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国在青岛的殖民统治及其评价

德国在青岛的殖民统治及其评价

德国在青岛的殖民统治及其评价
德国在青岛的殖民统治及其评价

德国在青岛的殖民统治及其评价

进入19世纪后,德意志各地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在这之后,以普鲁士为主体逐渐完成统一,形成德意志帝国。自此,德国完成了欧洲路上强国的崛起。后崛起的德国对世界格局不满,提出“争夺阳光下的地盘”,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如英法俄等早已差不多将世界各主要殖民地瓜分一空。于是,在争夺殖民地的强烈愿望下,德国便将眼光放到了外强中干的大清身上。

1897年,德意志帝国出兵中国,强占胶州湾并迅速建立起一整套殖民统治体系。德国的到来在两方面对青岛产生巨大的影响。政治上,青岛失去了独立性,沦为德国殖民地,加快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经济上,德国在青岛开设矿厂,加大掠夺资源、劳动力,使自然经济加快解体步伐,更多的农民破产,导致很多民众生活艰难;文化上,西方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冲击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德国殖民统治者试图通过传教、开办学校,想从精神上奴役中国人民。但是,德国对青岛的殖民统治也有一定对中国社会的催化作用。政治上,中国逐渐看见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着手于政治体制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经济上,德国人的经济侵略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经济体制,推动并促进了青岛城市化和近代化的发展;文化上,德国在青岛大力宣传西方价值观念,使中西文化碰撞、融合,更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文化。

近几年,有许多学者提出德国的殖民统治其实是有益的,他

们认为德国侵略者给青岛带来了完美的地下排水系统、各方面基础设施、无可挑剔的街道,为青岛带来现代经济体制,促进了青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但是在我看来,殖民统治总是弊大于利,很奇怪为什么总有人对殖民历史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也许比起英法日俄的殖民统治已经好了不知多少倍,但仍不能否认甚至美化德国侵略者带给青岛人民的伤害。

在德国殖民者来到青岛前,青岛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只是几个渔村结合而成,人口约有6、7万,人们过着一种半农半渔的生活。有资料表明,此时的“青岛”就仿佛陶渊明文中描写的世外桃源一般。而德国侵略势力打破了这一切,很多民众流离失所,被迫进入工厂,离开家乡。虽然客观上带来了现代文明,但却对当地人民造成巨大伤害。

当时德国为了维护在青岛的殖民统治,除了经济掠夺外,还使用了各种文化手段,宗教成为德国侵略者的主要工具。许多宗教组织以办学为手段,宣传西方的宗教思想和精神理念,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中国学生大多成为德国殖民者的得力助手,用这种方法来缓和中德之间的矛盾,德国侵略者大力兴办学校客观上推动了近代青岛教育事业的起步和发展。但在本质上,教育是为德国殖民统治服务的,是德国人用来征服中国人的一种手段。

今天,中德关系是非常友好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客观公正的评价德国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今天的友好,是双方在当今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不能为了推进中德友好而粉饰德国对

青岛的殖民历史。即使德国对青岛的殖民统治是双刃剑,有一定好的地方,但也不能认为那是中德的一次友好合作,而应该是中德之间一段不愉快的开始。因为德国殖民统治并不是青岛实行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殖民统治与现代化是不钩挂的,我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现代化。

借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姜瑶瑶的话来说,在如何评价德国的殖民侵略上,即要认清其掠夺和奴役的侵略本质,谴责其侵略行径,同时,也要看到其在推动青岛社会发展层面的催化作用。仅看到殖民侵略的破坏性,否认其不自觉的建设性,或者过分夸大其建设性,而无视其破坏性,都是不公允的。

青岛德式建筑的设计特色分析

青岛德式建筑的设计特色分析 080511243 应婷婷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班 摘要:德国占领青岛的时期是城市的形成期,是青岛城市建筑发展的第一次高潮。20世纪开始,青岛城市的建筑风格渐趋一致。早期采用的青砖灰瓦被红砖红瓦取代,建筑外墙均以灰浆抹面后涂以明快的黄色。“新城市应该强调德国民族性,强调与中国城市的差异,新城市的建筑应具有现代风格”。 关键字:青岛德式建筑设计特色 1、青岛地理位置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南部,黄海之滨,位于北纬35°35'-37°09',东经119°30'-121°00',与西面的亚速尔群岛、直布罗陀、马耳他岛,东面日本东京、美国西部旧金山的纬度大致相当。东北与山东省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为10654平方公里,市内七区,所辖五市,总人口为720.68万人,其中,市区面积为1102平方公里,人口246.77万人。青岛东依崂山、西伴胶州湾、南面黄海。其地势东高西低,有山地、丘陵和平原。青岛海域辽阔,海产资源丰富,胶州湾不淤不冻,港湾岛屿星罗棋布。四季变化明显,但夏无酷暑,冬无严冬,春长、秋爽。市内到底起伏,几座高60至130米的丘陵不仅将城区分为数个区域,而且还给与城市个性。 2、青岛的德式建筑设计特色 青岛自1891年建置至今天不过百余年的历史,是一个年轻的城市,1949年前,近代青岛老城区里的大规模城市建筑是随着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开始的。德国占领青岛的时期是城市的形成期,是青岛城市建筑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2. 1 青岛德式建筑的设计风格 20世纪开始,青岛城市的建筑风格渐趋一致。早期采用的青砖灰瓦被红砖红瓦取代,建筑外墙均以灰浆抹面后涂以明快的黄色。由于建筑法规禁止用瓦楞铁皮作屋顶材料,红瓦屋顶变成了青岛独有的特色。花岗岩石在青岛一代储量丰富、价格低廉,价值当时在德国国内也流行以花岗石作建筑外墙装饰,所以,在青岛“花岗石”便成为典型的建筑材料,被广为使用。“新城市应该强调德国民族性,强调与中国城市的差异,新城市的建筑应具有现代风格”,这是当时殖民者对青岛新城建筑形式的规定。所谓“新风格”是指当时德国国内流行的建筑复古主义思潮—“新文艺复兴”和“新罗马风”式样。这明确反应了德国人在青岛城市建设中的建筑理念,也不可避免的使许多德国建筑的元素移植到了青岛。由于建筑材料来源不足,使用前期的建筑材料多为中国式的青砖灰瓦,建筑装饰上也较为简陋,石雕刻装饰也较少,外形较规整。“新文艺复兴”的建筑在青岛盛行,如:青岛火车站、警察署都具有陡坡屋顶、尖塔等特点。同时并行的流行样式还有德国“新罗马风”建筑,许多建筑喜用粗花岗岩为主要建筑材料,大量采用浮雕装饰,建筑又呈现出罗马风的流风遗韵。青岛的德国总督官邸就具有皇宫雄伟的气势。新艺术运动在德国称之为“青年风格派”,当时的青岛优秀或美观的建筑都参杂着新罗马风式样与青年风格派的装饰语法,总督官邸、医药商店、基督教堂等都具有青年风格派的特点。 2.2 青岛德式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融合 在青岛,中国人居住的建筑主要集中在大鲍岛、台东、台西和小港码头北部一带,以住宅和小商店为主。除鲍岛区外,殖民当局对建筑图样不加限制,所以建造质量以鲍岛区稍好,其他较差。楼高2-3层,砖木结构,迎门有影壁,内部

青岛德国建筑简介

青岛德国建筑群考察报告 1897年11月德国占领青岛后,为加强殖民统治,在青岛兴建了较为完整的德意志帝国殖民统治体系建筑,这些建筑对体现青岛城市风貌特色起着主导作用。青岛近代史上先后历经德、日、美三代帝国主义统治,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欧式建筑特别是德国建筑为主要特色的青岛城市近现代建筑艺术文化景观。在这些建筑中所包含的德国青年派、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以及拜占廷、折中主义等建筑风格,体现了欧洲近现代建筑艺术美学倾向,体现了文艺复兴到近现代所表现的积极的人文主义思想。由此所形成的城市艺术建筑景观,不但是青岛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构成了青岛丰富多采、错落有致的城市特色。 1899年10月12日,德皇威廉二世正式命名“胶州保护地的新市区”为“青岛”。1900年正式推出了几经调整的由德国人设计的胶澳青岛区的总体规划,建筑活动全面展开,市政工程亦同步进行。 根据总体规划,在青岛湾北侧、观海山南侧,依山傍海处布置为行政中心和欧人居住区。在此区域内,除天后宫和总兵衙门外不准建造华式房屋,建筑形式应以德意志民族传统形式为主调。 从德占初期至1910年,是早期青岛市区建筑风格形成的时期,也是城市建设规模较大和建设速度较快的时期,许多重要德建筑物都

在1910年前建成,其中的代表作品有:总督府、总督官邸、警察署、俾斯麦兵营、总督学校、德华高等学堂、德华银行、野战医院、基督教堂,以及美、英、俄领事馆、水师饭店、吉利银行等大量的行政、商业和金融性建筑。同时还出现了许多花园别墅。1910年后,随着市区人口规模的扩大,德国重新制订了胶澳青岛区的总体规划,城市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各类单体建筑物的修造方面,如:胶澳海关、帝国法院等。这些建筑包括了市政、军事、法院、警署、监狱、海运、铁路、医院、学校、宗教、银行、工厂、住宅甚至供电气暖水等各种建筑和设施,大多数还在正常运行和使用。 1949年青岛解放后至今,青岛市结合旧城改造,使德国建筑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大部分建筑保护完好,不少已作为公共建筑对外开放。 青岛德国建筑是青岛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实证,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对德国建筑的保护,对于保持城市个性特色、推动人文旅游和保持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6年青岛25处德国建筑-“青岛德国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更加充分的保护利用好文物建筑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法律保障。本文将依次做简要介绍。 1.行政性建筑

青岛德式建筑风格赏析

2008级艺术设计(环艺) 综合实习考察报告 实习名称:青岛德式建筑可持续利用研究 实习时间: 2011-9-5——2011-9-18 专业班级: 08环艺3班 姓名学号: 2011年 9 月 18 日

青岛德式建筑可持续利用研究 ———兼论建筑与结构的融合 摘要:根据青岛市德式建筑艺术特色和城市发展运营需求,以及在青岛进行的德式建筑物质量鉴定、修复等方面的积累而拟定的。主要挖掘了青岛德式建筑艺术的历史风貌和特色,研究青岛德式建筑可持续利用的途径。论述了青岛德式建筑可持续利用的意义,研究了全球化语境条件下发扬青岛德式建筑艺术的途径和价值;回顾了历史建筑艺术保护的成果,研究了建筑空间艺术与结构空间性能的关系;交代了青岛德式建筑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并结合青岛市中山路老字号商店的修复工程,阐述了结构空间性能的检测、验算和修复,以期达到德式建筑可持续利用的目的。本文对青岛德式建筑艺术的传承和中国特色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德式建筑;可持续利用;建筑与结构;检测;修复 自1898年威廉二世强行出兵胶州湾,与清政府签订《中德胶澳租借条约》,从此德国人利用统治时期的16年间建成了一座西方化现代城市———青岛.从而,哥特式建筑、新罗马风建筑、文艺复兴建筑等,欧陆建筑艺术风格齐集青岛.如今,漫步青岛老市区,随处可见殖民时期遗留并历经百年岁月沧桑的德式建筑.他是青岛历史的见证,已成为青岛的标志性建筑,吸引着无数建筑艺术爱好者的目光.同时,融入了青岛建房“取向阳坡、依山靠水、人字屋顶”的民俗和室内外装修的“手工艺术、时尚前卫、本土民间工艺”的风情,形成了如今的“红瓦、 绿树、碧海、蓝天”城市风貌。 然而,德式建筑艺术的发挥和传 承需要结构来支撑,结构是建筑 艺术的载体,由于这些德式建筑 使用至今已达110年之久,远远 超过了其使用年限,结构上出 现诸多缺陷和质量问题,有的建 筑物甚至破烂不堪.为了实现德 式建筑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探索 了建筑空间艺术与结构空间性 能的依存关系,并以青岛市中山 路老字号商店修缮加固工程为 例,论述了德式建筑的可持续利 用的原则、结构质量监测、修 缮加固措施等,为青岛市德式建 筑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 其他具有建筑特色城市建设亦 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对于历史 建筑艺术的保护,19世纪中叶, 形成了历史建筑艺术保护的基 本理念,保护修复工作也逐步 科学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 些国家相继制定了一些文物保 护法令.进入21世纪,欧美一些 国家在历史建筑艺术保护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我国古代建筑有七千多年可考的历史,有大量历代建筑实物和遗迹留存至今,积累了一定的历史建筑艺术保护经验.1964年

青岛著名建筑

青岛著名建筑 胶澳总督府又称“提督府”。位于市南区沂水路11号。面对青岛湾,背依观海山。始建于1904年,1906年竣工,德国古典式建筑风格。建成后为德国胶澳总督办公之地,故名“总督府”。 该建筑坐北朝南,平面为凹型中轴对称状,主体4层,高约20米,主入口处为扁圆大圆券门廊,位于二层,由宽大石阶联接城市道路。屋顶用红筒瓦覆盖,大坡度,围以铁栏杆,作避雷及修饰用。整个建筑外墙用花岗岩石砌成,依托地势,凝重威严。 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总督府改作青岛日本守备军司令部。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成为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办公地,1925年改为胶澳商埠局办公地;1929年4月成为接收青岛专员公署,是年7月用作青岛特别市政府所在地。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总督府成为日伪青岛最高统治机关“青岛特别市公署”、“青岛特别市政府”的办公地。1945年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后,再次将总督府作为青岛市政府办公楼。

青岛解放后,总督府成为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楼。1984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胶澳总督楼又称“提督楼”。位于市南区龙山路26号,德式建筑风格,花园式高级别墅。建于德占青岛时期,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楼高30余米。为德国胶澳总督居住所建。 总督楼风格独特,气派豪华。内部装潢、陈设华丽,护墙板雕刻精细,壁灯、吊灯造型各异,壁炉上镶嵌有各种玉石,室内陈设德国钢琴、沙发、茶几、书橱等物,保存完好。设计上特别注重安全防范,从外面任何角度都无法由窗射击到总督卧室内。 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总督楼成为青岛日本守备军司令官邸。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成为胶澳商埠督办官邸。1925年,胶东护军使毕庶澄住进总督楼,1927年3月毕庶澄被张宗昌枪毙。此后,总督楼改为接待重要宾客之用。1930年,青岛市政府正式决定将总督楼改称“市长官舍”。1934年定名为“迎宾馆”。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曾改作“国际俱乐部”。日本投降后仍改作“迎宾

青岛德式建筑的设计特色分析

青岛德式建筑的设计特色分析 摘要:1897年起德国人开始营建青岛港,直到1914年一战战败,这段时间正是德国的青年风格派在德国以及欧洲的鼎盛时期。青岛德占时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充分反映了欧洲和德国当时的建筑流派所带来的影响。所以青岛是在中国大地上的欧洲特别是德国近代城市规划与建筑风貌的缩影;是西方近代建筑在中国的延续;又是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体现。这些建筑使青岛后来的城市建筑发展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青岛德式建筑设计特色 1、青岛总体特色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是康有为先生对青岛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的传神描绘也成为青岛城市形象的生动写照。青岛地处沿海,是我国较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它所特有的地形、气候、文化、历史特点使得该地区形成了有着与西欧德式建筑特色相融合的建筑风格。 2、青岛德占时期主要建筑风格 1897~1914年,青岛作为德国殖民者独占的殖民地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在中国较早地开始了近代城市的历程,使青岛在城市风貌上的独特性表现为德占时期建成的高质量的德意志民族浪漫主义、古典主义和折衷主义等风格的建筑。而时值欧洲建筑的复古思潮和探求新建筑运动的影响,所以青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德国在此时期的建筑思潮和特色,是在中国大地上的欧洲特别是德国近代城市规划与建筑风貌的缩影。 2、1殖民时期风格 即日本学者所称“外廊样式”。当时德国殖民者仿效了英国在其印度殖民地颇为成功的这一建筑形式,每层均有遮荫的大面积敞廊环绕。然而德国殖民者不久就发现这种热带建筑形式特别注重通风避热的建筑模式不适合青岛,因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又因其三面环海,在海洋环境的调节作用下,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于是许多“外廊样式”被改造了,以适应青岛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居住习惯,不久又舍弃了这种形式。如

德式建筑青岛迎宾馆

青岛市有一座德式建筑非常有名,那就是现在的“迎宾馆”。迎宾馆在德国人统治青岛时是德国最高长官“总督”的住所和办公地点,所以那时称“总督府”。可是青岛人民不服气,认为他不够“总督”资格,只是一个“提督”,故而青岛老百姓叫它为“提督楼”。我也是人云亦云,一直称它只是“提督楼”,最近去参观后看介绍说原名是“总督府”,1934年后改称“迎宾馆”。可是查资料,那时也不是叫“总督府”,应该叫“总督官邸”。因为真正的总督府是现在的人大常委会、市府东迁前市政府办公所在大楼,也是一座有名有特点的德式建筑。 风雨沧桑百年多,迎宾馆几易其主:曾为德国提督官邸、日本驻青岛守备军司令官邸、胶澳商埠督办的官邸、青岛市市长官邸、国际俱乐部,1949年解放后成为最早的国宾馆。 迎宾馆在信号山的半山腰,依山面海,地势和地理位置非常优越。那次我们游览小鱼山时也看到了迎宾馆,在游览小鱼山的文章里也提到迎宾馆,也有它的照片。 我第一次进去是在上世纪81年11月14号左右,能确定这日期不是我的记忆力强,是由于那一年11月16日我国女排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那时我是在迎宾馆参加一个新产品鉴定会,会议期间晚饭后在迎宾馆看电视看完中国女排最后与日本女排争夺冠军惊心动魄的那一战,才坐车回到三十多公里外的家里,所以印象特别深。 我是81年4月被提拔到局机关,9月底才正式到局机关报到,但家还在遥远的沧口。10月国家恢复评定工程师,我是文革那一年毕业的,已经工作15年了,所以第一批就批准得到工程师头衔。 我所在的科技科有一项工作是新产品的管理,青岛市市级新产品的鉴定工作由我们负责组织鉴定。我有了工程师的头衔也就有了参加鉴定会的资格。 当时是油漆厂召开的新产品鉴定会,参加鉴定的来自全国各地。那次鉴定了好几个产品,会议地点就在现在的迎宾馆。会期好几天,我也是鉴定会成员之一,是我第一次参加新产品的鉴定。 那时迎宾馆属于青岛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所管理,也就是青岛市市级机关的“招待所”,招待来往客人。管理所辖管好多地方,包括八大关所有小洋楼(居民住的除外)。这些地方一般人是不能进去住宿的,要有相当的级别的人才可以。 五十年代,毛主席到青岛就住在迎宾馆,七十年代西哈努克到青岛也住在迎宾馆,还有其他国家领导人到青岛也住在那里。可见那是青岛市最为高档最为安全的“招待所”了。 历史上的迎宾馆是神秘而高贵的,能进入这里的人莫不有着深厚的背景和崇高的地位。 到七十年代末期,迎宾馆开始对外接待各种会议,所以油漆厂把鉴定会会址定在迎宾馆。 我到青岛后,知道有这地方,但没有机会进去,也没有见过。所以那次鉴定会是我第一次看到迎宾馆,第一次进入迎宾馆,第一次知道有关迎宾馆的情况。油漆厂的技术科科长是和我同一年毕业,同一年到青岛的,她给我介绍了迎宾馆的有关情况,在这之前,她到迎宾馆已经好几次了。 就是她告诉我,毛主席在这里住过,在二楼(从外部看是三楼)。那时开会在一楼,二楼不让上去,但也没有挡住楼梯。我俩偷偷上去过一次,也没有看到什么,所有房间都锁着。上去就是为了看看毛主席住在哪一间,实际上她也不知道,只说可能是上楼梯后的第一间。 也就是她告诉我德国总督是如何接待客人的。她说,有客人求见总督时,客人在楼下会客室呆着,总督在二楼一个突出的由花玻璃镶嵌的窗前看这客人,他认为可以见的才被允许上楼,而客人在会客室是看不见总督的,这是为总督的安全做了充分的考虑。 还讲了其他情况,但就这两条,我记得特别清楚,至今没忘。 今年,又是11月中旬,去了迎宾馆,掐指一算,正好三十年整,时间太快,那时开会的情景好像还在眼前。现在的迎宾馆已经不是招待所,而成了国家保护单位,三a级旅游景点。许多外地的旅游团都有参观迎宾馆的项目。 成了旅游景点,青岛的老百姓也能进去了,当然也得花钱进去,门票不菲,我们不到七

青岛总督府景点旅游导游词

青岛总督府景点旅游导游词 青岛总督府,气势宏伟,精美别致,是山东旅游的好去处,导游给游客做介绍的时候,要结合青岛总督府的特色说给游客听。下面是学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岛总督府导游词,欢迎参考! 青岛总督府导游词篇一 青岛总督府,气势宏伟,建筑面积为4083平方米,高度为30米,厚达60多厘米的外墙以黄色为基调,局部以花岗岩石料作装饰,石面加工粗朴,正门墙饰以淡绿色、淡灰色花岗岩石,顶部石料雕以美丽的图案,于粗放之中见精巧。米红色筒瓦、蓝色鱼鳞瓦、绿色牛舌瓦铺设的楼顶,使大楼更加精美别致。1957年环绕迎宾馆修建了围墙形成了占地面积达86000多平方米的庭院,院内遍植果树和多种观赏植物。 位于沂水路11号的总督府坐落在观海山之南坡,背山面海,居高临下,天然造就了权力机构的肃穆和威严气势。它始建于1903年,由德国建筑师拉查鲁维茨根据19世纪欧洲公共建筑的艺术形式设计,大楼外表均采用青岛优质花岗岩石料砌成,屋顶覆盖红色筒瓦。整个建筑既庄重典雅,又美观坚固,至今仍属青岛市著名建筑之一。 迎宾馆是德国总督官邸旧址,坐落于信号山南麓,1905年10月1907年10月建造,由德国建筑师马尔克设计,施特拉塞尔监督施工。因它是当年德国胶澳总督的官邸。故俗称"提督楼"。这是一座具有欧洲皇家风范的德国古堡式建筑,其造型之典雅,装饰之豪华,轮廓线

条之优美,色彩之瑰丽,至今仍具居我国单体别墅建筑之前列,作为二十世纪初建造的这种风格的房屋在欧洲大陆甚至德国也不多见了。 青岛总督府导游词篇二 位于沂水路11号的总督府坐落在观海山之南坡,背山面海,居高临下,天然造就了权力机构的肃穆和威严气势。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迎宾馆)位于青岛市南区龙山路26号,始建于1905年,落成于1907年。由德国著名建筑师拉查鲁维茨设计,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是德国威廉时代典型建筑样式与青年风格派手法相结合的欧洲古堡式建筑。 作为“德国建筑艺术在中国”的最高代表,其装饰之豪华、造型之典雅,至今仍雄居我国单体建筑之首列。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凝缩了近代以来青岛城市的历史风云,呈现了东西方建筑文化对话的丰富图景,集结着建筑艺术、城市史、近代史及中德关系史等多重内涵。 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三级博物馆、国家首批AAA 级旅游景区(点),其先后接待过众多海内外知名人士,架起了中外文化关系沟通之桥梁,是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经典象征,成为海内外观众了解青岛、了解建筑艺术的一扇重要窗口。 青岛总督府导游词篇三: 青岛迎宾馆(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位于繁华商业区、风景区的中部。背山面海,雄伟壮观,它是一座欧式风格建筑精华的荟萃,始建于1905年,建成于1907年,是当时胶澳战区提督的官邸。

青岛德式老建筑的历史与现状的调查

青岛农业大学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论文题目:青岛德式老建筑的历史与现状的调查 专业班级园林1102 姓名(学号) 实践时间 2014年8月1日至8月11日 2014年 8 月 20 日

一、实践背景 ㈠、调查的背景及意义 这是我来到青岛的第四年,正像许多人所说的“来到青岛是因为海的魅力,离开青岛带走的却是一座城的思念”,这座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已经悄无声息的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青岛地区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从多个方面展示的富有特性的青岛城市文化特色和历史文脉,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资源优势和财富。青岛德式老建筑是青岛著名的旅游景点,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从历史意义上看,德式老建筑是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在对中国殖民侵略中在所建的,历经百年风雨,是历史建筑文物的瑰宝也是城市化的见证,此外,还表现在其建筑自身和城市整体规划的美学意义上。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否保护好这批老建筑,不仅关乎青岛市的经济文化利益,更关乎中德友好关系的良好维持。 ㈡.实践时间:2014年8月1日至2014年8月11日。 ㈢.实践地点:山东省青岛市 ㈣.实践人: ㈤.实践方式:查阅文献、查阅近期杂志、网上查资料、实地考察 二、实践内容 ㈠、研究对象的选择及说明 由于青岛德式老建筑比较多,我选取了5个进行实地详细调查。 1)青岛天主教堂,本名圣弥厄尔教堂,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德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 2)青岛迎宾馆,始建于1905年,1908年正式竣工使用。原是胶澳德国总督的官邸,故名之总督官邸。 3)鱼山路5号俾斯麦兵营旧址,德式建筑,建于1903-1905年,现为中国海洋大学教学楼。 4)花石楼,位于黄海路18号,是八大关中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栋别墅。由于是用花岗岩和鹅卵石建成,故得名花石楼。 5)红房子,泛指青岛市广西路与安徽路口3栋相连的红色建筑。 1905年所建的“红房子”是医药商店旧址,又名橡树饭店。

青岛德占时期的主要建筑风格

青岛德占时期的主要建筑风格 摘要:青岛德占时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充分反映了欧洲和德国当时的建筑流派所带来的影响。所以青岛是在中国大地上的欧洲特别是德国近代城市规划与建筑风貌的缩影;是西方近代建筑在中国的延续;又是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体现。这些建筑使青岛后来的城市建筑发展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青岛;德占时期;建筑风格 Abstract:DuringGermanoccupationperiod,theformandstyleofQingda oarchitecturesreflectedtheinfluencesofEuropeanandGer manarchitecturalschoolatthattime.ThereforeQingdaoism iniaturesabouturbanplanningandthearchitecturalstyleo fEuropespeciallytheGermanmoderntimesinChina;iscontin uingaboutthewesternmoderntimesarchitectureinChina;al soismanifestingonacollisionandamalgamationbetweenChi naandtheWestculture.Sincethen,thecity'sarchitectural

developmentofQingdaohasbeencausedtoinfluenceunderthe westernconstructionculturebythesearchitectures,andth esearchitectureshavebeenimportantmeaningintheChinese moderntimeshistoryofarchitecture.

大德国宝——德占青岛的沧桑

大德国宝——德占青岛的沧桑 19世纪40年代,西方列强用炮舰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强取豪夺地瓜分中国的土地,胶州湾也成为它们极欲图之的目标。这张是德皇威廉二世晚年的照片,少见1897年11月,山东巨野教案事发之后,德皇威廉二世高兴地说:“中国人终于给我们提供了梦寐以求的纠纷口实,我决定立即出兵,无数德国商人将因德意志帝国终于踏上亚洲大陆而兴高采烈。” 他立即派遣舰队迅速攻占了胶州湾。由于清政府腐败无 能,1898年3月6日同德国签订了租期为99年的《胶澳租借条约》。4月27日,德皇正式发布命令,称“依1898年3月6日,朕之政府与中国政府在北京缔结之条约,其所指定之胶州湾领土,归德意志帝国之所占据。兹朕以帝国之名,置该领土于朕保护之下”。德国公然将胶州湾视为自己的殖民地,这与租界的主权属于中国的本义大相径庭。德国发行的中国战争的纪念章胶澳租借地被称为“胶州保护地”, 隶属于德国海军部,直接受控于德皇。其最高行政长官为巡抚,行使帝国政府的职能,与东非洲、西非、美洲等三处德国海外殖民地的总督相同,其职权也甚高而广泛。1900年德占当局公布领事裁判法,作为司法诸事项的依据,并随时以命令补其不备。其法律分为专用于华人和用于非华人的两种。对华人的法令自然是十分苛刻严厉的。德国当时的军官ADAMS, JOHN

MAPES德占胶州湾后,便大规模地侵吞土地,开始经营建设,使青岛成为德国在东方的重要军港和通商口岸。 当时发行的战胜清政府纪念章(鹰斗龙),由于已经出售所以原图找不到了德占胶州湾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导致了山东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爆发。另有一款战胜义和团的勋章市面多见,正面为德皇头像,反面是天佑吾皇字样。有图的朋友上传一个。 清政府李鸿章和外国使臣1898年3月6日,中国大臣李鸿章、翁同和与德国驻华公使海靖签订《胶澳租界条约》,胶州湾从此沦为德国殖民地到1902年,青岛附近的9个村庄的土地全部为德人侵吞。然后,德占当局将青岛市区分为西人居住区和华人居住区。德国统治者把青岛风景最优美的汇泉一带开辟为别庄区,设立公园、跑马场。现在市南区中部一带(中山路之东,德县路之南,汇泉山之西)为欧人居住区,严禁中国 人居住。这里的道路宽约20米,名称也以德国地名和皇族姓名命名。大都是庭院式的建筑。早期的德国在青岛建造的建筑如今还在,质量真是不错德国政府为了殖民中国青岛和进一步深入内地,开始在中国开设银行经营贸易,1889年,由德国13家银行和企业发起创立的德华银行。总部设在上海,其股本计上海规银750万两。在天津、汉口、济南、北京、广计、香港等地先后设立分行。它推行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取得胶济铁路的建筑权,继与汇丰银行合作,承贷“英德借

德国人在青岛

德国人一共在中国青岛待了17年…… 德国人一共在中国青岛待了17年,没修别墅,没盖大楼,没搞布满喷泉鲜花和七彩灯光的广场,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先把下水道给修了。没人看得见德国佬做的这些,基本上属于吃力不讨好。可是100年以后,全中国人都看见了:一个从来不淹水的青岛! 青岛原德国租界区的下水道,在高效使用了百余年后,一些接口零件需更换,经查询,当年的公司已不存在,一德国企业发来电子邮件说:根据德国企业的施工标准,在老化零件周边3米范围内,可以找到存放备件的小仓库。中方依建议果然找到了小仓库,里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备用件,依旧光亮如新。" 这就是德国人做事的风格,我们应该做何感想呢? 曾有人问:“如果被带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如何分辨它是否发达?” 龙应台说:“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3个小时。如果你撑着伞溜达了一阵,发觉裤脚虽湿却不肮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先进国家;如果发现积水盈足,店家的茶壶头梳漂到街心来,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这大概就是个发展中国家。” 德国人考虑到百年之后 1898年德国殖民军登陆青岛,立志要把这个只有2万人口的渔村,打造成海外殖民地的样板城市。当他们调集了当时德国一流的城市规划专家和建筑设计师来到青岛,按照19世纪末欧洲最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实地勘察设计,形成了青岛的城建规划。17年后,战败的德国人给日本人,留下了一座号称“东方瑞士”的现代化城市。其中,极具现代意识的城市下水管网,让100年后的青岛人依旧受益。 德国人修建的地下暗渠,宽阔到可以跑解放牌汽车。2004年10月,青岛档案馆人员在德国发现了一批记录青岛城市建设的原始档案,其中一部名为《胶澳发展备忘录》,系当年胶澳总督府组织编写。自1898年10月起,每年一记,直到1914年,不间断记录了17年,完整记下了当时德国殖民者建设地下管网的意图、理念及施工进度。 按照和清政府的租借条约,德占青岛99年。所以,德国殖民者登陆之初,它的城市规划建设几乎按照100年的高标准设计、施工。1914年德国人败走青岛,带走了全部青岛城建档案,其中包括所有的上下水管网分布图纸。生活用水在战事中遭到破坏,日本人自己修不了,只得专门招募德国技工修复上下水管网。在青岛主权被中国收回之后,德国政府才把这些档案图纸交还中国。 作为公共卫生问题看待的下水道 初来乍到,殖民军水土不服。1898年10月,进入雨季后,德人中间经常发生肠炎,此病在欧人区和驻军中多有发生。备忘录显示,德国人认为大肠杆菌和痢疾流行,可能是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土壤和饮用水污染、居住环境的拥挤。“由于土壤污染,伤寒病菌得以通过低洼处和颗粒空隙涂层,侵入地下水和水井中,而这些水井又是青岛唯一的水源。特别是倾盆大雨时,污水流入水井中,被污染的水是造成大肠杆菌的主要原因。” 或许从这一年开始,德国人意识到了与供水系统同步建设排水系统的重要性。因此《胶澳发展备忘录》明确提出,“通过中央输水管道提供保证安全的优质饮水,扩建下水道网,以及清运中国人的垃圾等,都是面临的紧迫任务。” 这是《胶澳发展备忘录》第一次提到筹划中的青岛下水道建设,并且在今后每年度的报告中都作为重点项目陈述总结。此后10几年间,关于饮用水和地下管网的建设,一直未有中断。青岛地势南低北高,丘陵地貌,这条线顺山势集中在南部老城区沿海一线。主要是在地下埋设暗渠。从1899年开始铺设,一次就铺了3500米。在沿海栈桥两侧挖了雨水排泄口,直径2米,大人都能钻进去。为了防止海水涨潮倒灌,利用了地势坡差,出口高于水平面。德国人修的地下排水设施主要有两种形式:地下是管道和暗渠,地上是明渠。第一批修建的

青岛万国建筑群风格分析报告

目录 前期调研部分 1.调研概况 (01) 2.青岛历史风貌建筑.............................................................................................01-03 3.青岛现代建筑空间.............................................................................................03-04 4.调研总结 (05) 毕业实习部分 实习报告................................................................................................................05-06

前期调研部分: 一、调研目的:为更好地学习了解青岛本地的历史风貌建筑及现代化建筑空间,为后期的毕业设计做准备,所以进行了主题为与青岛历史建筑相融合的休闲空间调研活动。 二、调研对象:青岛八大关附近的建筑群以及青岛现代特色休闲空间 三、调研时间:2014年03月07——12日 四、调研计划: 1.制定调研对象中的重点建筑群如花石楼、公主楼等;特色休闲空间定位为本地特色咖啡馆。 2.进行前期的资料学习,由于后期的毕业设计将以咖啡休闲空间作为大的主题所以搜集了关于本土历史风貌与现代建筑及室内设计相融合的资料。 3.进行现场拍照及进入店家切身感受。 4.将搜集好的资料以及调研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 5.将分析整理中的不足及改进的地方进行修改,必要的进行二次或三次调研。 6.将最终内容进行总体分析,并作出调研报告。 五、调研内容: 在按照原定计划进行调研时发现八大关的部分建筑群正在进行全面的维护整修,所以调研了部分的历史风貌建筑群,这一部分的建筑虽说是带有青岛的特色但是也不乏有着欧式日式美式等建筑的特点。 图1位于韶关路22号,属于北欧乡村风格别墅, 建于1935年,由中国建筑师师徐垚设计,最开始为金 城银行青岛分行所有。整体体现了一种现代简约的设 计风格,使用线条色快来进行区分 点缀,从图上可看出色调以 浅色系为主:白色、米色、浅木色等,而特征多为木材、石材、玻 璃、及铁艺等(图2)。整体上的简洁、现代也是当下年轻人所追随 的。 从图2可以看出墙面上的石材为青岛特色的剁斧石,利用本土 特色产物与之设计相融合并没有用石材全部铺满,而一些特有的部 分进行点缀,我认为这是设计者想体现具有青岛特色的欧式建筑,

一定知道的“德国制造”真相!

一定知道的“德国制造”真相! 这两天,全国不少地区迎来大雨。 随即,街道成河、车辆“水中游”的图片、视频就刷爆了网络。北京市回龙观龙锦二街育知东路交叉口下水盖被冲开即使再大的雨,公司也依旧会记住你的迟到而每当这样的城市因汛期内涝变成“看海胜地”时,青岛都会因“中国最不怕淹的城市”标签饱受赞誉。 ? ?有一种网络热传的说法是,“德国占领青岛17年间,没修别墅,没盖大楼,没搞布满喷泉鲜花和七彩灯光的广场,却费九牛二虎之力把下水道修了。100年以后,全中国都看见了一个从来不被水淹的青岛。”在一些网帖中,有人说“不管下多大的雨,青岛路面的积水从不会没过脚脖子”;某电视相亲节目中,青岛籍男嘉宾骄傲地对女嘉宾说“来青岛吧,我们这里暴雨天上下班永远不怕堵”……德国下水道真那么牛吗?青岛是否真不怕水淹?不怕水淹真全是德国人百年前的功劳?新华社记者曾通过实地探访和调查,对诸多“传说”进行了求证,探明了诸多“神话”真相。文丨张旭东、徐冰、易艳刚 真相:“德国制造”管网目前占比不到千分之一不少网民认为,青岛号称“中国最不怕淹的城市”,是得益于上世纪初

德国人占领青岛期间修建的排水系统。很多网帖的依据,应该是源于南方某媒体2010年刊发的报道《青岛古力:一百年前的远见》。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陈勇认为,德国建设排水系统的理念对青岛确有影响,但“青岛不怕淹靠德国下水道”这种归因太简单、不够客观。青岛市市政公用建设中心副主任黄绪达说,德占时期共建造了80公里排水管道,但大部分管网因为超期服役和城市规划等原因,已陆续被翻建整修,只有位于安徽路和大学路的约2.66公里雨水暗渠和污水管线仍在正常使用。目前,青岛市内三区排水管网总长约3000公里,德占时期修的管网占比不到千分之一,对整个青岛排水系统影响已经非常小了。记者还实地探访了仍在使用的2.66公里德国排水管网。安徽路排水管道入海口位于青岛前海一线,距离青岛著名景点——栈桥只有几百米远。管道口是一个约3米长、2.5米高的长方形,内部则与西北的窑洞类似。网上曾有传言说管道内可以跑大卡车,这种说法有些夸张,但小轿车单向通行应该毫无压力。专家认为,青岛极少发生严重城市内涝,是特殊自然地理环境、温和气候水文条件和完善排水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 ?青岛是典型山、海、城一体的滨海城市,这种特殊地形使降雨能快速经地面径流汇入大海;青岛地处温带季风区,降雨时空分布相对均衡,极少出现台风、连续强降雨等极端天气;

青岛优秀历史建筑名录

青岛优秀历史建筑名录 美国领事馆旧址(1912年) 沂水路1号海军营部大楼旧址(1899年) 沂水路9号德式建筑(1901年) 沂水路3号德式建筑(1902年) 沂水路5号德式建筑(1907年) 沂水路7号德国总督府旧址(1903年) 沂水路11号英国领事馆旧址(1907年) 沂水路14号德国领事馆旧址(1897年) 青岛路1号国际俱乐部旧址(1910年) 中山路1号德式建筑(1897年) 中山路17号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旧址(1934年) 中山路68号大陆银行旧址(1934年) 龙山路18号德国总督官邸旧址(1905年) 龙山路26号胶澳法院旧址(1912年)德县路2号路德公寓旧址(1905年)德县路4号总督牧师宅第旧址(1901年) 德县路10号德式建筑(1905年) 清河路44号屠兽场旧址(1903—1906年) 观城路65号水兵俱乐部旧址(1901年) 湖北路17号青岛警察署旧址(1904—1905年) 湖北路29号汇丰银行经理住宅旧址(1897年) 湖南路4号天主教会宿舍旧址(1899年) 湖南路11号开治酒店旧址(1913年) 湖南路16号德式建筑(1903年) 湖南路39号德式建筑(1897年) 湖南路72号德式建筑(1897年) 江苏路1号欧式建筑(1897年) 江苏路8号总督府小学校旧址(1901年) 江苏路9号德式建筑(1898年) 江苏路12号美国基督教青年会旧址(1897—1914年)

江苏路10号青岛基督教堂(1908年) 江苏路15号野战医院旧址(1904年) 莱阳路5号栈桥回澜阁(1891年) 太平路19号洪深故居(1897—1914年) 福山路3号康有为故居(1899年) 福山支路5号德式建筑(1899年) 鱼山路1号德式建筑(1900年) 海洋大学内俾斯麦兵营旧址(1900年) 鱼山路5号海洋大学水族馆(1900年) 鱼山路5号海洋大学地质馆(1900年) 鱼山路36号总督学校旧址(1900年) 广西路1号德国神甫旧宅(1903年) 广西路5号德式建筑(1903年) 广西路9号德华银行旧址(1899年) 广西路14号山东铁矿公司旧址(1906年) 广西路14号医药商店旧址(1905年) 广西路33号侯爵饭店旧址(1910年) 广西路37号萧军、萧红故居(1897-1914年)观象一路1号舒群故居(1897-1914年) 大学路54号德国邮政代理处旧址(1898年) 常州路9号欧人监狱旧址(1900年) 常州路25号胶澳邮政局旧址(1901年) 安徽路5号福柏医院旧址(1906年) 太平路23号亨利王子饭店旅馆部旧址(1911年)太平路31号礼和商业大楼旧址(1902年) 太平路41号德式建筑(1911年) 浙江路26号圣心修道院旧址(1901年) 兰山路2号车站饭店旧址(1913年) 福山路8号德式建筑(1897年) 荣成路44号德华大学旧址(1910年)

从青岛德国造下水道被神化说起-作文

从青岛德国造下水道被神化说起 不可否认,青岛德国造下水道被神化是晕轮效应在起作用。 一方面,德国工业发达、德国人对待工作严谨细致的形象在世界范围内深入人心;青岛不仅有德国下水道,而且恰在很多城市都有内涝的情况下没有内涝,所以有人想当然地把青岛没有内涝归功于德国造下水道,进而将其神化;另一方面,我国某些城市管理者做事不够严谨,缺乏规划,懒政惰政,使政府公信力缺乏,因此,当城市下暴雨造成内涝以后,人们把问题无限扩大归咎于城市管理者的工作不力也就不足为怪了。 和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一样,青岛德国造下水道被神化,表面上看是晕轮效应的结果,根本上是民众对政府缺乏公信力,从而缺乏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表现。 提高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转变治理观念是基础。 政府承担着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对提升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倘若公共管理者能够像德国人一样对待工作严谨踏实,民众自然更加信任政府。 这就要求,政府转变治理观念,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阳光型政府,进而转变工作作风,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综合治理能力,使民众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就治理城市内涝而言,城市管理者可召集专家团队,头脑风暴;

倾听群众意见,集思广益,打造雨污分流、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在修建公共工程中,事先请民众代表进行听证,工程预算情况按照法律和制度规定及时公开,并且积极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前来监督,笑纳批评意见。 当民众有了参与公共政治生活的平台,热情投身其中,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自然有所增强,对城市管理者的辛勤工作自然会多一分支持,多一份理解,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自然会在一次次参与中建立起来。 提高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公民素质提升是根本。 当今互联网上信息鱼龙混杂,每个社会主义公民要不断提升科学文化素质,提升信息辨别能力,对所接触到的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理性判断;克服晕轮效应等心理现象带来的不利影响,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对政府有信心,相信政府的权威发布,对于不经证实的消息,不信谣、不传谣,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氛围。 只有每个公民自觉规范自身网络行为,从内心深处对公共管理者充分认可,群体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才能建立起来。 高三:芦泓每年城市内涝过后,舆论场上总是充满着对城市建设的拷问,青岛排水系统是德国人修建的,因此无内涝的说法总是被人提及,经互联网传播,更激发了人们的不满情绪。 而记者调查的真相表明:青岛的德国造下水道被神化了,它不仅在设计上并非完美无瑕,而且目前其覆盖区域已不及城市下水道总体区域的%,发挥作用极为有限。

青岛市国省市区历史优秀建筑

一、已公布的市南区辖区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八大关近代建筑市南区太平山南麓汇泉角至太平角 2、(1)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市南区龙山路26号(2)青岛德国总督府旧址市南区沂水路11号 3、万字会旧址市南区鱼山路37号 4、青岛德国建筑群(21栋) 市南区、市北区(1)德国警察署旧址市南区湖北路29号(2)胶州帝国法院旧址市南区德县路2号(3)欧人监狱旧址市南区常州路25号(4)俾斯麦兵营旧址中国海洋大学院内(鱼山路5号)(5)伊尔蒂斯兵营旧址市南区香港西路2号(6)游内山灯塔市南区团岛西南角(7)小青岛灯塔青岛湾内小青岛上(8)观象台办公楼市南区观象二路15号(9)德国领事馆旧址市南区青岛路1号(10)德华银行旧址市南区广西路14号(11)山东路矿公司旧址市南区广西路14号(12)德华高等学堂旧址市南区朝城路4号(13)基督教堂市南区江苏路15号(14)天主教堂市南区浙江路15号(15)海滨旅馆旧址市南区南海路23号(16)德国第二海军营部大楼旧址市南区沂水路9号(17)青岛国际俱乐部旧址市南区中山路1号(18)侯爵饭店旧址市南区广西路37号(19)路德公寓旧址市南区德县路4号(20)医药商店旧址市南区广西路33号(21)水师饭店旧址市南区湖北路17号

5、花石楼、涞氏故居市南区黄海路18号 二、已公布的市南区辖区内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1、康有为故居市南区福山支路5号 2、天后宫市南区太平路19号 3、栈桥回澜阁市南区太平路10号 4、水族馆市南区莱阳路4号 5、中山路近代建筑(12栋)市南区中山路、河南路 (1)德式建筑市南区中山路17号 (2)中国银行青岛分行旧址市南区中山路62号 (3)山左银行旧址市南区中山路64—66号 (4)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旧址市南区中山路68号 (5)大陆银行旧址市南区中山路70号 (6)义聚合钱庄旧址市南区中山路82号 (7)交通银行青岛分行旧址市南区中山路93号 (8)山东大戏院旧址市南区中山路97号 (9)中国实业银行旧址市南区河南路13号 (10)青岛分行公会旧址市南区河南路15号 (11)金城银行旧址市南区河南路17号 (12)胶澳商埠电汽事务所旧址市南区中山路216号 三、已公布的市南区辖区内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 1、湛山寺市南区芝泉路2号 2、观象山地磁房市南区观象二路21号观象山公园内 3、团岛炮台旧址市南区团岛内 4、汇泉炮台遗址市南区汇泉角 5、台西镇炮台旧址市南区团岛公园 6、太平山北炮台及东炮台旧址市南区太平山顶部 7、湛山炮台旧址市南区盐城路某部营区内

青岛近代建筑的形成与近代史的发展

青岛近代建筑的形成与近代史的发展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青岛近代建筑的形成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董硕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土木工程10级2班山东青岛266510 [摘要]中国近代史是伴随着不平等条约和炮舰而开始,而作为山东半岛西南的胶州湾上的青岛——历代的重要港口,自然成为列强瓜分的重点。青岛建筑的历史,也印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青岛建筑的形成历史,来回顾中国近代史。 [关键词]青岛近代德式建筑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西南的胶州湾,为我国历代的重要港口,明代时设有浮山防御千户所。清代因为采取对外闭关自守的方针,使青岛港口的地位下降,但该地仍设有粮仓及税卡。青岛因其天然良港的优势,让列强们垂涎欲滴。着名的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来中国考察之后,在他的报告中提到:“欲图远东势力之发达,非占领胶州湾不可。” 青岛的城市风貌和建筑风格,由于被过多的西方建筑文化的符号笼罩,所以常被世人简单成为“这是一座德国风格的城市”。但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后,这座具有欧洲建筑文化风采的城市,实际其在经过漫长发展过程同时,城市中的建筑从形式到式样都曾发生过较大的变化。走过了一段不断变革和技术材料的更新的全过程。 一德占时期 1897年德国借口两名传教士在山东巨野被杀,由亨利亲王亲率舰队,侵占了胶州湾。德国人还在青岛树立了一座“占领纪念碑”。次年三月,德国强迫中国与之签订了《租借条约》,强行租借胶州湾99年,是青岛沦为德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德国人在其长达17年的统治中,完全按欧洲市镇的建造模式,修筑了一座典型的西方建筑文化理念的城市。 (一)青岛城市规划最初模式的形成 青岛地区大规模的建筑活动始自德国侵占之后,当是为将青岛建成德帝国主义在亚洲的军事基地以及掠夺中国资源的桥头堡,所以初启的设想是将这建成一处商埠和军事要塞二者并重的城市。由于条约上签订租借期99年,如此漫长的时间促使德国人将这里的建设自开始就制定了详细的规划设想,但这个指导思想是在这儿建设一处宜于欧洲人居住的生活场所。这一点从1897年的德国内发行的《胶州年鉴》创刊上可清楚得到答案。上面有这样一段记载:“面对胶州湾的地区,可能只建些必不可少的设施,因为这个地区没有东西能挡住冬季来自东北和西北的寒风,而且夏季也没有来自南面和东南面的海风,不适于欧洲人生活。居住区商业区只能布置于面对青岛湾丘陵地带的南侧。因此,就在这里规划各类建筑围绕青岛村成组布置。”对此已非常明确了德国人建城的指导思想是宜于欧洲人生活。 西方文化在青岛地区的最初表现形式,除早期个别完全欧洲风格的建筑单体外,(如胶海关大楼、德华银行),1900年推出的青岛总体规划。这是针对青岛地区的第一张规划图,然而表现的方式以及规划中所反映的建筑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大相径庭。这张规划图结合现状的地形,将城市设计为背山面海的开放式格局,而且道路网顺应自然地势布局呈放射状、自由式和棋盘式相互扭和的形式,淡化了中国古都大邑中道路网的“经纬”关系。结合道路网的布局,在不规则的交叉口处放置一些具有标志性的建筑。这种模式展现了西方文化在这块土地上先入为主的姿态,造成了青岛城市中道路方向感极不明显的今天这种状况,也有力地向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进行着冲击。这种建筑思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世代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青岛人那些留传许久且已形成模式的旧生活网络。往日的青岛村,那古朴而自然的行行列列状青瓦石墙则显得与新规模毫不协调,况且规划中将青岛村、会全村等诸多村落已列入了搬迁的计划中,次亦说明这张初始的青岛城市图,根本不顾及这片土地上原有的中国民众那时代形成的居住网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