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余市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新余市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新余市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新余市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新余市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新余市旅游局

二0一0年十二月

目录

一、新余旅游产业“十一五”发展基本情况

二、新余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

(一)“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环境

(二)“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指导思想

(三)“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目标

(四)“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基本原则

(五)“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三、新余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总体布局

(一)空间结构

(二)功能分区

(三)线路设置

四、新余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要素配置

(一)旅行社

(二)交通通讯

(三)旅游饭店

(四)特色餐饮

(五)旅游购物

(六)节能环保

(七)中介服务

五、新余旅游产业“十二五”重点工程项目

(一)“五个一”旅游精品工程

(二)旅游市场开拓人气工程

(三)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程

(四)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工程

(五)公共服务网络建设工程

(六)旅游骨干企业培育工程

六、新余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行高位推进

(二)加强政策扶持,推动跨越发展

(三)加强行业管理,实现有序发展

(四)加强督查考核,促进工作落实

附件:“十二五”期间重点旅游建设项目情况表

新余市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初稿)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旅游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实施“大旅游”工程,顺利实现建设旅游产业大市、强市宏伟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为谋划好这个阶段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及发展重点,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重要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根据新余市人民政府余府办发〔2009〕49号文件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我市旅游产业素质和发展水平,实现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创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的既定目标,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新余旅游产业“十一五”发展基本情况

“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我市经济发展大局,以实现我市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为目标,着力挖掘整合旅游资源、调整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充实丰富旅游产品内容、创新策划旅游宣传策

略、促销开拓旅游客源市场,旅游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旅游主要经济指标逐年增长,旅游产业在新余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增强,逐步发展成为较快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产业在地方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已逐步显现。“十一五”期间,累计接待旅游人数达到1728.48万人(次),累计旅游收入达到100.46亿元,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2.06倍和2.28倍。预计2010年国内旅游人数460万人次,同比增15%;国内旅游收入25.31亿元,同比增长12.8%;实现入境旅游人数1.36 万人(次),同比增长17%;旅游外汇收入289.22万美元,同比增长11.6 %;实现旅游总收入25.5 亿元,同比增长12.76 %。

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完成了六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旅游管理机制

历届市委市政府特别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成立了仙女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孔目江生态经济区两个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正县级机构,市委市政府领导就加快我市旅游发展进行了多次调研,市人大、市政协也开展了相应工作,其他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对旅游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在抓旅游工作上,市委市政府提出要象抓工业发展那样抓旅游产业发展,明确了旅游产业在我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要把旅游产业打造成现代服务业中的龙头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举措,出台了加快新余市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明确了发展旅游产业在用电、用水、用地等方面优

惠政策,并明确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列入100万元政府旅游发展基金用于扶持重大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旅游纪念品的研发和促销;出台了旅游产业发展16项地方税费优惠政策以及其它等优惠扶持政策。

2004年初,市旅游局单独设立,作为市政府主管全市旅游行业的部门。作为市政府主管全市旅游行业的部门,从职能上得到了强化;新余市旅游协会于2004年10月正式成立,在沟通旅游从业单位与政府的联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于2007年分设为旅行社分会和旅游饭店分会,充分发挥了旅游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提高了行业自律,促进了行业发展;经市人民政府批准,2007年底成立了新余市旅游质量监督所(新余市旅游执法大队),为更好地实施依法治旅奠定了基础。2009年、2010年仙女湖区旅游局、渝水区旅游局、孔目江生态经济区科技文化旅游局、分宜县旅游局相继成立,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基本健全。

(二)加强行业规划,推动旅游科学发展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聘请浙江大学进行了新余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从2007年起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调查摸底论证,2008年最终获得了省组织的专家评审组的通过,填补了我市旅游发展史上无总体规划空白,为我市今后旅游资源实行严格管理、合理开发、有效利用、持续发展,提供了法规和科学依据。要坚持规划先行、上下衔接、左右融合、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了旅游资源调查和保护,围绕《新余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建设,合理安排旅游产业布局和要素建设,构建全市一盘棋的旅游发展格局。各县

区根据这个总体规划,已经或正在开展区域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全市旅游规划正逐步形成一个由宏观到中观到微观,由市级到县区到景点各级规划构成的规划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加强项目建设,夯实旅游发展后劲

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产品开发非常重视,先后投入巨资改建、新建一批旅游项目,努力完善我市的旅游产品结构。先后完成了抱石公园改造、湿地公园、崇庆寺、珍宝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建设项目。总投资8亿元的仙女湖体育公园高尔夫18洞球场也已经投入使用,总投资3亿元的仙女湖圣集寺暨佛教文化博览园项目,其主体工程圣集寺雷音宝殿于今年2月7日落成,二期工程包括藏经阁、观音殿、天王殿、山门、钟鼓楼等均在建设之中,预计明年底可竣工;总投资10亿元的江西自然科学博物馆今年可完成主体工程;总投资3亿元的天工开物科技博览园已完成会址主体工程。总投资5亿元的仙女湖龙华国际大酒店已投入试营业。此外,仙女湖国际大酒店、仰天岗现代农业示范园、仰天岗葡萄酒庄、昌坊旅游度假村、分宜“中国洞都”、渝水区百丈峰养生度假风景区等一大批重大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将极大地提高新余旅游产品的品味,为新余旅游带来质的飞跃,为打造“绿色家园、江南佛教圣地、中国太阳能城”三大旅游品牌夯实基础。

(四)加强基础建设,搭建旅游发展平台

十一五期间投资近4000万元,建成了全国一流的仙女湖旅游码头和游客接待中心,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5.3公里仙女湖景区高等

级旅游公路。总投资6亿元的仙女湖大道,双向八车道,全长10.77公里,已于去年国庆期间全面竣工通车。总投资3.3亿元7米宽32公里长的仙女湖环湖公路北岸已通车,南岸将在今年国庆期间通车。投资1亿元仰天岗大道改造工程去年春节前已竣工通车。这些重点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通车,缩短了城市与景区的距离,方便了散客自助游。为促进自助游的发展,开通了全市及周边各主要景区的旅游公交线路。去年6月,市政府批准市旅游局征地30亩,规划建设全市游客集散中心。集散中心的建成将极大地完善我市的旅游服务功能,提高我市的旅游服务水平。

(五)加强宣传推介,扩大旅游品牌影响

十一五期间,一方面完成了新余市导游词、新余市旅游交通地图、新余市旅游风光画册等基础性宣传资料的编撰工作,并将全市的旅游景区(点)按市场需求进行有机整合,精心策划了新余一日游、二日游旅游线路。另一方面,新余旅游坚持以定向促销为重点、以媒体推介为辅助、以区域合作为依托的工作思路,建立了多种手段有机结合的市场营销体系,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并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为旅游宣传促销机制,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以完善产品和线路为着力点,以整体旅游形象宣传为核心,面向省内、湖南等周边客源市场和与我市有交通联接的重点地区,创新营销方式和手段,强力塑造旅游品牌,提高新余旅游知名度,大力开拓客源市场,繁荣我市旅游经济。

按照“培育品牌、打造精品”的理念,切实加大旅游的宣传营销力

度,新余的知名度和旅游的影响力不断提升。2007年举办了首届世界旅游大使国际冠军总决赛,来自全世界50多个国家的旅游形象大使云集新余,全国10多家主流媒体把镜头瞄准新余,新余的旅游品牌得到很好的宣传。2008年举办了新余首届旅游风光摄影大赛,征集了来自全国各地摄影爱好者的摄影作品600余幅,为制作“新余旅游风光”提供了高质量的素材,对提高新余美誉度和宣传新余旅游产品有着积极作用。2009年组织编制了3万余册新余旅游指南、6000册新余旅游导游词、1万份新余旅游地图,改版了新余旅游网,出版了《休闲旅游》杂志。先后参加了国家旅游局、省旅游局组织的各种促销活动,提高了新余旅游产品、旅游商品的知名度,旅游客源市场得到重大突破,近两年到仙女湖的外地游客特别是长沙、武汉等中部地区的游客显著提升。充分利用建设《江西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规划纲要》,着力打造赣西绿色精粹旅游线路的有利时机,加大与旅游线地区的区域合作,推进赣西旅游协作区工作机制,形成资源互补、信息互通、市场共拓、客源共享的利益共同体,确保合作的长效性,同时加强与吉安、井冈山的互助合作,打造“井冈山上唱红歌,仙女湖里唱情歌”的品牌。与中运长江武汉集团签订市场互动、客源互送的战略合作协定。

(六)加强行业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在加强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的同时,始终坚持把旅游软环境建设作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来抓,着力在全市上下营造“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良好氛围,全市的旅游发展软环

境建设不断优化。规范行业管理,不断提高旅游产业发展的服务水平。坚持依法治旅,建立和完善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机制,适时与公安、工商、卫生、文化等部门对宾馆、酒店、农家乐等经营场所进行监督检查,统一开展旅游综合执法,为旅游业发展营造宽松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同时,加强导游等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行业管理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促进了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此外,加强旅游安全监督管理,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营造了和谐的人文环境和优良的服务环境。

“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产业长足发展,但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宣传推广力度仍然不强,旅游知名度难以提高;体制机制创新不够,旅游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优势;政府引导投入不足,投融资渠道难以拓宽;旅游产业基础薄弱,要素结构不尽合理;旅游市场化转型较慢,产业链条有待延伸;旅游对新余形象驱动、品牌拓展、产业延伸、平台展示、环境改善、文化提升的贡献不够等。需要在加强旅游资源整合以形成特色、加强旅游企业联合以做大做强、加强部门配合以协调一致、加强旅游与文化的结合以提升旅游产品档次等方面下功夫。

二、新余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

(一)“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环境

1、国内形势。“十二五”期间是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关键时期,

是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时期,是全面深化旅游业改革开放,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攻坚时期。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旅游业已正式成为国家战略,为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十二五”期间,随着旅游消费日益大众化,国民经济扩大内需政策的强大拉动,国家重大战略的有力支撑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有力推动,我国旅游业将继续处于高速增长的新阶段,国内旅游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基础,迈入历史发展最好时期。

2、省内形势。为紧密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旅游局已将鄱阳湖生态旅游发展上升为国家旅游发展战略,省里适时提出突出发展生态旅游,全力建设鄱阳湖生态示范区,为我省生态旅游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2009年,全省旅游产业大省建设工作会议胜利召开,各地将旅游产业发展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大了支持力度,出台了很多配套政策和举措,旅游产业大省建设如火如荼。

3、市内形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2008年08月27日,颁布了《新余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意见的通知》,指出旅游业是促进我市实现“两个率先,一个努力”的动力产业,建设生态文明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先导产业,深化对外开放的窗口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大扶持旅游产业发展

的力度,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将我市建设成为中部地区著名的观光度假休闲旅游城市。

(二)“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旅游产业大省的战略部署和新余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精神,紧密围绕加快新余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中心,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四项原则,突出“山水游、文化游、工业游”三大主题,以“一湖情爱水,四座养生山”为主体,建设形象鲜明、各具特色、功能齐全、定位突出的旅游产品体系,重点加快仙女湖、大岗山、百丈峰、蒙山等休闲度假旅游区的开发进度;加强仙女文化、佛教文化、《天工开物》文化、红色文化、抱石文化这五种文化的研究,提高新余旅游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新余工业特色和优势,特别是新钢和赛维直接对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工业旅游;全力打造南昌——樟树——新余?仙女湖——宜春?明月山?温汤温泉——萍乡?安源?武功山——铜鼓?宜丰——靖安?三爪仑——南昌的赣西绿色精粹旅游线路;积极打造“仙女下凡地、江西五台山、中国太阳能城”三大品牌,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把新余建成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

(三)“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进一步整合提升中心城市的旅游功能,加大宣传

力度,加快重要旅游景区、新余城区仰天岗森林公园和旅游度假区的建设,着力加强周边旅游市场、教育旅游市场、自驾车旅游市场和商务旅游市场的开拓,逐步提升游客逗留时间和人均花费,推动旅游发展。既要数量扩张,也要质量效益提升。到规划期末,初步实现新余旅游在国内外游客数量方面有一定的增长,经济效益有一定的提升,使新余在国内旅游市场中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基本建成产业规模,产业效益和综合竞争力都具有一定优势的特色文化旅游城市,使新余成为中国最具仙女文化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2、产业目标:到2015年,全市旅游产业将力争实现“千百十”目标,即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1000万人次,年均增长20%,旅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占全市当年GDP的10%,年均增幅20%;旅游增加值占全市GDP的5%;期末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其中旅游直接就业人数1.5万人,间接就业8.5万人。

(四)“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基本原则

1、坚持大旅游理念。加强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组织协调和部门合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扩大产业规模,调整产业结构、挖掘产业潜力、完善产业体系,全面发展旅游大产业。

2、坚持大品牌战略。全市旅游产业要坚持以特色优势资源开发为基础,突出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及特色工农业观光旅游,强化宣传力度,创新营销方式,注重口碑传播,提高参与性和吸引力,

按照海外宣传重吸引、国内宣传重造势、市内宣传重动员的总体思路,大力宣传新余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大力宣传新余独特的区位优势、巨大的发展潜力、优越的投资环境和优良的人居环境,展现新余的蓬勃生机、发展活力和城市魅力,全面提高新余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新余旅游品牌。

3、坚持大区域合作。充分利用我市的交通条件、区位优势和全市旅游资源分布的特征,在旅游线路设计、旅游资源开发和市场培育注重横向联合。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纽带,推进新余旅游与长株潭核心区域及宜春、吉安等地的区域合作,开创资源共享、客源互动、市场共建的旅游新格局。强力依托赣西绿色精粹旅游圈,紧密联系赣中南红色经典旅游圈,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通过全方位合作,建立旅游产品链和旅游精品线路网络,把新余旅游纳入国际、国内精品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

4、坚持大产业配套。旅游业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以“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成为配套,形成功能齐全的产业链,以精品旅游开发为重点,大力推动宾馆、农家乐、餐饮,购物、娱乐、休闲、工艺品、农畜产品加工的配套开发,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促成新余旅游产品的日趋丰富、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服务功能的逐步完善。

5、坚持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应立足于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动态平衡的基础,使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一个整体,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性与资源的永续

利用。进一步营造生态优良、社会和谐的旅游大环境,牢固树立新余作为宜居山水生态旅游城市形象,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整治,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

(五)“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1、政府主导战略。政府主导战略是新余作为旅游后发地区实现赶超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在旅游产业化时期的关键性引导推动作用,强化政府引导,加强规划控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旅游政策保障体系和引导政策,营造良好旅游发展环境,促进资源整合,实现旅游业联动发展。

2、项目带动战略。实施项目带动发展战略,按照“规划一批,建设一批,运营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实现旅游项目建设滚动发展,以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推动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以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带动新余旅游业的全面发展。以休闲度假旅游为特色,创新和丰富全市旅游产品,加强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拓宽旅游投融资渠道。

3、优先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新余中心城市以及仙女湖、蒙山、百丈峰等旅游景区,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核心区域的功能,把休闲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推向市场,致力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整体形象,营造休闲城市氛围。优先建设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和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优先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拳头产品和核心品牌,包括高档休闲酒店业、健身休闲、宗教休闲、乡村休闲等领域。

4、市场拓展战略。培育旅游大产业和大市场,提高旅游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培育旅游投融资市场和旅游消费市场;以构筑旅游“一体化”经营服务体系为主线,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优化整合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打造一体化的综合性旅游产业服务链,建立科学化、现代化、规模化的旅游集团;抓住品牌形象建设这个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通过各种不同的传播途径宣传推广旅游精品,塑造独具个性魅力的城市旅游品牌。

三、新余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总体布局

(一)空间结构

牢固树立“旅游开发、规划先行”的理念,制定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合理安排旅游产业布局和要素建设,各相关产业在制定发展规划和年度规划的同时也要将旅游产业的要素进行安排并加以落实。各县区、管委会也要根据旅游产业发展新的要求,制定或修编本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要坚决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加强旅游规划管理。全市新建景区(点)要围绕《新余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飞鸟型”总体空间布局建设,加快本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完善各旅游功能区建设,防止盲目开发、短期行为和重复建设,确保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

“飞鸟型”总体空间布局,即以仙女湖和大岗山景区为“龙头”,以新余市中心城区为“核心”(含仰天岗),以北部蒙山区块(右翼)和东部百丈峰区块(左翼)。

1、新余西南部旅游功能区---龙头

由于该区域在新余的旅游业中举足轻重,是新余旅游的“龙头”。应做好做足“文化”与“休闲度假”文章,以仙女湖为载体,依托“七仙女下凡”的美丽传说,将自然风光与“仙女”文化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仙女下凡之地这一主题,提升景区文化品味,增加景区内休闲、娱乐功能,开发一批以休闲娱乐为特色的新的景区景点,将其打造成为中国最具仙女文化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2、新余市中心城区---核心

新余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应依托新余市中心城市强有力的旅游辐射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其经济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大力度做好对现有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改造,使本区成为未来新余旅游整体形象的核心代表。将其打造成为以集休闲、观光、旅居及综合服务为主的功能片区。

突出新兴生态工业城市特色,重点建设具有产业优势的钢铁工业、光伏产业、夏布工艺等工业旅游景区景点,着力打造工业观摩、商务考察、休闲购物等旅游产品,建成中国知名的现代工业旅游目的地。

3、新余北部旅游区片---右翼

充分利用蒙山等地的属华东地区密度最大溶洞群和昌坊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的资源条件,将其开发为溶洞观光为主的新形式旅游——溶洞探险旅游和自助式旅游、科考及农业休闲为主的区片。

4、新余东部旅游区片---左翼

本区是“飞鸟”两翼中的左翼,其旅游资源与上述区域旅游资源在功能上互补协调,渝水区要将这一区片建设为以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为主题的区片。以百丈峰森林公园的生态休闲,体验农家风味为主的乡村旅游,辅以度假养身的旅游方式作为补充,开展乡村旅游,体现农家农事,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完善罗坊会议中心纪念馆及以兴国调查为主题的红色旅游项目,带动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按照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的要求最终形成辐射樟树市、新干县的生态旅游区。

(二)功能分区

1、“生态新城”综合区

以新余城区与仰天岗为中心,突出都市文化、现代工业和自然生态特色,重点建设现代都市和休闲公园等景区景点,着力打造都市观光、商务考察、工业观摩、综合购物、休闲娱乐、生态养生、文化研修等旅游产品,建成全省一流的都市文化生态旅游区。

2、“创意山水”度假区

以仙女湖与大岗山为中心,以仙女文化、情爱文化为主题,突出一湖千岛特色,对景区资源全面整合提升,重点建设大型湖泊、山林等景区景点,着力打造亲水运动、养生养颜、文化创意、山水观光、国际会议、体育休闲、宗教朝觐、影视拍摄等旅游产品,建成具有全国知名度的水上风景游乐场、养生养颜胜地、“江南佛教圣地”、江西著名高尔夫球场。

3、“自然秘境”探幽区

以分宜蒙山洞村乡为中心,涵盖高岚乡、南港镇、双林镇等地区,创造性地开发颠覆传统的洞穴旅游产品和前所未有的洞穴度假产品,突出“玩洞”和“养生”的旅游新体验,致力于将“中国洞都”建设为个性鲜明的综合型旅游目的地,打造中国第一个超自然溶洞风光、提供各种反传统“穴居”体验的洞群旅游区。景区包括牛女洞天景区(“天上人间”神话洞天、溶洞星象奇观、洞内漂流、银河谷田园诗境)、穴居世界景区(世界第一“溶洞养生酒店”、中国第一家盐浴养生洞穴)、世外桃源景区(桃花岛休闲度假、开心农场、竹海运动探幽)等多个景点及综合线路。

4、“养生胜地”休闲区

以南安为中心,涵盖新溪的全部,姚圩、罗坊的部分,以百丈峰林场的绿色、古色为主色调,辐射周边的峡江、新干绿色景区带,包含罗坊会议纪念馆的红色旅游资源,衔接仙女湖的蓝色旅游资源,打造成以旅游业为主的三产发展平台,形成“唱响红色,恢复古色,走进绿色”的生动局面。重点景区包括百丈峰养生度假休闲区、罗坊会议纪念馆等。该旅游区定位为国内一流的观光休闲度假养生的生态景区,其中南安江流域发展定位为快乐老家、农耕文化长廊,即为乡村旅游、休闲、娱乐、鲜果采摘、品尝、垂钓、漂流、餐饮等为一体的农家乐;百丈峰景区的建设将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和乡村休闲结合在一起,建设国内一流的养生疗养基地、佛道文化研究基地、户外拓展教育基地。

(三)线路设置

1、四条主打线路(全国):

赣西绿色精粹旅游线:南昌----樟树----新余·仙女湖----宜春·明月山·温汤温泉---萍乡·安源·武功山---铜鼓·宜丰---奉新·靖安·三爪仑---南昌

江西休闲文化之旅:井冈山上唱红歌---仙女湖里唱情歌---明月山中泡温泉---武功山上打太极

江西湖光山色度假游线:庐山西海---八一南昌---新余仙女湖---宜春明月山

江西“天下养生”之旅:樟树·养生度假区---新余·百丈峰·分宜洞都---宜春·温汤温泉----萍乡·武功山

2、两条极品线路(市内):

(1)“一湖情爱水”中国情山爱水极品旅游线:“仙女湖再发现”两日游(观光系列:桃花岛、情人岛、名人岛、圣集寺、抱石文化旅游创意园,休闲系列:体育公园高尔夫球场、仙女湖影视基地)(2)“四座养生山”江西山水养生极品旅游线:仰天岗---蒙山----大岗山----百丈峰----仰天岗

3、三条黄金线路:

(1)新余城市精华一日游旅游线:抱石公园---城南商业街---北湖公园---仰天岗

(2)分宜仙女神洞两日游旅游线:仙女湖---大岗山亚林基地---蒙山“中国洞都”

(3)新余五彩东南一日游旅游线:罗坊会议纪念馆---百丈峰养

生度假地---南安乡村旅游示范点

4、十二条特色线路:

(1)人杰地灵之旅:抱石公园---天工开物博览城---严嵩洞---严嵩故里---万年桥---邓家大屋---黄子澄故里

(2)红色经典之旅:仰天岗烈士陵园---罗坊会议纪念馆---九龙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3)江南佛教寻踪之旅:崇庆寺---圣集寺---云峰禅寺

(4)漫步新余休闲之旅:抱石公园---北湖公园---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仰天岗国家森林公园---仙来湖公园---高新区中心公园(5)乡村发现之旅:昌坊---观巢镇---凤凰湾---双林镇

(6)老年养生之旅:大岗山---分宜洞都---百丈峰

(7)商务精英之旅:体育中心网球场---仙女湖高尔夫球场---九龙狩猎场

(8)壮志青春之旅:民间珍宝馆---江西自然科学博物馆---天工开物博览城---罗坊会议纪念馆---百丈峰军事教育基地

(9)工业考察之旅:新钢公司---城东高新开发区---下村工业基地---良山工业基地

(10)农业观光之旅:仰天岗现代农业科技园---百丈峰有机生态农业园---界水有机蔬菜基地---南安农场

(11)文化新余之旅:仙女湖---天工开物博览城---罗坊会议纪念馆---圣集寺---抱石公园

(12)美食购物之旅:城南商业街---新余特产超市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1)

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十二五”发展回顾 回顾公司“十二五”发展,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以精益生产管理深入扎根为目标,以车间班组建设为抓手,在保证产值产能的同时,完成了推进组织机构建设、加强行业标准顶层设计和规划、实施精益生产管理并努力拓展其外延等工作。 一、推进组织机构建设 “十二五”期间,公司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共设立生产运营部、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物资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设备工程部、行政事务部、财务部、安全保卫科,均由公司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直接领导,在整体工作运行上,达成了高效准确的管理目标。固体制剂一车间、固体制剂二车间、动力维护车间作为公司产能保证,由车间主任直接负责,车间主任配备工艺技术员、质量管理员、劳资核算员、设备管理员四大职能管理人员,该管理体系独立支持车间生产运作。 在后勤管理方面,公司依靠管理协调体系、后勤保障体系两大主体带动生产、保证发展。从生产的各个环节保证质量、控制成本。在生产中,严格要求过程控制,全面落实“三检制度”,确保流入市场产品的合格性。 二、加强行业标准顶层设计和规划 “十二五”期间,公司积极参与山西省内制药行业标准设计,努力投身我省生物制药科技项目工作。

通过小试工艺研究、中试、大生产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稳定性研究等,太原制药公司独立起草了“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产品质量标准,其中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公司自主研发技术,已申报专利。 三、实施精益生产管理 在全面推行精益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公司组建“精益生产管理小组”,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的特点,全面审视公司的组织运作,解决组织架构与组织运作的冲突。在整体运作方面,公司以管理流程为中心组建管理架构,对公司的部门进行重组,不断改善管理流程。 在不断打造精益样板的同时,目标管理体系逐渐建立并完善起来。通过目标管理工具的运用,管理逐渐以数字和事实为基础。通过系统的培训,公司全员将自身工作和公司目标对标,达成了工作系统化、理论化的目标。 6S的深入落实,保证了工作环境的整洁,同时也在挖掘“精益生产管理”精髓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作为集团“精益生产管理”的试点,太原制药公司在车间管理方面率先施行班前会、工作教导等多种管理形式,以“三件事情两张表”作为管理工作的抓手,提高了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车间员工的工作技能。 第二部分“十三五”面临形势 伴随制药行业政策的发布、执行,不能严格按照GMP规定生产的制药企业会面临倒闭风险。在政府不断提高制药企业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制药行业成熟度已经很高。面对更加规范化、严格化的政府管理现状,药品生产企业更加需要严格把关、保证质量,提高自身的管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哲觉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15) 为加快哲觉镇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两年提速发展目标,结合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立足我镇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在广泛征求干部和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一、基本现状与发展需求 (一)基本现状 哲觉镇位于乌蒙山脉腹地的威宁县,被称为威宁县“南大门”,距县城98公里,东邻麻乍乡,南边、西边接云南省,北靠黑石镇。总面积277.91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132个村民组,10678户,44448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05元。 我镇属典型的农业乡镇,实有耕地面积68000亩,林地面积38874亩,森林覆盖率56.7%。有机肥充足,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地势落差大,最高海拔哲觉村大竹箐梁子2290米,最低海拔新营村马家湾1576米,政府所在地哲觉镇车站组海拔2260米。根据山高谷深地形分为凉山、半凉山、河谷地带。农业立体气候明显,水资源丰

富,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为主。 我镇政府和群众结合土地资源及市场行情,广泛发展中药材种植,极力打造“国药之乡”。2011年种植半夏1663亩,鱼腥草3359亩,百合3316亩,魔芋2592亩,党参1395亩。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近15000亩。 (二)制约因素 1、发展意识滞后。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交通限制、信息闭塞等因素,哲觉镇农民谋事、创业的意识还不高,学科技、用技术的积极性还较低,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理念有待加强。 2、发展能力不足。一是发展资金不足。哲觉镇多项优势产业现已初具规模,规模化、产业化已经成为产业发展壮大的迫切需求,相应的资金需求量也日益增长,自筹能力的有限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二是产业化组织能力不强。村民普遍产业发展意识不强,对产业化的认识尚停留在表面,特别是产业化的组织能力欠缺,没有形成整体优势。 3、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全镇26个村集体经济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资金积累,难以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 (三)发展需求

无锡市“十二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 25页)

无锡市“十二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 25页)

无锡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目录 前言 (1) 一、“十一五”时期旅游业发展回顾 (2)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2) 1、全市旅游业总体运行情况良好 (2) 2、旅游接待能力与服务水平日益提升 (2) 3、文化旅游建设初具规模 (3) 4、旅游休闲度假名城打造初见成效 (3) 5、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 (3) (二)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 1、旅游品牌形象影响力和招徕力仍显不够 (3) 2、上规模、多功能、大容量的旅游区较少 (3) 3、旅游类型较单一,区域同质化现象较严重 (3) 4、旅游管理体制不顺,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4) 二、“十二五”无锡旅游业发展环境 (4) (一)国内外旅游业发展趋势与特点 (4) 1、旅游业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旺盛 (4) 2、中国旅游业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4) 3、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旅游区 (4) (二)旅游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5) 1、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 (5) 2、长三角区域规划中对无锡旅游业发展定位 (5) 3、“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 (三)规划依据 (6) 三、“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与战略思路 (6) (一)指导思想 (6) (二)发展定位 (6) (三)发展目标 (7) (四)发展战略 (8) 1、“旅游即城市”战略 (8) 2、创新驱动战略 (8)

3、资源整合战略 (8) 4、旅游国际化战略 (8) 5、区域合作战略 (8) (五)“十三五”展望 (8) 四、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9) (一)着力打造一个“旅游城” (10) (二)重点开发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两大精品系列 (10) 1、文化旅游精品系列 (10) 2、休闲度假旅游精品系列 (11) (三)全面提升大灵山、鼋头渚、惠山三大品牌景区 (11) 1、大灵山景区 (11) 2、鼋头渚景区 (11) 3、惠山景区 (12) (四)建设完善四大旅游休闲度假区 (12) 1、蠡湖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配套设施建设 (12) 2、太湖(环梅梁湖)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区 (12) 3、宜兴湖滏综合旅游休闲度假区 (13) 4、江阴华西村--滨江黄山旅游休闲度假区 (13) (五)优化发展五大旅游类型 (14) 1、整合观光旅游产品 (14) 2、丰富文化旅游产品 (14) 3、完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14) 4、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产品 (14) 5、提升商务会展旅游产品 (14) (六)旅游业支持保障系统建设 (15) 1、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产业配套 (15) 2、旅游市场开拓 (16) 3、旅游营销策略 (17) 4、旅游生态环境建设 (17) 5、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18) 6、环境影响评价 (18)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完整版

全国化工科学技术大会资料之二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 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二O—O年十月

目录 一、行业概况 (1) 二、行业科技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1) 三、产业发展科技需求分析 (14) 四、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及重点任务 (16) (一)指导导方针 (16) (二)总体目标 (17) (三)重点任务 (18) 五、技术重点方向 (22) 六、政策措施 (39)

前言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 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目前全行业总产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油和化工 大国。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 别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行业长期积累的矛盾日益凸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使我国率先实现 经济回升向好,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证明,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 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 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我国政府做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至45%。这些都对行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 “十二五”期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攻坚阶段,是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从“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 转变”的关键时期。制定并组织实施《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 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调整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增强行业竞争力,推动行业稳定较快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纲要》在总结“十一五”我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分 析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行业发展面临的科技需求基础上,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总体要求,充分吸纳《我

某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某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xx集团调整战略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加大资本投入、持速快速发展的五年。是不断增加积累、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打造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时期也是企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灵活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使企业在全球经营风暴中傲立市场。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长远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过五年努力奋斗,企业形成了以建材、地产和建筑为支柱的循环产业发展集群。2014年,实现企业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超1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以硅酸钙板和水泥、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已成为XX市最大的产业。房地产已成为XX市十强开发企业。信德建设成为XX市为数不多的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集团在XX市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社会的奉献名闻遐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

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明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弘洋集团现有建材、地产和建筑企业大都是关联企业,均有资源相互利用、相互补充、再生利用的循环功能和特性。为此,加快“十三五”时期集团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为了明确“十三五“时期集团发展方向,做到干有目标,赶有方向,经自下而上反复酝酿,征求意见,特编制宜昌弘洋集团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把弘洋集团建设成为XX市乃至湖北省产业规模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企业效益一流、社会贡献一流、员工待遇一流的民营企业集团。 二、总体思路及奋斗目标 (一)总体思路 根据集团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规模和发展趋势,未来五年总

区农业十二五规划

*****区农业十二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是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最快、运行质量效果最好的时期之一。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的目标,不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稳步地推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保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区实现发展战略的重要机遇期,必须紧紧抓住这次机遇,明确发展目标,突出建设重点,努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快速的发展。 一、指导思想及原则坚持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循环经济和节约型农业发展的道路,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继续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十二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坚持以下基本原

则: 1、坚持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粮食及农产品生产的原则。为满足全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供给的需求,根据资源条件,稳定发展小麦、玉米、棉花、油料及猪、鸡等农畜产品生产,保证全区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需总量的基本平衡。 2、坚持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原则。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低产田改造,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坚持以推广标准化技术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原则。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发展农产品生产的重点是进一步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发展无公害、绿色及有机食品生产,实施“品牌”战略,通过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坚持城乡统筹,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原则。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村和城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5、坚持发展循环经济与节约型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原则。针对资源约束日益增强,社会发展对农产品需求不断

公司五年发展规划模板

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xx集团调整战略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加大资本投入、持速快速发展的五年。是不断增加积累、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打造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时期也是企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灵活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使企业在全球经营风暴中傲立市场。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长远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过五年努力奋斗,企业形成了以建材、地产和建筑为支柱的循环产业发展集群。2014年,实现企业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超1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以硅酸钙板和水泥、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已成为XX市最大的产业。房地产已成为XX市十强开发企业。信德建设成为XX市为数不多的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集团在XX市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社会的奉献名闻遐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明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弘洋集团现有建材、地产和建筑企业大都是关联企业,均有资源相互利用、相互补充、再生利用的循环功能和特性。为此,加快“十三五”时期集团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为了明确“十三五“时期集团发展方向,做到干有目标,赶有方向,经自下而上反复酝酿,征求意见,特编制宜昌弘洋集团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把弘洋集团建设成为XX市乃至湖北省产业规模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企业效益一流、社会贡献一流、员工待遇一流的民营企业集团。 二、总体思路及奋斗目标 (一)总体思路 根据集团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规模和发展趋势,未来五年总体思路是:加快发展做强建材业;超常发展做精地产业;持续发展做大建筑业,统筹发展做好辅助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形成资源循环、全面提升弘洋综合实力。

丽水市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丽水市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 丽水市人民政府 2013年12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生态精品现代农业规划总则 (3) 一、规划背景 (3) 二、规划范围 (3) 三、规划时序 (4) 四、规划原则 (4) 五、规划依据 (5) 第二章生态精品现代农业现状评价 (7) 一、生态精品农业资源优势 (7) 二、生态精品农业产业基础 (8) 三、生态精品农业潜力分析 (9) 四、生态精品农业发展风险 (10) 第三章生态精品现代农业目标定位 (12) 一、战略目标 (12) 二、战略定位 (12) 三、战略思路 (12) 四、战略举措 (13) 五、主要指标 (17) 第四章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布局规划 (19) 一、生态精品农业区域布局 (19) 二、生态精品农业产业规划 (21)

第五章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重点 (94) 一、特色优势精品生产基地建设 (94) 二、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 (98) 三、生态休闲养生农业建设 (105) 四、特色农产品专业交易市场建设 (115) 五、特色农业节庆活动与农业文化建设 (119) 六、现代农业综合体建设 (125) 第六章生态精品现代农业保障措施 (129) 一、优化政策环境,创新体制机制 (129) 二、合力培育主体,加大农业投入 (129) 三、强化科技创新,培养人才队伍 (130) 四、广泛宣传营销,营造良好氛围 (131) 五、加强组织领导,推进产业联动 (132)

前言 生态农业是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农业,被认为是继石油农业之后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丽水发展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就是以丽水好山好水好空气、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生产高品质的绿色生态农产品为重点,以传统农耕文化、现代管理手段、科技成果为支撑,以产品分级精选包装加工为重要环节,以现代流通业态为载体,是面向城乡居民品质消费的现代农业产业形态。抓住生态文明兴起的历史机遇,顺应现代人追求健康品质的历史潮流,以山区的特色和优势参与区域分工、合作,是推进丽水生态精品农业发展的有益探索。 以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引领生态农业发展,一是大势所趋,与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宗旨相一致。丽水立足特优生态生产特质农产品,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进入生态农业阶段。二是竞争驱动,是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现实选择和历史承当。发展“特优特质”丽水生态精品农产品,就是将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内化为丽水农产品的竞争力和溢价载体,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丽水农业的竞争力。三是主体促动,农民需要以生态精品农业发展为主渠道求增收。作为农民最主要来源的家庭经营性收入,迫切需要通过生态农业发展,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提升产品品质,延长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 丽水生态精品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确定三大战略定位:一是全面打造中国生态精品农业之都,通过创新驱动、特质竞争,使丽水成为中国生态精品农产品的生产中心、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二是全面建设秀山丽水大森林,以生态优势将丽水打造成为全国农业休闲养生基地。三是弘扬“三农”文化,以农业多功能、多目标的开发利用,促进农民增

翠屏区“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翠屏区“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宜宾市翠屏区“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宜宾市翠屏区旅游局 二〇一〇年十月

目录 目录 (1) 一、“十一五”翠屏区旅游业取得的成绩 (2) (一)旅游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2) (二)旅游产业规模日益壮大 (2) (三)旅游市场开发取得成效 (3) (四)乡村旅游发展跨上台阶 (4) (五)旅游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4) 二、“十二五”翠屏区旅游业面临的形势 (5) (一)发展的机遇和条件 (5) (二)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6) 三、“十二五”翠屏区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战略 (6) (一)指导思想 (6) (二)奋斗目标 (7) (三)发展战略 (7) (四)空间布局 (8) 四、“十二五”翠屏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8) (一)加快中心城区旅游开发,打造旅游目的地 (8) (二)加大乡村旅游开发,拓展旅游发展空间 (9) (三)深化古镇旅游开发,丰富旅游活动内容 (10) (四)重视旅游项目建设,提高策划包装水平 (10) (五)加强市场宣传营销,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11) (六)加强行业规范管理,提升旅游软实力 (12) 五、“十二五”翠屏区旅游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12) (一)强化旅游政策支持 (12) (二)加大旅游资金投入 (12) (三)创新旅游管理体制 (13) (四)加强人才教育培训 (13)

宜宾市翠屏区是宜宾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美誉,具有2190年建城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十二五”是翠屏区加快建设“领跑川南、跨越追赶的科学发展先行区”的关键时期,也是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区的关键阶段。制订并实施《宜宾市翠屏区“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区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一五”翠屏区旅游业取得的成绩 (一)旅游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2006年第四届四川旅发大会以来,翠屏区旅游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全区2006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50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04亿元;2007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24.6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71亿元;2008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58.5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80亿元;2009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491.2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16亿元,相当于全区GDP的9.2%。全区旅游总收入年均递增率达到20%。今年前三季度,已接待境内外游客563.8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55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31.10亿元的82%。

军工企业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制定要点

军工企业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制定要点 军工行业主要是由航空航天工业,船舶制造业,核工业,电子工业和兵器工业等子行业构成。从我国军工产业发展情况来看,1999-2014年,我国军费支出持续较快增长,2014年中国军费预算占GDP的比重预计为1.32%,说明了中国军工具有蓬勃发展的前景。 “十三五”期间,军工行业将面临重要的发展时期,军工企业要善于把握机遇,科学制定切合发展实际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仁达方略为多家军工企业提供了深度的咨询,对军工行业的发展热点和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的理解,认为军工企业制定十三五规划,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 首先,全面回顾“十二五”的发展情况,总结发展经验。 企业应回顾“十二五”期间在市场开发、业务发展、投资布局、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梳理集团积累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以确定“十三五”规划方向。在这一阶段的总结回顾过程中,企业可以从自身角度审视自己的优势资源及不足之处,从而为制定下一阶段规划奠定基础。 其次,深入分析行业发展环境。 企业应分析宏观环境中政策因素,思索新常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评估行业的市场情况、竞争情况。既考虑行业热点,也深入探索行业内存在的问题,力求全面客观了解行业整体发展环境。 政策因素。07年以来国家推出政策推动军工企业改革,借助资本

市场的力量为国内军工产业做出巨大贡献,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活力。2015年1月23号,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会议强调了安全性在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重要性,为军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长期的支撑。 行业热点。比如,在国企改革和产业升级大背景下,军民深度融合代表着未来军工行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军工科研院所的改制尤其受到关注。科研院所是各大军工集团最优质的资产,其高精尖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如果这些科研院所改制注入上市公司,将是提升军工上市公司盈利的重大举措。除此之外,资产证券化也是军工行业的发展热点之一。 存在问题。虽然我国军工产业发展迅速,却一直存在结构性问题,其中一点就是国有资本在行业占比过大,国有企业在军工产业的地位不可撼动,这样的产业结构极大地削弱了行业竞争性,对行业的创新力和发展潜力都产生了较大制约。 第三,确定企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 企业应借鉴“十二五”的经验与教训,本着科学合理、符合实际、适应快速发展需求的原则确定企业的发展思路与目标。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军工企业只有推进国企改革,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现代企业制度,有效执行军民融合,提升资产证券化,才能立于基业长青之地。 具体来说,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探讨未来的发展思路,如: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对军工工业改革进行整体的规划,积极推

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全面部署“十二五”农业科技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编制本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一)农业科技发展处于新的起点 “十一五”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农业科技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为“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连年增产,菜篮子产品保障充分,农民持续增收。培育主要农作物新品种2600多个,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粮食总产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成功研制和推广应用一批畜禽疫苗药物,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规模化健康养殖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十一五”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农业科技已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科技发展道路取得重要进展。“十一五”期间,立足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构建50个农产品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和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有效引导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要素向农业生产集聚;立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质提升行动,推广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重大实用技术,促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立足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重大培训项目,重点加强种养大户、农机手、防疫员和农村经纪人、专业合作社领办人等培训,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立足提高农业科技管理效能,探索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完善联合协作、稳定支持的运行机制,营造广大科技人员安心工作、潜心研究、热心服务的良好氛围。 我国农业科技的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着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取得了超级稻、转基因抗虫棉、矮败小麦、禽流感疫苗等一批世界领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我国农业科技的竞争力显著提高。顺应农业科技工作国际化趋势,围绕人畜共患疫病、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科技问题,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根据国内发展需要,在强化资源和产品引进的基础上,加大技术引进、智力引进力度。发挥我国农业科技优势,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杂交水稻、生物疫苗、小型农机具等一批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国际化应用,我国农业科技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二)农业科技发展面临新的需求

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通辽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草案) 通辽市旅游局 《通辽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组 二〇一〇年六月

第一章通辽市“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回顾 一、“十一五”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思路,增加资金投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步伐。旅游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思路,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制定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编制了通辽市、部分旗县市区旅游发展规划及部分景区景点规划;强化旅游基础设施、旅游配套设施及景区景点建设,推出9条旅游精品线路,全市旅游格局基本形成;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努力打造通辽旅游品牌,树立通辽旅游整体形象;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了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依法治旅,营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十一五”期间,全市旅游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旅游经济持续增长。接待国内外游客从2006年的142.4万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270万人次,旅游收入从2006年的16.26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50亿元。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十分注重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在历次产业结构调整中,都始终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成立了以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市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划分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进一步加强了政府对旅游业工作的领导,强化了领导小组的地位和作用,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工作重点。2006年市委、市政府提出“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旅游支柱产业地位,努力打造具有浓郁蒙古族风情的草原旅游观光和休闲娱乐精品项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通辽市旅游管理条例》。两个重要文件的出台对于我市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同年,通辽市旅游协会正式成立,同时成立旅游饭店分会、旅游景区分会。2007年,市委、市政府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推进和谐通辽建设的高度提出了“把旅游业作为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的龙头产业”的指 导思想,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和远景规划中都把旅游业定位为我市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而确立了旅游产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标志着全市旅游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报告

公司 “十三五”发展规划 二○一六年十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发展基础 (2) 一、经济指标稳增长 (2) 二、战略布局促发展 (2)

三、自主创新上台阶 (3) 四、市场开拓创新高 (4) 五、管理水平显成效 (4) 六、存在的不足 (5) 第二章发展环境分析 (9) 一、市场环境分析 (9) 二、同行业对标分析 (10)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1) 第三章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 (14) 一、指导思想 (14) 二、发展思路 (14) 三、发展目标 (14) 第四章保障措施 (17) 一、抢占市场 (16) 二、增加产能 (17) 三、储备人才 (17) 四、科技创新 (18) 五、狠抓成本 (18) 六、确保安全质量 (19) 七、文化建设 (19) 八、加强党建 (20) 结束语 (21)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前言 “十三五”时期(2016年—2020年)是公司实现管理提升、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重点发展时期,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对企业统筹规划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意义重大。本规划深入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十八届五中全会、集团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的精神和要求,明确了企业“十三五”时期方向性、整体性、全局性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保障措施等内容,是“十三五”时期公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是企业快速转型壮大并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时期。公司紧紧围绕股份公司总发展战略、“十二五”发展规划及集团公司制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业务结构调整,细化管理责任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前进步伐,坚持三个市场齐头并进,实现产业链无缝对接,公司社会影响力、竞争力得以大幅提升。 一、经济指标稳增长 2015年各项任务目标的胜利完成,为实现企业“十二五”发展目标画上圆满句号。五年来,累计新签合同额15.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42.3%、30.67%。企业总资产、净货币资金存量分别由期初的 4.11亿元和9255.2万元增长到6.4亿元、1.13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27%、3.86%。十二五末和期初相比,各项经济指标实现大幅增长,一年一个小台阶,五年实现大跨越。 二、战略布局促发展 “十二五”期间,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集团公司制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以及《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战略纲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和“求好、求快、求实”的总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做强做大为重点,以求真务实为抓手,着力处理开拓经营与防范风险、做强优势与补好短板、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的关系,

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豫政办〔2011〕8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 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二日 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谋划我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效2006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坚持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牢牢抓住农业农村工作不放松,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启动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深入调整农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实现了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2010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543.7亿公斤,连续5年稳定在500亿公斤以上,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连续11年居全国首位。畜牧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638.38万吨,禽蛋产量达到388.6万吨,奶产量达到290.9万吨,均居全国前列。特色经济作物产量实现快速增长,油料、蔬菜、水果、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540.72万吨、6624.26万吨、767.33万吨、99.4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20.3%、18.7%、38.1%和9 2.3%。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0195.88万千瓦,比2005年增长28.5%。

十三五国家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十三五国家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索引号:000014349/2016-00252主题分类:商贸、海关、旅游\旅游 发文机关:国务院成文日期:2016年12月07日 发文字号:国发〔2016〕70号发布日期:2016年12月26日 国务院关于印发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6〕7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6年12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把握机遇迎接大众旅游新时代 第一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成就 专栏1“十二五”旅游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第二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机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我国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有利于旅游业成为优势产业。旅游业具有内生的创新引领性、协调带动性、开放互动性、环境友好性、共建共享性,与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将进一步激 发旅游业发展动力和活力,促进旅游业成为新常态下的优势产业。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和更为有利的产业政策,促进增加有效 供给,促进中高端产品开发,优化旅游供给结构,推动旅游业由低 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提升。 旅游业被确立为幸福产业有利于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旅游业作为惠民生的重要领域,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将推动各级政府更 加重视旅游业发展,促进更多的城乡居民参与旅游,带动企业投资 旅游,旅游业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良好外部环境有利于我国旅游业发展。全球旅游业将持续稳定发展,增速将继续高于世界经济增速。亚太地区旅游业保持强劲增长,全球旅游重心将加速东移,我国旅游业发展处于较为有利的国际环 境之中。 “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处于黄金发展期、结构调整期和矛盾凸显期,也面临不少挑战。主要是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与综合 产业和综合执法的要求不相适应,政策环境有待优化;旅游基础设施 和公共服务明显滞后,补短板任务艰巨;游客的文明素质和从业人员 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市场秩序有待规范等。这些问题要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加以解决。 第三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趋势 “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需求品质化。人民群众休闲度假需求快速增长,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个性化、特色化旅游产品和 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旅游需求的品质化和中高端化趋势日益明显。

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vdΓ?ǔeê q

? ? q 8 ] ? @ q q) S??; Ф Ф9? ?e @ pJ?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2016-2025)

目录 一、公司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总体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管理架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回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十二五”取得的成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十二五”存在的不足.....................................................................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环境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世界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中国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地缘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 行业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竞争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公司内部要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公司外部要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SWOT矩阵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 SWOT矩阵分析推导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企业愿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目标定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发展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支撑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组织战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经营战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市场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投资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财务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