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方丹参片生产工艺改进研究

复方丹参片生产工艺改进研究

复方丹参片生产工艺改进研究
复方丹参片生产工艺改进研究

复方丹参片生产工艺改进研究

目的: 解决复方丹参片的制粒困难的问题。

方法: 用改进方法生产的产品与用传统的方法生产的产品对比观察。

结果: 改进方法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生产过程容易掌握,易于操作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结论: 复方丹参片制粒时浸膏和淀粉、三七粉混合后制粒改为浸膏喷雾干燥成浸膏粉和淀粉、三七粉混合后制粒的方法。

关键词复方丹参片浸膏喷雾干燥浸膏粉制粒

复方丹参片是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收载的品种, 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功能, 用于胸中憋闷、心绞痛, 是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常用药物。本品在按药典方法生产片芯后再包糖衣或薄膜衣。制粒时浸膏直接加入淀粉和三七分混合极易发生粘结成团,象浆糊一样粘连,干燥后结块象水泥一样硬,不易粉碎制粒比较困难稍不注意就得多次制粒,针对于此参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收载的复方丹参颗粒剂的制粒方法将浸膏喷雾干燥成浸膏粉和淀粉、三七粉混合加入纯化水适量做润湿剂搅拌均匀,做湿颗粒干燥易于操作,片子质量完全符合2010版药典规定。于是对其生产工艺进行改进,获得满意效果。

1 材料、仪器与设备

1 . 1 批量生产处方

本品批量生产处方如下:

丹参270 kg (购自亳州三盛药材站) ; 三七84.6kg ( 购

自亳州三盛药材站) ;冰片4 . 8 kg (广州市黄埔化工厂生产,批号:120201) 。上述药材均经本公司质量管理部门检验,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的要求。

薄膜包衣材料,薄膜包衣剂(胃溶型) 由天津市爱勒易医

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120202

1 .

2 仪器与设备

FLG—150 型沸腾喷雾干燥器(江苏其峰制药设备机械厂制造) ; FL—120 型沸腾制粒干燥器(江苏其峰制药设备机械厂制造) ;ZP —35 型旋转式压片机( 上海天和制药机械有限公司制造) ; ZH—300槽式混合机(常州市设备制造) ;350C 型高效包衣机(温州健牌设备机械厂制造) ;BY—1000糖衣机(宝鸡中药设备机械厂制造) ;等。高效液相色谱仪

2 生产工艺方法

2 . 1 中药材的前处理

丹参:除去杂质及残茎, 洗净, 润透, 切厚片, 干燥, 即得净药材,备用。

三七:洗净, 干燥, 灭菌, 粉碎成细粉( 过 6 号筛不少

于80%)备用。

2 . 2 片芯的制备

2 . 2 . 1 药典方法

将丹参分别用95 %乙醇、50 %乙醇和水回流提取, 药液混合、浓缩,制成相对密度为 1 . 35~1 . 39 ( 55 ℃) 的清膏。将三七细粉、适量淀粉与丹参清膏拌匀,干燥,制成颗粒,其含水量控制在2 . 5 %~4 . 5 % ,且能通过20 目筛的颗粒占38 % , 无通过80目筛的细粉。将冰片与上述颗粒混匀后,放入桶内密闭贮放,中间体检验合格后用压片机压制成60万片

制得的片芯为圆形双凸面片,硬度为3.5 kg ,脆碎度符合包衣操作的内控要求,表面光滑平整,无针孔、麻点缺陷。

2 . 2 . 2 改进方法

将丹参分别用95 %乙醇、50 %乙醇和水回流提取, 药液混合、浓缩,制成相对密度为 1 . 35~1 . 39 ( 55 ℃) 的清膏。将清膏用喷雾沸腾干燥机干燥成膏粉与三七细粉、适量淀粉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纯化水做软材做湿颗粒,进行干燥,制成干颗粒,其含水量控制在2 . 5 %~4 . 5 % ,且能通过20 目筛的颗粒占38 % , 无通过80目筛的细粉。将冰片与上述颗粒混匀后,放入桶内密闭贮放,中间体检验合格后用压片机压制成60万片。制得的片芯为圆形双凸面片,硬度为 3.5kg ,脆碎度符合包衣操作的内控要求,表面光滑平

整,无针孔、麻点缺陷。所做片芯与前者基本一至。

2 .

3 包薄膜衣

将两种方法制得的片芯分别按每锅156 kg 量加入高效

包衣锅中,按如下操作程序和方法进行包衣。

配包衣液:将22 . 7 kg 纯化水加入配料桶,在持续搅拌下加入 5 kg 包衣粉, 待包衣粉全部加入后再搅拌30~40mi n ,备用。

包衣:将锅内壁擦拭干净, 调试好喷枪喷速、蠕动泵; 打开送热风阀门, 待锅内吹干后关闭; 加入片芯, 关上锅门; 再打开送热风阀门送入热风( 43~45 ℃) ,预热5~15mi n , 预热时转动锅体( 8r/ mi n) 翻动片芯, 使片芯匀受热至35 ℃以下;开启压缩空气阀门, 打开蠕动泵, 调试好喷枪角度( 45度) 、喷枪距离片床距离( 30cm) 和喷雾速度( 0 . 25 kg/ mi n) ,将包衣液以雾状喷入; 包衣时不得停锅, 待包衣料均匀包严片,增重达3---4%。喷完包衣料后,依次关闭蠕动泵和喷枪, 再关闭压缩空气, 调慢锅的转速,关闭加热,送入冷风直至片面干燥,响声清脆后出锅。

2.4包糖衣片:

1.70%单糖的配制:称取15kg蒸馏水,置反应锅内,加入35kg的白砂糖,通汽加热搅拌至糖全部溶化,适当微沸,用沙布过滤后置洁净容器内加盖,放凉,备用。

2 . 10%胶浆: 称取15kg纯化水加入1.5㎏胶加热溶化后,通汽加热搅拌至胶全部溶化,用纱布过滤至洁净的容器

内加盖,放凉,备用。

3.色糖浆的配制

称取色素加入适量单糖浆溶解,加热沸腾后过滤,和适量单糖浆搅拌均匀,分次加入锅中直至加完。

4、包衣:投料前要筛出部分颗粒、细粉,挑出畸形片,以使包衣顺利进行,操作分五个阶段:隔离层 ,粉衣层、糖衣层、色层、打光。

3.1隔离层:

接通电源,启动糖衣锅,旋转,无异常响声。检查内外加热有无损坏。停锅投料每锅放入50gk片芯,后再启动糖衣锅,加适量胶浆搅拌,使素片均匀润湿后撒入滑石粉,使之均匀附着于素片表面,待自然散开后吹热风使迅速干燥(35-50℃),重复操作(3~5层)

3.2粉衣层:操作时将在锅内继续转动的素片加适量糖浆搅拌,使素片均匀润湿,然后撒入滑石粉,使之均匀附着于素片表面,继而吹热风使迅速干燥(35-50℃)。重复操作,直至片心的棱角消失、圆整、平滑为止。一般包10-15层。

3.3糖衣层:具体操作与粉衣层基本相同,无需加入滑石粉。操作时要停止吹风,待片芯表面略干时再吹热风,一般在40℃左右使糖浆在素片表面徐徐干燥,一般包10~15层。

3.4.色层:在包完糖衣层的片剂上继续加入有色热糖浆,直到有色糖浆加完为止。

3.5.打光:在最后一层色层近干燥时,并转动数圈,待锅温度降至室温,用腊打光30分钟,至片面光亮后出锅。

3 结果

用上述两种方法分别连续试生产3批片芯,并用同样方

法包薄膜衣、糖衣检测表明,用改进方法生产的片芯包出的薄膜衣片、糖衣片表面平整光滑, 外观质量符合要求其它质量指标也符合药典规定。两种包衣片外观及其质量指标比较,附表:

4 结论

4 . 1 根据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规定,上述试验数据表明, 在药典规定工艺不变的前提下,对浸膏干燥后再做颗粒进行压片,包衣因素关系无明显变化,其结果证明其方法可行。

4 . 2 改进方法的优越性

克服了传统做粒粘结成团,二次做颗粒的不必要因素,从而优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2 郑俊民译. 片剂包衣的工艺和原理. 第一版.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3 范碧亭主编. 中药药剂学. 第一版.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 郑俊民译. 片剂包衣的工艺和原理. 第一版.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复方丹参片检验方法确认方案

复方丹参片检验方法确认方案 文件编号: 文件审定部门签名日期起草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浙江优康制药有限公司

1.概述: 复方丹参片质量标准为已验证的法定标准,含量测定方法为HPLC法,其它项目为实验室日常测试步骤。根据2010年版《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需要对含量测定检验方法进行确认,包括专属性、精密度、准确度三个方面。 2.目的: 确认复方丹参片含量测定检验方法在我公司质量控制实验室的适用性。 3.适用范围: 复方丹参片含量测定检验方法 4.条件: 4.1. 检验操作规程齐全 4.2. 设备相关标准操作规程齐全 4.3. 检验、检测仪器均已校验 5. 确认时间计划:从年月日开始至年月日完成。 6. 含量测定含丹参以丹参酮IIA计检测方法确认 6.1.确认要求及标准 6.1.1. 色谱条件系统适用性试验(在专属性试验时一并进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73∶2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理论板数以丹参酮IIA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分离度大于1.5。 6.1.2. 专属性空白样品溶液在与丹参酮IIA对照品溶液相同的保留时间处色谱峰峰面积小于对照品峰面积的3%。 6.1.3. 精密度RSD应不得超过2.0% 6.1.4. 准确度丹参酮IIA的加样回收率98.0%~102%,回收率的RSD小于2.0%。 6.2. 材料和分析方法 6.2.1. 试剂: 对照品:丹参酮IIA 批号:来源: 样品:复方丹参片批号:来源: 试剂名称:甲醇批号:来源: 空白对照物:按复方丹参片质量标准制法自制(缺丹参)

6.2.2. 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型号:编号:色谱柱编号: 分析天平型号:编号: 超声处理器型号:编号: 6.2.3.溶液配置: 6.2.3.1.对照品溶液配置取丹参酮IIA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甲醇制成每1ml含40微克的溶液即得。 6.2.3.2供试品溶液取复方丹参片20片,除去糖衣片,精密称定,研细,取约1g,精密称定后置具塞棕色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 超声处理1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并补足,摇匀滤过取续滤液置棕色 瓶中即得。 6.2.3.3. 空白物溶液取空白物20片,除去糖衣片,精密称定,研细, 取约1g,精密称定后置具塞棕色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 超声处理1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并补足,摇匀滤过取续滤液置棕色 瓶中即得。 6.2.3.4.储备液A 精密称取丹参酮IIA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20微克的溶液即得。 6.2.4 分析方法: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73∶2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进样量为10 ul。 6.3.检验方法的确认 6.3.1专属性 6.3.1.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73∶2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理论丹参酮IIA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分离度大于1.5。 6.3.1.2. 测定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空白样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记录色谱图。

完整word版110复方丹参片生产工艺规程完整

word格式文档 复方丹参片生产工艺规程 1. 目的 规范复方丹参片生产工艺;使生产操作过程具有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 2. 范围 适用于复方丹参片的生产。 3. 职责 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制定;生产车间遵照执行;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 4. 内容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目录 1.产品名称及剂型 (3) 2.产品概述 (3) 3.处方和依据 (3) 4.工艺流程图及质量控制点 (4) 5.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7) 6.原辅料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 (16) 7.中间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 (17) 8.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 (17) 9.包装材料、包装规格和质量标准 (17) 10.说明书、产品包装文字说明和标志 (18)

11.工艺卫生要求 (18) 12.设备一览表 (19) 13.技术安全和劳动保护 (20) 14.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 (20) 15.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 (21) 16.原辅料、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22) 17.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22) 18.生产过程控制 (23)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19.产品留样观察 (23) 20.附页 (23) 1.产品名称及剂型 1.1 品名:复方丹参片 汉语拼音:Fufang Danshen Pian 1.2 剂型:片剂(包衣) 2.产品概述 2.1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2023405 2.2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色至棕褐色;气芳香,味微苦。 2.3 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

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2.4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2.5 规格:0.3g。 2.6 贮藏:密封。 2.7 有效期:24个月。 3.处方和依据 3.1 处方(制成1000片) 丹参450g 三七141g 冰片8g 3.2制法:以上三味,丹参加乙醇回流1.5小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备用;药渣50%乙醇回流加热1.5小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备用;药渣加水煎煮2小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三七粉碎成细粉,与丹参清膏和适量辅料制成颗粒,干燥。冰片研细,与上述颗粒混匀,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3.3 处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P527。 3.4 生产处方(制成1000片) 丹参450g 三七141g 冰片8g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醋酸乙酯的生产技术

醋酸乙酯的生产技术 醋酸乙酯( EA) 又名乙酸乙酯, 分子式为C4H8O2, 为具有水果香味的无色透明液体, 具有优异的溶解性、挥发速度和快干性, 在工业中主要用作生产涂料、粘合剂、乙基纤维素、氯化橡胶、乙烯树脂、乙酸纤维素酯、纤维素乙酸丁酯、人造革、油毡着色剂以及人造纤维等的溶剂, 也可作为粘合剂用于印刷油墨、人造珍珠等的生产, 作为提取剂用于医药、有机酸产品等的生产, 此外还可用作生产菠萝、香蕉、草莓等水果香精和威士忌、奶油等香料的原料, 在纺织工业中用作清洗剂等。近年来, 随着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建筑、汽车等行业发展迅速, 环保法规日益严格, 采用高档溶剂生产涂料、油墨、粘合剂等产品已成大势所趋, 从而带动醋酸乙酯类溶剂需求的快速增长。 一、生产技术及其进展 目前, 乙酸乙酯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 醋酸酯化法 乙醛缩合法 乙醇脱氢法 醋酸/ 乙烯加成法 4 种。 目前世界上工业乙酸乙酯主要制备方法有乙酸酯化法、乙醛缩合法、乙烯加成法和乙醇脱氢法等。传统的乙酸酯化法工艺在国外被逐步淘汰,而大规模生产装置主要是乙醛缩合法和乙醇脱氢法,在乙醛原料较丰富的地区万吨级以上的乙醛缩合法装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乙醇脱氢法是近年开发的新工艺,在乙醇丰富且低

成本的地区得到了推广。最新的乙酸乙酯生产方法是乙烯加成法,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迈拉库地区采用日本昭和电工专利技术建成了50 kt/a生产装置。大规模生产装置主要采用后三种方法,其中新建装置多采用乙烯加成法。 (1)乙酸酯化法 乙酸酯化法是传统的乙酸乙酯生产方法,在催化剂存在下,由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而得。 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乙醇乙酸乙酸乙酯水 反应除去生成水,可得到高收率。该法生产乙酸乙酯的主要缺点是成本高、设备腐蚀性强,在国际上是属于被淘汰的工艺路线。 (2)乙醛缩合法 在催化剂乙醇铝的存在下,两个分子的乙醛自动氧化和缩合,重排形成一分子的乙酸乙酯。 2CH3CHO→CH3COOCH2CH3 乙醛乙酸乙酯 该方法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日本等地已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装置,在生产成本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 (3)乙醇脱氢法 采用铜基催化剂使乙醇脱氢生成粗乙酸乙酯,经高低压蒸馏除去共沸物,得到纯度为99.8%以上乙酸乙酯。 2C2H5OH→CH3COOCH2CH3+H2 乙醇乙酸乙酯氢 (4)乙烯加成法 在以附载在二氧化硅等载体上的杂多酸金属盐或杂多酸为催化剂的存在下,乙烯气相水合后与气化乙酸直接酯化生成乙酸乙酯。 CH2CH2+CH3COOH=CH3COOCH2CH3

黄芩苷的提取

黄芩苷的提取 黄芩苷(Baicalin)是从黄芩根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具有抑菌、利尿、抗炎、抗变态及解痉作用,并且具有较强的抗癌反应等生理效能。在临床医学已占有重要地位。黄芩苷还能吸收紫外线,清除氧自由基,又能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因此既可用于医药,也可用于化妆品,是一种很好的功能性美容化妆品原料。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000烧杯1 250ml烧杯2 铝锅1 50ml容量瓶5 漏斗1 紫外分光计1 纱布1 1.2 试剂 黄芩饮片乙醇盐酸 2 黄芩苷含量测定的方法 2.1标准曲线的绘制精确称取黄芩苷标准品50mg,用50%乙醇溶解并定容于100ml容量瓶,配制0。5mg/ml黄芩苷标液,分别吸取标液0。5,1。0,1。5,2。0,2。5,3。0,3。5,4。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50%乙醇定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78nm处测吸光值,得到吸光度-浓度回归曲线为y=0。064x-0。0102,r2=0。9982。 2.2样品含量的测定精确称取实验所得黄芩苷粗品50mg用50%乙醇溶解定容于100ml容量瓶。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吸取续滤液2。5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50%乙醇定容。另取50%乙醇作空白,于278nm波优点测吸光度,由回归方程式计算出对应浓度,按下式计算黄芩苷含量。 黄芩苷含量(%)=[对应浓度(μg/ml)×100×40]/样品重(mg) 3.实验步骤 黄芩苷的提取方法参考胡应权的方法,黄芩→粉碎→称取黄芩粗粉20g→加水煎煮→趁热分离出滤液→40℃下加盐酸调pH1~2→80℃下保温→静置→分离出沉淀→洗涤干燥→黄芩苷粗品,其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按下式计算黄芩苷收率:黄芩苷收率(%)=M/M0×100%式中:M-所得黄芩苷粗品重量M0-提取时用黄芩的重量 不同溶媒不同溶媒剂量不同提取时间和次数都对黄芩苷提取有影响。 3.1 不同溶媒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将提取次数固定为1 次,溶媒倍量固定为10倍(重量比),提取时间固定为1h,分别以7006、950,6的乙醇及水为溶媒进行提取,考察不同溶媒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详见表1。 表1 不同溶媒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 —————————————————————————— 溶媒种类黄岑苷含量(mg/ml) —————————————————————————— 水提取 70%乙醇 9596乙醇 —————————————————————————— 3.2 不同溶媒倍量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将提取次数固定为1次,提取时间固定为1h,分别以8、10、12、14、16倍于黄岑粉的水进行提取,考察不同溶媒倍量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详见表2。

110复方丹参片生产工艺设计规程

复方丹参片生产工艺规程 1. 目的 规范复方丹参片生产工艺;使生产操作过程具有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 2. 范围 适用于复方丹参片的生产。 3. 职责 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制定;生产车间遵照执行;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 4. 内容

目录 1.产品名称及剂型 (3) 2.产品概述 (3) 3.处方和依据 (3) 4.工艺流程图及质量控制点 (4) 5.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7) 6.原辅料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 (16) 7.中间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 (17) 8.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 (17) 9.包装材料、包装规格和质量标准 (17) 10.说明书、产品包装文字说明和标志 (18) 11.工艺卫生要求 (18) 12.设备一览表 (19) 13.技术安全和劳动保护 (20) 14.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 (20) 15.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 (21) 16.原辅料、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22) 17.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22) 18.生产过程控制 (23) 19.产品留样观察 (23)

20.附页 (23) 1.产品名称及剂型 1.1 品名:复方丹参片 汉语拼音:Fufang Danshen Pian 1.2 剂型:片剂(包衣) 2.产品概述 2.1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2023405 2.2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色至棕褐色;气芳香,味微苦。 2.3 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2.4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2.5 规格:0.3g。 2.6 贮藏:密封。 2.7 有效期:24个月。 3.处方和依据 3.1 处方(制成1000片) 丹参450g 三七141g 冰片8g 3.2制法:以上三味,丹参加乙醇回流1.5小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备用;药渣50%乙醇回流加热1.5小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备用;药渣加水煎煮2小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三七粉碎成细粉,与丹参清膏和适量辅料制成颗粒,干燥。冰片研细,与上述颗粒混匀,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3.3 处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P527。 3.4 生产处方(制成1000片) 丹参450g 三七141g 冰片8g

醋酸工艺流程

醋酸工艺流程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1.1 公司生产工艺、装置、储存设施等基本情况: 醋酸工艺流程图及简述: 醋酸生产流程简述: 酒精氧化:95%原料酒精和本车间回收的76%酒精在配料槽内混合配比成84±%稀酒精,配料酒精经蒸发锅加热送入氧化炉,在555±5℃高温和电解银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醛气体,反应混合气体经冷凝后进入吸收塔,被一次水吸收后得到8-10%左右的稀乙醛。 乙醛精制与酒精回收:稀乙醛经泵加压进入乙醛精馏塔精馏,控制塔顶温度在45±2℃,压力,塔顶采出得纯乙醛。塔釜温度控制在121±3℃,物料自行压入酒精回收塔精馏,塔顶温度控制在90±5℃塔顶采出约76%酒精供酒精氧化工序配料使用,塔釜温度控制在110±3℃范围内,废水经塔釜排出。 乙醛氧化:乙醛经计量泵加压后进入氧化塔,与来自空压的压缩空气在温度50~80℃、压力~和一定量醋酸锰催化作用条件下反应生成粗醋酸。粗醋酸由氧化

塔上部出料口排至粗醋酸贮槽,未反应的乙醛由塔顶经冷凝器冷凝分离后,液体回流至氧化塔塔底,尾气经进入鼓泡吸收器进一步吸收后排入大气。 醋酸精制:粗醋酸经高沸锅蒸发将重组份醋酸锰分离,高沸蒸发锅温度控制在120±2℃,高沸锅底部醋酸锰排入乙醛氧化工序的锰循环槽循环使用。顶部轻组份进入浓缩精馏塔,塔釜温度控制在123±3℃,塔釜醋酸连续定量的排入成品蒸发锅,在120±2℃条件下蒸馏冷凝后得醋酸进入成品计量槽,经分析合格后放入成品大罐。塔顶温度控制在100±2℃,塔顶采出的稀酸进入计量槽,经计量后放入稀酸大罐。

黄芩苷和黄芩素的最新提取方法与应用研究

黄芩苷和黄芩素的最新提取方法与应用研究 摘要黄芩苷和黄芩素是中药黄芩的重要单体,具有多种功效,在抗菌、抗病毒、保肝、利胆、抗癌、抑制炎症反应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就两者的新提取工艺和新的应用进行概述,为黄芩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芩苷黄芩素提取方法药理作用 Recent review in extraction techniques and pharmacological study of Baicalin and Baicalein Li Xue , Guo Yan-xia,Ren Hui-xia (Department of Pharmacy,Shandong University. Ji Nan,Shandong,China) ABSTRACT Baicalin and Baicalein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Scutellariae Radix ( HuangQin) , and have various efficacies , including antibacterial , antivirus , antiinflammation , protecting the liver function , antitumor , and show good value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This article reviews latest developments in their extraction technique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evidences for exploiting of Scutellaria . KEYWORDS Baicalin ;baicalein ; extraction techniques ;pharmacological study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现代药学研究证明,黄芩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是主要有效成分[1],其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苷键被水解厚,即产生葡萄糖醛酸和苷元(黄芩素和汉黄芩素),传统上通常以黄芩苷作为中药黄芩的标志性检测物和主要研究对象,但近年来研究发现黄芩素(黄芩苷元)在临床上有更好的药理活性,如抗菌、抗病毒、保肝、利胆、抗癌、抑制炎症反应等,因此本文将两者最新的提取方法与药效分别汇总,为工业生产与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黄芩苷提取新方法 黄芩苷的提取工艺很多,过去主要有浸渍法、渗滤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和加碱温浸法等。但都存在提取时间长、效率不高、溶剂消耗量大、操作烦琐、过滤困难等缺点。随着提取和分离技术的不断提高,黄芩苷的提取方法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主要概括如下: 1.1 超声提取 超声能产生空化效应,具有粉碎、搅拌等特殊作用,使黄芩植物组织在溶剂中瞬时产生的空化泡的崩溃,而使组织中的细胞破裂,以利于溶剂渗透到植物细胞内部,使细胞中的黄芩苷成分进入水溶剂之中,加速相互渗透、溶解,以增加黄芩中的主要成分黄芩苷在水中的溶解度。郭孝武等[2]研究了不同频率超声对提取黄芩苷成分的影响,比较在同一提取时间, 频率分别为20, 800, 1100 KHz 时从中药黄芩中提取黄芩苷成分的得率, 以20 KHz 下得率最高, 认为原因是该频率下超声空化效应强, 加之粉碎化学效应, 有利于有效成分转移和黄芩苷与水的混合。但超声波法对设备的要求较高,实现工业化生产,成本较高。

醋酸生产工艺流程 [醋酸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醋酸生产工艺流程 [醋酸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1 醋酸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1.1 工艺路线简介制醋酸的方法主要有:(1)生料固态酿造法。(2)酶法液化通风回流喷淋制醋.(3)空气自吸式发酵罐液态深层发酵制醋。 1.2 工艺流程设计空气自吸式发酵罐液态深层发酵制醋节省了空气压缩系统,减少了设备投资,便于实现自动化和连续化,应用范围广。 主要工艺流程:(1)菌种选择; (2)原料预处理; (3)糖化; (4)酒精发酵; (5)醋酸发酵;(6)压滤;(7)配兑和灭菌;(8)陈酿。 2 设计任务批量生产17吨醋酸发酵罐设计 2.1 技术参数生产规模:年产5000t(醋酸含量4% 质量分数)制度:全年工作300日,三班作业。 项目数量温度控制冷却水温-35℃ pH控制 4.8pH DO控制 20% 2.2.1 物料衡算理论上1g酒精能生产1.30g醋酸,实际的醋酸得率一般以理论得率的80%计算,实际上1g酒精能生产1g左右的醋酸。

2.3结果预算根据计算结果得到可供选择的发酵罐如表2所示: 表2 17t/d醋酸精馏塔型号公差容积17 m3 公差容积20 m3 公差容积30m3 塔釜加热电压v 122.5 132.5 117.5 进料量(l/min) 8 9 11 额定压力(MPa) 25 35 50 最高温度(℃) 80 80 80 进料位置下下下 2.4 醋酸精馏塔设计 2.4.1 生产能力的计算每生产1t食醋需酒精发酵成熟醪体积:641.7L = 0.642m3 每天生产食醋17t,醋酸精馏塔填充量70%,则每天需要醋酸蒸馏塔的总容积:17×0.642/0.70 = 15.59m3 2.4.2 醋酸精馏塔数量N的确定:若取公称容积15m3的,实际容积为17m3. N1 = ﹙15.59×8﹚/17 = 7.3 (个)若取公称容积17m3精馏塔7个若取公称容积20m3的精馏塔,实际容积为22m3. N2 = ﹙15.59×8﹚/22 = 5.6 (个)若取公称容积20m3精馏塔6个。 若取公称容积30m3的精馏塔,实际容积为32m3. N3 = ﹙15.59×8﹚/32 = 3.9 (个)若取公称容积30m3精馏塔4个。 2.5 设备结果列表为了满足生产需要,选择适合此规模要求的相应设计结果如表3 型号流量L/H 最大压力(MPa)额定压力(MPa)最高温度(℃)电机功率(Kw)外形尺寸(长*宽*高)单价(元)厂家公称容30m3 1500 60 50 80 37 1605*1200*1585 20000 上海联环生物设备有限公司结论醋酸生产工艺流程:薯干(或碎米、高粱等)→粉碎→加麸皮、谷糠混合→润水→蒸料→冷却

醋酸的生产工艺

甲醇低压羰基合成工艺 成熟的醋酸生产工艺有乙炔乙醛法、乙醇乙醛法、乙烯乙醛法、丁烷氧化法和甲醇低压羰基合成法。乙炔乙醛法由于存在严重的汞污染已被淘汰;乙醇乙醛法因生产工艺落后、成本高,国外也已淘汰,国内尚有少量生产;乙烯乙醛法因需消耗乙烯资源,产品成本较高,国外已淘汰,但在我国目前还是主要生产工艺;丁烷氧化法仅适用于轻油比较丰富的地区,不具推广性。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为甲醇低压羰基合成法,依据催化剂体系不同,各公司开发出各具特色的甲醇低压羰基合成工艺技术: ★BP Cative工艺 BP公司在其传统工艺技术上,将铑系催化剂改为铱系催化剂,即为BP Cative工艺。该工艺采用铼、钌、锇等多种稀有金属为助催化剂,铱系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铑系,水含量较低时,铱系催化剂稳定性高,能耗低,丙烯等副产物少,并可在水含量≤5%(Vol,下同)下操作,可大大改进传统的甲醇羰基化过程,降低生产费用和投资。此外,因水含量降低,CO的利用效率提高,蒸汽消耗减少。Cative工艺首先在韩国三星公司的醋酸装置应用成功,目前重庆扬子江乙酰化工有限公司和南京也拟采用该工艺。 ★塞拉尼斯AO Plus工艺 1980年,美国塞拉尼斯公司推出AO Plus工艺(酸优化法)。该工艺通过加入高浓度的无机碘(主要是碘化锂)改变催化剂的组成,使反应器在低水含量4%~5%下运行,提高了羰基化反应的产率和精制能力。该工艺采用特殊的专利技术,可使醋酸的产率达99%,反应速率也非常快,产品残留的总碘含量低于5×10-12。 ★塞拉尼斯Silverguard工艺 塞拉尼斯公司针对AO Plus工艺在高碘含量下易造成设备腐蚀、产品中碘残留量高、会引起下游应用中催化剂中毒的缺陷,开发了Silverguard工艺。该工艺采用银离子交换树脂为铑催化剂载体,可将产品中残留碘降至2μg/g;而采用传统方法,产品中残留碘一般为10μg/g。 ★千代田Acetica工艺

13第13章醋酸生产技术

第十三章醋酸生产技术 一、醋酸的性质、产品规格及用途 醋酸,分子式CH3COOH,分子量,化学名称为乙酸。 很早以前,中国就已经用粮食酿造食醋。食醋中含有3%~5%的乙酸,故乙酸俗称醋酸。 二、醋酸的原料来源及生产方法

生产制造醋酸的原料有多种,基本原料有乙醛、甲醇、一氧化碳、裂解轻汽油以及农副产品等。乙醛是生产醋酸的主要原料之一。 醋酸生产有乙醛氧化法、甲醇碳基合成法、淀粉发酵法、水果及其下脚料发酵法以及木材干馏法等,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乙醛氧化法 乙醛氧化生产醋酸,不改变原料的碳链骨架,最早实现工业化。20世纪50年代以前,氧化法以乙炔为基本原料,乙炔水合先合成乙醛,然后氧化生成醋酸,这条路线的基础是煤和天然气,原料成本相对较高。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乙烯为基本原料,乙烯氧化为乙醛,乙醛氧化生成醋酸,此路线以石油为基础原料,原料成本较低,技术成熟,目前,中国在醋酸生产中,此法仍占相当比例。 2.甲醇羰基合成法 甲醇羰基合成法,20世纪70年代实现工业化生产。甲醇与一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合成醋酸。此法基础原料可以是煤、天然气和石油,基础原料多样化,原料来源广,催化效率高、损耗低,转化率、选择性高,产品纯度高、三废少,工艺技术先进。按醋酸的产量计,该法处于绝对优势,是目前醋酸生产的主流方法 3.粮食发酵法 粮食发酵法源于食醋发酵,是以淀粉为原料采用醋酸菌发酵生产醋酸的方法。由于该法以可再生资源——粮食为原料,通过生物发酵的方法生产醋酸,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因而受到广泛重视。随着现代生物化工技术的发展,粮食发酵生产醋酸的成本不断降低,由粮食生产醋酸将成为可能。 4.长链碳架氧化降解法 利用C4~C8裂解原料烃,采用氧化降解法生产醋酸,此法以裂解产物轻汽油为基本原料,基础原料也是石油,原料成本虽然较低,但因原料组成复杂,氧化反应复杂,副产物较多,分离过程复杂、能耗较大。 第二节 乙醛氧化生产醋酸 一、工艺原理 1.主、副反应 以重金属醋酸盐为催化剂,乙醛在常压或加压下与氧气或空气进行液相氧化反应生成醋酸的主反应方程式为: 3231CH CHO +O CH COOH 2 → 在主反应进行的同时,还伴随有以下主要副反应: 323CH CHO +O CH COOOH →(过氧醋酸) 332CH COOOH CH OH +CO → 322CH OH +O HCOOH +H O → 33332CH COOH +CH OH CH COOCH +H O → 3233223CH CHO +O CH CH(OCOCH )+H O →

黄芩苷的研究概况

综述 黄芩中黄芩苷的研究概况 一前言 黄芩苷(baicalin)是由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 Georgi 的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其原植物主要产于东北、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等地,以山西产量最大,河北承德产的质量最好。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肝、胆、大肠、小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1]。黄芩苷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是黄芩及其制剂的主要质量控制指标成分,据药理学研究报道,黄芩苷具有抗微生物、抗变态反应、降压和镇静、利胆、保肝和解痉等作用[2]。本文对黄芩苷的最新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黄芩苷(baicalin)是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的有效成分之一,属葡萄糖醛酸苷类,水解后产生黄芩素和葡萄糖醛酸,具有清热解毒、抗炎、利胆、降压、利尿、螯合金属离子、抗变态反应等多方面的作用[3]。近年来随着国际上对黄芩苷研究的持续升温以及认识的逐步深入,认为黄芩苷在清除氧自由基、减轻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调节免疫、促进细胞凋亡以及抗肿瘤和HIV等多方面均有作用。 1 解热作用 发热是一个多环节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若其中某些因素、环节被抑制或阻断,则可防止体温升高,从而产生解热效应。目前。对

于黄芩苷解热机制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综合近几年研究发现,黄芩总提物及单一活性成分(黄芩苷野黄芩苷)在整体动物实验、方面表现出显著的解热作用,且在一定剂量下其作用强度可高于以临床剂量折算的阿司匹林[4]。 2 抗炎作用 张罗修等[5]报道了黄芩苷对刺激剂Ca2+载体A23187诱导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GE2的合成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提示了黄芩苷抗炎作用的部分机理。陈先福等[6]应用兔感染性脑水肿模型,测定了黄芩苷、川芎嗪、甘露醇对血清和脑脊液(CSF)中磷脂酶A2 活性的抑制作用及改善脑水肿关系,结果显示黄芩苷与川芎嗪均可抑制磷脂酶A2 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3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采用D-氨基半乳糖及D-氨基半乳糖与内毒素合用建立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的含量。结果,腹腔注射200mg?kg-1或500mg?kg-1黄芩苷可以明显降低因D-氨基半乳糖及D-氨基半乳糖与内毒素合用所致肝损伤小鼠血清中已升高的GOT及GPT含量。提示黄芩苷对于受损的小鼠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7]。静脉注射黄芩苷(90、10mg?kg-1)能显著增加肝组织、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谷胱苷肽(GSH)水平,进一步提高组织的抗氧化能力,通过抑制自由基的产生,降低四氯化碳(CCL)、D-氨基半乳糖对小鼠肝组织的损伤作用,降低生物膜脂质过氧化的产生,增强生物膜的稳定性,从而降低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复方丹参片(药典2000版)

中国药典2000年版P518 [性状] 本品为衣片,除去衣后,显色;气,味. 结论: [鉴别] (1) 取本品5片,除去包衣,研碎,加乙醚10ml,超声处理5钟,滤过,依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另取丹参酮ⅡА、冰片对照品,分别加醋酸乙脂制成0.5mg/1ml的对照品液。照簿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4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依法展开. 结论:供试品色谱中,在与丹参酮ⅡA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 的斑点;喷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10℃烘数分钟后,在与冰片色谱相应位置上, .(见第页左图), (2) 取[鉴别](1)项下的残留物,加甲醇10ml,依法操作制备供试品溶液。另取三七皂甙R1及人参皂甙Rb1、Rg1对照品,依法制成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 B)试验, 吸取上述四种溶液各1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依法展开。结论:供试品色谱中,

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 (见第页右图), [检查] 崩解时限仪器:ZB-IB型智能崩解仪温度:37℃ 取本品6片置吊篮的玻璃管中,加挡板依法操作,各片均在分钟中内完全崩解。 结论: (规定应在60分中内)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IV D)测定 仪器型号:Waters 1525 检测器:Waters 2487 色谱柱:C18 5um 150X3.9mm 色谱条件流动相:甲醇-水(75:25) 流速: 1.0 ml/min 检测波长: 270 nm 柱温:30℃ 理论板数:(按丹参酮IIA峰计算)

结果见页记录EP plate Count 为 结论: (规定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丹参酮IIA (中检所批号) 取样: g 稀释方法: 对照品浓度: ug/ml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10片,除去糖衣,称定重量为g,平均片重为: g ;研细,取样: A. B. 稀释方法: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 ul,注入液相色谱仪,依法操作:

醋酸工艺设计.doc

年产10万吨醋酸工艺设计 第一章概述 醋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又叫乙酸(ethanoic acid)别名:醋酸(acetic acid)、冰醋酸(glacial acetic acid)。分子式:C2H4O2(常简写为HAc)或CH3COOH。是典型的脂肪酸。被公认为食醋内酸味及刺激性气味的来源。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液体,凝固点为16.7 °C (62 °F) ,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尽管根据乙酸在水溶液中的离解能力它是一个弱酸,但是乙酸是具有腐蚀性的,其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乙酸是一种简单的羧酸,是一个重要的化学试剂。乙酸也被用来制造电影胶片所需要的醋酸纤维素和木材用胶粘剂中的聚乙酸乙烯酯,以及很多合成纤维和织物。在家庭中,乙酸稀溶液常被用作除垢剂。食品工业方面,在食品添加剂列表E260中,乙酸是规定的一种酸度调节剂. 醋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基本有机产品, 也是化工、医药、纺织、轻工、食品等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随着醋酸衍生产品的不断发展, 以醋酸为基础的工业不仅直接关系到化学工业的发展, 而且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息息相关, 醋酸生产与消费正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醋酸生产工艺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开发正在日益加深和发展。从最初的粮食发酵, 木材干馏生产醋酸开始, 合成醋酸的工艺路线主要有乙醛氧化法、乙炔电石法、乙醇氧化法、乙烯氧化法、丁烷氧化法和羰基合成法等。这些方法都各有它的优点和缺点,在选择合成醋酸的路线时,应与当地的原料资源情况密切联系起来,因地制宜,按醋酸用量的大小,工业技术条件等作综合的平衡. 本设计采用成熟的乙醛氧化法合成醋酸. 首先确定乙醛氧化法生产醋酸工艺流程,其次对整个工艺过程进行物料和能量衡算,然后对其中的单元设备——精馏塔进行设备设计,最后对此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1.1 醋酸生产的历史沿革 早在公元前三千年,人类已经能够用酒经过各种醋酸菌氧化发酵制醋。[1]十九世纪后期,人们发现从木材干馏制木炭的副产馏出液中可以回收醋酸,成为醋酸的另一重要来源. 但这两种方法原料来源有限,都需要脱除大量水分和许多杂质,浓缩提纯费用甚高,因此,随着20世纪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诞生了化学合成醋酸的工业. 乙醛易氧化生成醋酸,收率甚高,成为最早的合成醋酸的有效方法. 1911年,德国建成了第一套乙醛氧化合成醋酸的工业装置并迅速推广到其它国家.[2]早期的乙醛来自粮食、糖蜜发酵生成的乙醇的氧化,1928年德国以电石乙炔进行水合反应生成乙醛,是

黄芩的药理研究进展

黄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近代科技的发展,通过对中药黄芩及其活性成分的分析和研究,发现黄芩根部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抗菌、抗病原体、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对消化系统的作用、解热镇痛镇静、保肝等作用,本文是对黄芩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黄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 黄芩,是传统的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唇形科多年生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别名黄金茶、烂心草、山茶根。黄芩药性苦寒,归肺心、胃、肝胆、大肠经。黄芩中含有的成分主要有黄酮类、甾醇类(如菜油甾醇Campesterol)、氨基酸和糖类, 迄今已分离出约40种黄酮,在黄酮类中又以黄芩苷( baicalin)、黄芩素( baicalein)、汉黄芩素(wogonin)和汉黄芩苷(wogonoside)、黄芩酮?、ò( skullcapflavone?、ò)、千层纸黄素A( oroxy- linA)等为黄芩的特征化学成分[1]。本文旨在介绍近年来黄芩的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抗菌、抗病原体、免疫调节、抗肿瘤、解热镇静、镇痛、保肝、等作用,为黄芩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思路和依据。 1 抗氧化作用 探讨中药的抗氧化作用, 也是近几年来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 对黄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作了大量的工作. 黄芩的主要成分是黄酮和黄酮醇、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苯乙醇糖甙、挥发油以及葡萄糖、蔗糖、苯甲酸、B-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和苯甲醇等[2]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黄酮结构中的2,3双键和4位羰基以及3或5位羟基对黄酮的抗氧化作用有重要贡献. 黄芩中已知的黄酮大都具有酚羟基结构, 因此是较好的抗氧化剂.在研究其主要四种黄酮化合物-黄芩素、黄芩甙、汉黄芩素和汉黄芩甙对脑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时, 分别采用抗坏血酸- Fe2+、2, 2- azobis( 2- amidinopropane) hydrochloride( AAPH)及还原型辅酶ò( NADPH)三种不同损伤体系诱导大鼠脑皮质线粒体脂质过氧化, 四种黄酮10Lmol#L- 1对NADPH导的脂质过氧化都具有保护作用, 四种黄酮对抗坏血酸-Fe2+体系诱发的线粒体肿胀和膜的流动性降低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显示黄芩黄酮能抑制不同体系诱导的线粒体氧化损伤, 其中黄芩素效果最好[3,4]目前, 有许多化妆品中添加从黄芩中提取的黄酮类物质. 2 抗菌抗病原体作用

110复方丹参片生产工艺规程

110复方丹参片生产工艺规 程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复方丹参片生产工艺规程 1. 目的 规范复方丹参片生产工艺;使生产操作过程具有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 2. 范围 适用于复方丹参片的生产。 3. 职责 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制定;生产车间遵照执行;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 4. 内容

目录 1.产品名称及剂型 (3) 2.产品概述 (3) 3.处方和依据 (3) 4.工艺流程图及质量控制点 (4) 5.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7) 6.原辅料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 (16) 7.中间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 (17) 8.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 (17) 9.包装材料、包装规格和质量标准 (17) 10.说明书、产品包装文字说明和标志 (18) 11.工艺卫生要求 (18) 12.设备一览表 (19) 13.技术安全和劳动保护 (20) 14.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 (20) 15.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 (21) 16.原辅料、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22) 17.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22) 18.生产过程控制 (23) 19.产品留样观察 (23) 20.附页 (23)

1.产品名称及剂型 品名:复方丹参片 汉语拼音:Fufang Danshen Pian 剂型:片剂(包衣) 2.产品概述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色至棕褐色;气芳香,味微苦。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规格: 0.3g。 贮藏:密封。 有效期:24个月。 3.处方和依据 处方(制成1000片) 丹参 450g 三七 141g 冰片 8g 制法:以上三味,丹参加乙醇回流小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备用;药渣50%乙醇回流加热小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备用;药渣加水煎煮2小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三七粉碎成细粉,与丹参清膏和适量辅料制成颗粒,干燥。冰片研细,与上述颗粒混匀,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处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P527。 生产处方(制成1000片) 丹参 450g 三七 141g 冰片 8g 4.工艺流程图及质量控制点

不同产地黄芩中黄芩苷含量比较研究

不同产地黄芩中黄芩苷含量比较研究  收稿日期:2012-07- 25 基金项目: 商洛学院科研项目(11JK187)。 作者简介:雷燕妮(1982-),女,陕西商洛市商州区人,商洛学院生物医药工程系、中国中医科学院商洛中药材GAP科研工程中心讲师,目前主要从事中草药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和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分析研究。 雷燕妮,张小斌 (商洛学院生物医药工程系、中国中医科学院商洛中药材GAP科研工程中心,陕西商洛 726000 )摘 要:收集不同产地的黄芩品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有效成分黄芩苷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黄芩苷含量作为黄芩质量的控制指标之一,不同产地黄芩中黄芩苷含量顺序依次为陕西柞水>河北承德>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吉林长白山>甘肃天祝。该研究证实不同产地黄芩苷含量有所区别,采收应注意产地及栽培面积, 其为黄芩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关键词:不同产地;黄芩;黄芩苷;RP HPLC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 i)的干燥根[1-2 ]。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3] ,主产于河北、陕西、辽 宁、 内蒙古、山东、黑龙江等地,其有效成分为黄芩苷、黄芩苷元、汉黄芩素、汉黄芩苷、β-谷甾醇等成分,它的抗菌谱较广,能抑制多种细菌、皮肤真菌、钩端螺旋体等,对青霉素等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黄芩仍具有其抑制的作用;黄芩还具有降血压、利尿、保肝、利胆、镇静、解除平滑肌痉挛、抗过敏等作用。在临床上,用黄芩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 急性菌痢、传染性肝炎、肾盂肾炎、慢性气管炎等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4] 。 黄芩苷、黄芩素产品不但应用于天然纯植物药领域, 还应用于人体及动物病防治,恶性疾病防治以及化妆品等众多领域,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市场前景广阔。近些年人工栽培黄芩经过人为选择和环境影响常出现种内分化, 因此黄芩的种质资源亟待整理、评价和发掘,以保证临床和生产用药需要。为了进一步优选出适于人工种植的黄芩品种, 解决中药材市场上的供需矛盾,就不同产地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比较试验,为黄芩的质量标准研究、品质评价等提供理论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101型电热恒温干燥箱(北京科伟永鑫实验仪器设备厂);TG328B分析天平(江苏常熟衡器厂);FW100高速万能粉碎机(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标准药筛1-9号(上虞市大亨桥化 验仪器厂);KQ-50DB超声清洗器(江苏昆山超声仪器公司);TED电热恒温水浴锅(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RE52-99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SHZ-Ⅲ循环水真空泵(巩义市英峪仪器厂);日本岛津LC-20A型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包括SPD-20A检测器、LC-20A型高压恒流泵和LC Solution工作站);色谱柱:In-ertsil C18(4.6mm×250mm,5μm);上海悦丰DE-10蒸馏水器;美国Bedford公司Milli-Q超纯水制备仪。 黄芩苷对照品(批号:0751-9909,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甲醇为色谱纯,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自制纯水。 不同产地黄芩药材:河北承德、吉林长白山、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陕西柞水、甘肃天祝由宝鸡虹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经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教研室鉴定均为唇形科(labiatae)植物黄芩(Scutellatia baicalensis Georg i)干燥根。2 方法与结果 2.1 样品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各样品约0.5g,分别置于1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70ml 60%甲醇超声提取30min,冷却后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过滤,收集过滤液,精密吸取1ml置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用0.45μm微孔滤膜滤过,作为样品溶液备用。 ·87·陕 西 农 业 科 学2013(1 )

复方丹参片

复方丹参片 Fufang Danshen Pian 【处方】丹参450g 三七141g 冰片8g 【制法】以上三味,丹参加乙醇加热回流1.5小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备用;药渣加50%乙醇加热回流1.5小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备用;药渣加水煎煮2小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三七粉碎成细粉,与上述浓缩液和适量的辅料制成颗粒,干燥。冰片研细,与上述颗粒混匀,压制成333片,包薄膜衣;或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色至棕褐色;气芳香,味微苦。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树脂道碎片含黄色分泌物(三七)。 (2)取本品5片[规格(1)和规格(3)]或2片[规格(2)],糖衣片除去糖衣,研碎,加乙醚10ml,超声处理5分钟,滤过,药渣备用,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参酮ⅡA对照品、冰片对照品,分别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 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 (附录Ⅵ B) 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丹参酮ⅡA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10℃加热数分钟,在与冰片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含量测定】“三七皂苷类”项下滤过所得溶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滤过,滤液至C18小柱(0.5g,分别用甲醇5ml和水5ml预处理)上,分别用水10ml、25%甲醇10ml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甲醇1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三七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三七皂苷R1对照品、人参皂苷Rb1对照品、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及人参皂苷Re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六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预制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无水乙醇-水(70:45:6.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附录Ⅰ 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