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巩固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159.00 KB
- 文档页数:3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课一练一、选择题1.秦岭---淮河线与下列哪个主要地理分界线最接近()A.1月均温的0℃等线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D.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2.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该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林落叶;该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林四季长青。
该山脉与淮河共同构成了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山脉是()A.太行山脉B.南岭C.秦岭D.天山3.下列省区中,没有被秦岭---淮河线穿过的是()A.安徽B.江苏C.甘肃D.山西4.秦岭---淮河线大致与下列哪些线相吻合()①1月0℃等温线②1600毫米等降水量线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④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①④5.关于秦岭---淮河线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线以北耕地以水田为主B. 该线以南冬季河流封冻C.该线以北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D.该线以南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6.与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A.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B.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C.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7.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的主要划分因素是()A. 气候因素B.地形因素C.行政因素D. 经济因素8.既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又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界线的山脉是()A.太行山B.长白山C.巫山D.大兴安岭9.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地理界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 ②和④分别是第二、三和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C. ①②都经过的山脉是大兴安岭D. ③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比较吻合二、综合提升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回答问题。
(1)写出字母表示的区域名称:A B C D (2)在ABCD四大区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和地区;牧区主要分布在和地区。
(3)A地区与B地区的分界线是,这条线也是1月等温线通过的地方;与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是温度带中,暖温带与的分界线;是干湿地区中,半湿润与地区的分界线。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同步训练一、基础过关1.选择题(1)秦岭主要位于()A.河南省 B.山东省 C.山西省 D.陕西省(2)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A.4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B.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D.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线(3)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大致是()A.秦岭—淮河B.长江C.年400毫米等降水量线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4)下列我国经济林木中,不是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的是()A.苹果 B.茶叶 C.油桐D.柑橘(5)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哪两个地区的分界线()A.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B.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C.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D.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6)确定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因素 B.地势高低 C.交通条件D.受季风影响程度(7)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位于秦岭─淮河一线南侧的是()A.黑龙江 B.山西 C.湖北 D.山东(8)下列地形区中,全部位于北方地区的是()A.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B.东北平原、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 D.柴达木盆地、东南丘陵(9)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共有的自然特征是()A.都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B.一月平均气温均在0°C以下C.主要河流无结冰期D.植被为落叶阔叶林(10)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2.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地理区域。
C地区D地区。
(2)A、B两区域分界线大致与我国的相吻合。
(填字母)①一月份0℃等温线②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④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⑤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A.①②B.③④C.②③⑤D.①④⑤(3)划分A、C两区域的主导因素是。
二、综合训练1.选择题。
(1)“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作为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南北方的界线B.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C.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界线D.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界线(2)“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作为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B.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C.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界线D.4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3)我国某东西走向的山脉,山北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山南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该山脉是()A.天山山脉B.阴山山脉C.秦岭D.南岭(4)造成南北方耕作制度和种植农作物差别的主要因素是()A.土壤 B.地形 C.气候 D.习惯(5)下图所示的省区,其典型的植被类型是()A. 针叶林B. 常绿阔叶林C. 落叶阔叶林D. 灌木丛2.综合题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秦岭—淮河线(2018 石家庄)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南北两侧景观差异大。
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分界线中,大致经过秦岭附近的是( C )A.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B.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C.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D.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2.下列景观属于秦岭以北的是( C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河网密布C.民居的墙体较厚D.冰川广布3.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的河流比较,以北河流显著的特点是( D )A.水量更丰富B.含沙量小C.汛期更长D.有结冰期四大地理区域读图,回答4~5题:4.图中①②之间的分界线是( B )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秦岭—淮河线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D.青藏高原边缘线5.在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处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D )A.①B.②C.③D.④6.下列各种地理事物的分界线,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无关的是( B )A.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B.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C.东南部与西北部的分界线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我国疆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有众多地理分界线。
读图,回答1~2题:1.气候正常年份,图中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最有可能是( C )A.5 ℃B.8 ℃C.-4 ℃D.16 ℃2.下列数据,有可能为乙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是( A )A.950 mmB.650 mmC.450 mmD.150 mm3.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C )①1月0 ℃等温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下图为沿109°E线陕西省南部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4~6题:4.图中①、②地形区分别为( B )A.关中平原、汉水谷地B.汉水谷地、关中平原C.汉水谷地、江淮平原D.关中平原、江汉平原5.秦岭是哪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A )A.黄河水系、长江水系B.黄河水系、淮河水系C.长江水系、珠江水系D.长江水系、淮河水系6.影响秦岭南北两侧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C )A.纬度B.海陆C.地形D.地势7.下列四组山脉中,属于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分界线的是( A )A.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B.天山山脉-阴山山脉C.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脉D.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图1是我国局部地区图,图2是某地作物种植景观图。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达标训练1.下列山脉,作为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的是()A.秦岭 B.武夷山 C.南岭 D.横断山2.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小米 B.小麦 C.高粱 D.水稻3.下列哪条线不是秦岭—淮河线经过的地方()A.800mm等降水量线 B.一月0℃等温线C.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D.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4.下列河流中,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A.长江B.珠江C.黄河D.闽江5.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A.400mm等降水量线 B.秦岭—淮河一线C.黑河—腾冲一线D.长江6.北方著名的温带水果是()A.苹果 B.香蕉 C.椰子 D.柑橘7.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A.距海较远 B.温度较高 C.纬度较高 D.海拔较高8.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分布在()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9.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C、D四区域中,主要位于季风区的是_______。
(2)①是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②是______(地形)边缘线。
③线经过______和______。
(3)影响区域A、B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4)图中分界线①②③,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基本吻合的是_____,根据地势高低作为主要确定因素的是_________。
(5)下列诗句描述的景象,最有可能出现在B区域的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参考答案1.A2.A3.B4.C5.B6.A7.A8.A9.(1)BC(2)①400 ②青藏高原③秦岭淮河(3)水分(4)③②(5)D。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达标(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下列各组区域是描述自然区域的一组是[ ] A.城市、乡村、农田、林地B.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青藏高原C.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D.福建、广东、湖南、河北2.下列区域属于不同级别的,并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 A.省(自治区)、市(直辖市)、县(自治县、市)B.温带、亚热带、热带C.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D.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二)综合题观察“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请在图中相应位置填注: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
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界线与我国的哪条山脉、河流走向大体相一致?3.请用直线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间的界线(如图中用字母表示)与其主导因素连接起来:A a.气候因素B b.地形因素C c.夏季风的影响提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正确的)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划分与下列地理要求有关的是[ ]A.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大于或小于0℃有关B.与能否被夏季风影响有关C.与地形海拔高度是否高于3 000米有关D.与年降水量大于或小于800毫米有关2.下列有关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们是湿润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B.它们是我国1月平均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C.它们是热带地区与温带地区的分界线D.它们是我国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3.根据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主导因素,下列几组自然事项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A.由于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大多结冰B.由于气候干旱,大部分地区被沙漠覆盖C.这里的气候深受夏季风的影响D.由于降水量丰富,河流水量充沛(二)绘图题1.根据下列“中国三个经济地带表”,先用色笔绘出三个经济地带的分界线,然后按设计好的图例将三个经济地带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
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课堂提升训练一、选择题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据此完成1、2题。
1.正确反映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的是()A.海南岛长夏无冬,黑龙江省长冬无夏B.东南沿海山清水秀,西北内陆沙漠、戈壁广布C.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D.东北平原一年一熟,珠江三角洲两年三熟2.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农业具有西牧东耕的分布特点B.人口、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特点C.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D.农作物具有南麦北稻、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读沿106.5°E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回答3、4题。
3.图中甲地形区是()A.华北平原B.四川盆地C.渭河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4.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B.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C.是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的分界线D.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5.“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自然景观或人类活动符合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是()A.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B.水田成片,水稻种植面积广C.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D.植被是典型的常绿阔叶林6.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人文风情差异显著。
有关这种地域差异的描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民间体育——南赛马北滑雪B.饮食习惯——南米北面C.民居风格——南尖顶北平顶D.传统交通——南船北马读“我国南、北方景观图”,完成7、8题。
7.我国“南船北马”传统交通特点的主要成因是()A.南北气温高低的差异B.南北人口分布的差异C.南北植被类型不同D.南北降水及河流特点的不同8.导致我国南、北方农耕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技术C.气候D.土壤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各地人民的生产与生活习俗也有较大的差别。
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回答9、10题。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同步训练
一、连线题
请把下列地区与相应的民居连接起来:
北方地区四合院
南方地区竹楼
西北地区碉房
青藏地区蒙古包
二、探究题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有哪些?其中在不同的区域之间界线都突出了哪些主导因素?
2、尝试说出秦岭与淮河的主要地理意义。
3、举例说明我国不同类型的区域以及划分这些区域的标准。
4、说明我国居民身份证数字编码的含义。
三、综合题:
1.根据我国地理区域划分,填出图中四个区域的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2.①②两个区域的界线A其东段是________,西段是________。
3.联系所学过的农业地理知识回答:
①、②两个地区的农业类型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④两个地区内有哪些牧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连线题
北方地区――四合院南方地区――竹楼西北地区――蒙古包青藏地区――碉房
二、探究题
略
三、综合题
1.①北方地区②南方地区③西北地区④青藏地区
2.淮河秦岭
3.①为旱田②为水田
区域③内有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
区域④内有西藏牧区和青海牧区。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复习练习(2017·潍坊中考)图1是我国局部地区图,图2是某地作物种植景观图,读图完成1~3题。
1.我国哪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经过图1中的甲山脉( )A.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B.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C.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2.图2所展现的耕作场景,可能是图1中的( )A.①地区B.②地区C.③地区D.④地区3.图1中四地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对应错误的是( )A.①地区—中温带—干旱区B.②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C.③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D.④地区—亚热带—湿润区4.(2017·泰安中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一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调查记录的当地农事活动情况。
根据表中信息推断,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时间6~9月9月~次年6月主要农作物种植玉米生长与收割冬小麦生长与收割A.当地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玉米B.当地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C.该地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D.该地可能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2017·青岛中考)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5~6题。
5.下列地区的工农业布局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甲地——电子工业B.乙地——种植业C.丙地——制糖工业D.丁地——畜牧业6.下列现象不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A.气候冷湿,松林成海B.沃野千里,黑土广袤C.稻米满仓,荔枝成行D.山环水绕,平原居中7.(2017·东营中考)读甲、乙两省区轮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是河南省,乙的行政中心是西安②a是太行山,其东侧是华北平原③b是秦岭,其南侧是半湿润地区④水土流失严重是甲、乙两省区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2017·临沂中考)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当地的村庄和耕地主要分布在高原面和缓坡上,由于水土流失,黄河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
结合图1和图2,完成8~9题。
8.关于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叙述错误的是( )A.地表破碎、沟壑纵横,破坏交通和村庄B.肥沃土壤大量流失,影响农业生产C.下游河床抬升,水库淤积,易产生洪涝灾害D.地震、台风加剧,生态环境恶化9.图2所示,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目的主要是( )A.防止滑坡B.利于耕作C.保持水土D.修筑窑洞10.(2017·邵阳中考)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
第四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练习题第四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A、400毫米等降水量线B、秦岭-淮河线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D、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2、山东省属于()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3下列省份中,没有被秦岭-淮河线穿过的是()A、安徽B、江苏C、甘肃D、山西4下列河流中,冬季没有结冰现象的是()A、辽河B、松花江C、黄河D、珠江5下列地区中,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的是()A、东北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四川盆地D、海南岛6下列城市中,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的是()A、银川B、拉萨C、成都D、西宁7下列地区,耕地为旱地的是()A、太湖平原B、成都平原C、辽河平原D、洞庭湖平原8既是我国地势二三阶梯界线,又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界线的山脉是()A太行山 B长白山 C巫山 D大兴安岭9.下列山脉走向于淮河流向一致的是()A、武夷山B、南岭C、阿尔泰山D、长白山10下列省去中,与江西省一样位于秦岭-淮河线同一侧的是()A、河北B、宁夏C、陕西D、湖南11关于地理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划分的B、宏观划分的,区域内部差异很大C南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D、我们日常生活中感觉不到区域的存在12以下分界线中,与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最接近的是()A、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分界线B、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C、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D、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13下列省区中,地跨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是()A、江苏、安徽B、湖北、四川C、河南、宁夏D、河北、山西14地跨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的省区是()A、青海B、四川C、陕西D、甘肃15、下列省区中,秦岭——淮河一线没有穿过的是:()A、甘肃B、陕西C、河南D、山东16、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接近于 mm等降水量线。
17、秦岭——淮河的走向大致是。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达标练习必做1.下图中哪列山脉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的一部分?()(2022·山东滨州)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读沿106°E所作的我国地形剖面图(部分),完成第2~3题。
2.图中丙所在的地形区是()。
A.华北平原B.四川盆地C.云贵高原D.东南丘陵3.下列关于图中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耕地类型为水田B.乙地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C.丙地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D.丁地粮食作物以水稻和小麦为主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及部分代表性景观图。
读图,完成第4~6题。
4.导致甲、乙两种景观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
A.水文B.气候C.植被D.地形5.乙景观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6.图中③④两地理区域的分界线位于()。
A.34°N附近B.23.5°N附近C.30°N附近D.40°N附近2021年12月5日,兰新高铁山丹马场站正式开通运营,成为中国首个在高寒高海拔地区既有高铁营业线上增建的客运站。
读兰新高速铁路图,完成第7~9题。
7.兰新高速铁路经过了我国三大地理区域,没有经过的区域是()。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8.兰新线高铁服务员向旅客售卖的最常见的水果可能是()。
9.在建设兰新高铁时,工程师们考虑较多的是()。
A.温差大对铁轨的影响B.空气稀薄对乘客的影响C.夏、秋季洪水淹没铁轨D.建设大量的过山隧道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第10~11题。
10.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主要是参考哪一条年等降水量线?()A.1 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11.上题答案中的线的走向和我国哪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相似?()A.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B.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C.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 1月均温大于0 ℃和小于0 ℃的分界线12.根据下列内容,判断图甲中①②③与图乙中a、b、c三地的组合正确的是()。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地理区域的划分主要取决于()
A.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B.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
C.自然景观与土地利用D.所在居民的生活习惯
2.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区域具有各自的地理特征,区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B.人们在划分地理区域的时候只考虑了地理位置因素
C.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觉不到地理区域的存在
D.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太行山脉
3.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A.400mm等降水量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秦岭——淮河一线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4.下列各组地理区域中,属于描述自然区域的一组是()
A.城市、乡村、农田、林地B.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
C.黑龙江省、黄河、长江,珠江D.福建,广东,湖南、河北
5.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主要位于非季风区的区域是()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读图,完成6~7题。
6.地点①1月份平均气温最有可能为()
A.18℃B.3℃C.-3℃D.-18℃
7.我国珠峰测量团来到丁区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成群的藏绵羊在奔跑
C.河流密布,水运发达D.火车在青藏铁路上奔驰
8.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地形以高原为主的是()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二、读图分析题
9.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及甲、乙两幅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D分别代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甲图是区域的景观,乙图是区域的景观。
(填区域字母代号)
(2)山脉①是,该山脉东侧河流为,该山脉河流组合大致与我国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3)干旱是A区域的主要自然特征,主要原因是。
(4)确定B区域的主导因素是,该区域成为我国大江大河发源地的原因是。
10.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依据是
(2)A地区主要自然特征是
(3)B、D两地区的分界线是,有哪些地理分界线大致经过该线,请你归纳4点:。
(4)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位于季风区的是和;气候高寒,人口稀少的是;受海洋影响最大,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的地区是。
(填字母及名称)
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C 4.B 5.C 6.B 7.C 8.D
二、读图分析题
9.(1)C A (2)秦岭淮河800
(3)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4)地势(或海拔高度)地势高,多冰川,冰雪融水是我国多条大江大河的源头。
10.(1)气候、地形(2)干旱(3)秦岭—淮河1月0℃等温线;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4)B北方地区D 南方地区C青藏地区D南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