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蜻蜓的秘密

蜻蜓的秘密

蜻蜓的秘密
蜻蜓的秘密

蜻蜓

我是英语教师,也是一个昆虫爱好者,从小酷爱蜻蜓。如今,暑假外出旅行时,眼里望着风光美景还要追寻蜻蜓的蛛丝马迹,若能拍到一种从未见过的蜻蜓会兴奋好几天。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我儿时的少年梦想一步一步变成现实。一有机会,我便走南闯北,顶烈日淌溪流,钻树林用镜头,记录了无数蜻蜓美丽的身影。从一个无知的痴迷者到对蜻蜓有了进一步了解,更加热爱蜻蜓,成了一个专门拍摄蜻蜓的狂人。同时也深深感到自己形单影孤,在同一个城市里甚至省里难寻第二个喜欢拍摄蜻蜓的同伴。迫切希望有更多朋友参与其中、喜欢蜻蜓、爱护蜻蜓、保护蜻蜓,让更多的人了解蜻蜓。以少年儿童小读者能够接受的故事等形式穿插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引导的孩子们投身大自然的怀抱,从小树立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意识。蜻蜓是最美丽、最凶悍的昆虫之一,他们身居昆虫生物链的顶端,有几亿年的历史与恐龙齐名但更加古老。他们五颜六色婀娜多姿的百态,令人陶醉神往。但是,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地球上的物种灭绝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日以继日地不断加剧,从小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热爱大自然已成当务之急。否则,不知百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面对钢筋混凝土森林,还能否一睹蜻蜓以及其他生灵的多姿多彩芳容?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蜻蜓是大自然生物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起着环环相扣的作用。热爱大自然是人的本性,喜欢动物、植物、昆虫似乎是少年儿童的专利。蜻蜓之美超乎人们的想象,遗憾的是多数种类的蜻蜓以及他们的生活片段未曾与人谋面,绝大多数人都不甚了解,只知道那是只蚂螂、蜻蜓或豆娘是远远不够的,只知蜻蜓其一不知其二怎么能够喜欢、爱得起来呢?不管与否,我以留下当今更多种类蜻蜓的鲜活影像为己任,并以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通俗易懂的讲述方式献给我们少年儿童喜欢昆虫的小读者、蜻蜓迷甚至研究昆虫的科学工作者。其中许多蜻蜓珍贵瞬间照片是独一无二的、可遇不可求的、不可多得的,而且无法复制。相信随着《蜻蜓的故事》的问世,会有越来越多的少年朋友更加喜欢蜻蜓、更加热爱美丽的大自然。甚至对中老年朋友都会产生影响,能使他们回忆起儿时捕捉蜻蜓玩耍的快乐往事。

我所讲的蜻蜓就是一个业余爱好者野外长期拍摄、观察蜻蜓的自身体悟,对于蜻蜓的习性以及他们循环往复的一生过程都是通过图片讲述,尽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无误。当然我的方方面面知识、水平所限,难免会有谬误,敬请批评指正,若能再版会一并纠正。

蜻蜓在我们的星球上生存了几亿年,进化至今形态未变(有化石为证)可见其生存能力一斑,虽说与恐龙齐名,恐龙却灭绝消失得无影无踪,其实就物种而言蜻蜓比恐龙更加古老。蜻蜓见证了地球沧海桑田的巨变,经历数次生物大灭绝他们依旧保持基本原态不变,活跃在我们共同的生命舞台上不能不说是一个生命进化的奇迹!蜻蜓如何躲过了历史上无数次毁灭性的大灾大难不能不说是生物进化史上的奇迹,如今面临人类的大规模入侵,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蜻蜓又将如何面对?

蜻蜓栖息在地球大陆或岛屿上的溪流、湖泊、湿地、水塘附近,除了两极极寒地区外,几乎到处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根据记录,全世界的蜻蜓约有6000种,中国约600种。蜻蜓是最美丽的昆虫之一,蜻蜓之美难以言表,最大的十几厘米cm,最小的十几毫米mm,最美的生活在深山老林的溪流附近,亲眼目睹或见到图片才会为之震撼。

蜻蜓的前世生活在水下、今生羽化飞行在水上两个世界,他们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基本在水中度过(水虿),有的种类几个月、有的则需好几年才能羽化成蜻蜓,这时他们最重要的使命是交配产卵,然后他们的生命周期即将结束。

蜻蜓的种类千差万别,他们的生命轨迹大同小异。目前我国有20科,150属共计630多种,而且每年都有新纪录种被发现。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对蜻蜓了解甚微,蜻蜓点水虽然家喻户晓,什么大绿豆、黄毛子、红辣椒以及蚂螂、豆娘(不同地域叫法也不同)在多数成年人

的印象中都十分深刻,甚至是小时候经常扑捉的对象,若问起通用的学名、分布、习性以及稚虫等情况便无人知晓啦。人类从古到今常与蜻蜓相依为伴,千百年来华夏名人墨客对蜻蜓的描述不胜枚举,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和乐天《春词》中写道:“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宋代诗人杨万里也以蜻蜓为题作诗《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到了近现代,我们泱泱大国日渐衰落,如今我们对蜻蜓的研究比西方落后几百年,以至于中国产的大部分蜻蜓名字都是西方人起的(如,日本长尾蜓、日本丝蟌Lestes japonicus Selys, 1883等等)我看到那名字心里就不舒服,有什么办法呢,国际通用了几百年,还得继续用。原因很简单我们真正喜欢热爱蜻蜓、研究的人并不多,对不了解的事物人们绝不会去喜欢的。寄希望通过本书会有更多国人喜欢蜻蜓、研究蜻蜓,把蜻蜓之美充分展现给世人,揭示更多不为人知的蜻蜓秘密。蜻蜓的秘密的确好多好多,探索那些秘密又很难。蜻蜓有迁徙的习性,有些蜻蜓如,碧伟蜓、闪蓝丽大伪蜻、黄蜻、赤蜻、黑色蟌、透顶单脉色蟌等,北起黑龙江南至两广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究竟是如何迁徙的呢?他们如何适应热带高温或寒带的冰天雪地?既然蜻蜓有能力迁徙,为什么有的蜻蜓是北方独有的种,去南方热带地区生活岂不更好?哪些蜻蜓不迁徙?迁徙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繁育后代?野外观察一些蜻蜓交尾的时候翅膀已经残破不堪,显然是异地长途飞行所致;另一些翅膀新鲜纹脉清晰显然是当地刚刚羽化不久,他们是羽化后先产卵后迁徙还是反过来?有的种属(凶猛春蜓、红蜻、红眼蟌等)只是孤家寡人一种;有的(裂唇蜓、赤蜻、黄蟌等)却是大家族人丁兴旺,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之多,同属不同种的蜻蜓之间存在杂交现象,杂交后产下的卵能否孵化,孵化又会是什么样子,像爸爸还是像妈妈还是四不像?有的种类间只存在微小差异,人的肉眼很难辨认,他们是如何准确无误择偶,靠敏锐的视角还是气味帮忙呢?有的种类种群极其稀少,十分偶然才能见到一只,他选择配偶岂不更加困难,延续种群生存至今的关键是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同走进蜻蜓那五彩斑斓梦幻般的世界:

蜻蜓的来龙去脉

虎斑毛伪蜻的生命全程20图

琉璃蜓稚虫羽化全过程20图

豆娘,矛斑蟌羽化过程20图

蜻蜓的故事还要从吉林北山脚下的荷花池和与之相连的水塘讲起。在这小小水塘竟拍摄到约40种蜻蜓(有学者发论文吉林省蜻蜓调查总共才有44种),可见这里蜻蜓多样性一斑。遗憾的是它的周边已是高楼林立,不知哪一天这水塘就会被摩天大楼取而代之。

现代化的城里到处是汽车、马路和钢筋混凝土建筑,绿地、水塘很少见。我们的独生子女们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快乐吗?他们在父母的保护伞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衣食无忧。每天全日制上学,放学后被迫参加各种五花八门的课后班。有的周六、周日也难得休息,更不用说能独自或与小朋友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享受童年的快乐,也谈不上去游泳、上山、下乡去玩,放假了还得去什么什么班学习,都成了学习机器。一句话,他们不快乐。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小时候的日子过得虽苦,精神上无忧无虑十分快乐。那时,一年四季晴朗的天空总是蓝蓝的。盛夏,野草纵生地是绿绿的,青山处处有风景,城区就有野草、香花、洼地、水塘(窑坑、二河窑、公鸡泡等)真可谓山清水秀。松花江水清澈见底,很容易钓到各种鱼、捞到、蜗牛、小虾、龙虾,到处生机盎然。虽然住在城里,但走出家门不远就可以捕到各种泥鳅鱼、鲫鱼、青蛙、蝈蝈、蛐蛐、蜻蜓、蝴蝶、蚂蚱、小鸟……。傍晚时分开始,青蛙和蟋蟀彻夜鸣叫,有时黄鼠狼会光顾某户禽舍,搅得鸡犬不宁,四邻不安。孩子们可不在乎那个,高兴还来不及呢。总之,那时是儿童的乐园和天堂,玩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换着样玩。哪有家长领着呀,都是自己和同学、邻居或其他小朋友们一起去自由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因为那时我们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上午上学,下午就放学没事了。父母都上

班了,兄弟姐妹们都自由了,自己找乐,所以自己愿意去哪就去哪,北山、江南公园、龙潭山……。哪时,还有好多玩的东西现在都叫不出名字了,现在没有孩子玩了,失传了。三、四十度的严冬,天还是那么蓝,大地却全变白了,到处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真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尺多厚的雪足够堆雪人、堆滑梯,打雪仗、蹬冰滑子、放爬犁、捉小鸟(用滚笼或拍笼)、滑冰、滑雪,泼冰场、弹玻璃球……。甭提该有多开心了,与现在相比,那时真是无比快乐、是梦幻般的童年。爸爸、妈妈整天上班,没人管我们兄妹好几个小孩子,大孩子负责照看幼小的,家家都是如此。渐渐都长大上学后,我们各谋玩路,自己找自己的同学、朋友。想下棋、打乒乓球,游泳、爬山捉蜻蜓、蝈蝈,就有可能一直玩到天黑,忘记了回家做饭。每天上半天学,那时我们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少年时代,真是回味无穷。有一次,我们几个小伙伴讨论蚂螂(蜻蜓),争执起来,有的说,蜻蜓有十种,有的说,有二十种……去问家长、老师,始终没有结论。那时课外书一点没有,更找不到关于蜻蜓方面的书籍了(现在也依然如此)。我就想,总有一天我要把它弄清楚,把每一种蜻蜓都拍成照片,起上名字,注上说明。那个年代,人们很穷,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从来没听说哪个小朋友家有照相机,即便有也是高消费的奢侈品,胶卷和冲洗费用又高,你说用照相机去照蜻蜓这不就是个白日梦吗?这个梦太难圆了,一晃,四、五十年过去了。今天,终于有机会,用数码相机去圆四十多年前那少年的梦想了。吉林北山是我最频繁光顾的拍摄点,也是我拍摄蜻蜓始发起点,利用假期,带着蚂螂网,我钻山、入林、淌河、下乡,经过十年的艰辛努力查阅资料的同时细心观察蜻蜓的各种习性,终于把小时候家乡见到的所有品种约60种都拍到并弄清了他们的学名,又远赴广东惠州专寻拍摄蜻蜓80余种。计划明年去中美洲,据说哪里的蜻蜓最丰富。蜻蜓真是美极了,其中有红蜻蜓、黄蜻蜓、绿蜻蜓、黑蜻蜓、蓝蜻蜓,赤橙黄绿青蓝紫什么颜色的都有,有的一种竟能包括五种颜色,太棒了、太奇妙了。那一幅幅清晰而又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蜻蜓照片仿佛又把我带回了童年的梦境。从梦境中醒来,觉得这些蜻蜓美照给小朋友们看他们一定喜欢,于是便萌生出一本蜻蜓画册的想法。

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生态环境恶化也在加速,拯救生灵已经迫在眉睫!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否则我们的子孙后代只有望蜻蜓之图而兴叹啦。

第一章蜻蜓概况

第一节蜻蜓分布

第二节蜻蜓分类

第三节小朋友眼里的蜻蜓

蜻,红辣椒、蚂螂

蜓,大绿豆、蜻蜓

蟌,线蚂螂、豆娘

第四节蜻蜓的身体结构

蜻的复眼

蜓的复眼

蟌的复眼

蜻蜓的翅膀

蜻蜓腹部

蜻蜓的腿和爪子

第五节水虿

蜻蜓的稚虫

水虿大聚会

水虿与蝌蚪

蜻蜓与青蛙

第六节名不副实的蜻蜓

蜻蜓的名字由来

红蜻

赤蜻

吉林棘尾春蜓

第七节蜻蜓习性

翘尾巴

降落姿态

飞行姿态

一夫一妻

一妻多夫

争夺地盘

大打出手

委曲求全

退避三舍

择偶

交尾

产卵

特殊的产卵全程

虎斑毛尾蜻羽化

黄蜻迁徙

第二章美丽蜻蜓故事会

第一节混合蜓前世今生

孤独、寂寞想妈妈……….

找朋友,险些丧命

凶残无比称王称霸

脱胎换骨横空出世

美丽的昆虫王中王

浪漫的婚礼进行曲

失魂落魄哀悼妻子

年迈体衰魂归故里

知识小链接忆往昔

混合蜓Aeshna mixta Latreille, 1805 第二节碧伟蜓帝国

碧绿宝石光彩夺目

横跨欧亚北美大陆

垂钓大绿豆碧伟蜓

传宗接代生生不息

危险婚姻生死考验

碧伟蜓Anax parthenope (Selys,1839) 第三节好大蜻蜓啊

闪蓝丽

赤基色

大溪蟌

第四节蜻蜓小人国

弗鲁戴春蜓

侏红小蜻

杯斑小蟌

膨腹斑小蜻

宽翅方蜻

斑蓝小蜻

六斑曲缘蜻

锥腹蜻

三角丽翅蜻

白腹小蟌

蒂氏狭翅蟌

第五节黄昏夜幕的神秘幽灵

鼎湖头蜓

细腰长尾蜓

日本长尾蜓

狭痣佩蜓

细纹佩蜓

漳州佩蜓

遂昌黑额蜓

弯钩伪蜻

郁异伪蜻

威异伪蜻

伊中伪蜻

飓中伪蜻

狭客找朋友

171

第三章丰富多彩的蜻蜓

第一节赤橙黄绿青蓝紫

1234567

第二节多色型的雌性蜻蜓

123

第三节黑翅端蜻蜓

12345

第四节种属难辨

赤蜻123456789

第五节蜻蜓趣闻

小孩子捉蜻蜓

蜻蜓闹洞房

酷似蜻蜓的昆虫

误配杂交

捕食,同类相残

落入蛛网

疾病缠身

蜻蜓寿命

蜻蜓归宿

第四章中国南北蜻蜓比较

第一节东北吉林市的蜻蜓

常见品种60

蜓科

寻找大赤蜻

吉林罕见品种

第二节南方惠州的蜻蜓

南昆山的蜻蜓

蜓蜓玉立

蜻蜻世界

蟌蟌来也

第三节蜻蜓栖息地状况

生态环境保护迫在眉睫

附录

蜻蜓的中文名

蜻蜓的拉丁学名

大班科学竹蜻蜓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竹蜻蜓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竹蜻蜓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探索对称图形的制作及竹蜻蜓飞行中的奥秘,看懂图示,尝试用对折、画剪、粘贴等方法制作竹蜻蜓,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竹蜻蜓教案吧。 设计意图: 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的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道出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而幼儿科技小制作就是集知识与技能、奥秘与创造、动手与动脑为一体的幼儿感兴趣的操作活动,它材料收集简便、能揭示蕴藏的科学现象与原理、深入浅出,倍受幼儿青睐。设计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体验动手制作、体验玩中探索的快乐,并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感知,提高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促进幼儿手脑协调及心智的发展。 活动目标: 1.探索对称图形的制作及竹蜻蜓飞行中的奥秘。 2.看懂图示,尝试用对折、画剪、粘贴等方法制作竹蜻蜓。 3.养成活动后收拾整理材料工具的习惯,体验成功的愉悦情绪。 活动准备: 1.蝴蝶图片一张 2.工具材料准备:剪刀、吸管、透明胶、人手一张画报纸(稍厚)、记号笔 3.制作流程图七幅 4.五角星(鼓励制作成功的幼儿用) 活动过程: (一)出示蝴蝶,认识左右对称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只美丽的蝴蝶,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它的翅膀有什么特点? (二)制作左右对称图形 1.讨论制作左右对称图形的方法提问:你们会做左右对称的图形吗?应该怎么做呢?(幼儿讨论回答) 2.幼儿尝试用画报纸制作左右对称图形 3.出示图示,总结方法:纸儿长长边对边,中线起始图案画,沿

小草 蜻蜓

班级:姓名: 小草 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它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 夏天,太阳把大地烤得火热。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热带来的疲劳。它从不计较人们给予什么,宁愿为人们做出贡献。 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它一下子变得面黄肌瘦。 寒冬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它又从土里钻出来。真是“()”。 1在文中引号内填上恰当的诗句; 2文章按照()的顺序写小草; 3从文中找出“严寒”的反义词是(); 4短文围绕“__________ ”这句话来写的。 5短文字字句句流露出作者对小草怎样的感情?作者认为小草具有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蜻蜓 初秋,村外的池塘里,水清如镜,一大群蜻蜓互相追逐,飞来飞去。时而俯冲下来,尾巴在水面上轻轻一点,又立即飞向空中,池塘里留下了一圈圈的波纹,慢慢地向四下扩散。见到这般景致,便想起了“蜻蜓点水”这一成语,它是用来比喻做事肤浅,不够深入。对于人来说,这只是根据对一种自然现象的观察作出的结论。对蜻蜓来说,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原来,在池塘水面上点水的是一群雌蜻蜓,它们所以用尾巴点水,并不是要深入下去,或者测量水的深浅,而是为繁育后代,把卵产在池塘里。蜻蜓卵很小很小,它们落入水中,随着水的波浪游来荡去,开始了水中的生活。经过水温的孵(fū)化,蜻蜓卵变成了幼虫,这幼虫叫做水虿(chài),它身体扁阔,成长条状,头部比较大,很像一只小蝎子的模样。一个秋冬的时间,水虿在水里经过十几次痛苦的脱皮,才能渐渐长大。待到第二年春天,水虿顺着

大班科学《落下来》

大班科学教案《落下来》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通过观察、比较物体下落时的现象,尝试用自已的方式记录观察3、探索同一物体形状不同下落情况也不同,对物体的下落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第一次操作所需的材料:纸杯、纸盘、泡沫积木、树叶、羽毛、软球、丝巾、绳子、手帕、废弃的饮料瓶、三毛球等,数量之和多于幼儿人数。 2. 第二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上,每人增加一份记录纸和笔。 3. 第三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样大小、颜色的手工纸一张。活动过程: 一、游戏:“落下来”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一)出示一根羽毛,观察一种物体的落下来。 1. 幼儿用语言、动作表述羽毛落下来的样子。今天我们要在这里一起来来玩一个“落下来”的游戏,好不好?瞧!这是什么?(羽毛) 这是一根漂亮的羽毛,想一想,谁知道这根漂亮的羽毛落下来会是怎么样的? 2. 教师动手实验我们一起来看看,看看它落下来是怎么样的?二、幼儿自己试验、探索物体落下来。 (一)依次出示材料:乒乓球、羽毛球、竹蜻蜓。老师这里还有几样东西,依次出示:乒乓球、羽毛球,这个你们认识吗? 这个是老师用纸条做成的,我们叫它竹蜻蜓,叫它什么?这里有几样东西放在这里,老师要请你们来玩一玩、看一看,看看它落下来是怎么样的? (二)幼儿实验,教师巡回观察、了解幼儿的发现。

(三)通过提问,启发幼儿表述自已的观察结果。 1. 刚才你在玩它们的时候,发现它们落下来是怎么样的? 2. 教师示范。 3. 刚才我们的孩子眼睛真亮,发现了它们很多很多。有的发现它落下来的样子,有的直直的、有得弯弯的,还有的会打转;有的发现它落下来的速度不一样,有的快、有的慢;我们还发现了它落下来的在地上的声音了吧,有的声音响、有的轻轻的。 三、引导幼儿通过比较,大胆探索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轻重、下落轨迹的关系,尝试探究其原因。 (一)比一比。 1. 这次还给你们准备了更多好玩的,不过这次玩的时候有要求哦,听仔细! 2. 提出任务:每个小朋友先选择两样物体,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落 下(用动作解释“同一高度,同时落下” ),观察它们的不同,并记录下来。 1. 讲解记录表的记录方法。 教师在幼儿操作时的指导要点如下: (1)注意了解幼儿是否遵守“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的规则。 (2)当幼儿有了自己的发现时提醒它们记录下来。 (3)当幼儿记录有困难时,提醒它们用符号进行记录,也可以看看别人是怎样记录的。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有趣的竹蜻蜓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风趣的竹蜻蜓活动目标: 1、通过对例外竹蜻蜓飞行高度与旋翼结构的观察,初步了解“竹蜻蜓“旋翼的倾斜度以及两边对称是让竹蜻蜓高飞的必要条件。 2、学习对比观察与合作探索,并能确凿地作出记录。 3、感受探索科学活动的欢乐。 活动准备: 1、ppt多媒体课件:《风趣的竹蜻蜓》。 记录卡)。2、两人一套幼儿操作记录材料(红黄绿例外形状的竹蜻蜓、操作3、每人一辆竹蜻蜓小车。 活动过程: 1、幼儿解放玩竹蜻蜓,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候要想办法让竹蜻蜓飞起来。 构。 关。指导语:今天老师带来很多竹蜻蜓,你们想玩吗?小朋友玩的时指导要点:掌握竹蜻蜓飞起来的方法,了解竹蜻蜓简单的外形结2、幼儿分组探索,了解竹蜻蜓能高飞与旋翼的对称和倾斜度有指导语:这里有三种例外形状的竹蜻蜓,到底哪种竹蜻蜓飞的高?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请小朋友边实验边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介绍记录方法)指导要点:两人一组,合作探索例外形状的竹蜻蜓向上飞的状态,并记录在卡中。 (1)幼儿讲述探索结果。 3、分享探索记录结果,了解竹蜻蜓向上飞的原理。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2)观看课件,了解竹蜻蜓向上飞的原理。

提问:为什么旋翼对称、有倾斜度的竹蜻蜓可以向上飞起来呢?指导要点:指导竹蜻蜓向上飞的高度与叶片的对称和倾斜度有严重关系,当旋翼旋转时,旋转的叶片将空气向下推,形成一股强风,而空气也给竹蜻蜓一股向上的反作用升力,这股升力随着叶片的倾斜角而改变,倾角大升力就大,倾角小升力也小。当升力大于竹蜻蜓的重量时,竹蜻蜓便可向上飞起。 (3)看课件,了解“竹蜻蜓“在生活中的应用。 来的呢?提问: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运用了竹蜻蜓旋翼的原理制作出(4)幼儿玩竹蜻蜓小车,进一步体验反作用推力的原理。 指导要点:知道竹蜻蜓的转动能带动小车向前跑。 活动延伸: 1、将幼儿制作的“竹蜻蜓“投放在科学区,鼓励幼儿课间继续探索发现飞行的更多奥秘(如翅膀颜色在飞行过程中的变化等)。 多种尝试和改进,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活动反思: 2、在美工区提供材料,鼓励幼儿在竹蜻蜓的翅膀造型、装饰上作1、选材契合幼儿的兴趣点和年龄特征。活动从本班幼儿的兴趣点“竹蜻蜓“入手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有用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合作探索能力。 2、创设支持幼儿探索发现的游戏情境,寓教于乐。活动精巧利用了幼儿身边熟悉的环境和事物,创设了比比哪种形状的“竹蜻蜓“飞得高,使科学小实验松弛风趣,并结合层层深入的提问帮助幼儿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中观察、对比、发现例外形状的“竹蜻蜓“飞行的特性,初步感知其向上飞的科学原理。 3、注意在科学活动中整合其他领域的教育内容,尤其重视分小组合作探索,让幼儿学习分工,互相合作探索、互相交流。让幼儿在获取胜利怡悦的同时,增强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发展合作探索的能力与耐烦倾听的能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2.6 蚕的一生(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2.6《蚕的一生》教案

长期的观察有什么体会? 探索二:蚕的一生经历哪些生长变化。 播放视频《我的养蚕日记》 整理观察记录,按生长顺序将不同时期蚕的图片 进行排列。 请先对上面八张图片进行编号,分别说明是蚕的 什么时候或在干什么,并对这几张图片进行排 序。 排列顺序:①⑧③⑦⑤②⑥④ 请将这八张图片的序号填入到对应的表格中 蚕与所有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 —死亡的过程。 有意义。 观看视频 会、对蚕生长变 化图片进行排序 和对蚕的生命周 期进行统计,可 以使学生对蚕的 零散的认识变得 系统化,从整体 上对蚕的一生进 行了解。 3. 交流研讨研讨一:我们可以将蚕的一生分为哪几个主要阶 段?每个阶段大约经历多长时间?算一算蚕的 根据养蚕经验, 交流讨论。 梳理蚕的生命历 程变化顺序

一生是多长时间? 1.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2.从卵孵化开始,到吐丝结茧,蚕的幼虫要经历 四次蜕皮,大约35天。蚕蛹变成蚕蛾的阶段大 约13天。蚕蛾不吃食物,产卵后不久便死去, 这一阶段大约8天。 能用数学的方法 统计蚕的不同阶 段经历的时间以 及蚕的寿命。

3.蚕的一生,从蚕卵中破壳而出开始到蚕蛾死亡终止,大约为56天。 研讨二:推测一下,如果条件适宜,新的蚕卵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如果条件适宜,新的蚕卵将孵化出新的蚁蚕,新的生命周期又开始了。 研讨三:蚕适合在什么气候条件下生长? 1、气候条件 (1)温度:20~30℃。 (2)湿度:60%~90%。 (3)光照:避免阳光暴晒。 2、其他条件 (1)食物:新鲜的桑叶,要洗净晾干,不能带水。 (2)香味:蚕对香味特别敏感,不能用香水、蚊香、空气清新剂、香味化妆品等,禁止使用杀虫剂。自然条件下,蚕宝宝一般在春天或夏天出生,不在秋天和冬天出生的主要原因是秋天和冬天的温度低于蚕生存的温度,此外秋天和冬天蚕的食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养蚕时 的气候条件。 懂得生命的循环

竹蜻蜓

中班科学活动:竹蜻蜓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制作竹蜻蜓,发现影响竹蜻蜓平衡的因素。 2、大胆交流、质疑和尝试,体验探索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玩具竹蜻蜓每人一份 2、制作竹蜻蜓的材料:长条形纸、硬卡纸、吸管、双面胶、剪刀、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玩具竹蜻蜓,引导幼儿了解竹蜻蜓的来源和构造。 1、教师出示竹蜻蜓,引发幼儿兴趣。 2、幼儿自由玩竹蜻蜓。 3、教师总结:其实竹蜻蜓是我们中国人很早就发明的一种玩具,不光它的样子像蜻蜓,还能像蜻蜓一样飞起来,而且以前的竹蜻蜓都是用竹子做的,所以人们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竹蜻蜓”。 二、幼儿探索制作竹蜻蜓。 (一)探索吸管粘贴位置与竹蜻蜓平衡的关系。 1、幼儿尝试用剪好的长条形纸制作竹蜻蜓。 (1)、教师介绍制作材料:长条形纸,吸管,双面胶。 (2)、幼儿自由制作,教师巡视了解幼儿制作情况。 (3)、幼儿自由试飞,教师巡视引导幼儿观察。 2、引导幼儿观察竹蜻蜓平衡与吸管粘贴位置的关系。 (1)、请一名(没有粘贴在中点)的幼儿试飞,引导大家观察他的竹蜻蜓并讨论。师:我们一起来仔细看看他的竹蜻蜓。 师:他的竹蜻蜓飞的怎么样?为什么呢? 师小结:吸管不粘在纸条的中间,竹蜻蜓就不能平衡,就飞不好了。 (2)、引导幼儿学习找到纸条的中心点。 师:怎样才能找到纸条的中心点呢?(对折) (二)、探索竹蜻蜓的平衡与叶片大小的关系。

1、幼儿尝试用方形卡纸制作竹蜻蜓。 (1)、教师介绍制作材料:方形卡纸,水彩笔,剪刀,吸管,双面胶。 师:现在你们都知道竹蜻蜓的秘密了,我们再来重新做一个。 (2)、幼儿自由制作,教师巡视了解幼儿制作情况。 (3)、幼儿自由试飞,教师巡视引导幼儿观察。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竹蜻蜓的飞行情况,尝试分析原因。 (1)、师:你们的竹蜻蜓飞的怎么样?为什么呢? (2)、得到结论:叶片要相同大小竹蜻蜓才能平衡,才能飞的好。 3、引导幼儿修剪自己的竹蜻蜓。 师:那怎么才能剪出相同的两个叶片呢?(对折剪) 师:那我们一起来修剪一下自己的竹蜻蜓。让它能飞的更高更远吧。 三、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小朋友真能干,自己做成了一个会飞的竹蜻蜓,而且还发现了让竹蜻蜓平衡的秘密。其实小小的竹蜻蜓能飞起来还有许多的秘密呢。以后我们一起再研究好吗? 师:让我们一起去操场上试一试看看谁的竹蜻蜓飞的最好。

蜻蜓点水的寓言故事

蜻蜓点水的寓言故事 蜻蜓在平静如镜的湖面上款款飞旋, 不时地将细长的尾巴弯成弓状伸进水草 丛中,湖面因此扩张开一圈圈波纹。蜻蜓点水的神情十分专注和投入,像莘莘学 子在偌大的书页上圈圈点点、 苦读传世佳作, 又像作曲家含情脉脉地在湖波中谱 写不朽的乐章。 水草见蜻蜓全神贯注、 一丝不苟的样子, 联想起人们平日对蜻蜓点水的曲解 和嘲讽,愤愤不平地说:“蜻蜓姑娘,您又来播种了?难道您不知道人们对您点 水的行为误会很深吗?” “哦,真有这种事吗?”蜻蜓曲起尾巴,一边小心翼翼地将种子撒播在水草 的枝叶上, 一边说, “这是我们家族繁衍子孙的必然途径, 有什么值得指责的呢?” “是啊, 可是人们总把蜻蜓点水比喻作肤浅的表面文章, 彻头彻尾的贬义词 呢!”水草最了解蜻蜓的委屈,劝她先把事情解释清楚,取得人们的理解,免得 辛勤劳作时人家在背后指指点点、说长道短。 蜻蜓稍稍犹豫了一下, 随即果断地说: “何必把宝贵的时间花在无聊的解释 上呢?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时间本来就很有限,而要做的事情却还不少,受点委屈 算得了什么?认准了的事就要扎扎实实去干,不必在乎别人怎样议论。如果每办 一件事都得先解释一番, 非要等别人都理解了才去干, 那么短暂的一生还能干得 了多少事呢?” 蜻蜓甘愿忍辱负重,她依然如故地在银镜般的湖面上款款飞行,轻盈盘旋。 她瞪着一对溜溜圆的复眼,认准目标,立即俯冲下去。她弯起细长的尾巴,认认 真真地在湖面上圈圈点点。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到来之前, 她忙忙碌碌分秒必争地 播种未来,撒下希望,写下蜻蜓家族辉煌的明天……



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编中国结》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学编中国结——蜻蜓结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结的历史、特点、种类及文化内涵,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探究式学习“蜻蜓结” 等基本结的编制方法及编制技巧。 3、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创 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蜻蜓结”等基本结的编制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中国结、长彩绳、钉子、剪刀、火机、珠子等饰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孩子们,上课之前老师还想采访一下你们,你们最喜欢做什么呀?也就是 你有什么爱好?(生说) 师:唉,那你们知道老师最喜欢做什么吗?猜猜看 师:对,老师最喜欢的是手工,老师做的手工即漂亮又精致,所以你们可以叫我---(生“巧手老师”),对,这节课就和巧手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好吗? 2、师:孩子们,检查一下你们桌面上是不是都有两个透明小袋子?看到里面装的 是什么?(绳子)是的,就是这样几根简单的绳子,老师就能把它编织成精美的饰品呢,看,(出示中国结)这就是老师用它编成的,漂亮吗?

生:漂亮 师: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中国结 师:想不想学?(想)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编中国结。(出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 1、了解中国结 师:想一想,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中国结?(生答) 师:看来中国结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联,那你们知道中国结的来历吗? 师:中国结源于十万年前古人的结绳记事。(课件)那时,人们生存主要依靠打猎。他们每天狩猎到了几只兔子,几只小鹿等等都要记录。可是那个时期没有文字,怎么办呢?于是勤劳智慧的古人想到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猎物大的就结一个大结,小的就结一个小结。后来,虽然有了文字,可是中国人对结确有着深厚的情意,并且一代一代把它传承下来,如今结已经演变成中国特有的精美饰品。(出示课件)因此我们称它为——生齐:中国结。是的,人们的智慧是无穷的,故结的形状也多种多样。 2、了解寓意 师:这种形状的中国结在哪里见过?根据它的形状,又叫它(生齐说-双喜结)?(课件)它还有个美好的寓意,祝福新人——生齐:喜上加喜,双喜临门。师:不同的中国结有着不同的寓意。这种是(平安节),预示着---生齐:一生如意岁岁平安。这种是(鱼结),它的预示着人们——生齐:年年富足,吉庆有余。这是--(蜻蜓结),它的寓意---生齐:平步青云,安静祥和。3、学习蜻蜓结

小学实践课《竹蜻蜓探秘》活动设计

小学实践课《竹蜻蜓探秘》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1、在玩竹蜻蜓的过程中感受乐趣,了解竹蜻蜓飞行的科学原理,并从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借助竞赛熟练掌握竹蜻蜓操作技巧,并能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竹蜻蜓,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小组探究反复揣摩竹蜻蜓的飞行原理,对竹蜻蜓进行二度创新,并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培植自信心与创新意识。 活动重点:了解竹蜻蜓原理并能自主制作简易玩具。 活动难点:自主制作出能飞的竹蜻蜓玩具。 活动准备:几个竹蜻蜓玩具,一个材料袋(工具:木锉、砂纸、美工刀、乳白胶;材料:木板一块、硬卡纸、泡沫一块、吸管几根、手柄一根)。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PPT:竹蜻蜓照片)你们玩过吗?在那玩过?引出主题:这小小的竹蜻蜓有很多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共同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探秘竹蜻蜓》(板书课题) 二、开展活动,初步探究。 1. 第一次玩: 师:竹蜻蜓,你们想玩吗? 师:现在我们就来玩一玩。请同学们先看试飞比赛要求:谁愿意

来读一读?(出示课件) 思考:竹蜻蜓为什么会飞呢?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老师告诉大家,竹蜻蜓的叶片和水平旋转面之间有一个倾角,当旋翼旋转时,旋转的叶片将空气向下推,形成一股强风,而空气也给竹蜻蜓一股向上的反作用升力,当升力大于竹蜻蜓的重量时,竹蜻蜓便可以向上飞起来了。可别小看它,这种简单而神奇的玩具曾令西方传教士惊叹不已,将其称为“中国螺旋”。我们的祖先聪明不聪明啊? 2.第二次玩: 思考:竹蜻蜓的飞行,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 小组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卡: 实验记录卡 (预设1:我拿的是塑料的竹蜻蜓,比较轻) 教师评语:不错,他发现飞得怎样和材质有关。(板书:材质)师:那如果相同材质的情况下,还和哪些因素有关呢?请第一小组的同学再次试飞一下,大家注意观察。(第一小组统一材质:木质)师:试飞的几个同学你们发现竹蜻蜓飞的高飞得远还和哪些因素有关? 生说时板书:技巧(包括方向、力度) 引导学生总结构造因素:下面大家观察竹蜻蜓的叶片是平的吗?(根据实际) 教师评语:看来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就会有所发现。

三年级下册科学《动物的一生》教科版知识点复习资料[带目录]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第一单元《动物的一生》知识点总结归纳 目录 一、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1) 二、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2) 三、蚕长大了 (2) 七、动物的繁殖 (4) 一、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1.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2.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2.蚕卵是扁圆形的,中间凹下去,大小和芝麻差不多。 4.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要孵化时变成紫黑色。刚孵化出的小蚕是黑色的,很小,样子有点像蚂蚁,叫蚁蚕。 5.蚕卵的颜色变化:淡黄色——玫瑰红色——紫黑色——白色。快要孵化出蚕宝宝的蚕卵颜色是紫黑色的,孵化后蚕卵的颜色变成白色。 6.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 上小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 7.养蚕小窍门:

(1)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2)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3)经常清除查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3)把小蚕放在通风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酒 杀虫剂。 二、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1.动物的卵里孕育着新的生命。条件合适的时候,它会发育 成为一个新的生命。 2.像青蛙、鸡这样靠卵来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 3.常见的卵生动物有鲫鱼、乌龟、蚂蚁、蚕等。 4.动物的卵可以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分成两类:蛇卵、鸡蛋(卵)等是有硬壳的,蛙卵、鱼卵等是没有硬壳的。 5.纵向切开一颗熟鸡蛋,观察鸡蛋的内部构造有气室、卵白、卵黄、卵壳。 6.鸡蛋蛋黄上的小白点是胚,它是鸡宝宝生命的开端。 7.孵出小鸡大约需要3个星期。 三、蚕长大了 1.蚕卵可以孵化出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 2.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3.蚕的一生共蜕6次皮,其中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前蜕皮4次,

(完整版)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 扬中市三茅中心幼儿园韩香 在幼儿科学教学中,深受幼儿青睐的就是探索、操作活动,它既能满足幼儿动手和交往的需要,充满着新奇和刺激。它是幼儿学科学的必经之路。新《纲要》对科学领域的目标提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因此,在科学活动中,已越来越重视幼儿主动探索与操作能力的培养。 一、提出疑问,主动探索 爱因斯坦认为,他之所以取得成功,原因在于他具有狂热的好奇心。有好奇心就会产生疑问,学习科学的因素就是产生疑问,它能促使我们去探索。有了疑问就会主动探索,就会促使我们去寻找解决疑问的办法。 幼儿对什么都感到好奇,他们对什么都喜欢看个究竟,问个明白。我班有个幼儿叫可可,他最喜欢看地上的小虫之类的东西。例如一次饭后散步时,看见路上许多蚂蚁似乎排着队在赶路,可可来劲了,一边看一边问:“老师,蚂蚁怎么也像我们小朋友一样会排着队走路的呢?他们到哪里去呀?”于是他就跟着蚂蚁的队伍一直走,走了一段,他似乎发现了什么?高兴地对我说:“老师,我发现蚂蚁们一直爬到那个高一点儿的山坡上去了。”“对了,天马上要下雨了,蚂蚁们把粮食运到高处,防止被雨水冲走。”再如户外活动时,有个幼儿发现阴沟洞里,有一种小虫子大家都叫它“西瓜虫”,一直跟着“西瓜虫”来回着爬来爬去,观察它爬行的样子。看了一会儿,他说:“老师,我发现西瓜虫爬的时候,它所有的小脚好快呀!”“西瓜虫”的外形较小、可爱驱使幼儿去探索、了解。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和获得成功的条件就是会提问题,在幼儿形成对周围世界的积极进取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幼儿爱提问题好比是星星之火,还需成人的支持才能燎原。如果成人能够了解幼儿爱提问的心理特点,并且加以鼓励和引导,就能把幼儿学科学导入主动探索的道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成人对幼儿的问题要认真对待,不能怕麻烦。这样他们的求知之心就会愈来愈强烈,他们就会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反之,科学对他们也就不会再有多大的吸引力了。这种对科学的态度对于幼儿的一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保护和发展幼儿的求知之心在科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平时教师要做有心人,要有敏锐的眼光关心周围事物,并善于观察每一位幼儿,对幼儿偶发性科学活动及时关给予鼓励、指导。一次体育活动时,我发现亮亮在仔细的观察着轮胎的花纹,就走过去问他:“你在干什么”?他说:“老师,这些花纹多漂亮啊,为什么要有花纹呢”?我想了想问:“你们的鞋底有没有花纹呢?如果穿上鞋底没有花纹的鞋会怎样呢”?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鞋底的花纹,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试题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1.蚕的新生命是从()开始的。 A.蚕卵 B.蚕宝宝(幼虫) C.蚕蛾 2.以下关于“蚕卵”的说法正确的是()。 A.蚕卵的大小像蚕豆一样 B.能孵化的蚕卵的颜色会从淡黄色慢慢变成紫黑色 C.蚕卵的形状是滚圆滚圆的 3.在观察生鸡蛋的结构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先观察外壳,再观察内部结构 B.直接敲破,观察内部结构 C.用筷子搅拌内部,然后进行观察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动物卵的外面一般都包着一层壳或膜 B.各种动物的卵有大有小 C.卵都是圆球形的 5.什么样的卵能孵化发育成新生命()。 A.所有的卵 B.受过精的卵 C.受过精的卵,并具备适宜的条件 6.在饲养蚕宝宝的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要及时清理蚕宝宝的粪便与残叶 B.经常用手摸摸蚕宝宝 C.用冰箱存放桑叶,等蚕宝宝饿了可以直接拿出喂食 7. 仔细观察蚕宝宝,发现它身上有13个体节和()对足。 A.6 B.7 C.8 8. 观察蚕蛹,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蚕茧里有蚕蛹和蜕下的皮 B.与蚕宝宝相比,蚕蛹的身体外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C.蚕蛹不吃不喝,触碰时也不动,所以是没有生命的

9.仔细观察蚕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蚕茧是由蚕丝构成的 B.所有的蚕茧都是白色的 C.蚕茧的外形圆圆的像个球 10. 蚕宝宝吐丝结茧的过程是()。 A. ①③② B. ①②③ C. ②①③ ①不吃桑叶,身体发黄发亮,头不停地摆动 ②找到合适的位置后开始吐丝 ③吐的丝越来越多,将自己包裹在里面 11. 观察蚕蛾的触角,它的形状()。 A. 像细棒 B.像羽毛 C.像鞭子 12.下列动物的形态结构,与蚕蛾相似的是()。 A. 蚂蚁 B. 蜘蛛 C.马陆(千足虫) 13. 与雄蚕蛾相比,雌蚕蛾()。 A.身体稍小,腹部狭长 B.身体稍大,腹部肥大 C.翅膀稍大,腹部较小 14. 蚕的一生蜕皮的次数总共有()。 A.4次 B.5次 C.6次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竹蜻蜓》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竹蜻蜓 广州警备区幼儿园萧绮婷设计意图: 一天早上,昊昊像一只小鸟快乐地飞进活动室,跟着这个小顽皮一起飞进来的还有一只红色的“竹蜻蜓”。班上所有的孩子立刻被这个新奇的小玩意吸引住了,孩子们围着竹蜻蜓好奇地讨论着:“为什么它会飞起来呢?”孩子们兴致盎然地说着自己不同的看法,我马上捉住了孩子这一兴趣点,根据大班孩子动手能力强、喜欢探索的特点,设计了本次“有趣的竹蜻蜓”活动,预设以幼儿自主学习为主,旨在通过科学的探索,引导幼儿通过提出问题、尝试探索、表达交流、提升经验四个环节,在做做玩玩中获得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主动尝试、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对不同竹蜻蜓飞行高度与旋翼结构的观察,初步了解“竹蜻蜓”旋翼的倾斜度以及两边对称是让竹蜻蜓高飞的必要条件。 2、学习对比观察与合作探索,并能准确地作出记录。 3、感受探索科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ppt多媒体课件:《有趣的竹蜻蜓》。 2、两人一套幼儿操作记录材料(红黄绿不同形状的竹蜻蜓、操作记录卡)。 3、每人一辆竹蜻蜓小车。 三、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玩竹蜻蜓,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指导语:今天老师带来很多竹蜻蜓,你们想玩吗?小朋友玩的时候要想办法让竹蜻蜓飞起来。 指导要点:掌握竹蜻蜓飞起来的方法,了解竹蜻蜓简单的外形结构。 2、幼儿分组探索,了解竹蜻蜓能高飞与旋翼的对称和倾斜度有关。 指导语:这里有三种不同形状的竹蜻蜓,到底哪种竹蜻蜓飞的高?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请小朋友边实验边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介绍记录方法)指导要点:两人一组,合作探索不同形状的竹蜻蜓向上飞的状态,并记录在卡中。 3、分享探索记录结果,了解竹蜻蜓向上飞的原理。 (1)幼儿讲述探索结果。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2)观看课件,了解竹蜻蜓向上飞的原理。 提问:为什么旋翼对称、有倾斜度的竹蜻蜓可以向上飞起来呢? 指导要点:指导竹蜻蜓向上飞的高度与叶片的对称和倾斜度有重要关系,当旋翼旋转时,旋转的叶片将空气向下推,形成一股强风,而空气也给竹蜻蜓一股向上的反作用升力,这股升力随著叶片的倾斜角而改变,倾角大升力就大,倾角小升力也小。当升力大于竹蜻蜓的重量时,竹蜻蜓便可向上飞起。 (3)看课件,了解“竹蜻蜓”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运用了竹蜻蜓旋翼的原理制作出来的呢? (4)幼儿玩竹蜻蜓小车,进一步体验反作用推力的原理。 指导要点:知道竹蜻蜓的转动能带动小车向前跑。

蜻蜓

学习单 1.想一想,你觉得池塘里有什么呢? 有池水、 有 还有 2.你觉得第一题里谁是最重要的?那你接下来写的 内容就要围着它转咯! 3.还记得我们学过的《我要的是葫芦》吗?让我们来复习复习, 你从中学到了? 4.你觉得图中谁和谁有联系? 两个: 多个:

阅读的魔力 初秋,村外的池塘里,水清如镜,一大群蜻蜓互相追逐,飞来飞去。时而俯冲下来,尾巴在水面上轻轻一点,又立即飞向空中,池塘里留下了一圈圈的波纹,慢慢地向四下扩散。见到这般景致,便想起了“蜻蜓点水”这一成语,它是用来比喻做事肤浅,不够深入。对于人来说,这只是根据对一种自然现象的观察作出的结论。对蜻蜓来说,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原来,在池塘水面上点水的是一群雌蜻蜓,它们所以用尾巴点水,并不是要深入下去,或者测量水的深浅,而是为繁育后代,把卵产在池塘里。蜻蜓卵很小很小,它们落入水中,随着水的波浪游来荡去,开始了水中的生活。经过水温的孵(fū)化,蜻蜓卵变成了幼虫,这幼虫叫做水虿(chài),它身体扁阔,成长条状,头部比较大,很像一只小蝎子的模样。一个秋冬的时间,水虿在水里经过十几次痛苦的脱皮,才能渐渐长大。待到第二年春天,水虿顺着水里的草茎,或从池塘的岸边,爬出了水面,不吃也不动,再经过几天的时间,又进行一次痛苦的脱皮,水虿就变成了成虫,长着两只圆圆的大眼睛,两对透明的翅膀和一条长长的尾巴,这就是新一代的蜻蜓。 起初,蜻蜓的身体和翅膀都很软,可是很快就变得硬朗起来,它便展翅飞上了天空。这时蜻蜓开始了新的生活,白天捕蚊虫,夜晚落在草茎上休息,经过一个春夏的生长,蜻蜓成熟了。初秋,于是又开始了蜻蜓点水的故事。 蜻蜓是一种益虫,有入做过统计,一只蜻蜓一生中可吃掉2000多只蚊虫,为人类除害,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我们一定要爱护蜻蜓,不要捕捉它来玩。 1.填空。 (1)在池塘水面上点水的是一群()蜻蜓。 (2)蜻蜓的生长过程是:()--()--()。

古代中国如何探索飞行

人们发明创造的种种飞行机械,都为人类实现自由飞翔作出了先驱性探讨,也奠定了人类飞行机械的诸多经验基础。木鸢、风筝和热气球,是人们最早成功制作的飞行器;飞车是直升飞机螺旋桨翼的鼻祖;陀螺与平衡环是近代航海、航空所必备的定向、定位和平衡装置的雏形;而降落伞在今日已是升天登高的常用器械了。战国时代,鲁班与墨子都曾制造木鹊或木鸢。鲁班制造了能飞行的木鸟,可能是木质风筝。到汉代,张衡又创造了飞行木鸟,鲁班、墨子和张衡都曾经制造木质鸟形物,通过某种方法,使其在空中作短暂飞行。 汉代淮南王刘安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述了“艾火令鸡子飞”。这是古代最早记述的类似热气球升空的尝试。方法极简单,但要有点诀窍。除了吸尽蛋汁外,还要将蛋壳烘干。然后由小孔注入少许水,并以蜡封闭小孔。这样,蛋壳在炎日下逐渐呈不稳状态,逐渐变轻而终于浮飘空中。 风筝被世界航空界公认为最早的飞行器,初期名为纸鸢、纸鹞、风鸢,形状似鸟。它在空中飞行受到三种力作用:重力、空气动力和拉线张力,稍有气流作用,它就上升。当风力微弱或无风时,它因重力而下降。放风筝者常拉紧线跑动,借助相对气流运动而使风筝飘浮升空。风筝的发明迄今已有近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它的起源,初与战争通讯有关,后成为宫中娱乐,再发展为平民百姓尤其是儿童的嬉玩之物。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述了一种称之为“飞车”的器械。所谓“飞车”,不少人认为它就是后来称之为“竹蜻蜓”的儿童玩具。它的主要部件是一个加工成斜面或弯曲面的薄竹片,弯曲面类似向下吹风的风扇叶。竹片中央榫接一根直立轴,将绳带以类似木工用的弓钻方式绞扭在立轴上。拉动绳带,竹片急速旋转。旋转着的竹片借其弯曲面造成的气流而上升。在葛洪看来,这是高空中强烈的风或气流,将飞车或竹蜻蜓的升空运动与强烈的气流相联系,表明葛洪已有初步的空气动力学知识。 古代的陀螺一旦旋转之后就不会倒下,而是沿一锥面运动。将陀螺装在平衡环上就成为航空、航海必不可少的仪器,即陀螺仪表,或称回转仪。所谓“机环”,即其支架的轴心线为相互垂直、并活动接合的各层金属环,无论平衡环整体如何运动,作为其重心与中心的灰盂总能保持其原有的位置状态。撑开伞具、增大空气阻力、降低落体速度,这是跳伞运动的基本物理原理。古代人据经验知道,从高处跳落时,手持张开的伞具,可以安然无恙。进一步显示出,当时的人已懂得了降落伞的原理。

手工编织技法课程教学大纲

《手工编织技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011125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全院本科学生 开课学期:春、秋 学分:2学分 主讲教师:董徐易 指定教材:自编 一、教学目的: 中国结是一种汉族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汉族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掌握中国结的常用基本结、变化结的编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对所学的基本结法组合,进行结饰品的设计与制作,在制作中重点掌握排线、抽线、整形的方法与技巧。使学生能对我国独有的手工艺能够进行传承与发扬,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意识、创新能力。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基本结 第一节纽扣结的编制 1、纽扣结:纽扣结是中国结中使用最频繁的一种结。学习掌握纽扣结的基本编法(一根线 编制方法、两根线编制方法)。 2、纽扣结手链:在掌握纽扣结基本编法的基础上进行纽扣结手链的学习与编制。 第二节蛇结 1、蛇结:蛇结是中国结基本结法之一,常用语项链、手链等由两根线结合编制而成。 2、蛇结手链:在掌握蛇结基本编法的基础上进行蛇结手链的学习与编制。 第三节斜卷结 1、斜卷结:斜卷结和其他基本结如平结、纽扣结组合可以编出精美项链,手链等小饰品。 2、斜卷结手链 3、斜卷结龙虾 4、斜卷结海星 第四节三色球手机链

第二章变化结 第一节双钱结 1、双钱结:双钱结又称“金钱结”,状似两枚古钱相叠。它是中国结的基本绳结之一, 常用于庆典时礼品上的结饰,象征内外一片祥和。 2、双钱结胸花、耳环 3、双钱结项链 第二节吉祥结 1、吉祥结:吉祥结为十字结之延伸,亦是古老装饰结之一,有吉利祥瑞之意。 2、吉祥结蜻蜓胸花 第三节琵琶扣 1、琵琶扣:琵琶扣中国结变化结的一种,常用做女士流行时装上的配饰。因其形小巧,状 如琵琶而得名。此结的应用较为广泛,即可做为胸饰、领饰,也可以用作围巾、帽子、手包上的装饰。 2、琵琶扣耳环、胸饰品 第四节宝结 1、宝结 2、二宝手机链 3、三宝手机链 4、四宝手机链 第五节盘长结 1、盘长结:结形较大,结构密实,可单独使用,也长搭配其他结式,变化的结式很多。 2、盘长结小鱼 3、盘长结项链 4、盘长结蝴蝶 第三章组合结 第一节复翼盘长结 第二节复翼磬结 第三节盘长心

竹蜻蜓教学设计

木蜻蜓 活动目标: 1、在玩竹蜻蜓的过程中感受乐趣,了解竹蜻蜓飞行的科学原理,并从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借助竞赛熟练掌握竹蜻蜓操作技巧,并能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竹蜻蜓,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小组探究反复揣摩竹蜻蜓的飞行原理,对竹蜻蜓进行二度创新,并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培植自信心与创新意识。 活动重点:了解竹蜻蜓原理并能自主制作简易玩具。 活动难点:自主制作出能飞的竹蜻蜓玩具。 活动准备:几个竹蜻蜓玩具,一个材料袋(工具:木锉、砂纸、美工刀、乳白胶;材料:木板一块、硬卡纸、泡沫一块、吸管几根、手柄一根)。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PPT:竹蜻蜓照片)你们玩过吗?在那玩过?引出主题:这小小的竹蜻蜓有很多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共同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探秘竹蜻蜓》(板书课题) 二、开展活动,初步探究。 1. 第一次玩: 师:竹蜻蜓,你们想玩吗? 师:现在我们就来玩一玩。请同学们先看试飞比赛要求:谁愿意来读一读?(出示课件)思考:竹蜻蜓为什么会飞呢?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老师告诉大家,竹蜻蜓的叶片和水平旋转面之间有一个倾角,当旋翼旋转时,旋转的叶片将空气向下推,形成一股强风,而空气也给竹蜻蜓一股向上的反作用升力,当升力大于竹蜻蜓的重量时,竹蜻蜓便可以向上飞起来了。可别小看它,这种简单而神奇的玩具曾令西方传教士惊叹不已,将其称为"中国螺旋"。我们的祖先聪明不聪明啊?2.第二次玩: 思考:竹蜻蜓的飞行,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 小组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卡: 实验记录卡 (预设1:我拿的是塑料的竹蜻蜓,比较轻) 教师评语:不错,他发现飞得怎样和材质有关。(板书:材质)师:那如果相同材质的情况下,还和哪些因素有关呢?请第一小组的同学再次试飞一下,大家注意观察。(第一小组统一材质:木质) 师:试飞的几个同学你们发现竹蜻蜓飞的高飞得远还和哪些因素有关? 生说时板书:技巧(包括方向、力度) 引导学生总结构造因素:下面大家观察竹蜻蜓的叶片是平的吗?(根据实际) 教师评语:看来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就会有所发现。 小结:是不是这些因素影响竹蜻蜓飞的高低呢?只有探究它的本质,了解它的构造,才能更好的放飞它。 三、实践创新 师:下面我们设计制作一个竹蜻蜓,课件出示要求。 学生组装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编织活动课教案

编织课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编织的源流,内容,方法,工具,用途等。 2.学会平结的两种编结方法。 3.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节约,学会创新,学会善始善终。 二、活动内容: 1.平结的编制方法。 2.重难点分析:编结技巧与技能创新。 3.学习方法:教师讲解、引导、示范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 平结,是学生感兴趣、较熟悉、容易接受的内容,在学生的美术课本中有这个内容,只是方法步骤太简。心灵手巧的女同学早已会编,而且编制精美的手链戴在手上。 三、活动过程: 1.点名,分组,强调纪律和注意事项。 2.分发学习材料。 3.讲课。 评价方式: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多鼓励,多肯定。 老师的每一个细心指导和每一句肯定赞扬的话学会赏识。学生的作品很有创意,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 四、讲授过程: 1.引入: 编织的内容很丰富,就材料来说,有线编、草编和条编。用途也很广,有可以实用的,如:(提问的形式回答),有服饰类,如:,有装饰类,如:壁挂,中国结等。这一节我们来学习一个结的编制方法——平结。(同学们,一根简单的绳线就能编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精美绝伦的优美作品,说明了什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它说明我国的劳动人民,我们的祖先聪明、智慧、伟大。那么,我们在为我们的祖先感到骄傲的同时,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应该用我们的巧手,继承这优美的传统艺术,并将它发扬光大,同学们说是不是?那这节课我们就从简单的结学起——平结。 2.授课: (1)分发线绳,每人不同颜色的各一根。 (2)讲解: ①首先拿起你较喜欢的一根,从中间对折,水平摆放在桌子上。(注意有a\b之分,上a下b,把a线头打结) ②另一条线对折做垂线,两根合并在一起,压在a和b的上方。 ③a挑b的含义:就是把a放在b的下方,也即b压a。 ④a与b的长度尽量相等。 ⑤换线,编成彩色的,我们可以把a或b与其中的一根垂线交换,这样就可以编出彩色的平结了 3.拓展: (1)在掌握双向平结的基础上,自学讨论单向平结的编法。 (2)学以致用,平结编好一段后,看可以有哪些造型? 心型的编制,老师略加引导。首先,对折成一个大写字母“V”, 然后分别把两条边弯成弧形,最后两头一捆绑,这样一颗鲜艳形象的心在你手上就出现了。 (3)展示作品,交流经验。

教科版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知识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一.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1.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2.2.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3.蚕卵的形状是扁圆形的,中间凹下去,颜色是紫黑色的大小和油菜籽差不多。 4.4.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要孵化时变成紫黑色。刚孵化出的小蚕是黑色的,很小,样子有点像蚂蚁,叫蚁蚕。 5.5.蚕卵的颜色变化:淡黄色——玫瑰红色——紫黑色。快要孵化出蚕宝宝的蚕卵颜色是紫黑色的,孵化后蚕卵的颜色变成白色。 6.6.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上小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 7.养蚕小窍门: (1)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2)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3)(3)经常清除查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4)把小蚕放在通风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酒精或杀虫剂。 二、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1.动物的卵里孕育着新的生命。条件合适的时候,它会发育成为一个新的生命。 2.像青蛙、鸡这样靠卵来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 3.常见的卵生动物有鲫鱼、乌龟、蚂蚁、蚕等。 4.动物的卵可以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分成两类:蛇卵、鸡蛋(卵)等是有硬壳的,蛙卵、鱼卵等是没有硬壳的。 5.纵向切开一颗熟鸡蛋,观察鸡蛋的内部构造有气室、卵白、卵黄、卵壳。 6.鸡蛋蛋黄上的小白点是胚盘,它是鸡宝宝生命的开端。 7.孵出小鸡大约需要21天。 三、蚕长大了 1.蚕卵可以孵化出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 2.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3.蚕的一生共蜕6次皮,其中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前蜕皮4次,蛹期蜕皮2次。 4.蚕蜕皮前头高高仰起,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这是蚕宝宝要蜕皮的征兆。 5.蚕身体呈长圆筒形,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上有环节,两侧的小黑点叫气门。 6.用放大镜可以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7.我们可以用画图记录看到蚕的幼虫的样子和它的食物。

小学综合实践课《学编中国结》教学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课《学编中国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结的历史、文化,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 感 2、学习平结、蜻蜓结的编织方法,能够对照示意图利用模板编织中国结 3、通过平结、蜻蜓结的编织实践活动,提高观察能力、识图能 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对照示意图利用模板编织中国结。 教学难点:蜻蜓结的编织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中国结、长彩绳、剪刀、彩色大头针、火机、模板、珠子饰品。 教学过程:新授,了解中国结 一、感受氛围,认识中国结 1、引出中国结(出示中国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编中国结。(出示课题) 2、了解中国结的来历 (1)想一想,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中国结?

可见中国结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联。可是,你们知道中国结的 来历吗? (2)师出示课件,介绍中国结的来历 中国结源于十万年前古人的结绳记事。(课件)那时,人们生存主要依靠打猎。他们每天狩猎到了几只兔子,几只小鹿等等都要记录。可是那个时期没有文字,怎么办呢?于是勤劳智慧的古人想到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猎物大的就结一个大结,小的就结一个小结。后来,虽然有了文字,可是中国人对结确有着深厚的情意, 并且一代一代把它传承下来,如今结已经演变成中国特有的精美饰 品。因此··· 3、了解寓意 不同的中国结有着不同的寓意。······(配合课件) 二、探究编法,学编中国结 1、引出平结 看着这样精美的作品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做一个? 那接下来我们先来学习中国结中一种最简单的结——平结。 2、生探究平结编织步骤 这是编法示意图(出示课件中的编法示意图)。大家先认真观察,再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3、生汇报 通过小组内研究,你们有什么发现?生汇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