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惯量匹配和电机选型

惯量匹配和电机选型

惯量匹配和电机选型
惯量匹配和电机选型

10_惯量匹配和最佳减速比

No.10 “惯量匹配”和“最佳传动比” 1 功率变化率 伺服电机的基本功能就是将输入的电功率快速的转换为机械功率输出。功率转换的越快,伺服电机的快速性越好。功率转换的快速性用功率变化率(dP/dt)来衡量: P=T·ω T=J·dω/dt dP/dt=d(T·ω)/dt=T·dω/dt=T·T/J dP/dt=T2/J 伺服电机以峰值转矩Tp进行加/减速运动时的功率变化率最大: (dP/dt)max=Tp2/Jm 通常用理想空载时伺服电机的功率变化率来衡量伺服电机的快速性。 衡量伺服电机快速性的性能指标还有: ●转矩/惯量比:Tp/Jm= dω/dt ●最大理论加速度:(dω/dt)max= Tp/Jm 这些指标都是单一衡量伺服电机加速性能的指标。 2 惯量匹配 伺服系统要求伺服电机能快速跟踪指令的变化。对一个定位运动而言,就是要求以最短的时间到达目标位置。换一种说法,就是在直接驱动负载的定位过程中,负载以最大的功率变化率将输入功率转换为输出功率。 伺服电机驱动惯性负载J L的加速度、加速转矩计算如下: ●负载的加速度(系统加速度):dω/dt=Tp/(Jm+J L) ●负载的加速转矩:T L= J L·dω/dt= J L·Tp/(Jm+J L) 负载的功率变化率为: dP L/dt=T L2/J L dP L/dt= J L2·Tp2/(Jm+J L)2/J L = J L·Tp2/(Jm+J L)2 从式中可以看出: ●J L远大于Jm时:dP L/dt= Tp2/J L,负载惯量越大,负载的功率变化率越小。 ●J L远小于Jm时:dP L/dt= J L·Tp2/Jm,负载惯量越大,负载的功率变化率越小。 ●负载惯量J L相对电机惯量Jm变化时,负载的功率变化率存在一个最大值。 根据极值定理,对应dP L/dt极值的J L值为使d(dP L/dt)/d(J L) = 0的值。 d(dP L/dt)/d(J L)= d(J L·Tp2/(Jm+J L)2)/d(J L) 利用复合微分法则对(dP L/dt)求导: 设v = (Jm+J L)2 u = Tp2·J L dP L/dt = u/v d(u/v)/d(J L) = [v·du/d(J L)-u·dv/d(J L)]/v2 d(dP L/dt)/d(J L) = {(Jm+J L)2·d(Tp2·J L)/d(J L)-d[(Jm+J L)2]/d(J L)·Tp2·J L}/(Jm+J L)4 d(dP L/dt)/d(J L)=Tp2·[(Jm+J L)2-2(Jm+J L)·J L]/(Jm+J L)4 令d(dP L/dt)/d(J L)=0,则 (Jm+J L)2-2(Jm+J L)·J L=0 (Jm+J L)2-2(Jm+J L)·J L=Jm2+2JmJ L+J L2-2JmJ L-2J L2 =Jm2-J L2 =(Jm+J L)(Jm-J L) =0 因为Jm+J L>0 所以Jm-J L=0,J L=Jm

惯量匹配基本知识

【惯量匹配】终极版 在伺服系统选型及调试中,常会碰到惯量问题。 其具体表现为: 在伺服系统选型时,除考虑电机的扭矩和额定速度等等因素外,我们还需要先计算得知机械系统换算到电机轴的惯量,再根据机械的实际动作要求及加工件质量要求来具体选择具有合适惯量大小的电机;在调试时,正确设定惯量比参数是充分发挥机械及伺服系统最佳效能的前提。此点在要求高速高精度的系统上表现尤为突出,这样,就有了惯量匹配的问题。 一、什么是“惯量匹配”?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给系统所需力矩T = 系统传动惯量J ×角加速度θ角”。加速度θ影响系统的动态特性,θ越小,则由控制器发出指令到系统执行完毕的时间越长,系统反应越慢。如果θ变化,则系统反应将忽快忽慢,影响加工精度。由于马达选定后最大输出T值不变,如果希望θ的变化小,则J应该尽量小。 2、进给轴的总惯量“J=伺服电机的旋转惯性动量JM +电机轴换算的负载惯性动量JL。负载惯量JL由(以平面金切机床为例)工作台及上面装的夹具和工件、螺杆、联轴器等直线和旋转运动件的惯量折合到马达轴上的惯量组成。 JM为伺服电机转子惯量,伺服电机选定后,此值就为定值,而JL则随工件等负载改变而变化。如果希望J变化率小些,则最好使JL所占比例小些。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惯量匹配”。 二、“惯量匹配”如何确定? 传动惯量对伺服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动态响应都有影响。惯量大,系统的机械常数大,响应慢,会使系统的固有频率下降,容易产生谐振,因而限制了伺服带宽,影响了伺服精度和响应速度,惯量的适当增大只有在改善低速爬行时有利,因此,机械设计时在不影响系统刚度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小惯量。 衡量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时,惯量越小,系统的动态特性反应越好;惯量越大,马达的负载也就越大,越难控制,但机械系统的惯量需和马达惯量相匹配才行。不同的机构,对惯量匹配原则有不同的选择,且有不同的作用表现。不同的机构动作及加工质量要求对JL与JM大小关系有不同的要求,但大多要求JL与JM的比值小于十以内。一句话,惯性匹配的确定需要根据机械的工艺特点及加工质量要求来确定。对于基础金属切削机床,对于伺服电机来说,一般负载惯量建议应小于电机惯量的5倍。 惯量匹配对于电机选型很重要的,同样功率的电机,有些品牌有分轻惯量,中惯量,或大惯量。其实负载惯量最好还是用公式计算出来。常见的形体惯量计算公式在以前学的书里都有现成的(可以去查机械设计手册)。我们曾经做过一试验,在一伺服电机的轴伸,加一大的惯量盘准备用来做测试,结果是:伺服电机低速时停不住,摇头摆尾,不停地振荡怎么也停不下来。后来改为:在两个伺服电机的轴伸对接加装联轴器,对其中一个伺服电机通电,作为动力即主动,另一个伺服电机作为从动,即做为一个小负载。原来那个摇头摆尾的伺服电机,启动、运动、停止,运转一切正常! 三、惯量的理论计算的功式? 惯量计算都有公式,至于多重负载,比如齿轮又带齿轮,或涡轮蜗杆传动,只要分别算出各转动件惯量然后相加即是系统惯量,电机选型时建议根椐不同的电机进行选配。负载的转动惯量肯定是要设计时通过计算算出来拉,如果没有这个值,电机选型肯定是不那么合

惯量匹配和最佳传动比

惯量匹配和最佳传动比 1 功率变化率 伺服电机的基本功能就是将输入的电功率快速的转换为机械功率输出。功率转换的越快,伺服电机的快速性越好。功率转换的快速性用功率变化率(dP/dt)来衡量:P=T·ω T=J·dω/dt dP/dt=d(T·ω)/dt=T·dω/dt=T·T/J dP/dt=T2/J 伺服电机以峰值转矩Tp进行加/减速运动时的功率变化率最大: (dP/dt)max=Tp2/Jm 通常用理想空载时伺服电机的功率变化率来衡量伺服电机的快速性。 衡量伺服电机快速性的性能指标还有: ●转矩/惯量比:Tp/Jm= dω/dt ●最大理论加速度:(dω/dt)max= Tp/Jm 这些指标都是单一衡量伺服电机加速性能的指标。 2 惯量匹配 伺服系统要求伺服电机能快速跟踪指令的变化。对一个定位运动而言,就是要求以最短的时间到达目标位置。换一种说法,就是在直接驱动负载的定位过程中,负载以最大的功率变化率将输入功率转换为输出功率。 伺服电机驱动惯性负载J L的加速度、加速转矩计算如下: ●负载的加速度(系统加速度):dω/dt=Tp/(Jm+J L) ●负载的加速转矩:T L= J L·dω/dt= J L·Tp/(Jm+J L) 负载的功率变化率为: dP L/dt=T L2/J L dP L/dt= J L2·Tp2/(Jm+J L)2/J L = J L·Tp2/(Jm+J L)2 从式中可以看出: ●J L远大于Jm时:dP L/dt= Tp2/J L,负载惯量越大,负载的功率变化率越小。 ●J L远小于Jm时:dP L/dt= J L·Tp2/Jm,负载惯量越大,负载的功率变化率越小。 ●负载惯量J L相对电机惯量Jm变化时,负载的功率变化率存在一个最大值。 根据极值定理,对应dP L/dt极值的J L值为使d(dP L/dt)/d(J L) = 0的值。 d(dP L/dt)/d(J L)= d(J L·Tp2/(Jm+J L)2)/d(J L) 利用复合微分法则对(dP L/dt)求导: 设v = (Jm+J L)2 u = Tp2·J L dP L/dt = u/v d(u/v)/d(J L) = [v·du/d(J L)-u·dv/d(J L)]/v2 d(dP L/dt)/d(J L) = {(Jm+J L)2·d(Tp2·J L)/d(J L)-d[(Jm+J L)2]/d(J L)·Tp2·J L}/(Jm+J L)4 d(dP L/dt)/d(J L)=Tp2·[(Jm+J L)2-2(Jm+J L)·J L]/(Jm+J L)4 令d(dP L/dt)/d(J L)=0,则 (Jm+J L)2-2(Jm+J L)·J L=0 (Jm+J L)2-2(Jm+J L)·J L=Jm2+2JmJ L+J L2-2JmJ L-2J L2 =Jm2-J L2

伺服电机惯量是什么意思

伺服电机惯量是什么意思 伺服电机惯量是伺服电机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指的是转子本身的惯量,对于电机的加减速来说相当重要。惯性大小与物质质量相应惯量J= ∫r dm 其中r为转动半径,m为刚体质量惯量。 电机的转子惯量是电机本身的一个参数。单从响应的角度来讲,电机的转子惯量应小为好。但是,电机总是要接负载的,负载一般可分为二大类,一类为负载转矩,一类为负载惯量。一般来说,小惯量的电机制动性能好,启动,加速停止的反应很快,适合于一些轻负载,高速定位的场合。如果你的负载比较大或是加速特性比较大,而选择了小惯量的电机,可能对电机轴损伤太大,选择应该根据负载的大小,加速度的大小等等因素来选择,一般有理论计算公式。 伺服电机的惯量由转子自身的质量,以及外加的负载而组成。惯量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无论旋转运动的部件,还是直线运动的部件,都成为电机的负载惯量,它们的大小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因为计算公式较多,就不一一列举。 惯量对伺服电机运行的影响电机轴上的负载惯量大小,对电机的灵敏度和整个伺服系统的精度将产生很大的影响,通常,当负载小于电机转子惯量时,上述影响不大。但当负载惯量达到甚至超过转子惯量的5倍时,会使伺服放大器不能在正常调节范围内工作。所以对这类惯量应避免使用。所以在设计负载时,应尽可能地减小体积和重量。 在伺服系统选型及调试中,常会碰到惯量问题。其具体表现为:在伺服系统选型时,除考虑电机的扭矩和额定速度等等因素外,我们还需要先计算得知机械系统换算到电机轴的惯量,再根据机械的实际动作要求及加工件质量要求来具体选择具有合适惯量大小的电机;在调试时,正确设定惯量比参数是充分发挥机械及伺服系统最佳效能的前提。此点在要求高速高精度的系统上表现尤为突出,这样,就有了惯量匹配的问题。 什么是“惯量匹配”?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给系统所需力矩T = 系统传动惯量 J ×角加速度θ角”。加速度θ影响系统的动态特性,θ越小,则由控制器发出指令到系统执行完毕的时间越长,系统反应越慢。如果θ变化,则系统反应将忽快忽慢,影响加

伺服电机惯量的选择

伺服电机惯量的选择 伺服电机的小惯量的高速往复好,大惯量的本身惯量大,机床上用好点. 伺服电机需要惯量匹配,日系列10倍与电机惯量左右(不同品牌有差异),欧系的20左右. 一般来说欧系的惯量都小,因为他们电机做的是细长的. 转动惯量=转动半径*质量。 我们在选择合适的伺服电机的使用常常会遇到扭力选择和惯量选择,对于扭矩的计算相对简单,只需要知道负载重量和传动方式一般能很快的计算 出电机所需要力矩,选型的时候再适当放大,留些余量就可以了. 惯量就是刚体绕轴转动的惯性的度量,转动惯量是表征刚体转动惯性大小的物理量。它与刚体的质量、质量相对于转轴的分布有关。(刚体是指 理想状态下的不会有任何变化的物体),选择的时候遇到电机惯量,也是伺服电机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指的是伺服电机转子本身的惯量,对于电机 的加减速来说相当重要。如果不能很好的匹配惯量,电机的动作会很不平稳.一般来说,小惯量的电机制动性能好,启动,加速停止的反

应很快,高 速往复性好,适合于一些轻负载,高速定位的场合,如一些直线高速定位机构。中、大惯量的电机适用大负载、平稳要求比较高的场合,如一些圆 周运动机构和一些机床行业。 如果你的负载比较大或是加速特性比较大,而选择了小惯量的电机,可能对电机轴损伤太大,选择应该根据负载的大小,加速度的大小,等等因素 来选择,一般的选型手册上有相关的能量计算公式,比较复杂,这里就不详列了。 伺服电机驱动器对伺服电机的响应控制,最佳值为负载惯量与电机转子惯量之比为一,最大不可超过五倍。通过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可以使负载 惯量与电机转子惯量之比接近一或较小。当负载惯量确实很大,机械设计不可能使负载惯量与电机转子惯量之比小于五倍时,则可使用电机转子惯 量较大的电机,即所谓的大惯量电机。使用大惯量的电机,要达到一定的响应,驱动器的容量应要大一些。

伺服电机惯量问题

伺服电机惯量问题

伺服电机惯量问题 在伺服系统选型及调试中,常会碰到惯量问题。其具体表现为: 在伺服系统选型时,除考虑电机的扭矩和额定速度等等因素外,我们还需要先计算得知机械系统换算到电机轴的惯量,再根据机械的实际动作要求及加工件质量要求来具体选择具有合适惯量大小的电机;在调试时,正确设定惯量比参数是充分发挥机械及伺服系统最佳效能的前提。此点在要求高速高精度的系统上表现尤为突出,这样,就有了惯量匹配的问题。 一、什么是“惯量匹配”?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给系统所需力矩T = 系统传动惯量 J ×角加速度θ角”。加速度θ影响系统的动态特性,θ越 小,则由控制器发出指令到系统执行完毕的时间越长,系统 反应越慢。如果θ变化,则系统反应将忽快忽慢,影响加工 精度。由于马达选定后最大输出T值不变,如果希望θ的变 化小,则J应该尽量小。 2、进给轴的总惯量“J=伺服电机的旋转惯性动量JM +电机轴 换算的负载惯性动量JL。负载惯量JL由(以平面金切机床 为例)工作台及上面装的夹具和工件、螺杆、联轴器等直线

设计手册)。我们曾经做过一试验,在一伺服电机的轴伸,加一大的惯量盘准备用来做测试,结果是:伺服电机低速时停不住,摇头摆尾,不停地振荡怎么也停不下来。后来改为:在两个伺服电机的轴伸对接加装联轴器,对其中一个伺服电机通电,作为动力即主动,另一个伺服电机作为从动,即做为一个小负载。原来那个摇头摆尾的伺服电机,启动、运动、停止,运转一切正常! 三、惯量的理论计算的功式? 惯量计算都有公式,至于多重负载,比如齿轮又带齿轮,或涡轮蜗杆传动,只要分别算出各转动件惯量然后相加即是系统惯量,电机选型时建议根椐不同的电机进行选配。负载的转动惯量肯定是要设计时通过计算算出来拉,如果没有这个值,电机选型肯定是不那么合理的,或者肯定会有问题的,这是选伺服的最重要的几个参数之一。至于电机惯量,电机样本手册上都有标注。当然,对某些伺服,可以通过调整伺服的过程测出负载的惯量,作为理论设计中的计算的参考。毕竟在设计阶段,很多类似摩擦系数之类的参数只能根据经验来猜,不可能准确。理论设计中的计算的公式:(仅供参考)通常将转动惯量J用飞轮矩GD2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J=mp^2= GD^2/4g 式中 m与G-转动部分的质量(kg)与重量(N); 与D-惯性半径与直径(m);

电机转动惯量匹配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土地是以它的肥沃和收获而被估价的;才能也是土地,不过它生产的不是粮食,而是真理。如果只能滋生瞑想和幻想的话,即使再大的才能也只是砂地或盐池,那上面连 小草也长不出来的。在伺服系统选型及调试中,常会碰到惯量问题。 其具体表现为: 在伺服系统选型时,除考虑电机的扭矩和额定速度等等因素外,我们还需要先计算得知 机械系统换算到电机轴的惯量,再根据机械的实际动作要求及加工件质量要求来具体选择具有合适惯量大小的电机;在调试时,正确设定惯量比参数是充分发挥机械及伺服系统最佳效能的前提。此点在要求高速高精度的系统上表现尤为突出,这样,就有了惯量匹配的问题。 一、什么是惯量匹配”?/ g4 j) e* S/ J- o; I/ D4 B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给系统所需力矩T =系统传动惯量J X角加速度。角”。加速度。影响系统的动态特性,。越小,则由控制器发出指令到系统执行完毕的时间越长,系统反应越慢。如果0变化,则系统反应将忽快忽慢,影响加工精度。由于马达选定后最大输出T值不变,如果希望。的变化小,则J应该尽量小。 2、进给轴的总惯量“扣伺服电机的旋转惯性动量JM +电机轴换算的负载惯性动量JL。负载惯量JL由(以平面金切机床为j 例)工作台及上面装的夹具和工件、螺杆、联轴器等直线和旋转运动件的惯量折合到马达轴 上的惯量组成。JM为伺服电机转子惯量,伺服电机选定后,此值就为定值,而JL则随工 件等负载改变而变化。如果希望J变化率小些,则最好使JL所占比例小些。这就是通俗意 义上的惯量匹配”。 二、惯量匹配"如何确定?7 [1 K/ S- m' c4 a! g9 g9 K; ~$ P& _ 传动惯量对伺服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动态响应都有影响。惯量大,系统的机械常数 大,响应慢,会使系统的固有频率下降,容易产生谐振,因而限制了伺服带宽,影响了伺服精度和响应速度,惯量的适当增大只有在改善低速爬行时有利,因此,机械设计时在不影响 系统刚度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小惯量。 衡量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时,惯量越小,系统的动态特性反应越好;惯量越大,马达的负载也就越大,越难控制,但机械系统的惯量需和马达惯量相匹配才行。不同的机构, 对惯量匹配原则有不同的选择,且有不同的作用表现。不同的机构动作及加工质量要求对 JL与JM大小关系有不同的要求,但大多要求JL与JM的比值小于十以内。一句话,惯性匹 配的确定需要根据机械的工艺特点及加工质量要求来确定。对于基础金属切削机床,对于 伺服电机来说,一般负载惯量建议应小于电机惯量的5倍。:B- e* G3 G& m3 k) f3 ': O8 W# d 惯量匹配对于电机选型很重要的,同样功率的电机,有些品牌有分轻惯量,中惯量, 或大惯量。其实负载惯量最好还是用公式计算出来。常见的形体惯量计算公式在以前学的书 里都有现成的(可以去查机械设计手册)。我们曾经做过一试验,在一伺服电机的轴伸,加 一大的惯量盘准备用来做测试,结果是:伺服电机低速时停不住,摇头摆尾,不停地振荡怎 么也停不下来。后来改为:在两个伺服电机的轴伸对接加装联轴器,对其中一个伺服电机 通电,作为动力即主动,另一个伺服电机作为从动,即做为一个小负载。原来那个摇头摆尾的伺服电机,启动、运动、停止,运转一切正常! 三、惯量的理论计算的功式? 惯量计算都有公式,至于多重负载,比如齿轮又带齿轮,或涡轮蜗杆传动,只要分别 算出各转动件惯量然后相加即是系统惯量,电机选型时建议根据不同的电机进行选配。负载的转动惯量肯定是要设计时通过计算算出来拉,如果没有这个值,电机选型肯定是不那么 合理的,或者肯定会有问题的,这是选伺服的最重要的几个参数之一。至于电机惯量,电机 样本手册上都有标注。当然,对某些伺服,可以通过调整伺服的过程测出负载的惯量,作

惯量匹配和电机选型

惯量匹配和电机选型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惯量匹配和伺服电机的选型 惯量匹配 在伺服系统选型及调试中,常会碰到惯量问题。其具体表现为:在伺服系统选型时,除考虑电机的扭矩和额定速度等等因素外,我们还需要先计算得知机械系统换算到电机轴的惯量,再根据机械的实际动作要求及加工件质量要求来具体选择具有合适惯量大小的电机。在调试时,正确设定惯量比参数是充分发挥机械及伺服系统最佳效能的前提。此点在要求高速高精度的系统上表现尤为突出,这样,就有了惯量匹配的问题。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给系统所需力矩T=系统传动惯量J×角加速度θ”。加速度θ影响系统的动态特性,θ越小,则由控制器发出指令到系统执行完毕的时间越长,系统反应越慢。如果θ变化,则系统反应将忽快忽慢,影响加工精度。由于电机选定后最大输出T值不变,如果希望θ的变化小,则J应该尽量小。进给轴的总惯量J=伺服电机的旋转惯性动量JM+电机轴换算的负载惯性动量JL。负载惯量JL由(以工具机床为例)工作台及上面装的夹具和工件、螺杆、联轴器等直线和旋转运动件的惯量折合到电机轴上的惯量组成。JM为伺服电机转子惯量,伺服电机选定后,此值就为定值,而JL则随工件等负载改变而变化。如果希望J变化率小些,则最好使JL所占比例小些。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惯量匹配”。 传动惯量对伺服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动态响应都有影响。惯量大,系统的机械常数大,响应慢,会使系统的固有频率下降,容易产生谐振,因而限制了伺服带宽,影响了伺服精度和响应速度,惯量的适当增大只有在改善低速爬行时有利,因此,机械设计时在不影响系统刚度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小惯量。

伺服电机低惯量及高惯量的区别

伺服电机低惯量及高惯量的区别 转动惯量=转动半径*质量 低惯量就是电机做的比较扁长,主轴惯量小,当电机做频率高的反复运动时,惯量小,发热就小。所以低惯量的电机适合高频率的往复运动使用。但是一般力矩相对要小些。高惯量的伺服电机就比较粗大,力矩大,适合大力矩的但不很快往复运动的场合。因为高速运动到停止,驱动器要产生很大的反向驱动电压来停止这个大惯量,发热就很大了。 惯量就是刚体绕轴转动的惯性的度量,转动惯量是表征刚体转动惯性大小的物理量。它与刚体的质量、质量相对于转轴的分布有关。(刚体是指理想状态下的不会有任何变化的物体),选择的时候遇到电机惯量,也是伺服电机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指的是伺服电机转子本身的惯量,对于电机的加减速来说相当重要。如果不能很好的匹配惯量,电机的动作会很不平稳. 一般来说,小惯量的电机制动性能好,启动,加速停止的反应很快,高速往复性好,适合于一些轻负载,高速定位的场合,如一些直线高速定位机构。中、大惯量的电机适用大负载、平稳要求比较高的场合,如一些圆周运动机构和一些

机床行业。 如果负载比较大或是加速特性比较大,而选择了小惯量的电机,可能对电机轴损伤太大,选择应该根据负载的大小,加速度的大小,等等因素来选择,一般的选型手册上有相关的能量计算公式。 伺服电机驱动器对伺服电机的响应控制,最佳值为负载惯量与电机转子惯量之比为一,最大不可超过五倍。通过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可以使负载 惯量与电机转子惯量之比接近一或较小。当负载惯量确实很大,机械设计不可能使负载惯量与电机转子惯量之比小于五倍时,则可使用电机转子惯量较大的电机,即所谓的大惯量电机。使用大惯量的电机,要达到一定的响应,驱动器的容量应要大一些。

伺服电机惯量

伺服电机的惯量该怎样选择? 发布时间:2013-09-05 新闻来源:东莞堤斯基机电公司 惯量的大小对伺服电机的工作是有一定影响的指标,通常伺服电机的小惯量的高速往复好,大惯量的本身惯量大,机床上用好点.伺服电机需要惯量匹配,转动惯量=转动半径*质量。我们在选择合适的伺服电机的使用常常会遇到扭力选择和惯量选择,对于扭矩的计算相对简单,只需要知道负载重量和传动方式一般能很快的计算出电机所需要力矩,选型的时候再适当放大,留些余量就可以了. 惯量就是刚体绕轴转动的惯性的度量,转动惯量是表征刚体转动惯性大小的物理量。它与刚体的质量、质量相对于转轴的分布有关。(刚体是指理想状态下的不会有任何变化的物体),选择的时候遇到电机惯量,也是伺服电机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指的是伺服电机转子本身的惯量,对于电机的加减速来说相当重要。如果不能很好的匹配惯量,电机的动作会很不平稳. 一般来说,小惯量的电机制动性能好,启动,加速停止的反应很快,高速往复性好,适合于一些轻负载,高速定位的场合,如一些直线高速定位机构。中、大惯量的电机适用大负载、平稳要求比较高的场合,如一些圆周运动机构和一些机床行业。 如果你的负载比较大或是加速特性比较大,而选择了小惯量的电机,可能对电机轴损伤太大,选择应该根据负载的大小,加速度的大小,等等因素来选择,一般的选型手册上有相关的能量计算公式。 伺服电机驱动器对伺服电机的响应控制,最佳值为负载惯量与电机转子惯量之比为一,最大不可超过五倍。通过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可以使负载 惯量与电机转子惯量之比接近一或较小。当负载惯量确实很大,机械设计不可能使负载惯量与电机转子惯量之比小于五倍时,则可使用电机转子惯量较大的电机,即所谓的大惯量电机。使用大惯量的电机,要达到一定的响应,驱动器的容量应要大一些。

伺服电机选型及调试上如何确定惯量匹配

伺服电机选型及调试上如何确定惯量匹配 伺服电机选型及调试碰到惯量匹配应如何确定?那什么又是“惯量匹配”?相信用户在伺服电机系统选型或调试中都会出现这样的疑问。本文具体针对此问题做个详细叙述。 什么是“惯量匹配”?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给系统所需力矩T = 系统传动惯量J ×角加速度θ角加速度θ影响系统的动态特性,θ越小,则由控制器发出指令到系统执行完毕的时间越长,系统反应越慢。如果θ变化,则系统反应将忽快忽慢,影响加工精度。由于马达选定后最大输出T值不变,如果希望θ的变化小,则J应该尽量小。 2.进给轴的总惯量“J=伺服电机的旋转惯性动量JM + 电机轴换算的负载惯性动量JL负载惯量JL由(以工具机为例)工作台及上面装的夹具和工件、螺杆、联轴器等直线和旋转运动件的惯量折合到马达轴上的惯量组成。JM为伺服电机转子惯量,伺服电机选定后,此值就为定值,而JL则随工件等负载改变而变化。如果希望J变化率小些,则最好使JL所占比例小些。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惯量匹配”。 发生这种现象的具体表现: 1在伺服系统选型时,除考虑电机的扭矩和额定速度等等因素外,我们还需要先计算得知机械系统换算到电机轴的惯量,再根据机械的实际动作要求及加工件质量要求来具体选择具有合适惯量大小的电机; 2在调试时(手动模式下),正确设定惯量比参数是充分发挥机械及伺服系统最佳效能的前题,此点在要求高速高精度的系统上表现由为突出(伺服惯量比参数为1-37,JL/JM)。这样,就有了惯量匹配的问题! 惯量匹配具体有什么影响又如何确定? 影响:传动惯量对伺服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动态响应都有影响,惯量大,系统的机械常数大,响应慢,会使系统的固有频率下降,容易产生谐振,因而限制了伺服带宽,影响了伺服精度和响应速度,惯量的适当增大只有在改善低速爬行时有利,因此,机械设计时在不影响系统刚度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小惯量。 确定:衡量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时,惯量越小,系统的动态特性反应越好;惯量越大,马达(如:步进电机)的负载也就越大,越难控制,但机械系统的惯量需和马达惯量相匹配才行。不同的机构,对惯量匹配原则有不同的选择,且有不同的作用表现。 例如,CNC中心机通过伺服电机作高速切削时,当负载惯量增加时,会发生:1).控制指令改变时,马达需花费较多时间才能达到新指令的速度要求;2).当机台沿二轴执行弧式曲线快速切削时,会发生较大误差。 1.一般伺服电机通常状况下,当JL ≦JM,则上面的问题不会发生。

伺服电机惯量问题

伺服电机惯量问题 在伺服系统选型及调试中,常会碰到惯量问题。其具体表现为: 在伺服系统选型时,除考虑电机的扭矩和额定速度等等因素外,我们还需要先计算得知机械系统换算到电机轴的惯量,再根据机械的实际动作要求及加工件质量要求来具体选择具有合适惯量大小的电机;在调试时,正确设定惯量比参数是充分发挥机械及伺服系统最佳效能的前提。此点在要求高速高精度的系统上表现尤为突出,这样,就有了惯量匹配的问题。 一、什么是“惯量匹配”?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给系统所需力矩T = 系统传动惯量 J ×角加速度θ角”。加速度θ影响系统的动态特性,θ越小, 则由控制器发出指令到系统执行完毕的时间越长,系统反应 越慢。如果θ变化,则系统反应将忽快忽慢,影响加工精度。 由于马达选定后最大输出T值不变,如果希望θ的变化小, 则J应该尽量小。 2、进给轴的总惯量“J=伺服电机的旋转惯性动量JM +电机轴 换算的负载惯性动量JL。负载惯量JL由(以平面金切机床为 例)工作台及上面装的夹具和工件、螺杆、联轴器等直线和

旋转运动件的惯量折合到马达轴上的惯量组成。 JM为伺服电 机转子惯量,伺服电机选定后,此值就为定值,而JL则随工 件等负载改变而变化。如果希望J变化率小些,则最好使JL 所占比例小些。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惯量匹配”。 二、“惯量匹配”如何确定? 传动惯量对伺服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动态响应都有影响。惯量大,系统的机械常数大,响应慢,会使系统的固有频率下降,容易产生谐振,因而限制了伺服带宽,影响了伺服精度和响应速度,惯量的适当增大只有在改善低速爬行时有利,因此,机械设计时在不影响系统刚度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小惯量。 衡量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时,惯量越小,系统的动态特性反应越好;惯量越大,马达的负载也就越大,越难控制,但机械系统的惯量需和马达惯量相匹配才行。不同的机构,对惯量匹配原则有不同的选择,且有不同的作用表现。不同的机构动作及加工质量要求对JL与JM 大小关系有不同的要求,但大多要求JL与JM的比值小于十以内。一句话,惯性匹配的确定需要根据机械的工艺特点及加工质量要求来确定。对于基础金属切削机床,对于伺服电机来说,一般负载惯量建议应小于电机惯量的5倍。 惯量匹配对于电机选型很重要的,同样功率的电机,有些品牌有分轻惯量,中惯量,或大惯量。其实负载惯量最好还是用公式计算出来。常见的形体惯量计算公式在以前学的书里都有现成的(可以去查机械

惯量匹配

惯量匹配 伺服系统选型及调试中,常会碰到惯量问题:在伺服系统选型时,除考虑电机的扭矩和额定速度等因素外,还需要先计算机械系统换算到电机轴的惯量,再具体选择具有合适惯量的电机;调试时,正确设定惯量比参数是充分发挥机械及伺服系统最佳效能的前提,在要求高速高精度的系统上表现尤为重要,这样,就有了惯量匹配的问题。 一、惯量匹配 1、进给系统所需力矩T = 系统传动惯量J × 角加速度θ。加速度θ影响系统的动态特性,θ越小,则由控制器发出指令到系统执行完毕的时间越长,系统反应越慢。如果θ变化,则系统反应将忽快忽慢,影响加工精度。由于电机最大输出T 值不变,如果希望θ的变化小,则J 应该尽量小。 2、进给轴的总惯量J =伺服电机的旋转惯性动量J M + 电机轴换算的负载惯性动量J L 。负载惯量J L 是外部负载的惯量折算到电机轴上的惯量。J M 为电机转子惯量,伺服电机选定后此值就为定值,而J L 则随工件等负载改变而变化。如果希望J 变化率小些,则最好使J L 所占比例小些。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惯量匹配”。 二、“惯量匹配”的确定 转动惯量对伺服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动态响应都有影响。惯量大,系统的机械常数大,响应慢,根据 J K n =ω知道(K 为刚度,或者叫做弹性模量),高惯量会使系统的固有频率下降,容易产生谐振,因而限制了伺服带宽,影响了伺服精度和响应速度,惯量的适当增大只

有在改善低速爬行时有利,因此,设计时在不影响系统刚度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小惯量。 机械系统产生共振时,系统中阻尼越大,最大振幅就越小,且衰减越快;但阻尼越大会使系统损失动量更多,稳态误差增大,降低精度,故应选择合适懂的阻尼。 衡量系统的动态特性时,惯量越小,系统的动态特性反应越好;惯量越大,电机的负载也就越大,越难控制,但负载的惯量需和电机惯量相匹配才行。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惯量匹配原则,且有不同的作用表现,但大多要求J L /J M< 10。对于基础金属切削机床,负载惯量建议应小于电机惯量的5倍。 惯量匹配对于电机选型很重要,同样功率的电机,有些品牌会分轻惯量、中惯量、大惯量。负载惯量最好用公式计算出来。有一个试验,在一伺服电机的轴伸,加一大的惯量盘用来做测试,结果电机低速时停不住,摇头摆尾,不停地振荡怎么也停不下来。后来改为在两个伺服电机的轴伸对接加装联轴器,对其中一个伺服电机通电,作为动力即主动,另一个伺服电机作为从动,即做为一个小负载。原来那个摇头摆尾的伺服电机,启动、运动、停止、运转一切正常! 三、惯量的理论计算公式 负载的转动惯量设计计算是选伺服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至于电机惯量,手册上都有标注。对于某些伺服,可以通过伺服调整的过程,测出负载的惯量,进而作为理论计算的参考。在设计阶段,很多类似摩擦系数之类的参数只能根据经验,不会很准确。

伺服电机及选型

伺服电机 伺服电机(servomotor)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伺服电机可以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 “伺服”一词源于希腊语“奴隶”的意思,“伺服电机”可以理解为绝对服从控制信号指挥的电机:在控制信号发出之前,转子静止不动,当控制信号发出时,转子立即转动;当控制信号消失时,转子能即时停转。因此伺服电机指的是随时跟随命令进行动作的一种电机,是以其工作性质命名的。

伺服主要靠脉冲来定位,伺服电机接收到一个脉冲就会旋转一个脉冲对应的角度,从而实现位移。伺服本身带有编码器,具备发出脉冲的功能,所以伺服电机每旋转一个角度,就会发出对应数量的脉冲。等于是把电机旋转的详细信息反馈回去,形成闭环。这样的话,系统就会知道发了多少脉冲给电机,同时又收了多少脉冲回来,这样就能很精准的控制电机的转动,实现非常精准的定位。

一、伺服电机分类 1、直流伺服 结构简单控制容易。但从实际运行考虑,直流伺服电动机引入了机械换向装置,成本高,故障多,维护困难,经常因碳刷产生的火花影响生产,会产生电磁干扰。而且碳刷需要维护更换。机械换向器的换向能力,也限制了电动机的容量和速度。 2、交流伺服 分为永磁同步伺服电机和异步伺服电机。目前运动控制基本都用同步电机。 永磁同步伺服电机内部的转子是永磁铁,驱动器控制的U/V/W 三相电形成电磁场,转子在此磁场的作用下转动,同时电机自带的编码器反馈信号给驱动器,驱动器根据反馈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调整转子转动的角度。伺服电机的精度决定于编码器的精度(线数)。特点如下: 1、控制速度非常快,从启动到额定转速只需几毫秒;而相同情况下异步电机却需要几秒钟。 2、启动扭矩大,可以带动大惯量的物体进行运动。 3、功率密度大,相同功率范围下相比异步电机可以把体积做得更小、重量做得更轻。 4、运行效率高。 5、可支持低速长时间运行。 6、断电无自转现象,可快速控制停止动作。 7、控制和响应性能比异步伺服电机高很多。

转动惯量和转矩(转)

转动惯量和转矩(转) 热度2已有2310 次阅读2010-3-5 16:27|个人分类:专业知识| 转矩都一样,为什么要分成超小惯量,小惯量,中惯量,大惯量? 惯量直接关系到伺服的加减速性能,小惯量的系统,启动,加速,制动的性能好,反应快。电机的惯量要跟负载的惯量匹配,通常负载的惯量不要大于电机惯量的5倍,最大不要超过10倍。 “小惯量的系统,启动,加速,制动的性能好,反应快”是因为本身电机转子惯量小,小惯量可以带动的负载惯量的倍数有的可以达到20倍甚至30倍的转子惯量,具体选型都有参数限制,同功率的小惯量的电机额定输出转矩会比中惯量、大惯量要小很多,那为什么它的反应还会快呢?因为它总拖动的惯量(=电机转子惯量+负载惯量)比中惯量、大惯量也同样小的多,力=质量*加速度,惯量正比于质量。为什么额定转速还会高呢?额定功率(W)=额定转速(转/分钟)*额定转矩(Nm)*2π/60。小惯量的额定转矩低,所以额定转速高。至于小惯量反应快的前提就是它必须拖带惯量和它匹配的惯量也很小的负载,惯量大了它就拖动不动了。如果同功率的大小惯量两种伺服电机拖动负载后总的惯量(转子惯量+负载惯量)完全一样,并且两套系统都在大惯量额定转速范围内工作(譬如1500转/分钟或1000转/分钟)时,小惯量的反应快的特点就不存在了。。。当然这样用大惯量伺服未免有点大马拉小车。为什么小惯量的伺服电机无法做的功率很大呢,是因为功率大了以后转矩要求加大,转子的机械结构无法继续保持转子惯量小的特点了,所以功率大的伺服都是转子惯量大的了。电机选型时,主要依据就是工作转速下的转矩要求。还有一点就是负载惯量要满足伺服手册中的N倍于电机转子惯量的要求。举个例子说明大小惯量,大惯量好比是个胖子,小惯量呢就好比个瘦子,那么功率呢就是两人力气和运动速度的乘积一样,胖子呢力气比瘦子大,但速度慢。空载呢就是两个人都空着手,满负载呢就是两个人都在持久大力气输出的临界点,满载时胖子拿的东西由于力气大所以比瘦子拿的多,所以呢空载或满载时瘦子的动作都比胖子快。那么如果使两个人拿东西后总体重一般重在运动呢,随着总重量的不断加大,瘦子会比胖子速度越差越多,即使只是两个人拿的东西重量相等,如果拿的东西重量加重到一定地步,瘦子速度也同样会落后于胖子。 对旋转运动的物体来说,转矩和惯量的关系正如直线运动物体的受力和质量的关系。

关于伺服电机惯量匹配一系列问题及选型介绍

关于伺服电机惯量匹配一系列问题及选型介绍 一、“惯量匹配”如何确定? 传动惯量对伺服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动态响应都有影响。惯量大,系统的机械常数大,响应慢,会使系统的固有频率下降,容易产生谐振,因而限制了伺服带宽,影响了伺服精度和响应速度,惯量的适当增大只有在改善低速爬行时有利,因此,机械设计时在不影响系统刚度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小惯量。衡量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时,惯量越小,系统的动态特性反应越好;惯量越大,马达的负载也就越大,越难控制,但机械系统的惯量需和马达惯量相匹配才行。 不同的机构,对惯量匹配原则有不同的选择,且有不同的作用表现。不同的机构动作及加工质量要求对JL与JM大小关系有不同的要求,但大多要求JL与JM的比值小于十以内。一句话,惯性匹配的确定需要根据机械的工艺特点及加工质量要求来确定。对于基础金属切削机床,对于伺服电机来说,一般负载惯量建议应小于电机惯量的5倍。惯量匹配对于电机选型很重要的,同样功率的电机,有些品牌有分轻惯量,中惯量,或大惯量。其实负载惯量最好还是用公式计算出来。常见的形体惯量计算公式在以前学的书里都有现成的(可以去查机械设计手册)。我们曾经做过一试验,在一伺服电机的轴伸,加一大的惯量盘准备用来做测试,结果是:伺服电机低速时停不住,摇头摆尾,不停地振荡怎么也停不下来。后来改为:在两个伺服电机的轴伸对接加装联轴器,对其中一个伺服电机通电,作为动力即主动,另一个伺服电机作为从动,即做为一个小负载。原来那个摇头摆尾的伺服电机,

启动、运动、停止,运转一切正常! 二、惯量的理论计算的功式? 惯量计算都有公式,至于多重负载,比如齿轮又带齿轮,或涡轮蜗杆传动,只要分别算出各转动件惯量然后相加即是系统惯量,电机选型时建议根椐不同的电机进行选配。负载的转动惯量肯定是要设计时通过计算算出来拉,如果没有这个值,电机选型肯定是不那么合理的,或者肯定会有问题的,这是选伺服的最重要的几个参数之一。至于电机惯量,电机样本手册上都有标注。当然,对某些伺服,可以通过调整伺服的过程测出负载的惯量,作为理论设计中的计算的参考。毕竟在设计阶段,很多类似摩擦系数之类的参数只能根据经验来猜,不可能准确。理论设计中的计算的公式:(仅供参考)通常将转动惯量J 用飞轮矩GD2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J=mp^2= GD^2/4g 式中m与G-转动部分的质量(kg)与重量(N);D-惯性半径与直径(m);g=9.81m/s2 -重力加速度飞轮惯量=速度变化率*飞轮距/375 当然,理论与实际总会有偏差的,有些地区(如在欧洲),一般是采用中间值通过实际测试得到。这样,相对我们的经验公式要准确一些。不过,在目前还是需要计算的,也有固定公式可以去查机械设计手册的。 三、关于摩擦系数? 关于摩擦系数,一般电机选择只是考虑一个系数加到计算过程中,

(完整版)伺服电机负载惯量比的合理取值汇总,推荐文档

伺服电机负载惯量比的合理取值汇总 【导读】国内外对伺服系统惯量匹配的理解有较大不同,本文提出工程应用中惯量匹配的涵义。在装备制造业实际应用中,绝大部分是不按惯量匹配来设计的。同时分析了惯量不匹配较严重时,对伺服系统有何影响。重点指出,在伺服系统中,需要研究的不是实现负载惯量匹配,而是实现负载惯量与电机惯量的比率在合理的范围,确保系统的快速响应而且能稳定运行。最后给出了在负载惯量与电动机惯量高度不匹配的应用中可采取的应对措施。引言 转动惯量(Moment of Inertia)是刚体绕轴转动时惯性(回转物体保持其匀速圆周运动或静止的特性)的量度,用字母I 或J表示。转动惯量在旋转动力学中的角色相当于线性动力学中的质量,可形象地理解为一个物体对于旋转运动的惯性。转动惯量对伺服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动态响应都有不小影响,伺服系统应用中,折算到电机轴的负载惯量与电机的惯量之比不能过大,必须合理取值,否则,系统一般会出现振荡甚至失控。但为何需要合适的惯量比,而且这个推荐的惯量比,在实践中如何取值比较合理,这些都是工程师常感到困惑的问题。伺服电机负载惯量比的适宜性分析

1、惯量匹配- -最佳的功率传输和最大加速度所有的机械系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弹性(也即刚性是无法无穷大的),而有部分机械系统则存在背隙。这两种的任何一种达到了一定程度时,都会导致系统响应性能极差。因此所谓的惯量不匹配可能导致的问题,其实是由于机械刚性不足,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弹性或背隙而可能产生的运动不稳定问题。伺服系统中我们需要控制的运动量是负载端的位置或转速,但实际上却是以安装在电机上的反馈装置检测到的位置或转速信号来代替目标负载控制量,而由于刚性的有限性,这种控制方式在一定条件下,特别是惯量比太大时,较大概率会出现不稳定问题。 要提高系统的快速响应性,首先必须提高机械传动部件的谐振频率,即提高机械传动部件的刚性和减小机械传动部件的惯量。其次通过增大阻尼压低谐振峰值也能为提高快速响应性创造条件。在不少装备应用中,机械传动部件刚性不足和惯量过大是很普遍的。因此在满足部件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小运动部件的惯量。 对于一个特定的电动机,如果采用减速机构,使归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惯量与电动机的惯量相匹配(负载惯量等于电机惯量,即惯量比为1),在忽略减速器所增加的惯量和效率损失的情况下,系统就能实现最佳的功率传输,并能得到最大的负载加速度,这就是惯量匹配的涵义。文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