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应力钢箱梁的非线性分析

预应力钢箱梁的非线性分析

预应力钢箱梁的非线性分析
预应力钢箱梁的非线性分析

预应力钢箱梁的非线性分析

作者:贾艳敏, 盖秉政, 张印阁, 倪元增

作者单位:贾艳敏,盖秉政(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张印阁,倪元增(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刊名: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年,卷(期):2002,34(3)

被引用次数:9次

参考文献(5条)

1.钟善桐预应力钢结构 1986

2.Ayyub B m;SOHN Y G;SAADATMANESH H Prestressed composite girders under positive moment 1990(11)

3.Ayyub B m;IBRAHIM A;SCHE LJING D Posttensioned trisses: analysis and design 1990(06)

4.舒赣平;吕志涛;陈绍礼预应力撑杆柱的稳定性分析 1999(29)

5.倪元增;钱寅泉;贾艳敏一种新型预应力钢箱梁 1998(0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惠卓.林波.管义军.周新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徐变与收缩效应计算方法的研究[会议论文]-2006

2.冯健.张耀康预应力斜拉网格结构的静力优化分析[期刊论文]-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3(5)

3.赵颖.贾艳敏.林晓东预应力钢箱梁的应力分析[期刊论文]-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10)

4.周学军.刘锡良预应力网壳结构极限承载力的追踪分析[会议论文]-2001

5.张文福.孙晓刚.张红星.杨春宇.ZHANG Wen-fu.SUN Xiao-gang.ZHANG Hong-xing.YANG Chun-yu预应力双层索静力分析的能量变分解[期刊论文]-空间结构2007,13(1)

6.娄奕红.罗旗帜.吴幼明.李景钊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梁的能量变分法[期刊论文]-铁道建筑2006(1)

7.裴岷山.郝超宽幅扁平钢箱梁设置纵隔板的作用分析[期刊论文]-公路2001(11)

8.刘钊.贺志启.王景全.Liu Zhao.He Zhiqi.Wang Jingquan基于能量法的体外预应力梁力筋应力增量研究[期刊论文]-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8(1)

9.殷瑞剑.刘濮鲲.杜朝海.Yin Ruijian.Liu Pukun.Du Chaohai Ka波段二次谐波损耗波导回旋行波管非线性分析[期刊论文]-强激光与粒子束2009,21(3)

10.邓华.董石麟.包红泽.Kwan A.S.K.预应力杆系机构稳定性条件的新释[会议论文]-2006

引证文献(9条)

1.赵颖.贾艳敏.林晓东.王佳伟预应力简支钢箱梁的数值仿真分析[期刊论文]-低温建筑技术 2008(1)

2.赵颖.贾艳敏.林晓东预应力钢箱梁的应力分析[期刊论文]-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10)

3.贾艳敏.王佳伟.丁印成预应力简支钢箱梁基频和基本振型分析[期刊论文]-低温建筑技术 2007(4)

4.王秀丽.胡宇秋大跨度预应力曲线索工字钢梁变形研究[期刊论文]-建筑技术开发 2005(10)

5.慕光波.王连广.周乐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梁非线性分析[期刊论文]-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0(6)

6.王佳伟.贾艳敏.王世杰.韩基刚预应力简支钢箱梁基频分析[期刊论文]-森林工程 2007(6)

7.刘强.于达仁考虑量化效应的观测器分析与设计[期刊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4(9)

8.陈宇.李军卫.胡金萍.贺文彪斜支撑钢箱梁变形分析[期刊论文]-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3(5)

9.侯双明五轴联动龙门铣床横梁设计及其变形补偿方法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8b10482869.html,/Periodical_hebgydxxb200203016.aspx

钢箱梁与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优缺点分析报告

目录 一、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特点及施工工艺 (2) 1.1搭设支架 (2) 1.2绑扎钢筋 (2) 1.3模板安装 (3) 1.4浇筑混凝土(砼浇筑) (3) 1.5预应力施工 (3) 二、钢箱梁特点及施工工艺 (4) 2.1钢箱梁工程情况 (4) 2.2施工内容简介 (4) 2.3安装施工方案 (4) 2.4钢箱梁涂装 (6) 2.5吊装设备的选择 (8) 三、钢箱梁与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现场实景对比 (9) 四、钢箱梁与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优缺点分析表 (12)

钢箱梁与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优缺点分析 一、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特点及施工工艺 1.1搭设支架 1.1.1 场地的选择 在搭设支架前需选择合适的场地,要选择平整、硬实的地基,若地基面有不够硬实的地方,则需要用砂石或灰土进行填充,然后使用机器进行推平、碾压,使原地面更平整,整体的压实度要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其承载能力也不能低于 200KN 平方米。之后浇筑20CM厚C20混凝土垫层,然后铺设方木。在做所有这些工作之前首先要计算支架之间的距离,并为支架预留出基础位置。 1.1.2 搭设支架 支架搭设需要的配件及操作要领要符合规范。要能够保证支架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因此,在搭设支架时,施工人员要特别小心谨慎,一则是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二则是为了支架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因此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搭设支架时碗口要扣紧, 不使底托架空在一些关键连接处;二是在支架平台搭设完毕以后, 要对支架进行不低于百分百钢箱梁自重的沙袋进行预压, 以预防支架及地基的非弹性形变,尽量减少钢箱梁的下沉量,同时也可以通过预压实验得到支架的弹性变形值,为施工提供预留拱度依据,同时也为调整模板标高提供依据;三是支架的功能要多样化,高架桥的支架不仅要满足承载要求,还要能为施工人员提供作业台,并且还要能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四是支架的适应能力要强,由于高架桥高度多变,弯多、坡也多,并且变化不规则,这就对支架灵活多变的技术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绑扎钢筋 钢筋加工最好按照设计要求在加工厂内进行,要按照要求集中弯制成型,钢筋的接头除非另有要求,一般要采用对焊接头或直螺纹连接,使用钢筋机械对钢筋进行弯曲和切断,钢筋加工完成后由专门的质量监督部门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验收合格后再运送到施工现场。绑扎时注意在侧面及钢筋骨架底部加垫块以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在施工时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配送到施工场地的钢筋要存放在干燥、平整的场地。在堆放钢筋的过程中,要做到“下垫上盖”,每一个钢筋预制件都需要加垫方木,保持钢筋干净卫生; 第二、在对钢筋进行绑扎的过程中,对于钢筋的重要部位,在必要的情况下要加马凳进行加固,防止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钢筋移位变形; 第三、密切关注每一层钢筋之间的距离,只有严格控制好各层钢筋之间的间距,那么事先设计加工好的模板才能顺利安装,避免重复施工。同时,还可以预防漏浆,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和良好的施工质量。 第四、应力管道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放,对于每一个穿好钢绞线的管道都要进行仔细的检查,以保证管道的密封性能。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会出现漏浆,同时也能保证后期的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匝道桥现浇箱梁总结最终版精讲

AKO+570匝道桥现浇箱梁施工总结 一、工程概况 AK0+570匝道跨线桥主桥起讫桩号AK0+516.97- AK0+618.53,桥梁总长度为101.56m,全桥20m+25m*2+20m一联。本桥上部构造采用现浇预应力箱梁,桥墩采用柱式墩,桥台为U型桥台,基础采用扩基,上部结构全宽15m,桥面净宽14m。现浇箱梁高1.4m,钢绞线采用Φs15-12钢绞线,主要工程量为:C50现浇砼980.53方,钢绞线15-12 28.915吨,钢筋203吨。 二、机械、人员投入 1、机械投入

2、人员投入: 三、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 本桥箱梁施工采用满布支架,留门洞保通车,就地浇筑、张拉、一次浇筑成型。 施工顺序为:基底整平压实硬化处理→铺方木→立支架、门洞→测标高→调整标高→铺底模→预压支架→根据沉降观测结果调整标高→永久支座安装→绑扎底板、腹板钢筋→穿波纹管、钢绞线→安装芯模→绑扎顶板钢筋→测标高→拌和站拌和、搅拌运输车运输、输送泵车泵送、震捣棒及平板震动器震捣砼→养生→拆内模→张拉钢绞线采用千斤顶按设计顺序和张拉程序张拉→压浆和封端→按程序分次卸架拆模拆除模板及支架。 (一)、基底处理 为确保支架稳定,对地基进行加固,对原地面采用压路机进行整平压实处理,并在支架范围内铺设20cm C20素混凝土,同时在支架基础四周的边缘开挖排水沟,以防地基被雨水浸泡。0#桥台山体及4#台台前护坡采用开挖台阶方式(台阶立面采用砌石防护,台阶顶面采用20cm C20素砼硬化)。

(二)、支架搭设 采用WDJ满堂落地式碗扣支架,支架的搭设根据不同位置采取不同的方式。 1、在垫层砼养护7天经检测强度满足要求后,在砼垫层上架立碗扣支架,局部底托丝杆不能满足要求的采用C20砼条形基础进行调整。碗扣式支架型号为:WDJ48×3.5型,要求每根杆件做到无变形、无弯曲,并检测杆件质量合格(包括杆件壁厚、单杆承载力等指标)。立杆布置:跨中为90cm×90cm,横梁(墩台柱两侧各2米范围内)位置间距为:90cm×60cm。横杆步距为:箱室区支架步距为60cm,翼板区位置底部步距为120cm,顶部三层间距60cm。纵横向每三排支设一道剪刀撑,在第一步横杆下离地至少20cm处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支架顶部横向铺设10cm×15cm方木;纵向铺设10cm×10cm方木,跨中净间距为15cm,小横梁处净间距15cm,其它部位净间距20cm。搭设完成后纵横向增加剪刀撑,纵、横向剪刀撑间距为2.7米,剪刀撑钢管搭接长度不小于1m,以保证支架的稳定。因本桥位于互通区,A、D匝道已贯通,因此利用A、D匝道绕行,不需要设门洞。 2、腹板及翼板位置做定型排架,支撑情况见“侧模支架横断图”。支架均为10cm×15cm方木。在排架上钉10×10cm小方木,净距20cm,以防止竹胶板变形过大。 3、木排架的加固:除了纵向用木板两两相连,有部分加固作用外,在图A纵横方木相交处钻孔,用螺栓拧紧,其平面图大样如图: 4、通过底脚螺栓初步控制支架底面标高,计算立杆长度。 5、测设顶托实际标高,并通过调整顶托螺旋来调整支架标高,调丝器不

预应力砼简支小箱梁

Ⅰ、预应力砼简支小箱梁 一、下部结构 (一)钻孔灌注桩(冲击钻机施工) 桩基采用冲击钻孔机钻孔。该桥墩地势陡峻,修建便道可到达各桩位。 1、埋设钢护筒 在冲孔施工的各墩位埋设孔口式护筒,采用挖埋式埋设,埋设护筒的目的是为了钻孔导向和定位。钢护筒拟定最高高度4.5m,露出地面0.5m,壁厚12mm,每隔1.5米焊一道12mm厚钢板加强箍。桩基施工完毕钢护筒随钻机周转使用。 2、安装钻机 钢护筒埋设完成后进行墩位处场地平整、碾压夯实,然后安装钻机。安装过程中用全站仪测量定位,要求钻头中心对准钢护筒中心,钢护筒中心要求与桩基设计中心一致。 3、钻孔主要工序及注意事项 (1)冲击钻头造孔时,钻头须不断沿一个方向旋转,方能均匀钻圆孔。钻头的旋转,主要靠悬挂钻头的钢丝绳各股钢丝束的扭转所产生的扭转力。当钻头冲击孔底的一刹那,钢丝绳因不承受荷载,即恢复原来的松绞状态,一提空钻头,钢丝绳各束钢丝被拉紧拉直,即产生扭矩,带动钻头旋转。故在钢丝绳与冲击钻头间必须连接牢固并设转向装置。 (2)冲击钻孔,为防止冲击振动使邻孔壁坍塌或影响邻孔刚灌注的砼的凝固,应待邻孔砼灌注完毕,一般经24h后,方可开钻,或进行隔孔施钻。 (3)开孔阶段钻孔时,开孔前应在孔内多放一些粘土,并加适量粒径不大于15cm的片石,顶部抛平,用低冲程冲砸,泥浆比重控制在1.6左右。钻进到0.5~1.5m时,再回填粘土(如地表为砂土,第二次宜回填1:1的粘土和碎石;如为软土或粉砂,即回填粘土和粒径不大于15cm的片石。)继续以低冲程冲砸。如此反复二、三次,必要时多重复几次。 (4)冲孔过程如发现有失水现象,护筒内水位缓慢下降,应补水投粘土。如泥浆太稠,进尺缓慢时,应抽碴换浆。开孔时为了使钻碴泥浆尽量挤入孔壁,

道路桥梁工程中预应力体外索施工技术探讨

道路桥梁工程中预应力体外索施工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17-09-29T10:50:44.2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作者:张杨 [导读] 摘要:道路桥梁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一般情况会使用体外预应力技术,因为其具有很多的优势,已得到国内外相关人士的认可。 作者身份证:51132419830519xxxx 摘要:道路桥梁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一般情况会使用体外预应力技术,因为其具有很多的优势,已得到国内外相关人士的认可。当前,道路桥梁施工时,应给予体外索施工处理更多的关注,确保其施工的整体质量还需要不断完善施工技术,以促进我国道路桥梁取得更大的效益和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预应力;体外索施工;技术探讨 1、道路桥梁工程中预应力体外索施工特点 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而言,预应力体外索施工具有自身显著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施工速度快 预应力体外索施工不需要制孔和压浆,工序简单,可以结合逐跨施工法及悬臂施工法,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繁琐工序,施工速度较快,能快速完成道路桥梁施工任务。 1.2工艺流程简单 主要工艺流程包括预应力体外索穿束、张拉、锚固施工,无制孔和压浆工序,并简化曲线预应力筋,预应力传输更为简单,减少摩擦损失,能便利的检测体外索应力状态及防护效果,可以进行体外索二次更换,为施工创造便利。 1.3确保结构耐久性和质量 施工中不需要设置预应力管道,减薄腹板厚度,减轻结构自重,便利梁体混凝土灌注,有利于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提高道路桥梁结构耐久性。另外,预应力体外索施工有利于桥梁加固,能显著提高桥梁承载力,改善桥梁结构受力性能,为车辆通行创造良好条件,确保桥梁工程施工质量。 2、道路桥梁预应力体外索施工技术分析 2.1处理工艺的步骤 预应力体外索和防护体系有一定的差异,所以使施工工艺的流程也存在较大的差别,通常会通过套管针对环氧树脂浆进行灌注,以达到防护的作用。工艺的步骤为:施工方面的设备确保配备齐全—安装调试转向器—做好固定方面的处理工作—对转向方面其余类型的外套进行管间的灌浆—完成穿索和张拉工作填充转向器和索体于橡胶方面的材料—将预理管灌注环氧树脂浆,从而进行防松动、防腐设备方面的安装工作和处理工作。 2.2转向装置方`面的处理工作 体外预应力索的转向装置其构造是比较复杂的,锚固的构造除外,转向块为同梁体中重要的系统方面的构件,其可以承担体外索的转向智能,对于结构来讲非常重要转向的装置处于装设和箱梁间,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设计和处理,钢筋可以充分的发挥其连接方面的功效。腹板、底板、张拉预应力索就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剪力和集中的应力。致使局部产生应力,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给予这一环节的施工处理的质量一定的关注。 2.3穿束方面的施工处理 这一环节应将索束以盘吊设置到支架的上部,通过穿束方面的装置把成品索进行固定,固定于牵引头即可。可以和同卷场机有效的连接。还可以通过慢速卷场机方面的机械实行穿束方面的处理。这个过程。应预防索束会产生扭转、缠绕的问题,穿束器和卷扬机进行连接的方`向和位置能够自行转动。如果处于型梁内设置预应力体外索,就应该把慢速卷扬机设定在箱内,并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和处理,以确保预防索束的包装不会产生磨损的问题。索束在转弯时,应将其设定在转向器和横隔板对方位,同时保证其间距小于18m。地面位置可布设适宜厚度的软垫层和彩条布等,在适当的位置配备支撑架,并做好转向关口方面处理和打磨的工作。以充分的预防工作,避免其对体外索造成刮伤方面的影响。穿过所有的钢管、系统、转向方面的装置等,在这个过程需要在处于接触方位进行布设橡胶板.以最大的发挥其防护方面的处理作用。 2.4张拉和锚固方面的技术 预应力体外索张拉进行处理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需要检验千斤顶,并掌握油表的指数和体外索、专项系统、锚固段的摩擦方面的具体要求.做好分析和运算工作。以内差的方法和比例处理的模式进行.如果专项方面的装置和锚固方面的装置在应用方面均使用预制方面的构件,摩擦的系数必定会作为预制厂家所规定摩擦的规范。现场在转向装置浇筑的过程,应充分的做好检查和测试的工作,同时保证能够有效的进行处理。 3、道路桥梁工程预应力体外索二次处理手段 预应力体外索结构如果出现问题或者是年久失修,也会出现需要二次处理的问题。工作人员在施工中,切记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处理和更换,维修初期,我们一定要做好支撑工作,在适当的部位,做好支撑柱,工作人员按照施工实际需求和国家规定采用更加合理的转换方法,想要将一部分的结构负载去除,在放松模式下,能够适当的放松预应力钢筋,从而实现储存能量的有效释放。如果是单独的钢丝,通常人们会采用切割机进行处理,实现锚具间距离的缩小。还可应用更为合理的临时转换方式,将其中一部分结构荷载进行有效去除。如果保护层为工程混凝土覆盖层,则可通过射水处理有效去除。安装和张拉也是二次处理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在进行此项环节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体外不包含粘结结构的部分,进行单独的处理。就设置于套管中的预应力体外索,不需要进行套管更换之时,可在原先预应力筋之上再行连接处理逐个进行,直至,所有预应力筋全面得到就位处理,而后张拉一直到预设的预应力值。 4、预应力体外索处理防护手段 道桥施工中科学,合理的使用预应力体外索技术,不但能够提高桥梁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同时也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这样技术需要一定的防护手段作为支持,有效的进行预应力体外索防护处理,对保持其预应力效果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在用的防护方法为涂镀层、填充材料以及粘膜结处理等,其中以涂抹环氧树脂最为实用,并且不会产生其它不良反应,同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检测方案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检测方案 摘要:本文根据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对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的外观、混凝土强度、裂缝开展、承载力、结构刚度、自振特性等进行检验,以测试其是否满足原设计及规范要求。同时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可能出现的缺陷提出相应的修复、加固建议。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间支箱梁;检测;试验方案;缺陷修复;加固建议 1、工程概况 箱梁是桥梁工程中梁的一种,内部为空心状,上部两侧有翼缘,类似箱子,因而得名。分单箱、多箱等。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箱梁分为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在独立场地预制的箱梁结合架桥机可在下部工程完成后进行架设,可加速工程进度、节约工期;现浇箱梁多用于大型连续桥梁。目前常见的以材料分类,主要有两种,一是预应力钢筋砼箱梁,一是钢箱梁。其中,预应力钢筋砼箱梁为现场施工,除了有纵向预应力外,有些还设置横向预应力;钢箱梁一般是在工厂中加工好后再运至现场安装,有全钢结构,也有部份加钢筋砼铺装层。 2、检测目的及要求 检测目的: ①确保桥梁的使用安全; ②及早发现桥梁病害及异常现象; ③为桥梁的维修养护提供科学依据,以适时采取合理的维修加固方法,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提高其承载能力,降低桥梁的维护费用或拆除重建; ④考察桥梁是否能满足将来运输量的要求; ⑤为桥梁设计、规范修订和完善等提供依据。 检测要求: 内容包括:外观、混凝土强度、裂缝开展、承载力、结构刚度、自振特性等是否满足原设计及规范要求。 2.1外观:外观检测主要用于快速识别样品的外观缺陷,如凹坑、裂纹、翘曲、缝隙、污渍、沙粒、毛刺、气泡、颜色不均匀等,被检测样品可以是透明体也可以是不透明体。

2.2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可以采用回弹法、钻芯法、超声法、超声回弹综合法等方法。 2.3裂缝开展:裂缝的观测需用裂缝观测仪进行观测。检查梁的裂缝宽度是否满足要求,见《混规》GB50010-2002第 3.3.4条。 2.4承载力:应用有限元法,对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的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与检测。 2.5结构刚度:S≤【S】 2.6自振特性:桥梁结构自振特性参数包括自振频率、振型和阻尼比,它对评价桥梁现有运营状况和承载能力有着重要意义。采用天然脉动法、初位移法(张拉初 速度法(锤击法、火箭激励等)、随机激振法作为激励方式等试验,可以测定桥跨结法)、 构自振特性参数。 3、检测技术标准和依据 GB50204-20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J82-85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GB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CECS40:1992 混凝土及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规程 GB50152-1992 混凝土结构试验标准 JGJ/T23-20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CECS69:2001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JTG H11-2011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G B01 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DB11/T365-2006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公路旧桥承载力鉴定方法》 《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桥梁竣工图纸 4、主要仪器设备

谈几种预应力体外索

谈几种预应力体外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铁路的运量、行车密度、车辆载重都较建桥时有了较大的增长。经过多年的使用,桥梁的老化、损伤很严重,相当一部分桥梁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因此,充分利用既有桥梁,对其进行有效的加固改造,将是我国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桥梁建设中的紧迫任务。为此,笔者介绍一种有效的旧桥加固技术——预应力体外索加固。 关键词:预应力体外索波形钢腹板 一、体外索基本介绍 1、体外索加固技术简介 预应力体外索加固桥梁上部.就是在梁下部受拉区,以冷拉租钢筋、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为预应力筋.通过张拉使之对梁体产生偏心预压力.在此偏心压力作用下,梁体发生上拱,荷载挠度减小,改善梁体受力状况.来达到提高梁的承载力的目的。 2、体外索加固所需的设备及做法 体外索加固设计的关键是预应力筋的锚固及与构件的连接,要求锚固承载力必须大于预应力筋本身的承载力。预应力筋的锚固方法一般是: (1)凿开梁端桥面铺装层,在梁端顶部按设计位置凿出锚固槽 (2)在锚固槽内沿梁肋两侧按设计钻孔 (3)安装锚固板锚固板为厚度大于16mm的钢板,在钢束位置钻穿束孔,然后用环氧树脂将锚固板固定在锚固槽内。 (4)张拉锚固。张拉预应力筋到设计应力后,浇注封头混凝土将其锚固。 预应力筋与梁体的连接是体外索加固技术的重要环节,预应力筋常在靠近梁端处向上弯起,其转弯处,应设支座垫板,以防过大的局部应力将混凝土压碎转弯处的支座要设置内外挡块(板),以固定预应力筋的位置采用外部预应力钢丝束加固梁体时,若沿梁肋侧面按某种曲线(如抛物线)布置预应力筋,为保证预应力筋的线形和位置,应在梁底每隔一定距离(约1m)设一个定位箍,或在梁侧面埋设定位销。 3、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的取值 计算加固后梁体的抗弯强度,关键是确定梁在承受极限荷载时预应力塌的极

钢箱梁设计流程

钢箱梁设计流程

一、薄壁扁平钢箱梁构造 (3) 1、总体布置 (3) 2、顶底板构造 (3) 3、纵隔板构造 (3) 4、横隔板构造 (4) 5、悬臂翼缘构造 (4) 二、项目简介 (4) 三、计算内容 (6) 1、纵向计算 (6) 2、横向计算 (7) 3、支承加劲肋计算 (8) 四、细部构造 (9) 1、翼缘处纵向加劲肋的焊接 (9) 2、支承加劲肋的布置 (9) 3、翼缘底板对应加劲肋 (9) 4、顶底板及腹板的加厚区长度 (9) 五、小结 (10) 1、钢箱梁构造确定方法 (10) 2、钢箱梁总体指标 (10)

一、薄壁扁平钢箱梁构造 1、总体布置 薄壁扁平钢箱梁(梁高与桥宽之比很小)是由顶板、底板、横隔板和纵隔板等板件通过全焊接的方式连接而成,扁平钢箱梁的顶底板通过横隔板及纵隔板等横纵向联结杆件联成整体受力体系。箱梁的顶板通常按桥面横坡要求设置,底板多采用平底板的构造形式。 2、顶底板构造 钢箱梁顶底板由均面板及纵肋组成,由于顶底板的宽度与板厚之比(宽厚比)较大,设置纵肋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顶底板在弯曲压应力或者制作、运输、安装架设中不可预料的压应力作用下的局部失稳。另外对钢箱梁顶板而言,设置纵肋可将单桥面板变为正交异形板,大大增加桥面板的抵抗能力,使桥面承受的竖向荷载有效地传递到横隔板及腹板上。 纵肋的主要形式有开口加劲肋与闭口加劲肋两种,两者的区别如下: 由上表可知,顶底板的纵肋主要用闭口加劲肋,但翼缘顶板加劲肋也可采用开口加劲肋。一般的闭口加劲肋采用U肋,间距一般为600mm左右,开口加劲肋采用平钢板或倒T形截面,间距一般为300mm左右。 3、纵隔板构造 纵隔板,即钢箱梁腹板,有斜腹板与直腹板两种形式。单箱多室钢箱梁中,外侧腹板一般为斜腹板,其与顶底板共同构成单箱截面,箱梁内部多采用直腹板,将箱梁分为多室。 在弯矩和剪力作用下,纵隔板同时存在弯曲应力和剪应力,为防止腹板在弯曲压应力作用下的弯曲失稳,在纵隔板上设有纵向加劲肋,纵向加劲肋一般采用平钢板截面,竖向间距500mm左右;为防止腹板在剪应力作用下的剪切失稳,在纵隔板上设有竖向加劲肋,竖向加劲肋一般采用倒T形

钢箱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5)钢箱梁施工工艺 1)总体思路 A匝道第三联(2*27.5m)、第四联(30m+45m),B匝道第二联(30m+50m+37.5m)为钢箱梁,采用分节段工厂预制,在桥位现场搭设临时支墩并搭设临时支架,利用汽车吊分段吊装架设就位后进行拼装、焊接、涂装施工。由于A、B匝道跨越地铁、城铁,应采取保护措施,我单位拟在地铁、城铁上浇筑钢筋混凝土道路,道路宽8m、长20m、厚20cm,并铺设3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结构总厚度50cm。 2)工程特点及难点 钢箱梁线形控制精度高。钢箱梁为曲线连续梁,在现场拼装时需要同时保证成桥平曲线线形和竖曲线线形,按线形制造精度要求高,控制难度大。 钢箱梁安装在既有线路上跨线施工,施工过程要求各主要道路交通运营不能中断,尽量减少各类扰民的因素,这对现场安装的施工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场场地有限,运输节段来料存放数量有限,要求严格按架梁顺序供梁,并尽量减少梁段的存放时间;存梁场地与安装位置有一定距离,需要水平运输。同时现场道路比较窄,转弯半径小,都是水平运输的制约因素。 现场焊接工作包括节段间的纵缝和环缝,工作量较大,焊接质量要求高。现场的节点均为焊接,将采用手工电弧焊、CO2气体保护和埋弧自动焊等各种焊接方法,焊接位置将有平位焊、立位焊和仰位焊等各种

焊接工位,现场焊缝多为熔透焊,要求进行超声波、磁粉及X射线等无损检测。 高空施工危险性大。钢箱梁的架设高度一般不超过8m,存在着诸多的高空作业,如高空吊装、高空拼装焊接、高空调整、高空涂装等,高空施工的安全保护,是工程施工的重点。 施工防护措施多。在高空施工要设置施工操作平台,在跨线部分上方施工焊接时,在下面既有线路未封闭时,要在高空进行防护,防止火花、小物件坠落等。 3)分段方案 根据现场条件和本工程结构特点,采用工厂内分段预制,运输到现场后,分段吊装架设的方法。工厂分段方案如下: ①A匝道桥第三联 钢箱梁沿桥长方向划分为24个节段,相邻两节段之间的顶板、底板、及腹板环缝处分别错开200mm,呈Z字形布置。顶板、底板及腹板的纵向加劲肋嵌补长度约为400mm。 ②A匝道桥第四联 钢箱梁沿桥长方向划分为24个节段,相邻两节段之间的顶板、底板、

桥梁工程中预应力体外索的施工技术

桥梁工程中预应力体外索的施工技术 摘要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我国桥梁建设中的应用前景不可估量,尤其与预制节段施工技术紧密结合,可发挥集成优势,促进预制节段施工桥梁的发展。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内外较为先进的预应力体外索的施工技术,体外索二次更换技术以及体外索的防护技术等体外预应力关键技术。 关键词桥梁工程;预应力体外索;技术 1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主要优点 ①无需在混凝土内设置预应力管道,可使腹板厚度减薄从而减轻结构自重,并且梁体混凝土灌注无管道阻碍,混凝土浇筑质量易保证,从而可提高结构的耐久性;②可方便地检测预应力体外索的应力状态和防护效果,并且可进行体外索二次更换;③无制孔、压浆等工序,结合逐跨施工法及悬臂施工法,施工速度快,综合效益好;④简化了曲线预应力筋,预应力体外索与梁体接触更少,预应力传输更为简单,并且减少了摩阻损失;⑤体外预应力索用于既有桥梁加固,可明显地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改善结构的受力性能,并且施工时对交通干扰较小,施工快捷,工期短。 2预应力体外索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预应力体外索采用的防护系统不同,其具体施工流程略有差异。下面以最常见的采用套管注环氧树脂浆防护法的预应力体外索施工为例,其具体工艺流程为:施工机具准备→转向器安装→橡胶封堵固定转向器→转向器与外套管间灌浆→预应力体外索穿索→张拉预应力体外索→索体与转向器间填充橡胶→锚头区预埋管内注环氧树脂浆→防松装置安装→防腐装置安装。 2)转向装置施工。体外预应力索的转向装置是一种特殊构件,除锚固构件外,转向块是体外预应力索在跨内唯一与梁体有联系的构件,承担着体外索的转向任务,是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结构构造之一。转向装置设在箱梁里面,有横隔板式、肋板式、转向块式3种形式。以最常采用的转向块式转向装置为例,转向块布置在箱梁腹板和底板相交的位置,通过特别设计的钢筋与箱梁顶板、底板连成整体。张拉体外索时,转向块与腹板和底板相连的部分会产生较大的剪力和应力集中,局部应力比较大,因此转向块的施工质量须引起高度重视。 对于节段梁采用在预制场预制后运输至现场拼装的情况,转向块预制质量控制较容易。预制时通过特制的镀锌无缝钢管转向器(偏位管)预留成型孔,预埋转向器安装时应严格根据设计图纸位置,清理转向器与外套管之间的杂物,处理完毕后,制作适宜的橡胶条,并用橡胶条把转向器和外套管之间的两端空隙塞满,同时调节转向器位置,确保其与设计曲线位置相符,再向转向器与外套管之间灌浆。灌浆时水泥浆应从最低点的压浆孔压入,由最高点的排气孔排气和余浆冒出。

钢箱梁吊装计算书

钢箱梁安装计算书 1、设计依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3)、《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J F50-2011) 2、支架设计 2.1、结构分析内容与结论 (1)、结构分析内容 依据钢桁支架的结构设计构造大样图,根据《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和《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的要求,施工阶段考虑了钢桁临时支架结构自重、施工机具和人群临时荷载,以及钢箱梁节段吊装安置施工全过程作用于支架上的最不利荷载,分析计算施工阶段最不利荷载作用下钢桁支架构件的应力和内力值、支架水平位移、基础支撑反力值和钢桁支架屈曲稳定系数。 (2)、结构分析结论 在短暂状况下,钢桁支架结构自重、施工机具和人群荷载,以及公路钢结构箱梁节段最不利值作用下,钢桁支架的φ400x8mm钢管立柱、16#槽钢水平连杆和斜杆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32#工字钢弯曲应力满足规范要求;钢桁支架的屈曲稳定系数满足规范要求。 2.2、支架结构及材料 依据钢箱梁安装工程的特点,设计了钢桁支架,支架的尺寸位置根据匝道钢箱梁的分段和钢箱梁的断面尺寸确定。本工程根据钢箱梁梁底宽尺寸确定2种支架,根据梁段的重量,最大分段重量在A匝道22~23#墩跨和C匝道2~3#墩跨,支架计算按照最不利状态取此部位支架计算。

2.2.1、支架结构 钢桁支架的立柱采用10根φ400x8mm圆钢管,纵桥向设置2根,间距为3.0m;横桥向设置5根,间距分别为3.5m和2.25m,其平面尺寸11.5x3.0m。相邻钢管间设置16#槽钢的一道斜撑;钢管的水平加劲杆采用16#槽钢,竖向间距为3.0m。圆钢管支架顶横桥向设置两道长9.0m的2x32#工字钢,钢桁支架构造尺寸如图2.1所示。 ①、短暂状况的应力 依据《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第1.2.5条,施工阶段在钢桁支架结构自重、施工机具和人群荷载,以及节段钢拱和钢系梁吊装安置施工全过程的最不利荷载作用下,钢结构容许应力如表2.3.2所示。 表2.3.2 Q235钢材的容许应力(MPa)

城市桥梁工程钢箱梁施工方案

××××路(XX路—××立交)整治工程 钢箱梁施工方案 第一节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XX路--××立交)的××河段。钢箱梁主桥宽××米,长××米,高约2米,钢箱梁主体结构重量约1200吨,钢箱梁防撞护栏重量约吨,经设计同意,我们拟定横向分三块,纵向分五段来制作安装,共分十五块钢箱梁,其中最重一块钢箱梁重量为吨。 施工内容:钢板预处理、钢结构制作、检测、运输、吊装、安装、涂装等。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与土建的施工协调与配合、临近构筑物的保护。 可能出现的施工图修改引起的工程量增减以及根据业主设计明确指令需在工程范围外增加的工程量。 本工程必须按照设计院编制的施工文件及国家相关规范精心组织、精心施工,质量标准为优良。 本工程具体开工日期以业主工程师签发的开工令为准,计划从XX年月日~XX 年月日完成,计划工期天。 一、主体结构形式和技术参数 本桥为XX路以北至××立交以南段(桩号XX9+××~XX10+××),工程范围内含长××3m的高架桥及一对宽××m的平行匝道。高架桥主线标准宽度为××m,上跨××路、车站北段延伸线、××路等路口及XX河地面河道。高架桥梁工程总面积××6m2,其中主线桥面积××m2,匝道××0m2。 主线标准段上部结构XX箱梁联采用钢箱梁,跨越XX河,上部结构采用30+50+30m 等高度连续钢箱梁,箱梁断面为单箱三室,梁高2.0m,顶板宽度为24.8m,底板宽度为19.3m,顶底板均沿道路中心线设2.0%的横坡。顶板厚度在距离中墩中心线5m范围内为16mm,其余位置均为14mm,底板厚度在距离中墩中心线6m范围内为20mm,其余位置均为12mm。腹板厚度均为12mm,横隔板间距3m,横隔板厚度为10mm。端横梁、中横梁厚度均为20mm。顶、底板均设置U型加劲肋,顶板U型加劲肋高度为280mm,厚度为8mm,底板U型加劲肋高度为260mm,厚度为6mm。边跨端部做成牛腿,增大边跨支座横向间距,防止钢箱梁端部上翘,牛腿在道路中心线处高度为 1.05m,边墩钢箱梁支座间距为12m,梁底支座用垫块调平。

高速铁路后张法预应力简支箱梁(24m低高度梁)技术交底

24m低高度梁技术交底 一、工程概况 贵溪制梁场位于贵溪市河潭镇丰田村,起讫里程为DK417+435~DK418+005,位于正线左侧,占地面积165896m2,约248.8亩,负责718片箱梁的预置和架设,其中32m箱梁654孔,24m普高梁46孔,24m低高梁18孔。 24m低高度梁分布在弋阳特大桥0#台与21#墩间,其中有3跨为连续梁。该梁使用图纸主要为通桥(2008)2322A-I和通桥(2008)8388A,本技术交底主要参照以上两份图纸,并结合相关规范进行编制。 二、梁体结构介绍 截面类型为单箱单室等高度简支箱梁,梁端顶板、底板、腹板局部向内侧加厚。截面中心梁高2.45米,防护墙内侧净宽8.8米,桥上人行道钢栏杆内侧净宽11.9米,桥梁宽12米,建筑总宽为12.28米。梁长为24.6米,跨度23.5米,横桥向支座中心距4.8米。 因18片低高度梁位于曲线设声屏障地段(声屏障位于梁体左侧),故预应力按二期恒载160~180KN/M布置,即N1a、N1b、N2c、N2d等7个孔道设9根预应力筋,使用80mm的抽拔管,其余16个孔道均为8根预应力筋,使用80mm抽拔管。张拉计算时,锚口及喇叭口损失暂按控制应力的6%计算,管道摩阻系数和管道偏差系数暂按0.55和0.0015考虑。 梁体应预设反拱,跨中暂设为11mm,其他位置按二次抛物线过度;理论计算扣除自重后预应力产生的反拱为6mm,残余徐变为4mm;轨道铺设后梁体的徐变上拱值不得大于10mm。 梁体因混凝土干燥收缩及预应力作用下的理论平均压缩量上缘为4.20mm,下缘为9.24mm,梁体结构重心位于跨中截面梁体中心线,距跨中梁底1.541m~1.573m处。 三、使用的材料 1、混凝土

体外预应力在大跨径桥梁上的应用与施工

doi:10.3969/j.issn.1671—9107.2009.11.029 体外预应力在大跨径桥梁上的应用与施工 PplicationandConsh'ucfionofExternalPre一¥n'essingTechnology 许杰,.张天伟2 Il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监理公司重庆4000202中交二航局二公司重庆400042)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体外预应力索在莱大垮径桥粱中的应用与具体施工方法。同时,结合某大跨径桥渠体外索张拉断丝原因的分析及处理,提出了在大垮径桥粱体外预应力索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及建议。 关奠词:体外预应力;大跨径桥粱;施工方法;钢绞线断丝;分析处理;建议 中圈分类号:U44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107(2009)11—0029—04 Abstract:Thisarticlemainlyintroducedtheapplicationandamilingconstructionmethodofextemalprestressedcablesincertainlong-spanbridge,andthroughthe∞u辩analysisandtrealmentofbrokenwiresofsteelsmmds,丘nally,proposedsomeeomiderafiomandsuggestionsforextomalpre-str嘟ingcon—allctiOlloflong-spanbridge. Keyword:pre-stressingtechnology;long—spanbridge;co--onmethod;brokenwiresofstvelstrands;analysisandtreatment;suggestion 1工程概况 某特大桥因受地形、位置、景观、通航等诸多边界条件的限制,设计为连续梁+连续刚构组合梁桥,桥跨布置为87.75m+4X138m+330m+133.75m,桥梁总长1103.5m,其中330m为跨越长江的主跨(见图1),桥面全宽19m,单向四车道。上部结构主梁为变截面单箱单室三向全预应力结构。 图1桥跨布置图 对于大跨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其自重十分巨大,交通汽车荷载远远小于桥梁自重。过高的恒载应力难以提高其跨越能力。因此,对于跨径达330m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结构,设计者采用了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结构形式,即将主跨跨中108m混凝土箱梁改为钢箱粱,这样不但降低了结构自重,增强了连续刚构的跨越能力。还有效地改善了因混凝土收缩徐变对大跨度结构后期线形变化的不利影响。 由于在主跨跨中采用了钢箱粱.全桥混凝土箱粱结构体内的纵向预应力索到此中断。为保证全桥纵向预应力的连续传递。在钢一混凝土组合跨箱梁中采用了体外预应力索。以建 收稿日期:2009.8.10 作者简介:许杰(1981.),男,学士,助理工程师。 张天伟(1972-),男,大专,工程师。立和传递纵向预应力,提高和调整结构的纵向承载能力。 体外预应力索采用16柬27中15.24环氧喷涂无枯结钢绞线成品索。其组成由内向外为:PC钢绞线一环氧涂层一防腐油脂一内层HDPE护套一高强聚脂带一外层HDPE护套。由于具有多重防腐功能,防腐性能良好。 体外预应力布置在主跨330m内,一端锚固在5群墩悬臂箱梁衅块横隔墙上部,左右(纵桥向上下游侧)各布置8束,通过设置在箱梁顶、底板上的转向装置穿越108m钢箱梁。再经转向装置将另一端锚固在7撑墩悬臂粱皑块横隔墙上部(见图2、图3)。 图2体外索在主梁内布设位置 图3体外索在桥墩处箱梁横隔板上的布置考虑到桥梁长期运行和箱梁混凝土收缩徐变及预应力索松弛等因素,并考虑后期再次张拉。体外预应力锚具可以进行 换索、调整索力,因此,设计有螺母和锚杯,锚杯上lj口7-有螺

钢箱梁工程施工办法

欢迎阅读(5)钢箱梁施工工艺 1)总体思路 A匝道第三联(2*27.5m)、第四联(30m+45m),B匝道第二联(30m+50m+37.5m)为钢箱梁,采用分节段工厂预制,在桥位现场搭设临时支墩并搭设临时支架,利用汽车吊分段吊装架设就位后进行拼装、焊接、涂装施工。由于A、B匝道跨越地铁、城铁,应采取保护措施,我单位拟在地铁、城铁上浇筑钢筋混凝土道路,道路宽8m、长20m、厚20cm,并铺设 3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结构总厚度50cm。 2)工程特点及难点 钢箱梁线形控制精度高。钢箱梁为曲线连续梁,在现场拼装时需要同时保证成桥平曲线线形和竖曲线线形,按线形制造精度要求高,控制难度大。 钢箱梁安装在既有线路上跨线施工,施工过程要求各主要道路交通运营不能中断,尽量减少各类扰民的因素,这对现场安装的施工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场场地有限,运输节段来料存放数量有限,要求严格按架梁顺序供梁,并尽量减少梁段的存放时间;存梁场地与安装位置有一定距离,需要水平运输。同时现场道路比较窄,转弯半径小,都是水平运输的制约因素。 现场焊接工作包括节段间的纵缝和环缝,工作量较大,焊接质量要求高。现场的节点均为焊接,将采用手工电弧焊、CO2气体保护和埋弧自动焊等各种焊接方法,焊接位置将有平位焊、立位焊和仰位焊等各种焊接工位,现场焊缝多为熔透焊,要求进行超声波、磁粉及X射线等无损检测。 高空施工危险性大。钢箱梁的架设高度一般不超过8m,存在着诸多的高空作业,如高空吊装、高空拼装焊接、高空调整、高空涂装等,高空施工的安全保护,是工程施工的重点。 施工防护措施多。在高空施工要设置施工操作平台,在跨线部分上方施工焊接时,在下面既有线路未封闭时,要在高空进行防护,防止火花、小物件坠落等。 3)分段方案 根据现场条件和本工程结构特点,采用工厂内分段预制,运输到现场后,分段

道路桥梁工程预应力体外索施工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预应力体外索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7-07-26T14:52:04.7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作者:汤凯明 [导读] 摘要:在我国交通运输量不断增加的同时,道路桥梁工程为了能够追上运输量增长的变化,需要不断加强建设。杭州市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24 摘要:在我国交通运输量不断增加的同时,道路桥梁工程为了能够追上运输量增长的变化,需要不断加强建设。在道路桥梁工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即预应力体外索施工技术是保证道路桥梁工程顺利施工的一项重要技术,目前在国内外道路桥梁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本文重点阐述道路桥梁工程中预应力体外索施工技术,旨在为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桥梁工程;预应力体外索;施工技术;应用 1道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结构 道路桥梁的工程中预应力是非常关键的,预应力筋在梁体的截面外部,以锚具和转向块构成预应力。一般的情况,预应力处于混凝土的截面内来设置,进行比较来看前者的结构形式更加的有优势,不需要将位置设定在混凝土内,能够有效的降低腹板的厚度和结构自身的重量。与此同时,梁体混凝土给予适当的重视,可以抵消管道的障碍,从而保证操作整体的质量,使得系统的结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延长服务的寿命。此外,对于应力实际的情况可以有效的进行检测和分析。对于处理方面的防护效果,合理的进行外索的更换。这种结构的模式还能避免很多质控和压浆方面的工序,同时进行逐跨方面的处理和悬臂施工的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同步提高施工方面的处理速度和效率,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的结构和预应力的体外索、梁体间接触是非常少的,进而使得预应力在传输方面更加的便捷,减少摩擦方面的所造成的损失。这类型的结构以道路桥梁来加固,能够显著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受力的能力。并在施工的阶段不会对交通方面造成不良的影响,促使施工的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由此可见,道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结构的特征具有很多的优势,而其在国内外也得到了一致的认可,也成为了预应力体外索最主要的处理技术。 2道路桥梁预应力体外索施工技术分析 2.1处理工艺的步骤 预应力体外索和防护体系有一定的差异,所以使施工工艺的流程也存在较大的差别,通常会通过套管针对环氧树脂浆进行灌注,以达到防护的作用。工艺的步骤为:施工方面的设备确保配备齐全——安装调试转向器——做好固定方面的处理工作——对转向方面其余类型的外套进行管间的灌浆——完成穿索和张拉工作填充转向器和索体于橡胶方面的材料——将预埋管灌注环氧树脂浆,从而进行防松动、防腐设备方面的安装工作和处理工作。 2.2转向装置方面的处理工作 体外预应力索的转向装置其构造是比较复杂的,锚固的构造除外,转向块为同梁体中重要的系统方面的构件,其可以承担体外索的转向智能,对于结构来讲非常重要。转向的装置处于装设和箱梁间,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设计和处理,钢筋可以充分的发挥其连接方面的功效。腹板、底板、张拉预应力索就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剪力和集中的应力。致使局部产生应力,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给予这一环节的施工处理的质量一定的关注。 2.3穿束方面的施工处理 这一环节应将索束以盘吊设置到支架的上部,通过穿束方面的装置把成品索进行固定,固定于牵引头即可,可以和同卷场机有效的连接,还可以通过慢速卷场机方面的机械实行穿束方面的处理。这个过程,应预防索束会产生扭转、缠绕的问题,穿束器和卷扬机进行连接的方向和位置能够自行转动。如果处于箱型梁内设置预应力体外索,就应该把慢速卷扬机设定在箱内,并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和处理,以确保预防索束的包装不会产生磨损的问题。索束在转弯时,应将其设定在转向器和横隔板对方位,同时保证其间距小于18m。地面位置可布设适宜厚度的软垫层和彩条布等,在适当的位置配备支撑架,并做好转向关口方面处理和打磨的工作。 2.4张拉和锚固方面的技术 预应力体外索张拉进行处理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需要检验千斤顶,并掌握油表的指数和体外索、专项系统、锚固段的摩擦方面的具体要求,做好分析和运算工作。以内差的方法和比例处理的模式进行,如果专项方面的装置和锚固方面的装置在应用方面均使用预制方面的构件,摩擦的系数必定会作为预制厂家所规定摩擦的规范。现场在转向装置浇筑的过程,应充分的做好检查和测试的工作,同时保证能够有效的进行处理。 3道路桥梁工程预应力体外索二次处理方法 通过预应力体外索的更换技术针对梁桥的体外预应力进行张拉,容易导致桥梁的上部结构出现一定的变化,如收缩、力筋的松弛等造成结构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变化。随着时间不断推移,这种劣化程度也会更加的严重。预应力体外索长时间暴露于外部环境中,极易遭受环境方面的不良影响,无法保证其质量。所以,应通过相关的保护措施进行处理。桥梁的结构在进行设计的过程,应全面的考虑到预应力体外索这方面的欠缺,为有效的提升桥梁结构的使用方面的性能,应充分考虑到使用过程,容易产生的质量方面的问题,从而进行对其的修复和更换,以有效的延长桥梁结构实际使用的寿命。道路桥梁系统预应力的体外索的处理和更换,需要遵循科学方面的基本原则进行修复。在处理之前,道路桥梁的梁板方位应布设相关的支撑柱,同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转换,将部分结构的荷载合理的除去。若保护层作为工程混凝土的覆盖层,需要以射水的处理方式进行去除。将锚具作为放松的方式,通过预应力筋合理的放松。反之,不放松的方式,可通过加热刚较小时进行延伸,进而使得储存的能量充分的释放。单独钢丝时,需要合理的使用切割机来截取,将锚具之间的距离控制到最小,使预应力筋得以放松。 实际的过程,需要把梁端的混凝土一部分进行去除,降低锚具之间的距离,使得预应力筋可以全部的被释放。结束语 借助众多优势,预应力体外索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道路桥梁工程在我国的交通运输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推进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何咏,何毅.道路桥梁工程中预应力体外索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6,38(24):109-1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