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动化与信息化

自动化与信息化

自动化与信息化
自动化与信息化

自动化与信息化

作者:柯林

如从工业现代化到各个领域的自动化与智能化。而且,信息化本身也需要自动化学科的介入,如网络的集成、建模与调控、网络服务的质量控制QoS、网络与信息的安全等等,无不与自动控制有关。

经常有人问到自动化和信息化有什么联系,在与业界人士交流的过程中,也时常遇到类似问题,甚至还有人大胆断言:当前,自动化就是信息化,信息化就是自动化。为此,笔者以此文来谈一谈个人的观点,和大家一起探索与研讨,希望能够有助于澄清一些观点,并起到“抛砖引玉”之用。当然,是否能做到这一点,还有待同行们的“集思广益”。

两者出现的时代和定义不同

1.关于“自动化”

“自动化”一词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1953年,J·迪博尔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以《自动化》(Automation)命名的书籍。在书中,J·迪博尔给“自动化”所下的定义是:“自动化是分析、组织和控制生产过程的手段”。也就是说,自动化是将自动控制应用于生产过程的结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丰富、深化。可以说,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史是一部人类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延伸和扩展自身器官功能的历史。“自动化”的定义有许多种,《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这样描述: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

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动化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

2.关于“信息化”

从历史发展看来,信息化(informatization)概念的提出是与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的讨论相联系的。“信息化”这个名词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日本社会学家梅倬忠夫在其发表的《信息产业论》中首次提出了“信息化”这个概念,认为信息社会是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且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优势的社会,信息化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发展过程。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

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信息资源是信息化的基础.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是信息化的核心,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信息量不仅急剧增长.而目前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战略资源。信息时代是信息成为人类活动的

基本资源,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军事及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业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基础产业,信息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已经居于突出的地位。信息社会是继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之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出现的崭新时代。

由此可见,“自动化”的名词出现在20世纪的40年代,而“信息化”的名词则出现在60年代。“自动化”与“信息化”两者的定义也是完全不同的,“自动化”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而“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自动化”与“信息化”虽然并不是同一回事,但是,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与特点。

1.两者的联系

20世纪40年代,C.E.香农从定量的方面描述了信息的传输和提取的问题,从而创立了“信息论”,这为信息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初步的基础。经典控制论的作者N.维纳则从控制的观点揭示了动物和机器的共同的信息与控制规律。维纳从控制论的角度出发,认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且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的名称”。维纳关于信息的定义包含了信息的内容与价值,从动态的角度揭示了信息的功能与范围,但也有局限性。由于人们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同时也存在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维纳关于信息的定义没有将信息与物质、能量区别开来。

正是由于自动化系统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出现,使原来对于信息的研究仅限于传输方面的概念开始突破。十分有意思的是:在中国,信息化战争的概念恰恰是《工程控制论》的作者,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创立者——钱学森同志于1995年提出来的,之后才陆续在我国的社会各界广泛地出现“信息化”、“信息化建设”等名词。

也就是说,在仙农创立信息论的同时,维纳(N. Wiener)出版了专著《控制论:或关于动物和机器中控制与通信的科学》,创建了控制论。后来人们常常将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合称为“三论”,或统称为“系统科学”或“信息科学”。

其次,两者虽然研究对象不同,但大多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工具(电子数字计算机)。电子计算机是一种按照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用工具。它的处理对象是信息,处理结果也是信息。由于电子计算机的问世,“自动化”与“信息化”两者很好地交汇在一起了。

最后,“自动化”与“信息化”过程都普遍存在于社会、工业、农业、生物、国防军事、科学实验、日常生活和人类智能等领域。

由此可见,“自动化”与“信息化”两者的联系是:研究工作的时代相同,研究工作的理论基础相似,研究工作的基本工具相同,研究问题的领域交融。

2.两者的区别

首先,研究的对象明显不同,“自动化”是如何运用“信息”来进行对象的“控制”与“优化”。而“信

息化”,一是研究“信息”的本身属性如信息的度量与定量、信息的编码、信息传输的效率、信息的纠错等等;二是指加快信息高科技发展及其产业化,提高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推广应用水平并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前进的过程。

其次,研究“自动化”与“信息化”两者的科学技术界的出发点不同,角度不同。一个是针对着“无人化”的设备或装置按照指令或程序正常的自动运转;一个是针对着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与检索及其运转过程之中的安全问题。

再次,内涵与特点不同。“自动化”从科学层面来说是以控制理论、系统理论、复杂系统科学作为理论基础;从哲学层面来说是方法论;从技术层面来说是信息技术与工艺、其他技术的融合或桥梁。

而“信息化”是指在社会、国民经济与国防军事等的各个方面,以先进的思想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为重点,以提高社会(系统)效率、生产能力、管理能力、作战能力为目的。例如:企业信息化的内涵,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技术进步;又如: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等等。

“信息化”这一概念向上到“国家信息化问题”,向下到“企业信息化问题”,具有更多的宽泛性。而“自动化”这一概念,虽然也具有一定的宽泛性,但是,应当说“自动化”不如“信息化”那样宽泛。因此,人们常把“自动化”作“信息化”的一部分来看待也是不足为奇的。当然,尽管有人说,西方国家一些知名的大学就没有开设“自动化学科”的专业来证明他们的“包含”观点。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来讲,在现阶段,将两者区分开来是十分必要的。

两者互为依托又相互促进

“自动化”与“信息化”双方既互为依托,同时也相互促进。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论述。

1.自动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以及组成部分

自动化不仅包含利用信息实现目标的原理和方法,而且包含作为其载体的技术和装备,并最终将它们集成在自动化系统中,涉及到从理论、方法、技术到设备的各个层面。信息技术是由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信息利用四部分组成的。基本的自动化系统至少包含有信息获取、处理和利用三部分,而带有计算机网络或通信网络的自动化系统则更是包含了以上全部内容。但需要指出的是,以控制为基础的自动化虽然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全部,但其重点是在信息的利用上,即如何利用信息去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则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因此,自动化离不开计算机、通信和信息处理,但与这些信息技术相比,更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直接目的。在这个意义上,自动化技术显然是信息技术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

如果具体到企业中,完全可以说:“自动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因为,工业控制自动化将主要包含三个层次,从下往上依次是基础自动化、过程自动化和管理自动化,其核心部分是基础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工业企业的自动化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现场层(基础自动化)

包括现场仪表与DCS、PLC、FCS等;MES层(制造执行系统或过程控制)包括优化控制、先进过程控制(APC)、人工智能、生产调度等;ERP层(资源管理决策层)等等。从上可知,工业企业的自动化是工业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如果说工业企业还没有实现自动化生产,那么,要想实现工业企业的信息化,就无从谈起。

2.信息化可以促进自动化

信息时代的自动化,则是在机械化时代自动化的基础上的信息时代的自动化了。在计算机用于自动化之前,自动化的功能目标是以省力为目的,代替人的体力劳动。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作为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手段,自动化的视野大大扩展,自动化的功能目标不再仅仅是代替人的体力,而且可以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目前,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工业自动化企业(厂商)纷至沓来,将他们信息技术用于企业产品设计、制造、管理和销售的全过程,以提高企业在“全球化”的形势之下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这显然是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但是,已经逐步与企业的各种自动化系统融为一体。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是采用ERP/MES/PCS三层结构:过程控制层(PCS)、制造执行层(MES)、经营管理层(ERP)集成的现代化系统,可对生产经营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价和预测,对生产计划和经营策略及时进行调整,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因此,从提高企业自动化系统工作层次的角度看,信息化的确是促进了自动化的提高,而且可以说,信息化是更高层次的自动化。

自动化和信息化互相融合是未来的趋势

自动化不仅扩展了信息化的应用范围,如从工业现代化到各个领域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例如军事、金融、家居、社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而且,信息化本身也需要自动化学科的介入,如网络的集成、建模与调控、网络服务的质量控制QoS、网络与信息的安全等等,无不与自动控制有关。

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与自动化技术是息息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自动化系统底层通信争论多年的现场总线技术将会有所改观,使CIMS、CIPS系统扁平化成为现实;使人机界面更加友好,真正做到低成本自动化的时候将会提前来到。光学技术(光通信和激光)的发展已为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带来巨大的变化,在新的世纪里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由此可见,两者的融合一体将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2019咨询工程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及创新发展路径探讨83分卷

在线考试: 1.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两化融合以()为关注焦点。 A.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 B.战略一致性 C.领导的核心作用 D.新型能力 2.工业互联网发展,全球正处于格局未定的()和规模化扩张的(),中国正处于抢占工业互联网主导权的()。 A.关键期、窗口期、战略机遇期 B.窗口期、关键期、战略机遇期 C.战略机遇期、窗口期、关键期 D.战略机遇期、关键期、窗口期 3.2017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延续了近几年的()态势,整体向更深层次、更高阶段演进。 A.高速增长 B.增长 C.缓慢增长 D.平稳不变 4.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制造体系 5.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制造体系 6.广泛深入开展贯标培训,不包括()。 A.完善培训体系 B.分层次、分类别、分渠道开展培训 C.培育新型企业家 D.建立培训中心 7.比较我国两化融合与德国工业4.0,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整体上对应()阶段。 A.工业2.0 B.工业2.0向3.0过渡 C.工业3.0 D.工业3.0向4.0过渡 8.全面推动()贯标,持续打造企业可持续竞争能力。

A.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B.两化融合标准 C.两化融合标准体系 D.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 9.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基本框架中的管理循环不包括步骤()。 A.策划 B.支持、实施与运行 C.实践 D.评测 E.改进 10.下列关于《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不是我国针对两化融合的首个体系类国家标准 B.全面解析了企业两化融合的内涵、要素和关键环节 C.全面剖析我国大量先进企业典型案例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两化融合 的概念和体系框架 D.企业实施两化融合、研究制订战略发展规划的建设指南E. 为企业 展示了两化融合的全景图 11.()正逐渐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聚焦点和关键突破口,商业价值仍处于探索阶段。 A.IaaS B.PaaS

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

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 1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在册员工。 2 职责 、IT科负责本管理制度的贯彻、监督、执行。 、公司各部门负责本管理制度的执行。 3 管理规定 信息化设备使用的具体规定 、本制度所指的信息化设备是指企业内的所有计算机(包括服务器、监控主机)UPS以及用于计算机应用的监控安防设备和网络设备。 、所有购买(领用)的信息化设备均应录入财产台帐;信息化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实物盘点,确保帐实相符。 、信息化设备分配到个人或科室使用,科室科长或负责人对设备的安全和完整负有责任。每人必须爱护、珍惜分配给自己使用的信息设备。应当做到责任人管理、使用,不经本人许可,严禁他人操作使用。 、非专业管理人员严禁私自随意拆装、移动信息化设备,以保证信息化设备正常运行。 、对新购进的信息化设备,设备管理员核对检测后,方可安装运行,防止质量问题或原始病毒的侵害。 、未经授权同意,个人不得擅自将私有或外来的零件、配件、设备,加入到本单位的办公计算机设备中或网络中。不得擅自安装未经认可、允许的游戏和盗版软件。 、如果需要将系统内的信息化设备带离办公地点(或借给外部门或单位)使用,必须预先报上级部门批准,并做登记后,在不影响正常办公的前提下方可搬离或借出(必要时将相关数据删除)。 、如工作实际需要增加或更新设备的,必须向上级部门提交申请报告,按更新计划进行。 、更新信息化设备的途径:一是定期对部分需要升级的机器增加新配件(如增加内存)或更新部分配件;二是使用的设备已经到了淘汰的年份而必须更换新设备。设备更新和旧设备淘汰工作根据计划分批进行。 、信息化设备老化、性能落后或故障严重,不能应用于实际工作的,应按来源渠道报废。

化工行业生产信息化和自动化解决方案+

化工行业生产信息化和自动化 解决方案 2012年元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第二章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 (4) 一、概述 (4) 二、行业特点 (5) 三、关于中浩MES系统 (6) 1、整体化集成平台 (7) 2、集成化的车间管控网络 (7) 3、功能模块 (8) 四、MES带来的效益 (23) 五、MES实施流程 (23) 第三章工厂设施管理与控制系统(FMCS) (24) 一、为什么需要FMCS(Facility Monitoring Control System) (24) 二、工厂设施管理与控制系统—FMCS (24) 三、FMCS系统的整体功能: (24) 四、系统设计原则: (25) 五、系统的网络构成: (26) 五、FMCS系统功能构成: (27) 1、FMCS系统功能管理 (27) 2、FMCS洁净室系统 (29) 3、循环给水及锅炉热水 (33) 3、空压系统和液氮系统 (35) 4、工艺排气系统 (36) 5、冰水系统 (37) 6、空调节能系统 (37) 7、电力供应系统 (43) 8、生产设备及工艺监控 (46) 六、采用FMCS自控系统后的良好效果: (48) 第四章能源监控管理系统(EMS) (49) 一、实施的动因 (49) 二、能耗数据范围 (50) 三、全能量(WAGES)信息: (50) 四、系统总目标 (50) 五、系统架构 (51) 六、模块结构 (51) 七、详细功能 (52) 八、系统总客户端 (52) 九、分析报表 (53) 十、客户收益 (54) 第四章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 (55) 一.系统概述 (55) 1.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原则 (55) 2.自动监测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55)

注册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及创新发展路径探讨(92分)

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15道题】 1.企业两化融合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可共同表征企业两化融合不断跃升的阶段特征和内涵。 A .起步建设、单项提升、集成覆盖和创新突破 B .起步建设、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和创新突破 C .起步建设、单项突破、集成覆盖和创新提升 D .起步建设、单项提升、集成覆盖和创新突破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2.两化融合生态系统、工业4.0参考体系架构、工业互联网参考架构分别是哪个国家的( )。 A .中国、美国、德国 B .中国、德国、美国 C .中国、德国、日本 D .美国、德国、日本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3.举旗定向,按照十九大精神( )。 A .做好融合发展顶层设计和实施 B .健全开放协作的市场化服务体系 C .持续开展宣贯交流活动 D .加速关键亟需标准研制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4.在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工程中,重点扶持安全可控的()。 ①工业基础软硬件②高端行业应用软件③嵌入式系统④新型工业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⑥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5.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制造体系 用户答案:[C] 得分:0.00 6.比较我国两化融合与德国工业4.0,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整体上对应()阶段。 A.工业2.0 B.工业2.0向3.0过渡 C.工业3.0 D.工业3.0向4.0过渡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7.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提升支撑服务能力,主要任务包括()。①夯实自动控制与感知技术基础②发展核心工业软硬件③提升工业云与大数据服务能力④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⑤逐步完善工业信 息安全保障体系

信息化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信息化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江苏金飞达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目录 前言 本标准按工业与信息化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起草。 本标准由IT办公室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人:IT办公室 本标准编制部门:IT办公室。下次标准审查/升级最迟时间:2018年12月。标准于2015年12月首次发布。 将历次修订记录保留如下(保留最近三次修订内容): 文件批准页

文件发放范围 1、目的 对公司信息系统相关的信息化设备设施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以保证信息系统能够高效支撑公司的经营管理。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与信息系统相关的所有信息化设备与设施,包括但不限于: 客户端设备,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 网 络设备设施,如:交换机、路由器、网关设备等; 服务器端设备,如:各种服务器、存储设备等; 机房设备设施,如:UPS 电源、机柜等。 3、定义和术语 无。 4、职责 需会签 部门 签名 需会签 部门 签名 √ IT 办公室 √ 生产部 √ 人力资源部 √ 技术部 √ 保卫部 √ 质量部 √ 研发中心 √ 设备部 √ 财务部 √ 采购部 √ 销售公司 编制 IT 办公室 批准 部门 份数 部门 份数 部门 份数 总经理 1 管理者代表 1 副总经理 各1份 IT 办公室 1 人力资源部 1 研发中心 1 保卫部 1 财务部 1 采购部 1 销售公司 1 生产部 1 技术部 1 质量部 1 设备部 1

角色职责 IT办公室为信息设备设施管理的主责部门,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负责相关设备的规格制订、安装调试、维修保养、报废处置 等; 建立相关设备台帐; 至少每6个月进行设备盘点。 采购部按公司采购程序实施信息化设备设施的采购。 财务部按公司财务制度对涉及固定资产的信息化设备设施登记入 账; 至少每6月与办公室进行对账与更新。 使用部门为信息设备设施的使用部门,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负责信息化设备设施的申请; 按规范正确使用与日常保养; 出现故障时按程序报修。 IT办公室也是使用部门之一。 5、具体内容 配置与配发 5.1.1采购申请与批准 1)两化融合项目型采购,由项目经理提出申请,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 2)企业级信息化设备设施采购(包括:机房设备、网络设备、服务器等)由IT办公室 统一申请,公司信息化主管、副总负责审批; 3)客户端设备由使用部门按照实际工作需要提出申请,部门经理负责审批; 5.1.2审批通过后,转送IT办公室核准设备规格型号; 5.1.3采购部按公司采购程序执行设备采购; 1)办公室设备到货后,由IT办公室验收入库,相关技术资料由IT办公室统一保管; 2)如涉及固定资产,由财务部登记入账; 3)使用部门领用后,通知IT办公室进行安装、调试(包括接入公司信息网络和业务系 统); 4)IT办公室进行台帐登记。 使用与维护 5.2.1 企业级信息化设备设施的日常运行及维护,参见《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制度》。 5.2.2 客户端设备使用与维修按以下规程处理: 1)日常使用 用户不得在客户端设备上随意安装软件;如必要使用,向IT办公室申请安装;

国内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状与趋势 (1)发展现状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信息化战略计划,如法国的信息社会行动计划、德国的21 世纪信息社会计划等。随着这些计划的实施,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各个工业门类中去,对这些国家的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技术融合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数控技术、现场总线技术、敏捷制造技术等技术已经成熟,并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使设计、生产过程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在产品融合方面,越来越多的工业产品都含有电子信息技术成分。例如,在航天器(如卫星、宇宙飞船、火箭)、飞机、汽车、船舶中,都装备了电子仪器仪表;在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等家电产品中,许多都采用了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了从传统家电到智能家电的转变;普通机床通过增加数控系统,就成为了数控机床,价值得到很大的提升。在业务融合方面,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产品数据管理(PD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资产管理系统(EAM)、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管理软件在工业企业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减低了管理成本。在产业衍生方面,发达国家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催生出发达的ICT 产业,促进了与两化融合有关的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如咨询业、会展业。 (2)发展趋势 在技术融合方面,信息技术在工业发展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将不断增强。工业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正在加速朝着以计算机控制为主,以定制化、智能化、柔性化和集成化为特征的自动化生产方向发展。在产品融合方面,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将成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因素。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产品的智能化程度将越来越高。在业务融合方面,企业管理信息化将从信息系统相互独立向信息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方向发展,信息化将向上下游延伸,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决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在产业衍生方面,ICT 产业以及与两化融合有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及创新发展路径探讨-2020年咨询师继续教育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制造体系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2.经过“实践-理论-实践”多轮次循环,电子一所牵头起草的《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GB/T 23020,简称《评估规范》),于()正式发布。 A.2011年9月 B.2012年9月 C.2013年9月 D.2014年9月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3.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具备显著的生态优势,具体是指()。①庞大的人才(用户)优势②丰富的系统性工程建设经验③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④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⑤全球最完备的互联网生态体系⑥领先的技术优势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基本框架中的管理循环不包括步骤()。 A.策划 B.支持、实施与运行 C.实践 D.评测 E.改进 用户答案:[B] 得分:0.00 5.举旗定向,按照十九大精神()。 A.做好融合发展顶层设计和实施 B.健全开放协作的市场化服务体系 C.持续开展宣贯交流活动 D.加速关键亟需标准研制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6.2017年5月,《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总则和框架部分已于()完成国际标准立项。 A.ITU B.ISO C.IEEE D.IEC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7.《中国制造2025》强调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线,()是主攻方向。 A.两化融合、智能制造 B.智能制造、两化融合 C.两化融合、人工智能 D.信息化、两化融合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8.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是(),关键是(),核心是()。 A.制造能力的平台化,制造业企业全面数字化、网络化,人与机器智能的融合创新 B.人与机器智能的融合创新,制造能力的平台化,制造业企业全面数字化、网络化 C.制造业企业全面数字化、网络化,制造能力的平台化,人与机器智能的融合创新 D.制造业企业全面数字化、网络化,人与机器智能的融合创新,制造能力的平台化用户答案:[D] 得分:0.00 9.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三个一级指标的评估内容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 A.服务、运营、生产 B.制造、管理、运营 C.管理链、价值链、服务链 D.产品、企业管理、价值链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10.已发布/待发布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国家标准数量是()。 A.3 B.4

石化行业信息化实现自动化和数字化是必经之路

石化行业信息化实现自动化和数字化是必经之路 今天,信息化在社会的各行各业迅速发展,在石化行业,自动化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石油和化工企业,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对于石化行业来说,底层控制的自动化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而企业运营的数字化则是目前需要发展的重点。 自动化保障效益明显 我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经过50年的发展,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不断创新,自动化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以下就是企业目前自动化的应用现状。 现场从手工操作发展到自动控制,从低级的单回路控制发展到高级复杂系统控制,直到管控一体化。此外,在自动化装备、技术、功能、规模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测量和控制装置不断更新升级,正在运行的数千套DCS、PLC(可编程控制器)和IPC(工业个人计算机)系统已成为大中型石油和化工企业及小型骨干化工企业的主要控制手段。 大中型石油和化工企业主要生产过程已在不同水平上实现自动化控制,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小型骨干化工企业主要产品的主流程也已具有比较成熟的控制系统和低成本自动化成套技术,实现了生产信息在车间的集成。 常规仪表性能大大提高,已成为石油和化工企业生产过程的主要检测手段,电子仪表、数字仪表、智能变送器与执行器的使用量逐渐增加。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试用取得进展,近年来已成为石油和化工自动化领域发展的热点之一。 优化技术在生产操作参数的优化和控制、安全性控制、生产调度和管理中的开发与应用进一步提高,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虽然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自动化水平已取得长足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一些长期未解决的问题,造成企业自动化总体进程不快。 企业自动化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同规模企业的自动化水平相差较大。大型石油和化工自动化水平普遍较高,存在的不足是管理信息系统与国外尚有差距。而有些行业特别是染料、农药行业自动化基础较差,大量小型化工企业及部分断续生产过程企业自动化水平仍然很低。 在自动化技术和应用软件开发上,未能形成工程化、商品化、标准化、产业化,不利于成果推广和转化。 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观念更新落后于形势发展,在管理信息化建设上与企业机制的协调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造成总体进程不快。因此,即使在自动化水平较高的企业,信息仍不能在企业内有效地传输和利用,自动化孤岛问题还很突出。 多年的实践证明,自动化已成为企业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现代企业自动化的概念已不单是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还包括企业信息管理和实验室灾难性的综合自动化,具体来说包括生产过程控制与管理、计划、仓库、设备、安全、财务、人事、市场和经营等的信息系统,是企业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数字化增强信息共享 就企业的运营过程而言,企业数字化就是将各项单元信息技术进行集成,实现信息共享。即将信息化技术充分应用到企业决策、产品设计、工艺管理、销售、物流及客户管理上。通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业务和生产过程信息进行有效集成,完全实现对生产、采购、销售、人力资源、财务、库存、质量和生产等全过程的管理控制。 就国际石化企业的发展看,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强了企业各部门的协同工作,加快了企业

【98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及创新发展路径探讨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及创新发展路径探讨 【试卷总题量: 38,总分: 100分】用户得分:98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比较我国两化融合与德国工业4.0,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整体上对应()阶段。 A.工业2.0 B.工业2.0向3.0过渡 C.工业3.0 D.工业3.0向4.0过渡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2.下列关于《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不是我国针对两化融合的首个体系类国家标准 B.全面解析了企业两化融合的内涵、要素和关键环节 C.全面剖析我国大量先进企业典型案例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两化融合的概念和体系框架 D.企业实施两化融合、研究制订战略发展规划的建设指南E. 为企业展示了两化融合的全景图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3.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具备显著的生态优势,具体是指()。①庞大的人才(用户)优势②丰富的系统性工程建设经验③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④良好的

基础设施条件⑤全球最完备的互联网生态体系⑥领先的技术优势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4.两化融合生态系统、工业4.0参考体系架构、工业互联网参考架构分别是哪个国家的()。 A.中国、美国、德国 B.中国、德国、美国 C.中国、德国、日本 D.美国、德国、日本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5.广泛深入开展贯标培训,不包括()。 A.完善培训体系 B.分层次、分类别、分渠道开展培训 C.培育新型企业家 D.建立培训中心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6.2017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延续了近几年的()态势,整体向更深层次、更高阶段演进。 A.高速增长 B.增长 C.缓慢增长 D.平稳不变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7.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提升支撑服务能力,主要任务包括()。①夯实自动控制与感知技术基础②发展核心工业软硬件③提升工业云与大数据服务能力 ④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⑤逐步完善工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8.经过“实践-理论-实践”多轮次循环,电子一所牵头起草的《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GB/T 23020,简称《评估规范》),于()正式发布。 A.2011年9月 B.2012年9月 C.2013年9月 D.2014年9月

设备资产的信息化管理

设备资产的信息化管理 ——EAM设备资产管理系统xx新宇软件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李高子 20xx年5月22日 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保障企业的生产过程持续、高质量运转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保障设备的正常工作,而这一过程中牵涉到的设备成千上万台,设备的管理工作就成为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使这一工作行之有效的得到落实,针对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我们开发了EAM设备资产管理系统。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系统》: 针对设备的管理工作企业也先后引进了基于TPM管理模式的点检定修制。点检定修制是以预防维修为主,全员参与的一种计划综合维修,目前是企业设备管理的主要模式。《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系统》就是基于TPM管理模式并针对企业设备管理工作所开发的。 能为用户作到设备列表与四大标准方面、自动、均衡生成点检与油脂计划、日常点检、油脂工作的向导提示。《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系统》就是将企业设备检修工作过程中,设备登记记录;管理人员分工;设备管理四大标准建立;点检与油脂工作计划生成;日常点检、油脂工作管理;检修工程计划的编制等设备检修工作过程中的手工操作,借助于计算机来实现管理的软件系统。《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系统》在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同时,可

以解决如下问题: 依据点检与油脂标准,自动生成点检与油脂的月份工 作计划。 依据点检与油脂的月份工作计划,自动生成点检员的 日常工作向导。 依据数据采集器,自动记录设备的点检状态并对点检 员的点检工作进行考核。 依据点检员的日常工作记录,自动生成缺陷项量表或 检修项目书。 依据检修项目书,自动生成定修作业工时票及定修计 划。 依据缺陷项量表,自动生成大修工程预算造价。 遵照5Z目标中备品、备件零库存的要求,自动生成备 品、备件采购计划。 检修工作结束后,自动存储设备维修履历档案。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系统》的具体功能: ●设备列表模块 当我们需要对设备进行计算机管理时,首先需要将设备的基本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输入设备的名称、作业线、寿命周期等基本信息,为了方便新员工熟悉业务,我们还可以把设备的图片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 ●点检、油脂、技术、维修作业标准:

公司信息化设备运维月报月

X X X X公司大厦信息化设备运维月报 (2014年4月) 2014年4月,AAAA公司运行维护部共计对XXXX公司大厦内信息化设备(包括计算机、打印机、网络设备、服务器、安防设备、电话系统、网络安全及数据安全等)每天均进行过至少1次巡查,共计解决各类故障338次,其中软件故障76次,硬件故障29次,更换耗材19次,打印机故障26次,电话故障11次,会议服务28次,网络故障40次,服务器维护79次,安防故障9次,同时完成其他临时安排的事项21次。 一、终端设备运维情况 终端设备主要包括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及各类数码设备,本月每个工作日至少做了一次全面巡查,共计21次。及时响应了各处室(单位)的报修电话,做到了15分钟内响应。根据每周对各部门的调查结果,“非常满意”占85%,其它皆为“比较满意”。 本月共处理计算机硬件故障29次,主要为计算机内存松动、电源没有插好、新增或迁移计算机等。内存条松动故障发生6次、电源线没有连接好发生2次;一台计算机出现主板损坏故障,经返厂维修后恢复正常。 本月共计处理软件故障76次,主要为办公软件安装与升级、RTX或邮箱系统无法使用、系统优化等故障。办公软件安装与升级事件本月发生次数较多,共11次;RTX问题主要是用户私自修改系统配置,升级软件版本,导致无法登陆,本月出现6次;系统需要优化主要原因是用户安装不明软件或恶意软件(插件)导致计算机运行缓慢,需要及时清理,卸载不明软件,共计处理4次。 本月共计处理打印机故障26次,主要为卡纸、驱动程序丢失、无法共享打印及更换硒鼓等。其中驱动丢失问题较多,共出现7次,无法共享打印机4次,主要原因为用户私自修改计算机IP地址,导致所有使用该IP地址打印的计算机均无法打印;卡纸多为纸张受潮所致。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要求》(GBT 23001-2017)-Word版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 GBT 23001-2017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可持续竞争优势、领导作用、策划、支持、实施与运行、评测、改进的通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下列需求的(各类)组织: a)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应用和持续改进,打造信息化坏境下的新型能力; b)通过内部或外部(包括评定机构)评定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证实其在信息化环境下具有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版本使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000-2017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23020-2013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23000-2017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可持续竞争优势 4.1总则 组织应深刻认识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坏境变化,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打造信息化坏境下的新型能力,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4.2识别组织的内外部坏境 组织应识别与其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有关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组织应对这些外部和内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确定。 注1:这些因素可能包括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以及数字化、网路化、智能化所带来的影响。 注2:外部坏境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国内外文化、法律法规、政策、客户需求、合作伙伴、市场态势、竞争对手、行业标杆、技术发展趋势等。 注3:内部环境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组织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现状等。 4.3以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 4.3.1识别和确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要 组织应将两化融合作为贯穿战略始终的重要内容。 组织应围绕其战略,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按照所形成的规定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进行识别、调整、评审和确定,并保留文件化信息。 组织确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应与其战略相匹配。 4.3.2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 组织应按照所确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对信息化的新型能力进行策划、实施、运行、评测与改进,确保获取与组织的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4.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4.4.1确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确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并通过文件化信息予以明确。 在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内外部环境,见4.2; b)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见4.3.1;

现代设备管理的新趋势与信息化

现代设备管理的新趋势与信息化 摘要从设备管理的发展历史出发,结合现代机械制造、设备故障检测、可靠性 工程以及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时代要求,对设备管理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设备管理科学化的发展方向。此外,基于设备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根据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的要求,在《中国设备工程》杂志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以EAM 为基础,详细介绍设备资产管理信息化的国内外发展动态、EAM 在企业设备资产管理、运行管理、维修管理、备件管理等主要工作领域的计算机模型和实现方法,以及建立设备资产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实施策略与投资效益评估方法。希望本文的介绍,能起到为企业推进设备资产管理信息化工作,提供计算机技术、管理方法、实施策略的支持与指导作用。 关键词设备管理信息化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预知维修 设备管理信息化已经由早期的以维护和维修为主的模式(CMMS及PMIS),向现代的企业设备资产管理系统EAM (Enterprise AssetManagement)发展。一个优秀的企业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强大的数字化管理技术,结合先进的设备管理思想和方法,优化设备资产管理流程,形成动态的设备管理工作平台,利用对设备资产管理信息流与工作流的控制,使企业更有效地配置包括设备资产在内的有形资产,提高生产设备的可利用率及可靠性,控制维护及修理费用,延长设备寿命周期,满足先进生产设备对现代生产组织保障的要求。 随着工业化、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机械制造、自动控制、可靠性工程及管理科学出现了新的突破,使现代设备的科学管理出现了新的趋势,把握这一新趋势,对于加强我国设备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新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设备管理信息化趋势 管理信息化是以发达的信息技术和发达的信息设备为物质基础对管理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使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全面融合,实现管理过程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全过程。现代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应该是以丰富、发达的全面管理信息为基础,通过先进的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及网络技术设备,充分利用社会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服务业务为设备管理服务。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 设备管理信息化趋势的实质是对设备实施全面的信息管理,主要表现在: 1. 设备投资评价的信息化 企业在投资决策时,一定要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评价,设备管理的信息化为设备的投资评价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途径。通过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获得投资多方案决策所需的统计信息及技术经济分析信息,为设备投资提供全面、客观的依据,从而保证设备投资决策的科学化。 2. 设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的信息化由于设备使用效益的评价工作量过于庞大,很多企业都不做这方面的工作。 设备信息系统的构建,可以积累设备使用的有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的信息,利用计算机能够短时间内对大量信息进行处理,提高设备效益评价的效率,为设备的有效运行提供科学的监控手段。

生产数据自动化采集实现能源信息化管理-最新年文档

生产数据自动化采集实现能源信息化管理 0 引言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全球能源紧缺的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新型能源、有效地节约已有能源成为众多企业、学者研究的课题。传统铸造行业设备多、能耗大、生产过程复杂,能源消耗的水平将直接影响产品的成本和利润指标。 铝工业是我国现阶段单位能耗最高的冶金工业过程,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优化其生产工艺、创新其控制和管理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优化铝工业生产过程,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提高生产智能化程度,有效利用能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节能降耗的统一,对我国铝加工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现代铝企业生产流程及约束条件 1.1 现代铝企业生产主要环节 现代铝工业生产有4 个主要生产环节: 铝土矿的开采过程; 2) 从铝土矿提取纯氧化铝的氧化铝生产过程; 用冰晶石一氧化铝熔盐电解法生产金属铝的电解铝生 产过程; 铝加工生产过程。其中氧化铝生产和电解铝生产是最

复杂的两个工艺过程,此外还有铝的再生利用以及两个重要的辅助环节:炭素电极制造和氟盐生产。 铝企业具有独特的生产过程,主要体现在: * 生产阶段性显著。在熔炼阶段,主要以化学变化为主, 对铝液中化学成分的把控是非常严格的;在铸造阶段,主要以物理变化为主,需要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按照限定尺寸严格控制产 品外形。 * 生产能力体现集中性。熔炼与铸造阶段中关键设备的好坏 将决定铝企业生产能力的大小。因此,关键设备性能通常作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 生产阶段具有连续性。从熔炼到铸造,整个高耗能阶段以 一种连续的生产方式进行,各操作之间的缓冲有限,前后工序要求衔接匹配。 * 生产中的持续高温操作,所产生的能耗较大,加强能源管理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1.2 现代铝企业生产的约束条件 由于铝生产过程的特殊性,对于生产调度产生了一定的约束性,主要体现为: 1)工艺约束。工艺约束指在生产过程中为保证生产正常 进行和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所应遵循和满足的生产规程。 2)设备约束。设备约束指在生产过程中为实现设备的合 理利用及生产顺畅、保证产品质量等目的,设备所应遵循的使用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管理办法(试行)》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管理办法 (试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4年12月15日

目录 1 适用范围 (1) 2 评定管理组织 (1) 3 评定机构要求 (1) 4 评定人员要求 (2) 5 评定管理平台 (2) 6 评定程序 (3) 6.1 初次评定 (3) 6.1.1 受理评定申请 (3) 6.1.2 制定评估审核计划 (3) 6.1.3 实施评估审核 (4) 6.1.4 形成评估审核报告 (5) 6.1.5 不符合项的纠正和纠正措施验证 (6) 6.1.6 给出评定结论 (6) 6.1.7 评定决定 (7) 6.2 监督审核 (7) 6.3 再评定 (8) 7 评定证书 (9) 7.1 评定证书的有效期 (9) 7.2 评定证书要求 (9) 7.3 评定证书的暂停 (9) 7.4 评定证书的撤销 (10) 7.5 评定证书的变更 (10) 7.6 评定证书的使用 (11) 8 监督与管理 (11) 8.1 信息保留与公开 (11) 8.2 申诉、投诉、举报及处理 (11) 8.3 评定机构与评定人员信用等级管理 (12) 8.4 抽查与复核 (12) 9 其他 (12) 10 附则 (12)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管理办法(试行) 1 适用范围 1.1 本办法用于规范对企业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工信部公告〔2014〕3号)建立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开展的评定活动。 1.2 本办法明确了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立、运行及其绩效的评定和监督要求,强化评定过程管理。 1.3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工作应遵循“自愿、独立、公开、公正”的原则。 2 评定管理组织 2.1 设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专家委员会(简称评定专家委员会),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工作提供指导和咨询,作出专家结论。评定专家委员会设在中国两化融合咨询服务联盟。 2.2 设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工作委员会(简称评定工作委员会),全面负责管理、协调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工作,制订完善评定工作细则、流程和方法,管理评定机构及评定人员等。评定工作委员会设在中国两化融合咨询服务联盟,接受联盟指导委员会和联盟理事会的指导,其日常工作由联盟秘书处承担。 3 评定机构要求 3.1 评定工作委员会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评定机构从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活动。 3.2 评定机构应建立并有效运行评定工作体系,完善评定监督和责任机制,以确保从事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活动符合本办法的规定。 3.3 坚持咨询与评定分离原则,禁止评定机构为其利益相关方提供评定服务。 3.4 评定机构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如下: 1)有固定的办工场所和必要的设施; 2)有10名以上符合条件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专职评定人员。 3.5 评定机构至少应公开以下信息: 1)可开展评定的主要业务范围; 2)评定机构授予、保持、变更、暂停或撤销评定及其证书等环节的程序和

信息化设备维护管理办法

三个庄子派出所信息化设备维护管理办法 为加强三个庄子派出所信息化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制定本办法。 一、信息化设备日常维护的职责 (一)信息科为分局信息化设备、系统及应用软件日常维护的职能部门。承担对分局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设备、计算机外部设备(合称信息化设备)的故障排除、报废鉴定,以及对各类工商业务软件的使用、升级换代等指导工作。 (二)各部门指定一名熟悉计算机的人员为本部门的信息化设备管理员。负责对本部门信息化设备的一般性维护,以及增添、报修、报废等各项具体申报操作。管理员在信息科登记备案。 (三)各设备的使用人,负责对自己使用的设备进行日常清洁保养、查杀病毒、操作使用等。 二、信息化设备日常维护的范围 (一)凡分局资产登记的信息化设备在工作中发生的软件、硬件故障,属于本局计算机日常维护范围。 (二)分局计算机维护实行分级责任制,明确职责,分级管理,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1.一级维护责任由信息科承担,主要包括:网络故障、硬件故障、由上级下发光盘的工商业务软件系统的安装等。 2.二级维护责任由各部门自行承担,主要是经过培训后应知应会、通过按《使用说明书》操作能自行解决的问题,包括:本部门信息化设备使用当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包括:连接主机、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电源等部件;系统的初始化安装;安装打印机驱动程序、安装色带,打印机卡纸;将自己的应用软件、省工商局和分局在网上发布的业务软件装入Windows环境;在自己的计算机上登录到局域网系统;登陆和收藏网站地址;共享网络资源;office软件的应用;使用不当造成的文件丢失;设备内部硬盘整理、外部除尘清洁;Windows 操作系统常见故障等。 (三)信息科信息化设备维护管理员负责分局信息化设备故障的排除、指导分局人员正确使用设备及应用软件。 (四)信息科设备维护调度员负责各部门申报故障的记录、分派,负责维护记录表的统一保管,并定期对维护情况进行统计,报分局领导和以适当方式在全局公布。 (五)各部门信息化设备管理员负责本部门使用者个人无力自行解决的设备故障的一般维护,负责向信息科报告自己无法解决的故障。 (六)设备使用者负责自己使用设备与计算机的连接、以及计算机各部件的连接、电源连接、更换色带、日常使用、维护等。 三、信息化设备日常维护的申报程序 (一)各部门信息化设备发生软件、硬件故障后,如果设备使用人无法排除,应请求本部门管理员协助解决;如果部门仍不能解决,则报信息科负责解决。 (二)各部门需要报修设备的,由部门通过适当方式(书面、电话或其它方式均可),告知信息科设备维护调度员,详细说明故障现象和发生过程;信息科设备维护调度员记录申报信息,并将信息分派设备维护管理员;信息科设备维护管理员接到申报后,可采取电话指导部门排除故障、由部门将设备送至信息科维修、提出外修处理意见等方法解决故障问题,并将申报处理结果进行记录备案、交维护调度员统一保管。 (三)为确保数据安全,计算机软硬件在维修、维护前应由设备使用人完成有关数据的备份。 (四)设备硬件损坏需要更换的,需部门书面报告分局办公室,经批准后,信息科予以

企业进行自动化和信息化改造

企业进行自动化和信息化改造 2015年所有企业都面临一个问题,我们原来所熟悉的各种各样的模式都发生变化了,品牌老化了,人才、资本都发生了很大的问题。由于中国劳动成本快速上涨,为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来自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一些制造企业开始大量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推动工业生产向自动化生产转型,以期提高产量与质量。 利用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不仅能够大大增强企业竞争力,也给用户带来了显着效益,随着企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市场肯定会越来越大,将逐渐成为自动化生产线的主要形式。食品、化工、医药、粮食、饲料、建材和物流等行业已经大量使用包装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避免了大量的工伤事故。 而在国内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系统集成服务商中,湖南大捷智能技术服务优势非常明显, 优势一:强大的研发团队,大捷智能有上百人的研发生产团队,自主知识产权的工厂信息化

PDM/ERP/CAPP/MES系统和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公司有多年的汽车行业、先进制造业服务经验,公司提供数字化工厂全套解决方案及装备制造服务。已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优势二:专项资金助推企业升级,为了扶持企业转型升级,在符合相关条件的前提下,对于购买本地机器人的企业给予10%-20%补贴。 优势三: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大捷智能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最全面的服务,公司成立了专门的部门,为客户提供图纸深化分解,技术资料整理以及售后等服务.致力于打造最优质、快速、贴心全方位的客户服务。 优势四:经验丰富,大捷智能已经成功改造多个项目,如汽车冲压线自动上下料改造、家电行业冲压线改造、电表机器人自动上料方案出口车间自动线改造方案、陶瓷泥坯切边自动化专机方案、窑炉瓷棒上下料自动线改造方案等等。 大捷智能凭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技术优势,为客户带来性能可靠的工业自动化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造纸、制药、化工、烟草等众多领域;公司拥有对自动化应用技术和工控产品全面了解的销售工程师,能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自动化系统及工控产品的咨询及服务;公司拥有优秀的项目工程师和系统工程师能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

信息化平台管理制度

信息化管理制度 鄂托克旗建元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建元一矿 二零一三年三月

目录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添置更换 第三章管理与维护 第四章设备报废 第五章附则

建元一矿信息化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信息化管理,合理规划和高效、安全利用信息系统,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综合管理部为公司信息化对口管理部门,本制度适用于建元一矿各部门及施工单位。 第二章添置更换 第一条:信息化设备的配置,原则上根据煤矿各部门需求情况和信息化建设综合需要,由煤矿统筹安排。 第二条:因工作需要添置(更新)信息化设备时,由需求部门填写《建元一矿信息化设备添置更换申请表》,明确提出目前遇到的困难和所需设备性能要求,由信息中心进行技术鉴定,然后报财务部、分管矿长审批,由信息管理中心形成设备调拨或采购方案。采购的设备要注重性价比实际功效,力求力行节约、合理配置。 第三条:新购入的信息化设备(含软件)属固定资产范围内的必须按财务制度办理入库和出库手续,所有资料统一归档,信息管理中心应妥善保管好随机资料和软件介质。 第四条:新购入信息化设备(含软件)时,信息管理中心应协助供货方进行安装调试,确保设备正常投入使用。 第三章管理与维护 第七条:信息化设备实行统一管理、分别负责。信息管理中心负责全煤矿系统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煤矿信息化设备的规划、技术论证、采购、调配、维

护、维修和管理。各部门操作使用人负责所有设备的环境卫生和日常清洁维护,各部门负责人承担部门设备的日常管理。 第八条:要充分挖掘现有信息化设备潜力,重视维护维修、功能开发、改造升级、延长使用寿命,确保信息化设备在使用中保持完好,做到合理流动、资源共享、物尽其用。杜绝闲置浪费、公物私化,不得将信息化设备用于与工作无关的事务上。 第九条:各部门操作使用人员需做好防尘、防水、防磁、防震、防盗等工作。计算机设备的键盘、鼠标、磁盘驱动器和显示器是易损件,使用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保持清洁。磁盘驱动器及移动介质在读写时,禁止移动、晃动。键盘、鼠标要定期除尘。 第十条:计算机等日常办公用途的信息化设备主要责任人是使用本人,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更换使用人。 第十一条:各种设备要明确专人负责保管,定期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对暂时闲置的设备应妥善保管,定期保养, 第十二条: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信息化设备操作规程操作,应掌握操作步骤,阅读有关手册,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不得凭主观意识随意操作,避免人为损坏,严禁超负荷运行。 第十三条:连接设备电源时,应明确供电电压的类型和范围是否符合设备的输入电压要求,不符合要求时,不准连接和开启电源、重要新信息化设备必须在配备UPS电源或稳压电源的电网环境下运行,设备运行过程中不得震动、搬运或碰撞。严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带电拔插。长时间不用时,应切断电源。 第十四条:路由器、交换机等重要网络设备和电缆的安装、配置以及因工作需要进行操作和管理。使用部门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