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营养代谢病复习题

动物营养代谢病复习题

动物营养代谢病复习题
动物营养代谢病复习题

判断题答案

1. (√)动物营养代谢病是新陈代谢障碍病和营养缺乏病的总称。

2. (√)动物营养代谢病造成的主要经济损失是生长发育受阻和生产性能下降。

3. (×)奶牛酮病在临床上主要是糖供给不足,脂肪大量分解所致,临床表现神经型和呼吸型两种。

4. (×)胆碱、含硫氨基酸缺乏是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原因。

5. (√)生物素缺乏是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原因。

6. (√)佝偻病是幼畜和幼禽的钙磷代谢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成骨细胞钙化不足。

7. (×)佝偻病是一种骨营养不良性疾病,常在成年动物软骨内骨化作用完成后发生。

8. (×)饲料中临床推荐的合理的钙与磷供给比例一般为1:2。

9. (√)骨软病是一种骨营养不良性疾病,常在成年动物软骨内骨化完成后发生。

10.(×)微量元素是指动物体内含量不足百分之一的元素,在体内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11.(√)硒-维生素E缺乏在牛上可引起营养性肌营养不良和胎衣滞留。

12.(√)猪的桑葚心是由于硒-维生素E缺乏引起的。

13.(×)肝营养不良和桑葚心是羊硒-维生素E缺乏最常见的形式。

14.(√)雏鸡渗出性素质是由于饲料中缺乏硒和维生素E引起的。

15.(×)羔羊摆腰病是因为硒缺乏所引起的疾病。

16.(√)铜缺乏症的患畜,临床上表现以贫血、腹泻、运动失调和被毛褪色为特征症状。

17.(√)动物体内维生素A及胡萝卜素不足或缺乏可导致以上皮角化、夜盲和繁殖机能障碍为特征的维生素A缺乏症。

18..(×)猪食盐中毒表现明显的神经症状,主要是大脑血管周围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形成所谓的“袖套”现象。

19..(×)食盐中毒本质上是由Cl- 引起的中毒。

填空题答案

1. 营养代谢病是新陈代谢障碍病和营养缺乏病的总称。

2. 奶牛酮病的临床特征是:酮血、酮尿、酮乳和低血糖。

3. 酮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糖供给不足。

4. 家禽痛风是在饲喂含大量核蛋白和嘌呤碱饲料而同时伴有肾脏损伤时发生的。

5. 禽痛风的临床表现有两种类型:内脏型和关节型。

6. 禽痛风的实验室诊断依据是血液中尿酸盐水平升高。

7. 胆碱和含硫氨基酸缺乏是引起禽脂肪肝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8. 维生素D又名钙化醇。

9. 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当,是造成家畜发生钙、磷代谢紊乱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临床推荐的合理的钙与磷供给比例一般为2:1 。

10. 动物钙磷和维生素D代谢紊乱在成年动物发生骨软症。

11. 动物钙磷和维生素D代谢紊乱在幼龄动物发生佝偻病。

12. 佝偻病是幼龄动物维生素D缺乏或钙、磷代谢障碍所致的以消化紊乱、异嗜癖、跛行及骨骼变形为特征的疾病。

13. 饲料中临床推荐的合理的钙与磷供给比例一般为1~2:1 。

14. 肝、肾中的羟化酶影响维生素D在体内的转化。

15. 佝偻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维生素D不足。

16. 列出一种钙、磷代谢障碍性疾病:佝偻病/骨软症。

17. 微量元素又称痕量元素,是指体内含量不足0.01%的元素。

18. 在体内含量不足0.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痕量元素。

19. 硒-维生素E缺乏或与之有关疾病的特征存在明显的种属间差异,在禽可发生胰腺纤维化/肌营养不良/渗出性素质/肌胃变性/脑软化(举出一种疾病)。

20. 硒-维生素E缺乏时,羊可能会发生营养性肌营养不良/硒应答性疾病(举出一种疾病)。

21. 动物硒-维生素E缺乏综合征的病理变化存在明显的种属差异,猪主要表现桑葚心/肝营养不良/肌营养不良/渗出性素质/贫血(举出一种疾病)。

22. 动物硒-维生素E缺乏综合征的病理变化存在明显的种属差异,牛主要表现营养性肌营养不良/胎衣滞留(举出一种疾病)。

23. 硒是机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中心,主要发挥氧化作用,从而保护生物膜免受过氧化物的氧化损伤。

24. 家禽渗出性素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Se-VE缺乏。

25. 初生羔羊摇背症是因缺铜所致。

26. 临床上某水牛被毛由黑色转变为灰色或浅灰色,尤以眼眶附近毛褪色更明显,远处看牛好似戴了一副眼镜一样。则该牛所患疾病可能是铜缺乏症。

27. 新生仔猪贫血症是因缺铁所致。

28.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和维生素E 。

29.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簇维生素和维生素C 。

30. 维生素A又名视黄醇。

31. 维生素A主要影响家畜视网膜内视紫红质,因而出现夜盲症。

32. 维生素A主要影响家畜视网膜内视紫红质,因而出现夜盲症。维生素A 缺乏的患畜,临床上表现以上皮角化、夜盲和繁殖障碍为特征症状。

33. 维生素B1又名硫胺素。

34. 维生素B2又名核黄素。

35. 某鸡群病鸡表现以跗关节(飞节)着地,趾爪向内卷缩、似握拳状,伏地,行走困难,驱赶则以飞节着地支撑身体,扑打双翅前进。该鸡群极可能存在维生素B2缺乏症。

36. 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

37.食盐中毒是在饮水不足的情况下,过量摄入食盐或含盐饲料而引起以消化紊乱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

38..猪食盐中毒表现明显的神经症状,主要是大脑血管周围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形成所谓的“袖套”现象。

单项选择题答案

1. 下列(D)不是奶牛酮病时实验室检查的主要特征。

A.酮血

B.酮尿

C.酮乳

D.高血糖

2. 下列几种情况中,(D)与酮病的病因关系最密切。

A.维生素A缺乏

B.胆碱缺乏

C.生物素缺乏

D.糖供给不足

3. 下述所列中,(D)是高产奶牛发生酮血、酮尿、酮乳的根本原因。

A.体内酮体增加

B. 犊牛吮乳增加

C.胎儿生长迅速

D.机体本身产糖不足

4. 产生高产奶牛酮病的根本原因是(B)。

A.体内酮体增加

B.机体本身产糖不足

C.胎儿生长迅速

D.犊牛吮乳增加

5. 高产奶牛酮病的治疗,最重要的是(D)。

A.饲料中添加糖

B.静脉注射50%葡萄糖

C.喂给维生素B12

D.静脉注射5%葡萄糖+10%氯化钙

6. 酮病治疗中,激素制剂也是经常使用的,最常用的制剂是(A )。

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B.促肾上腺素

C.肾上腺皮质激素

D.肾上腺素

7. 禽痛风有两种类型,即关节型和(C )。

A.神经型

B.泌尿型

C.内脏型

D.光过敏型

8. 禽痛风有两种类型,即内脏型和(D )。

A.泌尿型

B.呼吸型

C.光过敏型

D.关节型

9. 饲料中核蛋白和嘌呤碱太多会引起(B )。

A.禽脂肪肝综合征

B.家禽痛风

C.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

D.肥胖母牛综合征

10.下列几种疾病中,(D )表现为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关节软骨、软骨周围及胸腹腔,各种脏器表面和其他间质组织上。

A.骨软病

B.母牛卧地不起综合征

C.禽脂肪肝综合征

D.家禽痛风

11.下列几种症状和现象中,对家禽痛风诊断意义最大的是(A )。

A.关节腔有尿酸盐沉积

B.肝脏脂肪变性

C.跛行

D.异嗜

12.下列几种情况中,(A )与家禽痛风的病因关系最密切。

A.饲料中核蛋白和嘌呤碱太多

B.饲料中胆碱太多

C.饲料中生物素缺乏

D.饲料中维生素E缺乏

13.家禽痛风的主要原因是血液中(C )过高,因而在临床上表现为运动迟缓,关节肿胀及尿酸盐排泄量增加。

A.血浆蛋白浓度

B.尿素浓度

C.尿酸盐浓度

D.乳酸盐浓度

14.家禽痛风是常见的鸡病之一,下述这些原因中都是最常发生的,但(C )却不是事实。

A.饲料含鱼粉太高

B.饲料钙含量太高

C.饲料含维生素A太高

D.饲料中含盐太高

15.家禽脂肪肝综合症原因较复杂,但下述所列中,(B )与之发生无关。

A.锰缺乏

B.粗纤维饲料供给过多

C.能量物质供给太多

D.胆碱缺乏

16.生物素缺乏是(A)发生的主要原因。

A.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

B.奶牛酮病

C.禽脂肪肝综合征

D.家禽痛风

17.下列几种情况中,(A)是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原因。

A.生物素缺乏

B.胆碱缺乏

C.维生素B缺乏

D.维生素E缺乏

18.体内常量元素有7种,包括钙、镁、钾、磷、硫和(A )。

A.钠、氯

B.钠、铁

C.锌、铜

D.锌、氯

19.请指出下列哪一组元素为常量元素(D)。

A.Ca、P、Co

B.Ca、P、I

C.Ca、P、Al

D.Ca、P、S

20.(B )是构成骨、齿的主要成分。

A.氟磷灰石

B.羟基磷灰石

C.氯化钙

D.碳酸钙

21.钙的主要吸收部位在(B ),这是因为该部可以分泌钙结合蛋白,能使钙主动被吸收入血。

A.胃

B.十二指肠

C. 空肠

D.大肠

22.钙的主要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肠,这是因为该部可以分泌(D ),能将钙主动吸收并转运到血中。

A.消化酶

B.纤毛虫

C.维生素D

D.钙结合蛋白

23.下列几种情况中,(C )与佝偻病的病因关系最密切

A.维生素B1缺乏

B.维生素B2缺乏

C.维生素D缺乏

D. 维生素E缺乏

24.佝偻病是幼畜和幼禽的钙磷代谢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C )。

A.骨骼疏松

B.骨干增粗

C.成骨细胞钙化不足

D.骨纤维增生

25.在佝偻病时,除要补充钙制剂外,还适当补充维生素D,这是因为维生素D有(D )作用。

A.促进钙结合蛋白合成

B.促进钙结合蛋白将肠内钙向血液中转移

C.促进血钙向组织转移

D. A + B

26.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当,是造成家畜发生钙、磷代谢紊乱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临床推荐的合理的钙与磷供给比例一般为(A)。

A.2:1

B.5:1

C.1:2

D.1:5

27.骨软病是一种骨营养不良性疾病,常在(C )发生,临床上呈现骨疏松和变形。

A.软骨形成不全下

B.软骨内钙化不足后

C.软骨内骨化完成后

D.软骨过度增生

28.(B)是一种骨营养不良性疾病,常在成年动物软骨内骨化完成后发生。

A.佝偻病

B.骨软病

C.纤维性骨营养不良

D.生产瘫痪

29.为了预防牛患骨软病,应在牛的日粮中补充供给(B )。

A.贝壳粉

B.骨粉

C.山芋干粉

D.大豆粉

30.(C )患畜,临床上以骨质脱钙、骨质疏松和骨骼变形为特征性症状。

A.佝偻病

B.纤维性骨营养不良

C.骨软病

D.生产瘫痪

31.骨软病是一种骨营养不良性疾病,常在软骨内骨化完成后发生,其发病机制是(D),临床上呈现骨疏松和变形。

A.软骨进行性消失

B.软骨进行性增生

C.骨基质进行性破坏

D.骨基质进行性脱钙

32.成年动物软骨内骨化作用完成后,由于机体钙、磷代谢紊乱,会引起(A )。

A.骨软病

B.佝偻病

C.维生素D缺乏症

D.食毛症

33.下列几种情况中,(C )与笼养鸡疲劳症的病因关系最密切。

A.维生素B1缺乏

B. 维生素B2缺乏

C. 维生素D缺乏

D. 维生素K缺乏

34.微量元素是指体内含量不足(A )的元素。

A.0.01%

B.0.05%

C.0.1%

D.1%

35.下述所列,哪一组元素为微量元素(D )。

A. K,Se,I

B. Mg,F,Fe

C. Zn,P,Ca

D. I,F,Fe

36.硒-维生素E缺乏可引起(C)。

A.禽脂肪肝综合征

B.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

C.桑葚心

D.家禽痛风

37.动物硒-维生素E缺乏综合征存在明显的种属差异,下列(C)可在羊上发生。

A.桑葚心

B.渗出性素质

C.营养性肌营养不良

D. 肌红蛋白尿

38.硒是机体内(A )的活性中心,主要发挥氧化作用,从而保护生物膜免受过氧化物的氧化损伤。

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B.乳酸脱氢酶

C. 超氧化物歧化酶

D. 过氧化氢酶

39.下列(C)是猪的硒和维生素E缺乏或与之有关的疾病。

A. 脑软化

B. 胰腺纤维化

C. 桑葚心

D. 胎衣滞留

40.下列几种情况中,(D)与雏鸡渗出性素质的病因关系最密切。

A.维生素B1缺乏

B.维生素B2缺乏

C.维生素C缺乏

D.硒-维生素E缺乏

41.下列几种情况中,(D )与鸡小脑软化症的病因关系最密切。

A.维生素A缺乏

B.维生素B1缺乏

C.维生素B2缺乏

D.VE缺乏

42. 下列(B )是禽的硒和维生素E或与之有关的疾病。

A.肝营养不良

B.脑软化

C.桑葚心

D.贫血

43.下列元素中,(B)的缺乏可引起水牛被毛由黑色转变为灰色或浅灰色,尤以眼眶附近毛褪色更明显,远处看牛好似戴了一副眼镜一样。

A.锌

B.铜

C.锰

D.钙

44.下列元素中,(A )的缺乏可引起羔羊运动障碍,又称为摇摆病和地方性共济失调。

A.铜

B.锌

C.锰

D.钙

45.缺(B )会引起新生仔猪贫血症。

A.铜

B.铁

C.锌

D.硒

46.下列几种疾病中,(A )家禽最易发生,表现为胫骨和跖骨关节增大,胫骨弯曲向外扭转,长骨缩短变粗,腓肠肌腱从侧方滑离跗关节,行动困难,不能负重,似蹲伏于跗关节上。

A.锰缺乏症

B.硒缺乏症

C.锌缺乏症

D.维生素B1缺乏症

47.下列元素中,(B)的缺乏可引起家禽表现骨短粗症或滑腱症。

A.铜

B.锰

C.铁

D.锌

48.(D)患畜,临床上表现以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肿大、流产和死产为特征。

A.铁缺乏症

B.锌缺乏症

C.铜缺乏症

D.碘缺乏症

49.(C )患畜,临床上表现以贫血、腹泻、运动失调和被毛褪色为特征症状。

A.铁缺乏症

B.锌缺乏症

C.铜缺乏症

D.锰缺乏症

50. 下列元素中,(B )的缺乏是羔羊地方性共济失调发生的主要原因。

A.铁

B.铜

C.锌

D.硒

51.请指出下列哪一组元素属必需微量元素(B)。

A.Cu、Fe、Na

B.Cu、Fe、I

C.Cu、Fe、Mg

D.Cu、Fe、K

52.下列几种关于铁缺乏症的症状描述中,正确的是(A )。

A.贫血

B.被毛褪色

C.皮肤角化不全

D.骨骼发育异常

53.内地某山区村庄,长期来养猪业不发达,主要是某些新生仔猪无毛,尤以四肢无毛最明显,严重者几小时内死亡,你认为这可能是因缺乏(C )所致的。

A.Se

B.Cu

C.I

D.Zn

54.下述所列,(A )不是维生素A在体内的主要功能。

A.维持成纤维细胞的完整性

B.促进骨骼和粘多糖的合成

C.维持视觉

D.促进生长。

55.反刍兽在瘤胃中用(C )由细菌合成维生素B12,在小肠吸收供机体利用。

A.铜

B.铁

C.钴

D.锰

56.抗坏血酸是(B)。

A.维生素B1

B.维生素C

C.维生素D

D.维生素E

57.下列(D)不是脂溶性维生素。

A.V A

B.VD

C.VE

D.VC

58.维生素H又称为(B)。

A.硫胺素

B.生物素

C.吡哆醇

D. 核黄素

59.反刍动物日粮中微量元素缺乏,可造成其瘤胃微生物合成(D )不足,导致动物出现贫血、消瘦、甚至衰竭等症状。

A.维生素C

B.维生素D

C.维生素B1

D.维生素B12

60.(B )缺乏可引起雏鸡表现厌食,消瘦,角弓反张,头向后仰呈“观星状”,同时进行性肌麻痹症状比较典型。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B2

D.维生素D

61.硫胺素即为(B)。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B2

D.维生素H

62.(C )患畜,临床上表现以皮肤、内脏器官出血,贫血,齿龈溃疡、坏死和关节肿胀为特征症状。

A.维生素A缺乏

B.维生素B1缺乏

C.维生素C缺乏

D.生物素

63.鸡群中如发现雏鸡生长缓慢,1-2周后不能走路或走路是以飞节着地,足趾向内弯曲等典型病状,这似乎象某种维生素缺乏症,可试在饲料中添加(C )以观察病情变化。

A.维生素D

B.鱼肝油

C.维生素B2

D.维生素E

64.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和(B )。

A.维生素B

B.维生素E

C.维生素H

D.维生素M

65.生物素是(C )。

A.维生素B6

B.维生素B2

C.维生素H

D.维生素D

66.当所产仔猪呈现无眼,小眼畸形和颚裂等先天性缺损时,其母猪似乎是因缺乏(C )所致。

A.钙

B.磷

C.维生素A

D.维生素D

67.下述所列,(D )不是B族维生素。

A.生物素

B.叶酸

C.胆碱

D.抗坏血酸

68.下列几种症状及现象中,对维生素B2缺乏症诊断意义最大的是(A )。

A.跗关节着地,趾爪向内卷缩,呈“曲爪麻痹症”

B.生长受阻,多发性神经炎

C.上皮角化、夜盲和繁殖机能障碍

D.皮炎、癫痫样抽搐、贫血

69.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簇维生素和(B )。

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维生素D

D.维生素E

70.维生素A主要影响视网膜内(A ),因而出现夜盲症。

A.视紫红质

B.视蛋白

C.视黄醛

D.视神经

71.下述所列几种疾病中,(A)可因VE缺乏而引起。

A. 鸡小脑软化症

B.家禽痛风

C.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

D. 应激综合征

72.叶酸即为(C)。

A.维生素C

B.维生素H

C.维生素M

D.维生素B6

73.反刍兽在瘤胃中用钴由细菌合成(D),在小肠吸收供机体利用。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6

D.维生素B12

74.鸡群中有时发生腿屈曲、头颈扭曲甚至出现翻转,跌倒或坐地滚转,这似乎是因(B )缺乏。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B2

D.维生素C

75.下列所列维生素,(A )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A.维生素B1

B.维生素E

C.维生素K

D.维生素D

76.下列(D)不是维生素A缺乏的特征。

A.干眼

B.夜盲症,

C.上皮角化

D.肢麻痹

77.维生素A主要影响视网膜内视紫红质,因而出现(B)症。

A.干眼病

B.夜盲症

C.青光眼

D.瞎眼症

78.下列几种症状和现象中,对家禽维生素A缺乏诊断意义最大的是(B )。

A.皮炎

B.夜盲

C.头向后仰呈“观星状”

D.滑腱症

79.下述所列,(C )是B族维生素。

A.生育酚

B.钙化醇

C.硫胺素

D.抗坏血酸

80.维生素C又称为(B )。

A.生物素

B.抗坏血酸

C.核黄素

D.钙化醇

81.高海拔是(C)发生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

A.禽脂肪肝综合征

B.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

C.肉鸡腹水综合征

D.家禽痛风

82.引起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原因较复杂,但下述所列中,(C)与之发生无关。

A.高海拔

B.通风不良

C.日粮中维生素A缺乏

D.饲料、饮水中盐浓度过高,

83.下列几种情况,(A)是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生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

A.高海拔

B.天气炎热

C.低蛋白日粮

D.低能量日粮

99.食盐中毒时,组织学观察可见:血管外周的间隙水肿增宽,因大量(D )浸润,形成“套袖”。

A.嗜碱性粒细胞

B.嗜中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100.下列几种症状及现象中,(B )是猪食盐中毒的典型特征。

A.呼吸极度困难

B.癫痫样发作神经症状

C.持续数日神经发作

D. 昏睡

101. 猪食盐中毒表现明显的神经症状,主要是大脑血管周围有大量的(B )浸润,形成所谓的“袖套”现象。

A.淋巴细胞

B.嗜伊红细胞

C.嗜碱性细胞

D.单核细胞

102.(C )患畜,组织学变化为血管外周的间隙水肿增宽,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形成明显的“管套”或“套袖”。

A. 黄曲霉毒素中毒

B. 牛霉稻草中毒

C.食盐中毒

D.亚硝酸盐中毒

103.针对猪食盐中毒,临床上建议给予(C )处理较好。

A.大量灌水

B. 芒硝泻下,同时补以高糖

C.溴化钾镇静,配合利尿剂

D.氯丙嗪镇静,5%葡萄糖静脉注射

104.食盐是动物的必需营养成分,一般不产生毒性,但猪、鸡等则易产生中毒,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食入盐过量,另一方面是因为(D )。

A.品种不同

B.易吸收盐

C.难排泄盐

D.不能自由饮到水

问答题

1. 营养代谢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要点:

①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②营养物质摄入过剩

③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障碍

④营养物质需要增加

⑤饲料中存在抗营养物质

2. 动物营养代谢病的临床特点?

答:要点:

①群发性和地方流行性

②发病与生理阶段和生产性能有关

③病程较长,发病缓慢

④缺乏特征症状

⑤无传染性

⑥某些代谢疾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3. 仔猪低血糖症是怎样发生的?

答:在下列情况下会发生低血糖症:

①母猪泌乳不足

②母猪产仔过多,乳头不足而使部分弱小仔猪吮乳不足

③母猪分娩用产床的低栏杆放置不当,阻碍仔猪接近乳头,也会导致仔猪乳汁摄入不足

④仔猪饥饿是直接原因

⑤猪舍潮湿阴冷

⑥另:可能与胰岛素分泌过多,肝脏疾病所致的肝糖原贮藏不足等有关。

4. 佝偻病和骨软病的概念,并试比较佝偻病和骨软病有何异同?

答:要点:

佝偻病:幼龄动物维生素D缺乏及钙、磷代谢障碍所致的以消化紊乱、异嗜癖、跛行及骨骼变形为特征的疾病。

骨软病:成年动物软骨内骨化完成后由于钙磷代谢紊乱而发生的以骨质脱钙、骨质疏松和骨骼变形为特征的一种骨营养不良。

相同之处:

①同属钙磷代谢紊乱性疾病。

②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亦有相似之处:表现为跛行、消化紊乱,出现异嗜癖及骨骼系统的变形现象,负重能力降低;骨质密度降低。

③治疗时均应注意纠正日粮中的钙磷比。

不同之处:

①佝偻病主要发生在幼龄动物,发生在骨化作用完成之前;骨软病以成年动物为主,发生在骨化作用完成以后。

②佝偻病主要因VD缺乏;骨软病主要是P缺乏。

③佝偻病出现肋软骨与骨交界处的串珠状膨大;骨软病易发生骨折。

5. 体内VD可以制造吗?它在体内是怎样转为更加有活性的形式的?

答:不可以

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及植物中的麦角固醇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分别转化为维生素D3和维生素D2,此时活性极低,进一步在肝、肾中羟化酶的作用下,最终转变为有活性的维生素D,发挥其生物学活性。

6. 试述动物缺乏硒和维生素E的表现形式?

答:要点:

牛:营养性肌营养不良,胎衣滞留

马:营养性肌营养不良,肌红蛋白尿,幼驹腹泻

羊:营养性肌营养不良,硒应答性疾病

猪:营养性肌营养不良,肝营养不良,桑葚心,渗出性素质,贫血

禽:营养性肌营养不良,肌胃变性,渗出性素质,脑软化,胰腺纤维化

7. 硒和维生素E在抗氧化和保护膜结构完整方面是怎样互相配合的?

答:要点:

①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构成成分

②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可将过氧化物还原为醇和水

③维生素E可拮抗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

④两者在体内均起抗氧化作用。

8. 动物硒-维生素E缺乏综合征的预防措施。

答:要点:

①饲草料调换;

②母畜怀孕期补硒;

③土壤改良:14~28gSe/英亩;

④植物叶面喷洒硒肥:按3.5g/亩的剂量,可提高玉米硒含量18倍;

⑤硒缓释丸;

⑥饲料中添加硒;

⑦舔剂或加入食盐中制成舔砖或补充添加剂。

9. 维生素A在动物体内主要的生理功能?

答:要点:

①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性。

②促进粘多糖和结缔组织的形成。

③促进生长。

④维持繁殖机能。

10. 维生素A缺乏症的常见发病原因有哪些?

答:要点:

①原发性缺乏:A.舍饲动物长期饲喂含胡萝卜素低的饲草料;B.饲料加工、贮存不当造成胡萝卜素破坏;

C.机体对维生素A需要量增加。

②继发性缺乏:A.摄入减少;B.应激和疾病;C.饲料中含干扰因子(抗营养因子)

11. 引起动物异嗜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答:要点:

原因很复杂,既有管理上的问题,又有营养物质缺乏的因素:

①矿物元素缺乏或不足:Na、Cu、Co、Mn、Ca、Fe、S等

②某些维生素缺乏或不足:尤其是B簇维生素(是体内许多酶与辅酶的组成成分,缺乏时可导致体内代谢紊乱)。

③某些蛋白质和氨基酸缺乏或不足:特别是含硫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

④饲养管理因素:如饲料单一;成年母鸡产蛋箱太少,太简陋或光线太强;鸡群密度过大,夜晚灯光太强等。

12. 如何防治食盐中毒?

答:要点:

预防:

①适量添加食盐,拌匀:畜禽日粮中应添加占总量0.5%的食盐,或以0.3-0.5g/kg体重补饲食盐,以防因盐饥饿引起对食盐的敏感性升高;

②限饲盐分高的饲料,严格控制用量:限用咸菜水等含盐份较高的饲料喂猪;

③同时供给充足的饮水。

治疗:没有好的办法。

①立即停喂食盐。未出现神经症状少量多次新鲜饮水;出现神经症状严格限制饮水。

②恢复阳离子平衡: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静脉注射;

③对症治疗:强心利尿,降低颅内压(山梨醇、甘露醇),解痉镇静等。

《动物营养学》题库

《动物营养学》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动物体组织中不含有得化学成分就是。 A、粗纤维 B、蛋白质 C、维生素 D、糖 2.通常饲料蛋白质得平均含氮量为%。 A、10 B、16 C、20 D、30 3.消极影响单胃动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得为。 A、钙 B、脂肪 C、淀粉 D、纤维素 4.使用禾谷类及其它植物性饲料配制家禽饲料时,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A、赖氨酸 B、蛋氨酸 C、色氨酸 D、苏氨酸 5.使用玉米、豆粕等植物性饲料配制猪日粮时,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A、赖氨酸 B、蛋氨酸 C、色氨酸 D、苏氨酸 6.评定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品质及蛋白质需要量得核心指标就是。 A、蛋白质生物学价值 B、蛋白质净利用率 C、蛋白质降解率 D、蛋白质消化率 7.动物所需要能量得主要来源就是。 A、碳水化合物 B、蛋白质 C、脂肪 D、矿物质 8.参加动物造血机能得微量元素就是。 A、铜 B、铁与钴 C、钴与铜 D、铁, 铜, 钴 9.吡哆醇属于。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6 D、烟酸 10.氨基酸之间具有拮抗作用得就是。 A、赖氨酸与蛋氨酸 B、赖氨酸与精氨酸 C、蛋氨酸与胱氨酸 D、苯丙氨酸与酪氨酸 11.维生素D有V D2与V D3两种,家禽日粮中选用。 A、V D2 B、V D3 C、均可 D、V D2 + V D3 12.雏鸡患多发性神经炎,就是由于日粮中缺乏维生素()引起得。 A、V B2 B、V B12 C、V B1 D、V E 13.下列哪个元素属于微量元素。 A、钙 B、磷 C、镁 D、硒 14.为避免畜禽贫血,日粮中应添加。 A、硫酸锌 B、硫酸亚铁 C、硫酸钙C、硫酸铁 15.与维生素E具有协同作用,共同保护动物体细胞膜系统得微量元素就是。

畜牧兽医专业自考复习要点-02795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判断题答案 1. (√)动物营养代谢病是新陈代谢障碍病和营养缺乏病的总称。 2. (√)动物营养代谢病造成的主要经济损失是生长发育受阻和生产性能下降。 3. (×)奶牛酮病在临床上主要是糖供给不足,脂肪大量分解所致,临床表现神经型和呼吸型两种。 4. (×)胆碱、含硫氨基酸缺乏是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原因。 5. (√)生物素缺乏是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原因。 6. (√)佝偻病是幼畜和幼禽的钙磷代谢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成骨细胞钙化不足。 7. (×)佝偻病是一种骨营养不良性疾病,常在成年动物软骨内骨化作用完成后发生。 8. (×)饲料中临床推荐的合理的钙与磷供给比例一般为1:2。 9. (√)骨软病是一种骨营养不良性疾病,常在成年动物软骨内骨化完成后发生。 10.(×)微量元素是指动物体内含量不足百分之一的元素,在体内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11.(√)硒-维生素E缺乏在牛上可引起营养性肌营养不良和胎衣滞留。 12.(√)猪的桑葚心是由于硒-维生素E缺乏引起的。 13.(×)肝营养不良和桑葚心是羊硒-维生素E缺乏最常见的形式。 14.(√)雏鸡渗出性素质是由于饲料中缺乏硒和维生素E引起的。 15.(×)羔羊摆腰病是因为硒缺乏所引起的疾病。 16.(√)铜缺乏症的患畜,临床上表现以贫血、腹泻、运动失调和被毛褪色为特征症状。

17.(√)动物体内维生素A及胡萝卜素不足或缺乏可导致以上皮角化、夜盲和繁殖机能障碍为特征的维生素A缺乏症。 18..(×)猪食盐中毒表现明显的神经症状,主要是大脑血管周围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形成所谓的“袖套”现象。 19..(×)食盐中毒本质上是由Cl- 引起的中毒。 填空题答案 1. 营养代谢病是新陈代谢障碍病和营养缺乏病的总称。 2. 奶牛酮病的临床特征是:酮血、酮尿、酮乳和低血糖。 3. 酮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糖供给不足。 4. 家禽痛风是在饲喂含大量核蛋白和嘌呤碱饲料而同时伴有肾脏损伤时发生的。 5. 禽痛风的临床表现有两种类型:内脏型和关节型。 6. 禽痛风的实验室诊断依据是血液中尿酸盐水平升高。 7. 胆碱和含硫氨基酸缺乏是引起禽脂肪肝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8. 维生素D又名钙化醇。 9. 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当,是造成家畜发生钙、磷代谢紊乱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临床推荐的合理的钙与磷供给比例一般为2:1 。 10. 动物钙磷和维生素D代谢紊乱在成年动物发生骨软症。 11. 动物钙磷和维生素D代谢紊乱在幼龄动物发生佝偻病。 12. 佝偻病是幼龄动物维生素D缺乏或钙、磷代谢障碍所致的以消化紊乱、

动物营养_试题及答案

《动物营养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15分,每空1分) 1.在饲料能量营养价值体系中,鸡的营养需要多采用( C )体系表示。 A.总能 B.消化能 C.代谢能 D.净能 2.含硫氨基酸包括蛋氨酸,胱氨酸和(D)。 A.赖氨酸 B.硫胺素 C.色氨酸 D.半胱氨酸。 3.自然界中维生素K的主要拮抗物为( B )。 A.硫胺素 B.双香豆素 C.凝集素 D.棉酚 4.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减去粪能的差值称为(A)。 A.消化能 B.代谢能 C.气体能 D.生产净能 5.当反刍动物饲粮中粗饲料比例比较高时,瘤胃液中哪一种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相对较高(A)。 A.乙酸 B.丙酸 C.丁酸 D.戊酸 6.必需矿物元素按动物体内含量和需要两不同分成常量矿物元素和微量矿物元素两大类,常量矿物元素一般指在动物体内含量高于(C)的元素。 A.1% B.0.1% C.0.01% D.0.001% 7.哪种氨基酸易与赖氨酸发生拮抗(B)。 A.胱氨酸 B.精氨酸 C.蛋氨酸 D.苏氨酸 8.寡糖是由( D )个糖单位通过糖苷键组成的一类糖。De A.10个以上 B.2个以上 C.50个以下 D.2-10个 9.下列哪种脂肪酸为必需脂肪酸( B )? A.油酸 B.亚麻酸 C.EPA D.DHA 10.使用禾谷类及其它植物性饲料配制猪饲料时,(B)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A.蛋氨酸 B.赖氨酸 C.色氨酸 D.苏氨酸 11.鸡体内缺硒的主要表现为( D )。 A.贫血 B.佝偻病 C.夜盲症 D.渗出性素质 12.动物体内通过一碳单位的转移而参与嘌呤、嘧啶和某些氨基酸的代谢,哪一种维生素在一碳单位的转移过程中必不可少( A )。 A.叶酸 B.泛酸 C.生物素 D.胆碱 13.哪种营养素缺乏后容易导致坏血病?D A.维生素A B.维生素E C.维生素B1 D.维生素C 14.瘤胃微生物包含细菌、真菌和( D )。 A.乳酸杆菌 B.双歧杆菌 C.芽孢杆菌 D.纤毛虫 15.在饲料能量营养价值体系中,世界各国的猪营养需要多采用( B )体系表示。 A.总能 B.消化能 C.代谢能 D.净能 二、填空题(30分,每空2分) 1.维生素A有三种衍生物(视黄醛视黄酸视黄醇) 2.(双香豆素)是自然界中维生素K的主要拮抗物。 3.水的来源有(饮水饲料水代谢水) 4.按照概略养分分析方案中酸-碱处理法测定粗纤维,造成测定结果低于实际含量的原因是:相当数量的(半纤维素)溶解于酸溶液中,相当数量的(木质素)溶解于碱溶液中。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及经典期末试题和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绪论 ★1、名词解释: 养分(营养物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具有类似化学性质的物质统称为营养物质(nutrients),亦称为养分或营养素。 营养:是动物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产品的全部过程。 营养学: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通过这一过程的研究,可以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饲料: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可称为饲料 饲料的营养价值;饲料或养分完成一定营养或营养生理功能的能力大小。 ★ 2、试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答:总体目标:通过研究,揭示养分利用的定性定量规律,形成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动物产品的高效生产、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的长期维护的动物营养科学指南,使动物生产在土壤----植物----动物 ----- 人食物链中与其他要素协调发展,为维持食物链的高效运转发挥积极作用。 任务:(1)确定必需营养素、研究其理化特性和营养生理作用;(2)研究必需营养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调节机制;(3)研究营养摄入与动物健康、动物体内外环境间的关系;(4)研究提高动物对饲料利用率的原理与方法;(5)制定动物的适宜养分需要量;(6)探索或改进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新方法或新手段(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营养需要量)。 ★3、简述动物营养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答:(1)保障动物健康(2)提高生产水平与 50 年前比较,现代动物的生产水平提高了 80-200%。其中,营养的贡献率占 50-70%。(3)改善产品质量(4)降低生产成本动物生产的总成本中,饲料成本占 50-80% (5)保护生态环境 ★4 学习动物营养学的意义 答:(1)研究养分的摄入与动物健康和高效生产的定性定量规律,可为动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维持动物生产的高效进行。(2)有助于揭示动物生命活动的本质、动物与人及环境的互作关系,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3)研究饲料的营养本质以及降低饲料投入和成本的方法,使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保持持续发展。(4)研究营养物质利用的过程和饲料加工、饲喂、环境等对饲料利用的影响,为饲料加工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5、生产中与动物营养有关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答:(1)提高动物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2)调控养分的摄入和排泄量,影响环境质量; (3)保障动物产品对人类的食用安全。1)缺乏动物组织代谢和生长的细胞调节和分子调节过程的基本知识。2)缺乏对动物与其消化道微生物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了解。3).对营养与遗传、营养与健康、营养与环境及动物福利、营养与产品品质等关系的研究十分薄弱。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时,动物营养需要的含义及需要量有何变化,目前知之极少。4.)动物达到最佳生产性能时的采食量及其调控机制与措施了解不足。5)效迅速地检测饲料中养分和抗营养因子的含量以及评定养分的生物利用率的技术尚不完善。6).饲料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各类副产物合成动物的必需养分或其前体物的研究十分有限。7).缺乏准确、客观评定动物福利要求的理论和技术。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要求:1.了解动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2.了解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比较;3.掌握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 1.名词解释: CP(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所有含氮化合物的总称。CP%=N%×6.25 粗灰分(C A):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灼烧后的残渣中含有泥沙,故为粗灰分 EE(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的物质,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CF(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A D F(酸性洗涤纤维) N D F(中性洗涤纤维) ★2.简述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法对饲料养分如何分类、测定各种养分含量的基本原理。 ★3.简述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概况性强.简单使用。尽管分析中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粗纤维分析尚待改进,目前世界各国仍在使用. ★4.简述养分的一般营养生理功能。 (1)机体或动物产品的构成物质(蛋白质、矿物质、水分、脂肪)---部件(2)动物生产的能源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 动力(3)动物生产的调节物质(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添加剂)---- 控制系统 ★5.比较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异同? 答1:元素组成的比较1)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量差异大;(植物体化学成分含量受生长期、地区、气候影响较大,动物体则相对稳定。)2)元素含量规律 有机元素:均以氧最多、碳氢次之,其它少无机元素:植物含钾高,含钠低动物含钠高,含钾低动物含钙、磷高于植物 3) 元素含量的变异情况 (动物的元素含量变异小,植物的变异大。)化 2 化合物组成的比较 1).水分一般情况下,动物体与饲料植物中都以水分含量最高,但植物变异大,动物变异小。 【(1)植物体水分变异范围很大,可多到 95%,少到 5%;植物整体水分含量随植物从幼龄至成熟,逐渐减少。 (2)动物体水分含量比较恒定,约占体重的 60~70%,一般幼龄动物体内含水多,如初生犊牛含水 75%~80%,成年动物含水较少,相对稳定,如成年牛体内 含水仅 40%~60%。越肥的动物,体内含水量越少,动物体内水分和脂肪的消长关系十分明显。 3)动植物体组织、部位不同含水量不同。 (4)植物的栽培条件、气候、收获期等影响含水量,动物的年龄、营养水平、饲料组成、健康状况也影响体内含水量。】 2).碳水化合物是植物干物质中的主要组成成分,既是植物的结构物质,又是植物的贮备物质。动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为糖元和葡萄糖,且含量极少, 通常在 1%以下。 【(1)植物干物质中主要为碳水化合物,占其干物质重量的 3/4 以上。 (2)动物体内完全不含有淀粉和粗纤维等这一类物质。 (3)碳水化合物是动物日粮的主要成分,其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也有其他特殊作用。】

2795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

2795 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是研究动物非传染性群发病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随着畜牧业生产向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已成为危害动物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在动物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传染性疾病,因为这些病也时常以群发的形式出现,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直接影响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本课程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早期诊断、预测预报和防治措施。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包括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两部分。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能够将教材上学到的基本理论用于临床实践,解决畜牧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务必使学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随着畜牧业结构的调整,疾病发生的新特点,特别是要清楚地认识到非传染性群发性疾病的特异性诊断和亚临床疾病的监测、预报已成为现代畜牧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内容涉及其它课程较多,先修课程包括动物生物化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解剖学、兽医药理及毒理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动物营养学基础等;后续课程主要是兽医临床实践。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动物营养代谢病概述 1.动物营养代谢病的概念与特点 2.动物营养代谢病的病因 3.动物营养代谢病的诊断 4.动物营养代谢病的防治

5.动物营养代谢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动物中毒病概述 1.与中毒病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 2.动物中毒病的常见原因 3.动物中毒病的诊断与防控 4.动物中毒病防治研究概况 (二)学习要求 了解和掌握动物营养代谢病的概念、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治原则;毒物与中毒的概念、中毒病的特点、毒物的代谢及作用方式、中毒病的诊断和防治。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认识我国目前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的防控现状,增加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和紧迫感。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了解:动物营养代谢病防治的研究进展;动物中毒病防治研究概况。 2、掌握:动物营养代谢病的病因、诊断及防治;动物中毒病的常见原因及诊断。 3、重点掌握:动物营养代谢病的概念与特点;毒物与中毒的概念;动物中毒病的防治原则。 第一章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性疾病 (一)课程内容 介绍新生仔猪低血糖症;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病;犬、猫糖尿病;奶牛酮病;禽脂肪肝综合征;肉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黄脂病;犬猫脂肪肝综合征;羊妊娠毒血症;肥胖母牛综合征;禽痛风;营养性衰竭症等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防治。 (二)学习要求 在复习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新生仔猪低血糖症;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病;奶牛酮病;禽脂肪肝综合征;肉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黄脂病;禽痛风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防治。学习重点应侧重于基本概念、发病机理的理解。

动物营养学模拟考试题答案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营养学模拟考试题答案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 1.(甘露寡糖或甘露低聚糖)、(低聚果糖或果寡糖)、(寡葡萄糖)(寡木糖) (寡乳糖)(壳寡糖)。任选其中三个都给分。 2. 引起动物贫血症的原因,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铁、钴或铜任选其中两个都 给分)等和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K、维生素C;任选其中两个都给分)等;引起动物白肌病是因为动物缺乏微量元素(硒)或维生素(E);鸡发生渗出性素质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E)或微量元素(硒);与家禽产软壳蛋有关的维生素是(维生素D); 3. 食盐缺乏的典型缺乏症包括(厌食、异食癖、咬尾、神经症状,任选其中两 个都给分),反刍动物镁缺乏产生(草痉挛或肌肉抽搐)。 4.理想蛋白质中把(赖氨酸)作为基准氨基酸,其相对需要量定为(100),其他 氨基酸表示为(相当于赖氨酸的百分数)。 5. 能产生氨基酸拮抗的氨基酸有:赖氨酸与(精氨酸);亮氨酸与(异亮氨酸或 缬氨酸);苏氨酸与(丝氨酸)。 7. 缺(铜),毛弯曲减少。缺乏(含硫氨基酸或蛋氨酸或胱氨酸或硫)或(锌或碘或钴或铜),毛易脱落、断裂和强度下降。 8. 水的来源有(饮水)、(饲料水)、(代谢水),水的流失途径是(粪、尿)、(呼 吸与蒸发)、(动物产品)。 二、名词解释(30分,每个3分) 1. 动物营养:是指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理变化过程的总称。 2. 真消化率:在计算消化率时扣除粪便中的内源部分,所得出的消化率为饲料中某种营养素的真实消化率,计算公式如下: 饲料中某营养食入饲料中某营养素-(粪中某营养素-消化道内源某营养素) 素真消化率(%) = ─────────────────────────×100 食入饲料中某营养素

02795 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

高纲0977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2795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 扬州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是研究动物非传染性群发病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随着畜牧业生产向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已成为危害动物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在动物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传染性疾病,因为这些病也时常以群发的形式出现,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直接影响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本课程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早期诊断、预测预报和防治措施。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包括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两部分。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能够将教材上学到的基本理论用于临床实践,解决畜牧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务必使学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随着畜牧业结构的调整,疾病发生的新特点,特别是要清楚地认识到非传染性群发性疾病的特异性诊断和亚临床疾病的监测、预报已成为现代畜牧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内容涉及其它课程较多,先修课程包括动物生物化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解剖学、兽医药理及毒理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动物营养学基础等;后续课程主要是兽医临床实践。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动物营养代谢病概述 1.动物营养代谢病的概念与特点 2.动物营养代谢病的病因 3.动物营养代谢病的诊断 4.动物营养代谢病的防治 5.动物营养代谢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动物营养试题及答案

《动物营养学》 一、名词 1、必需脂肪酸:凡是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粮供给,或者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 蛋白质的周转代谢:机体蛋白质是一个动态平衡体系,在合成机体组织新的蛋白质的同时,老组织的蛋白质也在kj不断更新,被更新的组织蛋白降解为氨基酸,而又重新用于合成组织蛋白质的过程称为~。 3、美拉德反应:还原性糖与蛋io白质之间发生的缩合反应,产生动物自身分泌的消化酶不能降解的氨基-糖复合物,影响氨基酸的吸收利用,降低饲料营养价值。这一反应称为~。 4、瘤胃的氮素循环:瘤胃液中ioi多余的氨会被瘤胃壁吸收,经血液运输到肝脏,并在肝中转变成尿素,生成的尿素一部分可经唾液和血液返回瘤胃,这种氨和尿素的生成和不断循环,称为瘤胃中的氮素循环。 5、饲养标准:根据大量饲opij养实验结果和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称为~ 二、填空题(20×1`) 1、营养物质的利用先经过o消化才能吸收,不同消化器官消化方式不同,有些器官存在几种消化方式,口腔的消化包括物理消化,化学消化;小肠的消化属化学消化;马结肠的消化属微生物消化。

2、饲料中含有很多抗营养因子影响动物对营养的利用,花生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为抗胰蛋白酶,棉粕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为棉 酚。 3、支链氨基酸在母猪中的营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支链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3种; 4、酮病是指高产奶牛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时,导致脂肪氧化产生过多酮体过多引起的疾病,酮体包括:丙酮,β-羟丁酸,乙酰乙酸,3种物质。 5、与造血有关的微量lk元素包括铁,铜,钴。 6、饲料添加剂中有很多pp;非营养性添加剂具有促进动物饲料利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功能,请列举5类具有促生长作用的无食品安全问题的非营养性添加剂,酶制剂,益生素,寡糖,酸化剂,大蒜素; 三、单项选择题(20×1`) 1、维生素A是动物必不io可少的一种维生素,植物体内不含有维生素A,但含有维生素A的先体物(C)。 A. 胆钙化醇 B.生育酚 C. 胡萝卜素 D.甲萘醌 2、使用禾谷类及其它植物性饲料配制家禽饲料时,(A)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A.蛋氨酸 B.赖氨酸 C.色氨酸 D.苏氨酸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 饲料: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凡是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养分: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总水分:饲料样品在烘箱中100-105 ℃烘干至恒重,失去的游离水和结合水质量总和。烘干后的剩余物叫全干(绝干)物质。 初水分:饲料等样品在烘箱中60-70℃烘干至恒重,失去的初水。烘干后的剩余物在空气中平分可制得风干样品。 粗蛋白CP: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粗纤维CF: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常规分析法是在强制条件(1.25%酸、1.25%碱、乙醇、高温)下测定。 粗灰分Ash: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粗脂肪EE: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产品,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中性洗涤纤维NDF: 酸性洗涤纤维ADF: 无氮浸出物NFE:NFE%=100%-(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 一、叙述题:动植物体在化学成分上有何不同? 1)水分:动植物水分含量最高,植物变异大于动物; 2)碳水化合物:植物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动物无;植物能量储备为淀粉,含量高;动物体碳水化合物少(<1%),主要是糖原和少量葡萄糖; 3)蛋白质:植物除含真蛋白外,含有较多的氨化物;动物主要是真蛋白及少量游离AA,无其他氨化物;动物蛋白质含量高, 变异小,品质也优于植物; 4)脂类:植物除含真脂肪外,还有其他脂溶性物质,如脂肪酸、色素蜡质;动物主要是真脂肪\脂肪酸及脂溶性V;动物脂肪含量高于除油料作物外的植物。 二、饲料概略养分分析的过程及主要成分? (一)水分:饲料除去水分后的剩余物质称干物质。干物质有风干物质和全干物质之分。样品在60-65℃下烘至恒重,其干物质称风干物质;样品在100-105℃下烘至恒重,其干物质称全干物质。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均集中于干物质中,所以干物质是动物营养的主要来源。 (二)粗灰分: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三)粗蛋白质:是饲料有机物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分析上=N×6·25,凯氏定氮法 (四)粗脂肪: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产品,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五)粗纤维:常规分析法是在强制条件(1.25%酸、1.25%碱、乙醇、高温)下测定。 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多缩聚糖等,它是影响饲料利用率的重要限制因素。(六)无氮浸出物:无氮浸出物(%)=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 第二章碳水化合物 可溶性非淀粉多糖:非淀粉多糖(NSP)是植物组织中出淀粉外所有多聚糖的总称,非淀粉多糖可分为不溶性非淀粉多糖和可溶性非淀粉多糖,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果胶和抗性淀粉(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甘露聚糖、葡糖甘露聚糖等)组成。其部分

动物营养学试卷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哪一种维生素与硒元素在动物体内有协同抗氧化作用() A. 烟酸 B. 维生素A C. 维生素E D. 叶酸 2. 一般情况下,正常成年猪、鸡饲料中不需要补充() A. B族维生素 B. 维生素A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3. ()能较好地利用粗纤维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 A. 成年鸡 B. 成年牛 C. 雏鸡 D. 犊牛 4. 下列哪种饲料不是蛋白质饲料() A. 羽毛粉 B. 大豆 C. 大麦 D. 棉仁粕 5. 维生素K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 参与氨基酸、蛋白质代谢 B. 调节钙、磷代谢 C. 作为动物体内的抗氧化剂,防止体内易氧化物的氧化,保护生物膜的完整性 D. 促进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的合成与激活,参与凝血过程 6. 高梁籽实中的抗营养因子是() A. 硫葡萄糖甙 B. 单宁 C.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D. 游离棉酚 7. 在饲养试验方法中,分期试验法应注意() A. 试验期尽可能短,不可拉得太长 B. 试验期可以在动物生理的任何一段时间内进行 C. 适用范围较广(即包括幼龄、成年、老年动物等)

D. 试验期的影响可以不考虑 8. 当日粮中缺乏钙磷时() A. 幼龄动物出现骨松症 B. 成年动物发生佝偻病 C. 幼龄动物出现骨软化症 D. 实际生产中对成年动物发生的骨松症和骨软化症是没有严格区别的 9. 动物维持能量需要() A. 用来进行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逍遥运动及体温调节的能量需要 B. 低于基础代谢的需要 C. 是基础代谢的一部分,需要加上逍遥运动及体温调节的能量需要 D. 即是进行基础代谢的需要 10. 限制性氨基酸() A. 可能是必须氨基酸 B. 不一定是必需氨基酸 C. 必须是必需氨基酸 D. 也可能是非必须氨基酸 11. ()微量元素不足,猪常出现口腔粘膜增生,食欲下降,皮肤角化不全等症状。 A. 铜 B. 锌 C. 碘 D. 锰 12. 下列对青绿饲料营养特点的描述中,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 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丰富,品质好 B. 干物质中钙含量丰富,钙磷比例适宜 C.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 D. 含水量高,有效能含量低

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

名词解释答案 1.奶牛酮症:是由于奶牛体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性疾病。。 2.禽痛风:是指禽血液中尿酸盐大量蓄积,不能被迅速排出体外,形成高尿酸血症,进而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关节软骨、软骨周围及胸腹腔、各种脏器表面和其它间质组织上的一种代病。临床上以运动迟缓、关节肿大、跛行、厌食、衰弱及腹泻为特征。 3.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又称脂肝病,由于体脂肪代发生障碍,多量脂肪蓄积于肝脏,腹腔及皮下脂肪组织引起肝脏发生脂肪病变。 5.肉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肉用仔鸡发生的一种以肝、肾肿胀,肝苍白、肾呈各种色变,表现嗜睡、麻痹和突然死亡为特征的疾病。 6.佝偻病:幼龄动物维生素D缺乏及钙、磷代障碍所致的以消化紊乱、异嗜癖、跛行及骨骼变形为特征的疾病。 7.骨软病:成年动物软骨骨化完成后由于钙磷代紊乱而发生的以骨质脱钙、骨质疏松和骨骼变形为特征的一种骨营养不良。 8.营养性肌营养不良:由于硒-维生素E缺乏,幼畜发生的一种以骨骼肌、心肌纤维及肝组织等发生变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10.渗出性素质:雏禽由于饲料中缺乏硒和维生素E而引起的以胸部、腹部、翅下及大腿侧皮下发生水肿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11.铜缺乏症:是动物体铜含量不足所致的以贫血、腹泻、运动失调和被毛褪色为特征的一种营养代性疾病。 12.铁缺乏症:由于饲草料中铁含量不足或机体铁摄入量减少,引起动物以贫血

和生长受阻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营养代性疾病。 13.锰缺乏症:是动物体锰含量不足引起的以生长缓慢、骨骼发育异常和繁殖机能障碍为特征的营养代性疾病。 14.维生素A缺乏症:由于动物体维生素A及胡萝卜素不足或缺乏所致的以上皮角化、夜盲和繁殖机能障碍为特征的营养代性疾病。 15.维生素B1缺乏症:由于体硫胺素缺乏或不足所引起的一种以神经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营养代病。 16.维生素B2缺乏症:由于动物体维生素B2不足或缺乏所致的以生长缓慢、皮炎、肢麻痹(禽)、胃肠道及眼损伤为主要特征的营养代性疾病。 17.酮病,反刍动物体物质代和能量生成障碍而发生的以酮血、酮尿、酮乳和低血糖为特征的代性疾病。 18.肉鸡腹水综合征:是危害快速生长的幼龄肉鸡,以浆液性液体过多的积累在腹腔,右心扩肥大,肺部淤血水肿和肝脏病变为特征的非传染性疾病。 23.毒物:任何物质(固、液、气体)进入动物机体,干扰和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导致暂时或持久的病理过程,甚至危害生命者,都应该称为毒物。 24.中毒:是由毒物引起的疾病之总称。 25.饱潲病:猪亚硝酸盐中毒常在饱食后不久发生,并迅速窒息死亡,故又称“饱潲病”。以黏膜发绀、呼吸困难为临床特征。 27.氢氰酸中毒:家畜采食富含氰苷配糖体的青饲料植物,在体水解生成氢氰酸,引起以呼吸困难、震颤、惊厥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 28.棉籽饼中毒:畜禽因长期、大量吃棉籽、棉籽饼,发生一种以胃肠炎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 1. NPN的利用原理及合理利用措施 答:NPN的利用原理 常用NPN有尿素、双缩脲和各种铵盐。以尿素为例。 脲酶 尿素NH3+CO2 C·H2O VFA+酮酸(碳架) 真胃和小肠游离AA 吸收动物体蛋白或产品蛋白 尿素被水解的速度很快,进入瘤胃后2h内可被微生物脲酶完全水解。100g瘤胃内容物能在1小时内把100mg尿素转化为NH3,产生的NH3超过细菌利用能力时即可出现NH3中毒,如NH3达出现中毒,20ppm运动失调,500ppm死亡。 NPN利用方式:(1)用NPN直接补饲;(2)处理粗饲料;(3)生产各种补充料或营养性添加物。 2. 什么叫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及非必需氨基酸?猪禽有哪些必需氨基酸? 答:必需氨基酸是: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求,必须由饲料提供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节省或替代部分氨基酸的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是指:可不由饲料提供,动物体内能够完全满足的氨基酸,并不是指动物在生长和维持生命的过程中不需要这些氨基酸。猪需要: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胱氨酸、精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鸡需要: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胱氨酸、精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甘氨酸和酪氨酸。 3. 什么叫限制性氨基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蛋白质营养中有何意义?猪、禽和反刍动物饲料最常见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各是什么? 答:限制性AA:是指饲料或饲料中不能满足动物需要的那些必须氨基酸,她们的短缺饲料或饲料中其他氨基酸的利用,从而降低了整个饲料或饲料蛋白质的营养成分。通常蒋饲料中缺少的氨基酸叫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和蛋氨酸分别是猪和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5.比较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脂肪类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异同 答:单胃动物的消化吸收:主要消化部位在小肠,由胰粘酶和胆盐作用,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或甘油一酯。消化产物在空场吸收,在粘膜上皮内合成甘油三脂,与磷脂、固醇一起与特定蛋白结合,形成乳糜微粒和VLFP,通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反刍动物的消化吸收:瘤胃微生物分解脂肪产生甘油和脂肪酸,甘油部分被微生物分解产生VFA(挥发性脂肪酸),脂肪酸部分中的不饱和FA被氧化成饱和的FA。进入十二指肠的脂类包括吸附在饲料表面上的饱和FA和微生物脂,在胰脂酶和胆汁下水解。 6.比较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原理的异同 答:都是在小肠被消化吸收的。不同点是:单胃动物在胃内被胃蛋白酶水解为蛋白胨,在小肠内胰蛋白酶进一步被水解为氨基酸后被吸收。反刍动物因为瘤胃中有大量微生物,首先在瘤胃内被微生物吸收一部分,在真胃里被蛋白酶水解,在小肠内,被最终水解为氨基酸吸收。反刍动物消化吸收的蛋白质不止有食物里,还有瘤胃生物的菌体蛋白。单胃动物只有食物里的蛋白质。 7.水在动物体内的作用 答:1.构成细胞组织 2.参与物质代谢 3.促进生化反应 4.维持体液平衡 5.调节机体温度 6.润滑器官、减缓摩擦 8.孕期合成代谢的含义与生物学意义 答:孕期合成代谢:在同等营养水平下,妊娠比空怀母猪具有更强的沉积营养物质的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孕期合成代谢”。生物学意义:妊娠期间,由于胎儿在生长发育和母体变

动物营养学试题

第一章动物营养学基本原理 一,名词解释 1,营养2,消化微生物消化3,吸收, 4,胃蛋白酶5,胰液6,胃酸, 7,必需氨基酸8,基础性胃液分泌, 二,选择题 1.下列不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是 A.口腔B.食管C.胃D.小肠 2.下列不是胃液成份的是 A.蛋白酶B.盐酸C.内因子D.淀粉酶 3.胃液分泌调节过程中,胃蛋白酶分泌量最大的时期是 A.头期B.胃期C.肠期D.无法确定 4.关于盐酸生理作用的错误叙述是 A.激活胃蛋白酶原B.杀菌C.促进小肠对钙和铁的吸收 C.促进维生素B12 的吸收 5.体内最重要的消化器官是 A.胃B.胰腺C.小肠D.大肠 6.水份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胃B.小肠C.大肠D.上述都不是 7.蛋白质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A.氨基酸B.二肽C.三肽D.小分子多肽 8.蛋白质的重要性在于它是 A.功能性物质B.能源物质C.机体结构物质D.其它物质无法取代 9.最有效的能源物质是 A.蛋白质B.淀粉C.脂肪D.维生素 10.维生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组成机体结构B.能源物质C.促进特定生理生化反应D.以上都不是 三,填空题 1,胃液中的主要成份是和,它们直接参与过程。 2,胃蛋白酶作用的最适 pH 为,它主要由胃中的维持。 3,胃粘液能阻止胃中的向胃壁运动,并能中和胃的,保护胃粘膜本身不被消化。 4,胃液的分泌可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其中头期胃液分泌主要是由引起,胃期胃液分泌主要 由引起,肠期胃液分泌主要由引起。 5,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有、和。 6,胰液的主要成份有、和。 7,除了胰腺产生的消化液外,肠也能产生各种,它们的作用是将经胃液和胰液消化后的产物最 终分解成。 8,消化蛋白、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酶类分别是:、和。 9,蛋白质最后吸收形式是,脂肪最后被吸收的形式是,碳水化合物最后被吸收的形式是。 10,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称为,它们必需从获取,机体能合成的氨基本称为。

02795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

本科《家畜营养与代谢病学》(课程代码2795)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定义:营养物质代谢过程发生障碍引起的疾病称营养代谢性疾病。其主要包括:营养物质缺乏;三大物质的吸收障碍;中间代谢障碍;排泄障碍;参与代谢调节的物质(矿质、维生素)质和量的改变。 营养代谢疾病的一般原因 1).来源不足:土壤、水和饲料中某种营养物质的不足,或过多,拮抗使另一种营养物质不足。此种现象、集约化养殖场出现较多。 2)吸收障碍:胃肠道炎症、先天性消化酶缺乏(如乳糖酶缺乏→单糖吸收障碍)。 3)消耗过多:妊娠、泌乳、产蛋、产毛、生长发育、慢性消耗性疾病。 4)肝功能障碍:许多代谢物质的代谢中断。 5)调节机能障碍:神经、激素、酶的组成成分(微量元素、维生素)不足。 6)排泄障碍:肾功能障碍。 营养代谢疾病的特征(诊断要点) 1)发病慢:呈渐进性发展,从病因到症状一般需数周、数月,甚至更长。 2)群发、呈地方性发生。 3)临床和病理变化常呈现某种营养物不足的特有症状,体温正常或稍偏低。 4)饲料和动物组织检测,有某种营养物质过低。 5)试验性治疗和血清酶活性降低有诊断意义。 营养代谢病的防治 1)合理搭配饲料,补充所缺乏的营养物质。 2)注重作为饲料的收获、贮藏,防止霉变,合理加工,排除营养物质缺乏原因。 3)配制全价日粮。 第二章糖、脂肪与蛋白质营养紊乱性疾病 奶牛酮病 定义: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 病因 1)瘤胃生成丙酸减少,血糖浓度降低,丙酸是在瘤胃消化过程中产生(乙:丙:丁=70:20:10),糖主要是丙酸通过糖异生途径转化为葡萄糖。 2)产前,产后,采食量降低,前胃消化功能降低,挥发性脂肪酸减少,饲料中碳水化合物供给不足。精料太多,粗纤维不足。 以上均可造成丙酸浓度降低。丙酸需先转化为丙酰COA,在VB12的参与下,转化为琥珀酰COA,然后经糖异生,合成所需要的葡萄糖。 3)缺钴时,VB12合成减少,影响丙酸代谢和糖生成。 4)体内糖消耗过多,过快,造成糖供与消耗不平衡→使血糖降低。 乳牛泌乳高峰期。 发病机理:当血糖浓度降低,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分解加强,产生脂肪酸和甘油,甘油可作为生糖生质转化为葡萄糖以弥补血糖不足,但大量的脂肪酸不仅使血中浓度增高,而且引起肝内脂肪酸的β-氧化加快,所产生的乙酰COA因得不到足够的草酸乙酰,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沿着合成乙酰COA的途径,最终形成大量酮体。 胴体产生后对机体的影响是:1)酸中毒; 2)瘤胃酸度高,M区系改变—→前胃消化不良;3)抑制中枢,造成瘫痪。 主要临床特征 1)消瘦型: 呈顽固性前胃弛缓,消瘦。

动物营养与代谢病复习资料

动物营养与代谢性疾病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D)不是奶牛酮病时实验室检查的主要特征。 A.酮血 B.酮尿 C.酮乳 D.高血糖 2. 下列几种情况中,(D)与酮病的病因关系最密切。 A.维生素A缺乏 B.胆碱缺乏 C.生物素缺乏 D.糖供给不足 3. 下述所列中,(D)是高产奶牛发生酮血、酮尿、酮乳的根本原因。 A.体内酮体增加 B. 犊牛吮乳增加 C.胎儿生长迅速 D.机体本身产糖不足 4. 产生高产奶牛酮病的根本原因是(B)。 A.体内酮体增加 B.机体本身产糖不足 C.胎儿生长迅速 D.犊牛吮乳增加 5.以下()是高产奶牛酮病治疗的首选方案。B A.静脉注射40%硼葡萄糖酸钙 B.静脉注射50%葡萄糖 C.补充维生素B12 D.饲料中添加葡萄糖 6.下列物质不属于酮体的是()C A.乙酰乙酸 B.β-羟丁酸 C.丙酮酸 D.丙酮 7.在酮病治疗中,常用的激素制剂是()。D A.肾上腺素 B.促肾上腺素 C.肾上腺皮质激素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8.临床中,奶牛酮病的治疗方法为()B A.保守疗法 B.替代疗法 C.支持疗法 D.饥饿疗法 9.奶牛肝脏代谢障碍多发的时期是()C A.干奶前期 B.泌乳中期 C.泌乳盛期 D.泌乳末期 10.牛瘤胃中,具有强的生糖作用的物质是()A A.丙酸 B.乙酸 C.戊酸 D.丁酸 11.奶牛发生临床型酮病时,其血酮水平应为()C A. 0.172~1.72mmol/L B. 0.1~1mmol/L C. 1.72~17.2 mmol/L D.1~1.5 mmol/L 12.关于奶牛酮病发生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D A.饲料单一,干草缺乏 B.高产奶牛发病率较高 C.干奶期过肥、缺乏运动 D.饲喂的草料中可溶性糖含量过高、干草饲喂过多 13.奶牛酮病的临床生化特征变化不包括()A A.高血钙 B.高血酮 C.高血脂 D.低血糖 14.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称为脂溶性维生素。B A.维生素B B.维生素K C.维生素C D.维生素H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答案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8分) 1(基础代谢。指健康正常的动物在适温环境条件下,处于空腹、绝对安静及放松状态时,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谢。 2(必需氨基酸。凡是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3(比较屠宰试验。为进一步了解动物机体成分的变化和评定胴体品质、必须屠宰动物,以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故称为比较屠宰实验 4(养分消化率。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料养分的百分率。 5(能量蛋白比。D× M× (Kcal Kj ) / CPg / Kgf××d 6(短期优饲法为配种前的母畜提供提供较高营养水平的饲料以促使排卵,。7(必需脂肪酸。凡是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粮供给,或者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 8(限制性氨基酸(LAA)。是指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由于这些氨基酸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他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利用。比值最低的称第一限制性氨基酸9(营养需要。是指动物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简称“需要”。营养需要量是一个群体平均值,不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险系数 11(饲养试验。在生产条件下,按生物统计对试验设计的要求,选择一定数量符合要求的试验动物,控制非测定因素一致或相似后进行分组饲养。通过测定比较各组获得的结果,借助特定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此结果作出技术判断的整个过程称为动物的科学饲养试验,简称饲养试验。 12(维持需要。维持需要是指动物在维持状态下对能量和其他营养素的需要 13(饲养标准是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

动物营养学考试试题

饲料: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和 利用,并对动物无害无毒的所有物质 营养物质:饲料中能够被动物用以维持 生命,生产产品的化学成分,成为营养物 质 营养:是动物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 事物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 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成分 饲料中营养物质分为哪几类他们的基 本功能 答:1. 水它是具有重要的营养生理功能,在饲料中以游离水,吸附水,结合水形式存在2.碳水化合物它是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由于它的结构和成分有差异,对于动物具有不同的营养价值和抗营养作用 3.脂类作为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能量的贮备存在于动物体内 4.蛋白质她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是非常广泛的和重要的,不能被其他营养物质代替 5.矿质元素作用维持体内内环境,组成骨骼,作为霉的活化剂和成分,组成激素的成分 6.维生素作为活性物质的辅基或辅酶,有的是激素的组成成分或起抗氧化作用 饲料与营养物质的差别以及二者的关 系 饲料是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和利用,并对动物无害无毒的所有物质.而 营养物质是饲料中能够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化学成分,成为营养物质 由此可以看出饲料的范围比营养物质范围大,及饲料包括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是饲料的一部分,是饲料的重要成分. 第二章 1.采食量:动物在一定时间内采食饲料的重量,一般以日采食量表示,即动物在24h内采食饲料的重量 2.随意采食量:指动物在充分接触饲料的情况下,在一定的时间内采食饲料的数量。自由采食量决定动物的采食能力 3.实际采食量: 是动物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对采食量的一种计量方式,在不同的饲养制度下,动物实际采食量是不同的 4.消化: 是指饲料在消化道内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作用,把结构复杂、难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可溶性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5.吸收:指饲料经过消化道各种方式的消化后,营养物质被分解成可溶性的小分子,这些小分子通过肠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吸收后的营养物质被运送到机体各部位,供机体利用。 6.:消化率、动物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程度,通常用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料养分的百分数表示 7.利用率:动物处于维持代谢状态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占采食量的百分比 8.表观消化率:饲料中可消化营养素占食入饲料养分的百分率 9..真消化率:在表现消化率基础上,扣除粪便中的内原部分,所得到的消化率为真消化率2、动物对饲料营养物质的3大消化方式 物理消化:是指通过采食,咀嚼,和胃肠 运动,将食物磨碎,混合和推动事物后移, 最后将消化残渣排除体外的过程 化学消化:通过消化道所分泌的各种消 化酶以及饲料中所含有的消化酶对饲 料进行分解的过程 微生物消化:动物消化道内共生的微生 物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行分解的过 程 3、动物对饲料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机制 被动吸收:包括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俩 种 简单扩散:小分子物质、脂溶性物质和一些离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转移(转运)的过程,其特点是不消耗能量。 易化扩散:在胃肠道上皮细胞膜内载体的参与下的一种顺离子浓度梯度的转运过程,如水、电解质、简单多肽、Ca++等。 主动吸收:是逆电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 需要载体的参与,同时消耗能量,它是高 等动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方式 胞饮吸收:是吸收细胞以吞噬的方式将 一些大分子物质吸收的过程. 4、猪、家禽、反刍动物、非反刍草食动物的消化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