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中国建国史. 课件

新中国建国史. 课件

新中国建国史. 课件
新中国建国史. 课件

第一讲新中国政权的建立

一、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一)中共所建政权形式的历史回顾

1、关于“苏维埃政权”:工农民主专政

4个基本原则:(1)政权由中国共产党领导,(2)对反动阶级和反革命势力实行专政;(3)保证最大多数的民众享有最广泛的民主权利;(4)以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为前途。

2、关于“三三制政权”:1940年后的抗日根据地政权

在政权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1/3,非党的左派分子占1/3,中间派占1/3。

3、关于“民主联合政府”:国共谈判期间,中共的主张

4、关于“人民民主专政”:新中国

1949年6月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1949年9月《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二)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

《共同纲领》的提法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

1950年1月:“人民民主专政实质就是工农民主专政”,

1953年12月19日,“人民民主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本无实质上的区别”。

1956年“八大”的政治报告:“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专政的一种形式”。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全面专政”,“群众专政”。

1982年通过的新宪法中,“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

外国学者的看法:共产党专政

二、各级政权机关的建立

(一)中央人民政府的筹备及建立

1、确定建立新政府的原则

(1)由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所决定,新中国的政府,只能和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担任领导核心和骨干。(2)必须吸收民主人士参加政府。

2、关于新政府组织法规的研究制定民主集中制,具体表现是议政合一

3、关于中央人民政府人员的配置

中共领导下名副其实的民主联合政府

(二)地方政权:大区制

1、实行大区制的背景:各野战军山头占领的现实

一野:由抗战时期贺农、关向应等领导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的主力部队逐步发展而成

二野:前身是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冀鲁豫野军

三野:前身是抗战时期的新四军和山东八路军

四野:抗战胜利后以奔赴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各一部及东北抗日联军为基础逐步发展而成

2、“大行政区”名称的提出

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1949年12月第10次政务院会议

3、大区人民政府:老解放区

华北人民政府:“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董必武议行合一

东北人民政府:高岗议行合一

4、军政委员会:新解放区

湖南军政委员会程潜

西北军政委员会彭德怀

华东军政委员会饶漱石

中南军政委员会林彪

西南军政委员会刘伯承

5、大行政区制度是过渡性质的。

(1)法律上赋予的权限与实际所拥有的权限并不一致。

(2)中共的几个最有权力的人物领导了大区的军政委员会和人民政府6、大行政区制度的撤销

(1)大行政区制度的撤销是当时的形势要求。

(2)中央和大行政区之间矛盾突出。

(3)大行政区制度的撤销过程

大区负责人的纷纷调离

1954年6月<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 1954年10月大区撤销的任务完成

(三)建国初期其他部门的干部任用

2、中央各部委负责人的任用。

3、对地下党干部的任用。

4、一般管理人员的来源

发展新党员

留用原有人员

学生和其他有文化的青年

三、镇压反革命

(一) 镇压反革命运动的缘起:反革命分子的猖獗

1 、反革命分子的猖獗2、毛泽东的疑虑

(二)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合适时机:抗美援朝战争

决定出兵朝鲜与“双十”指示(《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

“镇反”声势的扩大与中共中央的担心

(四)谁是反革命

1 、关于反革命罪的来源

2 、在镇反运动中被镇反的人

五)镇反运动的影响

1951年10月基本结束

给了国民党的潜伏势力和派遣特务以近乎毁灭性的打击。

大大加强了社会的治安力量,极大地降低了刑事案件的发案率

镇反运动无疑也已经发生扩大化

四、中共在全国实现控制的原因

1、党组织的作用

2、国家暴力

第二讲中苏结盟与抗美援朝战争

一、外交方针

1、“一边倒”

2、“另起炉灶”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二、“一边倒”政策的形成

(一)斯大林在中国推行“联合政府”政策

(二)中共领导人转向莫斯科的背景

(三)斯大林有意调停国共和谈与毛的激烈反应

(四)米高扬访问西柏坡

(五)刘少奇访问莫斯科

(六)毛泽东宣布中共中央的既定方针

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第一阶段,毛泽东与斯大林的磋商

第二阶段,条约的艰苦谈判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关于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

第三阶段:补充协定评价

三、抗美援朝战争

1、朝鲜战争的爆发

2、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

3、抗美援朝战争的进程

第一次战役,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

第二次战役,11月25日至12月24日

第三次战役,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10日

第四次战役,1951年1月27日至4月21日

第五次战役,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

1951年7月27日,《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及影响:

保卫了朝中两国的独立和安全

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建立起中国军事强国的地位

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为中国的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更加强了中国政治、经济体制的集权性

朝鲜的和平统一依然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反思:该打的时候没打;该停的时候没停

第一次该打的时候:9月15日麦克阿瑟仁川登陆,毛泽东一再警告,金日成不为所动,不让中国出兵把守

第二次该打的时候:美国向三八线挺进,金日成仍然不让中国出兵

该停的时候:第三次战役,中国打过三八线,国际舆论要求停战,联合国提出优厚条件,美国左右为难,中国拒绝,错失良机

影响:中国士兵伤亡大增,中国与西方关系普遍恶化,从而加深了对苏联的依赖

参阅论文:

沈志华《中苏同盟条约后期谈判的情况及结果——写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60周年之际》,《俄罗斯研究》2010年第1期。

第三讲土地革命与农业集体化

一、土地改革

(一)解放前中共土地改革的回顾

1、土地革命时期

1929年《兴国土地法》“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

2、抗日战争时期

“减租减息政策”

3、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5月4日发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即著名的“五四指示”:和平赎买地主土地1947年10月10日《中国土地法大纳》,规定没收一切地主的土地和公地,并征收富农的多余土地财产

(二)新时期的土地改革

1、基本政策:土地改革的总路线

1950年6月30日颁布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与1947年10月《土地法大纲》的区别:保存富农经济;对地主只限于没收土地、房屋、农具、牲口、粮食五大财产,其他财产包括地主经营的工商业不予没收;城市土地不动

2、基本经过

1949年冬——1950年6月,边准备边土改

1950年6月——1953年春,土改在新解放区全面铺开

(1)第一批,1950年冬季——1951年春,在华北、中南、西北、华东等地区性1·2亿农民中展开

(2)第二批,1951年冬——1952年春,在华南、西南等地约1·1亿农业人口地区

(3)第三批,1952年冬——1953年春,主要在少数民族地区约3000万农业人口地区进行(三)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

1、关于土改中的阶级斗争

2、土改中的地主问题

(1)“斗争土改”的冲击

(2)被斗争地主另类面相

(四)与台湾的比较

1、基本经过

(1)三七五减租(1949年1月—1949年9月)

(2)公地放领(1948年6月—1958年1月)。

(3)耕者有其田(1951年1月-1953年12月)。

2、台湾土地改革的结果

(1)基本上消灭了封建生产关系,提高了生产力,改善了农民生活。

(2)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台湾土地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为国民党当局和地主。

(五)其他国家的土地改革

二、农业集体化

(一)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基本经过

1、积极稳步地发展时期(1951年12月——1953年5月)互助组、土地私有、社会主义萌芽

早期的合作化劳动

1951年12月《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

发展劳动互助

三种形式:临时性、季节性的劳动互助;常年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3年3月17日《关于布置农村工作应照顾小农特点的指示》

2、快速发展时期(1953年6月—1955年6月)初级社;土地入股;半社会主义

1953年10、11月,毛泽东的两次谈话

1953年12月,《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规定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3、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5年7月——1956年底)高级社;财产公有;社会主义。

党内关于农业合作化速度的分歧

史无前例的解决分歧的方式:毛泽东在1955年7月31日至8月1日党委书记会议上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讲话》

1955年10月4日至11日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肯定“大发展”1955年下半年兴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初级合作化;初级社升高级社;小社并大社。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加速的原因

1、毛泽东深信农民中广泛存在社会主义积极性

2、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加速进行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3、初级社没能抑制农村中新的阶级分化,便通过建立高级合作社来消灭贫富差别

(三)中国的农业合作化与苏联农业集体化之比较

区别:中国的农业集体化是一场和平的社会革命

苏联直接使用暴力

原因:1、中国农村的社会经济条件不同

2、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特征

(四)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成效及影响

1、对国家工业化计划的实施作了贡献

2、强化农民的平等

3、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

(五)农业合作化高潮后的农民退社风潮

1956至1957年各地农民退社风潮

农民退社原因

政府的对策

(六)其他各国的农业合作化

匈牙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

(七)新时期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第四讲五反运动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五反”运动

五毒:行贿,偷税、漏税,盗窃国家资财,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1952年初,“五反”斗争各大中城市的工商业者

(一)五反运动初步展开

(二)政策的初步调整:划分五类标准,保护上层资本家

(三)运用检查队

(四)变更斗争方式:停止“面对面斗争”,改取“背靠背斗争”方式

(五)政府力图控制五反斗争的过激化

(六)五反运动收束

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理论与实践

1、关于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时机

2、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方式

我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

性质: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联系和合作

工业中的几种形式:

(1)初级形式

工业:收购、统购、包销、订货、加工;前四种在“商品销售环节发生联系”,“加工”扩展到“原料供应”环节;在所有制上仍是资本主义的

(2)高级形式:公私合营

工业:个别公私合营,加入国家公股,生产资料由资本家和国家共同所有,企业内部的联合与合作,社会主义经济成份居于领导地位;“四马分肥”的变化

全行业公私合营:生产资料归国家支配,资本家成为企业的公职人员;定息制,1966年9月取消;将生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决定性步骤

商业中:零售商中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对批发商,排除、代替

(二)公私合营

1、“五反”前的公私合营企业

2、“五反”后的“献厂”与公私合营

3、过渡时期总路线颁布后上海公私合营企业的试点

4、全行业合营的开始

5、公私合营高潮

(三)中国为什么实现对私营工商业的和平改造

1、在阶级力量对比上,无产阶级占有绝对优势

2、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3、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了正确的政策

(四)小商小贩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五讲建国初对知识分子的使用与思想改造运动

一、1949年以前知识分子与党

(一)1935年“国防文学”口号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之争

实质:以鲁迅为首的左翼作家联盟与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文化官员周扬之争

1935年,周扬未经鲁迅同意,解放“左联”,成立中国作家联合会,建立文化界统一战线,提出“国防文学”的口号

鲁迅另组中国文艺家协会,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

周扬及其同事发起反击,鲁迅回击

鲁迅及其追随者不仅力求对马克思主义和文学保持独立的非教条态度,而且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党组织。反对周扬仅凭党的授权,就想充当知识界的领导人。

周扬由于有组织才干,对党的路线坚贞不渝,地位很快超过比他更有名望、更有才华的人。此后,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首先注意考虑的思想与组织问题。

(二)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知识分子与延安政府的分歧

1942年的整风运动,最初是在党内开展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后来扩展到解放区的文艺界。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讲话,此即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提出: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要求文艺工作者必须有无产阶级的立场,强调在阶级社会,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属于一定阶级、一定的政治路线,在文艺批评中,政治标准第一,文艺标准第二。

知识分子的疑议:知识分子的任务与党的任务的区分

艾青:作家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延安政府,就因为民主政治能保障他们的艺术创作的独立精神。

他们与鲁迅一样,相信作家不是宣传员,不应去宣传党的每一次路线的变化,作家应对自己认为错误的东西,大声疾呼,进行批判。

他们将知识分子的任务与党的任务区分开来。党所关心的是物质和实际需要,而作家和其他知识分子则要注意精神需求。作家要注意马克思主义和党没有回答的问题。即使是马克思主义者和党员的作家,也将自由视为改革的先决条件。

批判王实味

王实味,原名叔翰,实味是他的笔名。河南潢川人。

1925年考进北京大学文学院预科。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失去关系,后因缴不起学费,未能读到毕业。1930年开始创作和翻译小说,靠稿费维持生活。1937年在在开封重新入党,同年10月奔赴延安。

整风开始后,王实味于2月17日写了一篇题为《政治家、艺术家》的杂文,发表在文艺刊物《谷雨》上,又写了一组总题为《野百合花》的杂文,共四个小题目,分两次发表在3月13日和23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的副刊上。

中央研究院在3月18日召开了全院整风动员大会,李维汉讲了整风学习和检查工作在中央研究院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几点意见。王实味对李维汉的意见带头反对。他认为整风就是要整领导人。提出:“我们的眼光不应只看到本院,更应该注意全延安以至全党”。

国民党把王实味等人的文章编印成《关于<野百合花>及其它》小册子,油印、铅印,四处散发。有些刊物还出了专号,标题为《从<野百合花>中看到延安之黑暗》以此作为恶毒攻击中国共产党和陕甘宁边区的宣传材料。

中共中央研究院党委会在1942年10月23日作出了开除王实味党籍的决定,决定说他“从1929年参加托派活动以来,始终没停止过托派的活动”,“是一个隐藏在党内的反革命分子”。10月26日王实味交给党组织一个书面检查,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是严重的,他检讨自己错

误的根源在于“有浓厚虚无主义倾向”,“小资产阶级病态的忧郁性”和“极端顽强的自以为是”,并且说自己“神经确实有些异状”。他要求把开队党籍改为“停止党籍半年”,“保证今后一定会改造自己成为一个较好的党员”,也希望组织上帮助他“能够早日恢复党籍”。1942年底,康生下令将他逮捕。1947年3月,胡宗南军队进犯延安,中央机关人员撤离,在从延安转移一山西兴县时,王实味被错误地处决。

延安整风预示了后来思想改造运动的特点,人们对要批判的作品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和详细批驳,这些分析和批判成为运动的基本内容和材料。批判对象与其支持者被隔离开来。与批判对象划清界线的人可以受到宽大处理;在批判中表现得最突出的人则得以升官。为此,批判对象的所有支持者和具有相似看法的人都会逐渐沉默不语。

二、建国初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

建国初期的知识分群,主要分为两类,即来自解放区的知识分子和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包括各类专家、学者、教授等。前者由于长期受党的教育,政治思想已焕然一新,当然,他们也有不断改造自己的问题;后者是知识分子队伍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知识分子问题突出表现为他们的问题,所谓改造,主要是针对这一群而言。

从旧中国过来的知识分子,普遍不满于国民党的腐朽统治,很多人同情或参加过反蒋的民主运动。一些知名学者,在蒋介石政权崩溃之际,不受威胁利诱,拒统去美去台。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地覆天翻的社会变革,知识分子的思想无不受到巨大冲击,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形:

1、积极投身新社会,对党和政府有认同感,如冯友兰、梁思成、老舍等,这一类是知识分子中的主流。他们以极大热情,忙碌于新中国的各项事业之中,新中国的崭新面貌使他们深受鼓舞。从美国归来的老舍在给美国友人的信中说:“对于新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可以说,总的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政府好。”

2、对大的社会变动不适应,有失落感。如吴密,在武汉解放前夕,大家兴高采烈地迎解放,55岁的武汉大学中文系主任吴密却在学校公告栏贴出一张用毛笔正楷的小字书写的告别信,大意立自己既不满国民党的腐败与独裁,又因年老不能经受大的社会变革,因此决意西入巴蜀从一位禅师剃度为僧。后因高僧认为他“俗缘未了”,不允入空门,只好入西南师范学院任教。

3、对党的方针不理解,看不惯。历史学家白寿彝曾经认为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岂不是没有民族自尊心吗?”50年代初期,政治氛围浓烈,很多以“只问学术、不问政治”安身立命的学者,不免发生诸多的看不惯。陈寅恪当时曾有诗一首:八股文章试贴诗,遵朱颂圣有成规。白头学究心私喜,眉样当年又入时。”诗中嘲笑当年的八股文现在又入时了。

不少知识分子,以“超阶级”、“超政治”的观点自居,认为“国民党时教书,日本人来了我教书,共产党来了我还是教书”,好像政治与己无关。很多人对新中国的变化持怀疑、观望态度。

三、建国后党建立起对知识分子的使用

七届三中全会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以“不要四面出击”为指导方针,使“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不反对我们”。

1、仿效苏联模式,向知识分子支付工资,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承担责任

2、对知识分子思想意识进行改造:创办军政大学、革命大学

四、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

(一)运动的第一阶段:思想改造学习

北京大学,总是以其活跃的身影闪现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各个关头。思想改造运动就是先由北大肇始。

1951年6月1日,马寅初出任北大校长。他上任后很快发现,教师们一方面有热情,愿意接受新思想,改造旧北大;另一方面思想状况也很复杂,致使一些具体工作不易开展。如讨论院系调整时,都强调“以我为主”,各不相让;讨论改革旧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时,或崇尚欧式教育,或崇尚美式教育,而对于把教育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则缺乏了解或不以为然。针对这个情况,马寅初等校领导认为有必要在全校教职员中统一思想,于是利用暑期组织教职员进行了40多天的政治学习。暑期学习效果明显,人们精神面貌和工作效率都有改善,这使马寅初等人深受启发,又进一步倡议在全校教职员中开展一次政治学习运动。

9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召开政府委员会议,会后,马寅初向周恩来汇报了北大政治学习的情况。当马寅初谈到可以北大为试点,如果效果好,这个运动还可普遍推广时,周恩来对此表示肯定,并嘱马将意见写成书面材料上报。

9月7日,马寅初向周恩来作了书面报告,报告称:北大教授中有新思想者发起北大教员政治学习运动,“他们决定敦请毛主席、刘副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董必武、陈云主任、彭真市长、钱俊瑞副部长、陆定一副主任和胡乔木先生为教师。”9月11日,毛泽东在马寅初在信上批示:“这种学习很好,可请几个同志去讲演。我不能去。”

9月29日下午,周恩来向京津各高校的三千多教师作了题为《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报告。继周恩来报告之后,彭真、胡乔木也先后作了辅导报告,推动了运动深入发展。京津唐三千八百多教师普遍加入学习。各校按系或按组成立学习小组,联系自己思想进行检讨。马寅初、陆志韦、周培源、陈垣、梁思成、白寿彝等许多著名学者纷纷在报上撰文做自我检讨。

11月中旬,中宣部就文艺界整风问题向毛泽东和中央作了报告,指出文艺界存在的三个缺陷:迁就资产阶级、小资产阶,放弃思想斗争和思想改造工作,缺少对思想工作的严肃性;脱离政治、脱离群众;严重的自由主义,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缺乏学习。为此,中宣部决定在文艺界开展整风学习运动。根据中宣部的报告,中央于11月26日发出《关于在文学艺术开展整风的指示》。

全国教育界:1951年11月30日,《关于在学校中进行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工作的指示》

文艺界,1951年11月《关于在文学艺术界开展整风学习的指示》

整个知识界1952年1月5日《关于开展各界人士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的决定》

目的:号召知识分子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肃清资产阶级思想,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以及克、确立工人阶级在政治上、思想上处于领导地位的观念

自10月23日开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天津日报》、《进步日报》开辟专栏,陆续刊登一些知名学者的检讨文章,这些文章起了示范带头作用,批评与自我批评在知识分子中间迅速展开。

从这些标题中就可以想象文章的内容:《批判我的崇美思想》(清华教授葛庭燧),《我为谁服务了二十余年》(清华营建系主任梁思成),《批判我的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清华教务长周培源),《我跳出了帝国主义的陷阱》(清华副教务长钱伟长)。这些文章的内容一般是:剖析自己的历史,分析自己的思想,再谈对思想改造的认识和自己的决心等等。

但在这些检讨中确有不少过头的现象,不少人认为词句越尖锐,自己往自己头上扣的帽子越大,就是觉悟越高。辅仁大学副教务长林传鼎则认为:“我过去教书用英文写纲要……甚至于鼓励学生用英文写报告,可以说是中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毒。”

群众运动是一个复杂的现象,运动一起,同声齐和,事物的真象有时就不一定看得真切。中央虽主张不追不逼,认识靠自觉,然而运动高潮一来,形势本身就容易形成一种压力。人的心理有一定从众性,知识分子也不能例外。既然要求检讨思想、划清界限,有的人也就跟着表态,而其实所说的与所想的又不尽符合。

大致来说,从1951年9月到1952年1月中央发出《关于宣传文教部门应无例外地进行“三

反”运动的指示》,这是思想改造运动的第一阶段。

(二)组织清理阶段:

1952年1月,中央发出《关于宣传文教部门应无例外的进行“三反”运动的指示》,指出:“‘三反’运动是目前最实际的思想改造,故教育界、文艺界的思想改造学习未开始者应由‘三反’开始,已开始者亦应转入‘三反’,在‘三反’斗争中解决资产阶级思想问题。”1952年5月《关于在高等学校中进行批判资产阶级思想运动和准备进行清理中层工作的指示》: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对于高等学校是政治改革的一个重大步骤,运动的目标是彻底打击学校中的封建、买办、法西斯思想、划清敌我界限,肃清学校中贪污现象

思想改造运动的要求发生改变

基本方式:“洗澡过关”“挖掘自我——全盘否定自我——宣誓与旧我决裂、朔造新我”

各院校纷纷召开动员会,校长带头检讨。各校负责人,如马寅初、汤用彤、叶企荪、林砺儒、陈垣等都在大会上做了一次或两三次检讨。北大工学院院长马大猷一次检讨未过,紧张得一夜未眠。清华大学的冯友兰三次检查均未通过。其间,金岳霖、周礼全曾来看望冯友兰先生,金与冯为检查事抱头痛哭。

发动高校学生揭发批判教师的做法,是运动中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运用学生的力量”,既是中央的明确要求,又是各高校总结出的一条得重要经验。据1952年2月18日北京市委向中央和华北局的报告称,学生群众一起来,一些行政领导和教授“不得不自动地或被迫地放下臭架子,进行自我检讨。”

“北大的汤用彤、马大猷、罗常培、钱端升,清华的叶企孙、周培源、潘光旦、钱伟长……都在群众面前检讨了自己的宗派主义、本位主义、自私自利思想,或崇美、亲美思想。检讨好的,群众让他们过关;检讨就深刻的,群众就不能让他们过关。潘光旦检讨了五次,并且哭了一场,仍未过关。”

“经过这一番斗争,大学里的思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过去被一般教授和学生们崇拜为偶像的所谓名校长、名教授都倒下去了。许多学生幽默地说:在‘三反’斗争中,我们的旗帜倒了。”

有了“三反”斗争的铺垫,很快转入组织清理阶段。中央向各地强调:“必须认识到,如果在此次思想改造中不能达到组织清理的目的,那末,这个运动便是有头无尾的。”

在经过三个月的思想批判和过关检讨后,北京的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率先于3月底4月初发动“忠诚老实运动”,开始组织清理。北大、清华等校于5月中旬也开始进行,各校一般在两三周内完成此项工作。领导机构仍以“节约委员会”的名义,不依靠各校行政领导,专门抽训一部分党团骨干组成工作组,担负实际责任,在学校内公开号召开展检举揭发运动。中学的思想改造运动与高校有着明显的不同。

1952年4月17日,中央向各地推荐了西南川北区利用寒假把中学教师集中起来进行改造和清理的做法。由于要求过急,各地过火粗暴的事件时有发生,曾受到中央关注的“米嘉瑞事件”就是一个典型。

米嘉瑞是热河凌源中学的老师,平时表现尚好,只是同事认为他有些骄傲。运动中他被扣上了特务帽子,在连续批斗三天后,得了精神病,见人便握手鼓掌,又哭又笑,并站在桌子上喊:“拥护毛主席思想改造政策,打倒官僚主义的高校长”。校长将他作为反革命分子报告上级,予以逮捕,不久米嘉瑞死于狱中。

1952年9月,中央发出《关于各地须做高、中、初等学校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工作的综合报告的通知》。《通知》中说:“今年秋季开学以前,在全国百分之九十左右的高等学校教职员和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中等学校教职员中已完成了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工作”,要求各地认真总结,于10月20日以前总结材料上报。

此《通知》发出后,各地陆续开始总结工作,历时一年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基本结束。

(三)“原罪”与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1 、当政者认为知识分子是有原罪的:毛泽东对于知识分子的看法

2 、知识分子自认为有“原罪”

3 、当代中国反智主义的来源:近代中国的民粹主义

3、影响

灌输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知识分子纳入中共的权力体制

党牢牢掌握了教育阵地,以求革命纯结性的保持

知识分子思想上的自由传统被大削弱。

(四)、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李士钊编剧、孙瑜导演、赵丹主演的《武训传》

拍摄动机:抗战时期,教育救国

1948 年开拍,1950 年底完成,1951 年2 月公映,好评如潮

毛泽东:1951年5月20日《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武训历史调查组”,《武训历史调查记》

建国后文化思想战线上的第一次批判运动:以政治运动的方式,以“围剿‘手段任意批判文艺作品

参阅:

杨奎松:《思想改造运动中的潘光旦——潘光旦“历史问题”的由来及其后果》,《史林》2007第6期。

著作:于凤至:《改造——1949年至1957年的知识分子》,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第六讲建国初的干部整改:“三反”运动、高岗、饶漱石事件

一、“三反”运动

“三反”运动

三害:贪污,浪费,官僚主义

1951年冬,三反运动:国家机关、国营经济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

(一)三反运动缘起:因增产节约运动而发现严重的贪污腐败行为

(二)初步展开

(三)“打虎”战役

(四)学术观点评介

二、高岗、饶漱石事件

(一)高岗、饶漱石简介

高岗,1905年出生于陕西横山,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从农村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中闯出来的工农干部。

饶漱石,1903年出生于江西临川,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从白区城市进步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和地下党斗争中锻炼成长的知识分子干部。

(二)高岗的背叛

1949年7月27日,在苏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高岗建议将东北宣布为苏联第十七个加盟共和国

高岗向斯大林的驻华私人特使科瓦廖夫,提供中共中央的有关情报(科写成《关于中共中央若干政策实际问题的报告》)

斯大林的调解与毛泽东的应对

1949年9月东北“照片问题”

毛泽东的态度

斯大林的反应

1949年12月,给斯大林贺寿礼物问题

12月28日,斯大林将《关于中共中央若干政策实际问题的报告》及高岗提供的其他个人情报全部交给毛泽东

毛泽东的做法

(三)高岗的分裂活动:所谓“军队的党”和“白区的党”

毛泽东关于中央领导人分成一线、二线的主张

反对刘少奇和周恩来

利用新税制大做文章

关于安子文起草的名单(并未拿出来讨论)

高岗南下活动

1953年12月24日,毛泽东提出休假,引出高岗

1954年2月6日至10,中共七届四全会

《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

1955年,《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

1955年4月“饶、潘(汉年)、杨(帆)反革命集团”

(四)肃反运动

1955年7月1日《关于展开斗争、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

第七讲建国初工业化的启动:一五计划新中国工业化和计划经济的开始

一、世界范围內的三段现代化进程

1、大西洋圈的现代化第一波

第一种类型:英、法、美

第二种类型:拉美

第三种类型:埃及

2、现代化自西东渐

俄国、日本、印度、中国

3、现代化的第三阶段:

苏联、日本、印度、中国

东亚

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马克思关于扩大再生产的规律:将生产资料的生产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起点。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杰出成就

旧中国重工业严重落后

朝鲜战争的影响

三、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的理论与实践

在马克思看来,有计划按比列分配社会劳动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实现形式列宁论证了关于社会主义有计划发展国民经济的思想,提出制定统一的经济计划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于30年代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的改造,建立起了斯大林式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进行了理论总结)

四、“一五”计划的基本内容

基本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

156个项目

五、“一五”计划战略与苏联模式

“一五”计划战略将生产资料的制造业作为经济的增长点,与苏联1928-1937年的模式相似。表现:

1、资源筹集上,投资率增加到平均20%以上;

2、资源分配上,重点放在工业,成其是重工业;

3、工业化战略上,优先发展大型的、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

4、组织结构与资源分配制度上,计划体制,产品计划分配。

六、“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的成就

1、矫正了畸型的经济结构;

2、初步建立了独立的经济体系;

3、增强了中国经济的独立性

4、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发展

七、我国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制的形成

1、计划体制

2、财政体制

3、工业管理体制

4、商业流通体制

5、劳动工资体制

七、计划经济的成效与局限:鲍里斯·布鲁兹库斯关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预言。

(一)布鲁兹库斯的生平概述。

(二)《苏维埃俄国的经济计划》

1.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设想缺少一个重要的东西———经济计算。

2、中央计划经济用行政命令指导经济,最终只能导致经济生活彻底官僚化

3、搞农业集体化很困难,也很危险

第八讲和平共处外交方针的提出及其初步实

新时期外交战线上任务:继续加强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友好合作;支援反对新战争危险的和平运动;支援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执行国际和平政策及发展与各国的经济文化关系政策。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3年12月,中印关于西藏问题的谈判,周恩来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4月《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

1954年6月27日,新德里记者招待会上,周恩来具体阐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6月28日,中印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重申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准则

6月29日中缅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中缅两国关系的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由处理社会制度不同国家关系的准则,发展成为处理社会制度相同国家及一切国家关系的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根本出发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述上的调整

二、日内瓦会议

1953年9月28日,苏联提议召开苏、美、英、法、中五国外长会议

1954年1月,柏林会议决定召开日内瓦会议

中国参加会议的宗旨:打破美国对新中国的孤立和封锁,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开创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国家争端的新局面

会议阶段:

第一阶段,4月26日到5月7日,讨论朝鲜问题

第二阶段,5月8日至7月21日,讨论印支半岛问题

7月21日《日内瓦协议》(《关于在越南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关于在柬埔寨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关于在老挝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

日内瓦会议的主要成就及意义

1、恢复了印支和平,保障了中国南方边陲的安全

2、实现印支三国的独立

3、使中英关系得到改善

三、万隆会议

1954年4月底,科伦坡会议,印尼、印度、缅甸、巴基斯坦和锡兰五国总理召开亚非会议12月底,印尼茂物会议,决定召开万隆会议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4月24日《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亚非会议十原则

亚非会议的历史意义:

1、亚非国家开始独立的商讨自己的事务和问题

2、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为解决国际间的分歧树立了可遵循的准则

3、为亚非各国之间友好合作提供了条件

4、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和信誉

四、建国初中英“半建交”关系

(一)利益的驱使——外交承认(二)分歧与斗争——建交谈判

(三)求同存异——互派代办课后参阅:杨奎松:《新中国的革命外交思想与实践》,《史学月刊》,2010年第2期。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征文名称:纪念建国60周年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1840年的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封建上千年来封闭的大门,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华民族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遭受着各国列强的欺辱与蹂躏。在艰难的生存斗争中,中国人民一直在寻找一条脱离苦海的道路。 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曾经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但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壁。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更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之中。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以往少数先觉者的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是因为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中国国民的性质与行为的堕落,乃是“亡国灭种之病根”。因此,“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此次运动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中国带来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再次,俄国十月革命也给困顿中的中国带来了一丝清凉的气息,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救国的希望,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也开始走向了政治舞台。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早期,各种思潮在中国的土地上蔓延,在比较了各种主义的发展前景后,中国共产党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在此后与各种思想斗争中,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带领中国走向强盛的一支中坚力量。深厚的群众基础,为以后的最终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毛泽东同志带领我们建立了新中国,成就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站了起来,可是这也并不代表着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一个新的国家的诞生初期,也会有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解决。刚成立的新中国留给共产党的是一堆烂摊子,我们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恢复,需要我们制定一个长远的发展计划,使我们国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赶上世界。这是一个宏伟而又艰巨的任务,西方的发展会给我们带来些经验,但更多的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 为了找出一条适合我们的道路,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多次的探索中,遇到很多困难与挫折,也会有惊喜和收获。一个国家能否快速的发展起来,需要决策者们英明的大脑和智慧。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摸索着一条道路,也犯过很多的错误。1958年的“大跃进”和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不但没有加快国家的发展,反而拉大了与世界的差距。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它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文化大革命”中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斗争,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仍然取得了进展。但是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本应取得更大的成就。这些失败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常的。在不断的对失败的总结中,逐渐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1978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中国在这一年又发生了一件改变中国命运的大事,是中国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在这一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1982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组织法(1982修正) 【法规类别】组织法 【修改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1986) 【发布部门】101 【发布日期】1982.12.10 【实施日期】1982.12.10 【时效性】已被修改 【效力级别】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若干规定的决议》修正1982年12月10日重新公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第二条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 第二章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第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代表产生办法由选举法规定。各行政区域内的少数民族应当有适当的代表名额。 第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三年。 第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和国家宪法、法律、政策、法令、政令不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订和颁布地方性法规,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第七条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政策、法令、政令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保证国家计划和国家预算的执行; (二)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计划和预算、决算; (三)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民政、民族工作的重大事项; (四)选举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五)决定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县长、副县长,区长、副区长的人选;

简述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几个阶段

新中国外交政策发展历程和背景 一、50年代历程 1方针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为此,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 2、背景:国际方面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经济封锁、外交故里、军事包围和威胁.国内方面⑴新中国成立,是中国能够执行独立自主外交的前提⑵政权急待巩固,经济急待恢复,创造和平的建设环境 二、60年代历程 1方针:“两个拳头出击” 2、背景:60年代国际形势变化的特点是大分化、大动荡、大改组。从苏共二十大开始,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美国也也继续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实行了这样的外交政策。 三、70年代历程 1、方针:“一条线、一大片”、三个世界的提出 2、背景: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苏联凭借其迅速膨胀起来的军事实力到处伸手,而美国由于侵越战争拖累,力量相对削弱。苏美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美国为集中力量对付苏联的挑战,谋求从越南脱身,寻求同中国接近。 四、80年代至今

1、方针:无敌国外交政策调整: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实行不结盟政策,全面对外开放 2 背景:中国外交方面从幼稚开始走向比较成熟。 外交定义: 国家以和平手段对外行使主权的活动。通常指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和外交机关代表国家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 外交的活动形式: 外交的活动形式多样,主要有访问、谈判、交涉、缔结条约、发出外交文件、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 外交过程: 在外交过程中,不是取悦别人,而是怎么样从他身上得到利益,同样外交不是政治游戏的筹码,,外交的实质是合作学习对立三个不同的属性。- 3、主要成就:①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就与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解决中印之间的国家准则,也成为解决国家之间的基本准则,反映了我国外交的政策的成熟③日内瓦会议凸显了我国作为世界五大国的地位④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 主张,不仅是的万隆会议成功召开,而且成为“万隆精神”的核心内容。中国联合国恢复合法地位5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并建立外交关系③ 中日建立外交外交关系6形成了建国以来的建交高潮。7 至今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新xx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社科1327xx 新xx成立前夕的 1949年7月,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过一个所谓预言。他说,“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段话正是显示出新中国的经济状况。在193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66亿元,人均国民收入 66."1元。但是经过50多年的发展,到了2009年,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达到3711元。那么,中国在这段时间到底经历了一段什么的过程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仔细地阅读了书本。 从大方面来讲,中国在过去60年中经济发展特征是: 一是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除了“二五”期间出现了负经济增长外,其他时期都取得长期的告诉增长。二是经济增长波动比较大,有波动周期短。我认为这些变化时和经济体制和政策相关的。 首先要讲的是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背景是一,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好转工业生产达到历史最高,但是同时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与其他发达国家。 二是基本上完成了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条件。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集中发展重工业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中国先进分子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理所当然地被提为重要议事日程。当时可供选择的战略有两种,一种是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化道路,即先发展轻工业待积累了大量资金后,再发展重工业;一种是苏联的办法,即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较短的时间里使国家迅速工业化,迎头赶上工业强国。这两种战略各有利弊,经过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中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试题-含答案)

专题五(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2010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一模)如图9所示,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三次外交高潮。下列选项中与之相适应的是()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美联合公报》开展多边外交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建交公报》 C.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朝核六方会谈 D.不结盟运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2.(2010高考广东文综18题)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是() A 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系 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地 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3.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B.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4.1954年的中、印两国总理联台声明规定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两国之间关系,并感到如果这些原则运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而现实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为信任感所代替。同年的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也同意以这些原则指导两国之间的关系。并认为如果这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

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以上材料反映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处理中国与印度、缅甸的关系() ①有利于和平协商和解决彼此间存在的问题,维护地区和平 ②有利于发展睦邻友好的国家关系,推动双边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 ③有利于促进经济全球化,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平等、和平地发展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的范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2010年12月安徽皖中名校高三联考14题)2011年是不结盟运动成立40周年。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国是第三世界中的最大国家,但在当时并未参加该组织。其主要原因是() A.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政策 B.苏联霸权主义政策的推行 C.国内左倾错误所致 D.《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约束6.(2009年天津会考5 题)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7.(2010年9月安徽合肥一中高三月考10题)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坚决反对美国的单极世界构想 8.下列我国外交活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②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

(完整word版)新中国监狱发展历史

新中国的监狱工作,在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创建阶段 (一)创建阶段的概况(1949年~1954年) 新中国的监狱工作是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创立发展起来的。1951年5月,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公安部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会议专门研究了组织罪犯劳动改造的问题。由毛泽东同志亲自修改和审定并经中共中央批准转发的《关于组织全国犯人劳动改造问题的决议》指出:“大批应判徒刑的犯人,是一个很大的劳动力,为了改造他们,为了解决监狱的困难,为了不让判处徒刑的反革命分子坐吃闲饭,必须立即着手组织劳动改造工作。”根据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所作出的《关于组织全国犯人劳动改造问题的决议》,各地迅速建立了罪犯劳动改造机构,大规模地组织罪犯参加国家基本建设,如兴修水利、修筑铁路、公路、垦荒、开矿及从事手工业、农业、副业等项生产。通过大规模地组织罪犯劳动改造,从根本上解决了监狱关押的罪犯坐吃闲饭、监管场所拥挤、监狱经费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确立了改造罪犯的基本途径。 (二)创建阶段的基本特征 我国监狱工作创建阶段的基本特征是:(1)全党高度重视,迅速将一大批罪犯投入劳动改造之中;(2)确立了监狱组织管理体制;(3)基本上解决了监狱面临的困难。 昨日在普通高中招生咨询会举行中,如何填报志愿成为众考生家长最关注的问题。 二、初步发展阶段 (一)初步发展阶段的概况(1954年~1966年) 在总结新中国监狱工作创建阶段经验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于1954年9月7日颁布实施。以此为标志,我国监狱工作进入了初步发展阶段。《劳动改造条例》明确规定了我国监狱的性质、任务、组织机构,监狱工作的方针、政策,监狱的刑罚执行,改造罪犯的方法、手段以及监狱的经费等。《劳动改造条例》把我国监狱工作创建的成功经验用法规加以总结,使监狱工作及时、准确地纳入了法制的轨道。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我国监狱工作无论在罪犯的改造上还是在监狱生产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在罪犯改造上,我们成功地把日本战犯

中国建国后历次对外战争(简介)

中国建国后历次对外战争(简介) 中国建国后历次对外战争(简介) 2012-09-14陆军121师npx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自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曾先后经历过七次对外战争。这七次对外战争中,中国的对手分别是号称“世界最强“的美国、“超级大国”的联、“地区霸主”的印度和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越南。通过几次战争,全世界认识了一个不屈不挠的中国,一个面对强权毫不低头的中国,从而使这些国家头上的“桂冠”黯然失色。中国军队的英勇善战,也让世界意识到仅靠战争手段很难征服中国,直接遏制了阴谋家的战争企图,换来了数十年的和平。这是一段不平常的历史,值得中国人自豪和骄傲!1、抗美援朝战争时间:1950年10月1至1953年7月地点:朝鲜半岛导火索:美国侵朝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地区。对手:中国、朝鲜——美国为首的16国联合国军结果:迫使美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2、中印边境反击战时间:1962年6月至11月地点:中印边境导火索:印度在边界制造流血事件。对手:印度(美国、英国、联支持)结果:换来数十年的边境安宁。3、抗美援越战争时间:1965年6月至1973年8月地点:越南境导火索:美国军机入侵岛、、广西等地轰炸,威胁中全。对手:越南、中国——

美国结果:迫使美国与越南签署《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4、中珍宝岛之战时间:1969年3月地点:珍宝岛导火索:联军队武装入侵珍宝岛,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对手:当时的超级大国联结果:常年驻军影响:中国让联震惊,让世界刮目相看。5、中越(南越)西沙之战时间:1974年1月地点:琛航岛导火索:越南贪婪地侵占南海诸岛对手:中国——南越结果:收复了西沙岛屿。6、对越自卫还击战时间:狭义:1979年2月-1979年3月;广义:1979年到1989年。地点:中国和越南边境导火索:越南1975统一后开始反华排华。开始时是南部反华排华,后来在1977年北部也开始反华排华,造成了华人华侨数十万人死亡,同时越南军方在中越边境不断进行骚扰并挑起武装冲突,打死、打伤边民,推倒界碑,蚕食边境等行为和事件,由此点燃了这场战争的导火索。对手:中国——越南结果:迫使越南同意边境谈判,经过10年努力,目前基本完成边界划界立碑。7、南沙海战时间:1988年3月14日地点:南沙群岛永暑礁附近对手:中国海军——越南海军持续时间:50分钟结果:中国海军胜伤亡情况:中国海军1人负伤越南海军:2舰军舰被击沉、1舰重创。古人讲战争叫做: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意思是说一个国家再大,如果经常打仗,这个国家也必然会亡国;即使再和平,如果忘记战争,

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docx

精品文档 主讲人:韩大元上一讲主要讲述宪法的具体功能。这一讲,则着重讲述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 的宪法发展历程。《共同纲领》的宪法作用中国人民经过 100 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革命的胜利。革命胜 利后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如何把革命胜利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同定下来并规定新中国成立 后的大政方针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遵循的准则?当时,人们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具有根本法性 质的文件。由于当时没有条件制定正式的宪法,1949 年 9 月 29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 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国体、政体、经济制度以及文化、教育、民族、外 交等政策,它是一部符合全国人民利益和意志的国家大法,是一部人民民主的建国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及各项基本政策,并且它是由代行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职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因此,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从法律效力上看,它 都具有国家宪法的特征,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首部宪法诞生 1954年 9 月 20 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社会主 义类型的宪法。它以根本法的形式记录了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经过长期革 命斗争而取得的胜利成果,确认了千百年来受压迫、受剥削的人民群众成为国家主人的事实。 《宪法》确定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已在中国建立,我国是人民民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 于人民。宪法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规定中 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确认了国家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 的存在,同时规定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 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规定了其他 各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制度。这一切都为我国后来的民主建设与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宪法的首次修改 1975年 1 月 17 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面修改了我国首部宪法, 通过了 1975 年宪法。 1975 年宪法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把“文化大革命”中的许 多错误理论和做法加以法律化、制度化,使之成为国家生活的最高准则。这部宪法在内容上规 定了大量极“左”的内容,大幅度缩小了公民基本权利、自由的范围。1975 年宪法的条文数量及文字也被锐减,仅 30 条,共 4300 余字,而且法律用语逻辑含混。(摘自《法制宣传手册》)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三目,叙述了四个问题:新中国诞生后为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先后派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发挥积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势的新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新特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和基本特点;新中国与各国外交关系的建立和友好关系的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 2.能力方面: (1)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势和新中国外交政策特点和基本方针的教学,培养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 (2)通过对新中国初期外交活动和外交成就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外交成就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 (2)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与国相互关系的准则,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失作出了重大贡献。 (3)通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学法指导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对旧中国外交基本情况的简要回顾,使学生掌握对同一历史现象进行联想和比较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么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四、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对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等有一定的了解,对深入探究新时期的外交活动有较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一些历史图片、影视资料等,设计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评价新中国重大的外交活动,去感受外交斗争的艰辛和技巧,去把握外交现象背后的目的和利益。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和应用史料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启发式谈话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注重通过指导学生研习史料,运用史料为证据,培养学生的分析、

中国建国历史中国建国历史中国从建国到现在的重大历史事件

中国建国历史-中国建国历史中国从建国到现在的重大历史事件 实现了世界屋脊一小段西藏历史一大步xx年第28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1976年四五运动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中国建国历史铁路进藏:西藏铁路已经全面开工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快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并于xx年10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并使之国际化。中国建国历史xx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安然着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8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反右派斗争开始1958年“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反右倾”斗争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建国60周年手抄报资料1950年土地改革运动开始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抗美援朝战争结束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1949-2007)和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1949-2007)和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1949-2007)和成就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49-1956),第二个阶段(1956-1966),第三个阶段(1966-1976),第三个阶段(1978-2007)第一个阶段: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是恢复国民经济,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中国真真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确定了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1953年开始的这会主义改造包括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1956年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真正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由于改造过于激进,粗糙留下了许多问题,但是总体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回复和经济的发展。 这一时期主要取得的成就是,成立了新中国,颁布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并且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顺利的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的过度。 第二阶段: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使国力增强,主要是发展生产力,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指出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而不是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但是在建设中出现了种种“左”的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虽然进行了改正但是不彻底。加上当时气候的干旱不仅没有真正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反而使人民生活更加艰难。但是凭着当时人们的强烈热情还是取得了很大成功。 第三阶段:是十年的大动荡时期,由于毛泽东对于形势的判断失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整整十年国家都处于混乱之中,由于被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破坏,经济发展也进入一片混乱之中,打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被迫害,连国家领导人也不例外被打成“左派”。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的损失,但是交通工业和科学技术在这一时期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两年时间里国家建设基本在徘徊中前进。 第四阶段: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国家的一次伟大的转折,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确立了一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并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在思想上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以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国民经济开始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经济,科学,文化,都走向了春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但是也面临这种种挑战,一直困扰人们的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在这时被解决。这时以江泽民为代表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接过重担将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了21世纪。以与时俱进为先锋号,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辉煌。2002年中共十六大,建立了以胡锦涛为中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重要指导思想,并创新的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到底。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在航天科学事业,国防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神舟六号神舟七号,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以取得世界领先的水平。

《安全教育》之新中国安全教育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安全教育的发展历程 法规、制度发展概况回顾半个世纪以来的安全教育法规、制度建设的历史,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安全教育法规和安全培训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早在1954年,劳动部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技术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对新工人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入厂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等,班组教育应采取包教包学的方法),在考试合格后才准独立操作。《决定》还对安全教育的内容、形式作出了明确规定,并要求各行各业遵照执行。1956年5月,国务院颁发了“三大规程”,即《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规程要求:对各级管理生产的干部和技术人员,在一定时期内,应进行安全生产、工业卫生科技知识教育和考核,并作为晋职升级的参考依据。 1963年3月30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习称“五项规定”,安全教育就是其中的一项。该规定要求:对电气、起重、锅炉、受压容器、焊接、车辆驾驶、爆破、瓦斯检验等特殊工种的工人,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技术训练,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准许他们操作。国务院明确指出,安全生产教育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求企业把安全生产教育作为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制度。 1980年4月17日,国务院在给国家经委、国家劳动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在工业交通企业加强法制教育,严格依法处理职工伤亡事故的报告》的批示中强调:要有计划地组织职工学习国家制定的劳动保护法令、法规、条例、规定、规程和规章制度,教育大家增强法制观念,遵章守纪。 1981年,国家劳动总局制定了《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工作五年规划》,提出在全国建立劳动保护教育中心和劳动保护教育室,有计划地开展劳动保护教育和培训工作。据统计,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各省、自治区、直辖

新 中 国 的 外 交 图 示

新中国的外交图示 【说明】 1、新中国的外交分为四个时期,即1949-50年代中期、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70年代,78年以后。 2、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未变。 3、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建议的需要不断调整的。 (1)调整的原因: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内建设的需要 (2)调整的过程 ①一边倒--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新中国成立时,国际形势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尖锐对立和激烈斗争,因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新中国推行了“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

外交方针。 又因旧中国的外交是建立在帝国主义侵略之上的屈辱外交,故新中国又推行了“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的“另起炉灶”和“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从而改变了我国的半殖民地的地位。 ②一大片--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的外交方针 自新中国成立,世界头号强国,资本主义阵营的老大美国就对中国推行“孤立”和“遏制”政策,从而带动了一大批资本主义国家敌视中国。自50年中期起,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苏联对中国的大国沙文主义越来越明显,于是中苏的矛盾逐渐激化。因此,“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已不适于变化了的外交形势,所以中国面向独立的亚非拉国家推行“一大片”的外交方针。 ③机动灵活--70年代的外交方针 进入70年代,国际形势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由原来的强硬攻势逐渐转变为守势,为此美欲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以对抗苏联;当时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最大威胁。于是中国对美国采取了“机动灵活”的措施,对美国改善中美关系的表示,做出积极的反应。并最终结束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不结盟--新时期的外交方针 新时期外交方针调整的出发点,主要是我国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了变化。一是崛起的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力地冲击着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二是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的离心力量不断增大;三是世界上各种力量已形成了几个中心。因此,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鉴于此,新时期的外交方针调整为“不结盟”“长期开放”“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议营造一个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4、主要外交成就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1)第一次建交高潮:新中国初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就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就有十七个国家与我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另有八个国家承认了新中国。从而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第二次建交高潮: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 由于这一时期新中国推行了“一大片”的外交方针,也由于亚、非、拉一系列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新兴国家不愿听从国际强权势力的摆布,从而出现第二次建交高潮。这一时期,新中国与柬埔寨、古巴等二十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大大改善了中国在国际上处境,扩大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这一时期,新中国还第一次以五大国的地位参加了日内瓦会议,还参加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并在会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开拓了外交的新局面。 (3)第三次建交高潮:70年代 由于1972年中美关系的改善,中日邦交的正常化,带动了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大规模建交。这一时期,中国已与西欧、北欧、南欧除安道尔等四个小国之外的所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北美的加拿大,与西南太平洋地区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边建立了外交关系。 这一时期,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新中国的国际环境大大改善。 (4)第四次建交高潮:新时期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摘要:世界历史的车轮已驶入21世纪,新中国外交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之后,也站在了一个空前的起点上。回顾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外交史,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即新中国的外交史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在这里,我主要是根据新中国各时期对外关系的转变,把新中国外交史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可概括为联苏反美、反美反苏到联美遏苏,再到全面发展对外友好关系。中国外交不断走向成熟,逐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独具特色的外交风格。 World the wheel of history has sailed into the 21st century, new China’s diplomacy in the past half a century after the clouds, and changes in a new starting point. Over half a century of China, one should not be evaded the history of diplomacy the problem before us that China’s history of diplomacy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several stages. Here, I mainly based on the new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with the transition period; the new china's diplomatic history is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The four phases can be summed up in revolt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and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opposed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 halt the Soviet unio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our friendly relations. China's diplomatic continue to mature and gradually developed a complete an independent foreign policy of peace and its foreign style. 关键词:新中国外交独立自主霸权主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宣告成立,由此,新中国的外交也正式开始启动。从此,中国告别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的历史。从50年代的“一边倒”的战略抉择,联合苏联,对抗美国,60年代“两个拳头大人”的外交战略,既反对苏联又对抗美国,到70年代“一条线”的战略调整,逐步确立了以联合美国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方针,再到改革开放后走向独立的“真正的不结盟”的外交战略,全面发展对外友好关系。由于新时期中国外交方针的调整,中国已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成为了举足轻重的力量。 一.联苏反美 1948年春,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展。国民党的败绩日趋明显,美、苏、法等一些外国政府或驻华使者先后向中共表示,希望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1949年1月至3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两次重要的会议。在这段时间里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两条方针,并明确地说“我们与苏联应该站在一条战线上,是盟友”,即“一边倒”的方针。这三条方针构成了新中国这一阶段外交政策的基本框架。

建国后中国的成就

建国后中国的成就 1949年10月1日,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毛主席站在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上,在隆隆的礼炮声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些大大促进了对外友好往来,也是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 1954年4——7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瑞士);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印度尼西亚);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会谈;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夏朝到清朝,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想想六十年前的今天,做什么都会要票,粮票、布票、油票等等,人们穿的是白或青色的棉布衣服,穿的是布鞋,人们舍不得花钱,自己做衣服穿,出门就得走,走得还都是些坑坑洼洼的土路,住的房子破旧,年久失修,墙全是用石砖砌成的。看看六十年后的社会,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渐渐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高耸的楼房大厦,整洁,美丽,宽阔而平坦的大道上,飞驰着一辆辆高档轿车,高速公路,铁路,航空路线也不断增加,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六十年以来,教育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中国是有一个凝聚力的国家,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尤其是2008年汶川的大地震,震动了全世界,震动他们的,不只是地震,更多的是对中国伟大的凝聚力的敬仰与尊重,在仅仅一天的时间里,大批志愿者和国家领导人奔赴现场,献血车前排起了“长龙”,各界人士的捐款达到百万元,一个又一个的感人的故事与人物,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是强大的,中国是坚不可摧的!正因为这种凝聚力,六十年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刘长春一人参加奥运会,到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20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到今天,奥运大幕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们成为奥运的主人!51枚金牌,稳居金牌榜第一位,更是我们实力的见证;从不敢有上天的想法,到“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神舟七号的太空漫步;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到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这一切都在说明,中国正在逐渐走向强大,中国将成为最强大、最坚不可摧的国家! 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所有劳动人民的艰苦奋斗,更离不开我们国家领导人的辛勤工作以及高明的指导,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在这祖国六十年的生日里,我代表全体中学生向祖国深切地道一声:谢谢! 中国,六十年以来的巨变,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也坚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6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

新中国的法治发展历程(汇编)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新中国的法治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62年,弹指一挥间,但缔造了一段辉煌的法治篇章。 1949年新中国成立,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该纲领提出:“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宣告了国民党旧法统的灭亡。国民党旧法统的废除,宣告了国民政府政权的彻底终结,为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排除了障碍、奠定了基础。为了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我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法规。1954年,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宪法》诞生,奠定了新中国立国、治国的最根本的法律基础,也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新中国的法治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也历经曲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确立法律的地位和权威。1982年宪法作出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法律的地位和权威通过根本大法的形式得到了确认与保障,并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指导下,我国现行基本法律相继出台。同时,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还制定颁布了涉外经济法律法规。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