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中钢筋配置检测讲稿

混凝土中钢筋配置检测讲稿

---开始Start

混凝土中钢筋配置检测技术交流讲座09.02.14

XXXXXXXXXX 有限公司

钢筋配置检测内容:

1、钢筋位置(数量、间距)

2、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3、钢筋公称直径

主要检测依据: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钢筋配置检测常用方法及仪器:

1、电磁感应法(electromagnetic test method)

——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

2、雷达法(radar test method)

——雷达仪

3、局部破损法(method of part-destructive test)

——电锤、铁锤、铁钎、游标卡尺

检测原理:

1、电磁感应法—电磁感应原理

2、雷达法—从天线发射的电磁波穿透混凝土表面后遇到钢筋、孔洞等与混凝土介电常数不同的物体时电磁波反射回天线,根据电磁波在砼中传播速度来计算砼厚度。

3、局部破损法—直接量测

Hilit PS200钢筋位置探测仪扫描的钢筋位置图像

易捷管线雷达的典型数据——楼板中的钢筋

平行分布与垂向分布的密集管线

金属管线与非金属管线

平行分布与垂向分布的密集管线

楼板中的钢筋

由美国James NDT公司生产的DATASCAN MKⅡ探测雷达系统

Conquest豪华型现场检测预应力混凝土电缆、管槽

探测金属、非金属导管

探测混凝土板的厚度

探测混凝土结构中的空洞

模拟混凝土钢筋成像试验

Conquest混凝土成像雷达扫描120-150mm深度的钢筋成像

钻芯法混凝土强度检测报告

钻芯法混凝土强度检测 报告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1- 检测报告 Detection Report 报告编号 RYJK-JG-002(11)-2016 Serial Number 项目名称 中海·国际社区S04#楼楼板混凝土强度检测Sample Description 委托单位 广西瑞宇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Applicant 监测类别 委托检测 Monitoring Type 广西瑞宇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Guangxi Ruiyu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2016年11月30日 声明 1.本监测报告涂改、换页无效; 2.未经本监测单位书面批准,不得复制本报告,复印的报告未加盖检测专用章无 效; 3.监测报告无三级审核手写签字无效; 4.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专用章所示名称不符者无效; 5.如对本监测报告有异议,可在收到报告后15天内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请复议; 6.指定样品的委托检测结果仅对样品负责。 地址:广西南宁市秀厢大道56号4号综合楼邮编:530004 电话: Fax:

目录

1 工程概况 中海国际社区S04#楼位于广西南宁市降桥路,由南宁中海宏洋房地产有限公司承建。该工程为一栋3层的框架结构建筑,基础采用CFG桩基础。该工程设计单位为南宁市建筑设计院。一层柱的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一层梁(板)至屋面梁(板)的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一层墙体的设计砂浆强度等级为。一层柱受力钢筋的设计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分别为30mm。 我公司根据相关规范及业主要求,对该工程二层②-③×C-D轴楼板进行钻芯法混凝土强度检测。我公司于2016年11月16日-2016年11月17日进场进行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汇报如下。 2检测依据及工具 检测依据 本次检测评定主要依据以下规范、规程: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2)《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GJ/T 384-2016; (3)本工程现有设计图纸及其它规范文件。 检测工具 本工程检测主要仪器设备见表2-1所示。 3检测内容 钻芯法混凝土强度检验。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检测报告

检验报告Inspection Report 产品名称: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委托单位:安阳市兴达预制构件有限公司 检测类型:委托检测 检测项目: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安阳市兴达预制构件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八月十六日

20140316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检测报告JL-JCBG-1701-C 共2 页第 1 页检测类型委托检测协议编号201401834 委托单位安阳市兴达预制构件有限公司报告编号C00631611000006 地址安阳市西郊样品编号砼排水管2010030002 产品名称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委托日期2014-8-16 施工单位/ 检测日期2014-8-17 建设单位/ 报告日期2014-8-18 见证单位/ 见证人/ 生产厂家安阳市兴达预制构件有限公司样品名称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产品规格选用DN800和DN600Ⅲ级样品状态符合检测要求 检测项目外压荷载接口类型钢承口 代表数量500节检测规则出厂检验 检测结论依据(JC/T640-2010)《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标准评定,所检混凝土排水管外压荷载符合RCPⅡ600×2000 GB 11836刚性接口平口管的技术要求。 检测依据(JC/T640-2010)《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6752-2006《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试验方法》 检测设备锚杆拉力计(JCSB129)、钢卷尺(CL YQ046)、裂缝宽度测定仪(CL YQ114)、秒表(CL YQ009) 检测环境/ 备注/ 签发:审核:检测:职务:职务:职务:证号:证号:证号:

20140316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检测报告JL-JCBG-3601-A 共 2页第2 页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方案.

综合楼 楼板混凝土中钢筋检测 技术方案 编制单位: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4年04月14日

项目名称:成都铁路枢纽成都基础设施维修基地电务供电检修楼及基地信息综合楼 楼板混凝土中钢筋检测 编制人: 校核: 审核: 检测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传真:

目录 1、公司概况 (2) 2、工程简介 (2) 3、编制依据 (2) 4、检测内容及数量 (3) 5、检测技术要求 (3) 6、委托单位的配合工作 (5) 7、检测工期计划 (6) 8、检测工作成果 (6) 9、检测工作管理及组织 (6) 9.1检测方案实施 (6) 9.2检测工作实施 (7) 9.3检测工作管理 (7) 9.4检测组织机构 (8) 9.5拟投入的检测设备 (9) 10、现场检测机构管理制度 (9) 10.1总则9 10.2检测工作管理细则 (10) 11、质量保证措施 (13) 12、安全保证措施 (14)

1、公司概况 本公司是代表XXX对外开展工程检测服务的经营实体,现有国家级资质人员36名,省级资质人员104名,计量检验员30名,博士生导师2人,教授6人,副教授等高级职称12人,获得硕士学位的9人,博士学位的3人;现有专业检测设备430台/套,固定资产3300多万元。 本公司已经通过技术监督局既国家技术监督局的CMA计量认证,并取得省建设厅、省交通厅、铁道部等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检测资质。近年来,已先后从事了国家和省重点工程检测项目万余项,其质量体系符合GJB15481—2001检测实验室和校准实验能力的通用要求。在检测工作中充分发挥了高校人才、技术及设备的优势,维护了检测工作的科学性、重要性和权威性,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得到了各级政府的信任及主管部门的肯定与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工程简介 本工程位于XX省XX市,为2幢6层建筑,结构体系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均为7度,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均为50年,建筑面积分别为:5838.05m2、5885.26 m2。 3、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1年版) (3)《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 -2008

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报告

检验检测报告 检验编号:/ 委托编号:/ 批准: 审核: 检验: 声明:1、本检测报告涂改、换页、插页无效;复印后无本公司检验专用章无效; 2、如对本报告有异议,可在报告发出后15天内向本公司书面提请复议; 公司地址:/ 电话:/ 委托单位 / 委托人 / 工程名称 / 委托日期 / 施工单位 / 检验日期 / 见证单位 / 报告日期 / 见证人 / 检验性质 / 见证人编号 / 工程结构 类型 / 检验批 / 形象进度 / 检验设备 / 抽样方法 / 检验方法 电磁感应法 抽样数量 / 检验标准 JGJ/T152-2008、GB/T50784-2013 检 验 结 果 构件类别 构件数 (个) 检测钢筋 (根) 合格 (根) 不合格 (根) 检测 合格率(%) 评定标准 标准 要求 (%) 评定 ≤允许偏差 <最大偏差允许值 ≥最大偏差允许值 非悬挑梁 GB50204 -2015 合格率≥90 非悬挑板 悬挑梁 悬挑板 检 验 结 论 上述混凝土构件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符合GB50204-2015标准要求 备注 / 检验 单位 XXXXXXXXXXXXXX 公司 (盖章)

检验检测报告 检验编号:/ 委托编号:/ 批准: 审核: 检验: 检测结果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序号 检验部位 构件轴号 设计配筋 保护层厚度设计值 (mm ) 偏差值(mm ) 1 2 3 4 5 6 备注 1、加下划线的偏差值为超过允许偏差的数值。 2、规范允许偏差(mm ): 梁类 +10:-7;板类+8:-5。 检验 单位 XXXXXXXXXXXXX 公司 (盖章)

地质雷达在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定位检测中的应用

地质雷达在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定位检测中的应用 引言 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经常会有混凝土内钢筋配置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如主筋与箍筋未绑扎、主筋长度不足、钢筋断开、多层钢筋配置不符合要求、节点部位的钢筋布置不符合要求等,不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几原设计要求的钢筋配置及施工质量问题。地质雷达是一种高效高分辨率的无损检测技术,随着地质雷达的技术及应用范围的拓展,已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勘察,且现已有居多成功案例可证明地质雷达能够解决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钢筋检测。 技术原理 探地雷达是一种对地下或物体内不可见的目标或界面进行定位的电磁技术,是一种浅层高分辨探测技术,最早应用于工程场地勘查、工程质量检测及病害诊断、地下埋设物与考古探察、隧道超前预报。探地雷达具有无损性、操作携带方便、采集效率高、水平和垂直分辨率高等许多优点,目前正逐渐成为地下隐蔽工程检测的一种有力工具。随着地质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现以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勘察、工程结构检测等诸多领域。 地质雷达利用高频电磁波以宽频带脉冲形式在地面通过发射天线送入地下,电磁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当遇到目标体如空洞时,会发生反射并返回地面,被接收天线接收,由于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其路径波形与能量会随着所通过介质的电性质及几何形态不同而变化,因此,通过对电磁波反射信号的旅行时间即双程走时频率幅度与波形变化等时频特征和振幅特征的分析研究,就可以确切了解地下界面或目标体的空间位置及形态。这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探测技术,可以安全地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中的检测,并具有较高的探测精度和分辨率。 地质雷达在建筑结构检测中遇到的典型目标体的雷达图像特征为:(1)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视混凝土为均匀介质,钢筋为混凝土中的异常体,电磁波在钢筋与混凝土的接触面产生强反射,波形特征表现为孤立的点状或弧形反射,依此特征来判定钢筋分布情况,确定其位置及可计算保护层厚度;(2)钢板为混凝土内的异常体,电磁波在钢板与混凝土接触面上也会发生强反射,波形特征为水平同相轴,钢板边缘出现绕射现象;(3)当混凝土内有空洞或不同结构物夹层内含有空气是,易形成大的弧形反射同相轴或者杂乱反射,且易产生多次反射波。因此,正确识别目标体的地质雷达图像特征是进行地质雷达解释的核心。 图1 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钢筋位置以及保护层厚度检测 一、总则 1、为加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混凝土内部钢筋位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提高各检测单位检测精度,采用混凝土内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依据标准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附录E: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以及《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 2、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内部钢筋位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3、混凝土结构内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除满足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二、检测参数和名词术语 1、钢筋保护层厚度:对于混凝土结构表面到受力主筋外侧的距离。对于光圆钢筋,为混凝土表面与钢筋表面间的最小距离,对于带肋钢筋,其值如图1所示。 C1 C2 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C01 图1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i≈C1 2、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仪器显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t C。 3、钢筋的示值直径检测时仪器指示的钢筋直径。 4、钢筋位置的测试偏差仪器所指示的钢筋轴线与钢筋实际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5、相关符号: 6、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规定:受拉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注:1、该表格数据来源于建设规范图集;不同规范(防水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等)

有不同的要求;2、预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10mm。预制的肋形板,其主肋保护层厚度可按粱考虑。3、要求使用年限较长的重要建筑物和受沿海环境侵蚀的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当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时,其保护层厚度应适当增加。4、有防火要求的建筑物,其保护层厚度尚应遵守防火规范有关规定。5、由此可见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与构件种类、混凝土强度、环境条件、构件受力状态、使用寿命、防火等级等因素相关。 7、测试方法 (1)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检测方法由单个或多个线圈组成的探头产生电磁场,当钢筋或其它金属物体位于该电磁场时,磁力线会变形。金属所产生的干扰导致电磁场强度的分布改变,被探头探测到,通过仪器显示出来。如果对所检测的钢筋尺寸和材料进行适当的标定,可以用于检测钢筋位置、直径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2)雷达仪检测方法由雷达天线发射电磁波,从与混凝土中电学性质不同的物质如钢筋等的界面反射回来,并再次由混凝土表面的天线接收,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来检测反射体的情况。 (3)局部破损检测方法采用对钢筋位置无明显扰动的方法将混凝土结构进行局部破损并对钢筋保护层厚度和位置直接测量的方法。采用局部破损方法需要及时修补。 三、检测方法 1、一般规定 (1)应根据所测钢筋的规格、深度以及间距选择适当的仪器,并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 (2)采用电池供电的仪器,检测中应确保电源充足,检测结束后应对仪器及电池进行保养。对于既可采用电池供电,也可采用外接电源供电的仪器,应该在两种供电情况下分别对仪器进行校准。 (3)仪器在检测前应进行预热或调零,调零时探头必须远离金属物体。在检测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仪器是否偏离初始状态并及时进行调零。 (4)检测前宜具备下列资料: 1 工程名称及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名称;2 结构或构件名称以及相应的钢筋设计图纸资料;3 混凝土是否采用带有铁磁性的原材料配制; 4 检测部位钢筋品种、牌号、设计规格、设计保护层厚度、结构构件中是否有预留管道、金属预埋件等; 5 必要的施工记录等相关资料;6 检测原因。 (5)根据钢筋设计资料,确定检测区域钢筋的可能分布状况,并选择适当的检测面。检测面宜为混凝土表面,应清洁、平整,并避开金属预埋件。 (6)对于具有饰面层的构件,应清除饰面层后在混凝土面上进行检测,检测面应平整、清洁。 (7)对于含有铁磁性原材料的混凝土应进行足够的实验室验证后方可进行检测。 (8)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修正。 (9)非破损检测方法因对被检测结构无损伤,适用于大量结构构件、大面积检测。但其检测准确性受仪器精度,检测人员经验等影响较大。 (10)局部破损检测方法因对被检测结构有损伤,适用于少量结构测点的抽样检测。其检测准确性较高,可与非破损检测方法结合使用,对非破损方法检测结果进行修正。钻孔、剔凿时,不得损坏钢筋,实测应采用游标卡尺,量测的精度应为0.1mm。 (1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2对

钢筋混凝土承插管

浅谈钢筋混凝土承插管施工工艺 信阳市污水处理二期管网工程中使用钢筋混凝土承插管较多,设计图纸管径为DN600、DN1000、DN1200、DN1350、DN1500,设计接口形式均为柔性接口。结合设计图纸、施工监理过程控制来浅谈钢筋混凝土承插管工艺和质量控制。 1、先谈谈钢筋混凝土承插管的优势 钢筋混凝土承插管其接口的水密机理主要依靠接口之间的“O”型橡胶圈的弹性压缩,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的接口之间的止水材料是采用了目前较先进的拉密尔橡胶止水圈,具有良好的防渗漏性能。 由于钢筋混凝土承插管配用橡胶圈的接口形式均为柔性接口形式,允许在接口部位可发生微量的转角或微量的水平位移,能适应基底有不均匀沉降、接口之间有少量的变形的管道。 由于施工工艺比较简单,广泛用于无压的雨污排水管道。 2、进场钢筋混凝土承插管管材、橡胶圈质量控制 首先管材进场前应到管材生产产家参观混凝土管制作过程,主要看使用的原材料(水泥、细骨料、粗骨料、钢筋)、钢筋骨架、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GBT11836规范要求。 当管材被运到现场时,首先要进行书面检查,即查验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质量保证书等,再对管材外观质量进行检查:①管子内、外表面应平整,管子应无粘皮、麻面、蜂窝、露筋、空鼓,局部凹坑深度不应大于5mm。②钢筋混凝土管外表面不允许有裂缝,内表面裂缝宽度不得超过0.05mm(但除表面龟裂和砂浆层的干缩缝例外)。

③合缝处未有漏浆现象;④外观尺寸的检查,尺寸允许偏差严格按照GBT11836规范要求。 是不是所有的管材不符合上述规定就必须退回厂家呢?不是,规范上允许以下情况,对管材进行修补:①表面凹深不超过10mm,麻面深度不超过壁厚的1/5,其最大值不得超过10mm,且总面积不超过相应内或外表面的1/20,每块面积不超过100cm2;②内表面局部塌落,但塌落面积不超过管子内表面的1/20,每块面积不超过100cm2;③合缝漏浆不得超过壁厚的1/5,且最长长度不得超过管长的1/5;端面碰伤纵向长度不超过100mm,环向长度不得超过限值:DN600(45mm),DN1000/DN1200/DN1350/DN1500(105mm)。 对现场管材进行见证取样送检时一般做物理力学性能检测即内水压力、裂缝荷载、破坏荷载、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对现场橡胶圈进行见证取样时一般做公称硬度、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压缩变形、耐水性、热空气老化检测。 3、沟槽开挖、管道基础找平 沟槽开挖及砂石基础要求参照gb50268要求进行施工,这里就不说。 4、管道安装 重点探讨下管道安装施工工艺。 先说DN600的管道安装:铺管前应复核砂石基础表面绝对高程,测定管节中心线。排管顺序应自下游排向上游,承口向上游方向.插口向下游方向,

混凝土内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混凝土内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1.0.1 为加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本省混凝土内部钢筋位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提高各检测单位检测精度,制定本检测规程,混凝土内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依据标准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0.2 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内部钢筋位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1.0.3 混凝土结构内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除满足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1 术语 2.1.1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检测方法 由单个或多个线圈组成的探头产生电磁场,当钢筋或其它金属物体位于该电磁场时,磁力线会变形。金属所产生的干扰导致电磁场强度的分布改变,被探头探测到,通过仪器显示出来。如果对所检测的钢筋尺寸和材料进行适当的标定,可以用于检测钢筋位置、直径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2.1.2雷达仪检测方法 由雷达天线发射电磁波,从与混凝土中电学性质不同的物质如钢筋等的界面反射回来,并再次由混凝土表面的天线接收,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来检测反射体的情况。 2.1.3实际钢筋保护层厚度 对于光圆钢筋,为混凝土表面与钢筋表面间的最小距离,对于带肋钢筋,其值如图2.1.3所示。 图2.1.3 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C 2.1.4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 检测时仪器显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1.5钢筋的示值直径 检测时仪器指示的钢筋直径。 2.1.6钢筋位置的测试偏差 仪器所指示的钢筋轴线与钢筋实际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2.2 符号 C——第i个测点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 C——第i个测点指示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平均值; C——探头垫块厚度; ——修正系数; S——钢筋平均间距。 3 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检测 3.1 一般规定 3.1.1 应根据所测钢筋的规格、深度以及间距选择适当的仪器,并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 3.1.2采用电池供电的仪器,检测中应确保电源充足,检测结束后应对仪器及电池进行保养。对于既可采用电池供电,也可采用外接电源供电的仪器,应该在两种供电情况下分别对仪器进行校准。 3.1.3 仪器在检测前应进行预热或调零,调零时探头必须远离金属物体。在检测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仪器是否偏离初始状态并及时进行调零。 3.1.4检测前宜具备下列资料: 1 工程名称及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名称; 2 结构或构件名称以及相应的钢筋设计图纸资料; 3 混凝土是否采用带有铁磁性的原材料配制; 4 检测部位钢筋品种、牌号、设计规格、设计保护层厚度、结构构件中是否有预留管道、金属预埋件等; 5 必要的施工记录等相关资料; 6 检测原因。 3.1.5 根据钢筋设计资料,确定检测区域钢筋的可能分布状况,并选择适当的检测面。检测面宜为混凝土表面,应清洁、平整,并避开金属预埋件。 3.1.6 对于具有饰面层的构件,其饰面层应清洁、平整,并与基体混凝土结合良好。饰面层主体材料以及夹层均不得含有金属。对于含有金属材质的饰面层,应进行清除。对于厚度超过50mm的饰面层,宜清除后进行检测,或者钻孔验证。不得在架空的饰面层上进行检测。 3.1.7 对于含有铁磁性原材料的混凝土应进行足够的实验室验证后方可进行检测。 3.1.8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修正。 3.1.9非破损检测方法因对被检测结构无损伤,适用于大量结构构件、大面积检测。但其检测准确性受仪器精度,检测人员经验等影响较大。 3.1.10局部破损检测方法因对被检测结构有损伤,适用于少量结构测点的抽样检测。其检测准确性较高,可与非破损检测方法结合使用,对非破损方法检测结果进行修正。 3.1.1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混凝土管道检测方法

混凝土管道检测方法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试验方法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外观质量检查、尺寸、外压荷载、内水压、保护层厚度、吸方率、混凝土强度等试验用的 试件、仪器设备和量具、试验方法、试验步骤、结果计算及试验报告。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1214—85 游标卡尺GB 1215—87 深度游标卡尺GB 1226—86 一般压力表GB 3719—88 工具显微镜GB 9056—88 钢直尺GB 9057—88 单杠式内径千分尺GB 10633—89 钢卷尺GB 11836—89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 11837—89 混凝土管用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方法GB/T 13283—91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用检验仪表和显示仪表精确度等级 GB/T 13335—91 磁弹性测力称重传感器GBJ 107—8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露筋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 裂缝混凝土表面存在的伸入混凝土内的缝隙。 合缝漏浆混凝土表面在管模合缝处因水泥浆流失露出砂、石。 麻面混凝土表面出现的较为密集的小孔。 蜂窝混凝土表面因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的石子外露和空洞。

粘皮混凝土表面因水泥砂浆被管模粘连而造成的粗糙不平。 塌落钢筋骨架内侧管壁混凝土坠落。 空鼓混凝土内部局部出现的空气夹层。 拐点承插式管的承口外斜坡与筒体平直段交界处。 4 仪器设备外观质量检查、尺寸、外压荷载和内水压试验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和量具见表1(略)。检验仪器和显示仪表必须满足被测值在仪表全量程的1/5~2/3范围内,检验仪表、显示仪表和量具精确度的选择应符合GB/T 13283的规定,并满足GB 11836等标准中各项技术要求对测量精确度的要求。尺寸的测量读至量具的最小分度值。 5 试验方法 试件各项试验用试件应满足混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标准的规定。外观质量 5.2.1 露筋 a) 目测管体表面有无露筋; b) 用钢卷尺测量露筋的长度。 5.2.2 裂缝 a) 检查管体表面有无可见裂缝; b) 用读数显微镜或混凝土裂缝检验规测量裂缝的最大宽度;c) 用钢卷尺或钢直尺测量裂缝长度。 5.2.3 合缝漏浆 a) 目测管体在管模合缝处有无漏浆;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检测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检测作业指导书 (NTJCZ-TG28)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市政及房屋建筑中使用的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质量检测。2执行标准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1999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试验方法》GB/T16752-1997 3 试验方法 3.1 试件 各项试验用试件应满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标准的规定。 3.2 外观质量 3.2.1 露筋 a)目测管体表面有无露筋;b)用钢卷尺测量露筋的长度。 3.2.2 裂缝 a)检查管体表面有无可见裂缝;b)用读数显微镜或混凝土裂缝检验规测量裂缝的最大宽度;c)用钢卷尺和钢直尺测量裂缝长度。 3.2.3 合缝漏浆 a)目测管体在管模合缝处有无漏浆;b)用20#铁丝和钢直尺测量漏浆深度; c)用钢直尺或钢卷尺测量每处漏浆的长度;d)用钢直尺测量漏浆处的最大宽度。3.2.4 蜂窝、麻面、粘皮、塌落和空鼓 a)目测管体有无蜂窝、麻面、粘皮和塌落,用250g铁锤敲击管的表面,依据声音的差异确定管体有无空鼓,并用色等标出空鼓的范围。 b)用20#铁丝和钢直尺测量蜂窝的最大深度;c)用拉丝和钢直尺测量最大粘皮深度; d)上述缺陷的面积都视为一个长方形,用钢卷尺测量上述缺陷的最大长度和最大宽度。3.2.5 端部碰伤 a)目测管体两端部有无碰伤;b)用钢卷尺或钢直尺测量碰伤处的环向长度和纵向深度。3.2.6 外表面凹坑 a)目测管体外表面有无局部凹坑; b)对直径小于或等于50mm的凹坑,直接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凹坑的最大深度; 对直径大于50mm的凹坑,用钢直尺和深度游标卡尺测量,钢直尺沿着管的纵向竖放在管体表面,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凹坑底部至管体表面的最大距离。 3.2.7 将以上检查项目的检查情况填写。 3.3 尺寸 3.3.1 测点位置 a)各项尺寸测点的环向位置均与合缝线成45o圆心角;b)公称内径测点的纵向位置如下:套环式管和企口式管在任一端测量,承插式管在插口端测量; 公称内径等于或小于300mm时,测点位置距管子端部100mm;公称内径大于300mm时,测点位置距管子端部200mm。 3.3.2 管长L a)每根管在相互对应的位置测量两个管的长度值; b)对于套环式、企口式管,用钢卷尺在管的外表面测量,钢卷尺必须紧贴管外表面并与管体轴线平行,管两商量测点AB的最小长度即为管的长度L。。

钢筋混凝土管道接口连接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钢筋混凝土管道接口连接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 50268-2008

2主控项目的计数检验项先填写“检验批主控项目计数检验记录表”(G1-1-1);检验批一般项目计数检验数据较多时,可先填写“检验批一般项目计数检验记录表”(G1-1-2),然后将计数检验结果填写在本表相应的检查结果栏内。将两表作为本表的附页。 3 上述钢筋混凝土管包括钢筋混凝土管、预(自)应力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

土管接口连接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68-2008) 5.10.7 钢筋混凝土管、预(自)应力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接口连接应符合下列 规定: 主控项目 1 管及管件、橡胶圈的产品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5.6.1、5.6.2、5.6.5和5.7.1条的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产品质量保证资料;检查成品管进场验收记录。 2 柔性接口的橡胶圈位置正确,无扭曲、外露现象;承口、插口无破损、开裂;双道橡胶圈 的单口水压试验合格; 检查方法:观察,用探尺检查;检查单口水压试验记录。 3 刚性接口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开裂、空鼓、脱落现象;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水泥砂浆、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一般项目 4 柔性接口的安装位置正确,其纵向间隙应符合本规范第5.6.9、5.7.2条的相关规定;检查方法:逐个检查,用钢尺量测;检查施工记录。 5 刚性接口的宽度、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其相邻管接口错口允许偏差:Di小于700mm时,应在施工中自检;Di大于700mm,小于或等于l000mm时,应不大于3mm;Di大于1000mm时,应不大于5mm; 检查方法:两井之间取3点,用钢尺、塞尺量测;检查施工记录。 6 管道沿曲线安装时,接口转角应符合本规范第5.6.9、5.7.5条的相关规定; 检查方法:用直尺量测曲线段接口。 7 管道接口的填缝应符合设计要求,密实、光洁、平整;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填缝材料质量保证资料、配合比记录。 5.6.1 管节的规格、性能、外观质量及尺寸公差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5.6.2 管节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裂缝、保护层脱落、空鼓、接口掉角等缺陷,应修补并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5.6.5柔性接口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橡胶圈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材质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2 应由管材厂配套供应; 3 外观应光滑平整,不得有裂缝、破损、气孔、重皮等缺陷; 4 每个橡胶圈的接头不得超过2个。 5.6.9钢筋混凝土管沿直线安装时,管口间的纵向间隙应符合设计及产品标准要求,无明确要求时应符合表5.6.9—1的规定;预(自)应力混凝土管沿曲线安装时,管El间的纵向间隙最小处不得小于5mm,接口转角应符合表5.6.9—2的规定。 表5.6.9-1钢筋混凝土管管口间的纵向间隙

混凝土管道检测方法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试验法 1 围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外观质量检查、尺寸、外压荷载、水压、保护层厚度、吸率、混凝土强度等试验用的试件、仪器设备和量具、试验法、试验步骤、结果计算及试验报告。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1214—85 游标卡尺GB 1215—87 深度游标卡尺GB 1226—86 一般压力表GB 3719—88 工具显微镜GB 9056—88 钢直尺GB 9057—88 单杠式径千分尺GB 10633—89 钢卷尺GB 11836—89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 11837—89 混凝土管用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法 GB/T 13283—91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用检验仪表和显示仪表精确度等级GB/T 13335—91 磁弹性测力称重传感器GBJ 107—8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露筋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 3.2 裂缝混凝土表面存在的伸入混凝土的缝隙。 3.3 合缝漏浆混凝土表面在管模合缝处因水泥浆流失露出砂、。 3.4 麻面混凝土表面出现的较为密集的小。 3.5 蜂窝混凝土表面因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的子外露和空洞。

3.6 粘皮混凝土表面因水泥砂浆被管模粘连而造成的粗糙不平。 3.7 塌落钢筋骨架侧管壁混凝土坠落。 3.8 空鼓混凝土部局部出现的空气夹层。 3.9 拐点承插式管的承口外斜坡与筒体平直段交界处。 4 仪器设备外观质量检查、尺寸、外压荷载和水压试验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和量具见表1(略)。检验仪器和显示仪表必须满足被测值在仪表全量程的1/5~2/3围,检验仪表、显示仪表和量具精确度的选择应符合GB/T 13283的规定,并满足GB 11836等标准中各项技术要求对测量精确度的要求。尺寸的测量读至量具的最小分度值。 5 试验法 5.1 试件各项试验用试件应满足混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标准的规定。 5.2 外观质量 5.2.1 露筋 a) 目测管体表面有无露筋; b) 用钢卷尺测量露筋的长度。 5.2.2 裂缝 a) 检查管体表面有无可见裂缝; b) 用读数显微镜或混凝土裂缝检验规测量裂缝的最大宽度; c) 用钢卷尺或钢直尺测量裂缝长度。

混凝土中钢筋间距检测报告

检验检测报告 检验编号: / 委托编号: / 批准: 审核: 检验: 声明:1、本检测报告涂改、换页、插页无效;复印后无本公司检验专用章无效; 2、如对本报告有异议,可在报告发出后15天内向本公司书面提请复议; 公司地址:/ 电话:/ 委托单位 / 委托人 / 工程名称 / 委托日期 / 施工单位 / 检验日期 / 见证单位 / 报告日期 / 见证人 / 检验性质 / 见证人编号 / 工程结构 类型 / 检验批 / 形象进度 / 检验设备 / 抽样方法 / 检验方法 电磁感应法 抽样数量 / 检验标准 JGJ/T152-2008、GB/T50784-2013 检验结果 检验项目 构件类型 构件 数量 合格 构件数 不合格 构件数 检测 合格率(%) 评定 标准 标准 要求 (%) 评定 钢筋间距 现浇楼板 GB50204 -2015 合格率 ≥80 剪力墙 检验结论 所检现浇楼板钢筋平均间距 设计要求。 备注 / 检验 单位 XXXXXXXXXXXXXXXX 公司 (盖章)

检验检测报告 检测编号:/ 委托编号:/ 批准: 审核: 检验: 钢筋间距检验结果 序号 构件名称及部位 受力筋分布方向 设计 钢筋间距(mm ) 实测钢筋间距(mm ) 平均间距(mm ) 偏差 (mm ) 1 2 3 4 5 6 水平(X 向) 竖向(Y 向) 水平(X 向) 竖向(Y 向) 水平(X 向) 竖向(Y 向) 水平(X 向) 竖向(Y 向) 水平(X 向) 竖向(Y 向) 水平(X 向) 竖向(Y 向) 水平(X 向) 竖向(Y 向) 水平(X 向) 竖向(Y 向) 水平(X 向) 竖向(Y 向) 水平(X 向) 竖向(Y 向) 水平(X 向) 竖向(Y 向) 水平(X 向) 竖向(Y 向) 水平(X 向) 竖向(Y 向) 备 注 1、规范允许偏差(mm ):±10。 2、抽检墙、板构件钢筋间距为构件中部开始向两侧各三个间距范围。 检验 单位 XXXXXXXXXXXXXXXX 公司 (盖章)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培训试题

JGJ/T 152-2019《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内部培训试题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1题5分,共25分) 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钢筋间距检测所规定检测方法不适用于含有()物质的混凝土。 A.金属 B.铁磁 C.有机 D.铝 2.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钢筋间距检测所进行的钻孔、剔凿等不得损坏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直接量测精度不应低于()。 A.0.1mm B.0.2mm C.0.5mm D.1.0mm 3.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正常情况下校准的有效期为()。 A.半年 B.一年 C.二年 D.永久 4.基桩钢筋笼长度可采用磁测井法检测,检测深度不宜超过()。 A.10m B.50m C.80m D.100m 5.用于钢筋间距检测的仪器,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10mm~50mm时,钢筋间距的检测允许偏差应为()。 A.±1mm B.±2mm C.±3mm D.±5mm 二、填空题(1空3分,共45分) 1.《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适用于混凝土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间距、公称直径、力学性能、以及的现场检测。 2.进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时,检测部位应无饰面层,有饰面层时应;当进行钢筋间距检测时,检测部位宜选择无饰面层或饰面层的部位。 3.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结构性能检测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间距的抽样可按现行国家标准《》GB/T 50344或《 》GB/T 50784的有关规定进行。 4.直接法检测混凝土中钢筋直径,应用游标卡尺测量钢筋直径,测量精度到 。 5.对构件内钢筋进行截取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选择受力较小的构件进行随机抽样,并在抽样构件中受力较小的部位截取钢筋;2.每个梁、柱构件上截取根钢筋,墙、板构件每个截取1根钢筋;3.所选择的钢筋应表面完好,无明显现象;4.钢筋的截断宜采用方式;5.截取的钢筋试件长度应符合钢筋力学性能试验的规定。 6.对损伤钢筋的力学性能评定,应取检测值作为该类损伤钢筋力学性能评定值。 7.钢筋锈蚀性状监测应预先在混凝土结构中埋设。 8.当需要对混凝土中钢筋进行耐久性评估时,可检测混凝土的,并应结合半电池电位法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9.截取钢筋前后,应对截取钢筋的构件采取防护和措施。

钢筋混凝土预制圆管涵(公路)质量检查评定表

钢筋混凝土预制圆管涵(1~3KM为一个分部) 1、工程分部开工申请批复单(监表2) 2、施工放样报验单(监表1) 3、检验申请批复单(监表5) 4、构造物基坑检查表 5、地基触探试验报告表 6、检验申请批复单(监表5) 7、公路工程盖板涵基础处理质量检查表 8、砂砾(砂)垫层施工记录 9、公路工程盖板涵砂垫层质量检查表 10、检验申请批复单(监表5) 11、公路工程管座及涵管安装质量检查表 12、公路工程涵洞管座及涵管安装质量检验评定表 13、检验申请批复单(监表5) 14、公路工程一字墙和八字墙质量检查表 15、公路工程涵洞一字墙和八字墙质量检验评定表 16、检验申请批复单(监表5) 17、公路工程跌井砌筑质量检查表 18、公路工程跌井砌筑质量检验评定表 19、检验申请批复单(监表5) 20、公路工程涵洞总体质量检查表 21、检验申请批复单(监表5) 22、公路工程涵洞送水沟质量检查表 23、公路工程涵洞送水沟质量检验评定表 24、子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25、公路工程涵洞总体质量检验评定表 (1.涵洞总体2.涵管安装3.一字墙4.跌井5.送水沟) 26、中间交工证书(监表11) 27、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表 28、砂浆抗压强度报告表 29、必须有台背回填资料(按照设计要求分层回填,每层都有压实度资料)

监表2 工程分项开工申请批复单 承包单位: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合同号:MDSSDZkqSJGL-200801

监表1 施工放样报验单 承包单位: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合同号:MDSSDZkqSJGL-200801

监表5 检验申请批复单 承包单位: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合同号:MDSSDZkqSJGL-200801

混凝土与钢筋检测方法

4.1 裂缝检测 4.1.1 裂缝分布检测 通过现场对裂缝位置及走向的检测,绘制裂缝展开图,通过裂缝的分布情况及裂缝的发展情况,分析裂缝的类型及产生的原因。检测裂缝位置、延伸长度及走向的工具主要为钢卷尺或钢直尺等。 4.1.2 裂缝宽度检测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宽度是在混凝土表面量测的、与裂缝方向垂直的宽度。测量混凝土的裂缝宽度用读数显微镜(见图4.1.1)、裂缝刻度尺(见图4.1.2)及厚度尺寸不等的塞尺等。 4.1.3 裂缝深度检测 混凝土缺陷的检查一般采用超声脉冲法,而裂缝属于混凝土缺陷的一种形式。检测仪器为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其基本依据是利用脉冲波在技术条件相同( 指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龄期和测试距离一致 )的混凝土中传播的时间 (或速度) 、接收波的振幅和频率等 声学参数的相对变化,来判定混凝土的缺陷。 由于超声脉冲传播速度的快慢与混凝土的密实程度有直接关系,对于原材料、龄期和 测试距离一定的混凝土来说,声速高则混凝土密实,相反则混凝土不密实。当混凝土内部 存在缺陷时,便破坏了混凝土的整体性,超声脉冲波在通过缺陷时产生绕射,传播的平均声速要比相同材质无缺陷混凝土的传播声速要小,声时偏长;同时由于在缺陷截面上产生反射, 接受到的能量显著减弱, 波幅和频率明显降低,接收信号的波形平缓甚至发生畸变。 综合声速、波幅和频率等差数的相对变化,并通过与同条件下的混凝土的比较,判断和评定混凝土的缺陷和损伤情况。 对于局限于结构表层,开裂深度不大于 500mm 的浅裂缝,一般采用单面平测法。 当结构的裂缝部位只有一个可测表面,可采用单面平测法。如图4.1.3所示,首先将发射换能器T 和接收换能器R 置于裂缝的同一侧,并耦合好保持不动,以T 、R 两个换能器内边缘间距'i l =100、150、200……(mm ),依次移动R 并读取相应的声时值i t 。以'l 为纵坐标、横坐标绘制t l -'坐标图,如图4.1.4所示。用统计法求t 与'l 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 bt a l +=' (4.1.1) 1 2 图 4.1.1 读数显微镜测量裂缝示意图 0000000000000000 5 0 5 0 5 0 5 0 8 图4.1.2 裂缝标尺

混凝土中钢筋配置检测作业指导书(含全部附表)

MC-LWI-02(A0) 1编制依据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2013;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的间距、公称直径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并规定了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的检测及检测结果的评价方法。但不适用于含有铁磁性物质的混凝土的检测。 3作业程序 3.1接受任务编制检测方案。 3.2 根据检测方案的技术要求准备合适设备。 3.3 进行现场检测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填写表JSJL-01-06-A/O-1《钢筋间距检测记录表》、表JSJL-01-06-A/O-2《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记录表》、

表JSJL-01-06-A/O-3《钢筋公称直径检测记录表》以及板墙梁柱构件的钢筋分布记录(表JSJL-01-06-A/O-4~表JSJL-01-06-A/O-7)。 3.4 分析检测数据,编制检测报告。 4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检测 4.1一般规定 4.1.1 检测前宜准备下列资料: 工程名称、结构或构件名称以及相应的钢筋设计图纸;建设、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名称;混凝土中含有的铁磁性物质;监测部位钢筋品种,牌号、设计规格、设计保护层厚度、结构构件中预留管道、金属埋件等;施工记录等;检测原因。 4.1.2 应根据钢筋设计资料、确定检测区域内钢筋可能分布的状况,选择适当的检测面。检测面应清洁、平整,并应避开金属预埋件。 4.1.3 对于具有饰面层的结构及构件,应清除饰面层后在混凝土面上进行检测。 4.1.4钻孔、剔凿时,不得损坏钢筋,实测时采用游标卡尺,量测精度应为0.1 mm。 4.1.5钢筋探测仪检测前应采用标准试件进行校准,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10~50mm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允许误差为±1mm,钢筋间距检测的允许误差为±3 mm。 4.2 检测方法 4.2.1 检测前,应对钢筋探测仪进行预热和调零,调零时探头应远离金属物体。在钢筋探测过程中应检查钢筋探测仪的零点状态。 4.2.2 进行检测前,宜结合设计资料了解钢筋布置状况。检测时,应避开钢筋接头和绑丝,钢筋间距应满足钢筋探测仪的检测要求。探头在检测面上移动,直到钢筋探测仪保护层厚度示值最小,此时探头中心线与钢筋轴线应重合,再相应作好标记。按上述步骤将相邻的其他钢筋位置逐一标出。 4.2.3 钢筋位置确定后,应按下列方法进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测: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试验方法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试验方法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外观质量检查、尺寸、外压荷载、内水压、保护层厚度、吸方率、混凝土强度等试验用的试件、仪器设备和量具、试验方法、试验步骤、结果计算及试验报告。 二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214—85 游标卡尺 GB 1215—87 深度游标卡尺 GB 1226—86 一般压力表 GB 3719—88 工具显微镜 GB 9056—88 钢直尺 GB 9057—88 单杠式内径千分尺 GB 10633—89 钢卷尺 GB 11836—89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GB 11837—89 混凝土管用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方法 GB/T 13283—91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用检验仪表和显示仪表精确度等级 GB/T 13335—91 磁弹性测力称重传感器 GBJ 107—8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三、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露筋 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 3.2 裂缝 混凝土表面存在的伸入混凝土内的缝隙。 3.3 合缝漏浆 混凝土表面在管模合缝处因水泥浆流失露出砂、石。 3.4 麻面 混凝土表面出现的较为密集的小孔。 3.5 蜂窝 混凝土表面因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的石子外露和空洞。 3.6 粘皮 混凝土表面因水泥砂浆被管模粘连而造成的粗糙不平。 3.7 塌落 钢筋骨架内侧管壁混凝土坠落。 3.8 空鼓 混凝土内部局部出现的空气夹层。 3.9 拐点 承插式管的承口外斜坡与筒体平直段交界处。 四、仪器设备 外观质量检查、尺寸、外压荷载和内水压试验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和量具见表1(略)。 检验仪器和显示仪表必须满足被测值在仪表全量程的1/5~2/3范围内,检验仪表、显示仪表和量具精确度的选择应符合GB/T 13283的规定,并满足GB 11836等标准中各项技术要求对测量精确度的要求。 尺寸的测量读至量具的最小分度值。 五、试验方法 5.1 试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