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像问答题

影像问答题

影像问答题
影像问答题

1.龛影:由于胃肠道壁产生溃烂,达到一定深度,造影时被钡剂填充,当X线呈切位投影时,形成一突出于腔外的钡斑影像。

2.憩室:由于钡剂通过胃肠道管壁的薄弱区向外膨出形成的囊袋状影像,或是由于管腔外邻近组织病变的粘连、牵拉造成管壁全层向外突出的囊袋状影像,其内及附近的黏膜皱襞形态正常。

3.充盈缺损(filling defect):是指充钡胃肠道轮廓的局部向腔内突入而未被钡剂充盈的影像。

4.鸟嘴征:贲门失弛缓时,食管下端自上而下逐渐狭窄呈漏斗状或鸟嘴状。5.环形征:食管平滑肌瘤,当钡剂大部分通过后,肿瘤上.、下方食管收缩,肿瘤处食管似被撑开,肿瘤周围钡剂环绕涂布,其上、下缘呈弓状或环形,称之为环形征。

6. A环:食管裂孔疝时,疝囊的上界与食管间有一收缩环,也即上升的下食管括约肌收缩形成的环称A环,与其上方的食管蠕动无关。

7. B环:胃食管前庭段上行时,因其上皮交界环位于膈上,官腔舒张时,显示为管腔边缘的隔状切迹,即食管胃环。

8.胼胝性溃疡:溃疡周围有坚实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者称为胼胝性溃疡。

9 .葫芦胃:胃溃疡引起的瘢痕性改变可以导致胃变形与狭窄,小弯侧的溃疡可使小弯缩短,使幽门与贲门靠近,也可使胃体呈环状狭窄。

10 .皮革胃:胃癌在壁内弥漫性浸润生长,使胃壁弥漫性增厚但不形成腔内突起的肿块,累及胃的大部分或全胃,胃壁僵硬,胃腔狭窄。

11 .半月综合征:胃癌向壁内浸润生长,中央形成大溃疡,溃疡似火山口状,x 线表现为不规则龛影,多成半月形,外缘平直。②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内,龛影外围绕以宽窄不等的透明带即环堤,轮廓不规则但锐利,其中常见结节状或指压状充盈缺损。

12. 胃肩胛征/袖口征:胃癌引起的狭窄多成漏斗状,狭窄的边缘极不规则,或结节状,胃壁僵硬,蠕动消失,狭窄近端与正常胃交接处分明,可出现“肩胛征”或“袖口征”,即:狭窄的胃窦与近端舒张的胃壁相连处呈肩胛状

袖口征:狭窄近端随胃蠕动套在僵硬段口呈袖口状

11.对吻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前、后同时发生相对应的溃疡。

复合溃疡:若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同时存在称为复合溃疡。

12.激惹征:当十二指肠球部有溃疡时,造影剂通过时不易停留而迅速排出。

13.跳跃征:小肠溃疡型结核时,由于炎症与溃疡的刺激、钡剂通过时激惹征明显,表现为钡剂排空加快无钡剂或反有极少量钡剂存留,而病变近端与远端充盈状态良好,犹如跳跃一段肠管。

14.“铺路石”样改变:小肠克隆恩病因淋巴水肿致肠壁增厚,吞服表面有结节状隆起,呈“铺路石”样改变。

15、卵石征:由纵横交错的裂隙状溃疡围绕水肿的黏膜形成,弥漫分布于病变肠段

16、肋单位:以每一个与脾相邻的肋骨或肋间隙为1个肋单位,正常脾脏外缘累计肋单位不超过5个

17、靶征:霉菌性肝脓肿时,在脓肿中心可见点片状高密度影,可能是霉菌丝积聚影。

18、水上百合征:肝棘球蚴瘤时,棘球蚴囊内外囊部分分离,囊肿显示“双边征”内囊完全分离悬浮于囊液中,呈“水上百合征”,内囊完全分离脱落于囊液中,

呈“飘带征”。

19、抱球征:肝海绵状血管瘤,在X线上,供血动脉增粗,压迫临近周围血管,弧形移位,呈“抱球征”。

20、树上挂果征:肝海绵状血管瘤时,早期动脉相可见肿瘤边缘出现斑点、棉花团状显影,形如树上挂果。

21、灯泡征:肝海绵状血管瘤在T2WI上表现为均匀的高信号,在肝实质低信号的衬托下,肿瘤边缘表现出锐利的明显高信号,其T2值比肝癌高,比囊肿低。

22、环征:肝脓肿对比增强时,环形强化的脓肿壁和周围无强化的低密度水肿带构成了所谓“环征”。

23、晕环征:肝脓肿T2WI为极高信号,T1WI脓肿壁的信号增强高于脓腔而低于肝实质,表现为较厚的圆环状稍高于脓肿的异常高信号区,称晕轮征。

24、牛眼征:有部分肝脏转移瘤,增强扫描时中央无增强的低密度,边缘强化呈高密度,外周有一稍低于肝密度的水肿带,构成所谓“牛眼征”。

25、卡罗里病:(即肝内多发性囊肿,临床上主要分为肝外胆管囊状扩张),为先天性染色体缺陷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纯性肝内胆管扩张合并胆管炎和胆结石,无肝硬化;另一种合并胆小管增生纤维化而致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部分可能恶变。

26、假肿瘤征:见于完全性绞窄性肠梗阻,是由于闭袢肠曲在同肠曲的衬托下,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影,类似肿块。

27.咖啡豆症:见于不完全较窄型肠梗阻,近端肠管内大量的气体和液体,进入闭袢肠区,致使闭袢肠区不断扩大,显示椭圆形,边缘光滑,中央有一条分隔带的透亮影,形如咖啡豆。

28.肾下垂:由于肾脏支持结构松弛所致,影像学特征是排泄尿路照影时。立卧位交换体位摄影,肾盂位置变化超过一个椎体高径。

29.低位肾:无肾下垂如此明显活动度切输尿管短小。

30.游走肾:位于腹腔内,输尿管长度正常,且超声和造影检查,当转变体位时,游走肾常有较明显的动度。

31.驼峰肾:肾表面局限隆突,类似驼峰,多发生在左肾上中部。

32.侏儒肾:肾实质总量减少致肾体积小,然组织结构正常。本病一般为单侧性。

33.蛇头症:输尿管囊肿,排泄尿路造影时,病侧输尿管膀胱入口处有一囊肿,囊肿与扩张的输尿管相连犹如伸入膀胱的蛇影,囊肿即为蛇头症。

34.精囊角:两侧精囊前缘与膀胱后壁之间各有一尖端向内的锐角形脂肪及低密度区。

35.子宫内膜异位症:功能性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任何其他部分时,称-

36.子宫腺肌病:当异位的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体时肌层时

37.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累及卵巢,如病变限于卵巢表层则可见到大小不等的囊肿,一般5-6cm大,最大可达25cm,囊肿内含褐色糊状陈旧血液。

38.库肯勃瘤:卵巢转移瘤,常为双侧,原发瘤多为胃肠道或乳腺肿瘤。

一.胃肠道黏膜皱襞的改变

1.黏膜皱襞的破坏:表现为黏膜皱襞影像消失,代之以杂乱而不规则的钡影,大多由于恶性肿瘤侵蚀所致。

2.黏膜皱襞平:表现为黏膜皱襞的条纹状影变得平坦而不明显,原因: 恶性肿瘤浸润,?黏膜和黏膜下炎性水肿。

3.黏膜皱襞增宽而迂曲:表现为透明条纹状影增宽,也称为黏膜肥厚或增大,伴有走行迂曲、结构紊乱。

4黏膜皱襞纠集:表现为黏膜皱襞从四周向病变区集中,呈放射状或车轮状,常见于慢性溃疡和浸润癌。

二.胃肠道远隔脏器转移的分期:

Ⅰ期:腔内肿物,管壁不增厚,无扩散与转移

Ⅱ期:管壁增厚达10mm以上,无扩散与转移征象

Ⅲ期:管壁增厚且直接侵入邻近脏器,但无远隔脏器转移

Ⅳ期:有远隔脏器转移

三、食管炎症

1.反流性食管炎:

X线表现:①早期:检查可为阴性

②进展期:可见管壁粗糙,糜烂引起的针尖状钡点及增生组织所致的颗粒状改变,管壁轻度变形而欠规则.

③晚期:瘢痕形成,引起食管腔狭窄.

2.贲门失弛缓症:

X线表现:①食管下端自上而下逐渐狭窄呈漏斗状或鸟嘴状,狭窄段长短不一,边缘光滑,质地柔软,皱襞正常.

②钡剂通过贲门受阻,呈间隙性流入胃内,呼气时比吸气时容易进入胃内.

③狭窄段以上食管不同程度扩张,扩张程度与贲门狭窄程度相关.

④食管蠕动减弱或消失

⑤并发炎症及溃疡

四、食管癌:

以鳞癌多见

病理分型为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硬化型;腔内型

影像学表现:

中晚期:(1)髓质型:①范围较长的不规则充盈缺损②其上有大小不等的溃疡③官腔狭窄④与正常食管分界不清晰。

(2)蕈伞型:官腔内呈偏心性或蘑菇状充盈缺损,边缘锐利,有小溃疡形成,与正常食管分界清。

(3)溃疡型:较大不规则的长形龛影,与食管长径一致,龛影位于食管轮廓内,管径有轻或中度狭窄。

(4)硬化型:官腔呈环状狭窄,范围较局限为3-5cm,边界较光整,与正常区分界清楚,钡餐通过受阻,其上方食管扩张。

(5)腔内型:累计范围较长,呈巨大息肉样或菜花样充盈缺损,病灶边界清楚,有浅溃疡。

五、食管静脉曲张

影像表现:①早期:食管粘膜增粗或迂曲,官腔边缘略呈锯齿状,管壁软

②进一步发展典型者呈串珠状充盈缺损,管壁边缘不规则,官腔扩张,蠕动减弱,排空延迟。

六、胃溃疡的影像学表现

x线:直接现象:是龛影,是钡剂充填胃壁缺损处的直接投影,多见于小弯处,切线位呈乳头状、锥状或其他形状,其边缘光滑整齐,密度均匀,底部平整或略不平。

(2)龛影周围有一圈黏膜水肿形成的透明带,可有如下表现:a、粘膜线:为龛影口部一条宽1-2mm的光滑整齐的透明线;b、项圈征:龛影口部的透明带,宽0.5-1cm,犹如一项圈;c、狭颈征:龛影口明显狭小,使龛影犹如具有一个狭长的颈。

间接征象:溃疡所致的功能性与瘢痕性改变:①痉挛性改变:胃壁上的凹陷,也叫切迹,小弯溃疡在大弯侧的相对应处出现深的痉挛切迹;②胃液分泌增多;③胃蠕动的变化。

七、胃的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的x线鉴别

良性恶性

龛影形状正面观呈圆形或椭圆形、不规则、星芒状

边缘光滑整齐

龛影位置突出于胃轮廓外位于胃轮廓之内

龛影周围与口部黏膜水肿的表现如黏膜线、

项圈征、狭颈征等,粘膜

皱襞向龛影集中直达龛影口部指压迹样充盈缺损,有不规则环堤,皱襞中断、破坏附近胃壁柔软有蠕动波僵硬、峭直、蠕动消失

在良性溃疡的基础上出现恶性表现:①龛影周围出现小结节状充盈缺损;②治疗过程中龛影不断增大;③龛影形状变得不规则或出现菱角征;④周围粘膜皱襞呈杵状增粗或中断。

八、胃癌(gastric carcinoma)

早期胃癌分为哪三型:Ⅰ型:隆起型,癌肿隆起高度>5mm,呈息肉状外观。Ⅱ型:浅表性,Ⅱa型,浅表隆起型,癌灶隆起高度≤5mm;Ⅱb型,浅表平坦型,与周围粘膜几乎同高,无隆起或凹陷;Ⅱc型,浅表凹陷性,癌灶凹陷深度≤5mm。Ⅲ型,凹陷型,癌灶深度大于5mm,形成溃疡,瘤组织不越过粘膜下层。

影像学表现:①隆起型:肿瘤呈类圆形突向胃腔,高度超过5mm,境界锐利、基底宽、表明粗糙,双重法及加压法显示为大小不等、不规则的充盈缺损,境界锐利清楚;②浅表型:肿瘤表浅、平坦,沿粘膜及粘膜下层生长,形状不规则;③凹陷性:肿瘤形成明显凹陷深度超过5mm,形态不规则,双重法及加压法表现为形态不整,边界明显的龛影,其周边的粘膜皱襞可出现截断杵状或融合等。

进展期胃癌指癌组织越过粘膜下层已侵及肌层以下者。

Ⅰ型:局限性的充盈缺损,形态不规则,表面欠光滑,与邻近胃壁分界清楚;Ⅱ型:不规则龛影,多呈半月形,外缘平直,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内,龛影外围绕以宽窄不等的透明带即环堤,粘膜纠集但终端于环堤外;Ⅲ型:与Ⅱ型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由于浸润生长的缘故,环堤外缘呈斜坡状隆起,宽窄不均且有破坏;Ⅳ型:胃壁僵硬,边缘不整,可引起局限或弥漫性胃腔狭窄、变形。

特殊部位的胃癌

1.贲门癌:源于贲门周围

2.0~2.5cm以内的胃癌,X线表现为贲门区有软组织肿块,呈结节状,分叶状或半球形。充盈缺损,常累及胃底及胃体,胃壁僵硬而致胃腔不能扩张。2.黏膜粗糙中断。

九、十二指肠溃疡

好发于十二指肠球部

X线:直接征象为龛影,通常显示为类圆形或米粒状致斑,边缘多光滑整齐。周围有一圈透明带,或有放射状黏膜皱襞聚集。

间接征象:球部因溃疡瘢痕形成而变形;激惹征,幽门痉挛,开放延迟及胃分泌

液增多,球部固定压痛等。

十二指肠癌: 多发于十二指肠第二段,第三段,多在乳头周围

X线:1.以溃疡为主的不规则龛影或钡斑。2.以息肉为主的多发不规则息肉样的充盈缺损,伴有肠腔变窄。3.环状及侵润型表现的局限性环状狭窄,肠壁僵硬。十一.小肠结核

X表现:溃疡型:1.有典型的跳跃征。2.小肠黏膜皱襞不规则增粗,紊乱,有时可见斑点状溃疡。3.后期由于瘢痕组织收缩,纤维组织增多,管壁增厚,管腔不规则狭窄,变形。

增殖型:1.肠管不规则变形狭窄为主。可伴有黏膜粗糙紊乱及多发小息肉样或占位样充盈缺损。2.此外回肠结核多伴有局限性腹膜炎与周围肠管粘连,致肠管分布紊乱。

十二、小肠克罗恩病:好发于青壮年胃肠道慢性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病变,以末端小肠和结肠多见

影像学表现:①早期仅有粘膜粗乱变平,肠壁边缘不规则及痉挛性狭窄

②肠管狭窄呈长短不一,宽窄不等的线样征

③病变轮廓不对称,一侧僵硬凹陷,相对侧肠轮廓外膨,并伴有假憩室样袋状征象

十九、肝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肝大,肝区疼痛,触痛以及发热,白细胞升高等急性感染表现CT平扫①显示肝实质内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灶,中央为脓腔,密度均匀或不均匀

②对比增强,可见肝脓肿壁环形强化明显,脓腔和周围水肿带无增强

二十、肝细胞癌

CT:①巨快型或结节型可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呈膨胀性生长,有假包膜边界清楚

②弥漫型者结节分布广泛,境界不清,肿块多为低密度

③巨快型中央可发生坏死而出现更低密度区,合并出血或发生钙化则肿块内高密度灶

④增强扫描,肿瘤可出现斑片状,结节状早期增强

⑤门静脉期,门脉和肝脏实质明显增强,而肿瘤的密度迅速下降

⑥平衡期,肝实质继续保持高密度强化,肿瘤增强密度继续降低,表现为“快进快出”现象

浆液囊腺瘤:肿瘤包膜光滑,菲薄,中心纤维疤痕和纤维间隙使囊肿呈多房蜂窝样,囊内含低密度液体。

二十一·胆管细胞癌:是指发生在肝内胆管及上皮的恶性肿瘤,胆管细胞癌多数呈少血供型

CT变现:1)平扫时可见低密度肿块,有时肿瘤内可见钙化;

2)增强扫描时,肿瘤多表现不均匀强化,30%的肿瘤随时间的变化而逐渐增强趋势,即动脉期强化不明显,延长期扫描肿瘤对比增强明显

二十二·肝转移瘤

CT表现:1)平扫可见肝实质内,小而多发圆形类圆形的低密度肿块,肿块密度均匀,发现钙化或出血可见肿块内有高密度灶,肿瘤液化、坏死、囊变则肿瘤中央成水样密度。

2)对比增强扫描动脉期出现不规则边缘增强,门脉期可出现整个肿瘤灶均匀或不

均匀增强,平衡期对比增强消失

二十三.急性胰腺炎

为常见的胰腺疾病,主要由胆系疾病或饮酒所引起

病理分型:1 急性间质性胰腺炎:是最轻的类型,仅显示胰腺水肿和细胞浸润

2 坏死性胰腺炎:是较重的类型,胰腺组织和邻近组织发生广泛的坏死,出血,液化,肾筋膜增厚。

影像学检查:

CT表现:1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胰腺体积弥漫性增大,密度轻度改变,密度均匀或不均匀。

b.胰腺轮廓清楚或模糊,渗出明显的,可有胰周积液。

c.增强CT扫描,胰腺均匀增强。

2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胰腺体积明显增大,呈弥漫性。

b.胰腺密度改变与病理变化密切相关,胰腺水肿则CT值降低,坏死区域CT值更低,呈囊样低密度影,而出血区CT值高于正常胰腺。

c.胰腺的周围脂肪间隙消失,胰腺边界由于炎性渗出而变得模糊不清。

d.胰周会出现明显的脂肪坏死和胰周或胰腺外积液。

e.假性囊肿CT值表现为大小不一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肿块,囊内为液体密度。

f.严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和胰腺囊肿,CT表现为胰腺外形模糊,与周围大片不规则低密度软组织影融合成片,其内密度不均匀

二十四胰腺癌:是胰腺最常见肿瘤

CT表现:(1)胰腺局部增大,肿块形成;是胰腺癌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征象,胰腺癌为少血管肿瘤,增强扫描时密度增加不明显,而正常胰腺实质强化明显;(2)胰管扩大;胰管阻塞,肿瘤远端主胰管扩张;

(3) 胆总管扩张;胰头癌早期侵犯胆总管下端引起胆总管阻塞;

(4).肿瘤侵犯胰腺周围血管;表现为胰腺与血管之间的脂肪间隙消失,肿块包绕血管,有时可见血管内有瘤栓;

(5) 肿瘤侵犯周围脏器。

CT表现:1.平扫时可见边缘不清的低密度肿块,有时肿块内可见钙化。

2.增强扫描时,肿瘤多表现为不均匀性强化。30%的肿瘤对比增强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趋势,即动脉期强化不明显,延长期扫描肿瘤对比增强明显。

c增强CT扫描,胰腺均匀增强;

(2)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腺体积明显增大,呈弥漫性;

b胰腺密度改变与病理改变密度相关,胰腺水肿则CT值降低,坏死则CT值较低,呈囊变样密度影,而出血CT值高于正常胰腺。

c.胰腺的周围脂肪间隙消失,由于炎性渗出而变得模糊不清。

d.胰周会出现明显的脂肪坏死和胰周或胰腺外积液。

e.假性囊肿CT表现为大小不一的圆形或卵圆形肿块,囊内为液体密度

f.严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和胰腺脓肿,CT表现为胰腺外形模糊,与周围大片不规则密度软组织融合成片状,其内密度不均。

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①上腹部疼痛②体重减轻③胰腺功能不全

CT表现:①胰腺体积变化,体积大小可正常,缩小或增大

②胰管扩张:多数病例可有不同程度的胰管扩张

③胰管结石和胰腺实质钙化:为慢性胰腺炎较为可靠的征象

第八章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

正常人肾脏长径为12-13cm,宽径5-6cm;其长径相当于同一个体三个腰椎与两个椎间隙之和。右侧一般较左侧低1-2cm。肾右脚正常为15°—25°。

(1)肾盏:正常肾盏注入对比剂后2-3分钟开始显影,15-30分钟时显影最浓。肾小盏可以分为体部和穹隆部。

正常MRI表现:

一:泌尿结石:

肾结石:X线:1)表现为肾窦区及邻近部位的高密度影,可为单个,多个或双侧。2)结石的密度可均匀一致,分层或浓淡相间。形态可为类圆,类方,三角形,鹿角形。

输尿管结石:(1)X线:典型结石呈卵圆形致密影,边缘多毛糙不整,

其长轴与输尿管长轴一致。(2)尿路造影可进一步证实阳?性结石。

膀胱结石:X线:1)为耻骨联合上方圆形横呈?椭圆形或星状致密影,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边缘光滑或毛糙,密度均匀,不匀或分层。2)结石随体位改变多有一定活动度。

泌尿系统肿瘤

肾脏肿瘤

1、肾细胞癌:为最多见的肾恶性肿瘤,男多于女多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典型表现为肾实质性不规则肿块,其内有出血、坏死。

CT:进展期表现为肾实质肿块,类圆形或分叶状。①肿块密度可均一或不均一(为出血、坏死、不规则低密度影);②增强早起肿瘤早期有明显不均一强化其后由于肾实质强化而呈相对低密度的不均一肿块③肿瘤向外侵犯致肾周脂肪密度增高、消失和肾筋膜增厚,并可浸润肾周其它脏器④淋巴结转移通常位于肾血管及腹主动脉周围,呈多个类圆形软组织密度结节。

2、肾盂癌

X线片:IVP可见肾盏内有固定不变的充盈缺损,形态不规则。

CT:①肾窦区肿块,其密度高于尿液低于肾实质,肿块周围肾窦脂肪受压②肾盂肾盏受阻时出现肾积水表现③增强扫描肾窦肿块仅有轻度强化。

3、肾母细胞癌:占恶性肿瘤的6%儿童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CT:①肾实质内较大密度肿块,内有不规则低密度区,代表肿块内脂肪组织和坏死液化灶偶可见钙化②增强检查,肿块有不规则强化,周围受压肾实质呈明显环状强化

4、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病理上为一种无包膜的错构瘤的肿块,由不同比例的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织构成。

CT:①取决于其内的脂肪与非脂肪成分的比例

②典型表现为肾实质内混杂密度肿块,脂肪性密度灶代表瘤的脂肪成分,软组织病灶代表病变内血管和平滑肌组织。

③增强扫描时,脂肪性低密度区无强化,而血管性结构发生较明显强化。

5、膀胱癌:多为移行细胞癌,易发生在膀胱三角区和两侧壁

X线:平片价值不大;IVP:乳头状癌表现为自膀胱壁突向腔内的结节状或菜花状充盈缺损,基底部常较宽,表面凹凸不平。

CT:①表现为自膀胱壁突入腔内的软组织密度肿块,常行于膀胱壁和膀胱三角区。

②肿块大小不等,呈结节、分叶、不规则或菜花状,基底部较宽

③增强扫描为不均一强化,延时扫描,腔内充盈对比剂,肿块表现为低密度充盈缺损

④向壁外侵犯时,表现为壁外缘不清,周围脂肪密度增高

⑤侵犯周围器官:如侵犯精囊腺则精囊角小时;侵犯前列腺则使之增大变形。

第三章头颈部P381

名解:

★1.冰冻眼眶:见于弥漫型炎性假瘤。多为双侧性,同时累及泪腺跟视N。框内结构被硬纤维组织代替。称~

2.窦口鼻道复合体:是指上颌窦自然开口,筛漏斗,半月裂孔和中鼻道,是额窦、上颌窦和前组筛窦的共同引流通道。

炎性假瘤

CT: 眶隔前炎型主要表现为隔前眼睑组织肿胀增厚;肌炎型为眼外肌增粗,典型表现为眼外肌肌腹和肌腱同时增粗,以上直肌和内直肌最易受累;巩膜周围炎型为眼球壁增厚;视神经束膜炎型为视神经增粗,边缘模糊;弥漫型可累及眶隔前软组织、肌锥内外、眼外肌、泪腺及视神经等,典型的CT表现为患侧内低密度脂肪影为软组织密度影取代,眼外肌增粗,泪腺增大,眼外肌与病变无明确分界,视神经可被病变包绕,增强后病变强化呈高密度,而视神经不强化成低密度;肿块型可见边界清楚的肿块,呈软组织密度,增强检查可见有轻、中度强化;泪腺炎表现为泪腺增大,一般为单侧也可以为双侧。

MRI:炎性细胞浸润期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纤维化期T1WI和T2WI 均呈低信号,增强候鸟中至明显强化。

视网膜神经母细胞瘤

为神经外胚层肿瘤,与遗传有关,常发生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

影像学表现:

X线:框内钙化影为常见表现

Ct:①直接征象:眼球壁突入玻璃体腔,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内为不均匀软组织密度,95%可见钙化,钙化可呈团块状,片状或斑点状,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

②扩散或转移现象:眼球完整性破环或视神经管扩大

③影像学分为四期: Ⅰ期:眼球内陷,局限于眼球内

Ⅱ期:青光眼期,局限于眼球内同时伴眼球增大

Ⅲ期:眼外框内期,病变局限在眶内

Ⅳ期:眼外框内期,病变同时累及颅内

MRI:表现为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钙化在T1T2上均表现为低信号。

海绵状血管瘤

成人眶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年龄平均38岁

最常见的表现为眼球突出,多为缓慢,渐进性眼球突出,为轴性眼球突出,且不受体位影响

影像学表现:

X线:较小时无阳性改变,较大时有不同程度的眼眶扩大。

CT:①框内肿块,呈圆形椭圆形或梨形,边界光整,密度均匀,CT值平均55HU。

②眶尖“空虚”征,即眶内肿瘤不侵及眶尖脂肪,使眶尖脂肪存在,表现为低密度区。

③增强有特征的渐进性强化表现,在注射对比剂的同时开始扫描,延续3-5分钟,可见肿瘤内首先出现小点状强化,逐渐扩大,随着时间延长形成均匀的显著强化。

④继发征象有眼外肌,视神经,眼球受压移位,眶腔扩大等。

MRI:肿瘤呈略长或等T1信号,明显长T2信号。在多回波序列中,随着TE时间的延长,肿瘤信号强度也随之增加。增强扫描可以更好地显示肿瘤的渐进性强化的征象。

视神经胶质瘤于视神经脑膜瘤的鉴别要点:

胶质瘤脑膜瘤

好发年龄儿童成人

双轨/靶征无有

侵犯部位视神经、视交叉邻近脑膜

蔓延途径沿视觉通路蔓延沿脑膜蔓延

钙化无有

邻近骨质改变视神经管扩大骨膜增生

★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CT表现:1.乳突气房密度增高,气房间隔骨质吸收,密度降低。

2.鼓室、乳突窦内积脓,表现为密度增高,有时可见液平

3.后颅窝薄层增强CT可显示颅内病变

★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分为三型:

单纯型:又称咽鼓管鼓室型或黏膜型。间歇性耳流脓,无臭味。耳聋为传导性,一般不重。

肉芽肿型:坏死型或骨疡型。有肉芽组织或息肉形成。持续性流脓,并有臭味。胆脂瘤型:持续性耳流脓,有特殊恶臭。混合性耳聋,听力损失较重

CT表现:

单纯型:听小骨骨质吸收破环,鼓室黏膜增厚,乳突窦或较大的气房黏膜增厚。气房间隔及周围骨质增生,表现为气房间隔增粗,密度增加,无骨质破坏。

肉芽肿型:听骨链破坏,严重者可致听骨链中断、破碎,上鼓室、乳突窦入口和乳突窦可见骨壁破坏、模糊、密度增高,其中肉芽组织显示为高密度软组织影,增强扫描可有强化

胆脂瘤型:1、上鼓室、乳突窦入口内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并有骨质破坏,乳突窦入口,鼓室腔增大,边缘光滑,并有骨质增生坏死。

2、听骨链破坏,鼓室盾板破坏,严重者可破坏乙状窦壁、鼓室乳突窦、半规管及面神经管等结构

★鼻咽癌

男性多余女性,好发于40-60岁之间好发于鼻咽隐窝和顶壁

CT表现:

1、鼻咽腔变形、不对称

2、鼻咽侧壁增厚、软组织肿块

3、咽周软组织及间隙改变:

4、继发炎症

5、颅底骨质破坏

6、颅内侵犯

7、淋巴结转移

8、远处转移

占位效应:头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肿瘤,血肿囊肿引起脑室脑池脑沟受压移位,中线结构偏移,这种CT现象为占位效应

腔隙性脑梗死: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坏死,好发部位为基底核区和丘脑去。

出血性脑梗死:少数缺血性脑梗死在发病24---48小时后可因再灌住而发生梗死区出血,转为出血性脑梗死

模糊效应:脑梗死2—3周因脑水肿消失而吞噬细胞浸润,使组织密度增加及CT 平少病灶为等密度称为模糊效应

DANDY——WALKER综合症:第四脑室中侧孔先天性闭塞,为先天性脑发育畸形,由于小脑发育畸形和第四脑室中侧孔先天性闭塞引起第四脑室囊性扩大和饥发性梗阻性脑积水

STURGE__WEBER综合症:脑颜面血管瘤病即脑颜面三叉N血管瘤病是先天性N皮肤血管发育异常

白质坍陷症:脑外脑膜瘤生长于颅骨骨板之下,并嵌入脑灰质,使脑灰质下方呈指状突出的脑白质受压面表现为白质坍陷症。

大脑镰疝:一侧大脑半球的扣带回经镰下孔被挤入对侧分腔,引起病侧大脑半球内侧面受压部的脑组织软化坏死。

海马沟回疝:位于小脑幕以上的额叶或颞叶内侧的肿瘤,出血,梗死等病变引起脑组织体积肿大,导致颞叶的海马沟回经小脑幕孔向下膨出,可导致中脑侧移,使对侧中脑的大脑脚抵后于该侧小脑天幕锐利。

脑膜尾征:脑膜瘤多以宽基底与硬膜相连,边界清楚,MRI增强后肿瘤出现明显强化,邻近脑膜发生鼠尾状强化称为脑膜尾征。

简答:

星形胶质细胞瘤

影像学表现:CT:幕上I,II级星形细胞瘤表现为脑内均匀的低密度病灶,肿瘤边界大多数不清楚,瘤周不出现水肿。增强扫描时,1级肿瘤无明显变化,4级呈环形强化,幕上3,4级星型细胞瘤。以低密度或者等密度为主的混杂密度,边缘清楚光滑。有脑水肿增强扫描时均匀强化。各级肿瘤均有占位征象。小脑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半球,可为囊性边界清楚多有水肿。

MRI:T1WI为略低信号,T2WI为明显高信号。肿瘤周围水肿T1WI为低信号,T2WI 为高信号。

脑膜瘤

影像学表现:CT肿瘤以宽基靠近颅骨或者硬脑膜。可有颅骨得增厚破坏或者变薄等闹外肿瘤的征象。平扫多为略高密度,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常为均匀一致得强化。MRI:T1WI脑膜瘤周围低信号换,介于肿瘤于水肿之间为脑膜包膜。增强扫描时明显强化,出现脑膜尾征。骨质破坏为内外板和板障3层结构消失,原规整弧形的骨结构变得不规则。

垂体瘤

影像学表现:1CT微腺瘤1垂体高度异常:超过垂体正常高度(男<7mm,女<9mm)2密度改变:增强扫描肿瘤为低密度,延迟扫描为等密度或高密度。3垂体上缘膨隆4垂体柄偏移。5鞍底骨质变薄凹陷或侵蚀。6血管征象7经溴隐停治疗后可缩小。2垂体大腺瘤:呈圆形冠状扫描肿瘤呈哑铃状,钙化少,可囊变出血。

MRI:1垂体微腺瘤:T1WI呈低信号半出血时为高信号Gd-DTPA时肿瘤信号早期低于垂体,后期高于垂体。2垂体大腺瘤:T1WI和T2WI显示鞍内肿瘤向鞍上生长,信号强度于脑灰质相似或略低。

听神经瘤

影像学表现:1CT平扫时肿瘤居岩骨后缘以内耳道为中心,多为类圆形,部分为等密度。肿瘤周围水肿轻。部分病例可于内耳道漏斗状扩大。增强扫描时,肿瘤有增强,为均匀也可单环或多环。

MRI:多呈不均匀长T1,T2信号,常有囊变,大部分肿瘤伴有一定程度的内耳道扩大。当肿瘤较大时可出现明显的占位征象。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CT表现:

血肿在不同时期的CT表现

急性期吸收期囊变期发病时间 <1周 2周—2个月 >2个月

血肿密度及形态均匀高密度影,CT值高密度血肿向心性缩小,较小的血肿由胶质

60HU—80HU,肾形,边缘模糊,第四周血肿和胶原纤维愈合;大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变为等密度或者低密度的则残留囊腔,呈脑脊液密度,基底核的囊腔多呈条带状或新月状

周围水肿有逐渐减轻无

占位效应有逐渐减轻无

增强扫描一般不做环形强化无强化

缺血性脑梗塞:CT:①脑梗死在24小时内CT不被发现,24小时后CT检查显示清楚的低密度区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同时累及皮质髓质,2~3周CT扫描出现模糊效应即病灶为等密度

②占位效应;2~15d脑水肿高峰期

③脑萎缩:相邻脑室脑池或脑沟扩大,患侧半球变小,中线结构移向患侧

④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示脑回条环状或结节状强化

MRI:梗死6h内弥散成像可发现高信号,梗死7d后一周末,占位效应明显,梗死区呈长T1和长T2信号,梗死后期表现为局灶脑萎缩,T1和T2显著延长

脑挫裂伤的CT表现

①损伤区局部低密度改变,形态不一边缘模糊

②散在点片状出血:位于低密度区内,形态常不规则

③蛛网膜下腔出血:大脑纵裂脑池脑沟密度增高

④占位及萎缩表现:同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

硬膜外血肿的CT表现

①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下双凸形高密度区,边界锐利

②血肿密度多均匀,血块完全液化时呈低密度,可见占位效应

③可伴有骨折

④可出现脑水肿或脑梗死:即血肿邻近脑实质局限性低密度区

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

①平扫可为急性硬摸下血肿,表现为颅板下方新月形高密度影

②多伴有脑挫裂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③占位现象明显

④增强后因脑表面小血管强化而显出脑内血管勾勒出血肿轮廓

慢性硬模下出血:呈索形新月形低密度灶或呈混杂密度,包膜可有钙化,有不同密度的液面像,包膜强化有占位征象

椎管内肿瘤:

室管膜瘤:CT示脊髓密度均匀性降低,外形呈不规则膨大,肿瘤边缘模糊,囊变较常见。脊髓造影CT可见蛛网膜下腔变窄闭塞

MRI:T1WI肿瘤呈均匀性信号减低区,在T2WI肿瘤信号增高、Gd-DTPA增强扫描,肿瘤呈均匀强化,肿瘤临近部位蛛网膜下腔内液体信号可异常增高

星形细胞瘤:

CT平扫肿瘤呈略低密度或等密度,边界不清,增强扫描肿瘤强化不明显且不均,MRI中,T1WI信号低于脊髓,T2WI肿瘤信号明显增高,Gd-DTPA可见肿瘤实质部位明显强化,肿瘤周围水肿以及坏死,囊变区无强化。

神经鞘瘤

CT:1脊髓受压移位,肿瘤呈圆形实质性肿块。2,肿瘤易向椎间孔方向生长,可见椎弓根吸收破坏。椎体扩大可呈哑铃状外观。3,,肿瘤阻塞部位上、下方的蛛网膜下腔常扩大。4,肿瘤多为不均一明显强化。

MRI:T1WI呈略高于脊髓的信号,T2WI肿瘤呈高信号。

脊膜瘤

CT肿瘤多为实质性椭圆形或圆形,有时可见钙化,增强后扫描肿瘤中度强化,CTM可见肿瘤部位蛛网膜下腔部分或完全阻塞,脊髓受压变细并有明显移位MRI:T1WI上,肿瘤呈等信号,T2WI肿瘤信号多为轻度增高,Gd-DTPA增强呈显著强化,与脊髓界限清楚,可有硬膜尾征,蛛网膜下腔阻塞,脊髓受压变细。

临床诊断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归纳版)

第三章 三、名词解释 1、问诊: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有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而获取病史资料的过程,又称为病史采集。 2、主诉: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 3、现病史:是病史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四、简答题 1、问诊包括哪些容: 问诊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家族史。 2、试述问诊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⑴.从礼节性的交谈开始。 ⑵.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 ⑶.避免暗示性提问和逼问。 ⑷.避免重复提问。 ⑸.避免使用有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 ⑹.注意及时核实患者述中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 第二篇体格检查 第一章基本检查法 三、名词解释 1、视诊:是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2、触诊:是应用触觉来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种诊法。 3、叩诊:是用手指来叩击身体表面某部表面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经传导至其下的组织器官,然后反射回来,被检查者的触觉和听觉所接收,根据振动和音响的特点可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 4、听诊:是以听觉听取发自机体各部的声音并判断其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技术。 5、嗅诊:是以嗅觉来判断发自患者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方法。 6、清音:是音响较强,振动持续时间较长的音响。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揭示肺组织的弹性,含气量,致密度正常。 7、过清音:是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的一种音响、音调较清音低,音响较清音强,极易听及。 8、鼓音:其音响较清音强,振动持续时间亦较长,在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器官时出现。 四、简答题 1、简述触诊的正确方法及临床意义。 触诊分浅部触诊法和深部触诊法,浅部触诊法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以及浅部的动脉、静脉、神经、阴囊和精索等。深部触诊法用于诊察腹脏器大小和腹部异常包块等病变。

医学影像技术考试题汇总

医学影像技术考试题汇 总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资格考试《专业实践能力》历年真题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试题1]观察小儿发育情况,需摄取 A、腕关节轴位 B、腕关节侧位 C、双腕关节斜位 D、双腕关节正位 E、双腕关节侧位 [答案](D) [试题2]膝关节侧位摄影,关节需屈曲 A、1050 B、1150 C、1250 D、1350 E、1450 [答案](D) [试题3]心脏右前斜位摄影,服钡的目的是观察 A、右心房压迫食管情况 B、右心室压迫食管情况 C、左心房压迫食管情况 D、左心室压迫食管情况 E、全心压迫食管情况 [答案](C) [试题4]扁平足,正确的摄影体位是 A、足侧位 B、足轴位 C、足斜位 D、足负重水平侧位 E、双曝光全足正位[答案](D) [试题5]膈上肋骨摄影,采用的呼吸方式为 A、浅呼吸屏气 B、深呼气屏气 C、深吸气屏气 D、平静呼吸屏气 E、腹式呼吸屏气

[答案](C) [试题6]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A、髌骨骨折侧位及轴位 B、膝内翻正位,双侧对照 C、膝关节副韧带损伤正位,双侧对照 D、胫骨结节骨软骨炎双侧胫骨结节侧位对照 E、小儿髋关节脱位双髋正位 [答案](C) [试题7]心脏右前斜位,摄影的角度是 A、450~550 B、560~650 C、660~700 D、710~800 E、810~850 [答案](A) [试题8]胸部高电压摄影,滤线栅的栅比不应小于 A、8:1 B、10:1 C、12:1 D、16:1 E、18:1 [答案](C) [试题9]上颌窦摄影,常规首选位置是 A、柯氏位 B、瓦氏位 C、斯氏位 D、劳氏位 E、瑞氏位 [答案](B) [试题10]正确选择乳突梅氏位的摄影角度,应是 A、双250 B、双350 C、双450 D、双550 E、双650 [答案](C) [试题11]下面组合,正确的是

医学影像学期末考前问答题重点

医学影像学 一、简答题: 1、简述肾细胞癌的CT表现 2、简述骨折的分类及X线表现 3、骨性强直与纤维性强直在X线片上有何不同 (1)骨性强直是关节明显破坏后,关节骨端由骨组织所连接。X线表现为:关节间隙明显变窄或消失,并有骨小梁连接两侧骨端。多见于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愈合后。 (2)纤维性强直也是关节破坏后,虽然关节活动消失,但X线上仍可见狭窄的关节间隙,且无骨小梁贯穿。常见于关节结核。 4、大叶性肺炎的X线及CT征象有哪些 5、简述TIPSS手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门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者;顽固性腹水者;外科门-腔分流术后血栓形成者;柏—查氏综合征。禁忌症:门静脉血栓形成、狭窄或闭塞、胆道感染、凝血功能严重障碍、心肝肾功能衰竭;反复肝性脑病、肝脏肿瘤。 6、二维超声心动图常用的基本切面有哪些 胸骨旁左心长轴切面,左胸骨旁短轴切面(主动脉根部水平、二尖瓣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四腔心切面、胸骨旁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及短轴切面、剑突下四腔心切面。7、简述胸腔积液的X线表现 8、简述胸腺瘤的CT表现 9、试述脑内血肿不同时期CT表现 (1)急性期,呈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增高的肾形、类圆形、不规则形团块影。周围水肿带宽窄不一。局部脑室受压移位。破入脑室者可见脑室内积血。 (2)吸收期,始于3-7天,血肿周围变模糊,水肿带增宽。血肿缩小并密度减低,小血肿可完全吸收。 (3)囊变期,始于2月以后,较大血肿吸收后,常遗留大小不等的囊腔,伴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 10、简述肺充血与肺淤血的区别 答:(1)肺充血是指肺动脉内血流量增多。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增多,但边缘清楚、锐利;肺动脉段凸出,透视下可见肺动脉段和两肺门血管搏动增强;肺野透亮度正常。常见于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如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等,亦见于体循环血量增加者,如甲亢等。(2)肺淤血是指肺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于肺内,表现为上肺静脉扩张,下肺静脉收缩;肺纹理增粗、增多,边缘模糊;肺野透亮度减低。常见原因为二尖瓣狭窄和左心衰竭等。 11、试述骨髓炎和骨结核之鉴别点

名词解释和问答题1

名词解释和问答题1

四名词解释: 1.原语:它是由若干条机器指令所构成,用以完成特定功能的一段程序,为保证其操作的正确性,它应当是原子操作,即原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 2.设备独立性:指用户设备独立于所使用的具体物理设备。即在用户程序中要执行I/O操作时,只需用逻辑设备名提出I/O请求,而不必局限于某特定的物理设备。 3.文件的逻辑结构:又称为文件逻辑组织,是指从用户观点看到的文件组织形式。它可分为两类:记录式文件结构,由若干相关的记录构成;流式文件结构,由字符流构成。 4.树形结构目录:利用树形结构的形式,描述各目录之间的关系。上级目录与相邻下级目录的关系是1对n。树形结构目录能够较好地满足用户和系统的要求。 5.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的集合。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处理机管理、内存管理、I/O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 6.位示图:它是利用一个向量来描述自由块使用情况的一张表。表中的每个元素表示一个盘块的使用情况,0表示该块为空闲块,1表示已分配。 7.置换策略:虚拟式存储管理中的一种策略。用于确定应选择内存中的哪一页(段) 换出到磁盘对换区,以便腾出内存。通常采用的置换算法都是基于把那些在最近的将来,最少可能被访问的页(段)从内存换出到盘上。 8.用户接口: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和编程人员的界面和接口。包括程序接口、命令行方式和图形用户界面。 9.死锁:指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二造成的一种僵局,若无外力的作用,这些进程将永远不能再向前推进。 10.文件系统:OS中负责管理和存取文件信息的软件机构。负责文件的建立,撤消,存入,续写,修 改和复制,还负责完成对文件的按名存取和进行存取控制。 11.进程: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的基本 单位。 12.wait(s)原语 wait(s) :Begin Lock out interrupts; s = s – 1; If s < 0 then Begin Status(q) = blocked; Insert(WL, q); Unlock interrupts; Scheduler;

医学影像技术试题与答案(磁共振试题)

医学影像技术试题及答案(磁共振试题) 磁共振试题 1 核磁共振的物理现象是哪一年发现的( ) A. 1946 年 B.1952 年 C.1972 (w D.1977 年 E. 1978 年 2第一幅人体头部MR图像是哪一年获取的() A. 1946 年 B.1952 年 C.1972 年 ( D.1977 年 E.1978 年 3 下列哪一项不是MRI的优势() A. 不使用任何射线,避免了辐射损伤 B. 对骨骼,钙化及胃肠道系统的显示效果 C. 可以多方位直接成像 D. 对颅颈交界区病变的显示能力 E. 对软组织的显示能力. 4下列元素中哪个不能进行MR成像() A. 13C B.31P C.2H D.23Na E.19F w 5 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由于静磁场的作用,氢质子全部顺磁场排列 B. 由于静磁场的作用,氢质子全部逆磁场排列 C. 由于静磁场的作用,氢质子顺,逆磁场排列数目各半 D .顺磁场排列的质子是低能稳态质子 E. 逆磁场排列的质子是高能稳态质子 6 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逆磁场方向排列的质子是高能不稳态质子 B. 顺磁场方向排列的质子是高能稳态质子 C. 顺磁场方向排列的质子是高能不稳态质子 D. 逆磁场方向排列的质子是低能稳态质子 E. 逆磁场方向排列的质子是低能不稳态质子 7 下列等式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1T=10G B.1T=102G ( C.1T=103G D.1T=104G E.1T=105G 8在0.5Tesla的场强中,氢质子(1H)的共振频率约为()w A. 6.4MHz B.21.3MHz C.42.6MHz (w D.63.9MHz E.85.2MHz 9 横向弛豫是指( ) A.T1弛豫 B.自旋-自旋弛豫 C.自旋-晶格弛豫 D. 氢质子顺磁场方向排列 E.氢质子逆磁场方向排列 10 纵向弛豫是指( ) A.T2弛豫 B.自旋-自旋弛豫 C.自旋-晶格弛豫 D.氢质子顺磁场方向排列 E.氢质子逆磁场方向排列 11 磁场梯度包括( ) A.层面选择梯度 B.相位编码梯度 C.频率编码梯度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 12 在三个梯度磁场的设置及应用上,下述哪一项正确( )

医学影像技术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第一篇总论 1.穿透作用:是指X线穿过物质时不被吸收的本领,X线的穿透力与管电压相关,与物质的密度和厚度相关。穿透性是X线成像的基础。 2.荧光作用: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产生荧光,它是进行透视检查的基础。 3.感光作用:由于电离作用,X线照射到胶片,使胶片上的卤化银发生光化学反应,出现银颗粒沉淀,称X线的感光作用。感光效应是X 线摄影的基础。 4.电离作用:物质受到X线照射,原子核外电子脱离原子轨道,这种作用称为电离作用。 5.造影检查:用人工的方法将高密度或低密度物质引入体内,使其改变组织器官与邻近组织的密度差,以显示成像区域内组织器官的形态和功能的检查方法。 6.对比剂:引入人体产生影像的化学物质。 7.阴性对比剂:原子序数低、吸收X线少,是一种密度低、比重小的物质。影像显示低密度或黑色。包括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8.阳性对比剂:原子序数高、吸收X线多,是一种密度高、比重大的物质,影像显示高密度或白色。包括钡制剂和碘制剂 9.直接引入法:通过人体自然管道、病理瘘管或体表穿刺等途径,将对比剂直接引入造影部位的检查方法。包括口服法、灌注法、穿刺注入法。 10.间接引入法: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将对比剂引入体内,利用某些器官的生理排泄功能将对比剂有选择性地排泄到需要检查的部位而

第二篇普通X线成像技术 1.实际焦点:X线管阳极靶面实际接受电子撞击的面积称之为实际焦点。 2.有效焦点:实际焦点在X线摄影方向上的投影。 3.标称焦点:实际焦点垂直于X线长轴方向的投影。X线管规格特性表中标注的焦点为标称焦点。其焦点的大小值称为有效焦点的标称值。 4.听眶线:外耳孔上缘与眼眶下缘的连线。 5.听眦线:外耳孔中点与眼外眦的连线。 6.听鼻线:外耳孔中点与鼻前棘的连线。 7.瞳间线:两侧瞳孔间的连线。 8.听眉线:外耳孔中点与眶上缘的连线。 9.眶下线:两眼眶下缘的连线。 10.中心线:X线束居中心的那一条线。

生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1.兴奋性: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2.阈强度:在刺激的持续时间以及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不变的情况下,刚能引起细胞兴奋或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 3.正反馈:从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不是制约控制部分的活动,而是反过来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正反馈。 4.体液:人体内的液体总称为体液,在成人,体液约占体重的60%,由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等)组成。 5.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负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减弱控制部分活动的调节方式。 6.内环境:内环境是指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7.反馈(feedback):由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过程,称为反馈。 1.阈电位:在一段膜上能够诱发去极化和Na+通道开放之间出现再生性循环的膜内去极化的临界值,称为阈电位;是用膜本身去极化的临界值来描述动作电位产生条件的一个重要概念。 2.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的增加而无长度的缩短,称为等长收缩。 3.前负荷(preload):肌肉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称为前负荷,它决定收缩前的初长度。 4.终板电位:(在乙酰胆碱作用下,终板膜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这一去极化的电位变化,称为终板电位) 当ACh分子通过接头间隙到达终板膜表面时,立即与终板膜上的N2型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通道开放,允许Na+、K+等通过,以Na+的内流为主,引起终板膜静息电位减小,向零值靠近,产生终板膜的去极化,这一电位变化称为终板电位。 5.去极化(depolarization):当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差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的去极化或除极化。(静息电位的减少称为去极化) 6.复极化(repolarization ):细胞先发生去极化,然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称复极化。(细胞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的恢复,称为复极化) 7.峰电位(spike potential):在神经纤维上,其主要部分一般在0.5~2.0ms内完成,(因此,动作电位的曲线呈尖峰状)表现为一次短促而尖锐的脉冲样变化,(故)称为峰电位。 8.电化学驱动力:离子跨膜扩散的驱动力有两个:浓度差和电位差。两个驱动力的代数和称为电化学驱动力。 9.原发性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是指离子泵利用分解ATP产生的能量将离子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 10.微终板电位:在静息状态下,接头前膜也会发生约每秒钟1次的乙酰胆碱(ACH)量子的自发释放,并引起终板膜电位的微小变化。这种由一个ACH量子引起的终板膜电位变化称为微终板电位。 11.运动单位(motor unit):一个脊髓α-运动神经元或脑干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肌肉收缩的最基本的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1.晶体渗透压(crystal osmotic pressure):(血浆)晶体渗透压指血浆中的晶体物质(主要是NaCl)形成的渗透压。 2.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红细胞沉降率是指将血液加抗凝剂混匀,静置于一分血计中,红细胞在一小时末下降的距离(mm),简称血沉。 1.血-脑屏障:指血液和脑组织之间的屏障,可限制物质在血液和脑组织之间的自由交换(故对保持脑组织周围稳定的化学环境和防止血液中有害物质进入脑内有重要意义)其形态学基础可能是毛细血管的内皮、基膜和星状胶质细胞的血管周足等结构。 2.正常起搏点(normal pacemaker):P细胞为窦房结中的起搏细胞,是一种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具有很高的自动节律性,是控制心脏兴奋活动的正常起搏点。

医学影像技术试题

2010年下半年医学影像技术试题一、填空 1.下列医学技术中不属于医学影像技术范畴的是:C A.超声技术B.核医学技术C.分子诊断技术D.CT技术 2.下列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中对人体无放射性损伤的是:C A.放射技术 B.CT技术 C.MRI技术 D.放射治疗技术 3.下列不是常规X线透视检查范围的是:D A.胸部透视B.腹部透视C.四肢透视D.头部透视 4.与X线图像比较,CT图像在哪一方面明明占优:A A.密度分辨力B.空间分辨力C.成像速度快D.检查价格较低 5.下列哪项不是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的常用技术:D A.TOF法 B.PC法 C.黑血技术 D.MRCP技术 6.下列哪种体位不是超声检查常用体位:D A.仰卧位 B.侧卧位 C.俯卧位 D.站立位 7.下列哪种设备不是放疗常用设备:A A.钼靶机 B.深部X线机 C.直线加速器 D.钴-60机 8.下列哪种设备不能作为介入技术设备使用:D A.超声设备 B. CT机 C.血管机 D.心电图机 9.下列哪项技术在现代分子影像学中占主导地位:A A.核医学技术 B.电生理技术 C.放射技术 D.分子诊断技术 10.下列哪种造影剂不是高密度造影剂:

A.硫酸钡粉末 B.泛影葡胺 C.碘海醇 D.氧气 二、名词解释 1.造影检查:人体组织结构中,有相当一部分只依靠它们本身的密度与厚度差异不能在普通 检查中显影,需要将高于或低于该组织结构的物质引入器官或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以显影,即造影检查。P136 2.CT平扫:CT平扫是指不用造影增强或造影的普通扫描。P139 3.MR水成像:指体内静态或缓慢流动液体的MR成像技术。P142 4.放射治疗学:是主要研究放射线单独或者结合其他方法治疗肿瘤的临床学科。P146 5.介入放射学: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 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采集组织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学科。P148 三、简答题 1.简述DR的操作流程?P135 答:1.用户登录2.病理录入与选择3.核对患者资料4.摆位及对准中心线5.曝光 6.接受或拒绝 7.图像后处理 8.打印胶片 9.影像发送 2.磁共振水成像技术的优点:P142 答:1.为无创性技术,无需插管,也无操作的技术等问题 2.安全,不用对比剂,无对比剂反映问题, 3.获得多层面,多方位图像。

医学影像问答题

医学影像问答题 一问答: 1 试述CT增强扫描的方法和价值 答:方法:常规增强扫描,延迟增强扫描,双期和多期增强扫描,动态增强扫描等。价值:1、提高对病灶尤其是小病灶的检出率。2、提高对病灶的定性能力3、在已确定为恶性肿瘤的,增强扫描的目的在于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明确肿瘤与周边组织的关系,判断肿瘤手术切除的可能性。4、对于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和显示,动态增强扫描更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增强扫描,浓度高的血管与强化不明显的淋巴结之间密度差异增大,很容易区别。 2 试述CT增强扫描病灶强化特点和机理 答:特点:1、均一强化病变增强后密度均匀增高,边界更加清晰。多见于良性肿瘤,如脑膜瘤、垂体瘤。恶性肿瘤中如胶质瘤、转移瘤以及动脉瘤也可显示。2、不均匀强化病变各部位强化程度不一,其囊变部分不强化。如恶性胶质瘤、转移瘤、部分颅咽管瘤和脑膜瘤。 3、壁结节强化如星形细胞瘤,血管网织细胞瘤。 4、环状强化一般为囊性病变强化后周边出现带状高密度影,如颅咽管瘤、垂体瘤、胶质瘤、转移瘤、脑脓肿及脑血肿。 5、脑回状强化脑梗塞时,当闭塞血管再通或侧支循环建立时,对比剂可通过血脑屏障受损处溢出血管外而出现强化,由于侧支循环多出现在脑皮质,所以呈现脑回状强化。 6、团块强化如小脑梗塞。 7、斑状强化如恶性胶质瘤、部分转移瘤、血管畸形和部分脑梗塞。机理:病变组织的强化是由于其含碘量增加而使局部密度增高,其机理主要与局部血流量增加(异常血管增生)或血液内碘含量增高;血脑屏障遭到破坏,造影剂漏出血管外等因素有关。 3 试述CT图象特点 答:CT图像是由一定数目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象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这些象素反映的是相应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CT图像是以不同的灰度来表示,反映器官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黑影表示低吸收区,即低密度区;白影表示高吸收区,即高密度区。CT可以更好地显示由软组织构成的器官,并在良好的解剖图像背景上显示出病变的影像。CT图像不仅以不同灰度显示其密度的高低,还可用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说明其密度高低的程度,具有一个量的概念。提高窗位图像变黑,降低窗位图像变白;加大窗宽图像层次境多,组织对比减少,缩窄窗宽图像层次减少,对比增加。CT图像是层面图像,常用的是横断面。为了显示整个器官,需要多个连续的层面图像。通过CT设备上图像的重建程序的使用,还可重建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层面图像。 4 CT图象分析诊断方法 答:一:首先要了解CT图象扫描方法。二:熟悉正常CT断面解剖基础知识:三:发现病灶:发现异常密度的病灶—高密度,低密度,混杂密度,等密度。四:增强扫描病灶密度变化特点:有无强化,强化程度,强化形态,强化时间等。五:描述病灶的一般性状:定位,大小形态,数目,边缘,周邻结构变化。还可测定CT值以了解其密度的高低。六:初步印象+结合临床病史+疾病病理发展过程—综合结论。七:不过CT也存在着发现病变容易,定性诊断相对困难的问题—可作描述性结论,进一步CT定位活检 二名解: 1 CT值:CT图象密度高低的量化。体素的相对X线衰减度(即该体素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表现为相应像素的CT值,单位为HU。 2 窗宽:指图像上16个灰阶所包括的CT值范围,在此CT值范围内的组织均以不同的模拟灰度表示,CT值高于此范围的组织均显示白色,低于次范围的组织均现实黑色。窗宽的大小直接影像图像的对比度,加大窗宽图像层次增多,组织对比减少,缩窄窗宽图像层次减

名词解释和问答题猜测2

健康:是指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稳态发生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亚健康:是指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 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包括大脑、间脑和脑干)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详见判断脑死亡的标准。 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小于3.5 mmol/L即为低钾血症。 酸碱平衡:生理情况下,机体依靠体液和细胞的缓冲作用及肺、肾等组织器官的调节功能来自动处理酸碱物质的含量和比例,维持体液酸碱度相对稳定性的能力,即维持pH在恒定范围内的过程称为酸碱平衡。 酸碱平衡紊乱:病理情况下,机体出现酸或碱超量负荷、严重不足或(和)调节机制障碍,而导致机体内环境酸碱度的稳定性被破坏的过程,称为酸碱平衡紊乱或酸碱失衡。 各项酸碱指标的含义、正常值及其意义 pH和H+浓度:pH 7.35~7.45,相当于H+=35~45 nmol/L,pH是反映血液酸碱度的指标。 PaCO 2:是指血浆中程物理溶解状态的CO 2 分子 所产生的张力,是反映呼吸因素的最佳指标。 正常值:33~46mmHg,平均值 40mmHg。AB: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际PaCO 2 、 血氧饱和度及体温条件下,所测得的血浆HCO 3 -含量。AB受代谢、呼吸因素影响。 SB:是指全血在标准条件下(PaCO 2 为40mmHg、血氧饱和度为100%、温度为38℃)所测得的 血浆HCO 3 -含量。反应代谢性因素的指标。 正常人AB = SB,22~27mmol/L,平均值为24 mmol/L 。差值反映了呼吸性因素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AB>SB,说明PaCO 2> 40mmHg,有CO 2 潴留, 见于:呼吸性酸中毒或代偿后的代谢性碱中毒。 AB52,见于代碱。 碱剩余(BE):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至pH等于7.40时,所需酸或碱的量。0 阴离子间隙(AG):是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的差值。12±2 mmol/L。 实际上是反映血浆中固定酸根含量的指标。 AG>16, AG增高型代酸. 发绀: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浓度达到或超过5 g/dl时,可使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的现象。 1.血氧分压(PO 2 ):指溶解于血浆中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或压力)。 正常值:P A O 2 80~110mmHg(100mmHg,13.3kPa) P V O 2 37~40mmHg(40mmHg,5.33kPa) 2.血氧容量(C-O 2 max):指100ml血液中的Hb为氧充分饱和时所能携带氧的最大值。 正常值:20ml/dl 3.血氧含量(C- O2 ):指100ml血液中实际的带 氧量。包括两部分:与Hb结合的O 2 和物理溶解 的O 2 正常值:C A O 2 19ml/dl,C V O 2 14ml/dl 4.血氧饱和度(SO2):指Hb与O2结合的饱和程度。 正常值:SaO 2 :93-98% S V O 2 :70-75% 6.动-静脉氧差(DA-VO2):C A O 2 与C V O 2 之间的差值,反映内呼吸状态。 正常值:D A - V O 2 =C A O 2 -C V O 2 =19-14=5 ml/dl -------- 发热:是指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由内生致热原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在中枢发热介质的介导下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进而引起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最终引起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0.5℃以上的一种病理过程。 过热:是由于体温调节机构功能失调或调节障碍,使得机体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而引起的非调节性的体温升高。此时调定点并未发生变化。 发热激活物:凡能激活体内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进而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为发热激活物。包括外致热原和某些体

名词解释以及问答题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 1.经济变量 2.解释变量3.被解释变量4.内生变量 5.外生变量 6.滞后变量 7.前定变量 8.控制变量9.计量经济模型10.函数关系 11.相关关系 12.最小二乘法 13.高斯-马尔可夫定理 14.总变量(总离差平方和)15.回归变差(回归平方和) 16.剩余变差(残差平方和) 17.估计标准误差 18.样本决定系数 19.点预测 20.拟合优度 21.残差 22.显著性检验23.回归变差 24.剩余变差 25.多重决定系数 26.调整后的决定系数 27.偏相关系数 28.异方差性 29.格德菲尔特-匡特检验 30.怀特检验 31.戈里瑟检验和帕克检验 32.序列相关性 33.虚假序列相关 34.差分法 35.广义差分法 36.自回归模型 37.广义最小二乘法38.DW 检验 39.科克伦-奥克特跌代法 40.Durbin 两步法 41.相关系数 42.多重共线性 43.方差膨胀因子 44.虚拟变量 45.模型设定误差 46.工具变量 47.工具变量法 48.变参数模型 49.分段线性回归模型 50.分布滞后模型 51.有限分布滞后模型52.无限分布滞后模型 53.几何分布滞后模型 54.联立方程模型 55.结构式模型 56.简化式模型 57.结构式参数 58.简化式参数 59.识别 60.不可识别 61.识别的阶条件 62.识别的秩条件 63.间接最小二乘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 1.简述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学科间的关系。2.计量经济模型有哪些应用? 3.简述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模型的主要步骤。 4.对计量经济模型的检验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5.计量经济学应用的数据是怎样进行分类的? 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为什么会存在随机误差项? 7.古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是什么? 8.总体回归模型与样本回归模型的区别与联系。 9.试述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10.在满足古典假定条件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有哪些统计性质? 11.简述BLUE 的含义。 12.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什么在进行了总体显著性F 检验之后,还要对每个回归系数进行是否为0的t 检验? 13.给定二元回归模型:01122t t t t y b b x b x u =+++,请叙述模型的古典假定。 14.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为什么用修正的决定系数衡量估计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优度? 15.修正的决定系数2R 及其作用。 16.常见的非线性回归模型有几种情况? 17.观察下列方程并判断其变量是否呈线性,系数是否呈线性,或都是或都不是。 ①t t t u x b b y ++=3 10 ②t t t u x b b y ++=log 10 ③ t t t u x b b y ++=log log 10 ④t t t u x b b y +=)/(10 18. 观察下列方程并判断其变量是否呈线性,系数是否呈线性,或都是或都不是。 ①t t t u x b b y ++=log 10 ②t t t u x b b b y ++=)(210 ③ t t t u x b b y +=)/(10 ④t b t t u x b y +-+=)1(110 19.什么是异方差性?试举例说明经济现象中的异方差性。 20.产生异方差性的原因及异方差性对模型的OLS 估计有何影响。 21.检验异方差性的方法有哪些? 22.异方差性的解决方法有哪些? 23.什么是加权最小二乘法?它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4.样本分段法(即戈德菲尔特——匡特检验)检验异方差性的基本原理及其使用条件。 25.简述DW 检验的局限性。 26.序列相关性的后果。 27.简述序列相关性的几种检验方法。 28.广义最小二乘法(GLS )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9.解决序列相关性的问题主要有哪几种方法? 30.差分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31.差分法和广义差分法主要区别是什么? 32.请简述什么是虚假序列相关。 33.序列相关和自相关的概念和范畴是否是一个意思? 34.DW 值与一阶自相关系数的关系是什么? 35.什么是多重共线性?产生多重共线性的原因是什么? 36.什么是完全多重共线性?什么是不完全多重共线性? 37.完全多重共线性对OLS 估计量的影响有哪些? 38.不完全多重共线性对OLS 估计量的影响有哪些? 39.从哪些症状中可以判断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40.什么是方差膨胀因子检验法? 41.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的作用是什么? 42.虚拟变量引入的原则是什么? 43.虚拟变量引入的方式及每种方式的作用是什么? 44.判断计量经济模型优劣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5.模型设定误差的类型有那些?

医学影像技士考试知识点

医学影像技士考试知识点整理 我们影像技术专业的报考初级技士时间是十二月十五号至次年元月,考试时间是次年五月,考试分笔试和人机对话。我在家做了几套题,发现考得影像诊断和医学解剖比较多,我总结了一些重点,是常出现的地方,有些不对的欢迎积极指出。这些只是部分,我会继续更新……争取一年考过! 碘剂过敏试验方法:舌下试验、皮内试验、静脉注射试验、结膜试验、口服试验的优点:1、密度分辨力高;2、可做定量分析;3、直下的断面图像;4、无层面以外的结构的干扰 对比剂的使用:胆道造影—胆影葡胺;消化道造影—医用硫酸钡;心血管造影—泛影葡胺、双碘肽葡胺、甲泛葡糖;脑室造影—空气;尿路造影—泛影葡胺;肾盂造影—泛影酸钠;脑血管造影—泛影葡胺;椎管造影—碘曲伦、碘苯酯;输卵管造影—碘化油 普通与螺旋: 相同点:X线管连续旋转 不同点:螺旋采集数据扫描方式是X线管由往复旋转运动改为向一个方向连续旋转扫描。受检者(检查床)同时向一个方向移动。 螺旋的优点:一、提高了扫描速度,减少了运动伪影;二、由于可进行薄层扫描,故可提供较好的三维图像重建的容积数据 图像的质量参数:一、对比度与对比度分辨力(密度分辨力)二、高对比度分辨力和低对比度分辨力;三、空间分辨力;四、噪声;五、均匀度 属于投射纤维的是内囊和外囊 属于脑室系统的是:左右侧脑室、第三四脑室、中脑导水管 高血压常见的出血部位:基底节区

临床上应用的X线的特性是:穿透性、荧光作用、感光作用、电离作用 透视和摄片各有什么优缺点? 1、透视的优点:1、可以任意转动病人进行多角度透视观察; 2、可观察运动器官的运动功能; 3、操作简单、费用低廉; 4、立即可以得到检查结果; 5、可以在透视监护下进行介入性操作。 透视的缺点:1、细微病变和厚实部位观察不清;2、不能留下永久记录;3、病人接受的辐射剂量大。 2、摄片的优点:1、图像清晰反衬度好;2、细微病变和厚实部位观察清晰; 3、病人接受的辐射剂量较小; 4、有永久性记录,供复查对比; 摄片的缺点:1、不便于观察运动器官的运动功能;2、技术复杂,费用较高; 3、出结果的时间较长。 常用的特殊摄影有:体层摄影和软X线摄影 如何做好X线检查的防护? 工作人员的防护:1、充分利用各种防护器材;2、控制原发射线;3、减少散射线;4、定期健康检查; 受检者的防护:1、皮肤至焦点的距离不得少于35,非投射野用铅橡皮遮盖,尤其是生殖腺和胎儿;2、缩小照射野。 选择性血管造影:经皮穿刺动脉或者静脉置入导管,在电视屏的监视下,将导管选择性送入靶血管内。注射造影剂进行血管造影。 :利用射频电磁波对置于静磁场B0中的自旋不为零的质子的原子核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用感应线圈检查技术获得组织弛豫信息和质子密度信息,用梯度磁场进行空间定位,经图像后处理得到磁共振模拟影像的方法和技术。 简述的优缺点: 和比较,优点是:

(完整版)医学影像学简答题(全)

一、星形细胞瘤的CT表现。 1.病变多位于白质。 2.Ⅰ级肿瘤平扫多呈低密度灶,边界清楚,占位效应轻,增强检查无或轻度强化。 3.Ⅱ~Ⅳ级肿瘤平扫多呈高、低或混杂密度肿块,边界不清,占位效应和瘤周水肿明显,增强检查多呈不规则花环样强化或附壁结节强化。 二、脑膜瘤的好发人群、好发部位、CT、MRI、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1.好发人群:中年女性。 2.好发部位:多位于脑外(矢状窦旁、大脑凸面、蝶骨嵴、嗅沟、桥小脑角、大脑镰、小脑幕)。 3.CT表现:平扫肿块呈等或稍高密度,类圆形,边界清楚,多以广基底与硬脑膜相连,瘤周水肿轻或无,增强检查病变多呈均匀明显强化。 4.MRI:平扫肿块在T1WI和T2WI上均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T1WI 肿块呈均匀明显强化,邻近脑膜增厚并强化而形成脑膜尾征。 5.鉴别:星形细胞瘤,脑转移瘤,脑脓肿。 三、硬膜外血肿的CT表现。(非常重要) 1.颅板下梭形或半圆形高密度灶。 2.常伴有骨折。 3.血肿范围局限,不跨越骨缝。 4.占位效应较轻。 四、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非常重要) 1.颅板下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 2.常伴有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 3.脑水肿和占位效应明显。 五、脑梗死的分型及各自的CT表现。(熟悉) 缺血性梗死:

1.低密度梗死灶,部位和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 2.皮髓质同时受累。 3.占位效应较轻。 4.增强扫描可见脑回状强化。 出血性梗死: 1.低密度的梗死灶内可见高密度的出血灶。 2.占位效应明显。 腔隙性梗死: 1.低密度梗死灶。 2.无占位效应。 六、鼻咽癌的CT表现。(非常重要) 1.平扫表现为患侧咽隐窝变浅、消失或隆起。 2.咽顶、后、侧壁肿块突向鼻咽腔。 3.颈深淋巴结肿大。 4.增强检查病变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七、癌性空洞、结核空洞和脓肿空洞的鉴别。(一般重要) 1、癌性空洞: 多见于老年患者。 多位于肺上叶前段和下叶基底段。 多为厚壁偏心空洞。 内壁不光整,可有壁结节,外壁可有分叶征及毛刺征。 常伴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 2、结核空洞: 多位于上叶尖段、后段和下叶背段。 通常较小,壁薄,内壁光滑。 周围常有卫星病灶。

儿科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题重点

骨髓外造血:常于婴幼儿期造血需求增加时出现,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及幼稚粒细 胞,当病因去除后,贫血恢复,上述改变全部恢复正常。 生理性体重下降:常见于新生儿生后一周内,因摄入不足,水分丢失,胎粪排出等,可出现体重暂时性下降(不超过正常体重的10%),至生后7~10 天内恢复至出生时的体重。 生理性贫血:常出现于生后2~3 个月时,由于 1.生后血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2.胎儿红细胞寿命短,易 被破坏, 3.生后发育迅速,血循环量迅速增加的原因导致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都较低,为生理现象,可自然 度过。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 6 个月以内的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 状,食欲好,生长发育良好,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步正常。 生理性黄疸:1.一般情况好, 2.多于生后2~3 天出现,3.消退时间:足月儿最迟不超过 2 周,早产儿可延迟到 4 周,4. 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umol/L,5. 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221umol/L(12.9mg/dl) ,早产儿<257umol/L(15mg/dl) 。病理性黄疸:1. 出现早(生后24h 内) ,消退时间晚: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2.病程重( 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221umol/L ,早产儿>257umol/L) ,3.进展快( 每日上升>85umol/L) ,4.直接胆红素>34umol/L ,5.黄疸退而复现,具 备以上一项者即为病理性黄疸。 bone age 骨龄:指用X 线检查测定不同年龄儿童长骨干骺端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数目、形态的变化,并将其标准 化。 高渗性脱水:血钠浓度>150mmol/L 时的脱水,失水大于失电解质,表现为细胞内脱水严重,临床特征:1.脱水症状相对较轻, 2.高热、口渴明显、皮肤干燥, 3.神经系统症状明显, 4.见于高热、不显性失水多、医源性。 Eisenmenger syndrome 左向右分流型的先天性心脏病:正常症状下不出现青紫,当分流量增大导致肺动脉高压,使 右心的压力超过左心,左向右分流逆转为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出现紫绀,即为艾森曼格综合征。 严重循环充血: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一种严重表现,由于水、钠潴留,血浆容量增加,循环负荷过重所致,出现气急、心率增快、肺部湿罗音,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吐粉红色泡沫痰、心脏扩大、奔马律、肝大、水肿加剧。 Basic planned immunization 基础计划免疫:指小儿 1 岁以内应该完成的免疫接种,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百日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 差异性青紫: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时,分流量大时导致肺动脉高压,当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压力时,肺动脉血流逆向 分流入主动脉,由于动脉导管位于降主动脉住,故出现下半身青紫较上半身明显,即为差异性青紫。 硬脑膜下积液:是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并发症,<1 岁多见,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多见,其特征有:1.有效治疗 3 天体温不退或退而复升, 2.病程中进行性颅压增高或意识障碍,惊厥等。头颅透光检查或CT 辅助检查,硬膜下穿刺可确诊。 肾炎性肾病: 是肾病综合症的一种型别,除了具备肾病综合症的“三高一低”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 高度浮肿)外,还具有高血压、血尿、氮质血症、补体降低的任何一种改变。此型多发生在学龄期,病理改变多为非 微小病变型,多对激素治疗不敏感,预后较差。 单纯性肾病: 是肾病综合症的一种型别,只具备典型的肾病综合症的“三高一低”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 症、高度浮肿),不具有高血压、血尿、氮质血症、补体降低的任何一种改变,此型多发生在学龄前期,病理改变多 为微小病变型,多对激素治疗敏感,预后较好。 primary complex: 即原发综合症,是小儿原发型肺结核的一种类型,包括:肺原发病灶、局部淋巴结病变和两者相连 的淋巴管炎,胸部X 片呈“哑铃状”或“双极影”,现在较少见。 肾病综合症: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对膜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 综合症,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高度浮肿为临床四大特点。 低渗性脱水:失钠>失水,血钠<130mmol/L ,出现细胞外脱水,细胞内水肿,临床特征:1.脱水体征相对重,容易发生 休克, 2.口渴不明显, 3.重者出现嗜睡,恶心,呕吐,惊厥,见于长期腹泻,营养不良,医源性。 Rule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即生长发育规律,1.生长发育是连续、有阶段性的过程, 2.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新生儿晚发型血症:指生后7 天后才出现的败血症,病因多为生后水平传播,病原菌以金葡萄球菌和机会致病菌为主, 常先有脐炎、肺炎或脑膜炎等局灶感染后出现全身表现,此型较早发型死亡率低。 tetralogy of Fallot(TOF): 法洛四联症,为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由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室间隔缺损、右心室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考试题库及答案(六)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考试题(含答案)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解剖学姿势: 2.MR水成像: 3.造影检查: 4.增强扫描: 5. 伪影: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医学影像技术包括、、、、等。2.头部摄影的基准线有、、、、。3.普通X线检查主要指和。 4.数字X线检查技术包括、。 5.优质X线照片条件有、、、、。6.静脉肾盂造影时,注药完毕后于,和时各摄肾区片一张。7.CT值的单位,取窗宽为100,窗位为0时,其CT值范围为,当窗位为40时,其CT值范围为。 8.按显示回声方式,将超声仪器分为、、、、等。 三、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下列栓塞物中那一种是可吸收的栓塞物() A.明胶海绵 B.无水乙醇 C.螺圈 D.可分离球囊 2、高血压性脑内血肿的最好发部位为() A .基底节区 B.丘脑 C.颞叶 D.脑桥 3、下列描述符合颅内动脉瘤的是() A.好发于脑底动脉环 B. 无血栓性动脉瘤CT平扫为低密度 C. 与海绵状血管瘤同属血管畸形 D. 不是蛛网膜下出血常见原因 4、肾脏平片,肾轮廓能显示的原因是() A、密度比周围高 B、密度比周围组织低 C、肾周围包有脂肪垫 D、肾脏内有尿液 5、在肝脏的影像检查中,下列哪一方法为首选?

A.MRI B.DSA C.ECT D.CT 6、子宫输卵管造影时,常用的对比剂是() A空气 B钡剂 C碘化油 D泛影葡胺 E盐水 7、右前斜位时,X线从患者的()侧摄入体内。 A 右前 B 右后 C 左前 D 左后 E 右侧 8、以下哪项是CT的后处理技术() A增强扫描 B 造影检查 C 数字剪影血管造影 D 多曲面重组 E 窗宽窗位 9、结肠造影检查前的准备有() A 碘过敏实验 B 清洁灌肠 C 镇静安定 D肌注654-2 E 无需准备 10、腰椎侧位摄影时,X线经()射入。 A髂嵴向上6厘米处 B髂嵴向上3厘米处C脐孔向上6厘米处 D脐孔向上3厘米处E脐孔 11、不属于股骨检查体位的是() A股骨正位 B股骨侧位 C股骨轴位 D股股颈前后位 E 股骨颈仰卧水平侧位 12、有关乳腺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A、需要加压 B、使用单乳剂胶片 C、使用高速增感屏 D、常规摄取轴位和侧斜位 E、依发育期确定曝光条件 13、外伤性颅底骨折,禁止使用的摄影体位是() A、颅底侧位 B、颅底颌顶位 C、头颅汤氏位 D、头颅半轴位 E、高颈椎颅底侧位 14、腰椎椎弓峡部断裂,正确的摄影体位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