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六经辨证治糖尿病,非常宝贵的经验

中医六经辨证治糖尿病,非常宝贵的经验

中医六经辨证治糖尿病,非常宝贵的经验

笔者将《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融入糖尿病整体、全程辨治过程,取得一定临床疗效,现将辨治思路略述如次,请同道斧正。

一、立论依据

《伤寒论》理法方药一脉贯通,除对外感病外,尤其于疑难杂证的辨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增高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急、慢性并发症可涉及人体全方位、多脏器,因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上可通释“六经”传变规律和演绎相关汤证:

1.糖尿病进程演变与六经病转归息息相关,糖尿病由初发至中期而晚期,与六经病之由表入里,由轻转重,由腑传脏,由实及虚,由热化转寒之动态发展、转归具有良好一致性;

2.六经病变证,往往表里相兼、寒热错杂、虚实夹杂,更能体现糖尿病及合并症多样、复杂的病症特点;

3.糖尿病病变部位涉及面广,损及多器官、多层面,作为全身性疾病,与六经辨证体系的整体、综合特点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4.《伤寒论》中八法之运用,尤其仲景创立的寒温并用,攻补兼施,表里同治之大法,经方加减及合用之灵活性为糖尿病及合并症辨治带来巨大的运用空间,是其他辨证体系所不能比拟的。

二、运用思路

1.从六经辨证切入

六经辨证在糖尿病辨治的运用,大体言,糖尿病合并皮肤、肺部或尿路感染,或并发周围神经病变者,病在表、在皮毛,可归属于太阳病;三消症明显,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或合并肠道感染者,病在肌肉、在胃肠,可归属于阳明病;合并抑郁症、脂肪肝、肝脏疾病者,病在经脉、在肝胆,依据病情轻重,部分可归属于少阳病部分;部分归属于厥阴病;合并胃肠植物神经损伤者,证实者,可归属于阳明病,证虚者可归属太阴病;合并心肾损伤者可归属于少阴病。如太阳病,为外感病之急性阶段,病在皮毛、在表、在肺,若糖尿病合并

上呼吸道感染,或老慢支肺气肿合并感染者,或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之轻者。“其在表者,汗之可也。”根据病情寒热虚实之不同,其辨证有:伤寒表实之麻黄汤证,中风表虚之桂枝汤证,表郁轻证之桂麻各半汤证、桂二麻一汤证,外寒内热之大青龙汤证、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外寒内饮之小青龙汤证,太阴兼太阳之桂枝人参汤证,太阳少阳合病之柴胡桂枝汤证,太阳与少阴两感之麻黄附子细辛汤证、麻黄附子甘草汤证,合并尿路感染之五苓散证。

2.从糖尿病切入

(1)糖尿病全程辨治。目前有关糖尿病中医辨证不囿古代“三消之说”,而从临床实际出发,依据地域、人群体质及学术师承、经验积累之不同,形成了不同流派或学说。如:主白虎加人参汤之“阴虚燥热说”,主葛根黄芩黄连汤之“湿热说”,主桃核承气汤之“瘀热说”,主茯苓四逆汤之“阳虚说”,主四逆散之“肝郁说”等。其学说以一为主,或二三组合,同时结合临床辨证。虽各执一端,但无一不以《伤寒论》方证为立足点,并获得良好疗效,实为糖尿病中医临床辨治一大特色。

(2)并发症阶段辨治。如①大血管病变如冠心病、脑中风后遗症、糖尿病足等;②微血管病变如肾病、眼底病变、心肌病变等;③小血管病变如周围神经病变、内脏植物神经病变等;④脂肪肝;⑤感染如合并肺部感染咳喘、合并肠道感染下利及尿路感染等。皆可辨其证候、析其病机,依据相应经方进行施治,即方证辨析论治。如冠心病,从证候言,以心悸、胸闷、甚或气促为主;从病机言,主心阴阳虚损,邪气上扰。心阳虚有桂甘系列,如桂枝甘草汤、桂甘龙牡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加桂汤;脾虚有苓桂系列,如苓桂术甘汤、苓桂甘枣汤、苓桂甘姜汤;肾阳虚有姜附系列,如真武汤、茯苓四逆汤、白通汤、通脉四逆汤;心阴阳两虚之炙甘草汤;气血不足,邪气内扰之小建中汤;心阳受损,兼表邪未尽之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气机郁滞之四逆散;热扰心膈之栀子豉汤。

(3)常见证候如抑郁、失眠、饥饿、关节痛等的辨治亦同。如抑郁,“木郁达之”,临床疏肝,潜镇为之常法。然疏泄太过则耗气,

镇逆日久则损阳。治宜扶正祛邪为本,贵在通补,即补而不滞,行而不散,其扶正与祛邪之多寡在于守病情之进退。临床常以解郁行滞之四逆散、或小柴胡汤为基础方,多与补气、温阳、养肝,滋肾诸法合用。

3.从临床特点切入

由于在糖尿病进程中常并发或伴发多种疾病,部分患者甚至被西医诊断为十几种病。多脏器损害,内外相联,同时糖尿病属于心身疾病,与环境、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因而临床极具复杂性与多样性。从中医言,证型常呈现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表里相兼,而《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为此树立了典范。如表里双解、攻补兼施、寒热同调等等,尤其诸方合用进一步拓展了临床运用空间。结合临床实际,应注意以下问题:

(1)突出一个“全”字。即在诊断与治疗上注重整体性原则,糖尿病治疗不止是降糖问题,而应从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全身多脏器损伤,神经内分泌免疫等诸多方面,进行全局全程通盘考虑,方不致顾此失彼,处于被动窘地。

(2)抓住二条主线。一是降糖、防治血管并发症,二者同等重要,并贯穿于治疗始终。二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3)重视三个结合。一是局部与整体结合,二是短期与长期结合,三是标本与缓急结合。

三、思考

1.《伤寒论》是中医临床的理论基石与指导源泉。从临床实际出发,初步建立糖尿病六经辨证体系框架,融脏腑经络辨证、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于一体,对于拓展中医临床经典运用领域,加强杂病中医辨证及经典方药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经典理论发展均具有深远的意义。

2.六经辨证体系代表的是一种诊疗模式和思维方法。《伤寒论》创立和保留的113方,重在示法,给后学提供了大量发展空间。对于糖尿病之辨治,应针对临床实际,进一步补充完善。如有关水气、痰饮、痹证、百合病等,以《金匮要略》论述更详;有关辛凉解表,清

热化湿、平肝潜阳、醒脑开窍之法与方,又以温病学为优。优势互补,熔诸法于一炉,继承创新,探索新的临床诊疗模式,是当今临床研究方向之一。

3.仲景重视扶阳气,存津液,护胃气,六经辨证体系的概括、兼容、深刻、前瞩性,对于糖尿病辨治具有重要意义;经方以配伍严谨,用药精当,剂量考究,疗效显著而为学术界推崇。探讨杂病六经辨证规律,关键是传承经典,充分发挥经方治大病、治重病、治疑难病证之优势。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施护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施护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 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医学认为,糖尿病是由于气血瘀滞、阴阳失调、脾胃失和而引起的。中医辨证施治强调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 通过辨证施治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本文将阐述糖尿病的辨证 施治方法,提供对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保健建议。 一、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根据中医理论,糖尿病的辨证分为气虚、阴虚、阳虚和痰湿四种类型。气虚型糖尿病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脾胃功能减弱等;阴虚型糖尿病主要表现为烦热口渴、消瘦、心烦健忘等;阳虚型糖尿 病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尿频、腰膝酸软等;痰湿型糖尿病主要表现 为口干苔黄、体重增加、大便滑腻等。 二、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 1. 气虚型糖尿病的辨证施治 气虚型糖尿病是由于脾胃气虚引起的,主要治疗方法是益气健脾。 患者可选择食用易于消化的食物,如山药、薏仁、白扁豆等,有助于 补充气血;同时还可以进行适量的运动,促进气血的运行。 2. 阴虚型糖尿病的辨证施治 阴虚型糖尿病是由于阴液亏损引起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滋阴清热。 患者可选择食用一些具有滋阴作用的食物,如绿豆、百合、枸杞等,

有助于补充阴液;同时还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 3. 阳虚型糖尿病的辨证施治 阳虚型糖尿病是由于阳气虚衰引起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温补阳气。患者可选择食用具有温补功能的食物,如桂圆、杜仲、肉类等,有助于温补阳气;同时还可以进行适量的锻炼,如太极拳、气功等,有助于提升体内阳气水平。 4. 痰湿型糖尿病的辨证施治 痰湿型糖尿病是由于体内湿气过多引起的,主要治疗方法是祛湿化痰。患者可选择食用一些具有利湿化痰作用的食物,如苦瓜、荷叶、山楂等,有助于祛除体内湿气;同时还要避免食用过多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肠道通畅。 三、糖尿病的中医保健建议 除了辨证施治外,中医还提供了一些糖尿病患者的保健建议,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首先,合理膳食是至关重要的,要避免暴饮暴食,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其次,合理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能量消耗,患者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逐渐增加运动强度;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重要的,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平稳心态,有助于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综上所述,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施护方法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此外,中医

中医六经辨证治糖尿病,非常宝贵的经验

中医六经辨证治糖尿病,非常宝贵的经验 笔者将《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融入糖尿病整体、全程辨治过程,取得一定临床疗效,现将辨治思路略述如次,请同道斧正。 一、立论依据 《伤寒论》理法方药一脉贯通,除对外感病外,尤其于疑难杂证的辨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增高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急、慢性并发症可涉及人体全方位、多脏器,因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上可通释“六经”传变规律和演绎相关汤证: 1.糖尿病进程演变与六经病转归息息相关,糖尿病由初发至中期而晚期,与六经病之由表入里,由轻转重,由腑传脏,由实及虚,由热化转寒之动态发展、转归具有良好一致性; 2.六经病变证,往往表里相兼、寒热错杂、虚实夹杂,更能体现糖尿病及合并症多样、复杂的病症特点; 3.糖尿病病变部位涉及面广,损及多器官、多层面,作为全身性疾病,与六经辨证体系的整体、综合特点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4.《伤寒论》中八法之运用,尤其仲景创立的寒温并用,攻补兼施,表里同治之大法,经方加减及合用之灵活性为糖尿病及合并症辨治带来巨大的运用空间,是其他辨证体系所不能比拟的。 二、运用思路 1.从六经辨证切入 六经辨证在糖尿病辨治的运用,大体言,糖尿病合并皮肤、肺部或尿路感染,或并发周围神经病变者,病在表、在皮毛,可归属于太阳病;三消症明显,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或合并肠道感染者,病在肌肉、在胃肠,可归属于阳明病;合并抑郁症、脂肪肝、肝脏疾病者,病在经脉、在肝胆,依据病情轻重,部分可归属于少阳病部分;部分归属于厥阴病;合并胃肠植物神经损伤者,证实者,可归属于阳明病,证虚者可归属太阴病;合并心肾损伤者可归属于少阴病。如太阳病,为外感病之急性阶段,病在皮毛、在表、在肺,若糖尿病合并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糖尿病中医辨证 中医辨证论治 (一)无症状期 证候:一般没有突出的临床表现,食欲旺盛,而耐劳程度减,化验检查一般血糖偏高,但常无尿糖。应激情况下血糖明显升高,出现尿糖。 治法:滋阴养肾。 方药:麦味地黄汤加减。 (二) 1.阴虚燥热期 (1)上消(肺热津伤证) 证候:烦热多渴,口干舌燥,尿量繁多,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方药:消渴方加减。 (2)中消(胃热炽盛证) 证候:多食易饥,口渴多尿,体形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而有力。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方药:玉女煎加减。 (3)下消(肾阴亏虚证) 证候: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味有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固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2.气阴两虚证 证候: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体瘦,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弱。 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方药:七味白术散加减。 3.阴阳两虚证 证候:小便频数,浑浊如膏,甚则饮一溲一,面色黧黑,耳轮焦干,腰膝酸软,形寒畏冷,阳痿,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摄。 方药:肾气丸加减。 4.痰瘀互结证 证候:“三多”症状不明显,形体肥胖,胸脘腹胀,肌肉酸胀,四肢沉重而刺痛,舌黯或有瘀斑,苔厚腻,脉滑。 治法:活血化瘀祛痰。 方药:平胃散和桃红四五趟加减。 5.脉络瘀阻证 证候:面色晦暗,消瘦乏力,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夜间加重,唇紫,舌黯或有瘀斑,或舌下青筋怒张,脉弦或沉涩。 治法:活血通络。 方药:血腑逐瘀汤加减。 (三)并发症 1疮痈:治以清热解毒,用五味消毒饮合黄芪六一散加减治疗。 2.白内障、雀目、耳聋:治以滋阴补肾,益精补血,用枸杞地黄丸、养肝丸、磁朱丸加减治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治经验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治经验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长期的高血糖导致肾脏功能损害而引发的一种慢性并发症,是糖尿 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病与气滞、血瘀、肾虚有关,因此 在治疗上需要针对这些病因进行辨证施治。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关于糖尿病肾病的 中医辨治经验。 一、辨病机 糖尿病肾病在中医上主要归为肾病范畴,在辨治时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脉象、舌诊、 症状和病史等,找出病因病机。一般来说,糖尿病肾病的病机主要有气滞、血瘀和肾虚三 个方面。 1. 气滞:长期的糖尿病会导致气机郁滞,表现为腹胀、胁痛、不欲食、纳呆等症 状。 2. 血瘀:瘀阻气机,使血行不畅,出现尿蛋白、血尿、水肿等症状。 3. 肾虚:长期的糖尿病导致肾脏功能不全,使肾虚之人出现腰膝酸软、畏寒肢冷、 夜尿增多等症状。 二、治疗经验 1. 中药治疗 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时,中药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一般会选用具有活血化瘀、健脾 利水、滋阴益肾等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常用的中药有当归、熟地黄、桑螵蛸、赤小豆等。桑螵蛸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作用,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当归可活血 调经、滋补阴血,对气滞、血瘀等病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熟地黄和赤小豆都是滋阴清热、利尿消肿的良药,对肾虚等病因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2. 饮食调理 在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中,饮食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首先要避免高糖、高脂、高蛋白的食物,稳定血糖,减轻肾脏负担。其次要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以增强肾脏代谢功能。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对肾脏有益 的食物,如乌发、黑芝麻、黑豆等。 3. 调理情志

糖尿病的中医辩证治疗

糖尿病的中医辩证治疗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以葡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的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高血糖素活性增高所引起的代谢紊乱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严重时常导致酸碱平衡失调,糖尿病作为一种复合病因引起的代谢性综合征,临床上早期常无症状,至症状期才有多食,多饮,多尿,烦渴,善饥消瘦无力等症候群。结合我国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历史、现状及中医认识,现从中医辩证的角度分析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辩证分型,并对中医对糖尿病的辩证论治进行浅析。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为特征的一种疾病。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素体虚弱等因素均可导致消渴。该病的病机特征是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以燥热为标,且两者互为因果:燥热甚者则阴虚越甚,阴虚甚者则燥热越甚。 在临床上,根据中医理论可将糖尿病分为以下类型,现将对各型糖尿病应如何进行中医辩证论疗进行阐述。 一、无症状期 证候:一般没有突出的临床表现,食欲旺盛,而耐劳程度减,化验检查一般血糖偏高,但常无尿糖。应激情况下血糖明显升高,出现尿糖。治法:滋阴养肾。 方药:麦味地黄汤加减 二、 1.阴虚燥热期 (1)上消(肺热津伤证)

证候:烦热多渴,口干舌燥,尿量繁多,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方药:消渴方加减。 (2)中消(胃热炽盛证) 证候:多食易饥,口渴多尿,体形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而有力。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方药:玉女煎 (3)下消(肾阴亏虚证) 证候: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味有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固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2.气阴两虚证 证候: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体瘦,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弱。 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方药:七味白术散加减。 3.阴阳两虚证 证候:小便频数,浑浊如膏,甚则饮一溲一,面色黧黑,耳轮焦干,腰膝酸软,形寒畏冷,阳痿,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摄。方药:肾气丸加减。 1.痰瘀互结证 证候:“三多”症状不明显,形体肥胖,胸脘腹胀,肌肉酸胀,四肢沉重而刺痛,舌黯或有瘀斑,苔厚腻,脉滑。治法:活血化瘀祛痰。 方药:平胃散和桃红四五趟加减。 1.脉络淤阻证

糖尿病医案

糖尿病医案 治疗糖尿病的案例一、郭正杰中医辨证治糖尿病方治糖尿病(脾肾两虚)方处方:熟地、山药、黄芪、扁豆各20 克,山茱萸、党参、葛根、白术各12 克,当归、肉苁蓉、茯苓各10 克,甘草5 克。 用法:水煎分3 次服,每日1 剂。功效主治:健脾益肾。用于治疗糖尿病,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型。症见口渴多饮,小便量多,腰膝酸软,肢冷,气短懒言,身倦,腹胀便溏,伴浮肿,舌淡苔白润,脉沉细。创方者:郭正杰治糖尿病(阴虚毒蕴)方处方:玄参、麦冬、生地、天花粉、连翘、野菊花、蒲公英各15 克,金银花20 克,丹皮、竹叶、白薇各10 克,黄连、甘草各5 克。 用法:水煎分3 次服,每日1 剂。功效主治:泄热滋阴,清热解毒。用于治疗糖尿病,中医辨证属阴虚毒蕴型。多饮、多尿、多食不显著,化验空腹血糖较高,并发多发性疖肿,伴心烦失眠,潮热,舌红苔黄,脉洪或数。 创方者:郭正杰 治糖尿病(阴虚肝郁)方处方:熟地、山药、生地、麦冬、白芍各 15 克,白术、丹 参、山茱萸、茯苓、当归、柴胡各10 克,薄荷、甘草各5 克。 用法:水煎分3 次服,每日1 剂。功效主治:滋阴生津,舒肝解

郁。用于治疗糖尿病,中医辨证属阴虚肝郁型。临床症见多饮而渴不止,或多食而善饥,或尿多而味甘,口苦咽干舌燥,心情不畅,两胁胀痛,嗳气脘满,舌红少苔,脉弦数或细数。 创方者:郭正杰治糖尿病(血瘀气滞)方处方:柴胡、当归、桃仁、丹参、天花粉、赤芍各10 克,生地、葛根、麦冬各15 克,甲珠、红花、甘草各5 克。用法:水煎分3 次服,每日1 剂。功效主治:行气活血。用于治疗糖尿病,中医辨证属血瘀气滞型。症见口渴欲饮,多食易饥,或小便量多而混浊,伴头痛,胸痛,胁痛,舌淡紫黯,脉沉涩或沉滞。二、北京市西城区民政中医门诊部副主任医师曹淑芬献方淡竹叶生津止渴治糖尿病淡竹叶,清心除烦之妙药。夏日以之煎水代茶,可消暑热,宁心神。治疗妊娠五六月心惊胆怯、虚烦而渴的子烦证,余常用《证治准绳》中的竹叶汤,颇有效验。方用:人参、麦冬、茯苓、黄芩各5 克,淡竹叶10 片。水煎服,每日1剂,2 次分服。方中用竹叶清心除烦, 用黄芩泻火安胎,用麦冬生津止渴,用人参补气扶正。清补结合,标本同治,收效甚良。淡竹叶,生津止渴之佳品。 治疗糖尿病因气血虚、胃火盛而作渴者,余常用《医宗金鉴》中的竹叶黄芪汤。方用:淡竹叶、生地黄、黄芪、麦冬、当归、川芎、黄芩、甘草、芍药、人参、半夏各15 克,生石膏30 克。水煎服,每日1剂,2 次分服。本方即张仲景竹叶石膏汤加生地、当归、白芍、川芎、黄芪、黄芩而成。“人参、黄芪、甘草,治烦热之圣药,是补中有泻矣。且地黄之甘寒,泻心肾之火,竹叶助芍药清肝胆之火,石

蔡长福:六经辨虚实(附《伤寒问缺》糖尿病治疗方剂歌)

蔡长福:六经辨虚实(附《伤寒问缺》糖尿病治疗方剂歌) 447 阅读 六经辨虚实 伤寒论是仲景的谦虚之说,我看就是伤寒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一本大作。伤寒论是一本高等教材,是一本生理学、病理学、脏腑学、解剖学,是一本人没解剖的透视学。何谓透视学?先表后里,伤寒是六经,六经是外感,和杂病是一体之作,是一方多用。何为一方多用?例如伤寒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节,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提示大家,仲景在《金匮》上对此方还有个说法“治心腹卒中痛者“,这就是一方多用。所以伤寒金匮是一体之作,所有杂病来源于外感。以风寒为准绳六经辨证,辨表里论寒热理法方药。以六经为纲,纲举目张,病跟经走,方跟病走,六经大道找病。 医圣张仲景六经辨证就是脏腑的本能论。 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有他的本能,有本能自然界才能活跃,才能生机勃勃。有了万事万物人才能生存,太阳的本能温煦于大地,只暖而不寒,地的本能能生万物,才有自然的一切。人的本能之万能,两性所见本能自发,五脏六腑的本能聚集一处,由肾来完成,两性相交,气走精泻,这就是人本能之万能的万能。五脏六腑本能的具备,十二经外发,各走其道。 所以仲景写下六经辨证就是六经大道。太阳经走于后,阳明经走于前,少阳经走两侧,三阴经走里,这就为六经辨证。 仲景有医圣之称,他对天地人的本能了如指掌,所以才写出伤寒论,伤寒论是一本看病的医书,也是一本体质学书,脏腑学书,仲景祖师爷懂得脏腑的本能才写出六经辨证,六经就是本能之气,掌握本能之气的强弱就知道脏腑之气的盛衰,一旦某一经病,那必然就知道对应的脏腑病了。一旦膀胱腑本能之气不足,常常怕风,常常怕冷;一旦胃腑本能之气不足,常常目疼鼻干,额头难受,睡觉不实,入睡难;一旦少阳腑本能之气不足,常常寒热来往,头晕目眩耳聋,胸胁

纯中医治疗糖尿病不再是传说

纯中医治疗糖尿病不再是传说 纯中医治疗糖尿病不再是传说 “我现在可以自信地告诉大家,纯中医治疗糖尿病,疗效令人信服!不但见效快而且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客观指标同步改善。”李赛美时常在公开讲座上如是说。 李赛美告诉记者,该校朱章志教授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运用六经辨证体系及经方治疗糖尿病独树一帜,形成了较为规范的辨证论治方案,经方使用率达到了70%。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研制了“降糖三黄片”系列制剂,如降糖三黄片1、2号,知麦降糖片、芪桃片、三黄糖肾安片,均被广东省药品管理局批准使用,疗效显著。朱章志也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内分泌专科协作组牵头单位负责人。 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李赛美说,来自于伤寒教研室几代人的学术努力。195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始,即开设了《伤寒论选读》课程;1979年,伤寒论教研室成立,何志雄教授为首任主任,对伤寒论研究造诣颇深,奠定了伤寒教研室的学术发展基础。对《伤寒论》六经实质的研究,自古被百家所争鸣,而何志雄认为伤寒六经是以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气血学说为指导,对人体功能活动所做的一种概括,是认识外感疾病的需要,这些功能,以脏腑为主,旁及经络,他提出了太阳之气是对人体卫外功能的概括。全国中医院校的伤寒大家一致认为何志雄的观点达到了国内先进学术水平。 1983年熊曼琪教授继任主任,倡导中医经典回归临床,首创“经典回归临床,医教研同步发展”的教学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开设临床基地-仲景学说病区。他以敏锐的眼光选定糖尿病为主要研究方向,大力开展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与实验研究,在全国伤寒学界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在临床实践中,熊曼琪观察到有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以气阴两虚、瘀热互结为病机,于是在桃核承气汤的基础上加上麦冬、玄参、生地黄、黄芪等药,创制了加味桃核承气汤,制成降糖三黄片,日后,

徐书治疗糖尿病经验

徐书治疗糖尿病经验 在讲糖尿病之前,我提两个问题供各位同道思考。第一,对于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到底是不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第二,糖尿病是不是需要控制饮食? 西医的糖尿病可以归纳为中医的消渴病范畴。在西医看来,糖尿病是慢性的终身病。很多需胰岛素来维持一生。 近三十年,我一直在研究糖尿病。在接诊的患者中,有半数以上完全可以治愈。而且那是纯中医治疗,我总结有以下几种情况是不能完全治愈的。其一,是1型糖尿病患者;其二,是有家族遗传病史。这两种情况因为我接触的病例尚少,故经验不多。 我认识糖尿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早、中期糖尿病患者一般以胰腺的肿胀为病理基础。此类患者表现火、热、阴虚,同时伴有寒像比较明显,往往是寒热错杂之像。 2.中期的患者大都表现胰腺管的堵塞,不能正常排出胰岛素,此型的患者都表现寒、虚、瘀等症候比较突出。 3.后期的患者表现胰腺的萎缩,这类患者大都于患者长期肌注胰岛素有直接的关系。此型患者都表现消瘦,身体极度亏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掌握一条原则‘’万病不治,求之于肾‘’,以鹿茸、胎盘,大补先天来考虑。 我们的教科书五版、六版、七版的教材都把糖尿病病机归纳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上消,渴而多饮,诊断肺胃之热,以白虎加人参汤。中消,以消谷善饥,胃热比较明显,以清胃散。下消,以渴而小便数,肾虚,六味地黄丸加减。这是我们教科书上所说。近年来,医疗界临床有用大量的黄连来治疗糖尿病的经验,10克黄连不行,加到30克,还不行,60克,不行再加到120克来治疗糖尿病。我想问一下糖尿病的火是实火还是虚火?实火宜清,虚火宜引火归元。所以,我们看到糖尿病,只看到燥热之标,不察及虚损之根本,这个是治不好糖尿病的。正如《医门法律》所言:“凡治消渴,用寒凉太过,乃致水盛火湮,犹不知反,渐成肿满不救,医之过也”。

中西医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截然不同,王正龙从糖尿病为例解读

中西医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截然不同,王正龙从糖尿病为例解读 以糖尿病为例,中西医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截然不同。 在治疗糖尿病的问题上,西医的思路也是只重视指标而不明原因的。糖尿病在中医虽然分为上消(多饮)、中消(多食)、下消(多尿),但现在单纯意义的上消、中消患者非常少,患者基本上都是元气大亏,肾气大伤的三消并发症,只有通过《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法,才能先后天兼备,补泄兼顾以恢复元气,治愈糖尿病。病情较轻的患者可望在1个月内治愈,元气大亏、肾气大伤的患者可能需服药半年以上。如果对关元穴和中脘穴施以重灸,效果会更加显著。 而西医治疗糖尿病所注重的是指标,如血糖值、尿糖值。这种检测手段是中医所不及的,但是太重视指标,就容易忽略根本,容易变为教条主义。西医认为,缺什么补什么,吃(注射)什么就可以补什么。现代人都普遍缺钙,所以都在补钙,仿佛中医也有这种观点。但是,西医指的是“缺什么元素补什么元素”,而中医指的是“阴虚补阴、阳虚补阳”。中医指阴阳,西医指元素,概念上有很大差别。中医所说的是根本,西医所说的是表象。 西医治疗糖尿病是给患者注射胰岛素,但没有办法使胰腺(中医将胰腺功能归类于中央脾土)产生胰岛素,只能长期依赖人工胰岛素的注射。根据“用进废退”的原理,(脾和)胰腺的功能得不到恢复和使用,功能就会更加衰退,脏器也就趋向死亡,同时还会增加其他脏腑的负担,会使患者的免疫力逐渐降低,元气更加衰竭,等于加速了患者的死亡。而且,长期注射人工胰岛素的费用也是比较高的。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由服用激素类降糖药物逐渐变为注射胰岛素,而后胰岛素的注射量逐渐增加直至死亡,就是逐步损伤元气的证明。 虽然患者的尿糖和血糖的指标在西医注射胰岛素的情况下始终可以保持正常值,但是,必须终身服药或注射,不可能治愈。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认为代表医学最高水平的西医都不能治愈,那么,“土得掉渣儿”的中医就更不可能治愈了。西医的这种傲慢言论不知害了多少糖尿病患者(家父身为高级知识分子,就是此等结论的牺牲者)。

中医治愈糖尿病案例

中医治愈糖尿病案例 引言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范围内都有不少患者。传统的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能够对患者进行综合的调理,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将介绍一个糖尿病患者通过中医治愈的案例,以此展示中医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价值与作用。 案例介绍 患者背景 患者李先生,男性,50岁。由于长期生活不规律、高脂高糖饮食以及遗传等因素,导致他在40岁时被确诊为糖尿病。 病情分析 医生检查发现,李先生的糖尿病为2型糖尿病,伴有肥胖、高血压等并发症。他的血糖控制不佳,长期服用西药,但效果不明显。为了改善他的病情,他决定尝试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 李先生的糖尿病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乏力、消瘦等症状。中医辨证分析认为,他的病属于气阴两亏型糖尿病,且肝胃湿热。 中药调理 1.清热利湿药:黄芩、黄连等药物,能够清热利湿,缓解湿热带来的不适。 2.益气养阴药:首乌、黄精等药物,能够改善气阴两亏的情况,增强体力。

3.补脾健胃药:党参、白术等药物,能够调理李先生的脾胃功能,促进食欲和 消化。 4.清热解毒药:连翘、金银花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有助于减轻肝胃 湿热的症状。 饮食调节 1.控制总热量摄入:根据李先生的身体情况,制定合理的热量摄入目标,避免 摄入过多的能量。 2.合理搭配主食:主食以粗粮为主,搭配适量的蔬菜和蛋白质食物。 3.注意饮食营养均衡:保证膳食中的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避免单一营养不足。 4.避免高糖高脂食品:李先生需尽量避免高糖高脂的食品,如甜品和油炸食物。 运动调理 1.有氧运动:中医建议李先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 控制血糖。 2.气功练习:中医还建议李先生可以尝试一些气功练习,如太极拳、气功养生 等,有助于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 治疗效果与讨论 经过数月的中医治疗,李先生的病情有了很大的改善。他的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体重也有所下降。他的症状明显减轻,精神状态也有所改善。 通过中医的综合治疗,李先生不仅得到了对糖尿病的控制,还改善了他的整体健康状况。这一治疗案例表明,中医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结论 中医治愈糖尿病的案例为我们展示了中医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独特优势。通过中药调理、饮食调节和运动调理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中医能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价值,促进中西医结合,为广大糖尿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胡维勤-中药方治疗糖尿病有奇效

胡维勤-中药方治疗糖尿病有奇效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国传统医学积累了防治糖尿病的宝贵经验,总结出了中草药治疗方子。这些方子对改善糖尿病临床症状,降低血糖、血脂,改善微循环及糖尿病慢性病变的防治均有一定作用。 阴经亏虚型糖尿病 〔主症〕咽干口干,食欲旺盛,大便干结,形体大多超重或肥胖,自觉体力或精力较前减退,舌红苔黄或白少津,脉沉弦。 〔治则〕滋阴增液 〔方药〕增液汤加味:生地30g,玄参30g,麦冬10g,葛根12g,花粉30g,南沙参15g。 〔按语〕早期糖尿病患者多以阴虚为主,常因无典型的“三多”症群而被忽视,不少患者是在健康查体或诊治其他疾病时发现,当详细询问病史时,其实患者早已出现临床症状如口干欲饮,食欲旺盛,大便干结等,中医辨证多为阴津亏虚,治宜滋阴增液。 另外,对于部分葡萄糖耐量减低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证属阴津亏虚或阴虚肝旺或阴虚阳亢者,亦可参照上述辨证治疗。 阴虚热盛型糖尿病 〔主症〕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大便干结,尿色混黄,舌红少津,苔黄而燥,脉滑数。 〔治则〕滋阴清热 〔方药〕增液汤合白虎汤合消渴方加减:生地30g,元参30g,麦冬10g,生石膏30g,知母12g,葛根15g,花粉30g,黄连10g,枳实10g。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 〔按语〕阴虚热盛是糖尿病常见的证型。1991年全国中医糖尿病协作组1504 例糖尿病临床资料统计表明,阴虚热盛型占17.9%。临床观察此型多见于糖尿病的早期阶段,患者大多未出现血管、神经并发症,绝大部分患者均有多饮、多尿、多食等典型的“三多”症群。辨证要点是烦渴多饮,小便频数,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少津。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故治当滋阴清热为主。

仲圣中医堂河北店李墨箱医生验案:谁说2型糖尿病不好治?看中医经方显神效!

仲圣中医堂河北店李墨箱医生验案:谁说2型糖尿病不好治? 看中医经方显神效! X 仲圣中医堂河北店李墨箱医生 患者:李某 性别:男

年龄:49岁 初诊日期:2021年12月23日 主诉:进食多易饥,饮水多,小便勤五月余。体重减7.5kg。 现病史:既往体检,近五个月以来口干舌燥喜饮水、尿频;食量大增易饥,易心慌,进食后症状消失。当日晨空腹血糖16.3mmol/L。 查体:步态正常,体态偏瘦,面色发黄,精神可;舌质淡红,苔薄白,湿度适中。双脉弦稍滑,寸脉稍急。 西医诊断:糖尿病(二型) 六经辨证:消渴症 方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仙鹤草30g、制附片30g 剂量:5剂 方组:柴胡60g 党参20g 茯苓20g 黄芩20g 龙骨20g 牡蛎20g

肉桂20g 磁石20g 制半夏60g 大黄20g 生姜20g(切)大枣6枚(撕)制附片30g 仙鹤草30g 煎服方法:加冷水1400ml,泡40分钟(泡透),大火煮开,小火再煮40分钟,去渣,余下600ml,分三次一天热服。 禁忌:牛奶、酸奶、饮料、绿豆、绿豆芽、辛辣、生冷、寒凉、猪肉等制品。 医嘱:每天检测空腹血糖,控糖饮食,少吃多餐。 二诊:2021年12月29日,自感身旺有力,口干舌燥无,小便次数减少,空腹血糖7.3mmol/L。 处方:原方继续服用,7剂。 龄:49岁 初诊日期:2021年12月23日 主诉:进食多易饥,饮水多,小便勤五月余。体重减7.5kg。 现病史:既往体检,近五个月以来口干舌燥喜饮水、尿频;食量大增易饥,易心慌,进食后症状消失。当日晨空腹血糖16.3mmol/L。 查体:步态正常,体态偏瘦,面色发黄,精神可;舌质淡红,苔薄白,湿度适中。双脉弦稍滑,寸脉稍急。

糖尿病中医辨证治疗,不可拘于“三消”之说!

糖尿病中医辨证治疗,不可拘于“三消”之说! 大医智道 ID:dayizhidao1 关注 糖尿病诸证缠身,血糖久高不降, 想过中医的方法吗? 威海市中医院全科医学科 宋国政副主任中医师 近日,复诊的蒲阿姨兴奋的告诉我,困扰她十多年的糖尿病各种症状终于好转了,多年的高血糖,也终于降下来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从头来说道说道。 蒲阿姨今年66岁,大约15年前确诊为糖尿病,并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始终不理想,空腹血糖最高接近20mmol/L左右,8年前蒲阿姨需要接受甲状腺手术,但由于血糖控制不理想,手术无法进行,无奈接受胰岛素治疗,术后一直注射胰岛素优泌林控制血糖,每日胰岛素用量在44u左右,但血糖仍然控制不理想,空腹血糖一直保持在13mmol/L以上。大约1个多月前,患者来诊,诉其刻下症包括:食欲旺盛,多食善饥,口渴多饮,每日饮水超过两暖瓶,口苦,口臭,乏力,潮热,周身汗出,尤以右侧头面部为著,左侧头面部几无汗出,眠可,二便调,舌红苔黄根厚腻,脉弦滑,自测空腹血糖15mmol/L 左右。 综合症状病史舌脉分析,该患者的糖尿病诊断,也就是“消渴病”诊断确诊无疑。从六经辩证角度来论,当属阳明少阳合病,治以清解肝胃郁热,兼以利湿滋阴,以白虎汤加人参汤合小柴胡汤加减。 翻看患者的就诊记录,首诊处方如下:石膏(先煎)20g,知母15g,人参6g,柴胡25g,黄芩12g,麦冬15g,生地20g,薏米30g,苍术15g,黄连10g,黄柏10g,当归15g,赤芍15g,丹皮15g,秦艽15g,地骨皮15g,白蔹15g,每次7剂,日1剂,水煎服。随证加减,诸证衰,去苍术、黄连,余药微调,煎服月余。至此

名医刘志龙:中医降糖,只需要这6步

名医刘志龙:中医降糖,只需要这6步 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导读 近年来,我国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迅速上升, 因此,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的工作愈显艰巨。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院长在运用经方治疗2型糖尿病方 面,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他在临床中运用六重法的中医思维模式指导2型糖尿病的治疗获得良好诊疗效果。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历代医家多以上中下“三消”立论,上消清肺润燥、中消清胃泻火、下消滋肾降火为常法。 刘志龙院长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的证候不完全符合中医古籍所载之“消渴病”, 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三消”症状不明显,体质量波动范围小,常接近标准体质量, 所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乃消渴病的病机不能完全诠释现代2型糖尿病的病机, 然而古今医家治疗消渴病的诊疗经验却为我们提供辨证的依据及治疗的思路。 刘志龙院长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六重法亦是从古人相关记载中吸取营养后归纳总结而来。 一重:首推问诊

《难经·六十一难》:“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 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 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 刘志龙院长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问诊关键是问其病程:了解病史,饮食嗜好、大小便、身体状态、 是否有典型症状(三多一少)以及非典型症状(头晕、乏力、外阴瘙痒、反复皮肤疖肿等),此外,还需了解是否注射胰岛素及时间长短。 若2型糖尿病患者有慢性并发症,还要询问是否有视力减退、四肢末梢感觉异常, 是否有疼痛感,下肢溃疡,便秘、腹泻交替岀现,夜尿频繁,水肿等表现。刘志龙院长认为中医药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诊疗效果最佳时期是在发现糖尿病五六年内,未注射胰岛素的患者。 如果时间超过六年以上或是时间不长但注射胰岛素超过一年以上者,中医药诊疗效果不佳。 二重:舌分阴阳 心开窍于舌,舌为脾之外候,而在中医整体观的认识之下,舌通过经络与五脏六腑都有关联, 内脏功能及其病理的变化首先反映于舌,舌的形、色、质和动态的变化也是体內气血精津的盛衰、病位的深浅、病性的寒热虚实、正

中医用古方六经对糖尿病的经典阐述

中医用古方六经对糖尿病的经典阐述 •中医用古方六经对糖尿病的经典阐述 古代文献对本病的认识: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消渴一名,首见于黄帝内经,辨证论治则从金匮要略开始,而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病因症候治疗的理论体系形成于唐代。此后主要是对脏腑病机及治疗方法作了补充,金元时期主要从养阴清热的角度进一步阐明其机理。 古人对糖尿病的记载: ”有一种人,吃得越多,瘦得却越厉害。医学上把多吃多喝多尿而病人却十分消瘦的症状群归结为“三多一少”,这种病就叫糖尿病。糖尿病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病,目前无法使机体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由于全世界医学家们的努力,已经对糖尿病的情况,包括病名的定义、病因、症状、并发症、治疗与预防等方面,有了不少的了解。在全世界卓有成效的对糖尿病的研究中,是我国古代医家亦作了许多探索,关于糖尿病的许多最早的记载都可以在中医古书中找到。 谈到消渴,大家会很自然地想到一个现代的病名,就是糖尿病。从文献记载来看,实际早在隋末的时候就已经把消渴病当作糖尿病了。我们知道,糖尿病很直观的一个情况就是血糖升高,当血糖升高到一定时,超过了肾的糖阀值,这时就会连带出现尿糖。那么古人怎么判断那?古中医扶阳派的代表无山高武中医解释说:古人对糖尿病的诊断就主要通过对尿糖的观察,尿糖怎么观察呢?那个时候又没有尿糖试纸,这就要靠蚂蚁帮忙。蚂蚁嗅觉很灵,尤其对于糖更是灵敏,一般的尿拉到地上是不招蚂蚁的,蚂蚁也怕这个臊味,可是糖尿病人的

尿拉到地上,很快就会招来许多蚂蚁。古人就通过这个方法来诊断糖尿病。 下面是无山高老中医古中医有关糖尿病的经典阐述: 1)消渴泛义厥阴提纲条文第一个讲述的证就是消渴,消渴是什么意思呢?渴就是口渴,这个大家都应该很清楚。但是,有的人口渴并不一定想喝水,或者喝一点点润润口就行了,所以,就有口渴不欲饮之证。这样的渴就是渴而不消。那么,消渴呢?当然是既渴而又能饮水,而且饮后即消,口又很快地渴起来。这是消渴的一个大概意思。厥阴病为什么会导致消渴呢?历代的很多医家都认为是肝胃之热耗伤津液所致,但是无山高老中医武三招以热伤津液来解释厥阴的口渴未必恰当。厥阴的这个渴应该有它很特殊的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很清楚,如果以热盛伤津来解释消渴,那厥阴的这个热怎么能跟阳明的大热相比?阳明的白虎人参汤证是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所以,要讲热盛伤津,那么这个消渴理应放在阳明篇中。应该将阳明的提纲条文改为:“阳明之为病,消渴,胃家实。”而张仲景没有这样,反而将消渴置于厥阴提纲证之首,这就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厥阴之渴是另有所因的。口渴虽是极普通和极常见的一个证候,但是,我们回看六经提纲条文,却只有厥阴提纲言及渴,这便提示我们消渴是厥阴病最容易出现的一个证,也是厥阴病最重要的一个证。因此,消渴对于厥阴病的诊断而言,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依据。 (2)厥阴何以渴消渴为什么是厥阴病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厥阴病为什么最容易致渴?我们首先可以来感受一下口渴的过程,人之所以口渴,是因为口舌没有津液了,口舌干燥了。所以,阳明病在描述口渴的时候,多用舌上干燥。因此,口渴这个过程的感受器官是什么呢?应该就是口与舌。而口为脾之窍,舌为心之苗,所以,我们讲口舌,实际上就是讲了心脾,讲了火土。渴必由口舌,必由心脾,必由火土,

中医名家吕景山治糖尿病基础方(适用于各型糖尿病)

中医名家吕景山治糖尿病基础方(适用于各型糖尿病) 基础方组方生黄芪30~50g,怀山药15g,炒苍术15g,润玄参30g,紫丹参30g,粉葛根15g,大熟地10g,山茱萸10g,肉桂1~3g。水煎服,每日1剂。适应症:各种类型的糖尿病均可选用。方中对药分析生黄芪、怀山药黄芪甘温,皮黄内白,质轻升浮,生品入药,升发之性为最,功专升阳举陷,温分肉、实腠理、补肺气、泻阴火,炙后入药,功擅补中气、益元气、温三焦、壮脾阳、利水消肿、生肌长肉、内托排脓。山药甘平,鲜品质润液浓,不热不燥,补而不腻,作用和缓,以补脾胃、助消化,补中气、益气力,温分肉、润皮腠,炒黄入药,尚有人参之功,为补益之佳品。 炒苍术、润玄参苍术辛、苦、性温,辛温升散,苦温燥湿,芳香化浊,醒脾开胃,升阳散郁,敛脾精、止漏浊。玄参咸寒,质润多液,色黑走肾,泻浮游之火,既能滋阴降火、泻火解毒,又能软坚散结,清利咽喉。苍术突出一个“燥”字,玄参则突出一个“润”字。紫丹参、粉葛根丹参苦寒,色赤入走血分,既能活血化瘀,祛瘀生新,又能凉血消痈,镇静安神,降低血糖。葛根甘平,轻扬升散,既能发表散邪,解肌退热,疏通足太阳膀胱经经气,改善气血循环,还能扩张脑、心血管,改善脑、心血循环,降低血糖。二药伍用,相互促进,活血化瘀,去瘀生新,降低血糖之力益彰。大熟地、山茱萸熟地甘温,味厚气薄,补血生精,滋阴补肾,增强肾的活力;山茱萸酸温,温而不燥,补益肝肾,收敛元气,振奋精神,固涩防脱。熟地以补肾填精为主,山茱萸以敛精为要。二药参合,一补一敛,强阴益精,秘摄下元,善治糖尿病甚妙。配伍加减尿糖不降,津伤口渴,加天花粉15g~30g,乌梅10g;血糖持续不降,加知母10g~15g,生石膏30g~50g;饥饿感明显,甚至不能忍耐者,加玉竹15g、大熟地30g;上身燥热,下肢发凉者,加黄连5g,桂枝10g;尿酮体阳性者,加黄芩10g、黄连10g、茯苓15g;夜尿频数者,加枸杞子10g,川续断15g;小便失控者,加生白果10g,炒枳壳15g;下肢水肿者,加防己10g、茯苓15g;或加萆薢、石韦各15g;腰痛,加川续断15g,桑寄

李可六经辨证:经验方剂----【经方求真】

李可六经辨证:经验方剂----【经方求真】 李可六经辨证:经验方剂----【经方求真】 一、太阳 1、颈椎病增生——桂枝葛根止痉散 2、颈椎病——葛根双五止痉散(肾五味、补阳还五) 3、急性结核性胸膜炎重症——瓜丹桂枝苇茎汤(瓜蒌三方合丹参饮、苇茎汤) 4、白癜风——乌蛇荣皮汤 5、太阳无汗症——麻黄五虎汤(彭子益五虎:姜枣葱黑豆核桃) 6、糖尿病肾病——麻辛参梅炙草汤 7、皮肤划痕症——麻辛红参脱敏汤(脱敏灵;苏叶浮萍蝉衣地龙) 8、偏头痛——麻附细辛芎芷汤 9、鼻炎——麻辛参肾通窍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肾四、苍耳子散) 10、自汗症——桂枝附子肾石汤(太阳虚化,肾四,三石) 11、咳嗽(痰气交阻)——姜夏细味小夏汤(小青龙减味,减麻桂芍,加小半夏汤,生姜半 夏汤) 12、咳嗽(喘痼疾)——小青龙虚化汤(加参附、款冬紫苑白果) 13、湿疹——连败鲜苦三妙散(连翘败毒合三妙,加苦参白鲜皮土茯苓) 二、阳明 1、妊娠恶阻——止呕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合旋复代赭石汤) 2、胃溃疡出血——双呕汤(吴茱萸汤合止呕汤) 3、风湿热痹——苍术白虎汤(四妙合白虎汤,加赤豆山药豨签草追风散止痉散) 4、烂尾脓肿合并肠梗阻——攻毒承气汤(大黄牡丹皮汤合透脓散,加薏仁), 透脓芙薏清肠饮(透脓散,四妙勇安汤,芙蓉薏仁) 5、疫毒痢——辟秽解毒汤(重银花大黄白头翁黄连,配薷菖佩藿

扁豆大力子芍甘,佐肉桂) 6、秋季结膜炎——银翘犀军普济饮(普济消毒加银花连翘大黄犀四味) 7、肺脓肿——双脓攻四苇茎汤(黄芪托透,透脓散,银翘硝黄攻四,苇茎汤) 8、中风闭证(脑出血)——大续虎承开窍汤(大续命,白虎,承气,安宫丸,麝菖开窍) 9、阳明不降(上不入下不通)——止呕泻心黄木汤(止呕汤,半夏泻心汤,加大黄木香) 10、小儿流脑——麻杏犀角虎承汤(麻杏石甘汤,白虎,调胃承气,犀四味) 11、肺结核大咳血(降逆化瘀)——旋复代赭枇杷汤(加三七) 12、胃结石——保和金灵黄木汤(保和丸合参灵散,重内金莱菔子,加大黄枳实) 13、疳积症——疳积固本散(鹿茸紫河车红参三七麦谷内金蛋壳) 三、少阳 1、肾炎感冒——改良小柴胡汤(柴芩夏姜) 2、少阳头痛——柴胡细辛芎芷汤 3、少阳夹湿——柴芪葛人三仁汤(小柴胡汤合三仁汤,加黄芪葛根) 4、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银翘蚤牛三妙汤(抑肝消毒散之银翘柴栀合三妙加白芷蚤休) 5、急性胰腺炎——攻毒大柴胡汤(大柴胡汤合攻毒承气汤) 6、急性胆道疾病、恶性淋巴瘤——柴胡黄芩黄木汤 7、胆石合并胆囊炎——大柴金灵黄木汤(大柴胡汤,加三金、参灵、木香) 8、胸痛胸腔积液——大柴瓜薤丹参饮(大柴胡汤,瓜蒌薤白白酒汤,丹参饮) 四、太阴 1、胃溃疡——参灵散

糖尿病的中医扶阳治疗

糖尿病的中医扶阳治疗 提到中医范畴里的糖尿病,不少人都会想到“消渴”二字。消渴,字面意思是消瘦和口渴,也就是常说的“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其实,“消渴”只是糖尿病的一个阶段。随着中医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目前认为,糖尿病常始于肥胖,逐渐发展为“脾瘅(dān)”,最终转为“消渴”,并引起各种并发症。中医将糖尿病分为“脾瘅”和“消瘅”两类。“脾瘅”是较常见的类型,这部分患者特征是体型肥胖,常伴有血脂、血压及血尿酸水平的异常,多为2型糖尿病患者;“消瘅” 主要见于1型糖尿病,其主要特征是发病时即表现为消瘦。中医将糖尿病分为4 个阶段:郁、热、虚、损,分别与糖尿病前期、早期、中期及晚期(并发症期)相对应。现代中医则借鉴了西医对糖尿病的诊断,在扶阳中医的规范指导下,全程辨证施治,根据患病类型和分期不同,及早开展综合治疗,可取得不错的疗效。 ◆糖尿病核心病因“虚、堵”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气血阴阳应该处于和谐平衡的状态。然而,

受遗传因素、年龄增长、不健康生活方式及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人体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气血阴阳不平衡的表现,这也是体质的不同。人体气血阴阳平衡才健康,气血阴阳不足即为虚弱,体虚即表明我们身体的物质代谢或能量代谢不足,营养的供应出现了问题。体虚时,不一定会引发很明显的疾病,但若得不到及时调理,久而久之,全身代谢混乱,营养状况继续恶化,则会从所谓的亚健康状态发展到疾病状态,糖尿病便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除了体虚之外,瘀堵是糖尿病发生的另一个核心病因,也是糖尿病并发症的根源。通常虚多言五脏,实多指六腑。而五脏之虚多由六腑之实所致。以五脏藏精气,虚则不藏,故曰精气夺;六腑传化物,实则不传,不传则闭塞聚积,故曰邪气盛。《黄帝内经》有云:“百病源于经络堵”,长期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不舒以及缺乏运动等,会造成人体气血流通不畅,经络瘀堵(气滞、痰阻、血瘀),特别是血瘀。时间长了,全身的营养供应便出现严重的问题,“堵”住的部位营养跟不上去,身体便会提高血液中葡萄糖浓度满足所需,由此血糖升高。然而,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瘀堵部位依然营养不足。而长期的高血糖则犹如把五脏六腑及血管浸泡在糖水里,必然会带来脏器的病变,引发各种并发症,如眼病、肾病、冠心病、糖尿病足等等。糖尿病患者往往集“虚”和“堵”于一身,二者伴随患者整个病程。体虚会加重瘀堵,而瘀堵又会让患者的身体更加虚弱,以致交相为患,使糖尿病人体质越来越差,并发症也越来越多,甚至危及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所以,我们应该明白,血糖高只是身体出现问题的信号,而“虚”和“堵”才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更深层的原因,只有解决了“虚”和“堵”的问题,身体才能得到根本的好转,糖尿病才能治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