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字体设计课程标准

字体设计课程标准

《字体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121007

课程总学时:32(12+20)

课程学分:2

课程类别:职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装潢艺术设计专业

制定单位:艺术学院

制定时间:2014年8月

执笔人:郭艺审定人:周军

一、课程总述

1.课程性质

《字体设计》是艺术设计类平面设计专业的职业基础课。课程通过讲授字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常用字体及各类印刷字体的风格特点,进行各种字体的文字书写训练,培养学生各种字体规范书写的能力和字体创意设计能力、文字编排应用能力。

前导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和计算机设计软件等。

后续课程:招贴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CI设计等平面设计课程。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突出“实际、实用、实践”等高职教学特点,妥善处理好能力、知识、素质等方面协调发展的关系。字体设计的

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实践教学以字体设计实训为载体,着重加强学生字体设计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字体设计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对文字的形象进行符合设计对象特性要求的艺术处理,以增强文字的传播效果。因此,字体设计能力是广告设计师岗位核心能力之一,本课程学习和掌握字体设计基本知识和技能,并通过课程项目的训练来培养学生字体设计和应用的实际技能,为其尽快应用到后续的专业设计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知识目标:

(1)掌握字体发展的基本演变历史和字体设计的基本法则;(2)掌握汉字设计程序的创意方法;(3)拉丁字体的设计原理以及创意设计方法;(4)字体在设计领域中的多种应用;(5)掌握字体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能力目标:

(1)掌握字体选择及应用的基本能力(2)掌握字体设计的手绘方法;(3)掌握汉字和拉丁字体的基本设计原则;(4)提高字体的创意和应用能力。

素质目标

掌握字体元素的选用、设计及创意方法,能尽量恰当地灵活多样地应用于不同类别的设计载体中去,提高对文本设计元素的观察力和灵敏度,为广告、装潢设计等综合项目服务。

4.课程重点、难点

重点:字体设计的原则和基本技法。

难点:字体设计创意及应用。

5.教学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32学时,2学分,理论教学12学时,实验(实践)20学时。

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教材及参考资料选用

(1)教材选用

《字体设计》董小龙葛正喜,东方出版中心,2013

该教材是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全书分为理论篇、方法篇和应用篇三大部分,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对文字演变史、字体的设计原理、创意方法和应用等内容梳理清晰,从知识点到面,到立体的知识结构逐渐系统化、理性化,并且有大量字体设计的案例供借鉴与赏析,使得高职层次的字体设计初学者得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并入门,而且为其打下自学、精进的基础,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很适合高职层次的装潢艺术设计初学者选用。

(2)参考资料选用

王广文、战宁、陆熹夕《字体设计教程》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年

沈卓娅,王汀《字体与版式设计实训》东方出版中心 2012年

马丹《字体设计》,科学出版社,2011年

其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讨论、实践。现代教育技术使用要求:熟练使用幻灯机、投影仪、电脑及其辅助设计软件。教学环节以理论教学+实践操作为主要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讨论环节,要求学生展示并对所有字体设计作业自评与互评。

考核评价

(1)考核类型:考试

(2)考核评价方式

成绩评定说明: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计,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字体设计理论知识概述

教学内容:

(1)、字体设计概述字体设计的概念、功能、类别以及学科性质

(2)、文字演变历程a文字的由来b文字的演变史

(3)、字体设计的发展趋势a字体设计的发展趋势b字体设计的基本要求教学要求:

本章重点介绍字体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把握相关字体的不同风格特征以及应用领域,思考学习字体设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章字体设计的方法

教学内容:

本章是字体设计最重要的核心环节,分别就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文字体系——汉字体系与拉丁字体系进行了归纳概括和细致分析,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形成历史、形式和组合特色、笔画造型特色以及创意方法。

(1)、汉字文字 a汉字造字法b汉字造型特征c汉字中的标点符号d汉字文字的读写组合方式

(2)、拉丁文字a拉丁文字的造型特征b拉丁文自的读写组合

(3)、数字文字a数字造型特征b数字文字的象征意义

(4)、字体设计原理a字体设计原理b汉字与拉丁字母的组合设计

(5)、字体创意设计方法a字体创意设计原则b字体创意设计方法

教学要求:

(1)、了解并掌握汉字的发展历史和概况,并熟练运用多种变化创意方法对汉字及其符号等进行变化组合和设计。

(2)、掌握拉丁字体体系的发展历史和概况,并熟练运用多种创意方法对拉丁体系的字母、符号等元素进行变化组合和设计。

第三章字体设计在设计中的多种应用

教学内容:

本章着重介绍了作为平面设计基础的字体设计在各种设计媒介中的广泛应用途径和显著效果。

(1)、字体设计在平面广告中的应用

a 字体设计与标志设计b字体设计与VI设计c字体设计与招贴设计d字体设计与DM广告设计e字体设计与POP广告设计

(2)、字体设计与立体包装 a字体设计与产品包装b字体设计与书籍装帧c 字体设计与展示设计

(3)、字体设计与影视多媒体

教学要求:

(1)、熟练将字体设计运用到平面设计中去

(2)、熟练将字体设计运用到包装设计、书籍装帧、展示设计中去

(3)、了解字体设计在新时代新媒体中的巨大作用和潜力

第四章字体设计创作实践

作业参考:

1、选择网络或现实中需要征集标志的真实案例进行要求作业,每人提交符合要求的不少于三套的字体标志方案,经过反复修改和点评互评,提交包括单色、彩色方案、简单应用、设计说明等元素齐全的方案稿件,择优进行投稿投标。

2、参考“方正杯”或类似专业字体设计大赛要求,设计成套汉字或拉丁字母系列。要求制作规范严谨、具有较高美感和创意感。

说明:最后一章实际创作中,字体设计的命题或参赛可灵活机动,要求学生完成难度较高的综合类字体设计作品。全部字体课程作业都需要手绘方案稿,最终计算机完成作品。

三、课内实践教学

1.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一汉字的创意设计

1、能力培养要求:培养汉字设计的造型以及达意等综合能力。

2、实践内容、目的、要求:临摹、绘图、设计,演练汉字这种古老的象形文字与图形之间的微妙关系,形成别具特色的汉字设计面貌。

3、实践主要配套设备及台(套)数:教具设备若干,工具自备

4、实践报告要求:无

3.实践教材:无

4.实践成绩评定与考核方式

考核方法

考试

成绩评定

根据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4:32,实践一成绩按总成绩的%计算。

实践二拉丁字母的创意设计

1、能力培养要求:整套拉丁字母的内涵创意、规划协调、统一设计的能力

2、实践内容、目的、要求:手绘加尺规

3、实践主要配套设备及台(套)数:教具设备若干,工具自备

4、实践报告要求:无

3.实践教材(指导书)、参考书

4.实践成绩评定与考核方式

考核方法:考试

成绩评定

根据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4:32,实践二成绩按总成绩的%计算。

实践三标点符号的创意设计

1、能力培养要求:标点符号的含义理解;整套字体的系统化设计;内涵和形象设计结合;

2、实践内容、目的、要求:手绘加尺规,或计算机表现

3、实践主要配套设备及台(套)数:教具设备若干,工具自备

4、实践报告要求:无

3.实践教材(指导书)、参考书

4.实践成绩评定与考核方式

考核方法

考试

成绩评定

根据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2:32,实践三成绩按总成绩的6%计算。

实践四字体设计在标志中的运用

1、能力培养要求:字体的选用、设计、变化和在各种设计场景、载体中的应用(如标志、海报等任务)

2、实践内容、目的、要求:手绘加尺规,或计算机表现

3、实践主要配套设备及台(套)数:教具设备若干,工具自备

4、实践报告要求:无

3.实践教材(指导书)、参考书

4.实践成绩评定与考核方式

考核方法

考试

成绩评定

根据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4:32,实践四成绩按总成绩的%计算。

实践五字体设计实践创作综合训练

1、能力培养要求:正文字体的设计;字体的内涵设计和形意结合;字体设计的创新;参赛的应对能力等

2、实践内容、目的、要求:手绘加尺规,或计算机表现

3、实践主要配套设备及台(套)数:教具设备若干,工具自备

4、实践报告要求:无

3.实践教材(指导书)、参考书

4.实践成绩评定与考核方式

考核方法:考试

成绩评定

根据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4:32,实践五成绩按总成绩的%计算。

字体设计课程标准

《字体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121007 课程总学时:32(12+20) 课程学分:2 课程类别:职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装潢艺术设计专业 制定单位:艺术学院 制定时间:2014年8月 执笔人:郭艺审定人:周军 一、课程总述 1.课程性质 《字体设计》是艺术设计类平面设计专业的职业基础课。课程通过讲授字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常用字体及各类印刷字体的风格特点,进行各种字体的文字书写训练,培养学生各种字体规范书写的能力和字体创意设计能力、文字编排应用能力。 前导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和计算机设计软件等。 后续课程:招贴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CI设计等平面设计课程。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突出“实际、实用、实践”等高职教学特点,妥善处理好能力、知识、素质等方面协调发展的关系。字体设计的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实践教学以字体设计实训为载体,着重加强学生字体设计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字体设计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对文字的形象进行符合设计对象特性要求的艺术处理,以增强文字的传播效果。因此,字体设计能力是广告设计师岗位核心能力之一,本课程学习和掌握字体设计基本知识和技能,并通过课程项目的训练来培养学生字体设计和应用的实际技能,为其尽快应用到后续的专业

设计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知识目标: (1)掌握字体发展的基本演变历史和字体设计的基本法则;(2)掌握汉字设计程序的创意方法;(3)拉丁字体的设计原理以及创意设计方法;(4)字体在设计领域中的多种应用;(5)掌握字体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能力目标: (1)掌握字体选择及应用的基本能力(2)掌握字体设计的手绘方法;(3)掌握汉字和拉丁字体的基本设计原则;(4)提高字体的创意和应用能力。 素质目标 掌握字体元素的选用、设计及创意方法,能尽量恰当地灵活多样地应用于不同类别的设计载体中去,提高对文本设计元素的观察力和灵敏度,为广告、装潢设计等综合项目服务。 4.课程重点、难点 重点:字体设计的原则和基本技法。 难点:字体设计创意及应用。 5.教学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32学时,2学分,理论教学12学时,实验(实践)20学时。 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6.1教材及参考资料选用 (1)教材选用 《字体设计》董小龙葛正喜,东方出版中心,2013 该教材是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全书分为

字体设计课程标准

字体设计课程标准 字体设计 淮安文化艺术学校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标准 字体设计 说明: 1、课的性质 字体设计课是三年制中专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2、教学目的 系统了解中外文字发展脉络和基本规律,以汉字文字设计教学为主,英文字体为辅,了解文字的产生和发展,研究字体笔画、结构、性格、编排、内容与字体、字体与图形之间关系等。通过学习为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认识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 3、教学内容 绪论、文字的发展史、字体的绘写、创意字体设计、字体在设计中的应用。 4、总学时 5、教学方法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法。 绪论 要求和说明: 了解字体设计的概念与意义、字体设计的基本原则、字体设计的分类,了解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明确学习目的及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对字体设计课程产生兴趣。要求学生翻阅大量平面设计资料,寻找字体在设计中的存在价值,提高对字体设计课程的重视。 第一节字体设计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第二节字体设计的原则 第三节字体设计与书法艺术 第二章文字的发展史 要求和说明: 通过学习,了解中文和外文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理解文字形成的原因,及不同时期文字的特点,从另一角度看待我们熟悉的文字。 第一节文字的萌芽时期 一、结绳记字 二、岩画 三、甲骨文 第二节文字的成长、发展时期 一、汉字的演变 二、英文的演变 三、印刷体的发展 第三章字体的绘写 要求和说明: 通过学习掌握字体绘写的一般规律,理解基本字体绘写的原则,了解各种字体的笔画、结构、字型等特征。 第一节汉字绘写的要素 一、中文字的笔画 二、中文字的偏旁 三、中文字的结构 第二节汉字绘写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拉丁字母绘写的基本要求

《字体设计》课程标准

《文字创意设计》课程标准 开设对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总学时:80 课程类别:职业技能专业课编写日期:2015.9 一、课程性质、特点和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字体设计》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职业技能必修课,本课程以汉字印刷字体、英文印刷字体设计的知识与技能学习为重点,该课程的设计知识技能始终贯穿和应用于平面设计模块和广告设计模块的各门专业核心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相关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汉字字体与英文字体的历史发展概况;掌握汉字印刷字体、英文印刷字体设计的基本知识技能,能独立设计出系列汉字字体与英文字体设,能在企业形象设计、书籍设计、印刷宣传品设计、包装设计、创意产品视觉设计、商业广告设计、广告策划与设计、信息可视化系统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中顺利应用。 《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Photoshop技能鉴定)》标准与要求:字体设计与文字的编辑。 三、教学内容、目标及考核标准 学习模块课内 学 时 模块分解重点内容与要求 模块一字体设计课程概述4 1、汉字的历史发展 2、汉字基本笔形讲解 3、英文字体历史及发展概况 4、英文字体基本结构及笔形 5、实践:字体设计实例收集与分 析 重点内容:汉字基本笔形 讲解;英文字体基本结 构及笔形。 要求:了解掌握汉字、英 文字体的历史发展及其 笔形结构。 模块二初识字体及摹写12 1、汉字字体摹写 1)宋、黑、楷等汉字基本字体特 征及基本概念 2)宋、黑、楷等汉字摹写实践 2、英文字体摹写 1)无饰线体和有饰线体基本字体 特征及基本概念 2)有饰线体(Times New Roman)、 无饰线体(Helvitica)摹写实 践 重点内容:宋、黑、楷等 汉字基本字体特征;无 饰线体和有饰线体基本 字体特征。 要求:掌握宋、黑、楷等 汉字基础字体的特征; 掌握有饰线体、无饰线 体的结构特征。 模块三汉字印刷字体设计36 1、汉字印刷字体基本概念 2、汉字印刷字体设计项目导入 3、汉字印刷字体笔画设计 4、汉字印刷字体框架结构设计 5、汉字印刷字体软件应用绘制 重点内容:汉字印刷字体 笔画设计;汉字印刷字 体框架结构设计;汉字 印刷字体软件应用绘 制。

《POP手绘》课程标准

《POP手绘》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POP手绘》本课程是动漫与游戏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pop字体和广告海报的快捷方法和表现能力。它是以室内外广告主题景观及其卡通造型的形态结构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绘画表现方法,是建立在以科学的视觉原理为基础支撑的拓展空间思维和造型表现力为宗旨的学科技能,同时为进一步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的相关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pop实例展示的欣赏课程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总结美的规律,了解pop广告文化,从而找到提升自身设计能力的方法。 2.通过学习pop的基本绘画知识,构成原理等掌握基本配色方法并熟练掌握各种绘图的手段。 3.通过同学间的交流学习,试图开发新技法 4.培养pop广告的设计思维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意识,以便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灵活运用。 三、内容标准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需要结合我校学生的学情,既要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又要注意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引导学生探索和及时总结;以任务驱动的方法,以实例为单位展现学习内容,循序渐进,为学生熟练绘画pop字体和海报等打下基础。 (二)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平时成绩考核占30%,期中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40%。其中平时成绩由课程中的单项练习、作业、平时表现等给出。期末总评采用提交考试作品的评定方式给出。 (三)教材与参考书目

《POP手绘》课程,所采用的书籍是由刘亚丹、王俊波主编,由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规划教材——《POP设计与制作》。 本书结合目前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现状,以中职中专学生素质的培养为切入点,精心设置课程内容,突出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改革的特点。书中的案例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或就业密切相关。 (四)教学设施 《POP手绘》课程的教学需要配备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计算机机房,配备数量合理、配置适当的计算机和相应的外部设备(打印机、投影仪、扫描仪等);具备上网条件。 (五)教学资源 《POP手绘》课程作为我校计算机专业一门专业选修课,有其特殊性:由于珠海各中小学校普及艺术培养课程步调不统一,导致学生基础不统一。因此需要任课教师授课时注意把握学生学习步调。 同时,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特点,与各种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POP手绘》课程内容较多,由于学时限制,有些章节需要教师选讲、学生自学。需要任课教师根据教材合理安排。 五、其它说明 1. 本课程标准属于首次编写。

字体设计课程标准

. 字体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 《字体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为是标志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广告设计等课程的提供字体设计能力支撑的课程。 2.地位和作用 在电脑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字体设计》与《版式设计》、《图形创意》等课程构成了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的“铁三角”课程体系,做到了三位一体,互为关联的系列基础课程,这种结构的构建不仅使《字体设计》这门课程在整个艺术专业课程组中的地位更加突出,而且这一系列课程所构筑的强大设计基础课体系也为培养学生的全面艺术素质和强调工学结合的高职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字体设计》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内容更新慢、变化小的特点,而作为一门技能课,又具有理论少,实训多的特点。字体艺术设计作为一门艺术性很高的艺术,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设计精美、艺术欣赏价值高的字体能使所承载的诉求信息得到很好的传达。在科学技术和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字体设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字体设计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被广泛地运用,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人们能在随处可见的广告、杂志、商标、商店招牌、食品包装、影视等媒体中看到许多被设计师精心设计后的文字。优秀的字体设计能让人过目不忘,既能起着传递信息的功效,又能达到视觉审美的目的。因此,字体设计是一种能提高和美化视觉效果的构成艺术。3.课程类型 理论实践一体化。 4.编制依据 紧扣(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特制订本课程课程标准。 5.基本理念 (1)《字体设计》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强调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项目制作的课程

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标准

《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平面广告)专业的行业通用能力培养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广告设计中视觉传达工作过程的课程。结合我院的办学理念,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确定了我院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为,培养学生适应广告行业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平面广告创意、制作为核心能力,并兼具一定的广告策划和经营技能,可从事平面广告的策划、创意、制作、发布等工作岗位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二、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教学模拟真实场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实施,学生应该能够根据市场设计需求,将自己或团队的创意策划意图,熟练的绘制草图,并运用相关软件表现出来,并且进行设计成品的完成。培养学生能够掌握文字与版式设计理论和设计技巧;熟练运用设计软件设计作品;制作标志设计完整稿及完成报告提

案。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具有团队协作,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具有严谨,诚信的职业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灵活应变的能力。 1、专业能力目标 (1)具有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软件的能力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意能力。 (3)培养正确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设计实现能力。 (4)在引导学生学习各类设计风格的同时促进学生设计表达的发展。 (5)能够熟练掌握至少一种图形编辑软件。 (6)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 (7)把握平面广告设计的各种创意与方法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2、方法能力目标 (1)制定广告字体设计方案能力。 (2)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设计定位、设计创意、设计能力的培养

《图形与字体》课程标准

《图形与字体》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 图形与字体 二、适用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 三、课程性质与任务 《图形设计与字体》是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图形与字体设计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技巧,让学生具备现代商业图形与字体设计的创意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后续的系列设计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课程设计 本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图形与字体的设计与制作能力。 (一)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依据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为六大模块,由13个工作任务组成,注重图形设计和字体设计的基本方法、技巧训练,在此基础上渗透图形与字体创意的基本理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升职业素养。 (二)参考学时与学分 参考学时:36 学分:2 五、课程目标 (一)专业知识目标 1.了解图形的分类和属性; 2.了解图形的功能与意义; 3.了解字体的分类、自然属性; 4.熟知视觉流程设计及版面布局的形式美法则; 5.熟知图形创意的表现形式与手法; 6.熟知图形在版面上的位置运用、图形在版面中的比例关系、图形数量的版面效果、图形在版面中的组合方式。 (二)专业技能目标 1.能设计出版面布局、字体选择、色彩搭配合理,并有效传达信息的版式设计作品; 2.能提炼和挖掘图形意义完成抽象概念的图形化表现;

3.能根据不同的设计主题选择合适的字体; 4.能在字体设计作品中有效地体现字体的情感特性; 5.能选择恰当的创意设计手法完成图形与字体的创意方案。(三)职业素养目标 1.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2.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3.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 4.具备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应用到工作中的能力; 5.具备责任心与职业道德素养。 六、课程内容及要求

《数字化字体设计》课程标准

《数字化字体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媒体类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设计基础》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字体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广告设计与制作》《数字化包装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 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字体设计基础知识、职业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媒体类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字体设计基本设计方法和绘写技能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包装设计师等工作的岗位需求,围绕数字化字体设计的关键能力,反映数字化字体设计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数字化字体的基础设计和创意设计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字体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结合职业岗位的结构设计流程,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数字化字体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创意设计方法,能依照一定的原理进行POP插图设计及海报设计,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 1.了解中文字、拉丁文字以及文字绘写的基础知识,知道各类字体变化、字体编排方法。 2.掌握各类规范字体的绘写,能熟练运用电脑软件进行编排。

《字体设计》课程标准

字体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字体设计 学时数:114 学分数: 6 一、课程性质:字体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广告专业的基础课程。文字设计与编排设计、图形设计等课程构成了广告设计专业基础的“铁三角”课程,本课程平面广告设计、影像设计、包装设计等课程的基础,因此,这门课程对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均具有重要价值。 二、课程目标:字体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手段,字体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文字的形象进行符合设计对象特性要求的艺术处理,以增强文字的传播效果。因此,字体设计能力是广告设计师岗位核心能力之一,本课程学习和掌握字体设计基本知识和技能,并通过课程项目的训练来培养学生字体设计的实际技能,为学生尽快掌握后续的专业设计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时分配及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字体设计简述、汉字的发展及结构特征、汉字字体设计方法与实践、汉文字的创意设计、汉字设计应用、拉丁字母的起源及发展、拉丁字母的基本结构与组合规律、拉丁字体的特征和书写方法、拉丁字体的设计方法、文字与版面设计等。教学内容如下: 课题一字体设计简述 1、学习目标:本章主要是使学生了解文字的形成历史,文字的形态以及各种文字形态的意义。 2、学习策略:课堂笔记整理及归纳、课外知识拓展 3、主要内容 一、文字的形成 二、文字的模式及意义 课题二汉字的发展及结构特征 1、学习目标:本章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文汉字的发展历史,汉字的构成特点,汉字的字体笔画,汉字的字体结构等知识。 2、学习策略:课堂笔记整理及归纳、课外知识拓展 3、主要内容 一、汉文字发展沿革 二、汉字的构成特点

三、汉字字体笔画 四、汉字字体的结构 五、字体设计与视错觉 课题三汉字字体设计方法与实践 1、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汉字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表现技法。 2、学习策略:课堂笔记知识迁移、课外知识拓展 3、主要内容 一、汉字字体设计的原则 二、汉字的设计表现形式 课题四汉文字的创意设计 1、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汉字设计的方法及汉字的意象设计方法。 2、学习策略:课堂笔记知识迁移、课外知识拓展 3、主要内容 一、汉文字与形象转化设计 二、汉文字的意象设计 课题五汉字设计应用 1、学习目标:通过项目制作着重使学生掌握平面设计中编排设计的运用特点和原则等 2、学习策略:知识迁移、手脑并用、创新启发 3、主要任务 项目一:汉字与标志设计 项目二:POP广告上的汉字设计 项目三:招贴广告上的汉字设计 课题六拉丁字母的起源及发展 1、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着重了解各种拉丁字母的历史及发展状况 2、学习策略:课堂笔记知识迁移、课外知识拓展 3、主要内容 一、拉丁母的沿革 二、世界现代字体设计与发展现状 课题七拉丁字母的基本结构与组合规律 1、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着重了解各种拉丁字母的结构、结构、构成要素、规律

《字体设计》课程标准

《字体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采用融合教学法,课程建设在慕课学院建设在线开放课,将微课、教学课件等多种教学资源、教学活动融入教学过程中,在理论学习部分,课程团队首先将《字体设计》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制作微课上网;学生首先在线上学习,通过在不同的知识点,设置相应的测试,使学生前期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就相应知识点进行研讨,深化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在实践教学部分,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以字体设计方法为重点,设置不同的字体设计项目任务,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字体设计项目的过程中,养成勤奋爱国、诚实守信,文明礼貌、能说会写、团结协作的综合素质,使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多种教学手段有效融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包括:字体创意、绘制设计草图、使用不同的设计软件进行字体设计视觉呈现等,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色彩搭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为其后续更深入的学习和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 (1)能简述字体设计的概念。 (2)知道汉字的演变过程。 (3)掌握汉字的造字法及特点。 (4)知道拉丁文字的发展过程。 (5)理解拉丁字母的结构与特点。 (6)掌握字体设计的原则及字体设计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对不同的字体设计进行任务分析。 (2)能够对不同的字体设计任务进行创意,并能够绘制出设计草图。 (3)能够运用不同的字体设计方法进行字体设计实践。

(4)能够使用不同的设计软件进行字体设计视觉呈现。 (三)素质目标 (1)培养掌握流程化建模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精耕细作、刻苦钻研的工作态度。 (2)形成“精益求精,反复打磨”的模型师精神。 (3)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自我展示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创新创意能力。 (6)培养从事某一岗位的“深度耕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7)获得适应未来岗位转变的迁移能力。 (8)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树立文化自信。 三、教学模式:遵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采用混合式教学,以在线学习为主,适当结合线下面授和讨论等,课程内容在线学习时长达50%以上。学习方式为教师引领、学生微课自学及项目驱动教学法等。 四、教学日历:建议6学时/周

《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标准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80学分:4 适用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 先修课程:二维软件基础 后续课程:标志设计 一、前言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平面设计)专业的行业通用能力培养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广告设计中视觉传达工作过程的课程。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确定了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为,培养学生适应广告行业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平面广告创意、制作为核心能力,并兼具一定的广告策划和经营技能,可从事平面广告的策划、创意、制作、发布等工作岗位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从事广告设计的基本理论素养与初步实践能力,通过对文字与版式设计项目的实践学习,使学生掌握设计的视觉要素、构成要素,编排设计表现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设计要素及其构成规律与方法,以及各种应用性设计的形式特点,使学生能够进行具有感染力的版式设计,从而使作品的内容更清晰、更有条理地传达给读者。 2.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在办学模式上强调“走产学研发展的路子”,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字体与版式设计》在广告设计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教学定位为,以平面广告设计行业职业生涯发展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广告设计师岗位为线索,以典型设计项目为依托,以具体设计任务为载体,以综合职业素养为目标,以完成具有实际效应的作品为标准,基于工作过程续化项目教学内容,字体与版面设计是广告设计中实现视觉传达功能的重要手段,其任务就是要对文字的形象进行符合设计,灵活运用印刷字体,字体创意;综合运用版面设计形式美法则,版面设计的步骤,版面编排的类型,对象特性要求的艺术处理以增强文字的传播效果及实现字体设在版面编排的灵活运用,达到广告设计中视觉传达的目的。促进学生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课程目标

字体设计说课稿教案

字体设计说课稿教案

《字体设计》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传递我们的心声》中活动二《字体设计与版面设计》中字体设计学习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用具、教学程序等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学情分析:字体设计与版面设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传递我们的心声》“设计﹒应用”中的一个主题活动。本单元以设计制作板报为线索,以美术字设计、版面设计为主要内容。美术字应用广泛,使用价值高,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 初一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在生活中也见到过不少美术字,这些都为本节课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通过教师的讲述,演示,加上大量图片解析,使学生经过课堂练习之后,对基本字体的分类特征,创意字体的

构思及类型有一定的认识,从而达到独立绘写的能力。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⑴知识与技能:①学习字体设计的知识,了解黑体、宋体等基本美术字体的笔形特征和写法。 ②了解变体美术字的创意方法。 ⑵过程与方法:采用提出问题——欣赏实例——分析讨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检测实践的方法,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倒理性认识,最终由理性认识指导设计实践,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美术字的形态美和意蕴美。 教学用具:教师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自己寻找的各类美术字;绘画工具:如铅笔、彩笔,橡皮等。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美术字体设计的基本知识,技巧方法。 教学难点:在美术字的设计与书写中能正确表现出情感特征与设计原则。 二、教学方法: 教法分析: 新课标中强调启发教学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启发诱导,推动学生用耳用脑又用手,在主动学习中掌握知识技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自由地把所想所感的事物表达出来,体验美术设计的乐趣。我在本课中主要通过分析欣赏的方法来形成师生的互动,并通过演示法、练习法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技 能。 (1)演示法:运用多媒体演示指导学生获取知识。并与其他教法有机结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一边演示一边讨论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用言语、图片展示等

《字体设计》课程标准模板

南阳工业学校平面设计专业 《字体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字体设计的一些规律,具备字体设计的操作能力,为学习《Photoshop》<标志设计》等课程作好准备,。 前导课程有:《平面构成》《素描》……应与《字体设计》同时开设。他与版式设计、图形创意课程共同构成了计算机平面专业基础的“铁三角”。 2.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依据“平面设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平面设计工作项目设置的。 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是以企业需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年的教学积累为依据确定的。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经过深入、细致、系统的分析,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五个学习项目:。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项目设计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建议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总课时为36学时。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字体设计的设计流程,并运用正确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综合应用所学软件进行艺术字标题字的设计与制作。本课程是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构成与图形表达能力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对字

《展示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标准

《展示字体设计与版式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64课时学分:4分 适用专业:展示设计专业 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造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后续课程:展示字体与版面设计 一、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江苏省五年制高职展示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本课程为培养室内设计、展示设计人才提供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确定了我系对展示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学生适应展示设计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展示设计创意、制作为核心能力,并兼具一定的品牌策划和经营技能,可从事展示创意与策划、设计制作等工作岗位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依据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原则要求设置的。 •本课程的设计总体要求是: 1以专业需要为教学方向,课程教学为专业方向服务。 2.以项目任务课程与基本知识学习结合为教学形式; •具体设计思路是: 利用在长期的教学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展示、平面广告设计项目中实践积累的经验与社会对设计人员的要求相结合,充分听取行业人士的建设,紧跟市场脉膊,不断的在教学上自我完善,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时安排说明:

1.前期课程: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境学习掌握不同的字体类型,根据字体版面原则学习需要循序渐进安排小型训练项目,项目包括品牌广告宣传、展陈设计等,占总课时70%。 2.后期课程:综合字体版面练习,设计1-2套完整的宣传手册。通过项目练习综合版面设计能力,占总课时30%o •教学效果评价: 1.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改变传统考核评价方法,以实际绘图项目考核评价,学生完成该项目的任务后,进行相应评价。 二、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教学模拟真实场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实施,学生能够根据市场设计需求,将自己或团队的创意策划意图,熟练的绘制草图,运用相关软件表现出来,并且进行设计成品的完成。培养学生能够掌握文字与版式设计理论和设计技巧;熟练运用设计软件设计作品;制作标志设计完整稿及完成报告提案。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具有团队协作,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具有严谨,诚信的职业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灵活应变的能力。 1、专业能力目标 (1)具有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软件的能力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意能力。 (3)培养正确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设计实现能力。 (4)在引导学生学习各类设计风格的同时促进学生设计表达的发展。 (5)能够熟练掌握至少二种图形编辑软件。 (6)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 (7)把握展示设计的各种创意与方法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2、方法能力目标 (1)制定展示字体与版面设计方案能力。 (2)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设计定位、设计创意、设计能力的培养

《字体设计与编排》教学大纲

《字体设计与编排》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 1 -

目录 一、课程概述 (3) 1.课程性质 (3) 2.设计思路 (3) 3.课程主要内容 (4) 二、课程培养目标 (5) 1.知识目标 (5) 2.能力目标 (6) 3.素质目标 (6)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6) 1.前后课程 (6) 2.前导课程说明 (7) 3.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7)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7) 五、学习资源的选用 (8) 1.教材选取的原则 (8) 2.推荐教材 (8) 3.参考教学资料 (8) 六、教师要求 (9) 七、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9) 八、考核标准与方式 (10) - 2 -

《字体设计与编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字体设计与编排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制学历及教育类别:四年全日制 适用专业:计算机广告制作 建议学时数:60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 字体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广告制作专业的基础课程。文字设计与编排设计、图形设计等课程构成了广告设计专业基础的“铁三角”课程,本课程平面广告设计、影像设计、包装设计等课程的基础,因此,这门课程对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均具有重要价值。《字体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为是标志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广告设计等课程的提供字体设计能力支撑的课程。 2.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依据 教学标准的制定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掌握应知应会内容的前提下,注重与专业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强调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内容,将理论与 3

实践。通过项目任务进行有机衔接,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设计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即满足专业需求,也满足社会的直接需求,确切的说色彩课程的知识既为专业课打好基础,也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培养的学生的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突出“实际、实用、实践”等特点,妥善处理好能力、知识、素质等方面协调发展的关系。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以字体设计实训为载体,着重加强学生字体设计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以两个能力的提高为根本:提高学生的字体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字体创新能力。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为目的。 本课程的核心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字体的表现能力,通过对不同物体的描绘,加强对肌理、空间、体积、结构等造型要素的认识了和理解,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的造型技法,以及运用光影、透视、虚实等造型手段进行艺术表现,提高造型表现水平。为学生以后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将来从事艺术设计工作提供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4

《字体设计》课程标准

《字体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字体设计)》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方向)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培养学生掌握中、外文字基本字体的书写方法及创意字体设计的基本规律,能够根据文字内容及项目要求独立完成字体的创意设计与制作。在课程内容中融入广告设计师技能鉴定相关内容,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实践技能。 本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其先行课程为《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构成基础》、《图形创意》。后续课程为《招贴设计》、《版式设计》、《网页设计》、《项目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字体设计的概念。 2.掌握字体设计的功能。 3.了解文字的起源与发展。 4.掌握字体的分类与特点。 (二)能力目标 1.掌握文字创意设计的方法。 2.掌握汉字、字母的基本结构及字体设计的表现技巧。 3.掌握组合文字创意设计的方法。 4.能够根据设计内容进行自体的组合设计。

(三)素质目标 1.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修养。 2.形成踏实耐心、严谨精细的作风。 3.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4.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积极乐观的态度,能够调控自身心理情趣,进行有效地自我控制和疏导。 三、参考学时 56学时 四、课程学分 3.5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六、教学建议 (一)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法

精心设计了字体设计技巧的学习型任务及字体设计的操作训练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 融“教、学、做”为一体,让学生成为主体,以完成项目任务作为主要的途径,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教师为主导,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导航者。 3.“分组实训”教学法 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利用小组讨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综合项目的训练。 4.“案例讨论”教学法 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就案例提出相关的问题,将教学内容融入到问题之中,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评价方法 建立过程考评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考核体系,过程考评和期末考评所占比例分别是60%和40%。过程考评含学习态度、课堂表现、职业素养、技能实操,期末考评采用上机考试的形式,命题以本课程中涉及的技能点(知识点或知识点及其应用)为依据,同时参照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内容、题量和时间要求。

创意字体设计教案

创意字体设计教案 篇一:有创意的字教案 有创意的字 设计思路: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了解变体美术字、体验变体美术字的创意能力。融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通过欣赏与分析,设计与制作,合作与交流等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变体美术字的认识和创意的能力。 教学目的: 1、学习变体美术字的基本知识 2、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几种变化方法 3、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 1、了解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方法及变化范围 2、试着自己书写变体美术字 教学难点: 对学生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根据字体进行灵活合理的变体。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开头 生:喜羊羊与灰太狼。

师:动画片好看,它的名字设计的也很有特点。请看展示片头这与我们以前认识到得宋体、黑体美术字有什么区别,展示宋体、黑体字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与之对比 生:动画片片头设计显得更加生动有趣板书生动有趣 师:这种字体是在宋体、黑体美术字的基础上变化而来一种字体,我们叫它变体美术字。这种变化就是变体字的创意设计。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变体美术字的创意设计。板书课题 二、新授过程 (一)变体美术字的应用 1、了解变体美术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像这种变体美术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你都在什么地方见过呢, 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衣服商标、商品标志、宣传标语、、、、、师: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见到过这样的变体美术字吗,展示生活中的变体美术字 (二) 变体美术字的基本变化规律 1、了解规律 师:老师这儿还有几个变体美术字,大家观察这些字的哪些部位发生了变化, 出示图片 学生说出相应的变化规律就可以了。 教师归纳变化规律 2、争当小设计家 请同学们选择下面的其中一、两个字根据字形、笔画、结构进行变化练习。设计完成以后说一说你的设计思路, 胖、高、电、花、裂、 (三)变体美术字的常见变化方法 1、象形变化

文字设计教案

文字设计教案 第一篇:文字设计教案 文字设计教案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文字发展的历史,并了解字体设计的功能。比较不同字体,初步掌握文字的基本书写能力。教学难点:现代字体的书写规范教学重点:能掌握一至三种字体的写法 一、概述 1、文字的诞生 文字即图像(图形),是人们约定俗成或认可的语言符号。文字要有稳定的元素和构成方法。 2、最早的文字发展历史 结绳记事:这是早期人们运用记录日常生活事件的一种方法。是原始人帮助记忆的一种方法,但只能表示和记录数字或方位等简单的意思。 仓颉造字:相传黄帝统一华夏之后,感到结绳记事的方法远远不能满足记录部族事务的需要,就命史官仓颉造字。有一天,他看到猎人狩猎时通过不同的蹄印判断野兽的种类,于是,通过观鸟迹、揣龟纹而创造了文字。 3、文字的演进及各阶段特点: 大致上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甲骨文——小篆二是小篆——隶书文字的历史几乎与人类同步,最早的出现的文字距今至少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我们把这种文字的最初形态称为象形文字。象形文字(Hieroglyphic),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老祖宗们从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是最形象,演变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种汉字字体。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龟”(特别是繁体的[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

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艹”(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繁体的[门]更像)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人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象形文字包括上古时代的东、西方原始的图画文字和商代甲骨文,周代金文。与甲骨文同时出现的西方文字是“楔形文字”,即丁头字。商代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占卜吉凶的卜辞文字,而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周秦时代,文字存在的形式变成刻在十块鼓形石上的文字,我们把它叫做石鼓文,笔画粗犷有力,古朴。到秦代,文字统一,叫小篆。以弧线为主,上紧下松,均圆齐整,给人以装饰之美。 汉隶或八分:约公元前200多年形成,到了汉代隶书进一步发展成熟,形成今隶。特点:把篆书圆转的笔画变为方折的变化,并渐渐把汉字结构的形象化改为笔画化,具有横平竖直的主要特点。 汉末及至魏晋南北朝时,书体的发展呈现了多元化,风格多样化,形成了魏碑、晋碑、楷、行、草等多种书体。 楷书完全是用点、线的笔画所组成,形体方正秀丽、规矩、严谨、强调结构的平整美。 草书:今草、章草和狂草。今草比较潦草,笔画相连,文字相连,不难辨认,代表人物是东汉的张芝,人称“草圣”;狂草不但十分潦草,而且笔画省略,点画成字,更难辨认,代表人物是唐代的张旭,怀素。“颠张醉素”草书特点:笔画结构以圆线、曲线为主,节奏,韵律跌宕,连绵回绕。流畅,强调行云流水的曲线美。 行书:代表王羲之的《兰亭序》,笔画结构流畅洒脱,格调清新活泼。 宋体:笔画结构横细竖粗,字体规矩稳重,严肃有力,干净利落。黑体:风格朴实,简单,明了,传达功能强。黑体最初叫无饰线体,是没有任何装饰的线条。到1830年,才由德国席特与吉谢克铸字公司首创小写无饰线体,完善了这套字体。 圆黑体、叠圆体、综艺体等等字体都是经过变化而得来。

字体及版式设计课程标准

"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平面广告〕专业的行业通用能力培养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广告设计中视觉传达工作过程的课程。结合我院的办学理念,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确定了我院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为,培养学生适应广告行业效劳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开展,以平面广告创意、制作为核心能力,并兼具一定的广告筹划和经营技能,可从事平面广告的筹划、创意、制作、发布等工作岗位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二、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教学模拟真实场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实施,学生应该能够根据市场设计需求,将自己或团队的创意筹划意图,熟练的绘制草图,并运用相关软件表现出来,并且进展设计成品的完成。培养学生能够掌握文字与版式设计理论和设计技巧;熟练运用设计软件设计作品;制作标志设计完整稿及完成报告提

案。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具有团队协作,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具有严谨,诚信的职业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灵活应变的能力。 1、专业能力目标 〔1〕具有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软件的能力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意能力。 〔3〕培养正确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设计实现能力。 〔4〕在引导学生学习各类设计风格的同时促进学生设计表达的开展。 〔5〕能够熟练掌握至少一种图形编辑软件。 〔6〕掌握根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开展能力。 〔7〕把握平面广告设计的各种创意与方法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2、方法能力目标 〔1〕制定广告字体设计方案能力。 〔2〕培养学生的个性开展,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设计定位、设计创意、设计能力的培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