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竹炭包说明书

竹炭包说明书

竹炭包说明书

一、产品概述

竹炭包是一种绿色、洁净、无毒、有温度的材料,可以把竹炭包放在

空调内、热水袋、拖鞋等,有助于空气净化、除甲醛、抑菌和消毒,有效

保护室内空气质量。

二、使用方法

1.把竹炭包放在空调内:用手把竹炭包放在空调内,可以有效地过滤

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提高空气质量;

2.放在热水袋上:竹炭包可以吸收多余的湿气,保护温度稳定,使温

度更加平稳;

3.放在拖鞋中:在拖鞋中放入竹炭包,有效防止拖鞋中的臭气,除菌,保护拖鞋的温湿度。

三、注意事项

1.使用前,要检查竹炭包是否完整;

2.使用时要注意控制室内温度,以免过热;

3.使用后要及时清洁,以保持竹炭包的除臭功能;

4.定期更换,以延长使用寿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达标检测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基础知识部分(4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nǎo nù xiá xiǎo rén ài zhuī zhú miǎn qiǎng 1. 拍摄.(shè)治疗.(liáo)飘浮.(fū) 歇.凉(xiē)() 2. 估.(gǔ)计繁殖.(zhí)翘.(qiào)起苔藓.(xiǎn)() 3. 板栗.(lì)编扎.(zā)煤炭.(tàn)狭.(xiá)窄() 4. 船舵.(tuó)树杈.(chà)宽敞.(chǎng)矫.(jiǎo)健() 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 为难萝筐恩惠偶尔寸草不生 B. 铿锵杀菌收获爱慕日夜不停 C. 韵味警觉茅停缠绕端端正正 D. 欣赏温润治疗咂嘴连蹦带跑 四、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吸收热量动作敏捷叫声响亮体形细长 B. 凝成水滴四肢轻快面容清秀捕捉鸟雀 C. 美丽世界讨人喜欢强烈月光晴朗夏夜 五、选词填空。 轻松轻快 1.松鼠身体矫健,四肢( ),从这棵树跳到另一棵树就像人在平地走路一样( )。 宽敞狭窄 2.松鼠会把苔藓踏平、挤紧,使自己的窝足够( ),但是窝口很( ),勉强可以挤进去。 六、按查字典要求完成练习。 按部首查字法查“滑”字,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滑”字的解释有:①滑溜,光溜;②在光溜的物体表面上溜动;③狡诈,不诚实。 下面加点的“滑”字应选哪种解释?请把相应解释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雪以后地很滑.。( ) (2)这人很狡猾.。( ) (3)小明在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滑.了一跤。( ) 七、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精品语文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基础训练营(32分)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____”。(6分) 细菌. (jūn jǔn) 分杈.(chā chà) 摄.氏度(sè shè) 帽缨.(yīn yīng) 矫.健(jiāo jiǎo) 苔藓. (xuān xiǎn) 2.读拼音,写词语。(8分) 3.形近字组词。(8分) ?????拾( )恰( ) ?????梳( )疏( ) ?????玲( )铃( ) ?????滑( )猾( ) ?????狭( )侠( ) ?????氏( )抵( ) ?????区( )巨( ) ? ????殖( )值( ) 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把它们填入合适的句子中读一读。(6分) A .宽____ 宽____ 宽____ (1)村里的路经过重修变得很( )。 (2)小红唱歌声音甜润,音域( )。 (3)鲸的嘴很大,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 ( )。 B .估____ 估____ 估____

(4)这个人的逝世,对于历史科学的发展是不可()的损失。 (5)要完成这项工程,()得二十天。 (6)初步(),这场泥石流阵性流共发生了168次,总量为18 万多立方米。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分) (1)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们是十分警觉的,()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 们()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4)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用同种说明方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厅(12分) 6.趣味成语。(6分) 为()作伥指()为马()急跳墙()死狐悲 如()得水对()弹琴亡()补牢声名()藉我发现这些成语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我还会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观察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6分)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基础训练营(32分)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____”。(6分) 细菌. (jūn jǔn) 分杈.(chā chà) 摄.氏度(sè shè) 帽缨.(yīn yīng) 矫.健(jiāo jiǎo) 苔藓. (xuān xiǎn) 2.读拼音,写词语。(8分) 3.形近字组词。(8分) ?????拾( )恰( ) ?????梳( )疏( ) ?????玲( )铃( ) ?????滑( )猾( ) ?????狭( )侠( ) ? ????氏( )抵( ) ?????区( )巨( ) ?????殖( )值( ) 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把它们填入合适的句子中读一读。(6分) A .宽____ 宽____ 宽____ (1)村里的路经过重修变得很( )。 (2)小红唱歌声音甜润,音域( )。 (3)鲸的嘴很大,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 ( )。

B.估____ 估____ 估____ (4)这个人的逝世,对于历史科学的发展是不可()的损失。 (5)要完成这项工程,()得二十天。 (6)初步(),这场泥石流阵性流共发生了168次,总量为18 万多立方米。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分) (1)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们是十分警觉的,()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 们()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4)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用同种说明方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厅(12分) 6.趣味成语。(6分) 为()作伥指()为马()急跳墙()死狐悲 如()得水对()弹琴亡()补牢声名()藉我发现这些成语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我还会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观察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6分)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有答案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在高速路旁,常常能见到下面的广告牌,你看懂是什么意思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育才学校举行“中国人读书情况专题研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材料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39本,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与我国形成了对比: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 材料二: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情况统计表(2015年) 年份 国民图书 阅读率(%) 数字化 阅读率(%) 综合阅 读率(%) 人均纸质 阅读量(本) 人均电子 阅读量(本)2013年57.850.176.3 4.56 2.48 2014年58.058.178.6 4.77 3.22 材料三:李克强总理把“全民阅读”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我国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已列入国家立法计划。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全国上下涌动着读书的热情,各大中小学校也开展了一系列读书活动。下面是某个世界读书日的宣传图片。 1.请认真探究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中国人读书现状的三个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材料三中画面(文字除外)的内容及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监测卷附答案 (8)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测试卷 根据新教材编写 满分:100分试卷整洁分:2分 一、读拼音,写同音字。(6分) 1.huánɡ()帝()昏凤()金碧辉() 2.xiāo ()灭()毁元()九()云外 3.hónɡ()伟()亮彩()花()柳绿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4分) 1.由于干旱,水渠长时间断流,渠底龟.(jūn ɡuī)裂如乌龟.(jūn ɡuī)壳。 2.在灾难.(nán nàn)面前,中华民族总是团结一心,迎难.(nán nàn)而上。 3.他的眼里布满了血.(xiě xuè)丝,那些血.(xiě xuè)淋淋的场景让他难以入眠。 4.花生的果实埋.(mái mán)在地里,它从不炫耀,也不埋.(mái mán)怨。 三、选择题。(12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姐姐为纪念武汉军运会精心 ..设计了一张卡片。 B.朋友送给我的礼物是做工精彩 ..的轮船模型。 C.爸爸做了一个非常精.致.的鸟笼。 D.白鹭是一首精巧 ..的诗。 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字词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聪敏) B.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讨厌) C.万马齐喑.究可哀。(沉默) D.死去元.知万事空。(本来)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作比较 B.分类别 C.打比方 D.举例子 4.下列作家与作品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白鹭》郭沫若;《鸟的天堂》老舍;《月迹》贾平凹

B.《慈母情深》梁晓声;《父爱之舟》罗冠中;《落花生》许地山 C.《忆读书》冰心;《我的“长生果”》叶文玲;《将相和》司马迁 D.《示儿》陆游;《己亥杂诗》朱熹;《山居秋暝》王维 四、按要求完成练习。(18分) 1.即使 ..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用加点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有人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这精彩的一幕。(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3.友情是什么?友情是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深情厚谊。乡愁 是什么?乡愁是张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惆怅。 (补充诗句) 4.先补充名言警句,再填空。(9分) ①_______________,一日难再晨。 ②一粥一饭,__________________;半丝半缕,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来枉费推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余尝谓读书有三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第______句告诉我们要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第______句是一句读书名言,告诉我们读书要专心致志。第______句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我还能写一句这样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右图是______代书法家_________的作品《九成宫醴泉铭》。 请你用两个词语描述这幅作品的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口语交际。(3分) 期中考试后,李刚的学习成绩下降了,他爸爸严厉地训斥了他。 李刚很委屈,认为爸爸不爱他。如果你是李刚的朋友,你会怎样劝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素质评价附答案 (2)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素质评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第4部分总分 得分 第1部分识字与写字(30分) 1. 读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9 分) bái hègāo bǐng bō zhǒng chóu xièlǎn duòjiàn gé píng héng tíng tái lóu gé 2. “ 衰”字是__________结构,它的部首是________,除去部首还有_________画, 同一部首的字我还知道:__________。(4 分) 3. 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填序号,4 分) (1)( ) A. 适宜.(yí) B. 镜匣.(xiá) C. 允诺.(ruò) D. 恩惠.(huì) (2)( ) A. 吩.咐(fēn) B. 俯.冲(fǔ) C. 搭乘.(chéng) D. 召.集(zhāo) (3)( ) A. 崩塌.(tà) B. 发誓.(shì)

C. 筛.子(shāi) D. 浩瀚.(hàn) (4)( ) A. 瞌.睡(kē) B. 酿.酒(niàng) C. 潜.水(qián) D. 削.弱(xiāo) 4. 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字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填序号,4 分) (1)( )A. 精巧 B. 配和 C. 寻常 D. 美中不足 (2)( )A. 体面 B. 桂花 C. 爱幕 D. 理所当然 (3)( )A. 床铺 B. 迟廷 C. 诚恳 D. 震天动地 (4)( )A. 焦急 B. 稀罕 C. 殿堂 D. 飞擒走兽 5.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不计其数”的“数”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数.落 B. 不可胜数. C. 数.目 D. 数.典忘祖 6. “熟”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__,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_部,除去部首再 查________画。“熟”在字典里的解释如右图: “他睡得很熟,我们怎么吵闹他也不醒” 中“熟”的意思是_______;“ 熟练” 中的“熟” 的意思是_______。(填序号,5 分) 7. 下列词语中的“协”与“同心协力”中的“协”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协商 B. 协办 C. 协调 D. 协查 第2部分积累与运用(14分) 8. 盛夏时节,蝉躲在梧桐树上鸣叫,此情此景,你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4 分) 9. 下面的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不同于其他选项的一项是( )(2 分)

2022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2022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sī kāi tiǎo dòu xià hu yúɡōu chuán cānɡ hǎi ōu miáo zhǔn mào zi niǔ tóu fàng shì 二、用√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动弹.(dàn tán)和.声(héhè) 扫.帚(sǎo sào) 扎.针(zhāzhá) 内脏.(zānɡzànɡ) 吆喝.(hēhè) 逃难.(nán nàn) 挨.打(āi ái) 三、比一比,组词 壁(_______)刑(_______)怯(_______)泰(_______)截(_______) 璧(_______)荆(_______)法(_______)秦(_______)载(_______)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人影(___)(___)(___)(___)之宝同心(___)(___)(___)(___)冲冠同归(___)(___)(___)(___)其数 1.仿照画“”词语的形式,再写一个词语:________。 2.将画“﹏﹏”词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词填空。 抢救拯救挽救救助 1.老爷爷得了重病,医生们正在全力(_____)。 2.语文老师每月拿出一百元钱,(_____)一名失学儿童。 3.老麻雀不顾自己的危险,一心只想(_____)自己的幼儿。 4.海力布为了(_____)乡亲们的生命,最后牺牲了自己。 六、按要求写句。 1.我们怎么敢为了一块壁而得罪强大的秦国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生产。冀中平原上的人民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用关联词语连接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 例:助人为乐出来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才肯离去。 左右为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满江红·怒发冲冠》的作者是_______。 2.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出自小说《_________》。林冲是小说 《____________》 中的人物。 4.这篇文章按照___顺序,介绍了自己读书的经历,告诉少年儿童要_____、____、_____。 5.《忆读书》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著名女作家,原名_______。课文,作者

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 复习卷综合 第五单元 (含答案)

部编版教材核心资料 期末冲刺 课本知识检测 第 1 页 共 8 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基础测试卷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基础训练营(32 分) 1. 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6 分) 细 菌.(jūn jǔn) 分 杈.(ch ā chà) 摄. 氏度(sè shè) 帽 缨.(yīn yīng) 矫. 健(jiāo jiǎo) 苔 藓.(xuān xiǎn) 2. 读拼音,写词语。(8 分) 3. 形近字组词。(8 分) 拾( ) 梳( ) 玲( ) 恰( ) 疏( ) 铃( ) 滑( ) 狭( ) 氏( ) 猾( ) 侠( ) 抵( ) 区( 巨( ) ) 殖( 值( ) ) 4. 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把它们填入合适的句子中读一读。(6 分) A. 宽 宽 宽 (1) 村里的路经过重修变得很( )。 (2) 小红唱歌声音甜润,音域( )。 姓名 班级 座位号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3)鲸的嘴很大,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 ( )。 B.估估估 (4)这个人的逝世,对于历史科学的发展是不可( )的损失。 (5)要完成这项工程,( )得二十天。 (6)初步( ),这场泥石流阵性流共发生了168 次,总量为18 万多立方米。 5.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 分) (1)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成陈述句) (2)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改成比喻句) (3)它们是十分警觉的,( )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 们( )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4)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用同种说明方法写一个句子) 二、综合展示厅(12 分) 6. 趣味成语。(6 分) 为( )作伥指( )为马( )急跳墙( )死狐悲 如( )得水对( )弹琴亡( )补牢声名( )藉我发现这些成语与有关,我还会写

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试题(必考题)

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试题(必考题)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 一、读拼音,在虚宫格里写词语。 qīng tíng dù jìhóu lóng zhǎn xīn shǎng shítíng bócí xiáng duān zhuāng 二、读一读句子,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其实哪里是铲.(chǎn cǎn)地,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chúcú)头乱钩 一阵。 2.张磊同学参加了学校成语大王擂.(lèi léi)台赛,比赛时,班上同学都为张磊擂.(lèi léi )鼓助威。 3.正是晌.(shǎnɡxiǎnɡ)午时候,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家酒店,门前挑.(tiǎo tiāo)着一面旗,上头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 4.就血泊.(pōbó)里用双手来提,哪里提得动!原来武松使尽了气力,手脚都酥.(shūsū)软了。 三、比一比,再组词。 哭(__________)器(__________)慢(__________)漫(__________) 广(__________)扩(__________)夺(__________)奇(__________) 壤(__________)镶(__________)辨(__________)辩(__________)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归类。 (____)(____)失色失(____)落(____)(____)(____)不休牵(____)挂(____)滔滔(____)(____)(____)心(____)血得意(____)(____)(____)耳(____)聋 (1)带有人体部位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形容人说话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打消消失 1.我的钢笔突然(______)了,怎么也找不到。 2.经过妈妈的劝说,我们(______)了去深山探险的念头。 企望希望 3.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重来一次,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______)着有新的发现。 4.我(______)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六、按要求进行句子练习。 1.我们便争执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_____)奶奶(_____)那月上是什么呢(_____)我问(_____)是树(_____)孩子(_____)奶奶说(_____) 3.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知识阅读理解专项加深练习题含答案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知识阅读理解专项加深练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基础阅读。 四季之美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的天空,染上微微的(),飘着红紫红紫的()。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正确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闲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查字典时,用音序查字法查“幕”,先查(______),再查(_____)。“幕”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古代战争期间将帅办公的地方。b、覆在上面的帐。c、垂挂在舞台前部的帷帐。d、戏剧较完整的段落,亦喻生活中的情景。文中“夜幕”一词中的“幕”的意思应选(_____)。 4.用横线画出每段话的中心句。

5.找出文中三处动态描写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 6.作者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描写景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从文中找出例子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炎夏说瓜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结交了许许多多农民朋友,老的少的都有,和我交情最深厚的是三十多岁的“六机匠”。 他在离我村三四里地的“西河”,种着一点“河淤地”。夏天一早,我跟他下“西河”。他在高粱地里劳动,我在清清的河水里捉鱼,河水清且浅。晌午,我们仰卧在河边树林的沙地上,听千万只鸣蝉的大合唱,其声悠悠,把人催入梦境。 傍晚,收工归来,“六机匠”的肩上扛一把锄,锄杆上搭一领破蓑衣,还有一个小小的牛眼罐。小路两旁,全是“青纱帐”,远远的一个小瓜棚映入眼中。我们拨开高粱,走进瓜棚。主人身旁卧着一只小犬,旁边有一枝土枪。这是防备獾、狼和野兔的,也防有人夜间来“摸瓜”。我们和瓜地主人聊上几句,道一声摘两个“子瓜”。主人慢慢起身,脚步小心地进入瓜地,这儿看看,那儿瞧瞧,最后,一手托一个瓜送到我们面前,用瓦盆里的清水洗一下,然后用手指弹弹,眼睛看看瓜,再望一望我俩。我们用指甲在瓜中间掐一道印子,左手托住,轻轻用右手掌打几下,瓜应声一裂两半,果然是沙瓤。我们用手抓瓤子吃,然后,咬下一块瓜皮刮着吃,刮着刮着,一直刮到了“青州”。瓜,又甜,又鲜,可口沁心。吃完了,抹一抹嘴,丢下三四个铜板,道一声谢,便踏上归途。这时,夕照烧红了半个天,微风从禾稼声中送来,西瓜在肚里发散着清凉。 我们两个人,沐浴着夏风的凉爽,悠悠然走在回家的路上。“六机匠”的巧嘴给我讲吃瓜的故事。我们一面说一面走,一会儿就到了家。这时候,一钩新月像镰刀高悬在他土屋的茅檐上了。 年老了,在都市里吃瓜,想到儿童时期吃瓜的往事。一样是夏天,一样是 .........

五年级部编语文下册课外知识阅读理解教学知识练习含答案

五年级部编语文下册课外知识阅读理解教学知识练习含答案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和氏璧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石匠叫卞和。有一天,他在荆山采石,(意 料意外)的发现了一块石头。________外表上看上去很普通,________他坚信在石头里面一定有好玉。 他把玉献给楚国当时的国王,楚厉王。厉王派人去检查玉。但是派去的人回来说,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根本不可能有玉。厉王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大怒。命人砍去了卞和的左脚。 厉王之后,他的儿子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玉。可是大家(仍然果然)坚持认为那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卞和又因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右脚。 武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文王登基。卞和想再次去呈献宝玉。但是因为他失去了双脚,无法行走,于是他只能怀抱玉石坐在路边大哭。文王听说了这件事,派人去把卞和接来。文王命人把那块石头剖开,里面(仍然果然)有一块宝玉。 最令人惊奇的是这块玉从侧面看是绿色的,从正面看是白色的。________是卞和所献,________这块玉就被称为和氏璧。 后来这块和氏璧被制成皇帝的玉玺,代代相传,成为大中国统治者无上权力的象征。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玉石看上去是很普通的,只有有经验的玉匠才能分辨出隐藏在石头中的美丽宝玉。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________外表上看上去很普通,________他坚信在石头里面一定有好玉。 ②________是卞和所献,________这块玉就被称为和氏璧。

2.选择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意料意外)________的发现(仍然果然)________坚持(仍然果然)________有 3.这块宝玉为什么被称为和氏璧?它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A.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也有宝玉。 B.一般的人不识得宝玉,只有非常有经验的石匠才识得。 C.有才华的人虽然可能一时不被人赏识,但他的才华最终将会显露。 二、阅读检阅台。 竹炭包说明书 (产品特点)竹炭能有效________空气,防腐除臭,________湿度,同时还有________负离子和远红外线、________电磁波的功能,是家居生活必备之选。 (▲)拆开外包装将本品置于汽车、居室、柜子、冰箱等处。每个独立空间(1平方米以内)用200克竹炭包一包。 (▲)①本产品无须洗涤,使用1~2个月后,放在阳光下晾晒两个小时,即可恢复原有功能。②一般开封使用一年时间的竹炭包最好处理掉,这样更健康。处理可以是烧掉或是回收到垃圾站,还可以埋入泥土,改善土壤活性。1.请把以下四个词语填入第一个语段的横线上。 释放调节屏蔽净化 2.根据该说明书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不管多大的空间,只要放上一包竹炭包就可以防腐除臭。( ) (2)用一两个月后的竹炭包清洗晒干后仍可以防腐除臭。( ) (3)废弃的竹炭包既可以当垃圾回收,也可以埋入土壤再利用。( ) 3.本说明书从产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该竹炭包。 三、阅读短文,完成下列练习。

最新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

最新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阅读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公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选文第二自然段的结构是() A.总分B.总分总C.分总 2.本篇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强不但摧毁我们的建筑、毁灭我们的文物,更是霸占我们的土地,闻一多在《七子之歌》中提到的被列强霸占的土地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课外阅读。 三亚落日(节选)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儿,毫无 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 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1.用“”画出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并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这一意思的,在相关选项后面画“√”。 A.蓝天( ) B.大海( ) C.白鸥( ) D.椰子树( ) E.海滩 ( ) F.游人( ) 2.阅读短文第3自然段,把夕阳滑落的过程写下来。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3.赏析词句,完成练习。 (1)第1自然段中“蓝透了”“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写出了__和___美;“低翔”“掠过”体现了景物的___ 美。 (2)画“”的句子把___比作___,写出了___,表达了作者____之情。 三、课外阅读。 外婆家的童年(节选) 小小一顿饭,外婆还总能变出把戏来。 比如煮饭的时候多放点水,等水开了倒出米汤加点糖给我喝,这就是我童 年的饮料。要是感冒上火,嘴角起泡,人中处红肿,她会从饭锅盖上抹下点蒸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全面)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全面) 一、课内阅读。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按要求写词语。 (1)近义词:任意——(_______)奉命——(_______) (2)反义词:破坏——(_______)销毁——(_______) 2.选文第1自然段中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语确切地写出了圆明园的价值。 3.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后都有哪些残暴的行径?请你用文中的句子加以概括。(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资料,说说为什么圆明园会被侵略者烧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牛郎织女 那天下午,王母娘娘喝千年酿的葡萄酒,多喝了点儿,靠在宝座上直打瞌睡,看样子不见得马上就醒。仙女们见机会难得,就你拉我、我拉你地溜出来,一齐飞到人间。她们飞到湖边,看见湖水清得可爱,就跳下去洗澡。织女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提高班专项练习精编题型(含答案)语文S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提高班专项练习精编题型(含答案) 语文S版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 一、课外阅读。 香菱学诗(节选) 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宝钗道:“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他算账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香菱笑道:“好姑娘,别混我。”一面说,一面作了一首,先与宝钗看。宝钗看了笑道:“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你别怕臊,只管拿了给他瞧去,看他是怎么说。”香菱听了,便拿了诗找黛玉。黛玉看时,只见写道是: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宝钗笑道:“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我就听见他起来了,忙忙碌碌梳了头就找颦儿去。一回来了,呆了一日,作了一首又不好,这会子自然另作呢。”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1.选文中的颦儿是_______;香菱的诗写的是_________。 2.看了香菱写的诗,宝钗直接说“________”,黛玉的评价是 “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两个人的不同。 3.用“”在选文中画出直接描写香菱学诗“疯了”的情景,这表现了她学诗。 4.宝钗说香菱学诗“弄成个呆子了”“定要疯了”,你想对香菱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检阅台。 竹炭包说明书 (产品特点)竹炭能有效________空气,防腐除臭,________湿度,同时还有________负离子和远红外线、________电磁波的功能,是家居生活必备之选。 (▲)拆开外包装将本品置于汽车、居室、柜子、冰箱等处。每个独立空间(1平方米以内)用200克竹炭包一包。 (▲)①本产品无须洗涤,使用1~2个月后,放在阳光下晾晒两个小时,即可恢复原有功能。②一般开封使用一年时间的竹炭包最好处理掉,这样更健康。处理可以是烧掉或是回收到垃圾站,还可以埋入泥土,改善土壤活性。1.请把以下四个词语填入第一个语段的横线上。 释放调节屏蔽净化 2.根据该说明书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不管多大的空间,只要放上一包竹炭包就可以防腐除臭。( ) (2)用一两个月后的竹炭包清洗晒干后仍可以防腐除臭。( ) (3)废弃的竹炭包既可以当垃圾回收,也可以埋入土壤再利用。( ) 3.本说明书从产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该竹炭包。 三、课外阅读。 故乡,那片桃林 青青绿草铺满山下路边开野花河水弯弯围绕着她这就是我的家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四季之美》(节选),完成练习。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慕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矿)神(怡移)。 1.选择()里的字,依次填在文中“”上。 2.在文中的□里填上正确的标点。 3.把画“”句子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季之美》这篇文章是按照()来描述四季景物的。 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事情发生发展顺序5.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其中的动态描写。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1)给“着实”换个词语,意思基本不变,应该是______。 (2)“这情景”在文中指的是(______) A.明亮的月夜。 B.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C.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3)根据第(2)小题的选择,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说说为什么在作者眼里“这情景着实迷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阅读。 四季之美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的天空,染上微微的(),飘着红紫红紫的()。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正确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闲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查字典时,用音序查字法查“幕”,先查(______),再查(_____)。“幕”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古代战争期间将帅办公的地方。b、覆在上面的帐。c、垂挂在舞台前部的帷帐。d、戏剧较完整的段落,亦喻生活中的情景。文中“夜幕”一词中的“幕”的意思应选(_____)。 4.用横线画出每段话的中心句。 5.找出文中三处动态描写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 6.作者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描写景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从文中找出例子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完成下列练习。 走进书里去 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