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_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知识点答案

1_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知识点答案

1_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知识点答案
1_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知识点答案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知识点

班级姓名学号

一.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1.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2.2.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3.蚕卵是扁圆形的,中间凹下去,大小和芝麻差不多。

4.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要孵化时变成紫黑色。刚孵化出的小蚕是黑色的,很小,样子有点像蚂蚁,叫蚁蚕。

5.蚕卵的颜色变化:淡黄色——玫瑰红色——紫黑色——白色。快要孵化出蚕宝宝的蚕卵颜色是紫黑色的,孵化后蚕卵的颜色变成白色。

6.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上小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

7.养蚕小窍门:

(1)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2)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3)经常清除查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3)把小蚕放在通风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酒杀虫剂。

二、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1.动物的卵里孕育着新的生命。条件合适的时候,它会发育成为一个新的生命。

2.像青蛙、鸡这样靠卵来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

3.常见的卵生动物有鲫鱼、乌龟、蚂蚁、蚕等。

4.动物的卵可以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分成两类:蛇卵、鸡蛋(卵)等是有硬壳的,蛙卵、鱼卵等是没有硬壳的。

5.纵向切开一颗熟鸡蛋,观察鸡蛋的内部构造有气室、卵白、卵黄、卵壳。

6.鸡蛋蛋黄上的小白点是胚,它是鸡宝宝生命的开端。

7.孵出小鸡大约需要3个星期。

三、蚕长大了

1.蚕卵可以孵化出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

2.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3.蚕的一生共蜕6次皮,其中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前蜕皮4次,蛹期蜕皮2次。

4.蚕蜕皮前头高高仰起,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这是蚕宝宝要蜕皮的征兆。

5.蚕身体呈长圆筒形,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上有环节,两侧的小黑点叫气门。

6.用放大镜可以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7.我们可以用画图记录看到蚕的幼虫的样子和它的食物。

8.可以在蚕房中搭建一些小架子,或用纸做一些小格子为蚕宝宝结茧做好准备。

四、蚕变了新模样

1.蚕吐丝了,蚕房中的许多蚕宝宝都被蚕丝包裹起来,形成了蚕茧。

2.蚕吐丝结茧后变成蛹,蛹呈纺锤形,分头、胸、腹三部分,黄褐色。

3.蚕茧呈椭圆形,起到保护蛹的作用,由一根蚕丝组成,长度一般为900~1500米。

4.蚕在吐丝的时候,头部的典型动作是呈8字形。

5.养蚕抽丝织成丝绸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织布。

6.蝴蝶、蜻蜓等动物的一生也会经历蛹的阶段。

五、茧中钻出了蚕蛾

1.蚕结茧十多天后,蚕蛾从茧中钻了出来。

2.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具有这种身体结构的动物我们把它称为昆虫。

3.蚂蚁蜻蜓、蝴蝶等动物的身体也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它们也是昆虫。

4.蚕蛾分为雌蛾和雄蛾。雌蛾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腹部狭长,翅大,爬行快。

5.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会产卵繁殖后代,一只雌蛾大约产400~500粒卵。

六、蚕的一生

1.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

2.蚕一生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其中蚕卵是蚕的生命周期的开始,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

3.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的因素:食物、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疾病、光照等。

4.我们可以用拍视频、照片、图画、记录表、观察日记等方式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5.只有坚持、及时、真实做好观察记录,研究结果才有意义。

6.菜粉蝶的一生也是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

7.蜻蜓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种形态。

七、动物的繁殖

1.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2.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周期长短也不一定相同。

3.像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叫卵生。

4.我们知道的卵生的动物有蚕、鸡、青蛙鸭、鹅、乌龟等。

5.昆虫、鱼类、鸟类一般都是卵生。

6.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叫胎生。

7.我们知道的胎生的动物有羊、兔、熊猫等。

8.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它们的后代。

9.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动物,在生宝宝之前一般都会给自己建立一个“家”。比如:鸟巢。

八、动物的一生

1.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的过程。

2.像鸡、鸽子等动物,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属于鸟类。

3.母鸡需要经历6个月的时间才会下蛋繁殖后代。

4.像狗那样,身上长毛、胎生吃妈妈乳汁长大的动物叫哺乳动物。

5.狗需要经历6个月的时间,才能长出牙齿、咀嚼食物。

6.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叫胎儿。

7.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8.人的生大致可分为婴儿、幼儿,青少年、成年和老年五个时期。在人一生中,出生前后和青春发育期长得最快。

9.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高、体重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

10.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合理的膳食、足够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是保证我们正常生长的重要条件。

11.为了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行为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冬季来临,大雁南飞、兔子换毛、蛇冬眠等。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热 知识点归纳上课讲义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 第一课、热起来了 1、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 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2、 3、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衣服只有保温的作用,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从而起到保暖的作用。第二课、给冷水加热 1、装有热水的塑料袋能浮在冷水盆中。因为相同重量的水在加热时体积会变大,(加满水的试管口上包一块气球皮,加热时气球皮鼓起来了这一现象来说明)。 2、相同体积的冷水和热水比较,冷水重,热水轻;相同重量的冷水和热水比较,冷水体积小,热水体积大。 3 4 5 第三课、液体的热胀冷缩 1、要明显地观察到水由冷变热时体积的变化,利用一个烧瓶装满水,上面橡皮塞上插一空心玻璃管,水变热时水位上升,水变冷时水位下降,这种水体积的变化叫做热胀冷缩。其它的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装液体的瓶子都不会装满。 2

3 4 第四课、空气的热胀冷缩 1、我们用一个瓶口装有气球的瓶子来研究空气的变化,将瓶子放水热水里时,气球鼓起来 了,比水的热胀冷缩的变化要明显,说明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而微粒总是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3 4 胀冷缩变化的更快、更明显。 5、物体的热胀冷缩是怎样引起的?(热膨胀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第五课、金属热胀冷缩吗 1、铜球在加热后不能穿过铁环冷却后能穿过铁环,说明铜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钢条加热后会变长加粗、铁轨铺设时分段并留有缝隙、铁桥架在滚轴上,说明大多数金属都会热胀冷缩。锑、铋等金属正好与大多数相反,是热缩冷胀。 2、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因此,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 3 3、气体会热胀冷缩,大多数固体和液体会热胀冷缩,但是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一、字词 颠(diān)澎湃(péng pài)屏障(píng zhàng)哺育(bǔ)九曲连环(qū)气魄(pò) 郝(hǎo )叟(sǒu)哽(gěng)懊悔(ào huǐ)祈祷(qí dǎo)捂(wǔ)惩罚(chéng) 逼狭(bī xiá)崎岖(qí qū)阻抑(zǔ yì)亦复如是(yì fù rú shì)浊流(zhuó )雄健(xióng jiàn ) 险峻( jùn)炽痛(chì tòng)嗥鸣(háo míng)斑斓(bān lán)谰语(lán )怪诞(dàn)亘古(gèn) 默契(mò qì)田垄(lǒng)蚱蜢(zhà měng)泛滥(làn)**(shēn yín)镐头(gǎo)碾(niǎn)辘(lù) 杼(zhù )鞍鞯(ān jiān)辔头(pèi)啾(jiū)朔(shuò)柝(tuò)鬓(bìn)戎(róng)污秽(huì) 【第6课.黄河颂】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巅diān澎湃péng pài狂澜lán屏píng障哺bǔ育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 2.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3.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

你那英雄的体魂/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这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以它为榜样,像它一样伟大坚强。这首诗具有直白、豪迈的风格。 【第7课.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即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标题不但指出了文章内容,而且蕴含着悲怆的气氛和悲愤的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文章的中心。 这篇小说以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刻画了小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典型形象,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对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集中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难点句子 1.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句是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表现了小弗郎士愉快的心情,同时又有反衬故事悲剧气氛的作用。(结合讲过的景物描写的作用理解) 2.又出了什么事啦? 一个“又”字,写出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战乱频频,变故迭起,人心惶惶的状况。同时为最后一节课埋下伏笔。 重点段落 1.第13自然段“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为什么要独立成段? 独立成段是为了突出强调。强调这句话在小弗郎士的感情上引起的共鸣和反响,写出了在意识到这堂课非同寻常的意义之后,极不平静的心情。“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意义已上升为抗议侵略者奴役法国人民的爱国举动。 2.第18、19两个自然段安排了韩麦尔先生的两段话,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一年级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一年级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一、易读错的字 战争( zhàn√ zàn) 诉说( sù√ shù) 强壮( zhuàng√ zuàng) 走路(zǒu√ zhǒu) 种类(zhǒng√ zǒng) 这样( zhè√ zè) 再次( zài√ zhài) 做事(zuò√ zhuò) 品尝( cháng√ cáng ) 因为(wèi√ wéi) 二、易写错的字 走:先写“土”,再写下面的部分,注意第二笔的竖与第四笔的竖不连写。 北:第四笔是“丿",不要写成“L"。 广:上面有“、",不要写成“厂"。 各:上面是“夂”,不要写成“攵"。 种: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样: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这: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为:笔顺是点、撤、横折钩、点。 三、会写词语 吃水叫好主人江水住手没有以后开会走动北京大门广大不过伙伴这样太阳学校金秋 因为各种各样 四、辨字组词 吃(吃饭) 叫(叫好) 主(主人) 江(长江) 没(没有) 以(以后) 乞(乞求) 叶(叶子) 王(大王) 汗(汗水) 设(设问) 似(似乎) 会(开会) 走(走动) 北(北方) 京(北京) 广(广大) 过(过年) 合(会合) 足(不足) 兆(兆头) 景(景色) 厂(工厂) 这(这边) 各(各自) 种(种子) 样(一样) 伙伙伴) 伴(陪伴) 太(太阳) 名(名人) 钟(时钟) 详(详写) 秋(秋天) 胖(白胖) 大(大家) 阳(太阳) 校(校园) 金(金子) 秋(秋天) 因(因果) 为(为了) 阴(阴天) 较(比较) 全(完全) 秒(分秒) 困(困难) 办(办法) 五、多音字。 jiào(感觉) wèi(为何) méi(没有) zhāo(着数) 觉为没着 zhuó(着眼) jué(睡觉) wéi (作为) mò(出没) zháo(着火) zhe(看着) kuài(会计) biè(别嘴) kàn(看见) 会别看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 一、热起来了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它只能减缓身体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起到(保暖)的作用。 3.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二、给冷水加热 1、水在变热的过程中,如果(重量)发生了变化,它的(沉浮)也可能发生变化。 2、水在变热的过程中,如果(体积大小)发生了变化,它的(沉浮)也有可能发生变化。 3、装有热水的塑料袋能浮在冷水盆中。因为相同重量的水在加热时体积会(变大),加满水的试管上面包一块气球皮,加热时气球皮(鼓起来了)。 三、液体的热胀冷缩 1、水受热时(体积会增大),受冷时体积(缩小),而(重量不变)。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3、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4、要明显地观察到水由冷变热时体积的变化,利用一个烧瓶装满水,上面橡皮

塞上插一空心玻璃管,水变热时水位上升水变冷时水位下降,这种水体积的变化叫做(热胀冷缩)。但水在4摄氏度时正好相反,是(热缩冷胀)。其它的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装液体的瓶子都不会装满。 5、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设计的。 实验:“水具有热胀冷缩性质” 实验材料:平底烧瓶1个、带玻璃管的橡胶塞1套、红色水若干、热水、冷水、 烧杯2个、记号笔1支。 实验过程:将红色的水装满平底烧瓶,再将带玻璃管的橡胶塞插在平底烧瓶上, 插紧。在玻璃管中的水柱位置做好标记。将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水柱的变化,并做好标记;然后将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水柱的变化,并做好标记。 实验现象:放入热水中的平底烧瓶的水柱液面升高了,说明水的体积膨胀了;放入冷水中的平底烧瓶的水柱液面下降了,说明水的体积缩小了。 实验结论: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四、空气的热胀冷缩 1、(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2、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3、(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 性质。 实验:设计一个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实验。 研究问题: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 我的猜想: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材料:锥形瓶1个、气球1个、热水、冷水、烧杯2个。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会认的字。 犹(yóu)(犹豫)(犹如)(记忆犹新)傲(ào)(傲慢)(骄傲)(傲骨) 橘(jú)(橘树)(橘子)(柑橘) 洼(wā)(洼地)(洼陷)(水洼) 凌(líng)(凌晨)(凌云)(欺凌) 增(zēng)(增加)(增高)(增多) 靴(xuē)(靴子)(战靴)(雨靴) 钥(yào)(钥匙) 匙(shi)(钥匙) 缤(bīn)(缤纷)(五彩缤纷) 枚(méi)(一枚)(纸枚) 喇(lǎ)(喇叭) 叭(bā)(喇叭)(叭叭直响) 厚(hòu)(厚重)(浓厚)(厚实)抖(dǒu)(抖动)(发抖)(抖手)蟋(xi)(蟋蟀) 蟀(shuài)(蟋蟀) 振(zhèn)(振兴)(振作)(振奋)韵(yùn)(韵律)(音韵)(琴韵)掠(lüè)(掠过)(掠视)(劫掠)吟(yín)(吟诵)(吟唱)(吟诗)辽(liáo)(辽阔)(辽远)(辽东)阔(kuò)(开阔)(辽阔)(宽阔) 二、会写的字。 寒(寒冷)(严寒)(寒风)

径(石径)(小径)(曲径)斜(倾斜)(歪斜)(斜线)霜(雪霜)(霜冻)(冰霜)赠(馈赠)(赠送)(赠予)刘(姓刘) 盖(盖子)(盖楼)(瓶盖)菊(菊花)(秋菊)(赏菊)残(残害)(残缺)(残疾)君(君子)(君主)(国君)橙(甜橙)(橙子)(橙色)送(赠送)(送行)(目送)挑(挑战)(挑动)(挑起)铺(平铺)(铺开)(铺路) 泥(泥土)(泥巴)(水泥)晶(水晶)(晶莹)(亮晶晶)紧(紧张)(紧要)(抓紧)院(院子)(小院)(庭院)印(脚印)(印象)(印章)排(排队)(前排)(排列)列(陈列)(出列)(列队)规(规则)(规定)(校规) 则(规则)(选择)(法则)乱(混乱)(战乱)(纷乱)棕(棕树)(棕毛)(棕熊)迟(迟到)(延迟)(迟缓)盒(盒子)(饭盒)(纸盒)颜(颜色)(颜料)(颜面)

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华埠中学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从根本上讲,人的消费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 ①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最终完成。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①社会再生产:社会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 ②关系: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结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最终目的与动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 (1)原因:①必要性: 理论上: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现实中:A.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 B.大力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 ②重要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 ①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短语归纳(学生必背内容) 1.what time 几点 2.go to school 去上学 3. get up 起床 4.take a shower 洗淋浴 5.brush teeth 刷牙 6.get to 到达 7.do homework 做家庭作业 8.go to work去上班 9.go home回家10.eat breakfast 吃早饭11.get dressed 穿上衣服 12.get home 到家 13.either.....or……要么....要么..... 14.go to bed 上床睡觉 15.in the morning/aftemnoon/evenin 在上午/下午/晚上 16.take a walk 散步 17.lots of=a lot of许多,大量18.radio station 广播电台 19.at night 在晚上 20.be late for 迟到 21.on weekends 在周末22.eat quickly 吃得快 23.play sports 做运动 24.play computer games 玩电脑游戏 25.begood for对....有好处26.be good with sb…善于和某人打交道用法归纳(学生必背内容) 1.at 具体时间点”在几点(几分) 例句展示:I eat breakfast at7:45a.m. every morning. 2.eat brealkast/lunch/dinner吃早饭/午饭/晚饭 3.take+a(n)+名词从事....活动take a walk=go for a walk=have a walk散步 4.halfpast+ 基数词....半例句展示:half past nine 九点半 5.a quarter to+ 点整差一刻到.... a quarter to ten十点差一刻 6.from..to...从......... 例句展示:We have English class from7:10am to7:55 every evening. 7.need to do sth.需要做某事例句展示:You need to have a good rest.你需要好好休息。 8.taste + 形容词尝起来...... 例句展示:The apple tastes good. 9.Here+be+名词这是....;这里有…. 例句展示:Here is a letter for you.这里有你一封信。 本单元语法讲解: what time 与when区别 两者都可以对时间进行提问,表示“什么时候”。 1.what time 用来询问具体的时间点;when 既可以用来询问具体的时间点,还可以用来询问时间段。 具体用法如下:对时间状语提问时,有时两者可以互换。 What time/When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你通常什么时候去上学? 2 向对方询问具体时间时,即几点几分,只能用what time,不能用when。 What time is it? 几点了? 3询向年份、月份、日期时,只能用when,不能用what time。 When is the Music Festival? 音乐节是什么时候? 英语钟点时刻的表达方式: ①采用数词表达时间 7:30 seven thirty 7:15 seven fifteen 7:45 seven forty-five ②采用介词past,to 表达时间一般说来半个小时以内,常用介词past,表示“几点过几分”; a quarter past seven 7:15 twenty past eight 8:20 半小时过后,常用介词to,表示“差几分到几点” two to two两点差两分(1:58)ten to five五点差十分(4:50) 本单元出现的频度副词 always,usally,sometimes,never. always 是频度最大的词,意为“总是; 永远”;usually意为“通常”,即很少有例外,频度仅次于always;sometimes 意为“有时”;never意为“从不”。John always comes late.约翰总是迟到。 I usually go to school bybus.我通常乘公共汽车上学。 He sometimes plays volleyball after school.他有时放学后打排球。 I never drink milk.我从不喝牛奶。 频度副词一般放在实义动词之前,be 动词、助动词或情态动词之后。 We never eatjunk food.我们从不吃垃圾食品。 Lucy is sometimes very busy.露西有时很忙。 对频度副词提问时,用how often。 一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你多久锻炼一次?一Hardly ever.几乎从不。 巩固练习题 1.- --do you usually go shopping? ---On Sundays.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二单元热 一热起来了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它只能减缓身全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起来保暖的作用。 二给冷水加热 1、装有热水的塑料袋能浮在冷水盆中。因为相同重量的水在加热时体积会变大,加满水的试管上面包一块气球皮,加热时气球皮鼓起来了这一现象来说明。 2、相同体积的冷水和热水比较,冷水重,热水轻;相同重量的冷水和热水比较,冷水体积小,热水体积大。 3、冷水在加热过程中,体积变大,重量不变。 三液体的热胀冷缩 1、要明显地观察到水由冷变热时体积的变化,利用一个烧瓶装满水,上面橡皮塞上插一空心玻璃管,水变热时水位上升水变冷时水位下降,这种水体积的变化叫做热胀冷缩。但水在4摄氏度时正好相反,是热缩冷胀,金属锑和铋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其它的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装液体的瓶子都不会装满。

2、热胀冷缩: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3、(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4、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四空气的热胀冷缩 1、我们用一瓶口装有气球的瓶子来研究空气的变化,将瓶子放水热水里时,气球鼓起来了,比水的热胀冷缩的变化要明显,说明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解释热胀现象: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是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2、(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3、(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与水相比,气体的热胀冷缩变化的更快、更明显。 5、物体的热胀冷缩是怎样引起的? 答: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是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他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①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存在、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③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均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所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二、哲学的运动概念 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2)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考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三、物质运动的规律 1、规律的概念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热 知识点归纳讲解学习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知 识点归纳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 第一课、热起来了 1、 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2、运动能加快能量转换。觉得手冷时,用力搓手会感觉热起来,这是因为两只手互相 3、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衣服只有保温的作用,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从而起到保暖的作用。 第二课、给冷水加热 1、装有热水的塑料袋能浮在冷水盆中。因为相同重量的水在加热时体积会变大,(加满水的试管口上包一块气球皮,加热时气球皮鼓起来了这一现象来说明)。 2、相同体积的冷水和热水比较,冷水重,热水轻;相同重量的冷水和热水比较,冷水体积小,热水体积大。 3 4 5 第三课、液体的热胀冷缩 1、要明显地观察到水由冷变热时体积的变化,利用一个烧瓶装满水,上面橡皮塞上插一空心玻璃管,水变热时水位上升,水变冷时水位下降,这种水体积的变化叫做热胀冷缩。其它的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装液体的瓶子都不会装满。

2 3 4 第四课、空气的热胀冷缩 1、我们用一个瓶口装有气球的瓶子来研究空气的变化,将瓶子放水热水里时,气球鼓 起来了,比水的热胀冷缩的变化要明显,说明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 了。 3 4 热胀冷缩变化的更快、更明显。 5、物体的热胀冷缩是怎样引起的?(热膨胀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第五课、金属热胀冷缩吗 1、铜球在加热后不能穿过铁环冷却后能穿过铁环,说明铜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钢条加热后会变长加粗、铁轨铺设时分段并留有缝隙、铁桥架在滚轴上,说明大多数金属都会热胀冷缩。锑、铋等金属正好与大多数相反,是热缩冷胀。 2、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因此,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教学文稿

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资料 Uni t 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短语整理 ?clean up 打扫(或清除)干净?cheer up (使)变得更高兴; 振奋起来 ?give out 分发;散发 ?come up with 想出;提出(主意、计划、回答等) ?put off 推迟 ?hand out 分发 ?call up 打电话给(某人);征召 ?used to 曾经……;过去……?care for 照顾;非常喜欢 ?try out 参加……选拔;试用?fix up 修理;装饰 ?give away 赠送;捐赠 ?take after (外貌或行为)像?set up 建起;设立 ?make a difference 影响;有作用?put up 张贴 ?help out with sth帮忙解决?make plans 制定计划 用法讲解 ?clean up 打扫(或清除)干净 o You will need to clean up the classroom. o短语动词 o动词 + up ?cheer up (使)变得更高兴;振奋起来 ?call up 打电话给(某人);征召 ?fix up 修理;装饰 ?set up 建起;设立 ?put up 张贴 ?give out 分发;散发 o分发:Some people are giving out leaflets at the school gate. = hand out 分发

o发出,放出(热、光等):The radiator gives out a lot of heat. o give away 赠送;捐赠:We can give away these books. o give in 认输,屈服:OK, I give in.(后面不+宾语) o give off 发出(气体,热量,气味等):give off gases o give up 放弃:You should never give up. ?come up with 想出;提出(主意、计划、回答等) o He came up with a good idea. ?put off 推迟 o The meeting is put off. o put up 张贴:He put up this picture on the wall. ?hand out 分发 o hand out the prizes o hand in 上交(作业等):please hand in your paper. ?call up 打电话给(某人);征召 o I will call you up. ?used to 曾经……;过去…… o This used to be our playground. ?care for 照顾;非常喜欢 o照顾:She wants to care for people. o喜欢:They don’t care for people like that. ?try out 参加……选拔;试用 o He will try out for the basketball team. o She wants to try out her new shoes. o动词 + out ?give out 分发;散发 ?hand out 分发 ?help out 帮忙解决 ?fix up 修理;装饰 o They have fixed up the house. 他们装修好了房子。 ?take after (外貌或行为)像

最新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1、最早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组成的是国的化学家,并且他得出的实验的结论是。 2、根据如下图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图回答问题: (1)该反应的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 (文字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论: (3)如果测定的结果偏小(小于1/5)有哪些原因: 如果测定的结果偏大(大于1/5)有哪些原因: 3、我们已知,空气的组成成分很多,请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空气成分 体积分数 用途举例 4、纯净物的定义:;混合物的定义: 。请用括号内的“纯净物”“混合物”加以区分下列物质到底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①紫菜蛋汤;②冰水混合物;③新鲜空气;④洁净空气;⑤长江江水;⑥雨水;⑦蒸馏水。 5、请回答氮气最重要的几个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而氮气除了具有物理性质外还有很多的化学性质,请写出氮气的化学性质和利用这样的化学性质,请写出氮气有什么样的用途: 。 6、请写出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用途(最少两点):。 7、空气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请写出三点): 。空气质量日报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

8、氧气能够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化学性质),但氧气本身不能燃烧,不具有 。氧气具有一系列的物理性质,例如从色、味、态的角度来说氧气为 气体,溶解性(对于水而言)。 9、氧气的检验操作为: 氧气的验满操作为: 二氧化碳的检验操作为: 二氧化碳的验满操作为: 10、一些物质在氧气中和在空气中的一些反应现象: 11、在做硫的燃烧试验和铁丝的燃烧试验的时,通常在集气瓶的底部放上一些水,其中,在硫的燃烧试验中,在底部放水的目的是:;在铁丝燃烧试验中,在底部放水的目的是:,并且,除了放水外,我们也可以在集气瓶的底部放一些的。 12、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夹住木炭的坩埚钳要,目的是使木炭和氧气充分反应,如果伸入过快,会使大部分氧气逸出,使木炭很快熄灭,现象不明显。 13、请简述什么是化合反应:;什么是氧化反应: ;并请简单叙述下,它两者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氧化反应,我们一般根据它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新版】

一、易读错的字 宋(sòng)人 解释(shì) 触株(chù zhū) 耕(gēng)者 折颈(jǐng) 懦弱(nuò ruò) 陶(táo)罐 擦 (cā) 洗 谦(qiān)虚 价(jià)值 尘(chén)土 捧(pěng)起 狮(shī)子 别致(zhì) 欣赏(xīn shǎng) 不禁(jīn) 皱(zhòu)眉 匀称(yún chèn) 挣(zhèng)脱 倒映(yìng) 遵循(zūn xún) 传(chuán)来 尊(zūn)敬 碌(lù)碌无为 二、易写错的字 释:左边是“ ”。 颈:第二笔是“点”。 虚:半包围结构,部首是“虍”。 懦:右上部分“雨”第三笔是“横钩”。 赏:下边是“贝”。 映:右边是“央”。 三、重点词语 守株待兔 等待 宋国 耕田 触株 颈部 释放 其他 骄傲 谦虚 懦弱 尘土 捧起 擦洗 看不起 傲慢 神气 住嘴 王朝 光洁 美观 古代 价值 动手 国王 狮子 鹿角 池塘 倒映 欣赏 精美 匀称 别致 传来 哎呀 叹气 痛快 倒影 着急 没精打采 机灵 回头 机会 四、多音字 为?????wèi(为什么)wéi (作为) 折???? ?zhé(折断) shé(折本) 朝?????cháo(王朝) zhāo(朝霞) 盛?????chéng(盛东西) shèng(盛开) 倒?????dào(倒茶)dǎo(跌倒) 禁????? jīn(不禁) jìn(禁止) 撒?????sā(撒手) sǎ(撒落) 挣?????zhèng(挣脱) zhēng(挣扎) 称?????chèn(匀称)chēng(称号) 划???? ?huá(划船) huà(划分)

化学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二单元化学知识点 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①物质中的原子之间是通过________结合的。 ②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________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________能量。 ③化学键的____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决定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因素。 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________; 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________。 2.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 ①质量守恒定律:自然界的物质发生转化时,________不变。 ②能量守恒定律: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但是体系包含的________不变。 (2)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①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a .盐酸与铝反应后,溶液温度________,说明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 b .Ba(OH)2·8H2O 与NH4Cl 反应,烧杯________,玻璃片与烧杯粘在一起,说明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 c .中和热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________时所释放的热量。 ②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人们利用热能可以促使化学反应的发生,从而探索物质的____、________或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等。 3.人类利用能源的三个阶段 (1)柴草时期。 该时期从火的发现至18世纪产业革命,以树枝杂草为主要能源。 (2)化石能源时期。 从18世纪中期到现代,以________为主要能源。 (3)多能源结构时期。 以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________能源)为主要能源,主要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质能等。 化学能与电能 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1.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1)一次能源:______从自然界中取得的能源,如_________等。 (2)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______得到的能源,如________等。其中_____是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二次能源。 2.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1)燃煤发电的能量转化。 ①过程:__________能――→燃烧 ________能――→蒸汽 ________能――→发电机 ________能。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重点知识梳理 1、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竖式计算 要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列竖式的方法顺序,正确使用。 2、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竖式计算 一般通过教具操作是学生理解相加得两位数的结果不能同时填在个位上,应该分出十位的数字向十位进位。 3、竖式进位加法算理,需要学生操练掌握 100以内进位加法与不进位加法。 4、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掌握来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5、掌握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理解其算理。 6、熟练进行 10以内减法计算 7、学会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问题

8、运用画图策略进一步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简单问题 9、连加连减,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10、100以内加减的混合运算,掌握其顺序以及方法。 二、本单元难点知识梳理 1、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顺序。 与有序思考的方向不同,列竖式需要从右往左先算个位再算十位,需要时学生理解这个算理。 2、当个位相加满十时知道如何向十位进位一 教会学生完成判断是否需要进位,以及进位应该如何书写,最后进位以后有没有将进位加上。

3、熟练进行竖式计算,让学生体会到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5、运用竖式计算两位两位数退位减法。 6、熟练运用退位减法计算竖式 7、用画图的方法理解数量关系 8、连加连减需要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 9、运用竖式解决 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 10、连加连减带括号的计算方法,清楚其顺序。 11、理解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解题方法,学会先解决一个稍简单的问题,用其所得数据去解决另一个稍难的问题,学会分析问题的先后顺序,安排好顺序依次解决。 三、易错点: (1)列加法竖式是忘记进位,因为部分学生不习惯立刻写上进位,后续会漏掉进位的计算。 (2)用竖式算减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当个位相减得 0时不写 0. (3)退位减法,被减数十位忘记减退位的 1. (4)面对一个比一个多几的问题,不能理清数量关系,加减法使用错误。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小结 一、笔画盘点 笔画 名称 例字 横折弯 没 横折折撇 过、这、送 横撇弯钩 阳 二、部首盘点 忘→心字底(心) 席→广字旁(广) 路→足字旁() 却→单耳旁(卩) 甜→舌字旁(舌) 颜→页字边(页) 三、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村(c ūn) 毛(m áo) 乡(xi ān g ) 战(zh àn) 士(sh ì) 想(xi ǎn g ) 京(j īn g ) 常(ch án g ) 壮(zhu àn g ) 觉(ji ào) 再(z ài) 却(qu è) 送(s òn g ) 尝(ch án g ) 香(xi ān g ) 甜(ti án) 暖(nu ǎn) 颜(y án) 因(y īn) (2)难写的字 吃:最后一笔是“乙”,不要写成“己”。 主:三横间距要均匀。 以:左低右高。竖提稍短,点在提收笔的上端起笔,最后一笔是点。 会:上部的“人”撇、捺要舒展。 走:先写“土”,再写一竖。 过:最后一笔是平捺,要写舒展。 伙:右部竖撇和捺收笔齐平。 伴:右部点和撇对称,上横短,下横长。 这:“文”的点在横的正上方,撇稍有弯度,捺变为长点。 太:最后一笔点在撇的下部起笔,收笔在竖中线上。 因:里面“大”的最后一笔捺改为点,先写里面的“大”,再封口。 为:第三笔横折钩的折略向左斜。 (3)多音字 没{m éi(没有)m ò(沉没) 挑{ti āo(挑选)ti ǎo(挑战赛) 着{z ?e(看着)z ?áo(着急) 盛{s ?èng(盛开)c ?éng(盛满) 觉{ji ào(睡觉)ju é(觉得) 落{lu ò(落后)l à(丢三落四)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吃水 主席 江西 没有 以后 走出 北京 天安门 广场 不过 各种各样 伙伴 这么 太阳 校园 金黄 秋天 因为 (2)近义词 带领~率领 时刻~经常 想念~思念 遥~远 非常~特别 壮观~雄伟 美丽~漂亮 叫~喊 各种各样~各式各样 开心~快乐 清凉~凉爽 温暖~暖和

最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一、会写字 二、组词 井(水井)(井口)叫(叫声)(叫好)亲(乡亲)(亲人) 主(主席)(主人)面(上面)(面前)战(战士)(战友) 接(接着)(接力)再(一再)(再见)做(做梦)(做伴) 趣(有趣)(趣事)这(这样)(这里)各(各自)(各种各样)三、词语 伙伴北京以后太阳金秋因为这样好吃 高山果园田野碧绿金黄火红清凉香甜温暖 四、近义词 洁白——雪白回家——归家睡觉——睡眠到处——处处 想念——挂念雄伟——宏伟壮观——壮丽开心——快乐 各种各样——多种多样 五、反义词 远——近弯——直快——慢想念——忘怀雄伟——渺小 壮观——渺小清凉——炎热睡觉——起床好梦——噩梦 有趣——乏味盛开——凋谢温暖——寒冷洁白——乌黑 各种各样——千篇一律

五、词语搭配 弯弯的小路遥远的北京城雄伟的天安门遥远的新疆壮观的升旗仪式宽宽的公路美丽的雪山洁白的雪莲各种各样的梦金黄的太阳香甜的水果冻僵的手和脸多彩的季节有趣的故事金黄的落叶六、量词 一(片)叶子一(把)尺子一(块)橡皮一(支)铅笔一(扇)门一(辆)车一(本)书一(轮)太阳一(匹)马一(册)书 一(颗)星星一(棵)书一(架)飞机 七、加上偏旁变新字并组词 马:妈(妈妈)、架(一架)、骂(骂人)、骆(骆驼) 寸:过(过河)、时(时间)、对(答对)、村(村子) 日:明(明天)、星(星星)、早(早上)、阳(太阳) 包:抱(抱住)、饱(吃饱)、泡(水泡)、胞(同胞) 亥:刻(时刻)、孩(孩子)、该(应该)、核(核桃) 见:宽(宽宽)、观(观察)、现(现在)、觉(觉得) 八、写出下列偏旁的字 广:(席)(应)(床)木:(村)(树)(林)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憎恶zēng wù 书斋zhāi 震悚sǒng 诘ji?问 (点拨:“憎”不要误读成zang,“恶”、“诘”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 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2)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 (2)《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鲁迅,选自《朝花夕拾》,你还能写出两篇出自这部散文集的文章题目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第7课背影】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奔丧sāng 差chāi使簌sù 蹒跚pán shān 颓tuí唐箸zhù 点拨:注意多音字“丧”、“差”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满院狼(jí) 藉晶(yíng) 莹妥(tiē) 帖 琐(xia) 屑 点拨:不要把“藉”误写为“籍”,“莹”误写为“萤”。 3.解释下列词语。 (1) 典质:(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 (2) 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3) 赋闲:失业在家。 (4) 勾留:短时间停留。 (5) 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6) 触目伤怀:看到(眼前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7) 情郁于中:感情积聚在心里。 (8) 颓唐:衰颓败落。 4.用恰当的动词填空。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