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桥梁通用图-箱梁

公路桥梁通用图-箱梁

公路桥梁通用图-箱梁

公路桥梁通用图

(箱梁系列) 交通部专家委员会等编制

为进一进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设计理念,提高设计水平,贯彻“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的设计理念,保证量大面广的中小跨径公路混凝土桥梁结构的设计,建造的安全度,实现中小跨径桥梁设计施工的标准化,生产机械化和工厂化,使之具有良好的可维修性和可更换性。交通部专家委员会组织全国20多家公路甲级设计企业,主要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桥梁通用设计规范》JTG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等现行标准规范,编制了公路桥梁上部结构系列设计通用图本系列通用图的内容含盖了装配式先张法或后张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简支和简支变连续体系)和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简支和简支变连续体系),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型连续梁,现浇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混凝土连续梁等上部结构形式。

参编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中交公路规划设计研究院中交桥梁技术有限公司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广西交通规划设计院辽宁交通勘测设计院陕西省公路勘察设计院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江西省交通设计院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云南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吉林省公路勘察设计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青海省公路科研勘测设计院等

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大八开共20分册定价:5700.00元半价2850.00元

桥梁下部结构通用图计算书

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概况及基本设计资料 (1) 1.1 项目概况 (1) 1.2 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 (1) 1.3 基本计算资料 (1) 第二部分上部结构设计依据 (3) 2.1 概况及基本数据 (3) 2.1.1 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 (3) 2.1.2 技术指标 (3) 2.1.3 设计要点 (3) 2.2 T梁构造尺寸及预应力配筋 (4) 2.2.1 T梁横断面 (4) 2.2.2 T梁预应力束 (5) 2.2.3 罗望线T梁构造配筋与部颁图比较 (6) 2.3 结构分析计算 (6) 2.3.1 活载横向分布系数与汽车冲击系数 (6) 2.3.2 预应力筋计算参数 (6) 2.3.3 温度效应及支座沉降 (7) 2.3.4 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计算分析 (7) 第三部分桥梁墩柱设计及计算 (8) 3.1 计算模型的拟定 (8) 3.2 桥墩计算分析 (8) 3.2.1 纵向水平力的计算 (8) 3.2.2 竖直力的计算 (9) 3.2.3 纵、横向风力 (10) 3.2.4 桥墩计算偏心距的增大系数 (11)

3.2.5 墩柱正截面抗压承载力计算 (12) 3.2.6 裂缝宽度验算 (13) 3.3 20米T梁墩柱计算 (13) 3.3.1 计算模型的选取 (13) 3.3.2 15米墩高计算 (14) 3.3.3 30米墩高计算 (18) 3.4 30米T梁墩柱计算 (22) 3.4.1 计算模型的选取 (22) 3.4.2 15米墩高计算 (23) 3.4.3 30米墩高计算 (27) 3.4.4 40米墩高计算 (32) 3.5 40米T梁墩柱计算 (36) 3.5.1 计算模型的选取 (36) 3.5.2 15米墩高计算 (37) 3.5.3 30米墩高计算 (41) 第四部分桥梁抗震设计 (47) 4.1 主要计算参数取值 (47) 4.2 计算分析 (47) 4.2.1 抗震计算模型 (47) 4.2.2 动力特性特征值计算结果 (48) 4.2.3 E1地震作用验算结果 (49) 4.2.4 E2地震作用验算结果 (49) 4.2.5 延性构造细节设计 (51) 4.3 抗震构造措施 (53)

桥梁公用构造图设计说明

说明

一、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 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06) 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F71-2006) 7.《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D80-2006) 8.《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327-2004) 9.《公路桥梁养护规范》(JTGH11-2004) 1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12.《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 13.《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F81-01-2004) 14.《混凝土灌注桩用钢薄壁声测管及使用要求》(JT/T705-2007) 15.《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04) 16.《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JT/T663-2006) 17.《公路桥梁盆式支座》(JT/T391-2009) 1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19.《耐候结构钢》(GB/T4171-2008) 20.《碳素结构钢》(GB/700-2006) 二、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标准及指标表 80km/h、100km/h设计速度的平面设计线为路基边缘线,120km/h设计速度的平面设计线为路基边缘外0.25m位置。 对于设计速度为80km/h、100km/h的高速公路,路线平面设计线距离桥梁边缘 0.25m;对于设计速度为120km/h的高速公路,路线平面设计线距离桥梁边缘0.50m。 三、主要材料 原材料应有供应商提供的出厂检验合格证明书,并应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规定的检验项目、批次规定,严格实施进场检验。 1.混凝土 1)水泥:应采用品质稳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碱含量不宜大于0.60%,熟料中C3A含量不应大于8.0%。其余技术要求尚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规定,不应使用其它品种水泥。

公路桥梁施工图设计指引

公路桥梁 施工图设计指导桥梁设计部二O一三年五月

第一章桥涵设计 一、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指标 1、路基宽度参见“路基扩建宽度分布示意图(一)~(二)”,桥梁标准宽度主要为 52m和 42m两种,同时结合相应上部结构横向布置图一起使用。主线桥涵的汽车荷载等 级:公路-I级;被交路,高速及一级公路:公路-I级,二级公路以及三、四级公路:公 路-II级;四级以下:公路-II级乘以 0.75系数采用。 2、地震作用:地震动峰值加速 度等于0.05g,相当于基本地震烈度为 VI度,特大桥及隧道等大型或重点工程按 VII 度设防。 二、设计深度 1、普通大桥、互通匝道桥及等级路分离式桥(线外桥)设计内容包括: 1桥位平面图(分离式立交桥应包含被交路平纵数据及图纸) 2全桥工程数量表 3桥型布置图(绘出结构分联示意图) 4梁(或板)平面布置图(含弯斜桥的布置方法示意,直线桥梁无此图) (5)箱梁一般构造图、钢束布置图、钢筋布置图等(非预制结构绘制,预制结构统一绘制通用图) (6)桥台一般构造图及相应钢筋布置图(钢筋图包括肋板、承台、桩基或扩大基础钢筋图;台帽、座板、支座垫石、耳背墙、牛腿、挡块、U台侧墙钢筋图及 U台台后排水统一绘制通用图) (7)桥墩一般构造图及钢筋布置图(一般构造图应标示出控制点标高、支座垫石位置及布置大样、地面横向地面线;钢筋图包括墩柱钢筋图、系梁钢筋图、承台钢筋图、桩基或扩大基础钢筋图;墩帽、支座垫石、挡块钢筋图统一绘制通用图) 一桥台锥坡布置图 一墩台基础坐标示意图 2、特殊大桥及匝道桥,除上述图纸外,应有: 一特殊结构相关图纸 一施工工序图 一对拆除重建桥梁要理顺新旧桥桩基础相对关系,桩基的利用原则。 3、需要拼接的桥梁,在拼接之前,原则上不能切除原桥防撞栏,除上述图纸外,

最新匝道桥设计原则

匝道桥设计原则

公路桥梁通用图 《互通内匝道桥8.5m、10.5m、12m、15.5m桥宽n×25m、n×30m (n=3、4、5)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上部结构通用图》编制 设计原则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交通设计研究院 二OO八年

公路桥梁通用图 《互通内匝道桥8.5m、10.5m、12m、15.5m桥宽n×25m、n×30m (n=3、4、5)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上部结构通用图》编制设计原则 设计负责人: 室(所)技术负责人: 处总工程师: 院总工程师: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交通设计研究院 二OO八年

一、设计依据 1、根据领导对“匝道桥8.5m、10.5m、12m、15.5m桥宽n×25m、n× 30m(n=3、4、5)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通用图立项申请”的 批复意见,开展公路桥梁通用图设计,编制本设计原则。 2、有关规范: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3、充分收集交通院及其他设计单位设计图作为本次通用图编制参 考。 二、设计内容 匝道桥8.5m、10.5m、12m、15.5m桥宽n×25m、n×30m(n=3、4、5)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上部结构通用图。 三.主要技术标准及参数 (一).技术标准 1.荷载等级:公路—I级,城—A级 2.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 (二).主要参数: 1)混凝土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梁体采用C50混凝土。 2) 钢材

道路桥梁设计通用设计规范 (1)

与梁肋整体连接的板,在计算支点截面和跨中截面弯矩时,其计算跨径取梁肋之间的距离。 由于板厚与肋高之比小于1/4,支点弯矩取,跨中弯矩取(当大于1/4,支点弯矩取,跨中弯矩取)M为简支梁求得的跨中弯矩。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一、总则 1、安全等级; 2、特大、大、中、小桥及涵洞分类; 标准跨径:梁式桥、板式桥以两桥墩中线之间桥中线长度或桥墩中线与桥台台背前缘线之间桥中线长度为准;拱式桥和涵洞以净跨为准。重要是指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国防公路上及城市附近交通繁忙公路上的桥梁。 二、术语 1、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频遇值效应的组合; 2、作用长期效应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准永久值效应的组合; 三、设计要求 1、桥涵布置:公路桥涵的设计洪水频率; 2、桥涵孔径 3、桥涵净空:净空高度,高速公路和一级,二级公路上的桥梁应为5米,三、四级公路上的桥梁应为米。

4、立体交叉跨线桥桥下净空应符合下列规定; 5、车行或人行天桥的宽度; 6、桥上线形及桥头引道; 7、桥面铺装、排水和防水层; 8、养护及其他附属设施。 四、作用 可变作用应根据不同的极限状态分别采用标准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其代表值; 可变荷载不同时组合表:汽车制动力,流水压力,冰压力,支座摩阻力; 多个偶然作用不同时参与组合。 4.1.6永久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表;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的分项系数,取;当某个可变作用在效应组合中其值超过汽车荷载的分项系数应采用汽车荷载的分项系数,对专为承受某作用而设置的结构或装置,设计时该作用的分项系数取与汽车荷载同值;计算人行道板和人行道栏杆的局部荷载,其分项系数取与汽车荷载同值。在作用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风荷载外的其他的可变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取,但风荷载的分项系数取;在作用效应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的其他可变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当永久作用与汽车荷载和人群荷载(或其他一种可变作用)组合时,人群荷载(或其他一种可变作用)的组合系数取;当除汽车荷载(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尚有两种其他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

公路桥梁通用图-8米板说明-公路-Ⅰ级

说明 一、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 本通用图编制主要依据: (一)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四)《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五)《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G D81-2006) 二、技术指标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桥上部构造(1m板宽)技术指标表 三、主要材料 (一)混凝土 1.水泥:应采用高品质的强度等级为62.5、52.5、42.5的硅酸盐水泥,同一座桥的板梁应采用同一品种水泥。 2.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碎石宜采用锤击式破碎生产。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0mm,以防混凝土浇筑困难或振捣不密实。 3.混凝土:预制板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重力密度γ=26.0kN/3m,弹性模量为E=3.0×4 10MPa;现浇整体化混凝土(铺装层)强度等级采用C40,重力密度γ=24.0kN/3m,弹性模量为E=3.25×4 10MPa;有条件时,铰缝混凝土可选择抗裂、抗剪、韧性好的钢纤维混凝土;桥面铺装采用沥青混凝土,重力密度γ=24.0kN /3m。 (二)普通钢筋 普通钢筋采用R235和HRB335钢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1991)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的规定。 凡需焊接的钢筋均应满足可焊性的要求。 本册图纸中R235钢筋主要采用了直径d=10mm一种规格;HRB335钢筋主要采用了直径d=10、12、16、18mm四种规格。 (三)其他材料 1.钢板: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1988)规定的Q235B钢板。 2.支座:可采用板式橡胶支座,其材料和力学性能均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四、设计要点 (一)本通用图以简支板桥为基本结构,采用桥面连续结构,连续长度综合桥梁总体布局而定。 (二)上部行车道板汽车荷载横向分配系数,跨中采用铰接板梁法理论计算,支点采用杠杆法计算。斜交板考虑角度对横向分配系数的影响。

桥梁设计要点

桥梁设计要点 一、结构计算要点 1、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第1.0.6条要求,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市政桥涵据此采用设计基准期100年,各类主要构件及其使用材料应保证其设计基准期要求。 2、汽车荷载根据道路、公路等级分别采用公路-I级、公路-II级,特殊荷载根据业主要求确定。桥梁设计安全等级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第1.0.9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重要性系数根据设计安全等级确定。设计中注意按照单孔跨径确定,对多孔不等跨径桥梁,以其中最大跨作为判断标准,同时在设计中结构重要性系数应大于等于1.0。 3、抗震设计标准:青岛市桥梁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其他地区及有特殊要求桥梁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附录A规定的烈度和地震加速度,结合桥梁抗震规范和实施细则进行抗震设计。 4、环境类别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1.0.7条确定,并按照要求提出相应的耐久性的基本要求。 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根据环境类别确定,详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9.1条,当受拉区主筋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

应在保护层内设置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100mm的钢筋网(主要用于承台下层)。 6、护栏防撞等级根据《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规范》(JTG D81-2006)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确定,中央隔离墩预制长度4米。设计规范需要在桥梁设计说明依据中列出。 7、桥涵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其中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不应遗漏挠度计算和预拱度设置。 8、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应根据规范进行正截面和斜截面抗裂验算,并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6.3条的规定。 9、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和B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裂缝宽度,应按作用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影响进行验算,其宽度限制根据环境类别确定,详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6.4.2条。 10、 T形截面梁的翼缘有效宽度和箱形截面梁在腹板两侧上下翼缘的有效宽度应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4.2.2条和4.2.3条进行断面折减。各类受力筋应布置在有效宽度范围内。 11、由于日照正温差和降温反温差引起的梁截面应力,可按附录B计算。竖向日照温差梯度曲线可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第4.3.10条计取,桥面混凝土铺装层不计入温度梯度,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厚度大于10cm的按照14度计算。

桥梁下部结构通用图计算书

桥梁下部结构通用图计 算书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概况及基本设计资料项目概况 贵州省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罗甸至望谟段,主线全长公里,项目地形起伏大,山高坡陡,地质、水文条件复杂,桥梁工程规模大,高墩大跨径桥梁较多,通过综合比选,考虑技术、经济、结构耐久、施工方便、维修便利及施工标准化等因素。主线普通桥梁结构主要选择20m、30m、40m装配式预应力砼T梁。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项目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项目起点~K22+400路段为,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路线长度约)。 K22+400~项目终点路段为,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路线长度约)。6度区与7度区分界点位于罗甸县罗苏乡纳庆村,属第LWSJ-1标范围。 按照桥梁相关规范要求,对位于7度区内的桥梁需进行抗震计算及抗震措施的设置。桥梁通用图设计计算时,需充分考虑桥梁的抗震要求。 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06-2004)(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以下简称《规范》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坞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6)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 (7)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基本计算资料 (1)桥面净空:2x净米、净米 (2)汽车荷载:公路Ⅰ级,结构重要系数 (3)设计环境条件:Ⅰ类

公路桥梁设计指导原则(常规结构)Word 文档

公路桥涵 设计文件指导原则 (暂行版) 武汉鑫九通道桥设计公司桥涵组 二〇一四年七月

一、设计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6、《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 7、《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07年10月1日); 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 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 D81-2006); 10、《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 D80-2006); 11、《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B07-01-2006); 12、《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 13、《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 J22-2008); 14、《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 F81-01-2004)。 二、桥涵设计标准及设计指标 1、荷载等级:公路-Ⅰ级(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公路-Ⅱ级(二级公路及 三、四级公路);四级公路以下在公路-Ⅱ 级的基础上乘以0.75系数。 2、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P=1/300、大、中、小桥及涵洞P=1 /100。 3、结构安全等级:特大、大桥为一级,中、小桥二级,涵洞为三级。 4、地震作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于0.05g,相当于基本地震烈度为Ⅵ 度,特大桥及隧道等大型或者重点工程按Ⅶ 度设防。 三、设计深度 1、普通大桥、互通匝道桥及等级路分离式桥设计内容包括: (1)、桥位平面图(分离式立交桥应包含被交路平纵数据及图纸); (2)、桥位地质纵断面;

全国注册咨询师继续教育桥涵标准图试卷及答案100分——含9套题汇总

全国注册咨询桥涵标准图试卷及答案满分 (含9套题汇总)几乎囊括所有题型,值得下载保留 100分 一、单选题 1.按一定桥梁宽度设计的装配式公路桥梁通用图可以延伸应用到其他桥梁宽度的情况否?() A.可以 B.可以延伸到一定桥面宽度增加的桥梁上 C.不可以 D.可以延伸应用到桥面宽度减少的场合 用户答案:[B] 得分:20.00 2.适当增加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A.是 B.不是 C.无法确定 用户答案:[A] 得分:20.00 3.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中公路桥涵结构设计用的汽车荷载设计标准为哪个?() A.公路-Ⅰ级和公路-Ⅱ级 B.汽车-超20级、汽车-20级等 C.汽车-超30级、汽车-30级 用户答案:[A] 得分:20.00 4.适当增加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A.是 B.不是 C.无法确定 用户答案:[A] 得分:20.00 5.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的设计可否不考虑桥面铺装层(找平层)参与结构的整体受力?()

A.可以 B.不可以 C.需要考虑一定厚度的混凝土找平层参与结构的整体受力分析 用户答案:[A] 得分:20.00 二、多选题 1.标准化工作的社会作用()。 A.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B.便于前期研究 C.促进技术进步 D.方便施工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0 2.公路桥涵的设计标准化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 A.预应力混凝土板 B.预应力混凝土T梁 C.钢波纹管涵洞 D.钢主梁混凝土桥面板的叠合梁 E.钻孔灌注桩 F.伸缩装置 用户答案:[ABCDEF] 得分:20.00 三、判断题 1.我国公路桥涵设计用的车辆荷载标准历经多次变化,标准图或通用图的变化赶不上标准规范的变化,没必要费尽周折地搞标准图或通用图。()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40.00 2.现在设计技术先进了,人员素质提高了,加上业主对设计的要求多而具体,可以不需要标准化的标准图或通用图。() Y.对 N.错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设计规范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设计规范 篇一:dJTGD60-201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新规范删减列表及疑问探讨 JTGD60-2015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新规范删减列 表及疑问探讨 1.0.4、设计使用年限(新增) 桥涵主体结构和可更换部件的使用年限提出明确要求。 1..0.6、增加抗风、抗震、抗撞设计要求。 3.1.2、公路桥涵线形设计:(引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3.1.4、地震状况应做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从偶然状况中剥离)。 3.1.5、公路桥梁钢结构部分应根据需要进行抗疲劳设计(通用规范新增内容, 对应的钢结构设计新规范执行)。 3.1.6、风险评估:初步设计阶段实行风险评估制度(新增,对应交公路发(2010) 175号)。 3.2.3、增加斜交桥梁桥墩斜交正做时,墩台边缘净距的计算简式。 1 3.2.7、新增跨线桥桥墩设置及防护要求。 3.4.1、紧急停车带的设计长度要求修改。 3.4.2、人行道设置宽度修改。最小宽度有原来0.75或1米,修改为1米。增 加路缘石高度设置的进一步说明。 3.5.1、增加易结冰、积雪的桥梁纵坡不宜大于3%的要求。 3.5.3、第四条,增加逆风、冰冻、漂流物的影响下,提高铺砌高度。 3.5.5、详细补充桥台搭板设置长度、宽度、搭接以及厚度要求。 3.6.6、增加桥梁栏杆与桥面板的连接方式描述。

3.6.8、条纹中补充了盆式支座、球钢支座等支座。 3.6.9、简化伸缩缝的要求,删除了数模式伸缩缝中钢梁高度的要求。 3.7.6、增加桥面排水、桥台排水、支挡构造物排水的要求,详见《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3.8.2、新增永久观测点的设置要求。(特大桥、大桥) 3.8.4、修改防雷设计要求。(参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设计规范》) 3.8.6、新增结构监测设施设置要求(技术复杂的大型桥梁)。 3.8.7、新增跨线桥设置防抛网要求。 4.1.5、基本组合中将汽车荷载按照车辆荷载的加载时,车 2 辆荷载分项系数调整为1.8。 4.1.5、桥涵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修改,将原不同情况下的大桥、中桥、小桥的结构设计安全等级提高了一个等级。 4.1.5、偶然组合:修改作用的分项系数。 4.1.6、取消长期组合、短期组合的说法,改为:准永久组合及频遇组合。 4.1.7、增加钢结构疲劳设计荷载组合规定。 4.2.2、增加预加力标准值计算公式。 4.2.5、第五条,增加水浮力标准值计算公式。 4.3.1、各等级公路桥涵的汽车荷载等级做了一定调整,将二级公路荷载等级标准提高了一半(由偏向公路二级,改为偏向公路一级)。 车道荷载中集中荷载Pk的起始计算标准提高。

公路桥梁施工图设计指引

施工图设计指导原则 桥梁设计小组 二OO八年十月

第一章桥涵设计 一、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指标 1、路基宽度参见“路基扩建宽度分布示意图(一)~(二)”,桥梁标准宽度主要为52m和42m两种,同时结合相应上部结构横向布置图一起使用。 主线桥涵的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被交路,高速及一级公路:公路-I级,二级公路以及三、四级公路:公路-II级;四级以下:公路-II级乘以0.75系数采用。 2、地震作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于0.05g,相当于基本地震烈度为VI度,特大桥及隧道等大型或重点工程按VII度设防。 二、设计深度 1、普通大桥、互通匝道桥及等级路分离式桥(线外桥)设计容包括: (1)桥位平面图(分离式立交桥应包含被交路平纵数据及图纸) (2)全桥工程数量表 (3)桥型布置图(绘出结构分联示意图) (4)梁(或板)平面布置图(含弯斜桥的布置方法示意,直线桥梁无此图) (5)箱梁一般构造图、钢束布置图、钢筋布置图等(非预制结构绘制,预制结构统一绘制通用图) (6)桥台一般构造图及相应钢筋布置图(钢筋图包括肋板、承台、桩基或扩大基础钢筋图;台帽、座板、支座垫石、耳背墙、牛腿、挡块、U台侧墙钢筋图及U台台后排水统一绘制通用图) (7)桥墩一般构造图及钢筋布置图(一般构造图应标示出控制点标高、支座垫石位置及布置大样、地面横向地面线;钢筋图包括墩柱钢筋图、系梁钢筋图、承台钢筋图、桩基或扩大基础钢筋图;墩帽、支座垫石、挡块钢筋图统一绘制通用图)(8)桥台锥坡布置图 (9)墩台基础坐标示意图 2、特殊大桥及匝道桥,除上述图纸外,应有: (1)特殊结构相关图纸 (2)施工工序图 (3)对拆除重建桥梁要理顺新旧桥桩基础相对关系,桩基的利用原则。 3、需要拼接的桥梁,在拼接之前,原则上不能切除原桥防撞栏,除上述图纸外,

桥涵通用图公用构造28M说明

说明 一、设计标准、规范及规程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 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 8、《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 D80-2006) 9、《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 327-2004) 10、《公路桥梁养护规范》(JTG H11-2004) 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13、《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 14、《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 15、《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16、《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 1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18、《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 19、《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GB/T 3280-2007) 20、《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GB/T 1499.3-2010) 21、《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 4-2004) 22、《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JT/T 663-2006) 二、护栏 1、桥梁护栏防撞等级 护栏纵向吸能,通过自体变形或者车辆爬高来吸收碰撞能量,从而改变车辆行驶方向、阻止车辆越出路外或者进入对向车道、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乘员的伤害。 根据车辆驶出桥外或者进入对向车道可能造成的交通事故等级,依据《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选取桥梁护栏的防撞等级。 2、桥梁防撞护栏型式 综合考虑护栏的防撞性能、受碰撞后的护栏变形程度、美观和环境要求及护栏的全寿命周期 成本,本图设计了两种型式,即防撞等级为SA级的F型混凝土墙式护栏和防撞等级为SS级的加强型混凝土墙式护栏。中央分隔带侧护栏采用SBm级波形梁护栏。 桥梁外侧选用SA级F型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底宽500mm,带120mm外包式滴水檐,高出桥面铺装1000mm; 桥梁外侧选用SS级的加强型混凝土墙式护栏,底宽500mm,带120mm外包式滴水檐,高出桥面铺装1100mm; 内侧选用SBm级波形梁护栏,护栏底座宽1150mm,护栏底座高出桥面铺装120mm。 混凝土护栏每隔3~5m设置一道假缝,宽3mm,深20mm;墩顶中心处设20mm宽断缝,桥面伸缩缝处缝宽与梁端缝宽相同。 3、注意事项 1)桥梁护栏的任何部分不得侵入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规定的公路建筑限界内。 2)桥梁护栏材料规格、制作工艺、施工安装、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均应符合《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与《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的要求。 3)部分钢筋在上部梁板、耳背墙中预埋,施工前要详细阅读相关图纸。伸缩缝、交通标志、交通安全设施、桥梁护网、泄水管、声屏障等设施在护栏中的预埋件、预留孔、预留槽要根据相关设计预留。 4)主线小桥与路线安全设施一并考虑,两侧均采用波形梁护栏。 5)混凝土墙式护栏和波形梁护栏座构造图应与上部构造(JSGG/QT-20-2015)相关设计图配合使用。 6)空心板10cm整体化混凝土浇注完成后,方可进行外侧混凝土墙式护栏的施工,以利于墙式护栏荷载更好地向中梁传递,减轻外边梁的负担。因外边梁承受墙式护栏荷载的需要,空心板10cm整体化混凝土内的D12钢筋网的横桥向钢筋应伸入护栏底部范围。 三、有关管线敷设预埋件 高速公路通讯、监控和收费的电缆管道,设计从中央分隔带中通过,当遇桥涵构造物时要预设管道的支承点,故于内侧护栏座侧面按一定间距预埋钢板,以利管线支承构件的电焊连接,在桥梁设计和施工时注意,数量统计和施工预埋不得遗漏。 四、支座 1、支座类型采用圆板橡胶支座系列,其性能应符合交通部行业标准JT/T4-2004的规定。 2、支座的安装

桥梁设计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1.1 基本设计资料 1.1.1 跨度和桥面宽度 1)标准跨径:20.00m(墩中心距离) 2)计算跨径:19.50m(支座中心距离) 3)主梁全长:19.96m(主梁预制长度) 4)桥面净空:净7m(行车道)+2×1m人行道 1.1.2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标准:公路-Ⅱ级,人行道和栏杆自重线密度按单侧 6kN/m计算,人群荷载3kN/m2 2)环境标准:Ⅰ类环境 3)设计安全等级:二级 1.1.3 主要材料 1)混凝土:混凝土简支T梁及横梁采用C40混凝土;桥面铺 装上层采用0.03m沥青混凝土,下层为0.06~0.13m的C30 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重度按23kN/m3,混凝土重度按 25kN/m3计。 2)钢筋:主筋用HRB335,其它用R235 1.1.4 构造形式及截面尺寸

图1 桥梁横断面和主梁纵断面图(单位:cm ) 如图1所示,全桥共由5片T 形梁组成,单片T 形梁高为1.4m ,宽1.8m ;桥上的横坡为双向2%,坡度由C30混凝土混凝土桥面铺装控制;设有5根横梁。 第二章 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2.1主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 2.1.1 刚性横梁法计算横向分布系数 因为每一片T 型梁的截面形式完全一样,所以: ∑=+=5 1 2//1i i i ij a e a n η 式中,n=5,∑=5 1 2i i a =2×(3.6228.1+)m 2=32.4 m 2 表1 ij η值计算表

计算横向分布系数: 根据最不利荷载位置分别布置荷载。布置荷载时,汽车荷载距人行道边缘距离不小于0.5m,人群荷载取3KN/m2,栏杆及人行道板每延米重取6.0KN/m,人行道板重以横向分布系数的方式分配到各主梁上。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下部构造及公用构造212_pdf

公路桥涵通用图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下部构造及公用构造 (  跨径: 13、16、25、30m 斜度: 0°、10°、15°、20°、30°、40° 荷载:公路-Ⅰ级 桥面宽度: 2×16.25m 路基宽度: 33.5m 2014年·西安

说明 一、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 F50-2011 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G D81-2006) 7、《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04 8、《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JT/T 663-2006); 9、《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D63-2007 二、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表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路基宽度(m) 33.5m整体式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跨径(m) 13、16、25、30 斜度 (°) 0、10、15、20、30、40 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环境类别Ⅱ类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构件容许裂缝(mm)0.15 三、主要材料 1、混凝土 墩身、立柱、盖梁、垫石及挡块采用C40砼; 耳、背墙、牛腿、肋台台身、搭板、墙式护栏采用C30混凝土;桩顶系梁、肋式台承台采用C30 混凝土;钻孔灌注桩采用C30水下混凝土。 2、普通钢筋 普通钢筋采用HPB300和HRB400钢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的规定。凡钢筋直径≥12mm者,采用HRB400热轧带肋钢;凡钢筋直径<12mm者,采用HPB300。 四、设计要点 1、墩台型式 本套通用图下部构造桥墩采用柱式墩,桥台根据台高和地质条件的不同,设计有肋式台、坐板台及U台。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基础或扩大基础。 肋式台:肋身小于2m的桥台,采用坐板台,盖梁加高直接接承台及桩基。肋身大于等于2m的桥台,采用常规肋式台。 桥台进入挖方区的,若地质条件可以满足设置扩大基础的可以采用坐板台或U台接扩大基础,位于软基路段的桥台,建议优先采用坐板台。 2、抗震设防措施 本项目地震动峰加速度<0.05g,地震烈度为Ⅵ度。抗震措施仅设置构造措施,对于墩高大于7m时设一道桩顶系梁,墩高大于等于15 m且小于25m 时在墩高中央高度(含盖梁高度)增置一道柱间系梁。桥墩、台挡块内侧、背墙与预制梁对应位置及可能发生构件刚性撞击的位置均设有橡胶缓冲块,在断面变化部位加密箍筋间距。 3、墩、台盖梁设计 当墩、台盖梁与柱的线刚度(EI/L)之比≤5时,墩台盖梁与柱按刚构计算,盖梁与柱的线刚度(EI/L)之比>5时,双柱墩、台盖梁按简支梁计算,

预应力混凝土公路桥梁通用图设计成套技术10m简支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计算书.docx

预应力混凝土公路桥梁通用图设计成套技术 通用图设计计算书 10m 简支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配束计算 ( 二级公路 ) 设计计算人:日期: 复核核对人:日期: 单位审核人:日期:

项目负责人:日期: 编制单位: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编制时间:二○○六年三月 10m 简支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配束计算 1.设计依据及相关资料 1.1 计算项目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简称《通用规范》)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简称《公桥规》) 1.2 参与计算的材料及其强度指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预应力混凝土公路桥梁通用设计图成套技术”第二 次工作会议纪要》:对于公路Ⅱ级汽车荷载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采用C40 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桥面铺装下层为100mm现浇C40混凝土,上层为80mm 沥青混凝土;后张法预应力管道统一采用金属波纹管。各参与计算材料的强度指标按《公桥规》选用,材料名称 及设计参数取值见表 1.1 。 材料名称及设计参数取值表表 1.1材料项目参数材料项目参数 C40抗压标准强度 f ck26.8MPaφs15.2抗拉标准强度 f pk1860MPa

混凝土抗拉标准强度 f tk 2.40MPa低松弛钢抗拉设计强度 f pd1260MPa 抗压设计强度 f cd18.4MPa铰线抗压设计强度 f ’pd390MPa 抗拉设计强度 f td 1.65MPa弹性模量 Ep 1.95× 105MPa c32500MPa 管道摩擦系数μ0.225 抗压弹性模量 E 计算材料容重ρ26kN/m 3管道偏差系数k0.0015 线膨胀系数α0.00001张拉控制应力σ con0.75f pk 抗拉标准强度 f sk335MPa钢丝松弛系数0.3普通钢筋 抗拉设计强度 f sd280MPa单端锚具回缩值L6mm HRB335 抗压设计强度 f sd’280MPa沥青砼容重24kN/m 1.3 荷载等级 依据《通用规范》第 4.3.1 款第 3 条表 4.3.1-1 规定,二级公路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 1.4 作用荷载、荷载组合、荷载作用简图 1.4.1 设计采用的作用 设计采用的作用荷载,按《通用规范》第 4 章确定。不计偶然作用,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的取项如下: (1 )永久作用:结构重力、预加力和混凝土的收缩及徐变作用; (2 )可变作用:汽车荷载、汽车荷载冲击力和温 度作用; 整体温差:温升 20 ℃,整体温降 20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预应力混凝土公路

我国公路桥梁的安全现状及对策(通用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我国公路桥梁的安全现状及对 策(通用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我国公路桥梁的安全现状及对策(通用版) 摘要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公路桥梁建设事业以令世人惊叹的规模和速度迅猛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在祖国的江、河、湖、海上,不同类型、不同跨径的高速公路、桥梁,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展示着我国公路桥梁建设的辉煌。但快速、高效的建设使工程本身存在有许多质量问题。本论文通过对我国公路桥梁的安全现状的分析,寻找改善这一现状的对策。 关键词 公路桥梁现状安全病害对策 前言 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人们对公路桥梁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在我国广

袤的土地上已经建立了一张巨大的高速公路网,并逐步将这张网更细化、完善。随处可见的高速公路、立交桥、高架桥、高速铁路桥、海峡大桥等这些新型桥梁,犹如一条地上的彩虹,将城市装扮的格外美丽。 近几年以来,我国公路桥梁的建设始终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之中,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交通基础运输保障。虽然我国在新桥型、新结构、新工艺,设计理论和计算方面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部分成果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在施工控制及安全控制等领域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对工程的建设、正常的运行都构成了极大的影响。深入对公路桥梁建设工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安全策略,是现代化公路桥梁建设企业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第一章我国公路桥梁的安全现状和病害 1、我国公路桥梁的安全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作为公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建设也得到了相应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

JTGD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及删减列表

JTGD60-2015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新规范删减列表 1.0.4、设计使用年限(新增) 桥涵主体结构和可更换部件的使用年限提出明确要求。 1..0.6、增加抗风、抗震、抗撞设计要求。 3.1.2、公路桥涵线形设计:(引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3.1.4、地震状况应做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从偶然状况中剥离)。 3.1.5、公路桥梁钢结构部分应根据需要进行抗疲劳设计(通用规范新增内容,对应的钢结构设计新规范执行)。 3.1.6、风险评估:初步设计阶段实行风险评估制度(新增,对应交公路发(2010)175号)。 3.2.3、增加斜交桥梁桥墩斜交正做时,墩台边缘净距的计算简式。 3.2.7、新增跨线桥桥墩设置及防护要求。 3.4.1、紧急停车带的设计长度要求修改。 3.4.2、人行道设置宽度修改。最小宽度有原来0.75或1米,修改为1米。增加路缘石高度设置的进一步说明。 3.5.1、增加易结冰、积雪的桥梁纵坡不宜大于3%的要求。 3.5.3、第四条,增加逆风、冰冻、漂流物的影响下,提高铺砌高度。 3.5.5、详细补充桥台搭板设置长度、宽度、搭接以及厚度要求。 3.6.6、增加桥梁栏杆与桥面板的连接方式描述。 3.6.8、条纹中补充了盆式支座、球钢支座等支座。 3.6.9、简化伸缩缝的要求,删除了数模式伸缩缝中钢梁高度的要求。 3.7.6、增加桥面排水、桥台排水、支挡构造物排水的要求,详见《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3.8.2、新增永久观测点的设置要求。(特大桥、大桥) 3.8.4、修改防雷设计要求。(参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设

计规范》) 3.8.6、新增结构监测设施设置要求(技术复杂的大型桥梁)。 3.8.7、新增跨线桥设置防抛网要求。 4.1.5、基本组合中将汽车荷载按照车辆荷载的加载时,车辆荷载分项系数调整为1.8。 4.1.5、桥涵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修改,将原不同情况下的大桥、中桥、小桥的结构设计安全等级提高了一个等级。 4.1.5、偶然组合:修改作用的分项系数。 4.1.6、取消长期组合、短期组合的说法,改为:准永久组合及频遇组合。 4.1.7、增加钢结构疲劳设计荷载组合规定。 4.2.2、增加预加力标准值计算公式。 4.2.5、第五条,增加水浮力标准值计算公式。 4.3.1、各等级公路桥涵的汽车荷载等级做了一定调整,将二级公路荷载等级标准提高了一半(由偏向公路二级,改为偏向公路一级)。车道荷载中集中荷载Pk的起始计算标准提高,由180KN提高至270KN。对交通组成中重载交通比重较大的公路桥涵,宜采用与该公路交通组成相适应的汽车荷载模式进行整体和局部验算。 4.3.1、汽车横向折减系数改为横向车道布载系数,提高单车道布载系数至1.2。 4.3.3、离心力计算取消了半径的限制,弯桥均需计算离心力。 4.3.7、增加疲劳荷载计算模型。 4.3.8、风荷载标准直接引用《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删除原来规范中规定的内容。 4.3.12、无悬臂宽幅箱梁,宜考虑横向温度梯度引起的效应。(新增内容) 4.3.13、支座摩擦系数增加盆式支座、球形支座的规定。 4.4.1、取消内河航道等级为1-3级内河船舶撞击作用设计值,要求按照专题研究确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