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 带约束的寻优方法

第5章 带约束的寻优方法

第5章 带约束的寻优方法
第5章 带约束的寻优方法

第五章:带约束的寻优方法

● 问题:{}

???=≥==m i X g X R x x x X X f Min i n ,,2,1,0)(|}

,,,{)(21

● 约束函数:等式约束、不等式约束 ● 内点、外点、边界点

● 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方法:直接处理约束的方法:约束随机法、复合形法 线性规划去逐次逼近非线性规划问题 有约束化为无约束方法:罚函数法(外点、内点)

5.1:有约束最优化问题化为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方法(罚函数法)

附加一项修正函数(惩罚、障碍) 外点法:由外点开始寻优收敛至最优解 内点法:由内点开始寻优收敛至最优解 ● 外点法 原理

)(X g u i =

??

?<∞+≥=0

00

)(u u u p 当当 则:

()∑=+=m

i i X g p X f X 1

)()()(?

当R X ∈时,

()0)(1=∑=m

i i

X g p

当R X ?时,

()+∞=∑=m

i i

X g p 1

)(

()∑=m

i i

X g p 1

)(为惩罚项

则:

{}

??

?=≥==m i X g X R x x x X X f Min i n ,,2,1,0)(|}

,,,{)(21 )(X Min ?? 方法:

()∑=+=m

i i X g p X f X 1

)()()(?,因为当+∞=)(u p 时,数据溢出,因此在其上进行改进

1:取充分大的罚因子

)(X g u i =

???<+≥=0

100

)(2

u u u u p 当当

()∑=+=m

i i X g p M X f M X 1

)()(),(?

分析:p (u )不连续,当u =0时,导数不存在。 寻优:只能用直接法,不能用方向加速法。

2:一次外点法(1-UMT )

)(X g u i =

??

?<-≥=0

00)(u u

u u p 当当

()

()

∑∑==-=+=m

i i m

i i X g Min M X f X g p M X f M X 1

1)(,0)()()(),(?

分析:p (u )连续,但不可微。 寻优:只能用直接寻优法

3:外点罚函数法

)(X g u i =

???<≥=0

00)(2

u u

u u p 当当

()

()[]

∑∑==+=+=m

i i m

i i X g Min M X f X g p M X f M X 1

2

1)(,0)()()(),(?

分析:p (u )连续,又可微。 寻优:可以用直接寻优法和间接寻优法。 M 的选取 取01>M ,若R M X ?)(1,说明1M 不够大

再取12M M >,若R M X ∈)(1,则停止迭代

迭代步骤:

1:取01>M ,给定允许误差0>ε,令k =1 2:求无约束问题

()[])

,()(,0)(),(12k k m

i i k k E X M X X g Min M X f Min M X Min n

??=???

???+=∑=∈

的最优解,设为)(k k M X X = 3:判断 若存在)1(,m j j ≤≤使得

ε≥-)(k i X g

则取k k M M >+1(如取k k aM M =+1,a=10),令k =k +1,转向2

否则迭代停止,得到k X X ≈min

迭代框图

内点法(障碍函数法)

原理: 在可行域R 的边界上,设一道障碍,迭代到边界则自动碰回(障碍),保证迭代在可

行域内。

方法:

障碍函数:∑=m

i i X g r 1)

(1

障碍因子:r

新目标函数:∑=+=m

i i

X g r

X f r X 1)(1

)(),(?

当迭代点趋近R 的边界时,0)(→X g i ,+∞→)

(1

X g i

则:

+∞→),(r X ?

逐次求解:0lim 0

21=>>>>∞

→k k k r r r r

则: 0)

(1

lim 1

=∑

=∞

→m

i i k X g

)(),(lim X f r X k =∞

→?

惩罚逐步消失 迭代步骤

1:给定允许误差0>ε,取01>r ,k r 的缩小率0>β 2:求出可行域R 的一个内点R X ∈0

,令k =1 3:以R X k ∈-)

1(为起始点,对),(k r X ?在保持对于R 的可行性前提下,求无约束优化问题

),(),(k k k R

X M X M X Min ??=∈

的最优解,其中,R r X X k k ∈=)( 4:检验是否满足收敛性判别准则

ε≤--1k k X X

ε≤--)()(1k k X f X f

ε≤--)

()

()(1k

k k X f X f X f 若满足,则可以停止迭代,得到k

X X ≈min ,否则,取k k r r β=+1,令k =k +1转向3 迭代框图

起始点的求法 1:经验选取

2:改型时原方案做设计起始点

3:以未满足的约束条件负值作为函数,满足的约束条件作约束条件,用内点罚函数法进行迭代,最后求得一个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可行点作为内点法的起始点 ● 外点法和内点法的比较

1:收敛速度:外〉内

2:起始点:外无限制,内在可行域内 3:等式约束:外可用,内不可用

4:目标函数在可行域外没有定义或者性质复杂时:外不可用,内可用 5:约束条件要求:外无法近似解满足约束条件的要求,内可以满足 6:可行域内设计点对应的目标函数变化情况:外无法观察,内可提供 7:与无约束法配合:外导数存在且连续,二阶导数不存在,内不受限制

5.2:直接处理约束的方法

约束随机法和复合形法 ● 约束随机法

原理:与随机方向法和步长加速法的思想相似的一种约束随机法

随机方向法:加速前进新点搜索方向和步长

随机产生

起始点

→→

步长加速法:参考点模式性移动

基点

探测性移动

参考点

→→

约束随机法:加速前进移动

模式性

有利方向搜索方向和步长随机产生某点

→→

优点:在设计变量不多的情况下使用效果还不错,原理简单,计算方便

缺点:耗时多 迭代步骤

1:在可行域R 内选取一起始点0

X ,给定精度0>ε,常数a ,缩矢系数α,令

0121X R B B ===

2:产生随机方向],,,[21n d d d D =

??

?

0.5

an an an an an an i i i R R R R R R c a

c d 当当 3:随机探索,得到新点D R R +=12 a :判断2R 是否在可行域内,若超出了,则转向2,否则转向b

b :比较)()(12R f R f ≤,若满足转向4,否则转向c

c :若随机向量已反向搜索过,则转向2,否则令D =-D 转向3,当连续进行c 的次

数超过10n 次时,转向4中的b 4:作模式性移动。先判断)()(22B f R f ≤,若满足则转向a ,否则转向b

a :当ε≤-)()(22B f R f ,转向c ,否则换基点并进行模式性移动

1212B B R -=

判断1R 是否在可行域内,若超出则令

21B R =

并转向2,否则直接转向2

b :判断1R 是否已经是基点2B ,若不是,则将1R 退至前基点2B ,即21B R =,并

转向2,否则判断

ε≤-)()(22B f R f

若满足转向c ,否则判断ε≤a ,满足则转向c ,否则缩小随机失最大长度,

即a a α=

c :输出

若由a 转来,则2min R X ≈

若由b 转来,则2min B X ≈

迭代框图

复合形法

近似于单纯形法

原理:简单易懂,适于变量约束较少的情况 现在可行域内产生一个具有k >n +1个顶点的初始复合形,对其各顶点函数进行比较,不断去掉最坏点,以使目标函数有所改进,又满足约束条件的新点代替,逐步逼近最优点 特点:简单易掌握,仅需要计算目标函数值 适于变量约束较少的问题 迭代步骤

1:给定:精度21,εε,变量变化区间[a ,b ],取复合形顶点数k 和反射系数α 2:确定起始可行点

利用随机数i c 确定一个可行点1

X 作为第一个顶点

[]

)

,,1()(,,,)1()

1()1(2)1(1)1(n i a b c a x

x x x X i i i i i

n

=-+==

判断)

1(X 是否在可行域内,若超出则另产生随机数再求)

1(X

,直到)

1(X

为可行点,

转向3

3:随机地产生复合形的其余k -1个顶点

),,3,2(),,,1()()

()(k j n i a b c a x i i j i i j i ==-+=

在产生k -1个顶点过程中,每产生一个顶点,就检查一次是否在可行域内,若超出可行域则作如下处理:若第l +1个点出现不可行点,则求出l 个可行点的中心点

∑==l j j c X l X

1

)()

(1 将不可行点向)

(c X

收缩,得到新的第l +1点

)(5.0)()1()()1(c l c l X X X X -+=++

检查此点是否在可行域内,若超出则仍如此重复,直到)

1(+l X 成为可行点。

4:选坏点)

(b X

和好点)

(g X

,转向5

5:进行收敛性判别

[]

ε≤-∑2

)()()()(1j g X f X f k

若满足,则)

(min g X

X ≈,停止迭代,否则转向6

6:计算除坏点外其余各顶点的中心点

∑≠=-=k b j j j X k X

)

(1

)()

0(11 检查)

0(X

是否在可行域,若超出则从k 个顶点中取好点作为下界,以)

0(X

为上界,

按此新的变量变化区间[a,b]

)

,,2,1(,,],,,[]

,,,[]

,,,[]

,,,[)0()()0()0(2)0(1)0(21)

()(2)(1)(21n i x b x a x x x X b b b b x x x X a a a a i i g i i n n g n g g g n =======

转向2,否则转向7

7:反射 现以坏点)

(b X 对中心点)

0(X

的反射,求的反射点

)()()0()0()(b r X X a X X -+=

检查)

(r X

是否在可行域,如果超出则将a 折半在反射,否则,比较函数

)()()()(b r X f X f <

若反射点比坏点好,则以反射点代替坏点,即)()

(r b X X

=转向4,否则看2ε≥a 是

否成立,若成立则令)(min g X X ≈停止迭代,否则再将α折半,进行反射

迭代框图

第4章续 多变量寻优方法

4.4:梯度法 解析法(间接法):在确定搜索方向时,需要计算目标函数导数的方法。 梯度法,共轭梯度法,变尺度法,牛顿法。 ● 方法 又称最速下降法,它是在n X 点附近沿负梯度方向一维搜索,并按负梯度方向逐步进行寻优的方法。最简单最基本的无约束优化问题方法 ● 收敛性判别准则 给定允许误差0>ε,如果)(k x k X f p -=满足 ε≤k p 则搜索停止,从而得到问题的近似解。 ● 迭代步骤 1:取初始点0 X ,梯度模的允许误差ε,最大迭代次数MAXI ,令k =0; 2:计算梯度 )(k x k X f p -= 3:检验是否满足收敛性判别准则 ε≤k p 若满足,则迭代停止,得到k X X ≈min ;否则进行4 4:求单变量极值问题的最优解k λ )()(0 k k k k k p X f p X f Min λλλ+=+> 5:令k k k k p X X λ+=+1 6:判断是否满足 ε? ≤-+) ()(1k k X f X f ) (0.1)(0.10.1)(k k k X f X f X f =≥=

若满足,则迭代停止(非正常),取k X X ≈min ,否则转向2 ● 迭代框图 ● 优点 程序简单,计算机实现起来容易。对起始点要求也不甚严格,即使从一个较差的初始点出发,一般也能收敛到极小点。 ● 缺点

在极小点附近收敛得很慢,对于目标函数而言,在起始点远离极小点时,开头几步下降较快,到了极值点时,下降便开始变缓慢,甚至在极小点附近出现来回摆动的情况。 它的收敛快慢与变量尺度关系很大。 2221)(x x X f += 一次迭代 [0,0] 22 219)(x x X f += 十次迭代 ]10165.6,10276.5[66--?? 对于小扰动会出现不稳定。舍入误差或者一维搜索步长的确定不准确,带来小扰动,这 些小扰动在个别情况下甚至可能使实际下降方向与理论下降方向成正交的荒谬结论,破坏了方法的收敛性。 4.5:共轭梯度法(FR 法) 找到某一个方向的共轭方向,可以一步直接达极值点。 ● 计算方法 正定二次函数X Z CX X X f T T += 2 1)(,C 为n n ?对称正定阵。 若n p p ,,1 为任意一组C 的共轭向量,则由任意初始点1 X 出发,按如下格式迭代 )()(k k k k k p X f p X f Min λλλ +=+ n k p X X k k k k ,,11 =+=+λ 则至多迭代n 步即收敛。 ● 找共轭方向 取1 X 处的目标函数负梯度方向作为第一个搜索方向 )(1)1(1X f g p x -=-= 然后沿着1p 方向作一维搜索 )()(11111p X f p X f Min λλ+=+ 由此得到一个新的点2 X ,并计算出相应的梯度方向 1112p X X λ+= )(2)2(X f g x = 因为梯度方向和前一搜索方向在1λ处正交 0)()()()2()1(21=-=-g g X f X f T x T x 为了在) 1(g 和) 2(g 构成的正交系中寻求共轭方向2 p ,令

寻北仪的方位引出方法

寻北仪的方位引出方法 陀螺寻北仪的寻北测量结果需要传递给使用者,这就需要解决寻北方位引出问题。早期的摆式-液浮的和吊丝式寻北仪-都与经纬仪相连,以经纬仪望远镜光轴为寻北方位输出。 理论上讲,寻北方位输出应该以敏感地速水平分量的陀螺敏感轴为寻北方位输出轴,但是由于理论上的陀螺敏感轴难以直接观测或者引出不便因此通常以陀螺的安装基面或通过标定,将敏感轴传递到寻北仪的某个固定轴线例如经纬仪的水平光轴或者某个固定垂直基面的法线作为寻北结果的输出轴。 根据使用方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引出方法,此时需要考虑的是:标定和引出方便、易于检测和常数标定、与理论敏感轴之间的关系稳定、使用过程中易于保护等。 1.车载寻北仪 车体本身是机动的但是车载寻北仪是直接安装在车上的,寻北仪的寻北测量结果需要传递给车载导航仪或者车载雷达、火炮、火箭发射装置等,因此通常是以寻北仪外壳的侧向安装基面(法线)与车载导航仪建立固定的关系,经过标定测量来确定两者之间的固定安装角。为了防止传递关系的变化需要定期检测。见图1 自寻北航向仪是具有自寻北功能的惯性航向保持装置其航向仪的水平安装基面既是航向仪的输出基面也是寻北结果的输出基面。 2摆式(吊丝)陀螺寻北仪 2.1.普通吊丝式寻北仪 最初的摆式陀螺寻北仪MW10为半液浮的宝石轴承定位,相当于质心下移的悬浮式自由陀螺。陀螺房上安装的侧向平面镜其法线大致平行于陀螺H轴。 大约在1975年德国研制出上挂摆式(陀螺敏感部安装在经纬仪之上)吊丝式陀螺经纬仪,简称为吊丝式陀螺经纬仪,这是摆式陀螺寻北仪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后来出现下挂式,而上挂式被淘汰。 这些寻北仪与普通经纬仪连接在一起,称为陀螺经纬仪。通过标定,将陀螺H轴与经纬仪望远镜光轴建立稳定的方位角关系,将其寻北结果从经纬仪传递出去。见图2 2.2.美国ALINE陀螺寻北仪(陀螺经纬仪) ALINE寻北仪的方位引出方法是在方位跟踪转台上固定一片倾斜45°的平面镜,其法线的水平投影即为寻北方位引出线。转台上的小型准直经纬仪向下俯45°来准直平面镜即完成寻北方位向经纬仪光轴的传递。经纬仪仰角45°回到水平位置再向用户传递。见图3 此时望远镜的俯仰偏差被带入了,为此需要计入经纬仪的俯仰偏差。 由于每次方位引出都需要经纬仪重新准直倾斜平面镜因此,经纬仪可以临时安置在转台上。 ALINE和下面的MARCS寻北仪中的陀螺房摆动传感器都是感应式的而不是光学的。 2.3.美国MARCS高精度吊丝式寻北仪 MARCS高精度寻北仪是世界最高精度的吊丝式寻北仪(2″级),作为野战条件下校正普通寻北仪的方位基准。其方位转台上没有安装经纬仪因此不能称为陀螺经纬仪。它的方位引出方法是:在方位跟踪转台上安装一个直角棱镜,其法线即为寻北方位引出线。用户通过准直这个直角棱镜得到寻北方位。由于减少了一些方位传递环节因此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其实,就经纬仪本身来说,从底部的安装面到上部的经纬仪望远镜之间以及度盘与上下回转机

约束使用流程

身体保护性约束具使用管理制度 一、实施保护性约束原则: 1、医护人员尊重每个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案的权利,其中包括不受约束的自由,除非有明确的指征,当患者自主选择的自由和医疗安全的需要发发生冲突时,应考虑两者之间的平衡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以便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2、身体约束不能作为常规手段,只有在病人临床必须使用约束时才能实行。 3、进行身体约束必须是对患者最少伤害,安全又能达到最好效果。 4、必须由医生或护士对患者进行反复评估后,才能对患者使用约束具,以后至少由责任护士每8小时评估患者。 二、身体保护性约束指征: 1.处于烦躁期、谵妄的患者; 2.意识模糊,不能完全配合治疗者; 3.外伤后疼痛期患者; 4.处于麻醉清醒期或镇静每日唤醒的患者; 5.脑血管意外或后遗、精神症状明显的患者; 6.身体留置有各种管道的患者:如鼻胃管、鼻肠管、鼻胆管、PICC、中心静脉导管、气管插管、呼吸机管路、椎管外引流管、脑室外引流管、经皮穿刺的各种留置导管及各种监测仪器导线等; 7.其他在家属看护、手工保护效果不佳者;

三、约束流程: 1、告知、知情同意、患者/亲属签字 医生或责任护士告知约束目的、如果患者完全清醒,其本人同意是先决条件,如果患者为非完全清醒者,由其监护人或委托人签字。如能做到告知充分并且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双重同意”,是我们使用保护性约束措施的最佳状态。 2、医嘱:患者签字后由医师开医嘱“使用保护性约束”,紧急情况下护士可酌情对患者实施身体约束,再通知医生补开医嘱。 3、实施约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约束工具、合适的约束部位。 4、记录:责任护士必须在护理记录中记录下身体约束使用的原因,约束具使用情况:如约束类型、部位、开始时间。约束带必须班班交清,对约束病人进行床头交接班,仔细观察约束带松紧度、病人皮肤情况及基础护理等情况。 5、当需要约束的指征消失后,及时解除约束具并记录。 四、约束中的管理: 1.为患者实施约束时,必须有礼貌地对待患者,保护患者隐私,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以利于患者更有效地得到治疗。 2.实施约束时,将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约束带松紧适宜,以能伸进 一、二手指为原则。 3.观察护理:①必须每小时观察1次身体约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记录,烦躁病人增加观察频率。②每8小时重新评估以停止约束或

轮椅的正确使用方法

轮椅的正确使用方法 方法、步骤: 第一.轮椅的展开和折叠 展开:双手握住把套向两侧轻拉,使左右车架稍许分开,在坐垫两侧用手心向下轻压至定位处,轮椅车即自行展开平放。展开时,请切勿硬扳左右车架,以免损坏各部件,向下压坐垫时,请勿将手指握住左右支撑管,以免夹伤手指。 折叠:先将左右脚踏板翻起,用两手抓住坐垫两端向上提起,即可折叠。 第二.手动轮椅的操作 1.上车 1)将展开的车平放在地上; 2)扳动驻立刹车,刹住左右后轮 3)把脚踏板收起,移近轮椅,扶住左右扶手,慢慢做到坐垫上; 4)人坐上轮椅之后,展开脚踏板,放脚到脚踏板上,系好安全带; 5)松开驻立刹车即可推行。 2.行驶 1)在行驶过程中,如遇障碍物,护理人员需双手握住把手套同时用脚踩脚踏套,使前轮抬起越过障碍物,后轮碰到障碍物时,双手紧握把手套,向上提起后轮,即可越过障碍物

2)行驶过程中,如遇大的障碍物或台阶,需要两人紧握轮椅两侧大架,将轮椅平抬越过障碍物。 3)下坡时须倒行,用双手握住手推圈,以力大小控制下坡速度,坡度过陡时需要有护理人员控制,护理人员应该倒行缓慢下坡,上坡即为正常推行。 第三.下车 A) 刹住驻立刹车 B) 翻起脚踏板 C)双脚踩稳地面 D)松开安全带 E) 手握扶手或由护理人员搀扶站离轮椅 第四.保养和维护 1)轮椅使用前应检查前轮、后轮、驻立刹车等各部位的螺丝及后轮辐条,如有松动请锁紧(由于运输颠簸等因,可能会造成轮椅车螺丝的松动) 2.)检查车胎充气是否正常,如有气不足,请及时充气,充气方法与自行车相同 3.)轮椅在使用过程中,每月都需要检查各部位机动、螺丝及后轮辐条是否有松动,若有松动及时锁紧,以免产生安全隐患 4.)活动部位每周应加润滑油,以防活动不灵活 5.)轮椅车使用后,应用软干布将表面水汽、污物等擦干净,以防生锈 6.)轮椅应存放在干燥的场所,以免受潮生锈;坐垫、靠背应保持清洁,以防滋生细菌 注意事项 1.严禁踩踏脚踏板上下轮椅 2.严禁未刹住驻立刹车上下轮椅 3.轮椅在行驶过程中,尤其是下坡时严禁使用驻立刹车,以免翻车带来人身伤害;每月检查轮椅的紧固件,如有松动及时报修。

约束带

1 目的:约束因心理或生理因素而具有自伤或伤人风险的患者行为,以确保患者及其他人员的 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周到的医疗服务,同时,充分地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权 利,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 2 约束具定义:本制度所涉及的约束具指约束患者躯干及四肢的约束带。 3 本制度不适用于: 治疗、操作、检查所要求的临时制动,如牙科操作、诊断检查、外科手术操作期间和操 作后、深静脉置管、放疗操作、介入治疗、骨科固定等的体位要求。 4 使用约束具的指征: 4.1 保证必要的治疗通路的通畅; 4.2因生理、心理等原因导致患者不能自主控制行为,有自伤或伤害他人的风险而需要 采取保护性约束。 5 对患者实施约束具必须严格掌握指征,并在使用以下帮助性措施无效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5.1 病因对症治疗 5.2止痛和安慰; 5.3减少噪音; 5.4经常帮助患者变换体位; 5.5安排家属陪伴患者; 5.6为患者提供教育。 6 医生或护士评估发现有需要采取措施约束患者行为的情况时,要及时相互沟通,由医生 评估后下达约束具使用医嘱。 7 使用约束具前由医生告知患者/家属,取得的知情同意书在本次住院期间均有效。 8 约束具医嘱: 8.1 医生下达的医嘱中必须包括:使用的约束具的部位; 8.2 停止使用约束具需开具医嘱; 8.3 不允许以“PRN”形式开具约束具医嘱; 8.4 使用约束具时间超过24小时,医生需评估后重新开具医嘱。(请医务部定夺) 9有关使用约束具期间评估和记录: 9.1 医生的评估和记录: a) 约束具使用开始时:使用前的评估包括使用理由、部位、开始时间; b) 患者使用约束具连续或间断连续24小时,期间医生至少要评估一次约束具使用的 指征;约束时间超过24小时若病情仍需约束,则重新开具医嘱、记录,若无需 继续约束,则及时开出停止约束具使用医嘱; c)记录在约束具使用记录单。 类别临床管理编号 A—33 题目约束具使用制度页数 2/2

约束条件下多变量函数的寻优方法

第十章约束条件下多变量函数 的寻优方法 ●将非线性规划→线性规划 ●将约束问题→无约束问题 ●将复杂问题→较简单问题 10.1约束极值问题的最优性条件 非线性规划:min f(X) h i(X)=0 (i=1,2,…,m) (10.1.1) g j(X)≥0 (j=1,2,…,l) 一、基本概念 1.起作用约束 设X(1)是问题(10.1.1)的可行点。对某g j(X)≥0而言: 或g j(X(1))=0:X(1)在该约束形成的可行域边界上。 该约束称为X(1)点的起作用约束。 或g j(X(1))>0:X(1)不在该约束形成的可行域边界上。 该约束称为X(1)点的不起作用约束。 X(1)点的起作用约束对X(1)点的微小摄动有某种限制作用。等式约束对所有可行点都是起作用约束。

() θcos ab b a =? 2.正则点 对问题(10.1.1),若可行点X (1)处,各起作用约束的梯度线性无关,则X (1)是约束条件的一个正则点。 3.可行方向(对约束函数而言) 用R 表示问题(10.1.1)的可行域。设X (1)是一个可行点。对某方向D 来说,若存在实数λ1>0,使对于任意λ(0<λ<λ1)均有X (1)+λD ∈R ,则称D 是点X (1)处的一个可行方向。 经推导可知,只要方向D 满足: ▽g j (X (1))T D>0 (j ∈J ) (10.1.3) 即可保证它是点X (1)的可行方向。J 是X (1)点起作用约束下标的集合。 在X (1)点,可行方向D 与各起作用约束的梯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 4.下降方向(对目标函数而言) 设X (1)是问题(10.1.1)的一个可行点。对X (1)的任一方向D 来说,若存在实数λ1>0,使对于任意λ(0<λ<λ1)均有f(X (1)+λD)

常用最优化方法评价准则

常用无约束最优化方法评价准则 方法算法特点适用条件 最速下降法属于间接法之一。方法简便,但要计算一阶偏导 数,可靠性较好,能稳定地使函数下降,但收敛 速度较慢,尤其在极点值附近更为严重 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或用于对 复杂函数寻找一个好的初始 点。 Newton法属于间接法之一。需计算一、二阶偏导数和Hesse 矩阵的逆矩阵,准备工作量大,算法复杂,占用 内存量大。此法具有二次收敛性,在一定条件下 其收敛速度快,要求迭代点的Hesse矩阵必须非 奇异且定型(正定或负定)。对初始点要求较高, 可靠性较差。 目标函数存在一阶\二阶偏导 数,且维数不宜太高。 共轭方向法属于间接法之一。具有可靠性好,占用内存少, 收敛速度快的特点。 适用于维数较高的目标函数。 变尺度法属于间接法之一。具有二次收敛性,收敛速度快。 可靠性较好,只需计算一阶偏导数。对初始点要 求不高,优于Newton法。因此,目前认为此法是 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需内存量大。对维数太高 的问题不太适宜。 适用维数较高的目标函数 (n=10~50)且具有一阶偏导 数。 坐标轮换法最简单的直接法之一。只需计算函数值,无需求 导,使用时准备工作量少。占用内存少。但计算 效率低,可靠性差。 用于维数较低(n<5)或目标函 数不易求导的情况。 单纯形法此法简单,直观,属直接法之一。上机计算过程 中占用内存少,规则单纯形法终止条件简单,而 不规则单纯形法终止条件复杂,应注意选择,才 可能保证计算的可靠性。 可用于维数较高的目标函数。

常用约束最优化方法评价标准 方法算法特点适用条件 外点法将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一系列无约束优化问题。 初始点可以任选,罚因子应取为单调递增数列。 初始罚因子及递增系数应取适当较大值。 可用于求解含有等式约束或不等 式约束的中等维数的约束最优化 问题。 内点法将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一系列无约束优化问题。 初始点应取为严格满足各个不等式约束的内点, 障碍因子应取为单调递减的正数序列。初始障碍 因子选择恰当与否对收敛速度和求解成败有较大 影响。 可用于求解只含有不等式约束的 中等维数约束优化问题。 混合罚函数法将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一系列无约束优化问题, 用内点形式的混合罚函数时,初始点及障碍因子 的取法同上;用外点形式的混合罚函数时,初始 点可任选,罚因子取法同外点法相同。 可用于求解既有等式约束又有不 等式约束的中等维数的约束化问 题。 约束坐标轮换法由可行点出发,分别沿各坐标轴方向以加步探索 法进行搜索,使每个搜索点在可行域内,且使目 标函数值下降。 可用于求解只含有不等式约束, 且维数较低(n<5),目标函数的 二次性较强的优化问题。 复合形法在可行域内构造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复合形,然 后对复合形进行映射变化,逐次去掉目标函数值 最大的顶点。 可用于求解含不等式约束和边界 约束的低维优化问题。

常用无约束最优化方法(一)

项目三 常用无约束最优化方法(一) [实验目的] 编写最速下降法、Newton 法(修正Newton 法)的程序。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准备] 1.掌握最速下降法的思想及迭代步骤。 2.掌握Newton 法的思想及迭代步骤; 3.掌握修正Newton 法的思想及迭代步骤。 [实验内容及步骤] 编程解决以下问题:【选作一个】 1.用最速下降法求 22120min ()25[22]0.01T f X x x X ε=+==,,,. 2.用Newton 法求 22121212min ()60104f X x x x x x x =--++-, 初始点 0[00]0.01T X ε==,,. 最速下降法 Matlab 程序: clc;clear; syms x1 x2; X=[x1,x2]; fx=X(1)^2+X(2)^2-4*X(1)-6*X(2)+17; fxd1=[diff(fx,x1) diff(fx,x2)]; x=[2 3]; g=0; e=0.0005; a=1; fan=subs(fxd1,[x1 x2],[x(1) x(2)]); g=0; for i=1:length(fan) g=g+fan(i)^2; end g=sqrt(g); step=0; while g>e step=step+1; dk=-fan; %点x(k)处的搜索步长

ak=((2*x(1)-4)*dk(1)+(2*x(2)-6)*dk(2))/(dk(1)*dk(2)-2*dk(1)^2-2*dk(2)^2); xu=x+ak*dk; x=xu; %输出结果 optim_fx=subs(fx,[x1 x2],[x(1) x(2)]); fprintf(' x=[ %d %d ] optim_fx=%d\n',x(1),x(2),optim_fx); %计算目标函数点x(k+1)处一阶导数值 fan=subs(fxd1,[x1 x2],[x(1) x(2)]); g=0; for i=1:length(fan) g=g+fan(i)^2; end g=sqrt(g); end %输出结果 optim_fx=subs(fx,[x1 x2],[x(1) x(2)]); fprintf('\n最速下降法\n结果:\n x=[ %d %d ] optim_fx=%d\n',x(1),x(2),optim_fx); c++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float goldena(float x[2],float p[2]) {float a; a=-1*(x[0]*p[0]+4*x[1]*p[1])/(p[0]*p[0]+4*p[1]*p[1]); return a; } void main() {float a=0,x[2],p[2],g[2]={0,0},e=0.001,t; int i=0; x[0]=1.0; x[1]=1.0;

【实用】2020等级评审-约束具使用制度

约束具使用制度 1、目的与适用范围 1.1预防病人从床上、椅子或轮椅跌落; 1.2限制活动。固定静脉输液手臂以防针头移位,或固定身体以免自行下床而跌落; 1.3预防自伤。防止病人自行拔出各种导管或拆除敷料; 1.4预防攻击行为而伤及他人。 2、政策 当患者因心理或精神因素而具有自伤或伤人趋势时,医院应采取限制患者行为的措施来确保患者及其他人员的安全。该服务规程是医院在为有精神症状、忧郁症、自杀倾向等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全体医务人员所遵循的规章制度。 3、定义 是指限制个人在其环境中的活动自由或接近他们自己身体自由度的过程。 4、标准 4.1使用约束的指征 4.1.1有严重的精神症状、抑郁症、麻醉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躁动、有伤人、自伤及自杀可能的患者,使用镇静类药物、加强监护、

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使用约束带、约束衣等方式以保护患者,防止意外发生; 4.1.2保证必要的治疗通路的通畅; 4.1.3在特殊操作期间的临时制动,如深静脉穿刺。 4.2约束具使用前告知 4.2.1医生每次下达限制患者行为的临时医嘱时必须对限制患者行为的必要性进行评估,并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4.2.2严格掌握使用约束带的指征,尽量减少使用,必须使用的,护士在遵照医嘱采取约束患者行为前,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要向患者/家属说明约束患者的必要性,约束患者的方法、开始时间和可能持续的时间、约束患者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拒绝约束患者可能造成的后果、家属如何配合等,由责任医师记录在病历中,并由患者/家属签字确认; 4.2.3如患者/家属拒绝使用约束具,须在病历上注明,并由患者/家属签字。 4.3约束具的使用方法 4.3.1宽绷带约束法:常用于固定手腕和踝部。先用棉垫包裹手腕或踝部,再用宽绷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稍拉紧使之不脱出,以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宜,然后将带子系于床缘上; 4.3.2肩部约束带约束法:用于限制患者坐起。用布缝制成宽8cm,

五种最优化方法

五种最优化方法 1.最优化方法概述 1.1最优化问题的分类 1)无约束和有约束条件; 2)确定性和随机性最优问题(变量是否确定); 3)线性优化与非线性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是否线性); 4)静态规划和动态规划(解是否随时间变化)。 1.2最优化问题的一般形式(有约束条件): min f(X) XeΩ h√X)= OJ = U1 L s.t S i(X)≥ OJ = l9‰u,m 式中f(X)称为目标函数(或求它的极小,或求它的极大),Si(X)称为不等式约束,hj(X)称为等式约束。化过程就是优选X ,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值。 2.牛顿法 2.1简介 1)解决的是无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 2)是求解函数极值的一种方法; 3)是一种函数逼近法。 2.2原理和步骤

■1:顿法的直本思想显*在扱小点附近用-阶T吓1小多顶式近似[3标函数['、宀进而求出极小点的估计值, 老億问题 min FWHElRl < 9i 3. 1 } 令 祕Jr) = /(√i,) +/(J iit Xx-J ut) +y∕(j't,K4T-J01 }' . 耳令 √(+f > - ∕t d时)+ j f*

第5章 带约束的寻优方法

第五章:带约束的寻优方法 ● 问题:{} ???=≥==m i X g X R x x x X X f Min i n ,,2,1,0)(|} ,,,{)(21 ● 约束函数:等式约束、不等式约束 ● 内点、外点、边界点 ● 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方法:直接处理约束的方法:约束随机法、复合形法 线性规划去逐次逼近非线性规划问题 有约束化为无约束方法:罚函数法(外点、内点) 5.1:有约束最优化问题化为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方法(罚函数法) 附加一项修正函数(惩罚、障碍) 外点法:由外点开始寻优收敛至最优解 内点法:由内点开始寻优收敛至最优解 ● 外点法 原理 设 )(X g u i = ?? ?<∞+≥=0 00 )(u u u p 当当 则: ()∑=+=m i i X g p X f X 1 )()()(? 当R X ∈时, ()0)(1=∑=m i i X g p 当R X ?时, ()+∞=∑=m i i X g p 1 )( ()∑=m i i X g p 1 )(为惩罚项 则: {} ?? ?=≥==m i X g X R x x x X X f Min i n ,,2,1,0)(|} ,,,{)(21 )(X Min ?? 方法: ()∑=+=m i i X g p X f X 1 )()()(?,因为当+∞=)(u p 时,数据溢出,因此在其上进行改进 1:取充分大的罚因子 )(X g u i =

???<+≥=0 100 )(2 u u u u p 当当 ()∑=+=m i i X g p M X f M X 1 )()(),(? 分析:p (u )不连续,当u =0时,导数不存在。 寻优:只能用直接法,不能用方向加速法。 2:一次外点法(1-UMT ) )(X g u i = ?? ?<-≥=0 00)(u u u u p 当当 () () ∑∑==-=+=m i i m i i X g Min M X f X g p M X f M X 1 1)(,0)()()(),(? 分析:p (u )连续,但不可微。 寻优:只能用直接寻优法 3:外点罚函数法 )(X g u i = ???<≥=0 00)(2 u u u u p 当当 () ()[] ∑∑==+=+=m i i m i i X g Min M X f X g p M X f M X 1 2 1)(,0)()()(),(? 分析:p (u )连续,又可微。 寻优:可以用直接寻优法和间接寻优法。 M 的选取 取01>M ,若R M X ?)(1,说明1M 不够大 再取12M M >,若R M X ∈)(1,则停止迭代 迭代步骤: 1:取01>M ,给定允许误差0>ε,令k =1 2:求无约束问题

保护性约束具使用制度

保护性约束器具使用管理制度 一、实施保护性约束原则: (一)医护人员尊重每个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案的权利(精神病患者除外)。 (二)对患者使用的约束器具必须严格掌握指征,只有当患者自主活动与医疗安全的需要发生冲突或危及他人安全时,在使用其它帮助性措施无效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 (三)使用前须由医生或护士对患者进行评估,在取得患者或家属同意理解后方可实施操作,并在约束器具使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四)使用过程中应严密观察预防并发症及意外事情的发生,当约束器具使用指征消失后及时解除。 二、身体保护性约束指征: (一)患者的危险行为会导致自伤或伤害他人(如自杀、自伤、极度兴奋冲动、有明显攻击行为)。 (二)小儿、高热、谵妄、昏迷、躁动及危重患者因虚弱、意识不清或其它原因而发生坠床、撞伤、抓伤、拔管等意外。 (三)手术后精神紊乱,影响治疗护理工作正常进行的患者。 三、约束流程: (一)告知、知情同意、患者/亲属签字 医生或责任护士告知约束目的、如果患者完全清醒,其本人同意是先决条件,如果患者为非完全清醒者,由其监护人或委托人签字 如能做到告知充分并且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双重同意”,是我们使用保护性约束措施的最佳状态。 (二)医嘱:患者签字后由医师开医嘱“使用保护性约束”,紧急情况下护士可酌情对患者实施身体约束,再通知医生补开医嘱。 (三)实施约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约束工具、合适的约束部位。 (四)记录:责任护士必须在护理记录中记录下身体约束使用的原因,约束具使用情况:如约束类型、部位、开始时间。 (五)当需要约束的指征消失后,及时解除约束具并记录。 四、约束中的管理: (一)严格掌握约束应用的适应证,维护病人自尊,不能以约束来对病人进行威胁或处罚。 (二)实施约束时,将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约束带松紧适宜,以能伸进一、二手指为原则。并协助病人翻身,保证病人安全、舒适。 (三)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情况,每15~30分钟观察一次受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包括皮肤的颜色、温度、活动及感觉等;每2小时定时松解一次,并改变病人姿势,给予受约束的肢体活动,必要时进

约束具使用制度

约束具使用制度 1.本制度所涉及的约束具主要指约束患者身体及四肢的约束带。 2.医院尊重每个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案的权利,其中包括不受约束的自由,除非有明确的指征。当患者自主选择的自由和医疗安全的需要发生冲突时,应充分考虑两者之间的平衡以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以便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3.对患者实施约束必须严格掌握指征,并在使用其它帮助性措施无效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3.1帮助性措施 a)止痛和安慰手段; b)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将患者移至靠近护士站的房间; c)减少噪音; d)经常帮助患者变换体位; e)安排家属陪伴患者; f)为患者提供教育。 3.2使用约束的指征: a)保证必要的治疗通路的通畅; b)减少因意识改变造成的自我伤害,如坠床; c)在特殊操作期间的临时制动,如深静脉穿刺。 4.有关使用约束具的记录: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评估后报告医生,由医生开具医嘱后才能对患者使用约束具,并做好记录,以后至少由当班护士每2小时评估患者并放松3-5分钟,检查约束部位

血液循环情况并记录。 4.2责任护士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约束具使用情况:类型、部位、开始及终止时间。 4.3当需要约束的指征消失后,及时取下患者身上的约束具,评估并记录约束终止时间,约束部位皮肤及血液循环情况。 4.4如果患者/家属拒绝使用约束具,须在病历上注明,必要时由患者/家属签字。 5.医务人员给患者使用约束具时应注意: 5.1为患者实施约束时,必须礼貌地对待患者,保护患者隐私,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以利于患者更有效的得到治疗。 5.2向患者和家属讲明约束具的目的和必要性,并签署约束具使用知情同意书。 5.3正确使用所有的约束具,约束期间满足患者喝水、进食、如厕等需求,并在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下易于取下。 5.4患者出院时除非必须,应解除约束具,以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5.5定期接受正确使用约束具及如何护理约束患者的教育。

约束带的使用

约束带的使用 (一)目的 1、为了防止精神障碍病人的兴奋、冲动行为或严重消极等导致个人或他人的伤害。 2、为了保证不合作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操作能顺利进行。 3、如果使用不当,易造成对病人的伤害。因此,严格遵循约束带的操作规程及正确掌握约束带的使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二)适用对象: 1、凡伴有严重消极自杀之念及行为者。 2、极度的兴奋躁动及行为紊乱者。 3、有强烈出走意图并有行为者。 4、各种治疗护理不合作者。 5、严重躯体疾患伴意识不清者。 6、木僵病人。 7、突发冲动、自伤、伤人、毁物者。 (三)约束带的制作: 选用棉质布料,易透气,长2.5—3M,宽0.03—0.05M,薄布一般6—8层,这样可以增加带子的弹性及牢固性,防止损伤病人的皮肤。 (四)约束部位: 约束的部位常为人体的大的关节处,如腕部、踝部、肩关节等。主要将病人的关节固定住限制活动,防止因兴奋冲动行为发生意外。

(五)操作 严格来说必须有医嘱方可执行,紧急情况下(如病人出现自伤伤人行为,甚至危及自身或他人生命时)护士可先执行约束,后请示医生。 1、评估患者: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度、约束部位皮肤色泽、温度及完整性等。 (2)评估需要使用保护具的种类和时间。 (3)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约束的必要性,保护具作用及使用方法,取得配合。 2、操作要点: (1)肢体约束法:暴露患者腕部或者踝部,用棉垫包裹腕部或者踝部,将保护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稍拉紧,使之不松脱,将保护带系于两侧床缘,为患者盖好被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2)肩部约束法:暴露患者双肩,将患者双侧腋下垫棉垫,将保护带置于患者双肩下,双侧分别穿过患者腋下,在背部交叉后分别固定于床头,为患者盖好被,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3)全身约束法:多用于患儿的约束。具体方法是:将大单折成自患儿肩部至踝部的长度,将患儿放于中间,用靠近护士一侧的大单紧紧包裹同侧患儿的手足至对侧,自患儿腋窝下掖于身下,再将大单的另一侧包裹手臂及身体后,紧掖于靠护士一侧身下,如患儿过分活动,可用绷带系好。

精神科约束带用具及用法

约束用具及用法: 用布制约束带,直接约束病人的四肢,用以限制病人的自身活动,来保护病人、控制病人的兴奋、躁动等危害行为。 用布长180-200厘米、宽35-40厘米,折叠成宽4.5-5厘米,厚8层扎成长布带;或用200厘米的宽绷带或三角巾,打成长条,打成双套结或连马结,这种结法不会因病人挣扎、躁动而越来越紧。 操作法: 用布垫包裹手腕或足、踝,将套结在棉垫外稍拉紧,以使手脚不易脱出,且不防碍血运为度。 1、双套结法 取布带中间部位,将其折成两个套(如图),套在病人的手腕或踝部,再将两边长带分别从套结中间下面穿过拉出,在上面打结之后,将余带系于床栏上固定好。 2、连马结法 将带子的一端拿在右手,另一手取带子的近端,将病人的腕或踝放在两手之间的带子上,将带子拉起,用长带在短带手上绕两周后,随手指将带子从对侧拉出,再将头端套进拉出的套口上,然后拉长带,使扣结拉紧,再将另一端布带固定的床栏上。如下图:

3、双脚固定法 将横带放在双踝下,拉起带子的两端,向内侧交叉后,穿过脚踝下面的横带,稍拉紧,打死结后,再将余下的长带拉向床尾系于栏杆上。如下图: 4、大单结法限制病人的肢体活动 A.肩部固定法 将枕头横在床头,用斜折成长条的大单横放在病人背部两肩下,然后自两腋窝各拉出大单的一头绕到肩部上方,再穿过横在肩下的带子,缚于床头栏杆上。如下图: B.上臂固定法 将大单折成宽带状,横在病人身下,带的上边压在腋下,将带自缠绕上臂,从双臂下方向外侧方拉出,系于床缘边上。如下图:

C.两膝固定法 将大单斜叠成宽带横放在大腿下面,拉着宽带的两端使向内侧压在腿上,并穿过下面横带,再拉向外侧使其压住膝部,将两端系于床缘。如下图:

约束带使用制度

约束带使用制度 一、约束带使用指征: 1、谵妄、昏迷、躁动等意识不清的患者。 2、特殊治疗期间的临时限制。 3、不配合治疗护理的患者。 4、有自伤伤人的精神患者。 5、病情危重、伴有各类插管、卧床,防止发生坠床、管道拔脱、抓伤、撞伤等,保证患者安全。 二、约束带使用制度: 1.遵医嘱使用保护性约束。约束患者要谨慎,符合约束患者的适应证。使用时必须得到主管医生及监护人的同意方可执行。 2.正确使用约束带是防止患者发生意外、,确保患者生命安全而采取的必要手段,不论患者是否接收约束,使用前都应耐心向患者解释清楚。 3.对患者做好病情评估,向患者及监护人解释使用约束带的目的,取得他们的配合。 4.保护性约束属制动措施,故使用时间不宜过长,病情稳定或治疗结束后应及时解除约束。需较长时间约束者应定时更换约束肢体或每2小时活动肢体1次。 5.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约束的部位,常用的部位为踝、腕关节。 6.约束时,患者平卧,四肢舒展,卧位舒适。约束带下必须垫衬垫,约束带的打结处及约束带的另一端不得让患者的双手触及,也不

能只约束单侧上肢或下肢,以免患者解开套结发生意外。 7.做好被约束患者的生活护理,保证入量,协助患者大小便,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经常检查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及约束带的松紧程度,以能放进1—2横指为宜,及时调整。 8.约束带使用过程中护理员一定要做好监管,保障患者的安全。保证被约束患者不受其他患者的伤害,更应防止患者挣脱约束带而发生危险。 9.约束只能作为保护患者安全、保证治疗的方法,不可作为惩罚患者的手段。 10.记录约束带使用的原因、时间、观察结果、相应的护理措施。

约束使用流程

约束使用流程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身体保护性约束具使用管理制度 一、实施保护性约束原则: 1、医护人员尊重每个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案的权利,其中包括不受约束的自由,除非有明确的指征,当患者自主选择的自由和医疗安全的需要发发生冲突时,应考虑两者之间的平衡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以便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2、身体约束不能作为常规手段,只有在病人临床必须使用约束时才能实行。 3、进行身体约束必须是对患者最少伤害,安全又能达到最好效果。 4、必须由医生或护士对患者进行反复评估后,才能对患者使用约束具,以后至少由责任护士每8小时评估患者。 二、身体保护性约束指征: 1.处于烦躁期、谵妄的患者; 2.意识模糊,不能完全配合治疗者; 3.外伤后疼痛期患者; 4.处于麻醉清醒期或镇静每日唤醒的患者; 5.脑血管意外或后遗、精神症状明显的患者; 6.身体留置有各种管道的患者:如鼻胃管、鼻肠管、鼻胆管、PICC、中心静脉导管、气管插管、呼吸机管路、椎管外引流管、脑室外引流管、经皮穿刺的各种留置导管及各种监测仪器导线等; 7.其他在家属看护、手工保护效果不佳者;

三、约束流程: 1、告知、知情同意、患者/亲属签字 医生或责任护士告知约束目的、如果患者完全清醒,其本人同意是先决条件,如果患者为非完全清醒者,由其监护人或委托人签字。如能做到告知充分并且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双重同意”,是我们使用保护性约束措施的最佳状态。 2、医嘱:患者签字后由医师开医嘱“使用保护性约束”,紧急情况下护士可酌情对患者实施身体约束,再通知医生补开医嘱。 3、实施约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约束工具、合适的约束部位。 4、记录:责任护士必须在护理记录中记录下身体约束使用的原因,约束具使用情况:如约束类型、部位、开始时间。约束带必须班班交清,对约束病人进行床头交接班,仔细观察约束带松紧度、病人皮肤情况及基础护理等情况。 5、当需要约束的指征消失后,及时解除约束具并记录。 四、约束中的管理: 1.为患者实施约束时,必须有礼貌地对待患者,保护患者隐私,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以利于患者更有效地得到治疗。 2.实施约束时,将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约束带松紧适宜,以能伸进一、二手指为原则。 3.观察护理:①必须每小时观察1次身体约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患者约束法使用技术操作规程

患者约束法使用技术操作规程 【评估】 1、病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度、约束部位皮肤色泽、温 度及完整性等。 2、评估需要使用护具的种类的时间。 3、向患者颌家属解释约束的必要性,保护具的作用及使用 方法,取得配合。 4、环境:安静、舒适、整洁。 【准备】 护士:仪表端庄、服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用物:(1)全身约束法,凡能包裹患儿全身的物品皆可,大毛巾、毛毯、大单;(2)肢体、肩部约束法:保护带、海绵垫、绷带。 【方法】 携用物质床旁?核对?告知目的?方法: 肩部约束法?暴露患者双肩?将患者双腋下垫棉垫?将保护带置于患者双肩下?双侧分别穿过患者腋下?在背部交叉后

分别固定于床头?置患者于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擦手?记录?指导患者。 肢体约束法?暴露患者腕部或踝部?用棉垫包裹?腕部或踝部?将保护带打成双套绪套在棉垫外,稍拉紧(部松脱)?将保护带系于两侧床旁?置患者于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擦手?记录?指导患者。 全身约束法(小儿)?大单/大毛巾折成自患儿肩部至踝部长度?将患儿置于中间?用靠近护士一侧的大单/大毛巾紧紧包裹同侧患儿的手足至对侧,自患儿腋窝下于身下?再将大单/大毛巾的另一侧包裹手臂及身体?紧掖于靠护士以侧身下。如患儿过度活动,可用绷带系好?置患者于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擦手?记录?指导家属 【评价】 1、操作方法正确,熟练轻巧、准确稳重 2、与患者沟通语言恰当、态度和蔼 3、约束得当、体位舒适 【理论提问】

1、为患者实施约束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为患者实施约束时应注意:(1)肢体处于功能位,约束带松紧适宜。(2)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状况。每2小时松解约束带1次。(3)准确记录并交接班,包括约束的原因、时间,约束带的数目。 2、 3、患者约束法的目的? 答:(1)对自伤、可能伤及他人的患者限制其身体或肢体活动,确保患者安全,保证治疗护理顺序进行。(2)防治患者过度活动,以利于诊疗操作顺利进行或者防止损伤肢体。4、对约束患者如何进行指导? 答:(1)告知患者及家属实施约束的目的、方法、持续时间,使患者及家属理解使用保护具的重要性、安全性,征得同意方可使用。(2)告知患者及家属实施约束中,护士将随时观察约束局部皮肤有无损伤、皮肤颜色、温度、约束肢体末梢循环状况,定时松懈。(3)约束期间保证肢体处于功能位,保持适当的活动度。

天津大学-研究生-最优化方法复习题

《最优化方法》复习题 第一章 概述(包括凸规划) 一、 判断与填空题 1 )].([arg )(arg m in m ax x f x f n n R x R x -=∈∈ √ 2 {}{}.:)(min :)(max n n R D x x f R D x x f ?∈-=?∈ ? 3 设.:R R D f n →? 若n R x ∈*,对于一切n R x ∈恒有)()(x f x f ≤*,则称*x 为最优化问题 )(min x f D x ∈的全局最优解. ? 4 设.:R R D f n →? 若D x ∈*,存在*x 的某邻域)(*x N ε,使得对一切)(*∈x N x ε恒有)()(x f x f <*,则称*x 为最优化问题)(min x f D x ∈的严格局部最 优解. ? 5 给定一个最优化问题,那么它的最优值是一个定值. √ 6 非空集合n R D ?为凸集当且仅当D 中任意两点连线段上任一点属于D . √ 7 非空集合n R D ?为凸集当且仅当D 中任意有限个点的凸组合仍属于D . √ 8 任意两个凸集的并集为凸集. ? 9 函数R R D f n →?:为凸集D 上的凸函数当且仅当f -为D 上的凹函数. √ 10 设R R D f n →?:为凸集D 上的可微凸函数,D x ∈*. 则对D x ∈?,有).()()()(***-?≤-x x x f x f x f T ? 11 若)(x c 是凹函数,则}0)( {≥∈=x c R x D n 是凸集。 √ 12 设{}k x 为由求解)(min x f D x ∈的算法A 产生的迭代序列,假设算法A 为下降算法, 则对{} ,2,1,0∈?k ,恒有 )()(1k k x f x f ≤+ . 13 算法迭代时的终止准则(写出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