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报告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报告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

题目运河水体中无机物的测定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环工092 班

所在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陈梅兰、王莉、邵波

小组成员陈丹丹、郑潇潇、邵丹阳、陈忠、刘长

完成时间:2011年12月

目录

1.课程设计方案 (5)

1.1运河水质监监测基础资料的收集 (5)

1.2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6)

1.3取点断面平面图7

2. 实验部分 (7)

2.1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含量 (7)

2.2丁二酮肟(二甲基乙二醛肟)分光光度法测镍 (11)

3.结果分析及讨论 (14)

3.1测定结果分析 (14)

3.2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15)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拱宸桥至武林门河段)

水体中无机物的测定

(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5)

摘要:通过检测运河水体中金属阳离子(铁离子、镍离子)的含量,来评定从拱宸桥至朝晖桥这段运河的水质状况极其水质污染程度。在考察拱宸桥至朝晖桥河段之后,选取拱宸桥、大关桥、卖鱼桥、德胜桥和朝晖桥五个断面取水样进行测定。检测结果显示该河段水质为Ⅳ类和Ⅴ类水。运河水质不容乐观。

关键词:金属阳离子、分光光度法

Beijing-hangzhou the Grande Canale Hangzhou

canal section(from the Gongcheng to the Wulin) water

Inorganic matter testing

(Biology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llege of Zhejing Shuren University,Hangzhou,310015 China)

Abstract:Through determination metal cation (Iron、Nickel) contect

to evaluation the the water pollution situation assessment form rom the Gongcheng to the Wulin canal section. After Investigate the canal section rom the Prize to the Wulin , we chose Gongcheng、Daguan、Maiyu、Desheng and Zhaohui five bridges to determination. Test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ater quality for IV and V type water. Canal water quality nots allow hopeful.

Key words: metal cation,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引言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京杭大运河的修建不仅加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也促进了文化交融,中原文化南方文化相融合。而由北到南的航线方便南粮北运,亦带动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京杭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文化、经济、政治有着巨大的贡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运河的传统运输功能已经改变,河道、沿河风貌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前又面临着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严重挑战。如不加强保护,运河的历史文化遗存、风光景物和自然生态环境就会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坏,真实性和完整性将会不复存在。通过对运河的各项指标的时时监测,关注运河水质状况,来科学的展开运河的整治、防御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古老的运河重新焕发青春与活力。

在课程设计的两周时间里,我们对运河杭州段的拱宸桥、大关桥、卖鱼桥、德胜桥、朝晖桥的水质中的无机物进行了检测。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重金属的含量,以此来评定现今运河水质的状况。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在分光光度计中,将不同波长的光连续地照射到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时,便可得到与众不同波长相对应的吸收强度。如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收强度(A)为纵坐标,就可绘出该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利用该曲线进行物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也称为吸收光谱法。用紫外光源测定无色物质的方法,称为紫外分光光度法;用可见光光源测定有色物质的方法,称为可见光光度法。它们与比色法一样,都以Beer-Lambert定律为基础。上述的紫外光区与可见光区是常用的。但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光区包括紫外光区,可见光区,红外光区。分光光度法有着灵敏度高、精确度高、操作简便、快速。对于复杂的组分系统,无须分离即可检测出其中所含的微量组分的优点。

1.课程设计方案

1.1运河水质监监测基础资料的收集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北起北京通州,南至浙江杭州,纵贯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6省市全长1794km;它是在天然河流基础上进行开凿,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河流和一系列湖泊兼备天然河流与人工运河的特性。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属平原河网,河道密布。杭州人民依靠着河流生存,建起一条独特的温婉的江南水乡建筑风景线。自古以来,杭州就是文人墨客向往的旅行之地,渐渐地形成了温文儒雅的文化氛围。现今,运河主要执行着运河航运、水利、旅游、居住、文化、生态调节的功能。

运河杭州段运河拱辰桥至朝晖桥段的沿河产业布局以第三产业为主,运河东岸是典型的商业区,餐饮服务业发达;西岸还部分保留了原有产业结构,除了同样发达的餐饮业之外,还有大河造船、水泥厂、中石化油库等各类轻重工业分布。

随着城市的发展的需求,大量天然河道、沟塘被填埋,运河排水泄洪减弱;90年代末对杭州大量城市住宅区的开发,已使城西湿地环境部分受到破坏,削弱对径流的调节作用;工业废水的直接或间接的排放、城市污水的增加以及水路运输的污染等是导致运河水质的影

响因素。

2010年杭州市环境保护局环境公报上指出:运河、城市河道水质总体保持稳定,中东河等通过专项整治,水质得到明显提升。据统计,全市已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厂52家,设计规模达到336.25万吨/日,在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4家,设计规模21.1万吨/日。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对运河水系30个断面进行监测结果:仅20%的断面符合或优于IV类标准,其余断面水质均劣于V类。主要呈现为总氮磷等生活污染,由于居民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造成水体污染,水质富营养化,水流减缓,自净能力下降。近年来运河与杭城内河发生蓝藻、绿澡、浮萍、水葫芦等生物爆发。到2008年6月,运河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汞、硫化物及重金属类等多项指标,已达到或优于四类、五类水质,水质有所好转,运河三堡至坝子桥段水质已达四类水质。

1.2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1)监测断面的选定

运河河宽<50m,水深<5m,在综合参考资料及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取拱宸桥、大关桥、卖鱼桥、德胜桥、朝晖桥五个断面,每处距水面下0.3~0.5m处分别选取水样。

(2)水样的采集

本次采样主要采集表层水水样,并无过多复杂的操作,因此选择采样容器为若干个已经洗净的矿泉水瓶,在桥中央采样。

(3)水样具体记录:

序号采样点采样时间温度(℃)

1 拱宸桥12月8日11点16.0

2 大关桥12月8日11点13.9

3 卖鱼桥12月8日11点12.5

4 德胜桥12月8日11点12.7

5 朝晖桥12月8日11点13.5

1.3取点断面平面图

2.实验部分

2.1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含量

1.方法原理

亚铁离子在PH=3~9之间的溶液中与邻菲啰啉生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其反应式为:

此络合物在避光时可稳定半年。测量波长为510nm。若用还原剂(如盐酸羟胺)将高铁离子还原,此法可测高铁离子是总铁含量。

2.干扰及消除

邻菲啰啉能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有色络合物而干扰测定。但在乙酸-乙酸铵的缓冲溶液中,不大于铁浓度10倍的铜、锌、钴、铬及小于2mg/L的镍,不干扰测定,当浓度在高时,可加入过量显色剂予以消除。汞、镉、银等能与邻菲啰啉

形成沉淀,若浓度低时,可用不加邻菲啰啉的试液作参比,对水样的底色进行校正。

3.方法的适应范围

此法适应于一般环境水和废水中铁的测定,最低检出浓度为0.03mg/L,测定上限为5.00。对铁离子大于5.00的水样,可适当稀释后再按本方法进行测定。

4.试剂和材料

①硫酸亚铁铵、己酸铵、冰乙酸、均为分析纯

②l0%(m/v)盐酸羟胺,O.5%(m/v)邻菲啰啉

③HCL(1+1),HCL(1+3),H

2S0

4

(1+1).蒸馏水

④刚果红试纸,中速定量滤纸、具塞水样瓶,5Oml比色管(具塞)

⑤缓冲液:取40g乙酸铵加入50ml冰乙酸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ml容量瓶中。

⑥Fe标准贮备液(100 ug/ ml ):准确称取0.07020g硫酸亚铁铵置于100ml

的烧杯中,加5mlH

2SO

4

(1+1)溶解,冷却后,转移到l0Oml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

定容,摇匀。

⑦Fe标准使用液(25.0ug/ml):用移液管准确移取标准贮备液25.00ml置于10O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摇匀。

5.仪器及测量条件

仪器分光光度计

测量条件比色皿 d=10mm,波长λ=5lOnm

6.步骤

(1)标准样品的制备

取6只15Oml锥形瓶,分别加入0、2.00、4.00、6.00、8.00和10.00ml铁标准使用液,加蒸馏水至50.0ml,再加HCL(I+3)1ml,10%(m/v)盐酸羟胺1m1.玻璃珠1—2粒,然后加热煮沸至溶液剩15ml左右,冷却至室温,转移到50ml具塞比色管中。滴加饱和乙酸钠溶液至刚果红试纸刚刚变红,加入5ml缓冲液,0.5(m/v)邻菲啰啉溶液2ml,加水定容.摇匀,显色15min后,于510nm波长处,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并作空白校正。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相应铁含量为横坐标绘出标准曲线。

(2)总铁的测定

采样后,立即用盐酸酸化此样品至PH 约为1,分析时取50.0ml 混匀水样置l50ml 锥形瓶中(每个地点的水样做两组样品,进行平行实验),加HCL(I+3)1ml ,10%(m /v)盐酸羟胺1m1.玻璃珠1—2粒,然后加热煮沸至溶液剩15ml 左右,以保证全部铁的溶解和还原。若有沉淀,应用中速滤纸将之过滤除去。测定方法同标准溶液,测定吸光度并作空白校正。 (3)加标回收实验

计算出各个采样点水样中铁离子的含量。在50ml 水样中加入与水样中铁离子同等含量的标准物质的量。按总铁的测定方法测得加标后的吸光度。 7.计算

总铁(mg /l )= m /v . 式中m :由工作曲线查得的铁量(mg) v :水样体积(l) 8.数据处理

1.铁标准曲线的绘制

2.水样的测定 浓度(mg/L ) 0 1 2 3 4 5 吸光度

0.099

0.287

0.475

0.656

0.812

0.998

采样点 吸光度 铁的浓度(mg/L )

平均浓度(mg/L )

大关桥

0.198 0.5039 0.5347

0.209

0.5655

3.不同采样点铁的含量对比

4.加标回收

德胜桥 0.311 1.1366 1.0890 0.294 1.0414 拱宸桥 0.447 1.8981 1.9317 0.459 1.9653 朝晖桥 0.371 1.4726 1.5118 0.385 1.5510 卖鱼桥

0.164 0.3135 0.3275

0.169 0.3415

采样点 加标体积(ml )

吸光度 回收率 大关桥 0.52 0.198 105% 0.209 德胜桥 1.08 0.311 102% 0.294 拱宸桥 1.97 0.447 96% 0.459 朝晖桥 1.49 0.371 103% 0.385 卖鱼桥 0.34

0.164 95%

0.169

2.2丁二酮肟(二甲基乙二醛肟)分光光度法测镍

一.原理

在氨溶液中,氧化碘存在下,镍与丁二酮肟作用,形成组成比为1:4的酒

红色可溶性络合物。络合物在440及530nm处有连个吸收峰。为了消除柠檬酸铁

等的干扰,可选择灵敏度稍低的530nm波长处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丁二酮肟(二甲基乙二醛肟)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废水及受

到镍污染的环境水。

当取试样体积10mL,本法可测定上限为4mg/L,最低检出浓度为0.1mg/L(吸

光度在A=0.010时所对应的镍浓度)。适当多取样品或稀释,可测浓度范围还能

扩展。

三.所需试剂

①硝酸(HNO3)。

②50%柠檬酸铵[(NH4)3C6H5O7]溶液

③碘溶液,C(I2)=0.05mol/L:称取1.27g碘片(I

2

),加到含有25g碘化钾(KI) 的少量水中,研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mL。

④氢氧化钠溶液,C(NaOH)=2mol/L

⑤0.5%丁二酮肟[(CH

3)

2

C

2

(NOH)

2

]溶液:称取0.5g丁二酮肟溶解于50mL氨水中,

用水稀释至100mL。

⑥Na2-EDTA[C10H14N2O8Na2·2H2O]溶液。

⑦镍标准贮备液,1000mg/L:准确称取金属镍(含量99.9%以上)0.1000g溶

a)在10mL硝酸溶液中,加热蒸发至近干,冷却后加硝酸溶液溶解,转

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⑧镍标准使用溶液,20.0mg/L:取5.00mL镍标准贮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四.所需仪器

常用实验室仪器、分光光度计、25ml具塞比色管、10mm比色皿

五.样品

采样后,立即用硝酸调节水样的pH值至中性。

六.实验步骤

㈠校准曲线的绘制

①显色:往6个25mL具塞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1.00,2.00,3.00,4.00及5.00mL镍标准使用溶液,加50%柠檬酸铵溶液2.0mL,0.05mol/L碘溶液1.0ml,并加水至20mL,摇匀。加0.5%丁二酮肟[(CH3)2C2(NOH)2] 溶液2.0ml,摇匀。

-EDTA溶液2.0ml,加水至刻度线,摇匀。

加5%Na

2

②测量:放置5min后,用10mm比色皿,于530nm波长处,与蒸馏水作参比,测量吸光度,并作空白校正,绘制吸光度—浓度曲线。

㈡水样测定

取水样5ml置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然后按上述校准曲线的步骤进行显色和测量。然后用1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液,在530nm 波长下测量显色液的吸光度。

㈢加标回收实验

计算出各个采样点水样中镍离子的含量。在25ml水样中加入与水样中镍离子同等含量的标准物质的量。按镍的测定方法测得加标后的吸光度。

注:在低于20℃室温下显色时,络合物吸光度至少在1h内不变,否则络合物的吸光度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二下降。因此,在此情况下,须在较短时间(15min)内显色测定,且样品测定于绘制标准曲线的显色时间应尽量一致。七.计算

镍含量C(Ni,mg/L)由回归方程或下式计算:

式中:m——由校准曲线查得的水样含镍量(μg)

V——水样的体积(mL)

八.实验数据的处理

1.绘制镍标线

浓度(mg/L)0 0.8 1.6 2.4 3.2 4 吸光度0.063 0.121 0.187 0.239 0.296 0.356

2.水样的测定

地点 吸光度 镍含量(mg/L ) 平均含量(mg/L )

朝晖桥

0.078 0.1852 0.1988

0.080 0.2126 德胜桥 0.075 0.1440 0.1920

0.082 0.2401 拱宸桥 0.076 0.1578 0.1851

0.080 0.2126 大关桥 0.079 0.1989 0.2262

0.083 0.2538 卖鱼桥 0.076 0.1578 0.1234

0.071

0.0892

3.各采样点镍离子含量对比

各采样点镍离子含量对比柱状图

0.1988

0.1920

0.1851

0.2262

0.1234

0.0000

0.05000.10000.15000.2000

0.2500朝晖桥

德胜桥

拱宸桥

大关桥

卖鱼桥

含量(m g )

系列1

镍浓度标准曲线

y = 0.0729x + 0.0645

R 2 = 0.9993

00.10.20.30.4

0.5

1

1.5

2 2.5

3 3.5

4 4.5

浓度(mg/L)

吸光度

3.加标回收实验

3.结果分析及讨论

3.1测定结果分析

根据《国家水质标准》及实验测得的数据,显示大关桥、卖鱼桥、德胜桥三处水样中铁离子含量小于等于1.5mg/L ,属于Ⅳ类水;拱宸桥和朝晖桥的水样中铁离子含量均超过1.5mg/L ,属于Ⅴ类水。从检测结果看,运河水质不容乐观。拱宸桥测得吸光度偏高,可能是由于附近工业污水的排放导致偏高,但不排除实验操作误差。

镍的标线经过实验测定,满足标准要求。镍的主要工业污染来源是采矿、冶炼、电镀等工业排放的废水和废渣。实验数据表明,除卖鱼桥断面外,其他断面测量值均较大。卖鱼桥断面的测量值偏小,有两种可能,一是操作上的误差,二是其断面附近工业废水的影响很小。

采样点 加标体积(ml )

吸光度 回收率 朝晖桥

0.25

0.095

96.5%

0.091

德胜桥 0.24

0.094 107%

0.093

拱宸桥 0.23

0.094 104%

0.090 大关桥 0.28 0.101 97%

0.093

卖鱼桥

0.15

0.081 106% 0.085

3.2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重金属污染是危害最大的水污染问题之一。重金属通过矿山开采,金属冶炼,金属加工及化工生产废水,化石燃料的燃烧,施用农药化肥和生活垃圾等人为污染源,以及地质侵蚀,风化等天然源形式进入水体,加之重金属具有毒性大,在环境中不易被代谢,易被生物富集并有生物放大效应等特点,不但污染水环境,也严重威胁人类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目前,人们对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有相对深入的研究,同时采取了多种方法对重金属废水和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和修复。

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包括外源控制和内源控制两方面。外源控制主要是对采矿,电镀,金属熔炼,化工生产等排放的含重金属的废水,废渣进行处理,并限制其排放量;内源控制则是对受到污染的水体进行修复。

附表1: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类别

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标准值

项目

铁(Fe)(mg/L)≤0.1 ≤0.2 ≤0.3 ≤1.5 >1.5

镍(Ni)(mg/L)≤0.005 ≤0.05 ≤0.05 ≤0.1 >0.1 参考文献

1.《国家水质标准》GB/T 14848-9,国家技术监督,1994.10

2.《邻菲啰呤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总铁》,刘希样,2009.4

3.《京杭大运河》,百度百科,2011.11

4.《水质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GB 11910-89,国家环保局,1990.7

5.《环境监测(第四版)》,奚旦立孙裕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7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

2018级环境工程专业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 班级:环工81801 姓名:陆天悦 学号: 组别:第五组 指导老师:王宏归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2020年12月

目录 噪声监测方案 (3) 一、收集资料 (3) 二、监测方案 (3) 三、数据处理 (4) 四、结果评价 (5) 水质监测与分析 (5) 一、监测方案 (5) 二、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 (6) 三、结果评价 (10) 四、课程设计存在问题与建议或总结 (10) 五、参考文献 (11)

噪声监测方案 一、收集资料 (1)监测对象: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环境学院三楼走廊。 (2)噪声源类型: 生活噪声:学校内人员及活动 交通噪声:学校周围道路车辆,学校内的车辆建筑工地噪声 (3)各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限值 0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或者居住、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 类和4b 类两种类型。4a 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 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二、监测方案 1.监测目的:①联系对非稳定的无规则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②了解环境学院的日常噪声大小。 ③熟悉声级计的使用 2.监测对象: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环境学院三楼走廊。 3.监测时间:10:00--16:00 4.监测方法:声级计法 5.监测条件:天气要求无雨无雪,声级计应保持传声器膜片清洁无污染。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DOC)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 指导教师:高林霞 班级:11环境工1班 姓名: 学号: 组员:1班1组

目录 1、监测背景 (2) 2、监测目的 (2) 3、优化布点 (2) 4、监测计划设计 (4) 4.1检测项目 (4) 4.2采样时间及频率 (5) 4.3采样方法 (5) 4.4样品的运送保存 (10) 4.5检测方法 (10) 5、数据结果和处理 (12) 6、综合评价 (18) 7、收获和体会 (18) 8、参考资料 (18)

1.监测背景 地球上人口在急剧增加,人类经济在急速增长,地球上的大气污染也日趋严重。目前,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遭到破坏三个方面。 中国大气污染状况也十分严重,主要呈现为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以华中酸雨区为重。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排放,目前人们谈论的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指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总悬浮颗粒物(TSP)。 基于我国城市空气以煤烟型污染为主的现状,规定用SO 、NO X和TSP三项主 2 要污染物指标计算空气污染指数(API),表征空气质量状况。 2.监测目的 1、根据布点采样原则,选择适宜方法进行布点,确定采样频率及采样时间,掌 、NOx和TSP的采样和监测方法。 握测定空气中SO 2 2、根据三项污染物监测结果,计算空气污染指数(API),描述空气质量状况。 3、预习教材第三章中的相关内容,在预习报告中列出实验方案和操作步骤,分析影响测定准确度的因素及控制方法。 3.优化布点 为了使监测的数据更具有代表性,本次课设选取了四个地点分别是:草莓园、资源与环境学院、2栋教学楼、西区路口。 一共有8台空气采样器(硅胶)、6台TSP采样器(少2台,1组测完赶紧给2组) 示意图见附图

环境监测技术课程设计

环境监测技术课程设计 一、前言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环境监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可靠、快捷、有效的数据信息,便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环境质量,为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课程设计主要从环境监测技术入手,结合实际场景,探究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生可以了解环境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应用领域和 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环境监测技术手段及软件操作技巧,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环境监测中。 三、课程内容 1、环境监测技术基础 •环境监测概述 •环境监测法规与标准 •环境监测基本原理 •检测项目和方法 2、环境监测技术手段 •环境监测仪器仪表 •环境监测软件系统 •环境质量数据处理与分析

3、环境监测技术实际操作 •环境监测样品采集技能 •环境监测仪器使用技巧 •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与评估 4、环境监测技术应用案例 •大气环境监测案例 •水质环境监测案例 •噪声环境监测案例 •固体废弃物环境监测案例 四、课程实践 在课程实践环节中,学生将通过现场考察和实际操作,掌握环境监测技术的基 本方法和技能。实践内容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1.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维护技能训练及案例分析; 2.环境监测数据处理软件操作技巧练习; 3.环境监测样品采集方法训练; 4.环境监测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综合考核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实践表现、课程作业等方面 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具体考核方式如下: 1.课堂表现(20%):包括课堂出勤情况、提问回答、讨论参与等; 2.实验报告(30%):包括环境监测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结果讨论等; 3.课程作业(30%):包括课堂练习、作业项目、案例分析等; 4.综合考核(20%):包括常规考试、论文或展示等。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可编辑)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目录 第1章检测背景 1 1.1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2课程设计的现实意义 1 第2章污染物调查情况及基础资料的搜集 2 2.1污染源情况的调查2 2.2基础资料的搜集 2 2.2.1气象资料2 2.2.2地形及功能区划分 3 2.3设计方案的标准和规范 3 2.4设计思路 4 第3章采样点的设置 5 第4章检测项目及其方法原理和数据处理的确定 7 第5章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12 第6章样品的采集和保存14 6.1采样方法的选择14

6.1.1采样方法的选择14 6.1.2气体的采样14 6.2气体的保存17 第7章样品的预处理 18 第8章质量保证、评价方法和实施计划19 8.1质量保证19 8.2评价方法20 8.3实施计划24 第9章保护校园环境质量的方案和建议26 9.1 NO2的防治26 9.2 二氧化硫(SO2)的防治26 9.3 PM10的防治26 第10章小结27 参考文献28 第1章检测背景此次课程设计是对洛阳理工学院进行空气质量的监测,分析校园空气中各物质的含量,了解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对空气质量进行评述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来保护校园及其周边的空气环境。 (1)课程实践,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 (2)熟悉环境监测从布点、采样、样品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到分析评价等一系列整套工作程序。

(3)能够准确及时、全面的反应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的控制、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4)收集环境监测背景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制定和修订此类环境标准、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提供依据 (5)实施准确可靠的污染的污染监测,为环境执法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6)在深入广泛开展环境监测的同时,结合环境状况的改变和监测理论及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革和更新监测方法和手段,为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1)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加深了解我们对大气污染监测的基本理论。 (2)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我们的运用能力。 增强布点、采样、处理、分析、评价等一系列步骤与方法,为以后毕业论文和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第2章污染物调查情况及基础资料的搜集 2.1污染源情况的调查经过实地调查确定了几个重要的污染源,确定结果见2-1表表2-1 校园内大气污染源 污染源污染源排放的气体污染物排放的时间 二食堂与教职工家属区SO2、油烟、油类等有机物、CO等上午:5:30到7:30、9:00到11:30 下午:15:00 到17:30 学校路段来往车辆 NO2、TSP、CO 全天都有,集中上、下班高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报告书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报告书

计 设 程成 果 报 告 书 时间:2011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监测目的与基础资料收集 ............................. 第三章、监测断面与采样点的设置 3.1.监测断面的设置 ........................................................ 3.2.取样断面的垂线布置..................................................... 3.3.取样线上水深的确定..................................................... 第四章、各监测项目的实验方法 4.1.水温测定方法 .......................................................... 4.2. PH的测定方法......................................................... 4.3.电导率的测定方法....................................................... 4.4.溶解氧的测定方法....................................................... 4.5.氨氮的测定方法......................................................... 4.6. COD的测定方法....................................................... 第五章、监测方案与实施计划的制定 5.1.样品采集....... ???? ........ ?????...... *********** .......... 5.2.样品保存与运输......................................................... 5.3.样品与处理............................................................. 5.4.分析方法............................................................... 第六章、质量控制............................................ 第七章、各监测项目的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7.1.水温、PH、电导率、溶解氧处理.......................................... 7. 2.氨氮的数据处理......................................................... 7. 3. COD的数据处理........................................................ 第八章、环境水体水质总体评价 第九章、课程设计总结 第十章、参考文献

厨房环境监测系统课程设计

厨房环境监测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厨房环境监测系统 1. 课程设计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品安全和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厨房作为食品加工和烹饪的主要场所,其环境对食品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因此,设计一个厨房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及时监测和控制厨房内的温度、湿度、气味、烟雾等环境参数,从而保障食品加工和烹饪的安全。 2. 课程设计目标 - 理解厨房环境监测系统的原理和工作原理; - 掌握基本的传感器和控制器的使用方法; - 学会使用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 能够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厨房环境监测系统原型。 3. 课程设计内容 - 介绍厨房环境监测系统的原理和作用; - 介绍传感器和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 学习使用C/C++等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 学习如何将传感器和控制器与单片机或计算机连接; - 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厨房环境监测系统原型。 4. 课程设计步骤 - 设计系统需求:明确系统需要监测的环境参数,确定系统功能和性能要求; - 选择传感器和控制器: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控

制器; - 连接传感器和控制器:学习使用引脚、线缆等连接传感器和控制器,使其能够与单片机或计算机进行数据交互; - 编写程序:学习使用编程语言编写程序,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功能; - 测试系统原型:将系统原型制作完成后,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 完善系统功能: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和改进,完善系统功能和性能; - 编写实验报告:总结设计过程和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 5. 实验设备和软件 - 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 - 控制器:单片机、Arduino等; - 编程语言:C/C++等; - 连接线和电路板等。 6. 实验评估 - 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包括设计思路、实验步骤、系统功能和性能等; - 实验表现: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实验操作、程序设计、系统搭建、测试和调试等。 7. 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本课程设计建议为一个学期的课程,包括理论学习、实验和报告撰写等环节。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技能。并能够完成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价工作,为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提供基础支持。 二、课程大纲: 1.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背景和意义 2. 土壤污染的类型和来源 3. 土壤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和危害性 4. 土壤样品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5.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6. 土壤污染评价方法和标准 7. 土壤修复技术和方法 8. 土壤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数据处理方法 三、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背景和意义,土壤污染的类型和来源,土壤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和危害性,土壤样品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土壤污染评价方法和标准,土壤修复技术和方法,土壤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数据处理方法等。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全面

系统地介绍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环境监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解、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等。通过讲解课程内容,进行实地采样和实验操作,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实验操作: 本课程设置多个实验操作环节,包括土壤样品采集和处理、土壤污染物分析、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等。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实际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评分和考试成绩。平时评分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和小论文。考试成绩主要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技能的掌握,以及能否独立完成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的能力。

环境监测校园室内空气监测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一、监测背景 二、监测目的及意义 三、现场调查及考研 四、采样点的布设 五、监测项目及其频率 六、室内环境污染物的限值 七、采样方法(主要是甲醛、氨、细菌总数和氡的测定方法)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八、质量保证和措施 九、华东交通大学室内空气综合评价 十、环境监测课设所得到的收获和体会 十一、参考文献 一、监测背景 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经、文、法、理、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江西省南昌市经济开发区。学校占地面积2800余亩,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为“全国部门造林绿化300佳单位”,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大学。 二、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课本知识,深入了解空气环境中各污染因子的具体采样方法、分析方法、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等方法。 (2)对校园的室内空气环境连续监测,评价校园的室内空气环境质量,为研究校园室内空气环境质量变化及制订校园环境保护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3)评价华东交通大学食堂,宿舍,教学楼和实验室的室内空气质量,为研究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提供依据。 (4)培养我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及综合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意义: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污染源很广泛,影响因素也很复杂。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近年来,更多感到研究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其主要原因有一下三点: (1)室内环境是人们接触最频繁、最密切的环境之一。 (2)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日趋增多。 (3)建筑物密闭程度的增加,使得室内污染物不易扩散,增加了室内人群对污染物接触的水平。 至今,室内空气已经成为人们和有关政府部门和组织极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是环境和卫生监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监测工作,了解室内污染物来源、种类以及污染水平和浓度变化规律,为评价、管理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所以,本课设的意义不言而喻。 通过监测校园室内空气质量,为环境质量不好的地方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打造一个环境质量优异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 四、现场考查及调研 校园内室内空气的污染来源一是来自人体排出,教室、食堂均为人口密集处;二是来自新建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报告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 题目运河水体中无机物的测定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环工092 班 所在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陈梅兰、王莉、邵波 小组成员陈丹丹、郑潇潇、邵丹阳、陈忠、刘长 完成时间:2011年12月

目录 1.课程设计方案 (5) 1.1运河水质监监测基础资料的收集 (5) 1.2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6) 1.3取点断面平面图7 2. 实验部分 (7) 2.1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含量 (7) 2.2丁二酮肟(二甲基乙二醛肟)分光光度法测镍 (11) 3.结果分析及讨论 (14) 3.1测定结果分析 (14) 3.2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15)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拱宸桥至武林门河段) 水体中无机物的测定 (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5) 摘要:通过检测运河水体中金属阳离子(铁离子、镍离子)的含量,来评定从拱宸桥至朝晖桥这段运河的水质状况极其水质污染程度。在考察拱宸桥至朝晖桥河段之后,选取拱宸桥、大关桥、卖鱼桥、德胜桥和朝晖桥五个断面取水样进行测定。检测结果显示该河段水质为Ⅳ类和Ⅴ类水。运河水质不容乐观。 关键词:金属阳离子、分光光度法 Beijing-hangzhou the Grande Canale Hangzhou canal section(from the Gongcheng to the Wulin) water Inorganic matter testing (Biology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llege of Zhejing Shuren University,Hangzhou,310015 China) Abstract:Through determination metal cation (Iron、Nickel) contect to evaluation the the water pollution situation assessment form rom the Gongcheng to the Wulin canal section. After Investigate the canal section rom the Prize to the Wulin , we chose Gongcheng、Daguan、Maiyu、Desheng and Zhaohui five bridges to determination. Test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ater quality for IV and V type water. Canal water quality nots allow hopeful. Key words: metal cation,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基于项目教学法中职《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环境监测技术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职业课程,它涉及到环境保护、资源 管理、环境评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职业教育中,如何设计一门 符合实际需求、全面覆盖知识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环境监 测技术》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基于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它通过项目实践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能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 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下面将从深度和广度的 角度来评估和设计基于项目教学法中职《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教学。 1. 课程目标和需求评估 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之前,首先要对课程目标和实际需求进行评估。 环境监测技术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课程,学生需要具备 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课程目标应该既包括知识的传授,也要 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调研市场和企业对环境监测技术 专业人才的需求,可以更好地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 2. 项目选择和设计 在基于项目教学法中,《环境监测技术》课程可以选择一些真实的环 境监测项目作为教学案例,如大气污染监测、水质监测、环境噪声监 测等。通过项目实践,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实际环境监测过程,从实际 项目中学习技术方法和操作技能。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项目,让学 生从多个角度来进行环境监测和数据分析,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3. 教学内容与方法

在基于项目教学法中,《环境监测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项目实践的需要而灵活设计,包括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常见监测仪器的使用和维护、环境样品采集和实验室分析技术等。教学方法可以结合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地实践,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并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的训练。 4. 评价与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既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要考察他们在项目实践中的表现和成果。通过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在课程结尾,可以进行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环境监测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个人观点和理解 基于项目教学法是一种非常适合《环境监测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它能够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进行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环境监测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通过以上评估和设计,基于项目教学法中职《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教学将更加深入、全面,并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来评估

车载环境监测系统课程设计总结

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随着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问题的日益突出,车载环境监测系统逐渐成为了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车载环境监测系统 通过对车辆周围环境的监测和分析,能够为驾驶员提供及时的环境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复杂的交通场景,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车载环境监测系统的实验 评台,来加深同学对该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 1. 课程设计的背景和意义 2. 车载环境监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3. 设计与实现车载环境监测系统的硬件评台 4. 车载环境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5. 车载环境监测系统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三、课程设计背景和意义 车载环境监测系统是基于嵌入式系统和传感器技术的一种新型智能系统,它可以实时检测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如道路状况、交通流量、气象条件等,为驾驶员提供全面的环境感知能力和智能化辅助决策支持。这对于提高驾驶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提高车辆的自适应能力 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车载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于推动 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车载环境监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1. 车载环境监测系统的基本原理 车载环境监测系统一般由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四部分组成。传感器用于获取车辆周围环境的各种信息,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采集和整合,数据处理模块则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最终呈现给驾驶员。 2. 车载环境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 车载环境监测系统涉及到多种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等。传感器技术用于实时感知车辆周围环境信息,无线通信技术用于与车辆内部其他系统的数据交互,而嵌入式系统技术则用于实现系统的硬件设计与集成。 五、设计与实现车载环境监测系统的硬件评台 车载环境监测系统的硬件评台设计是课程设计的重要部分,它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在硬件评台设计中,需注意传感器的选择与布局、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嵌入式系统的选型和搭建等方面。 六、车载环境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车载环境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是整个课程设计的关键环节,其目标是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的智能化感知、分析和呈现。在软件设计中,

环境监测第二版课程设计

环境监测第二版课程设计 一、课程背景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监测工作。环境监测是通 过对环境中各种物质的检测、分析和评价,对环境进行监测和预警的一项重要工作。环境监测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分布、浓度和空气质量等状况,为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通过培养学生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够运用现代 环境监测技术,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并具备分析、处理环境数据的能力。同时,本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以现代科技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环境监测基础知识 1.环境监测的概念、目的和实施原则 2.环境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危害和影响因素 3.环境监测的分级和分类 第二章环境监测技术和方法 1.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分类和原理 2.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和土壤的采样和分析方法 3.环境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和统计分析技术 第三章环境监测实验案例 1.环境污染源的监测与控制实验

2.大气污染物的监测与评价实验 3.水体污染物的监测与处理实验 4.噪声污染的监测与控制实验 第四章环境监测应用案例 1.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2.环境监测在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中的作用 3.环境监测在环保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中实验教学和案例分析占据主要部分。同时,本课程还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调研和科普讲座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五、教学评估 本课程评估方式综合使用笔试、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所占比例较大。同时,本课程还注重评价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环保项目研究,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六、参考文献 1.尹志平. 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2.殷蜜.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习指导与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3.赵振晃. 环境监测数据处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环境温度、光照检测报警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环境温度、光照检测报警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二级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 起止时间:2018 年 9 月—— 2019 年 1 月 报告评分: 课程老师签名:

环境温度、光照检测报警系统设计 摘要:环境温度、光照检测报警系统是日常生活和工业应用非常广泛的工具,能实时采集周围的温度信息进行显示,程序内部设定有报警上下限,根据应用环境不同可设定不同的报警上下限。此系统是基于STC89C52单片机设计的,包括DS18B20温度采集模块,光敏传感器,液晶显示屏,蜂鸣器,键盘扫描模块,PCF8591模数转换模块。STC89C52作为控制核心,具有功耗低、价格低等优点。温度检测报警模块采用单总线数据传输的DS18B20,改芯片具有精度高,测量范围广等特点。光照值检测采用光敏传感器和PCF8591模数转换模块联合使用,实现将测得的模拟电压值转换为数字量信号。显示模块采用OLED显示,对于显示数字、字母和汉字最为合适。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按键预设值比较,从而实现对环境中温度和光强的控制并对超标数据进行报警。 关键词:DS18B20;光敏传感器;PCF8591模数转换模块;OLED显示屏;STC89C52

目录 1 绪论 (1) 1.1 课题的具体功能与要求 (1) 1.2 课题研究的情况 (1)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 1.4 本章小结 (1) 2 方案论证 (1) 2.1 总系统方案的选择 (2) 2.2 各单元模块的比较 (2) 2.2.1 温度传感器模块 (2) 2.2.2 光照传感器模块选择 (2) 2.2.3 AD转换模块选择 (2) 2.3 本章小结 (2) 3 硬件系统 (3) 3.1 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 (3) 3.2 各单元模块的设计与原理 (3) 3.2.1 51单片机最小系统 (3) 3.2.2 按键模块设计 (4) 3.2.3 显示模块设计 (4) 3.2.4 温度的采集 (4) 3.3 本章小结 (4) 4 软件系统 (5) 4.1 软件系统流程 (5) 4.2 各单元的软件流程 (5) 4.2.1 STC89C52主控单片机 (5) 4.2.2 DS18B20模块 (5) 4.2.3 PCF8591 (5) 4.2.4 OLED模块 (5) 4.3 本章小结 (5) 5 系统调试 (6) 5.1 硬件的检测 (6) 5.2 单元模块的调试 (6) 5.2.1 主控STC89C52的调试 (6) 5.2.2 DS18B20模块 (6) 5.2.3 PCF8591模块 (6) 5.2.4 OLED模块 (6) 5.2.5 系统运行调试 (6) 5.3 本章小结 (6) 6 总结与展望 (7) 参考文献 (7) 附录 (8)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模板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模板 关于空气中飘尘含量的测定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 空 气 中 飘 尘 含 量 的 测 定 法 及 其 比 较 姓名 班级 专业

指导教师 关于空气中飘尘含量的测定 目录 目录....................................................................................................................... (2) 前言....................................................................................................................... .. (1) 第一章重量法测定空气中飘尘的含量 (2) 1.1 原理....................................................................................................................... (2) 1.2 测定步骤......................................................................................................................... . (3) 1.3 计算....................................................................................................................... (4) 1.4 说

ZYL太原理工物联网大三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环境监测)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物联网感知课程设计 设计名称:环境监测系统 专业班级:物联1403 学号:2014002091 学生姓名:赵羽龙 指导教师:呼克佑 2016年12月23日

太原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注: 1.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提交的归档文件应按照:封面—任务书—说明书—图纸的顺序进行装订上交(大张图纸不必装订)。 2.可根据实际内容需要续表,但应保持原格式不变。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目录 一.功能分析 (1) 二.概要设计 (1) 1.系统组成 (1) 2.传感器选型 (1) 三.详细设计 (1) 1.硬件连接 (1) 2.程序设计 (1) 3.界面设计 (3) 四.系统说明 (3) 五.设计总结 (4) 六.附录 (4)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 物联网工程 班级: 1403 姓名: 赵羽龙 学号: 2014002091 完成日期: 2016/12/23 题目:设计一个环境监测系统。 一.功能分析 环境监测系统主要包括对环境变量的采集和显示。 (1)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来完成温度、湿度数据的采集。 (2)制作相应的显示界面,将采集的变量值实时显示。 (3)扩展功能:判断温度过高过低、湿度过高过低时,通过电机控制空调、加湿器的启停。 二.概要设计 1.系统组成 系统大体组成包括:传感器模块、数据传送模块和电机控制模块。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由于传感器模块没有外接电路,因此需要通过中间的协调器将数据转为串口形式发送到PC 机上。 图1 系统框图 2.传感器选型 选择SHT10单片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来监测环境。SHT10采用CMOSens 专利技术将温度湿度传感器、A/D 转换器及数字接口无缝结合,使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响应速度快、接口简单、性价比高等特点。 电路连接时,接口简单,两线连接,SHT10的两线串行接口(bidirectional 2-wire )在传感器信号读取和电源功耗方面都做了优化处理,其总线类似I2C 总线但并不兼容I2C 总线。 三.详细设计 1.硬件连接 SHT10共有4个引脚,除了电源和地,数据和时钟引脚分别连接单片机P06、P07。 图2 系统硬件框图 2.程序设计 (1)端口初始化程序 static void GPIOInit(void) { Zigbee 传输 协调器 温、湿度传感器 PC 显示 串口传输 电机

环境监测实验第二版课程设计

环境监测实验第二版课程设计 实验目的 •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方法; •熟悉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 •学习环境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境监测与治理能力。 实验原理 本实验是基于环境监测技术的教学实验,涉及到大气、水、土壤等不同类型的环境监测。实验基于物理、化学和生态学方法,包括常用的环境监测参数的测定。通过实验学生将了解环境监测相关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并且掌握环境监测数据处理的方法。 实验设备 •环境监测仪 •水质分析仪 •大气污染检测仪 •土壤检测仪 实验步骤 实验一:水质监测 1.根据实验要求取水样;

2.分别使用水样前处理仪器对水样进行预处理,加速水样的 反应; 3.将水样经过化学试剂的反应,测定监测参数的浓度值; 4.对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实验二:大气污染监测 1.将大气污染检测仪放置在指定位置; 2.打开设备录制数据; 3.设置监测参数,过程中需注意监测仪不应受到外界干扰; 4.在一定时间内(20-30分钟左右)记录监测数据; 5.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实验三:土壤污染监测 1.根据实验要求取样一定数量的土壤; 2.采用土壤检测仪对土壤样品进行处理; 3.针对所选的污染物进行浓度测定,如重金属等; 4.对测得的监测参数进行记录和分析。 实验记录 在进行实验时,必须进行科学的记录,包括但不限于监测的时间、测量值、分析结果等。 记录表如下: 实验类型监测参数测量时间测量值实验结果

实验类型监测参数测量时间测量值实验结果 水质监测pH值8:00-9:00 7.2 环保标准 大气污染监测PM2.5 15:00-16:00 50 超过国家标准 土壤污染监测铅10:00-11:00 20 mg/kg 环保标准实验分析 通过实验和实验记录表的数据,可以获得以下结论: •对于水质监测:经预处理的水样进行化学处理后,其浓度值达到环保标准要求; •对于大气污染监测:受到城市交通等因素影响,PM2.5超过了国家标准; •对于土壤污染监测:待监测土壤中存在铅超过环保标准,对环境带来一定污染。 总结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了解到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方法并且熟悉了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加深了对环境保护意识并提高环境监测与治理能力。对于环保相关行业的学生将有较大的帮助。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01.教学单位名称:环境与资源学院 02.课程代码:643008 03.课程名称:水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设计 04.课程英文名称:Design of Wate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05.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 06.课程性质:必修 07.课程学时:16学时 08.课程学分:0.5 09.授课对象: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10.开课学期:6学期(春季) 11.主要参考书: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98)》,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年 [2]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年 [3] 北京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环境影响评价典型实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 [4] 陈书玉主编:《环境影响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5] 叶守泽主编:《水库水环境模拟预测与评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年 [6]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Branch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Water Quality Standards Handbook (Second Edition) 》,1994 12. 大纲执笔人: 13. 课程中文简介: 本课程设计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为解决目前日益突出的水环境问题而增设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得学生在掌握水环境评价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参与到实际的环评工作中,主要包括:资料的收集、野外采样点的布设、采取水样(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的测试与分析、评价报告的编写等方面内容。 14. 课程英文简介: Design of Wate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is a basic course for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and groundwater hydrology engineering. The course design is set to solve many water environment problems,which makes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knowledge of water environment evaluation theory, and get involved in the actual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work. The design mainly includes: data collection, field layout of sampling points, water samples taking (including surface water, groundwater), test and analysis of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report writ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content. 15. 课程教学任务、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教学任务: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在掌握水环境评价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参与到实际的环评工作中,从资料的收集、野外采样点的布设、采取水样(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的测试与分析、评价报告的编写等方面锻炼本科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环节教学。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工程质量意识和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为其日后参与对于水环

车载环境监测系统《物联网通信技术》课程设计论文

目录 第1章绪论 (2)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2) 第2章需求分析 (2) 2.1 功能 (2) 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 (4) 3.1 方案的选择 (4) 3.2 系统总体设计 (4) 3.3 任务分工 (5) 第4章模块设计与实现 (6) 4.1 模块功能 (6) 4.2 模块流程 (6) 4.3 模块实现 (7) 第5章总结 (10)

第1章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每年夏天,都会发生很多在汽车内窒息死亡的案例。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在车内关闭门窗开空调睡觉也会导致窒息死亡。 汽车的空调有两种模式,一是内循环模式,比较节约汽油。内循环状态是关闭了车内外的气流通道(车内的门窗),不开风机就没有气流循环,开风机时吸入的气流也仅来自车内,形成车辆内部的气流循环。 车内冷气如果只是开内循环模式,那么,在密闭条件下,车内的空气通过空调进行内部循环,得不到更新,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会越来越高,同时,车内人员呼出大量二氧化碳,导致车内氧气急剧减少,几小时就会使人恶心、昏迷,严重者甚至窒息而死亡。 为了减少相应悲剧的发生,我们小组决定开发一种可以检测车内二氧化碳浓度,并在达到危险浓度之前给车内的乘客发出警告的装置,可以称为车载环境监测系统。 第2章需求分析 2.1 功能 功能编号:1(协调器模块) 功能需求:主模块的功能有三个,一是协调各个传感器组成网络,

二是接收来自温度感应模块和二氧化碳感应模块发来的信息并且通过串口传给PC机,三是接收来自PC机发来的数据并通过广播发送给网内的所有传感器节点。 功能编号:2(温湿度感应模块) 功能需求:温度感应模块主要功能是感应外界的温度并把温度值实时传达给主模块; 功能编号:3(二氧化碳感应模块) 功能需求:二氧化碳感应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感应外界的二氧化碳浓度并且把浓度值传递给主模块。 功能编号:4(报警模块) 功能需求:报警模块有两种状态,待命状态和报警状态,平时处于待命状态,如果协调器模块广播的信息中存在浓度超标的命令,则转为报警状态,使蜂鸣器发声进行报警。 功能编号:5(通风模块) 功能需求:通风模块也有两种状态,待命状态和通风状态,平时处于待命状态,如果协调器模块广播的信息里有浓度超标而且node id为Motor的命令,则转为通风状态,使电机转动模拟通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