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与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区别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与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区别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与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区别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与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区别

1.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政府补助、盘盈、盘亏、接受捐赠与捐赠支出、非常

损失、罚款等。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总结:都是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按照新准则的规定,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上升,则会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反之,则减少资本公积,应作相反的分录。

2、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利润以外其他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或承担的部分,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或减少“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与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

资产负债表日,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要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与之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则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而不构成所得税费用。.

4、固定资产等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变动

按照新准则的要求,自用房地产、无形资产或存货等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为利得,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计入所有者权益。

5、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而形成的费用

对于权益结算的涉及职工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成本费用,相应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利用衍生工具进行套期时

按照新准则的要求,在资产负债表日,满足运用套期会计方法条件的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属于有效套期的,借记或贷记有关科目,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新准则下哪些业务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新准则下哪些业务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 利得和损失 在新会计准则中的所有者权益要素中,专门列出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并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释。但是,在诸多具体会计准则中,却未见实际的会计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中也没有专门项目,只是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才能见到它的“踪迹”及其基本内容。因此,在基本准则中大泼笔墨的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在新会计准则环境下究竟如何表现,是会计实务工作者的困惑之一,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一、准则的解释及其所包括的内容分析 在新会计准则中有这样的解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对其进一步解释为:“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应用指

南中,可以找到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的内容,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与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影响。除此之外,笔者在具体准则中找到的其他项目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的变动;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务而形成的费用额;利用衍生工具进行套期时,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等等。 从上面的几种业务可知:这类业务大多存在于企业会计处理体系的“边边角角”,虽计入了所有者权益,但均为较复杂的业务,容易与直接计入本期损益的事项相混淆。 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业务的账务处理分析 分析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的账务处理,能够对我们深入理解这类业务有所启发。尽管这类业务计入了所有者权益,但究其实质,仍属于“利得和损失”,与本期损益密切相关。因此,笔者对这类业务的账务处理分别进行分析,以探明其特殊之处。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的账务处理分析 按照新准则的规定,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上升,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反之,则减少资

论利得与损失的确认与计量

中文摘要 由于国际趋势的需要,我国在2006年2月15日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该准则重新对六大会计要素进行定义,并且将国际准则的“损失”和“利得”两大概念引入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中。然而,新会计准则并没有把它们作为独立的会计要素,而是把它们作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要素的组成部分,仅仅是对两者的定义进行了阐述,尚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与改进。 本文在深刻理解利得与损失含义和归属的基础上,首先对利得与损失进行了国际比较,然后阐述了我国利得与损失的会计处理,对其有了全面的认识,并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利得与损失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利得损失会计处理

Abstract Due to the need of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China promulgated the "enterprise accounting standards -- basic standard" in February 15, 2006, mainly to the six accounting elements of the definition, the owner's equity and profit are introduced in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loss" and "the concept of the two '' gains. However,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did not treat them as independent accounting elements, but part of them as owner's equity and profit element, is only the definition of both are describe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and improved. Based on the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and attribution of gains and losses, the losses and gains of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and then elaborated China's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gains and losses,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ystem, and to study the existence of our country of gains and losse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corresponding to these problems. Keywords:Accounting Profits Losses

我是怎么从亏损累累做到稳定盈利的

我是怎么从亏损累累做到稳定盈利的 最近行情不是特别好,大盘无量无热点,盘面使人昏昏欲睡。自己也空仓一段时间了,另外前段时间连着三次交易都是亏损,其中有两笔还是可以盈利的做成了亏损,结束了连着两个多月没有发生亏损的记录,所以先停下来休息调整一下。索性把自己一年时间感悟整理了一下,提高一下自己,也顺便给朋友们看着娱乐一下。 有人说做股票重要的是经验,做得时间长经验就自然多了,其实这句话是没有道理的,经验来自于反思,只有经常反思才能有经验如果没有反思总结经验从哪里来。假设一个人做股票只有一年,但他每天反思好几次,不断总结,而另外一个人做了二十年,从不反思总结,那么哪一个的经验更多呢?所以应该时不时总结反思自己的操作。多做几次马后炮,后面也能做到事前诸葛亮的。 做股票的,尤其是做超短的,一直在苦苦的寻求圣杯,那什么是圣杯呢?我的一点想法其实就是稳定盈利。那如何做到盈利呢?股票从持有时间来分有长线,中线,短线,其实背后的盈利思路是不同的。中长线不讲胜率,十次操作

里面哪怕只有一次是盈利的,总的来算都有可能是盈利的,例如一笔交易翻了十倍,其他每次只亏损两三个点,算下来也是挣钱的,因为中长线讲究的是让利润飞奔,截断亏损,考究的是一个眼光,另外心态能接受股价的起起伏伏。而超短靠的是频率,每一笔的操作的盈利不必太多,积小胜为大胜,同时操作方法的胜率要高。 小钱要做大就一定要超短,所以超短的核心就是保证胜率。例如十次出手六次盈利,两次保本,两次亏损。同时要亏损幅度不能太大,不能说六次盈利每次挣一个点,而亏损每次都能亏损十多个点,那么哪怕胜率高总体算下来也是亏损的,尤其是加了杠杆就更加明显。我去年七八月份就经历了这样了这样的阶段,在加了杠杆之后,感觉我挣钱的次数要比亏损的次数多得多,但最后我还是没有挣到钱,其实就是我单次盈利的幅度不大,每次可能就三到五个点,而亏损的幅度却很大,有时候一次就亏了十多个点,在杠杆的基础下,算下来可能还是亏损的。 后面我发现亏损幅度是控制不了,在t+1市场下,所以想着转做期货,因为想着每次亏损幅度我可以控制嘛,结果当然也想的到,后面又转到做股票,又回到原来的问题了,找到一个操作手法,单次盈利幅度比较大,另外控制亏损。

所有者权益包括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利得和损失、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1)实收资本:是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经营活动的各项财产物资。投资者可以用现金、实物和无形资产向企业投资。 (2)资本公积:包括股本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等。 (3)盈余公积金:是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 (4)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1. 实收资本: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它是企业注册登记的法定资本总额的来源,它表明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实收资本是企业永久性的资金来源,它是保证企业持续经营和偿还债务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企业抵御各种风险的缓冲器。 实收资本包括投资者作为资本投入到企业中的各种资产的价值,所有者向企业投入的资本,在一般情况下无需偿还,可以长期周转使用。注册资金,也称为注册资本是指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部股东实缴的出资额。实收资本大于或等于注册资本。如果实收资本小于注册资本,说明该公司资本金没有到位。实收资本不等同注册资金,实收资本是企业股东(或叫老板)投向企业的资金,可注册资本是工商局规定企业在成立前在银行最低自有存款限额呀,注册资本<=

实收资本。注册资本是企业有一定负债和偿还能力的自有资金,能承受一定风险。实收资本是企业股东向企业的投入,爱投入多少就投多少,反正银行存款必需要有工商局规定的注册最低限额。 注册资本是法律上规定的强制性要求,而实收资本则是企业在实际业务中遵循法律规定的结果,二者不是同一个概念,但在现行制度下,它们在金额上又是相等的。 企业实收资本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人投入的资本。按投资主体分为六种: 国家资本:国家资本: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不论企业的资本是哪个政府部门或机构投入的,只要是以国家资本进行投资的,均作为国家资本。 集体资本:集体资本:是指由本企业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和集体企业联合经济组织范围内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资产投入形成的资本金。 法人资本:法人资本:是指其他法人单位投入本企业的资本。 个人资本:个人资本:是指社会个人或者本企业内部职工以个人合法财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 港澳台资本:港澳台资本:是指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 外商资本:外商资本:是指外国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

企业利润及利润表分析

企业利润及利润表分析 1、企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2、企业的期间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并在利润表中分别列示。 3、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递延法和债务法)。(1)应付税款法:指企业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计算的应交所得税 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当期所得税费用二当期应交的所得税 (2)纳税影响会计法: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应交所得税和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金额的合计,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 A、递延法: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不需要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进行调整,但是,在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时,应当按原所得税税率计算转回。 本期所得税费用二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 注: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二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 间性差异X现行所得税率 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二本期发生的可抵减时 间性差异X现行所得税率 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二本期转回的可抵减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即前期确认本期转回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X前期确认递延税款时的所得税税率 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二本期转回的增加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即当期确认本期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X前期确认递延税款时的所得税率 B、债务法: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应当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所得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有哪些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有哪些 2013-01-07 17:26:21来源:博客转载作者:张艳民【大中小】添加收藏 企业会计准则为防止企业操纵利润,适时地全局性修改了“资本公积”账户的核算内容,将一些非经常性损益从“资本公积”中剔除,将应当列支当期损益的项目反映在当期损益中。其核算内容如下:一、权益法核算下的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下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如果是利得,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资本公积”科目;如果是损失,则借记“资本公积”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二、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将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科目。 三、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务的,应当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资本公积”科目。在行权日,按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的金额将其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按其差额从“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资本公积——资本(股本)溢价”。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除减值损失和非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如果是利得,贷记“资本公积”科目;损失则借记“资本公积”科目。 五、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在重分类日,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人“资本公积”,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利得和损失是什么科目

利得和损失是什么科目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利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人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1、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通常通过“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主要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被投资企业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务、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变动、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相互转化等,会计处理上主要通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 利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总共两大类。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权益无关的利得或损失。其中利得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计入“营业外收入”。损失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

币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计入“营业外支出”。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通常指的是“其他综合收益”科目的核算内容,如下: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2、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贷方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3、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的其他权益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4、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5、可转换公司债券进行分拆时,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6、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股票投资”涉及到外币业务的,汇兑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盈利问题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流程安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问题情景中产生探索问题的情趣和渴望 探究1:销售中的盈亏 某商店在某一时间内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亏不损? 教师:展示图片,提出问题. 学生:欣赏图片,自主读题并思考. 学生分析: (1)利润=售价-成本; (2)售价=成本+成本×利润率. 教师:解释利润、利润率等含义.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景,给学生一种轻松的心理氛围,容易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二、问题深入,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问题1:若一件商品的进价是40元,如果卖出后盈利25%,那么商品利润是多少?若卖出后亏损25%,那么利润又是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然后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暴露他们的思维过程.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可以适当提出问题、点拨,但要以学生为主体. 解:盈利25%时,利润是40×25%=10元;亏损25%时,利润是 40×(-25%)=-10元. 问题2:你能否求出探究问题中的两件物品的进价吗? 解:设盈利25%的那件衣服的进价是x元,它的商品利润就是0.25x.根据进价与利润的和等于售价,可以得到方程 x+0.25x=60. 由此得 x=48. 类似地,设另一件衣服的进价为y元,它的商品利润是-25%y,可以得到方程 y-0.25y=60. 解得: y=80元. 问题3:你能分析总的亏损情况吗? 分析:两件衣服的进价是x+y=128元,而两件衣服的售价是120元,进价大于售价,由此可以知道卖这两件衣服总的盈亏是亏损8元. 教师:逐层提出问题,根据具体情况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的习惯,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探索解题思路,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充分展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浅谈资产减值对企业当期及未来利润的影响

浅谈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我国企业界特别是上市公司为了追求业绩,普遍存在着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因此,企业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将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泡沫予以消化,夯实企业资产价值,提高资产质量,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同时,通过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确认资产减值,可使利益相关者相信企业资产已得到优化,对企业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更具信心。资产减值,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这里的资产,除了特别规定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 一、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以及相关准则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力地保证了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资产,进一步挤干了,企业的业绩水分。但是,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能够平抑各年度间的利润波动。创造良好的业绩形象,因此也被少数企业大加利用,成为一些企业操纵企业利润的“新宠”。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仿佛“水龙头”,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企业相机行事,时而拧紧些,时而又放松点。紧的时候遵循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松的时候又提出各自的理由。这种不正常的现象给国家和投资者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无疑从另一个角度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 2006年2月16日,财政部第一次将资产减值作为准则予以公布,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该准则与原《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相比,首先明确了进行减值测试的前提和按资产组计提减值准备的方法,其次规定了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的方法,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适用于新准则,并且规定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最后,准则对处置费用、公允价值等分别作了详细的操作指南,使其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同时,新颁布的准则也体香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性。 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直接计人当期损益, 增加当期费用,减少资产, 减少当期利润。如果少计或不计资产减值准备就会减少当期费用, 增加资产, 从而虚增当期利润。尽管企业已经普遍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但是由于制度、准则对具体情况界定得不明晰, 留给企业很大的选择空间。其中频繁被部分企业当作调节企

利得和损失记入所有者权益还是当期损益怎么区分

利得和损失记入所有者权益还是当期损益怎么区分 利得和损失记入所有者权益还是当期损益怎么区分2011-10-11 22:39:51 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一般是通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 包括: 1.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在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时,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被投资单位资本公积减少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2.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按确定的金额:

借:管理费用等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在行权日,应按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的金额:借:银行存款(按行权价收取的金额)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原确定的金额) 贷:股本(增加的股份的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3.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存货/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房地产开发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存货跌价准备(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贷:开发产品(账面余额)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 若产生的是借方差额,则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企业将自用的建筑物转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已计提的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账面余额)

浅谈会计实务中收入费用与利得损失的区别与联系

浅谈会计实务中收入费用与利得损失的区别与联系 华菊 为了反映企业正常的盈利能力,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新基本准则)中首次将利得和损失列入我国基本会计准则,收入和费用、利得与损失共同构成了企业的净利润,收入与费用应该是构成企业净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发生收入、费用和利得、损失的混淆,在利润构成中利得、损失喧宾夺主占净利润相当大比重的情况,根据笔者的学习有如下总结。 一、收入 (一)收入的概念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二)收入的特征 1.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 2.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3.收入能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三)收入确认的原则 销售商品的收入只有同时符合以下四项条件时,才能确认: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四)收入的核算 1、主营业务收入的核算

该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在符合确认收入时贷记“主营业务收入”,销售退回时记借方。按照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本账户期末应无余额 2、其他业务收入的核算 该账户用于核算企业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的收入,如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包装物出租等收入。在符合确认收入时贷记“其他业务收入”,按其他业务的种类,如“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包装物出租”等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本账户期末应无余额。 二、费用 费用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 (一)费用的确认条件 费用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二)费用的特征 1、费用最终会导致企业经济资源的减少。 2、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3、费用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三)费用的分类: 1、按经济内容分类 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可以分为以下费用要素: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动力、工资及职工福利费、折旧费、利息支出、税金、其他费用。按上列费用要素反映的费用就称为要素费用。

制造费用会不会影响当期利润

制造费用会不会影响当期利润? 答:制造费用不影响营业利润。制造费用指的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及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即为生产过程中的中间费用。它会按照一定比例分摊到各个产品中,最终是反映到产品的成本里面,并没有直接参与到企业的损益核算中。所以制造费用是不影响营业利润的。 营业利润计算公式: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发生制造费用如何做会计分录? 月末分配结转本月制造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A产品 生产成本——B产品 贷:制造费用 发生制造费用时,会计分录具体如下: 借:制造费用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 制造费用涉及的会计分录整理: 1、如果是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那么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等科目。

2、对于发生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应当借记本科目,将“应付职工薪酬”作为贷记科目。 3、如果是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则借记本科目,将“累计折旧”等作为贷记科目。 4、对于生产车间支付的办公费和水电费等,应当借记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制造费用包括什么内容? 制造费用包括: 1、间接材料费 间接材料费,指的是企业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耗用的,但并不可以或者无法归入到某一特定产品的材料费用。比如机器的润滑油。 2、间接人工费用 间接人工费用,比如修理工人工资及管理人员工资等。具体指的是企业生产单位中没有直接参与到产品生产的人工成本,及其他不可以归入直接成本的人工成本。 3、低值易耗品 低值易耗品,比如劳动保护用品、一般工具、管理用具等。低值易耗品是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劳动手段的。

会计实账:哪些利得和损失计入所有者权益

会计实账:哪些利得和损失计入所有者权益会计实账:哪些利得和损失计入所有者权益 (一)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的会计处理 受传统做法的影响,我国会计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直接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中列示。主要包括: (1)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重分类日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 汇兑差额外的公允价值变动; (3)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时,自用房地产或作为 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 值的差额; (4)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 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按照持股 比例计算应享有或承担的份额; (5)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t(6)以权益结算 的股份支付,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合并价差 部分。 上述(1)~(5)项资本公积属于公允价值计量下的资产利得或损失,在相关资产出售转让和债券转换为股票时转销。如在出售可供出售 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时将原计入的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在 出售投资性房地产时将原计入的资本公积转入其他业务收入,第(6) 项资本公积是出于实质重于形式的考虑,因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不具有交易实质,会计上不确认损益。可见,会计上直接计人资本

公积的利得与损失主要是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引起的与账面价值的差异。 (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的税务处理 上述(1)~(5)项计入资本公积的利得与损失,新所得税法不予确认为收入或扣除。新所得税法规定,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取得该项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支出。企业持有各项资产期间资产增值或者减值,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确认损益外,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对第⑥项资本公积,属于企业与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新所得税法在“特别纳税调整”中进行规范,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税法上不论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予以确定,付出资产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的差异都应确认为资产转让所得。 延伸阅读:销售储藏室如何缴纳土地增值税 【问题】 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销售储藏室(有产权,和套房一起出售),请问,我公司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是按住宅还是按非住宅交纳?若按照住宅是按普通住宅还是非普通住宅(即要不要计算进单套建筑面积内)?若储藏室(有产权,单独出售),又要按照住宅还是按非住宅交纳? 【解答】 税法对住宅没有明确的文件规定。住宅是专供居住的房屋。储藏室不是专供人居住,我们认为,它不属于住宅。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一些具体问题规定的通知》(财税字[1995]48号)规定: 十三、关于既建普通标准住宅又搞其他类型房地产开发的如何计税的问题

增值税对净利润的影响

增值税对净利润的影响 (2007-07-09 23:11:31) 转载▼ 增值税是流转税,尽管增值税实行价外核算,销项税额和依法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在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费用之外的核算系统进行核算,而企业的净利润是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和损失后的余额,增值税与企业的净利润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企业因销售货物或提供工业性劳务而增加的现金流人量是增值税与价款的合计,在现金流入量一定的情况下,增值税销项税额与企业实现的收入成反向变化关系:增值税销项税额减少,意味着企业实现的收入额增多;增值税销项税额增多,企业的收入减少。所以,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多少还是与企业的净利润有很大的关系。增值税应纳税额对企业净利润影响的另一方面体现在进项税额的处理问题上。企业取得的进项税额如果能够抵扣,可以有效地减少企业的应纳税额;企业取得的进项税额由于不符合抵扣的条件或者未取得进项税额,相应的现金流出额就会因为得不到抵扣而计入相关的成本中,进而影响企业的净利润。同时,按照现行税法规定,企业在计算缴纳流转税之后,还要依据当期计算缴纳的流转税额计算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而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作为企业的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需要企业在税前扣除,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净利润。

无论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只要经过税费筹划,合法地减少了当期企业应缴的增值税额,都会相应减少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的上缴数额并引起企业所得税税费的变化,进而对企业的净利润带来影响。同样,企业如果通过税费筹划合法地将应缴的流转税由增值税转变为营业税或者将营业税转变为增值税,都会因为流转税当期应缴数额的变化而相应地影响到企业的净利润。同样的道理,企业当期缴纳消费税的金额发生变化,其净利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与营业税、消费税不同的是,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增值税应纳税额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主要的在于附加税费对所得税的影响。因为营业税和消费税是价内税,营业税、消费税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还包括主流转税种本身,需要从收入中直接扣除。 假如企业通过合法的税费筹划减少当期销项税额X万元。在进项税额一定的情况下,企业当期减少的应纳增值税额为X万元,同时减少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为10%X(在这里我们假定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费率为3%),企业由此增加的企业所得税额为10%X×33%=3.3%X,共间接增加净利润为10%X-3.3%X=6.7%X,即利润增加额为增值税当期减少额的6.7%。同样地道理,企业如果减少了当期依法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X,那么在企业当期销项税额一定的情况下,当期企业就会增加应纳增值税额X,企业就要增加支出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10%X,由于应税利润的减少,会相应减少企业所得税10%X×33%=3.3%X,即在

例解股权激励对当期利润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是一项新的准则,其针对的是日益增加的股权激励计划,规范了以股权为基础的支付交易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其实质仍然是职工薪酬的组成部分,但与《职工薪酬》准则规范的职工薪酬适用不同的计量原则。现行准则中,股权激励不进利润表,属于报表附注的事项,新准则与国际准则接轨(并且与香港2005年的修订准则一致),其实施将对有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形成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在一般普通投资者的意想之外,本文以案例的方式,解析股权激励计划的会计处理,提示投资者关注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当期利润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但是,需要特别提示的是:虽然股权激励计划对等待期的当期损益形成重大影响,但对公司估值的影响并不重大。一来,上市公司虽然在股权认购价格上给予管理层一定折让,但激励计划有利于管理层稳定、有利于提升营运效率,有利于公司长远平稳发展,是被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提升公司价值的手段;另外,会计处理的过程,是增加当期费用,减低了当期可分配利润,但权益项下同时增加了"资本公积",公司净资产没有重大变化。只是,A股市场投资者历来重视当期利润,与当期和下一期每股净利润对应的PE是最直观最常用的指标,投资者一般不深究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差异和准则变化对会计信息的影响,而如果某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对当期利润形成了重大不利影响,引发股价波动是必然的,专业投资者可适当关注其中的机会。 股份支付包括两大类: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权益结算的支付又细分为新增股份支付和存量股份支付。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要求以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不确认后续公允价值的变动;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以计量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后续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案例一: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虚拟案例 上市公司A,20X2年1月1日,向20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份认股期权,可行权条件为自授予日起连续工作满3年,服务期满后可以每股4元的价格购买100股A公司股票。公司估计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3元。公允价值是考虑行权价格、有效期、标的股份现行价格、股价预计波动率、股份预计股利、期权有效期内的无风险利率等,用期权定价模型计算得出的。 第一年内,有20名管理人员离开了A公司,因而A公司估计3年中离开的管理人员比例将达到20%;第二年又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将管理人员服务未满3年离开的比例修正为15%;第三年又有15名人员离开。 对于以上过程,会计处理如下: 1.授予日:不是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授予日不做会计处理。 2.等待期资产负债表日:费用和资本公积的计算见表1;相应会计处理见表2。 3.行权日 为了方便处理,假设20x6年12月31日(第5年末),155名管理人员全部行权,A公司股票面值为1元,管理层认购价格为4元。会计处理见表3。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股票期权授予时,不需要进行会计处理,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进行最佳估计,按照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三年后,期权可以被执行了,但企业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相关成本或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行权日,企业根据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并转入股本和股本溢价。 案例二:G金发的股权激励计划 这里将G金发的股权激励计划作适当的简化,模拟一下各个时点的会计处理,但市场变化万端、公司管理情况复杂,这些因素都将影响相关数据,所以这种模拟只具有一定参考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利得与损失会计处理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利得与损失会计处理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利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人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通常通过“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主要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被投资企业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务、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变动、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相互转化等,会计处理上主要通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 算。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会计处理 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取得时应按其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记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在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例1]A公司于2007年10月23日从二级市场购入甲公司股票10000股,每股市价15元,手续费1000元。初始确认时,该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07年12月31日,该股票市价为每股18元。则2007年12月31日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额,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9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9000 确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按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随后会计期间内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事项有关的,应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的(不含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出售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科目,按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借记

浅析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

浅析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 【摘要】随着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利得和损失的提出也成为亮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新准则在利得和损失的概念、会计处理以及列报方面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利得损失收入费用 在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利得和损失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也成为新会计准则的亮点之一,准则定义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同时把利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这种做法虽然体现了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性,但也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利得和损失的内容 我国基本准则没有对利得和损失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其具体内容分散于各项具体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 1、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项目 (1)资产减值损失。具体包括应收款项、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贷款、在建工程、工程物资、生产性生物资产、商誉、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已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其价值又得以恢复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计入当期利得。 (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具体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等且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 (3)投资收益。包括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形成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出售损益及持有至到期投资中的“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各期利息收入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4)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资产的盘盈和盘亏、接受捐赠、政府补助、非常损失、罚款等。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的项目 准则规定,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主要通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进行核算。内容包括: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重分类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可供出售金额资产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的公允价值变动;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自用房或者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按照持股比率计算应享有或应承担的份额;可转换公司债券中权益部分的公允价值。 二、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利得和损失存在的问题 1、在利得和损失概念界定方面存在的问题

企业应收账款对利润的影响探究

企业应收账款对利润的影响探究 【摘要】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的债权,它对企业的利润有极其重大的影响,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就是企业的利润损失。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应收账款对利润的影响,并就如何降低这些影响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应收账款利润影响 应收账款是企业采用商业信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应向客户应收而未收取的款项,是企业的债权。应收账款在未来能否收回存在不确定性,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就是企业的账面利润损失,这是企业理财方面必须面对的一大风险。可以说,应收账款对企业利润质量分析具有实质性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应收账款会虚化企业的账面利润,误导不同报表使用者对利润深层次的理解 众所周知,利润的计算式是“利润=收入-费用”,这里的“收入”主要是指形成应收账款的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的产生意味着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没有形成现金流入,它只是企业的收款权利。所以,应收账款在收回之前,企业所谓的实现利润,只是账面利润,是数字概念,而不是现实利润。相当于应收账款数额的利润没有真实的货币作为基础,只不

过是“纸上富贵”而已。 2.应收账款弱化了每股收益评价企业业绩的意义 每股收益是指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业 净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净亏损。每股收益通常被用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衡量普通股的获利水平及投资风险,是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据以评价企业盈利能力、预测企业成长潜力、进而做出相关经济决策的重要财务指标之一。在企业能盈利的情况下,该指标反映了每股创造的税后利润,通常,报表使用者或信息需求者的理解是每股收益越高,表明企业创造的利润越多。但如果企业的利润大部分是通过应收账款来支撑的,而缺少具有现实支付能力的现金为依托,那么,企业的每股收益指标对企业盈利水平的评价作用就会被削弱,因为每股盈利没有带来足够的现金流入。高额的应收款项减少了企业的现金流入,企业如果现金流入不足,有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如果引发财务危机,就会因财务状况恶化而降低偿债能力,使企业信誉受损。 3.应收账款削弱主营业务利润评价企业业绩的主导作用。 我们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应从企业的主营业务方面去把握,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利润的核心。在正常情况下,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应收账款直接影响的是主营业务利润指标。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定数量的应收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