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离子鉴定方法

离子鉴定方法

离子鉴定方法

Cl-

在含有氯离子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立即生成白色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和其它无机酸中,而易溶于氨水和(NH4)2CO3溶液。

Ag+ + Cl- ===AgCl(沉淀)

AgCl+ 2NH3.H2O===[Ag(NH3)2]Cl

Br-

方法一:加入AgNO3溶液,有溴离子存在,即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沉淀不溶于硝酸和(NH4)2CO3溶液,只是部分溶于氨水。

Br- + Ag+===AgBr(沉淀)

方法二:加入氯水,再加入氯仿,摇荡,氯仿层显黄色或红棕色,且加入淀粉试剂不变蓝,示有Br-。

2Br- + Cl2===2Cl- + Br2

I-

方法一:加入AgNO3溶液,有碘离子存在,即生成黄色AgI沉淀,沉淀不溶于硝酸和氨水。 I- + Ag+===AgI(沉淀)

方法二:加入氯水,再加入氯仿,摇荡,氯仿层显紫红色,若加入过量氨水,紫红色消失。紫红色物质能使淀粉试剂变蓝。

2I- + Cl2===2Cl- + I2

I2 + 5Cl2 + 6H2O===2HIO3 + 10HCL

CN-

加入NaOH碱化,加入FeSO4溶液数滴,并加热至沸腾。然后用HCl酸化,再滴加FeCl3溶液数滴。若溶液出现蓝色,示有CN-。

6CN- + Fe2+==碱化、加热==[Fe(CN)6]4-

3[Fe(CN)6]4- + 4Fe3+===Fe4[Fe(CN)6](沉淀)

SCN-

加入FeCl3溶液1-2滴,有硫氰化物,溶液出现血红色。

3SCN- + Fe3+===Fe(SCN)3

S2-

方法一:硫化物与稀酸作用放出H2S气体,有臭鸡蛋气味,并能使乙酸铅试纸出现黑色。 S2- + 2H+===H2S(气体)

H2S + Pb(Ac)2===2HAc + PbS(沉淀)

方法二:硫化物与某些金属离子作用,产生不同颜色的沉淀。

S2- + Cd2+===CdS(沉淀) (黄色)

S2- + Mn2+===MnS(沉淀) (粉红色)

S2- + Zn2+===ZnS(沉淀) (白色)

SO42-

方法一:硫酸盐遇可溶性钡盐,生成白色沉淀BaSO4,不溶于酸。氟离子和氟硅酸根离子对此

有干扰。

SO42- + Ba2+===BaSO4(沉淀)

方法二:在硫酸盐溶液中加入Pb(Ac)2,即生成白色沉淀,能在NaOH溶液和NH4Ac中溶解。 SO42- + Pb(Ac)2===2Ac- + PbSO4(沉淀)

PbSO4 + 3OH-===HPbO2- + H2O + SO42-

PbSO4 + 4Ac-===[Pb(Ac)4]2- + SO42-

Ba2+

钡盐溶液遇硫酸,即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Ba2+ + SO42-===BaSO4(沉淀)

Fe3+

三价铁盐遇硫氰化物溶液,能生成血红色Fe(SCN)3。

3SCN- + Fe3+===Fe(SCN)3

SO32-

方法一:亚硫酸盐遇强酸就放出SO2气体,使硝酸亚汞试纸变黑。

SO32- + 2H+===H2O + SO2(气体)

SO2 + (Hg2)2+ + 2H2O===2Hg + SO42- + 4H+

方法二:SO32-具有还原性,遇强氧化剂(I2、KMnO4等),都具有还原作用,使I2和KMnO4溶液褪色。

5SO32- + 2MnO4- + 6H+===5SO42- + Mn2+ + 3H2O

SO32- + I2 + H2O===SO42- + 2I- + 2H+

S2O32-

方法一:硫代硫酸盐遇强酸放出SO2,生成淡黄色硫沉淀。

S2O32- + 2H+===H2O + S(沉淀) + SO2(气体)

方法二:加入过量AgNO3溶液,有S2O32-存在,生成白色Ag2S2O3沉淀。该沉淀不稳定,极易水解成AgS,使沉淀由白变黄,最后变为黑色。

2Ag+ + S2O32-===Ag2S2O3(沉淀)

Ag2S2O3 + H2O===Ag2S + H2SO4

注:此反应须在中性溶液中进行。且AgNO3溶液必须过量,否则生成

[Ag(S2O3)2]3-,而无沉淀生成。

K+

加入HAc酸化,再加入Na3[Co(NO2)6],放置片刻,有K+存在,即有黄色沉淀K2Na[Co(NO2)6]产生,并溶于强酸,不溶于HAc。强碱能使试剂分解生成褐色的Co(OH)3 ,故应注意。

Na+

在含有Na+的溶液中加入乙酸铀酰锌试剂,用玻璃棒搅拌或摩擦试管壁,有黄色乙酸铀酰锌钠晶体缓慢生成。

Mg2+

方法一:在含有Mg2+的溶液中加入镁试剂后用NaOH碱化,有天蓝色沉淀生成。

方法二:在NH3.H2O和NH4Cl存在的条件下,于含有Mg2+的溶液中加入Na2HPO4,缓慢生成大颗粒白色晶体MgNH4PO4。

HPO42- + Mg2+ + NH3.H2O===H2O + MgNH4PO4(沉淀)

Ca2+

方法一:于含有Ca2+的溶液中加入(NH4)2C2O4,即生成白色CaC2O4沉淀,溶于HCl而不溶于HAc。

Ca2+ + C2O42-===CaC2O4(沉淀)

方法二:在含有Ca2+的溶液中加入氯代宗C试剂的氨水乙醇溶液,有红紫色有机络合物形成。

NO2-

方法一:加HAc酸化,再加入FeSO4,有NO2-存在,溶液出现棕色。

NO2- + 2H+ + Fe2+===Fe3+ + H2O + NO(气体)

方法二:加入稀H2SO4数滴后加入碘化钾——淀粉指示剂,若有NO2-存在,即呈蓝色。

2NO2- + 4H+ + 2I-===2H2O + I2 + 2NO(气体)

NH4+

方法一:加入过量NaOH,加热,有NH4+存在,即放出NH3气体,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

NH4+ + OH-==加热==H2O + NH3 (气体)

注:CN-存在时,加热后也会放出NH3,对此有干扰作用。

CN- + 2H2O==加热==HCOO- + NH3 (气体)

若考虑有CN-存在,可加入汞离子,使之结合生成[Hg(CN)4]2-,排除干扰。

方法二:加入碱性碘化汞钾试剂(奈氏试剂),若有NH4+存在,即生成黄棕色沉淀。

NO3-

方法一:加入FeSO4,再沿试管壁缓缓加入浓硫酸,使浓硫酸和试液分成两层,若有NO3-存在,两层交界面上会出现棕色的环。

NO3- + 3Fe2+ + 4H+===3Fe3+ + 2H2O + NO(气体)

Fe2+ + NO===Fe(NO)2+

注:亚硝酸根离子对此有干扰。若考虑到有亚硝酸根离子存在,可

加入尿素并酸化溶液,使亚硝酸盐分解。

2NO2- + 2H+ + CO(NH2)2===3H2O + CO2(气体) + 2N2(气体)

方法二:加入H2SO4和铜屑,加热,有NO3-存在,可放出红棕色的NO2气体。

3Cu + 8NO3- + 8H+==加热==3Cu(NO3)2 + 4H2O + 2NO(气体) 2NO + O2===2NO2

AsO43-

方法一:取中性试样液,加入AgNO3溶液,若有AsO43-存在,即生成棕色砷酸银沉淀,易溶于酸和氨水。

AsO43- + 3Ag+===Ag3AsO4(沉淀)

方法二:加入硝酸和钼酸铵,在70度左右温热数分钟,有AsO43-存在,即产生黄色砷酸钼铵沉淀。

AsO43- + 3NH4+ + 12MoO42-+ 24H+ ===(NH4)3AsO4.12MoO3.12H2O(沉淀)

AsO33-

方法一:取中性试样液,加入AgNO3溶液,若有AsO33-存在,即产生黄色亚砷酸银沉淀,溶于酸和氨水。

AsO33- + 3Ag+===Ag3AsO3(沉淀)

方法二:加入HCl酸化后,通入H2S气体,若有AsO33-存在,即产生黄色三硫化二砷沉淀。

PO43-

方法一:加入AgNO3溶液,若有PO43-存在,即有浅黄色Ag3PO4沉淀生成,沉淀在氨水和硝酸中都能溶解。

PO43- + 3Ag+===Ag3PO4(沉淀)

Ag3PO4 + 6NH4.H2O===3[Ag(NH3)2]OH + 3H2O + H3PO4

Ag3PO4 + 3HNO3===3AgNO3 + H3PO4

方法二:加入硝酸和钼酸铵,在70度左右温热数分钟,若有PO43-存在,即有黄色磷钼酸铵沉淀生成,能溶于氨水。

PO43- + 12MoO42- + 24H+===(NH4)3PO4.12MoO3.12H2O(沉淀) (NH4)3PO4.12MoO3.12H2O + 23NH3.H2O===(NH4)2HPO4+ 12(NH4)2MoO4+ 23H2O

注:AsO43-对此有干扰。可加入Na2CO3,使砷酸根还原为亚砷酸根,

再通入H2S气体,生成As2S3沉淀,过滤去除,排除干扰。

方法三:加入氯化铵镁试剂,若有PO43-存在,即有白色结晶性沉淀MgNH4PO4生成。

CO32-和HCO3-

碳酸盐和碳酸氢盐遇酸即放出CO2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32- + 2H+===H2O + CO2(气体)

HCO3- + H+===H2O + CO2(气体)

CO2 + Ca(OH)2===H2O + CaCO3(沉淀)

BO33-和B4O72-

方法一:有脱水剂浓硫酸存在时,硼酸或硼酸盐可以与醇类反应,生成硼酸酯。

Na2B4O7 + H2SO4 + 5H2O===4H3BO3 + Na2SO4

H3BO3 + 3CH3OH===3H2O + B(OCH3)3

B(OCH3)3极易挥发,稍加热即挥发成蒸汽,点火时火焰边缘呈绿色,示有BO33-或B4O72-存在。

方法二:在试样中加入HCl酸化,用姜黄试纸鉴定。若有B(OCH3)3存在,姜黄试纸变成红色,放置干燥,颜色变深,用氨试液湿润,即呈绿色。

Al3+

在含有铝离子的溶液中加入氨水,即得白色Al(OH)3沉淀,能溶于HCl和NaOH溶液中,但在稀氨水中几乎不溶,煮沸也不溶解。

Al3+ + 3NH3.H2O===3NH4+ + Al(OH)3(沉淀)

Pb2+

在中性或弱碱性试液中,Pb2+可以和K2CrO4作用生成黄色PbCrO4沉淀。

Pb2+ + CrO42-===PbCrO4(沉淀)

注:Ba2+和Ag+对此有干扰。可加入H2SO4,使Ba2+、Ag2+、Pb2+生成

硫酸盐沉淀,过滤后加入乙酸铵,乙酸铵能和Pb2+生成可溶性弱电

解质Pb(Ac)2,然后再鉴定Pb2+。

Ag+

在含有Ag+的溶液中加入HCl,得白色AgCl沉淀,能溶于氨水,将此溶液经硝酸酸化后,又析出AgCl。

Ag+ + Cl- ===AgCl(沉淀)

Cu2+

加入乙酸酸化溶液,再加入亚铁氰化钾,若有Cu2+存在,即生成红棕色Cu2[Fe(CN)6]沉淀,沉淀不溶于稀HNO3而溶于NH3.H2O。

2Cu2+ + [Fe(CN)6]4-===Cu2[Fe(CN)6](沉淀)

Zn2+

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于试液中加入(NH4)2S或通入硫化氢气体,若有Zn2+存在,即生成ZnS 白色沉淀。沉淀溶于稀盐酸,不溶于乙酸。

Zn2+ + S2-===ZnS(沉淀)

Hg2+

加入SnCl2,首先生成Hg2Cl2白色沉淀,在过量SnCl2存在时,Hg2Cl2被还原为Hg,沉淀出现灰黑色。

CrO42-和Cr2O72-

在CrO42-或Cr2O72-溶液中加入乙酸酸化,再加入Pb(Ac)2,产生黄色沉淀,易溶于硝酸和NaOH溶液。

MnO4-

高锰酸盐溶液具有紫红色,在不同的酸碱度的条件下和亚硫酸钠作用,会生成不同颜色的产物。

在碱性溶液中与亚硫酸钠作用,生成绿色的锰酸盐;

在中性溶液中与亚硫酸钠作用,生成棕色的二氧化锰沉淀;

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硫酸钠作用,生成无色的二价锰盐。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新产品、新技术鉴定是指经济管理部门聘请有关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技术创新活动中新产品、新技术的主要性能、技术水平、试(投)产或在生产中试(使)用的可行性、市场前景、社会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新产品、新技术是指在一定区域或行业范围内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和适用性的民用工业产品、技术。 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有所突破或较原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并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作用的产品。 新技术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及新工艺装备等,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产环境、提高产品质量以及节能降耗等某一方面较原技术有明显改进,达到实用程度并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作用的技术。 第四条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经贸委)归口管理、指导和监督全国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鉴定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归口管理、监督本地区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工作。 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管理、监督本行业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工作。 第二章鉴定范围和原则 第五条列入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项目计划的新产品、新技术(包括试产前后及投产阶段)的鉴定工作,按照本办法执行。 企业自行开发的重大新产品、新技术,企业要求组织鉴定的,可按照本办法进行鉴定。 涉及人身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国家有特殊规定的新产品、新技术的鉴定工作,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工作要坚持严谨求实、客观公正、科学民主、专家与用户单位共同参与的原则,保证鉴定工作的严肃性和合理性。

个人专业技术鉴定总结

个人专业技术鉴定总结 个人专业技术鉴定1 一、深入学习政治理论,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一年多来,我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两会精神、南网方略、南网和公司工作会精神、云南省和南方电网公司关于节能减排的规定等文件资料、袁懋振董事长和廖泽龙总经理在公司抗险救灾抢修复电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经过学习,我对“3ge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有了进一步理解,增强了学习和实践“3ge 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了对党的先进性认识,进一步把握了党的先进性的本质和科学内涵;进一步认识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标准、现实标准和具体标准。经过学习,进一步领会了南网方略的重要性。深刻体会了“众志成城、顽强拼搏、不胜不休”的抗灾精神,理解了“办法总比困难多、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这将是我以后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克服困难的有力武器。 除此之外,我还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来了解和学习政治时事,关注社会政治生活,对政治学习的自觉性和进取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不断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知识

在业务知识方面,我参加了网公司组织的营销工作创新培训和公司组织的营销相关技能培训。除了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培训,我也虚心向同方公司和各供电局专业技术人员请教营销信息化、自动化相关知识,并结合工作需要,自主学习信息化、自动化的专业知识。此外,利用周末时间,攻读昆明理工大学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已基本完成了工程硕士阶段的课程学习,使自我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习过程中注意总结收获,并在《云南电业》发表*。 三、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提升工作本事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在部门领导的安排下,我主要参与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营销监控中心建设 营销监控中心是经过对客户服务系统、95598系统、负控管理系统、需求侧管理系统、调度mis、营销现场监控设备等资源的整合,建立了新的营销工作流程监控管理体系,真正实现端到端的管理,全面提高营销服务水平和层次。从年初建设开始,我参与了《云南电网公司营销服务中心系统建设方案》编写完善,建设过程中全程参与协调相关参建单位工作,并承担了监控中心的软硬件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系统投入试运行后,经过征求各部门意见,编写《营销服务中心系统需完善的资料》,年底组

常见离子的定性鉴定方法

阳离子的鉴定方法

或 NH 4++OH -=NH 3+H 2O NH 4+浓度低时,没有沉淀产生,但溶液呈黄色或棕色 [HgI 4]2-分解析出HgS↓。大量I -存在使反应向左进行,沉淀溶解 Mg 2+ 1.取2滴Mg 2+试液,加2滴2mol·L -1NaOH 溶液,1滴 镁试剂(Ⅰ),沉淀呈天蓝色,示有Mg 2+ 。对硝基苯偶氮苯二酚 俗称镁试剂(Ⅰ),在碱性环境下呈红色或红紫色,被Mg(OH)2吸附后则呈天蓝色。 1. 反应必须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如[NH 4+]过大,由于它降低了[OH -]。因而妨碍Mg 2+的捡出,故在鉴定前需加碱煮沸,以除去大量的NH 4+ 2. Ag +、Hg 22+、Hg 2+、Cu 2+、Co 2+、Ni 2+、Mn 2+、Cr 3+、Fe 3+及大量Ca 2+干扰反应, 应预先除去 0.5μg 10μg·g -1 (10ppm) 2.取4滴Mg 2+试液,加2滴6mol·L -1氨水,2滴2mol·L -1 (NH 4)2HPO 4溶液,摩擦试管内壁,生成白色晶形 MgNH 4PO 4·6H 2O 沉淀,示有Mg 2+ : Mg 2++HPO 42-+NH 3·H 2O+ 5H 2O=MgNH 4PO 4·6H 2O↓ 1. 反应需在氨缓冲溶液中进行, 要有高浓度的PO 43-和足够量的NH 4 + 2. 反应的选择性较差,除本组外,其他组很多离子都可能产生干扰 30μg 10μg·g -1 (10ppm) Ca 2+ 1.取2滴Ca 2+试液,滴加饱和(NH 4)2C 2O 4溶液,有白色的CaC 2O 4沉淀形成,示有Ca 2+ 1. 反应在HAc 酸性、中性、碱性中进行 2. Mg 2+、Sr 2+、Ba 2+有干扰,但MgC 2O 4溶于醋酸,CaC 2O 4不溶,Sr 2+、Ba 2+在鉴定前应除去 1μg 40μg·g -1 (40ppm) 2.取1~2滴Ca 2+试液于一滤纸片上,加1滴6mol·L -1NaOH ,1滴GBHA 。若有Ca 2+存在时,有红色斑点产生,加2滴Na 2CO 3溶液不褪,示有Ca 2+ 乙 二醛双缩[2-羟基苯胺]简称GBHA ,与Ca 2+在PH=12~12.6的溶液中生成红色螯合物沉淀 : 1. Ba 2+、Sr 2+在相同条件下生成 橙色、红色沉淀,但加入Na 2CO 3后,形成碳酸盐沉淀,螯合物颜色变浅,而钙的螯合物颜色基本不变 2. Cu 2+、Cd 2+、Co 2+、Ni 2+、Mn 2+、UO 22+等也与试剂生成有色螯合物而干扰,当用氯仿萃取时,只有Cd 2+的产物和Ca 2+的产物一起被萃取 0.05μg 1μg·g -1 (1ppm)

阳离子的鉴定方法与介绍.doc

阳离子的鉴定方法与介绍 什么是阳离子 又称正离子,是指失去外层的电子以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离子形式。常见的阳离子有:Na+、K+、NH4+、Mg2+、Ca2+、Ba2+、Al3+、Fe2+、Fe3+、Zn2+、Cu2+、Ag2+等。 阳离子基本简介 离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达到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或2个的稳定结构。这一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电离能。与分子、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后所形成的带电粒子叫离子,例如钠离子Na+。带电的原子团亦称离子,如硫酸根离子。某些分子在特殊情况下,亦可形成离子。 一般说来,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通常形成阳离子(就是带正号的),大于4的通常形成阴离子(也就是带负号的),还有一个规律,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也就决定了该元素的化合价,就是正号或者负号前的数. 阳离子是指原子由于外界作用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或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原子半径越大的原子

其失电子能力越强,金属性也就越强。属性最强的金属元素是钫(Fr)。 带一个或多个正电荷的离子称为正离子,亦称阳离子。 (放)电子的功能 而原子的半径愈大,原子的失电子能力较强,金属性也就较强;相反,原子的半径愈小,原子的失电子能力愈弱,因此金属性也较弱。而原子的半径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目愈少,失电子能力较强;相反,最外层电子数目愈多,失电子能力较弱。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钫(Fr),也是失(放)电子的能力最强的金属。 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正电荷数等于原子失去的电子数。 阳离子的书写方法就是在该离子的元素或原子团负号右上角表上所带电荷数与+ 号,如钠离子:Na+、三价铁离子:Fe3+、铵根NH4+、银铵配离子:[Ag(NH3)2]+等 阳离子的鉴定方法 Na 鉴定方法: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总体计划(模板)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总体计划 ***中心实验室 起草人:批准人: 日期:日期:

一、原子荧光光度计 1 基本信息 1.1 仪器设备名称:原子荧光光度计 1.2 型号:AFS-9800 1.3 生产厂商:北京海光 1.4 出厂编号:9800126013 1.5 仪器编号:SHY/E-1004 1.6 所处位置:检测一室 2 应用:测定砷 As、汞 Hg、铅 Pb、镉 Cd 等元素含量 3 量值溯源 3.1 方式:外校(自校、比对等) 3.2 周期:一年(2012.5.15~2013.5.14) 3.3 机构:南通市计量所 4 确认:合格(符合检测要求) 5 期间核查 5.1 方法:与标准物质比对 5.2 周期:半年(2012.5.15~2012.11.11) 6 使用 6.1 条件:-10~40℃ 6.2 授权:***、*** 7 维护 7.1 项目:通电去湿、除尘等 7.2 周期:三个月 8 计量方式:校准

9 量值溯源图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 基本信息 1.1 仪器设备名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2 型号:M6 1.3 生产厂商:Thermo 1.4 出厂编号:N/A 1.5 仪器编号:SHY/E-1005 1.6 所处位置:检测一室 2 应用:用于金属元素及部分非金属元素的测定 3 量值溯源 3.1 方式:外校(自校、比对等) 3.2 周期:一年(2012.5.15~2013.5.14) 3.3 机构:南通市计量所 4 确认:合格(符合检测要求) 5 期间核查 5.1 方法:与标准物质比对 5.2 周期:半年(2012.5.15~2012.11.14) 6 使用 6.1 条件:-10~40℃ 6.2 授权:***、*** 7 维护 7.1 项目:通电去湿、除尘等 7.2 周期:三个月 8 计量方式:校准

微生物常规鉴定技术与方法

微生物常规鉴定技术 一、形态结构和培养特性观察 1、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观察主要是通过染色,在显微镜下对其形状、大小、排列方式、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鞭毛、芽孢等)及染色特性进行观察,直观地了解细菌在形态结构上特性,根据不同微生物在形态结构上的不同达到区别、鉴定微生物的目的。 2、细菌细胞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形成的细胞群体叫菌落(colony)。不同微生物在某种培养基中生长繁殖,所形成的菌落特征有很大差异,而同一种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培养特征却有一定稳定性。,以此可以对不同微生物加以区别鉴定。因此,微生物培养特性的观察也是微生物检验鉴别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细菌的培养特征包括以下内容:在固体培养基上,观察菌落大小、形态、颜色(色素是水溶性还是脂溶性)、光泽度、透明度、质地、隆起形状、边缘特征及迁移性等。在液体培养中的表面生长情况(菌膜、环)混浊度及沉淀等。半固体培养基穿刺接种观察运动、扩散情况。 2)霉菌酵母菌的培养特征:大多数酵母菌没有丝状体,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和细菌的很相似,只是比细菌菌落大且厚。液体培养也和细菌相似,有均匀生长、沉淀或在液面形成菌膜。霉菌有分支的丝状体,菌丝粗长,在条件适宜的培养基里,菌丝无限伸长沿培养基表面蔓延。霉菌的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都常带有不同颜色,因而菌落边缘和中心,正面和背面颜色常常不同,如青霉菌:孢子青绿色,气生菌丝无色,基内菌丝褐色。霉菌在固体培养表面形成絮状、绒毛状和蜘蛛网状菌落。 一、形态结构和培养特性观察 1、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观察主要是通过染色,在显微镜下对其形状、大小、排列方式、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鞭毛、芽孢等)及染色特性进行观察,直观地了解细菌在形态结构上特性,根据不同微生物在形态结构上的不同达到区别、鉴定微生物的目的。 2、细菌细胞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形成的细胞群体叫菌落(colony)。不同微生物在某种培养基中生长繁殖,所形成的菌落特征有很大差异,而同一种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培养特征却有一定稳定性。,以此可以对不同微生物加以区别鉴定。因此,微生物培养特性的观察也是微生物检验鉴别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细菌的培养特征包括以下内容:在固体培养基上,观察菌落大小、形态、颜色(色素是水溶性还是脂溶性)、光泽度、透明度、质地、隆起形状、边缘特征及迁移性等。在液体培养中的表面生长情况(菌膜、环)混浊度及沉淀等。半固体培养基穿刺接种观察运动、扩散情况。 2)霉菌酵母菌的培养特征:大多数酵母菌没有丝状体,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和细菌的很相似,只是比细菌菌落大且厚。液体培养也和细菌相似,有均匀生长、沉淀或在液面形成菌膜。霉菌有分支的丝状体,菌丝粗长,在条件适宜的培养基里,菌丝无限伸长沿培养基表面蔓延。霉菌的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都常带有不同颜色,因而菌落边缘和中心,正面和背面颜色常常不同,如青霉菌:孢子青绿色,气生菌丝无色,基内菌丝褐色。霉菌在固体培养表面形成絮状、绒毛状和蜘蛛网状菌落。

几种离子的鉴别方法

知识要点: 1. 除杂题: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2. 混合物的分离: (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如: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如BaCl2和NaCl的混合物。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得到BaCO3和NaCl溶液。BaCl2+ Na2CO3=BaCO3↓+2NaCl。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2溶液,CO2逸出。BaCO3+2HCl =BaCl2+H2O+CO2↑。最后分别将NaCl溶液和BaCl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和] BaCl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3. 物质的鉴别: 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NaCl或KNO3。我们只要把NaCl溶液中的Cl-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溶液,另一瓶则溶液.(1)常见离子鉴别的特效试剂 H+和OH-:紫色石蕊试液或pH试纸。 OH-:无色酚酞试液(可鉴别碱性溶液)——变红。 Cl-: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 SO42-: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 CO32-:稀HCl和石灰水——有CO2↑。 NH4+:强碱溶液(NaOH)——有NH3↑。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特征离子关系图 (3)物质鉴别的原则 ①操作简便: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不用化学方法。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不用多种试剂。 ②现象明显:使待检物质的现象对比度较大。 ③防止干扰:鉴别Cl-和SO42-时,只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4)物质鉴别的思路和方法 ①气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用试纸,三用火点,四加试剂。 ②固体、液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看气体,三辨沉淀。 ③一种试剂的鉴别: A. 几种溶液含不同阳离子时,常选用Ba(OH)2溶液或NaOH溶液做鉴别试剂。 B. 几种溶液含不同阴离子时,常选用强酸做鉴别试剂。 C. 几种溶液酸碱性不同时,常选用紫色石蕊做鉴别试剂。 D. 几种物质是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时,常选用稀强酸做鉴别试剂。 E. 一种试剂与四种溶液反应时,应是现象对比度大。多数是有沉淀、有气体,既有沉淀又有气体、沉淀颜色不同,无明显现象。 F. 当给定的一种试剂不能鉴别出被检物时,可从已鉴别出的物质中找出一种试剂再鉴别。 ④不同试剂的鉴别: A. 观察法:根据物理性质中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进行鉴别。 B. 热分解法:根据不同物质的热稳定性,利用产物的不同性质特征进行鉴别。 C. 相互作用法:根据两两混合后的不同现象进行鉴别。 4. 物质的鉴定: 鉴定是根据待检物质的特性,通过不同的实验将物质的各组分逐一检验出来,从而确定某物质。鉴定与“用实验方法确定或证明”等用语意义相同。如:用化学方法证明某白色固体是硫酸铵。在鉴定时不但要用化学实验检验白色固体是否是铵盐(含NH4+),还要检验它

实验二十五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实验二十五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一、实验目的: 1、巩固和进一步掌握一些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了解常见阳离子混合液的分离和检出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一)、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的鉴定 1、Na+的鉴定 Na++Sb(OH)6-====NaSb(OH)6 2、K+的鉴定 K++HC4H4O6-====KHC4H4O6 3、Mg2+的鉴定 Mg2+与对硝基苯偶氮间苯二酚(镁试剂Ⅰ)在碱性介质中反应生成蓝色螯合物沉淀。除碱金属外,其余阳离子都不应存在。 4、Ca2+的鉴定 Ca2++C2O42-=====CaC2O4↓(白色沉淀不溶于6MHAC而溶于2MHCl)5、Ba2+的鉴定 Ba2++CrO42-====BaCrO4↓(黄色)(pH==4) (二)、p区和ds区部分金属离子的鉴定 1、Al3+的鉴定: Al3+与铝试剂(Ⅰ)在pH6---7介质中反应,生成红色絮状螯合物沉淀。 2、Sn2+的鉴定 SnCl2+2HgCl2+2HCl====Hg2Cl2↓(白色)+H2SnCl6 Hg2Cl2+SnCl2+2HCl====2Hg↓(黑色)+H2SnCl6 3、Pb2+的鉴定 2PbCrO4+2H+====2Pb2++Cr2O72-+2H2O PbCrO4+4OH-====[Pb(OH)4]2-+CrO42-

PbCrO4沉淀溶于NaOH(与Ag+、Ba2+、Bi3+不同)及浓HNO3,难溶于稀HNO3,不溶于氨水(与Ag+、Cu2+不同),难溶于稀HAC。 4、Sb3+的鉴定 Sb3++4H++6Cl-+2NO2-====[SbCl6]-+2NO+2H2O [SbCl6]-与罗丹明B反应形成难溶于水的离子缔合物。 5、Bi3+的鉴定 硫脲CS(NH2)2与Bi3+在0.4---1.2MHNO3介质中反应形成鲜黄色络合物, 6、Cu2+的鉴定 K4[Fe(CN)6]与Cu2+在中性或酸性介质中反应,生成红棕色Cu2[Fe(CN)6]沉淀。此沉淀难溶于稀HCl、HAC及稀NH3水,但易溶于浓氨水: Cu2++[Fe(CN)6]4-====Cu2[Fe(CN)6] ↓(红棕色) 7、Ag+的鉴定 [Ag(NH3)2]Cl+2H+====AgCl+2NH4+ 8、Zn2+的鉴定 Zn2++[Hg(SCN)4]2-====Zn[Hg(SCN)4]↓ Zn2+的HAC性试液与(NH4)2[Hg(SCN)4]反应,在稀溶液中生成无色尖劈状和X 形晶体,在浓溶液中形成多枝的羊齿植物形Zn[Hg(SCN)4]晶体。 9、Cd2+的鉴定 Cd2++S2-====CdS↓(黄色) 10、Hg2+ (三)、部分混合离子的分离和鉴定

常见离子的定性鉴定方法完整版

常见离子的定性鉴定方 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阳离子的鉴定方法 Na+1.取2滴Na+试液,加8滴醋酸铀酰试剂: UO2(Ac)2+Zn(Ac)2+HAc,放置数分钟,用玻璃棒摩擦器壁,淡黄色的晶状沉淀出现,示有Na+:3UO22++Zn2++Na++9Ac- +9H2O=3UO2(Ac)2·Zn(Ac)2·NaAc·9H2O 1.在中性或醋酸酸性溶液中进行,强酸 强碱均能使试剂分解。需加入大量试 剂,用玻璃棒摩擦器壁 2.大量K+存在 时,可能生成KAc·UO2(Ac)2的针状结 晶。如试液中有大量K+时用水冲稀3倍 后试验。 Ag+、Hg2+、Sb3+有干扰, PO43 -、AsO 4 3-能使试剂分解,应预先除去 μg250μg·g-1 (250ppm) +试液与等体积的·L-1KSb(OH) 6试液混合,用玻璃棒摩擦器壁,放置后产生白色晶形沉淀示有Na+: Na++Sb(OH)6-= NaSb(OH)6↓ Na+浓度大时,立即有沉淀生成,浓度小时因生成过饱和溶液,很久以后(几小时,甚至过夜)才有结晶附在器壁1. 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因酸能分解试剂 2. 低温进行,因沉淀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剧 3. 除碱金属以外的金属离子也能与试剂形成沉淀,需预先除去 K+ 1.取2滴K+试液,加3滴六硝基合钴酸钠(Na3[Co(NO2)6])溶液,放置片刻,黄色的K2Na[Co(NO2)6]沉淀析出,示有K+: 2K++Na++[Co(NO2)6]3-=K2Na[Co(NO2)6]↓1. 中性微酸性溶液中进行,因酸碱都能 分解试剂中的[Co(NO2)6]3- 2. NH4+与试 剂生成橙色沉淀(NH4)2Na[Co(NO2)6]而干 扰,但在沸水中加热1~2分钟后 (NH4)2Na[Co(NO2)6]完全分解, K2Na[Co(NO2)6]无变化,故可在NH4+浓度 大于K+浓度100倍时,鉴定K+ 4μg80μg·g-1 (80ppm) 2.取2滴K+试液,加2~3滴·L-1四苯硼酸钠Na[B(C6H5)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示有K+:K++[B(C6H5)4]- = K[B(C6H5)4]↓1. 在碱性中性或稀酸溶液中进行 2. NH4+有类似的反应而干扰,Ag+、Hg2+的影 响可加NaCN消除,当PH=5,若有EDTA 存在时,其他阳离子不干扰。 μg 10μg·g-1 (10ppm) NH4+ 1. 气室法:用干燥、洁净的表面皿两块(一大、一小),在大的一块表面皿中心放3滴NH4+试液,再加3滴6mol·L-1 NaOH溶液,混合均匀。在小的一块表面皿中心黏附一小条潮湿的酚酞试纸,盖在大的表面皿上做成气室。将此气室放在水浴上微热2min,酚酞试 纸变红,示有NH4+这是NH4+的特征反应μg1μg·g-1 (1ppm) 2.取1滴NH4+试液,放在白滴板的圆孔中,加2滴奈氏试剂(K2HgI4的NaOH溶液),生成红棕色沉淀,示有NH4+: 或?NH4++OH- =NH3+H2O ??NH4+浓度低时,没有沉淀产生,但溶液呈黄色或棕色1 Fe3+、Co2+、Ni2+、Ag+、Cr3+等存在时, 与试剂中的NaOH生成有色沉淀而干扰, 必须预先除去 2.大量S2-的存在,使 [HgI4]2-分解析出HgS↓。大量I-存在使 反应向左进行,沉淀溶解 μg 1μg·g-1 (1ppm) Mg2+ 1.取2滴Mg2+试液,加2滴2mol·L-1NaOH溶液,1滴镁试剂(Ⅰ),沉淀呈天蓝色,示有Mg2+。对硝基苯偶氮苯二酚1. 反应必须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如 [NH4+]过大,由于它降低了[OH-]。因而 妨碍Mg2+的捡出,故在鉴定前需加碱煮 沸,以除去大量的NH4+ 2. Ag+、Hg22+、 Hg2+、Cu2+、Co2+、Ni2+、Mn2+、Cr3+、Fe3+及 大量Ca2+干扰反应,应预先除去 μg10μg·g-1 (10ppm)

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用两酸三碱系统分析法对常见阳离子进行分组分离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分离、鉴定的基本操作与实验技能。 二. 实验原理 阳离子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二十多种,个别检出时,容易发生相互干扰,所以一般阳离子分析都是利用阳离子某些共同特性,先分成几组,然后再根据阳离子的个别特性加以检出。凡能使一组阳离子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生成沉淀而与其它组阳离子分离的试剂称为组试剂,利用不同的组试剂把阳离子逐组分离再进行检出的方法叫做阳离子的系统分析。在阳离子系统分离中利用不同的组试剂,有很多不同的分组方案。如硫化氢分组法,两酸、两碱系统分组法。下面介绍一种以氢氧化物酸碱性与形成配合物性质不同为基础,以HCl、H2SO4、NH3 H2O、NaOH、(NH4)2S为组试剂的两酸三碱分组方法。本方法将常见的二十多种阳离子分为六组。 第一组:盐酸组Ag+,Hg22+,Pb2+ 第二组:硫酸组Ba2+,Ca2+,Pb2+ 第三组:氨合物组Cu2+,Cd2+,Zn2+,Co2+,Ni2+ 第四组:易溶组Na+,NH4+,Mg2+,K+ 第五组:两性组Al3+,Cr3+,Sb III、V,Sn II、IV 第六组:氢氧化物组Fe2+,Fe3+, Bi3+,Mn2+,Hg2+ 用系统分析法分析阳离子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组试剂,将离子一组一组沉淀下来,具体分离方法如下表。 表阳离子分组步骤 试液(用个别检出法鉴定NH4+、Fe2+、Fe3+) ( Hg ) (两性组) (氢氧化物组) (第三组硫化物) (第四组易溶组)AlO2?、Cr O42?Fe(OH)3、 K+、Na+、Mg2+、NH4+SbO43?、SnO32?MnO(OH)2、 NaBiO3、HgNH2Cl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管理办法范本

山东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管理办法 (试行)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强化技术创新管理,加快自主创新进程,促进先进、适用新产品、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根据国家发改委第43号令,《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是指经济管理部门聘请有关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技术创新活动中新产品、新技术的主要性能、技术水平、试(投)产或在生产中试(使)用的可行性、市场前景、社会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审查和评价,并做出相应的结论。同时对完成该产品和技术所安排的投资项目进行验收评价。 第三条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是技术创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新产品的技术审查和标准化审查,提高技术水平,保证产品质量,推进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新产品在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前,必须组织相应级别的鉴定验收。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新产品、新技术是指在一定区域或行业范围内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和适用性的民用工业产品、技术。 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方面有所突破或较原产品有根本性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或在国内外率先提出技术标准或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和较大市场前景的产品,或能替代进口并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作用的产品。

新技术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及新工艺装备等,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产环境、提高产品质量、推进节能降耗等方面较原技术有明显改进,并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作用的技术。 第五条列入国家、省、市项目主管部门计划以及自行开发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要按分级管理的原则执行。 涉及人身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国家有特殊规定的新产品、新技术的鉴定验收工作,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经贸委)负责综合管理、指导、监督和主持全省新产品、新技术的鉴定验收工作。 市经贸委(经委)负责管理、监督、主持本地区和省经贸委委托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 省经贸委根据工作需要,委托有关行业管理部门或机构主持省经贸委委托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 其他部门、机构非受省经贸委委托,不具备本《办法》规定的鉴定验收职能。 第七条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要坚持严谨求实、客观公正、科学民主、专家与用户单位共同参与的原则,要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的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市场前景,保证鉴定验收工作的严肃性、合理性。 鉴定验收内容 第八条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的主要内容是: (一)评价新产品、新技术是否符合国家发展规划、产业政策以及行业准入标准等;

技术鉴定和司法鉴定有哪些区别

技术鉴定和司法鉴定有哪些区别 技术鉴定和司法鉴定的区别 (1)技术鉴定是对各行业或领域中,运用科学理论与技术对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活动的总称。 现实社会中,当事人为举证寻找一些面向社会服务的专门性鉴定机构进行的鉴定活动、行政执法机关委托行业性检测机构进行的专门性鉴定活动等均属于技术鉴定的范畴。其特点是在一方的意志下进行鉴定活动;鉴定材料由一方提供而不进行质证;鉴定机构对鉴定材料的全面性、真实性不进行审查。鉴定结论一般不进行质证,鉴定人只有权利,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例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问报道:某男性在南京市、上海市砸三菱空调事件,就是该男性以江苏省技术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出具的技术鉴定结论为由产生的一个闹剧。最后经公安机关侦察,证实该男性以一个坏空调为检验样品获取了该批空调质量存在问题的鉴定结论。 技术鉴定(科学鉴定)种类包括: 1、行政执法机关委托鉴定; 2、刑事技术鉴定; 3、当事人举证鉴定; 4、法官委托司法鉴定; 5、仲裁机关委托鉴定; 6、公证机关委托鉴定; 7、企业、单位委托进行鉴定。 并非所有的技术鉴定均进入司法诉讼程序,技术鉴定结论可以为企业、单位处理内部纠纷问题、当事人之间、当事人和部门之间协商处理问题、行政处罚等提供科学依据。 (2)司法鉴定是在诉讼过程中,就专门性问题委托专门知识人进行检验、分析、评定而从事的的科学活动。 特点:1、是在特定的诉讼审判程序过程中,由法官启动、委托进行的一项科学鉴定活动;2、司法鉴定活动必须遵循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进行。鉴定材料必须提交法庭确认,鉴定人不得接受任何一方当事人私自提供的材料;鉴定文书必须符合诉讼法及有关

第三组阳离子的分析

第四节第三组阳离子的分析 一、本组离子的分析特性 本组包括由7种元素形成的8种离子:Al3+、Cr3+、Fe3+、Fe2+、Mn2+、Zn2+、Co2+、Ni2+,称为铁组,它们的氯化物溶于水,在·L-1HCl溶液中不形成硫化物沉淀,只能在NH3-NH4Cl(pH≈9)溶液中与(NH4)2S或硫代乙酰胺反应生成硫化物或氢氧化物沉淀,按分组顺序称为第三组,按所用试剂称为硫化铵组。 1.离子的颜色——预测某些有色离子是否存在 常见阳离子中带有颜色的,除Cu2+以外,其余都集中到本组,而本组中只有Al3+和Zn2+无色。 作用:此性质可用作未知离子的预测。

应注意的问题: (1)当含量少时,即使溶液无色,也不能排除有少量有色离子的存在。 (2)当不同的颜色发生互补现象时,溶液虽然无色也不能排除有色离子的存在。 如Co2+:Ni2+=1:3 互补规律:(对角线互补为无色) 2.离子的价态 本组除Al3+与Zn2+外,都有两种以上的价态,如Fe(2,3),Mn(2,3,4,5,6,7),Cr(2,3,6),Co(2,3),Ni(2,3)等。可应用于分离和鉴定反应之中。正因为这样,本组许多离子的分析反应都与其价态的变化有关,有的还有重要的分析意义。

氧化还原反应在分析中的应用 (1)分离离子:掩蔽或沉淀 以NaOH沉淀Co(OH)2时,因它的溶解度较大,且容易被过量的NaOH部分溶解为HCoO2-,所以沉淀不完全。为使沉淀完全,一般都将Co(OH)2氧化为Co(OH)3。Co(OH)2很容易被氧化,甚至放置在空气中都可逐渐转变为Co(OH)3。在实验条件下,通常是加Na2O2作为氧化剂: 2Co(OH)2+Na2O2+2H2O=2Co(OH)3↓+2Na++2OH- (2)鉴定离子 Mn2+在稀溶液中接近无色,而MnO4-却有鲜明的紫红色。利用这一性质,可将Mn2+氧化为MnO4-而加以鉴定,灵敏度很高(m=1μg,c=16ppm)。 又如,Cr3+的鉴定方法之一,是先在碱性溶液中将它氧化为黄色的CrO42-(不够灵敏、受有色离子的干扰),然后再在酸性溶液中进一步氧化为蓝色的过氧化铬CrO5。这是铬比较特效的方法。

化验室试验仪器设备检定规范

1 目的 为使电动抗折机的检定规范化,使其始终在预定状态下工作,以保证试验准确性,特制定本规程。 2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新购的、使用中以及修理后的水泥电动抗折试验机的检定。 3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本规程的条文。本规程公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JJG(建材)101-88 水泥电动抗折试验机检定规程

JC/T 724-2005 水泥胶砂电动抗折试验机 GB/T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4 要紧内容 4.1 检定条件及检定用标准器具 . 检定应在无腐蚀性的气体,温度波动小于2℃恒温室内进行 . 质量为1g的四等标准砝码 . 分度值为1mm的钢直尺 . 游标卡尺:量程200mm,分度值为0.02mm . 秒表:量程15min,分度值为0.1S . 最小分度值为0.02mm的塞尺 4.2 技术要求及检定方法 4.2.1 首次使用检定用目测法检定其铭牌(包括仪器名称、型号、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等)、合格证、讲明书及安装是否呈水平状态。

4.2.2 机杆调成平衡后,若外力使其失去平衡应能自动恢复平衡;加荷应平稳、均匀、无冲击抖动;电器操纵安全可靠,试件折断时电机应立即停止转动,机杆抬起和下落时,游铊不产生位移。通过手动、开机、停机法检定。 4.2.3 灵敏度≥1.0% 灵敏度测试在空载时进行。先卸掉下夹具,拆下联接电机的电线,把游铊放在零位,将杠杆调成平衡后,在距杠杆右端点约2mm 处放1g砝码,用钢直尺测量指针下降的距离S1,可用长钢尺测量杠杆支点到放砝码处的距离S,灵敏度按下式计算: S1 A=───×100% S 式中:A ──灵敏度,%

几种离子的鉴别方法

几种离子的鉴别方法 知识要点: 1. 除杂题: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2. 混合物的分离: (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如: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如BaCl2和NaCl的混合物。可将混合

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得到BaCO3和NaCl溶液。BaCl2+ Na2CO3=BaCO3↓+2NaCl。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2溶液,CO2逸出。BaCO3+2HCl =BaCl2+H2O+CO2↑。最后分别将NaCl溶液和BaCl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和] BaCl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3. 物质的鉴别: 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NaCl或KNO3。我们只要把NaCl溶液中的Cl-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溶液,另一瓶则溶液.(1)常见离子鉴别的特效试剂 H+和OH-:紫色石蕊试液或pH试纸。 OH-:无色酚酞试液(可鉴别碱性溶液)——变红。 Cl-: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 SO42-: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 CO32-:稀HCl和石灰水——有CO2↑。 NH4+:强碱溶液(NaOH)——有NH3↑。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特征离子关系图 (3)物质鉴别的原则 ①操作简便: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不用化学方法。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不用多种试剂。 ②现象明显:使待检物质的现象对比度较大。 ③防止干扰:鉴别Cl-和SO42-时,只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4)物质鉴别的思路和方法 ①气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用试纸,三用火点,四加试剂。 ②固体、液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看气体,三辨沉淀。 ③一种试剂的鉴别: A. 几种溶液含不同阳离子时,常选用Ba(OH)2溶液或NaOH溶液做鉴别试剂。 B. 几种溶液含不同阴离子时,常选用强酸做鉴别试剂。 C. 几种溶液酸碱性不同时,常选用紫色石蕊做鉴别试剂。 D. 几种物质是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时,常选用稀强酸做鉴别试剂。 E. 一种试剂与四种溶液反应时,应是现象对比度大。多数是有沉淀、有气体,既有沉淀又有气体、沉淀颜色不同,无明显现象。 F. 当给定的一种试剂不能鉴别出被检物时,可从已鉴别出的物质中找出一种试剂再鉴别。 ④不同试剂的鉴别: A. 观察法:根据物理性质中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进行鉴别。 B. 热分解法:根据不同物质的热稳定性,利用产物的不同性质特征进行鉴别。 C. 相互作用法:根据两两混合后的不同现象进行鉴别。

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的区别

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的区别 一、检定和校准的定义 1、检定是以保证量值准确统一、是否满足规程要求为目的的;校准是以保证量值统一、确定计量特征为目的的。 2、检定的特点是具有法制性;校准只要用户认可即可。 3、检定具有强制性,而校准是自愿的。 4、检定的依据是检定系统表和检定规程;而校准的依据是溯源链、校准技术文件、 5、检定的对象是强检类计量器具,校准的对象是非强检类计量器具。 6、检定所出具的证书为:计量器具合格出具检定证书,计量器具不合格出具检定通知书;校准所出具的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 7、检定的结论为合格;校准的结论是给出校准结果及测量不确定度。 8、检定结果须由已经建标且人员考核合格的进行确认;而校准只需经校准实验室认可即可。 9、检定的归属为量值传递;校准的归属为量值溯源。 二、检定和校准的相同之处 ⑴都是测量仪器的评定形式,是确保仪器示值正确的两种最重要的方式。

⑵都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即都属于计量范畴。 ⑶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都是按照相同的测量程序进行的。 三、检定和校准的不同之处 ⑴法律制约力不同。检定具法制性,属计量管理的执法行为,对象是法制管理范围内的计量器具,人员应取得有关计量行政部门颁发的检定员证,收费执行国家法规的规定,无论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都属于法制检定。强制检定具有强制性。而校准无法制性要求,它是用户的自觉自愿行为,服务范围、服务收费通过双方协议的形式确定。 ⑵依据不同。检定必须依据检定规程,检定机构须对被检器具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校准依据校准规范、校准方法或双方认同的其他技术文件,可以是技术规则、规范或顾客要求,也可以由校准机构自行制定,校准机构一般不需要作出符合性声明,由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根据校准结果对被校准的对象进行评价,必要时也可确定其某一性能是否符合预期的要求。 ⑶从保证量值准确一致的方式上,检定是自上而下地将国家计量基准所复现的量值逐级传递给各级计量标准直至普通计量器具,校准是自下而上地将量值溯源到国家基准,可以越级,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提供溯源服务的实验室、溯源时间和方式。 ⑷结果报告的形式不同。检定出具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校准通常发给校准证书

性状鉴定技术的方法并举例说明

中药鉴定技术习题 性状鉴定技术的方法并举例说明 一是形状 二是大小 三是色泽 四是表面特征 五是质地 六是断面 七是气味 八是水试火试 一形状的观察和描述 根类药材有圆柱形圆锥形纺锤形鸡爪形拳形 皮类药材有卷筒状槽状板片状 经验鉴别防风的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横环纹状部分俗称指“蚯蚓头”松贝母两鳞叶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末抱部分呈新月形称“习怀中抱月”蕲蛇为翘鼻头方胜纹连珠斑佛指甲海马的外形为马头蛇尾瓦楞身 二大小的测量与描述 大小描述一般写长或直径是多少到多少CM细小的不足一厘米的用毫米表示 三是色泽的观察与描述 某色或某色如枸杞子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不同个体颜色

有别 某色至某色如当归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同一个体颜色有别 两种色调组成一种描述的以后一种颜色为主如黄棕色是以棕色为主 红朱砂紫紫苏叶黑黑胡椒黄黄连白白鲜皮褐儿茶蓝青黛 四表面特征的观察和描述 表面纹理的描述一般较平坦的用纹理凹陷较?的用皱纹凹陷较深的不规则的用沟较规则的用槽 如枇杷叶的毛苍子耳子的刺黄连的鳞叶乌梅的皱纹紫苏子的网纹大黄的星点天麻的鹦嘴状的芽肚脐点的点横纹白芷具有疙瘩丁冬麻优于春麻 五质地的检验与描述 质地而松断面多裂隙谓之松泡南沙参 质地坚硬断面半透明或有光泽谓这角质样郁金 富含淀粉折断有粉尘散落谓之粉性山药 不但坚实而且手折或拉时有一定弹韧性谓之坚韧桑白皮 六断面的观察与描述 茅苍术易折断白术不易折断甘草折断时有粉尘散落则有淀粉杜仲折断有胶丝相連黄柏的折断面量纤维性牡

丹皮折断面较平坦且粉性 七是气味的嗅尝与描述 薄荷肉桂大多有香气阿魏等气臭鱼腥?所腥经验鉴别认为乌梅山楂木瓜以味酸为主黄连黄柏以味苦为佳甘草党参以味甜为主有强烈刺激性和剧毒的药材尝时要漱口洗手如草乌川乌天南星半夏 八水试火试 水试如西红花浸水中,可风橙黄色直线下降水会染成黄色火试如海金沙火烧发出爆鸣声及闪光麝香灼烧香气浓烈无臭气灰为白色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程序

目的 1 规范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程序,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使得测量数据和检测 结果具有良好的溯源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适用范围 检验科计量设备和检测仪器。 3 职责 设备责任人负责检测仪器的校准与验证或检定。 技术负责人批准仪器设备的检定或校准。 3. 3医院设备部负责联系法定计量检定所的检定。 4 工作程序 计量设备的检定 设备责任人收集需要检定的计量设备(如分光光度计、天平、离心机、电导仪、 酶标仪等),分类整理,报技术负责人审核。 医院设备部批准和联系法定计量检定所进行检定。 对小型计量设备(如温度计、加样器、移液管等),可以送医院设备部,然后再 送计量所;对较大设备(如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等),一般由计量所来检验科进行检 定。 检验科可以制定作业指导书,对温度计、加样器、移液管等进行自校。可以 采用计量所检定合格的计量设备来校准其它相应的计量设备,用来校准其它计量设备 的校准设备的精确度不能低于被校准的计量设备。自校的计量设备也要报技术负责人 审批。

.5 检验科使用的计量设备应当都是经过检定合格或校准合格的计量设备。 检测仪器的校准 对测量有重要影响的仪器的关键量或值,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校准鉴定合格,应 制定校准计划;在使用过程中,应对其进行期间核查或质量控制,以维持其校准状态的 可信度。其它设备在使用前和使用后定期对其性能进行适当评价。 对曾脱离了实验室的直接控制的设备和长期不用的设备在重新投入使用前应按规定程序进行校准或核查,确保其功能和校准状态符合检测的要求。 在计量所不能对专业的大型检测仪器进行检定的情况下,由仪器工程师进行校 准。 对检测仪器,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保养维护和校准。 对大型分析仪器(如生化分析仪、五分类血细胞仪、化学发光仪等),由设备责 任人联系仪器工程师校准。在进行校正或校准前,对仪器进行全面的、系统的保养,包 括对光路、采样针、样品轨道、各机械运动进行检查、校正,然后使用校准物对仪器进 行校准,并验证。由工程师出具仪器检修校准报告,以明确仪器运转良好。 在常规工作中,使用校准物对检测仪器进行的校准,可由检验科工作人员执行, 并做好记录。 检测仪器校准后的验证 检测仪器在进行校准后,应当进行验证,以确保校准的可靠性。可采用的验证方法 有: a)校准品和真实度质控品验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