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思考

对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思考

对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思考
对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思考

对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思考

摘要:政府采购监督机制是政府采购正常运行的保障,尽管目前我国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已经基本构建起来,但该机制仍存在许多缺陷,导致了我国政府采购资金利用率低下,腐败现象不断发生。本文以此为背景,在分析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构成要素和监督机制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政府采购;监督机制

一、引言

政府往往是一国经济生活中最大的单一消费者,政府采购就是其一项十分重要的支出内容。政府采购对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以及政府公共支出的效益具有重大影响,同时也是政府强化预算管理,抑制腐败,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2003年1月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正式生效实施,填补了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立法的空白,为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但制度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监督机制的有力保障,正如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尽管关于我国政府采购监督的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但在政府采购的具体运作中,由于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加之政府采购本身就是一块极易滋生腐败的环境,政府采购制度难以按照政府采购法律规则认真执行,导致“阳光采购”不“阳光”的尴尬局面。因此,为保证政府采购的规范化运作,杜绝采购中腐败行为造成社会公共资源的浪费,政府采购需要建立完善的行之有效的采购监督机制。

二、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构成分析

政府采购监督机制是指各监督主体对政府采购的法律规范、具体操作程序以及政府采购活动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审核的制度。采购监督机制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及内容三方面。政府采购监督机制分为三个层面,每个层面上都有其相对独立的监督主体和客体,以及相关的监督内容。

第一个层面是对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监督的主体是各级人大、纪检、监察、审计部门。监督的客体是各级财政部门中的政府采购管理机构,一般为政府采购管理处(科)。监督内容包括监督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执行及适用情况;监督编制的年度政府采购预算及其执行情况;监督采购计划的编制执行情况等。

第二个层面是对政府采购机构的监督。监督的直接主体是各级财政部门的政府采购管理机构,间接主体是各级纪检监察、审计部门,以及公证机关、供应商等,监督的客体是政府采购机构,具体又分为两类:一类为集中采购机构,监督内容是其实施的采购方式、采购程序以及采购人员行为、评标委员会及其相关人员的管理情况及失职行为;另一类为非集中采购机构或称分散采购机构,监督其

执行政府采购制度的情况。

第三个层面是对供应商的监督。监督的直接主体是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构、采购机构,间接主体是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公证机关、合同管理机关,监督的客体是供应商。监督供应商资质证明是否真实、合法、有效;监督参与投标的供应商是否相互串通、抬高投标价格;监督供应商履行合同的情况;是监督供应商服务承诺的履行状况。

除政府职能部门外,社会组织及公众也参与政府采购的监督,主要通过披露、检举、控告等方式来进行。通过新闻媒体披露政府采购中的违法行为,引起公众的关注;通过向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来检举违法行为;向行政执法机关或司法机关控告政府采购中的违法行为并要求其依法进行惩处。

图1

三、问题

现阶段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已经基本建立,但仍存在大量缺陷,导致目前还无法从根本上规范、监督政府采购行为。

1.政府采购监督的法律法规散乱,监督范围小,没有完整体系

政府采购监督制度的具体规定散见于诸多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其中既有以人大及常委会通过的基本法,又有以国务院职能部门制订的行政法规,还有地方人大制订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制订的地方性规章等。整个政府采购监督法律体系内部分割严重,无法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法律体系。

同时政府采购法律确定的监督范围狭窄,即使是《政府采购法》也仅限于对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采购范围、采购方式、采购程序的执行情

况、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等内容的监督,而对政府采购预算计划的编制、政府采购合同的履行情况、政府采购效益评估等未能实施监督。没有对政府采购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监督的法律体系的支持,政府采购的监督留成了大量死角。

2.政府采购的内部监督难度大

政府采购监督机构未与管理机构建立规范、顺畅的联系制度,致使监督机构不能全方位、全过程地介入政府采购工作,如在对政府采购资金的监督上缺乏有效手段,尤其是对用于政府采购的预算外资金的监督难以下手等。本应灵活及时的内部监督难以高效进行。

3.政府采购的外部监督的缺失

由于政府内部对财政部门、质检部门、技术部门等的分工不明确,加之在监督过程中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消极不作为,致使行政部门监督的效果并不理想。审计和监察机关对政府采购的监督主要在事后,无法有效规范采购行为。同时社会监督力量薄弱,缺少实现途径,如法律虽然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控告和检举权,但是并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由哪个机关受理,导致了有关部门相互推诿,使得社会监督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同时由于政府对政府采购监督的宣传力度不够,媒体公众对政府采购的关注程度十分有限,社会监督也就难以落实。

四、完善措施

1.建立完备的政府采购监督法律体系

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完善,需要一个完备的政府采购监督的法律体系,只有在完备的监督法律体系支持下,监督主体才能保障监督权行使的规范进行。然而,我国虽已颁布了《政府采购法》,以及相关配套的行政法规和规章,但总体上这些法律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较差,与政府采购监督的实际需要相比有不小差距,因此必须加快立法步伐,结合实际需要以及近些年来在政府采购监督方面的经验教训,在完善基本法的基础上,大量完善及出台相关配套法规与规章,不断细化对监督机制的规定,增强可操作性,健全政府采购法律体系,形成完备有效的政府采购法律监督机制。

2.内外结合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

健全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必须由内外结合双层监督体系构成,内部监督体系与外部监督体系的配合协调,环环相扣,对政府采购进行全方位监督,保证了监督的有效性、专业性、独立性。

2.1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的内部监督机制

政府采购的内部监督机制必须做到权责分明、相互制约,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政府采购工作已发有序进行,防范管理层面上的腐败。因此在政府采购中心内部机构的设置中,必须要保持监督者和采购执行者的独立性,坚决杜绝监督者与采购执行同属一个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现象。

同时采购中心内部机构设置要严格按照我国《政府采购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实现采购计划、项目实施、合同审核、资金支付等过程的分离,保证内部制约和控制机制的有效性。同时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政府采购项目的责任人,并制定各岗位相应的廉政准则和行为规范,做到职能明确,责任到位。

具体地,在政府采购中心内部设置四个部门:采购部门、评标部门、财务部门和监管部门,部门间分工协作,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形成权责分明的组织结构。确保采购过程中评标、验收、结算相分离,购买、使用与付款相分离,也保证监管贯穿于政府采购的整个流程中。其中,采购部门负责执行政府的采购计划,制订招、投标管理办法,及供应商的审查等工作;评标部门专门负责开标评标工作,不涉及采购的具体事项。财务部门则专门负责按采购程序和有关凭证,办理资金的结算手续;监管部门则负责对其他三个部门的工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确保采购工作的正确开展。

2.2多个主体联合监督的外部监督机制

政府采购监督的外部主体应做到多元化,构建由财政部门、审计纪检公证技术部门、供应商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联合监督体系,组成严密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1)财政监督。在实际工作中,不少政府采购中心是由财政部门设立的,这样就难以保证财政部门对政府采购工作的监督的客观公正性。要理顺财政部门与政府采购中心的关系,改变政府采购中心直接隶属于财政部门的现状。应按照法律规定,实行管采分离,职责分清,独立设置集中采购机构。

(2)审计、纪检、公证、技术部门要全力协作,提前介入政府采购项目的监督,对政府采购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并对政府采购中心的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再监督,形成相互制约的控制体系。一是完善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对政府采购行为及财政部门履行政府采购监督管理职责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坚持全面审计和突出重点相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和政府采购专项审计相结合,审计和审计调查相结合,审计和分析相结合,经常性监督和定期审计相结合;二是完善纪检监察监督。纪检部门要进行制度监督、开标评标监督、人员监督、政府采购合同的执行情况监督、效能监察。;三是完善公证监督。公证机关接受政府采购机关的申请对采购活动进行现场监督包括事前公证审查、全程同步监督、投标公证监督、开标公证监督、评标公证监督等;四是完善技术监管部门的质量监督。确保采购的产品质量过关。

(3)供应商的监督。供应商的利益与政府采购的规范性、合法性密切相关,因此供应商的监督往往是政府采购监督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建立以供应商为主体的质疑、投诉渠道的监督机制,有效保证供应商对政府采购的监督作用的发挥。

(4)公众与媒体的监督。将公众与媒体纳入我国政府采购的外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和新闻媒体监督的作用,使政府采购工作成为政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保证政府采购的公开与透明。各级财政部门要及时全面地公开政府采购的相关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并通过公开举报电话等形式及时受理对政府采购活动的投诉,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

图2

内部监督体系与外部监督体系相结合,构成的内外结合采购监督机制,有效保证了对政府采购的全方位、全流程的监督工作的开展。

3.全过程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

为了保证政府采购能够切实有序地进行,政府采购的监督部门必须将监督工作贯穿于政府采购的全过程,覆盖到政府采购的事前、事中、事后整个过程。对容易滋生腐败行为的环节要注意加强监督力度,如政府采购的预算编制、采购方式的选择、供应商资格的审查、开标评标管理等。

图3

(1)强化对预算编制的监督。政府采购的预算编制是采购的首要环节,必须加强部门预算的编制和论证工作,保证预算的合理有效。编制预算前必须进行有效

的市场调研和科学的立项论证,广泛征求专家学者及相关部门的意见,并依法编制采购预算,严格政府采购报批程序,在提高预算透明度的同时,确保政府采购计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严格监督政府采购的执行方法。必须监督采购单位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的有关程序和运作规则开展招投标活动。根据采购资金性质和采购对象来明确采购方式,在指定的媒体上发布招投标相关信息公开招投标方式时。

(3)建立供应商资格评审制度及绩效评定制度。各级财政部门必须建立供应商评审制度来审核政府采购过程中供应商的准入资格并对合格供应商的绩效进行考评和记录,以保证政府采购制度的透明化、公开化。

(4)建立交货验货监查制。必须严格分离采购与验收两个环节,对于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验收,应有第三方和使用者负责,采购代理机构不能成为质量验收者,中标货物必须在第三方验收完毕之后才能由采购单位领回复验。同时在政府采购合同履行期间以及履行后,政府采购管理机关可以随时抽查用户,对采购标准、采购内容等事项进行核实。

参考文献

[1]陈法印.建立健全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若干思考[J].财税与会计。2002,(7).

[2]李晓反.建立我国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J].山东经济,2002.(5).

[3]周沽.完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J].经济前沿,2005,(5).

[4]王辉.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完善[J].北方经贸,2005.(10).

[5]杨玉梅.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完善[J].经济问题探索,2006,(4).

如何来认识政府采购的本质含义

如何来认识政府采购的本质含义 乡镇政府采购作为县级政府采购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全县政府采购工作的开展,甚至影响着县乡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本人就乡镇政府采购涉及的相关问题,结合本县实际与乡镇长作一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批评匡正。 一、政府采购是什么? 大家知道,采购是商品交换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即买进或租借。自从人类社会开始从事商品交换活动,采购活动也就随之产生。当时的采购主体主要是个人、家庭和原始部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20码麻布=1件上衣”就是采购行为的最初形态。随着国家的产生和发展,采购主体出现了多元化,包括政权机构、企业、团体、家庭和个人。当时的政权机构的采购就是现在政府采购的雏形。在我国,《资治通鉴》中记载,唐代宫庭所需要的物品,由各地官府采购。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就是当时朝庭采购形为的一个缩影。“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则是对宫使到集市变象地掠夺欺压百姓的真实写照。不难看出,自政权机构出现后的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只是存在政府采购行为,而不是一种制度。而政府采购制度的形成最早始于18世纪末的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其主要特点就是对政府采

购行为进行法制化的管理。我国政府采购工作起步较晚,1996年起在深圳、上海等地开始试行并建立地方法规,以后全国一些省、市积极探索并逐步开展工作。XX年6月29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并与XX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工作开始步入法制轨道。那么什么是政府采购呢?《政府采购法》第一章第二条中有这么一段表述:“本法所称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那么,我们怎么来认识政府采购的本质含义,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首先,政府采购是一项制度,它是一项法律制度。《政府采购法》的颁布实施,使政府采购工作上升到一种法律制度,具有强制性,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一种法律规范。 它是一项政治制度。《政府采购法》的立法宗旨,有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促进廉政建设的目的;政府采购制度重在建立相互监督、制约权力、依法行政的一种机制,一种政治性的规定;政府采购的行为体现了政府的导向和意志。所以说它是一项政治制度。 它是一项经济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完成本单位管理职能或开展业务活动的需要,按照法定程序购买商品、设备、货物以及进行工程建设和接受服务,使政府

2021年财政监督工作意见

2021年财政监督工作意见 2021年,我县财政监督工作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省、市、县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紧密围绕全县财政工作中心,健全财政监督法制机制,强化收入、支出、会计和内部监督,不断提升财政监督工作水平,促进全县财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一、注重机制建设,完善财政“大监督”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省财政监督办法》、《县财政局关于财政监督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的工作制度》,加强组织领导,继续推进“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覆盖、全部关联”的财政“大监督”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积极创新财政监督方法,努力做到财政日常监督不间断、财政专项监督常态化。 一是完善财政“大监督”制度。按照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继续推进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监督制度建设。充分利用财政监督成果,根据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修订完善制度,进一步优化财政监督流程,完善复核审理程序,不断深化财政“大监督”机制。 二是规范各项检查程序。财政监督检查局牵头制定年度财政监督检查计划(见附件),局机关各科室要根据年度检查计划,按《省财政厅财政检查工作操作规程》规定的工作规则、程序及时开展检查工作,相关检查资料完善、立卷归档工

作要严格按《省财政厅财政监督检查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执行,做好财政检查整改通知书,检查处理、处罚决定的跟踪督查和落实工作,做到“统一扎口管理,统一组织协调,统一规范程序,统一处理处罚”四统一。 三是明确监督检查重点。把预算管理监督、财政收支监督作为财政监督的重点和关键予以安排,继续加大对“三农”、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重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坚持重点检查和长效监管相结合,充分发挥财政监督检查的服务和反馈功能,采取通报、公示、召开情况通报会、联席会等方式,促进检查成果的利用,提高社会对财政监督的认知度。 二、围绕中心工作,认真开展各项监督检查 一是开展部门预算检查。围绕预算编制与执行,针对预算管理的薄弱环节,认真开展部门预算编制抽查和部门预算执行的监督,保障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以及预算执行的准确性,促进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各业务科室对财务管理归口管理单位预算执行检查覆盖面要达100%。 二是开展专项资金检查。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加大对关系社会发展和民生利益的重点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问效,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监督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XX公司会计监督制度

中通建设公司会计监督制度 第一条根据公司《会计制度》规定,为了本公司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具体实施,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公司的会计部对本公司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 第三条会计部进行会计监督的依据是:国家现行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本公司内部的预算、财务计划、经济计划、业务计划等。 第四条会计部应当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 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弄虚作假、严重违法的原始凭证,在不予受理的同时,应当予以扣留,并及时向单位领导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经办人员更正、补充。 第五条会计部对伪造、变造、故意毁灭会计帐簿或者帐外设帐行为,应当制止和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应当向上级主管单位报告,请求作出处理。 第六条会计部应当对实物、款项进行监督,督促建立并严格执行财产清查制度。发现帐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不符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超出会计部职权范围的,应当立即向本单位领导报告,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第七条会计部对指使、强令编造、篡改财务报告行为,应当制止和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应当向上级主管单位报告,请求处理。 第八条会计部应当对财务收支进行监督。 1.对审批手续不全的财务收支,应当退回,要求补充、更正。 2.对违反规定不纳入单位统一会计核算的财务收支,应当制止和纠正。 3.对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财务收支,不予办理。 4.对认为是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财务收

支,应当制止和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应当向单位领导人提出书面意见请求处理。单位领导人应当在接到书面意见起十日内作出书面决定,并对决定承担责任。 5.对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财务收支,不予制止和纠正,又不向单位领导人提出书面意见的,也应当承担责任。 6.对严重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财务收支,应当向主管单位或者财政、审计、税务机关报告。 第九条会计部对违反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经济活动,应当制止和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向单位领导人报告,请求处理。 第十条会计部应当对单位制定的预算、财务计划、经济计划、业务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第十一条本公司必须依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接受财政、审计、税务等机关的监督,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不得拒绝、隐匿、谎报。 第十二条本公司按照法律规定应当委托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应当配合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不得拒绝、隐匿、谎报,不得示意注册会计师出具不当的审计报告。 第十三条本规范是公司《会计制度》的重要部分,由公司财务总监制定,解释权、修改权归公司财务总监。 第十四条本规范自 2002 年1 月 1 日起实施。

浅谈加强政府采购合同管理的必要性

浅谈加强政府采购合同管理的必要性 洛南县政府采购中心郝志雄 政府采购合同是政府采购活动过程中的重要文件,采购合同不仅是合同双方权利、义务的主要体现,也是政府采购结果的最终见证,还是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对政府采购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更是联系标中和标后两个阶段工作的纽带,依法订立和履行合同既有利于巩固招标采购成果,也有利于实现政府采购的目的。因此,加强政府采购合同管理至关重要。 一、政府采购合同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1、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影响政府采购效率 政府采购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采购阶段和合同履行阶段。在采购阶段,采购人或其他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确定中标供应商,也就是合同的订立阶段。合同订立后,采购人和供应商依法履行合同义务。据笔者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对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存在着“重采购阶段、轻合同履行”的情况。中标供应商确定之后,对于如何依法签订政府采购合同,如何依法监督合同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以及如何处理合同争议等问题不够彻底重视。此外,由于政府采购合同适用《合同法》,个别人员对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监管职能等基本问题也产生一些误解,出现一些误区。即:片面地认为合同履行就是普通的民事经济行为,不一定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 2、签定采购合同不够及时,缓慢实施政府采购项目 《政府采购法》第46条明确规定,采购人与中标、成交供应商应当在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采购文件确定的事项签订政府采购合同。但个别地方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出现采购人与供应商未按规定时间签定政府采购合同,影响了政府采购员项目的实施进度。据实地调查,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种情况:一是采购人对采购结果不够满意.二是供应商不能履约.三是发生供应商质疑、投诉。对于如何处理这类问题,《政府采购法》只原则规定了当事人应承担法律责任,但就如何区别不同情况,适用何种法律如何处理却没有具体明文的规定。 3、所签合同与文件不一致,导致政府采购不完整 政府采购合同应当按照采购文件确定的相关事项认真签订,不得进行实质性变更采购文件确定的所有内容,特别是招标项目和招标文件所确定的具体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少数采购人与供应商没有完全按照采购文件确定的事项签订合同,最常见的情形是采购人与供应商进行商务谈判,所签订的合同与采购文件不完全一致。 4、擅自变更合同当事人,影响采购合同的监督管理 《政府采购法》第五十条规定,政府采购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但规定了两种可变更的法定情形,一是政府采购合同履行中,采购人需追加与合同标的相同的货物、工程或者服务,在不改变合同其他条款的前提下,可以与供应商协商签订补充合同,但所有补充合同的采购金额不得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的百分之十;二是政府采购合同继续履行将损害到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双方当事人应当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当事人擅自变更货物的规格型号、追加的数量超过合同金额的、采购人擅自终止合同的

浅谈政府采购质疑的应对与处理(黄盛)

浅谈政府采购质疑的应对与处理 黄盛 健全、透明、公正、高效的司法救济制度是政府采购法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这种司法救济制度既可给供应商一个明白,也可还采购人和采购主管部门一个清白。对于供应商来说,在其遭遇不公正待遇,而且无法与采购人妥善解决争端时,尤有必要通过司法救济途径进行申诉。没有一个健全的游戏裁判规则,供应商、采购人和其他政府采购当事人就很难真正信任政府采购市场,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司法救济制度,是我国政府采购立法的一项重要内容。 《政府采购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供应商认为采购文件、采购过程和中标、成交结果使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在知道或者应知其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采购人提出质疑。”质疑主要体现在两个环节,一个是对招标文件的质疑,一个是对采购结果的质疑。这两个环节是招标的两大整体程序,供应商通过质疑程序很好的保护了自己的利益,同时对政府采购招标活动起到了监督作用,积极促进了政府采购的公平、公正性。大多数供应商都能依据质疑程序规定提出申诉质疑理由,正当保护其自身利益。然而,由于《政府采购法》未出台相对应的质疑处理办法,对质疑的受理范围、事项、程序、处理等细节没有明确。有供应商恣意钻法律漏洞,采取恶意质疑、无理取闹等手段干扰正常的政府采购秩序,影响采购效率,增加采购成本,给政府采购正常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重视。 2011年前3季度,我们采购中心共受理质疑件,且全部为无效质疑。从以上质疑来看,对招标文件资格条件设臵的质疑有个,对招标文件技术条款要求的质疑有个,对评标过程及专家评审意见的质疑有个。通过对上述质疑问题的分析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政府采购针对的对象绝大多数是未来发生的交易,其涉及的更多的是期待利益,而不是既得利益。在期待利益受到损害时,比如说,招标文件设臵的资质条件和技术指标影响了潜在投标供应商

政府采购制度

现将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南省2010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通知》(湘财购[2009]14号)转发给你们,依据文件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对下列标准进行调整。 湖南省2010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政府采购限额标准 一、集中采购目录 以下项目必须按规定委托集中采购机构(政府采购中心)采购。 (一)货物类 1、交通工具:公务用车、专用车辆、改装车辆; 2、电器设备:电视机、电冰箱、空调(不含中央空调),吸尘器; 3、办公自动化设备: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服务器、碎纸机、传真机、速印机、投影仪、多功能一体机、照相机、摄像机等; 4、办公大宗消耗用品:纸张、硒鼓、碳粉、U盘、光盘、移动硬盘; 5、计算机软件(指操作系统、办公软件、防病毒软件、数据库、中间件); 6、办公家具(含档案密集架); 7、电梯(不含工程内的); 8、农机、农具; 9、建筑装饰材料; 10、变配电设备; 11、电线电缆;

12、救灾物资; 13、防汛抗旱物资; 14、免费教科书; 15、网络设备; 16、监控设备; 17、网络工程; 18、系统集成。 (二)工程类(100万元以内) 1、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装修、拆除、修缮等; 2、绿化工程。 (三)服务类 1、会议定点、培训、接待; 2、汽车保险; 3、汽车维修; 4、汽车加油; 5、印刷项目; 6、物业管理; 7、软件开发; 8、服装加工;

9、网络租赁、网络维护。 二、其他货物和服务采购 凡属集中采购目录以外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和服务项目,由采购人委托经省级以上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资格的政府采购业务代理机构(招标公司)或集中采购机构(政府采购中心)实施采购。包括:工程机械、农用物资、储备物资、医疗设备和器械、计划生育设备、医疗设备、气象专用仪器设备、测绘专业仪器设备、消防设备、警用设备和用品、专用教学设备、广播影视设备及专用摄影设备、文艺设备、体育设备、地震专用设备、质检专用仪器设备、检察诉讼设备、法庭内部装备、水利专用设备等。 三、政府采购限额标准 预算管理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达到限额标准的,均应当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具体限额标准为: (一)货物类 省级:单项在1万元以上或者批量在10万元以上金额的货物; 市(州)级:单项在3千元以上或者批量在3万元以上金额的货物; 县(市、区)级:单项在1千元以上或者批量在1万元以上金额的货物。 (二)工程类(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装修、拆除、修缮等) 省级:2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 市(州)级:1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 县(市、区)级:5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 (三)服务类 省级:单项在1万元以上或者批量在5万元以上金额的服务; 市(州)级:单项在1万元以上或者批量在3万元以上金额的服务;

构建财政“大监督”机制 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

构建财政“大监督”机制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 服务财政管理,促进财政改革,是财政监督的永恒主题。作为为国家财税政策贯彻执行和财政制度健全完善“站岗放哨”的财政监督队伍,贯彻和落实好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积极构建财政“大监督”机制,对于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财政“大监督”机制的必要性 加强财政监督,是科学理财、民主理财和依法理财的内在要求,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改革不断深入,积极构建财政“大监督”机制成为财政监督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构建财政“大监督”机制是加快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财政监督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紧密相连,财政管理改革的过程就是财政监督检查不断加强、财政监督地位不断提高的过程。近年来,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民生领域,支出规模越来越大,支出内容越来越多,涉及领域越来越广,这给财政支出监管带来了压力。如何有效开展财政监督,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成为当前财政监督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因此,按照国家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要求,把构建财政“大监督”机制与健全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税收政策等紧密结合,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 (二)构建财政“大监督”机制是适应现代财政管理的要求。

财政部门对财政收支活动的管理过程,本质而言就是重要的监督过程。财政监督的职能作用往往是结合着宏观调控运行、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等各项职能的日常管理进行。随着财政管理与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事后监督检查为主要方式的财政监督机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财政管理的要求。因此,在强化对财政工作自身监督管理的同时,建立以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为重点,以事后检查为补充的现代财政管理监督制约机制,努力形成“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监控、全部关联”的财政“大监督”格局,成为现代财政管理对财政监督工作的新要求。 二、目前财政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监督工作领域不断拓展,监督方式与手段不断丰富,队伍建设日益完善,财政“大监督”机制逐步建立,为促进财政改革和加强财政管理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目前财政监督工作仍然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是财政监督的法制建设滞后。依法行政、依法监督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2012年《财政部门监督办法》(财政部令第69号)出台,以综合性法律制度的形式对财政部门实施监督的对象、机构、职责等内容作了全面规定,对推动财政监督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财政监督尚未纳入国家基本法律范围之内,还未在总体上形成一个十分完整的可以调节各级财政监督主体关系

学校财务监督制度

学校财务监督制度 一、其基本任务是 保证学校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府的各项法令及财政财务制度,正确地领用与支出教育财务资金,合理、节约、有效地运用经费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保证学校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的不断提高;严肃学校财经纪律,同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作斗争并抵制乱支付和铺张浪费现象,确保学校资产的安全。 二、学校财务监督的原则是: 1.实事求是。就是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如实地、全面地、准确地反映与汇报,不扩大不缩小,不隐瞒也不说假话。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处理与解决问题时,要对问题的性质以及错误的事实、情节、原因、后果、背景等进行具体分析研究,根据问题的大小与轻重程度、性质和政策规定,作恰如其分的处理。 3.让事实与数据说话。检查出的问题,既不能轻率地作结论,也不能凭自己个人好恶、情感和主观推测办事,必须有证有据,事实与数据确凿,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切忌朝令夕改,更不能今天处理,明天平反昭雪。 4.以教学为主轴。财务监督要坚持为现代学校教学与教学管理服务,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发展。 三、财务监督是学校财务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能,因而它的主要内容为: 1.对学校预算的编制与执行的监督。首先是学校预算的编制是否根据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方针政策与学校事业计划、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定编定员定额进行编制,有无宽打窄用或宽打

乱用、扩大范围、提高标准等现象。其二是学校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预算内收支计划、预算外收支计划是否与学校工作目标、任务、事业计划相一致,如有很大差距,应查清原因和财务责任,是否有浪费现象。其三是学校人力、物力、财力消耗是否贯彻执行了以教学为中心、为教学服务的原则以及勤俭办学的方针。 2.对学校收入方面的监督。主要察看学校各项收入是否按规定的范围与标准合理地组织,有无擅自扩大或缩小收费范围,提高或降低收费标准的情况。对应上交的收入是否按规定上交了,是否有拖欠、挪用以及截留、坐支等情况。 3.对学校支出方面的监督。学校各项支出是否按预算规定的范围、内容与要求进行支付,有无乱支乱用、损公肥私、假公济私与贪污盗窃等情况,有无应在预算外开支的而在预算内列支的情况;各项支出是否精打细算,是否真正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为教学服务,讲求办学效益;是否严格执行了费用开支标准,有无擅自扩大范围与提高标准的情况;财产物资的购置是否执行了货比三家的规定。 4.对学校资金的监督。学校预算内、外资金是否按规定使用,有无将预算内经费转为预算外经费的情况;学校各种周转金有无超过定额,收支的现金是否按规定及时送存银行,留存的现金有无超过库存限额的情况;使用现金是否符合现金管理规定的使用范围,有无随意借支、挪用、白条抵库以及套取现金的现象;是否按规定取消学校及其各职能部门的小金库等。 5.对学校财产物资方面的监督。学校财产物资的购进、验收、领发、登记手续是否齐全,制度是否健全,有无管理不善、使用不当、损失浪费与被盗窃的情况;教育、教学与科研设备的保管是否妥善,有无专人负责和有无乱堆乱放等情况;学校各种设备利用率是高还是低,维修、保养、检查和使用是否有制度与科学的操作程序和科学规范;学校财产物资是否账物相符,是否存在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等问题。 6.对学校预算外资金方面的监督。对于学校预算外资金的财务监督,可以参照上述五个方面

政府采购特点浅谈

政府采购特点浅谈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对政府采购的这一定义,结合政府采购实践,笔者认为,政府采购活动及其行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公共性 政府采购是公共财政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属公共财政范畴,政府采购资金来源于公共财政预算资金或政府财政部门管理的资金即财政性资金,是公共财政支出领域的一场革命。政府采购服务的对象是政府及公共部门,其目的是通过采购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来确保政府的有效运转,满足社会公众的公共需要。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政府采购就是公共采购。 二、调节性 调节经济发展是政府采购一大功能。政府采购由于范围广、规模大,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左右经济发展形势,直接影响经济活动效益,能够弥补市场对资源 配置的不足,实现政府对经济总量和结构调整的要求,尤其是在调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方面更能发挥出杠杆作用。当政府鼓励某产业发展时,政府通过扩大对这些产业产品或服务的采购量,扶持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的兴盛;当政府限制某产业发展时,则可以收缩采购规模,抑制这一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的优化。 三、节约性 节约既是政府采购的目的之一,也是政府采购的一大特点。相对于自行分散采购来说,政府采购由于采购规模大,能促使生产商或供应商的经营活动“规模递增,成本递减”,从而提供出同等质量但价格更为低廉的商品和服务,有效地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与此同时,由于政府采购实行规范运作,并要求以公开招标采购为主,能更有效地防止暗箱操作,抑制腐败行为的产生。

2020年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总结范文(新编版)

2020年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总结范文(新编版) The work summary can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past work; it can clarify the direction and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 工作总结)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2020年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总结范文(新编 版) 为切实加大会计监督力度,进一步整顿会计工作秩序,促进会计行业健康发展,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区实际,我局对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共计15个单位的XX年会计信息质量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深刻领会,提高认识。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是贯彻落实《会计法》、认真履行财政部门会计监督职责的基本要求,是严肃财经纪律、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客观需要,是推进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局对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十分重视,及时组织全体干部对文件进行了认真的传达学习,深刻领会文件“三个贯穿,守土

有责”“有位、有为、有威、有效”的基本要求,坚持围绕发展、服务大局,着力关注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情况和关系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民生问题,“上下联动,全省一盘棋”的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对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加强了《会计法》、《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财政部《财政检查工作办法》、《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的学习;强化了检查风险意识教育,切实提高全体财政检查人员对检查风险的认识,自觉做到依法检查、依法行政。为正确实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和业务基础。 二、精心组织,合理安排 我局根据洪财监[XX]18号文件精神,按规定认真选取了教育、卫生系统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从本局抽调13名专业干部成立了四个检查小组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检查按规定提前三天向被查单位下达检查通知书;同时对单位的预算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资金有效性及执行国家财税政策等情况也进行了检查,进一步发挥财政管理监督效能;检查后坚持跟踪回访制度。

财务监督检查制度

财务监督检查制度 为认真搞好财务管理,严肃财务纪律,进一步理顺财务关系,做到“开源节流、合理开支、公开透明”,切实加强对财务情况的经常性监督、检查,特制订本监督、检查制度。 一、根据局党组要求,局纪检、监察负责对局属财务执行情况进行半年、年度及经常性的监督检查,综合监督检查情况及时向局党组作出汇报,并根据局党组确定的意见,在局务会上通报检查情况。 二、局纪检、监察对公用经费和局经费执行情况、局属经济承包经营情况进行年度检查;对水、电费、门点租金收缴情况,两费包干执行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对公款采购物品、车辆燃修费及一般性开支实行经常性监督、检查。 三、局纪检监察强化监督检查力度,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并发挥其监督职能作用,对监督、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有权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四、局属有关科室和单位应按监督、检查的要求,认真接受和主动配合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五、局属财务要严格财务管理,切把财务审批关。每笔经费开支必须严格审批程序,局公用经费开支经分管财务局领导审批开支,“两费”包干经费经科室负责人签批后报分管局领导审批开支,局属机关小车修理厂、机关餐饮服务部、机关幼儿园内部的小额经费开支由主要负责人审批,大额经费开支报分管局领导审批。 六、局属财务要严格资金管理和帐务管理,做到帐目清

楚,无错帐、漏帐;资金合理使用,严禁公款私存贪污挪用,财务管理人员不准利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一经发现违规行为严肃查处。 七、局属财务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发现不按要求填报或不符合审批程序等问题应予拒绝开支,发现资金使用不当应提出调整意见。 八、为增强透明度,加强群众监督。局属财务应将财务执行情况按要求及时填写有关报表,每半年在局务会上公开一次。

论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完善

论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完善 发表时间:2018-05-30T16:07:22.9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作者:马诗雨[导读] 摘要:伴随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我国在政府监督方面的机制也在逐步完善,采购监督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可以确保我国能够有效率、高效、科学的进行采购,现在从当前的角度分析,我国已经逐步建立了采购监督机制,但是还出现很多问题,在制度完善之前还行,需要注意落实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因素,并且加强程序方面的设计,让后期采购管理工作更好的执行,所以我国 一定要依照采购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解决方案的制定重庆招标采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 400000 摘要:伴随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我国在政府监督方面的机制也在逐步完善,采购监督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可以确保我国能够有效率、高效、科学的进行采购,现在从当前的角度分析,我国已经逐步建立了采购监督机制,但是还出现很多问题,在制度完善之前还行,需要注意落实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因素,并且加强程序方面的设计,让后期采购管理工作更好的执行,所以我国一定要依照采购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解决方案的制定,确保我国采购监督机制能够科学有效的执行,本文对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完善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政府采购;监督机制;内容;特点;现状;完善对策 1 政府采购监督机制内容和特点 1.1 政府采购监督机制内容 政府采购监督机制主要指的是利用一些科学合理的手段,监督政府的采购行为更为准确的说就是政府采购监督机制主要指的是全方位的对政府采购行为进行监督和规范,在此过程中,通过法律手段进行一种督查。 1.2 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特点 从宏观的方向上分析,政府采购监督机制是监督机构当中的一个部分,在监督政府采购行为过程中,将监督权力体现出来,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些权力限制权利等情况,不管是司法机关、质检机关还是财务部门都能够制约政府的采购权力,通过公权力来对政府的采购行为进行监督,与此同时也体现出法人的权利,法人能够投诉采购商,政府购买物品让法人对公民权利进行维护,把监督政府采购的权力体现出来。 2 当前政府采购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有效的法规落实 在政府工作过程中,政府采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并非只是单纯的对具体采购的活动也对采购管理、采购过程、采购程序,采购政策等统称。在当前的条件下,当前的法律法规很难有效制约政府采购行为,特别是县级政府部门,往往受地方经济情况的影响,很多县级部门在面对庞大的行政单位采购开支过程中,往往捉襟见肘,而一些独立进行核算的事业单位,在采购的过程中压力较大。这些充分说明两个事实,首先,某些行政机关对政府采购法没有有效执行,盲目进行采购机制,其次,财务机关没有对法律法规进行落实造成政府采购监督机制流于形式,没有较强的约束力。 2.2 缺乏对采购过程的有效监督 当前从各地政府采购模式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主要是集中式采购、分散式采购、半集中半分散式采购,分别应对行政单位采购、事业单位采购以及行政单位下属事业单位采购,三种采购模式有一定的区别,集中采购主要指的是行政单位进行采购项目的拟定,并且向所属财政部门进行申报,财务部门根据我国相关法律,审查行政单位的采购项目,在此过程中,审查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但是很多地方政府采购监督的方式只是流于形式,着眼于采购项目的整体,也就是项目实施合理性,没有对采购过程的监督进行加强,这种监督模式造成政府在采购货物来源、采购形式以及采购价格方面产生较大的漏洞,特别是在采购形式方面,没有有效的对其进行监督造成招邀请招标和公开招标,逐步变成单一来源采购,造成采购渠道固定化,对货物的质量和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2.3 缺乏对采购当事人的有效监督 从当前的民法通则方面进行分析,我国政府采购人员一定要具有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另外,在行政事业单位当中,采购人员一定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可以进行个人采购或者独立部门采购,但是在调研当中发现许多行政机关单位采购当事人是某领导班子成员或者一些非专业的行政人员,由于当前采购监督体制出现漏洞,在行使监督权力的过程中比较“重事而轻人”,这就会造成政府采购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漏洞出现暗箱操作,滋生腐败等不合理情况,导致投标人或供货商选择使用非法手段进行交易。 3 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完善策略 3.1 强化法规落实 第一步,需要加强政府机关的内部管控工作,对财务管理职能进行健全,利用财务部门的管理,监督采购行为,并且与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进行配合,相互监督各主体之间的采购活动,严格将各种法律法规落实在此过程中,财务机关和行政机关一定要联合进行监督体制的建设,并且设立专门的监督负责人,与纪检部门进行联合,共同进行监督,监视政府采购行为当中的所有环节,及时将存在的问题发现,并且保证政府采购过程中不产生纰漏,科学合理的展开采购活动。 第二步需要进行专门的采购监督负责人。在工作时间的过程中,需要摒弃单位领导负责管理,政府采购过程中出现的弊端通过培训、招聘等方式,培养出一些具有财会专业知识和法律专业知识的人才,共同构建起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政府采购体系,政府机关需要加强审查本单位的采购项目,并且对采购项目的合理性进行审查,加强法律法规的落实工作,全面保证采购活动的监督。 3.2 加强采购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首先需要加强事先监督工作,主要包含了审核采购项目、对采购过程中的数据和准确和立项依据进行判断并且加强可行性分析工作,让采购环节当中的风险降低,保证采购的工作能够正常进行,其次,在事中监督,主要监督采购的各个环节,在此过程中,监督的重点主要包含主管采购部门的采购质量和程序、投标方是否具有一定的资质或者采购的产品的合格情况以及质量情况,需要对财务资金的利用进行重点监督,确保采购活动可以与国家法律法规相符合,与此同时,事后监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采购监督机制,事后监督主要是对整个采购项目进行跟踪,从立项、资金使用、采购以及效益方面进行评估审查,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并且对采购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进行审核,最后需要制作相关的采购项目档案。

浅谈中国政府采购制度

浅析政府采购制度 摘要:政府采购是当前国家的一种政策。实行政府采购意义重大,它有利于节约财政支出,提高财政资金运作的透明度,也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但中国政府采购目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关键词:政府采购;解决对策;改革创新 一.引言 政府采购也称为公共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一下简称采购机关)使用财政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等财政性资金购买,租赁,委托或雇佣等形式获取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我国于2000年在全国全面铺开政府采购制度,经过若干年至探索与建设,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政府采购法》的颁布,其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近年来政府采购规模与范围不断扩大,采购程序和监督逐步完善,成绩可喜可贺。然而,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2003 年国家发改委、卫生部采购114 亿元医疗救治项目采购纠纷案、2005 年中央直属机关中联部电子政务指纹鼠标采购项目纠纷案以及卫生部降消项目第16 制氧机采购纠纷将问题暴露无疑。2003 年非典之后, 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分别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代理采购114 亿元医疗救治项目, 以此规划与建设我国薄弱的公共卫生救治体系。2004 年10 月29 日、2004 年11 月19 日先后开标合计586 台的血气分析仪采购项目中, 现代沃尔公司在两次投标报价中均为最低, 却都落标。该公司认为招标过程存在暗箱操作, 先向采购人、招标公司提出质疑, 未果。后又向财政部提出投诉, 但财政部在法定三十天时间内未能作出处理决定, 也没有给予答复, 从而引发行政诉讼。于是政府采购第一案诞生了。2006 年12 月8 日,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财政部被认为行政不作为, 一审败诉。2006 年12 月22 日, 财政部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要求撤销一审判决, 现该案二审还在审理中。 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证明的当前的政府采购制度有其弊端,如何正确认识政府采购的意义,如何发现并解决政府采购体系的问题,成了当前最紧迫的难题。 二政府采购的意义 (一) 在市场化导向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招标投标是一种面向市场鼓励竞争的运作方式。可以把市场范围设定为宽广的国内统一市场乃至国际市场加人, 政府采购市场的全球化也是必然趋势.通过来自多方面的生产者的公平而充分的竞争, 使政府取得价廉、物美、质高的商品与劳务供给。政府的消费品从性质上说归属于公共产品范畴, 或者是为形成公共产品而所需的投人。但公共产品的生产并不一定完全由政府部门、国有企业进行。市场经济国家公共产品的一个十分可观的份额, 来自私人部门的生产, 而政府招标可成为一座很好的桥梁, 把私人部门或非政府部门的产出置换为公共产品,同时也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或投人, 注入了健康的竞争因素, 促成那些最具竞争为的厂家对政府“薄利多销”, 从而降低政府行政成本,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前已论及, 我国过去没有实行统一的政府采购, 而是把资金完全拨付到各个预算单位手中, 分散采购, 今后如果转为市场经济的通行做法, 开展公开、统一、规范的政府采购, 则一方面可以起到培育、规范统一市场的作用, 另一方面可以挖掘巨大的资金效益潜力, 从而“少花钱多办事”。这也将是缓解财政困难和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 在法制化导向中加强政府系统的廉政建设

渝财规〔2020〕4号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市级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购买专业服务办法(试行)》的通知

附件1 重庆市市级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购买专业服务办法 (试行) 第一条为引导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活动,规范市级部门和单位购买预算绩效专业服务行为,按照中央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有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级部门(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向第三方机构购买专业服务的,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第三方机构是指满足本办法规定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 第三条购买预算绩效专业服务坚持公开择优、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四条下列预算绩效管理活动可以购买专业服务: (一)政策或项目绩效评估; (二)绩效目标评估; (三)绩效运行监控; (四)绩效评价; (五)绩效指标体系建设; (六)为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所需的其他专业咨询服务。 ―1 ―

绩效目标编制、绩效管理制度建设等事项不能购买服务。 第五条部门(单位)(以下简称“委托人”)应按照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选择第三方机构(以下简称“受托人”)。受托人可以是单个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也可以是两个及以上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组成的联合体。 第六条受托人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依法设立的社会审计、资产评估、法律、咨询服务企业,或高等院校、科研所等依法可以作为政府购买服务承接主体的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二)具有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律师或从事预算绩效教学及研究经历等与承担预算绩效专业服务相关的专业人员; (三)接受委托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委托人在受托人开展专业服务之前,应与其签订购买专业服务合同(附参考文本)。 购买专业服务合同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作对象、内容; (二)工作质量; (三)工作成果形式、主要内容; (四)工作成果完成的期限及提交的方式; (五)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 ―

2020年财政监督工作意见

2020年财政监督工作意见 2020年,我县财政监督工作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省、市、县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紧密围绕全县财政工作中心,健全财政监督法制机制,强化收入、支出、会计和内部监督,不 断提升财政监督工作水平,促进全县财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一、注重机制建设,完善财政“大监督”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省财政监督办法》、《县财政局关于财政监督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的工 作制度》,加强组织领导,继续推进“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覆盖、全部关联”的财 政“大监督”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积极创新财政监督方法,努力做到财政日常监督不间断、财政专项监督常态化。 一是完善财政“大监督”制度。按照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继续推进有利 于科学发展的财政监督制度建设。充分利用财政监督成果,根据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 薄弱环节,及时修订完善制度,进一步优化财政监督流程,完善复核审理程序,不断深化 财政“大监督”机制。 二是规范各项检查程序。财政监督检查局牵头制定年度财政监督检查计划(见附件),局机关各科室要根据年度检查计划,按《省财政厅财政检查工作操作规程》规定的工作规则、程序及时开展检查工作,相关检查资料完善、立卷归档工作要严格按《省财政厅财政 监督检查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执行,做好财政检查整改通知书,检查处理、处罚决定的跟 踪督查和落实工作,做到“统一扎口管理,统一组织协调,统一规范程序,统一处理处罚”四统一。 三是明确监督检查重点。把预算管理监督、财政收支监督作为财政监督的重点和关键 予以安排,继续加大对“三农”、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重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 督检查力度,坚持重点检查和长效监管相结合,充分发挥财政监督检查的服务和反馈功能,采取通报、公示、召开情况通报会、联席会等方式,促进检查成果的利用,提高社会对财 政监督的认知度。 二、围绕中心工作,认真开展各项监督检查 一是开展部门预算检查。围绕预算编制与执行,针对预算管理的薄弱环节,认真开展 部门预算编制抽查和部门预算执行的监督,保障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以及预算执行 的准确性,促进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各业务科室对财务管理归口管理单位预算执行检查 覆盖面要达100%。 二是开展专项资金检查。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加大对关系社会发展和民生 利益的重点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问效,提高财政专项资金 监督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医院财务监督检查制度

医院财务内部监督制度 为了适应医院快速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使医院财务体系得以有效运行,以确保医院资产完整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特制定财务内部监督检查制度。 一、设立财务监督检查小组 检查小组定期、不定期的对医院财务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采取有效督导措施,改进和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 二、实施细则 (一)、财务预算监督检查 1.医院财务是否按制度编制财务预算,一切收入、支出是否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2.财务预算是否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是否 科学合理。 3.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是否按已编制的预算组织收入、安排支出。 4.对预 算执行中的问题,是否做出科学、客观地分析并采取了改进措施。 (二)、财务收入监督检查 1.各项收入的取得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是否由财务部门统一 核算、统一管理,是否设立帐外帐和“小金库”。 2.门诊收款员、出纳员是否按规定的收款程序和要求进行工作,有无不按规 定办理的现象。 3.各位收费人员是否将当日所收的款项按财务规定时间交给出纳员,有无不及 时交款或不交款现象。 4.出纳员是否按时将发生的收入及时入账。 5.票据管理员是否按规定管理收入票据,是否按要求发放、登记,跟踪收款票

据使用的整个环节,是否存在票据遗失等现象;检查票据管理员是否进行认真审核门诊、住院退费单据、所附凭证是否完整及退费审批情况。 6.预收金明细帐登记情况,是否及时准确的将发生的预收金收支入帐,月末是否将预收明细账余额并与总帐金额核对。 (三)、货币资金支付监督检查 1.检查货币资金支付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是否严格执行审批程序、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 2.各项货币资金支出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财经法规、是否严格按照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确认、核算支出。 3.银行预留印鉴财务专用章与手章是否按内控要求由专人分别保管。 4.不定期检查库存现金的帐实相符情况,抽查银行对帐单、银行日记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核对是否相符。 5.货币资金支出是否取得合理合法的原始票据,支出是否及时准确下帐。(四)、药品、库存物资控制监督检查 1.药品、库存物资的采购是否遵照国家相关规定,验收入库手续是否齐全;出库单是否填写详实、出库手续是否齐全。 2.部门会计是否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办理出入库手续、是否及时记账、及时按财务科要求上报月末报表;出入库单据汇总金额是否与月末汇总表、账簿一致。 3.部门会计是否每月与财务科总帐进行核对,对帐情况如何,对于不相符的帐目是否按财务制度进行调整处理。 4.物资管理部门是否定期进行盘点,盘点出实物与帐簿不符的情况是否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是否存在物资损坏、长期积压而未采取处理措施的现象。对药品、库存物资的盘盈、盘亏、毁损的处理程序是否完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