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学生打架事件的处理方法

浅谈学生打架事件的处理方法

浅谈学生打架事件的处理方法
浅谈学生打架事件的处理方法

浅谈学生打架事件的处理方法

一、引发打架斗殴的主要原因 .

1.欺压同学的流氓行为引起的打架斗殴。

2.吸烟、喝酒引起的打架斗殴。

3.日常生活中言行动作粗鲁,引发矛盾。

4.冲动,为一点小事。

5.哥们儿义气,害已害人

二、打架斗殴的害处

1.破坏校园秩序

少数学生参与打架斗殴,把学校的良好氛围破坏了,把校园风气破坏。群体性的打架斗殴,如校际之间学生打群架、校内不同地区之间学生打群架,容易产生轰动效应,形成不安定因素,危及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

2.恶化成才环境

同学来自五湖四海,理应相互尊重,团结友爱。打架斗殴,只会伤害感情,削弱友谊,破坏团结,瓦解集体,使自己孤立于集体之外,失去从他人身上得到帮助及受他人启发以增长自己的学识的良好机会。

3.损害身心健康

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不仅是求知的前提条件,同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打架斗殴是一种典型的故意伤害行

为,加害者以故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为目的。所以打架斗殴的结果往往是造成受害者身体的损伤,遭受伤痛的折磨,甚至造成残疾。4.引发违法犯罪

打架斗殴常因小事而起,但其一旦酿成刑事、治安案件,轻则受到退学、开除的处理;重则触犯法律法规,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断送自己美好的前程。

三、打架斗殴的预防

1.要正确认识打架斗殴这种粗野、愚昧的不文明行为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应以对人和气、谦虚谨慎、谈吐文雅、举止文明的行为表现对待他人,而不是以自私、狭隘、粗野、偏激、轻率、放纵,只图一时发泄个人意气而不计较后果的行为表现。

2.要加强自我克制的能力。学生的斗殴行为,往往是由一时盛怒和冲动而引发。有的在感情愤怒时,完全丧失了理智与控制,不惜代价与牺牲,从而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悔恨;有的在感情冲动时,理智战胜了愚昧,克制战胜了冲动,从而化干戈为玉帛。在个人纷争面前,忍并非无能,让并非无理,善于自我克制。

3.要善于化解淤结。有些斗殴是由于同学之间长期不和或私人积怨较深逐步演变而来的,如能主动消除隔阂,及时进行调解、疏导,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就可防止矛盾的激化。我们经常讲,冤家宜解不宜结就是这个道理。

4.加强自身修养,培养文明的内在美。许多斗殴事件的发生往往祸从

口出,一句话可以火上加油,使斗殴行为骤然发生。同学应当做到和气、文雅、谦逊。对人要热情、讲话风趣,做到庄重,不恶语伤人,避免强词夺理,更不讲粗话、脏话。

5.要分辨是非,判断正误,防止发生群体性斗殴。当你在生活中遇到自己老乡、朋友或本班的同学发生打架时,一定要首先克制自己,冷静思考,切莫推波助澜,火上浇油。关键时刻,应以大局为重,力排众议将其引向解决问题的正当途径。

事件回顾

事件一:2010年10月份,A教学部的蔡某(女)与余某(女)两人同住一间宿舍,因双方在生活矛盾上发生不快,导致在QQ签名上相互指责,某天蔡某在饭堂截住余某,责问QQ签名之事,并先动手,两人随即发生肢体冲突,双方都有轻微受伤。事后,学校组织该教学部部长与班主任调查事情经过,并对蔡某和余某两人做了充分的思想疏导和教育,两人表示对此事中所犯的错误已有正确的认识,并表示会作出深刻检讨。最后学校决定给予蔡某严重警告,余某警告的处分。

事件二:B教学部某班学生黄某,因流花中学一位花名叫豪猪的学生欠钱一事,于2010年11月1日下午5点左右,纠合了卢某、尤某、赖某等人到流花中学附近,找到“豪猪”并动手打了他。我校C教学部学生马某(与豪猪关系较好)知道此事后,于2010年11月2日上午10时左右,纠合本校周某、刘某等人,将豪猪被打事情与周刘等人说,并约定要找卢某等人论理。当天中午约12:30时,马、周、刘等人在校大门口看到了卢某,由刘某将其引到校门左侧转弯对开位置,马某指使周某、刘某等人与卢某论理并打了他,在学校老师到场处理此事时,马、周、刘等同学立即逃离现场。事发后,学生保卫科和相关教学部对

此事高度重视,立即联系派出所干警和治安队长通过监控协助取证。同时,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查教育,并在11月3日下午约请有关家长到校共同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后学校决定给予黄某、马某勒令退学的处分,给予其他同学留校察看的处分。

事件分析

相同之处:

1、以上两个案例的打架事件都是因为生活小事引起的,矛盾双方均不肯作出让步,不能包容对方而导致事件进一步升级,最后发展成为打架事件。

2、打加事件的发生,原因也在于矛盾双方在心里上是不够成熟的,遇到事情还不能冷静下来思考,情绪上过于冲动,比较容易因一点点的语言刺激而发生打架事件。

3、两个案例的事件发生在10月、11月的特殊季节----天干物燥的秋季,在这种天气环境下,学生一般容易在情绪上会比较燥动,发生打架事件的概率就比较大。所以学校以后要特别加强这段时期(秋季)的学生教育,预防为主。

不同之处:

1、矛盾双方的性别不一。前者双方均为女生,后者参与的学生均为男生,所以造成最后事件的严重性也不一样。

2、事件的情节严重不一。前者因生活小事引发争执,并有肢体冲突,但并未造成严重受伤等,且为一般性学生打架,也没有引发群架;后者显然情节较为恶劣,且为比较严重的关联性打架事件,造成了比较恶劣的负面影响。

对策处理

对于以上两个事件,因造成事件的原因、情节严重性等不同,在处理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

事件一:因事情情节较轻,且只是单对单的个人矛盾和冲突,所以事件发生后,老师接到报告后,应该将这两人分别带回办公室进行调查,(一定是要两人分开单独调查,如果老师同时询问双方当事人时,恐怕两人又要争执起来)先是

让其简单讲述事情经过,老师了解后,则要求双方当事人仔细写出事情的原因、发生、经过和结束的书面材料,老师看过书面材料后,再分别询问双方一些细节上的事情,在此过程中,老师则可能作出一些判断或猜想,最后再找到当时在场的第三方目击者了解事情经过,从而分析和判断出双方的过错和责任。判断出双方的过错和责任之后,老师应该对双方进行耐心的说教,让双方认识到错误,并能从中得到成长,最后再给双方一定的警告处分。

事件二:针对事件二发生的原因和情节的严重性,双方参与不止涉及一人,而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打架事件,所以老师在赶到现在后,应该第一时间对场面进行控制,马上制止事件,迅速将主要参与者带到办公室,同时安排其他老师监控现场并遣散在场的其他人员,将主要参与带回后,矛盾双方分开,采取一对一进行调查盘问,同样要求他们写出事情的详细经过,同时老师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取证,如目击证人、监控录像等。最后对双方的过错和责任进行分析,并按照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处分。

得出结论

通过以上综合分析和探讨,我们在处理学生打架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场控制

得到事件报告后,应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进行控制,并把当事人带回到办公室。切忌在现场给学生问话、论理。同时安排其他老师监控现场和遣散其他围观学生。

因为我们不是每时每刻都监视着学生的一举一动,但我们又要尽可能第一时间知道学生的动态,做到预防为主,所以我们可以培养一些可靠的学生,或班干部,或信息员队伍等,把这些同学安插在学生当中,成为我们的明岗暗哨,这样学生只要有一些打架的苗头,这些处于明岗暗哨的同学就能第一时间给我们发送“情报”,也有利于我们预防和化解学生打架事件。

二、事件还原

事件还原先要通过简单的问话了解事情大概经过后,再让当事人双方详细写事情经过,要求写清楚时间,地点,事情原因,经过,几人参加,谁先动手,几

人动手等要点。同时我们要利用好我们的取证工具----监控录像。有时即使是我们手上没有监控录像,我们也可以对学生说“我们已经从监控录像中可以清楚看见事情当时的发生经过,现在要你们写事情经过是老师给你们一个认错的机会,让你们讲出来,我们再核对录像,如果谁讲得与录像不一致,将严肃处理。”这样一来,学生一般会主动承认错误,事情也就变得容易调查了。切记,这时不能给学生看录像,不论有没有录像。

同时,事件还原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不能事情发生后立即找学生家长过来,因为如果学生家长一来干涉事情的调查,将会把事情搞得越来越复杂,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也许就更不愿说出真相,更会含糊其词、避重就轻,只说自己对,说别人错。而且有些家长一来,就把事情的责任推给学生,说“孩子放在你们学校,你们学校怎么就没管理好,学校要负责任”等等,因此过早让家长干涉进来,反而对处理打架事情不利,建议我们在调查出真相,划分好双方责任后,在批评教育时再请家长过来。

三、划分责任,批评教育

划分事件责任时,要遵循:挑起事端,把事件扩大化或先动手的学生要负主要责任,打乱公物,或打伤对方的学生要负赔偿责任。

同时,我们在批评教育时要纠正学生的几点错误认识:1、有理就能动手(他威胁我,他骂我,或他做了有损害我的事)。2、他打我,我就要还手。因为现在的中职业学生心里还很不成熟,一有什么事情就容易冲动,想当然地做事,所以我们在批评教育中,要让学生认识到不能得理不饶人,凡事要包容,任何矛盾都是可以化解的。

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后,也要化解双方的矛盾,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此事件到此为止,谁也不能再起事端。检讨和保证要有书面内容,道歉过程当面进行,当着对方、家长、老师进行。

四、后继跟踪

对于批评教育过的,处分过的学生要进行后续的跟踪,看看学生在日后的行为表现中是否真得认识到此次事件中的过错,是否真的能从这件事情中得到认识和成长,同时要对其进行督促教育,确保其能真正改正错误,做一个优秀的学生。

总之对于处理学生的打架事件,我们要采取“预防为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让学生能真正从打架事件中吸取教训,得到成长。

校园常见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办法

校园常见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办法校园突发性事件,是指在校园内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影响学生的安全和正常生活、学习的事件。教师需要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师生和学校安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现制定校园常见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办法: 一、处理原则 1、反应及时的原则 由于学校突发事件的突发性,所以需要学校和老师随时保持警惕的心态,不能疏忽大意,一旦发现突发事件,第一发现教师要在第一时间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学生班主任、学校医务人员,事件严重的要立即拨打110或120及时报警,同时及时联系学生家长,处理事件的反应速度要迅速。 2、统一领导的原则 由于突发事件的紧急性,需要学校各部门和老师在统一的领导下进行处理工作。在突发事件管理中,各部门之间要协调一致,否则会造成反应时间上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最终造成延误了最佳的处理时机,造成损失的扩大。所以,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要在应急事件处理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统筹安排。 3、加强合作的原则 突发事件处理涉及各个方面,要求学校各部门和老师同心协力,加强合作,不能互相扯皮推诿。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各个职能部门不仅要做好份内的工作,而且要树立全局观念,与其他部门通力合作,资源共享,这样才能使预防和处理工作达到最佳效果。

二、成立学校应急事件处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校园常见突发事件处理程序 (一)楼梯踩踏事件应急程序 ◆处理程序:事件发现者(教师)紧急施救→上报、请求支援→救治→调查 ◆具体要求: 1、第一发现者(或值勤教师): ⑴大声告知所有人员原地站立不动,不准向前移动; ⑵指挥楼梯上的人员有秩序地后退上楼为营救创造条件; ⑶疏散拥挤区域学生,防止大量学生挤压造成学生伤害,并大声告知被踩踏到下方的学生尽量抓住固定物(楼梯扶手或倚靠墙壁),撑离地面,防止因压迫造成窒息。 ⑷同时及时电话(同时让身边学生就近去通知学校领导或老师前来支援)上报学校领导,请求支援; ⑸若有伤病人员,第一发现教师要立即拨打120报警。 2、任何教师接到支援请求后需迅速赶到事发地点,按照以上程序控制事态发展。 3、班主任 ▲班主任及时与受伤学生家长取得联系;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解读 众所周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两亿多名在校学生,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社会群体。近年来,在校学生伤亡事故屡屡发生,由此而引发的纠纷案及其索赔数额也与日俱增。学生伤害事故不仅给学生本人及家长带来终身的不幸和痛苦,而且给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造成管理上的困惑和不安。如果用“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来形容着泪事故的发生,用“焦头烂额、疲于应付”来形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用“痛不欲生、悲愤难容”来形容那些受害学生家长,用“提心吊胆、杯弓蛇影”来形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恰如其分。面对“防不胜防”的这类事故,不少学校感到“管不胜管、赔不胜赔”,迫于无奈,采取一些诸如取消有危险性的活动内容,对学生在校活动范围严格限制等被动、消极的措施。 为了切实保护在校学生的人身安全,明确学校、学生应履行的责任,达到既保护在校学生不受伤害,又维护好学校的合法权益、促进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目的,近年来,教育部已经相继颁布了10多项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的政策、规定。教育部最近发布的第12号教育部令,颁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做出了具体规范。该《办法》自2002年9月1日起实施。《办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界定“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办法》具体规定了学校不必承担责任的六种情况下的学生伤害事故;《办法》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该承担责任的十二种情况下的学生伤害事故。今天,我们就《办法》中的“学校应当依法承担责任的12种情况”、“学校不承担责任的4种情况”、“学校无法律责任的6种情况”以及“学生或监护人应承担的责任”四方面与各位家长进行探讨。 一、学校应当依法承担责任的12种情形

学生开玩笑引发打架事件带来的思考5页

学生开玩笑引发打架事件带来的思考 开玩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交际方式,如果玩笑文明、幽默,可以放松情绪、改善人际关系;反之,不合情境的、过分的玩笑则很有可能带来相反的结果。职业院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思维活跃、自尊心很强,同时也存在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做事考虑不周、易冲动等特点。因此,职业院校学生在开玩笑过程中更容易出现不合时宜甚至过分的情况,甚至引发打架事件。 本文从一个真实案例出发,思考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案例的大致经过是:课间,学生A把一块用过的湿巾扔到了学生B的脖子后面,学生B说了一句很难听的话,进而引发两人冲突。 一、开玩笑者需注意的问题 开玩笑者作为事件的引发者,其玩笑适当与否,决定了开玩笑的最终效果。其在开玩笑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开玩笑要分清对象,即开玩笑之前要确定被开玩笑者是否爱开玩笑以及自己与被开玩笑者的 亲疏程度。每个人的性格脾气都不一样,有的人随和,不介意别人和自己开玩笑,对玩笑的承受力比较强;有的人严肃,不愿意别人和自己开玩笑,对玩笑的承受力比较弱。因此,开玩笑者一定要对被开玩笑者的性格有一定了解,再决定是否和其开玩笑。开玩笑都是发生在熟人甚至是比较亲密的人之间,没有人会和陌生人开玩笑。但在具体的人际环境中,开玩笑者往往忽略了自己和被开玩笑者的亲疏程度决定玩笑的轻重程度,即双方关系比较亲密时,开玩笑可以重一点,双方关系不亲密时,开玩笑必须轻一点。对于思想感情、人情世故不太成熟的学生来说,这一点更容易被忽略。

其次,玩笑要适当,提倡文明玩笑。玩笑要适当,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是程度适当。开玩笑者要根据自己与被开玩笑者的亲疏程度确定玩笑的轻重程度,程度适当的玩笑应不使被开玩笑者感到不适或反感。如果能放松情绪,增进感情,则可称为文明玩笑。对于言语型玩笑,开玩笑者切忌把嘲笑、愚弄或讽刺、挖苦被开玩笑者的缺点作为玩笑的主要内容;同时,切忌使用侮辱性的字眼与词汇,尽量不要使用贬义词汇。对于肢体接触型玩笑,一般只能在关系非常亲密的双方之间进行。开此种玩笑时,应注意避免弄脏弄乱被开玩笑者的头发、衣服及面部,更应注意不要引起被开玩笑者身体的伤害或严重不适。二是情境适当。开玩笑者开玩笑前一定要考虑当时环境的整体氛围,比如在庄重严肃的场合就不适合开玩笑,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被开玩笑者的情绪,如果被开玩笑者当时情绪低落、极度悲伤或非常气愤,此时开玩笑无异于雪上加霜,火上浇油。 第三,当被开玩笑者反应过激时,开玩笑者应理性平和应对。开玩笑者要明白,被开玩笑者是突然遭遇这种情境,从道德与心理的角度评判,其反应过激也属正常。对于自尊心较强的青年学生来说,被开玩笑者反应过激时,开玩笑者会感觉自己的自尊心或者所谓“面子”受到极大伤害,其他学生在场时,其自尊心伤害程度更大。此时开玩笑者为了降低自尊心的受伤害程度,可以对被开玩笑者说“这不是跟你开玩笑呢嘛,你怎么不懂开玩笑呢”“我就是跟你开个玩笑,你至于这样吗”等话语来化解此种尴尬的情境。总之,开玩笑者可以用一两句简单的话来应对被开玩笑者的过激反应,而不是用带有侮辱性词汇的话来回应,更不能拳脚相向。 二、被开玩笑者注意事项

最新-班主任如何处理学生打架事件精品

班主任如何处理学生打架事件 班主任如何处理学生打架事件自信、自负、甚至有点自傲,朝气蓬勃却又带着强烈的叛逆思想的当代中学生,因现实社会、人际关系方面的不正之风对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的孩子们影响极大,有的学生信奉哥们义气,结交酒肉朋友,甚至两肋插刀为朋友,寻衅闹事打群架;有的好强逞强,欺侮同学;很多时候他们 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当与别的同学起利益冲突时,他们极易冲动而爆发出不满的情感,形成暴力行为,往往导致打架事件的发生。 在学校生活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各类活动,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逐渐形成一种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团结的关系。 比如组织学习小组,提倡学生中优帮差,劳动中强帮弱;师生平等对话等, 均是行之有效的。 同时还要看到具有暴力倾向的学生会将自己的暴力行为合理化,或以攻击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要防止暴力行为发生,要先针对这些错误的认知加以矫正,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 首先要教育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加强学生社会技能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处理人际冲突的能力。 其次要建立流畅的学生冲突的申诉通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平时学生和老师、家长之间应有尽量多的平等交流机会,互相沟通增进感情,同时了可解决同学在班级内外所遇到的冲突和敌意,在这种形式下学生如果有什么委屈或遭遇暴 力冲突,就会首先想到老师、家长,从而获得较为合理的处理方式。 教育他们逐步懂得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和做人道理,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同学、老师、家庭成员、吮及其他之间的关系,增强对集体、对社 会的责任感。 教师应该使学生了解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暴力行为并不是正常的人际关系互动模式,并且进一步教导学生积极正向的人生观。 当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打架这种校园安全事件时,班主任宜从以下几点着手处理1首先要让学生冷静当学生发生打架事件时若你正好在现场,要及时喝止动武者,如认识动武学生,可直呼其姓名及喝其停手。 要让学生冷静,老师先保持冷静,不要被情绪牵动。 然后严厉地要求两方学生分开。

针对学生打架事件的处理办法

针对学生打架事件的处理办法 大体处理流程: 一、了解事情的严重性,对受伤的同学及时治疗,对当时双方(或几方)加以控制稳定情绪,及时与有关部门、领导及家长取得联系,对于一些情节严重的(例如持刀打架造成重大后果的)及时报警。 二、深入调查事件的缘由,务必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事情的细节问题并形成报告,绝不将相关问题拖到第二天。 三、将了解到的情况形成报告后制定出初步的解决法案,将其报给有关领导,和领导进行进一步的协商。 四、有效的实行与领导协商后的处理方法。 五、做好时候的安抚工作(消除事件在同学间的消极影响等) 六、将事件的整体过程形成案件分析报告,以便以后更好的指导工作,并在同学间进行教育,防患未然。 处理事件的过程,我们应遵守如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双方都必须处置,除非是一些纯粹的欺负与反抗的情况,可以考虑只处置一方。 二、先动手的不占理,后动手的应受到维护。 三、人数多的不占理,人数少的应受到维护。 四、携带棍棒、砖头等的绝对不占理,没有携带任何东西的应受到维护;请注意,携带器械斗殴是明确违法的,还得考虑法律的因素。 五、使用棍棒、砖头等的不占理,未使用任何凶器的应受到维护。这与上一点并不重复。上一点是携带,这一点是使用。如果某人携带一支木棒参与打架与随手捡起一支木棒参与打架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一点需要区分考虑。 六、打群架时候,其实真正打架的都是那几个带头的。必须把带头的找出来,进行最为严厉地处置。其他的人多数是摇旗呐喊的,甚至有的人参与打架了都不知道什么原因。所以,必须筛选头目,对于不同性质的情况进行不同处置。 七、如实交代问题的可以从轻处置,说谎话或者拒不交代的严厉处置。 八、态度较好的可以从轻处置,态度恶劣者严厉处置。 九、打架过程中,由于双方情绪激动,甚至失去控制,可能会说出一些不顾后果的话。这些话不能作为衡量对错的依据,更多看做是情绪表现。 十、受伤较重者,即使是打架的元凶,也要等伤势稳定后进行处置。 十一、其实,不管打架是谁引起的,中间谁先挑衅等,双方都不会有绝对有理的,也不会有绝对没理的。我们最终处置较为妥当的是,给双方划定比例。比如,这一方占有80%的理,那一方占20%,切忌处置结果是一方有理,而另一方完全无理。 十二、处置打架事件一定要快速,否则,一是学生可能会有新的冲突产生;二是不排除某学生通过其学生家长的社会关系或社会地位影响处理结果。时间拖得越长,产生问题的可能性越大。 十三、处置过程,处置结果随时和领导保持信息畅通。 对于打架事件的预防: 消灭问题比解决问题高明,例如,我们对打架可以有所预防,方法如下。 一、要常讲打架的危害性,最好有实例。对打架的心理进行彻底的分析。 二、要有畅通的信息系统,包括学生干部的信息系统以及信息员的信息系统。 三、有些学生矛盾可能会引发打架事件,要对这些矛盾了然于胸,并进行必要的干预。

校园打架斗殴案例及预防处理教育办法

校园打架斗殴案例及预防处理教育办法 河南文化产业网讯:6月29日晚9时许,南召县第一高级中学一年级五班课间活动时,多名男生忽将另一名男生推进学校厕所内殴打。情急之下,被打男生抽出随身携带刀子一阵乱捅,结果造成一死一伤。据介绍,参与此次斗殴事件的均为该校一年级五班学生,这些学生均不满18岁。死者名叫杜宗华,伤者杨某还在医院治疗,凶手张某则被刑事拘留。 据悉,目前校方正在和伤亡学生家属商谈赔偿事宜,警方对其他参与此次斗殴事件学生的调查也在进行中。因为斗殴事件学校放假两天。 9月19日中午,被告人孙某、周某某因与镇雄县民族中学学生张雄发生纠纷,放学后,孙某、 周某某等人便持刀在民族中学门外与张雄发生打架。孙某、周某某用刀将张雄砍伤后,又将在民中门外药店内的镇雄县第四中学学生袁附忠砍伤。袁附忠的伤情经镇雄县公安局法医鉴定为轻伤。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孙某、周某某共同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并致人轻伤,其行为均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因二人在犯罪时均未满18周岁,且在庭审中,二被告人认罪态度较好,有悔罪表现,其亲属已赔偿了受害人的经济损失,得到了受害人的谅解,遂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对二被告人酌情从轻处罚。 这是最近发生在一所学校的打架斗殴事件。听了以上的事例,不知明明同学有什么想法呢?你是一位有正义感的学生,该不会说打架斗殴是对的吧! 我国颁布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上规定,“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是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违反了一个学生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同学之间要相互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相互帮助。万一发生了什么小纠纷,解决的方式只能是摆事实,讲道理,而不能采取过激的行为。 学生打架斗殴现象,历来是校长、教师最头疼的难题。有的学校因为管理不得法,校长室、教导处简直天天成了吵闹、办案的法庭。打架斗殴现象屡禁不止,真正考验着校长、教师的智商和能力。如何有效的防治学生的打架斗殴现象呢?我认为首先必须立足于防,以防为主,做到防之有方,治之有道。具体来讲,防范学生打架斗殴的措施可以归纳为“三加强”、“四注意”、“五强调”。“三加强”:第一,加强法制教育。守法必须懂法,懂法必须学法。在学生中开展普法教育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召开报告会、座谈会、演讲会、主题班会;运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栏、标语条幅等;开展“如何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我们应该如何与朝夕相处的同学搞好关系”等专题讨论;把法制教育和礼仪教育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让学生明辨是非,分清美丑,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学校还要经常向学生强调打架斗殴的危害,并展示一些因打架斗殴造成惨痛教训的案例警示他们。打架斗殴无赢家,现实中造成恶性案件的不少是平时不招事惹非性格内向的老实学生,他们心理敏感自尊心报复心极强,被霸气孩子多次欺辱后,就会豁出去反戈一击。第二,加强理想品德教育。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启发和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品德。通过开展“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强者”大讨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自尊、自爱、自强的含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开展学英雄见行动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进取,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学习;通过开展影评视评、读革命书籍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抵制武打片、武侠小说打打杀杀的影响;通过教师以身作则、身教与言教的表率作用,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第三,加强与家长、派出所联系。学校努力赢得家长的主动配合、同派出所紧密联系,三方拧成一股绳,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协调和联系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互通情况,共同商讨教育方法,协调教育步骤,并不单纯是处理偶发事件的手段。

一起学生打架事件引发的思考

一起学生打架事件引发的思考 ―――――陈红玲 昨天(10月19日)下午王治华和陈华华的打架事情,让我心惊胆颤,至今心有余悸。去医院给陈华华全面检查,做CT,输液,医生告诉我,华华没有什么大问题,才安心回家。早上三点多钟就醒了,想起此事,感觉后怕。万幸没有什么大问题。 两位同学都是副班长,也都是我喜欢的学生。事情是这样的,陈华华上厕所在王治华前面,挡住了王治华的路,王让陈让路,而陈并非真正挡着,意想不到的是为争所谓的面子,俩人打起来了,并且王下手厉害,用砖头将陈华华的头打破,去医院缝了三针,花去大约二千元。 尽管是偶发事情,但类似的却很多,两同学的打架,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家庭,老师带来麻烦。近几周,我们班正在开展“让优雅相伴,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活动,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令我痛心,引我深思。 中学生打架行为的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学校教学秩序、学生健康成长、家庭正常生活、社会安定团结。不仅损害学生身心健康、耽误学习,甚至改变学生的人生。同时,也影响校园声誉,降低教师的社会评价,引发社会对学校的信任危机。正确分析中学生打架行为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认为初中学生特有的身心发展矛盾有如下主要特征:第一,中学生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与其心理、生理发展水平不协调的矛盾。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心理、生理发生变化的同时,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并未得到同步发展。中学生认识和辨别事物的能力较差,自我评价能力和控制能力不强,他们面对刺激,极易冲动。第二,中学生个人需要与客观现实的矛盾。随着生理、心理地发展和个人活动范围、内容的扩大,中学生的需要开始发生剧烈变化。他们开始有了自尊、独立、自我表现等需要,有了性的需要,还表现出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享受的追求,要求名牌,追星,不甘落后等。他们的这些需求,由于客观条件总是无法全部满足,必然会受到家庭或学校的限制和阻止而无法实现。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两大矛盾,使他们在成人化、社会化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问题,是他们由不成熟走向成熟过程中正常矛盾的体现。他们的行为指向校园或同学,就会造成打架事件。 中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对他们有严重的腐蚀作用。学生一出校门,学校对学生的课余活动指导和组织缺乏,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无法开展;学生放假回家,没有父母的管教,整天逗留网吧。社会上一切向钱看、吃喝玩乐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各种违法犯罪案件防不胜防。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没完全

关于学生打架斗殴的处理细则2份

石莲子中学 关于学生打架斗殴的预防与处置实施细则为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强化年级组和班级的管理意识,杜绝或减少学生打架事件的发生,切实做到处理学生打架事件有据可循,减少处理上的随意性,特制订本细则。 一、预防细则。 任何学生在任何情况、任何地点、任何场合不得打架斗殴。打架斗殴是学生最严重的违纪行为,严重的可能违反国家治安管理条例,乃至触犯刑律,必将给学校、给他人、给自己带来严重的后果。具体而言,打架斗殴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良后果和危害: 1、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 2、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3、妨碍内部团结,破坏同学间的友谊; 4、损害了学生、家庭、班级、学校形象; 5、害人之外更害己。 预防对策。打架斗殴的发生,总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在此期间,班主任如能防患于未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就有可能防止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具体的预防对策(一)需要班主任做到: 1、教育学生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经常跟学生讲一些有关打架斗殴方面的案例,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打架斗殴危害性的宣传与教育,做到警钟长鸣。 2、每两个星期要清缴一次学生私藏携带的刀具、棍棒,宣扬暴力的书籍等。清缴结果以书面的形式上报政教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要讲究实效。 3、要对本学期参与打架斗殴的学生每星期谈话一次,了解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等情况,谈话情况记录在班主任工作手册上。 4、要通过观察、了解、明查暗访等多种形式及时摸清可能出现打架斗殴倾向的问题学生。打架斗殴行为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教育,防患于未然,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5、要根据本班实际建立打架斗殴的防范机制,确实把此项工作常抓不懈,抓细、抓实、抓出成绩、抓出实效。 (二)需要学生做到; 1、首先要注意的是语言文明,防止祸从口出; 2、注意相互谦让,进行换位思考; 3、注意心态修养,切记冷静克制; 4、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的校纪校规,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

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分析及处理案例

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分析及处理案例 一、近年校园事故的概况和特点 学生安全工作是学校管理中的头等大事。据一份全国性的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因意外事故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 1、、2006年全国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概况 2006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的各类安全事故中,事故灾难(溺水、交通、踩踏、一氧化碳中毒、房屋倒塌、意外事故)占59%;社会安全事故(斗殴、校园伤害、自杀、住宅火灾)占31%;自然灾害(洪水、龙卷风、地震、冰雹、暴雨、塌方)占10%。 其中,溺水占31.25%,交通事故占19.64%,斗殴占10.71%,校园伤害占14.29%,中毒占2.68%,学生踩踏事故占1.79%,自杀占5.36%,房屋倒塌占0.89%,自然灾害占9.82%,其他意外事故占3.57%。 从整体上看,2006年全国各地上报的各类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中,61.61%发生在校外,主要以溺水和交通事故为主,两类事故发生数量占全年各类事故总数的50.89%,造成的学生死亡人数超过了全年事故死亡总人数的60%。其中,交通事故导致受伤人数最多,占全年受伤总人数的45.74%。溺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中小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暑期和节假日到非游泳区域游泳导致事故发生。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驾驶员违规驾驶。 另据统计,2006年发生的学生食物中毒事故比2005年有所增多,全年发生的各类学生食物中毒事故占全年各类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故总数的31%。各类学生食物中毒事故中,28%是微生物性食物中毒,24%是有毒动植物中毒(其中81%是由于豆角未炒熟所导致),9%是化学性食物中毒,39%是不明原因食物中毒。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学校领导的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管理不到位,对学校食品与卫生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力度不够,学校食堂工作人员操作还很不规范,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普遍缺乏专兼职卫生人员,学校食堂、饮用水、厕所、宿舍等生活与卫生基础设施与条件简陋,存在很多卫生安全隐患。 2、、2006年中小学安全事故的特征 从事故发生的区域、学段、时间、地点、日期、责任等方面分析,2006年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1.农村是校园安全事故多发地区。 2006年全国各地上报的各类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中,27.68%发生在城市,72.32%发生在农村。农村中小学的安全事故发生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都明显高于城市,分别是城市的2.9倍、3.9倍和4.2倍。 农村中小学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办学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备,另外,师生安全意识淡薄、学校安全管理存在明显漏洞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低年级学生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2006年全国各地上报的各类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中,43.75%发生在小学,34.82%发生在初中,9.82%发生在高中。2006年小学、初中、高中事故发生数比为4.5∶3.6∶1,死亡人数比为6.6∶4.8∶1,受伤人数比为7.4∶4.7∶1。 相对于高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安全知识都比较欠缺,安全意识相对淡薄,自我防护能力也比较差,这是导致低年级学生安全事故多发的主要

青少年学生打架斗殴案例

校园学生打架斗殴案例 案例一,据报道,2009年10月22日晚上,合肥市飞跃职业技术学校门口上演一 场“血战”。该校4名学生被另一学校的7名学生堵截追砍,造成2人被砍伤。记者从警方了解到,参与砍人的学生已被抓获,以涉嫌故意伤害罪进行刑事拘留。而令人不解的是,这七名青少年在被送往看守所的路上,仍然有说有笑。 据警方透露,这起案件的起因,竟是一次小摩擦。10月9日,胡俊(化名)在一次聚会中,遇到另一职业学校的学生徐华,两人发生口角后,胡俊用脚踹了徐华一下,后被众人及时制止。徐华临走前曾对胡俊说:“你等着,一定要给你颜色瞧瞧。”22日22时许,在合肥飞跃职业技术学校门前,胡俊和三名同学准备出校门吃饭时,被李某等7人堵在校门口。此7人手上分别持有刀、棍等武器,他们发现胡俊等从校门口出来后,不由分说,追上去就刀砍棍砸。其中一名学生在逃跑过程中,不幸后背被砍一刀,当即趴在地上。另一名在逃跑过程中,左手无名指、中指第三指节被砍断。24日晚,民警将六名案犯抓获,最后一名案犯也于25日清晨,来到派出所自首。警方透露,案犯中六人为未成年人,另一人今年也刚满十八岁。得知孩子被刑拘的消息后,有几位家人也来到派出所。一位母亲看着铁窗里戴着手铐的儿子大哭起来,嘴里念叨着,“孩子太小了,怎么会这样啊。”而母亲的哭声并没有让儿子感到内疚,在被送往看守所的路上,他们在警车中仍然相互交谈,不时还发出阵阵笑声。 “这些青少年表现出来的这种无所谓的态度,跟他们的年龄很不匹配,实在让我们这些民警难以理解。”民警说,直到看守所的大门打开时,这几个青少年才有所畏惧。“他们看到里面那些穿着蓝色背心的劳改犯,脸色明显就变了,不敢讲话了,腿也在发抖,再过段时间,他们可能才知道自己当时有多么冲动。” 案例二。6月26日,安徽舒城县某中学学生为琐事在教室内斗殴,厮打中16岁初三男 生蔡某被一名同学用尖刀刺死。目前,涉嫌故意杀人的该校学生韦某已被刑拘。 案发当日上午9时左右,舒城县公安局接到报警称,该县某中学有学生因打架被刀刺死。接警后,该局迅速启动命案侦破机制开展工作。 经查,25日下午3时20分左右,该校初二12班学生倪某在同年级18班教室外走廊遇到韦某,倪让韦找18班同学要手机卡,韦不干,两人发生争执,倪遂封住韦的衣领,韦挣脱后返回教室,手拿一文具盒别在身后找倪,倪以为韦身后藏刀吓得逃走。 之后,倪、韦二人约定当晚到校外打架。当晚,倪带人找韦时遇到同校初三16岁男生蔡某骑电动车经过,蔡问倪在干什么,倪讲韦要砍他,蔡讲要帮倪出气。 26日上午,倪某在网吧上网,在QQ里遇到蔡,两人网上约定在街上一眼镜店门口见面,倪等了一会没见到蔡直接回到学校,第二节课下课铃响后,倪带着一帮人到韦的教室门口,叫韦某出来,韦没有出来,两人正在相互挑衅时,蔡某回到了学校,蔡某径直走进教室封住韦的衣领,争执中韦某用事先准备的尖刀刺向蔡某的左胸,蔡随即被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三,“你们几个,放学后别走!”15日中午,济南市天桥区某中学初二2班八名男 生,被同年级6班的一个男生指着鼻子说。同时接到“通知”的,还有初二1班与9班的三名男生。不过,他们或许没有想到,厄运正朝他们一步步逼近。当天,这11名学生遭到暴打,在追赶过程中,学生小马被连砍四刀,左手掌手筋被砍断,另外一名学生小赵耳膜被打穿。

校园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校园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当前,我国中小学未成年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频频发生,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每年有1、44万名中小学生死亡,平均每天约40人。其中发生在校园里的伤害案件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类事件大体可分为类:一是学校管理不当引起的,比如放学时因拥挤而发生的踩踏事件,已多次出现过的学生大面积中毒事件等;二是同学间因为小矛盾导致冲突而酿成的刑事案件;如学生因口角发生矛盾用匕首将同学伤害致死这样的例子是举不盛举;三是上体育课或课外活动时造成的意外伤害,这类事件在各种意外伤害事件中是发生频率最高的,让人防不胜防。譬如说一小学生在课间和同学嬉戏,因互相胳肢对方,这名学生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突然一头栽倒在地,经抢救无效死亡。责任在谁?由此引发的纠纷与日俱增,赔偿标的不断攀升,加之新闻媒体的介入,使得学生伤害事故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促使教育界、法学界研究者思考和研究。如何在事故发生后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消除已经造成的损害和影响;如何在学校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寻求多渠道损害赔偿的救济途径,既依法保护学生及家长的合法权益,又维护学校及教师的利益,就成为当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也是教育法学理论工作者亟待攻克的难题。基于这样一个背景,教育部在调研、征求各方意见的情况下,于2002年8月21日出台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这个《办法》已于2002年9月1日开始实施。教育部出台这样一个办法,动机是好的、善意的,是为了使目前解决起来较为棘手的学生伤害事故有解决的依据和办法。这个办法规定了各种情况下学校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学校不承担责任,这对学校今后处理这类事故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依据。一、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校和学生的法律关系,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为监护关系论。监护人应履行的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保管被监护人的财产;担任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等。这种观点认为,一般而言,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学生与其父母之间存在着监护关系,但未成年子女在校读书期间,他们是实际上处于学校的管理控制之下,父母对其子女的监护权已转移给学校,学校与学生之间存在事实上的监护关系。一旦学生在校期间发生了意外的伤亡,学校应该为未尽监护义务所造成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二)、为教育、管理和保护关系论。学校是实施国家义务教育的机构,承担的只是"教育、管理、保护"的职责,这不能简单的等同于监护当中的"监督、保护"。学校若是监护人,将会导致一种自相矛盾的结局。在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学校对学生负有进行安全教育、通过约束指导进行管理、保障其安全健康成长的职责,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应为教育、管理和保护的关系。”这种观点认为学生与学校之间不是一种民事关系。由于对此问题争论如此激烈,上海市教育法制研究与咨询中心专家为此作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实际调查429人),调查显示,有113人认为学校是学生在校期间的监护人,占21%;有45人认为学校是委托代理人,占8%;有142人认为是临时监护人,占26%;有245人认为是教育管理者,占45%。 2000年9月7日,北京一中一初三学生因患有脑膜炎,上完厕所后突然晕倒,经抢救无效,猝死校园。家长认为孩子在校读书,学校理应对他的安全负责,因而提出索赔。而学校认为这是一起意外事故,学校没有责任,后经有关部门协商,学校付给家长3万元作为道义上的帮助。再如:2000年1月10日,郑州市南阳路二小例行升旗,2名学生在楼梯拐弯处失足摔倒,后面的10名学生压在摔倒的这2名学生身上,造成12名小学生受伤。家长认为孩子在校出了事,学校应该负责。12名小学生的医疗费高达10万元,而学校拿出了账上所有的钱和教师们的医疗费才勉强凑足5万元。家长和学校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应该是截然相反的,因为不同观点对学生的伤害后果的赔偿是不一样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七条明确规定了“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未成年学生的法定监护人仍然是学生家长而非学校,学校只是代为履行因学生在校期间其法定代理人不便于行使的部分监护职责,而且该职责应限制在未成年学生在学校的管理和控制之下的特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所以,并非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的所有伤害事故均由学校承担责任。确定校方是否尽到其责任的标准应与未成年学生的年龄、认识能力、防范风险的能力以及社会经验等因素联系在一起。学校的责任还应与学生活动的性质、时间、地点相适应,因此,确定校方责任还应区分伤害事故的时间、课间休息和上课时间,伤害事故发生的地点、校内、学生上学和放学途中和学校组织活动期间。因而在法庭上双方争议的焦点

校园常见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办法

校园常见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办法 校园突发性事件,是指在校园内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影响学生的安全和正常生活、学习的事件。教师需要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师生和学校安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现制定校园常见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办法: 一、处理原则 1、反应及时的原则 由于学校突发事件的突发性,所以需要学校和老师随时保持警惕的心态,不能疏忽大意,一旦发现突发事件,第一发现教师要在第一时间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学生班主任、学校医务人员,事件严重的要立即拨打110 或120及时报警,同时及时联系学生家长,处理事件的反应速度要迅速。 2、统一领导的原则 由于突发事件的紧急性,需要学校各部门和老师在统一的领导下进行处理工作。在突发事件管理中,各部门之间要协调一致,否则会造成反应时间上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最终造成延误了最佳的处理时机,造成损失的扩大。所以,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要在应急事件处理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统筹安排。 3、加强合作的原则 突发事件处理涉及各个方面,要求学校各部门和老师同心协力,加强合作,不能互相扯皮推诿。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各个职能部门不仅要做好份内的工作,而且要树立全局观念,与其他部门通力合作,资源共享,这样才能使预防和处理工作达到最佳效果。 二、成立学校应急事件处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校园常见突发事件处理程序 (一)楼梯踩踏事件应急程序 ◆处理程序:事件发现者(教师)紧急施救→上报、请求支援→救治→调查 ◆具体要求: 1、第一发现者(或值勤教师): ⑴大声告知所有人员原地站立不动,不准向前移动; ⑵指挥楼梯上的人员有秩序地后退上楼为营救创造条件; ⑶疏散拥挤区域学生,防止大量学生挤压造成学生伤害,并大声告知被踩踏到下方的学生尽量抓住固定物(楼梯扶手或倚靠墙壁),撑离地面,防止因压迫造成窒息。

校园伤害事故处理案例分析

校园伤害事故的处理及案例分析 一、校园伤害问题的现状 根据联合国专家统计分析,每年全球死于意外事故约 200万人,其中青少年儿童接近100万人;我国每年死于意外事故的少年儿童( 18岁前)约 1万多人。面对每一次残酷的事故,面对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在瞬间逝去,我们每一个管理者和教师应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1996年,国家教委、劳动部、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体委、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全国中小学生伤害教育的通知,确定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的伤害教育日。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 2006年,教育部令第 23号《中小学幼儿园伤害管理办法》颁布实施, 200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伤害教育指导纲要》,把中小学校公共伤害提到了更高的重视程度。 校园伤害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问题,有多方面的因素。家庭关注度过高,教育观念的变化,保障机制不健全等,伤害问题有扩大的现状(大中小学有所不同); 近几年几次重大的校园伤害事故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全国中小学生2亿多,办学点10万个,每年因各种事故非正式死亡1万多人,相当于平均每天死1个班的学生 ; 在实际的调查中,中小学大概平均每校每年发生1起学生伤害事故 ; 调查表明小学高年级、初中的事故发生率最高 ; 校园伤害问题实际上是学校办学活动中必然要面对的风险,要树立风险意识。 长期以来,学生家长错误地认为,只要是发生在学校的事故,均是学校的责任,造成很多事故难以处理,甚至引发严重后果。主要原因是以前处理校园内学生伤害事故没有一种专门的法律依据,都是参照《民法》进行处理,《民法》则以谁过错谁负责来认定责任,在处理过程是往往校园内学生伤害事故学校方很难提供无过错的证据,例如,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在上放学路上、学生擅自外出等造成伤害的,校方就很难提供无过错的证据。自从2002年国家颁布了一系列与校园伤害有关的法规规章:《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2002,教育部与卫生部联合发布);《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200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中小学幼儿园伤害管理办法》(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09)。2011年4月22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淮南市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这就为今后我们市中小学校发生校园伤害事故提供了法律依据。 下面我对校园伤害事故处理谈几点我个人的意见,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二、校园伤害事故的处理 (一)校园伤害事故的界定 校园伤害事故是指因过失行为造成的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有关联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其内涵是:一是事故必须是发生于中小学生接受学校教育期间;二是受害人为未成年在校受教育者;三是行为人已经对受害者造成了伤害结果;四是伤害结果的发生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关系。如果事故的发生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有关联,即使发生在校外,如学校组织的春游、扫墓、社会实践等,也属于校园伤害事故,反之,如果事故的发生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无任何关联,即使伤害事故是在校园内发生,也不属于校园伤害事故,也不一定要负责任。这并不像某些家长所说,我把娃儿交给你学校了,在学校发生的一切伤害事故,均应由你学

中学生打架事件的处理

中学生打架事件的处理 学生间有矛盾,打架是时有发生的事情。处理好打架事件,是维护班集体团结的重要契机,也是对班主任处事能力的一个考验!怎样处理好打架事件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一要坚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基本原则。班上有人打架,起冲突,往往不是偶然的,是矛盾的积累所致,一般涉及学生较多,影响比较恶劣!打架事件一旦发生,打的打,看的看,拉的拉,说的说,大伙会议论纷纷。可一旦班主任出现,所有的同学都会等着班主任的处理,处理好了,班主任是英雄,处理不好,说不定就成了学生心目中的狗熊,更重要的是会影响班级的团结。面对这样影响恶劣的事件,作为班主任,从一开始就要严格控制事态发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切不可轻举妄动! 二要沉着冷静,把当事人叫到一边,在小范围内解决问题。打架事件发生时围观者较多,如果我们去就地解决问题,往往会无功而返。当事学生在面对众多同学时,往往非常顾及自己的面子,心态难以平静,这给处理事件带来了很多困难。此时也是当事学生心理防线最脆弱的时候,受不了一点刺激,如果班主任当众批评某一方,会引起反感,非议,情绪控制不了时,不满的学生就会把气愤转嫁给老师,矛头对准老师,与老师理论顶撞,事态扩展,难以收场。所以,当我们去处理学生打架事件时,必须沉着冷静,就地不要轻易发言,并非要在第一时间,但一定要在平静后找到当事学生,在小范围内解决问题。 三要有头脑,先化解误会再化解矛盾。处理打架事件时,最好是从某一方入手,了解事情的真相,以免发生争执。在学生叙述时,班主任就要善于从中找出误会和矛盾,听取事情经过是假,找出误会和矛盾是真。然后先化解误会,消消学生的气,再化解矛盾。误会是怨,矛盾是恨,误会比矛盾更容易消除,消除误会是对消除矛盾的铺垫! 四要处处关爱学生,爱是解决问题的催化剂。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是伟大的,学生有老师的关爱就会感受到温暖,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诲。一句受了伤吗?痛不痛?或是轻轻的抚慰,常常能使学生感动的掉泪,瞬间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感激就会催化学生的理解和宽容,从而使打架事件无形中平息! 五是要少埋怨学生的不是,理解学生的冲动,教会学生为人处事!学生打架了,肯定有许多的不是,批评的越多越麻烦,学生也接受不了多少。所以不如不去过多追究已经发生的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会学生互相信任,互相包容,知错能改,放眼未来,文明做人!总之,处理学生打架事件是个比较复杂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的从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力争在解决问题时,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能化解彼此的矛盾,还能促进学生和班级的和谐发展!批评无痕,润物无声,虽然无痕却有着惊人的力量,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心与心的愉悦中学生受到了触动。无痕的批评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保护了学生的自尊,激发了学生的进取心,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前言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是推动教育领域的法制建设,构建有关学校安全的法律、制度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共分为:总则、事故与责任、事故处理程序、事故损害的赔偿、事故责任者的处理以及附则等6章40条。主要目的在于指导和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促进学校提高自身的责任观念和预防意识,促进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学生人身安全的保护,为在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妥善、正确处理,维护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保障机制。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12号令,自2002年9月1日起实施)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在校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学校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的处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学生伤害事故应当遵循依法、客观公正、合理适当的原则,及时、妥善地处理。 第四条学校的举办者应当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指导学校落实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措施,指导、协助学校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第五条学校应当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当发生伤害事故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救助受伤害学生。 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应当针对学生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内容和预防措施。 第六条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在不同的受教育阶段,应当根据自身的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避免和消除相应的危险。 第七条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下称为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 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但法律有规定的或者学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担相应监护职责的情形除外。 第二章事故与责任 第八条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 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非主要原因,承担相应的责任。

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教学总结

《农村小学学生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研究》事故典型案 例及分析 为体现课题价值,有效预防和最大限度减少各类突发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我们对近年来我市及全国各地发生的一些学生及校园突发案例进行了收集、整理,摘录与学生安全密切相关的踩踏事故、交通安全、心理健康、溺水事故、校园伤害事件、消防安全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等典型案例20多个,为学生保驾护航,真正起到借鉴警示、防微杜渐、引以为戒的作用。 从收集整理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来看,除自然灾害引发事故以外,从中发现存在以下三大显著规律特征: 1、安全事故多发类型有规律可循。溺水、交通、自杀、暴力、食物中毒等六项涉校涉生安全事故,占各类学校安全事故的70.3%,虽然这些事故大部分不是发生在校内,但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溺水、交通、自杀事故已成为学生意外死亡三大“杀手”。 2、安全事故多发时段有规律可循。月份分布:五月发生学校安全事故最多,其次六月、四月、九月,这与气候温度有很大关系,如一月、二月由于天气寒冷,学生活动量较小,事故相应要少得多。部分事故也表现出明显的月份分布规律,如溺水事故集中在发生在5、6、7三个月,食物中毒事故9月份最多。时刻分布:下午四至五点时段的事故明显多于白天其他时段,这应该与人体生物节律、活动安排有关。年龄分布:对学校安全事故当事人的学段、年龄分析表明,受害、施害最多的是小学和初中生,约占60%,尤其到16岁达到顶峰。

3、事故发生主因问题有规律可循。在收集的安全事故案例中,究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安全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家庭或社会监管教育不到位,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建设不到位,心理健康教育或生命教育不到位,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整治不到位,监督检查或整改落实不到位等。 ●典型事故案例 1、踩踏事故 (2) 2、交通安全 (3) 3、心理健康 (6) 4、溺水事故 (7) 5、校园伤害事件 (9) 6、消防安全 (11) 7、其他突发事件 (12) 一、踩踏事故 [案例1] 2006年10月25日晚上8点,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学生晚自习下后,刚走出教室,灯突然熄灭,楼道一片漆黑,有学生怪叫“鬼来了”引起学生恐慌,大家争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