度一般( A )

A.快于工业化的速度B.慢于工业化的速度

C.等于工业化的速度D.等于经济增长速度

14.在储蓄决定因素的分析中,提出绝对收入假说的经济学家是( A )

A.凯恩斯B.希克斯C.弗里德曼D.卡尔多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物质资本形成表述正确的有(AE )

A.它指的是机器、设备、工具的增加B.物质资本形成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

C.国内储蓄和国际储蓄在资本形成中的作用对于所有国家是一样的 D.它与人力资本投资无关

E.相对物质资本,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上升

2.对私人储蓄行为的研究主要有如下几种理论,它们是( ABC )

A.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

B.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

C.卡尔多的“阶级收入”假说

D.凯恩斯的“相对收入”假说

E.弗里德曼的“绝对收入”假说

3.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形成过程包括( BCE )

A.吸引外资

B.通过金融和信用机制集聚发展资金

C.投资形成实物资本

D.通过国家征税筹集资金

E.增加实际储蓄数量

4.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的基本步骤包括( BDE )

A.增加收入B.增加实际储蓄数量C.增加金融机构数量D.通过金融机构聚集资金E.实施投资行为

第十二章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

1、在发展中国家,很多农民拒绝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要素,其主要原因是( B )

A、传统的农民很保守,难以适应新生事物

B、农民承受风险的能力低

C、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要素超越了农民的能力

D、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要素价格过于昂贵

2、绿色革命是指( C )

A、崇尚天然、无污染的农产品

B、应用生物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C、开发和推广矮秆、高产、耐肥的小麦、玉米、水稻等品种

D、加强绿化以保护环境

3.尽管新的生产要素能够提高农业产量,但在现实中往往能看到许多传统农民拒绝接受和采用这种包含着新的技术

变化的许多生产要素。这是因为( D )

A.传统农民是保守的

B.传统农民懒惰

C.传统农民不愿进行过多的劳动

D.农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差

4.绿色革命就是( B )

A.对动物和森林实现彻底的保护,避免对野生动物乱捕乱杀,对森林乱砍乱伐

B.推广和应用粮食优良品种

C.农业生产广泛运用基因工程技术

D.广泛播种和生产绿色食品

5.关于农业的作用,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 D )

A.为以城市产业工人为中心的非农业部门的人口提供粮食

B.为仪器加工、烟草、纺织、制革等工业部门提供原材料

C.通过以农产品为主的初级产品出口,为经济发展提供紧缺的外汇

D.只是为工业部门提供各种服务,属于辅助性的作用

6.尽管新的生产要素能够提高农业产量,但是在现实中往往能看到许多传统农民拒绝接受和采用这种包含新的技术变化的生产要素。这是因为( D )

A.传统农民是保守的B.传统农民懒惰

C.传统农民不愿改变传统生产方式D.传统农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差

7.按照经济学家舒尔茨的观点,传统农业所不具备

...的特点是( D )

A.传统农业生产技术非常落后B.传统农民对市场及价格变化的反应很灵敏

C.贫穷但很有效率D.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庞大

8.农业在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包括

...( C )

A.食品贡献B.原料贡献C.人力资本贡献D.外汇贡献

9.强调发展农业的经济学家是( D )

A.罗斯托B.赫尔希曼C.刘易斯D.舒尔茨

10.“绿色革命”就是指在农村( C )

A.扩大耕地面积 B.扩大森林覆盖面积 C.推广优良品种D.推广农药化肥的使用技术

11.专门对忽视农业的经济理论进行批判的经济学家是( A )

A.舒尔茨

B.刘易斯

C.拉尼斯

D.费景汉

12.配第——克拉克法则是关于经济发展过程中( D )

A.居民食物支出在其收入中所占比例变化的规律 B.人口增长与食物供给关系变化的规律

C.经济成长阶段变化的规律 D.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相对比重变化的规律

13.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认为( C )

A.农村劳动力流出,不会降低农业生产率 B.从事传统农业劳动的农民对市场价格变化的反应不敏感C.尽管传统农业技术落后,农民贫穷,但资源配置很有效率

D.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促使他们尽快转移到城市

二、多项选择题

1、在经济发展中,农业所做的贡献主要有( ABCDE )

A、食品贡献

B、市场贡献

C、要素贡献

D、外汇贡献

E、原料贡献

2.传统农业具有以下特征( ABCE )

A.技术落后

B.农民虽然贫穷,但是他们的生产很有效率

C.农民对市场价格反应灵敏

D.当价格上升时,农产品供应量增加

E.每个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狭小

3.传统农业落后和停滞的原因是(ABCD )

A.生产要素没有变化

B.生产技术没有变化

C.人们对拥有经济物品的偏好和动机长期保持不变

D.人们对获取服务的偏好和动机长期保持不变

E.农业投资收益率很低

第十三章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1、_____主张对工业、农业、外贸、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和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但按不同比例

地进行大规模投资,使国民经济各部门按不同比例全面发展,一举实现工业化。( A )

A、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

B、完美的平衡增长理论

C、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

D、不平衡增长理论

2、工业化是指( B )

A、用机器生产替代手工劳动

B、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

C、农业产量降低,工业产量增加

D、在农业中采用先进的技术

3.纳克斯提出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属于( B )

A.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

B.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

C.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

D.不平衡增长理论

4.几种不同形式的平衡增长理论共同强调的是( B )

A.经济增长率是第一位的

B.大规模投资的重要性和全面平衡的增长

C.不采取国家干预

D.通过引致投资最大化项目带动其它项目

5.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用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比例衡量工业化程度,其中世界各国

工业化程度最高的霍夫曼比例是( A )

A.小于1

B.1±0.5

C.2.5±1

D.5±1

6.为了克服供给方面的“不可分性”和需求方面的“互补性”,斯特里顿主张根据各产业部门产品的收入弹性

和价格弹性的大小,确定对各产业部门不同的投资比例和增长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以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动态平衡增长。这种理论属于( D )

A.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

B.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

C.不平衡增长理论

D.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

7.东亚工业化模式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不包含

...( B )。

A.实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

B.政府主导型的计划经济

C.发展资金主要依靠内部积累

D.重视科技和教育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东亚增长模式的提法是( A )

A.发展资金主要依靠在境外发行债券B.实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

C.政府干预较强D.重视科技和教育

9.下列关于工业化涵义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B )

A.工业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B.工业化并不是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

C.工业化既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也是一个世界的概念

D.工业化与产业革命、技术革命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10.主张对各工业部门同时按照同一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以此克服经济中存在的不可分性,使整个工业按同一速度全面增长,达到实现工业化的目标。这一理论称为( B )

A.不平衡增长理论B.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C.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D.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

11.东亚模式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可以归纳为( A )

A.出口导向、政府干预、高储蓄以及重视科技与教育

B.进口替代、市场自由化、高储蓄以及重视科技与教育

C.进口替代、市场自由化、刺激消费以及重视科技与教育

D.出口导向、市场自由化、吸引外资以及重视科技与教育

12.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属于( A )

A.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B.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

C.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D.不平衡增长理论

13.下列关于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关系表述错误

..的是( C )

A.相互补充B.相辅相成C.相互对立D.目标与手段的关系

15.下列有关霍夫曼系数与工业化程度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B )

A.霍夫曼系数越大,工业化程度越高 B.霍夫曼系数越大,工业化程度越低

C.霍夫曼系数越小,工业化程度越低

D.霍夫曼系数越大,表明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大

16.东亚工业化模式是指战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高速持续增长及其运行方式。其主要特征是( C ) A.实行了平衡增长的发展战略B.实行了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

C.实行了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D.实行了没有政府干预的市场化发展战略

19.某个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效应”可以用( A )

A.该产业自身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来衡量

B.与其“前向联系”产业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来衡量

C.与其“后向联系”产业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来衡量

D.与其“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产业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来衡量

20.霍夫曼比例是衡量工业化程度的一个指标,它是指( D )

A.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B.工业净产值占国内生产净值的比例

C.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值的比例 D.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生产资料工业净产值的比例

22.按照赫尔希曼提出的“联系效应”理论,钢铁工业前向联系的部门是( B )

A.采矿业B.机械制造业C.农业D.纺织农业

23.霍夫曼比例是衡量( C )

A.城市化程度的指标

B.产业化程度的指标

C.工业化程度的指标

D.技术进步的指标

二、多项选择题

1.发展中国家政府应该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包括( ABCE )

A.连接各大城市的铁路

B.高速公路

C.机场

D.大型购物中心

E.港口和码头

2.东亚工业化模式是“二战”后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之一,其特点是( BDE )

A.实现进口替代的工业化发展战略

B.实行出口导向的工业化发展战略

C.实行自由市场经济,政府很少干预

D.实行较强的政府干预

E.重视科技和教育

3.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有以下哪几个特点?(BCDE )

A.要素资源的配置是通过掠夺性手段实现的

B.追求利润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

C.借助于奴隶贸易等形式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

D.以私有制为基础

E.工业化进程一般采取由轻工业到重工业、再到交通运输和其它产业部门的顺序

4.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具有的特点包括(ACDE )

A.实行“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B.实行“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战略

C.实行较强的政府干预D.依靠内部积累筹措发展资金E.重视科技和教育

三、名词解释

1.贫困和贫困线:贫困是一种状况,是一种吃不饱、穿不暖、居无定所、没有工作、无力求学、没有知识的状

况,是一种面临危险和紧急状况而孤立无援、毫无办法的状况。如果一个人的消费或收入水平低于满足其基本需求所必须的最低水平,就会被视为处于贫困状态,这个最低水平被称为“贫困线”。

2.产出—就业滞后现象:指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虽然产出的增长速度很高,但是即使在这种高速经济增长

的年代,就业的增长也远远落后于工业的增长,这种现象也被被称为无就业的增长。

3.经济成长阶段论:又称作“罗斯托模型”,罗斯托认为,根据各国发展的历史事实,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都需要经历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和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4.哈罗德-多马模型:哈罗德认为,每一个国家的经济都要替换已经损坏的资本货(建筑、设备或其它物品)以

使经济能够按原有的规模持续发展,所以必须把国名收入中的一部分节约下来,要使经济增长,不仅要替换原有的已经损坏的资本货,还必须在现有的资本存量基础上增加新的投资(净投资)。

5.刘易斯两部门模型:指不发达国家是由两个部门组成的,一个是传统的、人口众多的、仅仅能维持基本生存

的农业部门,该部门特点为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第二个部门是城市中的现代工业部门,该部门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也是接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部门。刘易斯关注两个过程:一个是农业部门劳动力的向外转移,另一个是现代部门的产量增长和就业增长。这两个过程都是由现代部门的产量增长所带来的,它们转移或扩张的速度取决于在现代部门中投资的多少和资本积累的高低。

6.人口转变理论:是指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

(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曾长率)的过渡。

7.人力资本:指体现在人力资源身上的、以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一种非物质资本。

8.马尔萨斯人口陷阱:指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料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

9.倒“U”形假说:也称“贝克尔境界”,指当一个人处于轻度兴奋时,能把工作做得最好。当一个人一点儿兴奋都没有时,也就没有做好工作的动力了;相应地,当一个人处于极度兴奋时,随之而来的压力可能会使他完不成本该完成的工作。

10.进口替代战略:指用农业中的收益(如出口原材料获得的收入)发展过去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需要的部分工业品的生产。又分为初级进口替代和次级进口替代。

11.金融抑制:指政府通过采取使金融价格发生扭曲的利率、汇率等在内的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过多干预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发展滞后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

12.金融深化: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严格管制,使利率和汇率为反映资金供求和外汇供求对比变化的信号,从而有利于增加储蓄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13.出口导向战略:也称出口替代战略,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初级产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14.华盛顿共识:指20世纪80年代,由主要的国际多边经济机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主要债权国家和债权银行,在为拉美国家的偿债危机设计所谓“调整计划”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政策主张。

15.资本形成:指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如何筹集足够的、实现经济起飞和现代化的初始资本。

16.微观经济学家庭生育理论:指孩子被当做一种特殊种类的消费品( 在发展中国家可能是一种投资品)。这样一来相对于其他商品,生育成为消费者( 家庭) 对孩子需求的理性经济反应。在家庭收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家庭按照其偏好选择最优的消费品组合,即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那么,在存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情况下,其他因素不变,想得到的孩子数量与家庭收入、孩子净价格、其他商品的相对价格和相对于孩子对其它商品的偏好程度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

17.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假定农业劳动者迁入城市的动机主要决定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差异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越多。托达罗认为,在任一时期,迁移者在城市现代部门找到工作的概率与现代部门新创造的就业机会成正比,与城市失业人数成反比。

18.工业化: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并达到占统治地位的过程,及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以农业占统治地位向工业占统治地位的转变,它使一个国家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现代的工业国。

19.霍夫曼比例:指霍夫曼以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生产资料工业之间的净产值比例来衡量工业化程度,这一比例被称为霍夫曼比例。

20. 城市首位度:也称首位城市指数,指一个国家(地区)最大城市人口数与第二大城市人口数之间的比值,它通常用来反映该国(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度。

21.绿色革命:指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发和推广以矮秆、高产、耐肥的小麦、玉米、水稻新品种来提高粮食产量。

四、问答题

1.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1)发展中国家普遍生活水平偏低,收入差距大;(2)劳动生产率普遍低下;(3)人口出生率高,平均寿命短;(4)失业率高,劳动力利用不充分;(5)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经济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平衡现象。

2.试述东亚工业化模式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答:东亚工业化模式是指战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高速持续增长及其运行方式,是一种混合的工业化模式。主要特点表现为:(1)实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2)较强的政府干预;(3)发展资金主要依靠内部积累;

(4)重视科技和教育。

启示:我国的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学习东亚国家成功的经验,扩大对外开放,增加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促进技术进步;另一方面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加大改革力度,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实行国有经济和私有经济共同发展,同时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3.传统农业的特征及落后的原因?改造传统农业有哪些基本途径?

答:特征:(1)传统农业技术非常落后;(2)“贫穷但很有效率”,这是舒尔茨针对传统农业所做的著名论断;

(3)传统农民对市场及价格变化的反应是灵敏的;(4)传统农业中每个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狭小,特别是在一些人口稠密的亚洲国家更是如此。

落后原因: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落后和停滞是因为它陷入了一种低水平的均衡。这种均衡由两个基本条件所致:一个是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和技术没有变化;另一个是传统农业中人们对拥有获取得经济物品和服务的偏好、动机长期保持不变,仍保留着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生活习惯。由于传统农业中资源配置的效率很高,在不改变技术水平的情况下增加传统的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益并不能高于投入成本,因此传统农业的投资效益率是很低的。

途径:(1)引进新的生产要素,这些新的生产要素包含着技术变化,比如高产品种、化学肥料等;(2)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即对农民进行教育、在职培训以及提高健康水平;(3)建立一套适于传统农业改造的制度。

4.怎样认识新经济增长理论对认识经济增长源泉和决定因素的贡献?(第八章P169)

答:80年代出现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作为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重新思考,在开创新的研究领域、开创新的视野与新的方法等方面有重要意义。(1)针对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中把技术进步当作外生因素的缺陷,新增长理论把经济增长源泉内生化,提出对持续经济增长有决定意义的是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2)针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收益递减和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源泉不仅自身能够形成递增的收益,而且能使物质资本和劳动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保证了经济的长期增长。(3)提示了技术进步与投资相互促进的机制。

5.试述对经济增长源泉和决定因素的主要传统观点及其缺陷。(第八章P168)

答:主要观点:(1)以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为代表的资本决定论;(2)以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为代表的技术决定论;(3)人力资本决定论;(4)制度决定论。

缺陷:(1)单纯强调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作用的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现在已经证明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受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批评;(2)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强调技术进步的巨大作用,但是,他把技术进步看做是一种经济体系之外的“外生变量”,限制了它的洞察力和应用价值;(3)这些经济增长理论都是以要素规模收益递减为理论的假设前提。

6.人口增长过快在哪些方面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答:(1)人口的过快增长会极大影响发展中国家改变落后面貌、减轻和消灭贫困的努力,加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2)人口过快增长会极大增加就业压力;(3)人口过快增长还会影响人们的经济福利和生活质量;(4)人口过快增长还加重了发展中国家政府提供一些基本社会服务的任务。

7.三种人口理论的内容及意义

答:内容:(1)人口过渡理论。他试图解释为什么所有发达国家或多或少都经历了同样的人口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于高出生率和近乎相等的高死亡率的共同作用,人口增长一直稳定或非常低;第二阶段,伴随着现代化更为进步的医疗卫生、健康饮食和高收入以及其他的进步导致死亡率显著降低,然而出生率却没有随之降低,从而高出生率和不断降低的死亡率导致人口迅速增长;第三阶段,当现代化的力量和影响以及发展引起生育率开始下降,出生率不断下降与较低的死亡率使得人口增长很少或不增长。

(2)马尔萨斯人口陷阱。除非被日益减少的粮食供给所抑制,人口将以几何级数增长,同时,由于固定生产要素—主要是土地的收益递减,粮食供给只能大致以算术级数增长。每个人耕种的土地越来越少,对粮食生产的边际贡献率就会逐步下降,由于粮食供给的增长不能与不断扩大的人口保持同步,人均收入将下降到如此之低,以致于到了一个仅能或稍微高于维持生存的水平而导致人口稳定。

(3)现代微观经济学家庭生育理论。孩子被当做一种特殊种类的消费品( 在发展中国家可能是一种投资品)。这样一来相对于其他商品,生育成为消费者( 家庭) 对孩子需求的理性经济反应。在家庭收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家庭按照其偏好选择最优的消费品组合,即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那么,在存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情况下,其他因素不变,想得到的孩子数量与家庭收入、孩子净价格、其他商品的相对价格和相对于孩子对其它商品的偏好程度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

意义: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是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口增长与资

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除了采取限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措施外,发展中国家还应当解决人口过度增长背后的欠发达的社会和经济条件。

8.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答:(1)用于教育方面的投资;(2)用于保健方面的投资;(3)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费用;(4)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

9.为什么工业化未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

答:(1)今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历史上的经济增长有本质的不同,通过扩大现代产业部门以解决失业问题的方法不能强调太多;

(2)与发达国家的历史情形对照,发达国家工业化的速度比城市化的速度快得多,工业中劳动力的百分比总是比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口的百分比高,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步伐比城市化的步伐缓慢得多,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里,城市人口的百分比大大超过在制造业部门中工作的人口百分比。在这种人口结构的经济环境下,完全依赖于加速现代产业部门的增长来解决不断增长的失业问题是不现实的。

10.试述托达罗—城乡人口迁移模型及其在发展中国家解决就业问题上的政策含义。

答: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是关于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从农村向城市移民过程的原因的一种解释。与以往经济学家用城乡收入差距解释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不同,托达罗认为,人口的乡城迁移,不只是对收入差距的反应,而且还包含对城市就业机会的预期,或者说,是对城乡预期收入差距的反映。

政策含义: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对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大规模从乡村到城市的移民现象的解释更加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因此该模型所做的分析确实对发展中国家的收入与就业政策、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发展和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1)发展中国家必须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就业机会的不平等;(2)发展中国家应当重视对农业的开发和农村的综合建设问题;(3)消除由工资补贴等引起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在工资上的要素价格扭曲,理顺价格,使发展中国家的资源配置更为合理。

11.论述刘易斯模型的积极意义和主要缺陷

答:积极意义:刘易斯模型实际上描述了一个从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向以现代工业部门为主的经济过渡的整个过程,这一模型描述了历史上发达国家的历史演进过程,指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处理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增长的关系的重要性。

缺陷:刘易斯模型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和制度相比较可发现该模型中的一些暗含假定并不适合发展中国家的情况:(1)该模型暗含假定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劳动和创造就业的速度与现代工业部门资本积累的速度成比例;(2)该模型假定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城市是一种充分就业状态;(3)该模型假定,发展中国家里的现代工业部门的工人工资在农村剩余劳动没有完全被吸收之前是固定的,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12.试论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及资本形成的基本步骤。

答:重要性:(1)没有物质资本存量的增长,也很难取得任何形式的经济增长,所以资本形成被当成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2)虽然高储蓄率本身不能保证取得迅速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也不能保证贫困水平降低,但是有证据表明高储蓄率确实伴随着迅速、可持续和稳定的经济增长以及贫困问题的解决和贫困人口的减少。(3)在储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良性循环:高经济增长会促进比较高的储蓄,而较高的储蓄反过来又会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

基本步骤:(1)必须增加实际的储蓄数量,以便为投资者储蓄资金;(2)通过金融与信用机制从各种不同来源聚集可投资的资金,并使投资者容易利用这些资金;(3)投资行为本身,即通过投资使这些资本资源转化为实际的物质资本存量增长。

发展经济学-新系统-作业题及答案-2012.8

发展经济学-新系统-作业题及答案-2012.8

发展经济学-在线作业_A 一单项选择题 1. 两缺口模式理论认为,如果投资___b____储蓄,则出现储蓄缺口。 (5.0 分) a 等于: b 大于; c 不等于; d 小于; 2. 两缺口模式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积极弥补储蓄缺口: b (5.0 分) a 减少出口或扩大进口; b 引进外资。 c 减少投资或扩大储蓄; d 扩大出口或减少进口。 3. 发展中国家大量引入外资的理论依据: b (5.0 分) a 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 b 两缺口模型; c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d 大推进理论; 4. 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平衡现象,劳动生产率低下,除此以外,发展中国家还存在下述问题: a (5.0 分) a 生活水平低;

b 需求不充足,产品过剩; c 国家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d 文化落后 5. 在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之和小于__c____的条件下,增加出口有利于提高总需求水平并增加国内就业量。 (5.0 分) a 3。 b 0; c 1; d 2; 6. 如下哪些论点是两缺口模型的结论: a (5.0 分) a 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外资解决国内的储蓄缺口; b 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外汇缺口和GNP缺口; c 外汇缺口的存在一定会产生储蓄缺口; d 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产生了发展中国家的外汇缺口。 7.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 a (5.0 分) a 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b 一个阶段的发展能够自动生产一个阶段的发展; c 经济增长能够自我维持; d 在发展过程中尽量提高经济增长率; 8. 在经济核算理论中,国民收入增长率大于国民资源(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增长率之差被称为: c (5.0 分) a 劳动剩余; b 储蓄缺口;

【良心出品】发展经济学试题答案

发展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几种不同形式的平衡增长理论共同强调的是( ) A.经济增长率是第一位的 B.大规模投资的重要性和全面平衡的增长 C.不采取国家干预 D.通过引致投资最大化项目带动其它项目 2.尽管新的生产要素能够提高农业产量,但在现实中往往能看到许多传统农民拒绝接受 和采用这种包含着新的技术变化的许多生产要素。这是因为( ) A.传统农民是保守的 B.传统农民懒惰 C.传统农民不愿进行过多的劳动 D.农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差 3.以下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是( ) A.金融比率 B.流动性金融资产 C.国民生产总值 D.净金融资产 4.发展中国家税收中的征收成本较低的税是( ) A.进口关税 B.所得税 C.土地税 D.农业税 5.以下关于政府政策失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扭曲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反应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C.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削弱的现象 D.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加强的现象 6.( )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A.资本决定论 B.技术决定论 C.人力资本决定论 D.制度决定论

7.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发现,促使美国农业生产的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本存量的增加 B.土地的增加 C.劳动力数量增加 D.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 8.发展中国家就业增长严重落后于工业增长的原因是( ) A.现代产业部门容纳就业的数量有限 B.工业增长速度太慢 C.发展中国家对就业问题不够重视 D.发展中国家就业人口增长过快 9.学生为了就学由个人或家庭直接承担的各种费用及机会成本称为( ) A.教育的社会成本 B.教育的个人成本 C.教育的直接成本 D.教育的间接成本 10.强调发展中国家经济中特有的市场不完全性、刚性、短缺、过剩、低供给弹性等固 有经济特点,这正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现实与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 ) A.内在联系的表现 B.基本相同之处 C.重要区别 D.毫不相干的论述 11.新古典主义回潮理论建立在两种理论基础之上,这两种理论基础是( ) A.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和新增长理论 B.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C.新增长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D.公共选择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 12.功能分配也叫要素分配,它最注重的是在总体国民收入中( ) A.各个个人从各要素中获得收入是多少 B.各个个人从某个要素中获得收入是多少 C.每种要素获得的收入所占的百分比 D.各个个人从某个要素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 13.如果发展中国家政府采纳现代微观经济学家庭理论分析所得出的政策建议,就可能 ( )

发展经济学_在线作业

发展经济学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7-11-08 22:12:13 一、单选题 1. (5分)在经济核算理论中,国民收入增长率大于国民资源(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增长率之差被称为: A. 就业不足; B. 余值增长率; C. 劳动剩余; D. 储蓄缺口;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发展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2. (5分)在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之和小于______的条件下,增加出口有利于提高总需求水平并增加国内就业量。 A. 0; B. 1; C. 3。 D. 2;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发展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3. (5分)两缺口模式理论认为,如果投资_______储蓄,则出现储蓄缺口。 A. 小于; B. 大于; C. 不等于; D. 等于: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发展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4. (5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 A.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B. 经济增长是由经济发展促成的; C. 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是人均产量的增加; D. 只要经济增长了,也就意味着经济发展了;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发展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5. (5分)阳光、空气、水分等属于:

A. 生态资源; B. 生物资源; C. 不可再生资源; D. 矿产资源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发展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6. (5分)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受到的冲击比较小,其主要原因之一是: A. 中国的外债非常少; B. 中国在金融自由化上采取了审慎的政策,将自由化的程度限制在 与金融部门发展相适应的水平下; C. 中国经济的规模足以抵御危机的冲击。 D. 中国意识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提前采取了防范措施;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发展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7. (5分)纺织业的发展带动了棉花生产,这种现象被赫尔希曼称为: A. 前向联系; B. 后向联系;

发展经济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参考)

发展经济学名词 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目前在发展理论文献中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狭义结构主义把世界经济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发达国家属于中心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属于外围国家,二者的生产结构有很大差别。国际贸易的收益更多由中心国家获得。外围发展中国家会陷入失业、外部不均衡和贸易条件的恶化的恶性循环。广义的结构主义认为这个世界不像新古典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可以灵活调整的,价格机制的作用是有限的,变迁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国家干预是有必要的 新古典主义:是与结构主义相对的一种世界观,它认为世界是灵活的,市场总是趋于均衡,价格机制可以良好地发挥作用。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最好机制 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取决于劳动力的年平均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年平均增长率。在资本与劳动、资本与产量的比例既定时,自然增长率是一个国家能够实现的最大增长率,它还是适应劳动力增长情况,实现充分就业的增长率 稳态:在经济中存在一个资本存量变动为零的资本存量水平,在这个水平上,改变资本的几种力量正好平衡,这一资本存量水平被为资本的稳态水平.稳态代表了经济的长期均衡,不论经济的初始水平如何,它终究要走向稳态。 贫困性循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是1953年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资本匮乏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他认为:在供给方面,一国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人们将要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了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低,低储蓄能力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一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一低生存率—低产出—低收入“恶性循环;在需求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意味着低购买力和低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致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低资本形成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低下,低生产率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这样,也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一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一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恶性循环. 大推进理论:大推进理论。这是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之一罗森斯坦-罗丹(Rosenstein-Ronda, P. N.)提出的关于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理论他认为,资本的供给是不可分的,交通、通讯、供水、电力、学校、医院等等都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而相配套才能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投资要达到最小规模才能同时建成这些基础设施,工业化也因缺

发展经济学试题A及答案

1.新古典主义: 2.发展经济学: 3.隐蔽失业: 4.“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处于南半球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又叫南方国家() 2.国际依附理论认为,在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下,发达国家处于中心支配地位, 发展中国家处于被支配的边缘地位,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通过市场进行平等的交换。 () 3.资金短缺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障碍,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关键取决于资 本的数量。() 4.知识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既知识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5.在固定汇率制度下,降低利率就能达到降低利率和刺激本国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 增长的目的。() 三、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 2.为什么用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全面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 3.中国为什么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4. 如何理解平衡与不平衡两种发展战略的对立统一关系? 四、论述题(30分): 中国二元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中国怎样才能实现从二元经济到一元现代经济的转变?

1.新古典主义:是与结构主义相对的一种世界观,它认为世界是灵活的,市场总是趋于均衡,价格机制可以良好地发挥作用。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最好机制。 2.发展经济学: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方国家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经济学分支学科,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兴起,在经济学的体系中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主要研究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经济学。 3.隐蔽失业:许多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不发达国家失业的特点之一就是“隐蔽性失业”。因为在这些国家里,人口压力问题是发生在货币工资经济发展之前的自给经济环境里的。由于大家庭制度的存在,许多家庭成员依靠有限的土地产品在低于自给的水平下也可以生存下去,许多在工资体系下本来要挨饿的人受亲属的维持而处于隐蔽性失业状态。 4.“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是1953年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资本匮乏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他认为:在供给方面,一国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人们将要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了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低,低储蓄能力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在需求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意味着低购买力和低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致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低资本形成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低下,低生产率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这样,也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处于南半球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又叫南方国家(×) 2.国际依附理论认为,在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下,发达国家处于中心支配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被支配的边缘地位,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通过市场进行平等的交换。(×) 3.资金短缺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障碍,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关键取决于资本的数量。(×) 4.知识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既知识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5.在固定汇率制度下,降低利率就能达到降低利率和刺激本国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三、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各不相同的概念。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产品和劳务的实际产量的增长,可以用GNP、GDP的总量或其人均数来衡量。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的增长,还包括生活质量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经济发展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生活质量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增长,二者密不可分。对发展的定义多种多样, 目前,托达罗对经济发展的解释广为流行。托达罗将发展定义为“一个社会或社会体系向着更加美好和更为人道的生活的持续前进”。其中有三个基本方面或者核心观念: 首先,人类有一些共同的基本需要,是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这些需要包括食物、住房、健康和保护。这些基本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可以称为“绝对不发达”。全部经济活动的基本功能无非是向尽可能多的人提供满足这些基本需要的手段。 其次,第二个公认的基本元素是自尊——一种觉得自己有价值、有尊严的感觉,一种觉得自己不仅仅是他人实现其目的工具的感觉。所有的民族、所有的社会都在寻求某种基本形式的自尊。这种自尊的性质和形式可能因时因地有所不同,但一旦社会流行的观念将物质福利当作美好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物质上欠发达的人们要感到有尊严就变得困难了。发展因此是一个重要的、甚至必不可少的获得尊严的途径。

发展经济学在线作业

发展经济学-在线作业_A 最终成绩:85.0 一单项选择题 1. 两缺口模式理论认为,如果投资_______储蓄,则出现储蓄缺口。 小于; 不等于; 大于; 等于: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大于; 知识点: 2. 两缺口模式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积极弥补储蓄缺口: 引进外资。 减少投资或扩大储蓄; 减少出口或扩大进口; 扩大出口或减少进口。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引进外资。 知识点: 3. 发展中国家大量引入外资的理论依据: 两缺口模型; 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大推进理论;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两缺口模型; 知识点: 4. 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平衡现象,劳动生产率低下,除此以外,发 展中国家还存在下述问题: 国家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生活水平低; 需求不充足,产品过剩; 文化落后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生活水平低; 知识点: 5. 在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之和小于______的条件下,增加出口有利于提高总需求水平并增加国内就业量。 2; 1; 3。 0;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1; 知识点: 6. 如下哪些论点是两缺口模型的结论: 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外汇缺口和GNP缺口; 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外资解决国内的储蓄缺口; 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产生了发展中国家的外汇缺口。

外汇缺口的存在一定会产生储蓄缺口;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外资解决国内的储蓄缺口; 知识点: 7.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 一个阶段的发展能够自动生产一个阶段的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尽量提高经济增长率; 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经济增长能够自我维持;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知识点: 8. 在经济核算理论中,国民收入增长率大于国民资源(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增长率之差被称为: 储蓄缺口; 劳动剩余; 余值增长率; 就业不足;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余值增长率; 知识点: 9. 凯恩斯经济学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条件出发,把萧条时期的劳动力失业和资本闲置归因于: 市场机制不完善; 储蓄不足;

发展经济学整理(完整版).docx

v1.0可编辑可修改 第一章和第二章: 发展国家的主要特征: 1、低下的生活水平。(低下的人均收入水平、悬殊的收入差距、大范围贫困、恶劣的卫生保 健状况、低下的教育水平) 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 3、人口的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 4、高失业低就业 5、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 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7、不发达的市场经济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和联系 (一)两者的联系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就业人数的增加、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经济发展,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量的增长 与经济结构的优化,包括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一定速度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 在内的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与综合国力的提高。 从理论上讲,经济发展是基于经济增长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及政治结构的变化,基于有效益的增长的前提下发展,因此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数量的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产生经济效益的增长意味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最终是依托于经济增长的。如果经济增长并未带来效益和相应结构的变化,那么增长就是“无发展的增长”。 如果经济增长导致了结构的失衡或者人类生存质量的下降,则这种增长就是发展的倒退。 (二)两者的区别 第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含义不一样。从新的发展观看,经济发展既包含产生有效益的经济增长,同时也包含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等含义。可以说,经济发展是经济较快增长与较好效益的统一,持续、快速、健康是其本质涵义。显然,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含义是不同的。

第二,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不一样。GDP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指标,它只反映国民 经济收入总量,它不统计也不可能统计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要素。衡量经济发展的核算指 标是“绿色GDP”,它是一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指标,即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 现行 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费用,其计算结果即绿色GDP。相对而言,经济发展是一个衡量国民经济的综合指标,而经济增长则是衡量国民经济增长快慢的单一指 标。 发展经济学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形成和繁荣时期(1940s 末至 1960s 中或末) ①唯资本论、认为唯有资本—以机器、设备或可投资金为主的物质资本及形成的快慢才是 促进或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首要条件。 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如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纳克斯( Nurkse, R.)的“贫困恶性循环” 理论、缪尔达尔( Myrdal, C. )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钱纳里(Chenery, H. B.)的“两缺口”理论、等。 ②唯工业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就要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如刘易斯(Lewis, W. A. )的“二元经济”理论、赫希曼(Hirschman, A. O.)的“不平衡增长” 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平衡增长” 理论和普雷维什(Prebisch, R.)的“贸易条件恶化”理论等。 ③唯计划论、强调发展中国家应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计划管理或计划指导的作用。 在“大推进”理论、平衡增长理论等思想中,计划化、国家干预等都是应有之意。 ④带来的现实问题、由于受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在这一时期大多走 的是一条封闭式的、以物质资本积累为核心、高度计划化的进口替代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虽然有些国家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按照那理论而做出决策的 发展中国家经济出现了和第一阶段经济发展理论所设想的结果不相一致的情况,暴露出许多 新的问题。 而经济比较开放、注意发挥市场作用、实行出口导向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增 长。

发展经济学-马春文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经济世界新兴工业化国家 二、问答 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 2.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 3.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 4.为什么用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全面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 5.什么是千年发展目标?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经济世界:按照法国年鉴派史学大师布罗代尔的解释,经济世界是在全球形成一个经济整体的情况下,地球上一个部分的经济。一个经济世界有三个组成要素:首先,它占据着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有其特定的界限:其次,一个经济世界总要有一个或几个中心;第三,每个经济世界都分解为延续的区域。 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工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制成在出口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均收入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第三世界:第三世界最初是由法国人口统计学阿尔弗雷德·索维提出的,它作为一个新的世界政治范畴使用,泛指战后新建的不结盟国家。逐渐的第三世界被用来泛指西方发达国家以外的发展中国家。 二、问答 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 现代经济增长指的是指一个特殊的时代,它是从18世纪末开始,范围是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按照库兹涅茨的分析,它具有以下6个基本特征: 第一,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很高。18世纪以后的200多年中,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人口增长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都远远快于18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前的整个时期。 第二是生产率的快速增长。按库兹涅茨的估算,人均产量增长的50%~75%来自生产率的增长。也就是说,技术进步对现代经济增长起了很大作用。 第三,经济结构迅速转变化。库兹涅茨指出,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呈上升趋势,但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发展经济学学习题库

发展经济学习题库 一、选择题 1.根据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经济“起飞”所需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C ) A.农业和工业中采取了现代的组织技术与方法 B.储蓄率不低于国民收入的10% C.人口增长率不高于3% D.经济中出现了新的重要的工业部门,而且能带动辅助部门发展 2.如果资本产出比是3,经济增长率为9%,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计算,储蓄率应为( D ) A.3% B.6% C.12% D.27% 3.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科学技术水平是( A ) A.内生变量 B.外生变量 C.常数 D.变量 4.人口过渡理论认为,人口增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发达国家正处于第三阶段,其特点是( C ) A.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B.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 C.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 D.低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5.根据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我们知道:在城乡收入差距一定的条件下,城市创造的就业机会越多,则( C ) A.城市的失业率越低 B.农村的失业率越高 C.城市的失业率越高 D.城市和农村的失业率同步下降 6.已知某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是15%,名义利率是8%,则实际利率为( B ) A.-8% B.-7% C.7% D.23% 7.绿色革命就是( B ) A.对动物和森林实现彻底的保护,避免对野生动物乱捕乱杀,对森林乱砍乱伐 B.推广和应用粮食优良品种 C.农业生产广泛运用基因工程技术 D.广泛播种和生产绿色食品 8.纳克斯提出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属于( B ) A.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 B.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 C.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 D.不平衡增长理论 9.熊彼特认为,正是由于企业家群体的创新,才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熊彼特所说的创新活动不包括( D ) A.引进一种新产品 B.开辟一个新市场 C.实现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D.扩大生产规模 10.环境污染对社会福利造成的损失是( D ) A.人们的健康状况会受到损害 B.社会生产效率下降 C.优美的环境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感和舒适感可能消失 D.以上三项 11.一个人的学历证书或培训证明是要解决( D ) A.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 B.教育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C.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D.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 12.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来说,两类知识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两类知识是( B ) A.科技知识和经济学理论知识 B.技术知识和属性知识 C.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D.工程技术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 13.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忽视了一个关键因素,它就是( C ) A.土地的收益递减 B.劳动的收益递减 C.科学技术进步 D.人口增长放缓 14.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理论是(A ) A.李斯特的“幼稚工业论” B.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假说 C.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D.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发展经济学最新整理重点

经济发展的含义:(包括自由与发展) 第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指社会财富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一般用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GNP )或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增长率来表示;经济发展除了包括经济增长之外,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其结构变化主要包括1;投入结构的变化。2;产出结构的变化。3;产品构成的变化与质量的改进。4;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5;分配状况的改善和贫困的下降。 第二;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 人类发展主要体现在人的各种能力的扩大,这些能力包括延长寿命的能力,获取更多知识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经济增长作为基础,只有经济增长,才有可能不断满足人们的需要。 经济增长不一定导致经济发展,即使带来了经济发展,也不一定大致发展和人类发展(自己论述)。实际上来讲,发展是指人的全面发展,而经济发展知识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 经济增长与人类增长也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不仅增长能够促进人类发展,而且人类发展也能促进增长。(如;人力资本投资能够拉动经济增长) 第三;自由与发展 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标,自由也是促进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作为发展手段的自由,按照森的分类有五种;1,政治自由。2;经济机会。3;社会机会。4;透明性保证。5;保护性障碍。(自己论述五种分类方法) 将自由作为发展的手段提出来意味着自由不仅仅理解为最终实现的目标,而且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五个方面的自由,从自由中产生发展的能力。经济发展过程应该被看做是人们权利发展的过程。 赠送补充: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确定了8项发展目标,这8项目标的实现情况却是喜忧参半,它与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低收入国家全面实现这些目标存在很大的困难,中等收入国家和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实现起来相对容易。这说明要实现人类的发展,首先还是要有经济基础,没有经济基础,其他目标也是难以达到。 索洛模型与哈德罗—罗马增长模型 实在不好整理,具体请见武大出版社郭熙保的书P38-P41 3.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及含义 ? I (t ) = S (t ) ? K (t+1)=(1-δ)K(t) +I(t) ? S (t ) = s Y (t ) ? K (t)= θ Y(t) ? θ Y (t+1)=(1-δ) θ Y (t) + s Y (t ) ? g=国民收入增长率=储蓄倾向除以资本-产出比,再减去资本存量折旧率。 ? 4.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式及含义 ? Y=F (K,L )= K α L 1-α 其中0<α<1 ? 方程两边同除以L ,即得到一个人均生产函数 y=k α ? 公式中,y=Y/L, k=K/L 。因为假定α<1,即资本边际报酬递减。 产出是资本的增函 数,但以递减的比率增加。 ? K sY dK ?=-;/n L L =?;()k sy n d k ?=-+ (1)()()Y t Y t s g Y t δθ+-==-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30分)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B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根本无法判断它是封建社会的农民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工人生产的”。这说明( D ) A. 使用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 B. 同一种物品的使用价值会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C. 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D.一种物品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 3.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执行货币流通手段职能的是(A )商品交换 A.用现金购买商品 B.交纳税款 C.付房租 D.发工资 4.通货紧缩的迹象是(B) A.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普遍上涨 B.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普遍下降 C.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普遍下降 D.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普遍上涨 5.当农业受灾,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时,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A ) A.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创造的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创造的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6.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数量与(A ) A.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B.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正比 C.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无关 D. 商品价格总额相等 7. 在价值形成过程中,抽象劳动(C) A.转移了生产资料价值 B.转移了劳动力价值 C.创造了新的价值 D.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 8.剩余价值(C) 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可以离开流通领域 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通过流通领域来实现 D.既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也在生产领域中产生 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B ) 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D.货币是一般财富的代表 10.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B)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劳动和劳动力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11.资本有机构成是指(C) A.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 B.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 C.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D.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12.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C ) A.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从()研究经济现象,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 A.时间角度B。空间角度C.结构角度D.环境角度 2。区域规划的主体是( ). A.政府B。企业C.个人 D.政府与企业 3。区位选择的标准包括()。 A.成本最低 B.地区形象最佳 C.市场份额最大D。聚集效应 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 )。 A。经济发达程度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划分为(). A。水平合作B。国际经济合作C.垂直合作D.一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区际经济合作6.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的理解准确有( )。 A。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B。人力资源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C。人力资源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部分D.人力资源具有非再生性 7。区域间的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 A.信贷B。独资C。证券D.合资 8。下列选项中,被称为二次能源的有( )。 A。固体能源B。液体能源C。气体能源D。电力 9。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选择支柱产业应当遵循的条件包括()。 A.应当有很低的区位商B。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很大的比重C。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D。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 10.制定区域规划的原则包括(). A。统一原则B.发挥优势原则C。兼顾全局原则D。效益原则 11。区域基础设施包括(). A。区域交通系统B.公用事业系统C。文化教育系统D.医疗卫生系统 12。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 A.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B.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均等性C.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均等性D.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避免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区域: 2.配第-克拉克定律:3。垂直区域经济合作:4.投资: 三、判定分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5分) 1.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聚集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被称为非功能聚集.() 理由: 2.网络型城镇体系又被称为金字塔型分布的城镇体系。() 理由: 3.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产生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管理经济学在线作业

1. 完全垄断厂商和行业的收益曲线为(B) A. 一条平行于纵轴的垂直线 B. 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C. 为正 D. 为0 满分:2 分 2. 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几何意义是(B) A.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B. 等产量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 C. 边际产量之比 D. 总产量之比 满分:2 分 3. 在生产理论中,长期内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可以表述为(A) A. 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等于要素的价格之比 B. 总产量最大 C. 边际产量为零 D. 边际成本为零 满分:2 分 4. 完全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为(B) A. 一条平行于纵轴的垂直线 B. 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C. 为正 D. 为0 满分:2 分 5. 机会成本告诉我们(A)。 A. 选择的代价,我们应该进行最优而不是次优选择:所谓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B. 选择考虑边际成本 C. 选择考虑会计成本 D. 选择考虑边际收益 满分:2 分 6. 管理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A) A. 微观经济学 B. 宏观经济学 C. 计量经济学 D. 发展经济学 满分:2 分 7. 完全垄断厂商提高价格的唯一途径是(A. A、削减产量与销售量 B.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C. 改变消费者偏好 D. 改变市场结构和市场需求 满分:2 分 8. 垄断竞争厂商提高价格的唯一途径是(A) A. 产品差别化

B. 改变其它厂商的行为 C. 改变消费者行为 D. 改变市场结构 满分:2 分 9. 管理经济学关于市场结构分类的标准是(A )。 A. 竞争的程度,如厂商的数目、定价权、产品差别和进出行业的难易 B. 地理位置 C. 产品的自然属性 D. 以上都不正确 满分:2 分 10. 等成本线平行向内移动表明(B) A. 产量提高了 B. 成本减少了 C. 生产要素价格提高了 D. 都不正确 满分:2 分 11.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 A. 企业和企业决策 B. 家庭 C. 政府 D. 经济主体 满分:2 分 12. 需求理论的理论基础是(B) A. 均衡价格论 B. 消费者行为理论 C. 基数效用论 D. 需要层次论 满分:2 分 13. 消费者行为理论认为,消费者对某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C) A. 市场的供求双方 B. 市场中的竞争结果 C. 商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 D. 个人欲望 满分:2 分 14.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 A. 常数的导数为0 B. 常数的导数为负 C. 常数的导数为正 D. 常数的导数是没有规律的 满分:2 分 15. 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为(B) A. 一条平行于纵轴的垂直线 B. 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C. 为1

发展经济学整理(完整版)

第一章和第二章: 发展国家的主要特征: 1、低下的生活水平。(低下的人均收入水平、悬殊的收入差距、大范围贫困、恶劣的卫生 保健状况、低下的教育水平) 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 3、人口的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 4、高失业低就业 5、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 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7、不发达的市场经济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和联系 (一)两者的联系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就业人数的增加、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经济发展,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量的增长 与经济结构的优化,包括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一定速度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 在内的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与综合国力的提高。 从理论上讲,经济发展是基于经济增长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及政治结构的变化,基于有效益的增长的前提下发展,因此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数量的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产生经济效益的增长意味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最终是依托于经济增长的。如果经济增长并未带来效益和相应结构的变化,那么增长就是“无发展的增长”。 如果经济增长导致了结构的失衡或者人类生存质量的下降,则这种增长就是发展的倒退。 (二)两者的区别 第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含义不一样。从新的发展观看,经济发展既包含产生有效益的经济增长,同时也包含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等含义。可以说,经济发展是经济较快增长与较好效益的统一,持续、快速、健康是其本质涵义。显然,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含义是不同的。 第二,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不一样。GDP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指标,它只反映国民经济收入总量,它不统计也不可能统计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要素。衡量经济发展的核算指标是“绿色 GDP”,它是一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指标,即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 现行 GDP 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费用,其计算结果即绿色GDP。相对而言,经济发展是一个衡量国民经济的综合指标,而经济增长则是衡量国民经济增长快慢的单 一指标。 发展经济学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形成和繁荣时期(1940s 末至 1960s 中或末) ①唯资本论、认为唯有资本—以机器、设备或可投资金为主的物质资本及形成的快慢才是促 进或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首要条件。 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如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纳克斯( Nurkse, R.)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缪尔达尔(Myrdal, C.)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 推进”理论、钱纳里(Chenery, H. B.)的“两缺口”理论、等。 ②唯工业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就要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如刘易斯(Lewis, W. A.)的“二元经济” 理论、赫希曼(Hirschman, A. O.)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平衡增长”理论和普雷维什(Prebisch, R.)的“贸易条件恶化”理论等。 ③唯计划论、强调发展中国家应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计划管理或计划指导的作用。

发展经济学常考试题及答案

1.新增长理论: 新增长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全力解决经济科学中一个重要且令他人困惑的主题:增长的根本原因。它的出现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向经济发展理论的融合。这一融合的显著特点是,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如外生技术变化),而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如内生技术变化)作用的产物,重视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和开发、收益递增、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边干边学、开放经济和垄断化等新问题的研究,重新阐释了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的广泛地跨国差异,为长期经济增比提供了一幅全新的图景。 2.人类贫困指数:人类贫困指数(HPI-1)主要用来描述那些在贫困指标以下的人群的基本发展态势:这个指数包括能否过一个长寿而健康的生活,是否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否拥有体面的生活水平,这个指数主要用于衡量发展中国家人类贫困状况。 3.相对收入假说:是1949年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在《收入、储蓄和消费者行为理论》中提出来的。同年,莫迪利安尼在所著的《储蓄一收入比率的波动:经济预测问题》一文中,也独立地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它是早期较有影响的一种消费理论。该假说间接的说明了消费对于经济周期稳定的作用。 4.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人力资本价格模型累,亦称“非物力资本”。由于这种知识与技能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因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资本--人力资本。 5.洛伦茨曲线: 也译为“劳伦兹曲线”。就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 6.技术转移:又叫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技术从一个地方以某种形式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它包括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也包括从技术生成部门(研究机构)向使用部门(企业和商业经营部门)的转移,也可以是使用部门之间的转移。 7.技术创新: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重大的技术创新会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转变。 问答题 1.简述新增长模型及其经济学含义(Y=AK) 1.AK模型:假设不变的外生储蓄率和固定的技术水平,可以解释消除报酬递减后将如何导致内生增长。 2.研究与开发模型:强调是知识积累而不是资本积累导致了增长,通过建立传统部门与研究开发部门的两部门模型解释增长的来源。 3.干中学模型:强调知识积累不是有意的,而是传统经济活动的副产品,即经验的积累的结果。它是研究与开发模型的一个变种模型。 4.人力资本模型:强调资本积累是增长的关键,但资本的含义更加宽泛,包括了教育与人力资本。 5.扩展模型:内生储蓄与上述模型的结合。 AK生产函数及其性质

南开20秋学期《管理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

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 )《管理经济学》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等产量曲线的含义()。 A.指产量相等线 B.指两种投入要素不同组合生产相等产量的要素组合点轨迹 C.投入要素相等线 D.无差异曲线 答案:B 2.供给量指()。 A.一定时期内在其它条件不变下生产者针对某一特定价格愿意且能够出售的商品数量 B.供给量 C.供给价格 D.供给弹性 答案:A 3.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 A.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化 B.消费者收入变化所带来的需求量的变化 C.需求量变化率 D.价格变化 答案:B 4.相对于私人物品,公共物品的特点是()。 A.质量太差 B.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C.不能满足顾客需求 D.价格变化太快 答案:B 5.长期成本是() A.一系列最低成本点的轨迹 B.短期平均成本最低点的轨迹 C.短期成本的简单相加 D.短期边际成本最低点的轨迹 答案:A 6.差别价格中,不同子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所以()。 A.对于富有弹性的子市场定低价,缺乏弹性的子市场定高价 B.对于富有弹性的市场定高价 C.对于缺乏弹性的市场定低价 D.价格不变是最优的 答案:A

7.管理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计量经济学 D.发展经济学 答案:A 8.等产量线上任何一点处L和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大小取决于它们的() A.边际效用之比 B.消费数量之比 C.边际产量之比 D.总产量之比 答案:C 9.需求理论的理论基础是() A.均衡价格论 B.消费者行为理论 C.基数效用论 D.需要层次论 答案:B 10.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决策规则是()。 A.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 B.边际收入等于价格 C.边际收入等于可变成本 D.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答案:A 11.最优成本加成定价法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是() A.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B.呈正方向变化的关系 C.二者无关 D.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A 12.从()角度可以把博弈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 A.行为主体是否存在合作 B.博弈双方的信息是否充分 C.博弈双方的行动是否有先后 D.时间长短 答案:B 13.下列()因素是造成垄断竞争市场具有垄断和竞争因素并存的决定性原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