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课时作业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课时作业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课时作业20 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最佳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水平的反映。下列关于民族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族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附属品②世界观构成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川流不息,绵延了五千多年。为什么中华文化能够这样绵延不绝、一脉相传地发展到今天?这有地域环境、生产方式、民族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许多价值观。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为优越的文化

B.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的生产方式不同

C.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

D.价值观构成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3.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谈到文化多样性时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告诉我们()

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②不同民族文化应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繁荣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唯一推动力

④全球化趋势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中国古人普遍认为天圆地方。因此,汉服的袖子为圆袖,意为天道圆润;汉服的交领处成矩形,以应地道方正;衣檬向右掩,深衣的衣领交叉。这代表做人要有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人每天穿衣时,都在不断激励自己,规矩做事,规矩做人。可见( )

①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②民族文化体现民族价值观和民族思维方式

③民族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④民族文化主要体现在民族服饰等物质载体方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中国传统的绘画与诗歌、散文、楹联、书法及篆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了诗、书、画一体的艺术形式,成为与西方艺术风格迥异的东方艺术的代表形

式之一。由此可见( )

①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在共同生活中创造的

②民族文化呈现着自身艺术发展风格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

④中华民族文化激发民族的创造力和凝聚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有人说,美国人是用脑子吃饭:一天消耗多少热量就补充多少能量,很少讲究口味。法国人是用心吃饭:法国大菜的制作选料之讲究、做工之精细、色彩之搭配均堪称世界之典范,日本人是用眼吃饭:日本饮食风格是少而精,做得量很少,但食材选择和器皿非常讲究。中国人是用嘴吃饭:中国人吃饭最讲究口味,酸、甜、苦、辣、咸,各有所爱。这一差异表明()

①不同国家的文化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②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

③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体现世界文化多样性

④世界文化的繁荣推动着民族文化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康有为认为:“中国颠危误在全法欧美而尽弃国粹。”因而他要“置万死以力保旧俗,存礼教而保国魂”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只有中华文化才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成果

②人类文化繁荣进步是建立在文化交流基础上的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④既要反对照搬外来文化,也反对“封闭主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割断历史。上述论述( )

①要求我们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②要求我们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表明传统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稳定的作用

④表明中华文化始终处在世界文化的中心位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中医药文化本身具有的内隐部分为价值观和意义系统,如天人合一、生生不息、贵尚中和、以人为本、治未病、颐养天年等;中医药文化所展现的外显形态为各种体现物质实体和行为方式的符号,如香囊、灸条、火罐、药酒、汤药等事物,熬药、药浴、刮痧、针灸、穴位注射等行为。由此可见()

①中医药文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②中医药文化遵循着相同的理念、规则、规范和秩序

③中医药文化既体现在精神层面也体现在物质层面

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推动着中医药文化的推广和普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不仅仅是中华五干多年文明的力证,更是中华文明高度发达的象征。良渚古城遗址()

①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文化的历史成就

②体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和世界文化的趋同性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鲜明的民族性,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

④巩固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和绝对优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中秋节是老百姓庆祝丰收的最佳时刻,人们通过烧斗香、树中秋、放天灯、舞火龙、吃月饼等形式庆祝中秋;感恩节始于1621年,远涉重洋来到美洲的英国移民为了感谢上帝赐予的丰收,用火鸡和南瓜饼来庆祝;傣族的开门节是在稻谷收割完毕,人们燃放火花、点孔明灯、唱歌跳舞来庆祝丰收;土族人民喜庆丰收的纳顿(七月会)当天,男女打扮一新,车载驴骑,浩浩荡荡行进在乡间的路上。同样是庆祝丰收,不同国家和民族庆祝方式上的差异( )

①表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具有高度一致性

②表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让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表明民族文化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

④表明世界各国都对人类文化做出了相同的贡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中外语言互通,进一步深入推进友好学校教育深度合作与人文交流,在青少年心中打牢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热爱和平、维护正义、共同进步的思想根基。材料中做法的文化意义是()

①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②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政治影响力

③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④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文明差异不是世界冲突根源,而是人类进步动力,文化因多样而交流互鉴, 因交流互鉴而熠熠生辉。可见()

①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

②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已经消失,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

③文化多样性使交流成为必然,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发展

④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中西医学都是以人为出发点,但两者对人的理解不尽相同。西医学对人的认识等同于机体,现代医学建立了清晰的“人体模式”,从大体到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中医学不然,强调“人”远胜于述说“人体”“躯体”,讲究形神并重,形神兼顾。由此可见()

①中西医可以照搬对方的做法以发展自身

②中西医交流发展需要革除传统、勇于创新

③中西医在呵护人类健康时应该取长补短

④中西医两套医学系统背后的价值观不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16世纪以前,唐人街主要散布在我国周边的国家。19世纪初期,唐人街在美国和加拿大出现。19世纪中叶,唐人街遍及全世界。唐人街保持着我国的风俗习惯,讲普通话或各地方言。这儿有中文的书店、学校、报社、华人社团,有中国式的庙宇、祠堂等。每逢春节,唐人街均耍龙灯、舞狮子,爆竹声中除旧岁。诸种风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关注。由此可见()

①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②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民族文化是来自本民族之外的价值观念和思维体系

④民族文化主要体现在民族生活方式等物质载体层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外国人来中国观光,同时又有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到世界各地旅游。观赏自然风光和领略“异国风情”是跨境旅游的两个主要目的。领略“异国风情”,实际上是在感受和体验( )

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③世界文化的趋同性④不同文化的排他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7.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

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 )

A.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18.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做客《人民日报》“文化论坛”时说:“民族的和世界的,并不对立。不要因为全球化,就要消除我们的民族文化特性;恰恰相反,保持了民族文化的特性,才能使之具有世界意义。”这一表述主要是强调( ) A.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B.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尊重、培育本民族文化

D.尊重文化多样性能繁荣世界文化

19.“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无高低优劣之分”“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这启示我们()①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②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③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也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④所有文化都是优秀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吉祥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在许多中国的民间器物——首饰、绣品、木雕、瓷器上,都可以看到吉祥符号。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②世界人民都认同中华文化,吸收中国的灿烂文化

③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性文化

④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1-5 DDAAC 6-10 CDACB 11-15 CCBDA 16-19 ABCA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