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货币供给量统计口径

我国货币供给量统计口径

我国货币供给量统计口径
我国货币供给量统计口径

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

2003年12月18日09:16 经济参考报

现状:

中国1994年10月份正式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货币供应量分为以下三个层次:M0=流通中现金;狭义货币M1=M0+单位活期存款;广义货币M2=M1+储蓄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

2001年6月份第一次修订货币供应量,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M2。

2002年初,第二次修订货币供应量,将在中国的外资、合资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业务,分别计入到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

可能的改动:

尽管货币供应量统计已修订了两次,但它仍未全面反映金融市场的变化:一是货币在境内外的流动加大。货币在境内外的流动表现为人民币的流出和外币的流入。二是出现一些新的金融资产且交易量增长迅速,与货币供应量统计相关的有:短期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债券回购等。三是金融机构发生变化。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出现了证券公司、投资基金公司、住房公积金、担保公司、养老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们的一些资产构成了货币供应量。也有部分存款性机构进行清理整顿,他们吸收的存款不应包括在货币供应量之内。保险公司业务的发展使保险存款增长较快,对货币供应量影响较大。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3年12月17日发布公告,就修订货币供应量统计分类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向社会征求意见的报告是央行研究局的《关于修订中国货币供应量统计方案的研究报告》,根据这个报告,现有的金融机构分类方式和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统计分类将会进行调整。我国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分类有可能在原M0、M1、M2三层次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新的分层M3。

对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统计的修订,央行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四种方案。

其一,维持原结构不变,扩大数量较大、流动性变化明显的金融资产的监测层次。货币供应量在原M0、M1、M2三个层次的基础上,再扩大到M3。M0、M1、M2三个层次不做调整,保持了统计的连续性,便于操作和对比。

其二,对原结构进行微调,同时扩大货币供应量一个监测层次。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M2,监测外币存款,同时将M2中的部分金融资产调整到M1中去。这个方案既考虑货币供应量统计的连续性,又具有可操作性,但货币供应量包括的内容不全面,如日益发展的各种基金存款、商业票据等,没有包括在货币供应量中。

其三,对原结构进行微调,同时扩大货币供应量两个监测层次。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M2,监测M3和外币存款。

其四,按目前金融市场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较全面的修订。这个方案将货币供应量分为四个层次:M0、M1、M2、M3。其中,M0=流通中现金-境外人民币流通量;M1=M0+企业活期存款 包括结算中的款项 +机关团体存款+农村存款+银行卡项下的个人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M2=M1+企业定期存款+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 扣除银行卡项下的个人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 +其他存款 信托存款、委托存款、保证金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 +外汇存款+回购协议;M3=M2+基金存款+保险公司存款+商业承兑汇票。

报告还建议调整金融机构分类方式,将金融机构划分为中央银行、其他存款性公司和其他金融性公司三大类。

第一类是中央银行。

第二类是其他存款性公司,在我国包括存款货币公司和其他存款货币公司。

存款货币公司指可以吸收活期存款、使用支票进行转账并以此实现支付功能的金融公司。在我国主要包括: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外资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其他存款货币公司指接受有期限、金额限制和特定来源存款的金融性公司。在我国包括中资和在我国的外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以及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第三类是其他金融性公司,指除中央银行和其他存款性公司以外的其他金融公司。在我国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养老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担保公司、期货公司、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等。

国际参考指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了提高成员国货币金融统计对风险的敏感性,增强不同国家之间主要金融指标的可比性,曾于1996年制定并颁布了《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随后分别于1997、2000年两次修改。《统计手册》为货币供应量统计提供了概念框架体系和基本方法,是当今指导各国货币供应量统计的重要文件。1997年版的《统计手册》提出并推荐的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为:

M0:现金,本币流通中现金;M1:狭义货币,M+可转让本币存款和在国内可直接支付的外币存款;M2:狭义货币和准货币,M1+一定期限内的(三个月到一年之间)单位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外汇存款+CD;M3:广义货币,M2+外汇定期存款+商业票据+互助金存款+旅行支票。

货币供应量用英语要怎么来翻译

译国译民 “货币供应量”用英语要怎么来翻译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了2009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在新闻发布会上,马建堂局 长表示:如果用不多的字来描述2009年,最好的两个字就是“收获”。在去年, 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去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和狭义货币(M1)均比 08年同期出现较大增长。 请看《中国日报》的报道: The broad measure of money supply, M2, which covers cash in circulation and all deposits, rose 27.68 percent from a year earlier as of the end of December, 9.86 percentage points higher than that at the end of 2008. 广义货币供应(即M2)包括流通货币以及全部储蓄存款。截至去年12月底, 我国M2供应量增长了27.68%,同比增幅达到9.86个百分点。 文中的 measure of money supply就是指“货币供应量”,而broad measure of money supply就是“广义货币供应量”,简称为M2。与之相对应的M1就是指“狭义货币供应量”,即narrow measure of money supply。我国现阶段将货币供应量(measure of money supply)划分为三个层次,其含义分别是:M0,流通中 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企事业单位 活期存款;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文中的cash in circulation(流通货币)是指一定区域内处于流通中的纸币、铸币、信用货币,这些现实货币的通称,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通货”。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我国primary sector(第一产业)、industrial sector (第二产业),以及tertiary /service sector(第三产业)都获得较快发展。在经济危机爆发后,我国实行了proactive fiscal policy(积极的财政政策)和moderately loose monetary policy(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了一系列stimulus package(经济刺激政策),使我国经济出现V-shaped recovery(V型 复苏)的苗头。 去年,我国还公布了revitalization scheme for 10 major industries(十 大产业振兴规划),进行了risk control(风险控制),以及macro-regulation (宏观调控),并增加了fixed-asset investment(固定资产投资)。

第十二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计算题

第十二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计算题 [ 2012-04-05 13:25:08 ] 02.04--31.设原始存款500万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6%,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6%,提现率为8%,试计算整个银行体系创造的派生存款总额。 答: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书上的公式12-3) 存款总额=500×1/(6%+8%+6%)=500×5 =2500(万元) 派生存款总额=存款总额-原始存款额=2500-500=2000(万元) 02.04--32.假定中国人民银行某年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数据 为:单位:亿元 (一)各项存款 120645 企业存款 42684 其中:企业活期存款 32356 企业定期存款 5682 自筹基本建设存款 4646 机关团体存款 5759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63243 农村存款 2349 其他存款 6610 (二)金融债券 33 (三)流通中现金 13894 (四)对国际金融机构负责 391 请依据上述资料计算M 1、M 2 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各是多少? 答:(1)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存款

=13894+32356+2349+5759 =54358(亿元) (2)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 +其他存款 =54358+5682+4646+63243+6610 =134539(亿元) (注解:这里是未改版前的公式,与书本上的公式有出入,请大家学习好考试用书就可以了) 03.04--31.某商业银行吸收原始存款5000万元,其中1000万元交存中央银行作为法定准备金,1000万元作为存款备付金,其余全部用于发放贷款,若无现金漏损,请计算商业银行最大可能派生的派生存款总额。 答:由题意可知:因为法定准备金为1000万,所以法定准备金率1000/5000=20%,1000万元作为存款备付金,超额存款准备金率=1000/5000=20%。无现金漏损,表示提现率为0%,计算如下: 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5000×1/(20%+20% )=12500万元 派生存款=存款总额-原始存款 =12500-5000=7500万元 03.07--31.若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次数为5次,同期待销售的商品价格总额为8000亿元,则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为多少?如果中央银行实际提供的货币供给量为2000亿元,请问流通中每1元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是多少? 答: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8000÷5=1600亿元 1元货币的实际货币购买力=实际货币需求量/名义货币需求量=1600÷2000=0.8 03.07--32.假设某商业银行吸收到100万元的原始存款,经过一段时间后,银行体系最终的派生存款为300万元。若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为6%,客户提取现金比率为10%,试计算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 答: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第九章金融学货币供给习题与解答

第九章货币供给习题 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 1、原始存款 2、超额准备金 3、基础货币 4、货币乘数 5、M1 二、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1分) 1.货币供应量一般是指() A.流通中的现金量B.流通中的存款量 C.流通中的现金量与存款量之和D.流通中的现金量与存款量之差 2.货币供给的根本来源是() A.银行贷款B.财政支出C.企业收入D.个人收入 3.主张“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的论点,其含义是() A.货币供给决定于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 B.货币供给决定于货币当局的政策 C.货币供给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 D.货币供给决定于财政政策的实施 4.如果物价上涨,名义货币供给成比例地随之增加,则实际货币供给() A.也成此比例地增加B.成比例地减小C.保持不变D.无方向性的振荡 5.如果实际货币需求增加而名义货币供给不变,则货币和物价的变化是()A.货币升值,物价下降B.货币升值,物价上涨 C.货币贬值,物价下降D.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6.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率,将导致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的() A.上升 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7.基础货币是由( )提供的 A.投资基金 B.商业银行C.中央银行 D.财政部 8.派生存款是由()创造的 A.商业银行B.中央银行C.证券公司D.投资公司 9.下列资产负债项目中,属于中央银行负债的有() A.流通中的通货B.央行的外汇储备C.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D.财政借款 10.下列金融变量中,直接受制于商业银行行为的是() A.超额存款比率B.现金漏损率C.定期存款比率D.财政性存款比率 三、判断题(10题,每题1分) 1、当非银行公众向中央银行出售债券,并将所获支票在中央银行兑现时,则基础货币增加。 2、当央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而买卖外汇时,常导致基础货币的变动。 3、一般地说,央行降低再贴现利率,则货币供应量一定扩张。 4、若中央银行在市场购买价值100万元的外汇,同时增加对商业银行100万元再贴现贷款,货币乘数为3,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增加600万元。 5、基础货币中具有乘数效应的部分主要是现金。 6、货币乘数取决于四个因素的变动,即现金漏损率、超额准备金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以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

浅析我国货币供应量与GDP的关系

浅析我国货币供应量与GDP的关系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M0、M1、M2近三年的变化与我国的GDP变化,结合当年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等探讨我国货币供应量与GDP的关系,得出我国货币供应量与GDP存在正相关关系,以此为基础给出相关货币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 GDP变化宏观经济货币政策 一、引言 长期以来,货币供应量与总产出、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直是货币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也是宏观经济学争论的焦点。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两个基本工具之一。而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在形式上的唯一中介目标,在货币政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货币供应量水平是一国货币政策调节的主要对象,其变化情况是一国制定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并且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市场利率水平明显上升,货币政策如何在维护币值稳定、控制金融风险的同时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二、M0近三年变化情况 M0是指除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即流通中现金,近三年统计数据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同比增长情况如图2所示1。 从图表可以看出,我国M0三年来同比稳定增长,趋势基本吻合,平均增长率约为 9.365%,而我国近三年GDP的平均增长率为8.264% ,二者相差不大2。M0的稳定增长是因为我国为应对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实行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所谓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是指降低银行利率,减轻企业融资成本负担,释放居民储备,鼓励和扩大消费,同时实行低存款准备金政策,向市场释放流动性,放开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控制,促进信贷资金,快捷、顺畅地支持经济发展。 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是我国十多年来在货币政策总称中首次使用“宽松”的说法。此举意在增加货币供给,就是要在继续稳定价格水平的同时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图1:我国近三年M0统计数据变化趋势 单位:亿元人民币 图 2:我国近三年M0同比增长情况 单位:亿元人民币 1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网页https://www.doczj.com/doc/853600150.html,/publish/diaochatongjisi/4034/index.html 2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变缓。我国2011年GDP增速为9.3%,2012年GDP增速为7.8%,2013年GDP增速为7.7%

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有哪些 注会七班闫博 货币供给的公式为M/H=(Rc+1)/(Rd+Rc+Re) 其中M为货币供给,H为基础货币量,Rd为法定存款准备金,Rc 为超额存款准备金,Re 为现金对存款的比率,所以货币供给可以看成是基础货币供给,法定准备金率,贴现率,市场利率和现金对存款比率的函数。所有这些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都可以归结到准备金变动对货币供给的变动上,所以可以认为准备金是银行创造货币的基础。所以一般央行通过控制准备金的供给来调节整个货币的供给。 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分析 解决总需求不足仅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不够的,有必要让货币政策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即扩大货币供应量。而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增加基础货币,二是提高货币乘数;同时加大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 1999年以来,中央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需求相对不足的状况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这表明在财政政策积极的同时,有必要让货币政策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货币政策而言,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货币供应量,因此,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专家学者呼吁2000年要扩大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增长保持较高水

平,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保障。那么,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在哪里?应采取哪些措施呢? 一、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及分析 在现代货币银行制度下,货币供应量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之积,因此,只有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进行详细的研究,才能准确把握货币供应量的趋势。 1.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及实证分析 货币银行理论表明,基础货币由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之和构成,它是创造货币供应量的基础。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央行的基础货币还包括非金融部门的存款,因此本文对基础货币的定义是:基础货币=发行货币+对金融机构负债+非金融机构存款(以下所用数据除非特别说明,均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 根据历史数据,我国的基础货币总体上呈上升趋势。1990年之前基础货币增长比较缓慢,基本上是平稳的爬升阶段;1993年之后,基础货币增长较快,特别是在1993-1994年间,基础货币的增幅明显较高,1995-1996年虽有所波动,但仍保持较高水平;1997年,基础货币增速放缓(当然这与统计口径发生变化有

货币供给计算

某国商业银行体系共持有准备金200亿元,公众持有的通货数量为200亿元,中央银行对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规定的法定准备率分别为15%和10%,据测算,流通中的现金漏损率为25%,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为5%,而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间的比率为50%,试求:(1)货币乘数m1和m2; (2)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 某商业银行吸收活期存款20万元,设存款准备率为10%,客户提取现金率为10%,其他因素忽略,该银行能创造出多少派生存款? 某银行吸收原始存款5000万元,其中1000万元交存中央银行作为法定准备金,1000万元作为超额存款准备金,其余全部用于发放贷款,若无现金漏损,计算商业银行最大可能派生的派生存款总额。 1.货币各职能:⑴价值尺度⑵流通手段⑶贮藏手段⑷支付手段⑸世界货币 2.货币层次的划分,依据和和层次:货币层次的划分是依据它们的主要职能和流动性差异从而给出不同层次的经验统计上的货币定义。通常划分为M0=流通中现金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M2=M1+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商业银行储蓄存款M3=M2+其他金融机构存款M4=M3+L L为流动性资产 3.货币制度的演变,各个货币制度的内容:在货币制度发展史上曾存在四种不同货币制度,依次为银本单位制,金本单位制,金银复本单位制,金单本位制,纸币制度。⑴银本单位制是最早的时间最长的货币制度,这种货币制度满足了当时商品经济并不发达的社会需要,随着经济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增加,暴露出其价值不稳定的缺点。⑵由于商品交易种对金银需求都增加,白银用于小额交易,黄金用于大宗买卖从而形成了金银复本位制,其先后经历了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三种形态。⑶金本单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单位制度,它在实行国家内货币数量适当。在实行国家内货币的对外汇率相对稳定。后由于世界经济规模扩大,黄金存量有限而难以维持。 金本单位制特点:⑴金铸币可以自由铸造,而其他金属货币则限制铸造⑵金币可以自由流通,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兑换金币⑶黄金可以在各国之间自由输入 纸币制度主要内容:⑴纸币发行权由国家垄断,在中央银行制度建立后,一般由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发行,以保证发行纸币的收入归国家所有⑵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是法定货币,在一国范围内具有无限法偿能力⑶纸币不能兑现⑷在纸币制度下,广泛实行非现金结算方法,以提高结算和支付的准确性,并节约现金流通费用。 纸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区别与联系:联系主要表现在它们都要受到商品流通的制约。区别:⑴这两个规律适应商品流通的方式不同⑵这两个规律和商品价格总额关系不同⑶这两个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不同 信用基本特征:具有到期归还和支付利息2个特征。 现代信用形式的种类及特点:主要形式有高利贷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和国际信用。

中国货币供应量数据分析

中国货币供应量数据分析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住金融统计系统不完善导致的时间序列数据中缺失数据的挖掘、修补办法;掌握数据的收集渠道。 二、实验背景 分析与检验经济货币化程度,需要广义货币M2的时间序列数据。现有的公开统计当中,中国统计年鉴金融业的货币供应量是从1990年开始的,1978—1990年的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可以在中国统计局年鉴数据金融方面找到,其他方面数据需要挖掘修补。 三、实验类型 设计型实验。本实验主要是设计对1978年——2012年中国货币供应量的数据的挖掘、处理与分析的基本路径与程序。 四、实验环境 数据处理软件:微软Excel工作表 Minitab15统计软件 数据比较:利用Minitab15统计软件计算各项统计指标。 五、实验原理 广义货币M2 的统计构成原理。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货币统计标准与我国的货币统计实践,广义货币M2的计算公式为 M2= 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中,狭义货币M1的计算公式为: M1 =流通中的现金(M0)+活期存款 按照 M2的计量原理及相应的基础数据进行测算 平均值=隔年货币供应量之和/年数 标准差=∑(每年货币供应量-平均值)∧2 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六、实验步骤

第一步,从中国统计年鉴中找出数据1990年——2011年的有数据 第二步:上述数据只是1990年以后的,所以,从国家统计局中找出1978年——1990年之间的部分数据 第三步:合并上述数据得到下列数据表: 1978 212 1979 267.7 1980 346.2 1981 396.3 1982 439.1 1983 529.8 1984 792.1 1985 987.8 1986 1,218.40 1987 1,454.50 1988 2,134.00 1989 2,344.00 1990 15293.4 6950.7 2644.4 4306.3 8342.7 1991 19349.9 8633.3 3177.8 5455.5 10716.6

货币供应量三层次

货币供应量三层次—M0、M1和M2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要了解货币供应量的概念,我们还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流动性。 所谓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随时可以变为现金或商品,而对持款人又不带来任何损失。 货币的流动性程度的强弱分别代表了货币在流通中的周转次数的多少,形成的货币购买力及其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也有差异。 现实生活中,除现钞外,银行存款和各种有价证券都有一定的流动性。 中央银行一般根据宏观监测和宏观调控的需要,以及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流通中现金(M0) 流通中现金,指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 其中“单位”指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M0与消费密切相关,它的数值高则证明老百姓手头宽裕、富足。 在西方,并非所有的现钞都可以计算在M0内,而要扣去各金融机构的库存现金。 在我国,M0指流通中的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之外流通着的现金。 2、狭义货币供应量(M1) 指M0加上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活期存款。 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现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 由于对货币的理解不同,世界各国对M1的定义也存在差异。我国的M1是指流通中的货币量加上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3、广义货币供应量(M2) 指M1加上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

货币供应量分析

货币供应量分析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我国货币供应量分析 【摘要】货币是一国经济运行中必不可少的流通媒介,而一国的货币供应量也就与经济的健康运行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货币供应量的合理性更加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国家的合理投放控制至关重要。本文针对中国2008-2017年广义货币供应量进行总结分析,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货币供应量被定义为在一定点时间上全社会具有流通和支付手段的货币总的存量。当今,我国货币供应量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次是流通中现金M0,也就是在银行系统之外流通的现金;第二层次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即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羊类存款。第三层次为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即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定期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M1则能够体现出在经济体系中的实际购买能力;M2则不但能够体现实际的购买力,而且还能够体现可能的支付能力。 这篇文章主要依据2008-2017年我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数据变化情况,进行基本总结与分析。近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重要不可忽略的事实即为广义货币供应量(M2)测度的流动性快速增长。 一、我国货币供应量现状 由图1的M2近十年的总量走势可以看出,广义货币的供给量一直呈较快速度上升,由2008年1月的亿元到2017年9月1655700亿元,可以看出M2总额扩大了近4倍,其上升速度较快。

由M2同比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来看,08年后我国货币供应量不断上涨,同比增长率一度达到30%的高值;而后随着经济的复苏,货币政策由宽松转向稳健,其增长率也就下降到今天9%左右,可以看出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速度在减慢。 二、影响货币供应量因素 货币的供给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相乘所得到的数值,那么它们就成为影响货币供应量总额的关键因素。 (一)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它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即中央银行投放并直接控制的货币,主要为商业性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以及公众所持有的通货。我国的基础货币量总体还是呈稳步上升趋势,由08年初的10万亿元增长到17年第二季度末的30万亿元,扩大了近三倍。从14年开始基础货币余额有所下降,后又小幅上升,至今呈较为平稳的变动状态。 当今的金融体系中,任何经济主体的基础货币都是由货币当局发放的。货币当局通常通过三种途径来投放基础货币:一直接投放通货;二控制改变黄金以及外汇储备;三实施货币政策。 1.大量的外汇储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环境,我国的外汇储备总额一直位于世界的第一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总额起初在1992年的时候只有217亿美元,然而到2014年6月就达到了万亿美元,也是历史上的最高值。而17年9月,我国外汇占款余额提高了亿元,达到了万亿元人民币,此次是近两年以来第一次出现的上升。 2.宽松的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

七彩杂货店 --项目书 姓名:吴金乐 学号:20080332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学院:贸易与行政学院 指导老师:吴永球 完成日期:2011.06.14 摘要: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造成的冲击,运用spss工具模对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得出的结论: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稳定关系,货币供给量变动是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货币政策仍具有最终影响价格水平的能力。借此分析2008-2010年我国通货膨胀率成因和相对于回归方程计算的膨胀率偏低

的原因。 关键词:金融危机;货币供给量;通货膨胀;回归方程 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造成的冲击,中国政府于2008年10月开始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广义货币供给量急剧增加,从而引发了学术界对未来通货膨胀风险的疑虑。依据货币数量理论和弗里德曼对美国货币发展史的研究成果,货币供给量增长是决定通货膨胀的根本因素,较长时期内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成正向变动关系[1]。本文拟采用VAR模型就中国货币供给量变动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程度及其有效影响时期进行实证分析,以预测中国急剧增加的货币供给量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程度。 自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由于担心美国的次贷危机会向我国蔓延,导致我国的经济增长放缓,再加上我国政府在历次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这次次贷危机一发生,我国中央政府马上开始猛吃药,中央政府立刻出台8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并且要求各级地方政府相的配套20万亿。当然,这些举措的效果也是相当的明显,在美国等的一些国家经济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的经济却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以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9.6%。本来我国可以通过经济的适度放缓来挤掉我国的房地产泡沫,使经济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但由于这一轮的刺激经济的措施却会使房地产的泡沫越来越大。同时,这28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的副作用还没有凸显出来,特别是向市场中投放了这么大的货币,今后的高通货膨胀率是不可避免的。真实情况也是这样,从2009年开始,流动性过剩开始显现出来,豆你玩,姜你军、蒜你狠等现象陆续出现,这是典型的由于流动性过剩导致大量的货币寻求出路,致使大量的农产品的价格飙升,股市繁荣也是一个人真实的写照,2009年我国股市经历了罕见的牛市,也就是股市起到了分流相当大的流动性的作用,使得通胀率出现的时间有所延迟,并且也起到了使膨胀率降低的作用。中央银行抗通货膨胀率的任务也很艰巨,尽管从2009年以来,陆续出台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包括提高存款法定准备金率和提高利率来收缩流动性,以此来抑制高的通货膨胀率,但实际效果不是很理想,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过多的外汇储备和我国实行的固定结汇制,2009年我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惊人的,尽管我国央行一边在紧缩银根,但由于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和我国的固定结汇制使得央行又在大量的向市场上投放货币,这必须让高通货膨胀率来为此买单。 一、通货膨胀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假设与模型建立 伟大的经济学家、货币主义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弗里德曼曾说过通货膨胀永远只是一种货币现象,虽然这是一种套套逻辑,但他一针见血的指出通货膨胀的本质:正是央行发行货币过多,导致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和服务,从而使得一般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持续和普遍的上涨。本文为了解释我国此次通货膨胀率与货币供应量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我收集了1991-2010年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和我国央行在此期间货币供应增长率的数据,如表一所示。为了分析简化,我假设通货膨胀率用CPI指数来代表,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用狭义口径M1的增长率代替。我假设用Y(单位:百分比)表示通货膨胀率,X(单位:百分比)表示M1的增长率。 设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yi = β0 + β1 +εi , I = 1,2,…,20 εi ~N(0, δ2 ), I = 1,2, …,20 ε1, ε2, …, ε20相互独立 如图表二散点图所示,通货膨胀率和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通胀率与货币供应量计算(1)

小专题:货币供应量选择题 1、依据我国政府关于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M0为_______. A.M+人民币现钞 B.现金通货 C.人民币现钞 D.现金通货+银行系统的活期存款 2、按照我国目前货币层次划分方法,M1=_______。 A.M0+银行体系的长期存款 B.现金通货+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 C.人民币现钞+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 D.M0+现金通货 3、2009年,某国待售商品15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售价20元,该年度单位货币流通次数为3次,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该国政府投放了12500亿元的货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的通货膨胀率是(),该国当年货币贬值()。A.20% 25% B. 25% 20% C. 25% 25% D. 75% 80% 4、甲国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5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8万亿元,这时货币的贬值幅度为____,原来标价3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_____。()A.28% 44元 B. 25% 40元 C. 22% 36元 D. 25% 37.5元 5、A国某一时期,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5万亿元,这一时期货币流通速度为2次。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量需增加10%.而这一时期进入流通领域的货币量为9.9万亿元。这时的通货膨胀率为。原来标价为25元的B商品,现在价格是。 A.32% 33元 B.20% 30元 C.24% 31元 D.11% 27.5元 6、假定去年某国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4000亿元,货币流通次数为8次。今年该国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增加了20﹪,而实际纸币发行量为900亿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去年售价50元的商品今年的售价应为() A.90元 B.80元 C.75元 D.60元 7、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商品价格总额增长20%,货币流通次数增加50%,纸币发行量不变,则该国1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原来____元纸币的购买力。在这个时间段,该国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 A.0.80 物价上涨 B. 1.25 投资减少 C. 0.40 物价上涨 D. 2.50 物价持续下跌

宏观经济学计算题

1、设政府购买和税收分别为500美元和400美元,投资为200美元,消费中自发性部分为 100美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9,求国民生产总值水平。 1.Y=C+I+G 得Y=4400 2、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Yd是可支配收入),投资支出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单位均为10亿元),税率t=0.25,试求:(l)均衡国民收入。 (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和平衡预算乘数。 2. (1)Y=C+I+G C=100+0.8(Y-T+TR) T=tY I=50 Y=200 TR=62.5 得Y=1000 (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1/【1-b(1-t)】=2.5 税收乘数=-b/【1-b(1-t)】=-2 转移支付乘数=b/【1-b(1-t)】=2 平衡预算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0.5 3、在一个封闭经济中,有如下方程式:收入恒等式Y=C+I+G,消费方程式C=100+0.9yd,当投资I=300亿美元,政府购买G=160亿美元,税率t=0.2,问: (1)当收支平衡时,收入水平为多少?乘数为多少? (2)假设政府购买G增加到300亿美元时,新的均衡收入水平是多少? 3.(1)Y=C+I+G 得Y=2000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1/【1-b(1-t)】=25/7 (2)△Y=△g*Kg=500 所以新的均衡收入=Y+△Y=2500 1、在两部门经济中,若社会投资函数I=150-2r,储蓄函数S=-50+0.2Y。求IS曲线的方程。1.I=S,得Y=1000-10r 2、假定货币需求函数L=0.2Y-4r,货币供给量M=200。求LM曲线的方程。 .L=M,得Y=1000+20r 3、在两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C=100+0.7Y,投资函数I=200-3r,货币供给M=100,货币需求函数L=0.2Y-2r。求: (1)IS曲线的方程与LM曲线的方程; (2)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 (1)IS:Y=C+I 得Y=1000-10r LM:L=M得Y=500+10r (2)联立IS、LM方程,得Y=750,r=25 4、在四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C=100+0.8Yd,投资函数I=200-5r,政府购买G=100,税收函数T=20+0.25Y,出口X=50,进口函数M=24+0.1Y,货币供给M=100,货币需求函数L=0.24Y-2r。求: (1)四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方程与LM曲线的方程; (2)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 1)IS:Y=C+I+G+NX,得Y=820-10r LM:L=M,得r=0.12Y-50 (2)联立IS、LM方程,得Y=600,r=22

第九章--金融学--货币供给习题与解答

第九章--金融学--货币供给习题与解答

第九章货币供给习题 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 1、原始存款 2、超额准备金 3、基础货币 4、货币乘数 5、M1 二、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1分) 1.货币供应量一般是指() A.流通中的现金量B.流通中的存款量C.流通中的现金量与存款量之和D.流通中的现金量与存款量之差 2.货币供给的根本来源是() A.银行贷款B.财政支出C.企业收入D.个人收入 3.主张“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的论点,其含义是() A.货币供给决定于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B.货币供给决定于货币当局的政策 C.货币供给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 D.货币供给决定于财政政策的实施 4.如果物价上涨,名义货币供给成比例地随之增加,则实际货币供给()

A.也成此比例地增加B.成比例地减小C.保持不变D.无方向性的振荡 5.如果实际货币需求增加而名义货币供给不变,则货币和物价的变化是() A.货币升值,物价下降B.货币升值,物价上涨 C.货币贬值,物价下降D.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6.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率,将导致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的() A.上升 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7.基础货币是由( )提供的 A.投资基金 B.商业银行C.中央银行 D.财政部 8.派生存款是由()创造的 A.商业银行B.中央银行C.证券公司D.投资公司 9.下列资产负债项目中,属于中央银行负债的有() A.流通中的通货B.央行的外汇储备C.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D.财政借款

10.下列金融变量中,直接受制于商业银行行为的是() A.超额存款比率B.现金漏损率C.定期存款比率D.财政性存款比率 三、判断题(10题,每题1分) 1、当非银行公众向中央银行出售债券,并将所获支票在中央银行兑现时,则基础货币增加。 2、当央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而买卖外汇时,常导致基础货币的变动。 3、一般地说,央行降低再贴现利率,则货币供应量一定扩张。 4、若中央银行在市场购买价值100万元的外汇,同时增加对商业银行100万元再贴现贷款,货币乘数为3,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增加600万元。 5、基础货币中具有乘数效应的部分主要是现金。 6、货币乘数取决于四个因素的变动,即现金漏损率、超额准备金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以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 款之比。

过去20年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了46.46倍

过去20年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了46.46倍 作者:刘植荣 中国M2的增幅是美国27倍 对广大普通百姓来说,他们不知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个什么概念,也弄不懂“积极的货币政策”是要干什么,而物价才是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指标。 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10%,可百姓的日子却越来越紧,过去10年的工资可买一套住房,现在50年的工资也不一定能买到一套住房。说工资跑赢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可百姓过去一个月的工资能买100公斤猪肉,现在连50公斤也未必买得到;感个冒过去也就花几元、十几元的医疗费,现在不掏出几十元、几百元医院不让你走人。中国居民茶余饭后议论最多的就是物价,目前意见最大的也是高企不下的物价。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9月份CPI与上年同月相比上涨了6.1%,已经连续4个月破6。 毫无疑问,通胀与货币的超量供给是分不开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1990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5293亿元,国民生产总值(GNP)为17400亿元(该年没有GDP数据,用GNP替代),M2是GNP的88%,也就是说,每生产100元的产品,需要有88元的货币投入。到2010年末,M2猛增到725852亿元,GDP为397983亿元,M2是GDP的182%,即每生产100元的产品,需要182元的货币投入。过去20年间,中国M2增长了46.46倍,M2占GDP的比重约增长了107%,我们的资金使用效率下降了52%。 我们再看看美国的广义货币供应情况。根据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的数据,美国1990年末M2余额为32748亿美元,GDP为58005亿美元,M2是GDP的56%,即每生产100美元的产品需要56美元的货币投入。2010年末,美国M2余额为88122亿美元,GDP为145518亿美元,M2是GDP的61%,即每生产100美元的产品,需要61美元的货币投入。过去20年间,美国M2增长了1.69倍,M2占GDP的比重增长了9%,资金使用效率仅下降了8%。 有人批评美国不负责任,滥印美钞。其实,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已远远超过美国,在过去20年里,中国M2的增幅是美国的27倍。 我们接着分析过去20年间的物价变化情况。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1990年末

货币供应量M值

货币供应量各M值 M0,M1,M2,M3,L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构成如下: M0---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非支票性储蓄存款 M3---M2+私有机构和公司的大额定期存款 L----M3+各种有价证券 在这三个层次中 M0: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 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 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M3货币供应指标,是一个衡量货币供应的主要指标,它包括钞票,硬币,活期存款和4年期的定期存款,即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欧洲央行用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幅度来衡量通胀的压力。通过考察不同层次的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以从中选定与经济的变动关系最密切的货币资产,作为中央银行控制的重点,有利于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并及时观察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央行对M3每年设一个增长目标范围,高于范围的M3增长引起通胀担忧。 政府是不发放货币的,政府是为央行发行的货币提供信用担保,相应的获得铸币税收入。但是铸币税收入是隐形的他是通过政府指令央行替他偿还国债来冲销的。央行向社会发放货币大致有:印钞厂印发的现金纸币,资本项目下的票据和银行券发行。 M0=流通中现金 M1=流通中现金+可交易用存款(支票存款转帐信用卡存款)

M2=M1+非交易用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 M3=M2+其他货币性短期流动资产(国库券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M0流通中的现金量作为最窄意义上的货币 M1反映了社会的直接购买能力,商品的供应量应和M1保持合适的比例关系,不然经济会过热或萧条. M2反映了现实的购买力,也反映了潜在的购买力,研究M2,特别是掌握其构成的变化,对整个国民经济状况的分析,预测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M1 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2 是广义货币供应量; M1 与M2 之差是准货币。 中美两国的区别: 在萨缪尔森的《宏观经济学》中M1=现钞+支票;M2=M1+储蓄存款。而在英国的银行体系中还有M0、M3等项目。根据我们国家统计局的公开资料,我国是以M0、M1、M2为框架体系。其中货币总量:M0、M1、M2。 M0=流通中现金 M1=M0+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 M2=M1+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毫无疑问,我们是模仿国外的所谓现代银行管理、统计体系设立的M系统。但我们多年了的M系统仅仅是模仿,而没有实际经济意义。 比如,中美两国的M系统,若M1数值相同,则美国的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现钞就是M1,而中国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现钞则要远远小于M1。这个差别使中国经济单位没有足够的流通货币,而美国相对于中国则有充裕的货币。 造成这个差别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支票不能直接兑换成现钞,尽管它是货币。 再比如在M2项目下,若M2相同,则中国的储蓄额很大,但流通的、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却很少,因为中国的M2被高额储蓄占掉了,而美国却几乎全部是M1(美国储蓄率很低)实际也就是全是M0,即决大部分是现钞,市场有经济意义的货币充足。而中国却是市场严重缺少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一直倾向于使用M2来调控货币的原因。

计量经济学计算题

计量经济学计算题例题0626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相关例题 1.假定在家计调查中得出一个关于 家庭年收入X 和每年生活必须品综合支出Y 的横截面样本,数据如下表: X 1 1.2 1.4 1.6 1.8 2.0 2.2 2.4 2.7 3.0 3.3 3.5 3.8 4.0 Y 0.8 0.8 0.9 1.2 1.4 1.2 1.7 1.5 2.1 2.4 2.2 2.1 2.3 3.2 根据表中数据: (1) 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线性模型t t u X ++=t 10Y ββ (2) 用G —Q 检验法进行异方差性检验 (3) 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加以改进 答案:(1)Y ∧ =0.0470+0.6826X (2)存在异方差(3)Y ∧ =0.0544+0.6794X 2.已知某公司的广告费用X 与销售额(Y )的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 (1) 估计销售额关于广告费用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2) 说明参数的经济意义 (3) 在05.0=α的显著水平下对参数的显著性进行t 检验 答案: (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319.086 4.185t i X Y ∧ =+ (2)参数经济意义:当广告费用每增加1万元,销售额平均增加4.185万元 (3)t=3.79>0.025(10)t ,广告费对销售额有显著影响 3.某市居民货币收入X(单位/亿元)与购买消费品支出Y(单位:亿元)的统计数据如下表: X 11.6 12.9 13.7 14.6 14.4 16.5 18.2 19.8 X (万元) 40 25 20 30 40 40 25 20 50 20 50 50 Y (万元) 490 395 420 475 385 525 480 400 560 365 510 540

货币供应量的分析研究

摘要 数据显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始终保持较快增长。我们知道,货币供应量是和国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定关系,而且货币供应量对物价的影响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焦点,但是,究竟谁影响这谁,我们便无从得知。货币供给对物价的影响研究不仅是货币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也是宏观经济学热点。物价的大幅上涨不仅影响到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将基于货币供应量以及国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相关数据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简单 的分析研究,以期能够梳理出我国货币供应量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关系。 关键字:货币供应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居民消费水平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ata:after the reform ation and opening, our country's money supply kept fast growth. We know that there is a certai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ney supply and national consumer price index, and the money supply affect prices has been the focus of people research.H owever, we have no way to know whether the former affect the later. The research money supply affect prices not only is the core issue of monetary economics, and macroeconomics hot point. Prices rose sharply not only affects the People's Daily life level , more related to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This paper will be based on the datas of money supply and the related data of the national consumer price index to carry on the simple a nalysis and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th, in order to tease out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money supply and the national consumer price index. Key word: The money supply, national consumer price index(CPI), national consumer strandard 引言 近些年来,物价飞涨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政府,也是国内外关注和研究的焦点。物价的大幅上涨不仅影响到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进入21 世纪以来,经济也空前发展,但仍处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的尝试阶段,货币供应量对国民消费价格指数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