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7章基本输入输出接口

第7章基本输入输出接口

第7章基本输入输出接口
第7章基本输入输出接口

第7章基本输入输出接口

一、内容简介:

1 I/O口概述

2 简单I/O接口芯片:244,245,273,373┅

3 CPU与外设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程序控制;中断;DMA

4 DMA控制器8237A

二、教学目标:

掌握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基本概念、掌握I/O端口编址方法和特点及地址译码方法。l掌握CPU与外设数据传送的方式方法。了解DMA控制器8237A。

三、重点内容:

CPU与外设间的数据传送方式;8237A

四、教学时数:4

7.1 I/O接口概述

7.1.1 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

一.CPU与I/O接口

接口电路按功能可分为两类:

①是使微处理器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辅助电路:时钟信号或中断请求等;

②是输入/输出接口电路:CPU与外部设备信息的传送(接收、发送)。

最常用的外部设备:如键盘、显示装置、打印机、磁盘机等都是通过输入/输出接口和总线相连的,完成检测和控制的仪表装置也属于外部设备之列,也是通过接口电路和主机相连。

1.为什么要用接口电路:

需要分析一下外部设备的输入/输出操作和存储器读/写操作的不同之处:

存储器都是用来保存信息的,功能单一,传送方式单一(一次必定是传送1个字节或者1个字),品种很有限(只有只读类型和可读/可写类型),存取速度基本上和CPU的工作速度匹配.。

外部设备的功能多种多样的(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信息多样(数字式的,模拟式的),信息传输的方式(并行的,串行的),外设的工作速度通常比CPU 的速度低得多,而且各种外设的工作速度互不相同,这也要求通过接口电路对输入/输出过程起一个缓冲和联络的作用。

注:接口电路完成相应的信号转换、速度匹配、数据缓冲等功能。

2.接口的功能(8种):

⑴寻址能力:对送来的片选信号进行识别。

⑵输入/输出功能:根据读/写信号决定当前进行的是输入操作还是输出操作。

⑶数据转换功能:并行数据向串行数据的转换或串行数据向并行数据的转换。

⑷联络功能:就绪信号,忙信号等。

⑸中断管理:发出中斯请求信号、接收中断响应信号、发送中断类型码的功能。并有优先级管理功能。

⑹复位:接收复位信号,从而使接口本身以及所连的外设进行重新启动。

⑺可编程:用软件来决定其工作方式,用软件来设置有关的控制信号。

⑻错误检测:一类是传输错误。另—类是覆盖错误。

注:一些接口还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其它的检测信息。

二.I/O接口与系统的连接

1.CPU与I/O设备之间的信号(三类)

(1) 数据信息包括三种形式:数字量、模拟量、开关量

(2)状态信息是外设通过接口往CPU传送的

如:“准备好”(READY)信号、“忙”(BUSY)信号

(3)控制信息是CPU通过接口传送给外设的

如:外设的启动信号、停止信号就是常见的控制信息

2.接口部件的I/O端口:

⑴数据端口、⑵控制端口、⑶状态端口

CPU和外设进行数据传输时,各类信息在接口中进入不同的寄存器,一般称这些寄存器为I/O端口,每个端口有一个端口地址。用于对来自CPU和内存的数据或者送往CPU和内存的数据起缓冲作用的,这些端口叫数据端口。用来存放外部设备或者接口部件本身的状态,称为状态端口。用来存放CPU发出的命令,以便控制接口和设备的动作,这类端口叫控制端口。如下图

注:⑴输入还是输出,所用到的地址总是对端口而言的,不是对接口部件而言的。⑵为了节省地址空间,将数据输入端口和数据输出端口对应同一个端口地址。同样,状态端口和控制端口也常用同一个端口地址。

⑶CPU对外设的输入/输出操作就归结为对接口芯片各端口的读/写操作。

3.接口与系统的连接.

接口电路位于CPU与外设之间,从结构上看,可以把一个接口分为两个部分,⑴用来和I/O设备相连;

⑵用来和系统总线相连,这部分接口电路结构类似,连在同一总线上。

下图是一个典型的I/O接口和外部电路的连接图:

联络信号:读/写信号,以便决定数据传输方向。

地址译码器,片选信号:地址译码器除了接收地址信号外,还用来区分I/0地址空间和内存地址空间的信号(M/IO)用于译码过程。

注:⑴一个接口通常有若干个寄存器可读/写,

⑵一般用1-2位低位地址结合读/写信号来实现对接口内部寄存器的寻址。

4.输入输出的寻址方式

CPU对外设的寻址方式通常有两种:

(1) 存储器对应输入输出方式

每一个外设端口占有存储器的一个地址。

优点:CPU对外设的操作可使用全部的存储器操作指令,寻址方式多,使用方便灵活,且可寻址的外设数量多。

缺点:由于外设占用了存储单元的地址,使内存的容量减小,同时,程序的可读性下降。

(2) 端口寻址的输入输出方式

CPU有专门的输入输出指令( IN, OUT),通过这些指令中的地址来区分不同的外设。

优点:容易掌握,编出的程序可读性好。

缺点:可寻址的范围较小,还必须有相应的控制线(M/IO)来区分是寻址内存还是外设。

7.2简单I/O接口

数据锁存器74LS373;数据缓冲器74LS244;数据收发器74LS245。

7.3 CPU与外设数据传送的方式

7.3.1 程序控制方式(如图7-1所示)无条件传送方式、查询传送方式

7.3.2 中断传送方式如图7-2所示

7.3.3 直接存储器访问(DMA)方式

7.4 DMA控制器8237A DMA传送的基本原理

1)向DMAC发出DMA传送请求信号(DREQ)。

2)DMAC向总线仲裁机构请求占用总线。

3)DMAC接到HLDA信号后成为总线的主控者。

4)向存储器和进行DMA传送的外设发出读写命令,开始DMA传送。5)撤消对CPU的总线请求,交回系统总线的管理和控制权。

7.4.1 8237A的内部结构和引脚

1.四个独立的DMA 通道

每个通道都有一个16位的基地址寄存器,一个16位的基字节数计数器,

一个16位的当前地址寄存器和一个16位的当前字节数计数器及一个8位的方

式寄存器,方式寄存器接收并保存来自于CPU的方式控制字,使本通道能够

工作于不同的方式下;

2.定时及控制逻辑电路

对在DMA请求服务之前,CPU编程对给定的命令字和方式控制字进行译

码,以确定DMA的工作方式,并控制产生所需要的定时信号;

3.优先级编码逻辑

对通道进行优先级编码,确定在同时接收到不同通道的DMA请求

时,能够确定相应的先后次序。通道的优先级可以通过编程确定为是固定的或者是旋转的。

4.共用寄存器

除了每个通道中的寄存器之外,整个芯片还有一些共用的的寄存器:包括

1个16位的地址暂存寄存器,1个16位的字节数暂存寄存器,1个8位的状态

寄存器,1个8位的命令寄存器,1个8位的暂存寄存器,1个4位的屏蔽寄存

器和1个4位的请求寄存器等,我们将对这些寄存器的功能与作用,作较为详

细的介绍。

8237内部寄存器的类型和数量如表6-1所示,其中,凡数量为4个的寄存器,则每个通道一个,凡数量只有一个的,则为各通道所公用。

表6-1 8237的内部寄存器

5.8237的数据引线,地址引线都有三态缓冲器,因而可以接也可以释放总线。

7.4.2 8237的工作周期

在设计8237时,规定它具有两种主要的工作周期(或工作状态),即空闲

周期和有效周期,每一个周期又是由若干时钟周期所组成的。

1.空闲周期(lade cycle)

当8237的任一通道都无DMA请求时,则其处于空闲周期或称为SI状态,

空闲周期由一系列的时钟周期组成,在空闲周期中的每一个时钟周期,8237只

做两项工作:

● 采样各通道的DREQ 请求输入线,只要无DMA 请求,则其始终停留在SI 状态; ● 由CPU 对8237进行读/写操作,即采样片选信号S C ,只要S C 信号变为有效的低电

平,则表明CPU 要对8237进行读/写操作,当8237采样S C 为低电平而DREQ 也为低,即外部设备没有向8237发DMA 请求的情况下,则进入CPU 对8237的编程操作状态,CPU 可以向8237的内部寄存器进行写操作,以决定或者改变8237的工作方式,或者对8237内部的相关寄存器进行读操作,以了解8237的工作状态。

CPU 对8237进行读/写操作时,由地址信号A 3~A 0来选择8237内部的不同寄存器(组),由读/写控制信号R O I 及W O I 来控制读/写操作。由于8237内部的地址寄存器和字节数计数器都是16位的,而数据线是8位的,所以在8237的内部,有一个高/低字节触发器,称为字节指针寄存器,由它来控制8位信息是写入16位寄存器的高8位还是低8位,该触发器的状态交替变化,当其状态为0时,进行低字节的读/写操作;而当其状态为1时,则进行低字节的读/写操作。 2.有效周期(Active Cycle )

当处于空闲状态的8237的某一通道接收到外设提出的DMA 请求DREQ 时,它立即向CPU 输出HRQ 有效信号,在未收到CPU 回答时,8237仍处于编程状态,又称初始状态,记为S 0状态。

经过若干个S 0状态后,当8237收到来自于CPU 的HLDA 应答信号后,则进入工作周期,或称为有效周期,或者说8237由S 0状态进入了S 1状态。

S 0状态是DMA 服务的第一个状态,在这个状态下,8237已接收了外设的请求,向CPU 发出了DMA 请求信号HRQ ,但尚未收到CPU 对DMA 请求的应答信号HLDA ;而S 1状态则是实际的DMA 传送工作状态,当8237接收到CPU 发来的HLDA 应答信号时,就可以由S 0状态转入S 1状态,开始DMA 传送。

在内存与外设之间进行DMA 传送时,通常一个S 1周期由4个时钟周期组成,即S 1、S 2、S 3、S 4,但当外设速度较慢时,可以插入S W 等待周期;而在内存的不同区域之间进行DMA 传送时,由于需要依次完成从存储器读和向存储器写的操作,所以完成每一次传送需要8个时钟周期,在前四个周期S 11、S 12、S 13、S 14完成从存储器源区域的读操作,后四个时钟周期S 21、S 22、S 23、S 24完成向存储器目的区域的写操作。

8237的外部结构

8237是具有40个引脚的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芯片,其引脚如图6-4所示: 1. CLK :时钟信号输入引脚,对于标准的8237,其输入时钟频率为3MHz ,对于8237-2,其输入时钟频率可达5MHz 。

2.S C :芯片选择信号,输入引脚。

3.RESET :复位信号,输入引脚,用来清除8237中的命令、状态请求和临时寄存器,且

使字节指针触发器复位并置位屏蔽触发器的所有位(即使所有通道工作在屏蔽状态),在

复位之后,8237工作于空闲周期SI。

4.READY:外设向8237提供的高电平有效的“准备好”信号输入引脚,若8237在S

3

状态以后的时钟下降沿检测到READY为低电平,则说明外设还未准备好下一次DMA操作,

需要插入S

W

状态,直到READY引脚出现高电平为止。

5.DREQ

0~DREQ

3

:DMA请求信号输入引脚,对应于四个独立的通道,DREQ的有效电平可以

通过编程来加以确定,优先级可以固定,也可以旋转。

6.DACK

0~DACK

3

:对相应通道DREQ请求输入信号的应答信号输出引脚。

7.HRQ:8237向CPU提出DMA请求的输出信号引脚,高电平有效。8.HLDA:CPU对HRQ请求信号的应答信号输入引脚,高电平有效。

9.DB

0~DB

7

:8条双向三态数据总线引脚。在CPU控制系统总线时,可以通过DB

~DB

7

8237编程或读出8237的内部状态寄存器的内容;在DMA操作期间,由DB

0~DB

7

输出高8

位地址信号A

8~A

15

,并利用ADSTB信号锁存该地址信号。

在进行内存不同区域之间的DMA传送时,除了送出A

8~A

15

地址信号外,还分时输入从

存储器源区域读出的数据,送入8237的暂存寄存器中,等到存储器写周期时,再将这些数据通过这8个引脚,由8237的暂存寄存器送到系统数据总线上,然后写入到规定的存储单元中去。

10.A

3~A

:4条双向三态的低位地址信号引脚。在空闲周期,接收来自于CPU

的四位地址信号,用以寻址8237内部的不同的寄存器(组);在DMA传送时,输出要访问的存储单元或者I/O端口地址的低4位。

11.A

7~A

4

:4条三态地址信号输出引脚。在DMA传送时,输出要访问的存储

单元或者I/O端口地址的中4位。

12.R

O

I:低电平有效的双向三态信号引脚。在空闲周期,它是一条输入控制信号,CPU 利用这个信号读取8237内部状态寄存器的内容;而在DMA传送时,它是读端口控制信号输出引脚,与W

M

E

M相配合,使数据由外设传送到内存。

13.W

O

I:低电平有效的双向三态信号引脚,其功能与R

O

I相对应。

14.R

M

E

M:低电平有效的双向三态信号引脚,用于DMA传送,控制存储器

的读操作。

15.W

M

E

M:低电平有效的双向三态信号引脚,用于DMA传送,控制存储器

的写操作。

16.AEN:高电平有效的输出信号引脚,由它把锁存在外部锁存器中的高8位

地址送入系统的地址总线,同时禁止其它系统驱动器使用系统总线。

17.ADSTB:高电平有效的输出信号引脚,此信号把DB

7~DB

上输出的高8位

地址信号锁存到外部锁存器中。

18.P

O

E上输出一个有效的低电平脉冲,E:双向,当字节数计数器减为0时,在P

O

表明DMA传送已经结束;也可接收外部的P

E信号,强行结束8237的DMA操作或者重

O

新进行8237的初始化。当不使用P

E端时,应通过数千Ω的电阻接到高电平上,以免

O

由它输入干扰信号。

19.+5V、GND及N/C引脚

7.4.3 8237的工作方式

8237的各个通道在进行DMA传送时,有四种工作方式

1.单字节传送方式

每次DMA操作仅传送一个字节的数据,完成一个字节的数据传送后,8237将当前地址寄存器的内容加1(或减1),并将当前字节数寄存器的内容减1,每传送完这一个字节,DMAC就将总线控制权交回CPU。

2.数据块传送

在这种传送方式下,DMAC一旦获得总线控制权,便开始连续传送数据。每传送一个字节,自动修改当前地址及当前字节数寄存器的内容,直到将所有规定的字节全部传送完,或收到外部EOP信号,DMAC才结束传送,将总线控制权交给CPU,一次所传送数据块的最大长度可达64KB,数据块传送结束后可自动初始化。

显然,在这种方式下,CPU可能会很长时间不能获得总线的控制权。这在有些场合是不利的,例如,PC机就不能用这种方式,因为在块传送时,8088不能占用总线,无法实现对DRAM的刷新操作。

3.请求传送

只要DREQ有效,DMA传送就一直进行,直到连续传送到字节计数器为0或外部输入使EOP变低或DREQ变为无效时为止。

4.级联方式

利用这种方式可以把多个8237连接在一起,以便

扩充系统的DMA通道数。下一级的HRQ接到上一级的

某一通道的DREQ上,而上一级的响应信号DACK可接

下一级的HLDA上,其连接如图7-5所示。

在级联方式下,当第二级8237的请求得到响应

时,第一级8237仅应输出HRQ信号而不能输出地址及

控制信号,因为,第二级的8237才是真正的主控制器,

而第一级的8237仅应起到传递DREQ请求信号及DACK

应答信号的作

用。

图6-5 8237级联方式工作框图

7.4.4 8237的DMA传输类型

DMA所支持的DMA传送,可以在I/O接口到存储器;存储器到I/O接口及内存的不同区域之间进行,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所需要的控制信号也不相同

1.I/O接口到存储器的传送。

当进行由I/O接口到存储器的数据传送时,来自I/O接口的数据利用DMAC送出的IOR

控制信号,将数据输送到系统数据总线D

0~D

7

上,同时,DMAC送出存储器单元地址及MEMW

控制信号,将存在于D

0~D

7

上的数据写入所选中的存储单元中。这样就完成了由I/O接口

到存储器一个字节的传送。同时DMAC修改内部地址及字节数寄存器的内容。

1.存储器到I/O接口

与前一种情况类似,在进行这种传送时,DMAC送出存储器地址及MEMR控制信号,

将选中的存储单元的内容读出放在数据总线D

0~D

7

上,接着,DMAC送出IOW控制信号,将

数据写到规定的(预选中)端口中去,而后MDAC自动修改内部的地址及字节数寄存器的内容。

2.存储器到存储器

8237具有存储器到存储器的传送功能,利用8237编程命令寄存器,可以选择通道0和通道1两个通道实现由存储器到存储器的传送。在进行传送时.采用数据块传送方式,由通道0送出内存源区域的地址和MEMR控制信号,将选中内存单元的的数据读到8237的暂存寄存器中,通道0修改地址及字节数寄存器的值;接着由通道1输出内存目的区域的地址及MEMW控制信号,将存放在暂存寄存器中的数据,通过系统数据总线,写入到内存的目的区域中去,尔后通道1修改地址和字节数寄存器的内容,通道1的字节计数器减到零或外部输入EOP时可结束一次DMA传输过程。

7.4.5 8237各个通道的优先级及传输速率

1.优先级

8237有两种优先级方案可供编程选择:

(1).固定优先级

规定各通道的优先级是固定的,即通道0的优先级最高,依次降低,通道3的优先级最低。

(2).循环优先级

规定刚被服务通道的优先级最低,依次循环。这就可以保证4个通道的优先级是动态变化的,若3个通道已经被服务则剩下的通道一定是优先级最高的。

2.传送速率

在一般情况下,8237进行一次DMA传送需要4个时钟周期(不包括插入的等待周期SW)。例如,PC机的时钟周期约210ns,则一次DMA传送需要

210ns 4+2l0ns=1050ns。多加一个210 ns是考虑到人为插入一个SW的缘故。

另外,8237为了提高传送速率,可以在压缩定时状态下工作。在压缩定时状态下,每个DMA总线周期仅用2个时钟周期就可以实现,从而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数据的传送速率。

7.4.6 8237的内部寄存器组

8237有4个独立的DMA通道,有许多内部寄存器。前面表6-1已经给出了这些寄存器的名称、长度和数量,我们来详细介绍各个寄存器的功能和作用。

1.基地址寄存器

用以存放16位地址,只可写入而不能读出。在编程时,它与当前地址寄存器被同时写入某一起始地址,可用作内存区域的首地址或末地址。在8237进行DMA数据传送的工作过程中,其内容不发生变化,只是在自动预置时,其内容可被重新写到当前地址寄存器中去。

2.基字节数寄存器

用以存放相应通道需要传送数据的字节数,只可写入而不能读出。在编程时它与当前字节数寄存器被同时写入要传送数据的字节数。在8237进行DMA数据传送的工作过程中,其内容保持不变,只是在自动预置时,其内容可以被重新写到当前字节数寄存器中去。

3.当前地址寄存器

存放DMA传送期间的地址值。每次传送后自动加l或减l。CPU可以对其进行读写操作。在选择自动预置时,每当字节计数值减为0或外部EOP有效后,就会自动将基地址寄存器的内容写入当前地址寄存器中,恢复其初始值。

4.当前字节数寄存器

存放当前的字节数。每传送一个字节,该寄存器的内容减1。当计数值减为0或接收到来自外部的EOP信号时,会自动将基字节数寄存器的内容写入该寄存器,恢复其初始计数值,即为自动预置。

5.地址暂存寄存器和字节数暂存寄存器

这两个16位的寄存器和CPU不直接发生关系,我们也不必要对其进行读/写操作,因而对如何使用8237没有影响。

6.方式寄存器

每个通道有一个8位的方式寄存器,但是它们占用同一个端口地址,用来存放方式字,依靠方式控制字本身的特征位来区分写入不同的通道,用来规定通道的工作方式,各位的作用如下:

00 通输方式 01 通道101 通道选择 10 通道 方式选择 11 通道311 校验传输传输类型选择 01 写传输 10 读传输

11 无意义 自动预置功能选择,0—禁止;1—允许。 地址增/减1选择,0—增1;1—减1。

自动预置就是当某一通道按要求将数据传送完后,又能自动预置初始地址和传送的字节数,而后重复进行前面已进行过的过程。

校验传送就是实际并不进行传送,只产生地址并响应EOP 信号,不产生读写控制信号,用以校验8237的功能是否正常。 7.命令寄存器

8237的命令寄存器存放编程的命令字,命令字各位的功能如图6-7所示,

0 DACK 1 DACK 0 DREQ 禁止通道0地址保持

1 DREQ 低电平有效 1 允许通道0地址保持。D 0=0时无意义

0 不扩展写入 0 启动8237工作 1 扩展写入 1 停止8237的工作

0 固定优先权 0 正常时序 1 旋转优先权 1 压缩时序

8237的命令寄存器 其中:

D 0位用以规定是否允许采用存储器到存储器的传送方式。若允许这样做,则利用通道0和通道1来实现。

D

1

位用以规定通道0的地址是否保持不变。如前所述,在存储器到存储器传送中,

源地址由通道0提供,读出数据到暂存寄存器,而后,由通道l送出目的地址,将数据

写入目的区域;若命令字中D

1

=0,则在整个数据块传送中(块长由通道1决定)保持内存源区域地址不变,因此,就会把同一个数据写入到整个目的存储器区域中。

D

2

位是允许或禁止8237芯片工作的控制位。

D

3

位用于选择总线周期中写信号的定时。例如,PC机中动态存储器写是由写信号的

上升沿启动的。若在DMA周期中写信号来得太早,可能造成错误,所以PC机选择D

3

=0。命令字的其他位容易理解,不再说明。

D

5

位用于选择是否扩展写信号。在D3=0(正常时序)时,如果外设速度较慢,有些外设是用8237A送出的IOW和MEMW信号的下降沿来产生的READY信号的。为提高传送速度,能够使READY信号早些到来,须将IOW和MEMW信号加宽,以使它们提前到来。

因此,可以通过令D

5

=1使IOW和MEMW信号扩展2个时钟周期提前到来。

8.请求寄存器

用于在软件控制下产生一个DMA请求,就如同外部DREQ请求一样。图6-8所示,为

请求字的格式,D

0D

1

的不同编码用来表示向不同通道发出DMA请求。在软件编程时,这些

请求是不可屏蔽的,利用命令字即可实现使8237按照命令字的D

0D

1

所指的通道,完成D

2

所规定的操作,这种软件请求只用于通道工作在数据块传送方式之下。

通道0

通道1

通道选择10 通道2

11 通道3

0—复位请求位;1—置位请求位。

8237请求寄存器

9.屏蔽寄存器

8237的屏蔽字有两种形式:

①单个通道屏蔽字。这种屏蔽字的格式如图6-9所示。利用这个屏蔽字,每次只能

选择一个通道。其中D

0D

1

的编码指示所选的通道,D

2

=l表示禁止该通道接收DREQ请求,

当D

2

=0时允许DREQ请求。

②四通道屏蔽字。可以利用这个屏蔽字同时对8237的4个通道的屏蔽字进行操作,故又称为主屏蔽字。该屏蔽字的格式如图6-10所示。它与单通道屏蔽字占用不同的I/O 接口地址,以此加以区分。

通道0

通道1

通道选择10 通道2

11 通道3

0—清除屏蔽位;1—置屏蔽位。

8237的单通道屏蔽寄存器

清通道0

置通道0

清通道1屏蔽位

1 置通道1屏蔽位

0 清通道2屏蔽位

1 置通道2屏蔽位

0 清通道3屏蔽位

1 置通道3屏蔽位

8237四通道屏蔽寄存器

D 7

=1 通道3请求

D

=1 通道0已终止计数

D

6

=1 通道2请求

D

1

=1 通道1已终止计数

D 5=1 通道1请求 D

2

=1 通道2已

终止计数

D 4=1 通道0请求 D

3

=1 通道3已

终止计数

8237的状态寄存器

10.状态寄存器

状态寄存器存放各通道的状态,CPU读出其内容后,可得知8237的工作状况。主要有:哪个通道计数已达到计数终点——对应位为1;哪个通道的DMA请求尚未处理——对应位为1。状态寄存器的格式如图所示。

11.暂存寄存器

用于存储器到存储器传送过程中对数据的暂时存放。

12.字节指针触发器

这是一个特殊的触发器,用于对前述各16位寄存器的寻址。由于前述各16位寄存器的读或写必须分两次进行,先低字节后高字节。为此,要利用字节指针触发器,当此触发器状态为0时,进行低字节操作。一旦低字节读/写操作完成后,字节指针触发器会自动置l,再操作一次又会清零。利用这种机制,就可以进行双字节读写操作,这样16位寄存器可以仅占用一个外设端口地址,高、低字节共用。

7.4.7 8237的编程及应用

1.8237的寻址及连接

8237 4个通道中的寄存器及其它各种寄存器的寻址编码如表6-2和表6-3所示。从

表6-2中可以看到,各通道的寄存器通过CS和地址线A

3~A

规定不同的地址,高低字节再

由字节指针触发器来决定。其中有的寄存器是可读可写的,而有的寄存器是只写的。

从表6-3可以看出,利用CS和A

3~A

规定寄存器的地址,再利用IOW或IOR控制对其

进行读或写操作。需要注意的是,方式寄存器每通道一个,但仅分配一个端口地址,靠

方式控制字的D

1和D

位来区分不同通道。

2.8237在系统中的典型连接

我们注意到8237只能输出A

0~A

15

16位地址信号,这对于一般8位CPU构成的系统来

说是比较方便的,因为大多数8位机的寻址范围就是64KB。而在8086/88系统中,系统

的寻址范围是1MB,地址线有20条,即A

0~A

19

。为了能够在8086/88系统中使用8237来

实现DMA,需要用硬件提供一组4位的页寄存器。

通道0、1、2、3各有一个4位的页寄存器。在进行DMA传送之前,这些页寄存器可

利用I/O地址来装入和读出。当进行DMA传送时,DMAC将A

0~A

15

放在系统总线上,同时

页寄存器把A

16~A

19

也放在系统总线上,形成A

~A

19

这20位地址信号实现DMA传送。其地

址产生如图6-12所示。

图7-13是8237在PC机中的连接简图。利用74LS138译码器产生8237的CS,8237的接口地址可定为000H~00FH (注:在CS译码时XA4未用)。

8237利用页寄存器74LS670、三态锁存器74LS373和三态门741S244形成

系统总线的地址信号A

0~A

19

。8237的IOR、IOW、MEMR、MEMW接到74LS245上,

当芯片8237空闲时,CPU可对其编程,加控制信号到8237。而在DMA工作周期,8237

的控制信号又会形成系统总线的控制信号。同样,数据线XD

0~XD

7

也是通过双向三态门

74LS245与系统数据总线相连接。

从前面的叙述中我们已经看到,当8237不工作时,即处于空闲状态时,它是以接口的形式出现的。此时,CPU经系统总线对它初始化,读出它的状态等并对它进行控制。这时,8237并不对系统总线进行控制。当8237进行DMA传送时,系统总线是由8237来控制的。这时,8237应送出各种系统总线所需要的信号。上述情况会大大增加8237连接上的复杂程度。最重要的问题是,不管在8237的空闲周期还是在其工作周期,连接上一定要保证各总线信号不会发生竞争。

图6-12 利用页寄存器产生存储器地址

3.8237的初始化

在对8237初始化之前,通常

必须对8237进行复位操作,利用

系统总线上的RESET信号或用表

6-3所示的软件命令对A

3A

2

A

l

A

1101的地址进行写操作,均可使

8237复位。复位后,8237内部的

屏蔽寄存器被置位而其它所有寄

存器被清0,复位操作使8237进

入空闲状态,这时才可以对8237

进行初始化操作。

初始化流程如图6-14所示。

在图6-14中只画出8237

PC机中8237的连接

一个通道的初始化过程。对于其他通道可顺序进行下去。

①为了对DMAC 8237初始化,首先进行总清。总清时只

要求对总清地址进行写操作并不关心写入什么数据。

②对DMAC(8237)的4个通道的基地址寄存器与当前地址

寄存器、基字节数寄存器及当前字节数寄存器先写入FFFFH,

再读出比较,看读写操作是否正确。若正确,再写入0000H,

同样读出校验,若仍正确则认为DMAC工作正常,就开始对其

初始化。若比较时发现有错,则执行停机指令。

由于每个通道的上述4个寄存器占用两个地址(见表6-2),

故将循环计数器CX的内容置为8。

③程序对DMAC(8237)的通道0初始化。在PC机中,通道

0用于产生对动态存储器的刷新控制。利用可编程定时器8253

每隔15.0857μs向DMAC提出1次请求。DMAC响应后向CPU

提出DMA请求。获得总线控制权后,使CPU进入总线放弃状

态。在此DMA期间,DMAC送出刷新行地址,并利用DACK

控制产生各刷新控制信号,对DRAM一行进行刷新。一行刷新

结束,HRQ变为无效,退出DMA。此处给出通道0初始化程序如下:

OUT DMA+0DH,AL ;总清8237

MOV DS,BX

MOV ES,BX ;初始化DS和ES

MOV AL,0FFH

OUT DMA+1,AL

OUT DMA+1,AL ;通道0的传送字节数为64K字节,先写低位,后写高位

MOV DL,0BH ;使DX=000BH(方式字地址)

MOV AL,58H

OUT DX,AL ;写方式字,单字节传送方式,每次传送行地址

MOV AL,0 ;尔后地址自动加1,允许自动预置

OUT DMA+8,AL ;写入命令字

OUT DMA+10,AL ;写入屏蔽字(单通道屏蔽字)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初始化通道0时,未初始化地址。因为地址寄存器仅用于送出DRAM的行地址,总清后它们初始值为0,而后根据方式字地址递增,实现每次刷新

一行。再就是PC机中DMA方式不是通过CPU(8088)的HOLD实现的,而是利用等待方式来

实现的。这时CPU处于等待操作状态,把系统总线交给DMAC来控制。

为了进一步理解DMAC的工作,我们再以8237从存储器把数据传送到接

口为例,说明其初始化及工作过程。

视频输入输出常用接口介绍

视频输入输出常用接口介绍 随着视频清晰度的不断提升,这也促使我们对高清视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如果要达某些清晰度的视频就需要配备相应的接口才能完全发挥其画质。所以说视频接口的发展是实现高清的前提,从早期最常见且最古老的有线TV输入到如今最尖端的HDMI数字高清接口,前前后后真是诞生了不少接口。但老期的接口信号还在继续使用,能过信号转换器就能达到更清晰的效果,比如: AV,S-VIDEO转VGA AV,S-VIDEO转HDMI,图像提升几倍,效果更好。 从现在电视机背后的接口也能看出这点,背后密密麻麻且繁琐的接口让人第一眼看过去有点晕的感觉。今天小编就将这些接口的名称与作用做一个全面解析,希望能对选购电视时为接口而烦恼的朋友起到帮助。 TV接口

TV输入接口 TV接口又称RF射频输入,毫无疑问,这是在电视机上最早出现的接口。TV接口的成像原理是将视频信号(CVBS)和音频信号(Audio)相混合编码后输出,然后在显示设备内部进行一系列分离/ 解码的过程输出成像。由于需要较多步骤进行视频、音视频混合编码,所以会导致信号互相干扰,所以它的画质输出质量是所有接口中最差的。 AV接口 AV接口又称(RCARCA)可以算是TV的改进型接口,外观方面有了很大不同。分为了3条线,分别为:音频接口(红色与白色线,组成左右声道)和视频接口(黄色)。

AV输入接口与AV线 由于AV输出仍然是将亮度与色度混合的视频信号,所以依旧需要显示设备进行亮度和色彩分离,并且解码才能成像。这样的做法必然对画质会造成损失,所以AV接口的画质依然不能让人满意。在连接方面非常的简单,只需将3种颜色的AV线与电视端的3种颜色的接口对应连接即可。 总体来说,AV接口实现了音频和视频的分离传输,在成像方面可以避免音频与视频互相干扰而导致的画质下降。AV接口在电视与DVD连接中使用的比较广,是每台电视必备的接口之一。 S端子 S端子可以说是AV端子的改革,在信号传输方面不再将色度与亮度混合输出,而是分离进行信号传输,所以我们又称它为“二分量视频接口”。

音频接口的输入输出口的形式分类

音频接口的输入输出口的形式分类 音频接口的输入输出口的形式分为两类:模拟口和数字口。 模拟口:主要有小三芯、莲花口、大二芯和大三芯,卡侬口(XLR)等几种。 小三芯的插口主要用于家用级的多媒体等声卡,在专业领域现在己很少使用。 莲花口用于普通的专业设备,它提供的信号电平为-10dB,目前M-AUDIO公司的audio phifle2496音频卡使用的就是这种莲花口的插头。 大二芯和大三芯用于高级的专业设备,它提供的信号电平通常为+4dB。其申大三芯的插口和卡侬口一样都平衡式的,是在信号电缆的外层又包一个屏蔽层,可以提高音频信号在传送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 如果你工作室中的设备很多,各种音频线电源线经常纠缠在一起,那么使用平衡式的插口和线缆就可以减少噪声出现的可能性。目前像M-AUDIO公司的Delta系列音频接口和MOTU公司的1224使用的都是这种插口。 数字口:则有两声道的S/PDIF、AES/EBU规格和八声道的ADAT、TDIF和R-BUS等规格。 其中,S/PDIP是SONY和PHILIPS公司制定的一种音频数据格式,主要用于民用和普通专业领域,插口硬件使用的是光缆口或同轴口,现在的多轨机、DAT、CD机和MD机上都在普遍使用S/PDIF格式。 目前大多数计算机音频接口的数字输入输出口使用的都是S/PDIF的格式。 AES/EBU是美国和欧洲录音师协会制定的一种高级的专业数字音频数据格式,插口硬件主要为卡侬口,目前用于一些高级专业器材,如专业DAT,顶级采样器,大型数字调音台等。在计算机音频接口上,目前MOTU公司的1224上采用的就是AES/EBU的数字口。 ADAT是美国ALESIS公司开发的一种数字音频信号格式,因为最早用于该公司的ADAT八轨机,所以就称为ADAT格式,该格式使用一条光缆传送八个声道的数字音频信号,由于连接方便、稳定可靠,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事实上的多声道数字音频信号格式,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在各种数字音频设备上,如计算机音频接口、多轨机、数字调音台,甚至是MIDI乐器上(像KORG公司的TRINITY合成器和ALESIS 公司的QS系列合成器和音源)。目前许多公司的多声道数字音频接口,像pulsar公司的一系列产品,使用的都是ADAT口。 TDIF是日本TASCAM公司开发的一种多声道数字音频格式,使用25针类似于计算机串行线的线缆来传送八个声道的数字信号。TDIF的命运与ADAT正好相反,在推出以后TDIF没有获得其它厂家的支持,目前已经越来越少地被各种数字设备所采用,在计算机音频接口上,目前只有MOTU公司的2408上提供了TDIF的端口。

视频输入输出接口简介

RCA RCA是莲花插座的英文简称,它并不是专门为哪一种接口设计,既可以用在音频,又可以用在普通的视频信号,也是DVD分量(YCrCb)的插座,只不过数量是三个。 这是目前为止最为常见的一种音/视频接线端子,这种双线连接方式的端子早在收音机出现的时代便由RCA录音公司发明出来,还有一个更老式、也比较奇怪的称呼叫作“唱盘”接头。RCA端子采用同轴传输信号的方式,中轴用来传输信号,外沿一圈的接触层用来接地,可以用来传输数字音频信号和模拟视频信号。RCA音频端子一般成对地用不同颜色标注:右声道用红色(或者用字母“R”表示“右”);左声道用黑色或白色。有的时候,中置和环绕声道连接线会用其他的颜色标注来方便接线时区分,但整个系统中所有的RCA接头在电气性能上都是一样的。一般来讲,RCA立体声音频线都是左右声道为一组,每声道外观上是一根线。 S-Video输入输出 S端子也是非常常见的端子,其全称是Separate Video,也称为

SUPER VIDEO。S-Video连接规格是由日本人开发的一种规格,S指 的是“SEPARATE(分离)”,它将亮度和色度分离输出,避免了混合视讯讯号输出时亮度和色度的相互干扰。S端子实际上是一种五芯接口,由两路视亮度信号、两路视频色度信号和一路公共屏蔽地线共五条芯线组成。 同AV 接口相比,由于它不再进行Y/C混合传输,因此也就无需再进行亮色分离和解码工作,而且使用各自独立的传输通道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视频设备内信号串扰而产生的图像失真,极大地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但S-Video 仍要将两路色差信号(Cr Cb)为一路色度信号C,进行传输然后再在显示设备内解码为Cb和Cr进行处理,这样多少仍会带来一定信号损失而产生失真(这种失真很小但在严格的广播级视频设备下进行测试时仍能发现) 。而且由于Cr Cb的混合导致色度信号的带宽也有一定的限制,所以S-Video虽然已经比较优秀,但离完美还相去甚远。S-Video虽不是最好的,但考虑到目前的市场状况和综合成本等其它因素,它还是应用最普遍的视频接口之一。 CVBS 中文解释:复合视频广播信号或复合视频消隐和同步 全称:Composite Video Broadcast Signal 或Composite Video Blanking

第8章 微型计算机输入输出接口技术习题参考答案

第八章习题及答案 8.1 CPU与外设传送数据时为什么需要I/O接口?I/O接口的基本功能有那些? 答:由于外部设备和装置的工作原理、驱动方式、信息格式和数据处理速度等各不相同,必须经过中间电路才能与CPU相连,这部分中间电路就是I/O接口。 I/O接口的基本功能有: 1、设置数据的寄存、缓冲逻辑,以适应CPU与外设之间的速度差异; 2、进行信息格式的转换,如串行和并行的转换; 3、协调CPU与外设在信息类型和电平上的差异,如电平转换驱动器、数/模和模/数转换器等; 4、协调时序差异,同步CPU与外设的工作; 5、地址译码和设备选择功能,使CPU在某一时刻只能选中一个I/O端口; 6、提供联络信号,承担CPU与外设之间的联络工作,联络的具体信息有控制信息、状态信息和请求信号等,如外设的“Ready”、“Busy”等状态; 7、设置中断和DMA控制逻辑,以保证在中断和DMA允许的情况下,产生中断和DMA 请求信号,并在接受到中断和DMA应答之后完成中断处理和DMA传输。 8.2 I/O接口传送的信息分为哪几类?传送的数据信息分为哪几种? 答:I/O接口信息通常包括数据信息、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等。其中数据信息包括数字量、模拟量和开关量三种基本形式。 8.3 统一编址方式和独立编址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和优缺点? 答:统一编址方式的主要优点是: 1、端口寻址手段丰富,对其数据进行操作可与对存储器操作一样灵活,且不需要专门的I/O指令,有利于I/O程序的设计; 2、I/O寄存器数目与外设数目不受限制,而只受总存储容量的限制,读写控制逻辑比较简单。 其缺点是: 1、I/O端口要占用存储器的一部分地址空间,使可用的内存空间减少; 2、存储器操作指令通常要比I/O指令的字节多,故加长了I/O操作的时间。 独立编址方式的优点是: 1、I/O口的地址空间独立,且不占用存储器地址空间; 2、地址线较少,寻址速度相对较快; 3、使用专门I/O指令,编制的程序清晰,便于理解和检查。 其缺点是: 1、I/O指令较少,访问端口的手段远不如访问存储器的手段丰富,导致程序设计的灵活性较差; 2、需要存储器和I/O端口两套控制逻辑,增加了控制逻辑的复杂性。 8.4 简述CPU与外设之间进行数据传送的几种常用形式,各有何优缺点? 答: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主要有直接程序控制方式、中断控制方式、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等。 直接程序控制方式可分为无条件传送方式和条件传送方式两种:无条件传送方式主要用于对简单外设进行操作,或者外设的定时是固定或已知的场合;条件传送方式在执行输入/

计算机输入输出系统与接口技术

第七章计算机输入/输出系统与接口技术 7.1计算机的输入/输出系统 一、输入/输出系统的基本组成 二、接口电路Interface 计算机的CPU和外部设备之间一般不是直接相连的,而是通过一定的接口来连接的。主机和外设之间的适配电路称为接口电路,相应的程序称为接口程序。 为什么要使用接口: 1、接口电路使得CPU可以管理多个外部设备; 2、不同外设的工作方式不同,应用不同的接口电路可以将不同的工作方式转换为有利于CPU 操作的相同工作方式;比如:电压不同,信号方式不同。 3、外部设备有些速度快,有些速度慢,接口电路可以实现设备与CPU之间的速度匹配; 4、有些设备是串行传送数据的,而CPU是并行传送数据的,接口电路可以实现串-并行格式转 换; 5、CPU只能读写数字信息,通过接口电路可以实现模拟信息的输入输出。 总线接口电路I/O设备 接口:接口电路和接口程序

三、CPU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传输的信号 1、数据信息:数字量、模拟量、开关量; 2、状态信息:外设的工作状态; 3、控制信息: 7.2 微型计算机的常用外部设备 1、输入设备:键盘、鼠标 2、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 3、多媒体设备:声卡、图像卡 7.3 总线技术Bus 一、为什么要用总线? 1、分散连接结构 2、总线连接方式 总线是连接多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是各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 总线要求在任何一个时刻,只允许有一个部件向总线发送信息,而多个部件可以同时从总线上接收相同的信息。 二、两种总线结构 1、单总线结构: 2、双总线结构 三、总线分类 1、片内总线:连接CPU内部个部件,寄存器,ALU等; 2、系统总线: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3、通讯总线:USB,485总线,串行通信总线,并行通信总线。

第7章基本输入输出接口

第7章基本输入输出接口 一、内容简介: 1 I/O口概述 2 简单I/O接口芯片:244,245,273,373┅ 3 CPU与外设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程序控制;中断;DMA 4 DMA控制器8237A 二、教学目标: 掌握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基本概念、掌握I/O端口编址方法和特点及地址译码方法。l掌握CPU与外设数据传送的方式方法。了解DMA控制器8237A。 三、重点内容: CPU与外设间的数据传送方式;8237A 四、教学时数:4 7.1 I/O接口概述 7.1.1 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 一.CPU与I/O接口 接口电路按功能可分为两类: ①是使微处理器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辅助电路:时钟信号或中断请求等; ②是输入/输出接口电路:CPU与外部设备信息的传送(接收、发送)。 最常用的外部设备:如键盘、显示装置、打印机、磁盘机等都是通过输入/输出接口和总线相连的,完成检测和控制的仪表装置也属于外部设备之列,也是通过接口电路和主机相连。 1.为什么要用接口电路: 需要分析一下外部设备的输入/输出操作和存储器读/写操作的不同之处: 存储器都是用来保存信息的,功能单一,传送方式单一(一次必定是传送1个字节或者1个字),品种很有限(只有只读类型和可读/可写类型),存取速度基本上和CPU的工作速度匹配.。 外部设备的功能多种多样的(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信息多样(数字式的,模拟式的),信息传输的方式(并行的,串行的),外设的工作速度通常比CPU 的速度低得多,而且各种外设的工作速度互不相同,这也要求通过接口电路对输入/输出过程起一个缓冲和联络的作用。 注:接口电路完成相应的信号转换、速度匹配、数据缓冲等功能。

常见输入输出接口

常见输入输出接口 VGA 显卡所处理的信息最终都要输出到显示器上,显卡的输出接口就是电脑与显示器之间的桥梁,它负责向显示器输出相应的图像信号。CRT显示器因为设计制造上的原因,只能接受模拟信号输入,这就需要显卡能输入模拟信号。VGA接口就是显卡上输出模拟信号的接口,VGA(Video Graphics Array)接口,也叫D-Sub接口。虽然液晶显示器可以直接接收数字信号,但很多低端产品为了与VGA接口显卡相匹配,因而采用VGA接口。VGA接口是一种D 型接口,上面共有15针空,分成三排,每排五个。VGA接口是显卡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接口类型,绝大多数的显卡都带有此种接口。 目前大多数计算机与外部显示设备之间都是通过模拟VGA接口连接,计算机内部以数字方式生成的显示图像信息,被显卡中的数字/模拟转换器转变为R、G、B三原色信号和行、场同步信号,信号通过电缆传输到显示设备中。对于模拟显示设备,如模拟CRT显示器,信号被直接送到相应的处理电路,驱动控制显像管生成图像。而对于LCD、DLP等数字显示设备,显示设备中需配置相应的A/D(模拟/数字)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在经过D/A和A/D2次转换后,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图像细节的损失。VGA接口应用于CRT 显示器无可厚非,但用于连接液晶之类的显示设备,则转换过程的图像损失会使显示效果略微下降。 DVI DVI全称为Digital Visual Interface,它是1999年由Silicon Image、Intel(英特尔)、Compaq(康柏)、IBM、HP(惠普)、NEC、Fujitsu(富士通)等公司共同组成DDWG (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数字显示工作组)推出的接口标准。它是以Silicon Image公司的PanalLink接口技术为基础,基于TMDS(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最小化传输差分信号)电子协议作为基本电气连接。TMDS是一种微分信号机制,可以将象素数据编码,并通过串行连接传递。显卡产生的数字信号由发送器按照TMDS协议编码后通过TMDS通道发送给接收器,经过解码送给数字显示设备。一个DVI显示系统包括一个传送器和一个接收器。传送器是信号的来源,可以内建在显卡芯片中,也可以以附加芯片的形式出现在显卡PCB上;而接收器则是显示器上的一块电路,它可以接受数字信号,将其解码并传递到数字显示电路中,通过这两者,显卡发出的信号成为显示器上的图象。

视频输入输出常用接口知识

视频接口 我们经常在家里的电视机、各种播放器上,视频会议产品和监控产品的编解码器的视频输入输出接口上看到很多视频接口,这些视频接口哪些是模拟接口、哪些是数字接口,哪些接口可以传输高清图像等,下面就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目前最基本的视频接口是复合视频接口、S-vidio接口;另外常见的还有色差接口、VGA接口、接口、HDMI接口、SDI接口。 1、复合视频接口 接口图: 说明: 复合视频接口也叫AV接口或者Video接口,是目前最普遍的一种视频接口,几乎所有的电视机、影碟机类产品都有这个接口。 它是音频、视频分离的视频接口,一般由三个独立的RCA插头(又叫梅花接口、RCA接口)组成的,其中的V接口连接混合视频信号,为黄色插口;L 接口连接左声道声音信号,为白色插口;R接口连接右声道声音信号,为红色插口。 评价: 它是一种混合视频信号,没有经过RF射频信号调制、放大、检波、解调等过程,信号保真度相对较好。图像品质影响受使用的线材影响大,分辨率一般可达350-450线,不过由于它是模拟接口,用于数字显示设备时,需要一个模拟信号转数字信号的过程,会损失不少信噪比,所以一般数字显示设备不建议使用。

2、S-Video接口 接口图: 说明: S接口也是非常常见的接口,其全称是Separate Video,也称为SUPER VIDEO。S-Video连接规格是由日本人开发的一种规格,S指的是“SEPARATE (分离)”,它将亮度和色度分离输出,避免了混合视讯讯号输出时亮度和色度的相互干扰。S接口实际上是一种五芯接口,由两路视亮度信号、两路视频色度信号和一路公共屏蔽地线共五条芯线组成。 评价: 同AV 接口相比,由于它不再进行Y/C混合传输,因此也就无需再进行亮色分离和解码工作,而且使用各自独立的传输通道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视频设备内信号串扰而产生的图像失真,极大地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但S-Video 仍要将两路色差信号(Cr Cb)混合为一路色度信号C,进行传输然后再在显示设备内解码为Cb和Cr进行处理,这样多少仍会带来一定信号损失而产生失真(这种失真很小但在严格的广播级视频设备下进行测试时仍能发现) 。而且由于Cr Cb的混合导致色度信号的带宽也有一定的限制,所以S-Video虽然已经比较优秀,但离完美还相去甚远。S-Video虽不是最好的,但考虑到目前的市场状况和综合成本等其它因素,它还是应用最普遍的视频接口之一。

视频输入输接口(图解)..

我们经常在家里的电视机、各种播放器上,视频会议产品和监控产品的编解码器的视频输入输出接口上看到很多视频接口,这些视频接口哪些是模拟接口、哪些是数字接口,哪些接口可以传输高清图像等,下面就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目前最基本的视频接口是复合视频接口、S-vidio接口;另外常见的还有色差接口、VGA接口、接口、HDMI接口、SDI接口。 1、复合视频接口 接口图: 说明: 复合视频接口也叫AV接口或者Video接口,是目前最普遍的一种视频接口,几乎所有的电视机、影碟机类产品都有这个接口。 它是音频、视频分离的视频接口,一般由三个独立的RCA插头(又叫梅花接口、RCA接口)组成的,其中的V接口连接混合视频信号,为黄色插口;L 接口连接左声道声音信号,为白色插口;R接口连接右声道声音信号,为红色插口。 评价:

它是一种混合视频信号,没有经过RF射频信号调制、放大、检波、解调等过程,信号保真度相对较好。图像品质影响受使用的线材影响大,分辨率一般可达350-450线,不过由于它是模拟接口,用于数字显示设备时,需要一个模拟信号转数字信号的过程,会损失不少信噪比,所以一般数字显示设备不建议使用。

2、S-Video接口 接口图: 说明: S接口也是非常常见的接口,其全称是Separate Video,也称为SUPER VIDEO。S-Video连接规格是由日本人开发的一种规格,S指的是“SEPARATE (分离)”,它将亮度和色度分离输出,避免了混合视讯讯号输出时亮度和色度的相互干扰。S接口实际上是一种五芯接口,由两路视亮度信号、两路视频色度信号和一路公共屏蔽地线共五条芯线组成。 评价: 同AV 接口相比,由于它不再进行Y/C混合传输,因此也就无需再进行亮色分离和解码工作,而且使用各自独立的传输通道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视频设备内信号串扰而产生的图像失真,极大地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但S-Video 仍要将两路色差信号(Cr Cb)混合为一路色度信号C,进行传输然后再在显示设备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