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利得和损失的理解

利得和损失的理解

利得和损失的理解
利得和损失的理解

利得和损失的理解

一、基本概念辨析

1.利得和损失的定义: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我们可以发现利得与收入、损失和费用的定义非常相似: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概念差异分析:

(1)利得、损失强调的是“非”日常活动,而收入、费用则是产生于日常活动;

(2)利得、损失强调得是“净流入”、“净流出”的概念,收入、费用强调的是“总”流入“总”流出的概念。

此外,企业的日常活动与企业的非日常活动,由于行业性质的差异,不同企业的日常活动也不相同。通常的工业性企业,其日常活动多为采购、生产、销售,此外,投资也是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而对于企业的非日常活动,较为典型的为固定资产的处置、捐赠收支、债务重组等。

二、利得与损失的分类

利得和损失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换言之,利得和损失会分别反映在资产负债表(或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表)和利润表中。

利得或损失具体会涉及到非常多的业务:

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包括的业务有:盘亏损失、非常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盘盈利得、政府补助、捐赠利得、处置非流动资产的利得或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利得或损失、债务重组的利得或损失等。一般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来核算。

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般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常见的业务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被投资方除净损益外的其他权益变动时投资方按应享有的份额而增加或减少的资本公积。

三、利得、损失的尴尬地位

在基本准则中,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要素。这与原准则并无不同,但新准则中对六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并且引入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

由于我国会计界已经习惯于六要素,因此对于利得和损失并没有单独作为一个会计要素,而是分别作为利润和所有者权益要素的子要素来体现的。我国基本准则的这一做法,不同于美国会计准则的独立要素概念,也不同于国际会计准则中将其分别作为收入和费用的子要素的方式。

这种做法,体现了我国会计实务界的一个非常尴尬的现实,那就是市场的不成熟和诚信道德的不足。

新会计准则体系建立过程中,一个核心思想是建立“资产负债表观”以取代过去的“利润表观”,然而证券市场依然习惯于利用利润表来制造“热点”、“题材”,如果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方式将其纳入到收入和费用的子要素中,则至少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某些不良用心之人的工具。

因此,在基本准则中,明确将利得和损失作为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子要素。在利润表中,利得和损失虽然是构成了企业利润总额的组成部分,但是却是将其与企业的营业利润分离开来。在资产负债表中,利得和损失与企业的留存收益区分开。这种特殊的形式,目的旨在提示报表使用者对其进行特别关注,以作出合理的判断。

四、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的辨析

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很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将投资收益、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计入了企业的营业利润的组成中。而作为营业外收支,则被排除在外。(请参阅《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提供的利润表格式,或者看一下会计教材的相关章节)

问题: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项目,同为非流动资产,为何其处置收益不同?

解释:必须明确对于资产的持有目的:对于股权投资等,其投资目的主要为两种情况,持有期间获得收益和转让时获得收益;而对于固定资产等,其持有目的包括提供生产、劳务、出租、经营管理等方面,而处置转让不是其持有的目的。

由此不难理解,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其处置属于偶然的,边缘性的,非日常活动而产生的,所以处置损益计入营业外收支;而对于投资类的资产,其处置损益则属于企业日常活动的范畴产生的,所以处置损益计入投资收益。因此虽然同为非流动资产,但其处置收益是完全不同的性质。

【例题1·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利得和损失一定会影响所有者权益

B.利得和损失一定会影响当期损益

C.损失一定计入当期损益,利得一定计入所有者权益

D.损失一定计入当期所有者权益,利得一定计入当期损益

【答案】A

【解析】利得和损失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最终也会影响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所以A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例题3·单选题】下列项目中,属于利得的是( )。

A.销售商品流入的经济利益

B.技术服务流入的经济利益

C.贷款流入的经济利益

D.出售无形资产流入的经济利益

【答案】D

【解析】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上述项目中,销售商品、技术服务、贷款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其经济利益的流入属于收入;只有出售无形资产属于企业非日常活动,其经济利益的流入属于利得。

【例题4·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利得的有()。

A.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益

B.投资者的出资额大于其在被投资单位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金额

C.处置固定资产产生的净收益

D.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其公允价值的差额

E.以现金清偿债务形成的债务重组收益

【答案】CE

【解析】选项A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属于收入;选项B属于与投入资本有关的,不属于利得;选项D,如果换出的资产为存货,那么换出存货的公允价值应确认为收入,按账面价值结转成本,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不属于利得。

【例题5·多选题】下列属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有( )。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少额

B.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

产,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金额

C.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

D.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额

【答案】AB

【解析】只有AB两项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识记要点】

①收入和费用是企业的日常活动形成的,而利得和损失是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

②利得和损失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

③一般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来核算;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般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

论利得与损失的确认与计量

中文摘要 由于国际趋势的需要,我国在2006年2月15日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该准则重新对六大会计要素进行定义,并且将国际准则的“损失”和“利得”两大概念引入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中。然而,新会计准则并没有把它们作为独立的会计要素,而是把它们作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要素的组成部分,仅仅是对两者的定义进行了阐述,尚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与改进。 本文在深刻理解利得与损失含义和归属的基础上,首先对利得与损失进行了国际比较,然后阐述了我国利得与损失的会计处理,对其有了全面的认识,并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利得与损失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利得损失会计处理

Abstract Due to the need of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China promulgated the "enterprise accounting standards -- basic standard" in February 15, 2006, mainly to the six accounting elements of the definition, the owner's equity and profit are introduced in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loss" and "the concept of the two '' gains. However,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did not treat them as independent accounting elements, but part of them as owner's equity and profit element, is only the definition of both are describe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and improved. Based on the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and attribution of gains and losses, the losses and gains of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and then elaborated China's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gains and losses,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ystem, and to study the existence of our country of gains and losse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corresponding to these problems. Keywords:Accounting Profits Losses

利得和损失是什么科目

利得和损失是什么科目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利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人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1、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通常通过“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主要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被投资企业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务、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变动、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相互转化等,会计处理上主要通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 利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总共两大类。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权益无关的利得或损失。其中利得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计入“营业外收入”。损失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

币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计入“营业外支出”。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通常指的是“其他综合收益”科目的核算内容,如下: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2、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贷方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3、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的其他权益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4、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5、可转换公司债券进行分拆时,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6、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股票投资”涉及到外币业务的,汇兑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浅谈会计实务中收入费用与利得损失的区别与联系

浅谈会计实务中收入费用与利得损失的区别与联系 华菊 为了反映企业正常的盈利能力,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新基本准则)中首次将利得和损失列入我国基本会计准则,收入和费用、利得与损失共同构成了企业的净利润,收入与费用应该是构成企业净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发生收入、费用和利得、损失的混淆,在利润构成中利得、损失喧宾夺主占净利润相当大比重的情况,根据笔者的学习有如下总结。 一、收入 (一)收入的概念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二)收入的特征 1.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 2.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3.收入能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三)收入确认的原则 销售商品的收入只有同时符合以下四项条件时,才能确认: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四)收入的核算 1、主营业务收入的核算

该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在符合确认收入时贷记“主营业务收入”,销售退回时记借方。按照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本账户期末应无余额 2、其他业务收入的核算 该账户用于核算企业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的收入,如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包装物出租等收入。在符合确认收入时贷记“其他业务收入”,按其他业务的种类,如“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包装物出租”等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本账户期末应无余额。 二、费用 费用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 (一)费用的确认条件 费用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二)费用的特征 1、费用最终会导致企业经济资源的减少。 2、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3、费用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三)费用的分类: 1、按经济内容分类 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可以分为以下费用要素: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动力、工资及职工福利费、折旧费、利息支出、税金、其他费用。按上列费用要素反映的费用就称为要素费用。

利得和损失的讲解

利得和损失的讲解

一、利得和损失的概述 利得和损失是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引入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对利得与损失给出了定义和解释。 (一)利得的含义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经济利益的流入,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二)损失的含义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二、利得和损失的分类 利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三、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与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有类似之处,但也有不同。具体而言:初始确认时,都应按公允价值计量但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应计入初始入账金额;资产

负债表日,都应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但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不是计入当期损益,而通常计入所有者权益。 相关会计处理: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二)金融资产的重分类 企业因持有至到期投资部分出售或者重分类的金额较大,且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所允许的例外情况,使得该投资的剩余部分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企业应当将该投资的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重分类日该剩余部分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 借:银行存款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投资收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三)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其他权益变动 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资产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应按照持股比例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中归属于本企业的部分,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或减少资本公积。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其他权益变动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框架下利得、损失的分析

摘要:首次引入利得和损失概念是现行会计准则的亮点之一,通过对比分析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收益、费用要素概念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收入、费用、利得、损失要素概念,进而分析我国现行准则中会计要素概念中对利得和损失的相关规定,指出现行准则中在关于利得和损失的相关界定中仍有不足之处,并进一步提出了新的改进思路。 关键词:利得损失会计要素现行会计准则不足改进思路 许多研究表明,会计要素和会计要素所统驭的账户皆来源于会计对象。会计对象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是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会计对象、基本假设和会计目标是处于同一层次(最高层次的)三个基本概念。结合具体的经济环境,在充分考虑会计目标的前提下,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就产生了会计的要素,即把会计对象用会计特有的语言加以表达。会计作为一个“人造的经济信息系统”,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会计目标,财务会计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向财务报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经营和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从会计发展的纵向历史看:不同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成为影响财务会计要素设置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随着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信息关注的着重点不同,先是产生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资产负债表要素,后来又产生了与利润表有关的会计要素。从同一时期横向看:不同国家的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各异,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同,所以导致会计目标的差异,进而在目标影响下会计要素的设置也不相同。 2006年2月15日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规定了会计要素包括6个,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6项会计要素的分类比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公布的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的10个会计要素、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颁布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中的7个会计要素的划分要粗略,基本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5个会计要素的分类相当。我国新准则与原准则、制度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变化之一在于提高了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和相关性,首次在准则中引入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体现了与国际惯例趋同的精神。但是新准则中仅阐述了这两个概念的含义,而区分收入、利得、费用和损失的具体标准不够明晰,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实务中财务处理不一致,甚至导致了原有会计等式的不平衡,不可避免的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一、国际上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利得和损失的相关规定 国际会计准则体系有一个称之为《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其内容与中国的基本准则有相似之处,但该框架不作为准则体系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指导准则制定机构的制定工作。在iasc 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规定的财务报表要素有:资产、负债、所有则权益、收益、费用五个要素,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各国共有要素,是反映财务状况的资产负债表要素,与业绩计量有关的要素是收益、费用。iasc之所以没有规定利润这个要素,主要考虑到利润是收益和费用配比的结果,没有必要将它作为一个要素来规定。另外,iasc对收益的定义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增加,包括了收入以及利得,收益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收入和利得均体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最终导致净资产的增加;费用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减少。费用也是广义的概念,包括了狭义的费用和损失。但在利润表中将企业“正常活动”与“非正常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收益和费用分开。从框架到具体国际会计准则都未明确阐述利得和损失的概念。iasc对于收益、费用的界定采用的是损益满计观,利润表应包括所有在本期确认的业务活动所引起的损益项目,将“全面收益”观念引入到财务报告的体系中,适应了经济环境变化对会计提出的新要求,能够充分披露新业务、新事项的出现对企业的影响,全面的反映了企业各项活动所带来的经济成果,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信息。

利得和损失记入所有者权益还是当期损益怎么区分

利得和损失记入所有者权益还是当期损益怎么区分 利得和损失记入所有者权益还是当期损益怎么区分2011-10-11 22:39:51 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一般是通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 包括: 1.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在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时,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被投资单位资本公积减少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2.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按确定的金额:

借:管理费用等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在行权日,应按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的金额:借:银行存款(按行权价收取的金额)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原确定的金额) 贷:股本(增加的股份的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3.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存货/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房地产开发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存货跌价准备(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贷:开发产品(账面余额)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 若产生的是借方差额,则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企业将自用的建筑物转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已计提的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账面余额)

浅析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

浅析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 【摘要】随着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利得和损失的提出也成为亮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新准则在利得和损失的概念、会计处理以及列报方面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利得损失收入费用 在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利得和损失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也成为新会计准则的亮点之一,准则定义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同时把利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这种做法虽然体现了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性,但也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利得和损失的内容 我国基本准则没有对利得和损失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其具体内容分散于各项具体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 1、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项目 (1)资产减值损失。具体包括应收款项、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贷款、在建工程、工程物资、生产性生物资产、商誉、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已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其价值又得以恢复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计入当期利得。 (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具体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等且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 (3)投资收益。包括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形成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出售损益及持有至到期投资中的“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各期利息收入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4)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资产的盘盈和盘亏、接受捐赠、政府补助、非常损失、罚款等。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的项目 准则规定,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主要通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进行核算。内容包括: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重分类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可供出售金额资产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的公允价值变动;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自用房或者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按照持股比率计算应享有或应承担的份额;可转换公司债券中权益部分的公允价值。 二、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利得和损失存在的问题 1、在利得和损失概念界定方面存在的问题

利得和损失

一、基本概念辨析 1.利得和损失的定义: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我们可以发现利得与收入、损失和费用的定义非常相似: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概念差异分析: (1)利得、损失强调的是“非”日常活动,而收入、费用则是产生于日常活动; (2)利得、损失强调得是“净流入”、“净流出”的概念,收入、费用强调的是“总”流入“总”流出的概念。 此外,企业的日常活动与企业的非日常活动,由于行业性质的差异,不同企业的日常活动也不相同。通常的工业性企业,其日常活动多为采购、生产、销售,此外,投资也是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而对于企业的非日常活动,较为典型的为固定资产的处置、捐赠收支、债务重组等。 二、利得与损失的分类 利得和损失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换言之,利得和损失会分别反映在资产负债表(或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表)和利润表中。 利得或损失具体会涉及到非常多的业务: 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包括的业务有:盘亏损失、非常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盘盈利得、政府补助、捐赠利得、处置非流动资产的利得或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利得或损失、债务重组的利得或损失等。一般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来核算。 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般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常见的业务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被投资方除净损益外的其他权益变动时投资方按应享有的份额而增加或减少的资本公积。 三、利得、损失的尴尬地位 在基本准则中,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要素。

利得和损失的会计核算及对财务信息和财务分析的影响

利得和损失的会计核算及对财务信息和财务分析的影响 钱薇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科研处河南郑州450012) [摘要]《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首次正式引入利得和损失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利润和所有者权益要素的子要素,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利润表中得以体现。本文就利得和损失的核算及对财务信息和财务分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利得;损失;财务信息;财务分析 一、利得和损失概述 (一)利得和损失的概念及关系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可见,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来自非日常经营活动,跟收入和费用有本质区别;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变化;与所有者投资和分配无关。既然利得和损失产生于非日常经营活动,那么利得和损失就是产生于边缘性或偶发性业务,不具有经常性和反复性,故利得和损失具有非主营性、随机性,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计量方式的多元性和会计处理的复杂性等多个特征。根据基本准则的规定,利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两种情况。 (二)利得和损失与收入和费用的关系 要想正确核算利得和损失,就必须先理清它们与收入和费用的关系。利得和收入都是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和费用都是经济利益的流出,它们最终共同构成企业的利润和所有者权益。从定义看,两者之间确实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一是两者的业务性质不同:收入和费用产生于日常经营活动,具有反复性,利得和损失产生于非日常经营活动,具有非常规性和偶发性。二是两者反映的内容不同,具体的核算和列报也不同。一般收入和费用的核算直观、直接和集中,列入利润表中;利得和损失的核算则相对含蓄、间接和分散,列报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列入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股东权益变动表)中。三是收入和费用之间有因果配比关系,它们影响的是营业利润,而利得和损失之间没有因果配比关系,它们要么影响利润总额,要么直接影响所有者权益。 二、利得和损失的会计核算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已经实现的利得和损失,符合纳税条件,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直接计

关于对利得和损失的理解和实操

一、利得和损失的概述 利得和损失是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引入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对利得与损失给出了定义和解释。 (一)利得的含义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经济利益的流入,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二)损失的含义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二、利得和损失的分类 利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三、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与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有类似之处,但也有不同。具体而言:初始确认时,都应按公允价值计量但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应计入初始入账金额;资产

负债表日,都应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但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不是计入当期损益,而通常计入所有者权益。 相关会计处理: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二)金融资产的重分类 企业因持有至到期投资部分出售或者重分类的金额较大,且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所允许的例外情况,使得该投资的剩余部分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企业应当将该投资的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重分类日该剩余部分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 借:银行存款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投资收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三)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其他权益变动 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资产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应按照持股比例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中归属于本企业的部分,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或减少资本公积。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其他权益变动

利得和损失在会计核算的界定

利得和损失在会计核算的界定 近些年,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为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大了自身 的投入和产出,在企业的利益计算中,也加大了难度.所以,在财务会 计方面,财政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在2006年2月颁布了《企业会计 准则———基本准则》,这一准则中所界定的会计要素与国际惯例相 一致,把利润和所有者权益两个要素定义为基本要素,其他要素还分 为资产、收入、费用和负债.同时,新准则把利得和损失作为附属要素 划入到我国会计的基本准则里.这一要素的界定,对国内企业会计的计 算起到一定的规整的作用,促进了与国际会计核算的相接轨的速度, 同时又把企业的会计核算细化,使企业账务更加清晰和透明,有利于 企业的整体发展. 1利得和损失的基本概念和提出 利得和损失被作为子要素纳入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新会计准则中明确了利得和损失的具体内容.利得和损失是生产单位正 常经营成果以外的收入和支出.这种收入和支出同时影响着单位所有者 权利和利益的上升或者下降.这里的日常活动包括产品的销售,劳务输出,企业机械设备的出租等等.此类企业的经济利益与企业所有者的资 金成本没有任何关系.同时这一部分经济利益的变化具有不确定性,随 机性,对于多少也是不可预测的.对于利得和损失的核算方法也是不确 定的.利得和损失在会计核算中的会计要素归属分为两种,即利润和所 有者权益.对于一个交易事项而言,所产生的利得和损失在会计核算要 素归属中,要么是利润,要么是所有者权益,这两种要素是互相矛盾的,不能同时成为一个交易事项的结果.根据新准则的规定,把利得和 损失在会计核算中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另一种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新会计准则中,对利得和 损失的具体核算去向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规则.对于某一交易事项,其 产生的利得和损失最终是计入利润中,还是计入所有者权益中,没有 专门的教学科目和专业的核算人员进行区分,这给企业和会计工作者 带来很大困扰.

关于利得和损失的归纳与总结(1)

关于利得和损失的归纳与总结(1) [摘要]利得和损失二者虽名称相似,但核算的内容并不相似,本文就涉及全部利得和损失的业务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能够帮助企业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正确理解准则中提出的利得和损失的含义。 [关键词]新准则;利得和损失;归纳与总结 1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资产减值损失的主要账务处理包括:企业的应收款项、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贷款等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该科目,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科目;在建工程、工程物资、生产性生物资产、商誉、抵债资产、损余物资、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设置相应的减值准备科目。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指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

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主要账务处理包括: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该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记或贷记该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该科目,贷记“交易性金融负债”等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处置交易性金融负债,应按该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贷记或借记该科目,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

利得和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

利得和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或减少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或像投资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 它包括两类:一是计入当期损益,体现在利润表,然后通过净利润(亏损)转入所有者权益,如营业外收支等。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引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变动。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主要由以下交易或事项引起: 1.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如果是利得,应当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如果是损失应当作相反的会计分录。当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应当将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转入投资收益。 2.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务的,应按照确定的金额,记入“管理费用”等科目,同时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行权日,应按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记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金额,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并将其差额记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资本公积——股本滥价”。 3.存货或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按该项房地产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原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开发产品”等科目;同时,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企业将自用的建筑物等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按该项房地产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等,借记“累计折旧”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等科目;同时,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待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因转换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应转入当期的其他业务收入,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损失,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5.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汇兑差额 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可供出售非货币性项目,如果期末的公允价值以外币反映,则应当先将该外币按照公允价值确定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进行比较,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具体地说,对于发生的汇兑损失,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对于发生的汇兑收益,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6.金融资产的重分类 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账面价值作为成本或摊余成本,该金融资产没有固定到期日的,与该金融资产相关、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应当仍然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在该金融资产被处置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重分类日,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利得与损失会计处理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利得与损失会计处理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利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人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通常通过“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主要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被投资企业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务、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变动、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相互转化等,会计处理上主要通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 算。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会计处理 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取得时应按其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记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在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例1]A公司于2007年10月23日从二级市场购入甲公司股票10000股,每股市价15元,手续费1000元。初始确认时,该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07年12月31日,该股票市价为每股18元。则2007年12月31日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额,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9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9000 确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按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随后会计期间内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事项有关的,应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的(不含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出售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科目,按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借记

利得和损失的理解

利得和损失的理解 一、基本概念辨析 1.利得和损失的定义: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我们可以发现利得与收入、损失和费用的定义非常相似: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概念差异分析: (1)利得、损失强调的是“非”日常活动,而收入、费用则是产生于日常活动; (2)利得、损失强调得是“净流入”、“净流出”的概念,收入、费用强调的是“总”流入“总”流出的概念。 此外,企业的日常活动与企业的非日常活动,由于行业性质的差异,不同企业的日常活动也不相同。通常的工业性企业,其日常活动多为采购、生产、销售,此外,投资也是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而对于企业的非日常活动,较为典型的为固定资产的处置、捐赠收支、债务重组等。 二、利得与损失的分类 利得和损失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换言之,利得和损失会分别反映在资产负债表(或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表)和利润表中。 利得或损失具体会涉及到非常多的业务: 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包括的业务有:盘亏损失、非常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盘盈利得、政府补助、捐赠利得、处置非流动资产的利得或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利得或损失、债务重组的利得或损失等。一般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来核算。 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般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常见的业务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被投资方除净损益外的其他权益变动时投资方按应享有的份额而增加或减少的资本公积。 三、利得、损失的尴尬地位

利得损失

《会计》知识点总结:利得和损失 利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总共两大类。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权益无关的利得或损失。其中利得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计入“营业外收入”。损失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计入“营业外支出”。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通常指的是“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的核算内容,如下: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贷方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的其他权益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可转换公司债券进行分拆时,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股票投资”涉及到外币业务的,汇兑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注:关于利得或损失,掌握基本的定义、常见的例子即可,通常也是以客观题考核的。 《会计》知识点总结:筹建期间和建设期间的区别 筹建期是指企业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的期间。非筹建期,就是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日之后的期间。 建设期是对企业的某一个工程来说的,工程施工的期间就是建设期。 可见筹建期是针对企业来说的,建设期对工程来说的。 由于非正常原因造成部分毁损应该是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如果是正常原因造成的毁损,减去残料价值和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等赔偿后的净损失,如果工程项目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才计入继续施工的工程成本。 在建工程报废或毁损的处理 (1)如果是正常原因造成的,减去残料价值和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等赔款后的净损失,记入继续施工的工程成本。例如A项目报废,记入继续施工的B项目,会计分录为:

问题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的区别

问题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的区别 解答: 1.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关键点)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根据收入的定义,收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3)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例如:企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均属于日常活动的收入。 2.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关键点)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根据费用的定义,费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2)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 (3)费用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例如:企业日常活动发生的水电费等属于费用。 解释1利得和损失包括两种,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另一种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是营业外收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损失是营业外支出。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实收资本是所有者直接投入的,资本部分(一部分是所有者投入、另一部分属于利得或损失构成的。)解释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实际上是针对的直接增加或减少资本公积的部分;直接计入到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主要指可供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额等,可供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是计入到资本公积(所有者权益)的。 注意:利得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所有者投入的资本超过所占份额应当记入到资本公积,但该情况不属于利得。 解释3利得和损失可能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也可能先计入当期损益(利润表中的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最终影响所有者权益(因为利润表最终会影响到未分配利润)。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要结转到本年利润,然后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是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从而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了变化。利得和损失的会计处理如下:利得和损失 ①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②直接计入当期利润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 相关链接收入和利得最终都会增加所有者权益,费用和损失最终都会减少所有者权益。 3.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营业外收入(熟记)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捐赠利得、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等。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包括固定资产处置利得和无形资产利得。 盘盈利得,主要指对于现金等清查盘点中盘盈的现金等,报经批准后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捐赠利得,指企业接受捐赠产生的利得。 相关链接企业取得按照权益法核算的某项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的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的份额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