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人版《史记》重点整理

鲁人版《史记》重点整理

鲁人版《史记》重点整理
鲁人版《史记》重点整理

《〈史记〉选读》重点文言词语整理

伍员之死

重点掌握:

一、委,①致送,呈献,付于。——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就让张仪假装离开秦国,用丰厚的礼物作为见面礼呈献给楚王,表示愿意侍奉楚王。币,礼物;质,通“贽”,见面礼)《屈原列传》

②丢弃,散落——花钿委.地无人收《长恨歌》

二、俾(bǐ),使。——俾.众周知;俾.有所悟。

三、望,怨恨。——若望.仆不相师(好像抱怨我不听您的劝告《报任安书》)

四、幸,希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希望你多方面打听打听,我不能随随便便就答应你)《孔雀东南飞》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拖了很久没有回信,希望不要怪罪我。过,责备。报,回信)《报任安书》

五、谢,告诉,——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六、吊,①慰问。——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

②祭奠死者——死则往吊.哭之

七、殊,①很,极。——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

不同——殊.途同归

课文例句:

1、委.国为臣妾:把整个国家交给吴国作吴国的臣妾。委,致送,交付。

2、俾.无遗育:使他们没有后代。俾,使。

3、乃反怨望.:却反而有怨恨情绪。望,怨恨。

4、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以,带领。

5、彼幸.武指败以自胜其计谋耳:只希望吴国战败来证明自己的计谋高明。

6、因辍谢.,详.病不行:就停止劝阻,假装有病不随大王出征。谢,告诉;详,通“佯”。

7、微.伺:暗中观察。——微察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

8、微.子之言:没有你的这番话。微,如果没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斯人,吾谁与归)

9、令.若夫霸:使你父亲成就霸业。令,使。

10、顾.不敢望:本来就不敢有这种想法。顾,通“固”,本来,实在是。

11、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抉,挖出;县,同“悬”。

12、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勾践一餐不吃两样味道,哀悼死去的、慰问有病的。吊,祭奠死者。

13、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

..谬乎.:大王不先铲除越过却一心致力攻打齐国,不是很荒谬吗?务,致力;不亦……乎,不也……吗?

14、其爱信越殊.甚:太宰嚭更越发地喜欢并信任越国了。殊,很,极。

飞将军李广

1、秩.八百石:有八百石的俸禄。秩,俸禄,因以代指品级。石,俸禄计量单位。

2、尝从.行:经常跟随皇帝出行。从,特指跟从皇帝。

3、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天子派宦官随从李广带领素有训练的部队。勒,约束,管理。(习兵,素有训练的部队)

4、上山陈.:到山上列阵。陈,通“阵”。

5、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众兵前进,在不到匈奴阵地二里左右地方停了下来。所,表示约数。

6、是时会.暮:这时正好天晚。会,正逢,正巧。

7、俱以.边太守将军屯:都以边境郡的太守的身份领兵驻扎。以,以……的身份。

8、远斥候

..:远远地派出侦探人员。斥候,放哨侦查敌情的人。

9、无以

..禁也:没有办法阻挡。无以,没有用来干……的办法,没有办法。

10、暂.腾:突然跳起。暂,突然。——如听仙乐耳暂明《琵琶行》

11、中石没镞.:射中石头,箭头也没入石中。镞,箭头。

12、行可.数百里:可,约计。

13、以大黄射其裨将

..:用大黄弓射匈奴的偏将。裨将,偏将。

14、胡虏益解

..:益,更加;解,同“懈”,松散,懈怠。

15、益治.军:治,整顿。

16、有所恨.:有什么遗憾的。恨,遗憾。

17、以精兵走.之:用精锐部队追赶他。走,追赶。

18、阴.受上诫:暗中得到皇上的告诫。阴,暗中。

19、固.自辞:坚决地亲自推辞。固,坚决。

20、急诣.部:赶快回到自己的所部去。诣,到。

21、亡.导:没有向导。亡,同“无”。

22、南绝.幕:向南穿越沙漠。绝,横渡,穿越。

23、刀笔之吏

....:贬称舞文弄墨的小吏。

24、蹊.:小路。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垓下之战

1、解而

..东归:放松地回归东方。解,同“懈”,涣散,松弛。而,表修饰。

2、太半

..:大半。

3、楚兵罢.食尽:楚国军队疲惫并且粮草用尽。罢,通“疲”。

4、期.会:约定日期会合。期,约定。(不期而遇)

5、今可立致.也:现在立刻就可以招他们前来。致,招。

6、举.九江兵:发动九江郡的兵力。举,发动。——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7、诣.:到……去。

8、时不利兮骓不逝.:逝,奔驰。

9、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能够跟随的人马只有一百多人罢了。属(zhǔ),跟随,随从。——亡国破家相随属(国破家亡的事一件连着一件)(《屈原列传》)

10、绐.(dài):欺骗。

11、固.决死:必定一死。固,必定;决,决然,一定。

12、刈.(yì):砍死。

13、吾知公长者

..:长者,指厚道人。

14、顾.:回头看。

15、遂.:①于是,就;②最终,最后。

16、汉王复入壁.:壁,营垒。

17、歌数阕.:阕,量词,乐曲每一次终止为一阕。

18、麾.(huī)下.:①将帅的大旗下②将帅的部下③尊称将帅。

19、直夜

..:中夜,半夜。

20、平明

..:天快亮的时候。

21、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以,带领。

22、以故汉追及.之:因此汉兵追上了他。及,追赶上。

23、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乃,只,仅。

24、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被,遭受。

25、吾闻汉购.我头千金:购,悬赏征求。

荆轲

1、曩者(nǎng):先前。

2、秦王之遇丹不善:遇,对待。

3、稍蚕食诸侯:逐渐像蚕食桑叶一样侵吞各国。稍,逐渐。

4、居顷之:过了不久。之,凑足音节的助词。

5、居有间(jiàn):住了一段时间。间,间隙。

6、何由:有什么办法。由,办法,途径。

7、委肉当饿虎之蹊:把肉扔在饿虎经过的路上。委,抛弃。当,在。蹊,小路。

8、祸必不振:灾祸一定没有办法挽救。振,救。

9、穷困:指处境窘迫。穷,困厄。困,处境危险。

10、资怨而助祸:助长祸患的来临。资,帮助。

11、乃造焉:就前去拜访太子。造,往,指登门。

12、形已不逮:身体已经不行了,指力不从心。形,身体。逮,及,达到。

13、致光之言:转达田光的话。致,传达。

14、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不占尽天下的土地,使各国的君王向他臣服,他的野心是不会满足的。厌,通“餍”,满足。

15、戮没:被杀头和没入官府为奴婢。

16、忤(wǔ)视:以不顺从的眼光相看。忤,逆,不顺从。

17、为治行:替他准备行装。治行,准备行装。

18、比诸侯之列:和诸侯相同。比,并列,等同。列,位次,地位。

19、给贡职如郡县:像郡县一样进献贡物。给,供,进献。

20、少假借之:稍微宽容一下。少,稍,略。假借,通融,迁就。

21、举兵以逆军吏:起兵抵抗秦国的军队。逆,迎,这里是抵抗的意思。

22、自引而起:自己抽身站起来。引,伸长。

23、已而论功:过后评论功过。论,评定。

24、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cī):赏赐群臣及判定有罪的人都各有等级。当,判罪;差,等级,差别。

25、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现在到秦国去,没有信物(让秦王相信我),那么秦王就不可以接近。信,信物。

26、顾计不知所出耳:顾,只是,但是。

27、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时间已经到了,荆卿莫非有别的想法吗?岂,表示揣测,莫非。

28、取道:上路。

29、终已不顾:始终头也不回。顾,回头。

30、千金之资币物:价值千金的礼物。资,钱财。币,用作馈赠的帛。

31、柙:通“匣”,匣子。

32、陛:阶,指宫殿的台阶。

33、操其室:握住了剑鞘。室,剑鞘。

34、夏无且(jū)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夏无且扔出他的药匣击打荆轲。提,掷击。

35、箕(jī)踞:伸开两腿像簸箕那样地坐着。这是一中倨傲不敬的姿态。

36、擅兵:掌握兵权。擅,专权。

37、民众而士厉:人口众多而士兵振奋。厉,振奋,振作。

孙膑

1、乃阴使召孙膑:就秘密地把孙膑找来。阴,暗中,暗地里。

2、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疾,嫉妒。

3、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qíng)之:黥,古代的一种刑罚,用刀在犯人的脸上刺字,再涂上墨,也叫做“墨刑”。

4、齐使者如梁:如,到。

5、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你尽管下大赌注,我能让你取胜。弟,只管,尽管。

6、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田忌败了一次,胜了两次。再,两次。

7、卒得王千金“终于赢得了齐王千金赌注。卒,最终,终于。

8、田忌欲引兵之赵:田忌想要率领救兵直奔赵国。引,率领。

9、老弱罢于内:老弱残兵在国内疲惫不堪。罢,通“疲”。

10、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趣,趋向,奔赴。蹶,挫败。

11、形格势禁:被形势所阻止。格,阻隔,阻止。

井陉之战

1、谒(ya):①禀告,陈述;②报告,告发;③请求;④进见。

谒者:负责接待宾客的人;

谒告:请假;

谒归:请假回家。

2、益:增加,增设。

3、迎:迎击,迎战。

4、诣:到。

5、喋血:血流很多的样子,形容杀人很多。

6、馈粮:运送粮饷。

7、爨(cuàn):生火做饭。

8、假:给予。

9、戏(huī)下:帐下。戏,同“麾”,军队中的帅旗。

10、间(jiàn)视:暗中打探。

11、裨(pí)将:副将。

12、陈:通“阵”,队列,摆开战斗队列。

13、平旦:天刚亮。

14、详:同“佯”,假装。

15、遁:逃走。

16、购:重金收买。

17、效首虏:献上首级和俘虏。效,献上。

18、缚:捆绑。

19、师事之:用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他。

20、宁(nìng):岂,难道。

21、倍:通“背”。

孙膑

1、阴:暗中,暗地里。

2、弟:副词,但,只管。

3、再:两次。

4、罢:通“疲”。

5、弊:疲惫,困乏。

6、趣(qū):趋向,奔赴。

7、蹶(ju?):挫败。

8、期:约定,商量好。

9、烛:照,照亮。

10、格:阻碍,阻止。

范蠡(Lǐ)

1、竟:终究。

2、表:标志,做出标志。

3、乡党:周制五百家为党,一万两千五百家为乡,后用以泛指乡里。

4、中男:二儿子。

5、郭:外城墙。

6、用事者:执掌政权的人。

7、阎(yán):里巷。

8、府:仓库。

9、事:侍奉。

10、论:指判罪。

11、顾:只是。

12、三徙:搬了三次家。

13、苟去:随便地离开。苟,苟且,随便。

毛遂自荐

1、赞:告诉。

2、非特:不只是。

3、比:及,等到。

4、历阶:跨越台阶。历,跨越。

5、县:同“悬”。

6、小竖子:轻蔑的称呼,等于说无知小子。

7、举:拿下,占领。

8、相与:一起。

9、因人成事:依赖别人的力量来完成自己的任务。

10、歃(shà)血:古代盟誓时,杀牲取血,盟誓者以口吸吮之,表示诚意。

淳于髡

1、赍:携带。

2、恶(wū):如何,怎么。

3、稽留:延长,停留。

4、州闾:乡里。

5、阑:尽。

6、促坐:挤在一起坐。

7、讽谏:用委婉的言语劝诫别人。

8、穰穰(ráng):①五谷丰饶;②盛、多;③纷乱的样子。

9、淫:过度。

甘罗

1、请:告诉。

2、堕:通“隳”,毁坏。

3、遽:立即。

4、孺子:童子。

5、行有日:行期已经确定。

6、赍(jī):赠送。

7、与(yǔ):帮助。

8、令:使。

管鲍之交

1、进:举荐。

2、贾(gǔ):做买卖。

3、多:称赞。

鲁仲连义不帝秦

1、莫:没有谁,没有哪一个。

2、游:出外求学或求官。

3、已而:不久。

4、方今:当今,现在。

5、适:正巧,恰在此时。

6、恶(wū):疑问代词,怎么。

7、使:假如。

8、而:代词,你,你的。

9、固:当然。

10、脯(fǔ):肉干,制成肉干。

11、库:牢狱。

12、巡狩:古代天子到各地视察称为巡狩。

13、孤:幼年死去父亲。

14、已:止。

15、晏(yàn)然:安然。

16、引:退走。

17、寿:敬酒献物,祝人长寿。

信陵君窃符救赵

1、致:招致。

2、辄:①总是。②立即,就,便。

3、遗(wai):赠送。

4、摄:整理。

5、过:探望,拜访。

6、睥睨(pìnì):斜视的样子。

7、微察:暗中观察。

8、报关者:指守门人。关,门闩。

9、请:问候,拜访。

10、壁:营垒,可以用作动词,驻扎。

11、持两端:游移于两者之间。

12、属(zhǔ):连续。

13、让:责备。

14、万端:形容理由之多。端,方面。

15、约:集合,聚集。

16、曾(zēng):竟然。

17、无他端:没有其他办法。端,头绪,办法。

18、尚:还。

19、屏(bǐng):退避,隐退,使退避。

20、间(jiàn)语:悄悄地说。

21、资:赏金,用作动词,悬赏。

22、顾:只,但。

23、伐:功业。

24、宿将:老资格的将军。

25、存:慰问,顾恤。

26、效命之秋:效命,贡献出生命。秋,指时节。

27、乡,通“向”。

28、勒兵:约束军队,整顿军队。

29、归养:回家奉养父母。

30、德:感激。

31、骄矜:骄傲自夸。

32、就:靠近。

赵氏孤儿

1、咎:过错。

2、致:招引,招来。

3、趣:通“促”,赶紧,尽快。

4、恨:遗憾,后悔。

5、胡:何,为什么。

6、即:若,假如。

7、居无何:过了不长时间。

8、祝:祷告,祈祷。

9、谬:哄骗。

10、良:确实。

11、其:恐怕是,表示推测语气。

12、唯君图之:希望君主考虑这件事。唯,希望。图,图谋,考虑。

13、矫以君命:假托君王的命令。矫,假托。

郅都

1、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2、从:跟随天子(皇上)。

3、野彘:野猪。

4、发:打开,拆开。

5、倍:通“背”,离开。

6、倨:傲慢。

7、诣:到……去。对簿:受审问。

8、便(biàn)宜从事:不须请示而灵活处理事情。

9、间(jiàn)与(yǔ):暗中给予。

10、竟:直到。

11、见惮:让人害怕。

12、、更:经过。

晁错

1、治:研究。

2、辩:辩才,指口才好。

3、善:称赞。

4、倾:压倒,超过。

5、郤:嫌隙,裂痕。

6、疾:痛恨。

7、罢:撤退。

8、噤口:闭口,不说话。

9、卒:通“猝”,突然。

廉颇与蔺相如

1、遗(wai):送,送给。

2、易:交换。

3、徒:空,白白地。

4、报:回答,答复。

5、语(yù):告诉。

6、束:捆绑,绑缚。

7、曲:理亏。

8、均:权衡,比较。

9、必:倘若,假如。

10、奏:进献。

11、却:退,后退。

12、悉:尽,全部。

13、负:凭借,依仗。

14、逆:触犯,冒犯。

15、辞谢:婉言道歉。

16、固请:坚决请求。固,坚决。

17、有司:专管某一方面事务的官吏。

18、案:同“按”,调查,查阅。

19、特:只,只不过。

20、详:通“佯”,假装。

21、负:背,违背。

22、诚:确实,的确。

23、间(jiàn):秘密地,悄悄地。

24、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

25、孰:同“熟”,仔细。

26、因:趁机。厚遇:优待。

27、鼓:弹奏。

28、靡:倒退。

29、怿(yì):喜悦。

30、顾:回头看。

31、竟:结束。

32、已而:不久,随后。

33、相与:共同,一齐。

34、亲戚:亲属,指父母兄弟等。

35、不肖(xiào):没有才德,无用。

36、独,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

37、顾: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不过”。

38、徒:只。

39、因:依靠,通过。

40、负:背。

高中语文《史记》选读教案全集

《史记选读》教案全集 《太史公自序》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司马迁其人以及他创作《史记》的条件指导思想 2.学习司马迁高度的责任感和不屈的人格精神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疏通字词将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为《史记》写的序言序言是又称序通常用以说明编写该书的意图意义主要内容全书重点及特点有关编写过程及情况编排及体例等学习司马迁的这篇自序可以让我们更好得阅读《史记》 二朗读课文正音断句 三疏通课文 说明文章比较长旁边已经有了翻译讲读的时候点重要的字词尽量让学生自己阅读 字词总结 一古今异义词 至于去市长河古文故事往往 二通假字 反阙指罔失承拂

三活用字词 相显则死善恶君臣子闻是非 四一词多义 所以次 四整体感知 这篇自序介绍了哪些内容 1-3自叙家世谱系 4-6叙年轻时候的生活经历和接受父亲临终的嘱托立志创作《史记》 7-10阐述自己创作《史记》的目的 11叙自己忍辱写《史记》 12-13《史记》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史记》全书的体例和规模 五探究谈论 一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 1.家族赋予的使命以图表形式显示司马迁的家世司马迁为什么要写自己的家世 颛顼时司天地 唐虞时复典 夏商时世序 周时将领典周史 战国秦司马错将伐蜀 司马靳事白起

秦朝司马昌主铁管 汉朝司马无泽市长 司马喜五大夫 司马谈太史公 先祖中有军事家有从事经济工作的而主要的是修史的先祖程伯休甫是周宣王时代将领八世祖司马错六世祖司马靳都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将领不仅战功赫赫而且有军事眼光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大量的战争描写显示了司马迁丰富的军事知识和卓越的战争观这不能不说是受到了先祖的影响四世祖司马昌赫三世祖司马无泽都作过掌管经济的官员这些经验和知识物欲也会作为家传传给后人 司马迁叙家世说明修史是自己祖传的家学创作《史记》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先祖所从事的工作无疑也对司马迁著写《史记》有很大的影响 2.父亲的遗愿时代的要求父亲临终嘱托有几层意思 1写史是祖传的序业修史是孝亲 2写史是以周公孔子为榜样兴礼乐正王道修史有规范社会道德的作用 3汉兴以来有许多值得记载的史实而自己没有论载史记散绝司马迁修史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也是时代的要求3.成一家之言的心愿与壶遂的对话是为了说明了什么 1孔子为什么著《春秋》 著《春秋》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

(完整版)高中语文鲁人版《《史记》选读》第2单元自读文本《管鲍之交》教案

《管鲍之交》教案 【教师寄语】与君子游,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小人游,如入 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学习目标】 1、积累相关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珍惜同学情谊。 3、理解司马迁的看法和情感。 【学习重点】 1、积累相关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珍惜同学情谊。 【学习难点】 理解司马迁的看法和情感。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友谊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因为人们总是渴望心灵的沟通和精神的交流。有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见知已难得啊。所以历史上结为刎颈之交的廉颇和蔺相如才会世代为人们所称道;而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俞伯牙和钟子期才会世代为人们所仰慕;春秋时,齐国人管仲和鲍叔牙也留下了一段让人津津乐道的佳话,后世称为“管鲍之交”。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这篇《管鲍之交》来走进这段千古传颂的友谊。 (展示目标) 1、掌握“合”“匡”“游”“多”等实词、“以”“而”“之”“于”等虚词及“穷困”“死”“羞”“耻”“下”等活用现象,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珍惜同学情谊。 3、理解司马迁的看法和情感。 二、解题和文本内容介绍 下面请同学们读一下学案“背景资料”部分,了解文本内容。 1、课文选自《史记?管晏列传》。《管晏列传》中的管晏,指春秋时期齐国的两位贤 相管仲和晏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晏婴辅佐齐景公治国。全传前半部分写管仲,后半部

分写晏婴,二人不交叉;最后是司马迁对二人的赞词。二人齐名,写成和传,故题名“管晏 列传”。课文节选的即是传中写管仲的主要内容中的一个小故事“管鲍之交”。(学生读) 2、春秋初期,齐国渐渐强大,但由于发生内乱,齐襄公被杀,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辅 佐下逃跑到莒国,公子纠在管仲的辅佐下逃跑到鲁国,以躲避本国的政治斗争。齐国内部安 定后,一时没有国君,于是两位公子都急于回国做齐国国君。管仲和鲍叔牙本是很要好的朋友,但是现在都很想辅佐他们各自的主人夺得齐国国君的位子。双方发生矛盾,管仲率鲁国 军队阻拦鲍叔牙和公子小白,暗暗拿出了箭射向小白,只射中了衣带钩。小白假装中箭身亡, 扑倒在车上。管仲以为小白死了,立即送信给公子纠。正急匆匆奔向齐都的公子纠听后,觉得没有人再和自己争位了,也就不慌不忙地走着,结果公子小白迅速赶到临淄?当上国君,就是后来的齐桓公,他立即发兵迎击公子纠,鲁国迫于齐国压力,杀死公于纠,把管仲囚押起来,送回齐国治罪。齐桓公本来恨透了管仲. 一定要亲手杀死他才解恨。但鲍叔牙劝他说: “管仲才华横溢,国士无双,您要想称霸诸侯,非管仲不可。如果重用他,他一定能为齐国成就一番大事业。”齐桓公听从了他。管仲在鲁国,听到齐国叫鲁国把他押回去,而没有象公子纠那样被杀,心想大概是的叔牙在齐桓公面前推荐了他。果然,刚进齐境,鲍叔牙就来 迎接。到了临淄,齐桓公拜他为相国,地位还在鲍叔牙之上。管仲感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口述大概) 3、管仲,春秋初齐国人。名夷吾,字仲,颖上(今属安徽)人。春秋初期的政治家齐桓公即位后,任管仲为相,主持政务,并尊之为“仲父”。管仲辅佐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使桓公成为五霸之首。管仲被后世认为是法家的创始人,,诸葛亮在隆中时经常也以管仲、乐毅自比,梁启超誉之为“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学术思想界一巨子”。孔子称管仲以“仁”,称赞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学生读屏幕) 4、鲍叔牙(?-前644)春秋时齐国政治家,颍上(今安徽)人,亦称“鲍叔” “鲍子” 以善于知人著称,相传为夏禹后人,杞国(春秋中期在山东新泰)公子敬叔之子,敬叔仕齐,采邑于鲍,故为鲍氏。 读《管仲列传》,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务本求实、以民为本的为政才能,以及他因 势利导、转败为功的政治家风范。如此优秀的管仲除了它自身的优秀资质和禀赋外还有什 么原因促成了他的成功呢?下面我们来走进文本,走进这段千古传颂的友谊。 三、通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走进《史记故事》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走进《史记故事》 ------------阅读指导课 【学习目标】 1、通过读《鸿门宴》,向学生推介《史记》,激发其阅读《史记》的兴趣,习得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在阅读《鸿门宴》过程中,感受到丰满的人物形象,在阅读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英雄观”。 【教学准备】 1、师生熟读《鸿门宴》,了解《史记》。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请同学们看图说成语,好吗? (指鹿为马卧薪尝胆负荆请罪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同学们知道这些成语出自哪里吗? 老师告诉大家:这些成语故事都出自同一本书——《史记》! 2、《史记》里还有很多成语(课件出示……),这些成语大家熟悉吗?谁来读一读? 焚书坑儒破釜沉舟霸王别姬四面楚歌鸡鸣狗盗狡兔三窟 鸟尽弓藏韦编三绝毛遂自荐一言九鼎完璧归赵怒发冲冠 刎颈之交纸上谈兵一字千金图穷匕见背水一战多多益善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3、这些歇后语大家熟悉吗?(课件出示……)谁来读一读?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楚霸王自刎乌江——没脸回江东 楚霸王种蒜——栽到家了 老师告诉大家:这些歇后语出自同一本书——《史记》;难怪鲁迅先生把它的文学价值看得很高! 4、《史记》里面的故事很多,你知道哪些?【《鸿门宴》、《李广勇斗匈奴》《赵氏孤儿》《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荆轲刺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5、《史记》里面有很多英雄人物,你知道哪些?【李广、屈原、张骞】(师相机点评。)(相机板书:英雄) 二、聚焦人物、指导学法 秦末汉初,那个时代,可谓英雄辈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宴会——“鸿门宴”! 2、请同学们默读《鸿门宴》。想一想,你认为中《鸿门宴》哪些人是英雄,为什么?可以圈圈划划人物的对话、作者对场面的描写,写写体会。 (出示:《鸿门宴》中谁是英雄,为什么? 方法:可以采用速读、跳读等读书方法,圈圈划划人物的对话、作者对场面的描写等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做批注。) 3、交流: 【张良是英雄】 拟理解段落: 张良说:“沛公,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您亲自出面向项伯解释清楚,您绝不敢背叛项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一)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如果你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另祝您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模块综合检测(一)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优秀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从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优秀传统文化是经历了长期的继承,并且仍然保留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在我们今天,依旧存在。这也就说明,没有文化的继承也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更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经过长期发展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精神指引。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拥有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矢志不渝的精神力量。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等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

《史记》选读——《孔子世家》教案(选修)

一、教学目标: 1、大致了解孔子的生平主要活动,理解他在中国历史文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深切感受到他的为人,感念他的孜孜不倦,了解他的博学多才,认识他“一以贯之”的人格和坚持自己理想主张决不放弃的精神。 3、积累文言词汇,各类句式,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认识孔子的理想追求、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 三、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孔子其人及《孔子世家》: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至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文章用了相当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文中对孔子的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都有全面地描写,突出地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文章也写了孔子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修养,以及他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功绩。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对这些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孔子一生的事迹很多,头绪也很纷乱,但司马迁在这篇洋洋近万言的文章中却记述得线索清楚,有条不紊,而且重点突出,在记述故事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从而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暗含爱憎褒贬的的感情,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他对孔子的向往和景仰,也在文中处处流露了出来,加之引用了大量孔子的原话,用孔子自己的语言来表现其人,不仅使孔子形象具有真实感,而且也使人觉得亲切感人。 二、孔子好学善思的品质: ①孔子适周问礼: 从此处可以看出孔子的好学,也是为了通过老子之口说明孔子是“聪明深察”“博辩广大”而正直的人,还用以强调孔子在与老子的交往中得到的提高。 ②孔子适齐闻《韶》: 主观感受——“三月不知肉味”;社会反响——“齐人称之” ③孔子在鲁学琴: “习其曲”“得其数”“得其志”“得其为人”;以师襄子的不断催促和后来的折服来衬托孔子的行为和品质。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报任安书教学案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报任安书教学案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4、掌握更多的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2、掌握更多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多作指导。 三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前学习提示1、2节,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全文把握 未经节选的全文共分六段: 第一段:向任安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 第二段:向任安说明不能在武帝面前“推贤进士”的原因。 第三段:叙述因为李陵事件下狱的经过。 第四段:写自己忍辱受刑。 第五段:写自己完成《史记》的心情。

第六段:表达自己痛定思痛的心情。 课文节选了后三段。 三、课文分析 学习第一段 1、教师范读第一段 2、字音 头抢地(qiāng)伏法受诛(zhū)暴肌肤(pù) 鞭棰(chuí)圜墙(yuán)占卜()囹圄() 槛(jiàn)缧绁(léi) 3、主要词句 ①不能自免,卒就死耳②不能与死节者比③其次不辱理色④及在槛阱之中⑤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⑦恨私心有所不尽⑧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4、思路分析: 这一段,司马迁重点写了自己受刑后对生死的看法。 (1)作者先叙述自己卑微的身份。先人只是掌管一些文史星历的记载的小官,“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本来就被人看不起。现在子承父业,更是微不足道。 (2)接着写卑微的地位带来的结果:假如我伏法被诛的话,就好像九牛身上掉下的一根毫毛;好像一只蝼蚁一样渺小,我的死是无足重轻的。命如蝼蚁草芥,生命有什么价值可言? (3)引出第二个问题,人的生命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注意,这是作者议论的核心。生命的价值是轻是重,要靠自己来选择! 然后,摆出士人对待羞辱与生死的态度:士人,一方面洁身自好,不使自己受到羞辱;一方面当羞辱加于已身的时候,决计自杀,以死保持自己纯洁的名声。但是作者笔锋一转,却列举了古代周文王、李斯、韩信、彭越、张敖、周勃、窦婴、季布、灌夫等一大批王侯将相受辱的事例,说明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微不足道的草民,都可能受屈辱,“受辱”是人生之常事,

高中语文 《淳于髡》教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淳于髡》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讲的是滑稽辩士淳于髡智劝齐威王的故事,成语“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就出自本文。淳于髡是一位智者,既善良正直,又滑稽风趣,就如同汉代的东方朔。他巧言善辩,诙谐机智,令人折服。司马迁曾高度赞扬他:“淳于髡仰天大笑,齐威王横行,岂不伟哉!”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认识了解古代智者中的一些“另类”。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翻译重点语句。 2.探究文本,把握人物性格。 重点难点 1. 较难翻译的语句 2. 对淳于髡的评价 1.反复阅读培养文言语感。2.结合注释独立翻译课文。3.师生共同交流探讨文本。 1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通译全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由成语“一鸣惊人”导入 首先提问同学们一个成语:“一鸣惊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它的意思是“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这个典故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涉及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齐威王和淳于髡。淳于髡是一位古代的智者,一位善良正直,而又极其滑稽风趣的人物,和汉代的东方朔齐名,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淳于髡》一文,来加深对这个传奇人物的了解。 二.相关材料 1.《史记?滑稽列传》 《史记?滑稽列传》记了淳于髡、优孟、优旃三人的故事,主旨是颂扬淳于髡一类滑稽人物“不流世俗,不争势利”的可贵精神,以及“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的非凡讽谏能力。但对三人活动的年代,记载有明显的矛盾和错误。如说淳于髡是齐威王(前356前320年在位)时人,优孟是楚庄王(前613—前591年在位)时人,优旃是秦时人,秦亡(前206年)后归汉,数年而卒。可是原传却又说淳于髡后百余年有优孟,优孟后二百余年有优旃。这是太史 2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 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 学习目标: 1、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 2、体会《史记》的语言艺术特点与风格,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3、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二. 学习过程: (一)概括介绍: 《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项羽本纪》以描绘项羽这一人物的形象、刻画这一人物的性格为主,同时也生动地叙写了战争。披卷读之,既可以闻见战场上的血腥,听到战马的嘶鸣和勇士们的猛吼,又可以看见项羽披甲持戟,嗔目而叱,大呼驰下,溃围,斩将,刈旗的

神态与身影。《项羽本纪》正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写人,在写人的过程中写战争,二者相得益彰。战争因人物而生动、壮观,人物因战争而更显生动、奇伟。 《项羽本纪》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项羽少时的粗疏学浅,长大以后的勇力过人,只是略略几笔带过,直到消灭秦军主力、扭转战局的巨鹿大战,破釜沉舟,威震诸侯,也还只是从侧面用笔,通过写诸侯军的观望、恐惧、畏服,把一个铁骨铮铮的八尺大汉顶天立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在进行粗线条的勾勒,有意地夸张了整体之后,司马迁便抓住了几个点睛处,工笔细描,刻意求精。鸿门宴场面的极力铺排,垓下之围悲剧气氛的纵笔渲染,乌江自刎时神态的精雕细刻,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有言有情,形与神、言与情融合一体。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通篇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脉络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 (二)浏览预习课文

苏教版《〈史记〉选读》名句名篇默写

苏教版《〈史记〉选读》名句名篇默写 1.且夫孝始于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太史公自序》) 2.故《易》曰:____________,差以千里。(《太史公自序》) 3.然我一沐三捉发,____________,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鲁周公世家》) 4.夫运筹策帷帐之中,____________,吾不如子房。____________,抚百姓,____________,吾不如萧何。(《高祖本纪》) 5.大风起兮云飞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祖本纪》) 6.卢纶《塞下曲》写李广将军的诗句: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将军列传》) 8.谚曰"桃李不言,____________ .(《李将军列传》) 9.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____________ .(《孔子世家》) 10.孔子曰:"君子固穷,____________.(《孔子世家》) 11.孔子以四教:____________.绝四:____________.所慎____________.(《孔子世家》) 12.太史公曰:《诗》有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不能至,心乡往之。(《孔子世家》) 13.生我者父母,____________.(《管仲列传》) 14. ____________,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列传》) 15.其志洁,____________.其行廉____________.(《屈原列传》) 16.屈原曰:" ____________,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17.王曰:"此鸟不飞则已,____________;不鸣则已,____________.(《滑稽列传》) 18. 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刺客列传》) 19.有志者,事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苦心人,天不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蒲松龄) 20.陕西韩城司马迁祠楹联:刚正不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著成信史照尘寰。 21.鲁迅赞《史记》曰:____________,无韵之《离骚》。 22.《史记》对后世的影响:____________,文章大宗。 答案:1.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2.失之豪厘3.一饭三吐哺4.决胜千里之外,镇国家,给馈饷。

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模块综合检测(一)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优秀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从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优秀传统文化是经历了长期的继承,并且仍然保留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在我们今天,依旧存在。这也就说明,没有文化的继承也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更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经过长期发展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精神指引。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拥有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矢志不渝的精神力量。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等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

高二语文苏教版教案 选修《史记》选读:史记选读《项羽本纪》(四)

《项羽本纪》教案 一. 学习目标: 1、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 2、体会《史记》的语言艺术特点与风格,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3、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二. 学习过程: (一)概括介绍: 《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项羽本纪》以描绘项羽这一人物的形象、刻画这一人物的性格为主,同时也生动地叙写了战争。披卷读之,既可以闻见战场上的血腥,听到战马的嘶鸣和勇士们的猛吼,又可以看见项羽披甲持戟,嗔目而叱,大呼驰下,溃围,斩将,刈旗的神态与身影。《项羽本纪》正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写人,在写人的过程中写战争,二者相得益彰。战争因人物而生动、壮观,人物因战争而更显生动、奇伟。 《项羽本纪》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项羽少时的粗疏学浅,长大以后的勇力过人,只是略略几笔带过,直到消灭秦军主力、扭转战局的巨鹿大战,破釜沉舟,威震诸侯,也还只是从侧面用笔,通过写诸侯军的观望、恐惧、畏服,把一个铁骨铮铮的八尺大汉顶天立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在

进行粗线条的勾勒,有意地夸张了整体之后,司马迁便抓住了几个点睛处,工笔细描,刻意求精。鸿门宴场面的极力铺排,垓下之围悲剧气氛的纵笔渲染,乌江自刎时神态的精雕细刻,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有言有情,形与神、言与情融合一体。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通篇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脉络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 (二)浏览预习课文 (1)划出难读难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 (2)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 明确: 第一部分:项羽家世(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少年言志(第2自然段) 第三部分:巨鹿之战(第3自然段) 第四部分:霸王别姬(第4自然段) 第五部分:东城之战(第5自然段) 第六部分:乌江自刎与尾声(第6——8自然段) 第七部分:项羽本纪赞(第9自然段) (三)项羽成长个人小档案

苏教版《史记》选读综合检测习题

高二语文《<史记>选读》综合检测题 一、基础选择题(14题,每题3分,共4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屏人间语(bìng)作揖(yī)狎侮(yā)佯装(yánɡ) B.摄敝衣冠(bì)虚诞(xián)骁勇(xiāo)瞋目(chēn) C.变徵之声(zhǐ)麾下(huī)逃遁(dùn)自刭(jǐnɡ) D.冠盖相属(shǔ)拜谒(yè)愠怒(yùn)深堑(qi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沉湎歃血决别井径之战 B.深堑讽谏屈辱日暮酒阑 C.滑稽怏然睥倪天崩地坼 D.杀戮匮败嗔目霸王别姬 3. 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3分)()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②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③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⑤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A.①②④∕③⑤B.①③⑤∕②④ 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②⑤ 4.下列句子中划横线词的意思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已而论功,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②直上载公子上坐 B.①顾计不知所出耳②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C.①致食客三千人②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 D.①相如因持璧却立②太子逢迎,却行为导 5.下列各组句子中划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②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②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 C.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②均之二策 D.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②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 6.下面对划横线词语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公子从车骑,虚左②汉欲西归③项王乃复引兵向东④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⑤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⑥左右欲刃相如 ⑦宁许以负秦曲⑧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 A.①⑦⑧/②⑤/③⑥/④B.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C.①/②③⑤/④⑥/⑦⑧D.①⑧/②⑤/③④⑥/⑦ 7.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词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亡之燕,太子丹受而舍之 B.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自缪公以来,稍蚕食诸侯 C.怀其璧,从径道亡北救赵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D.公子乃自骄而功之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高二语文苏教版教案 选修《史记》选读:史记选读《孔子世家》

孔子世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大致了解孔子的生平主要活动,理解他在中国历史文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深切感受到他的为人,感念他的孜孜不倦,了解他的博学多才,认识他“一以贯之”的人格和坚持自己理想主张决不放弃的精神。 3、积累文言词汇,各类句式,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认识孔子的理想追求、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 三、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孔子其人及《孔子世家》: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至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文章用了相当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

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文中对孔子的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都有全面地描写,突出地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文章也写了孔子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修养,以及他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功绩。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对这些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孔子一生的事迹很多,头绪也很纷乱,但司马迁在这篇洋洋近万言的文章中却记述得线索清楚,有条不紊,而且重点突出,在记述故事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从而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暗含爱憎褒贬的的感情,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他对孔子的向往和景仰,也在文中处处流露了出来,加之引用了大量孔子的原话,用孔子自己的语言来表现其人,不仅使孔子形象具有真实感,而且也使人觉得亲切感人。 二、孔子好学善思的品质: ①孔子适周问礼: 从此处可以看出孔子的好学,也是为了通过老子之口说明孔子是“聪明深察”“博辩广大”而正直的人,还用以强调孔子在与老子的交往中得到的提高。 ②孔子适齐闻《韶》: 主观感受——“三月不知肉味”;社会反响——“齐人称之” ③孔子在鲁学琴:

《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 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教学设计 导学目标 1.积累文言常用词,培养文言文语感 2.了解周公的为人和事迹,评价周公人品人格及司马迁对周公那种深厚的景仰之情。 3.了解“世家”这一《史记》体例的特点。 4、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新知预习 一、解题 1.鲁,始建国于公元前十一世纪,其辖地在今山东省西南部,都城在曲阜。公元前256年为楚所灭。 2.周公姬旦,亦称叔旦。以其曾祖太王所居周地为采邑,故称周公。周公是我国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帮助周武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从而也把我国的第一个文明社会形式推向了巅峰,为我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所制定的“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式,也具有开山的意义,至今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 3.世家,《史记》体例之一,主要记述世袭封国的诸侯的事迹。世家所记述的虽非帝王之尊,但也世代相承,以有其国。列国世家可以看成《史记》这部大通史中春秋战国时

期诸侯列国的分国小通史,起着重要的辅助和补充作用。 4.《鲁周公世家》是《史记》三十世家中的第三篇,全文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并择要记载了鲁国经历三十四代君主、历时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记述了周公幼年时代的笃仁纯孝和代理国政时的忍辱负重。 二.理清课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12段) 第一层(1段) 第二层(2段) 第三层(3段) 第四层(4-6段) 第五层(7-10段) 第六层(11-12段) 第二部分(13-15段) 三、文言知识预习储备 (一)、通假字 1.太公、召公乃缪卜() 2.无坠天之降葆命() 3.我以其璧与圭归() 4.金縢匮() 5.武王蚤终()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史记与文学

《史记》与文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先秦历史散文和《史记》的相关知识。 2、掌握先秦历史散文和《史记》的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先秦历史散文和《史记》的相关知识。 2、掌握先秦历史散文和《史记》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先秦历史散文和《史记》的鉴赏方法。 【教学内容】 《史记》的文风,历代学者多有精辟之论,他们任自己的学识、人生经验,对《史记》进行探究,自成一统,各成一家。归结起来,不管论家们的观点如何缤繁多彩,也不管他们的语言表达如何不同,却都有一个殊途同归的看法,即《史记》的文章风格是属于崇高美的。 先看明代凌稚隆《史记评林》中所辑录的几家评论: 苏辙说:“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黄履翁说:司马迁之文“如天马骏足,步骤不凡,不肯少就于笼络。” 凌约言说:“子长之文豪如老将,用兵纵骋不可羁。”

茅坤说:“浑浑噩噩,如长川大谷,探之不穷,揽之不竭,蕴藉百家包括万代者司马子长之文也。” 所谓“疏荡,颇有奇气”;“天马骏足步骤不凡”;“豪如老将,用兵纵骋不可羁”等等,虽然词目各异,却都是说司马迁的文章感情充沛,气势雄浑,惊心动魄,从美学角度看,是崇高美的典型表现。 鲁迅说:“《史记》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 白寿彝说:“如果说司马迁也有毛病的话,那就是他很粗放。但他的粗放正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生命力,体现了汉武帝那个时代封建社会蓬勃发展的活力。” 李长之说:“象他的精神是在有所冲决,有所追求,有所驰骋一样,他的风格也是的,这可以说是他的风格之本质特征。” 《离骚》被司马迁称为是“舒愤懑”文学的典型,鲁迅把《史记》称之为无韵之《离骚》,同样也认为它是“舒愤懑”文学的杰作,是韩愈所说的“不得其平则鸣”的产物,“郁于中而泄于外”的结果。李长之的“有所冲决,有所追求,有所驰骋”,同样认为《史记》的文章风格是属于崇高美的。 司马迁文章风格的美首先表现在语言运用上。 先看叙述语言,最典型的是描写巨鹿之战那一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教案:孔子世家【1】

孔子世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理解他在中国历史文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深切感受到他的品质,认识他“一以贯之”的人格和坚持自己理想主张决不放弃的精神。 3、积累文言词汇,各类句式,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文言知识 2、认识孔子的理想追求、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 三、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孔子其人及《孔子世家》: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至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文章用了相当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文中对孔子的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都有全面地描写,突出地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文章也写了孔子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修养,以及他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功绩。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对这些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孔子一生的事迹很多,头绪也很纷乱,但司马迁在这篇洋洋近万言的文章中却记述得线索清楚,有条不紊,而且重点突出,在记述故事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从而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暗含爱憎褒贬的的感情,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他对孔子的向往和景仰,也在文中处处流露了出来,加之引用了大量孔子的原话,得亲切感人。 作者在文末说:“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读了这篇传记,你认为文中突出了孔子“为人” ①孔子适周问礼: 从此处可以看出孔子的好学,也是为了通过老子之口说明孔子是“聪明深察”“博辩广大”而正直的人,还用以强调孔子在与老子的交往中得到的提高。博辩广大. 聪明深察,正直质朴嫉恶如仇,忠孝两全, 义 孝

苏教版高中语文学生版《史记》选读翻译

高二语文期末《史记选读》重点句子翻译专题复习 负责人:朱泉辉日期:2011年1月8日(一)《高祖本纪》 1、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2、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二)《项羽本纪》 1、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2、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3、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三) 《淮阴侯列传》 1、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 2、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四)李将军列传 1、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2、《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

(五)《管仲列传》 1、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2、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六)《屈原列传》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七)《魏公子列传》 1、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2、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八)《刺客列传》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2、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史记选读》重点句子翻译教案

《太史公自序》 1.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如不明了礼义的要旨,就会弄到君不象君,臣不象臣,父不象父,子不象子的地步。君不象君,就会被臣下干犯,臣不象臣就会被诛杀,父不象父就会昏聩无道,子不象子就会忤逆不孝。这四种恶行,是天下最大的罪过。 2.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我作为太史都未能予以论评载录,断绝了天下的修史传统,对此我甚感惶恐,你可要记在心上啊! 3.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则学者至今则之。 周幽王、厉王以后,王道衰败,礼乐衰颓,孔子研究整理旧有的典籍,修复振兴被废弃破坏的礼乐,论述《诗经》、《书经》,写作《春秋》,学者至今以之为准则。 4.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褒善怨恶,尊重贤能,贱视不肖,使灭亡的国家存在下去,断绝了的世系继续下去,补救衰敝之事,振兴废弛之业,这是最大的王道。 5.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我所说的缀述旧事,整理有关人物的家世传记,并非所谓著作呀,而您拿它与《春秋》相比,那就错了。 6.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这些人都是心中聚集郁闷忧愁,理想主张不得实现,因而追述往事,使来者思考。 《夏本纪》 1.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舜在巡视途中,看到鲧治理洪水干得不成样子,就把他流放到羽山,结果鲧就死在那里。天下人都认为舜对鲧的惩罚是正确的。 2.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 比较起来,众大臣还没有谁比他更强,希望您让他试试。3.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 有谁能光大尧帝的事业,让他担任官职呢 4.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命令诸侯百官发动那些被罚服劳役的罪人分治九州土地。他一路上穿山越岭,树立木桩作为标志,测定高山大川的状貌。 5.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 他节衣缩食,尽力孝敬鬼神。居室简陋,把资财用于治理河川。 6.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 舜帝赐给禹一块黑色圭玉,来向天下宣告治水成功。 7.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禹为父亲鲧因治水无功而受罚感到难过,就不顾劳累,苦苦的思索,在外面生活了十三年,几次从家门前路过都没敢进去。 《鲁周公世家》 1.今我其即命於元龟,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 现在我通过占卜的大龟听命于先王,你们若能答应我的要求,我将圭璧献上,听从您的吩咐 2.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及七年後,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歔歔如畏然。 过去周公代替成王治天下时,面向南方,背对扆(yǐ,椅)壁,接受诸侯朝拜。七年之后,还政于成王,周公面向北站在臣子之位上,仍谨慎恭敬如履薄冰。 3.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 周王发受命于天庭,要普济天下,而且能使你们的子孙在人世安定地生活,四方人民无不敬畏他。 4.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 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三位先王为天下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