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敦煌写经

敦煌写经

敦煌写经
敦煌写经

敦煌写经

自从一九OO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以来,数万卷古代文书公诸于世,引起了各科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敦煌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壁画、彩塑艺术,也保存了大量的书法墨迹。敦煌书法的出土对研究我国古代书法发展史,特别是隋唐,乃至魏晋、秦汉书法艺术发展史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敦煌书法范围教广,一般藏经洞出土的遗书书法为主,另外还包括敦煌地区古遗址中出土的汉代汉简书法、石窟题记以及现存的碑文书法等。

敦煌遗书包括了由晋、十六国、一直到北宋的4万多卷墨迹,是研究中国文字楷化时期的历史及其书法艺术最丰富、最系统的第一手资料。敦煌遗书的书体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称之为"经书体"。"经书体"源于汉代的"简书体",完成于唐代的楷体,是两晋以后抄写经卷的重要书体。它详尽的记录了中国文字隶变以后楷化的全过程,对文字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敦煌遗书中藏有唐代拓本三种。有欧阳询书《化度寺岂禅师塔铭》、柳公权书《金刚经》、唐太宗李世民书《温泉铭》,甚至还有王羲之17

帖临本3帖。这些拓本和临帖极为宝贵,是现在罕见的唐代墨迹珍品。

敦煌遗书中关于书法理论的写本有三叶残卷,颇令人注目。其一是论述写字方法的,对笔划的比例关系,粗细、长短、宽狭、字与字的大小关系都有详尽和精辟的论述。其二和其三为王羲之书论,"笔势论"残卷,为民间传说中的王羲之书论抄件。

敦煌写卷中的硬笔书法,是书法史未曾记载的民间创造。这里所谓硬笔,当时为木笔或苇笔。从甘肃出土的实物来看,硬笔尖端劈为两瓣,完全与今日的蘸水钢笔尖相同。这说明我国硬笔书法自古有之。

由于敦煌在历史上曾被多民族占据过,因此,在遗书中还保存了许多种少数民族文字的写卷。有梵文、蒙古文、回鹘文、西夏文、吐蕃文等等。其中以吐蕃文(古藏文)数量最多。这些写卷均系毛笔或硬笔书写,相当工整流利,富有节奏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敦煌遗书写卷,绝大部分用笔抄写,为古代民间书法大成。卷子的抄写者都是被人雇用的写经生或一般庶民。他们常年抄写,熟能生巧,久

书成艺。有的书写雄强勇猛、大刀阔斧;有的书写娴熟娟秀,温文尔雅。书体行、草、隶、篆皆备,丰富多彩,表现自然质朴,机动灵活。其功力法度,审美情趣,都令人仰望赞叹!

在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内的壁画中,保存有大量的珍贵墨迹。一为佛画榜题,一为供养人题记,均为创作壁画的画工书写。这些墨迹题记虽数量很多,但工拙不等,除少数精良外,大部分为画工信手之作,多有错别字。但书体具有古朴稚拙的乡土气息。

敦煌地区遗存有唐代至清代许多碑碣。其刻写的时代不同,书法的格调也各有干秋。其中唐初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为碑中精品。其碑虽为楷书,但有魏碑风格,结体及用字怪异,为后世罕见之碑。

敦煌地区的汉代遗址中先后出土了约17480多枚汉代简牍,在我国已发现的汉代简牍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汉代简牍是研究我国汉代历史最珍贵的资料。同时也是研究两汉书体演变和书法艺术的第一手资料。敦煌汉简的出土,把隶书的成熟期由过去人们公认的东汉晚期提前到了西汉中期,从中看出古隶向汉隶转化的剧变

和成熟过程。汉简书法承上启下,开启了后世的楷、行、草书。

敦煌书法,从西汉的汉简书法始,到清末的碑碣书法止,时代久远,数量巨大,书体之多姿、笔法之变异、风格之奇巧、功力之深厚,令人叹为观止,是中国书法史最珍贵的历史资料。

《医药文献》纸本

王羲之《瞻近龙保帖》(唐人临本)。纸本,纵二五厘米横三七·五厘米。草书。英国大英图书馆藏。

释文:

[瞻近无缘省]告但有悲[叹足下小大悉]平安也[云卿当来居]此喜迟[不可言]想必果言告[有期耳]亦度卿当不[居京此]避又节气[佳是以]欣卿来也此信旨[还具]示问

龙保等平安也谢之甚迟见

《瞻近》《龙保》二帖是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的第三、四两帖(见下),原迹久侠,可见於宋拓馆本《十七帖》等刻帖中。在己流传到

英国博物馆的一些敦煌卷子中,发现有一帖粉红色纸上写的草书手迹,

经研究,确定为是唐人临写的王羲之《瞻近》《龙保》二帖。这件唐人墨本的发现,为研究王羲之书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这二帖的唐人临写本,笔法锋芒毕现,行笔自如流畅,行款、结字与宋拓刻奉稍有不同。可惜已残损,但仍保留了原作的风神。(萧燕翼)

道教经典《太上九真妙戒金籙度命九幽拔罪妙经》纸本,卷轴。25 x 142.5 cm 敦煌。英国大英

图书馆藏。

碑刻墨迹与敦煌书法赏析(收录比较全面)

碑刻墨迹与敦煌书法赏析(收录比较全面) 碑刻墨迹与敦煌书法【上尊号碑】曹魏之时,三国鼎立,儒、道、佛三教并行,社会思想比较开放.文风亦尚通脱、清峻。魏初诸刻书法,一反汉末分隶之古厚典雅而为空灵峻丽.就汉字字体的演变而言,魏初诸刻是由隶变楷的桥梁;就书风而言,它们浸淫灌溉了两晋南北朝乃至隋及唐初之书法。《上尊号碑》的书法,以”方整峻丽”著称于世.传为梁鹄或钟繇书,皆不可靠.明赵崡谓:”此碑或曰梁鹄书,或曰钟繇书,未有的据.然隶法遒古,非二公不能,自是钟鼎间物也.”此碑书风与书法作品《受禅表》极相似,惟字形稍方,一如《受禅表》所述,同为开启魏晋书风的先导,涅润后世,至深且远.东汉献帝建安十五年,曹操曾下令禁碑.故曹魏时代,除个别皇家巨制之外,存世者极少.记东汉献帝末年,华歆、贾诩、王朗等对曹丕劝进之事,实际是曹丕玩弄的一个政治手腕,他随后即正式禅位称帝。此碑一向与另一魏初丰碑《受禅表》并称.二碑均在河南许昌南三十里曹魏故城之古城村汉献帝庙中,皆南向,一东一西,巍然相峙.依事理推之,先劝进,后受禅,或同时并举.《受禅》既立于黄初元年,则此碑之立当不会太晚或与《受禅》立于同时.《上尊号碑》书风严整庄重,体势雄强奇伟,劲健沉稳。也称《劝进碑》。考为黄初元年立。隶书。额阳文篆书“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在河南临颖繁城镇。北京故宫博

物院藏明拓本。是三国魏时著名碑刻,也是汉末官制文字的隶书代表作。虽此碑书风整齐划一,然它却于匀整平稳之中体现了书写技巧的灵动之美,并能体现自身的个性与特色,这足以说明此碑非一般书者所书,而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书法家所书。三国魏书法欣赏:【孔羡碑】平实之中矫捷之致【孔羡碑】书法结字方正宽绰,骨力健劲,气势瑰伟,用笔方齐质拙,茂密雄强,如斩钉截铁,开六朝分楷先河。近世著名书画家杨钧,于汉魏诸碑独喜《孔羡》,可谓推崇备至。其跋临本《孔羡》云:”学两汉书,有四要义:一曰沉着,二日平稳,三曰开展,四曰铺毫。四者俱备,《孔羡》一石而已。”文后有宋嘉祐七年张稚圭正书题云:”魏陈思王曹植词,梁鹄书”十字。此碑为魏初著名碑刻之一,与《大飨群臣碑》、《上尊号碑》、《受禅表》并称。碑文记魏文帝曹丕称帝后之黄初元年,诏封孔子二十一世孙孔羡为宗圣侯,以奉孔子之祀,并命扩修旧庙,设吏卒以守卫之事。其结体严整而不板滞,书风淳古而高远,气势凌厉而磅礴,与汉末以方笔取胜的书法作品《鲜于璜碑》、《张迁碑》等一脉相承。杨守敬《平碑记》云:”此碑以方正板实胜,略不满者,稍带寒俭气,六代人分楷多宗此种,惟北齐少似之者。”可以窥见此碑对北朝方严灵秀的楷书的形成和发展,是有渊源关系的。《孔羡碑》用笔以方为主,融以圆笔,结体端庄,疏密得适,具有一种雄强坚实的气势,为魏隶中不朽之作。书风古质遒劲,雄稳沉着。《孔羡碑》黄初元年即220

敦煌艺术中的彩塑说课稿

敦煌艺术中的彩塑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美术课本第七课《敦煌艺术中的彩塑》。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多媒体教学过程演示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地位、作用本课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融为一体的综合课,主要是对敦煌艺术中的彩塑作较为系统的介绍。使学生在对敦煌大背景的了解下,重点突出彩塑艺术的知识。本颗将以彩塑图片和学生的分析回答为主线,教书的引导讲解为辅,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了解到敦煌彩塑的发展及其独特的地位。 教学目标根据《美术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本着是提高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辨别能力,使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了解敦煌彩塑在中国雕塑史和佛教造像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掌握其发展的历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敦煌是一个艺术宝库,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2、讲授新课①敦煌的位置:对敦煌艺术作综合的介绍②敦煌彩塑的地位: 表现主体:佛教偶像 表现对象:佛、菩萨、天王、力士等③敦煌彩塑的发展史:早期:从北朝前期继承秦汉雕塑深沉宏大而形成的浑朴单纯,到北魏后期南方“秀骨清像”的造像风格风靡北方;中期:隋唐两代,彩塑规模宏大、

造型生动、绚烂多姿;晚期:包括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形神、塑工和敷彩均已失却了盛期的活力。结合中国历史的发展,可以得出敦煌彩塑的盛衰史与中国佛教艺术的变迁是一脉相承的。 敦煌彩塑的功能和特点1、功能:既是宗教艺术品展示的殿堂,也是僧侣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2、特点:塑绘结合市融合多种艺术语汇的造型艺术。 思考题: 1、敦煌彩塑是怎样以自己的造型特点,在中国雕塑史和佛教造像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敦煌彩塑虽然都要受到佛教模式的制约,但艺匠们还是发扬了我国民间雕塑艺术的优秀传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审美理想,塑造了大量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使敦煌彩塑在中国雕塑史和佛教造像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敦煌彩塑艺术经过怎样的发展变迁?发展初期:从北朝前期继承秦汉雕塑深沉宏大而形成的浑朴单纯,到北魏后期南方“秀骨清像”的造像风格风靡北方;鼎盛时期:隋唐两代,彩塑规模宏大、造型生动、绚烂多姿;衰败时期:包括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形神、塑工和敷彩均已失却了盛期的活力。

敦煌书法

敦煌书法 一、概述 数万卷古代文书公诸于世,引起了各科研究者的高度自从一九 OO 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以来,重视。敦煌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壁画、彩塑艺术,也保存了大量的书法墨迹。敦煌书法的出土对研究我国古代书法发展史,特别是隋唐,乃至魏晋、秦汉书法艺术发展史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敦煌书法范围教广,一般藏经洞出土的遗书书法为主,另外还包括敦煌地区古遗址中出土的汉代汉简书法、石窟题记以及现存的碑文书法等。 敦煌遗书包括了由晋、十六国、一直到北宋的 4 万多卷墨迹,是研究中国文字楷化时期的历史及其书法艺术最丰富、最系统的第一手资料。敦煌遗书的书体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称之为"经书体"。"经书体"源于汉代的"简书体",完成于唐代的楷体,是两晋以后抄写经卷的重要书体。它详尽的记录了中国文字隶变以后楷化的全过程,对文字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敦煌遗书中藏有唐代拓本三种。有欧阳询书《化度寿岂禅师塔铭》、柳公权书《金刚经》、唐太宗李世民书《温泉铭》,甚至还有王羲之 17 帖临本 3 帖。这些拓本和临帖极为宝贵,是现在罕见的唐代墨迹珍品。 敦煌遗书中关于书法理论的写本有三叶残卷,颇令人注目。其一是论述写字方法的,对笔划的比例关系,粗细、长短、宽狭、字与字的大小关系都有详尽和精辟的论述。其二和其三为王羲之书论,"笔势论"残卷,为民间传说中的王羲之书论抄件。

敦煌写卷中的硬笔书法,是书法史未曾记载的民间创造。这里所谓硬笔,当时为木笔或苇笔。从甘肃出土的实物来看,硬笔尖端劈为两瓣,完全与今日的蘸水钢笔尖相同。这说明我国硬笔书法自古有之。 由于敦煌在历史上曾被多民族占据过,因此,在遗书中还保存了许多种少数民族文字的写卷。有梵文、蒙古文、回鹘文、西夏文、吐蕃文等等。其中以吐蕃文(古藏文)数量最多。这些写卷均系毛笔或硬笔书写,相当工整流利,富有节奏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敦煌遗书写卷,绝大部分用笔抄写,为古代民间书法大成。卷子的抄写者都是被人雇用的写经生或一般庶民。他们常年抄写,熟能生巧,久书成艺。有的书写雄强勇猛、大刀阔斧;有的书写娴熟娟秀,温文尔雅。书体行、草、隶、篆皆备,丰富多彩,表现自然质朴,机动灵活。其功力法度,审美情趣,都令人仰望赞叹~ 在敦煌莫高窟 492 个洞窟内的壁画中,保存有大量的珍贵墨迹。一为佛画榜题,一为供养人题记,均为创作壁画的画工书写。这些墨迹题记虽数量很多,但工拙不等,除少数精良外,大部分为画工信手之作,多有错别字。但书体具有古朴稚拙的乡土气息。 敦煌地区遗存有唐代至清代许多碑碣。其刻写的时代不同,书法的格调也各有干秋。其中唐初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为碑中精品。其碑虽为楷书,但有魏碑风格,结体及用字怪异,为后世罕见之碑。敦煌地区的汉代遗址中先后出土了约 17480 多枚汉代简牍,在我国已发现的汉代简牍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汉代简牍是研究我国汉代历史最珍贵的资料。同时也是研究两汉书体演变和书法艺术的第一手资料。敦煌汉简的出土,把隶书的成熟期由过去人们公认的东汉晚期提前到了西汉中期,从中看出古隶向汉隶转化的剧变和成熟过程。汉简书法承上启下,开启了后世的楷、行、草书。

中国彩塑艺术

内江师范学院 张大千美术学院教案设计 题目:中国古代彩塑艺术 姓名:孟祥忠 班级:2008级1班 学号:20080941018 指导老师:李臣英

课题: 《中国古代彩塑艺术》 课时: 1课时 课型: 欣赏课 授课对象: 八年级 教材分析:雕塑艺术以其立体造型的独特魅力吸引着我们。其实,雕塑艺术 离我们并不远,我们童年玩泥、玩积木的游戏就是一种尝试雕塑 艺术的活动。同时这节欣赏课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 平。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 的重要成就和艺术特点,从而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提高审 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欣赏彩塑艺术,对彩塑艺术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 到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的目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陶冶情操,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点。 教学重点:彩塑在历史时期中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着重介绍敦煌、晋祠及“泥人张” 的典型作品。 教学难点:对建筑艺术的欣赏内容的局限,多寻找一些例子来充实内容。 教学方法: 1.教法:讲述法 2.学法:欣赏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 学具准备:教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下面我们来上课!(1分钟) 二:引入新课:同学们去过莫高窟吗?莫高窟是我国一个历史文化古城,他有相当多的名胜古迹,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 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 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彩, 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右(善业 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17窟唐 代河西都憎统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把塑像与壁画结为 一体,为我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15分钟) 三:讲授新课:(40分钟) 1.什么是彩塑 以黏土加上纤维物、河沙、水,揉合成的胶泥为材质,在木制的骨架上进行形体塑造,阴干后填缝、打磨,再着色描绘的作品称彩塑。 2.彩塑的分类: 由摆放位置与使用范围可分四类,即:石窟彩塑、庙宇彩塑、陵墓彩塑、民俗彩塑。 3.典型彩塑作品介绍 (1)敦煌石窟彩塑: 敦煌包括莫高窟(千佛洞),西千佛洞和榆林窟。有时也将其中最大的莫高窟称为敦煌石窟。敦煌,远在二千一百年前的汉武帝时代,就是我国与西域往来的门户,也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印度佛教经过这里传入中国,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经,也经过这里。敦煌境内有两座山,两山之间有一小片绿州。据唐代记载,前秦建元二年,有位名叫乐撙的和尚,经过长途跋涉看到这一小片绿州,正当他疲乏又无处投宿之时,只见对面的三危山出现了奇景:山峰发出灿烂金光,如千佛之状,乐撙和尚立即感到这是块圣地,便顶礼膜拜,并立誓在此造窟,凿石供佛,遂成为莫高窟的创始人。 敦煌莫高窟壁画最多、最长,在492个洞窟中,计有壁画125000多平方米,如果这些壁画全部展开延伸,长度可达25公里。另有彩塑2400余身,其艺术精品之多,名列我国石窟首位。 敦煌彩塑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我国数千年雕塑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和融汇了外来艺术,从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风格和气派的彩塑艺术。 现存的2000多身彩塑,无不闪烁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古代工匠们以纯熟的技巧、高度的概括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把泥塑和彩绘巧妙地结合起来,塑造了许多造型优美、神态生动的艺术形象,为研究我国的雕塑艺术和继承民族艺术遗产,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辽代华严寺彩塑的主要特点 辽代彩塑的塑造手法明显继承了唐代彩塑造型的严谨写实,又在具体、精细、繁密中增添了婉丽的风韵。 (3)宋代彩塑的主要艺术特征

敦煌石窟介绍之五(隋代)

敦煌石窟介绍之五(隋代) 敦煌石窟介绍之五(隋代) 隋代洞窟介绍 隋代从王朝立国开始,就采取了有力的措施,战胜吐谷浑与突厥,巩固了自己的西北边防疆土,敦煌莫高窟进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走向自己艺术顶峰前的兴盛期。杨坚、杨广两代佞佛,用封建法律与皇权的手段弘扬佛教,并对河西走廊、西域用兵频繁,促进了石窟寺建造的不断兴盛。隋代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在原有的汉晋传统结合外来影响所形成的地方风格的基础上,面临中原文化艺术与西域文化艺术两种风格的熏染,从多方面不断融合、取舍、探索,准备着一个新的文化艺术繁荣时期的到来。 敦煌莫高窟除去后代凿窟毁去的残龛,现存隋代三十七年间开凿的洞窟七十余个:第56、59、62、63、64、206、253、255、262、266、274、276、277、278、279、280、

284、292、293、295、302、303、304、305、311、312、313、314、315、316、317、388、393、394、396、397、398、401、402、403、404、405、406、407、410、411、412、413、414、416、417、418、419、420、421、422、423、424、425、426、427、430、433、434、436、451、453、455和485等窟。 隋承周制,敦煌莫高窟艺术在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以前,带有浓厚的北朝风格,还属于北朝佛教艺术的范畴。人物造型、内容布局、窟形、色彩和装饰纹样的运用,都与北周洞窟艺术风格接近。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灭陈,南北统一的政治局面开始形成,在文化艺术上开始走向其极盛的时期。这一时期,丝绸之路空前通畅,海西三道总凑于敦煌。政治使节、远征士卒、商旅队伍、僧者伎乐东来西去,西来东去,一派兴盛繁荣景象。敦煌玉门关、阳关之外,无尽的瀚海,不测的旅途艰险,自然激发人们离别敦煌前向石窟寺布施、祈求平安、鼓舞勇气的感情需求,为敦煌莫高窟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出现了质量和数量上都超越前代的空前现象。 这一时期莫高窟的佛和菩萨造像,大都是广额丰颐、体态健硕、腹部微凸、神情怡脱的“度济者”,仿佛他们也将

敦煌书法

自从一九OO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以来,数万卷古代文书公诸于世,引起了各科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敦煌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壁画、彩塑艺术,也保存了大量的书法墨迹。敦煌书法的出土对研究我国古代书法发展史,特别是隋唐,乃至魏晋、秦汉书法艺术发展史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敦煌书法范围教广,一般藏经洞出土的遗书书法为主,另外还包括敦煌地区古遗址中出土的汉代汉简书法、石窟题记以及现存的碑文书法等。 敦煌遗书包括了由晋、十六国、一直到北宋的4万多卷墨迹,是研究中国文字楷化时期的历史及其书法艺术最丰富、最系统的第一手资料。敦煌遗书的书体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称之为经书体。经书体源于汉代的简书体,完成于唐代的楷体,是两晋以后抄写经卷的重要书体。它详尽的记录了中国文字隶变以后楷化的全过程,对文字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敦煌遗书中藏有唐代拓本三种。有欧阳询书《化度寺岂禅师塔铭》、柳公权书《金刚经》、唐太宗李世民书《温泉铭》,甚至还有王羲之17帖临本3帖。这些拓本和临帖极为宝贵,是现在罕见的唐代墨迹珍品。 敦煌遗书中关于书法理论的写本有三叶残卷,颇令人注目。其一是论述写字方法的,对笔划的比例关系,粗细、长短、宽狭、字与字的大小关系都有详尽和精辟的论述。其二和其三为王羲之书论,笔势

论残卷,为民间传说中的王羲之书论抄件。 敦煌写卷中的硬笔书法,是书法史未曾记载的民间创造。这里所谓硬笔,当时为木笔或苇笔。从甘肃出土的实物来看,硬笔尖端劈为两瓣,完全与今日的蘸水钢笔尖相同。这说明我国硬笔书法自古有之。 由于敦煌在历史上曾被多民族占据过,因此,在遗书中还保存了许多种少数民族文字的写卷。有梵文、蒙古文、回鹘文、西夏文、吐蕃文等等。其中以吐蕃文(古藏文)数量最多。这些写卷均系毛笔或硬笔书写,相当工整流利,富有节奏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敦煌遗书写卷,绝大部分用笔抄写,为古代民间书法大成。卷子的抄写者都是被人雇用的写经生或一般庶民。他们常年抄写,熟能生巧,久书成艺。有的书写雄强勇猛、大刀阔斧;有的书写娴熟娟秀,温文尔雅。书体行、草、隶、篆皆备,丰富多彩,表现自然质朴,机动灵活。其功力法度,审美情趣,都令人仰望赞叹! 在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内的壁画中,保存有大量的珍贵墨迹。一为佛画榜题,一为供养人题记,均为创作壁画的画工书写。这些墨迹题记虽数量很多,但工拙不等,除少数精良外,大部分为画工信手之作,多有错别字。但书体具有古朴稚拙的乡土气息。 敦煌地区遗存有唐代至清代许多碑碣。其刻写的时代不同,书法的格调也各有干秋。其中唐初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为碑中精品。其碑虽为楷书,但有魏碑风格,结体及用字怪异,为后世罕见之碑。

腾讯集团年度财务分析模板(修订编写)

上海腾讯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季度和2019全年财务分析 一收入分析 2018年其中不开票收入28.3万。2018年开票收入2786.5万 2018年第四季度相比前三季度,收入增长速度放慢。 前四季度收入明细图 腾讯集团 医疗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同比增加 主营业务收入 698万611万898万656.3万比第三季度收入下降26% 营业外收入(政府税收 补助) 2.2万7.9万 0 10.5万本年累计收到返税补助20.6万 本季度总计收入 641.2万 618.9万 898万 666.8万 比第三季度收入下降 26% 全年累计收入 639万 1250万 2148万 2814.8 比2017年增长42%

2018年其中不开票收入28.3万。2018年开票收入2786.5万 2017年收入1978万。 2018年收入2814.8万,比2017年增长836.8万,增长比例42%。2019年收入,预测按35%增长速度,会达到3600-3800万收入。 -30% -20% -10% 0% 10% 20% 30% 40% 1000000 2000000 3000000 4000000 5000000 6000000 7000000 8000000 9000000 10000000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上海腾讯集团2018年4个季度收入图 收入 政府补助 同比增加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2017年收入 2018年收入 2019年收入 腾讯集团2017到2019年收入预测 单位万元 收入 同比增加

敦煌艺术中的彩塑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地位、作用 本课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融为一体的综合课,主要是对敦煌艺术中的彩塑作较为系统的介绍。使学生在对敦煌大背景的了解下,重点突出彩塑艺术的知识。本颗将以彩塑图片和学生的分析回答为主线,教书的引导讲解为辅,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了解到敦煌彩塑的发展及其独特的地位。 2、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本着是提高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辨别能力,使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了解敦煌彩塑在中国雕塑史和佛教造像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掌握其发展的历程。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敦煌是一个艺术宝库,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①敦煌的位置:对敦煌艺术作综合的介绍 ②敦煌彩塑的地位:表现主体:佛教偶像 表现对象:佛、菩萨、天王、力士等 ③敦煌彩塑的发展史: 早期:从北朝前期继承秦汉雕塑深沉宏大而形成的浑朴单纯,到北魏后期南方“秀骨清像”的造像风格风靡北方; 中期:隋唐两代,彩塑规模宏大、造型生动、绚烂多姿; 晚期:包括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形神、塑工和敷彩均已失却了盛期的活力。 结合中国历史的发展,可以得出敦煌彩塑的盛衰史与中国佛教艺术的变迁是一脉相承的。 四、敦煌彩塑的功能和特点 1、功能:既是宗教艺术品展示的殿堂,也是僧侣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 2、特点:塑绘结合市融合多种艺术语汇的造型艺术。 五、思考题 1、敦煌彩塑是怎样以自己的造型特点,在中国雕塑史和佛教造像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敦煌彩塑虽然都要受到佛教模式的制约,但艺匠们还是发扬了我国民间雕塑艺术的优秀传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审美理想,塑造了大量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使敦煌彩塑在中国雕塑史和佛教造像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敦煌彩塑艺术经过怎样的发展变迁? 发展初期:从北朝前期继承秦汉雕塑深沉宏大而形成的浑朴单纯,到北魏后期南方“秀骨清像”的造像风格风靡北方; 鼎盛时期:隋唐两代,彩塑规模宏大、造型生动、绚烂多姿; 衰败时期:包括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形神、塑工和敷彩均已失却了盛期的活力。

敦煌壁画艺术赏析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赏析 ——敦煌壁画浅析研究报告 摘要:敦煌艺术灿烂辉煌,其壁画艺术蔚为大观,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融古汇今,汲取了东西方影响,包纳了巨大容量,创造了独特形象,从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葩。敦煌壁画艺术蕴含“崇高与优雅、对称与和谐、阴柔与阳刚、悲壮与英勇、庄严与浪漫”的显著美学风格。这些陈果都与敦煌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有着莫大的联系。 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赏析;敦煌壁画;佛教历史;建筑学 一、敦煌壁画艺术源流 这是个民族的遗产,多少实际留下来的积淀,社会逐渐蒸发的结果所形成的结晶。总之,这是一种特有的结构。 ——雨果 敦煌,古称三危,地处河西走廊的西北端,南有祁连山,北部有北塞山,往西连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加上地处青藏高原北部的边缘地带,是个地处高山和沙漠、戈壁环绕的小绿洲,以戈壁、沙漠和山地为主。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甘肃、青海、新疆三省的交汇处。自汉代以来,敦煌一直是中原通西域交通要道的咽喉之地,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西域,以后便在附近设立了汗河西四郡之一的瓜州。随着河西走廊的逐渐稳定,敦煌成为了沟通欧亚大陆桥,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之一,史书称敦煌“华戎所交,一大都会”。西域胡商与中原汉族商客在这里交易中原的丝绸和瓷器,西域的珍宝,北方的驼、马与当地的粮食,包括中国、印度、波斯及阿拉伯在内的亚洲文明,与来自欧洲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在这里汇聚并互相影响,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西域文化。与此同时,自汉代中西交通畅通以来,中原文化不断传递到敦煌,在这里深深扎了根,中西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 敦煌之所以形成以壁画为主的艺术圣地,有其特殊的背景和原因: 第一,敦煌是一片富庶的绿洲,历史上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连浩瀚无垠的罗布泊,北靠嶙峋崎岖的北塞山,东靠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历史上的敦煌,有较大的绿洲,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肥沃、草木茂盛,是理想的农牧业区。汉唐两代,敦煌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张骞通西域以后,汉武帝多次从内地移民到此,汉族逐步超过原来的少数民族,成为主体民族。他们屯田、兴修水利工程,把敦煌的社会生活从以游牧为主转变成为以农耕为主,使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第二,敦煌偏安的历史,使其拥有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在敦煌历史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敦煌的发展并不完全与中央王朝的盛衰治乱同步,有很多偏安发展的经历。东汉建立以后,经过200多年的经营,从中原迁来的大族在敦煌逐渐站稳了脚跟;同时,中原文化也在这个地区扎下了根,以儒家经典为主的许多汉文典籍开始在这里传播。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混战,敦煌有近20年没有

敦煌石窟简介

敦煌石窟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洞内藏有写经、文书和文物四万多件。此后莫高窟更为引人注目。 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件。 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掠走约600件经卷。 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他们都以少量的银元,带走了大量的中国的灿烂文化。 1924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其中一些贪官私藏了一些,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最后只剩下八千多件了 敦煌壁画以北朝和唐代为最盛。北朝壁画多“本生故事”,宣扬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北朝的时代是一个战乱的时代,民生多灾多难,备受苦难的人民把理想寄托在这些佛教理义上。到了唐代社会安定,壁画宣扬的良辰美景恰是对盛唐繁荣的现实世界的一种折射,作品充满健康、乐观的情调。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敦煌石窟中以莫高窟建窟最早,内容最丰富。其余石窟,均系莫高窟的分支,西夏和元代的作品还可补莫高窟之不足。敦煌石窟上起十六国,下迄清1000余年间连续不断,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敦煌石窟艺术体系。 莫高窟的主要艺术成就是塑像和绘画。这里的塑像是泥塑,不同于云冈和龙门的石像。这主要是因为三危山石质较粗,不能凿成佛像,所以工匠们才用泥塑。相传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而现存最早的洞窟开凿年代应为北凉(5世纪初),此后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至元,由历代艺术家和能工巧匠累积完成,因而也呈现出不同时代的风格。北魏时期的塑像,体格高大,额部宽广,鼻梁高隆,眉眼细长,头发呈波浪状,袒露着上身,留下了印度艺术的浓重印记。隋代的塑像,面相丰满,鼻梁相对稍低,耳朵相对加大,脸部线条柔和了,整个身体比例虽然还不尽相称,但已中国化了,体现出一定的民族风格。唐代,莫高窟的雕塑达到了顶峰。这些雕塑完全抛弃了模仿痕迹,面容温和慈祥,神情庄严从容,服饰华美。天王像表现了男子的健美,让人感到威严、正直、勇猛、坚毅;菩萨像身段秀美,面庞圆润,嘴角带着微笑,胸臂袒露,衣裙轻薄,形象酷似现实中的妇女。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举世闻名的佛教遗址,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前临宕泉,东向三危山。据唐代碑文记载,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至十四世纪,边续千年凿窟造像不断。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各个朝代,形成南北全长1680米的石窟群,共存洞窟700多个,其中有彩塑和壁画的洞窟492个,彩塑2000多身,壁画45000平方米,木构窟檐五座。莫高窟是现今世界上规模最宏大、历史最久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良好的佛教遗址。 莫高窟各窟均由洞窟建筑、彩塑和壁画综合构成。洞窟建筑形式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佛龛窟、佛坛窟、大像窟等。塑绘结合的彩塑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壁画内容丰富博大,分为佛教尊像画、佛经故事画、佛教史故事画、经变画、神怪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等七类,是古代社会历史形象的反映。精美的彩塑与壁画系统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艺术风格及其传承演变。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科技价值。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发现了藏经洞,出土了四至十四世纪的文书、刺绣、绢画、纸画等文物4万余件。其中文书,大部分是汉文写本,少量为刻印本。汉文写本中佛教经典占90%以上,还有传统的经史子集,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官私文书"等。除汉文外,还有古藏文、梵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敦煌文书的发现是研究中国与中亚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文学、艺术、科技等的重要资料。莫高窟藏经洞发现后历经劫难,大批敦煌文物与石窟中的一些壁画和彩塑,先后被英、法、日、俄、美等国的盗宝者劫运国外,流散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图书馆与博物馆。这是"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本世纪初以来,以藏经洞出土文书与敦煌石窟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敦煌学"在全世界兴起,已成为当今国际上的一门显学。莫高窟,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944年,在莫高窟设立了保护研究的专门机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1950年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扩大为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八年级美术《敦煌艺术中的彩塑》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敦煌艺术中的彩塑》说课教案 我说课的内容是四年制初中美术课本第七课《敦煌艺术中的彩塑》。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多媒体教学过程演示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地位、作用 本课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融为一体的综合课,主要是对敦煌艺术中的彩塑作较为系统的介绍。使学生在对敦煌大背景的了解下,重点突出彩塑艺术的知识。本颗将以彩塑图片和学生的分析回答为主线,教书的引导讲解为辅,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了解到敦煌彩塑的发展及其独特的地位。 2、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本着是提高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辨别能力,使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了解敦煌彩塑在中国雕塑史和佛教造像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掌握其发展的历程。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敦煌是一个艺术宝库,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①敦煌的位置:对敦煌艺术作综合的介绍 ②敦煌彩塑的地位:表现主体:佛教偶像 表现对象:佛、菩萨、天王、力士等 ③敦煌彩塑的发展史: 早期:从北朝前期继承秦汉雕塑深沉宏大而形成的浑朴单纯,到北魏后期南方“秀骨清像”的造像风格风靡北方; 中期:隋唐两代,彩塑规模宏大、造型生动、绚烂多姿; 晚期:包括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形神、塑工和敷彩均已失却了盛期的活力。 结合中国历史的发展,可以得出敦煌彩塑的盛衰史与中国佛教艺术的变迁是一脉相承的。 四、敦煌彩塑的功能和特点 1、功能:既是宗教艺术品展示的殿堂,也是僧侣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 2、特点:塑绘结合市融合多种艺术语汇的造型艺术。 五、思考题 1、敦煌彩塑是怎样以自己的造型特点,在中国雕塑史和佛教造像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敦煌彩塑虽然都要受到佛教模式的制约,但艺匠们还是发扬了我国民间雕塑艺术的优秀传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审美理想,塑造了大量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使敦煌彩塑在中国雕塑史和佛教造像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敦煌彩塑艺术经过怎样的发展变迁? 发展初期:从北朝前期继承秦汉雕塑深沉宏大而形成的浑朴单纯,到北魏后期南方“秀骨清像”的造像风格风靡北方; 鼎盛时期:隋唐两代,彩塑规模宏大、造型生动、绚烂多姿; 衰败时期:包括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形神、塑工和敷彩均已失却了盛期的活力。 用心爱心专心 1

成都石室中学简介

成都石室中学 四川省首批通过验收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先后被评为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首批“校风示范校”、首批“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第五届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单位。石室是一所具有实验性、示范性、开放性的学校。 学校延聘社会名流、博学之士以及外籍教师到校任教。学校有成都市教育专家3人,全国优秀教师13人,特级教师21人,市学科带头人23人,省市级学会负责人23人, 多年来,石室中学以一流的办学水平和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成绩著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不断努力,形成了“活路、和谐”的办学特色。学分制的全面实施、双语课的开设、研究性学习的规范性管理、科技创新活动连创佳绩、学科竞赛保持优异成绩、对外开放合作办学不断加强等,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每年源源不断地为国内外大学输送大批优秀学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学生艺体特长突出,学生管弦乐团在省内享有盛名,在国际交流中获得高度赞誉。据统计,近年来,我校学生有109人在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61人获全国二等奖;有151人次获全国、省、市各级各类科创发明奖,有743人次艺体特长学生获得全国、省、市一、二、三等奖,我校女子篮球多次进入全国决赛,两次获得冠军。 为适应对外交流合作的需要,石室中学国际部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近十个国家的教育界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定期交换师生,将长期进行的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工作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石室中学以重点学校的优势,与省市多所学校开展了多层次的合作交流办学,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发挥重点学校的辐射指导作用。为四川省、成都市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敦煌艺术

敦煌的艺术宝藏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2017300340034 章心怡 “蝉翼妆披妖隐露,琵琶舞韵抢风头”,这是诗中对反弹琵琶飞天舞的描写。说到敦煌壁画,于我而言,第一个映入脑海的就是飘逸柔软、绰约多姿的飞天造型。然而,在学习了本学期林丰老师的“视觉艺术与设计”课程上的相关知识,并阅读相关书籍后,我才更加深入地了解,原来敦煌的艺术是如此内容丰富、规模巨大,并且别出心裁、宏伟壮丽。 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繁茂的商贸活动也在这里促成了多种风格的文化的交融。佛教历史悠长的敦煌,近一千年不断修筑的石窟与壁画,在干燥和阴暗的沙漠中得以保存。 敦煌壁画主要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来寄托一种宗教之思,安抚人心。在描绘神的形象时,所用的想象与夸张的成分大,较多浪漫主义成分,形象特点鲜明,变形程度较大。犹记得一幅西魏时期的菩萨像,姿态曼长婀娜,大大增加了手指、颈项的比例,胯骨前凸,头颈微垂,衣襟飘扬,尽显人像的窈窕之美。其上有一露足的飞天形象,极具动态,解剖合理,手脚纤巧,真实地体现了人体美,也是佛教元素在敦煌壁画艺术中的展现。 不仅是在形象与姿态上吸引观者,敦煌壁画的色彩也美轮美奂。我很喜欢色彩鲜明的艺术作品,特别是敦煌壁画中,大量用到橙色与

蓝色、金黄与蓝紫这样的对比色,充满异域风采。北魏时期的《山林猎兽图》色彩明晰跳跃,底色大致为赭石色,主要的人、兽形象为朱红,底部为蓝色,上方为石青色,冷暖色调的鲜明对比,使画面层次十分丰富。虽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褪色,依然给人很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深觉色彩的魅力。 不仅绘画,敦煌的彩塑同样引人入胜。北魏时期的交脚弥勒菩萨塑像在细节处颇显色彩处理的功力。菩萨的背光以青色和红色为主,配有黑色勾勒的祥云,色彩交替,又与身上的服饰相呼应。更精致的是佛龛内的壁画也设计精细,也以同样的青、红、黑色调为主,内外协调一致、主次协调一致,和谐统一,极具整体的观赏价值。 说到敦煌,又说到色彩,不能不提到张大千。作为著名的画家,他深入西陲,在敦煌临摹壁画,为莫高窟编号,在一定程度上为保护文化遗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在临摹壁画、学习技法的基础之上,将自己擅长的重彩、水墨融为一体,保持中国画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半抽象的、墨彩交辉的意境,所以也被称作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性突围”。通过欣赏张大千《飞天像》《水月观音》等作品,我感觉其在皴法与设色的方法上丰富多彩,用笔圆润、简洁,设色明快、清丽,整幅画作灵动舒朗。现代绘画技法与古代绘画内容交织、碰撞,迸发出让人耳目一新的火花。 通过这学期“视觉艺术与设计”的学习,我掌握了一些专业的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兴趣。敦煌

敦煌写经

敦煌写经 自从一九OO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以来,数万卷古代文书公诸于世,引起了各科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敦煌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壁画、彩塑艺术,也保存了大量的书法墨迹。敦煌书法的出土对研究我国古代书法发展史,特别是隋唐,乃至魏晋、秦汉书法艺术发展史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敦煌书法范围教广,一般藏经洞出土的遗书书法为主,另外还包括敦煌地区古遗址中出土的汉代汉简书法、石窟题记以及现存的碑文书法等。 敦煌遗书包括了由晋、十六国、一直到北宋的4万多卷墨迹,是研究中国文字楷化时期的历史及其书法艺术最丰富、最系统的第一手资料。敦煌遗书的书体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称之为"经书体"。"经书体"源于汉代的"简书体",完成于唐代的楷体,是两晋以后抄写经卷的重要书体。它详尽的记录了中国文字隶变以后楷化的全过程,对文字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敦煌遗书中藏有唐代拓本三种。有欧阳询书《化度寺岂禅师塔铭》、柳公权书《金刚经》、唐太宗李世民书《温泉铭》,甚至还有王羲之17

帖临本3帖。这些拓本和临帖极为宝贵,是现在罕见的唐代墨迹珍品。 敦煌遗书中关于书法理论的写本有三叶残卷,颇令人注目。其一是论述写字方法的,对笔划的比例关系,粗细、长短、宽狭、字与字的大小关系都有详尽和精辟的论述。其二和其三为王羲之书论,"笔势论"残卷,为民间传说中的王羲之书论抄件。 敦煌写卷中的硬笔书法,是书法史未曾记载的民间创造。这里所谓硬笔,当时为木笔或苇笔。从甘肃出土的实物来看,硬笔尖端劈为两瓣,完全与今日的蘸水钢笔尖相同。这说明我国硬笔书法自古有之。 由于敦煌在历史上曾被多民族占据过,因此,在遗书中还保存了许多种少数民族文字的写卷。有梵文、蒙古文、回鹘文、西夏文、吐蕃文等等。其中以吐蕃文(古藏文)数量最多。这些写卷均系毛笔或硬笔书写,相当工整流利,富有节奏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敦煌遗书写卷,绝大部分用笔抄写,为古代民间书法大成。卷子的抄写者都是被人雇用的写经生或一般庶民。他们常年抄写,熟能生巧,久

关于敦煌的优美短诗

弘扬飞天文化打造特色校园 兴趣小组串烧词 提到敦煌,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飞天。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是民族艺术的瑰宝,是佛教艺术中璀璨夺目的奇葩。比起西洋古典艺术中那些带着翅膀飞行的小天使,敦煌的飞天更富于想象力,更能体现出美的韵律,只凭着几根薄薄的丝绸飘带,就已经飞得那么轻盈自在,她们充满着内在的活力,给人以更丰富的美感,给人以更大的鼓舞。她们一跃而起,仿佛完全摆脱了重力!不借助彩云,不借助风力,只用轻软绵长的飘带和腾起的舞姿而呈漫天飞舞之势,自由自在地盘旋在天空中。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它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敦煌飞天是人们心中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 敦煌飞天剪纸艺术是敦煌艺术孕育出的一朵奇葩,内容雅俗共赏,技法独具神韵,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仿照敦煌壁画内容创作的大型群组剪纸作品有:《反弹琵琶乐舞图》、《说法图》、《莫高神韵》、《莫高之春》、《飞天的故乡》、《敦煌壁画乐舞图》、《千手观音》等。

令人窒息的飞天神女是敦煌绘画的惊艳一面,是敦煌艺术中最生动活泼的形象,也是敦煌的象徵,“飞天”图案,被唐朝人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敦煌飞天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敦煌书法,敦煌藏经洞中保存了大量的书法墨迹。有的书写雄强勇猛、大刀阔斧;有的书写娴熟娟秀,温文尔雅。书体行、草、隶、篆皆备,丰富多彩,表现自然质朴,机动灵活。其功力法度,审美情趣,都令人仰望赞叹! 敦煌飞天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财富,具有很高价值的研究意义,也是一个很好地文化传承与记录者,是人类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之一。我校以“飞天文化”为内容,打造特色教育的出发点就是依托敦煌文化名城,培养文化底蕴深厚、个性鲜明、特长突出的现代小学生。通过兴趣小组活动中“读飞天、讲飞天、写飞天、画飞天、剪飞天、舞飞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飞天”文化,深入了解敦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尊重艺术、热爱家乡思想感情。 让我们从小在“飞天文化”的熏陶下成长,热爱自己的家乡,用飞天精神去创造家乡灿烂的未来。

腾讯公司年度报表

腾讯公司年度报表-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腾讯公司年度报表 一、腾讯网2016年Q1财务数据 5月15日,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公布截至2013年3月31日未经审核的第一季度综合业绩。财报显示,腾讯网2013年Q1实现总收入亿元人民币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比去年同期增长%;期内盈利亿元人民币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比去年同期增长%;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元,每股摊薄盈利为人民币元。 二、腾讯网2016年Q1财务数据分析 1、总营收及主要业务营收 2013年Q1,腾讯网总营收为1,354,755万人民币,环比增长%,同比增长%。尽管腾讯网营收增速有所放缓,但在国内的互联网企业中,腾讯网始终保持总收入增速的首位。 腾讯网本期财报利润报表的营收项目有所调整,将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与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收入统一合并为“增值服务收入”。

腾讯网本季增值服务收入为1,066,608万人民币,环比增长%,同比增长%,增值服务收入占腾讯总收入的79%。下图表除本季度外的增值服务的数据是将之前各季度财报中“互联网增值服务和电信增值服务”简单合并。 2016年Q1,网络广告业务收入为84,954万人民币,环比下降%,同比增长%,占第一季度总收入的%。财报解释,该项收入减少主要是由于广告主减少投放的淡季影响。社交网络效果广告及视频广告录得环比收入增长。腾讯网广告收入额已持续三个季度下滑。

下图表显示,2013年Q1腾讯网主要收入额和占比。初增值服务收入和网络广告收入外,腾讯网本季度电子商务业务额191,334万人民币,环比增长%,占总收入14%。其他业务收入11,859万人民币,占总收入1%。 2、总成本及主要成本项目 2013年Q1,腾讯网总成本595,376万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55%,比上季度增长13%。 腾讯网本季度财报公布的主要运营成本开支为,销售及市场推广支出96,240万人民币,环比减少12%,同比增长105%;一般及行政支出219,611万人民币,环比增长%,同比增长25%。此外,腾讯网本季度支付的财务成本支出8220万人民币,该项费用较上季度增长%,较去年同期增长%。

高一美术彩塑说课稿

高一美术彩塑说课稿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高一美术《彩塑》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一年级美术欣赏中的第七讲《彩塑》。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多媒体教学过程演示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1.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且知识内容对学生吸引不是很大,但是本课却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融为一体的综合课,教学内容是按彩塑发展的历史顺序来编排的,对影响较大的典型作品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主要又是对敦煌艺术中的彩塑作较为系统的介绍。使学生在对敦煌大背景的了解下,重点突出彩塑艺术的知识。本课将以彩塑图片/录相和学生的分析回答为主线,教书的引导讲解为辅,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了解到敦煌彩塑的发展及其独特的地位。 2.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本着提高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辨别能力,使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重要成就和艺术特点,从而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敦煌彩塑在中国雕塑史和佛教造像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掌握其发展的历程。 (3)了解敦煌是个艺术宝库及其背景,是各个朝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产物,在历史上曾经被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产生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懂得珍惜祖国文化遗产。 3.教学方法 (1)任务型教学法

这篇文章内容较难理解,我设计了一些有关敦煌生动的故事让学生对此课内容感兴趣。再通过讲解与比较大概了解各时期彩塑,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2)多媒体教学法 这一课主要利用多媒体展示影片相关图片和录相,让学生直观和形象生动地了解有关敦煌彩塑的背景和形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 (3)问答式教学法 提出有关问题,然后通过观看录相回答问题,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目的的去观看,效果更佳。 4.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了解敦煌艺术宝库及其彩塑的形象特点。 (2)彩塑在历史时期中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 (3)欣赏时最好利用幻灯片/录像片,着重介绍敦煌、晋祠及“泥人张”的典型作品。 5.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课所讲的三大石窟,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我们最耳熟能详的敦煌莫高窟中的艺术瑰宝——彩塑。(出示课题) (2)背景介绍 向学生介绍敦煌地,及敦煌艺术——莫高窟的产生和发展。 故事讲解,开头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或者看录相带) 敦煌,远在二千一百年前的汉武帝时代,就是我国与西域往来的门户,也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印度佛教经过这里传入中国,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经,也经过这里。敦煌境内有两座山,两山之间有一小片绿洲。据唐代记载,前秦建元二年,有位名叫乐撙的和尚,经过长途跋涉看到这一小片绿洲,正当他疲乏又无处投宿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