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验主义学派评介

经验主义学派评介

经验主义学派评介
经验主义学派评介

经验主义学派评介

一、经验主义学派的界定和主要观点

经验主义学派又被称为经理主义,以向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可以划归这一学派的人很多,其中有管理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统计学家、心理学家、大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及管理顾问等。经验主义学派认为,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都不能充分适应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关企业管理的科学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便在一定的情况下,只是为了把这些经验传授给企业管理实际工作者和研究工作者,提出些实际的建议。经验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为:

(1)不是从具有普遍性的一般管理原则出发,而是从具体的管理实践,特别是大企业和卓越管理者的实际经验出发进行管理研究。

(2)认为难以提出具有普遍性的一般原则,但并不否定普遍性原则的重要性,主张一般性原则只能从管理实践经验中逐步总结得出;首先要建立的不是一个普遍适用的理论,而是一个普遍适用理论的某些有用的部分。

(3)研究方法主要是案例法和比较法。

二、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

(一)彼德·德鲁克

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之父”。

德鲁克于1909年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祖籍为荷兰人。其家族在十七世纪时从事书籍出版工作(Drucker原意为“印刷者”)。他的父亲为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曾创办萨尔斯堡音乐节。他的母亲是奥国率先学习医科的妇女之一。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于文化的环境之中。其1979年所著的自传体小说《旁观者》对其成长历程作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

德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

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1942年到1949年任贝宁顿学院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1942受聘为当时全世界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他于1946年将心得成果编辑为《公司的概念》一书出版,对大企业的组织与结构有详细而独到的分析。1950年起任纽约大学商业研究院管理学教授。

德鲁克于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一书,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discipline),从而奠定管理大师的地位。他于1966年出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成为高级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1973年出版的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则是一本给企业经营者的系统化管理手册,为学习管理学的学生提供的系统化教科书。德鲁克的著作多达30余本,传播及130多个国家,甚至在前苏联、波兰、南斯拉夫、捷克等国也极为畅销。其中最受推崇的是他的原则概念及发明,包括:“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是管理哲学、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和满足顾客、企业的基本功能是行销与创新、高层管理者在企业策略中的角色、成效比效率更重要、分权化、民营化、知识工作者的兴起、以知识和资讯为基础的社会。”

德鲁克著书和授课未曾间断,自1971年起,一直任教于克莱蒙特大学的彼德·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院以他的名字命名。1990年,为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由弗朗西斯·赫塞尔本等人发起,以德鲁克的声望,在美国成立了“德鲁克非营利基金会”。该基金会十余年来选拔优秀的非营利组织,举办研讨会、出版教材、书籍及刊物多种,对社会造成巨大影响。

(二)欧内斯特·戴尔

欧内斯特·戴尔是欧内斯特·戴尔协会主席,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公司中担任管理顾问,并在一些全国性的和国际性的公司中任董事。他的主要著作有:《公司组织结构的计划与发展》(1952)、《伟大的组织者》(1960)、《组织中的参谋工作》(1960,与林德尔·厄威克合写)、《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等。欧内斯特·戴尔是西方管理学中经验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近年的一些著作中故意不用“原则”这个词。《伟大的组织者》就是他用比较方法对企业管理进行研究的一本代表作。他在这本书中断然反对为组织和管理规定任何有关的“普遍原则”,而是用比较

方法研究了美国杜邦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国民钢铁公司和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等四家大公司的一些“伟大的组织者”(皮埃尔·杜邦、艾尔弗雷德·斯隆等人)成功的管理经验。戴尔认为,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掌握企业管理上的“通用准则”,管理知识的真正源泉就是大公司中“伟大的组织者”的经验,主要就是这些“伟大的组织者”的非凡个性和杰出才能。

三、主要研究方法:比较法及其局限性

《伟大的组织者》一书认为:某些最好的答案可能来自用比较方法对组织进行研究。这种方法就是认识和描述不同组织结构中的基本相同点,对这些相同点的搜集和分析可以产生一些能够作为预测未来发展的工具而应用于其他类似或可比较情形的一般结论。比较方法的价值在于它试图界定一般结论可以正确应用的领域。比较方法并不打算像哥白尼或者爱因斯坦那样囊括一切,用少数简要的公式解释所有的组织,而至多是在一些有限的组织问题上得出一些一般结论。一般结论的得出可以通过演绎法(从假设出发到实际情景中去检验),也可以通过归纳法(从具体事件的观察出发进行概括),或兼用两种方法。无论哪种方法得出的有限的一般结论都要经过检验。如果采用这种方法,那么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只要考虑到不同组织之间的差异,并加以适当调整,就可以得到能作出预测的一些指导方针。但是,要使组织的比较研究有用,必须满足一些要求,其中较重要而又易忽略的有以下一些:

(1)一个概念的框架。研究者必须选择在不同情景中要考察的各种变数,而这些变数(管理职能、经理工作过程、主要经理人员类型等)可以有多种类型。建立概念框架,主要是选择比较的对象和比较对象的不同方面,这为比较研究提供了分析的基础。

(2)可比较性。必须考虑不同系统之间的差异性。

(3)目标。即组织的目的或目标。如果不研究目标,就无法对比较工作的结果进行评价。

(4)恰当性。所作的比较和得出的结论必须是恰当的,即应该是在既定的条件下能适用于提出的假设。主要是比较所利用的资料必须丰富、恰当。

戴尔所说的比较法的确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学研究方法,它注重成功管理者的经验和理论的可验证性以及实用

性,为克服管理学中的形而上学、教条主义、脱离实际的倾向做出了有益的贡献,而不论是管理学者和管理工作者,比较法事实上已成为一种基本的分析方法。但是,戴尔进而否定进行抽象思考而提出适用的一般原则的可能性,甚至在著作中故意不用“原则”二字,则明显是矫枉过正了,具体而言:

(1)成功的经验往往是不可能复制的,使比较有效的可比性往往并不存在。

(2)认为普遍主义者提出的一般原则不适合实情,不具有预测价值和普遍性,那么从个别企业中得出的经验可能更不能用于其他企业。

(3)离开了通过观察、思考而得出的假设和一般原则,虽然有可能脱离实际,无法通过实践的检验,但离开了这一过程,理论的体系就无法建立。

(4)最伟大的管理学者大多是作者所批评的“普遍主义者”。

(5)强调理论的预测价值和能够被检验是正确的,但不能走过头,因为社会科学大多数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也不可能使其结论具有很强的预测价值,其结论也往往是不可检验的。

(6)一般原则的意义在于,它们一旦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就会指导人的行为,虽然它不会告诉人们具体应该做些什么,但会指导人们根据具体的环境和形势而作出决策。当然,对于一般原则的应用,必须弄清楚原则和结论成立的限制条件,而不能将原则教条化。

(7)过分强调实践经验,实际上降低了人的思维能力,人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导能力等,可以使人创造出源于实践而高于实践的理论,富有远见和洞察力的理论,可以远远地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实践的发展。

(8)由于成本等因素限制,人们可能得不到可进行有效比较的充分信息。戴尔自己为这四个案例搜集信息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相当惊人,而且信息的得到是来自于一些特殊的个人关系,这种做法可以被我们普遍效法吗?另外,四个案例固然发人深省,但我们在书中也没有发现多少可以普遍加以借鉴的经验和结论,其结果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四个案例固然非常典型,但也非常特殊,基本上不可效仿的。

四、《伟大的组织者》的主要观点

这本书第一章重新检查了组织理论的某些基本原理,指出研究这一问题的更适当的方法可能并不像过去通常想的那样,而要顺序来进行研究。不同类型的组织有着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不能期望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更有效的可能是比较的方法,即组织者所能采用的一种良好方法是,考察那些取得最好成果(所谓“最好”是就所考察的目标来说的)的人的工作,并在情况可以比较时,将其经验应用于自己的需要。换句话说,考察那些在实际环境中被证实为伟大的组织者的人们所用的方法和计划,可能有助于那些必须改组现存机构的人们。因此,本书的内容致力于描述某些伟大的组织者的工作——关于组织本身所产生的确定的可予衡量的成果的案例。这些例子可能产生一些有益的教训,如果不是对各种类型的组织的负责人都有用,至少必须对组建一个巨大而成长的企业的负责人是有用的。

这本书一共提供了四个案例。其中三个讲的都是类似的情况:必须用某种形式的系统组织来代替“天才管理”(常常由企业的创始人来代表)的公司,这个问题是达到一定规模的所有公司都会碰到的。包括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和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其中前两个公司改组的基本问题是把一些分散的经济实体结合在一起,而后一个公司则是把一个庞大的、高度集中化的、头重脚轻的集团拆散开来。而国民钢铁公司的韦尔与前三个例子里的伟大组织者不同,他是企业的创始人,在企业发展的初期他就为企业制定了一个长期计划,使得企业从小企业发展为大公司而无需进行重大的改组。

这本书通过对伟大组织者业绩的描述所得出的一些尝试性的概括是通过比较方法可能得出的结论的例证。这些伟大的组织者的思想绝大多数是在应付某种具体挑战时形成的。他们在许多情况下是当一人控制已不再适合是接管组织的。这或者是因为组织的天才创业者已经故去而必须用系统组织来代替天才,或者是由于业务的成长已经超过了天才的能力。他们的公司在改组以后取得的成就至少部分地证明了这种改组的价值。

对他们所做工作的研究得出的某些概括可以用他们采取的方法来表示:

(1)他们有着明确的经过概略衡量的目标。他们通常以高度的理性来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安排他们的资源,以便在法律和现存社会、人群和公共习俗的范围内实现他们的目标。

(2)他们并不把分工和工作安排看成是事先确定的,而是把它们成是从属于他们的目标的。对他们来将,组织工作就像是同向市场的道路或者建造房屋的工具一样。

(3)他们把组织工作看成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种科学。的确,他们常常把工作分成一些类型并提出一些有关组织的假设或“准则”,但他们的分类和假设是以工业的工艺技术]公司所处的环境、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人事变动为依据的。他们提出的假设只具有概略性和指导性,要灵活的加以应用,而不是不顾情况和目标而强制推行的普遍原则。这些假设只不过是用来应付变化的一些框架,事实上是在不断修正的。

伟大的组织者提出了一些他们自己的“原则”或指导准则。从他们的工作中可能得到的准则包括以下一些:(1)通过责任会计制可以达到有盈利的控制。这就是把组织结构同有计划的投资报酬率和可控制的成本结合起来。这就会使努力同成果之间有着高度的相关性。

(2)使作业分权化,并在控制上进行协调——让各种不同的组织活动成为独立的作业团体,使之冲突尽可能地少而又朝向一个共同的目标——也许能提供一种利用大企业(规模大、实力强、经营规范、抗风险能力强)和小企业(经营灵活、管理相对容易、代理成本很小)两者长处的手段。

(3)由集团控制代替一人控制,在集团成员见解相同、能力不等、地位平等时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4)由拥有相当大数量股东所组成的“抗辩力”可以作为绝对权力和企业内部成长的管理当局的可贵制衡,并有助于自由表述意见,从而作出更好的决策。

(5)可以用长期的经常而有利的扩张形式为企业制定一个“终生计划”。

五、《有效的管理者》的主要观点

德鲁克首先将体力工作者与脑力工作者进行了区分,认为影响体力工作者绩效的核心是效率(正确地做事),而影响脑力工作者绩效的核心的有效性(做正确的事)。在此基础上,德鲁克提出了管理者的概念,认为“管理者”泛指那些用他们的职位或者知识,在日常工作中作出影响整体工作成果的决策的人(知识工作者)。从此概念可以对管理者做出如下界定:第一,管理者是知识(脑力)工作者,管理的

过程是对管理者的知识进行加工以做出决策的过程;第二,对管理者的最终考核是看其是决策是否对组织的整体绩效做出了贡献。德鲁克特别突出了管理者的“知识能力”与“对整体经营成果的贡献能力”,这一点与传统理论中强调的与管理职位相对称的“管理者”定义有所差异,他更强调管理者的知识贡献能力,如果一位处在管理职位上的人不具备利用知识影响整体工作成果的能力,他就不应是所谓的“管理者”。因此,对管理者的挑选和考核,都必须以其是否能利用能力和知识资源产生更多更好的成果为基础,而德鲁克将这样的“使能力和知识资源,能够产生更多更好成果的一种手段”定义为“有效性”。那么,接踵而至的问题就是:管理者怎样获得和提高有效性?回答这一问题的前提假设是:有效性是天生的,或者是可以学习的。对这一前提假设的不同选择显然产生了不同的领导理论。德鲁克选择了后者。他认为不存在“有效的固性”,这是因为每个企业的环境以及它们对有效性的评价标准都不同,但同时,有效性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即有效性都必须以其最后达成的整体成果与组织的整体目标是否一致为判断标准,因此,尽管管理者的性格、气质各不相同,但也存在着一些能使其更好地发挥有效性的习惯,这些习惯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德鲁克继而对其以经验主义方法总结出的这些习惯进行了逐一的解释和阐述。

这本1966年就已经问世的管理学名著至今让人读完后还是那么回味无穷。德鲁克这本书的逻辑思路,其实不只是引导出了培养有效性的几种习惯(尽管作者写书的目的的确是为了归纳和阐述这些习惯),在我们看来,从该书的逻辑思路中还可以引申出很多对相关的管理理论的思考:(1)关于管理的分工问题。德鲁克谈到和体力工作与脑力工作的不同,让我们想到体力工作者与脑力工作者的工作分工问题,比如体力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在于工作的技巧问题,即如何高速准确地完成既定的程序,而脑力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在于工作的方向问题,即确定按照什么样的程序才能达成整体目标。但是按照传统的管理理论的界定,处于管理职位上的“管理者”,其不可能所做的全部都是脑力工作,而处于非管理职位上的“被管理者”,其也并不一定从事的全是体力工作。而且,处于不同的组织阶层、不同的管理模式,“管理者”脑力工作的参与量和参与重点也是不同的。由此可以联想到管理也需要分工的问题。同样是管理者,同样是脑力工作者,高层管理者的脑力工作是否就应该比中层

管理者的脑力工作在全部工作中所占比例要高?或者说,高层管理者脑力工作的参与重点应更倾向于战略方向?那么,如何确定管理分工问题?哪些因素会影响这些知识工作者的管理分工问题?例如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下,比如集权模式和分权模式下,知识工作者的管理分工就可能有很大差别。

(2)关于有效管理者与成功管理者的不一致性。德鲁克谈到的是如何成为有效的管理者,因此他对于有效性的考核标准只有一个——对组织的整体目标的贡献。但是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每个企业对有效性的理解其实是不同的,或者可以理解为,每个企业的最高领导者对下属工作的有效性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是不同的,因此,你可能在客观上是成为了有效的管理者,但你的领导在主观上却并不这么认为,有效的管理者并不一定就能获得认可,成为成功的管理者,这样导致你可能不得不去改变某些能发挥有效性的习惯,比如将过去花在创新上的时间,现在花在迎合领导上,这样,有效性虽然降低了,但成功的系数却变高了。

(3)关于知识管理。德鲁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提出了对知识工作者的关注,让数十年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后辈们不得不佩服其思想的前瞻性。德鲁克在书在对知识工作者产出的重要性及难以评估性的描述,成为了我们如今进行知识管理的基础与前提。正是由于知识对整体绩效的贡献、知识的无形、知识效用的难以分割和定量、以及知识生产过程的无法监督等的种种特征,使得企业越来越关注对知识的外化、内化、中介与认知的管理过程。不过,德鲁克在书中只是对个体的知识工作者的工作方法进行了归纳,却没有考虑如何将个体的知识扩散至整个组织,如何构建整个组织的知识生产、传递、复制、创新的动态模式的问题。当然,这与德鲁克将脑力工作理解为只是中高层管理者的需要有关,在德鲁克撰写该书的时代,还无法想象知识已几乎代替金融资本和自然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4)关于领导理论。德鲁克探讨有效的管理者的前提是,有效性是可以学习的。德鲁克认为:成功的管理者,其工作一定具备有效性。有效性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是一系列实践的综合。由此可以看出德鲁克也是领导特质理论的倡导者之一,强调通过调查研究寻找成功领导者所具备的共性。但与领导天才论不同,他认为领导才能是一种成就,是通过努力达到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然而,德鲁克的理论也忽略了环境对管理者的作用,事实上,管理者的有效性也会随不同

的任务结构、环境类型、成员风格的变化而变化。

(5)关于经验主义方法。德鲁克是经验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倡导用观察成功者的方法来提炼出可供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但是经验主义是否就能够代替其他方法成为管理理论的源泉呢?我们并不这样认为。其实借用德鲁克在书中论述计算机与人的差异的例子能较好地理解这一点。德鲁克认为,计算机的决策永远无法代替人的决策,因为计算机只是按照一种逻辑程序来处理已经收集到的所有信息,而人除了逻辑能力之外,还具有非逻辑的知觉能力,可以根据这种逻辑与非逻辑结合的直觉来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以做出决策。其实,经验主义方法也就象计算机一样,它是分析者从收集到的信息中按照其固有的逻辑思路处理后得出的结论。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对于同样的案例,不同的人去观察和分析,所得出的经验可能也大不相同。这是因为每个分析者所采用的“逻辑程序”不一样,而事实上,可能案例中的决策者在决策时却更多地是利用了其非逻辑的知觉能力,连他自己可能都无法对其决策的规律性做出归纳,而经验主义的分析者却用其逻辑方法去思考案例主人公的非逻辑决策过程,其结果自然相差迥异。

六、经验主义学派的评价

经验主义学派的重要地位在于:

(1)对于依靠管理思想家来提出管理应遵循的普遍性原则的研究思路提出了质疑,有助于克服管理学研究脱离实际的倾向。经验主义学派的理论研究紧密的结合管理实践,对于管理实践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

(2)经验主义学派所采用的案例法和比较法的研究思路,事实上已经成为西方商学院培养MBA和其他管理人才的主要教学方式,也是被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方式。

(3)经验主义学派把研究的焦点集中在企业的领导者或者高级管理者身上,可谓抓住了管理的关键。企业领导者或高级管理者对于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效果负有主要的责任,研究并推广成功管理者的经验,特别是“伟大的组织者”的经验,可以为广大管理人员树立榜样和楷模,并使他们受到激励和启发。

经验主义学派的不足之处在于:

(1)忽视了一般性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任何一门学科要想成为科学,必须首先提出其基本的概念、假设和原则,

而后形成为一个理论的体系。我们固然不能凭空提出所谓的一般原则,但不能否定通过观察、思考而提出具有普遍性的原则的可能性。管理学者必须注意理论体系的构建问题,这不仅是从事理论研究的必要,也是管理理论对于管理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前提。

(2)按照从实践中总结管理原则的做法固然不错,但这样总结出的管理原则必然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而且得出的原则有可能互相冲突,使人们无所适从,所以,我们需要有管理学理论家来提出科学的管理学理论框架和一般原则,使我们免于迷失在复杂的现实中。

(3)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又高于实践。仅仅强调从管理实践中总结管理经验,则管理学家由沦为实际管理者言行记述人的危险。我们不应忽视人类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学者的思维能力,他们总是能从事物的表面现象推知其本质,并从事物现实状况推知其未来。经验主义学派的症结就在于,理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不足,得出的结论应用价值也有限。

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主要心理学思想

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主要心理学思想 摘要:精神分析心理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西方颇有影响的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由奥地利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是从治疗人的心理障碍开始发展起来的。为了治疗的目的,弗洛伊德重视探索人的动机和行为的根源,从而弥补了传统心理学的不足,改变了心理学研究的趋向。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重要行为表现是自己意识不到的动机和内心冲突的结果。精神分析学派后来产生了分化。其中坚持弗洛伊德的性本能、无意识和性心理发展阶段的被称为古典精神分析流派;重视社会文化因素作用的被称为新精神分析学派。 关键字:精神分析心理学派主要心理学思想 正文: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主要理论 在弗洛伊德的一生中,他从未因为精神分析的理论而获得重要的科学或医学奖项。 精神分析理论试图通过考察个体内在的东西、特别是探究个体的无意识来解释人的行为。1.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灵分为三个自我意识的层次:(1)意识——对此,一个个体可以不怎么困难地予以理解和向他人描述;(2)前意识——一个个体可以将之召唤到意识当中;(3)无意识——他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不能进入一个个体的自觉意识,除非这个个体依靠精神分析家的帮助。 抑制——通过这个过程,一个个体阻止某些儿时的事件和其他东西成为在自觉意识中可以获得的东西。 偏见——通过这个过程,无意识层面的神经性的、或精神的焦虑被转化为有意识的恐惧。因此,对于一个个体来说,有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之间有可能发生交换。 精神分析理论作为对行为的一种内在考察的、个体性的解释,是通过对无意识的理解而发展起来的。 2.弗洛伊德的方法 (1)首先,他尝试催眠术,但他发现催眠术转移了症状却没有彻底医治他的病人。 (2)后来,他转向与个人进行长期深入的访谈,其途径是以一种完全不作判断的方式来接受病人所说的任何东西(自由联想)。 (3)弗洛伊德对自己的梦进行分析,对付他自己的神经病,即一种创造性疾病。梦为弗洛伊德提供了观察无意识心灵的一个窗户——最初是他自己的不安的心灵,然后是其他人的不安的心灵。他关注梦的分析,这是他生涯中的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有助于他搞懂自己的精神神经疾病,并阐述精神分析的基本原则。 宣泄——通过替代性的手段对某个个体的强烈的情感进行清洗。 移情——一个病人的情感态度从父母或过去的其他个体向治疗者的转变。(弗洛伊德认为,对于治疗者的这种非理性的爱的情感或敌对的情感是病人与童年时期的依赖性的重大而又必要的脱离。) 认同——通过这个过程,某个个体接受了另外一个人的特性,并将之体现在他,或她的个性之中。(弗洛伊德将“认同”看作是持续长久的心理情感。他认为模仿是一种短暂的认同。)3.弗洛伊德认为他的主要发现为:梦是某种希望的实现,是某种压抑的、不可接受的性的希望的间接性表达。《释梦》是他最重要的著作。 4.俄狄浦斯情节——存在于母亲和儿子之间的一种乱伦的诱惑。 5.他区分了两种类型的希望的实现: (1)快乐原则——主要由某种性本质的希望和欲望所构成,它对于个体来说可能是破坏性的,因为它们可以要求并不十分文明的行为。快乐原则统治着无意识。

浅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浅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观 摘要:受到课堂上的讨论及教材的启发,本文从联系生活实际出发,阐述了作者对实践的具体含义以及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的理解。 关键词:实践,认识 在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的过程中,读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部分的认识、实践、真理等概念与论断,我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类的过往及现今的生活都息息相关。以下摘录我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观部分的一些零碎思考。 世界上许多食物、药物,都是经过人们备尝甘苦才了解其特性的。鲁迅就曾指出过:“许多历史的教训,都是用极大的牺牲换来的。譬如吃东西罢,某种是毒物不能吃,我们好像习惯了,很平常了。不过,这一定是以前有多少人吃死了,才知道的。”毛泽东同志也曾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吃一吃”。不亲口吃一吃就不能真正了解食品的滋味,离开了实践也就谈不上任何真知。 什么是实践?实践就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其中,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因为没有生产实践,就没有人类,就没有其它一切社会生活。常言道:“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沿海的一些渔民,把耳朵贴在船帮上,听听底下的声音,就知道有什么鱼在附近海域游动。生活在深山老林的猎人,凭着经验就可判别各种鸟类的叫声。经验丰富的司机,听着发动机的声音,就能辨别机器正常与否。我们现在懂得的一切,都是经过许多人的实践才得来的。人们为了使某些重金属的原子核发生裂变,曾经用质子作炮弹去轰击原子核,命中率低得可怜。后来,用中子轰击原子核,不仅很容易击中,而且随着原子核的分裂,还有新的中子释放出来,使轰击原子核的反应不断进行下去,形成链式反应。人们利用核燃料分裂时释放的大量热能,建立了原子能发电站。有教书的实践,才能总结育人的道理;有办工厂的经验,才能有管理工厂的知识。 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就像接力赛跑一样,每一代人都把前一代人知识的终点作为自己知识的起点,然后把在实践中取得的新知识增添到人类知识宝库中去;社会实践一步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们的知识也就越来越丰富。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来源于实践。毛泽东指出:“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走着的认识路程。”没有实践,客观事物同认识主体就不能发生任何关系,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认识。实践出真知,人的知识、才能归根到底来自实践。这并不排除接受间接经验和学习书本知识,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也无必要事事直接经验。就每个个人的知识而言,大量是

经验主义学派的管理思想及特点

经验主义学派的管理思想及特点 经验主义学派的基本管理思想是:有关企业管理的理论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特别是以大企业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加以理论和概括化,然后传授给管理人员或向经理提出实际的建议,也就是说,他们认为管理学就是研究管理的经验。通过研究管理中的成功和失败,就能理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自然的学会进行有效的管理。尽管经验主义学派是一个庞杂的学派,但他们都把实践放在第一位,以适用为主要目的。对实践经验高度总结是管理学派的主要特点。 1.管理的性质 经验主义学派给出的管理定义是:管理是努力把一个人群或团体朝着某个共同目标引导、领导和控制。经验主义学派认为管理是研究对人进行管理的技能和知识的一个独立领域。德鲁克不赞成在普遍意义上理解“管理”的概念,他认为管理又同生产商品和提供各种经济服务的工商企业有关,管理学则是管理工商企业的理论和实际的原理、原则的集合。经验主义学派认为,管理是特殊的工作,因而需要一些特殊的技能。 2.管理的任务 经验主义学派认为管理的任务主要有三项: (1)获得经济成果。 (2)使企业具有生产性,并使工作人员有成就感。 (3)妥善处理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和承担企业对社会的责任的问题。 3.管理的职责 作为企业的主要领导的经理,有两项职责是别人不能替代的: (1)造成一个“生产的统一体”,有效调动企业各种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 (2)经理做出每一项决策或采取某一行动时,一定要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协调起来。 任何管理者共同的管理职责是: ①树立目标并确定达到目标的手段,并使所有有关人员都了解组织目标及其实现手段。 ②为实现目标进行组织工作。 ③建立适宜的奖酬制度,使之起到鼓励职工的作用。 ④加强组织内信息沟通和联系。 ⑤分析工作成果,并确定考核和评价工作的标准。 ⑥为职工创造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4.组织结构 经验主义学派对建立合理组织结构问题普遍重视。如德鲁克认为,当今世界上管理组织的新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种: (l)集权的职能性结构。 (2)分权的联邦式结构,称为“事业部制”。 (3)规划——目标结构,即矩阵结构, (4)模拟性分权管理结构, (5)系统结构,

人格心理学-行为主义流派

行为主义学说及相关研究 代表人物: 创始人:华生 集大成者:斯金纳 格斯里(联结) 赫尔(强化)米勒、多拉德 ?行为主义又称学习理论 ?通过条件反射研究行为习得的规律 ?从行为层面揭示了人格的动态组织形成规律 一、两类基本的条件反射(行为矫治法的基础)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研究) ●学会对刺激反应,条件刺激成为引发反应的信号 S-R:刺激-反应联结 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射 条件刺激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研究) ●始于自发行为,得到强化,学会操作 ●斯金纳设计了定(变)时距、定(变)比率强化程序进行系统实验。(代币、脱敏、厌恶等行为疗法的机理) 二、行为学习重要因素之丰富内涵 行为主义公式: S—R 刺激和反应,强化联结 ◆引发特定反应的刺激——线索(决定何时何地做出何种反应) ●会泛化 ●情境中多重线索联合作用 ●机体内部线索引起连锁反应 如:神经质反应和习惯迁移 ◆强化 ●满足需要形成强化 特殊情形下的微妙强化 ●驱力下降形成强化

次级驱力具有同样特点(米勒、多拉德) 焦虑恐惧属于次级内驱力 ●获得奖励前的行为和逃脱惩罚后的行为被强化(格斯里)◆联结(格斯里研究) ●连锁反应 ●进入行为状态形成联结 三、应用行为学习规律 (一)行为学习手段 ●强化:促进行为 ●消退:不予强化使行为消减 ●惩罚,阻止行为 (二)强化和惩罚类型 ●正强化和负强化 ●惩罚和剥夺 (三)强化和惩罚的有效施用 ●强化和消退结合 ●避免强化/消退误用 ●灵活转换惩罚和强化 ●选择适宜的强化 ◆行为塑造原则 ●小步渐进:强化一系列向期望行为接近的行为 行为强化标准量的逐渐变化 强化接近期望方向的行为 ●行为塑造ABC Anticipation 设置更多线索 Behavior 设计可行的行为步骤 Consequence 增强后果的强化感受 四、与强化有关的著名研究启示 ◆习得性无助(失助) ●努力无效的经历学会自暴自弃 抑郁,“心死”

精神分析学派的简要内容

精神分析学派的简要内容 1.佛洛依德的心理学理论 西格蒙德佛洛依德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以无意识为基础的人格理论是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佛洛依德的人格理论主要包括人格结构图示,人格发展动力,人格适应以及人格发展阶段。 在佛洛依德的人格结构图示中他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其中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几个部分。早期佛洛依德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说,认为人的心理机制由意识和无意识构成,具体来说既是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组成。佛洛依德认为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本能和出生后基于本能所形成的各种欲望。这些原始冲动和欲望不被人类文明的伦理道德约束所接纳,因此被压抑在意识之外,但并未消失,它们在不自觉的积极活动追求满足。潜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前意识是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是人类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不准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随便侵入意识当中。意识是人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是可以观察的心理现象,它负责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本能和欲望。 晚年佛洛依德对此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三部人格结构”说,既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他认为本我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结构,是人出生时人格的唯一成分,是建立人格的基础。本我是非道德的,是本能欲望的体现,本我过程常常是无意识的,遵循着“唯乐原则”,追求快乐逃避责任与痛苦。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是通过后天学习和环境影响发展起来的。它从本我中发展而来,是本我与外部世界的中介。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会了不凭冲动随心所欲,开始考虑行为的后果与现实的作用,这就是自我。超我既是道德化的自我,它从儿时体验的奖赏和惩罚的内化模式中产生,最终形成道德约束和自我理想。超我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行为,使其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简言之,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在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处于协调状态,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 在其人格发展动力理论中,他认为人的一切精神活动都是心里能在人格系统中的作用所致。心里能操纵着人格三个结构的运转,人格中某一结构获得较多能量后其他结构的作用就会减少。例如一个人如果心里能大部分作用于本我,他的行为就具有很强的冲动性;若大部分作用于超我,则其行为就很有道德。 2.荣格的主要理论 荣格是瑞士心理学家,佛洛依德的学生,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与佛洛依德一样很重视无意识的概念。他认为精神活动是由意识和无意识活动构成的。意识既是人格中自我的部分,是心灵中关于认知,感觉,思考及记忆的部分。与佛洛依德不同,荣格将潜意识分为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个人潜意识是每个人独特的是区别于他人的,个人潜意识曾一度在意识里出现过,但后来被遗忘或者压抑,其内容多与情绪有关,是一种情结。集体潜意识是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经验,是人类对某些事情的先天遗传性倾向。它常在梦或幻想中以原型和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原型的常见表现形式有人格面具,阴影,阿妮玛等。阿妮玛原型是男性心中的女性意象。除此之外荣格还提出了自性化概念,既是一个人的意识不断发展,认识自我并且最终实现自我的过程,可以理解成人心理成长的历程。

经验主义管理讲义

现代管理理论 ——经验主义管理理论

一.经验主义学派产生的时间 19世纪50年代左右 二.经验主义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论观点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1909—2005)1.德鲁克的理论观点 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包括目标管理、经理人员的任务和工作、有效管理者、事业理论、绩效精神、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知识管理的等思想。 (1)目标管理 1954年,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了目标管理。德鲁克认为传统管理学派偏于以工作为中心,忽视人的一面,而行为科学又偏于以人为中心,忽视了同工作相结合。目标管理则结合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使职工发现工作的兴趣和价值,从工作中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企业的目标也因职工的自我实现而实现,这样就把工作和人性二者统—起来了。 (2)经理人员的两大任务和五项工作 a.两大任务: 第一项任务:经理人必须建立一支单一有机体的团队。第二项任务:经理人必须权衡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b.五项工作:第一项:制定目标。第二项:组织。第三项:激励与沟通。第四项:衡量。第五项工作:培养 (3)组织结构 经验主义学派对建立合理组织结构问题普遍重视。德鲁克认为,当今世界上管理组织的新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集权的职能性结构; 2.分权的联邦式结构,称为“事业部制”; 3.规划——目标

结构,即矩阵结构;4.模拟性分权管理结构。 (4)有效的管理者 德鲁克认为“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养成如下的习惯:a.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b.注意使自己的努力产生必要的成果,而不是工作本身,重视对外界的贡献;c.把工作建立在优势上—他们自己的优势,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上级、同事和下级的长处;d.精力集中于少数主要领域;e.善于做出有效的决策”。 (5)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德鲁克首次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视为企业需要加以组织、系统化的实务与训练内容。 三.经验主义管理在现实中的应用 事业部制的概述:事业部制又称M型组织结构,即多单位企业、分权组织,或部门化结构。就是按照企业所经营的事业,包括按产品、按地区、按顾客(市场)等来划分部门,设立若干事业部。事业部是在企业宏观领导下,拥有完全的经营自主权,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的部门,既是受公司控制利润中心,具有利润生产和经营管理的职能,同时也是产品责任单位或市场责任单位,对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及销售活动负有统一领导的职能。其特征是:决策权并不完全集中于公司最高管理层,而是分权给事业部,有利于它们统一管理、独立核算;公司最高管理层摆脱了日常事务,集中精力进行重大决策的研究;公司的适应性强;适于规模大,产品种类多,经营范围广,分地区经营,技术上,生产上可以相互独立进行的企业;管理层次多,管理费用高,各事业部协助比较困难,易产生各自为政、本位主义的倾向。 事业部制的由来:事业部制是由曾担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的阿尔弗雷德·斯隆在1921-1922年对美国通用汽车进行改革时推行的。通用公司采用了事业部制以后,不仅摆托了困境,而且迅速超过了福特公司。但是事业部制的形

精神分析学派综述

精神分析学派综述 摘要:一名精神病医生从自己的医疗实践中发展了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同时 也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这位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及他的学生为早期精神分析学说做出了杰出贡献,后很多学者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非常独到和深入的发展。同时精神分析学派从两次大的转变中实现了创立和发展。 关键词:精神分析学派、心理病理学、普通心理学、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以探寻和挖掘前人从未企及的人类心灵深处的潜意 识问题,精神分析逐渐发展成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流派。尽管精神分析 运动在不断发展, 但其最核心的观念始终未变, 即: 我们的大多数精神生活是 潜意识的, 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和愿望构成了心理的基础; 同时, 各种精神分析 理论都关注个体的心理发展, 提出了各不相同的关于心理发展的图景, 构成了 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的创立与发展依赖于两次 大的转变, 一是从心理病理学到普通心理学的转变, 二是从成人精神分析向儿 童精神分析的转变。 一、从心理病理学到普通心理学 弗洛伊德在精神疾病的诊治过程中, 十分注重追溯个体各种精神症状的早期起源, 所以在他的理论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论述儿童心理发展的, 被称为“儿童心理性欲发展理论”。因此, 弗洛伊德本人也被看作是一位发展心理学家。当然,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是心理病理取向的, 从哈特曼开始才转向普通心理学, 使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获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一) 精神分析从心理病理学向普通心理学的转向 在弗洛伊德时代, 精神分析主要是研究心理病理学问题的。正是在病人那里, 弗洛伊德发现了潜意识的世界。但是由于他只埋头研究病态心理, 因而不能解决病态心理与普通心理之间的矛盾。只分析病人, 而不观察正常人, 必然导致强调冲突与防御, 忽视正常人的适应能力。因此,发展精神分析的主要任务还是在于揭示自我的适应性。 其实, 自我心理学的萌芽还是始于弗洛伊德本人, 他在其理论中曾反复论述自我具有外部和内部客体关系的双重任务, 既可把自我看作是一种外在的适应机能, 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人格的一种内在的统量。他在 1923年出版的《自我与伊底》一书中提出了结构理论, 1926年出版的《压抑、症状和焦虑》修正了最初的焦虑理论, 可视为现代自我心理学的思想萌芽。随后安娜·弗洛伊德 1936年出版的《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总结和扩展了其父亲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并确

班杜拉的新新行为主义理论

班杜拉的新新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学派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watson,1878-1958)于1913年创立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体系的基本特点可归结为三点:第一,强调客观观察和测量记录人的行为。该理论认为,意识是不能客观观察和测量记录的,所以意识不应该包括在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内。第二,认为构成行为的基础是个人的反应,而某种反应的形成是经历学习过程的。第三,认为个体的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遗传的,而是在生活环境种获得的。行为主义产生后,在世界各国心理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行为主义强调研究行为,强调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上客观地研究行为,而不从主观上加以描述。这种研究方法上的客观原则,对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它否定人的心理、意识的观点,以及分析人的行为的机械主义的错误,则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一、班杜拉的生平 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rua,1925—),出生在加拿大艾伯特省的蒙 达。像斯金纳(Skinner)一样,他也是在一个小镇上长大的。他就读的中学只有20个学生。1949年他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学士学位,1951 年在美国爱荷华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翌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他在爱荷华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尽管接受的是临床心理学方面的教育,但由於受赫尔的学生史班斯的影响,对实验模式的有效性印象颇深。1953年,他到 维基台的堪萨斯指导中心,担任博士後临床实习医生,同年应聘在史丹福大学心理学系执教,1964年升任正教授。在这期间,受赫尔派学习理论家米 勒(N. Miller)、多拉德(J. dollard)和西尔斯(R.R. Sears)的影响,把学习理论应

对精神分析心理流派的简介

精神分析心理流派的简介 一、精神分析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激化,表现出各种病态的社会现象,整个社会精神沮丧。又由于社会发展在各方面开展竞争,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对个人的压力加大。在这种情况下,精神病的发病率增高,弗洛伊德对精神病的病因探索、治疗理论和方法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他的理论在社会上立即引起重大反响。弗洛伊德的基本思想是从本能生物论出发的。他用生物学和性本能的观点,从患者内部寻找病因, 忽视社会与文化的作用,起了掩护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作用,投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这种特殊因素在客观上促进了他的理论的发展。精神分析学派的产生与发展与当前自然科学的发展不无关系。弗洛伊德进入大学时,达尔文的思想牢牢统治着整个生物学界,弗洛伊德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由此,进化论成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指导思想之一。弗洛伊德也吸收了物理学上的能量守恒概念,他自己又学过医,作过许多神经生理方面的实验研究,这些都为弗洛伊德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二、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 精神分析学派与其它心理学派的一个显著的差异是它不是在学术机关中成长发展起来的,而是在精神病的治疗实践中产生的,它对传统心理学研究的课题如意识、注意等不感兴趣,注重的是精神病的分析与治疗。精神分析的一些概念并不是弗洛伊德首先提出来的,但弗洛伊德能吸取他人的研究与观点,并对其进行丰富和发展。无意识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基本概念。但无意识却不是弗洛伊德首先发现的,无意识已是当时谈论较多的问题。许多人或多或少地研究过这一问题,但只有他认为无意识很重要,根据自己的研究,弗洛伊德认为人是非理性的,无意识是人的心理结构深层处生物本能欲望的贮藏库,里面充满了自私、邪恶的愿望、思想、观念,它被压抑在内心阴暗的角落里,但对人的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弗洛伊德是性恶论的典型代表。 与弗洛伊德合作的女医生布洛伊尔曾接触一个女病人安娜有许多症状,其中之一是再渴也不愿喝水,当布洛伊尔用催眠诱导她描述出致病的原因并充分发泄他的情绪后,她便恢复了喝水。当布洛伊尔把这一病例告诉弗洛伊德时,弗洛伊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以极大的热情与布洛伊尔一次又一次讨论。弗洛伊德并不满足于布洛伊尔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探讨其中隐含的问题。他对病人性问题的暗示特别注意。后来他与布洛伊尔共同出版了《歇斯底里的研究》这本书,它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开端。它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弗洛伊德从自我分析中发现了儿童的性本能及其演变对人的一生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影响,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理论,认为人的梦是完全有意义的精神现象,其本质是愿望的体现。而后弗洛伊德出版了《梦的解析》一书,这本书被认为是弗洛伊德最伟大的著作,这本书的出版为潜意识学说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大大促进了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再后来发表了《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一书,指出潜意识不仅是做梦与精神病发病的基础,也是包括常态心理在内的一切人类心理活动的基础。《少女杜拉的故事中》杜拉的病例既体现了弗洛伊德对潜意识的深入研究也促使更多的人了解性的发展对心理的影响,了解弗洛伊德的理论。随后,弗洛伊德集中精力研究性心理并完成了《性学三论》,这也是他的第一部问世伊始就受重视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他系统全面阐述了性心理在人类心理活动中的重要影响及其活动规律,论证了性动力对潜意识形成的决定性作用。在这之后国际心理学界终于正式承认并接受精神分析学派。 之后在《自我与本我》中,他把人的心理分成三部分“本我”、“自我”与“超我”。认为“本我”是最原始的无意识的心理结构,按快乐原则行事,“自我”代表理性与常识,受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格思里、赫尔、桑代克、斯金纳等的影响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斯金纳更是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推向了高峰,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并对强化原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强化理论得到了完善的发展。他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设计的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曾经风靡世界。 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他把学习的历程分为两种类型:应答型条件作用和操作型条件作用。经典行为主义研究的是前者,而斯金纳研究的重点是后者。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依赖于有机体作出一定的动作反应;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依赖于有机体的无条件反射。同时,对待意识不像古典行为主义那样,避而不谈,而是承认意识的存在,但认为意识不过是有机体皮肤之内所发生的私有事件,它不作为行为的生理中介物,而是作为行为本身的一部分,因此感觉知觉都可把它们作为刺激控制形式来加以分析。 1.怎样看待知识:知识是联系及部分技能有组织的积累,是在基本的心理单元或各行为单元间形成各种有组织的连接。这些单元是一些刺激反应的联系,强调某人知道的东西往往是这个人的经验的反应。把知识看作是一些特定反应组合的观点,某种知识的形成经常可用课程及评定中详尽的行为目标来表示。 2.如何理解学习活动:学习是联系的获得和使用,是形成联系,增强联系,调整联系。有效的学习需要有明显的准备,即学习的行为需要“塑造”。而迁移的条件是事先获得学习新知识所需的联系,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相似性,以及在最初习得的程序与迁移情境中要学的程序之间,到底有多少或有哪些共同的条件行动的产生式规则。 3.怎样看待教师和学习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是训练者,而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有赖于能否反复练习和得到及时的反馈。因此学习者是可以由教师任意塑造的,是接受者、被领导者。 4.如何理解教学:斯金纳认为“教学就是安排可能发生强化的事件以促进学习”.给学生创设能为要学习的刺激作出反应的机会,教学要在学生作出反应之后, 应当有随之而来的反馈。 (1)教学目标: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教学目标越具体、越精确越好。

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巴甫洛夫

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1849—1936)是俄国一个乡村牧师的儿子,他在当地的神学院受教育,后来就读于彼得堡大学,专修动物生理学,1875年获得学位后,成为医学院里生理学的高级研究生,后来又出国去深造,与当时最杰出的生理学家们一块儿从事研究。回国以后,巴甫洛夫任职于彼得堡军事医学院,他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关于消化的研究上,并以其在消化方面的杰出研究而获得了1904年的诺贝尔奖。 与其他心理学家不一样的是,巴甫洛夫并不愿意做一名心理学家,相反,作为一名严谨的自然科学家。巴甫洛夫十分反对当时的心理学,反对过分强调“心灵”、“意识”等看不见、摸不着的仅凭主观臆断推测而得的东西。他甚至威胁说,如果有谁胆敢在他的实验室里使用心理学术语,他将毫不留情的开枪将他击毙。然而,这样一个如此鄙视心理学的人,却在心理学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虽然那并不是他的初衷! 巴甫洛夫在心理学界的盛名首先是由于他关于条件反射的研究,而这种研究

却始于他的老本行——消化研究。正是狗的消化研究实验将他推向了心理学研究领域,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他的内心也充满了激烈的斗争,但严谨的治学态度终于还是使他冒着被同行责难的威胁,将生理学研究引向了当时并不那么光彩的心理学领域,而后来,该项研究的成果——条件反射理论又被行为主义学派所吸收,并成为制约行为主义的最根本原则之一。 巴甫洛夫对心理学界的第二大贡献在于他对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划分,而这同样始于他对狗的研究。他发现,有些狗对条件反射任务的反应方式和其他狗不一样,因而他开始对狗进行分类,后来又按同样的规律将人划分为4种类型,并和古希腊人提出的人的4种气质类型对应起来,由此,他又向心理学领域迈进了一步。 到老年的时候,巴甫洛夫对心理学的态度有了松动,他认为:“只要心理学是为了探讨人的主观世界,自然就有理由存在下去”,但这并不表明他愿意把自己当作一位心理学家。直到弥留之际,他都念念不忘声称自己不是心理学家。但尽管如此,鉴于他对心理学领域的重大贡献,人们还是违背了他的“遗愿”,将他归入了心理学家的行列,并由于他对行为主义学派的重大影响而视其为行为主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般指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的认识来源、认识能力、认识形式、认识过程和认识真理性问题的科学认识理论。 它首先是可知论,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可知的。人们不仅能够认识物质世界的现象,而且可以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从而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它的基本前提是反映论,认为物质世界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人的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和从思想、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划清了界限。 它是实践论,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它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强调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能动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的辩证法,表现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认识来自实践,又转过来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表现在认识过程中,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多次反复、无限深化的过程。 定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的来源、本质及其规律的学说。它坚持反映论的观点,认为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是认识的对象和源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反映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消极被动的直观,而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基础上发生的积极地、能动地再现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

内容 实践观 一、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借助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而获得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使人类认识的发展。另外,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需要联结主观与客观的实践来检验。通过实践,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二、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精神分析学派

1、基本简介 精神分析学说,其实就就是精神分析理论,又称心理分析论,就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得主要理论之一。该理论就是在治疗精神障碍得实践中产生得,后来成为一种强调无意识过程得心理学理论,有时称为“深层心理学”。 创立考为奥地利心理学家S、弗洛伊徳。以弗洛伊徳为代表得早期精神分析理论也称弗洛伊徳主义。为了有所区别,该理论在弗洛伊德之后得发展被称为新弗洛伊德主义或新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就是弗洛伊徳在毕生得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得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得总结、多年得累积而逐渐形成得。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与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得心理与人格得新得独特得解释。弗洛伊徳精神分析学说得最大特点,就就是强调人得本能得、情欲得、自然性得一而,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得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得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得新领域;它重视人格得研究、重视心理应用。 2、产生原因 奥地利得弗洛伊徳(Freud,S.)就是位精神病医生,她从自己得医疗实践中发展起来了精神分析得治疗方法,同时也建立了精神分析得学说。弗洛伊徳认为,人得心理包含着两个主要得部分:意识打无意识。意识就是能够觉察得到得心理活动;无意识包含人得本能冲动,以及出生以后被压抑得人得欲望。这种欲望因为社会行为规范不允许满足,而被压抑到内心深处,意识不能将其唤超。 它不同于觉察不到得通常意义上得无意识,为区别起见,后来经常将其叫做潜意识。后来, 弗洛伊德又提出前意识得概念,认为前意识就是介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得一种中间心理状态。它就是那些此时此刻虽然意识不到,但在集中注意认貞?回忆搜索得情况下,可以回忆起来得经验。弗洛伊徳还把人得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并认为三者发展平衡,就就是一个健全得人格,否则就会导致精神疾病得发生。潜意识动机得作用,以及儿童期经验对人得心理及人格得影响,由于弗洛伊徳得强调与重视,才为心理学界认识,对心理学理论与临床实践得发展,乃至整个文化艺术得发展产生了深远得影响。 3.基本内容 精神层次理论 该理论就是阐述人得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 不同得意识层次里发生与进行。不同得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与潜意识三个层次,好像深我不同得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人得心理活动有些就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得,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得心理活动叫做意识。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得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得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徳与本人得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得无法被觉察得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观教学设计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观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让学生了解与掌握什么问题,提高对什么问题的认识,有什么样的收获与启示。 学习本次课,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问题: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认识论中的地位 学习本次课,学生需要提高认识的问题: 一、认识论中的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论路线,一条唯心主义认识论路线;一条唯物主义认识论路线。 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发展基础及认识论的特点。 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实践的观点,实践的作用, 本次课,学生可有如下收获和启示: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和体会实践的重要性,从而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和观念;同时让学生增强在实践中不断获得认识并推动认识向前发展的责任感,注重实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认识论中的地位 科学的实践观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通过对实践含义和特点及其决定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清认识的本质,懂得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教学难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对意识和物质谁是第一性的回答不同,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 【授课思路】 突出重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手段:通过比较,说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消极、直观性的缺陷,讲清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实践为基础把认识看成是能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每天都在思考,都在进行着具体的认识活动,但我们对有关认识的来源和要素,认识的过程、认识的规律等问题的了解并不一定很清楚。实际上,诸如人的认识是怎样来的人的认识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怎样证明我们思维的内容与客观现实的一致性等问题早就被人们注意到了,且思想家们对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反映论和先验论、经验论和唯理论。在这一节里,我们将对人的认识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并着重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讲授内容: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先验论,唯心主义认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同唯物主义反映论相左。人的知识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社会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亦称先验主义、唯心主义先验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指出:在现实世界之外,有一个超越经验、超越时空、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人们的经验是无法认识理念世界的;人们关于理念世界的知识是先天地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的,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把它们回忆起来。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指出:赋予知识

管理理论丛林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管理理论丛林主要的管理学派如下: 1.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代表人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是由一些基本步骤(如: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所组成的独特过程。该学派注重把管理理论和管理者的职能和工作过程联系起来,目的在于分析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出一些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职能。由于过程是相同的,从而使实现这一过程的原理与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 2.人类行为学派。代表人物是劳伦斯·阿普莱。主要观点是:既然管理是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把事情办好,因此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该学派注重心理学,注重个人和人的动因,把人的动因视作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这一学派把管理看作是对组织行为的领导和协调,坚持认为抓好对人的管理是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3.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彼得·德鲁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或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他们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和一些成功的大企业的做法是最值得借鉴的。因此,他们重点分析许多组织管理人员的经验,然后加以概括和总结,找出他们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的东西,然后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为管理人员提供在类似情况下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技能,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4.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代表作《经理的职能》。他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 1.组织的实质──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整体的协作系统的一部分和核心。这一协作系统由人的系统、物的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 2.组织要素:作为一个组织,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成员间的信息沟通。经理人员是组织成员协作活动相互联系的中心。他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整个组织的信息系统并保持其畅通;保证其成员进行充分协作;确定组织目标。 3.权限接受论:(1)权力来源原理:权力来源于生产资料的占有者。(2)权力大小的确定:权力发出后被接受的程度,即不是上级授予,而来自下级接受的程度。 4.组织平衡论:(1)组织对内平衡:组织对个人的诱因要大于或等于个人对组织所作的贡献。(2)组织对外平衡:组织内部效率产生外部效能,它与外部环境间的平衡。 5.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强调应用系统的观点,全面考察与分 析研究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活动、管理过程等,以便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目标。他们认为,组织 是由人们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并且共同工作着的要素所构成的系统。其中,这些要素可称为子系 统。系统的运行效果是通过各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效果决定的。组织这个系统中的任何子系统的 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子系统的变化。为了更好地把握组织的运行过程,就要研究这些子系统及它们 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怎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6.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赫伯特·西蒙。主要观点是: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整 个管理过程;把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二者的解决方法一般不同;信息本身以及 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现实中的人或组织都只是“有限理性”而不是“完全理 性”的;决策一般基于“满意原则”而非“最优原则”;组织设计的任务就是建立一种制定决策

行为主义 学习理论

名词解释: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行为主义主要观点 行为主义理论又称刺激——反应(S—R)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通过环境的改变和对行为的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塑造和改变。在教学中,对学生理想的行为要给予表彰和鼓励,还要尽量少采取惩罚的消极强化手段,只有强化正确的“反应”,消退错误的“反应”,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强化”看作是程序教学的核心,认为只有通过强化,才能形成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一)华生 华生,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控制环境任意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行为可以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二)巴甫洛夫 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他的条件反射理论被行为主义学派吸收成为制约行为主义的最根本原则之一。巴甫洛夫认为学习是大脑皮层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巩固与恢复的过程。“所有的学习都是联系的形成,而联系的形成就是思想、思维、知识”。他所说的联系就是指暂时神经联系。他说:“显然,我们的一切培育、学习和训练,一切可能的习惯都是很长系列的条件的反射。”巴甫洛夫利用条件反射的方法对人和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作了许多推测,发现了人和动物学习的最基本的机制。引起条件学习的一些基本机制有:(1)习得律。有机体对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如狗对灯光与食物)之间的联系的获得阶段称为条件反射的习得阶段。(2)泛化。指条件反射一旦建立,那些与原来刺激相似的新刺激也可能唤起反应,这称之为条件反射的泛化。(3)分化(辨别)。分化是与泛化互补的过程。泛化是指对类似的事物作出相同的反应,辨别则是对刺激的差异的不同反应,即只对特定刺激给予强化,而对引起条件反射泛化的类似刺激不予强化,这样,条件反射就可得到分化,类似的不相同的刺激就可以得到辨别。 (三)桑代克 桑代克,动物心理学鼻祖,联结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学习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桑代克认为学习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随着错误反应逐渐减少正确反映逐渐增加,终于形成稳固的刺激----反应的联结,即S---R之间的联结。桑代克认为试误学习成功的条件有三个:练习律、准备律、效果律。 (1)准备律。指学习要经过反复的练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